在线客服

高等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等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等教育

篇1

在露天仓库里,伟看了一个又一个的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开车过来了,伟已成了一个水人儿。老板看到货物无损,当场要给伟加薪。他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伟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说你行你就行,你比文化人高的就是你身上的憨劲!”就这样伟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伟说:“你不行。”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伟说不行:“你不会把活当自己家的事干。”哥的脸涨得通红,骂他没良心!伟说把事当自个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来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很快就开展起来了,效益也不错。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知从哪儿知道了伟的底细,很是不服,“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受他的领导?”伟知道并不气,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做事,就要把事做好。我这经理谁都可以干,可有价值的并不是在经理的职位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家外商听说伟的公司很有发展前景,想和伟共同合作一个项目。伟的助手说:“这可是一条大鱼啊。”伟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几人。

伟用英语问:“先生,会说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伟就说:“我们用汉语谈好吗?”

外商道了一声“OK”。谈完了,伟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晚餐很简单,但很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

伟对服务员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伟说这话时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那外商站了起来,抓住伟的手紧紧地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篇2

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关键之一在于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和完善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英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可以追溯至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英国高等教育体制从“二元制”向“一元制”的转变,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历经变革,最后至1997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QAA)成立,担负起向英国高校提供质量保障服务的重要责任。自成立以来,从初期的“延续工作”到2002年改革后的“院校审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实现了新的跨越与发展,为英国高等教育标准的维护和质量的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1]

QAA一向都很重视战略规划工作,自2002年进行改革以来,已先后制定了《2003-2005年战略规划》及《2006-2011年战略规划》,且这两项规划都已顺利完成。为了指导新一阶段的质量保障工作,QAA于2011年9月了《2011-2014年战略规划》,其中确立了新时期的四大战略目标,并据此制定了《2011-2012年度计划》,部署了9个工作重点,以此来规划、指导新一年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进而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制定依据:

2011-2014年战略目标的内容[2]

为了指导新一阶段的工作,QAA于2011年9月23日了新时期的发展战略――《2011-2014年战略规划》,其中确立了新时期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四大战略目标:

(一)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得到他们的尊重

学生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所有质量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学生的权益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对于QAA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规划指出,QAA应努力工作以尽可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教育体验,并应为那些旨在满足学生各种期望的高校提供支持。此外,QAA要在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方面与学生建立清晰、畅通的沟通机制,并把他们当作工作伙伴。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及多样化需求,QAA应及时做出回应,充分保障他们的权益。

(二)在国际化及国内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捍卫高等教育标准

捍卫英国高等教育的标准是QAA的重要使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不管遇到何种挑战,QAA都应做到这一点。因此,规划要求,作为一个独立的、受信任的组织机构,QAA应捍卫高等教育标准,以赋予学生、雇主及更广泛的公众一种信心――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证书具有被普遍认可的价值。在国际化及国内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QAA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各种新的挑战,改革英国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使之保持有效性和适应性。据此,QAA要对各种全国性的问题做出回应,如规避风险,支持差异化和促进增长等。总之,不管是在英国国内还是在国外就读,QAA应保障每一位为取得英国高等教育资格而努力的人的权益。

(三)推动英国高等教育取得进步

质量保障可看作是一种措施,其最终的目的是使英国的高等教育取得进步,作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组织机构,QAA应积极、全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规划指出,QAA的评估报告要对其调查结果进行清楚的、权威的解释。同时,QAA要对做得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出判断,并广泛传达这一信息,以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特别是,QAA应保持和更好发挥其作为“高等教育标准、质量和发展方面独立专家”的作用,这是整个高等教育界对它的评价,更是它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因此,QAA应更广泛地提供服务,公开分享专业知识,并鼓励争论和积极的变革,以此建立良好声誉。此外,QAA还要对公众的投诉迅速展开调查,并期望大学和学院依据其调查结果采取行动。

(四)增进公众对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的理解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是决定QAA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规划要求,QAA应以公众可以理解的方式来介绍和讨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QAA的出版物应向不同的读者(包括学生、未来的学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相关帮助。QAA应积极努力在判断大学和学院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上取得进展。此外,QAA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引导政策发展,并促进公开讨论的开展。

二、九个工作重点[3]

为了更好地开展具体工作,更好地实现目标,以《2011-2014年战略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为依据,QAA于2011年9月27日了《2011-2012年度计划》,确立了新一年度的9个工作重点,每个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战略目标指向、工作项目、工作评价指标,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一)工作重点一

