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隧道工作思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隧道工作思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隧道工作思路

篇1

1.1理解不深,工作方式不当

一些施工单位对于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彻,认为标准化管理就是简单的制定规章制度,是纸面上东西,导致了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工作思路不清晰,内容不具体,缺少具体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指导,造成工作方式不当,降低了工作效率。

1.2工作落实力度不够

个别施工单位不重视对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制定相关文件时,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一味的照搬照抄,造成了制度难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难以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1.3注重简单的表面工作

很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搞的有声有色,明显的标志标牌,大力的宣传,但却缺少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不重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4片面提高标准

由于铁路隧道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施工线路较长的工程,在施工时,会划分为各个标段或区间,这些工程区间盲目的进行攀比,不考虑投资成本,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片面的提出高标准。实际上,并不是标准越高对施工越有利,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考量,制定出标准的管理办法,达到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效果。

2.施工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建议

2.1大力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是铁路施工市场发展的需要。

目前,铁路建设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市场,仍带有很强的行政干预,每次施工单位信用评价都是各施工企业竞争的重要战场。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既是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的客观要求,也是铁路总公司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重要手段,强力推进的力度很大。参建单位必须按照铁路总公司的统一布署和要求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加快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这是企业进入铁路市场生存的需要,同时,这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实力的迫切需要。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深刻理解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推进措施。

2.2标准化管理可以使施工单位减少管理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实现资源共享。所谓标准化,是以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改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工程管理的标准化就是制定、修订管理标准,执行管理标准并不断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过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统一化:是对重复性的同类工作和事物规定统一的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②规格化:是工程质量标准化的主要形式,其实质是将工程质量定型化和定量化。③系列化:是同一项工作中各个工作环节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使各个工作环节达到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系列配套的标准化工作。④规范化:主要是技术的标准化形式,如方案、措施等。

2.3建议各施工企业按照ISO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以贯标工作为基础,借鉴铁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经验,特别是铁路总公司强力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做法,在隧道工程等其它施工项目上推行标准化管理,创建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工地、标准化作业,以此促进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施工单位如何实行铁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

3.1健全制度,制定标准

严格按照铁路系统建设的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严格实施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现场施工作业标准和指导书。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同时,加大力度对现场作业的监管工作,包括施工图纸的核对,原材料的检验,施工设备进场、工程质量的巡查和验收,施工人员的培训,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等工作,保证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顺利的做好本职工作。

3.2科学合理的配备施工管理人员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结合岗位要求,科学合理的配备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轻易更换工作人员,否则很容易出现工程交接不清晰,从而影响施工进程。同时,积极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加强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掌握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标准和质量标准,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工程人员整体素质符合施工要求。

3.3现场管理,落实标准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管理规范,结合工程特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完善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悬挂相关的警示标志和安全生产条幅,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及时清理产生的施工垃圾,合理设置弃土场地;规范机械设备操作,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要加强物资材料管理,严把物资材料进场质量关,规范物资材料保管工作;要加强技术管理,组织做好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调查、施工技术交底和工程测量等工作;要按照《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和施工需要建立工地试验室,规范试验程序,实现专业化管理,保证抽样的规范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完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建立文明施工的行为标准,实现文明施工目标。施工工点要设置工程概况牌、组织机构牌、岗位责任分工牌、质量方针目标及保证措施牌、安全环境保护目标方针措施牌、文明施工措施牌、工程质量及工程监理行为监督牌、现场平面布置图等, 标牌的设置必须符合《标准化手册》的要求,工地的临时道路、临建设施、排水、围挡、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材料堆放等,也必须按《标准化手册》的要求布设。

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把制定的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到施工现场,例如,实验室、化工点、钢筋场、拌和站等场所,保证施工环境达到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保证施工人员和相关的设备材料达到标准化要求,从而确保铁路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过程控制,样板先行

过程控制是让整个建设过程符合标准化的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将过程控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要将建设单位确定并纳入施工合同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过程控制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其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落实到每项工作、每道工序。要根据建设单位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现场施工组织进度计划和施工作业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按计划组织实施;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和程序性文件,实现全员质量管理,对影响质量的要素实行重点管理;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分析影响安全的要素,配备安全设施,严格执行安全作业程序;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和作业标准进行施工,推广符合现场实际、作业人员易记好用的应知应会卡片,真正将各种管理要求和措施融入到作业标准中,落实到作业人员的操作中;要严格施工过程考核、评定工作,做好工程自验、工艺工法的过程控制和创新等工作。

为保证全线工程实体的质量符合统一的标准,隧道工程推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和“首件确认制”的制度,对于新开工的项目,先确定“先导段”,建立样板工程,经反复试验后将先导段中达到标准的工程确定为“样板工程”,组织相关单位参观学习,由样板工程施工单位介绍经验。所有单位必须按样板工程的标准施工,每个单位施工的第一段必须通过指挥部验收后再开始大规模铺开。通过严格的制度和开放的观摩学习系统,便于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促进所有单位努力提高施工水平,让产品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篇2

2隧道标准化管理是迎检的有效途径

受检单位积极配合迎检工作,全员参与,做到现场施工规范化、标准化,把迎检准备的过程变成对照标准、矫正不足、提升水平的过程,其检查评估的目的也就实现了一半。如原铁道部对隧道二衬距掌子面距离的步长控制,多数单位以前甚是抵触和反感,但现在都自觉地把步长作为隧道标准化管理的根本大法,实现了步长控制标准的常态化。

3隧道施工工艺和方法是迎检的重中之重

由于现代支护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机械化施工的不断发展,促使了新奥法、掘进机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机法等相继出现,为隧道施工全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新奥法的基本原则是“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且具备地面干扰小,成本相对较小,施工经验成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矿山巷道、山岭隧道施工中。因此,实施科技手段,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变化,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机械化作业方法,是隧道迎检工作的又一个重点。

