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三段考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是物理命题的重点、热点。从2009年江苏物理试卷看,全卷15道物理题,其中属于核心主干内容的力学占45%,电学占40%。试题的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3:5:2的要求,其基本结构与平时训练题和各地模拟试卷题目基本类似,显示出了较好的稳定性,试卷的区分度和总体控制较为理想。从试题难易比例分析,考生在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上下功夫,就有了基本分。因此,夯实"双基"依然是复习备考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复习中,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注重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要求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清楚,紧扣其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注意物理学科不同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把握重要概念、定理、定律的内涵和外延,以不变应万变,并结合典型习题加以训练,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我们将物理高考复习分成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以块块为主,点块结合,做好查漏补缺,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筛选。所以第一轮复习形象比喻就是知识的一次整理。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侧重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上下功夫,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所以二轮复习就是对知识的打包。把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综合起来,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训练为主,训练必须高效。习题必须精选精练适量,所以第三轮复习就是对知识的瘦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二、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五种能力:(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能力。在这五种能力中,理解能力首当其冲。在复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对重点知识与解题方法的复习。如:带电粒子磁偏转的圆周所在平面、圆心位置、偏转角、回转半径的确定等基本方法。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近几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实验是物理的基础,离开实验,物理科学就不会产生,更谈不上发展,所以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中必须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
能力是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行总结深化再应用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因此在复习中,我们注意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选编习题做到浅、精、新、实,不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偏、难、怪题上,通过基本题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特别是2009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众多的似曾相识的试题,更加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重视物理思维容量大、方法有通用性、模型有典型性的常见题的训练,如下面这道题:
题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 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
求 (1) 恒力甲作用过程物体的加速度a1与恒力乙作用过程物体的加速度a2之比?
(2)恒力甲作用过程物体末速度v1与恒力乙作用过程物体的末速度v2之比?
(3)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焦,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多大?恒力乙做的功多大?
这道题前两个问题按一般思维方式分三段求解,但计算较繁;更好的是分两段,将前一个过程做匀加速处理,对比竖直上抛运动的解决方法,后一个过程包括反向后的运动作为一个完整的匀减速运动,由两个运动的位移关系列式求解,通过这样的分析点拨,使这种处理减速到反向运动的一类问题的方法得到深化;或运用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定义式求解,但要求思维更严密,还可以结合v-t图象求解;第三个问题可以讨论功的有关内容。
复习中通过这种典型题训练,引导学生对物理过程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联系实际既是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物理概念的规律要尽量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实际模型和情景,并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以便从中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形成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考试作为复习教学的基本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分层次训练:我校本届高三理科班按程度分成三个层次,试卷按程度命题,试卷中有两个较难题目给程度高的班级做,程度偏低的班级考卷另出一些基础题。2、易错题的处理:学生做错题是因为他们在对知识的理解上有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认识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很难通过一次甚至多次检测加以克服,如单摆摆球摆到最低点绳子的功率问题等。通过测试,发现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对每次考试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作记录,教师在下一单元考卷中掺入一些前面几章存在的典型易错题,如在曲线运动单元测试中发现速度分解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很低,下一次阶段考再出一个速度分解题目,这样采用"滚雪球"法滚动复习,收到较好的效果。3、训练学生审题能力:每次考试后针对学生"读错题、会错意"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讲析,引起学生的重视。4、训练答题速度和规范性:根据以往高考时有些学生答题速度慢、时间不够的情况,我们有意识加强答题速度能力的训练,平时考试在题量不减的情况下有意压缩答题时间。
三、突出重点,融会贯通
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近几年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求改、求变的原则。经过研究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我们能初步明确今后考题的特点,把握命题方向,科学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突出主干知识,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答题技巧,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讲练并重,精讲精练精评
1. 讲:突出针对性,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2.练:以定时作业为主要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抓好运用知识能力的单元、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靠拢2006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
3.评:讲评练习时可突出两类问题:①学生错误率较高确又不属选题自身有问题的;②错误率虽不高却有分析的必要的,关键在对学生认识的变化有好处,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好处。讲评应主抓实质,“实质”即错误形成的原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自悟,同时要重视思维方法的灌输。讲评中“点击要害”和“引导反思”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应以学生的思维量和思维暴光量为一节课追求的目标。我们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没有"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而是"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
题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从A站出发沿直线AB 运动,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随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站的速度恰为零,已知AB相距为s,汽车在全程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题3、(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福建试题,25题)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以上两题虽然题面不同,情景不同,问法不同,但两题研究对象都是先加速,后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与减速时的加速度不同,且开始、结束都静止。我们认为题2是我们高三复习时的常见题,基本题,如果我们讲好它,学生能吃透它,当学生遇到题3时就自然会想到它们的运动情景,解题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二)组织专题讲座,进行学法、解法指导。
