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技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市政工程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市政工程技术

篇1

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篇2

1.开工报告。开工报告中的各项内容均应填写真实、齐全、准确。施工内容应以报建时施工许可证为准,避免以前填写内容时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出现;由总包单位发包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应单独填写开工报告;总承包的开工报告必须经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企业负责人签名及加盖单位公章后有效分包工程及分部(子分部)工程的开工报告由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包括建设概况、地点特征、施工条件等情况。包括总体部署:管理机构设置、施工程序、施工顺序等部署;准备工作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资源需要计划等;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质量、安全、节约、消防保卫、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3.图纸会审记录。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等要求。

4.工程中间验收交接记录。当分部或分项工程完成所承建的施工任务时,应办理中间验收交接记录,如清表与清腐工程完成后,进入路基工程前就应办理中间验收交接记录。

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记录

1.市政工程路基中线复核。在测量情况栏中除绘制示意图外,要写明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示意图要求、图中应标注轴线间隔距离尺寸、市政工程在轴线定为后均应进行中线复核。

2.单位工程坐标定位测量记录。应报被定位的单位工程与周围原有建筑物画个平面示意图等。

3.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公司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质量技术交底应在单位工程开工前和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主要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市政工程施工检查记录。施工单位应通知设计、勘察、监理、建设单位及质监站共同验市政工程形成记录文件。

5.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表。混凝土搅拌前,应先测定砂、石含水率,测试结果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表内应填写试件28 天后的强度,混凝土原材料的偏差不得允许规定。

6.压实度检验结果汇总表填写要求。汇总表内各项内容填写、签名及盖章齐全;同一单位工程的桩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应分别汇总,且注明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7.做出高程、宽度、横坡、边坡、检测记录表以及工种(工序)间交质量检查记录表。每道工序的施工依据和检查依据应是本工序设计图纸名称和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工艺标准及技术交底要求。

8.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凡上一道工序的工作结果将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无法再一次进行检查的工程部位,要求填写仔细。

三、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表填写注意事项

(1)市政工程分项工程评定表中平均值或代表值一栏因试验室需对砂浆、砼强度做出统计分析,计算出其代表值、平均值。所以,在质量检验评定表中可不用填写此值。

(2)质量检验单中检查频率一定要满足要求,如检测点数不够的视该分项工程不合格,如表中填不下的,可填写工序检测记录表执行,这在填报评定表时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请施工单位内业负责人注意此情况。

(3)在质检单与评定表中所填数据均不能出现“符合设计要求”等定性语句。

(4)质量检验单中所附的附件(测量放样记录、检测记录等必须附注原件,施工单位测量一般不保存原件,如需保存,也只是复印件。检测记录中的设计值可以打印,实测和偏差值只能用填,不能用电脑打印)。

(5)工序交接单一个分项只需附1张,对于模板检验、砼浇筑等则不需要工序交接单;不能一次性完成的分项,评定表与中间交工证书只需在该分项最后一次检验后拉通评定;做一张评定与中间交工证书。

四、市政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立卷

1.立卷的原则。工程文件应按建设项目或单位工程收集齐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卷,立卷包括组卷和编目两个过程。

2.立卷过程中遵循的要求。文字材料的纸章规格采用A4纸,文字材料组卷厚度不得超过25 mm,图纸组卷不超过40 mm。

3.案卷的编目。案卷的编目包括给每一个案卷编写页号及填写3种立卷用表,即卷内目录、备考表、案卷封面。卷内目录的编制:卷内目录需填写一式多份,用于立卷、移交目录册等。卷内目录应排列在卷内文件之首。备考表的填写:卷内备考表主要标明卷内文件的总页数、各类文件页数(照片张数)以及立卷单位对案卷情况的说明;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的尾页之后。案卷封面的编制:案卷封面的内容包括档号、档案馆代号、案卷题名、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密级、保管期限、共几卷、第几卷。

篇3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Groove excav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快。在市政工程沟槽开挖工作中,涉及到地下管道的施工设计等等很多复杂的问题。沟槽开挖过程中要保持土体的干燥等这类问题都需要注意,还要注意更多的具体操作技巧,注意一些质量问题和一些安全防范的措施。那么,在沟槽开挖过程中,如何做好沟槽开挖设计工作,如何保证沟槽开挖工程技术的应用呢?下面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沟槽断面的形式设计

沟槽的断面通常采用的形式主要有直槽、梯形槽、联合槽和混合槽等,混合槽并不常用,通常是在两条或多条管道一起埋设的时候才会采用这种形式。所以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直槽、梯形槽和混合槽。

(1)首先是直槽的形式,它是边坡为直坡的一种沟槽形式,它常用于工期不是很长,深度也并不深的小管径工程,断面的边坡要不大于0.05。它的深度一般也不超过1.5米。

(2)其次是梯形槽的形式,它的曹帮断面是有坡度的,开挖的时候一般采用降低水位的方法,使其不用任何支撑或者减少支撑,比较适合于机械开挖。

(3)再次是混合槽的形式,它是直槽和梯形槽的组合,具有多层的开挖断面。这种形式是比较适合比较深的沟槽开挖的,上部槽一般采用机械施工,下部槽要考虑排水和支撑的问题。

二、市政工程沟槽开挖技术

1、较深沟槽的开挖技术

沟槽的深度并不是十分的深,深度只要超过5米的沟槽,就已经属于比较深的沟槽了。对于深沟槽的开挖,应该采用二次放坡的开挖技术。放坡的比例不应该过小,应该保持在1:1的状态,同时还要确保坡的顶部不留下堆土。对于原状土和原状地基都尽量保持不动。

沟槽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后退法进行操作,不可以在沟槽的边缘进行操作。在开挖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调查工作,看看沟槽开挖的周围是否有重要的建筑物或者重要的管线需要进行保护,确保其施工不会给其他线路和建筑带来安全隐患,如有影响应该做好协调工作。