4隧道质量安全管理是迎检的必然选择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加深了隧道开挖掘进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围岩是隧道最基本的稳定部分,需对围岩特性和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监控量测,依据围岩位移、变形速率、分类、自稳时间等信息,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同时,隧道二次衬砌与支护必须紧密贴合于围岩,且保持薄、柔的特性,对于软弱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问题,采用喷射砼、锚杆、钢支撑、钢筋网等支护方法进行围岩加固,有效避免因受弯曲而发生破坏现象,提高隧道整体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优质、高效、有序地推进工程进度。

二、迎检方案

1组织机构

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总工任副组长,项目部门及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明确岗位职责。

2实施步骤

2.1准备工作阶段

(1)召开迎检工作部署动员会议,齐心协力,全员参与,实行责任追究制。

(2)制定迎检实施专项方案。

(3)按照企业文化理念及业主管理要求,现场设置“六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工程质量监督牌、防火须知牌、文明施工管理牌和现场平面布置图),规划布置合理有序,标牌标识清晰醒目,便道硬化洒水畅通,材料堆码分类整齐,施工条件保障有力,场容场貌整洁文明。

(4)书面汇报重点突出,各类资料档案齐全,后勤保障准备充分,迎检氛围隆重热烈。

2.2检查督办阶段

(1)模拟预检验收组织检查小组,对现场情况逐一自查自纠,对内业资料预检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整改和完善意见。各种表、卡、册、簿一律使用原始材料,不得复制涂改,严肃处理弄虚作假行为。

(2)跟踪整改督办及时安排专人,跟踪督办整改情况,强化红线意识,限期完成整改。通过规范工序流程、优化工艺、细化措施、强化培训等方法,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2.3迎检后的总结阶段

迎检结束后,对内业资料和现场标准化管理方面,全面总结迎检工作成果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3迎检工作思路与方法

3.1覆盖意识

迎检期间,将较容易出现纰漏的项目、部位及周转材料,及时采取有效的覆盖隐蔽措施。对钢筋网、锚杆和钢架存在的问题,采用喷射砼满喷;对小导管、初支背后空洞和喷射砼的齐头距离掌子面范围内,采用喷射砼形成“”型的斜面,并完全覆盖;对止水带、二衬钢筋与厚度,始终保持已浇筑砼待拆模的状态,用台车和堵头板完全覆盖。

3.2少做意识

对令人苦恼和困惑,平时不易掌控标准的工序部位,就尽量少做,能满足后续施工和步长要求。对矮边墙上部的土工布、防水板、钢筋、厚度尺寸等易出现的问题,检查项目多,整改难度大,矮边墙施做长度仅超前一组二衬,满足二衬施工即可。对防水板焊缝、焊疤、平顺度,二衬钢筋搭接、焊接、间距等一系列问题,始终保持防水板的铺设长度仅超前二衬1.5m,仅预留堵头板处的二衬纵向钢筋。

3.3掌控时机检查期间

掌子面通风良好,务必处于打钻状态,暂不施做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务必处于已浇筑待拆模的状态;对于仰拱工作面易积水、且厚度不易控制等问题,暂停止仰拱施做;待检查后,往往会出现检查空挡期,抢抓施工进度。

3.4制造亮点

(1)形状线形。“三管两线”布设保持水平顺直;采用台阶法施工时,掌子面上下台阶要齐整、棱角分明;全断面开挖掌子面要修刷竖直、平整,充分体现钻爆水平;喷射砼面平整圆顺,在洞内灯光照射下,避免或减少“排骨状”凹凸不平,不在视觉上有厚度不足印象;矮边墙接茬筋竖直,且间距、保护层厚度均匀一致。

(2)洞内灯光。按规定间距布设安装灯箱、反光标志等照明设施。对已完成初支面,但未施作二衬的部位,尽量布设两侧照明设施,适当加大灯位密度,提高洞内亮度,消除初支表面昏暗、阴影、压抑的气氛。正常施工时,只留单边照明设施。

(3)洞内色彩。检查期间,洞内外露的土工布、防水板都尽量用新的,土工布焊钉间距要均匀,纵横向排列笔直,黑色的焊钉与雪白的土工布交相辉映,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感效果,使人心情舒畅。在衬砌台车、多功能台架和栈桥上,设置彩色限宽、限高灯带和各种安全警示标志牌;在软弱围岩地段,逃生通道采用Φ800mm的承插钢管,单节长度6m,壁厚10mm,布设长度50~60m,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采用橡胶圈或木楔临时固定,管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表面涂刷黑黄色交替油漆;洞内行车道设锥形标反光标识,疏导组织洞内各种机械与车辆有序通行;洞内的空压机、钻机、挖掘机、输送泵等大型设备,检查前要清理清洗干净。

(4)洞内清洁。加强循环通风,保持洞内空气清新,避免掌子面附近积水。路面整洁,排水顺畅,路面破损后及时修补;对行车密度大、临时改道或有排水沟的过度区段,采取临时铺设钢板。

4主要工序操作要点

4.1隧道开挖

(1)根据地质预报资料和上一循环打钻的工况,判断掌子面围岩性质,合理确定开挖循环进尺、周边眼间距、装药结构,确保超欠挖受控,实现安全质量的动态管理。

(2)超欠挖控制是隧道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指标,周边眼间距及装药量是衡量超欠挖质量的重点,也决定着成本及后续工序作业时间。

(3)隧道进度=循环时间+循环进尺+服从管理,每一循环开挖作业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直接影响着工序循环和工效。

