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学期教研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学期教研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学期教研

篇1

二、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变化,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每学期初就制定了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切实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教师外出听课达100余人次,邀请泰师附小和泰州师专送教下乡,邀请赵鹤立老师来校讲学。还开展了送教下村、开门听课、随堂课展示,学科组互相听课、全镇的语文青优课比赛、教师下水文比赛等活动,课堂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飞跃。要求老师用全新理念备课,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及本班实际,备课要做到能突出个性,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前有准备(资料收集),课后有拓展。备课要做到两次备课检查,注重于实践后的反思,教师均有一定量的二次备课和教学随笔,教学常规检查正常化,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进行跟踪检查。每次检查,均公正评价,及时反馈,发扬先进,总结提高。有力地提高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刘志颖老师在市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吴志刚、徐玉明、袁书美、李庆美、周宏俊、钱建兵分别在各学科说课竞赛中获奖,何俊龙老师的自然课、钱建兵老师的作文课在分别在全市优质观摩课得以展示,课堂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飞跃。不少老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大赛和刊物中发表或获奖,省级以上计15余篇、市级20余篇。只有以更足的干劲,更大的精力,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教育才有希望。走进溪桥小学,你看到的是教师们忙碌的身影。"不让一日闲过"是我校教师真实写照。

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提倡: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校不但重视改革课堂教学,而且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学年,促教促学活动正常开展,二六年级的月考、全镇二年级的写字比赛,还利用六一儿童节配合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全镇范围内诸如手抄报、毛笔字、绘画、演讲、唱歌等系列活动,学校内部活动也有声有色,开展了朗读比赛、运动会、广播操班级文化评比等各项竞赛活动。在老师们精心、用心、耐心地指导下,在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生的技能、特长又上了新层次,取得了多项可喜可贺的好成绩。钱巧龙等10名在各类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钱思昊等20名同学在第一、二届科技航模竞赛中获奖,获奖人数之多、比例之高在全市农村小学中居首位。翁婷等五名学生在“邮政杯”庆三八征文中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市运动会也捷报频传。10多名学生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

四、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式。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就"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召开研讨。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看法,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最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各式各样"成长记录袋"的诞生及运用,就是我校改变评价学生方式的一项新举措。

篇2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这已成为我们教研组教师的共识。本学期,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和落实。平时我们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回来后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主题,讨论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获得的经验、取得的成功、经历过的失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月14日,丽水市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会在莲都区城北小学召开,来自九个县(市、区)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和50余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主持短信评课活动。

3月20日—21日,莲都区小学科学(修订版)下册教材培训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区的30余位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全组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时,他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和与会老师互动交流等独特的方式吸引了所有老师的目光,使研讨氛围达到。

4月16日,区教研室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我组陈建秋老师到老竹民族学校上了题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交流课,整节课一气呵成,学生主动参与,在有效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得到听课老师极高的评价。

5月20日,XX年学年第二学期区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在中山小学后庆校区召开。作为本次会议唯一一个进行经验交流的教研组,陈建秋老师作了《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二)》专题讲座。之后,我组叶巧美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她执教《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注重在“科学概念”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概念,展示了我校教教育科研的显著成效。

5月27日-28日,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萧山区朝晖小学举行,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为网络骨干参与主持视频直播和互动评课活动。

6月6日,莲都区小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刘英小学召开,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了题为《有效记录深化探究》评课讲座,探讨如何关注实验记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记录描述能力,搭建相互学习和对话的平台。

本学期,组内教师多次参加各类优质课、观摩课,并取得不少荣誉。另外,我们十分注重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有不少论文获奖、交流或者在刊物上发表:

论文标题或荣誉名称

颁奖单位

级别

获奖者

时间

XX年年度优秀版主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省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优秀指导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重新确定市学科带头人

丽水市教育局

市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科学网络,一路走来……》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二等奖

陈建秋

2011.1

《整体把握 准确定位 实施有效教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一等奖

陈建秋

2011.1

“有结构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莲都课改》

区级发表

陈建秋

2011.1

《科学课》伴我成长

会刊《科学课》

国家级发表

陈建秋

2011.2

科学教学博客《不睡觉的兔》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二等奖

陈建秋

2011.2

《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3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送教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4

《生的生物和熟的生物》优质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二等奖

叶巧美

2011.4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三等奖

叶巧美

2011.4

《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二)》专题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5

《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观摩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叶巧美

2011.5

《有效记录 深化探究》评课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6

二、少儿科普,硕果累累:

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警示科普知识的重要性,给青少年最需要的科学知识、观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科技知识,掌握一些科技技能,增强科技意识、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挖掘教材中的科技素材,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富于创造性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快乐。然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实验过的科技知识整理成文,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用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想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上个学期,我们组织了校首届科学小论文比赛,并挑选了相对比较优秀48篇小论文篇参加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共有19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具体名单如下:

论文题目

获奖级别

作者

班级

指导师

“怪异”的水

国家级一等奖

梁逸超

601

朱美珍

厨房卫生

国家级一等奖

篇3

一、加强校本培训,有效提升教师素质

本学期我们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校本培训,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多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上海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及《评价指南》,进一步领会《要求》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本学期,根据实际需求,我们还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了一次“命题”培训和一次“微课宝”软件使用的培训。本组19位数学教师,思想态度端正、对工作兢兢业业,坚持参与了每一次的研讨和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做好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工作,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扎实地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向35分钟要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进一步抓好备课、听课工作,完善备课、听课制度。做到及时评课或与上公开课的老师及时交换意见,使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每位数学老师都上了1节数学公开课,听课都在12节以上。

3、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端正学生作业态度。各年级都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并制定统一的作业格式,统一规范批改和订正的要求。

4、课后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作业批改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有发展潜力的进行培优。

 

三、加强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本学期组织进行了5次教学教研活动,其中4次研讨课,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老师们思想端正、态度积极,执教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其他教师认真参与磨课、观课、议课,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月份成功举办一次区级研讨活动,活动以“聚焦数据分析 助推思维发展”为主题,不仅有课堂教学展示、微论坛讲座,还有专家、老师们的现场互动交流,数学组全体教师都参与了全过程的观摩与学习。开学初我们积极准备文本申请,参与了现场答辩,申报成功后,教研组配合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冯雪萍和周雪两位年轻教师认真准备实践课《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条形统计图(二)》,各位备课组长及组内老师都认真参与了磨课的全过程,最终成功展示了两节非常有研讨意义的实践课,最后,我们“青柠树”团队的微论坛也是得到了教研员的认可和好评。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我们数学组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青年教师们在这次活动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5月份进行了一次学区化联合教研活动,吴晓丽的《周长》一个给我们提供了概念教学研讨的机会;还有两次校级研讨,分别是来自二年级桂琦老师执教的《巧算》和一年级杨浩琦老师执教的《各人眼中的20》,都凝聚着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全体老师在评课议课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激起思维的碰撞,大家畅所欲言,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进一步推进数学学科校本化实施,在认真解读课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细化各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习习惯培养目标等,以备课组为单位,进一步完善“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各备课组都选取了一个单元,进行详细有效的单元整体设计。参照《基本要求》,基于四大模块教学与评价的总体要求,细化本学期教材单元教学与评价要求,以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关注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设计评价方案,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层次性。

