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学习习惯不好
有些学生很聪明,课堂上思维也很活跃,但课后不注意及时复习,不积极完成作业,导致成绩不佳。还有些学生课堂上爱做小动作,没有做到专心致志地听讲,这必然也影响学习成绩。
(三)学习兴趣不大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的问题。有些学生对学习本身就没有多大兴趣,或者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导致学习地理时劲头不足,成绩很差。二是教师的问题。如教师教学时缺乏饱满的激情,不能很好地感染学生;教学方法简单,不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用处不大等。
(四)学习方法单一,只重视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相关知识
很多学生,尤其是刚上高一的新生,认为地理学习就是记一记、背一背。其实不然,很多地理问题必须先理解了才能解答,如计算某一点的地方时或正午太阳高度角等。
(五)忽视了地图的作用,读图能力差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忽视了地图的重要作用,不注意读图、析图,导致很多信息没有被挖掘出来。再者,很多学生的读图能力很差,即使认真读了,还是不能获取图中蕴含的信息,这也会影响到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这些原因,我经过深入的思考,结合教学实践,特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通过复习导课和课后辅导等措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学困生往往课堂听讲时不够专心,对当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那么,下节课开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复习上节的重点就很必要了。这有利于他们及时补上上节课的漏洞。值得说明的是,不是每节课都得采用复习导课法去导课。高中地理有些知识紧密联系初中,所以我们在开讲每个与初中有联系的新知识之前,也应有意地去复习,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串联知识,使后续的学习更容易;另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学困生,帮他们查漏补缺。如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运动》一节是整本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知识点很多,教师在正式讲授之前,就应先复习初中的经线、纬线等知识,不能为了赶进度就忽略此项,否则一些学生会越学越吃力,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在平时的上课和作业批改中,我们也能发现学困生存在的问题,这时,要耐心地帮他们解决。如课堂上某个学困生回答不了教师的提问时,我们可以一步步提示,推动他的思维向前,直到解决问题;还可以在课后单独给他辅导,再配合几道题目让他练习,考查他是否真正将知识融会贯通。
(二)通过耐心教育和严加管理,使学生改掉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这是巴金的一句名言,很有道理。习惯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等。坏的习惯会让学生越来越差,所以急需摒弃,而这就需要教师的配合和引导。我们可以首先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分析现状,总之,让其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正能量,努力改掉不良习惯。其次,应严格要求学生。如果发现他们一如既往,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惩罚(当然不是指体罚),如罚背课文、罚重做作业、罚打扫卫生等,总之要让他们知道犯错要付出代价。
(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快乐地去学。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的有用性。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经常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问题、探究桂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问题。其次,教师上课要精心设计,导入材料新颖,自学问题清晰,合作探究有力,课堂练习充分,课后作业典型。同时教师应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或适时展示某一方面的才能,如偶尔在课堂上说句英语,唱几句反映地理问题的歌词如《黄土高坡》等,让学生认可,让学生喜欢。爱屋及乌,那么学生也会把对教师的喜欢延伸到知识的学习上去。
(四)教会他们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地理学习方法很多,有记忆法、联系法、比较法、总结归纳法、作图法、查阅资料法等,我们应让学困生掌握多种学法,并灵活运用。如讲完“地球自转与公转”后,可设计作业,让学生从方向、周期、速度、产生的地理意义等方面比较自转和公转,还可让他们手绘地球在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遇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让其查阅资料,书写地理小论文等。通过有意引导,可以让学困生学会驾驭这些方法。
(五)提高他们的读图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读图方法,还要让他们知道一些特殊图的读法。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多训练学生读图,如可以上专题读图课,提前找到很多典型地图并归类,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各类图的读法,并配合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
篇2
需要指出的是,仡佬族所代表的黔北文化近年来涌现出王华、戴绍康、肖勤为代表的仡佬族作家通过民间文学形式展示了仡佬族族群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文学化、系统化地表达了仡佬族机能性文化区域特征及民众生活状态。这可以看做是第三种方式的代表。上述仡佬族作家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民族语言、文化及精神等表达出民族的生存状态,反思民族发展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二、仡佬族民族形象的文学建构路径、约束因素与文化适应
(一)重建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建构路径
仡佬族作家对于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性架构,既包含了对地域自然环境充满感情的展示,也包含了对于人文环境的相对集中的阐释。如果说地理意义上的环境是一种前提性的基石,那么,对于仡佬族而言,人文环境所内蕴的文化气息对于民族精神生活的形成,对于特定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质性作用,会通过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内化于民族的日常行为中。一方面,用仡佬族特色民俗阐发文化认同感。仡佬族作家通过对于仡佬族特有的祭祀、崇拜、风俗意象的文学化表达显现了民族的最为原始的情感特质。比如,王华在《桥溪庄》中通过对“石仡佬”开荒辟草,展现了“石仡佬”对土地深深的眷念之情;《傩赐》中通过仡佬族民族节日“桐花节”的盛大场面描写,以及先民傩戏事象与傩赐庄贫穷对比描写,既凸显出仡佬族的苦难历程,也展现了仡佬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激励着仡佬人民走出苦难,促进了仡佬文化走向复兴。另一方面,用民族生存的苦难书写展现人性反思。
