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电气工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电气工程论文

篇1

(二)设计缺乏深度。

建筑电气工程中,由于施工图的设计深度较差,设计的文件也缺乏足够的可实施性,给实际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但面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也难以充分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此外,普遍存在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深度未能达到工程建设要求,或文件的编制深度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例如照明系统设计图中,未将详细的规格、型号备注出来等,进而导致了电力设备适用性缺陷的产生。

(三)各专业的不协调导致失误的出现。

在电气工程防雷接地处理过程中,防雷接地的设计图仅出现在电气图上面,且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位连接装置,例如在施工图中,并没有将作为防雷接闪器的建筑物结构件钢筋的技术要求、连接点位置、搭接等内容进行详细标记等。在实际电气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且因考虑不周到出现遗漏,均会使得电气配合及土建产生失误。其中,外引接地连接点漏设及接地钢筋网连接点出错为常见的电气配合失误。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由上述可知,设计阶段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一旦出现设计质量问题,便会引起更多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大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管理力度。

(一)加大电气施工图纸的会审力度。

工程正式开工之前,设计、承建单位,以及业主与监理人员均会参与施工图纸的会审,以期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为有效避免施工中不必要损害的产生,就应加大电气施工图纸的会审力度,就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展开分析,明确建设方的需求及项目的定位;认真审图,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尽量解决对工程质量及工程造成影响的问题。在对电气图纸进行会审时,需对整套施工图进行通观、核对,检查图纸是否齐全,系统图、大样图、平面图是否统一,控制设计、动力配电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要求相一致等。

(二)充分做好专业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在项目开工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对土建及电气施工设计图进行查对,将存在交叉施工的部分列出,并在配合施工前制作好各种预埋件,同时做好防腐处理工作。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把好材料质量关,推行质量卡措施,确保各种具备完整资料,只有经过建设及监理单位的签字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其二,做好基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配合土建单位及时做好预埋止水挡板及强弱电进户电缆穿墙管工作,并提前准备好需要预埋的吊杆基础螺栓、铁件、配电柜基础型钢,以及吊卡等预埋件,不得出现遗漏;其三,明确电气工程的重要环节,确定电力电缆、配电装置及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的交接与协调环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开展超前监管工作,并监控好重要环节的基础上,促进整个工程系统的质量控制;其四,加大对安装调试阶段的质量管理力度,首先对线盒及配电箱内压线做好样板,确保压接牢固,布线整齐,按规范要求连接接地线,预留好接地端子;在调试设备运行时,应遵循先单体,后联动,先空载,后带负荷的原则,并先对继电器等可调元件进行调整至规定值,再对机械及电气性能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重点对导线穿管铺设及吊顶内线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检查。

(三)加强电气工程安全管理。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在控制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施工原则,制定相应的安全组织及技术措施,与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专门设置专门持证上岗安全员一职。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建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安全用电措施等审批制度;其次,制定技术交底制度,向施工单位及用电人员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用电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解;其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及安全管理制度,对用电人员及专业电工开展定期用电安全教育工作,严格坚持持证上岗原则。

篇2

在防雷接地的相关作业的应对策略,在防雷接地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上,在施工之前必须对相关的施工人员和专业负责焊接的工人讲明施工质量和施工要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认真施工,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和要求上,及时和老技术员工进行询问,避免在作业中出现失误,影响工程的质量。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深入了解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对扁钢和圆钢的各自搭接长度问题,一定要了解清楚,必须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在施焊的过程中是三面施焊还是两面施焊等问题,一定要询问清楚,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麻烦。在电缆的敷设上和电缆的接线工作上的应对策略,主要是电气相关施工人员要按照规程操作相关的电缆敷设,对水平和垂直敷设的固定工作中一定要按照要求选择相关的配件,在电缆桥架的技术标准如转弯和电缆的弯曲要一致,对于多个相位的电源安装时,要根据规定颜色选择绝缘层的颜色和接地色,或者两者的颜色应设置成相同颜色。要必须保证相关的单股铜芯线的横截面和多股铜芯线的横截面的配置要求。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的前后,必须认真的学习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对自身的技术有明确的认识、对工艺的要求和质量上的要求有清晰的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艺水平和技术业务。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线管问题方面和桥架的施工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施工之前,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地对建筑电气材料进行检验,使线管的质量得到保证,达到相关的预埋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和施工要求,对相关的工艺规范有熟练的掌握,如对焊接的要求,禁止金属导管的接口焊接,在焊缝的特殊要求,在焊缝的后壁钢管与相应的套管进行焊接时,需焊接的焊缝保证密集和全面。要特别注意避免渗漏水分,用严密的措施连接连接薄壁钢管螺纹。对于非镀锌类的电缆桥架的连接板两端不要接地线的跨接,在进行手工开槽时,若不能手工开槽,施工人员应维持较好的机械开槽状态。在配电箱安装方面的施工应对策略时,要检查配电箱的施工情况,对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施工作业方案、图纸进行追责检查,方便对相关配电箱在安装时出现的安装线路问题进行检修和解决。在安装铁制的配电箱时,要确保铁制的钢板厚度完好无损固定,在配线时的回路要比配电箱上所开的孔数少。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布线施工对策主要是在导线的连接和管线在铺设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分析,特别需要保证其精密度在对衔接出的导线接头处焊接情况。在确保接地线的氧化时要抹上大黄油,以保证其氧化的速度下降。不同的导线是不能混杂在同一管线里面,还要防止划伤绝缘体,区分相、零和接地线的颜色。