3、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继续实行《教评一体备课样式》。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工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资源共享,各年级积累的教学资料,不但本年级使用,还传给下一年级使用。集体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4、重视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并列前进。本学期,各备课组重点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检测命题设计”、“微视频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等工作,每一项活动都认真落实,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四、重视课题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本学期在学校《基于主题式校本研修下的主动课堂打造》主课题的引导下,教研组以《落实学科教学要求 优化单元整体设计 提升数学核心能力》为教研主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尝试探索主动课堂的模式,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评价融于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和素养。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老师们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如何使自己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还值得深入研究。

2、教研组研讨氛围有待于提高,尤其我们每次研讨课的评课环节,大家的评课还停留在表面,客套的话太多,还不够深入。我们自己关起门来的研讨课,应该像自己教育自己孩子一样,多发现问题,多提出建议,甚至为了某个环节,我们可以多一些争议,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我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3、听评课的机会太少,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

4、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5、学科竞赛没能及时开展,对各班培优情况也无法检测,建议拉差和培优工作齐肩并进,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篇4

规范教学管理,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深入开展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讨与实践;

进一步更新教师观念,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强化教育科研,规范课题研究行为,促进教学和科研一体化;

使学校教学工作科研化、教学研讨经常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全面育人个性化。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校本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素质。 

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主动性。 

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6节;  

组织收看优秀教师的录像课,每组每学科至少2节;   

组织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随笔、质疑等,完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分学科进行两至三次教学专题论坛活动  。

2.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期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保存资料) 

 

3、开展优秀学科教师评比活动 。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学科的论文、案例、课件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所有参评的论文、案例等严禁到网上抄袭)

(二)继续开展课堂教学系列达标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各学科教学行为,与学校“三优”评优相结合。 

1、认真贯彻执行《第一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八做到》和《第一小学学生课堂学习八做到》。教研组长每月做好一次申报和常规检查,并将书面反馈表及时上交教科处。为了更好地开展系列达标活动,学校、教科处、教研组将加大常规检查力度,使每一位教师都重视常规,增强自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

2.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常规管理力度。

备课:普查、抽查与复查结合。开学初普查,两周内对有问题的教师教案进行重点复查;期中抽查部分教师教案;期末进行教案综合评优。 

上课:严禁教师上课无准备、无教案,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根本杜绝教学的原则性、科学性错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科学严谨,密度适中,不拖堂。提倡教师做到课前熟悉温习教案、课中调整、课后反思,平时要有一周以上贮备课。

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适量,批阅及时、规范、正确,要有复批。提倡学科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书写批阅规范化。教师做到随时自查,教导处定期检查与抽查,期中进行学生作业展览。 

辅导: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的科学辅导原则。加强对学生学科特长的重点培养,重视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全面了解,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培养帮助转化,要有实效。 

(三)结合课改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学研讨,促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1.推门听课:第2、3周进行全校任课教师普听课。加强学校听推门听课的力度,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与问课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 

2.示范课:进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献课活动。 

3.评优课:开展学校校内评优课,评选校级优秀课,进行表彰。 

4.研究课:各教研组适时组织教师上好多媒体研究课,人人参与互动,研究、探索学科教学模式。

5.复习课:认真上好期末复习课,特别是毕业班,要探索对学生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方法。 

(四)强化质量意识,进行严谨、科学、循序渐进的质量监控,切实保证学校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质量的稳步提高。 

1.严格各种检测考试、考务管理以保证措施得力、贯彻落实到位。以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促进师生协调发展。 

2.做好单元检测把关,要求单元练习随教学进度,进行检测。认真及时批阅、试卷分析、学生错误订正。科学使用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补救方法进行查漏补缺,弥补教学不足。 

3.教科处及时了解学校教学质量状况,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 

4、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素质。结合教学开展日记、作文、朗诵、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学习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5、开展计算机、科技、体、音、美等兴趣小组活动。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挖掘教师个人潜能,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1、教师要按时参加各级教研、进修活动,做好记录。骨干教师参加进修活动后,要及时进行精神传达和教学展示。 

2、充分发挥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强化科研意识,加强课题研究。

四、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在薄弱学科有所突破;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专用教室的学科学习氛围。

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

2011年2月

篇5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态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有效做功。

3.开展主题科技活动,创建校园特色。

二、情况分析

1.教研组概况

本组共有七位成员,大多数是多年任教科学的老教师,全体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个别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还不到位,课堂教学能力和调控能力还需加强。

2.相关设施说明

目前,我校有两个科学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两个小仪器室,实验器材比较齐全,为科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仪器室有专人负责,但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实验仪器的管理还不是很科学,从而影响仪器的有效利用率。

3.师徒结对

培养对象:周照明 指导教师:陈建秋

四、研究专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本学期我们科学组研究专题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拟定从全册和单元、远期和近期的高度出发,认真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学科竞赛

1.开展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六、具体工作内容和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引导教师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

2.加强教师业务进修

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组活动。利用每次活动,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积极撰写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平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开展主题科技活动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七、教研活动安排表

月份

活动内容

9

1.召开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任课教师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组建“科学俱乐部”社团

4.制订本组校本培训方案

5.承办莲都区小学科学集体备课会

6.参加丽水市小学科学教坛新秀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10

1.开展“我爱乒乓球”主题科普活动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一)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1

1.组织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学科专题研训活动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2

1.组织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暨学科基地展示活动(二)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

1.开展期末复习研讨、命题工作

篇6

加强教研组建设,以继续争创先进教研组为动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1、配合学校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名校意识,创教学特色,进一步发扬我组的优良教风。集中精力练就教学内功,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要朝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 

2、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积极探究学科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要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本学期在每人上好课的同时,教研组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育实效。 

3、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结合为主,每周确定的时间集体备课,平时利用不确定的时间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其一,备教学大纲,备教材、教法,备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备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方法。其二,备教师的指导,备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发扬教业精神、求实精神、协作精神,强化绩效意识,各备课组加强集备,每次集备请一位老师做中心发言,并作好记录,坚持每人每学期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按计划上好课题实验课,活跃组内教学研讨活动。按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十节,教研组配合教研处加强教师听课检查,听课后及时交换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我组的特点,青年教师少,中年教师多,积极配合教导处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随堂听课、评课。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鼓励教师自积极申报校级、区级公开课、研究课,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博采众长。 

5、继续开展数学学科竞赛。 

6、本学期做好数学教研组的课题,积极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为结题做好准备。 

7、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们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学校的数学成绩合格率。 

  

三、具体的工作 

三月份: 

1、四、五、六年级教师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实验教材培训会。 

2、各年级数学教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3、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 

4、开学教学检查。(针对学校提出的备课模式,认真地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5、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6、各课题组讨论本学期工作安排,制订计划。 

7、参加区级数学精品课评选。 

四月份: 

1、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2、各年级组开展活动。 

3、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 

五月份: 

1、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2、各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中期复习计划。 

3、课题组研究周。 

4、参加“我读的一本书”读书报告会。 

六、七月份: 

1、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2、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复习计划。 

篇7

1、加强理论学习,浓厚学习氛围

工作内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落实“减负”精神,贯彻“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及“国标实验版”思想。

