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入托体检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入托体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为了解渝中区入托入学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为其保健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我们对2012年7-8月入托入学儿童的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2年7-8月来我院进行入托入学体检的2-6岁儿童,共1316 名,其中男性715名,女性601名。

1.2 方法:①以WHO标准对入托入学儿童的年龄/身高、年龄/体重、身高/体重进行5等分评价,其中生长发育迟缓:年龄/身高

2 结果

2.1 各年龄段男孩女孩身高情况见表1,体重情况见表2。

2.2 男孩女孩营养情况见表3,对男孩女孩的各种营养情况数据进行对比,使用卡方检验,发现生长发育迟缓P值为0.029、低体重P值为0.473、消瘦P值为0.89、肥胖P值0.912。

2.3 1316名儿童都进行了龋齿检查,龋齿总检出率为25.76%,其中大部分儿童还进行了视力检查,异常情况表现为远视、散光,视力检查总检出为19.49%,各年龄组儿童的视力、龋齿检查具体结果见表4。

3 讨论

发育迟缓、低体重和消瘦均为儿童营养不良的评定标准,营养不良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还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儿童更易患病。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带养人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对儿童的营养健康有较重要的影响【1】。本次入托入学儿童发育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检出率均高于本单位2005年在本地区托幼园所儿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2】,考虑其原因,除与儿童监护人对儿童的营养保健重视不够有关外,还可能与托幼园所儿童生活、饮食较入托入学儿童更有规律、更科学有关。对男女营养情况数据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发现生长发育迟缓P值小于0.05,而低体重、消瘦和肥胖的P值均大于0.05,提示在我区,男孩同女孩相比更易发生生长发育迟缓,而低体重、消瘦和肥胖的发生率无明显男女差异。此结果显示本地区入托入学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加强对入托入学儿童的营养保健工作,并需深入研究分析造成此结果的相关因素。

儿童肥胖危害较大,不仅能导致成人时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在青少年期就可因高血压、血脂紊乱而对健康造成威胁,更有研究显示,肥胖的儿童在儿童期就可以出现代谢综合征。虽然本次结果中每个年龄段肥胖检出率均低于2006年全国0-6岁儿童肥胖调查结果【3】,和2005年本地区幼儿园儿童的肥胖检出率相比却明显偏高【2】,故本地区入托入学儿童肥胖情况仍应引起保健工作者的重视。

本次结果显示本地区儿童龋齿的患病率较高,考虑其原因,可能与儿童平日进食甜食较多、未正规进行口腔清洁有关,由于监护人对儿童口腔清洁重视度不够,导致部分儿童一直未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以致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这与本次结果相符。在体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监护人对龋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有龋齿没关系,换牙后就好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儿童患龋齿后,对其咀嚼、食欲均有影响,易导致营养缺乏,并有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根周脓肿的可能【4】。故加强对儿童监护人对龋齿的认识,也是儿童保健医师应当注意的问题。

2008年本单位曾对本地区2-7岁的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的数据统计,其根据年龄划分,其异常检出率在12.11%-16.34%之间,以散光为主(79.03%)【5】,时隔4年后,此次统计的儿童视力异常虽然仍以散光为主,虽然患病率未随年龄的增长有增高趋势,但每个年龄段儿童的患病率较4年前均有增加,提示入托入学儿童的视力问题严峻,且有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目前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泛滥,家长平日未足够重视,导致儿童平日不正规用眼情况增加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应加强对本地区入托入园前儿童的营养状况监测和干预,提高儿童监护人对龋齿和视力问题的重视,以更好地帮助入园前儿童健康地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 颜玲,金立坚,程炼 四川省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9 25(5):393

[2] 何 刘霞 陈红. 2005年重庆市渝中区集体儿童体格检查资料分析 重庆医学 2007 36(7):651

篇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更需要较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前者需要开展文化课,后者则需要体育课来完成。体育课担负的教学任务并非是简单地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常规的体育课训练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则并不是十分到位。为此,体育课可以尝试引入拓展训练,从而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于学生意志品质有更直接的培养。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需要从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拓展训练的目的入手分析。初中体育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促使参与训练的人员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来迅速提高身体素质,此外通过其中的项目来提高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毅力、意志力、社会适应性以及心理素质,促使参与者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初中体育与拓展训练在目的上有着一致性,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具备可行性。此外,拓展训练的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有着一致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性与连续性,所以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实施策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需要选取合适的拓展课程与项目,并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的训练,此外还需要将拓展训练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

1. 选取合适的拓展课程与项目

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来选取合适的课程与项目。虽然拓展训练的强度要略高于普通的体育课程训练内容,但是教师仍需考虑难度与强度,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与男女比例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考虑到初级中学的客观条件,还需要尽量选择一些低成本的拓展项目,因为很多拓展项目都需要引进特定的器材,这就要考虑到学校的资金状况。为此,也可以尝试选择一些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严格的拓展项目,比如有的拓展训练项目只需一间教室、一张纸与一支笔就能开展。因此,学校应尽可能选择对场地与器材依赖度较低的训练项目,有些简单的器材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发挥其创造性进行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此外,学校还要对拓展训练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对拓展训练的投入,在器材的运用方面,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组合,有效节省器材开支。

2. 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拓展训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同,身心发展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要遵循差异化原则,选择适当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并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的差异进行适时调整,这需要教师多用心,用心积累,用心发现,用心实践,用心反思。