篇3

智能化技术又被称为人工智能技术,其是利用人体仿生学,采用计算机模拟处理模式的一种技术。目前,智能化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了智能化技术的概念,虽然现在仍有一些科学家对智能化技术抱有怀疑态度,但现代智能化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图像、声音、语言等条件的识别,进行智能化处理系统的运算,并对机械、计算机系统、照明工具、交通工具等进行自动化控制,使得人工劳动量下降,同时也增加了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业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末期已经开始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在现代建筑业中,如电气系统的控制。如今,智能化技术中还加入了更多学科的理论,例如自动化、仿生学以及语言学等。在建筑业电气工程中加入智能化系统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内电气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提高电气控制和运行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性和运行速度,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增加电气装置的自我防护能力。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的电气工程中,其主要是由于智能化技术具有控制自动化、检测自动化等优点,更加重要的是,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引用可以帮助电气设备更好地进行优化和升级,并以此为人们更好地提供服务。

1)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控制自动化特点。

在建筑的电气工程建设中,对于电气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机制是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电气工程中,对于电气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我防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用电量正在逐年提升,不论是普通居民建筑、企业办公建筑、工厂生产建筑还是军工实验建筑等,都需要极大的用电量,这也为我国电力部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而在用电量急速增长的今天,用电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栋建筑电气系统使用安全与否与其控制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的电气系统中,对于电力输送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保险丝断电措施、线路绝缘措施、紧急拉闸措施等,这些安全措施比较原始,对于现代建筑用电安全起不到根本保护作用,而且这些均是被动保护机制,例如保险丝断电措施,即是当线路内电流过高,其引起的温度变化已经超过了保险丝的熔点,这时保险丝自然熔断,减少过高的电流对电气的伤害。而现代智能化技术则不同,它是采用传感和定位技术对供电网络中各电气的供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某一区域电量异常,智能化系统就会对异常电流所能产生的伤害进行高速运算,如果结果是对电器设备有损伤,则智能系统就会自动切断供电,保证电器设备及使用人员安全,这是一个主动的防护过程。

2)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检测自动化特点。

在电气系统投入使用后,对于系统的检测维护工作也是一个保证电气系统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检测维护工作中,工人在事故发生时需要逐一对系统进行检查,采用排除法进行故障点的寻找,这种模式极其消耗人工,同时工作效率也十分低。由此很容易引发相关设备损坏加重,或者对使用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而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电气工程中后,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统的自动检测特点,将整栋建筑或一个区域内的供电网情况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进行监控和检测的工作。一旦事故发生,计算机可以通过事故所在区域附近的传感器和检测设备对故障进行定位,同时利用智能化计算机处理系统对事故进行有效地分析。相关检测人员只需要根据智能化系统锁定的事故地点和事故类型对其进行排除和维修工作。智能化系统在对事故进行检测时,其所需要的检测时间较少,对于事故的反应灵敏,而且智能化系统通过专家系统或模糊逻辑分析系统可以对事故类型进行有效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较准确。这样就可以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在到达事故现场前已经能够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做出一个大致的规划,节省了现场抢救维修的时间,减少了电气设备的损失,提高了电力使用者的安全系数。

3)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的优化和升级。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建筑的电气工程建设中,不仅仅可以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提升电气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维修时的高效性。同时,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相关电气系统设备的优化和升级。智能化技术拥有两大核心优势,一是遗传算法,二是专家系统,这两项优势能够使智能化系统实现对电气系统管理和检测的自动化。同时,如果将这两个系统应用在电气系统设备的改造和革新工作上,可以研发出更多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相关设备,从根本上提升和促进电气设备的发展。