实施策略: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指导。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以各校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专题学习,结合数学教学研究方向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努力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各校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实际、教师特点分散研修、自主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达成目标: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课程故事、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并努力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评优活动中获奖。特别关注“我与课改”论文征集(截稿时间:9月20日),市“小数会”2004年论文评优活动(截稿时间:9月27日)

2、深化课改实践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工作内容:

(1)抓好一~三年级新教材的教法研究活动,特别是三年级新教材的研讨活动。

(2)严格落实四~六年级“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要求,培养课程开发意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3)认真组织“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收集对实验教材的评价及修改建议,跟踪“样本班”的实验情况,总结教改经验。

(4)积极推进区数学学科协进组的工作活动进程,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各点的活动质量。

实施策略:课改理念只有付诸于行动、见诸于课堂才能体现价值、焕发活力。因此,在提高课改实施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应将研究重点落在课堂上,组织“五个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即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评价的策略,努力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体活动形式有三:教研室牵头的全区性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以各协进组为主体的公开展示活动(由各协进组自由申报);面广量大的课堂调研及问题讨论。

达成目标:策划活动,组织研讨,让更多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各级学科竞赛、各类学科教学展示中获得好成绩。

3、推进教育科研进程,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工作内容:

(1)区各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数学课题,并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深化了数学教学改革,本学期要继续扎实过程、有效推进。与此同时,教研室将各校研究的共同点整合,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这一方向,与各校达成共识、形成研究合力、寻找研究策略,形成钟楼数学教学的新特色。

(2)评价是导向,本学期将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实施策略:以数学学科基地为载体,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搞实验、作研究,同时借助区数学学科高级研修班成员的研究力量,将科研工作向纵深推进。

达成目标:(1)拟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修改、调整。选定学科基地及实验班级,并在此范围中解读方案思想,做好宣传、组织工作,使研究成员内化理念,达成共识,初步付诸行动。(2)制订出“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工作内容:加强几个层面队伍的建设:区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区数学青年教师队伍,新近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队伍。对这几支队伍做到分层要求,拾级而上。

实施策略:以学校教研组为主体,通过师徒结对、平行班结伴,帮带新教师,使他们起好教学第一步。以十一月份“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为载体,为促进教学研究,为青年教师崭露才华、脱颖而出搭建舞台。以十月份“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互动、校际间的交流研讨,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两方面促进教师长足发展。

达成目标:

(1)市级、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要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2)市级、区级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并在各类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青年教师要勤动脑、善动笔,争取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

三、重大活动:

1、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举行“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十月份举行“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3、十一月份“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4、十一月份“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5、十二月份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四、日程安排:

八月份:

1、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3、9月20日“我与课改”论文区内预选

4、9月27日小数年会论文区内预选

5、协进组长碰头会

6、协进组研究活动

十月份:

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2、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3、第二次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

1、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2、“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3、课改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2、市“小数会”年会

篇8

二、及时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活动,丰富知识储备。

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本组老师合作,认真阅读课标、深入挖掘教参和教材,用心备课、上课,做到课后及时反思,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能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的课堂上我尝试使用课件来向同学们教授新知,取得两方面收获。一是同学们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活跃,思维更加灵活,同时,利用网络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地提高,不仅学会了如何从网上下载相关课件,同时也能够根据具体的要求来修改课件,使它更适用于本班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四、对小学学生管理与教育能力有所增强

篇9

(一)学习目标和课程价值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习外语对于儿童的整体个性发展、交际技能的培养和对世界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1]主要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扩展文化视野;(2)促进认知发展;(3)有利于语言意识提高;(4)有利于学生建立对外语语言、文化和其他国家人民的积极态度;(5)有利于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因为外语可以将儿童领入一个新的声音的世界,带来积极的情感和新的发现,以及激励学习的精神,这远远超过了单一语言和单一文化的教育局限,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经历。[2]

从语言目标来看,几乎所有小学新的课程都把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作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并明确交际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外语课程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和表达自己,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通常这四种技能都被给予同样重要的地位,但在初期阶段都更加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随着互联网的实现,读和写的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途径,因此,读和写在初学者的课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只是被看作是达到交际能力的途径,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虽然关于小学课程的目标与价值的共识是明确的,特别是关于小学外语课程对学生的态度发展和对自我认识上的作用。但是在小学外语评价上,却很少涉及态度和动机的发展问题。由于对于目标的检测往往采用语言测试的方式进行,同时,也由于态度和动机很难测量和评价,使外语教学的重点不得不以语言成就作为其唯一的目标,很多情况下是以牺牲对态度和动机的关注为代价的。目前研究已经发现,不少学生从开始学习外语不久就对外语产生了消极的态度,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儿童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的态度、课堂活动的设计和评价的方式都对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认知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小学生学习外语的优势问题

关于小学开设外语的优势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其优势并不在于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而主要是在情感范畴里。荷兰、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的研究均表明学习外语特别有利于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和一些学习策略的使用,促进学习热情、自信心、开放的心理和宽容的态度的形成。但迄今为止,由于研究的环境不同、手段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Blondin等[3]列举了以下一些关于年龄优势的研究以及研究的结果。

Edelenbos[4]对荷兰两组学生进行了比较,一组在小学学习了两年英语,一组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研究者对两组学生在进入中学三个月后进行了比较,小学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八个月后,这种优势消失,两组学生的表现基本相同。

Kahl and Knebler[5]对德国小学学过外语和小学没有学过外语的学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小学学过外语的学生表现出阅读能力强,这种优势到了中学二年级仍然保持。

Genelot[6]对法国小学学过外语和没学过外语的学生在进入中学一年之后进行了比较,小学学过外语的学生在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上比未学过外语的学生略显优势,但仅在学习好的学生中表现出来。中学第二年后,优势消失。

Low, Duffield, Brown 和 Johnstone[7]对苏格兰小学实验项目的学生与中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比较,小学组在语音、语调,表达的句子长度、交际策略等方面表现出优势。

Pinto[8],Pinto, Taeschner 和 Titone[9]在意大利对小学4—6年级的学习外语和未学习外语的学生在语言意识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这个语言意识主要是对母语的语言意识,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条件下(如年龄、社会文化背景、性别、家庭居住地区和总体智力水平等),采用了对母语语言意识的测试题目,研究显示,学习外语的学生对母语语言结构的意识更强一些。来自苏格兰的研究,如Low 等[7],也指出,教师感到学习外语对学生母语学习有帮助。

Genelot[6]比较了两组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学过外语的学生在中学第一年表现出文化意识略强,第二年差异消失。

关于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结论也很不同。来自荷兰的一项对小学毕业生所进行的核心语言目标的测试表明,小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令人满意,说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4]来自瑞典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听力水平较好,但说的能力不如听的能力。在法国,有关研究人员对于每天接受15分钟录像教学的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不理想,低于期望值。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整体输入式的电视教学,学生难以区分词与词之间的不同,他们虽然乐于模仿,但出现不稳定情况,学习的东西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巩固。但在表演歌曲、游戏竞赛等活动中表现积极。[10]

Brossowd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优势是需要发展和保护的,需要有好的外语教师。[11]所谓好的外语教师是那些具有良好的语言水平、明确该年龄段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的教师。他认为,语言课应该与学校的整体课程相协调和渗透;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实际,应强调能力。学校间的合作和教师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应该加强中小学的合作,小学之间的合作。教师的职前和职后教育有机结合是成功开设小学外语课程的关键。

