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资助贫困大学生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资助贫困大学生

篇1

一、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第一,一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发生冲突,短期内又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使得自负心理不断受挫,进而把这种挫折感转移到自己无法改变的家庭出身上。不但对父母没有感恩之情,甚至还仇视带给自己贫困的父母,仇恨贫穷的家乡。他们和父母联系的唯一内容就是索要钱财,进城之后,追求享乐、亲情冷漠。他们用父母给的学费讲排场,把资助款用来吃喝玩乐,整天沉迷网络游戏,不热爱集体,不遵守纪律,甚至打架寻事,扰乱学校秩序。

第二,一些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不断攀升。个别学生在得到银行贷款帮助之后,采用频繁更换手机号码的方式,恶意逃避、拖欠还款,令银行处于尴尬境地,国家资助政策也因此显露出某些缺憾,学校的声誉也为此受到负面影响。长此以往,银行会越来越消极地对待高校助学贷款问题,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那些有需要的同学。

第三,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出现问题。一些学生心理失衡,弄虚作假、争贫、抢贫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获得资助金,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到民政部门开据虚假证明,编造家庭贫困,诚信意识淡泊。这些学生一方面拿着贫困证明骗取资助,一方面穿着名牌衣服和玩着昂贵的手机和电脑。用资助的钱享受高消费,认为是一种荣耀,是一种捞取收入的本领。评定过程中的弊端使未获资助学生产生心理极度不平衡,常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学生开学时带来了学费,但却迟迟不交,而是存在银行里,采取观望态度。

第四,一些学生把贫困作为资本,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严重。由于习惯了坐等各种资助,不思进取,缺乏自力更生的信念和决心。甚至认为经济条件比别人差,别人就是欠自己的。因为不同地区的收人水平存在着差距,在实际评定过程中,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由于鲜见受资助学生主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典范,校园感恩氛围也不浓,很少有受助贫困大学生自发的、主动的感恩行为;即便有些受资助学生想表达感激之情,因为缺少感恩回报的大环境,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感,而采取了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模式、方法和途径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要以体验式方式启发大学生“知恩”,认识到获得资助并非天经地义,要让学生知道父母为供他们上学在节衣缩食,认识到政府、学校、老师都在用大量精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看到别人和社会的付出。

第二,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怀着感恩之心参加义务劳动,做义工、做志愿者等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形成回报社会的意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第三,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应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的整体规划,以决策效用来促进贫困生“感恩”,引导大学生“施恩”,把感恩教育同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贫困生识恩、知恩、感恩。

第四,要实现“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感恩教育途径。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以身作则,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教育目标应着眼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既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精华,又要赋予感恩教育时代气息。现代感恩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他人的坦诚与关爱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社会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延伸,是感恩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校课堂教学是提高感恩认识的主要方式,社会实践是感恩、报恩的体验渠道。

总之,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懂得自己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他人、社会和自然对于自身的价值,以及自己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责任,也才能懂得自身生命和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篇2

今年,我们争取到了西部助学工程、陕西纯山教育基金等对我县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开展了系列贫困助学活动,如县委、县政府拿出15000元对计划生育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拿出36000元开展民政福彩爱心捐助,财政专款1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路费和生活费。并将在今后建立一种多措并举的助学机制。

今天,得到资助的大学生都值得高兴,值得庆幸,值得珍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县政协向受资助的200名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你们不负重望,在新的学习历程里取得成绩,在新的生活征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是希望你们奋发图强。你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不容易,能得到这份资助更不容易。这里包含着父母双亲的辛勤与期盼,包含着西乡父老乡亲对你们的关心与厚爱。请大家珍惜这份情感,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大学生活中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克服困难、勤于学习,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也希望你们在新的人生历程中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做一个敢做敢为、开拓创新的能干人,做一个实事求是、堂堂正正的实在人,做一个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热心人。

二是希望你们立志成才。你们中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差,生活环境差,非常艰苦。但你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改变家乡、建设国家的责任,这就是你们立志成才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希望你们学好知识,掌握新技能,立志成为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希望你们尽早成才,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你们要记住,不管明天你们身在何方,西乡永远是你们的家,西乡永远需要你们,牵挂你们。你们的成才更是西乡的骄傲,西乡的希望。