此工作重点针对1、3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继续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估,并且逐步采用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院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的评估方法。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在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实行新的院校审查方法;②在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实施评估项目;③确保各院校的行动计划得以实施,使它们能够根据得以确认的关注点和建议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④基于存在的协同有效性和通用性,考虑不同评估方法之间的集合范围,以开发评估英格兰高等继续教育的新方法,并安排合作性的评估,包括跨国高等教育等;⑤在全英范围内,指导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教育监管评估项目。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评估项目在预算内按时完成;②院校机构和评估者对评估进行积极评价;③各个院校的行动计划按时完成;④学生、院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支持新的评估方法;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来。

(二)工作重点二

此工作重点针对1、2、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积极参与到国内或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为学生、院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推动苏格兰的质量评估工作并适时参与效果评价;②考虑威尔士高等教育管理评估的具体内容;③广泛而有效地与公务员、智囊团及公共事务领域的其他参与者进行交谈,且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包括开发质量保证中应对风险的方法等;④确保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欧洲所深刻理解,以求更广泛的国际发展。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在全英范围内,QAA继续发挥质量保障工作中心的作用;②QAA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且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取向相适应;③QAA有效地参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公开探讨;④英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做法在国际上得到肯定。

(三)工作重点三

此工作重点针对1、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以一种对学生、院校机构、其他利益相关者及更多公众有价值的方式来传达QAA的工作。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通过各种媒体QAA的出版物和通讯,从而提供有用的公共信息,以兑现QAA对公众的承诺;②以可理解的方式公布所有关键的通讯信息,特别是评估报告;③开发和维持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公众对QAA总结、出版物和通讯的需求增加;②公众对提供有用信息的出版物和通讯给予积极的反馈;③在学生及他们的顾问中间增强QAA的作用意识。

(四)工作重点四

此工作重点针对1、3、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编写和实施“新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代码(2011年)”,增强在制定和维护标准方面的框架作用,提高质量,从而改善英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开发和推广英国质量代码;②确保英国质量代码与评估方法相整合从而与欧洲的发展相一致;③在英国质量代码中开发公共信息的部分。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为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提供机会;②确保高等教育院校机构和评估者在评估过程中使用英国质量代码;③对英国质量代码后续的开发及评价工作及时做出回应。

(五)工作重点五

此工作重点针对2、3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增强QAA提供可靠资源和服务的能力,帮助高等院校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出版、宣传和推广总结性的、评估性的和主题明确的报告,以增强提供可靠资源和服务的能力;②继续增加主题项目和出版物。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对QAA所提供的服务、出版物及各种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②QAA的努力在实践中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其他证明。

(六)工作重点六

此工作重点针对1、3、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对公众关心的任何有关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解决。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根据已的程序安排、时间表及有关标准进行有关询问及调查研究;②就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最后整理到年度报告中。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在预算内按时完成有关调查;②按时调查报告且要能够应对各种质疑;③对于学生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有更强的意识。

(七)工作重点七

此工作重点针对1、2、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检查QAA所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否足够支持当今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格局――继续教育学院和私立教育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扩展作用。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需求随时检查QAA的“学位授予资格与大学头衔”条件标准(Degree-Awarding Powers and University Title Criteria),详细审查标准应用情况并向政府提出建议;②不断更新QAA高等教育准入认可方案的管理和财务状况,包括准入认可机构审查和授权工作的安排;③必要时检查组织管理和捐献工作;④确保QAA拥有适当的结构和系统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⑤在全英范围内对私立高等教育开展教育监管工作。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②管理工作的不断进行,“学位授予资格与大学头衔”条件标准以及高等教育准入方案的持续更新。

(八)工作重点八

此工作重点针对2、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积极加强、扩展QAA的外部关系,在国内外寻找有影响力的并认可QAA在质量保障方面所作承诺的合作伙伴。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评估与目前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的有效性;②开展或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及所参与的一些国际战略和活动;③增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协同增效效应。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邀请QAA参加共同活动的组织数量和范围的增长;②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战略及最新的国际战略的实施;③作为英国、欧洲甚至全世界质量保障的关键组织,QAA得到广泛认可。

(九)工作重点九

此工作重点旨在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巩固所有的工作,以实现QAA的组织目标。工作内容是管理QAA的资源,充分拓展资金收入的来源渠道,以保证其能够提供持续性的全面服务,尽可能地实现资金的价值。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实行QAA“绩效管理制度”和“单一平等计划”;②完成过程反思与组织变革计划,为雇员成功实现转变提供支持;③完善QAA信息管理系统以支持新的评估方法的应用,公共信息的提供及最佳实践经验的共享;④采取适当的方式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包括在全英范围内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教育监管等;⑤根据财务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QAA资源管理方式。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QAA更好地实现了资金的价值;②第三方收入来源得到扩展;③通过外部审计获得了积极的反馈。