仡佬族所经历的时代的变迁是每一个仡佬族民众都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底色,并成为其民族文化不断更新、再造的内生动力。仡佬族作家大多生活于其间,对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体悟往往感同身受,尤其是民族记忆中关于民族苦难的表述通过传承成为作家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进而触发了作家敏感的神经。他们要做的恰恰是通过对于生存现状、生存困难的回忆和记述,让整个仡佬族群冷静而达观地正视曾经的历史进而肯定人性的多样和复杂。无论是秋秋《傩赐》生命沦为碎片的悲剧,还是李作民《桥溪庄》人性被扭曲的无奈,都展示了仡佬族作家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恰恰是仡佬族地域民族文化建构的根基所在。
(二)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的约束因素
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体现在民族认同聚合型逻辑约束、族裔话语意识形态约束以及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认同聚合型转向的逻辑约束。众所周知,文化地理学注重文学表征与地域风貌的社会实证思路,它试图通过空间叙述解释权力关系关联与差异运作。尽管仡佬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地理空间既相互生产又相互表征,基于“内在动员理性聚合型认同”逻辑的新空间建构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仡佬族的生活方式与道德秩序,要求仡佬族文化精英形成了新的认同性表述。这种认同性的文化表述,一方面是对于仡佬族自身文化的确认;另一方面是对于主流文化价值的归属性确认。诚如肖勤在《寻找丹砂》中指出,寻找的是一种民族的归属,这种对于相似性的提炼是一个“寻根”的情感认同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对于外在文化体系的应激性的认同过程。换言之,我们还能看出,仡佬族民族文化认同背后潜在的“认异”的双向互动逻辑。外在逻辑不应是常态,内在逻辑应该成为主流。实际情形是内聚型的认同逻辑规范以及价值认知过程本身,在仡佬族乃至整个贵州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被低估的现象,这对于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重构显然并非有益之举。二是少数族裔话语的意识形态约束。从本质上讲,少数族裔是一种天然的属性,是以自然体质为基础的形式,同样道理,仡佬族文化存在形式受制于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归化,自然地又需要融合进与自身特征不同生产体系中。这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族群划分,表面上是空间观念的差异,实质上是少数族裔自身身份认同的权力性展示。举例来说,王华在《傩赐》中通过对傩戏表演的环境特质细节性描写,消解“他者”视角中主流文化的优越感,并通过具体的描述转化为仡佬族文化内在的抵抗,从而在空间对立隐喻文学叙述中得到强有力支撑。赵剑平《獭祭》中老荒除了捕杀之外很少有语言的表达,他的人物性格遮蔽与凸显完全存在于对猎物的捕杀。实际上,老荒的失语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意识形态规训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自身所处层级的初步判断,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文化权衡与取舍。尽管这种行为本身具有扭曲的特质,但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中,他还是实现了自身价值和意思的语境化的自我认定。
显然,赵剑平试图通过“老荒”的自我认同的构造,来表述少数族裔主体空间语境的紧致,以及族裔话语象征空间的脆弱,而以词汇为基础的话语暴力背面,潜伏着的恰恰是针对少数族裔知识差异的驯服。三是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既然族群空间成为权力关系及其运作的文化场域,那么,族群中的女性因其独特的性别特质自然成为性别表述与空间表述的产物。诚如学者所言,少数族裔文化空间既参与了女性地位的塑形,其本身也是女性区域化异化的本源。传统仡佬族女性在空间中经验与认同已经被排除在外,当下,女性在仡佬族群中的表达形式更是形成了一种离散性质的特征。我们发现,仡佬族少数族裔的作家,尤其是王华、肖勤等女性作家,在她们文学化的表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意弱化或者模糊了对于空间、时间本身的描摹,从而将女性的空间存在感放置于一个相对虚无的区域中。这种虚构的表达,一方面凸显出少数族裔女性漂泊无根的碎片感、无力感,便于读者从人性的广阔图景解读小说展示的仡佬文化及少数族裔女性的异化表象;另一方面,抛却道德与人文关怀来看,这样的写作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对于整个华语体系关系网络的开放,便于作者表述保持一种对内对外相互协调的张力和向度。诚如王华在《傩赐》中对“秋秋”生存困境和精神磨难的种种悲悯情愫一样,我们强调仡佬族女性空间的区域化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当下仡佬族群女性现状的剖析,也是对于女性挣脱权力文化实践的肯定,尽管在当下的仡佬族群文化共同体,对于这种反抗本身仍然缺少有效的或者普遍意义的抵抗逻辑。
(三)空间重建对于仡佬族群的文化调适
诚如上述,仡佬族特定的文化地域空间规囿了仡佬族群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而生活于其中的仡佬族文化精英阶层则试图通过文化调适和价值再造实现文化结构的空间重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于空间的重建既包括现实层面对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也包括想象的文化地理空间、历史记忆的整理和建构。从文化地理空间想象的角度来说,仡佬族的文化重构体现了族群本身对于历史记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接续。正如安德森所说的,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族裔历史代表了一种事实与理想结合物……表现出让人审视起来较为亲切的共同体历史画像”。共同的起源、祖先、神话等历史元素成为“想象共同体”建构的关键环节。对于文化地理空间的再造则利于实现民族身份的定位,锻造民族历史连续感。王华在《傩赐》中写道,祖辈告诉傩赐人过桐花节,没告诉过傩赐人属于哪个民族。我们可以说,这是作家有意藏匿民族身份。因为在仡佬族群聚居地,不仅仅是仡佬族普通民众缺乏对于语言、服饰的认同,即便是精英阶层也缺乏对于本民族语言、服饰、文化活动传承的自觉意识。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以及对于历史地理仪式再造的角度来看,仡佬族的文化空间也在实现一种文化调适意义上的细微转变。我们看到,传统意义上,仡佬族群中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文化的和谐共处是不利的。传统祭祀的文化表征不自觉地呈现出一种精英与民众在认同领域的对立。诚如上述,仡佬族祭祖文化实践中精英利用族群、社会关系,使祭祀活动呈现出一种精英阶层与民众阶层不同的参与形式、程度、影响。
这样本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对于祖先的呼应,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精英阶层操作的祭祀游戏。这样的结果是,失去了广大民众支持的祭祀仪式,尽管还存在着仪式性、庄重性等诸多表面的特点,祭祀活动内在的认同价值和文化建构意义却大打折扣,仪式本身也就失去了凝集精神的价值,身份认同的弱化又影响到地方文化空间重构,不利于仡佬族民族记忆、民族文化传承和接续。实际上,在诸多的仡佬族作家笔下,仡佬族祭祖仪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们在通过文学化的形式表达对于文化调适的价值。或者是一段文字描述,或者是一种巧妙的变形结构呈现出来,比如赵剑平《獭祭》中“老荒”的祭祀活动就是用小说的虚构形式解构了祭祖仪式和场所,使得“河边”这一自然景观变为类似于仡佬族族群文化中心景观。
篇3
[2]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25(10):13-17.