篇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据教育部最新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比例为8%~l5%,贫困生中来自农村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及资助的后续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资助工作的效果,稍有不慎就会激化各种矛盾,如何让好事做好,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发展,值得深思及探讨。

一、农村大学生贫困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前,国民基本处于“共贫”状态。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国家从农村汲取了1.29万亿元(以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用于发展工业,从城乡关系看,有2.3万亿元从农村流入城市[2]。城市与农村不平等的国家政策安排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贫富距离,进一步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随着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实施,上大学不再是免费的午餐,必须缴纳一定的学费;虽然近年来国家很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但农民的收入增加缓慢,加之社会转型,企业改制,城镇下岗职工那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就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在一些家庭收入下降的同时,物价却逐年上涨,致使大多数低收入的农村家庭难以承受小孩高额的大学费用。

(二)地域因素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条件的不同,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而中西部经济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老、少、穷偏远的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大多数农民都过着自供自给的生活,一年劳作下来,也没多少积蓄,每年动辄上万元的学杂费可能成为压垮农村特困生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家庭因素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有的家庭遭遇地质或自然灾害;有的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有的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加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覆盖面比较窄,尤其是农民抗意外的经济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贫或返贫。

二、贫困生支助的现状

(一)资助体系

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同时为了鼓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依据每年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进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的评定发放,奖励面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上述资助覆盖面积大,金额高,是目前国家、高校支助贫困生的主体;辅之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对特困生如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进行学费的减免;为了解决贫困生的日常开支,学校减少临时工的使用,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有酬劳动的机会。助、奖、贷、勤、减、免等多种措施的有效并举,缓解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二)现象剖析

通过对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06级7个班200名学生07―09三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奖学金累积发放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名同学中有164名获得过奖励、资助,占总人数的82%,与2007年以前相比,获得资助的学生比率有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国力的增强,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三年内,金额越大获得的人数越少,呈金字塔形,学习目标明确,成绩优异,积极进取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处在金字塔尖上,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与典范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界定困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贫困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目前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主要依据是由学生本人填写加盖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作为主要参考指标。每年资助几千元,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有的家长利用人际网络关系,投机取巧,不费力的就能搞到贫困证明;而对于消息闭塞,交通不便,偏远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父母很少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为了生计、为了支付孩子的大学费用,大多数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无法及时拿到当地证明。这些困难证明,鱼龙混珠,真假难辨,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贫困状况,导致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偏离初衷,有些真正贫困的农村大学生得不到有效资助。

(二)重复资助,导致资助面变窄

高校辅导员是贫困生界定工作的主体,是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为200:1。每个辅导员要带七个班,只要涉及到学生的问题都与之有关,工作量既多又杂,一般工作重点是抓两头,既抓好班级里的优秀学生、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又盯紧后面的问题学生,确保班级和谐稳定;中间部分学生由于精力有限很难顾及得到,要想遴选出真正困难的学生确有困难。为了弥补上述的不足,高校会抽调班委、学生代表成立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小组,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开支,进行补充认定。由于是无偿资助,很多同学都想要,为了减少矛盾,大家经常会关注个别最困难的学生,导致个别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本身资助需求的情形;同时,其他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最终导致重复资助,使农村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变小变窄。

(三)少数学生追求另类与时尚,缺乏理性消费

高校是一个社会的小小缩影,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均离不开同学们的民主评议,每年国家助学金下发的时候,为了答谢同学们在评定时的提名、推荐,吃请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假贫困学生拿到这些钱,就立即上网;相互攀比买名牌服装、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另类消费与时尚,社会上不良气息正侵蚀着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的部分大学生的心灵。这些现象,对真正身负物质、精神双重压力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诚实守信的舆论宣传,建立监管机制

当前应将诚信作为一种义务来强调,这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被遵守的前提,也是解决当下社会中仍然较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的必然选择。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宣传栏等媒体,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相关规定、点评典型个例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所有学生了解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充分理解文件宗旨、精神,营造以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为荣,以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为耻,争做诚实守信学生的氛围,从思想源头上杜绝虚假贫困生现象。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监管机制,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个别谈话、信件或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并将其不诚信记录载入个人档案。