我们采用归类、对比方法进行专题复习,如对弹簧问题进行归类复习,使知识得以延伸和扩展。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两方面:⑴读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部份;读《高考说明》。⑵总结: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准备。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训练,提高应试表达水平。
篇2
二、学情分析
我 今年教授三个班的数学教学,原来带两个理科班:(8)班和(9)班,进入高三以后,又加了一个文科班:(3)班;本届学生是第一届课改生,在高一、高二阶 段,无论是教师或学生,思想认识都不到位,学习抓得不紧,尤其课时不足,只重进度不重效果,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不好,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 趣不足。并且,学生的知识回生太快,有明显优势的学生较少,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不强.还有不少数学是缺腿的优生。
经过与同组的其他老师商讨后,我打算分三个阶段来完成XX届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
首先,理科班在暑期补课期间到九月末完成高三选修2-3及选修2-2第二章定积分部分、合情推理中的数学归纳法等内容的教学。然后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文科班同学九月份开学后直接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 从20xx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XX年3月底或4月上旬结束
第二轮 从20XX年3月底或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结束
第三轮 从20XX年5月中旬至5月底结束。
根据往届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届学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1、只跟不走
部 分学生认为高考复习就是把高中的数学课的内容再重新上一遍,所以,同样只要上课听牢,作业做好就可以了。虽然复习课堂上听的很认真,作业做的也很认真,但 从来没有去想听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然提高不大,碰到新情景的问题时有解决不了。我们认为主动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保证。外因可起重要作用,但它必须通过内因 才能起作用。只有学生主动起来,对每一堂课都有一种需求的心态走进来,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不只是跟在后面,而是走到前面呢? 我的对策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在课前几分钟自觉地对本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的习惯,或者把本堂课的要点梳理设计成 练习,课前发给他们,或者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让他们去回顾、思考,可以说课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强化是学习的生命。
2、只看不写
一 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尤其我们(9)班学生多数有这个毛病。加强分析思 考,这本身是件好事,但过了头,就成了坏事。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 过多,甚至碰到很熟悉的题目,考试中没了思路。所以我们的对策是同学们平时的练习和作业中必须要有完整的书写步骤,提高表达水平。高考中,只有把你的思维 通过解答完整反映到卷面上,阅卷老师才有给满分的可能。
3、只练不想
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高考复习资料五花八门,这些同学在复习中埋头苦练,拼命做题,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觉得在复习中应边练边想,必要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不要搞题海战术,而要强化自我总结。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但要精,并在做题后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出一些问题的规律,并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真正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
三、指导思想
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不同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结合上一年的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四、目标
1、高考平均分力求达90分;2、解决优生的数学缺腿问题;3、培养尖子生突破120分.
五、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我提出第一轮教学和复习建议:
(一)同备课组老师之间加强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参照周边省份20xx年《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教学要求。
2、研究高中数学教材。处理好几种关系:课标、考纲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3、研究08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趋势。特别是山东卷、全国卷、上海卷以及广东、江苏、海南、宁夏等课改地区的试卷。
4、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及时了解XX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5、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本届高三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复习教学计划。
(二)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基本技 能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 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高考试题千变万化, 异彩纷呈,但无论怎样变化、创新,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所以,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 思想方法的理解,乃是数学复习课的重心。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基础题、中档题不需要题海,高档题题海也是不能解决的。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甚 至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 是最有用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 有机认知结构。
(三)提升能力,适度创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 意命题。新大纲提出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 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 出思考和判断。其中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需将思维、运算、空间想象有机结合去完 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更高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中表现为:①领会题意、明确目标;②寻找解题方向和有效解题步骤;③正确推理和运算,表述 解题过程。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广泛迁移的实现。实践能力在 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创新是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综合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处理 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 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 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 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适用于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 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考查结合进行。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 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常用的数学 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具体操作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迭代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二是逻辑推理方法, 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解析法、归纳法等;三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 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 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 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 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 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讲三道题,不如愉快宽松的引导学生探讨完两道题。