(三)时间因素问题

这里所说的时间因素实际包括两个不同概念,一种是课程所提供的时间,即每周几节课或多少分钟课时;另一种是学生真正开展学习的时间,即是否高效利用所提供的时间。区分这两个时间概念是很重要的。第一种时间概念是受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如总课时数和课时的安排问题。Genelot发现,在时间充分保证的条件下,学生在听、读、写和文化意识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当课时量仅为每学年50~60课时,教学效果则不佳。[6]Burmeister也发现,当学生在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增加了两个课时后,实验班与控制班相比,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明显发展。[12] Genelot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对于小学外语课程的开设,多一些短课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利。[6]Taeschner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如,8—10岁儿童每周两次课,共两个小时,需要三年达到6—7岁儿童每天学习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周六天,一年达到的水平。[13]

第二种时间的概念是受教师因素影响的问题,即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技巧,语言的能力,教学设备和条件以及教材设计等都直接影响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开展外语学习的时间的研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需要对课堂进行现场观摩。其实即使我们有条件在课堂进行观摩和记录,学生的学习很多是在大脑的思考过程中完成的,是很难直接观察得到的,这就更增加了研究的困难。

Curtain对美国小学外语课程设置的时间投入进行了研究,并调查了时间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调查了教师对所提供的时间的利用情况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她认为,虽然很多研究都指出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提出了关于时间的有效利用的问题,但很少有人对时间对学习效果所产生的作用和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Curtain的研究是对5岁、6岁和9岁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学习西班牙语的研究。研究工具采用语言测试的方式。研究对象为515名来自三个校区八个不同的学校的五年级小学生,同时还对114名小学生进行了口语能力抽样测试。其他的数据还包括分组测试和教师访谈。研究采用量化和质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结论发现,课堂学习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但三个校区的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成绩的关系则不明显。[14]

Curtain,[15] Met & Rhodes,[16] Carroll[17]都认为,在时间的问题上,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和体验语言的机会是决定语言学习速度和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Curtain & Pesola建议小学外语课程的最低开课时数应为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他们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有相当的语言水平,并且具有小学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18]

Curtain[14]的研究还表明,起始年龄在小学一年级或幼儿园的比起始年级为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明显要好;不论起始年龄,时间投入越多越好。课时在每周五次的比每周两三次的要好。目的语在教学中使用越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不管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的孩子,外语课时的投入越多,学生学习效果越好。也就是说,外语学习与儿童的家庭背景和总体智力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

总之,对于小学开设外语课程首先要考虑时间的投入问题,没有时间的投入,就没有效果的保证。此外,在投入了时间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教师的语言和教学能力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教学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对这两个时间概念都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四)环境因素问题

Bloodin等[3]在讨论环境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时,将环境因素归纳为四大主要因素,并列出了一些具体子项目,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影响外语学习的外部因素,对于我们认识、分析和研究环境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1.社会因素: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社会对改革和研究的支持力度;家长的支持和参与;政府对课程的支持力度。

2.学校因素:外语课程在整体学校课程中的位置和目标;连续性或衔接性问题;起始年龄问题;班级人数问题。

3.教师因素:教师的语言能力及水平;教师类型(专业教师还是综合教师);母语的使用程度;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了解。

4.学生因素:性别;社会/家庭背景;起始年龄;学校各科学习整体水平。

可以看出,环境问题几乎包括了方方面面的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社会因素的问题。一些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对于外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如在荷兰,儿童在10岁起学习英语之前就已经通过电视、广播和其他的媒体接触到很多的英语。因此学生在课程开始前的测试中就已经在听、读和认读词汇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反映了儿童在社会语言环境中所接触到的语言。在德国,趋于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使英语通过电影和卡通片广泛传播。据了解,德国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已经积累了约400个英语词汇量。[4]

(五)连续性与衔接问题

中小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无疑是一个影响最终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研究都表明,小学学习外语的学生在升入中学之后,由于中学缺乏有计划的衔接政策和措施,从而使小学阶段所发展的优势很快消失。不过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中学起点的学生进步快,学习能力强,学习环境好,使他们很快跟上或超过小学已经学过外语的学生。Edelenbos认为出现衔接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小学之间缺乏真正的了解,互相的观摩几乎不存在;第二,中学对于如何在小学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缺乏研究。[19]

很多研究都发现小学阶段的愉快和轻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气氛到了中学没有给予关注和有效的衔接。这种衔接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学习内容方面的,还有教学方法、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的衔接。Taeschner[20]指出,从小学的表演、讲故事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刚刚进入中学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不适应。Low 等[7]也指出,尽管在苏格兰的实验项目中,对中小学的衔接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中小学之间的互访,中学教师到小学与小学教师合作任教等,但研究发现,小学期间学生所接触的相当大量的语言和话题内容,在中学没有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学还仅仅停留在课本的教学上,这也许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学生进入中学后进步非常缓慢。到底是小学开设外语本身的问题还是中学与小学的衔接出现了问题,这是特别值得各方面专家和学者重视的问题。

(六)教师因素与母语使用的问题

Edelenbos[19]对教师的语言能力与学生的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97名教师进行了口语测试,并与其所教的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教师的口语能力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教师口语测试成绩好的,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对要好。来自法国和苏格兰的研究都表明,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小学教师所教的学生的语言表现要优于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中学教师。由此可见,仅仅有语言能力还不够,教师还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即教学能够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同时,采用中学教师直接下放到小学教外语是不适宜的,如果实在需要,至少需要对中学教师进行关于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关于小学外语学习是否应更多使用母语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而直接的答案。但不同的研究都表明,如果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采用母语组织教学,对学生学习外语有负面影响。而如果仅在必要时使用母语进行解释,则对外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尽量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对于外语学习时间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学生来说,能够保证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目的语输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复杂的语法或文化概念进行解释时,完全可以合理地借助母语的帮助。

(七)教学方法问题

小学阶段教学方法的主流强调愉快的学习方式,如游戏、故事、歌曲、歌谣等。研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利于记忆和学习兴趣的保持,适合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对叙事性故事理解性强、好动、喜爱游戏和歌曲的学习特点。同时,特别提倡小学外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的教学方式。但是目前还有不少小学外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记忆。Gangle[21]在奥地利的研究发现,有意义的故事性教学要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采用互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没有专门学习和记忆语言知识的教学的情况下,可以理解并大声地朗读故事。这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所做不到的。对于词汇的记忆与学习,互动式有情景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孤立地讲解单词和句型。

法国的研究表明,教师使用录像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以录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语言的输入,教师仅仅处于一般的组织和辅导,教学效果则欠佳。在后一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对观看录像片很感兴趣,但实际掌握的学习内容却非常有限,他们仅仅感受到一串串的声音和对画面的基本理解,但分不清音与音之间、词与词之间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区别和分界。因此,研究指出,如果采用录像开展教学,一方面录像的制作要考虑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要通过录像“教”什么,同时尽量使其内容能够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有目的地通过观看录像进行学习。