篇4

建筑电气工程一般都是在隐蔽的地方进行。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是线盒内的电气工程,在这项工序当中,其施工个周期非常长,各种工序又十分繁多,要不停的进行埋线和穿线的处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电气施工中某一项环节出现了具体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整个工程就要重新返工。同时,在线盒内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子工程项目繁多,各子系统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和复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气工程施工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在这三个特点中其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完善必要的施工管理体系和施工管理方法。关于影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高质量的种种要素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

三、影响新时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要素分析

(一)关于施工的环境与气候要素的影响。在理论上,电气工程与其他建筑中的工程相比,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条件要求是最高的。这是由于,电气工程隐蔽性和复杂性的要求,还有就是每个环节的系统对气候的要求都不仅相同。所以说,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主义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的系统的分析,一定要选择有利于电气工程施工的环境和气候。

(二)关于电气装置自身质量的影响。众所周知,电气装置属于消耗品,一般都有自己的保质期,再加上这些电气装置在经过长途的运输和保管之后再次进行使用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想象不到的质量问题,这对于电气工程施工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首先厂家出产设备存在一定概率上的质量问题;其次是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或者是其他因素可能会不利于这些电气装置的保存,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再者一些人为因素可能也会对电气装置产生影响。

(三)关于施工人员对于电气工程施工的影响。在整个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当中,施工人员是影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影响。这点不难理解,再完美的电气装置和施工环境最后还是要人进行操作进行施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不具备相应施工素质和技术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必要会出现对电器装置安装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操作失误。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电气工程施工中故意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施工的问题,以至于必须返工。所以说,我们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一定要重视人的因素,积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以确保整个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新时期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管理体系分析

(一)关于施工之前的管理问题。有句古语说的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也是如此。要知道,施工之前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工程施工之前,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全方位,无遗漏式的对今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不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策略。不仅如此,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在其他建筑部门的配合下对设计部门完成的图纸进行深刻的分析,整体把握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预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对一些结构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地方进行细致的剖析,必要时要召集各方面专家共同研究相关的可行性施工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前我们要做好相关的施工图纸复核工作,要确定整个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准确没有相应的错漏并以此做好相关施工安排和施工进度表。

(二)关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电气工程在做好施工之前的管理的相关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则进入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当中的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管理的核心,因此一定要做好这个阶段的管理的相关工作。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操作,必须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整改,直到合格为止;第二,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所需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以及进场验收方面的工作。材料在进场之前,所需配备的进场资料一定要齐全,还要通知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只有验收通过之后,才能够将材料运用到施工的过程当中。第三,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与其他工种作业相互影响的问题,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的与分包单位以及建设单位进行协调,确保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到阻碍施工的问题。

篇5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开工前详细审阅电气工程施工图纸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其在各个领域中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角度观察,都能扑捉到电气技术的身影,电气工程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与生活实践相生相伴。在建筑中加入电气技术元素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需求,其施工质量备受关注。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就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详细审阅电气工程施工图纸,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分析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和交流,明确交叉施工部分,根据确定的施工进度做好电气施工准备工作,而且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还要与土建施工人员相互配合、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夯实基础。在设计电气设备图纸时,设计人员要预先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设计图纸中的重点和难点作出说明,完善设计方案,为优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1.2检查各专业配套设计是否合理

检查各专业配套设计是否合理也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前要完成的准备工作,主要目的是防止当施工主体完成之后,却又需要增加综合布线等情况,而使原本已经设置好的管线等不能正常使用,进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加大了工程投入成本。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在施工难度大的地点布设管线,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影响施工质量,给后期的施工主体环节造成较大的困难和压力,最终使工程验收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基于此,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合理化设计专业配套线路。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其关键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把握施工材料的质量关,选用品质优异,且具有相关证书的材料,并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运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只有实验结果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应用于工程施工中。其次要合理配置线路,严格依据技术施工指标进行线路铺设。最后要根据建筑实体的实际状况掌握好各管道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保障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2.1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给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活动带了很大的便利,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建筑电气工程是为了适应时展而产生的,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关系到工程主体施工是否能够正常、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地位。在此阶段中,要做好施工的基础工作,比如做好墙体的防水处理,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引下线的预埋等工作。另外,相关专业人员要相互配合,积极沟通和研究,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为设计出完美的施工图纸做铺垫。

2.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主体施工阶段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要做好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此有效促进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对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确定配电设备之间的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其次,在做好基础环节工作的前提下,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在此期间,需要电气工程和土建工程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明确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流程,便于电气技术人员进行电管铺设等工作。电管埋设是整个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一旦出现失误或差错,就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无法进行,进而影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进度。因此,要以谨慎的态度进行施工主体阶段的质量控制,遇到问题,及时修复。