(4)每次检查时,均安排打眼工序。Ⅱ、Ⅲ级围岩小药卷间隔装药,周边眼间距控制在40cm以上;Ⅳ、Ⅴ级围岩采用导爆索,周边眼间距控制在30cm左右。

4.2钢架安装

(1)根据围岩变化情况适当调整钢拱架间距,满足围岩安全要求。核心在于覆盖及时和施工时机。

(2)拱架要挂线安装,横线挂设在两侧拱脚,竖线挂在拱顶,两线垂直交于一点,保证钢架处在最佳的受力状态。连接板采用钻机集中钻孔,采用螺栓拧紧,禁止氧焊或电焊连接。

4.3喷射砼

(1)根据湿喷、干喷砼工艺特点,把喷射砼的饱满度、平整度作为常态化指标,灵活运用。Ⅳ、Ⅴ级围岩软弱,优先采用湿喷砼工艺;Ⅱ、Ⅲ级围岩自稳性能好,安全风险低,宜采用干喷工艺。喷射砼覆盖钢架3cm以上,表面平整、圆顺,看不到钢架轮廓和阴影,无法丈量间距。

(2)超欠挖引起的砼空洞必须回填饱满,确保自身安全和破检需要,否则后患无穷。回填空洞采用湿喷机,施工时关掉高压风和速凝剂。

4.4锚杆安装

(1)锚杆施工的核心是位置、角度和焊接形式。锁脚锚杆的理解范围要放大,系统锚杆可以当锁脚来使用,锁脚不能简单理解为锁住脚跟,而是要捆住边墙。

(2)焊接决定锚杆及初期支护的关联度。在钢架两侧,按照“非”型错开布设锚杆。锁脚锚杆冷弯成“L”型后,再用“L”型的短边焊在拱架的翼板位置,否则弯曲的部位容易烧断或拉断。锁脚锚杆的钻孔角度,一定要向下30~45°,保证拱架受力分布到锁脚锚杆上。

(3)边墙锚杆可成倍提高拱架和喷射砼的支护能力,拱脚到拱腰可以水平施作,拱腰到拱顶可以垂直施作,确保初期支护由被动转为主动受力。

(4)边墙是支护的双脚,将系统锚杆最大化的集中在边墙部位,从墙角到拱脚,按照“非”字型紧贴于钢架两侧,实现拱架由“锁”变成“捆”的意义。

4.5小导管

(1)施做小导管就是稳定开挖的掌子面,将围岩压力均衡分散在拱架上,解决围岩可能出现的超挖、空洞和确保安全。

(2)现场负责人要到掌子面动态调整小导管施作范围,不能拘泥于设计位置和间距,有时候边墙比拱部更重要,有时候布设间距仅需10cm。

(3)从成本和安全上,单根小导管越长越好,可最大程度提高掌子面的稳定性,但施作难度增加。选择施作长6m的小导管,既提高支护能力又节约成本。

(4)从初支至掌子面,喷射砼呈“”型,把最后一榀拱架与掌子面之间封闭,不露出小导管。

三、结语

(1)高度重视隧道迎检工作,树立宏观控制工序理念,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理素质,体现在现场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让迎检成果变成常态化的工作目标。

篇3

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结合“深化三服务 对标勇争先”大讨论实践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外学先进、内找差距,拉高标杆,争先进位, 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努力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的新突破,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地推动交通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提供交通保障和强有力支撑。交通工作亮点纷呈,成绩可圈可点,近日,交通运输部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区)创建公示名单,天台县成功上榜“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扛起“现代化和合之城”建设的使命担当,以奋进者姿态,进一步勇担重任、争先创优。

一、2021年工作成效

(一)、因难而上,谋大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1、杭绍台铁路天台段。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静态调试已结束,站场建设也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通车前的最后准备,计划12月26日正式通车,届时将大幅缩短本地区前往省会城市杭州的时间,对缩小地区差别和提高本地投资环境产生质的飞跃。

2、台金城际铁路。全长158.24公里,设计速度达350km/h,西起金华金义新区站,经横店、磐安县、天台县接入杭绍台高铁天台站至台州中心站,同时延伸至甬台温铁路三门站,其中天台段长45.95公里,投资额约41亿元,目前该项目处于线位研究阶段。

3、甬金衢上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列入浙江省高速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已将该项目列入交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线位方案已委托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线位方案计划年底前完成线位方案论证。

4、宁海—天台—临海高速公路。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已委托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线位方案设计,该项目主要受益天台东部乡镇(途经泳溪、三合),向东可缩短到宁波距离,向西到仙居方向也更加便捷。我们也正在加强与市交通局和省交规院对接沟通,争取能在泳溪、三合设置出口

5、上三高速公路增设天台东互通工程。7月23日项目工可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建议书已于9月26日上报到省交通运输厅,因资金来源未明确,省厅暂未向省发改委报送。项目稳评报告已完成备案,水保、洪评、环评等项目专题已提前开展,征地拆迁方案已明确。

6、上三高速公路天台东互通与高铁连接线八都至梅坦段工程。工程已由天台县发改局于6月4日批复立项,因涉及永农,尚未开展土地预审。项目稳评报告已完成备案,水保、洪评、环评等项目专题已提前开展,征地拆迁方案和东互通一起于上月底通过县长办公会议审议。目前向阳隧道已完成施工图批复,招标公告已。

7、104国道响岩至至界岭段改建工程。本项目投资估算10.35亿元,其中建安费7亿元,项目除上级补助资金外,其余均由天台县在土地出让金及财政资金进行安排落实。本项目项目法人为天台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项建书已经省发改委于去年8月份立项受理,土地预审报告已在市自然资源局公示。