三、评价与思考

战略规划始终是QAA的工作重点之一,在相继完成《2003-2005年战略规划》及《2006-2011年战略规划》之后,QAA又制定了新的《2011-2014年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对于指导阶段性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其把握方向的行动指南。《2011-2014年战略规划》与先前的规划相比内容较少但简洁明了,体现了QAA更加注重战略规划的实效性及实际指导意义。战略目标是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这一阶段所有工作所要实现的预期成果。《2011-2014年战略规划》中制定了四个战略目标,从学生、高等院校、社会公众、国内、国际等角度阐明了其要实现的目标。与2006-2011年的战略规划确立的九大战略目标相比,在具体内容上,2011-2014年战略目标更加简练、注重相关内容的整合与提炼;在目标角度上,总体上同样是学生、高等院校、社会公众、国内、国际等方面;在改革与发展趋势上,可以体现出更加注重学生的权益、更加注重强调QAA在推动英国高等教育进步上的作用,更加注重应对国际化的挑战等趋势。[4]

战略规划只是阶段性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还要体现在年度计划上。依据《2011-2014年战略规划》中提出的4项战略目标,QAA制定了《2011-2012年度计划》,计划确立了2011-2012年度的九个工作重点,涉及评估及评估方法、优质服务、工作信息传达、标准制定与维护、提供服务的能力、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服务、寻找合作伙伴扩展外部关系、确保资金支持等方面。涉及内容广,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支持,是QAA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工作项目计划,将工作进行分解、细化,便于工作的实际开展,这是QAA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这是判断工作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是QAA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战略目标指向,即开展这项工作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QAA工作顺利开展的方向指南。工作重点确定的依据是战略目标,工作的开展又有具体的目标指向,一方面,战略目标对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又可以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而推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依然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承担评估的主要工作,没有第三方的介入。评估工作的形式化、低效化等问题更是受到了质疑。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方面我国与英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制差别较大,但英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重保障机制建设、重战略规划、重基于战略目标的工作计划等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俞佳君.英国QAA的建立与发展――兼论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J].煤炭高等教育,2008(11).

篇3

主办单位:华中理工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203

国内刊号:42-1024/G4

邮发代号:38-73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4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面临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使得低成本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竞争力,取得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各国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都必须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普及,仅靠国家投资不可能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结果,摆在发展中国家决策者面前的经常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维持高等教育只培养少数人的精英性质;要么放开政策,鼓励国家不花或少花投资的私立高等学校的建立,同时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藉此两翼,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飞。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正是沿着这条路子过来的。他们的成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原来并不想实行这一政策的国家仿效。但面临的挑战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现有的精英高等教育,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拨款运营,不收或少收学费,实际上更多的是为富裕家庭子女提供了几近免费的高等教育,号称“公平”,已经存在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部依靠收取学费维持办学经费并保证适当赢余,则必将造成贫富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遇的差别进一步加大。

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实行和应时调整社会公平政策,是其最终能否持续下去的条件。如果人们要探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如一些先哲们预言的那样在上个世纪崩溃,多种原因之一便是都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一直沿用下来的教育民主化的口号,便是这一政策的体现,它包括保证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实行近乎免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保证一切智力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得益于其不断增长的所谓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受过高等教育。事实证明,教育机会的公平,使每个人的潜能,尤其是来自各种不利阶层、群体的人的潜能都有机会开发出来,从而最终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片人群的社会地位。进入中产阶级行列,是最根本的社会公平。它较自失业补助、救济、基本医疗保险等“急救”措施,更能从源头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化和公平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任何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问题的政策,都是短视的政策。

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应当说,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政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实行教育公平政策是认真的。除了义务教育延长、免费并加牛奶、午餐外,更多的是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它包括扩建老学校,大量兴建和扩展社区学院式的高等学校,放宽入学条件,普遍提供助学金、低息贷款,为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入学创造便利条件等。当然,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时席卷西欧北美的民权、学生运动的巨大压力,又有社会主义的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所造成的震撼,使西方世界对自己的教育制度与质量产生了相当的危机感等。五十年后的今天,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公平、均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无人可以撼动的政策基石,任何在教育政策上的所谓公平应让位于效率的议论或提议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西方人的初衷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将导致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平等,最终铲除社会不公(盖·尼夫,1986)。这一信条至今仍然是西方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请看德国实行了这一政策20年后的变化:

联邦德国几个年份学生的家庭背景:

年份学生雇主文官职员体力劳动其他

1972小学生14.25.214.759.56.4

(10-15岁)

