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项目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实训是中职学生成长为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目前计算机实训室存在的问题较多。(1)目前计算机机房的数量有限,且都设计成为通用机房。(2)从机房管理的角度出发,机房一般都安装硬件保护卡来保护计算机,实训学生将无权限对计算机进行此类操作。
针对以上项目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机技术的实训教学架构设想就应运而生,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虚拟化软件的辅助,在一台真实计算机上将虚拟出一台虚拟计算机,并在此虚拟计算机上安装实训课程教学要求的操作系统。
2 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是指一台物理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软件技术,模拟产生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的软件,虚拟出来的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而客观存在的物理计算机为主机。虚拟机使用实体主机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每一台客户机都认为有自己的BIOS、CPU等硬件设备,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在一台主机上可以虚拟出多个逻辑上的客户机,主机与客户机都可以安装和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目前广泛使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irtualBox、virtual PC和VMWare Workstation,本人在教学中使用VMWare Workstation7展开系统安装的实训项目。
3 项目驱动下的虚拟机教学
3.1 项目重要性和对象分析
中职生对计算机技能有所掌握,但水平上参差不平,存在个体差异。针对这些情况,再加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课程,且要求学生都应掌握如“操作系统安装”等一系列基础计算机技能,所以用虚拟机来实现此实训项目相当重要,务必要求每一位同学做到独立实训,自己实操,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
3.2 项目实训目标
操作系统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软件,功能是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正因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此项目的目标是一定要学生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对于此项目的难点部分如BIOS的设置、硬盘分区格式化等都可以利用虚拟机进行模拟,其配置方法基本同真实情况一样。
3.3 项目实训设计
3.3.1 实训准备
(1)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做实训项目。比如说“同学们听说过虚拟机吗?知道虚拟机是什么吗?虚拟机一种软件技术那它与普通的应用软件有什么共同和区别点吗?”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在心底对虚拟机有一定的定义,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2)老师演示项目成果,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老师在教师机上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预先操作的项目实训成果,让同学们在心理上有种成功的暗示,让同学觉得这实训项目可以操作成功,激发同学们对项目实训的学习兴趣和动手积极性。(3)自习学习及时反馈。同学通过提供的资料和网络查阅等手段自习完成问题的解答,并把一些不能完全理解或者仍然存在疑问的内容通过面讲或者文字的形式反馈给老师,老师将在下一环节中突出这部分内容。
3.3.2 实训进行
分步式讲解项目实训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1)安装虚拟机。虚拟机的安装比较简单,虚拟机是一种应用软件,其安装过程同其它软件一样,基本上用下一步就可以完成。通过这一步,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安装虚拟机,同时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也得到预习。
(2)新建和配置虚拟客户机。根据项目实训要求,我们要虚拟出一台客户机并且在虚拟客户机上安装windows XP系统,所以要新建客户虚拟机们并做相应的配置。新建和配置的过程为向导式的,只要对新建的虚拟机进行操作系统类型、名称、保存路径及硬件配制进行设置即可。
(3)在虚拟客户机上安装操作系统。上一步已经成功的虚拟出一台计算机裸机,并指定了在此虚拟机上要安装的操作系统。接下来,我们启动虚拟机并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①BIOS 设置。此项目中,我们将用系统安装光盘进行安装,需将第一启动顺序设置为CD-ROM Drive。 因为是虚拟机安装,则需要先让虚拟机启动窗口获得鼠标焦点,再点击F2进入BIOS设置界面,进行参数设置。虚拟机的BIOS虚拟了真实计算机的BIOS,同学们可以用虚拟机来完成BIOS设置实训项目。②硬盘分区。启动顺序设置好之后,要进行磁盘分区操作 ,用准备好的集成分区工具PQ分区魔术师的系统安装光盘启动,进行系统安装之前的磁盘分区。根据实训项目的设计,把硬盘分为三个分区分别为C:、D:、E:,其容量分别为10G、15G和15G,其文件类型为NTFS,格式化三个分区,并把C:盘设置为作业。③安装操作系统。磁盘分区完成之后,重启进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Ghost安装、文件复制和系统配置,中间无需干预。
(4)设置使用客户机系统。操作系统安装成功之后,学生们可以象使用真实计算机那样,给其安装升级硬件驱动、安装应用软件。学生实操实训,穿插问题解决:同学们在实训进行时,虽然上一步有详细的演示操作和重点难点的讲解,但学生在实操时仍然有种种问题,所以在学生实训过程中,边进行实操,边穿插问题的解决。
3.3.3 实训总结
(1)学生总结演示。实训操作结束之后,学生要对此实训项目进行个人总结,包括现场总结和提交实训报告,无论是哪一种总结都应包括实训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实训目的;项目实训内容;项目实训环境;项目实训步骤;实训结果;实训总结等信息。(2)老师总结。老师查询汇总同学们的实训总结之后,对此项目进行综合性总结,其总结内容包含如下:对整个实训项目进行总体介绍、回顾同学们的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演示同学们的项目报告、分享项目体会和收获和实施此实训项目的意义与作用。
篇2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篇3
一、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在许多职业院校开设的时间较短,因此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沿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训模式,这样学生就固化在“课堂-机房”模式之中,许多学生逐渐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佳。笔者学院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方面较弱,到企业后不能很快独当一面,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时间进行项目培训”的情况,近年来开展了计算机专业“综合项目实训”模块的研究,将《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课程列为教研、教改的优先课程,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具有核心技能的软件技术人才。
二、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原则
笔者总结多年的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经验,以组网案例为核心,采用引入、讲述、应用、综合应用的模式,由浅入深地围绕实际案例展开对组网知识的介绍。并遵循“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围绕“办公局域网的组建”项目,在案例的支持下展开对知识点的介绍。在实训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以下原则:首先实训内容必须以应用为中心,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以实际项目引出相关的原理和概念,在实训过程中融入知识点,通过实训思考、实训总结进行分析归纳,解决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采用“层次化”策略,在项目驱动下,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内容,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照顾全面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采用“模块化”思想,2个课时为一个知识模块,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形成一个“讲―练―发现问题―再讲―再练―解决问题”的小循环,增强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
笔者学院《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内容主要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平台,以办公局域网的组建为案例,从需求分析、设备选型到组建规划,详细介绍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有线局域网的组建和基本配置、局域网接入Internet、无线局域网两种不同结构网络的组建和配置以及有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和网络故障的检测与修复等。笔者以“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为例,简要说明《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实施。
1.明确技能目标
开展《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关键是明确技能目标,而不是照搬教材中的教学安排。笔者将“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的技能目标确定为了解DNS的含义和作用、掌握DNS服务的安装、掌握DNS服务的配置,三个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分析理论基础
