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局2003年创建的10个供电所分别为:**供电所、尹**供电所……
今年以来,县局营销科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供电所的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督察指导,并首先从改善供电所的基础设施着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已创建的14个供电所硬件设施进行了配备,其次对各类基础资料进行了规范完善。对于未进行规范化创建的剩余6个供电所,由于硬件设施未得到改造,我局正在申请资金,待其符合条件后,逐步创建达标。在规范化供电所建设方面,我局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对照《规范化供电所必备条件》中的9项内容,对已创建的14个供电所逐一进行了检查。针对部分供电所营业大厅墙漆脱落、门窗陈旧、办公设施不齐的问题,县局从3月下旬开始,投入近5万元,对墙面进行了重新粉刷,对门窗进行了油漆,对陈旧的营业柜台进行了更新,并统一制作了个供电所营业厅的牌匾,对供电所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统一整治,使供电所的面貌焕然一新。
2、按照《规范化供电所各种基础资料》的要求,县局营销科组织各供电所营业员,对各供电所7项规章制度资料、11项生产经营资料、35项营销资料逐项进行了检查核对和查漏补缺,保证了各类资料的齐全和统一。并根据县局管理实际,增加了《客户经理(营业员)接待记录》等6项纪录。
3、对照《规范化供电所上墙图表资料》的要求,对各供电所的所有图表资料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刷新完善,并根据实际新增了《供电所人员全家福》、《10KV、0.4KV作业申报审批程序》、《供电所业扩报装、计量管理流程图》等资料,使供电所的上墙图表资料更趋完善。
4、按照《规范化供电所安全工器具配备标准》,对各供电所的所有安全工器具进行了试验和补充,重新制作了接地线的接地装置,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使其更便于操作;并统一加工了供电所材料货架,统一了标识,使供电所的安全工器具和材料使用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对供电所的各类备品备件,进行了复核,做到了帐、卡、物三相符。
篇2
工商所是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的第一个aaa级工商所,现有干部职工9人,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5名党员,担负着87户各类企业、526户个体工商户和2处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近年来该所以“四抓四重”为抓手,扎实开展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省级“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创建平安市场先进集体”;地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立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抓学习,重能力,努力提升履职能力。一是认真组织工商所干部全员培训。深入基层征求关于学习培训活动意见,制发工商所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制定完善学习计划,并针对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由地区局业务骨干人员和聘请专家讲课的形式开展培训,分别对企业、个体登记监管、执法办案、市场合同监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商标广告监管等业务为内容进行了重点培训,邀请高校学者对系统财务知识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全区共集中举办培训班3期,共培训工商所人员近180人次,有效提升了工商所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二是大力实施工商所练兵比武活动。按照省局开展工商所全员练兵比武活动要求,以人人练技能,各个当能手为目标,组织开展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模拟办案,公文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统一设定学习日,每周集中学习不少于半天,重点学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学习监管执法的业务技能等政治、业务知识。同时还结合省局即将开展的大比武活动,开展了工商所内岗位比武,所内人员比执法、比办案、比效能活动,对成绩突出的人员将挑选出参加省局组织的比武活动。通过自学及岗位练兵,激发了大家爱岗敬业热情,普遍提升了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三是积极参与所长任职资格培训。切实把工商所长任职培训视为提高工商所领导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克服人员少、工作忙,事务多等困难,全员按时组织各位工商所长参加了省局组织的20期工商所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在学习中,大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互相借鉴,互相帮助,认真学习和消化学习内容,课后及时复习,在考核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我局所有在岗工商所长全部为持证上岗,符合任职规定。
二、抓监管,重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在创新市场监管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推进网格化监管。将我辖区监管辖区划分为网格,确定坐标点,确定网格责任人,初步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网格化监管模式。松岭区小扬气工商在开展市场巡查中发现一起刑事诈骗案件线索,及时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最终破获涉案金额达8万余元的诈骗案件,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针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工商所组织精兵强将成立执法队,频出重拳,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打击违法经营及制假售假行为。积极利用12315投诉站的投诉网络的桥梁作用,与消费者联合起来,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分子以沉重打击。近两年,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1起,罚没款13000余元。有效的维护了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三是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是大兴安岭唯一的一所大专院校,住校学生和在职员工近5000余人,为有效保证校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工商所对职业学院内部的食堂、食杂>:请记住我站域名/卫生部门,使他们及时获得合法手续,截止目前工商所帮助院校内11家业户及时办理了相关手续。上述措施的开展,有效的净化了校园内的食品安全工作。几年来,职业学校内未发生一起因食品引起的安全事件。
三、抓服务,重维权,提升助推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在优化窗口服务上下功夫。创新优质服务内容,大力推行和完善首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文明服务用语等优质服务机制,为项目企业提供“四办”(当场办、及时办、下去办、加班办)服务。推出了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为招商项目建档立卡,经常深入调研项目的运行情况,做到项目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清楚,项目进度进展情况清楚,从办理证照等方面都做到了事无巨细,受到了经营者的欢迎。辖区内一业户在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手续过程中,有一批30吨的蓝莓收购合同急需签定,但是相关手续不全,工商所利用绿色服务通道,优先协调办理了营业执照,使合同得已顺利签定。二是在维护企业权益上下功夫。即“24小时值班制,快速受理办结制,维权问责制,纠纷处理率达到100%的承诺制”的消费维权工作制度。所长与管理人员签定维权责任承诺书,有效的推动了维权工作的深化和落实,使消费者调解件件有结果,件件消费者都满意。截止目前我所已调解消费纠纷7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余元。三是在拓宽服务领域上下功夫。对辖区 企业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主动送法上门,提供宣传咨询服务,指导企业以商标战略做大做强,做到事前指导、事中速办、事后跟踪服务,服务企业发展。该所近年来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针对大兴安岭召开蓝莓节和山特产品交易会为契机,积极深入个体工商户中走访,组织个体工商户开展文明诚信教育,对准备参与山特产品交易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照需要前置审批的,积极采取现场办公以及多方协调、帮办等服务措施,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全程帮扶,同时,还积极帮助加北白桦两乡农民培育经纪人160余人,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四、抓廉政,重纪律,树立工商良好形象。一是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工商所在监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廉政制度的要求约束自己,真正做到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坚决杜绝粗暴对待管理对象和野蛮执法的现象发生,工商所每半月组织人员学习各项廉政制度,月末组织全所在一起讨论学习心得。交换思想。提高学习效果,聘请辖区街道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社会人员为监督员、监管工商所工作及管理人员的执法行为,每季度召开一次监督员会议,对发生的问题及时整改,总结好的经验,年来在辖区发放调查问卷,把调查结果做为评先的条件,使工商所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二是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办案。该所从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入手,进一步完善立案审批、明确案件主办人、大要案集体讨论和撤案程序等制度,有效地保证执法办案的统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彻底根治“人情案”和乱罚款歪风。同时,在监管执法中大力推行行政指导,在去年查处杭州湾商厦经营不合格服装违法行为案件时,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对杭州湾商厦的违法经营行为免予处罚,并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三是扎实开展群众满意工商所评议活动。在全所开展了“行为规范树形象、文明服务促发展、爱岗敬业求实效”为主题的活动,各工商所通过开展个人自查、单位自查、岗位自查等方式,认真查找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伍管理、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参评单位通过发放《民主评议工商所活动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各工商所,督促其认真进行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篇3
去年以来,我镇从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全镇旅游形象、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和保证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规范农房建设作为一项维护法律尊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的大事来抓。镇政府专门出台了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全镇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府发﹝20__﹞3号),对我镇农房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出了专门安排部署。
二、加强管理,确保农房风貌建设取得成效