1970大学生26.525.234.012.02.3

1979大学生22.121.738.914.82.5

1979高专生21.315.034.125.34.3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小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59.5%,所占大学生比例则从1970年的12%上升到1979年的14.8%,高专生1979年为25.3%。1979年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大专生加起来占大学生总数的40.1%。如果小学生的比例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口比例的话,体力劳动者占人口约60%,其子女已占大学生人数的14.8%、高专生人数的25.3%,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进步。从这张表同时还可以看出,文官占人口约5.2%,但其子女却占大学生数21.7%、高专生15%。

再看社会执政时间最长,推行教育民主化最力的瑞典的例子:瑞典1971年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去向百分比:

父母大学高级中级熟练非熟练

背景管理管理工人工人

性别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接受基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础教育

进大学7166333821261121611

上好专业3012112723111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子女上好专业的比例,远远落后于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的子女。

德国、瑞典的例子说明,实现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是一项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政策,是实现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改造系统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并长期起作用的组成部分。它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与改造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的高瞻远瞩,要求决策者不仅要从人的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而且,还要从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社会系统改造、政治文明建设等高度看待教育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作用和潜力,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五十年、一百年后,必见其功效。

应当承认,西方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已经注意到了推行20年教育民主化改革以后仍然存在着上述的实际的不平等,即高等教育免费,实际上是富有人家子女得到了更多实惠,接受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并普遍享受着全体纳税人提供的补贴。这一反思后的共识是,普遍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同时,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行补贴,保证无息或低息贷款发放,可能实际上更加公平。但是,当西方各国要将这一意图变成政策时,总是遭到学生抵制,过程很不顺利。澳大利亚实行所谓“贡献高等教育计划”,让学生缴纳低于成本25%的学费,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作以后再开始偿还所欠学费,算是比较成功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费转换的西方国家。西欧多数国家明知不合理,碍于社会安定和选票考虑,仍然维持原有高教免费政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行教育公平原则的几个试金石

1.能否逐步改变穷国却提供免费精英高等教育的状况?

多数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阶段,即按18-22岁年龄段的入学率低于15%并实行免费或基本免费政策,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是更多地有利于富裕家庭子女,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就不能寻求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但是,改革起来同样举步维艰,政治家们要触及这一问题需要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斯里兰卡一所大学医学院院长曾主张改革这种大学免费制度,对学生实行收费,结果却被学生打死。南亚其他国家情况皆大同小异。

2.助学金、学生贷款的数量和条件是否足以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按教育成本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一般国家皆出台助学金加学生贷款的配套政策。问题在于,奖、助学金是否具备一定数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借款条件,返还要求、方式是否保证需要的学生能借得到、还得起,同时,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期间构成巨大压力。澳大利亚规定借贷学生毕业后取得本行业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工资十年内还贷,并可宽限至30年还清。有些国家还规定30年内还不清的,债务可被免除。同时,各国实行学生贷款过程中,总是发生一定比例贷款无法追回,损失一般由国家承担。学生贷款无息或低息,要使商业银行承担此项政策性贷款任务,国家亦必须对银行进行一定补贴。以上各点,都是奖、助学金和实施学生贷款制度能否取得成功,并真正以此体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3.私立高等学校能否在诸多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如前所述,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短缺的重要一翼。问题在于,私立高等教育是否意味着其一切成本均由学生学费负担,不能享受国家的任何财政资助或补贴,国家只补助公立或国立高等学校?否。从理论上讲,私立学校学生皆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的子女,他们应当有同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国家对高等教育补助的平等权利,包括国家贴息学生贷款和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受的其他权利。私立学校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子女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有权享有国家为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相当部分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银行借贷,国家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专项补助,国家鼓励学生的奖助学金、贴息贷款等。在实施中,美国和日本的私立高等学校经费中,10%-15%是来自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补助。荷兰、比利时的私立高等学校甚至与公立高等学校一样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所谓私立仅仅是其宗教背景和管理模式不同。至于学生基本权利,如取得国家补助和低息贷款等方面,与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有同样权利。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公立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收费制度;私立高等学校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享受的国家补助在增加,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实行一校两制,有公有私,一些私立学校尤其是一些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学校同样具有明确的非盈利的公益性质,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公立与私立的界限在逐步模糊。

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是否照顾地区差别和某些特殊、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妇女入学,残疾人等的利益?

