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1

(二)科技创新性差且没有科学技术作指导

在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转变阶段,受科学技术支持度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影响,缺乏核心性科技发展元素,很难将其转化为生态经济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诸如:农村耕地质量问题、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都是阻碍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创新技术手段,才可以有效的加快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速度。

(三)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的同时,造成的农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被污染,不仅会阻碍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降低农民收益。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改善,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同时,调查资料显示,造成农业污染的因素很多,如:养殖业污染、农业种植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其中,农业种植业污染最严重,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染、秸秆污染等;养殖业污染主要为:水污染和水资源富营养化。在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鱼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水产品污染已成为影响出口关键因素。

(四)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劳动素质不高

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体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作重要支撑,学生在专业填写的时候很少选择农业,然而实际为,农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对口人才加入。尤其是在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农业专家参与。但当前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整体农业从业队伍人员素质偏下,这种情况,对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1.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度的提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危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据美国气象局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因素下,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释放以CO2为主温室气体约占全球人为因素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农业生产所用的有机化肥数量过多、农业废弃物燃烧过于严重;一方面是农业耕地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所致。而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前者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后者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确保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农业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我国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间发展的协调性。参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开展以防治水土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法调整部分污染严重难以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耕地,提高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农作物秸秆焚烧利用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用水,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脏、乱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二)现代农业科技因素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大力研发各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农村沼气工程,它以秸秆、生活类垃圾等为原料,在减少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秸秆还田技术,它既能够培育地力,改善土质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作为动物饲料、肥料等使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式发展,又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农业协调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产生过程中的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为确保现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生产机制的特点,将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协调运转。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激励机制推动因素分析

1.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参照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采取的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遵低能耗、低碳化及低污染的原则,借助市场与行政调控手段,再结合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及其服务价值,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制约机制。第一,建立以农业废弃物排放为主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财政生态补偿力度,采取“以能代赈”的措施,大力研发风能、沼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撑;第二,征收农业碳排放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期目标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短期目标是增加低碳类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筹集更多的环保资金。

三、提高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革新农业经济生产机制

农村之所以不断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为,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体制过于落后于时展步伐。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低碳经济发展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低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用意,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另外,改革农业经济生产体制,需要在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减缓农业经济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缓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明确我国所追求的GDP增长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持续化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领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发挥其引领作用,做到收入产出的最大化,加快经济产业的转变步伐。

(三)选择综合化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大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急需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化、机械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依照资源化、持续化、减量化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生产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收入,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整合利用。

(四)加大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差,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人作为主导其它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只有作为劳动主体人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从根源上革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所以,我国若想成为农业经济生产大国,就必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需不断开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额度,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适当培训,调动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五)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低碳区域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借助区域政府间的行政调控手段,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序的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低碳产品检测标准及农业生产标准等,在确保各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建立低碳农产品品牌市场,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低碳农产品;第二,政府加大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紧抓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市场增值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节能减排;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开推广低碳农产品信息;第四,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生产制度体系,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生产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制度,争取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制度,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低碳融资。

(六)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改善传统形式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施药数量,降低对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料,如:动物粪便、生物肥以及又复合有机肥等,加快生物型农药研究力度,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害虫灾害,可选择抗病植株的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另外,大力发展可循环性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七)建立低碳农业生产技术试点基地

当前,我国正处在低碳农业技术的探索发展阶段,建立低碳农产品技术试点基地能够有效整合各区域间的农业技术资源,共同研发低碳农业技术,逐步建立起以农村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链,依照市场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组组建区域技术创新团队,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逐步辐射带动提高区域内的低碳农产品生产水平。

篇2

3我国农业经济的结构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迈向商业化,所生产出的农作物的种类不断丰富,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善,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园艺特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根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大中型泵站的水泵和电机都是上世纪70年代产品,比较老化,滴灌管道的老化率也达到50%以上,这严重影响了灌溉能力,而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没有配备一些必要的农业生产机械,如大型收割机、喷雾剂及脱粒机等,都是靠人力去种植和收获,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2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涌,农村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一方面大批青年劳动力外流导致了大量土地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留守家庭”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空心村”问题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已经在多个层面完成了对农业经济制度的改革,但是,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制度,弥补传统农业经济制度的不足,切实保护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改革的推广,通过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政府对农业经济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促进这一系列改革活动的运行,但是,目前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的投入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经济资金扶持体系,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4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利用科技来振兴农业的难度增加。一是农业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较低,甚至有些贫困地区工资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影响了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很难接受农业新成果,加上农业企业实力不强,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并不强,一些新技术、新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推广;三是基层推广经费不足,农业基层技术人员很少,高学历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几乎没有,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