3. 使体育拓展训练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

当前在体育课上开展拓展训练的学校并不是很多,多数学校没有认识到拓展训练的意义,更不用说在课外活动中融入拓展训练了。但是拓展训练如果仅仅在课内开展,而且并非每节课都开展,这样效果不免会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应该更新认识,不仅在课内开展拓展训练,还尽量将其延伸到课外活动之中,使拓展训练成为常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初中体育课中实施拓展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并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好调整,如果学生表现得比较吃力,甚至无法完成,那么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如果学生很轻松地达标,那么就需要提高训练强度,使训练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篇3

1 方法

由互助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的医务人员用统一测量工具、标准和方法对儿童进行测量身高、体重、心肺、肝功能、血红蛋白等测量,并将体检结果统一整理、汇总、分析,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至托幼机构和儿童家长。

2 结果

体检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异常情况统计前八位(及其他情况)的排序为龋齿、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佝偻病、肥胖、贫血、心脏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共计1230人患病率69.77%(见表1)

3 讨论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龋齿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此次体检龋齿患病率42.93%,较文献资料报道明显增高[1]由此说明我县农村儿童口腔卫生意识差,口腔清洁不良习惯,早晚不刷牙,餐后不漱口、饮食不良习惯,喜欢吃甜食或刺激性食物、天生龋齿。龋齿发生的原因复杂,因此在防治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应将口腔保健知识加入托幼机构的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同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此次体检是在3月份进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上呼吸道感染率28.05%,如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先心等疾病发病率会增高,居室拥挤、通气不良、空气污浊等,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流行趋势。因此,集体居住的儿童因加强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和合理营养,注意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空气流通。

营养不良是由于儿童营养摄入不足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本次体检营养不良患病率16.75%,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说明了我县边远贫困山区农民生活水平差,虽然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与种族、遗传、教育、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是也与农民单一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今后我们妇幼保健机构应进一步强化托幼机构的营养管理,加强集体儿童饮食的合理搭配,指导营养素达标。

贫血是儿童常见的小儿“四病”之一,可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长期贫血可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智力,引起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因此预防和治疗儿童贫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儿童抓起,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贫血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儿童贫血原因是多方面的,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降低儿童贫血的发生至关重要,大力宣传科学育儿、饮食卫生等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家长和托幼机构的营养卫生和健康意识,进行科学合理配餐,注意膳食平衡,改变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确保儿童营养摄取充足、均衡。

入园儿童中查出乙肝携带者6名,发病率0.49%,由于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不会再感染乙肝,对儿童不加防范,且儿童的ALT都正常,儿童也没有特殊表现,所以隐蔽性极强,这对儿童今后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故入托儿童体检是极其重要的。

4 监督与干预

儿童生长发育及传染病防治涉及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也影响今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作,妇幼保健机构应与各个托幼机构合作对年轻父母,幼儿园教师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平衡膳食、健康饮食和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等知识,开展幼儿健康教育,采取全社会联手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肖艳 3-5岁儿童患龋齿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21):2860

篇4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常州市职业技术类院校在校大学生

调查对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4个专业的10个班级的415 名学生,男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拓展运动以及传统体育课存在问题的相关资料并做相应的资料收集、汇总与分析。

1.2.2 观察对比法:通过对学生在课程实施前后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的观察,对比得出差异。

1.2.3 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 此次调查发放问卷415份,回收有效问卷408份,回收率98.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与拓展运动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得到学生认可

把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与拓展游戏内容相结合,形成拓展式体育课程内容,通过灵活的形式,多变的环境,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新鲜刺激的的拓展运动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参加课堂体育锻炼兴趣的目的。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干预前后,通过学生对新型体育课的认可度的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值均小于0.05,证明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新型体育课程的实施得到学生得认可。

2.2 新型体育课改变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

体育教学中,在完成传统体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加入以游戏为主的拓展运动,充分利用拓展运动特有的“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进行干预影响,丰富学生身体锻炼的方式,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技能学习中,以掌握锻炼方法和培养自主锻炼意识和锻炼兴趣为主,降低对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要求,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性锻炼,使其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走出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干预前后,通过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进行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四项内容P值均小于0.05,证明差异具有显著性,新型拓展式体育课吸引了学生好奇的目光并激发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3 新型体育课使学生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倡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实际上依然没有改变传授型的传统教育观念,技能要求较高,教学内容普遍陈旧,无法跟上知识的更新换代、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加之评价方法不合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通过在内容和细节上精心设计的以游戏为主的、适合在课堂开展的拓展运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挖掘和发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通过问卷调查,试验干预前后,绝大部分学生在自信、团队意识、沟通、交际能力、领导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力和责任感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课程实施前,老师如果不提要求,上课时没有人能真正的大胆的出来领导其他同学进行自主性的活动;课程实施后,大部分同学都具备了领导其他同学进行自主性活动的能力,大家在一起配合很默契,甚至经常性的向老师要求自主组织活动,如学完体育舞蹈后举行舞会;学完乒乓球后进行班级规模的乒乓球比赛等。从学生期末的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中都反馈出,他们自己也觉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和提高,且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通过多变、新鲜、参与性更强的拓展运动内容,来充实我们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体育课重新产生了兴趣。

(2)技能是生产力,意志和精神同样也是生产力,通过对把传统体育课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与拓展游戏中,注重对意志、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使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体育课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培养出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更坚实有力的基石。