天台县至界岭隧道工程,按照台交〔2020〕121号《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104国道天台响岩至至界岭段公路工程先行段(至界岭隧道工程)项目推进协调会议纪要》的意见,因本临海段里程较短(0.325公里)、工程量较少,为确保工程同步实施,临海段隧道委托天台代建。该工程已于11月26日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政策处理有关事项均已完成,计划年底开工。

8、嘉善至永嘉公路天台段建设工程(314省道)。目前项目前期审批事项已经全部完成,因涉及永久性基本农田,项目未能继续推进。先行段老60省道至苍山大道连接线工程1.54公里路基已建成,抽水蓄能水库至60省道段计划于今年底前开工建设,明年完成路基工程施工,完成投资额10000万元。

9、秀洲至仙居公路天台三州至雷峰段工程(207省道)。目前完成初步设计预审查,土地预审、水保等相关专项已委托编制,支线前山大桥连接线工程已经建成通车。

10、315省道天台科山至双塘连接线工程(原名称为62至60省道连接线)。起点接62省道科山延伸,向东跨越三茅溪、上跨上三高速公路,利用现状天桐路向南转向,在上三高速北侧新建跨线桥再次跨越上三高速公路接现状60省道双塘处,路线全长约5.3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双幅四车道,路基宽度24.5米,估算投资5亿元。目前已委托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三门至江山公路天台段南屏至杭绍台高速公路雷峰互通出口工程。目前项目先行开展南屏至杭绍台高速公路雷峰互通出口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路线全长约12.1公里,总投资约4.7亿元。

12、平桥至高铁站连接线工程。本项目起点位于杭绍台高铁站西侧,距离高铁站500米左右,以平交+定向匝道的形式接现状104国道,路线东西走向,终点位于平桥镇区西侧接现状友谊东路,与阳光大道交叉,项目投资估算6亿,目前正在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城前线、寺下线。城前线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已于9月份完工。寺下线改造拓宽项目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

(二)强化公路日常养护,提升公路路况水平。

1、做好公路小修保养工作。重点落实路面应急修复和公路附属设施维护及路基路面整修等工作。今年完成天台县前桥线路面小修保养应急修复工程、国省道挡墙、盖板等修复工程、S326田洋陈村横潭坎路面边沟工程、天台县G104国道路面小修保养应急修复工程、天台县国省道路面车辙应急处治工程等,共修补坑槽及局部路段罩面480立方米,完成铲除高路肩和修整路肩14850平方米,更换修补国省道道口桩、轮廓标610根,公里碑、百米桩52只。

2、做好应急抢险工作。今年1、2月份,组织抢险队对天大线、天培线、双拜线等路面结冰严重路段进行抗灾抢险,破除冰雪、撒防滑料,共出动人员80多人次,机械设备42台次,撒融雪剂40余吨。抗台防汛期间及时清理公路塌方和修复公路构造物和排水设施,共修复挡墙565立方米、排水设施2300米,共清理县道以上公路塌方128处31560立方米,抢通县道公路12处。

3、开展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行动。以G104国道、S323省道、S326省道为整治重点,采取机械与人工结合方式进行清扫,确保路面干净整洁、无扬尘。共出动作业人员2130人次,机械设备256台(套)次,清理垃圾76.2吨;完成道路巡检1132次;路面清扫8019km,中央分隔带清理3323km;上下边坡清理272km;边沟清理737km;桥梁锥(护)坡清理86座;隧道清洗15.5km;隧道内排水沟(电缆沟)清理54.9km;护栏清洗148km。

(三)深化美丽公路建设,做好公路绿化养护工作。

一是对市级九大交通风景道之一的“寒山和合环线”进行绿化维护保养,共涉及里程60.5公里,日常做到“洁齐平绿”。二是将104国道、62省道、天大线美丽公路项目绿化部分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尝试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三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投资42万元对62省道主要节点进行时花更新、沿线野花草籽混播路段进行翻耕新植,继续打造立体花境之路。对北部寻佛问道之路的元大线发洪头至关岭段、大元线等线路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充实佛教天台宗文化元素,持续推进天台山诗路建设。

(四)数字引领,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1、统筹推进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做法,7月份全面完成了内业资料的申报,经省级核查、专家评审、交叉复核等程序,经过各部门齐心协力,今年11月份,天台县已成功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二是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天台县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市级下发的《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探索适应天台经济发展的管养模式。持续推进日常养护市场化,今年完成了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并签定合同,已进入正常养护期;同时推进信息化管养平台建设,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正在搭建软件框架,录入路产、路况、路域信息工作。

(五)方便群众出行,完成民生实事考核任务。

新建农村公路47公里。完成2021年天台县农村公路大中修(民生实事)项目(总里程约88公里,总投资约3015万元)。三是完成城前线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1公里,总投资约2890万元)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夸大有效投资

1、全力推进104国道天台响岩至至界岭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沟通联系,对接省发改、省自然资源、省交通厅等部门,争取明年四季度开工建设。配合抽水蓄能电站筹备组做好314省道嘉善至永嘉公路天台段建设工程抽水蓄能水库至60省道段施工图审批等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2、积极配合,加强对接,推动金台城际铁路、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宁海-天台-临海高速公路项目前期。

3、加快推进上三高速公路东互通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明年底前完成工可批复和施工图送审稿的编制。加快315省道天台科山至双塘连接线工程、三门至江山公路天台段、207省道秀洲至仙居公路天台段等一系列国省道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安排,适时推进。

篇4

企业;党建政工工作;时效性

新形势下,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难免会遇到发展挫折与困惑,此时,便是党建政工工作发挥效用的时候。通过企业中的党建政工工作,可以使企业员工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下,最大程度地建立起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中党建政工工作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应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找寻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党建政工工作充分发挥时效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其为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做出积极且必要的推动。因此,对于“企业党建政工工作时效性探讨”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党建政工工作的作用