三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完善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具体来说,要从最基本的农业生产灌溉机具、耕地机具、播种机具入手,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要建立相应的农业科研创新基地,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设备的研发,并为农业科研创新活动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实现以科技进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2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要大力发展新、优、特、精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潜力;要积极发展农业新品种,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在实际生产中要选择一些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的农产品,如水稻、瓜果、蔬菜及花卉植物等进行种植和推广;应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发展优质农产品,让更多产品能够进入市场;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地区特色产品,打造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培育新的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了发挥出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优势,就需要重点扶持一批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采用集约化生产的方式,带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进程,追求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效益。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并通过引进技术来完善我国的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走上国际化市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4发展绿色农业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经济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倡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采用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生产方式,形成节能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国通过立法的措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篇3

(一)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从长春市看,农业科研及技术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开发。要保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条件,重点搞好农作物育种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以育种为主的农业科研设施。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搞好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三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要保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不断增加。四要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主要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还要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农民亲眼感受现代化科技,让农民真正想干、愿干、积极干。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实施者,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增加农民科技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长春市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近几年水旱灾害给长春市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长春市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本着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蓄、引、提并举,开源与节流兼顾,以打井和节水灌溉为重点,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要大力发展管道灌溉,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田水利化,关键在于增加投入。因此,必须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长期进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以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工程建设的投入。长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已经开通,各市、县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网络;各乡、镇要建信息站;村要设立兼职的信息员。要加强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生产信皂、的分析预测、规范运作程序,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信息,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国际国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交易。

(三)制定和完善农业法律、法规,给农业和农民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依法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民,要清理和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我们的法律法规能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建立既适应WTO规则、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长春市种子管理实施细则》、《长春市兽药、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长春市农产品市场准人办法》等地方法规和政府章程,尽快完善我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一)培育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

入世后我们面对的经营主体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因此,我们要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组建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龙头企业要走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龙头企业要向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龙头加工企业要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加工深度为主攻方向,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开发、由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由低产高耗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按国际标准生产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

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切实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保持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国外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生产、购销等一条龙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像美国的新奇士橙协会,由6500户果农、61个包装公司自发联合,统一商标,统一价格。首批新奇士打人我国市场,就是由这个协会“包打天下”的。类似这样的协会在美国就有上百家。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的成功作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基础,尽快建立各类农业协会。协会要制定和执行章程,代表农民和企业利益,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三、以入世为契机,加快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稳定种植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特别是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以粮食为主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压缩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专用玉米、绿色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要重点围绕薯类、瓜菜、果品、花卉苗木、优质烟叶、特种油料、药材、食用菌等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蔬菜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入世给我市蔬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看,我市发展蔬菜产业还需慎重。人世后为避免种粮受到冲击,各地都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现在,蔬菜生产也出现了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现象。比如,我国蔬菜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贸易额却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要以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发展蔬菜生产。

饲料作物要重点发展高能量、高蛋白优质品种。现代三元种植结构排序是: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把长春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必须以发展饲料作物为战略依托,积极引种饲料玉米、紫花苜蓿等高能量、高蛋白优质饲草,用优质青饲料作物替代以玉米为主的高成本精料和低养分粗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优势和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瞄准国内外中高档消费群体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