(二)调整资助档次比例,扩大资助面积

为了贯彻落实贫困生援助计划,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华东交通大学于2007年10制订了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分三个档次,分别为每生每年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和三等1000元,资助比例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10%、5%。大多数高校学生均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在实际操作中,拿一等助学金的特困生比较容易界定,二三等的资助标准只能凭印象、感觉来划定,不太好把握,捧着这么些资助款,老师也不知怎么发,才能公平合理。因此,建议调整资助等级比例,既档次、金额不变,一二三等比例由原来的5%、10%、5%调整为5%、5%、15%。这样在总资助金额不变的情况下,既保证了特困生的重点资助,又增加了一般贫困生的资助比例。这样,会让更多的农村贫困生沐浴在资助的阳光中。

(三)引导理性消费,加强感恩回报教育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对日常开支很少具体计划,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冲动消费[8]。学校应帮助受助学生一起规划这些钱的后续使用,多少钱用作每月生活费,多少钱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及各类等级证书考试等,引导学生学会理财,树立理性的、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加大学生的感恩回报教育,培养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让大学生明白,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资助贫困生读书,很不容易,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受助学生成才后不仅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应向社会回馈爱心。

五、结语

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生,社会上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让贫困生的界定多一些客观、少一些主观,让真正的农村贫困学生获得相应的物质、精神上的扶助,提高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效率,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事关社会、国家、学校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号,2007-06-26.

[2]Huang,Jikun,Keijiro Otsuka and Scotte Rozelle.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 Presented at Pitesburgh Conference. 2004.

[3]龚向和,袁楚风.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0,(1).

[4]徐康宁.区域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南京社会科学,2010,(1).

[5]华东交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试行)[Z].2007-9-1.

[6]沈慧芳.行为义务的诚信以及诚信义务的豁免[J].道德与文明,2010,(1).

[7]石初军,刘英杰.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探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8]钟寒婕,张予.南昌市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篇4

2007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在以往“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上增加了三项奖助学金制度,即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这三项奖助学金制度在对资助对象的“奖优”和“助困”上有了更清晰的区分。国家奖学金是不论经济困难与否,只奖励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助学金是资助高校,包括高职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向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奖励资助的对象是高校,包括高职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附带一个条件,叫做品学兼优,学习好、品德好,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存在漏洞

从资助政策文件来看,中国对经济困难学生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这也是囿于中国各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等,收入渠道多样化,导致贫困生真实家庭收入状况准确获得,导致贫困生认定困难。在认定贫困生时,学生需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学校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表格,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及档次[1]。目前高校的认定办法大抵是“学生自带三级证明(所在村、镇、县相关部门证明)+助学申请+同学代表意见+班主任意见+名额分配”。规定较以前更为细致,但在具体操作时随意性仍然较大,如各地民政部门在出具证明时标准不一或把关疏严的尺度不同、家庭人均收入有很大的地区差异等,都给贫困生的认定增加了困难。有的学校出现“轮流享受”、“平均享受”现象。而由于认证工作不完善,往往出现真贫困生“漏报”、假贫困生“谎报”的情况。

二、助学资金投入力度与精神收益不成比例

国家实施三项奖助学金制度,本质上是为经济困难大学生减轻就学成本和压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而重要的隐是激励贫困大学生刻苦奋进、努力向上,以优异的成绩地回报国家与社会。但中国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除了直接的经济资助外,在教育功能上并未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三金”在感恩祖国和回馈社会等精神回报层面,所起的作用差强人意。

在扶贫解困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注意物质扶贫,认为只要对贫困者给予经济帮助,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许多高校也将经济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作为济贫助学的最终目的。结果,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得以缓解,却出现了不少其他问题:有些学生逢助学金必申请,却不要助学贷款;有些学生拿到助学金便买这买那,比非资助生过得还好;有些学生只要助学金,不要勤工助学岗位;有些学生领助学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却推三阻四;有些学生获得不少助学金,却分毫不还所欠的学费;有的学生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只知索取不愿付出。凡此种种表明,高校在给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忽视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对“人”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耐挫折教育等。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做法,导致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人的精神培养”的缺失[2]。

参考文献:

[1] 余秀兰.六十年的探索:建国以来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篇5

随着教育改革日程的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助学体制的问题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当中,大学门槛的降低,以及人民大众多余大学教育的渴求,使大学生群体急剧增加,由此而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得以进入高职院校求学深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而迅速增加,这种人数的增长实际上是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内容比较完善、方式比较灵活的资助体系,包括以学校奖励为主的奖学金,以财政支持为主的助学金,以社会支持为主的助学贷款等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资助体系日益出现弊端,并引发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质疑。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能否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也关系到保障社会稳定,维系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力图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提高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二、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资助体系的类别