比较深的沟槽开挖会遇到土体稳定性的问题,影响其稳定性的问题主要有边坡的土体滑动、基坑的隆起等等。在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区,如果不影响沟槽的底部土体,基本上就不会造成基坑隆起的问题。如果保证了边坡的坡度,也就避免了沟槽的土体整体滑动。

2、沟槽放坡的技术

沟槽的开挖是要经过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配合操作的过程,操作前要对开挖地区的土质进行检测,土质不同,放坡的方法也不一致。沟槽的放坡需要通过两次进行,第一次放坡是要从地面进行,比例为1:1,然后留出大概4米宽的位置给机械操作作为操作面;进行二次放坡,比例仍然为1:1。因为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所以,当放坡受到限制的时候,要利用支撑。

3、沟槽的开挖过程中的技术应用

在进行开槽关心作业的时候,要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在沟槽的两侧设置两条排水沟,并及时的进行抽水工作,保证槽内无水施工。当槽底设计高程达到20厘米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槽底清理工作,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因为视觉误差导致深度超出标准的问题。对于坡度的控制,要通过不断地人工修理,保证其坡度准确。沟槽开挖工程完工后,要进行槽底的检测,保证其承载力。

4、平基工作中的技术应用

对于污水管道的设计,应该用3600砂石作为基础。如果沟槽的开挖地点在比较湿润的软土范围内,那么,再进行平基工作的时候,应该进行抛石排淤的工作,保证其沟槽无水作业,这样,才能符合槽底的施工标准,符合整体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5、下管工作中的技术应用

下管的时候要采用机械作业,同时保证机械操作的精确性,减少管材损坏的现象。对于管材的要求是必须保证管材的清洁干净。在进行对管工作的时候,可以领用边线法、中线法控制管道的中心吻合,控制管内底高程。

6、回填工作中的技术应用

首先采用砂石回填,回填的高度应该在16厘米以上,然后选择质量比较好的黄土进行回填工作。对于回填的黄土要进行夯实工作,与沟槽的两侧回填工作同时进行,高度之间的差距不可以超过30厘米。

三、注意雨季的沟槽开挖技术应用

(1)在地面清理后,挖出排水明沟在沟槽的位置,连接到较近的河道,作为雨水比较多的季节的排水方法。在雨季的时候,降水会比较多,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排水措施,会直接影响到沟槽的开挖进程,所以,建设排水明沟可以最快的起到排水的工作,让沟槽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

(2)在进行沟槽开挖工作之前要准备好防洪工具及器材,边坡的设计要比正常的边坡稍缓一些。基槽挖好后要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避免雨水将沟槽的槽底浸泡严重,而且要避免土基的暴露时间较长。如果结构不能在当天进行施工,那么,就要留出20厘米厚的浮土,等下垫层前再做人工清理工作。如果土壤因为雨水的问题造成湿度比较大,可以采用石灰的添加办法,降低湿度。

(3)对于沟槽开挖的施工设备要做好防雨准备。尤其是一些电动工具,容易联电,带来施工安全隐患。对于照明、配电设备要进行多次的严格的检查和审核,避免跑电、漏电的现象。一些配电箱等联电的设备要具备防雨和防潮的措施,最好是要有防雨的外部隔绝措施,避免雨水直接接触。

四、总结

城市的发展代表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城市的建设是国家投资进行的建设,它包括各项建设工程,比如城市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地铁建设,沟槽开挖建设也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工程,它解决了城市的排给水问题,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市政工程沟槽开挖设计中,要注意的是几种常见的设计形式,在沟槽开挖中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的操作技术。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沟槽开挖工作,才能让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篇4

近些年以来,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影响之下,市政工程得以快速的发展,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是高职学校广泛设置的一个热门专业。而巩固理论内容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的根本所在,在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存在教学目标模糊、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等一些问题。为此,应当改革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而培养出优秀的具备创新精神的市政工程技术人才。

1改革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1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建设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

1.1.1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工程施工、工程试验检测、工程识图制图、工程计价与计量等环节的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这是学生担负实践工作的客观需要。学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素养,通过自身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掌握的专业能力,可以正确地分析、断定、处理自身观察到的工程现象与工程实物。学校应根据各个专业以后针对的岗位特征,给学生提供有指导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次序与划分模块地培养学生的检测、识图、测量、施工等实践能力,且定期地评价与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

1.1.2对职业素养的要求

在职业过程当中所能够体现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等综合品质就是职业素养。尽管学生学习扎实的理论内容和专业技能非常关键,可是较高的职业素养也不可缺少,因为这是学生踏入社会的金钥匙,也是自身干事创业成功的根本。企业已在评价人才中将职业素养作为一个关键性标准,而专业素质是如虎添翼。为此,高职学校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需要根据工程实例强化实际工作中职业素养的价值与意义。在定制实践教学模块方案的时候,需要借助实践的内容实现学生合作精神与敬业意识到培养,像是借助野外测量的实习,实现学生认真严谨态度与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

1.2建设工学结合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想要使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成效有所提升,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执行工学结合的教学工作,即有效地统一学习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有效地统一学习和工作。例如,高职学校能够跟当地的市政工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地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和参观的机会。在进行实习的时候,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理论内容来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内容的能力提升。在学生结束实习之后,学校需要评价与总结实习结果,进而奖励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以使学生切实愉快地融入到社会中锻炼自我。学校还需要对市场的动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把握,从而明确市政工程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而持续地改进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跟社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市政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2重视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以及编写适宜的教材