党建政工工作在企业中所具备的作用可分为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促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党建政工工作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性。在党建政工工作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应在企业中开展起促进员工成长及凝聚力培养的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理念的宣导与传播。此种做法,不仅能够使员工的心态更为放松、认知更为深入,还能使员工在活动之余,卸下工作中的压力,转变员工的情绪,从而使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得以提升。其二,是党政党规的实现。企业唯有时刻紧随党的步伐,并积极接收我党政策方针的指引,才能有效落实党建政工工作,也才能确保党建政工工作的时效性得以体现。

二、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出现的问题

党建政工工作应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并符合社会环境的需求。然而,现阶段的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在实际运行与应用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一)党建政工工作与实际脱轨。现阶段,我国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虽有极大转变,但仍有部分企业中的党建政工工作未能发挥出其实际功效。其主要原因是此类企业的党建政工工作过于形式化,仅停留在问题表面,并希望通过表面工作得到相应的名利。具体表现为企业党建会议流于表面,仅仅是提出口号,或宣讲政绩等。这不仅会导致党建政工工作与其在企业中的实际效用脱轨,更会导致企业员工消极情绪的产生。同时,一些企业中的党建政工工作未能遵从以人为本,以员工为基础的原则与理念,对于企业员工出现的消极怠工情绪,以及思想政治方向上的偏差等,不能做到及时的纠正。这不仅会导致企业员工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制约企业的良性发展,更会使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时效性缺失。

(二)部分企业的党建政工工作理念缺乏创新性。党建政工工作是需要依据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并需要与社会环境相符合。而部分企业的党建政工工作,仍然围绕传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不仅在思想上缺乏创新,且在工作模式上也较为落后。例如:受传统党建政工工作思想的影响,部分企业的基层党建组织要求员工要以领导的命令为根本服从条件,且在部分企业的党建组织中,依然存在“一言堂”现象。这不仅会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热忱降低,更会因工作模式与方法的差异,而导致员工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党建政工工作时效性解决措施

首先明确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重心,唯有如此,才能在进行党建政工工作时,将党的力量运用其中,从而使党建政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且,通过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明确,也才能确保党员及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促进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素质提升。同时,也便于党建政工工作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企业员工与领导干部等形成团结的整体。其次,要做到以员工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我国治国之本,在党建政工工作中也同样适用。员工作为企业中的基础与核心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便需要党建政工工作中,秉承“以员工为本”的主导思想,对于员工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对于员工思想意识的变化,要积极引导,从而使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得以体现。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员工在树立积极思想观念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忱,也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外,企业的基层党建组织,还应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一切以实际出发,多为员工做好事、做实事。并通过时下较为流行的即时通信工具,与员工构建起互动交流的平台,对员工所反映的问题等,进行细致的调查,及时解决,以此来使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时效性得以凸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而言,党建政工工作既有其长期性特点,又具有相应的复杂性。是以,若需在企业中做好党建政工工作,则需要明确党的领导地位,秉承以人为本、以企业员工为基础的原则,并切实抓好企业中党员及员工等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建政工工作在企业中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党建政工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也才能促使企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作者:孙桂超 单位: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5

一、项目是否突破概算的评判方法

概算作为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是我国基本建设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许多年。评价一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如何,包括优良工程的评定都与是否突破概算有着重要的关系,项目决算一旦突破了概算,往往会对项目管理的水平评价大打折扣,且失去了评选优良工程的资格。

对于项目决算是否超概算的问题,我们认为还需要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评判方法。从这几年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现行以批准的概算控制投资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因为批准的工程概算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投资水平,也就是概算批准时期的造价水平,当市场长期稳定状态下,其价格水平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时,则工程建设以概算控制投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基本可以作到,但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式下已不相适用。

当然,这并非要否定概算控制作用,毕竟这是国家有关部门控制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把批准的概算由一个纯静态的投资控制变为动态的投资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评价项目是否超概算的评判方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在批准的概算中,应将建设项目工程实体消耗的主要材料用量,如钢筋、水泥、沥青、汽柴油等,一同审批作为控制因素。当一个项目决算投资费用突破了概算,而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总量并未突破批准概算用量时,不应简单作为超概来对待,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引起的。由于材料价格原因引起超概,造成对项目管理的负面评价是不公正的,甚至导致管理较好的工程不能参加评优,则更不能体现出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辛勤劳动。

2、目前的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以钢材为例,从今年年初的4500元/吨飚升到6200元/吨,又从6200元/吨暴跌到3500元/吨,整个一个过山车走势,变化幅度相当大。由此我们认为在项目概算编制时期应重新计列价差预备费,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总体造价的影响。

一个公路建设项目概算的确定一般以批复时期的价格为基础,按照目前的材料市场情况,同样的项目如果在不同时间段实施就有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在概算编制办法中没有必要的调控措施,那么批准概算作为最高投资控制很难实现。

目前国家公路工程概算编制办法中对于价差预备费已经作了规定,提出了以年工程造价增长率计算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且年工程造价增长率是有关部门公布的工程投资价格指数。但目前我们编制概算时,仍然按照1999年国家计委的文件不计取价差预备费,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在工程概算编制中的考虑造价上涨的因素。

在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公布投资价格指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将概算总金额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际大宗工业商品指数挂钩,可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上年度的上述指数的情况综合一个本年度的公路建设投资价格指数作为价差预备费的计算依据,从而将价差预备费计入工程概算中。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价差预备费的使用,应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手段,当工程实体消耗主要材料数量在批准概算主要数量范围之内时,建设期内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导致增加的材料价格差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合同及有关文件履行材料价格调差程序调整材料差价。首先要考虑在招标结余中列支,如招标结余不足,经省厅批准方可动用价差预备费。