[3]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4-27.
[4]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1):144-156.
[6]王坤.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9(7):54-59.
[7]聂长建,李国强.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2(3):62-69.
[8]张建华,刘仲英.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贡献激励机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966-970.
[9]石中英.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1-7.
[10]宣勇,钱佩忠.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1-26.
[11]杨冠雄.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J].国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8-24.
[13]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4]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23(4):58-63.
[15]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16]杨奎松,谢维扬,赵世瑜等.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1999(4):49-71,205.
[17]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Corley,K.G.&D.A.Gioia.Buildingtheoryabouttheorybuilding
[19]张茂泽.论学术批评[J].学术界,2001(2):85-99.
[20]保继刚,王宁,马波等.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毛丹.理想主义的改塑与解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3):99-108.
[22]保继刚,张骁鸣.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地理学报,2004,59(S1):132-138.
附1:《论我国地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与全球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11(02):147-156.
[2]柴彦威,塔娜.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近期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1(01):3-11.
[3]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等.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479-1487.
[4]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12.
[5]方创琳,周尚意,陆玉麒等.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470-1478.
[6]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地理学报,2009(11):1363-1374.
附2:《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人文地理,2008(3)
2.朱桂凤.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冯琼兰.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高教论坛,2008(1)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附3: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李晓梅,项桂芳,彭花燕.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
业素质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学报,2007,(8).
[2]李向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J].南宁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7,(12).
篇4
一、地理学科与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这方面,只注重传授知识,以至于有些人走上社会后,往往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或道德品质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犯错误,成为历史的罪人。
现行地理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地理紊质教育中伦理道德的培养伦理道德是中学地理道德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以农业为例,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短缺。特别是非洲地区,数百万人忍饥挨饿,生活在生命的生死边缘,而欧美等少数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积压了大量的商品粮。面对贫穷地区的人们而没有任何同情心。我们呼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向饥饿作斗争。我们国家正在缩短东西差异,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使东西部人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二)地理素质教育中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开采,要做到既满足当今人们生存的需要还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延续。中学地理课本中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了人类生存环境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传统的教材常提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特别是东部地区人口过于稠密,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再加上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林地的滥砍乱伐,土地沙化等的破坏,如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后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对得起子孙后代”、“珍惜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等宜传标语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日常生活垃圾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自己生活学习造成的不便,养成与不良现象斗争的勇气。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对。如几年前肖县兴起的一股风,大建小造纸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政府一纸令下,全部关闭,人们拍手称快。
二、地理学科与学生文化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政治、语文、历史等很多学科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掌握的信息量要大,能有效地进行渗透性教学,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方面的问题。
(一)联系历史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讲俄罗斯的气候严寒,可以联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寒冷的天气使德军大批冻死,战斗力减弱,苏联大胜德军。再如讲美国的工业发展,是利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基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成为工业发达的国家。讲世界人种分布时,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黑人多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从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地从非洲贩运大批的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在四百多年的殖民活动中,非洲有一亿多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所以现在美洲的黑人比例比较大。讲中国的航海运箱,可以利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开辟新航路进行对比,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于欧洲开辟新航路近百年。今天我国的远洋航运正以迅猛的势头跻身世界前列,如上海、广州、大连等均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今昔对比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联系语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的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时盛开”。很好的反映了大气水热状况与海拨高度的变化;反映大气水循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描述,胜过枯燥的语言讲解。讲粮食问题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不可浪费。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看云识天气》、《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天文地理知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可能面临的威胁,使学生既长了知识,又懂得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地理和语文之间有很多相融之处。
三、地理学科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的内容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动手、动脑、挖掘潜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培养
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例如,从本地小造纸厂的大批兴建,引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自觉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面变化和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相结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交流,融洽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逐步提高。
(二)学生的体质体能及耐力的培养