为使实训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在实训开展之前,教师应根据实训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分析。对“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的理论基础分析是首先向学生指出DNS是域名服务的缩写,是一种组织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在外面,TCP/IP网络通过用户的名称来定位计算机和服务;在网络内部,计算机用IP地址来标示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地址解析,这是由DNS服务器来完成的。然后分别向学生讲述DNS地址解析的三种方法,最后布置实训任务。
篇4
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此。但是当前实训教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活动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分析,推动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便增强计算机基础的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不断提高。
1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1)脱离学生专业实际
对于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计算机技术本身具有更新快、变化多的特点,在实训课程中,若是教学活动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统一起来,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将计算机技能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这就降低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作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脱离学生专业的情况比较严重,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和学生的专业统一起来。具体来说,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在统一的要求、标准下进行的,不论是机械设计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就使得不同需求的学生接受着相同的实训教学,偏离了学生实际。
2)实训课程针对性不足
实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而每个学生本身又在计算机水平上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使得实训课程的重点也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水平保持一致。但是,目前在计算机基础的实训课程当中,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实训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流程设计上都只有一套方案,所有学生都是在这一套方案下进行实训,不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如何,都要接受统一的实训教学。如此,就会导致水平高的学生反复进行已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训练,水平低的学生一直面对自己不能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训练,这样对于这两部分学生,实训教学都没有起到预期中的效果。
3)实训课程主体不明
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以生为本的理念已经融入到各层次的教学活动之中,计算机基础的实训教学也不例外。以生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下也在努力实现以生为本的转变,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确实出现了主体不明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想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根深蒂固,而且在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导致以生为本思想在实训课程教学中的落实出现了走样。即学生的角色既非主体,也非客体,处在一个比较怪异的地位上,这就会导致实训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实训内容较为局限
实训内容是实训课程的重点,内容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训课程的内容设计还比较局限,不够新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偏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细致的说,当前的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将书本上的知识作为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书本上的知识和当前实际情况存在不少差距,从而使得实训课程教学与现实情况不符。
2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点
1)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导向,理念正确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确。对于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而言,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理论上要避免和传统的理论化教学相重叠,应该在教学理念上作出改革和创新,使其和实训课程的本质特征相符合。
2) 教学手段
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然要实现变化和创新,才能让实训教学取得可靠的成果。但是教学手段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切实的作用。一是教学手段要和教学内容相符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践练习,因此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以具备实践性的方法为主,例如任务型教学。二是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个学生在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学力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教学手段就需要考虑到学生这些方面的差异,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比如,分层次教学就是一种依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化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备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使用。
3)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基础,只有教学环境良好,才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教学成果。若是环境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硬件环境若是存在缺陷,那么学生在实训中就容易受到硬件上的阻碍,难以达到既定的实训目标。而若是在软件环境方面存在不足,也会影响到最终实训成果的达成。所以,在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时,必须加强对教学环境的建设。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当前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强对教学评价的建设和完善,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和计划,确保可以在学生进行实训之后准确高效的评价出学生的实训成果,从而制定对应性的实训教学计划,对后期的实训课程教学进行改进与优化。
3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方法
1)改革实训教育理念
在进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教育理念上实现改革与创新,由此指导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第一,要正确认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需要教师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出现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的问题。即以生为本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上以学生作为核心进行考虑。第二,正确认识因材施教理念。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具有相同的一面,但是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材施教更多的是指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和符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计算机学情进行针对性教学。