1、奖学金。

我国传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优秀大学生国家奖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提供的以专业成绩的优秀为考核依据的专业奖学金,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专门为特定学校的特定专业所提供的专业奖学金,但是奖学金考核鉴定标准往往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对象,真正的贫困生能获得该类奖学金的人数并不多。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己比较偏远贫困、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进入大学之前,所获得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况且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勤工俭学,导致贫困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要少于平均水平。因此,奖学金虽然对贫困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很多贫困大学生成绩却并不乐观,所以,奖学金并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资助方式。

2、助学金

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企业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以国家财政为基础,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设置的一项助学基金。企业助学金是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基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国家助学金的扶持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来,但覆盖的学校及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依然十分有限。

3、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是指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是贫困的大学生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勤工俭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一方面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能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早点适应社会环境,相对于助学金的输血方式而言,更是一种造血。勤工俭学作用扶持贫困大学生的一种方式,目前已经普遍的受到社会的认可及支持。

4、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各级金融机构相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活力的情况下,利用金融扶持的方式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助学贷款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专门扶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银行有条件免息贷款。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借款学生无须担保,只要承诺按期还款,就可以向银行申请到贷款。现行的助学贷款分为两种: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湖南高校助学贷款由高校经办,金融机构发放;生源地信用贷款则由县(市、区)资助机构经办,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

(二)现行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助学评选机制僵化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助学体系,但此种助学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在资助过程中需要大多经过班级民主评议,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将助学金的分发。这种形式的评选导致平时人际关系不太好以及成绩较差的贫困大学生少有机会获得助学金的机会;其二,有的高职院校的在助学金评比过程中,完全忽视了评选的作用,助学金分发决定权在班级辅导员或者某些领导的手中,这样,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不能将国家的政策根本的落实下来,甚至有的辅导员收受学生贿赂,但助学金名额留给行贿的学生,助长了歪风邪气;其三,在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需要贫困大学生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困难,有的贫困大学生受到自尊心的驱使,宁愿放弃评选的机会。

2、难以形成科学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十分困难。目前通用的做法就是让贫困大学生回原籍开村级、乡(镇)级、县级的三级贫困生证明,学校依据贫困生证明作为自主贫困大学生的依据。这种方式确实节省了校方地鉴定成本,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县级以下民政部门在开出贫困生证明时,很少会细究该生的家庭确切情况,导致大量的非贫困生取得贫困生证明,并在班级民主评选过程中占用了贫困生的名额,而真正的贫困生并不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3、助学力量有限

大众化的大学教育导致大学人数急剧膨胀,贫困大学生的基数也急剧增加。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相对增多,但是在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国家在对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方面并不乐观,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助学金额的相对匮乏。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占据了奖学金的大部分江山,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在奖学金的竞争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而助学金的覆盖面及力度相对较小。

4、部分贫苦大学生依赖资助的思想严重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缺乏生活的自主性,过度依赖资助,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由于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会分担家庭的负担,因此,将国家对其的扶持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自身的造血,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他们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也因为缺乏自力更生以及社会的适应性,而不能在进入社会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这会社会的稳定买下了隐患。

三、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资助机制

为提高助学工作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

首先,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评选的透明度,让真正的贫困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让不诚信的大学生无法获得评选资格,使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的腐败得以消除。 一方面,进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某些大学生自觉认识到错误。其次,造血胜于输血,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提供更多优质的勤工俭学的岗位,使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资助,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

(二)形成科学完备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其实并不困难。第一,各个地区要建立统一的贫困生鉴定标准,根据标准确定该生是否属于贫困生的范畴。但也不能仅仅依据该标准,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但灵活的范围不能太大,灵活范围或者空间不应该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第二,高职院校和县级以下民政不分要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相互制约,不能互相推诿鉴定贫困大学生的任务。例如,民政部门不能随便开具贫困生证明,必须会同其他部门,调查该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另外,高校也不能仅仅依据贫困生证明而分发助学金,而应该实际调查该生在学校的消费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三)拓展助学渠道