篇5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6168

国内刊号:31-1043/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6

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篇7

教育独立平等理念与贯彻论析

艾米·古特曼的公民共和传统教育辨析

高校图书馆人角色研究:研究助手与侍读书童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水平与学科特色探析

创新型国家视域中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探索

高校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彰显心灵性对话的博士生师生关系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生组织自治问题研究

高校研究生SPOC教学模式探究——基于SICAS模型视角

MOOC在中外MBA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精彩课堂的精彩要素研究

媒介融合、社交网络与学术期刊发展

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研究综述

通识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

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职业文化建设

教育善与教育伦理建设的两个向度

高校教师薪酬差异的人力资本解释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众教育价值观的变迁

论成“人”视域中的认识论教育自由

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分布至所有省区

我国校园外来暴力及其防治策略研究

透明度、权力监督与高校腐败治理

创业教育——一个基于证据的系统性回顾

应对新常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高等财经院校“新常态”及其发展战略探析

大学战略规划有效实施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我国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基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视角下的法学专业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语言沟通课程的“仿真”教学情境研究与实践

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学现状探析

“做”经济学:通过以过程为导向的高年级研究课程提升学生能力

加拿大的大学治理结构:从政策网络角度分析

美国刑事司法学科研究领域的特征与可视化分析

大学课程主体在课程建设中的权力与责任

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

象牙塔中的高压线——K研究所女博士研究生S学术压力个案研究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政策研究——评《中国教育政策过程本土化研究》

论财经类高校高水平特色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个区域公共政策的诞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形成

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考察与反思——五所大学法学专业教育比较

作为一种范式的德国法学教育——基于文本的分析和个人的体验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执行研究——基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的调查数据

篇8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与成本分担

教育应该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但高等教育与一般的准公共物品相比较而言,又是有所区别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可以使其职业和社会地位得以改善,教育的价值主要为受教育者本人或家庭所获得;另一方面,对政府来说,教育通过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素质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可以为国家带来社会、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所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不仅可以给个人带来利益,而且还能为社会带来利益。鉴于个人获得教育服务对于国家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而不获得教育服务对于国家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它可以部分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部分由政府提供。因此,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伴随着高等教育成本问题的研究,我国在1982年开始高等教育补偿方式的变革,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应用于现实,确定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政府、个人和社会。

(一)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式

区分教育产品的提供和生产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从国内外经验和历史经验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远远大于人们对其支付能力所能够承受的程度。在这方面政府有许多方式,如可以使用公共资金购买来自私人部门的教育服务。但各国的情况是多种多样,许多国家都实行混合教育体系,即同时存在着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借鉴国外的经验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方式应该考虑以下两方面:

1、继续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发展教育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

首先,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保证高等教育的供给水平。从经济学的观点上看,教育属于一种对个人和社会有益处的准公共产品,因此不能够像一般商品一样,完全由市场来提供,需要政府和市场双边来提供,并且以政府提供为主。因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供市场所不能够提供的,或者是市场供给不足的公共产品。而教育是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如果完全靠市场来提供,那么全社会的教育供给将低于对社会利益最大的供给水平。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教育服务,教育应该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其次,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如果教育完全市场化就意味着教育的投入主要依靠学费,学生通过付费的方式购买教育服务,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将会减少甚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因为现在高等学校的年平均成本在10000元以上,即使按成本收费,贫困阶层的子女也无法负担如此高的学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是一个客观事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才有可能避免引起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国家的税收来源。

第三,政府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能有效地保障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来看,例如日本,表面上国立大学在日本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远较私立大学低,但日本著名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国立大学,许多重要科研设施也集中在国立大学。

2、推动私立学校的发展,扩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

教育既然是一种准公共物品,那么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它也可以部分由市场提供。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来源于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积累的规律又依赖于一个国家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的私人产品属性日益突出,因而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工作。高等教育与此相类似,随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越来越显著,其私有产品的一面就非常明显了。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顺从这一变化,在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同时,着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持续高速增长的20年。但是,增长的方式是粗放型的。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五大制度改革,增强了人们由于谨慎预期而导致的储蓄倾向。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教育支出是在当前中国独生子女情况下人们储蓄的主要目的。因此,发展私立学校一方面可以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家庭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并通过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大带动经济增长。

第三,我国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惟独教育方面还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数量,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升学竞争激烈。为此也应引入民办教育参与竞争,采取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使教育“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第四,民办高教具有能直接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型的社会功能。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学校都为数甚多,日本、泰国、菲律宾与美国等国家都是如此。例如泰国,因政府财力有限,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积极鼓励民间投资高等教育,目前私立高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国立大学,已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教育作为传播与创造知识的主要形式,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在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可以迈出更大步伐"。

(二)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

高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是广受欢迎的,而公共收入显然短缺,对这些短缺的公共收入又存在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些都意味着成本分担将是今后的一个目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受益日益多元化,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就必须由受益各方分担。为体现经济公平原则,就应该根据高等教育受益各方获取收益的大小来分担教育成本。只有实现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合理分担与补偿成本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1、政府是高等教育成本主要分担者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政府对它的投资能够获得巨大的社会收益。据统计,从1900年到1959年的60年间,美国对投资效果所作的比较是:物质资本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加了17.5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国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