2.1注重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功能是建设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一个重要功能。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功能指的是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创设综合技能、单项技能、关键能力、岗位技能等培训职业能力的环境。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借助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与场地(建材实验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市政施工模拟实训室、校园测量实训场等)开展模拟仿真实训,从而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当中学会职业技能、熟悉职业技术要求、感受企业生活等,更好地了解市政工程技术岗位技能的规范,大大地缩短上岗适应期,实现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2.2注重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基地是校外实训基地,并且该基地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基地,以及增强学生职业观念的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实现建设思想的创新以及建设方式的拓展。学校通过存在业务联系的企业与校友等有利条件,强化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一是在强化联系行业主管机构的基础上,跟对口企业和行政领导部门协商,挂牌创建实训基地。二是跟企业产学联系,互利互惠,创建实训基地。在创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多种专业实训功能进行开发。校外实训基地不应当仅仅实现一个专业的要求,而需要体现其它专业的作用,确保开发一个专业,有利于多个专业。需要给学生创设先进的实训环境与条件,并且有效地应用地方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而便于实施与组织实训,实现教学成本的节省。企业一致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这有利于学生由定岗实习变成企业正式员工,从而使企业与高职学校实现共赢。

2.3编写跟实践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材、操作标准、训练手册

学校需要安排市政领域的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根据该岗位群的特色,对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进行吸收,编写指导实训方面的教材、操作标准、训练手册等。而操作标准需要立足于受训者创新观念、效率观念、安全观念、管理观念、质量观念的增强,奠定受训者将来发展的基础,且注重实施职业资格鉴定,推动实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编制实训手册需要涵盖由适应性练习至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练习,一直到认证考核专业技能的所有事项。

2.4注重建设实训师资队伍,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实训教师的队伍力量是高职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不少学校在实训岗位安排难以胜任理论教学的教师,这样的做法跟注重实践教学相悖。即使选拔高职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方面,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实践能力依旧存在缺陷。而在企业挂职的高职学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不但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企业,而且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也大大地提升,从而有效地统一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并且,高职学校需要请市政工作的基层技术工作者来到教学课堂和实训基地,从而让学生获得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工作者的指导。而学校和企业一起建设实训基地致力于产学研的联系,也让教师跟企业技术工作者交流了信息,实现了优势互补,从而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大地增强。

结语

总之,高职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优秀人才的关键方式,为此,教师需要面向市场,注重改革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注重校企联系,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建设师资队伍等,从而为社会培养大量跟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人才,并且推动高职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莹,刘小峰.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浅谈[J].价值工程.2014(13)

篇5

施工技术对于工程项目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仅影响着整个施工的效率,现今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牵扯到的分包单位较多,所以也导致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因此为了实现对施工技术的统一管理,建设单位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

1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1.1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现今的市政工程中,绝大多数施工均采用的是分包的方式,由于各个施工单位在资质以及人员的构成上均存在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技术上的差异,使得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可靠的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设单位均引入了合同制度,以此来将责任进行精细的划分,可是此举并不能实现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施工单位使用的施工方法往往与合同规范的内容存在有较大的出入,可是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时,如果按照合同规定的材料进行采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①造成材料的浪费;②材料不够用,更换施工方法,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进而为后期的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2技术监督存在问题

现今市政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其虽然在宏观上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可是对于细节方面的处理,仍存在有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环境的特殊,所以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来保证施工得以顺利进行。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工程的进度上,而忽视了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监督,进而导致不规范操作里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1.3制度上的不足

虽然国家对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并未将其落实,首先由于缺少对工程在监督方面的相关体制的建设,导致施工现场缺少有力的督导,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之后,便离开现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此外,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并没有实行责任落实制,从而无法调动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技术管理的优化方案

2.1对管理体系的优化

市政工程由于牵扯到的参建方数量较多,尤其是有多个分包单位,不同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有效地对技术进行统一的管理,就必须要建设出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此外各个分包的单位也要保证该体系得以有效地落实。此外,为了提升所有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建筑单位一定要对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保证其能够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2.2加强技术的监督管理

为了有效地实现技术管理上的优化,就必须要加强对技术的监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刻就可以找出原因,进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施工人员的规范施工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整个施工项目的重视,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这些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部门都可以进行紧密的配合,进而在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时,提升施工的质量。

2.3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地对自身在施工技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随后结合自身面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技术管理制度,由于市政工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在处理一些关键问题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使得施工能够按照规范进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其次是施工单位一定要制定出明确的施工计划,并保证施工可以顺利地按照如期的计划进行。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讲,在进行图纸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设计出最有利于施工的图纸,设计人员也一定要提升对施工图纸的重视的程度,在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现设计上的变更,不仅耽误到施工的正常进行,还会为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市政工程可以顺利地进行,就必须要完善技术的管理制度。

3结束语

对于市政工程来讲,施工人员在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上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要求,由于施工技术贯穿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因此必须要做好对其的管理以及优化。此外施工人员也不能止步于此,还应该在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出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实现自身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2具体的解决对策分析