有必要通过拓展助学渠道的方式,增加贫困助学的力度,从而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面进一步扩大,帮助到更多地贫困大学生。首先,国家财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毕竟目前在这一方面投入略显不足;其次,提高企业助学的比例。有责任感的企业众多,之所以企业在助学上的投入较少,一是因为我国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企业助学行为,企业助学资金缺乏规范的财务审计,这让企业担心助学基金无法流入到贫困大学生手中。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企业脱节比较严重,有的企业担心自己的投入并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四、结论

我国在面向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着力解决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资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助学体系和机制,才能最终建立起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资助制度,使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对于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完善贫困高职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SZ112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篇6

暑假期间,为了让每名高校新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教育部印发了70万张政策宣传画,下发各地、各校进行张贴;印制了770万册《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给每名高校新生。

中西部贫困新生没有路费上学的难题在今年得到了最妥善的安排。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投入资金1.4亿元,于今年秋季学期启动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专门补助22.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的路费及入学后短期的生活费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此专门制定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资助额度下达有关省份,并组织县级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认真开展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的排查、认定工作,确保路费发到学生手中。

今年,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国覆盖范围已达20个省份、1761个县区,其中,新增覆盖县区66个。截至9月底,新签订借款合同金额已达110亿元,比2011年全年89亿元增长23.6%。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进一步呈现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的特点,申请贷款学生满意度逐年提升。

新生入学期间,各地、各高校提前安排计划,及早启动相关工作,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截至9月20日,2380所已开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按学校数量计)均按照教育部要求,向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了“绿色通道”,共有68.41万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占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总数的35.9%,占报到新生总数10%。

开学期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通了两部热线电话,24小时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政策咨询与问题投诉,共接听咨询电话2021个,占83%;投诉电话414个,占17%。对于紧急性投诉电话,做到“当天投诉,当天解决”。

教育部派员专项检查“绿色通道”及其他各项资助政策执行情况,同时,邀请媒体走进校园共同监督。督导工作带动和促进了全国高校落实好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让贫困学生入学无忧。(2012年10月25日,教育部网站)

调查称一线城市仍是大学生就业首选

继一段时间的“逃离北上广”后,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再次将就业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近日,中华英才网第十届中国最佳雇主榜单及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在毕业后1年内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的大学生为63%,占比最高,和上年的38%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具体来说,东部南部发达地区是大学生选择的热门地区,比重为20%,而选择中部二线城市的大学生仅占总数的6%,只有不到4%的大学生愿意到其他城镇、非城镇和其他地区工作。但今年上海对于本地院校大学生的吸引力迅速下降,从去年的72.2%降至38.2%,低于北京和广州。报告负责人分析,虽然仍面对高企的房价和拥堵的交通,但一线城市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大学生求职者更具有吸引力。

此外,在求职者评选出的最佳雇主排行榜上,国企仍占榜单主力,但近3年外资企业的雇主品牌认可度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大学生偏好行业里,政府公共事业首次位居榜首,打破了自2008年起金融业一直位居大学生偏好行业榜首的局面。(2012年9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颁布本科专业管理新规 设置权限下放高校

近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

新规定是专业设置管理的法规性档,也是实施新目录的重要配套文件。与原规定相比,“一扩二减三加强”是新规定最显著的特点。“一扩”是扩大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二减”是减少了专业的审批环节和审批数量;“三加强”是加强了信息服务与公开,加强了专家组织作用的发挥,加强了新设专业的质量管理。

新《管理规定》由总则、专业目录、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专业监督检查评估、附则等七章二十九条组成。主要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1.管理范围的变化。“高等学校”修改为“普通高等学校”,划定了管理的范围;增加了“管理”两字,侧重专业设置的管理,符合由办教育向管教育的转变。

2.专业设置权限的变化。新《管理规定》明确“高校根据《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经以下程序报教育部备案”,将高校专业自主设置范围扩大到《专业目录》中除国家控制布点的所有专业,将原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改为高校自主设置。

3.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变化。新《管理规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和咨询,高校备案或审批专业的材料全部实行网上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4.专业管理监督机制的变化。突出专家组织作用,建立了高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三级专业设置评议和监督检查评估工作机制。规定对新设专业进行年度检查、新专业建设年度质量报告,建立对办学质量低下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暂停招生等退出机制,保证专业目录的动态调整,建立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自律的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