2) 优化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局限的问题,制约了其教学成果的取得,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拓展,以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该加强对当前新技术新知识的实训教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达成同一效果的技术不断地发展更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在实训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提高实训课程的内容深度。而在新技术这个方面,其可以有两个层面的认知,只有正确把握才能切实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新技术可以指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新技术,比如对于图像处理,在计算机基础中主要是在Word、PPT、Excel以及画图中进行图像的制作和修饰处理。但是不论是画图还是另外三种办公软件,在图像处理上不仅步骤较为繁琐,而且处理功能不够强大。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就当前新兴的图片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讲解实训,如美图秀秀、PS技术等等。如果上课的对象是汽车、电气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美图秀秀对图片进行后期的编辑,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PS软件,专业性比较强。另一个方面,新技术还可以理解为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教学新技术,比如在线教学平台、“三微”教学体系等等。这些新技术可以在训课程中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比如“三微”教学体系,其就是将微课、微信和微博三者结合起来所创造的一个教学体系,在该体系下可以实现实训交互,从而有效实现对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实践。
其次,应该拓展实训课程教学的广度。除了引入当前的新技术新知识之外,实训课程还需要依照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拓展书本以外的相关内容,以便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最后,要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实训课程不能局限在对知识的再利用这一层面,而需要上升到利用知识进行创造创新这一层面,让学生在学习巩固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加强实践操作教学
实践操作教学是实训课程的关键,其一定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学有所获。因此,就需要在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改进。第一,可以加强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前文说过,任务型教学法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可以从课本知识的本质出发设定对应的实训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训任务完成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进行Excel的实训课程教学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实训任务:利用Excel统计全班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且制作出入学考试成绩的统计表格,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作为表格的排头,依照合理的顺序完成成绩统计表格。通过这样一个主题一样,却在细节上存在差异的实训任务,可以让学生对Excel的相关知识形成牢固掌握。
第二,可以加强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分层次教学法是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层次化教学方法,其重点在于依照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实训教学。比如在PowerPoint的制作上,就可以设定几个不同层次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进行对应层次的实训。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接受和理解,并且可以得到一定的收获。
第三,专业导向的实训教学。前文说过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存在和学生专业脱离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和学生专业的结合,强化实训课程的针对性。比如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主要需要图像绘制和处理方面的技能,因此实训课程就可以将图像处理这方面作为主要内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可能对Word文字处理比较需要,实训课程就可以将Word文字处理作为主要的实训内容。
4) 加强教学活动评价
针对教学评价缺失的问题,需要在实训课程改革中加强实训评价,对学生的实训成果及时总结和分析,以便加强后期实训教学的针对性。首先,设定评价方式。实训课程的评价方式最好还是以实训为主,教师可以设定专门的评价实训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标准下完成任务,再根据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其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若是仅仅通过实训任务进行评价,这样显然比较片面,不够客观。因此需要在评价标准上实现多元化,从实训结果、计算机知识的应用程度、实训态度等多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加强评价总结和反馈,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在实训教学中调整改进。
4 结束语
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急需进行改革和优化。这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变革,结合当前实情优化实训课程,确保其可以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果,提高中职生的计算机水平。
篇5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各领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设施与教材、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等多个环节的改革上,要充分体现以“技能应用”为主的这条主线,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总结了多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一个面向社会新发展、岗位新需求,高职院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三平台”的课程体系。
第一个平台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学年安排各专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个平台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二学年安排计算机软件基础和计算机硬件基础两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开发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语言程序设计”这个主题,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开发环境,阐述计算机软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该课程选择C语言(计算机专业)或VB语言(非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硬件知识和运用能力,对于常见的硬件设备,具有一定的日常维护、故障检测、问题排除水平。
第三个平台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第三学年安排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门课。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中,每一层次都有自己的内容和任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普及课,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侧重于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方法的训练和计算机自学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体现实用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可采用校外出版的教材或校内的自编教材。
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计算机学习不脱节,第一平台到第二平台是从基本到基础,第二平台到第三平台是从基础到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使学生毕业离校后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强调“边学边做、少说多做”的原则。教师教学中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增加课内外上机时间、强化上机指导。随着学院教学设备逐年改善,要将必要的课堂教学转入到多功能实训室。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时,既可以使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代替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模式,也可以使用实训设备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应的操作步骤,还可以使用辅助教学软件或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边播边讲。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日常教学在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天地。教师要大力使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辅助教学,积极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将课程讲授、作业批改、指导答疑等传统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上进行,充分利用Internet上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让网络发挥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教师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加强实训设施和教材建设