在集镇、农村规划区内农房建设要求必须符合村镇规划要求;明隆公路沿线及其它村民聚居点的新(改)建农房,要求按照集镇通用图集进行建设。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农房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新村办、国土所、房管所等部门同志为成员,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为尽快将__场镇打造为环境优美场镇,经请示县城乡住房和建设局批准,成立了“__县建设执法监察大队__中队”, 进一步规范了建设秩序,加大了对农村农房建设的秩序,确保农房风貌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去年以来,镇建设执法监察中队共查处违章建设3起,及时制止违章建设2起。
三、规范程序,严格执行农房建设相关规定
(一)未经审批的农房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农房建设必须依法取得合法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未批先建,少批多建。
(二)严格执行农房建设审批程序。申请农房建设的村民应依法向国土部门提出申请,经村社同意,镇人民政府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在集镇规划区内的首先应向新村办提出申请并取得《村镇建设选址意见书》和《村镇建设规划许可证》;涉及公路沿线的应依法取得县路政管理部门的同意。
四、严格用地,规范农房建设用地需求
(一)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按规定审批,扩建住宅新占的土地面积应连同原有宅基地面积一并计算。
(二)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使用,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农民住宅,严禁乡镇、村社建“小产权房”。
(三)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四)除回乡落户的外,禁止批准城镇居民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住宅。
五、明确职责,确保农房建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对经村社同意的农房建设申请,国土所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对农房建设拟占用土地类型进行现场查勘,对符合建房条件的,在农房建设审批表上签明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及时报有关部门审批。对符合建房条件的及时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批准书》,并在农房建设前到现场踏勘确认四至界畔,农房建设完工后到现场踏勘确认用地红线和原宅基地拆除复耕情况,并依法发放《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同时,加强农房建设日常监管,实行动态巡查,镇新村办按照相关要求对本辖区内农房建设的质量、安全和风貌管理进行了监督和指导,并提供通用图集和效果图。公路沿线农房按照《__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规定,积极履行职责,严格审批。
篇4
二、强化工作措施,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一)科学把握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的总体思路,坚持遵循和把握以下四项原则:一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在制定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平阳寺镇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弱的镇,先行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经验。取得成功后,在镇召开了现场动员大会,总结推广两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切实打消了经济欠发达镇开展规范化建设的顾虑。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镇街不同条件,在解决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问题时,不搞“一刀切”,分别采取规划新建、改造扩建、现房调整等多种方式稳妥进行,确保司法所办公用房面积达到150m2以上。对于规划新建的司法所办公楼,明确要求坐落在临街或便于接待群众的地方,面积必须达到300m2以上。三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在制定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时,既考虑到镇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又着眼于司法所的长远发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注重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巩固和提高。
(二)高标准建设办公用房配备办公设施。目前,除2个镇司法所正在积极施工外,我市已有15个镇街司法所全面完成新建、改建或扩建办公用房的建设任务,全都实现了办公用房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目标,面积多数达到300m2以上,有的超过500m2。司法所普遍设有所长室、会议室、调解庭、“148”值班室、普法办公室、安置帮教办公室、社区矫正办公室、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服务所等专用工作场所,利用临街优势,建起了宣传长廊,达到了外型美观、功能齐全、办公场所舒适的要求。全市司法所共拥有办公用房约4930m2,所均达到290m2;电话26部,微机29台,传真机10台,照相机17架,为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
a
(三)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综合治理、来访咨询接待、档案管理、重大情况报告和考勤、奖惩、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规定。组织编写了《基层司法所管理制度汇编》,从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车辆管理等20多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政务公开,切实做到“六上墙”,即司法所工作人员相片、职务和职责上墙,工作职能和纪律上墙,办事程序和依据上墙,法律服务收费标准和依据上墙,服务承诺上墙,监督、举报和投诉电话上墙,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强化人民调解文化氛围建设,广泛收集有助于解决民事纠纷的民谚俗语,制成高档玻璃匾牌悬挂于室内或走廊两侧,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
(四)大力优化司法所工作人员队伍。不断充实基层司法队伍,制定了《关于选配司法所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的工作方案》,由司法、人事、财政共同把关,为每个镇选配了3名司法行政专项编制人员。同时,采取用事业编制弥补的办法,从镇街为每个司法所调剂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使司法所普遍达到5名以上。不断强化对司法所干部队伍的管理、考核和监督,实行司法局与司法所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制度,促进了干部合理流动,激发了队伍内部活力。不断强化对司法所人员岗位培训、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基本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有效改善了司法所人员知识层次和结构。
(五)切实保证司法所建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在我市集中财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压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经费的情况下,由市财政分两年度列出司法所专项建设资金3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成验收合格的,进行适当奖补,本年度市财政专项建设资金200万元已经到位。各镇街也积极筹措司法所建设所需经费,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40万元,为基层司法所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组织机构正规化、队伍建设专业化、业务工作规范化、所务管理法制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在7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果观摩会议上,我市获得总分第一的显著成绩,推荐参加观摩的4个司法所全部进入市观摩的48个司法所中的前10名。
三、服务发展大局,促进基层司法所整体功能发挥新作用
篇5
1、完成《XX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总结报告》
报告第一部分,按组织设置、班子建设、机制运行、组织生活、党员队伍、发挥作用、工作保障、获得荣誉(加分项)对支部双化建设情况全面总结;第二部分分析存在不足;第三部分改进措施,按报告形式正反面打印盖章,10月19日中午前上交,同时报电子版。
2、季度自查评分表自打分
对季度巡检打分表的内容和打分方式进行了调整,要求各支部每季度末月月末,结合支部实际完成自打分评价上报,下季度首月上旬党群工作部组织各支部联查复核。
自查表内双化基础达标部分,按照省国资委双化考评标准,罗列支部可能存在问题的具体项目,支部结合实际按照国资委标准,逐项对标对表进行自打分,申报自评定等级。(评定得分95分以上为优秀等级,80分以上为达标等级,得分80分以下为不达标等级)
自查表内党建品牌建设评价部分,各支部结合季度重点工作注明加分内容,要求有理有据。
自打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支部工作落实存在难点或是对党群工作设计安排的意见建议等可在“工作建议”中反馈
填报过程有问题及时沟通反馈,自打分表要求正反面打印盖章,10月19日中午前上交,同时报电子版。
篇6
(一)健全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为在全辖形成覆盖面广的信息网络,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及时搜集、整理和反馈,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最新的工作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参考。我们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构建信息网络。专门成立了由市分行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文秘人员、各处(室)内勤人员、县支行主管办公室工作副行长和各部室业务骨干等83名同志组成的兼职信息员队伍,在全辖形成了左右联动、上下同步的信息网络。二是拓宽信息渠道。除利用文件等载体及时发现、采集和反馈信息外,市分行还自办内部资料《邢台农发行之窗》12期,共收到各种稿件567篇,采用323篇。同时,为使行领导和各处(室)及时了解省分行的工作动向,更好地把握领导意图,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学习兄弟行的好做法、好经验,我们除坚持将省分行下发的《工作动态》及时发送到行领导和各处(室)外,还对各处(室)明确了《工作动态》的编写方法及有关规定,落实了收集、反馈责任。到6月底,反馈上报信息92条,被省分行《工作动态》采用57条。三是实行重点联系行制度。本着全面、先进、布局、规范的原则,将清河、平乡作为重点联系行,及时了解并掌握基层行最新动向以及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行领导正确决策作好信息服务。四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市分行各处室及各行(部)信息反馈情况,实行按月在《邢台农发行之窗》公布,按季通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
(二)加强信息调研,促进信息交流。一是制定调研计划和明确调研任务。办公室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按季拟出调研题目和信息采集要点,印发到各处(室)和各行部供参考,并抓好督促落实。二是聚焦热点问题,搞好信息反馈。今年我们紧紧抓住农发行在粮改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库存监管,如何弱化老粮销售风险,如何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工作等热点问题,进行重点调研。采集反馈的平乡支行加强库存监管,多措并举及时收回752万元高风险资金的做法,被《粮油市场报》、《河北农发行》、《河北经济日报》和《河北分行简报》转发;反馈的我行清收老粮挂账贷款本息工作的做法,被《河北分行简报》(第10期)转发。同时,还依托自办刊物《邢台农发行之窗》,发掘基层热点动态,加强信息传播,推广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履行职能,当好参谋助手