来自意大利的几个研究项目指出,[22]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有利于激发想象力,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对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比仅仅“玩游戏”的方式更具优势。Lerna & Taeschner[23]的研究指出教师的语言输入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意大利的实验研究对小学三年级8岁的学生进行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比较,结果发现接受讲故事、表演、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组与进行传统教学的控制组相比,表现出更强的即时表达能力。

(八)“年龄关键期”问题

所谓“年龄关键期”是指随着学习外语起始年龄的增高,学习外语的能力和达到的水平则随之降低。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外语学习可以自然而轻松地发展,而过了这一时期,大脑对于外语的反应将发生变化。Scovel[24]是这样解释的:“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儿童时期,在12岁以后,每个人学习一门新的外语的能力将面临一定局限”。

关于年龄关键期的假说最早是由Penfield & Roberts[25]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语言习得的临界期为9岁以前。1967年,Lenneberg[26]提出青春期为临界期,因为青春期生理变化与大脑功能侧化有关系。青春期之后,语言学习就会开始变得越来越难。Lamendella[27]则建议不要用“临界期”或“关键期”,而应该用“敏感期”,因为语言习得可能在儿童时期更加轻松有效,但后期的语言学习也不是就没有可能了,只是其效果不如儿童时期而已。

关于年龄问题的研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最佳年龄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一致的结果。目前研究的难点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8]

受不同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确定年龄是一个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在目前的研究中找不到年龄是语言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的依据和结论。

多数有关年龄的研究缺乏多角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缺乏综合性的研究。

缺少跟踪式的长期研究,由于课程开设的时间比较长,研究也相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很多研究,往往由于研究者本人参与实验,使研究难免带有片面性或偏见。

在研究年龄的问题时,很难将年龄与其他有关的因素区分开,如教师因素、课时因素、教学方法因素等,因此很难确定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

很难保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在另一个环境中使用。

教师因素往往不是研究年龄问题时受到关注的因素。

早期外语教学被认为不仅对于语言发展,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对于态度、兴趣、动机和自信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后者却很少受到关注,人们更多地关注语言能力的形成,因为语言能力可以通过测试检查,而态度、兴趣和动机以及自信心却很难测量和比较。

转贴于 关于年龄问题的研究一般涉及成效和学习的速度问题。从成效看,儿童似乎要超过成年人;但从学习的速度看,成年人由于其认知能力远远强于儿童,在学习速度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学能和动机被认为是学习外语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在儿童外语学习的研究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反,人们却认为生理因素是决定的因素。

目前关于年龄问题的研究有三种倾向性结论:第一种认为,学习语言的确存在最佳年龄的问题,只有儿童能够获得与本族语者相同的语音语调;第二种认为,没有所谓的关键期问题,学习的环境和与年龄相关的情感因素和认知水平是解释儿童与成年人在外语学习上取得不同程度进步的原因;第三种认为,依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得出任何结论,因为这类研究的相关因素很多,如:心理与社会因素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材问题,还有教师问题。这些问题再加上研究的设计不严谨和数据收集方式中的问题都会使研究缺乏可靠性。[28]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年龄本身并不构成学习外语的一个主要优势,要保证优势,年龄必须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优势所在。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时间的保证以及良好语言环境的创设。

(九)教材方面的问题

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热潮的迅猛发展和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需求,引发了各国出版界对儿童外语教材、特别是英语教材的兴趣。各个国家对教材采取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在法国,有国家的统一课程要求,国外的教材和国内的教材都必须经国家教育部的审查,审查标准对内对外是同一个标准,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要适应国内的需要。[29]意大利的政策则比较宽松,国外教材与国内教材平等竞争,取决于学校和教师。不论是法国还是意大利,教师都可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教材。在有些国家,如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等,通常采用与国际出版公司通过签约取得出版国外教材的出版权,直接使用国外的胶片,由国内印刷厂印刷,以降低成本。但是这些看上去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教材是否能真正适合本国的需要也已经引起了重视。目前有些国家采用合作的方式,组成国内的专家队伍与英国文化委员会或国外出版社重新编写适合自己国家需要和反应本国文化的教材,如斯里兰卡等。目前,很多东欧国家直接选用国外的教材,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过渡期。他们同时也都在积极组织力量编写自己的教材。

从英国1985年以来出版儿童英语教材的情况我们也能看出教材的发展和人们对外语教学的认识的变化。80年代以前,几乎很少有儿童的英语教材出版。197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Dolphin English Course,该教材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的。Alexander 的Look, Listen and Learn出版于1964年,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编写的,这个教材直到现在还不断地再版,特别是在那些以语言结构教学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国家,这个教材还是很受欢迎的。[29]80年代以后,英国的教材开始转向以活动为中心和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教学。90年代的教材则更多地体现了多种的配套教学辅助材料,包括分级阅读、儿童英语词典、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进入21世纪,各大出版社都纷纷推出了可供教师选用的各种网上教学资源,从教学活动到练习页,从活动设计到教学法指导、语法资料、在线答疑、文化参考信息、业务理论学习等等。

目前关于教材方面的研究缺乏对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如任务型、句子结构型、活动式、全语言式(Whole language approach)等,特别是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系统的观察研究。

(十)测试与评估的问题

测试与评估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研究领域。作为教师都希望评估能够积极地支持和促进他们在教学中所努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能够反映学生不断的发展和积极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也都看到,由于测试的方式的原因,使很多小学外语教学的优势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目前,已经有一些新的小学或者儿童英语的测试方式出现,如剑桥儿童英语测试,Trinity考试中也出台了新的考试方式,如采用档案夹评估(Portfolio)的方式等。欧洲委员会为欧洲国家小学外语课程评价制定了评价档案夹。总之,各个国家都更加提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通过观察、活动式和描述性的评价,采用档案夹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成果。

二、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对中国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八点启示

要加大对小学外语教学的科研支持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小学外语教育的科学研究。避免单纯的经验总结,重视第一手数据的收集。除了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外,应该更多地开展案例研究,通过观察、笔记、比较、访谈等方式开展更加深入和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

在开展小学外语教学科研和对课程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克服测试的弊病,应注重对态度和动机的发展性评价。小学外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语言能力,更要发展学习外语的积极态度和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对于目标的实现只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测量,就会出现教学导向的片面性。

小学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还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儿童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作用,教师的因素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活动设计都对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认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培训是根本。小学外语教师的培训应包括英语语言的能力、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小学外语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小学外语教学的评价改革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

提前规划和安排小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小学与中学的衔接不仅仅在于语言的衔接,更在于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要求和内容方面的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要协调中小学的交流与研究,及早制定衔接的具体措施,如果衔接问题解决不好,小学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将前功尽弃。

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能仅仅是降低起始学习年龄。起始年龄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绝对的优势。年龄与其他各种因素共同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其中包括:教师因素、课时因素、环境因素、教学目标和方法、评价的目的和手段等等。我们应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和多种年龄段的学习效果的研究,研究和发展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外语的教学方法,以严谨和科学的设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也使我们能够参与到国际关于低龄儿童外语教学研究的论坛之中。

对于小学外语教学的达成目标和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要期望值过高,以为小学开设英语能够创造出儿童学习外语的奇迹。很多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要先于并明显好于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真正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学习时间。不可能在一、两年或两、三年的小学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