地理知识要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及耐力得到锻炼。例如:地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到野外考察,认识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我们到野外考察时,需要走上几里或十几里山路,这样对学生的耐力和体力要求很高,所以通过地理课的实践,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能及耐力。传统观念的学校教育,地理学科常被忽视,认为地理课可有可无,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地理教师,或是地理教师改教其它学科。这些不正常现象不能说不是地理科学的悲哀。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恢复地理教育的地位。首先从自身做起,正视地理课堂教学,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学科意义
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尝试与探索,是基于对目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诸多缺失的反思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双重选择的结果。
文学地理学,顾名思义,即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而成的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定位可以有以下多向选择:1、从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2、从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4、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5、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鉴于目前文学地理学学科尚处草创阶段,难免见智见仁,我想不妨先从中抽绎出若干核心要素,然后重新排列组合如下:
1、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
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
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
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据此,大致可以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依次包括:1、作家籍贯地理;2、作家活动地理;3、作品描写地理;4、作品传播地理等四个层序,通过对这四个层序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了解文学家的生态环境,复原经过文学家重构的时空场景,揭示隐含于文学家意识深层的心灵图景,而且还可以由此探究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特殊规律。这里,需要特别关注一下文学地理学中“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有感于《红楼梦》又名为《金陵十二钗》,且反复出现“金陵”意象,我曾作过一次粗略的统计,结果发现《红楼梦》一书中出现“金陵”(或南京)竟达42次之多,足以表明“金陵”在曹雪芹精神世界中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因童年时代居于金陵,于是金陵便附丽着美好的童年生活在与曹雪芹坎坷一生的强烈对比中,不断内化、升华为具有精神原型意义的理想世界,积淀为具有精神原动力作用的“金陵情结”。再如鲁迅先生的系列“故乡”小说,则为我们提供了由地理上的“故乡” 价值内化为“故乡情结”的另一经典案例,也同样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其目的首先在于重新发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学空间,其次是从文学空间的视境重释与互释文学时间,最后则是重新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无论在个案研究的微观方面,还是在文学史研究的宏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正如一切物质都是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存在一样,文学的存在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两种形态,而文学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史,只有当其还原为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时,才有可能充分重现其相对完整的总体风貌,因此,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是19至20世纪之交在中国文学变革与西方文学理论传入的双重作用下兴起的。尔后,经过代代学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学史――无论是通代文学史还是更为精细的分类专题史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与成果,成为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百年以来不断涌现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注重时间一维的单向度的线性范式――姑且称之为“藤瓜范式”,即文学史的时间进程为“藤”,作家作品犹如结在“藤”上的“瓜”,大家大“瓜”,小家小“瓜”,然后依次排列,循时而进。这种“藤瓜范式”看似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实则往往是对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单向度的片面构型,其根本偏失就在于过于注重时间一维的线性演进,而普遍忽视空间形态及其与时间形态内在交融的立体图景,结果不能不以牺牲文学史本身的多元性、丰富性为代价。
今天,当我们面对百年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巨大成就与不足,面对学术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争鸣与期待,我认为有必要重温一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所提出的意见:“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 这里,陈寅恪先生特别强调编著文学史应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两相融合,的确很有预见,也很中肯,对于克服长期流行的“藤瓜范式”之弊、重构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理想的新型文学史范式颇有借鉴意义。
文学地理学注重从文学空间的崭新视境,从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崭新平台,重新审视一切文学现象、形态与规律,其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文学的空间研究,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催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养液与活力。
理论创新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与进展,首先有赖诸多具体研究成果的累积,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需要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创新的支撑。
追溯中国文学地理的研究实践,可谓源远流长,比如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所论《诗经・国风》的地域特点,注重以风俗为中介探讨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堪称早期地理与文学交叉研究的典范表述。此后,关于文学地理或区域文学的论述,在历代的文集、诗话、笔记等中屡屡出现,但多随感而发,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绎与理论阐述。到了20世纪,在首尾两次略为相似的“文化热”的激发下,传统的文学地理研究先是在世纪初伴随西方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传入而发生近代转型,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等;继之则在世纪末再现复兴局面,除了日益增多的单篇论文之外,还陆续出现了以曾大兴先生《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胡阿祥先生《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李浩先生《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专著。袁行霈先生《中国文学概论》也曾列专章《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予以讨论。此外,杨义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图志》,虽然不属于纯粹的文学地理研究著作,但在文学与民族学、地理学研究的结合上有新的拓展之功。这些都对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成果累积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从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要求衡量之,学术界对此还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概而言之,目前的相关研究普遍存在着两大根本缺陷:一是理论创新;二是体系建构,需要同时加以重点突破。其中理论创新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与灵魂,但严格地说,迄今为止尚无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建树,因此,这方面的重点突破,最为迫切,但难度也最大。鉴此,本文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场景还原”说的要义,就是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真正的文学研究如同文学创作,切不可舍弃那些具体可感的特定文学时空场景,更不可舍弃发之于那些生动鲜活而蕴义深远的特定文学场景的真情感动。兹举两例:一是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东阳赴上饶拜访退闲在家的辛弃疾,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陈亮小住十天后,两人又同去紫溪拜会朱熹,未见,陈亮先行东归。别后第二天,辛弃疾为挽留陈亮,一路追去,至鹭鸶林,雪深泥滑,独饮小村,夜宿吴氏泉湖四望楼,忽闻邻笛凄凉,不能成眠,感慨系之,作《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五天后,陈亮奉原韵赋词《贺新郎》(老去凭谁说)以答。别后,辛弃疾又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寄之。两人都在词中寄寓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一致主战的心愿。二是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吴兆骞因丁酉科场案为仇家所诬,长流宁古塔后,顾贞观、徐乾学、徐元文等多方奔走,终以文才打动纳兰容若,援手相救。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中旬,吴兆骞在历经长达二十四年的流放之后,自宁古塔返还京都,徐乾学大设宴席,亲朋纷纷前来相贺。酒过数巡,徐乾学起身赋诗一首,徐元文、纳兰容若、潘耒、冯溥、陈其牟、王士祯、吴树臣、尤侗、毛奇龄等次韵奉和,吴兆骞本人也当场赋作《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诗:“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此景此情,的确令人感叹不已,感奋不已,它不仅留给我们一幅幅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文人生活图景,而且也一同赋予我们一种震撼心魂的信念与力量。所以,所谓“场景还原”说,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