长春市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过剩,人世后土地密集型粮食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但却为劳动密集型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市畜牧业产值已达到了农业总产值50%,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大、皓月成功地打人国际市场,为我市参与国际竞争取得了经验;人世后粮食和饲料价格趋于平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我市应对人世,推进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工业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拉动,这也是我们与发达城市的主要差距所在。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大、加工深度不够。长春市的粮食加工转化量仅占粮食商品量的25%,畜产品的屠宰加工量仅占肉类总量的23%,国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多在90%以上;从加工规模看,长春市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就是较大型的加工企业,而国外大型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1万吨以上;从加工深度看,仅以玉米为例,美国以玉米为原料加工产品达4000多种,而长春市常见的仅几十种。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三次产业的内部联系看,提高农业效益最终要靠农村工业化。没有工业的拉动,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更快的发展,大宗农产品就摆脱不了出卖原料的状况;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说,也要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达不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是长春市现阶段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村社会结构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就业结构的调整。都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而必须放眼于城乡结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要内、外同时进行。外部调整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是我国下阶段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可以拓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发展增强内在的活力。因此推动以城市化打头的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区别于以往农村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特征。如果将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那就将使这一轮结构调整陷入困境。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国力看要提高城市化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农民非农化,成为市民.改变农村社会结构,才能使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篇4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逐步展开,我国农业经济又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不难发现:由长期剪刀差抑制农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到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现在将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系内。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受到我国各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在展开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还应根据本区域的特性小论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综上所述,本着以上农业经济发展原则,笔者将就商丘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隔离发展的态势,通过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中,在城市与农村经济能量的耦合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农村经济又主要以农业经济的形态存在着。

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阐述如下:

(一)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1)农业生产企业化;(2)农业生产规模化;(3)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小论文,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这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小论文,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二、基于内在要求探究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

上文已从普适性层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目光转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上,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目标导向。最终,为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够建提供思路。

(一)培育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河南省的经济若要实现腾飞,则需要省域各经济增长极所建构的节点,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节点间的线型经济覆盖,最后在线型交叉中形成网状结构经济覆盖,方能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商丘市处于河南省东部边缘,通过联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将够建出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建立沟通周遍省份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缺少区位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小论文,其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面食加工行业中,河南省也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比较优势面前,河南省须通过商丘市的区位优势,在该区域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来开展与周边省份的经贸活动。

三、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阐述,有关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如下:

(一)建立外向型农业加工生产基地

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1)满足河南省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在本省经济发展体系内,完成商丘农业经济能量的积累。(2)建立与外省市及国外的农产品供给联系。伴随着商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率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已无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纳。为此,须通过商丘市政府的农产品对外公关活动小论文,实现过剩产能的外部消化。最终,获得农业发展资金。

(二)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惟有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才能实现。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1)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2)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3)由于农村物流体系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参考文献:

[1]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2]安永学.红古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1(6).

篇5

由于科技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到2007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相当于林业、牧业和渔业总和,林业比重只有3.8%。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增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2、发挥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需要科技创新

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资源紧张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此外,科技水平低而导致的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障碍。

3、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科技创新

由于科技水平落后,我国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处于高能耗、强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状况。2005年我国化肥产量为4770万吨,2006年农药原剂为129.6万吨,其中有65%流入水中,导致水资源大面积污染,造成水生物绝灭,农业排水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品及工业废弃如电池等对土壤的污染,致使农产品中有害有毒成分增加,既使得农产品失去了原有的口感和味道,更造成了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致病致癌,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同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绿色壁垒”的严格限制,使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降低。来源于/

4、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需要科技创新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单产增速低。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降低。200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平均单产分别为415公斤、303公斤和360公斤,但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21%、20.92%和2.90%,年均增长率仅为0.51%、1.91%和0.28%,分别处于全世界的12、28和38位,仅相当于高产国家的64.9%、45.73%、33.55%。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2%的农业,但由于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同时也消耗世界20%的水资源和30%的化肥、农药。三是成果转化低。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我国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仅为48%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0%的科技贡献率差距很大。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当务之急。

二、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又一障碍。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够,机制不完善

在国家科技基础建设中,农业科技平台所占比重较低。截止到2009年,在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涉及农业领域的仅有23个,与农业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有关的仅有9个。在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涉农的只有30个。国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单位众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各自在封闭的系统内活动,互相之间缺乏优势互补的机制,总体运行效率较低。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方面还缺乏独特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

2、经费保障不力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0.43%,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3.29%和中等收入国家1.37%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设施条件简陋,无论是在试验条件、基础设施、科研力量,还是在承担课题和获得经费资助方面,都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相距甚远。

3、我国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业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又集中在种植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但真正投入生产使用的不超过三分之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难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低。另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中介市场落后也是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滞后的原因。

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路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基础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成中央、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的布局合理、联合协作的具有国际优势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其成果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有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来源于/