2.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由于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是根据水平线与隔墙线进行确定的,因此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砌筑隔墙之前应将水平线与隔墙线进行再次确认,以免出现失误,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抹灰之前,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并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采用压接和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穿在管内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接头,必要时应尽可能把接头放在接线盒内。

3施工完成后的验收工作

3.1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工程,在施工完毕之后,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之后才能正式进行使用,建筑电气工程也不例外。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协助质量验收部门进行最后的验收工作,并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其质量进行验收,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只有验收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才允许其正式投入使用。

3.2对工程不合格的处理

在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如果存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环节或部分,必须坚决进行返工处理,直到验收结果合格为止,在极大程度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住户的生命安全负责。

4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电气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对企业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相关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要做好各个阶段的施工工作,做好技术交底,选用质量优异的施工材料,合理布设各个线路。在施工结束之后,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施工验收工作,杜绝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加强质量控制,坚持安全为首的施工原则,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极大地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纪登峰 单位: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6

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通常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消防设备配电系统三个方面,笔者在下面将做详细介绍。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按照供电负荷等级的确定进行设计与施工,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确定供电负荷等级时要确保一级供电负荷保持两个电源的供电,其中一个电源产生故障时要确保另一个电源不受影响;而且供电负荷要保证出现线路故障时,供电不会中断或者是迅速恢复。因此,在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火灾探测器的位置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好探测器的种类和位置。在蓄电池间可以设置氢气探测器、防爆感温探测器等,及时监测着火的可能性和状态。根据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8.1.8条“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要留出日后调试、更换探测器的空间,不要将复杂的管道和电缆桥架布满屋顶,特别是电缆桥架存在着火的可能性,不要将探测器安装在桥架附近。与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其位置的显眼性,可以将其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出入口位置。手动报警按钮只具有报警功能,在火灾发生时,可以通过手动报警按钮向火灾报警器发出信号,所以更应该灵活设置手动报警按钮的位置,宁滥勿缺,降低建筑的损失。

2.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需要三个工作协调配合,即消火栓的联动、喷淋系统的联动、消防控制室与压力开关及喷淋泵的运行状态的联动。启动消火栓有三种方式:直接按消火栓泵按钮;通过消防控制中心的联动柜;通过消防泵房的控制柜,与此同时,要确保消防泵的运行状态能及时反馈到消防泵控制器上。喷淋泵的启动可以通过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另两种方式与消火栓的启动方式一致,总之,压力开关与喷淋泵的运行状态都要及时反馈到消防控制器上。在以上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需要做好防水、防潮措施,可采用开式消防水喷头和闭式消防水喷头。开式喷头一般是敞口的,火灾发生时安装在管道上的控制阀自动开启,喷头自动洒水并灭火;闭式喷头一般在室温达到一定温度时,控制器作出相应的反应,此时要打开喷水器喷口的密封盖才能喷水灭火。比火灾更可怕的是浓烟,烟中多含有有毒物质,火灾发生时人往往会因为缺氧而窒息。因此,在消防中,除做好灭火工作外,还需要做好排烟工作,为逃生提供通道。在消防工程的设计时,要考虑到与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开启后,排烟口的电动防火阀应该给出相应的信号,并关闭空调送风机。此外,还可以设计自然排烟窗,一种是自动开启,一种是手动开启,要避免在建筑外墙上布设广告牌,也不应该设计跨层窗和高窗。要充分利用窗户的有效可开启面积,避免窗户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提高排烟率。防火阀的设计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排烟率,在设计和安装时,要规范防火阀的安装与质量管理,并给予高度重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也可以采取消防广播的做法,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可以与火灾应急广播联动,通过“火警系统”来控制。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消防广播系统是独立设置的,这样有利于控制。火灾报警系统采用的声光报警器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消防广播系统通知人们逃生,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并有效减小踩踏事故发生的频率。

2.3消防设备配电系统

消防设备配电系统也是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部分,在消防过程中,电源供电突然中断时,要确保应急发电机组能够自动启动正在运行的消防设备。应急发电机组的功率具有特殊性,不能允许全部的供电负荷。所以,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由于发电机组的熄火导致的长时间断电,分批启动消防设备能够减少该情况发生的频率。在进行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与施工时,可以通过低压断路器将非消防电源进行切除。由于低压断路器所需的电流与框架电流不同,采用配电室低压出线开关的方法,或者是在主配电箱上切除消防电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允许电流通过,既安全又能满足要求。