(1)除了要将兼顾发展需求和保护的专门条款和性能技术规范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立起来之外,对于相应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和行政法规的修订工作也需要积极的开展起来,确保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互相统一.因为建筑、交通、市政、消防、文物和规划等方面的内容都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中.因此,首先,我们应该将历史文化保护的条例赋予到《文物保护法》、《建筑法》和《城市规划法》中,并且将相应的法律依据建立构建起来,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通过此条例建立起来,并且指定的部门和程序同意了之后,其他的技术规范就不会过多的对其进行限制,进而加载法律体系上将历史文化街区的适应性技术规范建立起来.(2)在出台一些针对性强的技术规范之前,为了将行政技术规范的标准约束超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就需要技术管理合理的程序来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可以将一事一议道德专家论证制度应用到这种管理程序中,因为在一些超大跨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就应用了这种程序.因为有高层建筑消防规划的技术问题和民用建筑消防规划的问题存在于其中,因此,对于规划设计单位给出的综合技术方案,国内的很多城市经过一事一议的专家论证会完成了审批和论证.因此,也可以应用一事一议的专家论证制度来解决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中产生的技术规范问题.尽管在一些时候会将当前的规划审批工作量提升上来,然而,因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从总体上将仍然是可行和必要的.(3)应该强调的是,有着高度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存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通过分析江苏等省市的相关实验,由省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规划论证工作,其中管理专家和可能涉及的文物、建筑、市政、消防、结构、旅游、防灾和规划等专家为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权威性和科学性提升上来.(4)在具体的工作中,将性能化设计作为其中的主要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应用现存的管理技术和工程手段完成集成创新和组合,也可以将满足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应用进去.即便是在有限的技术手段和现行条文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也绝对不可以由于机械的满足而伤害历史街区,这样要能够解决技术带来的缺陷.同时,居民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和居民基本的市政建设设施在历史文化街内也应该有效的给予满足,并且利用一切管理手段和技术在对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将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区内的市政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上来,但是,为了实现城市普通地区的市政建设目标而损坏历史文化街区的现象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予以防治.对于适度差异性的原则,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标准需要积极的秉持.

篇7

1.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特点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工程类专业,虽然对数学等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多,但是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若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则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具备自主管理、自主设计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其二为具备市政工程的造价估算能力,学生需要在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上,还需要学会如何借助技术经济理论进行造价成本的评估,这对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掌握较多的相关知识和先进理论,进而才能够科学评估造价成本,保证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质量。

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着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市政工程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和实践脱离情况等问题。

2.1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

当前很多学校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只是按照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较差。传统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框架结构难以满足课程设置的最初目标,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活动实际应用价值变小。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先进的市政工程技术和市政工程管理理念频出,也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时展的需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市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2.2市政工程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和实践脱离情况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水平,能够将所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市政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这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较差,学生空有满腹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对于市政工程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和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期背景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以及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来具体开展。

3.1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时展的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将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观念融入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活动当中。结合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后的学生实际工作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市政工程对人才的定位较为明确。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职业定位,选择适合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未来选择的职位,并需要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有效整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例如当前新疆市当前市政行业建设、管理以及养护单位中,比较缺乏的是市政工程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监理员等,人才规格应定位在高职高专。结合新疆市的人才需求结构可以看出,当前新疆市的预算人才、监理人才等较为匮乏,学校即可以根据市场所需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注重对学生相关知识与技巧的指导。学校需要将“以学生未来工作和发展”为主要导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面向市政行业的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毕业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市政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能够从事各类市政工作的评估、管理和养护等工作,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

3.2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

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开展,其一为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其二为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3.2.1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

比如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展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跃然于屏幕当中,变得更加生动而直观,视频、动画的形式能够快速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教育的质量,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当中,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实际的案例,明确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构建生成性、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3.2.2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学生需要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灵活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才能够发挥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很多学校中忽视了实践的价值,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这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较差,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快速找到适应的岗位,还有一些学生会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创新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模式。比如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公路工程测量”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几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实际公路工程测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能够将合作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结合,不失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另外,学校还可以增加选修课、课外讲座、学习兴趣小组等,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教学模块,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能力。

3.3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是建立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场地,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三方共赢的方式受到一致好评。校企合作的模式是近些年来所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将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并通过实际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产生明确的认识,通过努力的工作证明自身所学知识,通过努力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水平,通过努力的工作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和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于实践活动当中,结合当前市政工程技术职位的实际要求,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实践活动的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工作的模式融入于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一改往日里懒散的行为和思想,尽快适应到岗位当中,使市政工程技术教学能够更加贴合实际、贴近生产和生活。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表现将会直接和学生的学分及期末成绩相联系,这种方式也能够增加学生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真正发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价值与意义,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0年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4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66-0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为响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方向更趋明确,围绕职业岗位(群)要求,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已势在必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而作为教学共长的实训活动尤为重要。

实训教学在各高职院校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提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部分专业占总教学时数的45%以上。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校外实践等多种手段的实训教学,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转变,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市政工程技术(以下简称“市政”)专业毕业生由于其所处行业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交通安全关乎国泰民安,施工质量依赖于工程一线操作技能,因此该专业的实训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市政专业模拟真实施工环境投资成本高、后期管理难度大,仅凭借院校自身的财力、物力,难以建设适应需要的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市政专业实践教学的首选。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相比较,具有很大的职场环境优势。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氛围浓厚,创设了一种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职业情景,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又能为学校节省大量资金,缓解学校办学经费紧张问题,[1]同时促进了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且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维护管理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深入思考,对基地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构想,希望能对我院市政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帮助。

一、校外实训基地现状

依据高职院校市政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能力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和管理的能力。主要岗位群有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试验员等。目前我院该专业依据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规划了校外实训基地。依托地方优秀企业,结合相关职业技术标准,现有五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分别是:

一是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扬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主项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中机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二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江苏润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主项为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增项为路基、路面、桥梁专业承包一级和市政公用总承包二级资质。江苏省邗江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三是路面施工企业:扬州润扬路面工程有限公司,主项为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四是管理类企业:江苏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具有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扬州市建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甲级监理资质。

五是试验检测类企业:扬州市华建建设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具有综合丙级资质。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企双方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视程度不一致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合作共赢模式,但调研发现,目前双方在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往往是主动的一方,热情很高。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校外实训基地不可或缺。往往利用社会关系和私人感情选择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希望企业能够提供一定的岗位供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工程施工中,以达到自身的教学目的和技能培训要求。但企业却是基地建设被动的一方,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且企业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社会义务;同时又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安全责任、食宿条件、技术保密、日常管理、福利待遇等,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往往是碍于人情,勉强接受。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无法有效进行,效果大打折扣,并未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2.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不力[2]