(3)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发展环境,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和制定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有重大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等品种资源,具有遗传基因研究价值等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促进高技术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4)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吸引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正视农业科技的风险性、艰苦性特征,运用一流的待遇吸引和保留流动人才;其次,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理念,在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运用现代激励理论,不断提高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2、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和推广体系

篇6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篇7

随着农村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到2020年,农业经济中将会出现大约一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型,从农业经济转移到非农业经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首先国家的政策能够实现导向作用,引导农民从事其他行业,保证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后,具有同等的医疗、教育等权利,尽快实现农村和城市养老保险的衔接。对于在城市工作时间长,工作稳定的农民工,城市要不断地放宽落户的条件,特别是中小城市更应该放宽落户条件。这样农民的传统定义将会逐渐的淡化,农民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对于农业做得好的农民,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管理。而进入城市中的农民工,可以和城市居民具有相同的权利,更好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职业教育不断地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逐渐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将先进的技术逐渐转换成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村科技发展的投资量,种植先进的农作物,饲养经济效益高的猪、牛等动物品种。积极进行农作物和牲畜的病虫害的学习,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应当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积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发挥农业的环境和生态效益。禁止乱采乱挖,严格资源开发项目的审批,考虑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利益的协调,共同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篇8

作者:聂绍科 单位: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毕节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农产品资源丰富,毕节是一个地处亚热带的山区,境内岭高峰竣沟谷纵横、形成了“十里不同天,十丈不同土”组合复杂的立体环境,繁衍了万千生物,为全区生物新品种选育或物种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基因生物环境。同时,由于毕节地区地势垂直差异显著,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农业、林、果、药、茶、畜牧业品种资源均比较丰富,并拥有众多的名、特、优产品,如马铃薯、有机茶、反季节蔬菜、烤烟、油菜、荞麦、芸豆、辣椒、大蒜、核桃、生漆、天麻、黑山羊、乌蒙乌骨鸡等。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4万hm2,占贵州省种植面积的2/3,而贵州省又是我国种植马铃薯最多的省份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特别是毕节地区的威宁县,因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植物中药材共有1500多种,且品质好,如五倍子倍酸含量达70%,居全国第一;大方海马宫茶叶、金沙清池茶叶在贵州省内外都有很高声誉,海马宫茶的种植和加工还被编入《中国茶叶栽培学》等,这些优势资源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较好。目前,毕节地区已有贵昆铁路、黄织铁路穿境而过,326、321国道横穿东西,交汇于毕节城区,有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随着毕节机场的建设、隆百铁路的修建等,毕节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集散地,为毕节丰富的农产品走出山门,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有线电视、互联网已进村入户,中国移动、联通等通讯遍布全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必须的运输、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加快毕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措施

针对毕节地区实际,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通过科技培训、科技教育、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把农业产业化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当前,表现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因此,试验区要加大科技投入,政府在农业科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对提供优质农产品给予扶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下大力气把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队伍,不断给农业产业化注入新的活力。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联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共同开展贮藏、保鲜、加工等技术攻关,共同研究开发新品种,并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要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科技含量。加快黔西北山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把新品种、新技术引入产业化经营领域,树立榜样。(2)建立优质基地,促进农产品规模经营。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也是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本着“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围绕地委、行署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对马铃薯、烤烟、中药材等加大扶持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增加总量,同时要积极建好一批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织金竹荪、水果(威宁苹果、黄梨)、毕节大白蒜、纳雍有机茶等,实行专业化生产。要坚持科技先行,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要着力培养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加快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3)培育品牌,搞活农产品流通。品牌就是市场,创建知名品牌就是要抢占市场份额。实施品牌战略是提升黔西北山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申报办理注册商标、条形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等,做到产品有名有牌,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其次,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作好营销策划,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在有利地势设立固定广告牌,让更多人了解黔西北山区主要农产品,扩大影响力。要注重培育和创新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效益。第三,要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参加各种形式的展销会、洽谈会、交易会等,不断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篇9