然而,就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特定的具体的文学场景毕竟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单元,无数个文学场景的组合与演进,才能构成整体的文学时空图景。鉴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场景还原”说的基础上,再提出“版图复原”说,版图之“版”,意为户籍,《周礼・夏官・司士》有“掌群臣之版”云云,即为户籍之意;版图之“图”,意为地图。版与图组合为版图,既可通指一国的疆域,同时又可分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地域分布状态,如政治版图、经济版图、文化版图,等等。文学地理的核心关系是文学家与地理的关系,其中文学家是主体,是灵魂;地理是客体,是舞台。文学家的“户籍”之所在,也就是文学活动空间与舞台的中心之所在;而文学家的“户籍”又非凝固不变,而是始终处于活动之中的,因此以文学家为主体与灵魂、以地理为客体与舞台的文学版图也就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此即“版图复原”说的精髓所在。
“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如果说,文学版图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整体的概念,那么文学场景则为具体、特定的时空组合,它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重复的,是高度个性化的时空组合。因此,把握了文学“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精神实质,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信可以在微、宏观两个层面上为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可以克服缺乏文学地理与中国文学地理独特性的模式泛化现象与倾向。
体系建构
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而言,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就如灵魂与骨架,无魂不活,无骨不立,两者缺一不可。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两大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点提炼“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一系列工具性概念与范畴予以密切配合,这就为“理论创新”之“灵魂”与“体系建构”之“骨架”的融会贯通与逻辑转换铺平了道路。
体系建构既是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另一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标志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形成的核心成果。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1、流域轴线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动脉”的作用。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三横一纵的展开,犹如四大动脉贯通于中国文学版图之上,彼此在伴随中国文学版图自西北向东南的依次移位中相继发挥主导作用。其中黄河流域轴线具有先发优势,长江流域轴线具有次发优势,珠江流域轴线具有后发优势,而运河流域轴线则在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而构成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黄金水网”中,具有交而通之、凝而聚之的特殊功能。然后由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三角洲与京杭大运河相配合,一同构成环东南沿海的弧形“黄金连线”,此与运河与黄河、长江三河交汇的“黄金水网”一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最密集的分布区。
2、城市轴心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心脏”的作用。城市轴心,意指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行政关系的城市序列在中国文学版图的构成与演变中所发挥的最为核心的作用――不仅城市本身成为最活跃、最重要的文学活动舞台,而且也是进一步驱动文学版图演变的核心动力所在。由于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在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城市群落也主要分布在这四大流域轴线上,流域轴线为城市轴心的形成提供了地理条件,而城市轴心的转换又带动着流域轴线的移动,彼此连为一体,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城市轴心也在行政建置的设立与调整中,推进城市轴心体系的完善与轴心功能的发挥,然后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吸纳和积聚各种文学资源,发挥文学轴心作用,成为文学版图的“心脏”所在。其中始于西周首陪都制所开创的“双都轴心”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是城市轴心体系中的核心所在。由“双都轴心”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网络连为一体,并通过“京都情结”的内在引力,最大限度地将各地的文人群体吸纳其中。
3、文人群体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灵魂”的作用。作为文学活动与创作的主体,文人群体的流向随时都在改变着并最终决定着中国文学版图的整体格局,决定着文学区系轮动的方向与节律。文人群体的整体地域流向,总是围绕不同级次的城市轴心,从外邑流向都城,从边缘流向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是由求学、应举、仕进、授业构成的向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力为动力的正向运动;二是由隐逸、贬流构成的离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离心力为动力的逆向运动;三是由游历、迁居构成的交互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离心力为合成动力的交互运动。以上三者,以前者为主导,以后二者为辅助,在“极化―扩散”的对流与互动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文人群体也因此而历经不同的排列组合,然后逐步成长为不同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以文学家籍贯地理分布为基础,然后依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多元,最后便进入对文学地理区系轮动的动态模型建构与规律探讨。综合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内圈”文学区系,即指秦陇文学区系、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这文学区系既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又在时间上依次轮动,不断演化。“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从“内圈”文学区系与 “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态势来看,处于核心层面、构成核心动力的,则是“内圈”文学区系 。其在总体趋向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先后经历了五次循环往复运动,也由此划开了中国文学地域区系轮动的五个阶段。第一次运动始于五帝传说时代,终于商代,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燕赵、三晋三大区系的三角地带。第二次运动始于西周,终于战国,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与荆楚文学区系。第三次运动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四次运动始于隋唐,终于南宋,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再次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五次运动始于元代,终于清代,依次从燕赵文学区系向齐鲁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仍落在吴越文学区系。
篇6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篇7
中学地理学科的专业性强,它以整个地球为对象,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地球、地图、世界气候和自然带以及分洲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运用图表、地图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涉及的时间悠久,地域广阔,加上内容复杂,且以描述为主,理解难度大,背记知识多。令人感觉烦杂,枯燥乏味。面对这些情况,如何教好这门课?十几年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
一、认清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决定教学的效果。从两者关系看,学是目的,教是手段,教师的“教”,归根结蒂为了学生的“学”;“教”的好坏要通过“学”的好坏来衡量。这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原意学、容易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除自我主观努力外,必须取得学生的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首先,自己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备好每一堂课。对于备课教案的作用,很多老师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也许是习惯使然,对备课教案的依赖性很大。不备好一节课,不写好详细的教案,就好象心里没有底一样,我是不敢进课堂的。并做到每一节课后有小结。五个班级,每讲完一个班,都对教案进行补充完善,发现问题,改进教法,力求精益求精;我觉得只有充分地备好课,作好有关方面准备和设计,才会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忙而不乱。
其次,注重讲好绪论课,打响头一炮。“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绪论课讲解什么叫地理学。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等问题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是一门课的总纲;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自觉性和兴趣的关键课;是给学生第一印象,为日后课程铺道路的奠基课。因此,我牢牢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讲起、与人类生存悠息相关的生产、生活资料之源泉,沧海桑田的变迁,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地震开始,引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通过对比中国地形图和展示中国名胜挂图,提出了:为什么形成了地形的如此格局?为什么中国气候东南湿润、西南高寒、西北干旱?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祖国的名山奇峰为什么如此奇丽多姿、栩栩如生?等问题,揭示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神奇感和求知欲;又跟大家交底:地理作为中学七科统考学科之一,经过短短两年的学习,就要参加全市的地理结业会考,考试成绩将按50%的比例计入中考升学成绩,并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着重阐明教与学的关系,希望同学们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学好地地理这一学科而共同努力。