从国外教育投入来看,各国政府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承担者。1995年3月,泰国政府根据"私立教育投资援助计划",为私立高校设立了400亿泰铢(17亿多美元)的发展基金和奖学金贷款。在澳洲,尽管允许私人或企业投资教育,但是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仍然是联邦和各州政府。在美国,公立学校的经费一半以上来源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州政府。我国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是按照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来分配的,也是根据各级政府的教育责任来分配的。中央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中央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以及对落后地区进行专项补助拨款。省级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省级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少量的中小学。省级以下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分配给他们举办的中小学。

2、受教育者个人分担

篇9

1.目前高校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对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教育部)制定评估标准,由评估专家组到高校进行评估。从评估内容到评估标准以及评估程序来看,这种评估体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评估标准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脱节。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极为密切的关系,即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评估所采取的标准和方式也极为不同。根据国外教育学家的观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国际通行的大众化的标准,即15%,这表明,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

一般来说,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评价多是一元化的评价,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往往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评估标准,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教学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相反,大众化教育阶段,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多是多元化的评估标准,不仅关注教学的质量,更关注学生的能力,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外化”能力,如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功能,尤其要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前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沿袭的是精英教育阶段的评估模式,所以这种评估体系与我国现行高校发展阶段相脱节。

第二、评估内容过于统一。目前教育部组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论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还是省属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工科类或理科类大学,其评估内容是一把尺子。由于评估内容统得太死,评估的结果虽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但看不出各高校办学特色。而且,这种评估内容导致高校在名称、层次上做文章:民办高校争取进入国家认可的行列;公立高校,专科想升本科,本科想办成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想办成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想办成一流大学。高等学校在一种无序状态中竞争。

第三、评估主体单一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只承认政府评价,国家教育部只承认自己组织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而不承认民间的网上评估和其他团体的评估,这种评估主体一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管理不相适应。

2.对重建高教评估标准的建议

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无疑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变革。为了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使高等学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适用的人才,笔者对重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评估主体实现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所谓从一元到多元就是实现从单一的政府评价到多维的评价主体,如社会中介机构、院校自身、用人单位、学生、同类学校之间的互评等。鉴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要提倡院校自评,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价。院校自评就是要强调院校经常性的评价,增强院校自我质量控制意识;用人单位评估,是检验学校培养质量的客观标准之一,是决定学校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中介机构评价可增加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增加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透明性。

篇10

2.事物的本质

要教育的本质我们需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关于本质的界定有如下几种观点:①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是该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最稳定的规定性,是事物内在的联系[1]。②《中国百科大全书》的界定:本质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矛盾构成而规律则是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关系[2]。③《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巨鼎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稳定隐蔽的,通过现象来表现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3]。从上述对本质的界定我们可以得出本质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普遍性。同一事物不管时间、空间外形有多大差异但其本质是完全同一的。第二,稳定性。本质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属性或联系,它是相对稳定的。第三,隐蔽性。由于本质是内在属性和联系,决定了我们在认识事物本质的复杂性,也就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说法。因为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决定客观事物具有各种表现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这也决定了我们要通过复杂缤纷的现象把握本质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第四,联系性。任何事物之间均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将本质问题于事物矛盾联系起来认为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联系本质是失去内部的联系“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他输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4]。

3.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在教育界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一直未能取得一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筑说。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要受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会经济基础服务;教育受生产力制约,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二是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是生产劳动能力,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由生产力决定。三、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具有上层建筑属性是两者的综合。四、复合现象说。该说法认为教育本质具有“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以及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五是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六、传递说。如刘智运和胡德海在《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教育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综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观点的一些不合理之处:第一,他们把教育的归属问题当成教育的本质问。如“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属性说”正如矍宝权说指出:本质于归属是不同的范畴,本质是解决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原问题,而归属是要寻找事物的相同属性进行归类的问题。第二,混淆了“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本质的区别”,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发生概念混乱根本原因是思维仍停留在表层未深入分析。关于教育的本质有的学者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得到启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围绕教育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教育和于教育有关的社会子系统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5]。本人认为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4.高等教育本质

篇11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而言,世界史被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上古、中古、近现代,上古是指古代社会的奴隶时代,中古是古代社会发展的封建时代,近现代是资本主义发展至今的时代。中古世纪的世界为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为一个更高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条件,也深深影响了近代乃至今天的社会生活。近代社会以前的古代世界,交通闭塞,信息不便,中西方社会联系不多,相互之间比较封闭,中西方各自在一条平行线上独立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中古时期的高等教育,在其形成原因和发展特点上,中西方不可同日而语,本文拟以中西方中古世纪的高等教育为角度,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中央官办高等教育与西方中世纪产生的大学为中心在其形成原因和发展特点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从源起看中西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泛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便进入了中古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700年,高等教育的发源也比西方来得早,最早的学校大约出现在夏代后期,据古籍记载,夏商时期不仅出现了学校,还有了小学和名为上庠、东序、右学的大学之分,[1]当然此之大学非今日之大学或中世纪大学,它只能算是一种高等教育。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鲁国的稗下学官,汉代有中央太学,隋唐中央开设国子监,宋明清以后出现高等书院,中国中古时期的中央官学主要有太学、国子监和书院,下面就其形成原因做一简要概括。