2.1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进行降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化科技技术成功和传统的农业精华进行有效的结合。它可以充分的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共生,将间作套中就似乎恶化立体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效的利用,并且将空间进行多次多层的利用,降低系资源的有效投入;同时,还必须要将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的使用原料,并且有效的变废为宝,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转化率和农业废弃的再生循环,有效的对资源的有效性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有效的环节;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还必须要重视对新技术的改进,通过使用生物肥料和化学、物理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技术的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发展。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对生态农业进行发展国家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性,一个地区的农业资源的量直接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科技技术较高的过程中也很难以改变这一事实。近年来,随着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的资源不断的对农业用地的减少,使得我国人均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且人均的土地面积却相对于较少,和世界的水平相比起来较少了很多。生态经济两者的不协调。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的自然资源相对于较少。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是需要绿色安全无公害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不断的推动绿色发展和无公害产品的发展,并且不断的走出一条公害相对于较少、效益较好,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建设和发展和谐的社会就是发展生态农业当前情况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使得我国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的存在和扩大,一方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同时对农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的影响,如果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旦出现矛盾那么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注重的是科学发展观,并且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因为废弃物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的现象,建设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农业的高效利用,实现农业产品的清洁化和无公害化,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3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倡导绿色有机农业经济绿色的有机农业是建立在循环生态环境系统且保持自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的,据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显示,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种植基地,且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生长调节剂、农药以及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任何基因工程的方法产生的生物,通过实施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过第三方严格的认证的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绿色有机农业是其高水平的发展阶段。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能够降低目前你农业中的生产压力,还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低因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绿色有机农业是一项劳动性密集的产业,为农村的的劳动力长夜就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副产品,更能满足现在的国际化市场需求,能够提高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用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赖科学技术,而且生态农业是由一定的系统研究工程的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原理等方面的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比较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使得技术之间有了一定的优化、组合,并且从而使得农业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就像对农业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使用,就像更好的开发清洁能源、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生态复合肥料等,生态农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促进我们现代科技的推动。而且同时,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加强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生态农业人员的提高和发展,并且同时加强其文化素质。对于那些高水平的、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更好的对其培养,形成优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3加强政府对于循环经济的引导性作用在循环经济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农业循环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以点带面形式的利用,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循环模式的作用。以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出发点,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更好的促进。应该根据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有更好的意识。农业生产环境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来促进农业健康的发展,由此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质量满足实际中的需要。

篇10

2.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及原则。

总书记在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结合各地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为原则,引导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以贵州为例,要充分利用贵州农业资源的优势,建立种、养、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生产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多极化利用,不断减少资源消耗,并积极推行农业无害化清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贵州当地要通过调整农业发展结构来改善与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不断生产高品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遵循农业自然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use)为原则的原则,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遵循生产、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要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尊选因地制宜原则,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依靠科技的力量建立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不断调整农业结构。

二、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

1.低碳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背景下兴起的,低碳农业经济理论将二氧化碳当量作为基本度量指标,构建由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具有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的显著特征,低碳农业经济理论旨在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最终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低碳农业具有发展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的“三性”特征,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

2.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

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包括三点:第一: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它首先要实现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其次是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高效,接着要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最后还要做到合理处置农业废弃物,实现垃圾资源化。第二: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它首先要恢复并且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其次要做好碳森林建设规划,实现森林碳汇效应的最大化,最后发展森林旅游,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第三:以碳中和为要求的立体农业模式。它分为两步,一是实现动植物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生态圈重建,二是加强间种、套种,实现农业生产的空间立体化。

三、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长效机制为重点,强化现代农业政策支撑。

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农业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要不断完善农业投入法律法规,对农业投入强化约束,改变以往的农业投资方式,整合投资;要完善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使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得到保障;要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机制,提高落实水平,真正实现强农惠农。

2.以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要不断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致力于培养优质、无公害、高产的农作物产品,提高对耕地的利用,有效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等;要建立一套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研机构要逐步实现自主经营,服务类的农业科研机构要逐渐实现企业化管理;要不断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渠道,丰富推广形式。

3.以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为重点,强化农业物质支撑。

政府应当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并节水改造,优化灌溉技术,节约用水;要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大力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加快建设高产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要加强农业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快农机装备技术的研发,拓宽农机的作业服务领域,要加快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进行信息示范,构建农村经济信息系统。

4.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强化农业人才支撑。

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培训,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能力。3.5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为重点,强化农业服务支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要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保证市场竞争的健康性与有序性。