(一)定期编印工作计划。一是每周一编印《市分行党委周工作安排》发送各处室,明确党委及每位成员在本周的工作重点及安排,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业务协调。二是每月初收集整理《工作计划表》。办公室督促各处(室)每个月召开全体会,由每个人汇报自己上月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当月工作计划,定出全处的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的完成时间、标准要求落实到每个人头,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什么时间,要完成什么工作,并对自己上个月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从而使每个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每月6日前将工作计划表以处(室)为单位交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印发给市分行各位领导同志、各处室及各行部,以便于行领导和各行部了解掌握各处的工作安排,有利于对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和部署。
(二)认真办会,从严办文。一是办会。上半年办公室共承办和协办系统性会议9次,电视电话会议3次,行务会23次,共35次。起草了领导讲话、经验材料等大量会议材料。全力做到会前周密安排,会上全面服务,会后组织反馈,不让任何一次会议因为我们工作的不到位而出现问题。二是办文。今年以来,办公室共起草、转发文件66份,每一份文件都依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来确定其发文的必要性。同时,为了保证文件的质量,办公室层层把关,逐一对文件的行文、体例、格式进行审核,维护了公文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为基层行起到了表率作用。
(三)推动制度建设。为促进全辖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操作行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按照市分行党委的安排部署,在深入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履行岗位职责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各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和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对凡因履行职责不到位,不能按质按量完成本岗工作的或因工作等,造成责任事故或经济损失的,都要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降级降职、免职撤职(限期调离)、开除等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该办法的实施加大了对全员的责任约束力度,切实增强了全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周密安排部署,抓好规范化建设
(一)以“学习、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提高全员规范化管理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在5-6月份全辖开展的“学习、教育、整顿”活动中,把学习规范化建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及时转发并组织全员学习省分行印发的《2005年规范化建设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加强规范化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将总行的规范化管理标准以及省分行的指导意见和有关规定,编汇成册,印发到各行(部),方便大家经常学习、及时对照、规范操作。同时,为增强学习效果,还采取分专业印发学习思考题、开办“集中学习教育整顿专栏”、召开座谈会、学习笔记展览、建立学习档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习效果。
(二)以加大检查帮扶力度为手段,努力实现规范化建设达标目标。一是增加检查指导次数。要求各行(部)行长每月至少对本行财务会计、计划信贷、综合管理三个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情况抽查一次,及时对新发生的业务进行检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把隐患消除在平时。并于每月5日前将《规范化建设工作检查表》报市分行办公室,以便及时掌握各行的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差距及下一步整改重点。同时,要求各处室只要到基层行,都要把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必查内容,在每月初的业务分析会上,都要汇报本处室所包线上的规范化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加强了对管理比较薄弱的单位、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的监督检查。二是增强检查指导效果。统一设置《规范化建设工作检查、督办卡》,要求各处室每次到基层行检查指导工作时,都必须填写《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督办卡》,提出发现的问题、纠改意见和纠改时限,由检查人和被检查单位主管行长双方签字,明确检查和纠改责任。对检查人在检查时未认真履行检查职责,致使检查流于形式的;或被检查单位未认真落实纠改责任,应纠改未纠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层层明确责任。全辖每人每月拿出300元上划市分行,与本岗位的规范化建设工作直接挂钩。对经省分行考核验收(未达标行)或抽查(已达标行)不达标的单位,要根据不达标项目和原因,除扣除全部挂钩工资外,还要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履行岗位职责责任追究办法》,进行严肃处理。四是对未达标行重点帮促。5月份,组织各处室负责人对任县等6个未达标单位进行了重点帮扶,对照标准,逐项逐条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纠改意见,下达《规范化建设检查、督办卡》。同时,还坚持输血造血并重的原则,先后组织骨干力量到差距较大的广宗、柏乡支行进行专项帮扶,逐项逐条对照标准,当场进行操作演示,当场进行讲解说明,促使该行人员在改正现有问题的同时,依照示范实地演练,进一步熟悉操作步骤及要求。
(三)以组织规范化建设“回头看”为重点,巩固现有成果,推动规范化建设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在组织各行(部)进行“拉网式”全面自查的基础上,于5月17日至6月11日,对12个已达标行自去年7月1日以来的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回头看”检查。为使这次“回头看”真正收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巩固成果、完善提高的效果,在人员抽调、检查方式、检查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精心部署。一是在人员抽调上。检查组成员以市分行人员为主,在19人当中,由市分行1名主管副行长带队,8名处级干部,5名业务骨干和5名县支行部(室)主任。二是在检查方式上。为统一口径,19名同志共同组成一个检查组,逐县检查。其中又按专业分7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都由市分行处长或主任负责。三是在检查要求上。对每个支行检查完毕当场打分,能当场纠改的立即纠改,不能当场纠改的,及时下达督办卡,限定纠改时间,由检查小组组长和被检查专业的主管行长认可签字,负责督办、落实纠改。这次检查共当场纠改了128个问题,下达《纠改督办卡》126份,提出问题256个。截止6月底,已纠改了233个问题,还有13个问题正在纠改之中。
四、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办公室整体工作规范化
(一)加强公文管理。认真执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文处理办法》和省分行制定的《实施细则》,严格按照公文办理程序,落实管理责任;认真坚持公文核稿“六把关”、公文印校“四审”、不合格公文退办、登记和通报制度,确保了公文内容合法、格式合规。
(二)加强保密管理。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层层建立和充实保密组织,在全辖上下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保密网,为做好内部保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完善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保密委员会成员职责》和《保密委员会工作制度》。要求各处室负责人,要对本处室的保密工作负全面责任,既要管好自己,又要将保密工作融合到本处室日常的具体管理工作中,使业务工作做到哪里,保密工作也“跟”到哪里。三是落实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公文管理保密制度》、《机要制度》等15项制度和规定,使保密工作做到了岗位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四是规范保密行为。要求每个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八不”、“一要”,做到警钟长鸣。五是加大检查力度。把保密工作纳入了办公室整体考核序列,实行县支行按月自查,市分行按季抽查,年终总评,并突出抓好重大节日的保密常规检查。
篇7
2、按照县级统计局“达标在今年”的统一要求,我市尚未达标的县级统计局(含国家级开发区统计机构)必须加快创建进度,在今年9月份之前向市局提出预验收申请,市局将在接到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预验收工作。预验收合格后由市局统一向省局申请现场考核验收。
3、本着随时达标随时提出申请验收的原则,各县区统计局要按照省级创建标准,做好对乡镇(街道、园区)规范化创建的指导和初步检查验收并上报,经市局验收后合格后由市局统一上报省局;各县区统计局和市局相关处室要按照省级创建标准,做好对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创建的指导和检查验收。争取今年累计完成验收不低于50%。省局按季度接收达标推荐名单,做好材料复审,对其中申报示范(由申报单位填写示范特色表提出申请)的单位进行抽查。
4、各县区统计局要建立乡镇(街道、园区)统计规范化建设实时台帐(附表一),并适时作出更新完善,制定创建计划序时进度表(附表二);各县区统计局、市局各相关处室建立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规范化创建情况序时进度表(附表三),加强创建进度监测和督促。要及时监测评估基层统计机构规范化运作现状;做好对园区统计规范化的专题调研,对创建进展滞后的乡镇(街道、园区)制定推进措施。
二、组织好全员参与规范化创建工作
主要任务是:根据“我是规范统计岗”活动要求,深入推进规范化创建,改进业务流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规范统计管理行为,促进更多的专业岗位实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的要求。
1、各创建单位要以贯彻《省统计数据全程质量管理体系(2013)》为重点内容,认真分析现状,攻克薄弱环节,组织全员能力培训,深入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和业务制度,提升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联网直报专业为重点,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争创统计质量管理先进科室,并将创建成果及时上报市局。
2、市局将在各地区、各单位开展岗位创建基础上,总结推广成效显著的做法,树立基层统计规范化管理示范群体;市局负责接收各地区、各单位开展岗位创建好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并负则推荐参加省局组织的“规范统计岗”创建成果评比活动,获奖的将列入县级统计规范化达标验收考核加分项,作为示范特色内容之一。
三、做好创建特色示范交流工作
主要任务是:根据“我的特色我展示”活动要求,发挥规范化创建典型示范作用,推广先进经验,带动面上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1、各县区局、市局相关专业要及时向市局政法处上报开展规范化创建的部署、动态、成果和经验,以便统一推荐到省网“统计双基建设年活动”专题栏目展示、交流、评优。
2、市局初步定于5、8月份组织举办2场基层规范化创建现场示范推进会(拟定于东海、灌南,详情另行通知)。经验介绍和示范特色展示内容包括:县级统计局组织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的部署和措施(局长专题报告)、乡镇(街道、园区)统计规范化创建成果和联网直报单位创建成果现场观摩。各县区统计局要积极培育规范化创建先进典型,总结、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形成学习示范争创示范的创建氛围。