3.2 建议

(1)在传统体育课中,选取适合的,以游戏为主的拓展运动项目,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开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以及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实施中,应牢牢把握住教学目的,不能仅仅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而忽略了开展拓展式体育课的最终目的,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拓展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拓展式体育课的优势。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走入社会即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王立红,王建军,张晓莹,张德新,赵元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效果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

篇5

首先,随着时代开放,信息化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传播范围更广、更快,企业文化通过信息化方式推广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各个企业不论内部还是企业整合的文化融合都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更好的实现和推广。其次,信息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从企业信息化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衬托出其中所含有的企业文化,自从企业类型的选择开始,就已经展现了其中的文化特点,在对企业文化实行的一开始就要从一些具有先进力量的名企着手,在企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要渗透一些先进思想。最后,信息化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的高端思想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得到落实的,这一手段并非是一些计算机系统的简单利用,而且通过这一系统来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与经营程序。

二、如何依托信息化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首先,依靠信息化设备丰富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方式。要想将文化理念切实贯穿在人们的心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宣传,信息化方法具有迅速、方便以及共享等特点,有效消除了交流的阻隔,减少了传统宣传方法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企业可以通过信息设备来设计一个文化宣传项目。例如:把企业的日常行为特点,如:工作人员的早晚问候,客户来访以及接听电话的服务等特点以画面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可以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模式等用徽章或者标志等展现出现,也可以将这些文化讯息设置成为桌面背景,使所有员工都生活在一个浓郁的企业文化环境中,这样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员工才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并融合工会一些组织机构的现实情况,把各个部门的文化来多方面反映在信息平台上,并创造多个文化扩展舞台。其次,利用信息化方法来确保企业文化的执行。在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文化就是流程方面与制度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促进企业流程与制度的宣传,使企业迎来了制度的创新,对一些制度、流程等方面的固定化。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方面融入了一些高级理念,实现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都处于透明与可操纵状态,减少了问题的出现,在应用部门的应用下,来管理实际需求,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经营的规范化,使企业管理团队工作效率更高,达到知识的有效共享,提高企业形象。最后,依靠信息化方法来提升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在企业的联合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分歧与矛盾,出现很大阻力,其中的文化障碍是必然存在的,所以企业联合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企业整合,然而在企业整合过程中就需要对文化进行变革,文化的变革具有巨大的挑战性,企业已经经历了大约十年的信息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文化凝聚、融合的经过,现代企业已经实现了文化信息化,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信息形式表现出来,要依靠现代的信息手段,来加强对不同园区信息的推动与应用,要深刻寻找文化交融的切入点,可以在经营习惯、管理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等入手,这是一种有效推进文化交融的最佳方法。

三、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信息化加快了企业流程的重组,优化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而且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减少了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在信息化的有效带动下,企业技术得到了改革与更新,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对企业的优化管理。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得以进步与发展的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都能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染,认同企业文化,形成一种企业归属感,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杨长虹,张亚明.企业流程再造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6):16~17

篇6

1.1 对象 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在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入托体检的7888名2~6岁儿童。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的体检内容,为每位儿童进行体检,并将儿童入托体检的各种登记资料进行评价分析。

1.3 诊断标准 (1)乙肝:根据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即诊断为乙肝;(2)贫血: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取血部位为左手无名指指尖。贫血诊断:轻度,血红蛋白90~110g/L;中度,血红蛋白60~90g/L;重度X+2S为肥胖,体重

2 结果

2.1 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见表1。

2.2 体格发育除肥胖及营养不良外均为正常 入托儿童男女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故未分类统计。

3 讨论

3.1 入托儿童健康问题分析 儿童的营养状况是衡量儿童健康水平的灵敏指标,营养不良患病率反映地区儿童躯体的健康水平。从7888名2~6岁儿童健康资料分析,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是贫血、龋齿和营养不良。贫血和营养不良逐年下降,营养不良由2.1%下降到0.6%,贫血由2002年3.5%下降到2005年的1.2%,并且以轻度贫血为主,完全消除了中重度贫血,体重、身高逐年上升,体重均数由2002年46%上升到2005年49.5%,身高均数由2002年51%上升到2005年56%,说明入托儿童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水平。龋齿、肥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乙肝的检出率无明显的变化,但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2 发病原因分析 入托儿童的龋齿患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龋齿患率明显增高且有加重的倾向,提示我们应加强托幼园口腔保健工作,选择集体儿童使用的、有效、简便、间隔适宜的措施,同时加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篇7

在建筑安装施工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涉及施工的问题多种多样,故作为建设单位(甲方)和施工单位(乙方)在合作中可能会发生多种类型的争议,例如有关工程质量、工期、工程结算等问题。近年来,由垫资建房所引发的纠纷呈明显增加趋势,逐渐成为建筑安装合同纠纷中的主要表现。

(一)何为垫资建房

根据《建筑安装承包合同条例》的规定,建安合同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一经签订,建设单位即应依约先向施工单位预付一定数量的工程备料款,该款一般为总造价的30%;施工单位以此来启动工程。以后建设单位再分次按施工的形象进度拨款,直至工程完工,建设单位应支付工程结算款总额的90%-95%,剩余5%-10%做为建设单位留置的质量保证金。工程保修期内的维修费用,从此款内拨付。保修期满后,余款付清。在此,工程的资金来源应为建设单位贷款或自筹,且建设单位应保证按时按量拨款。相对而言,施工单位的义务主要为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并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如期完工和交付。