篇1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农村金融发展会对金融系统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增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性,从而能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使得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变得更完备,金融工具的种类逐渐增多,金融功能更加齐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行业的繁荣,会吸引外界储蓄的不断流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效开发农村金融资源,能够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加大农村储蓄份额,无形拉动了农村的投资。但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样可能导致储蓄率的下降。金融的发展减轻了流动性的约束,促使金融风险得到分散,储蓄户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随时从金融中介机构获取资金。流动性的减轻,使储蓄户没有较多预防性储蓄的存入,从而导致了储蓄率的降低。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也很重要。利率水平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通常会随之提高,利率的提高会带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影响利率,从而影响储蓄率,所以储蓄率的上升还是下降是不确定的。虽然是不确定的,但金融发展的确会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同时给经济的增长也带来影响。

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转化率”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转化率”是指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方向的转化。通常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使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也提高。在金融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要对一部分资源进行吸收,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的发生,主要是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的;信息成本的发生,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权时会付出信息成本;金融中介机构必然会从中获取利润。因此,金融体系对部分资源的吸收,会使部分资源不能形成投资。它们会以存贷差的方式流入金融机构以及以佣金的方式向交易商与证券经纪商处流入。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会极大提高金融运作效率,使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得到降低。例如,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会使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等发生的交易成本得到降低;降低对农村金融的行政干预,会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促进经济的提高。

篇12

林毅夫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全国的市场规模,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3]有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共识,而关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利用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检验,以期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有效性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为了检验LnGDP和LnFund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利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协整方法[7],用Eviews软件对残差进行ADF检验,以判定其平稳性。对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其结果为:

LnGDP=7.65+0.66LnFund+μR2=0.9089ADR2=0.9032F=159.7045采用ADF检验法检验方程残差μ的平稳性,结果如表2所示。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残差为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

施投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是说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它确定的是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即如果变量X是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那么X的过去的和现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助于改进对变量Y的预测。其数学检验模型为:

其中εt为零均值非自相关随机误差项;α,β为系数。原假设为:H0:βj=0(j=1,…,n),若原假设成立则有:

令非限制性变量(4)式的残差平方和为SSE1,限制性变量(5)式的残差平方和为SSE2,则F(SSE2-SSE1)/nSSE1/(T-n-m-1)应服从自由度为(m,T-n-m-1)的F分布,其中T为样本数量;n、m分别为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决定的X和Y的滞后阶数。如果接受零假设H0,则X是Y的非格兰杰原因;而如果拒绝零假设H0,说明X是Y的格兰杰原因。

对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其结果如表3。其中,F值为检验统计量,P值为检验的概率值(P≥0)。若P值小于0.05,表示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若P值小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否则,因果关系不成立。表3中P值一个大于0.05,另一个小于0.05,意味着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只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原因[5];但由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双向因果关系,因此,从长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可以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

二、原因探讨

基于有效性检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虽然从短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与经济增长是互相促进的。这与世界银行1994年给出的基础设施存量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的经验性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之所以不能验证这一结论,除了战略选择失当、投资效益低下、布局不尽合理且忽视技术进步的原因之外,主要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长长期不同步。

(一)财政支农资金长期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投资建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1985-2003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在“八五”时期为3%,“九五”时期为5.6%,2002年为7.3%;财政支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456.7亿元,但财政支出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78年为13.4%,20001年为7.7%,下降了5.7个百分点。

(二)信贷资金不足

现阶段主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对农业的信贷任务。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和回收周期较长,收费较低有时甚至是无偿服务,商业性银行不愿意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农业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慎贷”和“惜贷”现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1995-2003年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最高比例仅为7.1%。

(三)乡镇负债严重,无力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县乡(镇)财政负担,然而,由于我国县乡(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同时乡(镇)的财政负债已十分严重,依靠乡镇集体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农业税制改革,取消“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一些乡镇对农业公共事业所需资金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根据有关规定,“一事一议”仅限于村级,而且必须是由村里兴办的农田水利设施、人畜吃水设施、村庄道路建设、植树造林工程等全体村民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公共性设施和项目。而这项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年人均不能超过15元。由于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能力十分有限,要求村民自筹资金或举债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难以被认可,即使有些村社开展议事,也大多是“议而不定”或“定而不行”,造成急需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无法兴建,过去利用主渠道“两工”兴建的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毁坏后又无力修复和管理。