第三,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注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结合“地理就在身边”教研活动,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与本节知识点有关的联系学生实际的资料。比如:讲气候,就联系长岛的气候特点;讲季风,就联系本地的冬夏风向;讲地层,就联系海边悬崖的层叠现象;讲地震,就联系长岛地震频繁的原因;等等。使课本知识结合于实际,使理论知识具体化,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教法学法两手抓,重视学法指导。教法和学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没有好的教法,就谈不上培养科学的学法,它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有只研究教法不一定就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法,对学法的指导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一个教师来说,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够形成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才是自己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强调学法指导,才是抓住了根本。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通过教师的“教”去指导学生的“学”:
(一)凸显前后知识点的内在因果联系,交给学生理解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比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一节,是世界地理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上的“老大难”。因为要在四课时的时间内学会辨别八种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的特征和成因以及分布,每种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尤其是涉及到气压带和风带的部分,当初我自己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上课听老师一种一种地讲,也很感枯燥无味;我在教授这节课时,就尝试从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记成因、知特征、推分布”的理解记忆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对成因理解了,那么对特征、分布也就自然容易记忆了。
(二)指导创造灵活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中学各个学科中,地理可以说是个介于文理科之间的“边缘”学科。虽说是要以理解记忆为主为基础,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还是难免许多死记硬背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我教给学生许多灵活的记忆方法,比如:对于枯燥的数据,多采用谐音记忆法。“爸爸誓爬珠峰颠, (8848米)姨舞舞进吐鲁番,(-155米)”,“海岸线有一把钱,(18000千米) ” “我国水能储量大 ,不要浪费留点吧!(6、8亿千瓦)”“马里亚纳最深处,累得尧尧扔三次。(-11034米)” 对于重要的规律,多编成歌诀。象《雨带推移歌》《全国省名歌》,对难记的图形,多采用象形法,比如“非洲是梯形加三角”“澳大利亚象螃蟹”“南极洲象逗号”,诸如此类。也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此类方法,去联想,去编写。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记忆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用新旧对比法,以旧引新,讲新复旧,异中求同 。讲新概念、新知识时,利用新旧对比法和前后联系法,启发学生寻求新旧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找出它们间的个性和区别,例如:学习“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先回顾复习“地球的经纬网和经纬网所指示的方向”;讲授“季风的形成”,先复习“海陆的热力差异”;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网络中,既便于掌握新知又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原先想,作为任课老师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尤其是所谓的副科小科教师,尽全力把书教好就行了,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可教育教学实践告诉了我:一个学生学习上不去,固然有智力问题、方法问题,但首先是学习目的和对待困难的态度问题,一句话是思想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书不育人不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着力于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不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及时排除他们学习上的思想障碍,书也是决然教不好的,何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每个老师的共同责任,从此后,较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列入教学工作日程,把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来做;把课外教育和课内讲授很好结合起来,把它当作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常到同学中走走、看看、问问,既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身体、思想、和生活;平时以平等宽容的态度,以“过来人”的身分与他们谈心、交心。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渐渐与他们的关系融洽了,心心相通了。大部分同学有话敢跟我讲也愿跟我讲了。这使我最大限度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品质、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为我的教学工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目的、方法、效果是辩证统一的。教学方法为学科教学服务;只有抓住本学科的学科特点才能选择相应的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学科以地球和自然界为对象,研究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一方面,特别强调现实性、实践性、实用性;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可能都到各地典型现场去参观,更不能直接感知那些或缓慢或激烈的地质作用过程和地理规律展示。如果光凭书本理论教学,既抽象又枯燥,既死板又脱离实际,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多用直观教学法,力求把平面问题立体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一)、启发提问处处结合实际。地理规律和理论很枯燥,但地理教材可联系实际的方面很多,既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又有丰富人文知识、人地关系充实教材,并明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为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启发,然后上升为理性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如讲述中国地势的特点时。先提疑问,我国的许多大河都向哪个方向流?为什么?思考题的出现,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希望作出解答的好奇心。学生自学课文后,分组讨论,选出最佳答案是:河流大多向东流。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我适时提问:“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流和河流有什么的影响?”同学们认真读课文领会全文后学生得出:使我国多数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使东部海洋的湿润气流顺着东低西高的地势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再如,讲述中国地形变化时,我先从黄河的淤塞说起:“历史上黄河宽阔的河道由于河水带来的泥沙日积月累,慢慢被淤平,形成冲积平原——华北平原,河口处也形成越来越大的三角洲;而一个地区发生地震时,却由平坦的地形变的高低不平。那么地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想得到答案,他们急切的去读课文,从而得出了地形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这一结论。
(二)、重视运用地图和图片导教、导学、导练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部分,具有全面、形象、直观的特点,被称为“百科全书”,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因为地图不仅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从中我们还能分析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等。我把阅读、记忆、使用地图视为学好地理的秘诀。首先,教给学生阅读地图的“三看法”:一先看位置和轮廓中国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所以打开地图后,先看该区域的经纬度是多少,是位于沿海还是地处内陆,该区域大致是什么形状。这样就有了空间感和方位感,以后一提到这里,在头脑中就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印象。二看颜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的颜色的范围大小、地区分布,即可掌握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三看“面、线、点”。 就是指按“面、线、点”的顺序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们所占的空间范围大,在地图中最为显眼,所以先从认识它们入手较好,要看清这些事物的名称、位置、范围等特点。“线”是指像山脉、河流、交通线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称等;“点”是指城市、村庄、工矿区等点状分布的地理要素。然后,还要学会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地形对气候、河流走向、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影响。其次,不管是讲授新知识,还是复习旧知识,还是做练习,我都以地图为先导,没有挂图,就用手绘板图,课上画图费时间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就在课前画好小黑板。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加强地图运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的能力,又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比如地形、气候、工业和农业的分布等。