垫资建房,顾名思义,即是由施工单位通过向银行贷款或自筹先行垫付工程资金,从而无形中免除了法定的建设单位义务。一般来讲,实践中往往为施工单位首先分期分批垫资施工建设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每一施工段结束后再支付该施工段款项的一种结算模式。换句话讲,就是施工单位自己先掏钱给建设单位建房,建好后,建设单位再付款的一种合同方式。垫资建房违背了施工合同的法定流程,为国家政策所不准许。但垫资建房的纠纷仍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产生垫资的原因

垫资建房是我国房地产业不健康发展的一种产物。一般来讲,作为施工单位,其承接工程的目的,就是为通过工程款获取施工利润。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尤其是有关建筑工程公开招投标的竞标程序未法律化,即便是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也缺乏有效强制力保证实施。造成在建筑市场中,一些未经过公开招标程序而产生的"人情合同"非常之多。施工单位,特别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公司为了在竞争中击败对方,拿到工程合同,不惜压低报价,或以其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来争取合同。承诺垫资施工即是其中一种方式。同时,其他中小建筑企业为生存,也不惜以向银行贷款为代价以垫资方式参与竞争。在上述方式中,最大的受益者即为建设单位。因为一些资金不足的开发商,仅凭有关部门批准的立项、规划手续,就可以通过施工单位垫资方式进行施工,而一分钱不花地等着建筑物的落成。更有甚者,有些开发商是以房屋的预售、销售款来支付工程款,而将市场风险全部转嫁给施工一方。如在笔者承办的几宗该类案件中,建设单位虽已实际占用了或已预售出建筑物,但开发商宁愿以此款去开发新的项目,工程款却迟迟不予结算。最终导致工程因缺乏资金而陷于停顿。这就是垫资施工建房易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施工单位承担了本应由开发商(建设单位)负担的还贷风险及市场风险。有些观点认为,垫资建房属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纠纷,且垫资行为是施工单位自愿的意思表示,如施工单位无法继续履行约定,无能力提供充分的施工资金,违约责任应由其自行承担。但从客观上讲,垫资建房存在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由于在市场竞争中,施工单位较发包方是相对弱者,为了拿到合同,不惜以垫资为代价。而资金来源中的一部分为自筹资金,另一部分通常是由贷款而来,并以其先行起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材料费、设备费用往往通过赊欠其他单位的费用实现。与此同时,施工单位为减少资金投入及加快工期进度,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拖欠工人工资、材料费的做法屡屡发生,以此来缓解资金的紧张。由于施工单位工程款的回收情况取决于开发商的经营效果,一旦开发商销售业绩低于预计水平,就会导致建设单位无力支付工程款的问题,从而一系列问题均会相伴而来。所以,一般在垫资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除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工程款纠纷外,还常伴有施工单位与施工工人的劳务费纠纷、与材料商的材料款纠纷、与银行的借款纠纷及工程质量暇疵等诸多问题。另外,因在施工中,随着市场的变化,原材料、人工费等难免存在有调整变化,且垫资者还将承担银行利息及逾期罚息等,这些政策变化而产生的经营风险无疑也会添加到施工单位的身上。在笔者承办的几起垫资纠纷案中,上述几种纠纷并存,与之相关连的诉讼近几十起之多,致使某些矛盾(如拖欠工人劳务费)的激化,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作为建设单位,由于是由施工单位垫资,在资金上并无压力,其给付工程款一般是从预售、销售房款中支取。故双方合同约定能否完全顺利履行,主要凭借房屋预售、销售情况而定。如房屋未能销售业绩不佳,建设单位一般总是以各种借口拒付、拖欠或克扣工程款,即使是顺利销售出房屋,建设单位也总是先考虑再次开发的用款,而对拖欠的工程款采取尽可能的回避、拖延态度。同时,如果在房屋建成之后施工单位仍无法回收工程款,势必面对银行、材料商、施工工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强大压力;为了尽快解决债务困扰,施工单位不得不勉强满足建设单位的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在工程款结算上的让步、对抢工费及其他奖金的让步等。由此可以看出,垫资建房行为对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权益,且对建筑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存在潜在危害性,其负面影响甚至波及社会诸多行业。

二、垫资建房的性质

垫资建房从表面上看是甲、乙双方自愿的一种合同方式,它可以使建设单位在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施工单位提供资金的做法及时启动工程。施工单位亦可在承揽到工程的同时,防止停产损失并获取施工报酬和利益。从总体来讲,垫资施工对施工单位而言只能在市场竞争中体现一些优势,往往施工单位无法对施工期间垫资款项的利息等提出要求。故从表象上看,仅为一种合作的方式而已。但是,垫资建房掩盖了建设单位(开发商)资金不足的事实。国家有关规定明令指出,开发商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投入必须到达一定的形象部位及投入量,方能允许预售。躲避开工前的审计,不仅欺骗国家,且受害的不仅是垫资施工的施工单位,更主要的是广大消费者。其次,开发商建房的目的是为了出售,本身应属其经营行为的生产环节,为其生产环节筹措资金建房是经营

者承担经营风险的义务。第三,利用他人资金生产,又不承担风险及法律责任,带有的更大欺骗性还来自同行业的影响。一方面冒充经济实力雄厚,欺骗消费者,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占市场,挤垮同行,破坏正常的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将其市场风险转移他人,又不承担法律责任。该种方式的实质是两个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它不仅严重的破坏了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而且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之间的非法资金拆借行为是严令禁止的,在此不一一赘述。故垫资施工行为从根本上讲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无效行为。