篇7

2.1符合用电负荷标准的变电系统设计方法分析

强电工程是整体建筑工程是否能顺利投入使用的重要施工项目,也是电气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关系着工程质量与建筑物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中强电模块的规划设计时,要格外注意采用的方法与施工手段。在初期的强电设计施工图纸上一定要明确标识各种配电间与大规模用电设备,各个楼层设备的最大用电额度与最小额度都要在强电施工设计图纸上明确表示。施工工程方在进行建筑的具体施工时要参照初期的规划设计,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以保障施工质量与建筑安全为先决条件,变电系统设计方法具体应参考用电负荷标准决定。

2.2建筑供电与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

供电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的核心,也是强电施工中的一种,不仅要满足整个建筑的用电需求还要保障供电工程中的安全问题。照明系统设计方法的选择决定了建筑用电是否节能环保。因此,在进行供电与照明系统的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建筑物基本用电需求,还要尽可能考虑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比如,在简单的照明系统中可以不使用普遍廉价的白炽灯,转为使用节能灯具,虽然节能灯与白炽灯相比有很大的价格劣势,但从长远来说,节约下来的用电成本会远远弥补前期在灯具选择上多出的开销。类似于此种节能方法在供电系统与照明系统中存在许多,要针对不同建筑物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法选择。

2.3加强电气工程强电施工项目中各模块的监管

我国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模块缺乏独立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因此在整体施工中会出现各施工部门不互相协调的单干现象,也是导致前期设计无法正常进行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施工前各工作人员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即将开展施工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排查电气系统的安全问题,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执行性。其次,对于施工单位来讲,要严格遵守施工中的规章制度,从前期选择设计方法到施工中各模块的具体操作环节,都要做到符合相关标准与安全等级。最后,在施工工程中各模块施工人员要加强交互管理,及时沟通不同强电施工模块间的矛盾与冲突,避免后期出现问题后不得不进行的返工处理。完成以上各部分的监管与整合协调是强电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篇8

一、我国建筑施工中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就我国当前多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现状来看,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普遍性的缺失。其中,管理体制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内涵缺失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实际现状,具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就其缺失现状来看,我国建筑工程中存在的相关缺失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现就其实际缺失内容,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建设工作的主要重点内容。1.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由于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在我国建筑施工单位中具有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丰富以及实际施工工作覆盖面较广的特点,在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中进行施工管理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相关工程施工领域的各个细节进行覆盖。这一施工方式就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管理工作的实际职能也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职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就此看来,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管理内容上以及管理机制的构建方面都需要得到相应的加强。然而就我国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来看,多数施工工程的管理者都没有对管理体制的构建做到较为深化的认识,实际管理机制的构建依旧进行着与传统管理体制的构建模式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这就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在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作中表现出了较为不完善的实际管理体制,管理工作的实际内涵出现了目的与实际不符的现状。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对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具有着较为高度的促进作用,进行较为完善的实际管理体制建设也能直接提升我国电气自动化相关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提升,并直接提高电气自动化相关建筑工程的品质以及效率。就此看来,缺乏健全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作为我国建筑施工工程中较为严重的缺失,需要得到相关革新。2.缺乏正确的管理方法。由于电气自动化相关建筑工程在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上均与传统的建筑施工工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而在实际管理方法上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性。因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工程量较多,且涉及面广等特点,这使得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管理需要负责的内容较多。为了保证施工管理充分发挥作用,通常在具体执行施工管理之前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及电气自动化施工特点及要求,合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方案,选用适合的管理方法,以便在电气自动化施工中有计划的、有序的执行施工管理。但就我国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的管理现状来看,管理的方法以及实际内容与传统建筑工程依旧存在着较大的相似度。这在提升了实际管理机制的效率同时却忽视了电气自动化相关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工程之间的体制差异,进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上存在着重点管理方向缺失的问题。相关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作进行之前,往往忽视了对实际管理机制覆盖面的实际考察,在实际管理方法上也一味采用着较为固定的管理内容与管理手段,这在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的实际进行中往往只能降低施工工程的有效性,并降低管理机制发挥的实际效力,进而导致后续电气自动化施工中按照方案所实施的施工管理方法不尽人意,使施工管理效果不佳,不利于保证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