要想更好的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实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包括图形图像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等实训场所,以及各种实训教学设备、实验箱和大量的教学、实训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实训室除满足白天正常教学外,每天晚上应面向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的课外练习。
篇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的课程,它紧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需要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完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充分了解软件系统对硬件系统所发挥的控制与支持功能,在不同领域中了解计算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重视网络方面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教学材料
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材料,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教材内容却相对落后。我们都知道,目前计算机硬件发展速度极快,大体上每两年都会推出新的技术产品,可是由于课程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所需时间很长,造成教材内容很难与更新产品速度相适应,致使学生不能接受课本中最为前沿的知识,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设备条件出现的限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其中实验课程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当前很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实施试验的设备少且陈旧,大都是从前淘汰的设备,很明显,这样的仪器与实际需求脱节,并且机器故障的几率极高,零配件也不够完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随意性较大,无法根据规定的步骤实行操作。除了安装硬件试验之外,分区格式化硬盘、安装操作系统等软件实验也受到了还原公用机房系统的限制,这样不仅仅是实验效果不够显著,学生也无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训效果不理想
课程的实训具体是指巩固与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通常是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教师安排的一个实训任务。一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的内容主要是小项目,例如选择计算机硬件。检测硬件故障,维护软件故障,实训方式一般都是统一固定的,无法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评判,造成学生思维模式呆板,无法发挥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实践
(1)利用任务分析方法,建立以学习情境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将工作典型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载体,创设学习情境,构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紧密围绕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整合相关的知识技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
(2)利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方法推行一体化教学方式。转变传统分离理论与实训的教学方式,大力提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训教学方式,使用项目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技能培养作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应用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指单独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每项任务与项目,有较强的灵活性,克服了单一总结性评价的不足。
2.建设配套的实训室与设备
课程设计必须具有对应的实训室与设备作为保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是通过两种类型的实训室互相补充,分别是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以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在建设各种类型的实训室过程中,尽量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实训室设计建设,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具体是指学员配置专业化设施、学生自行准备计算机、供班级使用的计算机实训一体化教室。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不但有利于开展应用软件类的一体化计算机课程教学,还方便了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开展一些一体化项目教学,例如应用软件系统、安装与使用工具软件、日常维护计算机等都可以在学生机上实现,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学校专门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进行建设,实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要求的全部项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10平方米。机房内部设置两个实训区域,分别是拆装硬件区与安装应用软件区域。
3.积极扩展第二课堂
(1)鼓励学生自己购买电脑。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来维护电脑,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班级拥有一体化计算机教室,还可以让学生负责维护管理网络与公共电教设备的工作。
(2)构建计算机学习协会。指导学生组织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兴趣活动,共同研究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为校园内部师生或者校外提供维修与购置计算机服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改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教学实践,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只有积极努力,总结教训经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篇7
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自主动手,合作完成教师处置的实训任务,可以让学生体验动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对理论课学习感到厌倦等情况。而计算机专业的理论课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更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训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通过加强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文从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及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探讨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
实训教学是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技能是具体的操作,有简单和复杂之分,。能力是综合的,有高低之分。怎样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载体以合理科学的方法,将具体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是实训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实训教学可以参照示范教学设置,即提出问题交流分析确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总结。也可以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特点,按照组织教学精讲示范学生操作巡回指导实训总结等环节进行设置。从教学活动的时间顺序可分为课前准备、课中要做的事和课后要做的事。
1.实训教学的课前精心准备
实训指导教师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实训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概括起来有以下要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领会大纲、设计任务计划书、精通讲义资料、熟练操作、熟悉场地环境和设备、注意安全意识。
(1)制定实训计划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训教学计划,在不同阶段布置不同的实训任务计划书,让学生通过完成实训任务计划书掌握专业技能,独立完成某个项目或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提供学生资源包
根据实训计划制定实训任务计划书,要求教师能根据任务计划书的要求打破学科体系,提供实训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补充教材内容、操作步骤、视频和课件等资料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包,方便学生在实训中自学,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3)熟悉实训环境
教师要提前去熟悉实训室的软硬件设备,对实训教学的任务要能熟练操作,要能预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能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预设方案和解决办法。
2.实训教学的课中训练