三、审理实践中对垫资建房案件的处理的原则

笔者在对几宗类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发现垫资施工往往会导致多种案件产生,也就会引起多方面问题的连锁反应。在此,笔者认为处理该类案件首先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及时处理原则

由于诉讼期间建筑施工合同停止履行会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对建设单位而言按时交付工程可以如期将房产投入市场以获取利益;施工单位在审理过程中不免要承担停工损失等;银行贷款如不能及时返还会导致罚息的增加;材料商、劳务费等费用的利息也日益加大。如果诉讼期间过长,难免使这些相关损失不断扩大。故法院在审理中应本着及时审理的原则。

(二)全面处理原则

在审理实践中,如果仅限于处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而不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就会形成与施工有关的其它债权人利益的难以实现。在笔者审理的案件中,由于类似问题而导致的冲突使施工单位已处于无法经营的状态,是法院通过将诉讼保全的部分款项(建设单位认可的欠款部分)先予执行并发放给债权申请人,才避免了矛盾激化。故在审理中应同时注重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所谓全面处理,就是指在审理中全面考虑其他债权人的主张。当然这是以其它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并经过法院确认为前提。

(三)特殊处理原则

对于案件的不同情况,案情的不同发展,法院在审理中也应本着不同的处理方针。对于房地产案件这种事实复杂、争议内容多样的案件,在立法实践中也出台了不少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解决纠纷的法律和法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房地产开发联建中的无效合同的处理办法,就并非以无效合同一概而论,而是针对三种不同的情况作出了三种规定,对于实践非常有指导意义。故笔者认为对于垫资建房合同的处理办法亦应根据合同的多种履行现状有特殊性、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四)审执结合处理原则

对于这类社会影响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案件,法院除应保证一个案件顺利的审理完结,亦应尽可能地保证在执行过程中社会多方面利益的真正实现,这也是法院审理案件、解决纠纷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重点应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建设单位的房产(就是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的房产)进行诉讼保全措施,具体做法应以既能保证施工单位垫资投入的金额,又不影响工程的进一步施工为原则。单纯的冻结财产只会造成停工损失的无端扩大,原被告双方均会由此而产生新的纷争。审理期间的保全措施应以保障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为根本,不能代替执行。但如果审理期间这方面的措施不能完备,建设单位一旦将项目转让或将竣工的房产售出后不支付工程款,就会使当事人及其他债权申请人的利益付诸东流,案件审理也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另外,笔者在审理实践中还发现,一些施工单位不通过合法的手段自行采取强制措施,如占据施工现场及强占竣工工程以达到其索要工程款的目的。这种行为直接造成了建设单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不安定的结果,甚至在有关部门的干涉下问题仍难以平息。故在审理期间做好保全措施是法院保护双方当事人、保障社会安定秩序的重要途径,是审判工作的另一重点。

四、垫资建房纠纷的具体处理

根据上述审理该类案件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在解决纠纷时特别注重区别案件的共性和特性,并根据不同案件的情况作出具体处理:

在该类纠纷中,首先应明确垫资施工合同的效力,只有明确合同的效力问题,才能为正确处理该类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垫资施工合同违背了国家法定建安合同的相关规定,显然应认定为无效合同。那么,单以无效合同处理办法—合同无效,相互返还,恢复原状—的原则处理该类纠纷是否合适,是这类案件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建筑安装施工合同,尤其是无效的施工合同,绝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片面做法盲目处理。首先,作为房屋的建设施工,是投入了巨资完成的项目。其中包括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双重投入,如果将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房屋"恢复原状",对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不言而喻。不单在垫资施工合同中存在这类问题,例如在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建设单位未办理合法齐备开工手续等工程施工合同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故对于施工合同的无效处理办法绝不能也不可能使用这种"夷为平地"的片面做法。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房地产案件审理的精神,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件应采用切合实际的处理办法。合同在实际签订时的复杂性及履行程度的不同,均会导致垫资施工合同处理模式的不同,以下笔者将分别加以阐述:

(一)未实际履行的合同

双方在签订了有关垫资合同之后,施工单位尚未进场开工或仅仅是办理了开工手续双方即产生矛盾。在该种情况下,人民法院首先应对合同中的无效部分作出认定,如果双方对继续履行合同达成共识,法院可以要求双方变更或重新修订原合同,使合同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如果已无继续履行合同的可能性,法院可以对该合同在实际履行之前双方的投入进行审核,一般建设单位会提出办理开工手续、合同鉴证等费用;施工单位会发生进场或进场前的准备费用等,笔者认为:对双方的上述费用,可以根据无效合同的过错原则双方应各自承担,损失各自承担进行处理。

(二)已履行完毕的合同

这里所谓的"履行完毕"主要指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确已竣工,而建设单位拒不履行验收或验收后拒不结算义务的阶段。对于工程本身而言,往往具备了投入正常使用的条件,此时不可能以合同无效的理由要求施工单位将工程恢复原状。同时,建设单位如果要获取竣工工程,也理应以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为前提。故对于双方已履行完毕的合同解决重点应放在工程款的结算上。笔者认为:工程的结算可以主要根据原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并结合法定标准进行。因为原合同中虽然存在垫资的无效内容,但双方对于结算的标准往往不违背法律规定,例如采取平米包干制或定额制等,均属于国家规定的结算方式。对于合同当中所设定的工程验收、工期、施工奖金的计算办法等问题,如果不违反法律法规,同样可以双方的约定为依据,予以实际处理。