二、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

总结这几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投资超概算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是设计变更过多,且大多为增加投资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发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有设计方面的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业主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等等,具体原因不再一一列举和分析。

交通部、省交通厅对于高速公路设计变更的管理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文件规定设计变更分为一般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等三类。对于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业主在申报设计变更时需要将设计变更理由和论证材料一同上报;一般设计变更由业主自行审批,但每半年应将汇总情况上报省交通厅备案。

从目前对于文件的执行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较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申报不及时。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往往在较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已经实施以后,形成了既成事实,才将有关材料上报审批,造成此类设计变更的审批仅仅成为了完善建设程序的过程,不能起到控制变更的目的,而且此类变更往往引起投资的较大增加,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

二是一般设计变更不能做到及时汇总备案。文件已经下发了近三年时间,尚没有一家项目建设单位将一般设计变更台帐资料报送备案,使得项目监督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变更情况不了解,对其存在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为了使设计变更的管理切实落实到位,应加强对重大、较大设计变更的管理,在程序上应坚持未经批准的重大、较大设计变更一律不能实施,已经实施的要追究有关责任,引起的投资增加不能纳入到决算中。同时,加强对项目自行审批的一般设计变更情况的管理,落实定期备案制,组织定期检查或抽查,核查变更及其费用变化的合理性。从而形成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加以落实。

三、合理预测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

我省高速公路经省政府批准的总体

规划是6280公里,20__年底我们已经建成了4556公里,目前在建项目里程大约900公里(含加宽项目380公里)。我们已经积累了近几年建成的近50条高速公路项目的概算、预算和部分项目的工程决算数据,应该对以往建设项目的造价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我省豫西、豫北、豫南、豫东等不同区域,山区、平原区、丘陵区等不同地形条件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叉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等各分部工程的典型造价情况。以此典型造价为衡量的标准,计入物价水平变化修正因素后,作为新建项目的勘察设计限额,一项设计的工程预计造价应控制在限额的一定范围之内,如超出过多,则应优化设计,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在设计阶段就预先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我们根据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资料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除了综合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地形条件下各分部工程造价情况外,还以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方便、快捷预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模型方法,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预测更科学,可以为项目前期宏观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提供参考。

篇6

对于项目决算是否超概算的问题,我们认为还需要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评判方法。从这几年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现行以批准的概算控制投资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因为批准的工程概算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投资水平,也就是概算批准时期的造价水平,当市场长期稳定状态下,其价格水平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时,则工程建设以概算控制投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基本可以作到,但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式下已不相适用。

当然,这并非要否定概算控制作用,毕竟这是国家有关部门控制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把批准的概算由一个纯静态的投资控制变为动态的投资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评价项目是否超概算的评判方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在批准的概算中,应将建设项目工程实体消耗的主要材料用量,如钢筋、水泥、沥青、汽柴油等,一同审批作为控制因素。当一个项目决算投资费用突破了概算,而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总量并未突破批准概算用量时,不应简单作为超概来对待,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引起的。由于材料价格原因引起超概,造成对项目管理的负面评价是不公正的,甚至导致管理较好的工程不能参加评优,则更不能体现出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辛勤劳动。

2、目前的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以钢材为例,从今年年初的4500元/吨飚升到6200元/吨,又从6200元/吨暴跌到3500元/吨,整个一个过山车走势,变化幅度相当大。由此我们认为在项目概算编制时期应重新计列价差预备费,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总体造价的影响。

一个公路建设项目概算的确定一般以批复时期的价格为基础,按照目前的材料市场情况,同样的项目如果在不同时间段实施就有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在概算编制办法中没有必要的调控措施,那么批准概算作为最高投资控制很难实现。

目前国家公路工程概算编制办法中对于价差预备费已经作了规定,提出了以年工程造价增长率计算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且年工程造价增长率是有关部门公布的工程投资价格指数。但目前我们编制概算时,仍然按照1999年国家计委的文件不计取价差预备费,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在工程概算编制中的考虑造价上涨的因素。

在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公布投资价格指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将概算总金额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际大宗工业商品指数挂钩,可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上年度的上述指数的情况综合一个本年度的公路建设投资价格指数作为价差预备费的计算依据,从而将价差预备费计入工程概算中。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价差预备费的使用,应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手段,当工程实体消耗主要材料数量在批准概算主要数量范围之内时,建设期内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导致增加的材料价格差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合同及有关文件履行材料价格调差程序调整材料差价。首先要考虑在招标结余中列支,如招标结余不足,经省厅批准方可动用价差预备费。

二、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

总结这几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投资超概算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是设计变更过多,且大多为增加投资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发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有设计方面的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业主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等等,具体原因不再一一列举和分析。

交通部、省交通厅对于高速公路设计变更的管理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文件规定设计变更分为一般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等三类。对于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业主在申报设计变更时需要将设计变更理由和论证材料一同上报;一般设计变更由业主自行审批,但每半年应将汇总情况上报省交通厅备案。

从目前对于文件的执行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较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申报不及时。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往往在较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已经实施以后,形成了既成事实,才将有关材料上报审批,造成此类设计变更的审批仅仅成为了完善建设程序的过程,不能起到控制变更的目的,而且此类变更往往引起投资的较大增加,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

二是一般设计变更不能做到及时汇总备案。文件已经下发了近三年时间,尚没有一家项目建设单位将一般设计变更台帐资料报送备案,使得项目监督/!/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变更情况不了解,对其存在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为了使设计变更的管理切实落实到位,应加强对重大、较大设计变更的管理,在程序上应坚持未经批准的重大、较大设计变更一律不能实施,已经实施的要追究有关责任,引起的投资增加不能纳入到决算中。同时,加强对项目自行审批的一般设计变更情