通过调查发现,扬州市政府主管部门面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开始关注学生顶岗实习,对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申报登记,对于一次性接受10人以上顶岗实习学生的单位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如减、免、退税等。但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还缺少完善的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对企业接受顶岗实习生还没有硬性要求,且优惠政策力度不大,致使部分企业主观上不愿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不健全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实现有序发展必须实现规范管理。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际的效果,取决于是否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力是否过硬。目前我院缺少完善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以建立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真正实现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促进工作、用制度提高效率。目前我院还没有独立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途径

1.摸排市场,锁定共建对象

首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熟悉学校所在地及周边运作良好的相关企业。通过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友和现有合作企业的桥梁作用,对以上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员工素质、资质资信等了然于心。其次,通过真诚沟通交流,反复磋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拟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最后,企业和学校双方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深入探讨双主体共育共管问题,使学校和企业的高层形成共识。[3]

2.主动迎合企业需求,切中企业脉搏,投其所好

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加之劳动关系的调整,有的地方出现了用工荒,另外,用工成本的增长导致有的企业选人实用至上。针对这一类现象,应让在校生到用工单位顶岗实习,使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同时应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甚至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充分实施教学计划。

3.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双赢”共生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少企业已把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将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企业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人才来挖掘潜在的优秀人才,进而招聘使用,免除了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如中机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单位连续两年从我院实训基地的学生中选拔职业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水平高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同时企业提出学院要对该企业员工进行相关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另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投入的高效和盈利的最大,与学校联合投资建立了试验室或直接利用学校的设施,从而减少了重复投入,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技术和人才成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不仅会形成“双赢”的局面,而且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

四、建设实训基地的几点建议

1.深化学校与实训基地的合作交流

紧密联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联系:一是建立实习基地联系制,由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定期通过电话、信件、邮件或上门拜访等形式加强双方的交流,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或矛盾。二是利用实习检查等机会,院系领导、指导教师主动与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深度交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双方坦诚交换意见,适时修订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三是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主动服务企业,增进彼此了解,并为基地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四是建立校企互聘机制。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高技能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安排教师到企业担任培训讲师或技术顾问。让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建立一支能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更好地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强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2.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学院要安排专门机构负责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至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校外实训基地的平稳运行:《职业教育大纲》(针对企业)、《培训企业组织与机构》、《校外实习实训大纲及教学计划(针对特定实训企业)》、《企业培训师职责》、《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管理细则》、《学生校外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制度》、《兼职教师“教前培训”制度》、《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双导师”制度》、《建立专兼教师交流制度》。

3.创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拓宽建设渠道

(1)加强宣传,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政府投资。满足地方经济需要和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因此,各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旨地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使地方政府能直接或间接投资建设实训基地。直接投资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发展需要,由国家、省、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间接投资是指政府运用立法、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实训基地。

(2)建立股份制实训基地。此类基地模式类似于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社会公益型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发展企业法人、社会公众、其他学校和地方政府入股,创立一个由参股企业、社会团体、地方政府和个人股东代表等组成的股份制企业,利用股份制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制实训基地,满足本地区各类高职院校校外实训的需求。

五、结语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破解,需要边建设边完善,以建促管,建管结合,以促进实践教学有效实施,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城市道路建设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能实现城市美化和城市建设质量的升级,因此,只有确保城市道路的优化落实,才能真正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社会价值。特别要注意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提升技术结构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地质调研项目的优势,针对软土地基进行优化处理,从根本上保证道路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项目监管人员要优化提升对于荷塘、水渠等地区地质环境的处理和分析,提升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效性,利用必要的管控机制优化处理基础。也就是说,城市道路建设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而要提升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就要针对处理工作中的具体环节进行项目优化[1]。

2 市政工程项目中城市路基软地基处理的清淤换填流程

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路基软地基处理项目中,清淤换填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工程结构的基础环节,施工监管人员要严格管理施工工序,确保施工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项目的操作质量。

2.1 清淤/垫层操作的实施

在进行清淤换填操作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清淤工作,施工人员要利用必要的技术和设备对积水以及淤泥进行清除,确保施工环境的土层结构恢复到原状土地点,这一操作的意义重大,对于软土地基较厚的淤泥层尤为突出。第二步是在清淤工作结束后,要对地基进行垫层施工,确保整体运行环境有所优化。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地基垫层材料都是砂砾材料,主要是基于材料的隔水性优势和强渗透能力,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特别宜于操作。若是施工单位的施工环境是水塘地基,使用效果最佳。另外,砂砾垫层的实际厚度要根据环境进行有效的估算,一般控制在原状土层以上的30厘米左右,并且管理人员要对其粒径进行严格控制,要保证在0.5厘米以内,均匀度高于10%左右。分层垫层的过程中,第一层是30厘米左右的砂砾垫层,第二层是土工格栅结构,第三层是60厘米道渣和素土间隔层的混合层(两种物质均为30厘米)。

2.2 土工格栅/上层表土铺设操作的实施

此项工序是在垫层环节结束之后,检验人员对其操作质量和效果进行检验后,利用相应参数要求对地基结构进行土工格栅操作。主要是在已经垫层后的地基上方加设土工格栅。在安装具体设施的过程中,要对其参数结构进行集中关注,确保土工格栅结构的横向拉伸极限屈服力在20kN/m以上。另外,管理人员要集中监督工程环节的操作水平,保证工序操作按照标准化流程推进,施工横向操作要沿着地基开挖的边坡进行,直到原始地面;施工纵向操作要沿着横向工程结构的垂直方向,并利用塑料带进行格栅结构的捆扎。格栅距离在20厘米左右,每组格栅结构的捆扎距离要控制在25厘米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土工格栅结构的材料主要是塑料,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老化问题,这就需要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监督填埋工作,且不允许车辆的土工格栅结构上行驶。如图1所示。