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为了获得垫资资金而向银行借款而发生的利息、罚息等费用,建设单位提出的由于施工单位以未及时给付工程款为由不按期交竣而导致的经营损失等费用,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因施工单位所提出的给付垫资利息的请求,应比照企业间相互拆借资金的处理办法不予保护;建设单位因拖欠工程款也存在明显的过失。但应注意一点:当建设单位在

验收工程之后,对未能如期支付工程款而造成的利息应区别垫资利息,法院应根据建筑行业的同期贷款利息给予支持。

(三)部分履行的合同

该类纠纷在实际处理中较为复杂。因直接涉及到工期、工程质量,所以在处理中对涉及到每一问题均应分别情况具体处理。

1工程质量问题

由于工程尚未全部完工,故对已完成部分的质量验收成为难题。按照国家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工程的验收应在工程全部完工之后进行,但由于合同仅履行了其中一部分,全部工程尚未竣工,故国家质检部门对此验收申请一般不予受理。那么此阶段的工程验收则主要应以在施工阶段双方的分段验收和有关工程监理的报告为依据,分别对隐蔽工程和表露工程进行书面验收。如无完整的验收记录,则应分清责任各自进行承担。一般来说,该部分的质量验收,除外观形象有明显不足外,应视为合格;对明显不合格部分应计算出返工的工程量,从工程款中扣除。

2工程结算问题

尚未完工的工程结算也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因工程尚未全部完工,结算起来较为困难。一般来说,应以施工单位所完成的形象进度进行工程结算。该形象进度可参考工程监理记录,由有关评估部门进行形象进度评估,计算出完工工程量,并依双方确认的工程造价计算出工程款。

由于施工单位多是拖欠材料费及人工费,所以结算当中往往涉及其他一些材料商、施工工人的追款纠纷。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一案中尽可能给予解决。例如有些材料购销合同是由建设单位直接与材料商签订,由建设单位付款给材料商。对于由施工单位与材料商签订合同并拖欠材料费的情况,可以考虑以法院控制一部分款项直接支付材料商的方式给予处理。

3关于工期问题

在建筑安装施工合同中如施工单位违反工期的规定,延迟交付工程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建设单位的过错造成工程停工,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支付停工费。而在垫资建房纠纷中,当双方发生纠纷时,工程尚处于施工阶段,且常会因涉及诉讼而发生施工停滞。对于工期问题,如果在一方提出诉讼主张时工程确实按照原合同的规定如期进行,对于工期问题也就不存在争议。但对于工期停滞造成的损失,对建设单位的延期损失和施工单位的停工损失,笔者认为:鉴于因垫资所引起纠纷中存在双方过错,故双方均应对此承担责任。

4工程移交问题

篇8

一、中学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一)初中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目前,多数中学体育课的教学仍遵循着以下模式:集中讲解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自由活动,上课内容则以一些主要的体育项目为主,如三大球、跑、跳、投、武术等。其中主要问题在于:1.没有关注到个体差异和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只能够照顾到少数学生的兴趣爱好。2.没有全面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只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没有体现体育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功能。如培养个性、锻炼毅力、塑造心灵等。3.课程往往都是以教师的教,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没有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中学体育改革和发展目的就是要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教师不存在示范,而只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没有模仿,只有不断思考和积极行动,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展训练可以设计特定的场景来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参与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得到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式的方式与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比赛和模仿练习也很相似。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都通过采用体验动作,对学生的身心不断刺激来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拓展训练还可以将原来竞技性较强、枯燥乏味的田径内容加以改造并运用到自然环境中,拓展了教学内容,把学生原来单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增强体质、良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所在,顺应了中学体育改革的需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转型期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改革的日益深入,中学生正处于时代的剧烈转变和过渡时期,这需要中学生必须具有承受挫折、心理调适、增强自信和意志力等能力。然而目前由于心理素质教育的滞后,中学生难以与急剧的社会变化相适应,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二、中学体育融入拓展训练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收获具有现实意义。针对许多中学生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力差,与人合作和沟通意识不足,过于自卑或自傲,娇生惯养、意志力弱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项目和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同时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自我、展现自我、了解生活、体验人生的机会,强调高度参与,强调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使学生从中体验、反思、领悟,并激发、调整、提升的人潜能,使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学会与其他朋友交流相处,学会关爱他人,在互相信任和帮助下发展友谊;使学生在人格成长方面有机会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和进取心。在行为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生理和心理素质。克服骄娇二气和惰性,磨练意志和毅力,启发和增进创造欲和想象力,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过一个有益身心健康而又精彩纷呈的集体生活,享受富有趣味的户内外活动。

(二)拓展训练能够促进身体健康

拓展训练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和体育一样,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相互依靠、两人三足和开火车项目能够提高学生腿部力量;滚铁桶能够提高学生上肢力量;袋鼠跳能够提高学生弹跳素质。学生在参加各种拓展项目时,都需要自己积极参与运动,在参与这些运动的同时,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身等体素质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三)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拓展训练的教育理念是真正指向学生素质的提高,塑造健康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很长一段时间无从开展工作,这是当今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所以拓展运动在高校开展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要。

三、小结

拓展训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它把学生原来单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培养良好的现实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所在,顺应了中学体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二、调研情况