3、市局组织评定2013年度县级规范化创建示范单位(4家)、乡镇(街道、园区)统计规范化创建示范点(15家)、企业统计规范化示范点(50家),总结交流规范化建设创新成果,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示范单位评选。市局还将重点加强对各类开发园区(省级及省级以下)统计规范化创建的指导帮助,促成全市园区成功申报省级示范点不少于5家。
四、做好统计规范化宣传工作
主要任务是:按照统计宣传“四进四有”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理念,形成全面推进统计规范化运作的声势和氛围,创造了解统计、关心统计、支持统计工作的社会环境。
1、各创建单位要制定全年宣传活动计划,落实以统计知识普及、统计法律法规、统计改革和统计规范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力争做到报刊有文字、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网络有页面。县、乡级统计部门要及时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统计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本地区创建规划和进展情况,争取必要的支持。
2、市局在十月底前开展一次优秀基层统计宣传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局评选活动。
五、组织为基层统计规范化创建提供服务
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统计局“加快建设服务型统计”的部署,认真落实“三解三促”要求,结合岗位职责指导规范化创建工作。
1、各县区统计局领导和业务人员,要结合岗位职责,找准对象,创新手段,深入乡镇(街道、园区)、社区、村落和企业统计人员中调研,了解基层统计工作现实困难,从调查对象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如作一次培训,办一件实事,改进一个环节,解决一个难题,发挥统计在管理中一个功能作用,等等)。局领导和各科室不少于1次,要有调研主题、调研报告和解决方案。
2、市局将在年内组织对有效服务调查对象的实践探索成果进行交流研讨,并负责向省局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全省交流。
六、做好考核评价和总结表彰工作
主要任务是:对创建单位“双基”建设年组织工作进行专项全程考核,实行目标责任评价;认真总结推广基层规范化创建的创新工作思路、新鲜经验和重要成果,表彰先进,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篇8
一、抓规范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近年来,勐捧司法所以办公场所建设为契机,狠抓规范化建设。在省司法厅、州、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实现了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基础设施的规范化,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勐捧司法所已实行县司法局、镇政府共同管理,以县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做到了组织、领导、人员、经费到位,司法所有工作人员5人,有独立的办公楼,配备了汽车、摩托车、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在司法所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快报、排查与治理、纠纷管辖、纠纷督办等制度,在调委会建立了例会、学习、请示汇报、纠纷排查、登记、统计等制度;建立了"四室一站",做到制度上墙、公示上墙;建立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示范基地,形成了以制度促工作、制度管理工作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强化队伍素质,树好队伍形象
为提高司法所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把司法所建成人民群众满意信赖的司法所,他们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是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人民满意的司法干警。三是学习法律法规,提升干警的业务能力。四是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严守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以踏实的作风履行工作职能。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司法所干警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没有出现过违法违纪和上级通报批评及在工作中被群众举报、投诉的现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三、抓组织网络,筑牢"第一道防线"
四、抓职能发挥,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篇9
中国石油大学校办企业总公司是代表学校对校办企业经营性资产进行的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深化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产权关系,进行企业改制和重组,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加强资本运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校办企业紧密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依托石油市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石油工业服务,自行开发研制了油田自动化系列、测井地质综合应用网络平台forword、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综合信息GIS工作平台、真空扩散泵油、TC轴承和脱硫醇新型催化剂等品牌产品,行销国内外,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着手改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按照教育部(教技发中心函[2006]25号)通知的要求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意见》(京教办〔2006〕6号)文件精神,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中石大京校[2006]25号),并及时下发到下属各企业。为了更好地落实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学校多次召开会议,最后组建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书记任组长,主管产业、财务的副校长及纪检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学校校办、财务、审计、科研、后勤处、人事等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校办企业总公司负责人组成规范化建设办公室。
学校全资企业改制的推进情况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总公司所属法人企业有22家,其中校办企业总公司所属的全资企业8家。
学校在“十五”期间就已进行改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十五”初期学校就开始尝试进行校办企业体制改革;2000年9月学校组建校办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1月撤销“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成立校办企业总公司和董事会、监事会;2003年11月25日在原系办公司“北京市钻达新技术开发公司”的基础上在工商变更为“北京石大新元科技发展中心”,作为校办企业总公司的公司实体。
2001年12月,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高校校办产业改制工作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校办企业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开始通过合并、重组、撤销等方式,对学校系办公司进行了清理,现已完成该项工作,学校已经不再有院(系)办公司。
在“十五”期间,学校全资企业改制的推进进度也表现良好。校办企业总公司所属大部分企业了进行了改制工作,准备注销的企业2家(石大研究所、信安),需进行改制的企业2家(新材料,金时),与学校签订委托协议的企业2家(翠宫、石迎),具体情况如下页表所示:
组建资产公司
按照教育科技发展中心的意见,学校拟组建资产公司,资产公司形式以有资产管理职能的一人有限公司为宜。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定,学校计划在2006年底前完成组建资产公司的工作,为此,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4月20日,校办企业总公司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教委召开的《北京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动员会》。会后及时将(京教办〔2006〕6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意见》及教委两主任的讲话向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
2006年4月26日~28日,校办企业总公司及学校财务处派人参加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培训班》。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已经改制的企业进行了年度审计。
同时,学校还开始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2006年6月15日,学校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学校书记、校长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要求详细做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时间表,并按时间表完成清产核资的各项工作;2006年7月14日,学校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建议方案》;2006年8月10日,召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召标会,听取并查阅了10家中介机构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办企业项目投标书。并确定2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工作;计划在年底之前,进行清产核资审计、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等工作,完成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离与划转,将校办企业经营性资产从学校剥离,划归资产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技产业,改制后的“北京石大油软技术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关村科技园“十小创新企业”;“北京中石大化学制剂有限公司”主营产品“AFS-12脱硫醇新型催化剂”列入国家2005年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北京油源恒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专项“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建设了学生实习基地;“北京石大中油油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在2004年取得油品批发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并建成了石油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对企业规范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科技企业孵化方面,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设立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和加快我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篇10
一、加强信息服务,促进工作开展