除此之外,在以上工序结束后,要实现有效的土层表图铺设,上层土是由素土层/二次素土层结构、道渣层/二次道渣层结构,其中,道渣层结构的要求是最为精细的一项,碎石的粒径控制在10厘米以内,仅有10%的颗粒不能通过7.5厘米的筛孔,并且要确保其中含有20%到40%的细料,粒径在0.5厘米以内。上层土填铺过程中,提升其含水量参数,居中为宜[2]。

2.3 地基土碾压操作的实施

工程运行框架要按照标准化操作顺利推进,工序进行到最后,就是要对地基进行有效的碾压,对于工程质量来说,碾压操作的实施具有总结性和巩固性作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在实际碾压操作运行时,具体的碾压次数和实际碾压分层厚度都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具体分析,确保土层含水量得到有效的保障,碾压的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20厘米以上、30厘米以下的范围内。至于碾压次数,一般情况下是在6次到8次左右。另外,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对于碾压操作中碾压设备的机械运行速度也要给予必要的重视,提升碾压参数结构和实际情况的贴合度,目前,我国施工场地中,基础参数结构如下:静态碾压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4千米,而动态碾压速度控制在每小时3千米到4千米。通常的操作是一遍静态碾压结束之后,碾压速度随之提高,保证表层土铺摊操作和碾压操作的同步性,并优化工程项目环节的实际质量。

3 市政工程项目中城市路基软地基处理的的深层搅拌桩施工流程

3.1 桩位定标操作以及制备浆料的实施

桩位定标操作和制备浆料操作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由于施工环境中出现的深层搅拌桩实际长度略有不同,就会导致具体参数结构发生改变。具体参数如下:桩径在60厘米时,深入地基的长度要在50厘米以上,而单桩基的抗承载力也在120kN以上,且要保证实际设施结构要在设计参数以上。例如,在设计具体定标参数时,要有效区分桩基间距在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之间的距离问题,其中,人行道设计框架里,桩基的间距是1.5米*1.5米,而机动车道设计框架里,桩基的间距是1.2米*1.2米,具体的呈现方式是三角形梅花型[3]。

3.2 深层搅拌桩钻孔喷浆操作的实施

深层搅拌桩钻孔喷浆操作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先对桩位进行钻孔,借助定位桩技术进行钻孔,确保钻孔质量的有效提高,实际钻孔的误差要控制在-5厘米到5厘米之间,且空斜率在1.0%以上,桩径的实际偏差数值要控制在4%以内。对于钻孔技术的操作过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要集中监控,实现参数数值的规范化,并对施工中的操作行为以及纠正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另外,在钻孔操作开始前,施工人员要对隧施工环境地下管线以及通道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杂物,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控制搅拌技术的参数。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会遭遇较坚硬的土层,这时就要针对水泥浆的水灰比进行控制,强化施工现场记录参数的及时性和真实性,确保钻杆深度、停喷高程等参数的精度符合施工要求[4]。

3.3 深层搅拌桩施工单桩操作作业的实施

在深层搅拌桩施工中,单桩操作使用过程尤为重要,管理人员要对单桩作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意外停机事件,进行有效的登记,若是停机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恢复工程项目后,要重新施工,以便于参数项目符合工程需求。另外,对浆液的高度要严格管控,在其高度要超过浆口时,利用喷浆坐底操作,维持在30秒左右,确保浆液能顺利回到桩基的底部。若是喷浆口的实际高度达到桩顶的标高时,施工人员要进行搅拌操作,提升桩基头部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强化道路地基处理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效果,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工序,提升标准度和时效性,顺利推进市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军,侯宪明,朱永生等.路基抗变形处理方案在煤矿采空区预留安全煤柱段城市道路中应用实例分析[C].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432-438.

篇10

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面对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对人才培养模式与能力的思考,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内容与现行标准、规范不一致;②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数少;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④学生普遍觉得课程内容较枯燥,部分内容难于理解;⑤对学生的考评方法单一,无法体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具体表现如下:

二、《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变教材的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在理论教学中可开展本科生“科学专题报告”活动。科学专题报告活动主要由5个环节组成,即咨询与选题、查阅文选、阅读文献、提出研究报告及制订设计方案、汇报答辩。

(2)强化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可选用公路(包括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纸上定线,设计时间为一周。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正确使用新规范和标准图集及创新意识的能力,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要求路线线形平面顺适、纵面均横、横面合理,计算有理有据、图纸表达清楚准确,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打开思路,在多种方案经过比较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进行设计。

(3)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注重宽口径,平台课较多,课程内容多与学时数少的矛盾是很多课程都普遍存在的。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精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的分配较多课时,不够重点的分配较少课时,次要的甚至不分配课时;另外,在别的课程中涉及到或重点讲述的内容,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可以适当减少课时。如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道路等级与技术标准的确定、可行性研究、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等内容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讲述时要深入、用足课时。而道路选线与方案的确定虽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道路辅助设计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可以简单地讲述基本原理,而在道路辅助设计课程中以实际工程的形式加深理解并进行实训,《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教学效果较好。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课堂启发式教学、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对学生的考评方法进行改革,比较好地解决该课程的内容多而学时数少、实第2期邓绍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7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兴趣不足、考评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较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道路选线和几何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国富,冯马必,刘运通,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6):74-77.

[2]王龙,解晓光.道路勘测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8-79.