调研组深入XX乡、XX镇、XX街道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分别走访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大病户、残疾人户等。从整体调研结果来看,八开镇、车民街道的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大病户、残疾人户均能享受相应社会救助政策,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根本保障,但总体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救助管理制度还有待加强。如XX乡某户为分散供养户,该户家庭人口两人,均为身体有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老人,两人每月特困供养金1876元、养老保险金186元、高龄补贴50元,加上产业项目年分红6500元,该户年收入累计获得31844元,人均15922元。因该户无生活自理能力,二人居住在兄弟家里,由其兄弟进行日常监护照料,XX乡政府按季度对起照顾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报县民政局按照每人每月1570元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照料护理费打入其兄弟银行账户。从政策上来看,该户累计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已达到6万余元,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从实际分析,该户两人已经基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国家转移性发放资金由其兄弟实际进行管理支配,如果监管不到位的话,该户的社会兜底保障资金可能被用于其他方面的情况。

(二)社会救助分层分类制度还有待完善。2020年底,我县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这也代表着我们之后的工作重心要从绝对贫困救助转向相对贫困救助,对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绝对贫困救助主要是满足救助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相对贫困救助主要是满足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最低生活保障层面上,所有救助对象家庭没有太大差别,主要是满足其维持最低生存需求的一些资金来源和物质保证,但在基本生活保障层面上,不同类型的救助对象家庭差别较大。例如,同样属于农村低保对象的不同家庭,一个家庭属于老人户,他们较为关心的是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养老制度的问题,而另一家庭为失业人员组成的话,他们可能更关心岗位培训、就业救助方面的服务。因此,建立更为精细化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目前我县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社会力量参与相对有限。虽然政府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主导,但并非唯一主体,指导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是对政府职能职责的一种必要补充,也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从我县目前情况来看,社会救助的很多信息和物资都要通过乡镇一级进行汇总上报和发放。因此也导致乡镇在社会救助方面的工作过于繁重,工作容易出现纰漏,不利于社会救助精准化、专业化的推进工作。

三、几点建议

篇10

2 充实队伍,从根本上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

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护理队伍建设,护士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除每年增加新聘护士数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人力保障外,还建立了机动护士库及应急队,确保能及时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弹性调配。既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又保证了患者的就医安全。

3 健全制度,使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更加规范

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房)验收标准》、《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等各项具体要求,先后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编写《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应急预案》等各种护理工作规范,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具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设计各种护理不良事件评估单及报告单等表格,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非惩罚性自愿上报,从根本上规范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

4 严格质控,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稳步提高

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制定统一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形成护理部-片区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根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严格进行督查、分析、讨论并制订整改措施。应用PDCA循环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检查;实施片区每月、病区每周检查病房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不断完善对护理质量的监管,使质量控制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保证护理质量能稳步提高,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98.30%、基础护理合格率平均98.79%、级别护理合格率平均98.38%、急救物品合格率1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平均98.51%、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平均98.7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平均10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

5 以人为本,切实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积极性

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探索以临床护理工作数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的护士薪酬分配体系,采取岗位管理,岗位与绩效考核挂钩,向护理工作量大、技术风险高的岗位倾斜,有效调动了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团体、组织产生向心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6 多措并举,保证临床护理服务工作高效运转

树立"一切围绕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建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临床护理支持中心,实行摆药机集中摆药,建立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等。一方面保证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另一方面从根本上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服务宗旨,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能有效开展。

7 加强培训,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

采取点面结合、分阶段、分层次培养方式,从三基三严训练、护理业务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外出进修培训、专科护士培养、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在职护士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先后多次派出护理骨干赴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国内等地参加护理管理培训,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通过这样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目前为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占89.6%,76人获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护理各级各类在研课题达六项之多,为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后续动力。尤其在2012年全省护理岗位技能大赛中,我院11名参赛选手凭着优秀的技术水平夺得了全省团体第1名的骄人成绩,包揽了临床护理、儿科护理、重症监护护理3个项目的状元,7名选手获技术能手称号。

篇11

1.疫苗 使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是―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亚单位疫苗,疫苗为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播散。规格为每支O.5ml,每次人用剂量0.5ml含HbsAg 5μg,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标准生产和检定,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80007。

1.对象 在2007年9月市一小入托6~7岁320名儿童检验乙肝五项。

1.3 免疫程序 320名儿童接种卡(证)是按0、1、6个月常规乙肝免疫程序接种,全程三针。其中有35名已加强乙肝疫苗1针,均于上臂三角肌肉注射,每次1支。

1.4 检测方法 由实验室取静脉血酶法检测,试剂均在有救期内使用。

2 结果

320名儿童全都正常反应,血HBsAg阴性占100%:281名血抗-HBs阳性占87.81%:39名血抗-HBs阴性占12.19%,血HBcAg阴性占00%,血抗-HBe阴性占100%,血抗-HBc阴性占100%。

篇12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域之一,且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为严重[1]。为此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保护。我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来,特别是2002年国家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明显上升,其预防和控制乙肝效果非常显著。为了解笔者所在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情况,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笔者对笔者所在区2016年1~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幼儿园入托入园前健康体检中接受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检测的500名学龄前儿童,年龄为1~6岁,其中男280名,女220名,年龄最小为1岁5个月,最大6岁3个月。

1.2 方法

对前来进行入托入园预防接种证查验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1~6岁儿童家长,遵循自愿原则,询问、查看并记录其儿童入托入园前健康体检HBsAg和HBsAb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19.5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500名儿童均全程接种了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其中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5.4%(477/500),合格接种489名(按免疫规划考核标准,1岁内完成3剂次为合格接种),占97.8%。所调查的500名儿童此前均未接受过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2.2 HBsAb检测情况