二、优化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施工管理相关有效措施分析

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相关电气自动化施工工程中依旧存在着较多方面的缺失,既制约了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实际发展,同时对我国电气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施工工程存在着管理工作相关的实际制约性,因而就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发展前景而言,对建筑工程相关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进行优化革新具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与研究价值。为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相关电气自动化施工工作的高效性,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优化工作。1.做好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作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准备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能够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有效的管理工作的相关帮助。因此为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相关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对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进行施工工作准备阶段的监督提升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首先,应当做好施工工程的前期准备。由于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能够有效在后续施工工作中对管理的实际内容进行优化与简化。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作由于其存在着较为广泛的涉及内容,因而在准备阶段如果没有对实际设计内容进行较为良好的优化,实际施工工作没有了相应依据则会导致因设计施工不合理而返工或施工工作不达标而引发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而相应质量问题的变数一旦产生,就会对传统的建筑施工电气自动化相关工作的管理问题造成影响。其次,应保证设备选型的科学性。由于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工程的实际内容较为丰富,在设备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相应的广泛需求,因而就建筑施工的实际内涵来看,想要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设备选型方面同样应加强相应重视型号、规格不同的电气设备的性能和标准,进而对采购的电气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功能测试、使用分析,进而根据不同设备的相应质量来满足对于施工工作的具体要求。2.电气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在实际施工管理的直接提升方面,需要管理者对以下两方面进行管理工作的革新加强。首先,需要监督工作人员加强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及电气自动化施工要求,规范化、合理化地实施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电气自动化施工工艺,避免质量隐患遗留。加强施工管理的实际规范性,不仅能够促进工程施工相关工作人员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且就其施工管理的工作内容来看需要使施工人员端正态度,并就实际管理职能来完善其管理的相关体系,做到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相关施工的科学性与完善性。

作者:黄炎 单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彭公俊.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3884.

篇9

导线电阻率高、熔点低、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尺寸不够数等;电费耐压低、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开关、后半夜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灯具、光源粗制滥造,机械强度差,防锈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等;各种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耐折性差等。

2.防雷接地问题

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焊渣不敲掉、避雷带上的焊接处不刷防锈漆;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直接利用对头焊接的主钢筋防雷引线。

3.电线管敷设问题

薄壁管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PVC管代替金属管;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时出现“死弯”。管子转弯不按规定设过渡盒;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够,“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严重。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用焊接;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管子埋墙、埋地深度不够,预制板上敷管交叉太多,影响土建施工。现浇板内敷管集中成排成捆影响结构安全;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不安全的隐患;明、暗管进箱进盒不顺直,挤成一捆,露头长度不合适,钢管不套丝、PVC管无锁紧“螺母”。

4.室外进户管预埋问题

采用薄壁铜管代替厚壁铜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与水平进户管网电焊驳接成90度角;进户管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好。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电气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产品多。采购人员识别真假能力差,把关不严;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技术不过硬;操作中不认真负责,图省事方便,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管理人员要求不严,监督不够;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

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1.电气设备、材料方面。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对主要材料,诮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

2.防雷接地方面。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

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木建设如果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塔接圆钢。

此外,民用建筑屋面用电装置电源线路的防雷电波入侵一定要重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冷却水塔、信号灯、建筑照明灯、风机等大量建筑附属装置的配套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热器更是以其低耗、节能、环保的优越性日益受到民用住房的青睐,但对于这些设备伸出到屋面的延伸线路和电源线路的防雷电波人民军队入问题应该得以重视,因为:(1)这些设备大部分安装在屋面,金属构件比繁杂且与大地相互融合,本身就很可能成为雷击的重要目标,即使处于房屋顶端避雷针或避雷带能够涉及的范围之内,也存在遭受雷电绕击的可能性,不能合理高效的避免雷电直击,控制线路和电源线路引入协电波侵入可能性是非常高的。(2)由于这些设备、设施其导入电路的微电子技术成份多,耐受雷击及其电磁效应的能力是有限的,对雷电过电压及其电磁效应的防护标准就相当高,需要构建合理高效的拦截平台、屏蔽机制、接地信号、分流等科技技术措施来加以保护,而现实是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使这些设备教育局端避雷针能够保护的范畴之内就高枕无忧了,忽视了屏蔽机制、分流和电位等配套保护机制的采用。

篇10

(1)从事电气安装的人员技术素质差。

(2)电气材料市场混乱,把关不严。好多工程都是私人承包,在利益驱动下,大量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施工企业对电气安装质量不够重视。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往往“重主体、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

(4)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2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举例与防治对策

2.1室内敷设钢管

(1)存在问题。

①管道不进箱、盒或插人箱、盒内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②管口有毛刺,管口不防护,致使管道堵塞.③弯曲半径太小,有扁、凹、裂现象.④管道外水泥砂浆保护层太薄,造成墙地面顺管路裂缝.⑤管煨弯及焊接处不作防腐处理.⑥箱、盒任意开孔,不齐整;安装电器后箱盒内垃圾未消除.(7)管道敷设过长且弯曲部位过多,超过规范要求.