实训教学课中训练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计划书,进行学法指导,引导、辅导学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实训课教学要求教师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上机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对重难点进行演示和讲解,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交流,对学生出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能统一强调、统一讲解,以此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
3.实训教学的课后评价总结
实训教学完成后,实训指导教师要用5-10分钟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总体情况,上交实训任务存档,整理评分总结,填写相关材料,登记成绩。要引导学生对本次实训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每名学生的实训任务也要有一个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组织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通过总结评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实训教学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和难易程度,灵活运用,做好课前精心准备,课中引导训练,课后评价总结,从而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娟.中职护校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篇8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各行各业中都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工作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一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会被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着重研究在软件环境更新的情况下,如何构建新的教学资源库,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更好地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我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更新,使用软件Win 7+Office 2010进行教学。本课程原对应的教学大纲(Win XP+Office2003)及计算机实训室所用软件均改至配套Win 7+Office 2010。在新的教学大纲下,我院原计算机精品课程内容也需要更新,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拟研究如何构建新系统环境下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以满足新大纲下教师上课的需求,并更好的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结合,把教学内容数字化处理,把教学设计思想与考试大纲融合,设计成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电子化教学资源。
二、构建教学资源库的研究内容
(一)创建教学资源库的目标
摸索、总结一套适合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法,实现和新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Win7+Office 2010)结合,在新的系统环境和应用软件版本中结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将资源库应用于教学,争取我院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合格率达到90%。
(二)研究内容
包括在教学大纲更新、软件环境升级至Windows7及Office 2010的条件下如何建设新的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乐学”,使教师能够互动式教学,并在乐学的基础上实现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缝对接。在提高学生通过率的时候,避免形成应试教育,通过考试的同时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对各个软件的熟练操作。
结合本课程各模块的特点及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的教学资源库中应包含各模块的所有知识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资源库中呈现现有的知识点:
表1 各模块知识点在教学库中的表现形式
序号 知识点 媒体形式
1 计算机概论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
2 Windows 7操作系统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3 计算机网络基础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4 文字处理Word2010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5 电子表格 Excel2010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6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2010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课程每一章节配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课程中的所有实训配备使用南软极域教学软件进行屏幕录制的实训视频;课程部分授课章节进行教学录像;将教材及实训中使用的各种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使其他教师在教学需要时,随时可从素材库查询下载。
(三)解决的教学问题
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建设能够实现互动教学的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在课上学习之余,在课外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实现分模块强化练习。通过互动教学的方法,将原有实训内容提炼成教学资源库,围绕模块设计,“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顺利通过考试。
在应用旧的教学大纲(Win Xp+Office2003)时本门课程已有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并已挂上网站,但缺乏教学录像及实训视频。现大纲更新至Win7+Office2010后,教材已及时更新,但精品课程网站上课程内容及教学内容尚未及时更新,同时学生操作实训也进行了更新,根据所做更新,拟在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学资源库,更新教学及实训内容,完善素材库及课件库,补充重点章节的教学录像,并利用教学所用南软极域软件进行实训操作的屏幕录制,完成实训视频的制作,使学生在课后亦能完成自学。
三、构建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步骤
(一)拟采取的基本步骤
结合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拟采用下述方式开展研究:
实施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由课题组牵头,计算机教研室共同探讨,并查阅收集资料,确定新考试大纲下教学资源库应包含的模块,拟定出课题计划,并做出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分工。
实施第二阶段:建库。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构建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总体结构。包括:课程资料库、试题与习题库、课件库、素材库、网络学习平台。
根据架构好的总体结构,明确分工。进一步根据总体结构及其下设子模块,整理收集新大纲及新系统环境下的资料,对原有精品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后增加的模块收集资料入库。对新考试大纲下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做匹配更改;对新版教材所用的教案、课件及时更新;对新设计的17个实训,利用南软极域教学软件进行屏幕录制,可将整个实训在电脑屏幕操作过程中录制下来;对新考试大纲下教师的授课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像。
将整理好的资源库到网站。可利用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改造,将新的内容完善至网站,在教学中推广教学资源库的应用,鼓励学生课外多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资源库,实现更多互动效果。
实施第三阶段:应用及总结。推广应用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师授课及学生使用的反馈,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功能性评价与改进,对所有的资源进行新的技术评估。根据交流汇总,形成研究报告。
(二)现阶段实施成果
已构建了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料库,包含课程性质、课程评价、教学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等;试题与习题库,包括理论习题、上机实训题、理论模拟题、上机模拟题、历年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课件库,包括包含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素材库,包括教学录像、实训操作视频、教材及实训中使用的各种素材;网络学习平台,包含在线实训、在线模拟测试及交流平台等模块。
四、构建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特色
实践性操作强。可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软件南软极域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资源库的创建,该软件是计算机实训室授课的教学软件,可以利用其屏幕录制及试卷编辑等功能,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大纲进行教学资源库创建,实训视频具有极强的可实践操作性。
资源利用性高。相同的资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服务,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来源广泛。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