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从社会、学校到家庭都应该充分意识到外语学习环境对于小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动机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能力对于小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论是职前还是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教师的语言能力培养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小学外语教师还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学习外语的特点和方法,有机地将外语的学习与其他的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二)关于课题研究的建议

笔者提出以下一些研究课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欢迎所有关注小学英语教学的同仁们共同参加到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行列中来。

1.关于课程与教学

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研究

小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效果的研究

多元智力理论与小学生外语学习潜能开发的研究

母语在小学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研究

小学生听说能力发展研究

小学生认读能力发展研究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研究

小学生词汇学习发展研究

小学生性别与外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研究

小学生与同伴交流对语言和认知的促进研究

目的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的研究

校外语言环境对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每周总学时数对课程效果的影响研究

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教师课堂教学决策过程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研究

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外语的方法和技巧特点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组织与学习效果的研究

学习效果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

习得与学习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中小学衔接的具体措施研究

中小学衔接的方式和方法研究

3.关于教师与教师培训的研究

关于优秀小学英语教师的研究

关于小学英语教师素质构成和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于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方式与效果研究

在职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和效果的研究

4.关于小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研究

小学英语评价体系研究

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促进研究

形成性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形成性评价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

形成性评价对培养小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性的研究

小学英语终结性评价改革研究

5.关于小学英语课程资源与教材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材分析

小学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riscoll P.MFL in the Primary School: A Fresh Start[A].P Driscoll,D Frost (eds). The Teaching of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Primary School[C]. London: Routledge, 1999.9-26.

[2]Vivet, A ‘Sens et rle des langues dans le développement des enfants', in Council of Europe, Report on Workshop 17,1995.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见Driscoll P. 1999.

[3]Blondin C., Candelier M., Edelenbos P., Johnstone R., Kubanek-German A, Taeschner T. Foreign Languages in Primary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Context and Outcomes.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Covent Garden, London: Centre for Information 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8.

[4]Edelenbos P. Leergangen Voor Engels in het basisonderwijs vergeleken.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Groningen: RION,1990.

[5]Kahl P. , Knebler U. English in der Grundschule, und dann? Evaluation des Hamburger Schulversuchs. Berlin: Cornelsen, 1996.

[6]Genelot S. 1996. L'enseignement des langues a l'ecole primaire:quels acquis pour quels effets au college? Elements d'evaluation: le cas de l'anglais.Dijon: Institut de Recherche sur l'Ecolomie de l'Education. 见Blondin, et al., 1998.

[7]Low L, Duffield J, Brown S, Johnstone R. Evaluating Foreign Languages in Scottish Primary Schools. Report to Scottish Office. Stirling: Scottish CILT, 1993.

[8]Pinto M A. Le dévlopment métalinguistique chez les infants bilingues. Problématiques théoriques et résultats de recherché. Scientia Paedagogica Experimentalis, xxx, 1 ,1993.119-148.

[9]Pinto M A, Taeschner T, Titone 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n Italian Primary Education[A].P Edelenbos,R Johnstone (eds.). Researching Languages at Primary School: Some European Perspectives[C]. Stirling: Scottish CILT,1996.27-46.

[10]Ministry Expert Group, France, 1996 .

[11]Brossowd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French Schools-Very Young Learners Now Join Young Learners[A]. In Nicholas Tate ed.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Primary Curriculum[C]. School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1997.

[12]Burmeister P. 1994. English im Bili-Vorlauf: Pilotstudie zur Leistungsf higkeit des verst rkten Vorlaufs in der 5. Jahrgangsstufe deutsch-englisch bilingualer Zweige in Schleswig-Holstein. Kiel. 见Blondin, et al., 1998.

[13]Taeschner T. A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blex:Norwood, 1991. 见 Blondin, et al., 1998.

[14]Curtain H.Early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U.S.A[A]. M Nikolov,H Curtain (eds.). An Early Start: Young Learners and Modern Languages in Europe and Beyond[C]. European Centre for Modern Languages. Strasbourg Cedex: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2000. 191-208.

[15]Curtain H. Time as a Factor in Early Start Progammes [A]. J Moon, M Nikolov (eds). Research into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C]. Pécs,University of Pécs,1999.87-120.

[16]Met M, Rhodes N. Elementary School FL Instruction: Priorities for the 1990'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90. 23(5):433-443.

[17]Carroll J B. A Model of School Learning[A]. C W Fisher D C Berliner (eds). Perspectives on Instructional Time[C]..White Plains, N.Y.: Longman, 1985.59-72.

[18]Curtain H, Pesola A. Languages and Children: Making the Match[M]. Second Edition.New York: Longman, 1994.

[19]Edelenbos P. De aansluiting tussen Engels in het basisonderwijs en Engels in het voo rtgezet onderwijs. Eindrapport SVO-project 0015. Groningen: RION. 1993.

[20]Taeschner T. A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blex:Norwood, 1991.

[21]Gangle R. Learning Through Interaction A Discourse Model for FLT to Primaries. Manusript: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Karl-Franzens Universititt, Graz. 1997. 见Blondin, et al., 1998.

[22]Campo O. 1996. A scuola si raccontano le favole. Un'esperienza didattica col format. Tesi di Laurea, Facoltà di Psicologia, Università di Roma ‘La Sapienza; Lerna, A. and Taeschner, T. 1993. Progetto Europeo di cooperazione: L'insegnameento della seconda lingua a bambini dai 3 ai 10 ann. Rapporto Tecnoco,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La Sapienza; 见Blondin, et al., 1998.

[23]Lerna A. Taeschner T. 1991. Sperimentazion ‘Tedesco nelle prime elementari’. Rapporti Tecnici n.1, 2, 3 e 4,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Roma ‘La Sapienza’. 见Blondin, et al., 1998.

[24]Scovel T.A Time to Speak: A Psycholinguistic Inquiry into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Human Speech. New York: Newbury House/Harper & Row. 1988.

[25]Penfield W, Roberts L.Speech and Brain-mechanism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26]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Wiley. 1967.

篇10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工具的巨大变化为我国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素材和知识。尤其是对于当下兴起的汽车营销学来说,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不仅包含了汽车工程和汽车服务等的多种专业课程,而且汽车营销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极强,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如今,被人们列为重要课程的学科行列。而我国教育相关部门,为了给社会输送专业型的汽车营销人员,不断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们创新的实践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等,尽可能挖掘学生自身所存在的一切发展因素。而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因为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当下的社会已经被逐步淘汰。就比如说,在对于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起来就已经显得比较吃力,所以,由此看来,我国对汽车营销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而作为行为导向学教学模式来说,显然其含义并不是能让人简单理解,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全世界都被普遍采用,而且因为其具有应用性极强,所以其他各国的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教育界中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以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重点指出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汽车营销学教学研究。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