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导致:(1)农业基础设施长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社会先行资本”的本质特征。(2)由于资源约束,不能同时或在短期内建成农业基础设施体系,而只能有选择性地建设某些子项或小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的规

模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发挥。(3)农业中的许多重要基础设施本来就依赖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或者本身就是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或者是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在农村和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延伸。在现行城乡二元制度或非制度性的障碍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关联效应和投资乘数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小。(4)伴随着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在整个基础设施投资比例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甚至趋于下降,在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和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发挥。

三、政策建议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不仅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而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早日实现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良性互动。

(一)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农业基础设施则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6];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不够的,必须扩大基础设施的认识范围,在计算农业基础设施的贡献率时,要充分考虑到农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能单纯着眼于农业经济效益,要充分考虑农业基础设施的经济和社会性意义。总之,只有高度认识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才有可能在实践中给予其应有的发展地位。

(二)明确划分事权,发挥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明确划分事权就是要真正严格地划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社区、乡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投资责任和投资范围。(1)全国性的、跨农业区和跨流域的农业骨干基础设施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投资和管理;区域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应以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管理主体,中央政府可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受益区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适当分摊投资成本;小流域和社区范围内的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应主要由社区集体和农民个人负责投资和管理,地方政府可以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2)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都应设立水利等各项专项建设基金,以用于本区域内一些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3)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引导和诱使农户投资建设自用为主的小型工程,并依法处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按投入要素进行补偿与分配等问题。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打破国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唯一来源的框架,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模式,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1)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和工农业经济发展,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和社会资金的分配格局,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要。(2)要逐步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中央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安排的预算内农业投资比重应由目前的17%提高到20%以上。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应逐步转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3)要逐步增加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保持农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长率,银行新增贷款规模中农业贷款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四)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

按照受益范围和排他成本的大小,农业基础设施可划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类,对竞争性项目,由于受益范围不局限于农村社区,外部性大,原则上应由政府供给,但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产权改革,将其外部收益内部化,民间资本也可介入。政府建立财政贴息制度,把一部分财政拨款或财政信贷转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贴息资金增强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诱对有竞争性项目,由于排他性成本不高,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可以补偿投资成本,应放开市场准入,民间资本采用多种方式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探索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体制

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建立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激励机制。(1)对于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2)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产权归合作组织所有;(3)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可拍卖给个人经营;(4)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地方政府要予以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石爱虎,霍学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1996(2):35-38.

[2]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18-120.

[3]林毅夫,林毅夫发展论坛[EB/OL].2003-11-19..

篇13

二、大同市机械化农业未来展望

1.农机服务实现产业化把农机化服务形成产业经营,把单个的农机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和检验,协调安排外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机户的收入。在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过程,政府要加强管理和扶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加大政府对于农机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优惠等等。农闲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于农机户进行免费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农机使用监管,保证农机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

2.农机科技研发进一步加强加强农机关键技术的研发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伴随着农业机构的调整,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新技术、机械设备的研发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品种更加齐全,性能更加高效。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农机化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注重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农机科研部门的干部职工要不断提升素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二是注重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实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伴随着全国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地大潮,大同市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农机化工作。结合大同市的地域和环境特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由市科技局主导,联系各大农业高校、农机企业和农机用户共同努力,加强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创新节水灌溉技术、管理设备、收获设备等等。促进农业与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畜牧业各生产环节上的技术和设备研发。鼓励并扶持农村企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投入,使农产品能够得到大量输出,增加农民的收入。

4.农业科技人才增加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新一代的农民不仅仅凭着以往的经验种地,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他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较快。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素质,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定期进入农村宣传培训。要逐渐扩充技术人员的队伍,提高下乡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并逐渐覆盖到整个农村地区。并定期请专家为培训人员作指导,组织培训人员进修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技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经常举办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农民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可以先重点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培训中尽快掌握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学到新理论,然后把他们也纳入到培训宣传小组逐步扩大培训人群范围。尤其要重视农村的青年劳动力,他们是农村的未来和主力,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和宣传活动,让他们学习到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通过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网,把农机技术推广到整个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