(一)健全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为在全辖形成覆盖面广的信息网络,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及时搜集、整理和反馈,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最新的工作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参考。我们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构建信息网络。专门成立了由市分行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文秘人员、各处(室)内勤人员、县支行主管办公室工作副行长和各部室业务骨干等83名同志组成的兼职信息员队伍,在全辖形成了左右联动、上下同步的信息网络。二是拓宽信息渠道。除利用文件等载体及时发现、采集和反馈信息外,市分行还自办内部资料《邢台农发行之窗》12期,共收到各种稿件567篇,采用323篇。同时,为使行领导和各处(室)及时了解省分行的工作动向,更好地把握领导意图,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学习兄弟行的好做法、好经验,我们除坚持将省分行下发的《工作动态》及时发送到行领导和各处(室)外,还对各处(室)明确了《工作动态》的编写方法及有关规定,落实了收集、反馈责任。到6月底,反馈上报信息92条,被省分行《工作动态》采用57条。三是实行重点联系行制度。本着全面、先进、布局、规范的原则,将清河、平乡作为重点联系行,及时了解并掌握基层行最新动向以及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行领导正确决策作好信息服务。四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市分行各处室及各行(部)信息反馈情况,实行按月在《邢台农发行之窗》公布,按季通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
(二)加强信息调研,促进信息交流。一是制定调研计划和明确调研任务。办公室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按季拟出调研题目和信息采集要点,印发到各处(室)和各行部供参考,并抓好督促落实。二是聚焦热点问题,搞好信息反馈。今年我们紧紧抓住农发行在粮改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库存监管,如何弱化老粮销售风险,如何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工作等热点问题,进行重点调研。采集反馈的平乡支行加强库存监管,多措并举及时收回752万元高风险资金的做法,被《粮油市场报》、《河北农发行》、《河北经济日报》和《河北分行简报》转发;反馈的我行清收老粮挂账贷款本息工作的做法,被《河北分行简报》(第10期)转发。同时,还依托自办刊物《邢台农发行之窗》,发掘基层热点动态,加强信息传播,推广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履行职能,当好参谋助手
(一)定期编印工作计划。一是每周一编印《市分行党委周工作安排》发送各处室,明确党委及每位成员在本周的工作重点及安排,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业务协调。二是每月初收集整理《工作计划表》。办公室督促各处(室)每个月召开全体会,由每个人汇报自己上月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当月工作计划,定出全处的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的完成时间、标准要求落实到每个人头,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什么时间,要完成什么工作,并对自己上个月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从而使每个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每月6日前将工作计划表以处(室)为单位交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印发给市分行各位领导同志、各处室及各行部,以便于行领导和各行部了解掌握各处的工作安排,有利于对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和部署。
(二)认真办会,从严办文。一是办会。上半年办公室共承办和协办系统性会议9次,电视电话会议3次,行务会23次,共35次。起草了领导讲话、经验材料等大量会议材料。全力做到会前周密安排,会上全面服务,会后组织反馈,不让任何一次会议因为我们工作的不到位而出现问题。二是办文。今年以来,办公室共起草、转发文件66份,每一份文件都依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来确定其发文的必要性。同时,为了保证文件的质量,办公室层层把关,逐一对文件的行文、体例、格式进行审核,维护了公文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为基层行起到了表率作用。
(三)推动制度建设。为促进全辖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操作行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按照市分行党委的安排部署,在深入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履行岗位职责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各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和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对凡因履行职责不到位,不能按质按量完成本岗工作的或因工作等,造成责任事故或经济损失的,都要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降级降职、免职撤职(限期调离)、开除等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该办法的实施加大了对全员的责任约束力度,切实增强了全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周密安排部署,抓好规范化建设
(一)以学习、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提高全员规范化管理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在5-6月份全辖开展的学习、教育、整顿活动中,把学习规范化建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及时转发并组织全员学习省分行印发的《20xx年规范化建设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加强规范化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将总行的规范化管理标准以及省分行的指导意见和有关规定,编汇成册,印发到各行(部),方便大家经常学习、及时对照、规范操作。同时,为增强学习效果,还采取分专业印发学习思考题、开办集中学习教育整顿专栏、召开座谈会、学习笔记展览、建立学习档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习效果。
(二)以加大检查帮扶力度为手段,努力实现规范化建设达标目标。
一是增加检查指导次数。要求各行(部)行长每月至少对本行财务会计、计划信贷、综合管理三个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情况抽查一次,及时对新发生的业务进行检查,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把隐患消除在平时。并于每月5日前将《规范化建设工作检查表》报市分行办公室,以便及时掌握各行的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差距及下一步整改重点。同时,要求各处室只要到基层行,都要把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必查内容,在每月初的业务分析会上,都要汇报本处室所包线上的规范化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加强了对管理比较薄弱的单位、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的监督检查。
二是增强检查指导效果。统一设置《规范化建设工作检查、督办卡》,要求各处室每次到基层行检查指导工作时,都必须填写《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督办卡》,提出发现的问题、纠改意见和纠改时限,由检查人和被检查单位主管行长双方签字,明确检查和纠改责任。对检查人在检查时未认真履行检查职责,致使检查流于形式的;或被检查单位未认真落实纠改责任,应纠改未纠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层层明确责任。全辖每人每月拿出300元上划市分行,与本岗位的规范化建设工作直接挂钩。对经省分行考核验收(未达标行)或抽查(已达标行)不达标的单位,要根据不达标项目和原因,除扣除全部挂钩工资外,还要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履行岗位职责责任追究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四是对未达标行重点帮促。5月份,组织各处室负责人对任县等6个未达标单位进行了重点帮扶,对照标准,逐项逐条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纠改意见,下达《规范化建设检查、督办卡》。同时,还坚持输血造血并重的原则,先后组织骨干力量到差距较大的广宗、柏乡支行进行专项帮扶,逐项逐条对照标准,当场进行操作演示,当场进行讲解说明,促使该行人员在改正现有问题的同时,依照示范实地演练,进一步熟悉操作步骤及要求。
(三)以组织规范化建设回头看为重点,巩固现有成果,推动规范化建设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在组织各行(部)进行拉网式全面自查的基础上,于5月17日至6月11日,对12个已达标行自去年7月1日以来的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回头看检查。为使这次回头看真正收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巩固成果、完善提高的效果,在人员抽调、检查方式、检查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精心部署。一是在人员抽调上。检查组成员以市分行人员为主,在19人当中,由市分行1名主管副行长带队,8名处级干部,5名业务骨干和5名县支行部(室)主任。二是在检查方式上。为统一口径,19名同志共同组成一个检查组,逐县检查。其中又按专业分7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都由市分行处长或主任负责。三是在检查要求上。对每个支行检查完毕当场打分,能当场纠改的立即纠改,不能当场纠改的,及时下达督办卡,限定纠改时间,由检查小组组长和被检查专业的主管行长认可签字,负责督办、落实纠改。这次检查共当场纠改了128个问题,下达《纠改督办卡》126份,提出问题256个。截止6月底,已纠改了233个问题,还有13个问题正在纠改之中。
四、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办公室整体工作规范化
(一)加强公文管理。认真执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文处理办法》和省分行制定的《实施细则》,严格按照公文办理程序,落实管理责任;认真坚持公文核稿六把关、公文印校四审、不合格公文退办、登记和通报制度,确保了公文内容合法、格式合规。
(二)加强保密管理。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层层建立和充实保密组织,在全辖上下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保密网,为做好内部保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完善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保密委员会成员职责》和《保密委员会工作制度》。要求各处室负责人,要对本处室的保密工作负全面责任,既要管好自己,又要将保密工作融合到本处室日常的具体管理工作中,使业务工作做到哪里,保密工作也跟到哪里。三是落实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公文管理保密制度》、《机要制度》等15项制度和规定,使保密工作做到了岗位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四是规范保密行为。要求每个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八不、一要,做到警钟长鸣。五是加大检查力度。把保密工作纳入了办公室整体考核序列,实行县支行按月自查,市分行按季抽查,年终总评,并突出抓好重大节日的保密常规检查。
(三)加强档案管理。一是认真落实档案管理制度。在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办公室整体工作量化考核的同时,把各行部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情况作为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考核。二是加强重点工作指导力度。针对基层行普遍存在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划分不准,归档内容过多等问题,采取了以指导基层行档案管理员学习有关档案管理文件为主,结合具体实例说明,进行现场示范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基层行档案管理员业务操作技能的提高。