上面我们提到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行为导向教学法具体是什么,那我们就先简单来讲一下这个行为导向教学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以说是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很多的文献文章当中越来越频繁地提到“行为导向”这个字眼,尤其是在职业教育文献当中出现的最为频繁,而作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来说,它不仅是全世界教育界兴起的教学新思潮,而且更是适应时展的全新的教学新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最早的出现就是在20世纪,德国可以说是它的故乡,因为它率先取得的成就就是在德国,等我们对它有一个大致了解的时候,它在德国的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功的成果,并且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德国的教育学家特拉姆对这种教学方法作出了一个定义,其含义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行为导向学,其实可以当作教育界中教学指导思想,其根本就是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型人才,让学生更懂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认真做事的态度。而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上海,也有研究行为导向学的专家,而著名研究学家马庆发教授曾认为,作为行为导向学的根本来看,其就是指的是在学生接受整个教育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之间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而把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行为,因此,固定义为行为导向教学方法。通过我们的研究和探讨不难发现,不管是在哪一个国家行为导向教学法都在职业教学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却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领域都能用,也并不是仅限于职业教育所独有,大部分的普通高等教育学校都可以以此为鉴,将之用于普通高等教育中也是可取的,尤其是在应用型的本科教育教学中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整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可以得出它的概括定义基本如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主动营造出学习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面对当下社会环境中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要学生不断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创新的精神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2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和步骤

①确定项目。每一个课程都需要先确定自己的项目。②成立学习小组。在第一步完成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者学习需要自主组建不同特色的学习小组。推选一名学习小组的组长,主要负责组内的讨论和落实工作,监督小组成员。③熟练运用各种办法来完成小组操作项目,自主收集资料,主持方案的讨论和设计。④成立学习探讨小组,并且每一组都要民主选举出一位负责的组长,对自己组内项目的研究报告像大家做一个简短准确的陈述,而对于发言小组的报告,其他团队也可以进行提问。⑤一系列的报告陈述完成之后,就是各组自行做出归纳性总结,最后,跟个各组内报告的具体情况做出公正的评判。

3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汽车营销学教学研究

说起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汽车营销学教学中的研究来看,其中包括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用几个具体方法体现近些年来运用这种办法汽车营销学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3.1案例教学法

所谓的案例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际中发生的事件,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合作,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先去了解一下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真实案件,加上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既有理论也有生活,更有探讨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进行问题探讨的时候,才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寻找准确的答案。另外,对于教师引导性的案例教学法,学生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作为辅助方,更能培养学生们独自思考的能力。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期教师在案例组织时,要做好全面的调查准备,配合上小组探讨会进行小组总结发言,最后根据发言的案例分析报告以及小组内的综合表现做出公正的评价。

3.2项目教学法

说到项目教学方法,其实与案例教学方法有相同之处,但是却并不是完全相同。作为案例教学方法来说,总要有教师的辅助作用,但是对于项目教学方法来说,就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占全部,说白了,就是把一个项目完全的交给学生自行完成。不管是前期的调查工作,还是项目的设计制作,以及最后的实施以及评价,都由学生自行完成。而对于各种教学方法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通过各项的参与,能够更加准确把控各流程的环节的知识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述汽车广告策划课程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分组之后,制定出自己的广告方案,根据规定,进行一步步的调查、实施以及评价等环节。在这整个过程下来之后,学生不仅对于自己调查的汽车品牌有了确切的认识,而且通过小组内共同的调查过程,更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3模拟教学法

在汽车营销学中模拟教学方法是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内容就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实践性,可以较多的模拟上岗岗位的变化,让学生整体处在一个全真的现实模拟社会中,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综合的认知,更加充分了解这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有详细的了解。比如说,在“六车位绕车”课程教学中,简单的讲述很难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而通过模拟教学方法就能简单直白的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含义。首先,教师准备一些同牌子的汽车模型,进行简单的摆设以及讲述,让学生先对其概念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其次,下课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课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收集材料工作。最后,在教师特定的模拟环境下,利用汽车模拟以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模拟演示。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所学知识,亲身模拟实验,为顾客讲解关于汽车的知识。通过模拟教学方法,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4角色扮演法

所谓的角色扮演法,其实可以说是以上文章方法的总和。而角色扮演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汽车营销的过程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位置、不同角色所带来的不同体验,以此来锻炼学生今后解决学习、生活中不同角色带来的问题。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中,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根据扮演者的能力以及表述进行准确的评判,最终给出意见建议和问题反馈,能够让扮演者在整个过程结束后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给不同人带来的不同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汽车营销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划分成两组,分别担任销售员与顾客的身份,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演习。另外,学生的两者身份可以互相交换,而对应的内容学生也可以自行设定。演练过程中,安排专业的销售人员随时对学生进行现场提问,搭配做好笔记,演练结束后可以根据学生们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准确指导。最后,等到所有演习以及专业销售人员评价总结之后,教师要再次根据学生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模拟演练,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4总结

在现代社会大背景之下,任何的学科都有其发展和改革的必要。尤其是汽车营销学,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发展,就必须汲取其他学科发展的优秀经验和教训,牢牢地与行为导向教学结合到一起,书面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脱离了实际的知识就是无知的开始。汽车营销学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规划能力和具体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可用型的综合性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汽车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而在本文中,我们已经针对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汽车营销学教学研究,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汽车营销学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人们能够更多的重视行为导向教学法,不仅仅是汽车营销学,其他学科也是一样。

参考文献:

篇11

 2、继续做好教材培训与各科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进一步落实乡镇培训,强化校本培训,学校要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综合规划,走研训一体化之路。一是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研修活动,继续抓好小学教师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学习研究活动;二是在各校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各科要组织全乡性教研活动至少二次以上;组织教师各类比赛评选活动。

深化课堂改革,深入课堂听课,组织讲课比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积极配合县教研室的活动,与学校通力合作,集中骨干力量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科学性、实效性、高效性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益。一是在全面推广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3-5-x教学策略、“学案导学”策略,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二是各学段、各学科潜心研究研究课、示范课的各个环节,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三种课型教学效率再提高。三是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展示月活动,在各校制定计划、自行组织的基础上,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协助老师提升授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四是认真组织各科教研活动,协助各校业务教干从研究教材,落实策略、备课、上课、作业、单元检测等每一环节进行督促检查,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二、推进科学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评估。

 1、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

 教研室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公共邮箱是longjiaquanjys@163.com ,密码:20092009),各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个人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导相结合,每周都制定出切实、高效的校本教研计划,每月都要进行教研总结,并分别于每周一和每月底发送至教研室公共邮箱。

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抽考)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各校教师的单元检测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利用效果,在期中考试时对某一个年级进行抽考,全面掌握本乡镇的教学质量情况。

 3、落实好考核制度,加强过程管理。

 落实龙家圈乡小学教师考核细则及龙家圈乡学校考核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过程性的检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

 4、教研下沉,努力培养骨干教师,并发挥其作用。

各教研员要深入课堂听课,发现培养教学骨干。在全乡举行公开课、示范课。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有影响的名师队伍。

     5、继续大力推行蓓蕾读书工程。

各校在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时,必须将蓓蕾读书工程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详细、细致的制定好师生读书计划,并遵照执行。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

 1、抓好制度落实。教研室要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认真总结教学教研工作的经验,积极向先进地区学习教学教研工作的好做法,虚心听取学校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调动全体教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研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动全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个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个人建立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注,每人在所包扶学校确立一个教学实践班级,认真备好课,每周到实践班级授课一节以上,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总结并推广富有成效的教学经验,全面提高包扶学校教师及全乡本学科教师的授课水平。