况的管理,落实定期备案制,组织定期检查或抽查,核查变更及其费用变化的合理性。从而形成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加以落实。三、合理预测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

我省高速公路经省政府批准的总体规划是6280公里,20__年底我们已经建成了4556公里,目前在建项目里程大约900公里(含加宽项目380公里)。我们已经积累了近几年建成的近50条高速公路项目的概算、预算和部分项目的工程决算数据,应该对以往建设项目的造价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我省豫西、豫北、豫南、豫东等不同区域,山区、平原区、丘陵区等不同地形条件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叉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等各分部工程的典型造价情况。以此典型造价为衡量的标准,计入物价水平变化修正因素后,作为新建项目的勘察设计限额,一项设计的工程预计造价应控制在限额的一定范围之内,如超出过多,则应优化设计,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在设计阶段就预先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我们根据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资料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除了综合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地形条件下各分部工程造价情况外,还以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方便、快捷预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模型方法,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预测更科学,可以为项目前期宏观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提供参考。

篇7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省**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3.3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

摘要:本文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提出城建档案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新思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重点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地下管线档案工作,推进城乡建设档案工作信息化。

篇8

虽然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但更新时间长短不一。据1993第一期《水污染、世界环境》杂志介绍,大气中的水只需8天时间就更新一次,永久积雪更新一次需要9700年,地下水更新一次需要1400年。这种更新周期告诉我们,对于近似于不可更新的水资源而言,在开发利用时,必须慎之又慎。

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水资源脆弱国、水资源紧缺国、水资源贫乏国,按此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已经表明,到21世纪,水危机将成为几乎所有干旱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至83亿,生活在水源紧张和经常缺水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年的3亿增加到2025年的30亿,后者为前者的10倍。发展中国家城市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资源,控制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否则,全世界将有3/4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总之,从全球来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环境污染局势的加重,水资源危机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水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严肃课题。

(二)中国水资源告急

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受缺水困挠,水资源紧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缺水地区迅速由点到面,几乎成为全国性问题。按人均水资源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在世界排行第109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1.城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告急,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供求总量更加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的增长速度。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水卷资源》一书介绍,2002年,全国需水量为7096.19亿立方米,但只能供6677.97亿立方米,缺水418.22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0亿元。仅胜利油田1995年因黄河断流就减产30亿元。据统计,目前农业灌溉缺水800亿立方米,工业城市缺水300亿立方米,600余座城市中400座缺水,严重缺水的有200余座。其次是整个北方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缺水状况将更加严重,这些地方地域性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激化,将严重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是人口压力对发展耕地灌溉事业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而工业城市用水量猛增,将对农业灌溉用水构成严重威胁。2.用水浪费惊人。

中国水资源虽不算丰富,但如果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不致造成今天这种窘迫局面。可以说,中国水资源的紧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造成的。主要是:低效率使用,重点是农业的大水漫灌和工业生产中的低重复使用。万元GDP用水量,发达国家一般在50立方米(其中瑞士为5立方米,日本为21立方米,以色列为24立方米,法国为29立方米,英国为13立方米),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730立方米。我国工业万元用水量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农业用水也是如此,不仅浪费大,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不适当的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开办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对水资源开发管理不当,一条水系上游不顾中游,中游不顾下游,各自为政,各取所需。许多地区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土地生态急剧恶化。水价过低,也是造成水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3.局部地区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供水不足除了因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因素外,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达到数百亿吨。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海中。北方的辽河、汾河、海河、淮河、白洋淀以及部分水库如官厅水库、漳河水库等的水体已被严重污染。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城市所在附近的河流或河谷多成为排污沟渠。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资源将很难支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危机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不但威胁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还将威胁我国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前景令人十分忧虑!

二、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几种水资源开发方案之比较)

(一)种种引水方案虽思路开阔,设想胆大,但实施起来困难太大

1.南水北调耗资巨大,短期内难以实现。

把我国南方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水引到干旱的北方来,是多少代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一个美好梦想。但是南方水走到北方来,不知要经过多少崇山峻岭,跨过多少万丈沟壑,其艰难的程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具体方案据有关资源料介绍如下:

从长江引到西北、华北的南水北调工程,它是一个具有多条线路引水的工程计划。大体上归纳为三大线路,即西线、中线与东线。每条线路又包含多种渠线方案。一是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境内的黄河上游干流,线路400km,最大可调水量约200亿m[3],工程条件十分艰巨,需要在冻土区建选200~400m以上的高坝和又长又壮的隧道工程,由通天河联叶到入黄河的章安河,全长400km,仅隧洞长度就要占200km。二是中线方案,设想中线调水分为近期引汉(丹江口水库)和远期引江(三峡水库)工程。中线引汉是以丹江口水库的陶叉向北引水,经过南阳、云城、郑州过黄河、在京广铁路西侧并与之平行到北京,在河北徐水分流到天津,干渠全长1241km。与东线相比,中线调水需新建又长又壮的特大输水管道,运行成本及工程造价极高。三是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引水、在江苏江都的三江营抽水,基本上沿大运河向北送水,途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的上级与下级湖与东平湖,有13级梯级,25个特大泵站,采用河下隧洞穿越黄河输水,多级扬水需要大量能耗,运营费用极高,在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上方取水,但这里的水质条件较差,线路偏东,走势低,存在着沿线水源严重污染问题,有人担心会出现“污水北调”。

总之,南水北凋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国家已作出了实施的决定,但完工尚在半个世纪之后,其中西线工程是将部分长江水引入到黄河之中,受益范围仍然相当有限。