篇11

市政工程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比如,新修建的道路桥梁、下水管道工程等等,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市政工程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最近几年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市政工程纷纷上马,但是工程质量却令人堪忧,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通病分析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推进,市政工程迅速的发展,但是质量问题却不容乐观,近年来一些质量事故频发,如桥梁垮塌,路面出现大面积沉陷,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市政工程质量不容小视,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通病应提起足够的重视。

1.1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市政工程的使用年限,工程预算的多少,都是由材料所决定的。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应用与市政工程建设,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还会极大的缩短建筑物使用的寿命,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的产生。因此,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是有序实现工程施工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1.2工程检查程序缺乏规范性

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需要竣工以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个自检的过程同时也是工程质量检查程序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但现阶段来讲,我国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够健全,且质量监管的力度也比较薄弱,现有的质量检查机构和自检机构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仅仅依靠施工企业的自觉性,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的力度,完善工程质量检查程序的规范性。

1.3 施工测量工作不够仔细

施工测量存在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一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按质完工与施工测量是密不可分的。施工测量是市政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密的设计图纸转化成实体,需要科学准确的测量工作作为基础,虽然有些错误不起眼,但是也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出现人员伤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尺寸与设计标准的一个微小的差距,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施工测量工作不仔细,有可能使得原本的设计结构出现位移,埋下安全隐患,或者是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使得工程预算超标。

2.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原因分析

以往对于现代市政工程的管理,通常只关注其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而对忽视其它方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现代市政工程的技术管理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也是造成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原因,使得当前的施工技术管理很难满足现代社会进步的步伐。

2.1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人员素质偏低

现在大多数市政工程都会实行承包制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很多施工的工人和施工队伍都是学历比较低的人群,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民工,他们有一些是建筑行业中的精英,但是有一些人员并不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和工程技能。施工队伍和工人的素质高低关系工程质量的好坏,他们对工程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建立明确的管理和用人机制,不能在用人上采取随意的态度,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制定一些规范和制度来约束人员的行为。

2.2施工过程的关键部位容易出现问题

现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比较先进和新鲜的工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这些方法难免会出现一些生疏的问题,比如说,对新技术应用的不是很灵活,所以,特别容易发生质量问题,此时,我们就要注意对建筑工程过程中的整体控制,在钢筋的选择和移位上,一定要密切观察。这些都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于这些问题要讲究一定方法来实施,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建议来进行正确的维护,之后再进行良好的措施,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工程的良好顺利完成。

3. 对于市政工程通病的防治对策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也是非常紧迫的工作,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不仅可以让市政工程在建设中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让整个工程如期进行,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任何经济上和人员方面的损失。

3.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管理现代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第一便是对于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控,对其进行检验、接收与入场。材料接收前,专业技术人员均需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进行全面的检验,对于材料合格证件、质量检验合格单检验不及格的不给予接收入场,而不管材料来源于自身企业的采购还是甲方的供应。并且对入场的材料数量进行清点,并按型号规格存放。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而对于现代市政工程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尤其是大型机器或者重要的大规模的建材,均需要在性能、规格,材质型号、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等方面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并且也要符合现代市政工程的设计要求。

3.2 选用科学的施工工艺

在市政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对于工程建设地点的地质环境、施工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寻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困难点,提前做好预案。项目的工程师对于建设工作的流程要安排合理,对于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具体问题要在施工前确定好,并制定出详细的检测流程。除此之外,工程师还需要事前确定工程施工需要的材料、机械设备等。

3.3 加强工程质量检查程序的控制

管理现代市政工程施工中,因为影响施工技术的因素十分多,所以在对其施工工艺与质量进行管理中需分别对可能引发不好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方案。首先,对于工艺的施工流程需接设计严格执行,它不但是施工现场操作的根本依据,并且也是确保工序施工技术的根本保证;第二,对施工工序的重要环节要重点把关,确定质量控制点,以此保证施工工序的强化性管理,进而确保施工技术的良好管理;第三,对现代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中需对施工环境、环节、方法、原料、机械、人员实行全过程监管,也只有将上述所有的因素进行系统有效的管控才能够确保各个工序的施工技术达到要求;第四,对于管理施工技术得出的结果及时检查,进而确定该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活动的效果是否满足预定的目标,并且依据所反馈的信息对其施工管理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现代市政工程全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均符合要求。

4. 结束语

虽然市政工程存在着很多通病,但是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改正或者是避免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的可能确保工程质量,使得工程项目达到设计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篇12

市政工程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比如,新修建的道路桥梁、下水管道工程等等,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市政工程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最近几年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市政工程纷纷上马,但是工程质量却令人堪忧,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通病分析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推进,市政工程迅速的发展,但是质量问题却不容乐观,近年来一些质量事故频发,如桥梁垮塌,路面出现大面积沉陷,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市政工程质量不容小视,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通病应提起足够的重视。

(一)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市政工程的使用年限,工程预算的多少,都是由材料所决定的。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应用与市政工程建设,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还会极大的缩短建筑物使用的寿命,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的产生。因此,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是有序实现工程施工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工程检查程序缺乏规范性

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需要竣工以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个自检的过程同时也是工程质量检查程序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但现阶段来讲,我国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够健全,且质量监管的力度也比较薄弱,现有的质量检查机构和自检机构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仅仅依靠施工企业的自觉性,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的力度,完善工程质量检查程序的规范性。

(三)施工测量工作不够仔细

施工测量存在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一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按质完工与施工测量是密不可分的。施工测量是市政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密的设计图纸转化成实体,需要科学准确的测量工作作为基础,虽然有些错误不起眼,但是也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出现人员伤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尺寸与设计标准的一个微小的差距,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施工测量工作不仔细,有可能使得原本的设计结构出现位移,埋下安全隐患,或者是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使得工程预算超标。

(四)机械设备不完善

要想实现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时应按照需要选取相应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检查测量仪表设备及所需型号的脚手架模板等。不合适的机械设备会影响工程质量,容易发生事故。如在公路施工时,局部无法使用大型的压路机,只好使用小型压路机。但是小型压路机的重量较轻,压实效果不好,便会造成路基不稳。在车辆的碾压下就会出现路面开裂和下沉的现象。