 3、以课题带动教研。教研室人人有县级以上课题,各学校校校有乡级以上课题。

 4、争创星级教研室。根据临沂市乡镇教研室评定标准,结合我乡实际,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内部的教学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教研活动管理制度,促进我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争创临沂市先进教研室。

 5、建立健全各类业务考核档案。加强教研室档案建设,建齐建全各类业务档案。认真落实乡中心校制定的小学教师考核细则,公正、公平地对全乡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建立健全全乡教师业务档案。

 龙家圈乡中心校教研室

 2009年9月

附:

龙家圈乡2009年小学教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部分学科进行教材培训

2、迎接县市小学教学调研

共2页,当前第1页1

3、参加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课堂教学展示

4、组织参加县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评比

5、参加全县部分学科召开的教研员会议

6、参加全县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

7、全乡小学英语教师限时、现场书写教案比赛。

8、全乡各科集体备课

9、组织全乡小学生“庆祖国六十华诞”系列活动(手抄报、作文、书法、朗诵)

10、教学综合视导

十月

1、参加全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讨会

2.举行全乡数学研讨会。

3、组织全乡兄弟单位课堂教学互帮互学联谊活动。

4、参加市级英语优质课评比。

5、参加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6、参加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6、教学综合视导

十一月

1、组织开展各校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1、组织参加全县小学生写字、作文大赛。

2、组织参加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调查报告评比。

4、迎接全县教学工作评估。

5、各科教学反思评比。

5、教学综合视导。

十二月

1、迎接全市小学教学工作评估。

篇12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

3、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

4、进一步规范完善小学生行为习惯。

二、教学质量

(一)细化过程管理,扎实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常规》是全体任课教师必须知晓和遵守的规则,是教师职业操守的底线,学校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小学生教学常规,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践行常规的各项规定。

备课要求全体教师,不仅要在课表和教材上下功夫,更要在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上多下功夫,教学设计要从分体现分层次教学,在授课内容、习题设计、作业布置有层次性,做到因材施教。

上课方面学校除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外,更要求重点关注边缘生的转化和小课堂测试的落实。学校明确要求,每节课都要有课堂新授内容基础性检测,把他作为提高学科及格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把他作为校内评优课的一个重要指标。确保培优转差工作落到实处。

辅导上,要求有课必有辅导。辅导要有目的,有层次,有针对性。要充分结合课堂小测内容学生完成情况。

作业方面,要求布置前教师要先做,要做到保质保量,要求布置分层次作业,要杜绝重复作业现象的发生。

批改上,要求做到有布置有批改,作业要全批全改,重点学生要面批面改。批改后要有讲评,讲评要及时。

测试。要求每节课一小测,每单元一大测。每次测试要认真做好查找原因,制定办法,做好补缺工作。

(二)、强化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督导作用

1、学校领导采取推门听课形式,深入课堂听、评课及时发现问题,匡正教学偏颇,引领方向。

2、及时进行教案、作业检查。采取定期全面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做好检查记录,搞好查后的交流与整改,评优说劣。本学期,教导处先后四次对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批改进行了集体检查,督促教师自觉按规定实行。

3、学校先后组织了4次月考测试,每次考试都要按学校的统一要求搞好数据分析与评判工作,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原因,研究整改。对薄弱学科和教师,领导采取跟踪听课谈课。

4、加强平日的检查,树立模范典型,调动教师积极性,树立赶、帮、比、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保证每天大间操活动时间和质量,确保每天活动一小时。

2、制定、实施了校园“五学活动”方案,陆续开展了学计算机、学乐器、学美术书法、学实验操作、学三笔字等系列必学活动。

6、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体检工作,做好常见病防治、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控制学生近视眼发病率。

(四)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坚决查处乱办班乱补课行为。积极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学籍管理,学生的所有学籍档案按规定整理与保管,保证生籍相符。

(五)、努力做好三六年级调研教学工作。召开三六年级教师座谈会,确定学科和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三、教研方面

篇13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师德要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努力成为师德之尚,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平时用语文明,仪表端庄;精神饱满,热情工作;平易近人,宽以待人;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共同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根据县局要求,本学期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增强了教师依法治教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2、抓好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积极配合县局组织教师参加了县新一轮的师德与专业培训、英语教师转岗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各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开展专题性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走出课改的误区。同时还启用了一些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挑大梁、压担子,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条件与机会。

3、以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采用师徒挂钩、现场观摩、技能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XX年年开展了两次校级“教学新秀”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协助县局成功举办了级科组长培训班,使一批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学期,中心校的何永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余丹妮参加县第八届“育人杯”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唐燕芹、欧碧群获镇城区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钟胜华等5人获镇城区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此外,各校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班主任。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力求常抓不懈有创新。

1、健全镇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我们健全了“三级教研网络”:即成立都城镇小学中心教研组,下设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卫艺教研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袁振令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镇的业务员和各大校业务校长担任。开展教研工作计划性强,实效性高。每进行全镇性的教研活动时,都由镇中心教研组先定专题与内容,再组织镇各学科教研组成员深入课堂反复听试教课,直至达到预定效果为止。

2、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效益。(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协调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我们着力抓好教研组建设,要求教研组长要对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制订好教研计划,抓好教研管理,开展常规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如今,各校都完善了教师的听、评课及其它教学研讨制度,还对新课程的实施中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进行研讨,新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耐心指导、帮助新教师等,教研氛围浓烈,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2)积极推动教学交流,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各校利用业务学习、网上论坛、教研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传播优秀教育教学经验,让教师了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文化素养,深厚教师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教师读书、思考、反思的习惯。(3)继续在全镇推进“两先两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本学期特别注重落实了集体备课,其中英语科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利用中心校、镇五小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为郊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学习与检查,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一方面,我们认真组织校长、教师深入学习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大胆改革创新,认真修订《都城镇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调研与评比,近几年都把它列入了镇学校管理工作壹百分考核的范围。XX年10月份,中心校组织调研工作组共15人,通过听领导汇报、听课、检查资料、察看校容校貌和召开师生座谈会等途径对全镇15所完小进行了为期8天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我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计划性强,制度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工作日益制度化、规范化。今次调研,评出中心校获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一等奖,镇五小、镇一小获二等奖,二小、三小等4所学校获三等奖,富窝小学等三所学校获进步奖。对获奖的学校,中心校颁发奖金以及奖状的鼓励。

『 1

三、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教育科研成绩显著。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活跃,成绩显著。中心校国家级教研专题的子课题《信息条件下教学组织形式的革新与学生能力的发展》实验研究和英语科省级研究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镇五小国家级教研课题正在实践研究中。通过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XX年秋季全镇获奖的论文获国家级奖励2篇,省级奖励3篇,市级奖励3篇,在县教科研成果评比(含成功教育案例)中,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2篇。

四、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努力创造教育质量新辉煌。

重点加强了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定期召开毕业班校本教研研讨会,使毕业班教师能精心组织,认真计划,认真实施教学工作,平时抓好单元过关和人人过关,确保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有提高。由于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抓得扎实,XX年年12月我校在县局毕业班的调研抽测及学科竞赛成绩都居于全县前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汗水十分硕果。我镇中心小学的教研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①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较低,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②教育经费不足,城郊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尚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③学校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新的一年,我镇广大教职工将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勤学、善思、实干”,再接再厉,为建设教育强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