另外,我们平时注意 想方设法,尽力收集有关的地地理图片,如:火山喷发、钱塘大潮、壶口瀑布、海啸与地震等,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出示,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且寓学于乐,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事物和规律,也尽量以图片图像直观的展示在课堂上。例如在教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时,我先出示《熟视无睹》和《就地取材》两幅挂图,然后出示疑问:“我国水资源相当紧张,但利用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激励学生联系图像得出答案:①是浪费惊人;②是污染严重。课堂讲授中,也随时手绘板图,比如:火山的构造、高低气压带的形成、地形雨、河流流域与分水岭,等等。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再现了在自然界中很难直接面对的现象和规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 结合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利用地理教学仪器进行演示,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理解透彻。例如在讲述等高线地形图时,我设计了山峰演示图,在山峰(用玉米棒代表)上缠上等高线(铁丝),并标上海拔。然后把玉米拿走,按住顶端压下去,等高线图出现,是一个闭合多圈图,并且海拔由外向内逐渐升高,从而根据此图判断它是山峰。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盆地地形图、陡崖地形图,由于是自己动手,所以印象深刻。在讲述地壳运动时,褶皱和断层对地形的影响很明显,它们的作用会形成两种不同的山脉。学生们很难判断到底是哪种作用所形成。我制作了《褶皱模型》和《断层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并提出疑问'为什么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因为断层形成的山,是沿着断裂部分错动而形成的,所以边缘往往是陡崖)。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了形象思维,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长岛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刘长庆
篇8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地理教学活动)人的(学生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规 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地理教师)预测、引导和控制人(学生)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地理教学)既 定目标的科学。它的任务就是使管理者(地理教师)能够掌握劳动者(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规 律性,提高对劳动者(学生个体)心理和行为的预测能力和引导与控制能力,以便及时协调学生、集体、地理 教学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更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探索并做出最优的教学组织设计,以保证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提高准备阶段动态质量的方法
提高准备阶段动态质量的理论基础是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下面是按照其主要激励理论来设计的方案。
1.根据需要理论来设计
需要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并且有层次,因而教师要:
(1)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教师要找出学生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引导和控制学生的行为 ,实现组织目标。具体地讲,就是把课本知识点按需要层次分类、组合。例如:高中地理中这样的知识点组合 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
A.(空 气) 低 层 大 气 气 候
CO[,2]的温室效应 人口
< 酸雨危害 工业<
臭氧层空洞 城市
B.(食物)粮食种类分布粮食问题农业状况。
对于作为教学的客体——教师来说,在地理教学内容设计上应体现出对地理教材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技 能)处理的层次性。
(2)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因而可将学生按不同要素进行分类,设计提问的题目时,要考虑不同分类的学生。 如:学生学完高中地理第一章后,可设计以下不同难度的题目:
极昼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吗?(难度较低)
某地8时日出,昼长为多少小时?(难度中等)
当西半球全部为昼半球时,太阳直射点在哪里?(难度较高)
2.根据强化理论来设计
强化理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核心,它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的实用范围很广 ,这里仅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积极强化
积极强化的主要方式有:①精神强化。给学生创造、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环境。如在上高中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自学教材)时,要求学生自己看,然后写出对月球的认识,体裁可用故事、 寓言、童话、散文、论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写成后,叫学生自愿到讲台前朗诵,结果学生活动积极,激励水 平较高,教材知识掌握较好。②物质强化。如利用部分班费或勤工俭学收入购买课外读物、学习用具等在阶段 性考试、检测、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③联合强化。如会考得A者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暑期近地观光 旅游等。
(2)适当“惩罚”
适时适度的“惩罚”可以树正压邪,鞭策后进。如对学习偷懒者明令规定要背诵四大洋的面积、深度、温 度等;会考不过关者可在植树节时,要求比别人多栽5棵树等。
(3)消极强化
如果把会考成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全省统考会考成绩,占80%;一部分是教师平时考查考试成绩,占 20%。这样,即使一些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为了“过关”,也会按要求强迫自己完成地理学习任务。
3.根据期望理论来设计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斯提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M(motivation)=(exp ectency)×(valenc)。
比如两个参加地理会考的学生,一个学生估计他能够过关的可能性为30%,概率为0.3;另一个估计能过关 的可能性为80%,概率为0.8;前一个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效价可算为3,后一个十分重视, 效价可算为 10,代入上面的公式,则得出激励水平是不相同的。
前一个学生M=0.3×3=0.9,
后一个学生M=0.8×10=8。
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将学生的心理动态摸清,然后及时下药,正确指导,分灶吃饭,才能取得较高的 激励值,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篇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在实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已不再是主讲人,而是课堂的组织者。为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构建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下面我就地理教学“四结合法”这一教学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如何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
1.讲、读结合
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 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后读,还是先读后讲,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一般可以先读后讲教育学论文,如上述“地形是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褶皱和断层”。可先讲后读。即先由教师分析讲解,(包括必要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字内容及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2.问、答结合
这是教师们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究“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这一
摘要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3.图、文结合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像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像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3. 32图,并把它与3.14图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内容。
4.练、评结合
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裸露的岩层中有没有褶皱、断层的痕迹教育学论文,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二、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在此基础上严密设计讲与读、问与答、图与文、练与评的内容并妥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分析地图及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防止出现教师讲解“注入式”学生练习“放羊式”的局面,力求使课堂教学做到学生积极参与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与教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探讨知识紧密结合。
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及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用词生动准确,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对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抓住关键、讲清原理、阐明规律,尽量缩短教师讲解所占用的时间,以便课堂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探-讨式”的学习活动。
篇10
自主学习首先需要从个人自主能力的培养开始,只有不断规范自身言行、思维模式,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学习模式中,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主能力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相对性等特点。其中,自主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学习基础之上,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而合适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应自主选择方法、控制过程、思考原因与解决问题。由于初中地理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且研究与阐述的是学生的一些生活问题,自主学习模式中个人以自学弱化对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依赖,独立地展开学习、思考、分析与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展开个人自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也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发展与合作”这一章节的知识适用于学生个人自学或小组集体学习。以个人自学来说,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书籍或与教师讨论,分析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展开对国际形势的分析。课上,以个人发言形式,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参与学生间的讨论。由个人自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表现、思考与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是对国家、地区、气候、环境、经济等知识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实施个人自学形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引导拓展实践,学生个人就某个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能力。