(四)加强印章管理。认真执行公章专人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印章使用登记表》和《印章交接(销毁)登记簿》,进一步落实了印章管理责任,保证了印章安全。
总结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组织协调能力还不够强,有时安排工作不够周密细致,个别环节衔接不紧;二是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比较少;三是在参谋方面,超前性、主动性还不够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不断加强和改进办公室工作,紧紧围绕全行的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出好主意,抓好协调,搞好综合,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上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1500字范本【2】
上半年,我支行按照总行和XX支行工作部署,认真贯彻全行XXXX、XXXX、XXXX工作方针,全力配合网点转型工作,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强化内控和风险管理,齐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确保了我行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的稳健运行,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受欧洲多国债务危机及国内市场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金融体系发展减速,加大了金融业经营发展的难度。在大气候不利的环境下,我支行上下同心,全体职工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指标,截至六月末我支行;
(一)公司类指标增长显著。6月末,对公存款余额为XXX亿元,较年初新增XXXX亿元,增长幅度和实际增长量都排在XXX支行所辖网点前列。对公存款日均增加XXXX,列XXX支行区所有网点第X位,新开对公账户XX户。授信业务通过授信工作人员努力,为避免风险,上半年,我支行共收回个人贷款XXX万元,避免因利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并且对XXXXX进行了。四级不良贷款收回XXXX万元,整体质态有一定好转。
(二)个金类指标较好完成年度计划。五月份数据,14项可比指标中,XXX项超过XX分,5项得到满分。储蓄存款
余额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列XX支行所属网点第3名,工资客户新增数XXX;银行卡有效消费额XXX;新增特约商户数XXX;电子银行柜面替代率XXX;个人网银有效新增客户数小XXXX。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坚持以职工为本,狠抓职工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组织归属感,努力打造团结、和谐、高效的战斗集体。今年来,我支行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实实在在谋发展,真心诚意办实事,理顺了人气,凝聚了人心。一是建立XXXX支行营销奖励措施,对支行发展做出贡献的职工,在获取支行营销奖励的同时,XXX支行增加额外奖励;二是定期组织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凡是上级下发文件都由专人先进行理解梳理,将提炼好的重点要点交由职工学习,对难点进行讨论。做到业务准确性高。三是用亲情温暖人,在职工生病或家庭出现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加大帮扶力度。
(二)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梳理自身业务结构,以产品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为手段,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确保支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XXX支行拥有对公客户XXX余户,数量排全区网点第二,公司客户存款更是占了存款总量的77%。如何利用少有的人员营销服务好庞大的客户群体是工作重点所在。我支行建立起如下一套办法;
一是建立起自己的客户分级营销制度,在开拓新客户的同时,应注重维护存量客户。将客户按照存款保有量100万-500万,500万-1000万,1000万以上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级别,组织营销人员分头分层营销;二是进一步完善存款客户的监测制度,锁定日均余额在XXXX万元以上存款客户,加以重点监测,增强对客户存款异常变动的反应灵敏度,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三是增加对公服务柜员,目前我支行安排X名对公非现金柜员,X个现金对公优先窗口,满足每日对公大量业务;四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利用网络与客户密切联系,第一时间将我行政策和产品信息通知到客户。
(三)落实总行和XXX支行工作精神,大力推进扁平化工作。营业网点扁平化是现代银行结构趋势,扁平化后能够实现3层集约化管理模式,大大降低网点非经营压力,能够释放基层网点人力资源,能够激发出网点经营活力。我支行确保将每次管辖支行的会议精神和文件内容,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一位职工,定期召开会议,宣传扁平化管理的优点,提高职工思想认识,确保我支行扁平化过程中职工能够及时转变思想,积极参与支行的各层级竞聘活动,无不良事件发生。
三、上半年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高端客户分层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支行自行创立了客户分级营销管理办法,但是对高端客户管理分层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全行建立起一套对高端客户差异化服务制度办法,让网点营销工作有方法可依照,有资源可利用。只有通过一些高端的文化沙龙、经济论坛等服务手段,才能够吸引客户,留住客户。
二是客户经理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行产品少,客户经理工作人员少,经验少;大部分理财业务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差;大多数通过客户经理老客户持续营销才有所成效,在吸引新客户方面明显捉襟见肘。
三是6月初新业务系统,职工磨合熟练还需要一定时间。
四、下半年的工作方法
篇11
执法、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环节。只有规范执法行为,才能保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进而推动全民守法、树立法治权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更要增强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
(二)加强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由此引发大量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矛盾化解,还要坚持严格公正规范廉洁执法,切实防止因自身执法不当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因此,必须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强化自身监督制约,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适应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提高人权保障和证据意识,在执法办案过程中要尊重当事人的各项合法权益,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律师、证人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依法全面收集证据,不仅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的证据,也要收集其无罪、罪轻的证据,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做到不枉不纵。
二、加强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执法理念陈旧。检察工作中,一些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中,依然存在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配合、轻监督,重数量、轻质量,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等观念。有的为了突破案件违法取证,或者认为只要案子办好了,程序上的问题不是问题;有的简单理解社会效果,把执法游离和脱离法律之外,不讲程序,不遵规则,追求自以为、所谓的、局部的“社会效果”。有的重数量、轻质量,存在过分追求有罪判决,对改变定性、数额认定等案件质量不高问题重视不够等。
二是执法违反程序。执法主体方面。有的地方由于受检察官严重短缺影响,为缓解人少案多的矛盾,让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参与办案。执法行为方面。在自侦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相互自侦部门与侦监、公诉部门相互借用办案期限现象;对律师会见、查阅案卷材料等配合不积极,时常借故拖延,甚至设置障碍;有的因受12小时限制,往往存在侵犯被调查人员合法权益等。
三是执法公信度不高。总体上看,人民群众对基层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是充分肯定的,但极少数检察人员执法不严、不公、不廉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执法形象。有的干警不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存在随意性,滥用自由裁量权;有的干警执法能力不强,办案水平底下,往往大案办成小案,小案办成撤案;有的干警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律师,接受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律师吃请,收受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律师的财物等。
三、加强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法治理念教育和规范执法主题教育,夯实规范执法的思想基础。实现执法的规范化必须从源头上杜绝执法不规范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为规范执法提供思想保证。检察干警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始终秉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新理念,真正把规范执法贯穿于执法办案每个环节,以规范促公正,以规范树形象,以规范赢公信,切实增强规范执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规范执法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认真组织开展执法思想研讨、典型案例剖析、规范执法警示教育等活动,并针对检察干警思想实际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检察干警牢固树立严格规范执法的思想意识,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始终绷紧规范执法这根弦,自觉遵守规范执法的各项规定。
篇12
“十五”以来北京市校办产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资产总额达到788亿元,比2001年资产总额增长了145%(2001年为322亿元);净资产总额336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15%(2001年为156亿元)。此外。收入总额大幅增长,利润总额逐步上升,上缴利税连年递增,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可观的服务。
高校科技产业贡献突出