二、针对市政工程存在的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减少测量误差,防治测量错误

应该配备一群能力强的技术性人员,设置专人专项,准确无误的完成测量任务,在自检自测这一工序中应提高要求,偏差精度比允许误差再精确50%。施工放样要结合地质条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并由专业的工程师复核复核要求后再进行施工。要准确测量,使用精确的仪器,按照施工要求认真计算,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二)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市政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应经过专业检测,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相符。所用原材料要有相关单位及质检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和材质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整洁光滑无明显缺陷。材料进场时要进行验收程序,检验人员要严把关,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性能、质量、重量,并检查质量合格的资料。安装前应再进行检测,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要求更换或经过有效处理后再使用。

(三)根据需要选择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

市政工程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备,如起重机、压实机、专项技术设备、专业的检测仪器,应根据工程所需要的性能、型号,使用操作要求择优选择,不能随便使用。对于模板和脚手架,还应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要保证实际方案合理,保证制作质量合格。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工程设备能够使市政工程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污染更小、节省人力。

(四)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

各单位、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应细致考量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施工环境,全面分析工程特征和工程技术关键等条件后,找到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各个击破,找到应对措施。工程师对施工组织的合理性要严格进行把关,然后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包括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包括施工划分、施工流向及劳动组织的组织方案,确定本次工程要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工艺。

(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检查程序

要提高市政政府监督力度:①应将政府质量监督推向社会化、市场化,将市场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政府监督的有效性;②要让政府市政工程质量委托行为规划化、法律化,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③要将质量标准完善化、加大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在施工过程当中,要有监理工程师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对编号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计划进行审核,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严格把关,对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进行旁站监视。工程完工后要按照工程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自检,然后国家质量标准管理部门再进行验收。国家质量标准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进行检测,不能徇私枉法,与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串通一气。质量验收标准也应该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和需要,及时修改,上报给相关单位进行复审和修订。

(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建筑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各级施工责任主体都要强化自己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务必使每一个人都能明确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他们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三、结束语

市政工程技术存在的通病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只要能够总结出市政工程存在的通病,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在施工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和解决,就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工程更加完美,质量更加好,使用寿命更加长。施工单位、建筑单位和政府应该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监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实现高标准和高要求。工作人员也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的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2] 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几点意见[J] 当代建设,2012,(3):76D78

篇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大力推进,涌现出许多的市政工程项目。而市政工程技术作为项目实施重要手段,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概况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对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管理与维护就是所谓的市政工程技术,具体包含对建筑工程进行相关的造价预算、实地勘察及具体测量,对日常交通的道路、桥梁等进行定期维护检测,地下排水管道建设等项目。市政工程技术领跑整个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对人文环境、现代化建设项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原因分析

(1)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然在建筑工程方面也不可避免。各种技术的创新,材料的不断更新都加剧了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难度,对于施工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工程建筑方面提出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满足市政工程施工的新要求[1]。建筑种类及规模的不同对其采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尽相同,尤其是面对恶劣的天气状况会给市政工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要对施工技术加强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费用,保证按照建筑要求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且尽力达到工程的质量要求。而且对于条件一致,工程种类不同的工程施工,或是采用新技术投入工程施工都需要可靠的施工技术管理来做保证。由此可见,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工程建筑及施工企业都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优化施工技术成为重要途径。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现代化建筑项目主要就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工程项目,要想将国家建筑生产扩大,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及水平,首先要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对于施工技术的优化,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有效的减少成本投入,缩短建筑施工时间,将市政工程的利益最大化。相对于以前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仅需花费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工程建设,而且节省了成本,保证了质量,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即是将管理技术与施工技术紧密结合,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开发的过程。对于施工技术必须取新弃旧,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的技术,并培养大批有技术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才能有效的提高现代化建设水平。例如: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砼材料的使用就根据实践情况作了相关要求,向强度硬、耐久性长、韧性足的高性能HPC砼方向发展,解决了许多砼裂缝、砼离析、砼“起粉”的问题[2],成为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重点选择对象。

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1.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优化

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是保证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必要环节。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进行有效的规划

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施工企业应对整个施工过程都有充分的准备及规划。提前制定出详细全面的施工方案,按照施工组织所设计的建筑方案,做出合理的人力、物力、财力分配。并对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进行工程质量的全程监督,还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人手及任务,为了用最低成本,最少时间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2)制定现场施工制度

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分配不同,所制定的现场施工制度也各不相同,都必须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来具体制定制度。例如:针对技术工作不同的施工人员制定了相关的各级技术负责制,还要制度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约束施工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职责。而对于建筑工程师则会有图纸设计变更技术制度、监管员的施工日记制度、以及档案管理员的技术档案制度等等[3],都是依照工作的性质进行的对应制度,只有相互遵守有关制度,才能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市政工程建设。

(3)对施工技术进行文件形式管理

在这里主要是对于竣工文件的有效管理,竣工文件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主要是一些音像及图文文件,利用它们便于对工程进行维护管理。可是一个市政工程项目的完成,会产生许多的竣工文件,容易出现内容繁多、移交时间不准确等问题,还可能同其他文件混淆冲突。因此必须对竣工文件管理,必须进行反复检查、更正,尽量同施工程序相结合,才能避免出现错误的竣工文件。

2.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优化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施工企业重点担心的问题,因此要对其达到一定的重视,从思想、制度、技术等方面来进行安全保障。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全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性,才能从意识上有所关注及防范,减少甚至杜绝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求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宣传,也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事故演练,加深施工人员对安全的高度认识,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实践环节。

不仅如此,而且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事故频发的环节要提前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紧急预案,最大化的优化资源配置[4],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只有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顺利高效的完成市政工程建设项目。

三、结语

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建设具有推进作用,为了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工程时间,降低工程成本就必须不断的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才能给市政工程建设带来新气象[5]。

参考文献:

[1]祖晓康.浅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J].山东:科技致富向导,2011(26):142.

[2]俞长恒,李志清.对当前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几点思考[J].河北: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l(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