二、实施小组讨论,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做的定义可以知道,自主学习模式具有相对性,学生现实生活中绝对的自主学习较少,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或方面实施自主学习,其自主学习模式不同。由此,可以分析出学生的独立学习也具有相对性。实施小组讨论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部分,它对个人自学进行了 有效补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参与能力。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言与互动。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困惑与不解表达出来,以小组学习模式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
例如,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气候的复杂多样”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5人为一小组,结合中国的地形环境、河流湖泊、降雨分布、综合开发等因素,展开小组讨论,由一位学生做好讨论记录,其他学生查阅资料、提出观点、讨论观点、分析影响,再结合问题展开总结与归纳,并绘制出气候复杂多样的分布示意图,以作为小组评选的成果。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还可以针对既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各小组结合组员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模式,选择科学的讨论方法,如辩论式、发言式等,以此围绕课程主题展开学习,既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组织合作学习,挖掘互助思考能力
初中地理具有系统性、人文性、研究性等特点,它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由于初中学生个人能力有限,并且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优势特长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其系统性知识体系使得合作学习变得更为重要。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在学习组织形式上具有相似性,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集体,展开针对某个问题、课题或话题的研究讨论。不过,在实施形式上具有差异。合作学习实施形式多样,可以是实验式、课题考察式、课题研究式、实地访谈式等,结合不同的学习形式,小组自主学习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较为重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与完善。
例如,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相关知识,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实施了自主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以4人为一小组,制订任务目标“绘制一周内天气预报简易图”,引导小组学生结合过去一周中外界空气、气候、气温与降雨的变化,结合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地理知识,根据自然变化预测天气。之后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展开观察、记录、思考与分析,结合自制“天气预报瓶”,展开较为科学的天气预测。学生与教师转换角色,上台担任小老师,说明制作“天气预报瓶”的原理以及预测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合作学习与研究制作,挖掘学生互助合作与思考能力,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四、强化综合实践,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实践。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综合实践学习方案。综合实践学习方案也是自主学习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与传统的教师实验后学生总结、摘抄学习形式不同,它鼓励学生的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与总结,教师设计主题、方向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综合实践活动,较多的是以学生小组学习展开综合实践过程。结合初中地理的特点,它研究社会生活、经济、自然、社会与生态发展,自主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案围绕初中地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生自主设定课程主题、研究方案、实施策略,并做好总结归纳与反思研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相关知识时,由于该单元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综合实践探讨。学生自主设计实践主题,有的学生选择研究“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的变化”;有的学生组织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 光临dyLw.nET成小组形式,探究“净化与保护土资源”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几人一组展开对“水资源”的研究,如“转化海水”“净化身边的水资源”“节约用水”等实践主题的方案制订。结合实验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利用课后或假期时间展开综合学习与自主探索。由学生自主综合实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自主学习模式是践行新课改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一种思想与策略,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模式以及个性特点等,实施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模式也不是漫无目的和毫无章法的任由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下,根据新课改培养目标,学生自主策划、讨论、思考、交流与实践,教师有效组织、引导、点拨与评价,形成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模式。由此,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篇11
篇12
地理学科的学习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词语、谚语、歇后语、生活例子等来对地理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伦敦这个例子为学生讲解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选址因素,让学生尝试着分析伦敦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术语就能够具体起来,学生能够对工业区知识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起来。再如,在学习气候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早穿棉袄晚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来为学生分析西北气候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此外还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贵阳”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再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的地理知识分析谚语中的科学合理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篇13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有了地图的参与,教师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能力,确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读图方法或者技巧,让学生学会把地图中比较隐藏的重要因素发掘出来,为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地理成绩的关键其实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的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在多次用图过程中可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因此,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时,地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地图进行学习相关知识的习惯,要让他们勤用图。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要概括某个城市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学生就要结合某个城市的地图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对中国铁路的一些分布图进行有效观察,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要对铁路沿线的一些地区或者是主要的河流和省市以及工业基地等给予有效的观察。此外,教师再配以精练的讲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结合地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选准图像,使学生学会识图和用图,通过读图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解答“中国地形”特征的规律时,就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学生通过与地图知识相结合进行图像记忆,可以有效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再如,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度某大陆的西岸,根据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推断出它是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春季景色最美,并且没有长久的冰冻,适合生长比较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相关的信息使得相关的地理问题解答起来也容易很多,这样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利用地图进行解决地理知识的动力。此外,在学生对地图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还能有效地进行运用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运用图导法的时候要建立起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从而化难为易,有效地推导出学习地理知识的规律与原理,促进自己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