教育部指出,新目录自之日起实施。本年度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本科专业的工作按新目录执行。自2013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按新目录执行。2012年之前招收的在校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仍按原专业目录执行。教育部拟于近期对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进行整理。新的专业介绍也将于近期出版发行。(2012年10月11日 教育部网站)

家庭联系影响留学 1/4留澳生投靠亲戚

篇7

“爱心小胖”诠释最美正能量

“爱心小胖”骆群曙每天都奔跑在打工挣钱的路上。有人质疑他有点不务正业,但学习的重要性他又何尝不知。在每一次忙完之后,他总是利用一切的时间去学习。他现在就开始做许多人所描述的几年之后的事情,因为也许他一时的安逸,便会留下孩子们一生的遗憾。

知易行难,很多人有很多的梦想,也想着将来有一天,等功成名就之时,能回报养育他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总有人把这些拖到以后做,总会感觉自己不成功,还没有帮助他人的能力。最后,帮助他人、热心公益的事情就成了他人的事情,自己成了一个看客。这个社会需要这样一个真实的楷模,不攀比、不炫耀、不自卑、不吵闹,简简单单,为梦想执着,不被不良风气所侵蚀。我们需要这样满满的正能量,告诉我们什么叫坚持,什么叫感动。他也让我们看到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公益不只是有钱人的专利,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被点燃的热情。奔跑的小胖,让我们看到这个民族最温情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希望。

“爱心小胖”助贫是对慈善机构的反讽

对于“爱心小胖”的行为,舆论一片赞誉。但在这背后,却有一个让人不得不思考的现实,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去哪了?那些政府救助部门和社会公益慈善机构去哪了?为何原本该是政府和慈善机构承担的责任却让一个大学生用他稚嫩的肩膀去扛?

我们也许能从近日媒体报道中找到答案。媒体报道我国彩票17万亿元资金去向不明,发行彩票主要目标在于集资投入到社会福利、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当中,然而据媒体披露.却有大量公益资金趴在地方政府账上“睡大觉”。本该用于教育扶贫的公益资金却被用来盖大楼、买游艇,使得一个大学生做兼职去资助一些贫困生,实乃对慈善机构的反讽。“爱心小胖”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仅靠他个人的力量,所收获的效果必定事倍功半。以“爱心小胖”精神为杠杆,撬动起全社会的道德感知,让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名人能够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当中,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广泛和实际的帮助,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推崇的爱心救助方式。

篇8

本刊讯(通讯员 幸金正) 会泽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由县教育局牵头,通过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建档立卡、拓宽资助资金等方式,着力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

近日,会泽县教育局组织广大教师走村串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摸底、统计、汇总等工作。此次调查统计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精准识别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目前仍在校就读的贫困户子女,主要工作是按相关表格内容准确录入信息内容,做到不误统、不漏统、不虚报、不瞒报,精准掌握贫困户子女在校生情况。

近年来,会泽县教育局加大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资助力度。该县现有在校学生17万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就读学生52 648人,其中,学前教育3 600人,小学28 044人,初中13 319人,高中4 338人,职校1 043人,大学2 304人;县内就读45 657人,县外就读6 989人。对全县学前教育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中的寄宿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 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 250元提供生活补助;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提供营养餐;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 500元,资助面约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0%;对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学生别优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人每年4 000元的奖励;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2 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补助;对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 500元;对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在其本科学习期间,每人每年给予5 000元的学费奖励;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普通高校新生进行资助,用于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的短期生活费,资助标准为省内高校每生500元、省外高校每生1 000元;对贫困村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优先办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贷款额度为每生每学年8 000元。

该县教育局计划进一步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按“优先、最高、不叠加”的原则,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力度,实现资助全覆盖,进行全程帮扶、全程资助,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篇9

一、问题、背景与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由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方面构成的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现在每年政府都要拨付大量专款用于资助各类贫困生,以江苏省来说,仅2009年各级财政就安排落实高校学生资助资金6.85亿元,资助27.2万名在校生,发放各类助学贷款5.15亿元,资助10.02万名大学生,各高校还通过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方式安排资金1.90亿元,资助21.99万名学生[1]。如此多的投入效益如何?这些经费是否都用在了有需求的贫困生身上?如何更好地为贫困生提供资助?