500名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316名,阳性率为63.20%。其中男性阳性率61.79%(173/280),女性阳性率为65.00%(143/220),男性阳性率与女性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HBsAg检测情况

500名学龄前儿童中,HBsAg阳性1名,阳性率为0.2%,阴性499例,阴性率为99.8%。

2.4 不同年龄段HBsAb检测结果

1岁组和2岁组儿童HBsAb阳性率最高,3岁组儿童HBsAb阳性率明显下降,6岁组HBsAb阳性率最低。比较不同年龄儿童的HBsAb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情况

所调查的500名儿童中,此前均未接受过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本次调查中前来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有287名,其中HBsAb检测为阴性的儿童181名,占HBsAb检测阴性的98.37%(181/184),106名为HBsAb滴度在10~30 IU/ml的阳性儿童。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乙肝疫苗(HepB)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手段。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而且有研究指出乙肝病毒感染发生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感染结局因素,感染年龄越小,则慢性感染发生率越高[2-4]。也有报道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比例高达90%,及时接种乙肝疫苗90%~95%的感染可被阻断[5]。为此,1992年国家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2002年国家撤免乙肝疫苗接种费用,规定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从而大大提高了乙肝疫苗的接种率,逐步改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接种乙肝疫苗后儿童HBsAb阳性率明显提高,说明我国应用乙肝病毒疫苗预防乙肝效果显著。本次调查的500名学龄前儿童中,HepB全程接种率为100%,首针及时接种率95.4%,接种合格率97.8%(按免疫规划考核标准,1岁内完成3挝合格接种),表明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实施率良好。500名儿童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316名,HBsAb阳性率为63.20%,HBsAg阳性1名,HBsAg阳性率为0.2%。其中1岁组和2岁组的HBsAb阳性率最高,3岁组HBsAb阳性率明显下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阳性率不断下降,6岁组HBsAb阳性率仅34.78%达到最低点,说明此阶段儿童仍有乙肝感染发生的风险,因此在乙肝病毒防控工作中应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6-9]。建议可对3岁组及以上的适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前来进行乙肝加强免疫的287名中,HBsAb检测为阴性的儿童181名,按0、1、6个月程序给予接种3剂,占HBsAb检测阴性的98.37%(181/184),106名为HBsAb滴度低于10~30 IU/ml的阳性儿童,给予加强1剂。说明在医务人员的合理建议下,大部分家长对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是能够接受的,也表明大部分家长对防治乙肝有一定的认知[10-11]。

综上所述,我区6岁以下儿童乙肝免疫规划已取得良好效果,但3岁以上儿童抗体水平下降较快,仍存在感染风险。3~6岁正是儿童入园阶段,也是HBsAb阳性率下降最为明显的阶段,在入园体检时医务人员应主动建议家长为儿童检测HBsAb和HBsAg水平,对无抗体和抗体滴度低的儿童及时给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以降低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风险,巩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彦,陈永健,周永列.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乙肝表面抗原即时检测结果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7):738-740.

[2]陈小斌.乙肝疫苗事件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药物与人,2015,28(1):85.

[3]刘凤.2009年泰山区产妇HBsAg筛检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J].泰山卫生,2010,34(1):18-19.

[4]赵丽娟.林区1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的现状调查[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36.

[5]李波,崔伟红,衣学梅,等.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438-440.

[6]冯丽娟,牛玉坚,贾继东,等.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疫苗接种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7):499-501.

[7]刘中芹,崔佳,崔晓,等.2004~2013年寿光市产妇HBsAg携带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r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6,22(1):44-46.

[8]黎桂福,项俭,费金花,等.36971例住院分娩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0):501-502.

篇13

Analysis 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race elements of 3300 children under age 7

CUI Jifen

The MCH Hospital of Longtan District in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race elements of children under age 7 in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11 and compare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race elements of children at different ages and gender. Methods The trace elements of children who should enter kindergartens and "four two one"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 total of 3 300 children in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11 were detected, and 2 070 cases were abnormal, the abnormal rate was 62.72%. Conclusion The trace elements content of different gender children under age 7 in Longtan District of Jilin Ci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the content of children at different ag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o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children at the ages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attain to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Key words] Trace elem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alyze

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包括铜、铁、锌、钙及镁等几类,其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同时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在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机体中是否能达到相对平衡对其影响较大[1]。本文中笔者选取吉林市龙潭区的3 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吉林市龙潭区妇幼保健院辖区内进行“入托体检”、“四、二、一”体检的3 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1 780例,女童1 520例,年龄范围为42 d~7岁,平均(3.1±0.5)岁。

1.2检测方法

将3 300例儿童常规采集末梢血送检,不能立即检测者则需置于0~4℃冰箱中保存,采用博晖全血多元素分析仪(北京博晖)进行检测,稀释液、标准液均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套专用试剂,检测项目包括铜、铁、锌、钙及镁等5类元素,检测所得数据根据性别及年龄段进行分类统计及比较。

1.3标准范围

对于此年龄段儿童的铜、铁、锌、钙及镁等5类元素的标准值范围分别为:血清铜范围为11.80~39.30 μmol/L,血清铁7.52~11.82 μmol/L,血清钙1.15~2.10 mmol/L,血清镁1.12~2.06 mmol/L,锌则根据不同年龄段范围有明显差异,其中0~1岁为58~100 μmol/L,1~2岁为62~110 μmol/L,2~3岁为66~120 μmol/L,3~5岁为72~130 μmol/L,5~7岁为76~150 μmol/L[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儿童5类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