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时代,封建统治者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控制极其严峻,封建社会产出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成了封建政治的附庸。自秦始皇焚书坑儒,禁私学,以吏为师,到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明清的文字狱,统治者对社会的思想控制可见一斑。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便是在统治者高度的思想控制下产生的,作用莫过于迎合封建政统的需要,为巩固集权统治培养封建官吏人才,以此奴役人民。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是统治者主观建成的,是皇权的一部分,这个原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鲜有改变,从而也使得漫长的封建时代得以长期延续。

与此相反,西方的高等教育则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长成的,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原因逐步演变成形的,成果就是中世纪的大学,也是今天大学的前身。相对来说,西方没有古代中国这么森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政权统治的一个特点就是存在君主和教权,这种多元的统治结构必然导致权力的分散,夹在其缝隙中的劳动人民就有了呼吸的可能。西方的高等教育是在皇权与教权的较量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中世纪以前的教育一直为教会把持,虽然那时的教会提倡禁欲,比较蒙昧,但是教会是中世纪前期唯一的文化组织,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经院哲学也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想,所创立的教堂和修道院以及修道院学校或多或少地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积累了知识基础和办学借鉴的模式。

“10-11世纪,欧洲封建制度进入巩固和发展时期,农业开始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与农业有关的副业也日益发达,同时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在欧洲大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市民阶层重新兴起,”[2]12世纪的西欧成了城市的世界,集起了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城市不仅成了商业中心,也成了知识中心。一方面城市需要大量受过训的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教区学校就不再能满足城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要相应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高等学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城市中,不同行业的手工业者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自发组织起来,形成各种类似于行会的社团组织,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行会组织相应地产生了,这样一个以知识为主体的行会组织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中世纪的大学。城市、教会和世俗王权,这三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社会主体演绎了中世纪社会发展的全貌。城市、行会既要忠实于王国,又要忠实于作为整体的基督教世界,从而赋予中世纪大学独特的性质,这是中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不能达到的。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是官办的,而西方的大学则是市民推动形成的;中国古代的官办高等教育是人为的主动的,西方的高等教育则是时展的产物,是自然的客观的。

二、从存在特点比较中西高等教育

基于封建统治者的文化高压和思想控制,本着为国家培养后备官僚的目的,中国古代的官办教育在人才培养对象和主体、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极为单一。最早的太学,其授学对象是封建士大夫或皇亲国戚的子弟,学而优则仕,且官俸待遇优厚,普通老百姓被排除在仕门之外;在太学授课的老师即为博士与博士弟子,他们都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太学是被直接置于中央行政机构管理之下的,皇权绝对控制了学校;博士们空有才学,却只能依靠接受统治者的俸禄为生,缺乏一定的经济独立:太学在社会活动中难以有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应有的作用。

太学的授课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有汉初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到后来的“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3]即四书五经。在汉代,不同的儒经传本,不同研究者的学术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但只有那些适合统治者统治需要的经学研究才能得到政府的提倡并在太学传授。中国古代有一个道德准则即尊师重道,要求学生遵循经典所言,听从圣人之言,服从老师所言。这虽然有利于维持学术稳定和思想统一,但这种做法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使教育失去了生命力。

古代官学的教学方法以说经、互相问难、讨论经义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儒家思想范围,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和衡量是非的一切准绳,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儒学经典的钻研与记背,学生只要将各类儒家经典烂熟于胸,就可以进入官僚阶层。过度的思想专制不容许任何的质疑,中国学术是没有怀疑精神的,而怀疑是所有学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中国数千年学术进展的缓慢也是必然的。