(2)防治措施。

①管道必须进人箱、盒,不得留有空隙,并在箱盒内外用螺母锁住.如管子进入箱盒长度不一致,应用钢锯锯齐.②施工人员在锯管时,要及时用圆锉将管口锉出喇叭口,管道安装完毕,要及时用纸堵住管口或用厚布包扎管口,避免土建施工时砂浆进人,堵塞管道.③弯管时,要用定型弯管器,将管子的焊缝放在内侧或外侧,弯曲时逐渐向后移动煨弯器.对于管径在25mm以上的管子,应采用分离式液压煨管器,灌砂火煨或直接选用定型弯头.配管时,管子最小弯曲半径应是管径的6倍.④加强图纸会审,将交叉敷设的管路降低至最大限度,暗敷管表面要有15mm以上的素砼保护,以防止产生裂缝.⑤加强检查,及时做好金属线管的防腐处理.⑥箱,盒开孔必须使用开孔机,不得用电焊任意切割开孔,及时消除箱、盒内脏物,并用接线盒盖将箱、盒临时盖好,待土建施工结束后,拆去盒盖,安装电器设备.⑦管道超过下列长度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

3电气施工单位资质及承包工程范围问题

3.1存在问题

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不按建设程序办事,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或个体户)设计或承包工程。由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

3.2预防措施

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一般来讲,10kV及以上的输变电、供电工程由施工单位总承包后,专项分出由当地供电局承包。10kV以下的供电工程分包给水电安装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部门应协助建筑单位认真审查承包和分包单位的资质,提出审查意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好施工单位。

4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

4.1质量问题

①无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和检测试验报告等文件资料;②导线电阻率高、熔点低、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尺寸(每卷长度)不够数等;③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内部接头多、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④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⑤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⑥灯具、光源粗制滥造,机械强度差,防锈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⑦各种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耐折性差等。

4.2预防措施

(1)领导重视,监理人员、采购人员要把好质量关。可通过考查,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

(2)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

(3)对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及时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去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5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

5.1存在问题

①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②焊渣不敲掉、避雷带上的焊接处不刷防锈漆。③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④直接利用对头焊接的主钢筋作防雷引正经一。

5.2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②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接地装置》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5.3预防措施

①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②增强管理人员和焊工的责任心,及时补焊不合格的焊缝,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③根据GB50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6措施与建议

篇1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现代的房屋建筑中,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从而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近几年来经报道的雷电灾害屡见不鲜,由于雷电的袭击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甚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建筑的防雷措施都非常完善,然而由于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智能化建筑的不断涌现,从而使得现代建筑必须要进行电气工程防雷,从而才能提高建筑的防雷水平,确保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从而为建筑电气工程防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就目前建筑电气工程防雷的实际情况而言,传统的防雷方式和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建筑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水平,还必须要加大对建筑电气防雷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总结出更加科学完善的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技术,进而才能够为社会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出发,对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建筑电气工程防雷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当太阳把地面晒得很热时,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地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的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极性的电荷。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温度高达6000—20000℃,所以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闪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会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

二、建筑防雷

1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1024-1)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是指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引下线,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为达到此目的所采用的设施、手段和措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它包括等电位连接设施(物)、屏蔽设施、加装的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措施。

2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

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因此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等电位联结。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内平行或交叉敷设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是防止电磁感应所造成的电位差能将小空隙击穿,而产生电火花,每隔≤30m做好接地。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因此,做好进线端的防雷保护,做好均压环及防侧击雷是防雷电波侵入的主要措施。 一、二类防雷建筑低压进线全线采用直埋地引入,将线路架空引入户内时不少于15m的一段应换电缆(金属铠装电缆直埋地,护套电缆穿钢管)进户,并在架空与电缆换接处做好避雷保护。二类防雷建筑当架空线直接引入时,除在入户处加装避雷器,并将进户装置铁件做好接地外,靠近建筑物的两根电杆上的铁件也应做好接地,且冲击接地电阻≤30Ω,所有弱电进线的保护应同强电进线。防雷建筑要做好均压环及防侧击雷保护。均压环从三层开始,环间垂直距离≤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与环可靠连接,均压环可利用结构圈梁内的钢筋(钢筋必须贯通成环路)。一类防雷建筑30m以上,二类防雷建筑45m以上,三类防雷建筑60m以上,要做好防侧击雷保护,沿建筑物外墙做一周水平避雷带,带与带间垂直距离≤6m,外墙上所有金属栏杆,门窗均与避雷带可靠连接,避雷带再与引下线可靠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目的是在于等电位,并且由于两端连接使其与引下线形成并联线路,使雷电流更讯速的入地。