篇9
Abstract: The computer science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a weak subject, how to combine the medical knowledge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raining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knowledge of the compound talent, worthy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eaching ideas of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oject practice ori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to the effect of the project, summed up the selection of training project and projec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edical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practice
1 引言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频率快,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动手能力才能在就业时占据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地发挥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寻求新的办学思路,很多学者已经进行过探索[1][2][3]。郭凤英[4]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针对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窦彦玲[5]分析,懂计算机技术的人不懂医药知识,了解医药知识的人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原因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和医药行业的需求无法真正结合。应该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医药行业的具体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具备医药学背景知识的计算机类复合型人才。孙燕[6]指出医药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不足,并根据教学经验探索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医药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不断提高。
本文提出了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医药信息技术教学思路,根据医药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融入项目实践的效果分析,总结出要精选实训项目,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科特性进行项目实训,为医药类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第二部分描述了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训课程意义,第三部分是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探索,第四部分是结论。
2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训课程意义
智慧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和信息技g,通过打造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让患者与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机构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2015年最火热的一个词语是“互联网+”,该词语出现之前,互联网医疗领域就已经炙手可热。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康恩贝以2.33亿元收购浙江珍诚医药4230万股股份,收购完成后将控股珍诚医药,意味着康恩贝全面入局医药电商。这充分说明医药+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探索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医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对医药信息技术方向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项目实战能力,意义深远。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训课程意义重大。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需要多实践。学生的课程比较分散,学完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后,不一定明白各门课程的搭配使用。理论知识学完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实训项目进行锻炼,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项目实训教学时,学生参与实训项目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深刻理解书本理论知识。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训时,首先是划分成小组,选择适合小组水平的具体实训项目,根据实训项目的要求,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施,把书上的原理运用到项目实训中,学生们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实训项目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意识,相互合作完成更大的任务。每个实训项目以组为单位完成实训具体任务,组员之间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3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探索
医药类院校在培养医药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人才时,需要精选实训项目,既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又要兼顾学生们的实际水平。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计算机专业依托学校医药背景,在医院门诊和住院系统、医疗仪器软件开发、和移动手机应用项目等方向展开项目实训,形成了与理论教学配套的课内实验、项目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通过网络资料搜集、医院调研和医药企业走访的形式,搜集医药类信息技术实践项目资源,并加工成适合学生水平的实践项目库。经过综合评估,遴选出20个实践项目: 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挂号预约管理系统,中医临床诊疗支持系统,临床路径设计系统,健康养生微信平台,药店管理系统,基于手机二维码的诊疗信息系统,健康随手记移动软件,医院信息系统,方剂分析系统,高血脂症自测试及食疗系统,药品采购管理系统,导医咨询系统,医院门诊叫号系统,电子病历和健康分析系统,常见病辅助食疗系统,药物相关作用分析系统,在线问诊手机软件,医药知识大百科系统,每个项目都有简介,需要掌握的技能,难度等级,便于学生参考选择。
第二,合理评估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水平,为他们的项目实践制定科学的实训计划,让他们对项目实训充满兴趣,并能有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例如,某班级选择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项目。指导老师会评估该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指导他们评选项目经理、选出技术总监,以4-5 名学生为一组,每个小组完成医院信息系统一个子功能模块,然后集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学生们从软件可行性分析、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软件文档书写等体验了医院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
第三.对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成果进行评测和点评,使得项目实践效果更优。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成果演示和答辩,由3位相关课程老师组成评委进行点评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学生们体验了软件开发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实战能力大大提高。当学生们完成项目要求内容并进行演示和答辩后,取得老师的肯定,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热情。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医药信息技术教学思路,根据医药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融入项目实践的效果分析,总结出要精选实训项目,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科特性进行项目实训,为医药类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实训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的选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需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经常更新实训项目内容,κ笛迪钅拷行分类评估等。
参考文献:
[1] 马亮,王海舜,李文胜. 中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481-483.
[2] 沈俊辉,马星光, 刘仁权.中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环球中医药, 2010(2).
[3] 闫朝升,李丹,李巍巍,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4).