如果说中国古代官办教育是封闭的,单一的;那么中世纪大学就是开放的,自由的。首先中世纪大学对所有人都开放,谁都可以自由进入任何一所大学求学,且学校会保障个人的人身财产权利,[4]由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国求学者,而且学生还可以自由地从一所学校转到另外一所学校,教师也可以在多所不同的学校授学。中世纪的西欧,文化传承统一使用拉丁语,且整个西欧同在基督教文化统治下,各国之间没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西欧的各个大学不仅统一使用拉丁语,而且各个大学授课的内容基本上没有区别。中世纪大学分为四个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5]文学院的主要课程是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和普利士兴的文法等。“法学院课程分为民法和寺院法,民法主要是罗马法,寺院法的教材是《古氏法令》(Decretum Grotiani),医学院主要研究加伦、希波格拉底和阿威森纳等人的著作。神学院的课程和教材是彼得的《意见》和阿奎纳的《神学大全》以及《圣经》。”[6]相比中国古代的官办教育教授儒家经典,西欧中世纪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涉及到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而中国官办教育明显缺乏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精神。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背诵、辩论为主。亚里士多德时代,逻辑便成为正式的教育内容。中世纪的时候,形式逻辑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认识论体系,教会希望用形式逻辑消除社会对上帝的怀疑,辩证法便被看成是通往上帝真理的门径,经院哲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勒戈夫认为“经院哲学把模仿的法则同理性的法则结合在一起,把权威的规定同科学的论证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神学还立足在理性的基础上,从而变成了科学——这是本世纪(中世纪——笔者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大进步”。可见逻辑学和辨证法的教学在中世纪大学占有的重要地位。

三、总结

从人才培养对象和主体、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可以对比出古代官办高等教育与中世纪大学的不同特点。官办高等教育授课主体和对象局限在统治者内部,是少数人的教育,是封闭的;其课程内容极为单一,不能激发创造思维和理性光辉;其教学方法极为死板,没有质疑和辩证的眼光,是片面的教育,此可谓解释为什么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能产生在中国土壤上的原因。西方中世纪大学独立于官府自治,不为任何世俗权力而折腰,有自由的学术精神,是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此美好的传统是中世纪大学留给世界的一份宝贵遗产,仍是现代人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

古代中华文明虽世界领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特别完善,但中古时代中国类似于高等教育的太学、国子监、书院等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关系甚远,可以说中国古代无大学。可中世纪大学则是西方大学的滥觞,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不同归宿跟它们存在之初形成的原因、特点和目的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陕西: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3.

[2]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J].现代大学教育,2005(5):34-38.

[3]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299.

篇12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英文Culture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中的Cultus和Cultura。在拉丁语和古英语中,它通常具有“耕耘”或“掘种土地”的意思。后来古罗马著名思想家西塞罗(Cicerro)所使用的“文化”已经具有了比喻和引申的含义。他所说的Culturamentis(耕耘智慧)已与拉丁语中的用法有所不同,具有了改造、完善人的内心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意思。而18世纪末,德国学者赫尔德则表达了文化的现代用法:“文化乃是一个社会向善论的概念,它意味着人的完善,或者在发展他自己的过程中取得的工艺、技术和学识。”

“文化”一词在中国也出现得很早,它是由“人文化成”一词简化而来,是指对人施以文治教化,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明道理的人的过程,它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品行等联系在一起的。

从中国和西方关于“文化”和“Culture”的辞源来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表明人的进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广义的教育过程。文化与教育的“共生同源”,既表明了文化与教育的本质关系,也表明了文化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二、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可以概括为两种关系和两种作用:既是外部关系,又是内部关系;既起直接作用,又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的视野考察高等教育,才能较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

就外部关系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虽不像经济那样起决定性作用,也不像政治那样起强制性作用,它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是潜在的、直接的。而经济、政治的制约作用往往是以文化为中介。

就内部关系说,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适应、批判―选择、创造文化的人类社会活动。传承文化、适应文化,是一切教育的共有功能;批判―选择,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功能,普通教育的选择则是在高等教育选择的基础上再选择;创造文化,一般来说,唯有高等教育才具有的特殊功能。

三、从文化视角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1.文化传统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太大,教育投入收益不高,大学生失业现象严重,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建设经费,而且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隐患。经济要大发展,高等教育也要大发展。从一般规律来说,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经济的发展,的确有赖于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之间,如何形成良性的“耦合”关系和互动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更多地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传统和中国现实出发来理解,而不能对之作简单的、片面的认识与理解。要充分重视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而不应该只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要注意文化传统在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而不能忽略或忽视文化的中介作用。

2.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各样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靠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去发明、去创造,使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及整个社会思想意识体系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从另一个方面看,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战争威胁、环境污染、粮食匮乏、人炸等等,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迎接这些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高等教育能否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是衡量现代教育的一个根本指标。现代教育把培养青年一代的创造力当作教育科研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人们期望,学校是一个新文化创造者的摇篮,用新方法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能超越他们的前辈,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建立在这一目标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促进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当今世界文化以过去无法比拟的速度向前发展。

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高等教育有创新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都比较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在高等教育内部,大学教师一般来说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兼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而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大学里还有许多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和领域。传授文化知识,发展和创新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篇13

那夜暴风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始,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儿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蜕,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