自高校出现贫困生问题以来,我国对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非常多,但对资助的效益问题,人们关注得并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致分两类,一是思辨性地或从理论上探讨资助效益的评估原则、评价体系等[2,3],二是关于效益或绩效的实证调查。而实证研究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各高校的资助机构的设立、师资队伍配备、资助制度、各类助学金额度、实际受助学生数等情况的调查[4,5];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资助效益的评价。如马静等从对资助形式的了解程度、评定条件的合理程度、评定程序的公平程度、资助到位的及时程度、解决经济困难程度以及对自身的激励程度,调查了陕西省部分高校贫困生对资助绩效的评价[6];高玉玲等从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资助对贫困生本人、家庭、社会等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资助效益[7];而赵炳起、李永宁则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从贫困生认定、资源筹措、资源配置、资源后期检查、宏观社会效应、微观社会评价几个方面,调查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态度[8]。

以上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贫困生资助效益问题,但这些研究都是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反映资助效益的,或只是调查了各地资助的金额和受助学生数等,对“资助经费是否都用在了有需求的贫困生身上”这一效益的核心问题,笔者尚未看到相关研究。而事实上,对这类问题,即使在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人们也非常关注。如在美国,很多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项目实施以后,都有来自官方或民间的学者去做大量的调查或实证研究,以考察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政府再根据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意见做政策调整。以美国基础教育中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最重要资助项目“TitleⅠ项目”(旨在为低收入者聚居区的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财政资助)为例,自从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颁布实施该项目以来,对其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考察的论文与报告不计其数,如有学者对纽约州1992/1993学年TitleⅠ项目实施情况的调查后撰文“Who Receives Federal Title I Assistance?”文中指出至少208所贫困学校(学校的贫困学生比例超过22%)未接受该项目,而一些不太贫困的学校甚至少数最富裕的学校却能接受该项目,因而该项目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9]。目前在我国,教育经费尚不充足,在贫困生资助经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类资助效益问题理应成为我们日后更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这些方面做些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本文的调查资料来自笔者对江苏苏北和苏南两所学校的问卷调查,一所是师范性大学,一所是综合性大学,抽样方法是班级整群抽样,兼顾专业。由于贫困生的标准比较难确定,本文从月消费水平、与现在生活圈相比的相对经济条件、是否弱势人群三个维度来看,即把月消费水平在300元以下者、家庭经济收入在当前生活圈中处于比较差或很差者、属于某种特殊的弱势人群者(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本人在社会福利机构长大、家庭成员中有残障者或长期患病者等)视为相对贫困者。本次有效问卷总数350份,其中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下的54人,占15.4%;与现在生活圈相比,经济条件差及比较差的83人,占23.7%;属于某种弱势人群的80人,占22.9%。三类相对贫困者的比例与我们一般认同的20%左右的贫困生比例大致相当。

二、调查结果

1.贫困生对资助的需求状况

贫困大学生,即经济困难,无法依靠个人及家庭经济力量完成大学生活和学业的学生。贫困的经济状况影响了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们的身心都带来影响。对于问卷中的问题“经济上的压力给我的身心都带来很大影响”,三类贫困生都基本上认同,而且与其相对应的各类非贫困生态度差异显著,也就是说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感受到更大的经济压力,而非贫困生总体上并不认同存在经济压力影响身心的状况(见表1)。

那么贫困生对各种资助的需求状况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中设计了10类支持,让被调查者判断这些支持对他们学习的重要程度,“最重要”为1,“比较重要”为2,“一般重要”为3。从表2可以看出,“月消费300元以下”和“相对经济状况差及较差”两类贫困生对所有支持方式判断的均值,除了“绿色通道”和“精神关注外”,都是2分以下;“弱势人群”对“减免学费”、“奖学金”的判断也在2分以下,这表明他们都认定这些资助方式超过了“比较重要”。从对资助方式重要程度的排序来看,三类贫困生都把“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几种资助方式排在前面;另外,出乎意料的是,不管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把“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列为各类帮助之首,认为是最重要的支持。这可能反映了就业不景气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等问题的担忧,而且贫困生的这种担忧可能更甚于非贫困生。

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比较来看,贫困生对各种经济资助的需求程度都大于非贫困生。表2表明,对于各类经济资助,所有贫困生的赋分都小于非贫困生,对很多资助类型的判分如“减免学费”、“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贫困生都明显小于非贫困生。这就是说,贫困生对这类经济资助的需求或依赖都大于非贫困生;而在“提供学习辅导”、“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精神关注”等非经济资助上,贫困生在前两项赋分更低,显得更有需求,但差异并不显著;“精神关注”是唯一项非贫困生比贫困生更重视的支持,但两者差异也不显著。

2.贫困生接受资助情况

贫困生对经济资助明显有更大的需求,实际上他们的受助情况如何?奖学金、助学金都发给了哪些学生呢?