经济指标比重占绝对优势。连续几年高校科技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企业的90%左右,上缴学校利润的50%左右。纳税总额的80%左右。科技企业经济指标的绝对优势,充分显示了科技产业在全市高校校办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校办产业对学校研发经费的支持也已成为了学校横向科研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一批著名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高校孵化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成功转移了一批先导型产业项目。北京高校科技产业涉及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领域。拥有许多自主知识产权及拳头产品,符合首都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已成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科技园服务社会作用日益显现。北京市高校现建有大学科技园14个。技术转移中心9个,其中国家级园区8个。入园企业1368家,吸引项目1230个。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加速高校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高校校办产业不仅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提供支持。更大程度地发挥了社会效益,体现了校办企业的特殊作用,实现了既服务于教育又服务于社会的有机统一。
此外。普教系统校办产业也发生重大变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5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确定了高校科技产业工作要遵循“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并且明确要集中力量把抓好规范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重点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对高校所有全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二是建立新的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有条件的高校组建一家国有独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经营公司或有类似职能的公司),有效规避高校经济和法律风险,在学校和企业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根据教育部部署,市教委把推进全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全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规范化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首先,全面动员。统一认识。2006年4月,市教委召开全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动员会,印发市教委《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工作意见》(京教办[2006]6号)。全面部署了北京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许多学校召开改革动员会,有的学校还召开了企业职工参加的会议,宣传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之后。市教委成立高校科技产业改革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并组织了专题培训。为更好地为基层单位服务,编印了《北京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资料汇编》。
为解决企业改制中有关产权(股权)划转、资产处置、人员安置、注册登记等问题,市教委多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与实施。
开展清产核资。市教委统一组织了对市属市管高校、中专校、直属直管事业单位企业的清产核资,市属市管33个单位101家企业完成清产核资,并得到市财政局的批准;部委院校也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
对校办企业全面清理。各高校根据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彻底清理学校(含院系所)对外投资及所投资企业的情况。通过清查,市属市管有5个单位清理出企业48家。
加强督导工作。为做好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指导,并推介典型,以带动全市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北京教育科技产业信息”网。对全市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动态报道,编写了10期工作简报。市教委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教育部2006年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专项检查和2007年自查工作要求。对部分部委高校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市属市管单位逐一听取汇报。
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1 初步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与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规范化建设工作高校建立起了新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根据上报情况统计,拟组建资产公司的26所高校中(其中市属市管单位9个),目前已有9所完成组建工作(其中市属市管单位2个)17所正在组建当中(其中市属市管单位7个)。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据统计拟参加公司制改造的企业273家中,已经改制的企业173家,正在办理改制的企业100家。此外。拟注销的企业163家中,已注销企业75家,正在办理注销的企业88家。整体出售企业12家。
2 基本实现了校办产业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
高校资产公司的组建,改变了过去学校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起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资产纽带关系,资产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义务。承担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学校不再直接出资办企业。学校的企业(或股权)统一纳入资产公司管理,形成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防火墙”,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经营给学校带来的经济、法律风险。
3 总体做到了人员稳定和国有资产不流失。
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是继2000年启动全市校办产业改革工作的延续,在连续几年的改革工作中,有260家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转让、注销,涉及安置职工2848人。其中事业编制1648人(规范化期间数据),没有造成一起群体上访事件,没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总体做到了人员稳定和国有
资产不流失。
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成功实施与推进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做好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是关键。通过动员、培训、研讨、督查等一系列措施,使学校领导对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认识。领导认识到位。才能保证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改制必须妥善安置每一位职工,做到人员稳定,关系和谐,才能保证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
此外,普教系统校办企业在转变职能,为教育服务等方面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市校办产业工作“十五”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高校领导重教学、科研,轻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对发展校办产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
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和企业资产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校办企业与学校之间、校办企业自身之间,存在产权关系不清,资产混用等现象。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执行中不能完全到位,少数学校出现违规甚至违法问题。
三是激励政策不落实。在高校,教学科研是主流,很多学校在校办企业工作的人员存在着职称评定、课时认定等人事管理方面的政策障碍,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贯彻以岗定编的原则,将会影响到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中的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校办企业的原有为学校筹措经费的功能,为教育教学提供实习场所及条件的功能,为学校改革承担分流人员的功能均已逐步弱化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如取消对校办产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举办校办企业的积极性;受脱钩政策影响,个别区县采取了停止办校办企业的政策。此外,有的区县将教育经营性资产直接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
上述问题影响了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管理不规范是主要问题,这里面既有管理体制问题,也有企业运行机制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北京市校办产业到“十一五”末的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北京市教委制定了北京市校办产业到“十一五”末的总体目标,并制定了主要任务,其中高校以科技产业为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科技产业
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应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开发与成果的转化,把国家与北京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应立足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具备企业孵化功能的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同时注意吸引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社会资源的投入。要建立完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场化体系,建立科学的孵化体制与投入撤出体制。
高校科技产业应当紧密配合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等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使高校科技产业成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质量、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阵地,发挥其应有的人才培养作用。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要充分利用高校在人才聚集与品牌的优势发展文化产业。集中资源,打造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图书音像、教育培训、数字动画业等产业。要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整合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未来的发展需求,统筹规划,稳步发展。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批有实力的高校文化企业集团。