3防雷电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高电位对金属设备或电气线路反击的措施

篇12

施工前对各专业施工班组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使各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成优率达标,实现预定管理目标。

1.2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保人员。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侧外,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

1.3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盆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加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最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2加强事中控制

2.1项目经理部要落实质量责任制

实施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企业应始终贯彻项目经理责任制是项目管理基础的原则。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首先在于明确责任制的基本内容,项目经理受企业委托对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应负责并确保完成承包合同,降低目标成本,并落实质量、安全,达到各方面的要求。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项目中的一些重要行为,如材料的选购、分包商的确定,企业应规定项目管理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以便项目经理参照执行。这样可以防止个别人在建设过程中利用职权牟取私利,又可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保证公司的信誉。

2.2注意防治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

(1)常见电气工程质量通病。

(2)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3)防治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

3加强事后控制

(1)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所用材料、电器、设备、成品、半成品的品牌、型号、规格、性能和施工工艺安装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及有关专业规范、标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质量允许偏差,但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一般项目质量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

(2)对工程不合格品的处理。对于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4结束语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前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勾三利.民用建筑常见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对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4).

篇13

2、现场签证

混乱因为存在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对预结算知识和成本管理的认识,对于签证和结算往往忽视了其依据的重要性。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时盲目签证,甚至存在未加以审核后便确认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存在部分制造假签证而设计对应名目的部门,仅仅在项目结算的时候办理签证,而真正需要办理签证的问题上却没有办理;甚至还存在劳务班组办理的签证毫无依据。施工时,造成混乱的签证工作,严重影响了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

3、成本控制

人员水平未能及时与时俱进在预决算编制过程中,编制方法对建筑电气工程有一定的影响,每个工程都需要适合自己的预决算编制方法。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施工设备被逐渐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对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加强,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这样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就会逐渐减少,这些因素会使临时的工程发生变化,造成工程成本预算管理失控。

二、施工安装阶段的建筑电气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1、做好建筑电气工程项目成本的前期

控制要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管控的起始点应为施工前期环节。在该环节中应注重项目的经济性,从该项目所拥有的各方资源入手,尽可能地利用和选择已具备的物质资源。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除了尽可能地利用好多方资源之外,也应该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进行合理地预估,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改变现存的控制不严问题。

2、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

首先,不仅要对施工完成的工程量按时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同步办理进度款手续;另外,变更资料必须经过工作人员认真审核和整理,与此同时,也要详细分析变更的结果,还要处理好反索赔以及索赔工作;与之相对应的,将施工过程的记录、文件以及图纸完整保留,为顺利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解决项目过程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而处理好索赔工作。其次,对中间支付的付款和计量工作正确的完成。项目工程中的招标材料、施工合同以及投标预算等使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中间支付有凭有据;现场施工情况以及进度是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间支付的基础和前提;再加上施工进度的审核必须保持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效评估施工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兼顾性,合理跟进和检查项目实施,同时还要根据刘彩琴承钢经营管理部施工动态情况适时调整施工计划;对中间支付报表科学计算,同时对劳动力使用、合理配置设备、材料等及时跟踪和控制,比较和分析施工现场情况和项目图纸之间的差别,应当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付清施工项目款项,及时完成计量工作。再次,对工程现场签证以及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由于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业主的需要,对项目工程施工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从而确定工程数量和功能。可是工程项目的签证以及变更过程中必须完成技术评审,同时还要准确进行经济核算,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提高工程变更增加费用的利用效率,加强管理,防止浪费。不仅如此,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现场签证问题产生,但是在实际签证办理的过程中,要以施工合同为依据,确定补充协议和招标文件,对签证的条款要反复仔细审核,保证在合理范围内调整施工合同,满足施工双方的要求,从而为工程造价索赔提供依据。另外,还要遵循现场签证办理准则的要求,审查签证,确保签证有据可依,防止各种多报或假报等现象的发生。最后,遵循项目建设科学规律,正确评估项目建设,稳定有序的实施项目计划,以此保证科学有效施工,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3、培养复合型成本

控制人才项目的结算是整个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该阶段下,应该加强合同的管理工作,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整个过程实现全程监督与动态管理,全面加强管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造价师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针对此应加强该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合理配置既懂得施工管理与技术、又懂得法律知识与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施工安装阶段的建筑电气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