篇10
一、VisualFoxpro课程的建设
VisualFoxpro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流行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性能优良、功能强大的优秀软件之一。它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极大地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既具有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又提供了足够的程序设计能力,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实用、界面友好和兼容性完备等特点,所以适合技校学生学习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本校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现状,还要参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Foxpro考试大纲,参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数据库应用技术考试大纲,按照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课程性质和任务,重点培养技校学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及学会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在解题编程的实践摸索中,能够掌握从程序编码、上机测试、调试到最终成功运行的全过程,并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考虑到技工院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初步掌握Windows基础知识为教学起点,以中文VisualFoxpro6.0为蓝本,向学生详细讲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往,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始终存在着一个难题,即理论与实训教学如何安排才能更符合技工院校的培养要求。一方面许多技工院校受制于计算机实训条件的限制,在实训课程设置的内容与时间上往往“捉襟见肘”,特别是现在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学校各专业的通用课程,加之电子商务、机电等专业都有的上机实训课程,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实训课程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技校学生的生源素质逐年降低,笔者发现许多技校学生学习简单的操作还能接受,但随着教学的深入,课程难度逐步加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以往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训教学“条块分割”的现状,通过设定相对应的理论、实训教学任务与目标,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篇11
The Think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Computer Practical Education
YAN Xu-dong, LIU Dan-qing, HE Yun
(Guangdong Lingnan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Guangzhou 510663,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computer-technical education. It is an essential approach to train students' techn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 paper,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private universities about the computer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computer practice base construct, educate to the faculty adviser.
Key words: computer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 practical teacher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对社会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对计算机实训教学进行管理,提高实训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当前各个院校都在研究的问题,本文浅谈了对目前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的一些思考。
2 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的作用
计算机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开发能力,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都需要实训教学工作来完成,实训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能力。学生通过良好的技能实训,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民办高校办学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就业率,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技能,这是企业用人原则中的重要关注点。学生在学校学习社会需要的技能,不光靠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训教学中学习必备的实际动手和思考能力,所以实训教学必须重点建设。
3 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验条件、设备、人员现状
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实训室建设多按专业课程设置,由教研室决定这个专业上什么课程,然后再根据课程需要建设计算机实训室,在计算机实训室建设上追求小而全,结果就是什么都能上,什么都上不深。如实训室管理水平低下;计算机设备等重复购买、利用率低;经费分散,电脑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慢;实训室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不配套,工作时间忙闲不均;理论课和实验课均由教师承担。
人员设备状况以及计算机实训经费的投放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
1) 计算机实训室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职称等结构不合理,管理和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资金师资投入较少,计算机实训教学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与时俱进,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实训教师队伍成为必须。
2) 计算机教学设备的不足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实训设备比较陈旧。目前社会上计算机图像制作应用软件更新一般为1-2年,硬件更新一般为2-3年,软硬件的要求较高,更新速度最快。一般编程、办公应用型软件更新时间为3-5 年,设备的陈旧导致教学效果降低,一方面学生觉得在学过时的东西,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
3) 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计算机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设备买回来投入使用需要一部分资金,正常运转需要人员的维护。人员培训、设备的维护保养、实验用到的耗材都需要钱。
3.2 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学情况
实训教学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目前计算机实训教学在人员、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3.2.1 缺少“双师型”教师导致重理论轻实操
一般学校把把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的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深入来讲“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素养等。同时必须有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把持有“双证”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这与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在本质上还有较大差距。与培养目标相配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不足。
3.2.2 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计算机实训室排课问题,一方面是计算机实训专业课程设计的问题。
首先排课方面的问题:排课时没有按照课程分类,对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合理安排,所有课程都往一个实训室排,没有规划,一个实训室要安装多个系统和多种软件,不光维护成本提高,也降低了实训教学的效率,这些与实训室建设的投入有很大关系。
其次是专业课程设计的问题:因为社会招生的原因,看社会上什么职业比较紧缺,就抓紧时间开设这个专业,由于时间紧导致专业设计不完善,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设置课程,计算机实训教学分为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和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基础能力没培养好就直接上职业能力的课程是肯定不行的,对于有些课程,学生需要有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才能够进行学习。而在实际中,出现了学生还没有学习基础的情况下,就开始了高级应用方面的课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降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训教学效果变差。而且民办高校人员流动比较大,导致这个问题比较难以解决。
4 对计算机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4.1 加强现有校内计算机实训机房建设与管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基础,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拥有适度的可发展空间,才能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计算机硬件进行简单的升级后就能适应更多的课程需要,也节约了重复投入的成本。
4.2 与社会工作经验丰富人员合作设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结构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经常一学年下来,新出的软硬件已经更新了一代,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训要跟上社会需要是比较困难的。对专业课程的设计,需要有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来进行参与,这样对于要开设的课程需要什么课程作为基础,内容需要多深可以很好的把握。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安排先深后浅,所学课程没有重点的不合理现象。
4.3 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内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则可以随时了解社会工作需要的职业类型和能力要求,企业也可以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教师队伍,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一线操作人员,两者互利互惠。不但提高了学校的的教学能力,还因为企业参与了校内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节约了学校资金投入,明确了资金投入的方向。加强了学校办重点专业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一般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都愿意优先考虑接收,这样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就业方向有了保证,提高了学校的入学率和就业率。
4.4 对实训教师的思考
实训教学的硬件基础建设好后,还需要有足够合格的实训教师来进行教学。实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能像上理论课一样填鸭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进行思考,掌握要领,对问题即时和学生进行探讨,加深学生的印象,总结实验内容。
培养一些经验丰富的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人员,鼓励他们获取教师证,评定职称,对其提供发展空间,同时要求现有计算机教师调整自身定位,增强实践教学能力,鼓励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到所教专业领域的企业锻炼,增加实践经验,有计划地进行相关技能的资格培训,这样可以培养出阶梯状的“双师型”实训教师结构,利于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和提高实训教学能力,保证了人员的流动性不会对实训教学工作有太大影响。
5 结束语
通过对民办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研究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始终是实训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资金投入、人员配置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点来建设与发展。其中主要因素还是实训教师的配置,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做好实训教学工作的基本。建立一支阶梯状
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是目前民办高校做好实训教学工作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廖燕玲. 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26(9):67-68.