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规范化管理学校餐饮、商店、物业、宾馆、印刷文印等后勤服务性企业。后勤服务产业必须紧贴学校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领域。使其提供的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保障学校稳定。要大力引导、鼓励扶持咨询、策划等现代服务业。
采取有力措施,使市校办产业在新阶段走向光明的未来
到“十一五”时期末。将采取有力措施。使北京市校办产业再迈上一新台阶。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校办产业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校办产业的功能和作用。要把对举办校办产业思想认识统一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来;统一到“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基本思路上来。
建立经营性资产监管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各级校办产业管理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控制以教育资源投资办企业建立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对外投资决策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明确监管责任。实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对学校所投资企业的审计监督;健全校办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强化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建立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协调,为市校办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今后以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创办或投资入股的科技或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校的主要投资方式。因无形资产投资的高风险、高回报、高投入特性,必须要有相关政策,建立灵活的投入撤出机制。为此,教育、科技、国资、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将加强协调。在无形资产评估、划转、交易、投入撤出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鼓励持有无形资产的高校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篇13
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先后开展农民工返乡现场法律咨询会、3.15维权周、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者现场法律咨询会、送法到郑楼、送法制图书到洋北小学等一系列法制宣传会。
三是全面做好中期验收工作。今年是“六五”普法中期验收之年,在年初就制定迎接验收的工作计划,并召开全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和“六五”普法中期验收工作动员会,布置任务,做好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制作“六五”普法宣传材料,同时精心选取龙河的乔庄、幸福街道的幸福社区、区实验小学、精科集团、工商分局等单位作为示范点,5月22日、6月6日区人大和市检查组先后到我区检查“六五”普法工作,我局从台账准备、示范点的选择、汇报材料的准备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准备,获得了区人大和市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做好新闻信息工作。3月底我局成立新闻信息写作小组,并积极与市局、区委区政府新闻中心对接,了解写作动态和写作要求,同时联系江南日报、法制报、法制网频道,争取更多采用我局新闻信息。
二、人民调解工作
一是深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防。依托划分的排查网格,积极开展村居(社区)和基层单位每周、乡镇(街道)每半月、区每月的集中排查,加强重点地区矛盾纠纷的排查,及时上报排查发现的纠纷隐患,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的要求,实行矛盾纠纷信息直报、快报及“零报告”制度。遇到重大矛盾纠纷要直接、迅速上报至区司法局。若无纠纷信息情况,实行矛盾纠纷信息“零报告”每天下午4:30前通过矛盾纠纷调处工作QQ群上报。
二是提高专职人民调解能力。组织乡镇(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及部分优秀村居调解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由司法局领导班子主讲人民调解的相关业务知识、调解技能及相关案例,并邀请了区人民法院同志讲解以《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等为主的民事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人民调解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专业调解队伍建设。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局、经信局、总工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区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的实施意见》,要求在职工人数300人以上的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年初调整了区级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进一步完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
上半年,全区排查和受理社会矛盾纠纷共991起,调处成功989起,成功率达99.8%。各类纠纷主要集中在劳资、拆迁、交通事故及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其中婚姻家庭纠纷共发生171件,占比17.3%;劳资纠纷共发生116件,占比11.7%;拆迁纠纷共发生107件,占比10.8%;交通事故纠纷共发生94件,占比9.5%。
三、社区矫正工作
一是密切协作,规范社区矫正衔接工作。上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同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沟通,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衔接工作。做好审前调查、假释评估工作。通过审前调查、假释评估把好社区矫正“入口关”,上半年以来,共为法院、公安、检察院、监狱出具各类调查评估意见函133件,采信率达100%。
二是加强举措,规范社区矫正执行工作。今年以来,我们以“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认真做好监管,要求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将电话汇报记录、思想汇报收集、集体劳动和学习的组织及走访等监管工作真刀实枪的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同时实施平台监管,监控到点。推进监控现代化,以定位管理系统为依托,实现移动管控网络全覆盖,对重点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全员定位管理,严格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审批制度和双担保制度,加强重点人员的严密监控,目前全区共有167人被定位监管。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矫正工作队伍素质。首先是对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开展月培训,以会代训社区矫正业务知识,不定期组织业务考试,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季度考核。其次是对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绩效考评。对专职考工作者的工作实绩进行绩效考核,一月一考核,实行积分制,工作实绩和薪酬直接挂钩,工作干的好积分就会高,积分越高工资越高,奖优惩劣。
目前,我区在矫社区服刑人员470人,其中缓刑366人,假释95人,督予监外执行8人,管制1人;上半年期满解矫110人,因疾病死亡2人,无脱漏管,无重新犯罪。
四、法律服务工作
一是以创建省级优秀司法所为动力,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为巩固司法所软、硬件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月26日在罗圩乡召开了全区规范化司法所现场会,会上介绍和观看了罗圩乡、陈集镇司法所建设。
二是以构建和谐村居为契机,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居活动。建立“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截止5月底,乡镇(街道)、村(居)签订法律顾问合同率达100%;积极开展送法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全区共印发宣传材料12000份,为做好法律服务宣传,区局印发了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发给司法所,在社区、村(居)发放;围绕区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城市更新和旧房改造,提供法律服务。
三是以年检注册工作为契机,推动全区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再上台阶。按年检注册工作要求,使全区15个法律服务所61名法律工作者顺利通过年检注册;举办法律工作者培训班,请区法院法官上法律知识讲座,受到了与会参训者的一致好评;同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在全区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法治惠民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法律问题,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四是以“深化法治惠民活动”为抓手,以年检注册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加强诚信教育,严格财务、业务。今年以来,全区基层法律工作者共担任法律顾问一家,诉讼事务434件,非诉讼事务513件,解答法律咨询2088人次,办理法律援助473件。
五、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法律援助进农村。印制法律援助知识宣传手册,把法律援助知识宣传到农村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并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向农民赠送一本法律援助书籍、赠送一张法律援助程序卡和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活动,让广大农民了解法律援助的性质、对象、条件和程序,重点围绕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婚姻家庭等领域解答群众咨询。
二是法律援助进社区。在社区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向社区的低保和特困户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将社区内所有低保户、特困户、老年人、残疾人等受援对象分类建立档案,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对象发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打造社区的“快速通道”。
三是法律援助进企业。深入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工地、企业,通过发放《法律援助便民卡》、《农民工维权手册》、《法律援助指南》等资料,张贴《劳动合同法》和法律援助宣传挂图,宣传法律援助知识,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表达合理诉求和保护自身权益。
四是法律援助进学校。积极与学校协作,建立“中小学法律援助工作站”,充分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职能作用,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4年上半年,我中心共受理各类案件267件,其中刑事辩护51件,民事216件,全部录入法律援助管理系统。接待解答法律咨询600人次,代书5件。
六、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