我 建议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教师有计划的精心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从中精选和改编部分面目新,质量高,难度适中,针对性强的试题,有 计划的组织学生训练,讲评,以少胜多,提高效益。对学生要求会、快、对,会即有方法,会动手;快强调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量; 对即准确,指解答正确。只有会,才有可能得分;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试卷);只有对,才能得满分(指某道试题)。在复习中,首先要训练学生解题 有办法,能动手,但决不满足于此,尤其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以往的月考中可以看出(8)班和(9) 班的多数学生都有这个通病。要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功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要尽可能稳中求快,对基本题提高熟 悉程度,才有时间去思考新题、难题,对基础题、中档题要清楚明白,准确熟练,对难题要量力而行。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试卷讲评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辐射性。讲评不是简单的公布正确答案,一是帮学生分析探求解题思路,二是分析错误原因,吸取教训,三是适当变通、联想、拓展、延伸,以例及类,探求规律。还可横向比较,与其他班级比较,寻找个人教学的薄弱环节。
(七)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题进行强化训练
抓 基础题,得到基础分对大部分学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这已是不争的共识。比如,08届我校线下20分的考生就有几十人,这些考生若能减少基础题的无谓丢分, 那么升学率就会大幅上升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首先抓好90分一120分的低中档题,教师在复习的过程当中结合所教学生实际,对学生在某一 块加强一下就能增加得分的内容要精心组题强化训练。
这一轮复习我校统一以《三维目标》这本资料书为主,再参考《全线突破》等其他资料,以达优势 互补。打算每一讲用3个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典型例、习题讲解,第三课时,作业讲评及数学思想、方法、总结。作业以《三维目标》 资料书每一讲所附的 能力提高为主,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其它资料。
这一轮复习应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 联系,特别是代数推理题、三角函数变形题等常常出问题,解析几何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题目,其基本套路不熟,缺乏运算的恒心,概率题不能突破排列与 组合瓶颈,选择题与填空题的速度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重点、难点突破,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第二轮 专题过关
对于高考数学的复习,应在一轮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题过关分思想方法与技巧过关和小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及应用题过关。
在 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需配合着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 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
第三轮 综合模拟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仿真卷为主,一定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考试时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不断总结考试经验与考试技能,真正高考时不慌神,沉着冷竣,创造性地考出高水平。
六、具体内容安排:
表1: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时数教学内容
01 周 7.7-------7.25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02周 9.1 -------9.13选修2-3第二章 离散性随机变量分布列
03周 9.15 ------9.20选修2-3第三章统计案例 选修2-2第二章定积分
04周9.22 ----- 9.30选修2-2第二章定积分及合情推理部分
05周10.6 ----- 10.11合情推理部分级第一次月考
06周10.13 ---- 10.18集合 函数概念复习
07周10.20 ----- 10.25---2.3函数的性质、图象 函数综合问题
08周10.27 ---- 11.1 函数应用 数列
XX周11.3 -----11. 8 数列综合、应用问题
10周11.10----11.15数列应用问题 高三第二次月考
11周11. 17----- 11.22评卷、三角函数
12周11.24 ----- 11.29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13周12.1 ----- 12.6平面向量
14周12.8 ----- 12.13不等式的性质、解法、证明
15周12.15-----12.20高三第三次月考
16周12.22-----12.27评卷 不等式综合问题
17周12.29-----1.3直线和圆
18周1.5-------1.10直线和圆锥曲线 合肥市一模
19周1.12------1.17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放寒假
表 2: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时数教学内容
1周2月2日7日 点、线、面 角与距离
2周2月9日14日 柱、锥、球及综合问题
3周2月16日21日排列、组合、和概率
4周2月23日 28日 概率与统计
5周3月1日6日 极限、导数与复数
6周3月9日14日合肥市二模
7周3月16日21日 程序框图
8周3月23日28日专题一:数形结合思想 专题二:函数与方程思想
9周3月30日4月4日专题三:转化与化归思想;专题四:分类讨论思想
10周4月6日 11日专题五: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专题六:构造法
12周4月13日18日8合肥市三模
11周4月20日25日专题七:选择、填空常用技法
12周4月27日5月2日 热点追踪
13周5月4日9日 热点追踪
14周5月11日 16日 热身训练
15周5月18日 23日8热身训练
16周5月25日5月30日 回顾、反思回归课本
6月4日10日 迎接高考
拓展阅读: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一般而言,考生的复习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这些都是理解的障碍,同时也是记忆的障碍。考试时,往往使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难以提取出来。通过全盘的通读,才能对信息进行记忆编码,分类梳理出知识点,才能明白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结构。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在不看课本只看笔记的情况下,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一地过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看,这样就会加深印象和巩固记忆。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彻底掌握基本知识,使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自控化、实用化,便于指导技能操作,进行思维训练。经过解题复习,使记忆率达到95%以上。
什么是重点?重点是指使用次数频繁、应用价值高、又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它们往往是在考试中每考必现的那部分,是大纲中要求熟练掌握的那部分,也是知识网络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
什么是难点?难点一个是知识自身的,是一般性的、大家共有的;另一个是相对于考生个人的,是个体性的、因人而异的。一般性的难点往往是指概念比较抽象,易与其他概念相混,运用时易发生错误,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综合的知识。个体性的难点是由个体思维方法的差异、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个体知识中的缺陷与漏洞决定的,这些难点老师一般不会仔细讲,但它们又往往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给考生造成很大障碍,成为考生自卑的原因。因此,每个考生一定要把自己学习上的难点找出来,予以特别重视。
另外,本阶段考生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解题时,先从显在知识点切入,挖掘出隐含知识点,构成已知条件,并由此为向导从大脑中搜索出未知条件知识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三)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主要是进行检验复习。考生用尝试回忆记忆法把前两轮复习过的内容想出来,强化记忆。回忆一旦进行不下去,立即看书或笔记,接续回忆线索。在回忆的基础上,自选一到两套模拟试题,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自考,巩固记忆效果,及时进入考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