[2] 王丽娜.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工作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6(12):107-108.
篇12
一、提高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认识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环节,学好计算机仅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课堂讲授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计算机实训课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应彻底改变那种轻视实训教学的现状,对实训教学从以往依附于某一门课程中独立出来,实行实训课程单列,坚持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二、增加设备投入,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
目前学生上机课时量严重不足,因此,增加设备投入,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尤为重要。一是学校要充分认识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尽最大可能补充和更新计算机设备。二是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网络实训教学系统,将传统的计算机实训教学活动逐步转移到网络平台上。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要高效有力
认真组织课堂是计算机实践课成败的关键。主要按照以下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一是精心导入、激发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好5分钟左右的导入内容。可以是对某方面知识的思索、相关故事的精彩描绘、演示实验、学生讨论等。二是认真组织教材、紧跟技术发展趋势。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必须跟上发展的需要,对教材作相应的增、删、改,体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前缘性。三是精讲多练、作好演示和辅导。总的课堂教学步骤应遵循:讲解――演示――练习――答疑――总结。
篇13
一、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普通教育的学生而言来说可能整体素质稍弱些,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家长忽视孩子教育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学方面的意识不够,有些学生出身农村家庭,由于家长认为学生上学可有可无,导致了很多农村出身的学生对上学没有产生应有的意识,因此疏于学习,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
(二)计算机实训课教材与学生状况不符
一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实训课教材大多是大专或者本科的专用教材,而这些教辅资料中的知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对中职生而言都有些难度,不适合这些学生的学习。这样下来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不愿意接受计算机实训课程。
(三)学校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单程性的授课方式,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难以融入课堂真正的学习中去,并且很多中职生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并无用处,
其实,这种过于守旧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如今的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须要对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让中职学校的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哈佛大学诞生,它是指一种将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培训目的,把生活中真实存在过的情境加以处理变成典型化事件,变成一种供学生分析参考和解决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和独立思考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案例教学法是根据学生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疑点而精心设计而成的案例习题,可分为案例讨论、案例练习、案例导入以及案例结尾等多种方式,此法在应用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很快就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在了诸多教育领域。
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中,有很多的计算机软件需要学生去学习并掌握,比如切线画法、公差原理及标注、AutoCAD中画圆等课程,那么,在诸多的计算机实训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应该怎样融入进课堂中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案例实施”、“案例的总结与优化”等几方面进行: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案例
中职学校可以与企业选择进行合作,通过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条件,然后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通过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与优化教学项目,确定教学目标。此外,在设计项目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文化基础外,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技术能力,比如我们现在要给一家企业做宣传海报和展板,就要在设计中将这家广告设计需要的photoshop等软件知识融入到这个项目当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知识。
(二)案例实施过程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思路和需要的应用工具,让学生以一个应用者的角度来了解此项目的方案和过程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直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然后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开始实施,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们需要进行对信息的搜集、分类、设计项目方案、分组讨论和分工合作,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和评比。
(三)案例的总结与优化
案例在计算机实训课程中实施后,就要进行总结,学生可以跟来反馈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和同学互相交流心得。教师要对这个项目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形成自己的职业技能。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实训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把该课程中的重点难题化繁为简,寓道理于情境中,不仅解决了教师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也让学生深刻清晰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第二,可以激发起中职学校的学生们的上课兴趣,通过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讲解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就会积极的融入进课堂气氛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而无害。
第三,运用案例教学法,老师们授课时候不再是平时刻板,教条的方式,会让学生们产生亲切感,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空间,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四、总结
在中职学校中,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这种把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有所益处,对学生更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对此,中职学校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将案例教学法融入进来,只有敢于进行改革和创新,学校的教育才能更有效,学生才能更受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