2.炸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引来西南亚印度洋暖湿气流,仅是个科学奇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冯雷、刘春兰、冯正祥经多次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结论: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阻碍了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入欧亚腹地,造成世界性灾难。只有炸开喜马拉雅山的十余座山峦屏障,亚洲季风才能飞度“玉门关”,东线水汽形成的湿舌才能伸进整个西北干旱区。他们建议:铲除东线水汽输送路径上的十余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把亚热带分界线推到柴达木盆地。实施地球工程,拦腰截断雅鲁藏布江,沿途分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黄河、直冲塔里木河下游,经甘肃、宁夏、内蒙古,连接吉林、呼林河之源,使整个大西北变为雨水丰沛的水乡泽国。同时连通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形成世界第一的黄金水道。

这个考察是他们呕心历血,历尽艰辛的结晶,也是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这个建议虽令人十分鼓舞,但要把奇想变为现实困难太大,需要不知多少代人的努力。

3.引黄、引洮等解决局部地方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方案也费用高昂,国家难以支付。

不要说是引黄,就是定西地区的引洮工程,要逢山钻洞,遇沟架桥。早在解放前就有人提出。1958年定西地区就向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申请建议,直到现在还未立项,可见其工程艰难的程度有多大。

(二)收集天上水则是一条现实的便捷之路

1.农村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成功为乡镇、城区做出了榜样,也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1995年试验并取得成功的通渭县碧玉乡景木岔集雨节灌工程是甘肃省第一个集雨节灌工程示范点。从那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正式在全省号召推广。甘肃的定西、平凉、庆阳、天水等地州市先后积极行动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肃和北方广大农村集雨节灌工程的实践为乡镇、城区做出了榜样,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经验。同志在1999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干旱缺水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蓄水、保水、节水。我在甘肃定西看到,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一次降雨三四十毫米,可以做到水不下山。有些农民修水窖集蓄雨水效果也很好。”

2.乡镇、城区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条件远比农村优越。

所谓集雨工程,就是通过屋顶、庭院、街道、广场和公路等把雨水径流汇集到能够调蓄的水池或水窖中,实现雨水叠加利用。对收集雨水的要求条件并不高,只要有集流场的地方都可以搞。工程的关键是把蓄水池、调蓄池等筑标准,筑坚固,达到不破不裂,不渗水。另外,还有集流场面积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等等。相比之下,乡镇、城区高大的楼房房顶、宽阔的庭院街道,公路以及大大小小的广场都是天然的优质雨水集流场,这些条件远非农村所能比。另外,乡镇城区一般靠近河滩,修筑集雨窖等所需的沙子、石头、水泥等材料运输起来,路程又近,运费又低,而农村的有些村社往往要到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远的地方去运输。乡镇城区居住的人,相对素质高。雨水集流工程在农村能搞,在乡镇城区也能搞,而且应该比农村搞得更好。

长期以来,人们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产生了很多的误区。例如,许多人以为地表水、地下水是无限的,所以使用的时候不注意节约,大手大脚,像世界各国今天这样的发展建设,恐怕等不到循环更新,地下水早就枯竭了。还有的人以为只有农村山区缺水,他们应该搞集雨工程,乡镇、城区不缺水,不必劳民伤财搞集雨工程。或者一提到水利,就先想到了南水北调、引黄、引洮和打井提灌,而想不到还可以收集天上水。这些观念、看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必须予以克服。

3.在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乡镇、城区提出与实施集雨工程,这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工作思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先是由长期以来侧重抓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时抓天上水,拓宽了水利建设的新领域,成为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举措。其次是乡镇、城区和广大农村一道在发展农林牧业上由消极被动抗旱到积极主动抗旱,开始对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水实施人工调控,运用科学有效的抗旱措施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为乡镇、城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林果蔬菜、药材和其他种养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第三是广大城乡联手一道向原先干旱、半干旱地区恶性循环的模式注入水资源,使原先的纯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农牧业的转变奠定基础,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和改善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水源保证。转二是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发展。集雨工程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对乡镇、城区来说,收集的大量雨水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提取,可用于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城乡绿化,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对城乡郊区和广大农村来说,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农业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集雨工程同农林牧、种养加,同梯田地膜等其他农业适用科学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还可直接带来粮食和其他林果蔬菜业的丰收或者产量的增加。据调查,经集雨节灌的作物增产增收幅度一般在25%左右,粮食作物增收100公斤,经济作物增收500元以上,典型的例子如甘肃通渭县平襄镇一农民利用地埂、道路收集的雨水,在1.5亩川地里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每年收入过万元。通渭县李店乡是一个干旱乡,且地下水苦咸,该乡各村和乡政府所在地用集雨窖彻底解决了人畜饮水和部分粮食蔬菜的灌溉。甘肃定西县1999年在县城西郊1万平方米的地方上,利用集流蓄水技术,建成集雨窖38座,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5座,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成为定西县高科技农业的窗口。

三是城乡普遍实施集雨工程有利于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首先,通过打窖、修建大小蓄水池、拦洪坝、减少了地表径流和暴洪对山川土壤的冲刷。蓄水工程的实施,还可以消减洪峰,调节河川径流,降低河流的含泥沙量,减轻大江大河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和压力,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由于集雨节灌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能源和口粮问题,草木的被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的修复和再生有了保证。

总之,集雨工程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世间最深厚、最雄伟的力量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要中国的每个村、每个乡、每个县、每个省都真正行动起来,我们把地球总水量13.86亿立方公里的百分之一的淡水资源中属于中国的那部分都蓄积起来,用于国民经济中需水的各个部门,那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乡镇、城区实施集雨工程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在全国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工程量大面宽,所以没有党和国家的统筹规划,该工程是难以完成的。当党和国家作出决定后,各级领导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该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搞好宣传是前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