本调查列举了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校勤工助学岗、“绿色通道”7种资助,让被调查者选择在大学期间获得过的资助。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还是较高的,总体有69.1%的大学生接受过一种以上的资助,当然其中多数人(获得资助者中的约77.2%,约占全体学生的43.4%)获得的是一种资助;而且,贫困生受助情况明显多于非贫困生,如月消费300元以下的学生中有92.6%的人获得一种以上的资助,但月消费300元以上的学生中只有65.0%的人获得一种以上的资助。

但这并不表明没有问题,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生未获得任何资助,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下者中的7.4%、与周围生活圈子相比经济条件比较差及很差者中的10.8%、属于某种弱势人群者中的29.1%的人都没有接受过所列举的任何一种资助;而另一方面,非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比例却也不小,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上者、经济条件一般及其以上者、非弱势人群者获得一种及以上获得资助的比例分别是65.0%、63.0%、68.7%,获得两种及以上资助的比例分别是16.0%、11.4%、21.7%,甚至还有部分非贫困生获得4种以上的资助(见表3)。

调查中我们知道,不管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把“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列为最重要的支持。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题目是“你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困难或忧虑是什么?”问卷设计有7种答案供选择,结果三类贫困生排在前三位的选择都是:就业前景不好、学习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似乎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已经超越了经济压力。事实上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资助政策,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直接的经济资助外,还有许多针对贫困生或其他弱势人群的各种帮助和干预计划,如学习辅导、信息咨询、帮助生活适应等,资助的目的已不仅仅是解决经济压力,还要帮助这些弱势人群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资助的理念已经更进一步。如“TRIO计划”(the TRIO Programs),就是一种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和残疾学生克服接受高等教育的阶级、社会和文化障碍,确保其获得平等的大学入学机会、顺利完成学业并更充分地参与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干预计划[11]。在我国,直接的经济资助普遍实施之后,我们也可借鉴国外的做法,由政府出资,以一些项目的方式来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咨询、学习辅导等,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3.建立多元的监督保证体系

建立多元的监督体系,以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如前文所述,即使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样关注经费投入的绩效问题。

具体来说,这种监督体系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负责资助项目的组织内部就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系统,负责监督各种资助项目的实施进展和目标达成情况。如我国负责大学生资助的组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中就可设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每年的奖助学金落实情况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建立数据库,并根据调查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第二,专家监督,鼓励专家学者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第三,社会监督,这里特别指接受学生的监督,资助项目实施后并不表明事情已经完成,相关老师还要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资助工作的看法和意见。第四,建立受助者的动态管理系统,了解受助者接受资助之后的状况,如资助多大程度地解决了问题,是否足够,或者是否恰当等等。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大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10年版),http://aid.ec.js.edu.cn/art/2010/6/18/art_4_803_1.html,2010-06-18.

[2]钟一彪.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及其评估原则[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3]马桂兰,张东升.贫困生资助体系指标与特征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4]姜旭萍,洪鹏,陈玲.大学生新资助政策落实状况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2).

[5]熊立新,张勖.2001―2008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

[6]马静,宋德安,王峰虎.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实证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6).

[7]高玉玲,吴成霞,杨小玉.高校贫困生资助效益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8]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9]Paul H. Carmichael(Winter,1997).Who Receives Federal Title I Assistance?Examination of Program Funding by School Poverty Rate in New York Stat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Vol.19,No.4: 354-359.

[10]【美】Neil Gilbert,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熹,周烨,刘红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1]http://www.trioprograms.org/abouttrio.html

Research on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Needy College Students

YU Xiu-lan

篇10

近两年来,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一些国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对策:“目标工作税收信贷”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实习记录。20世纪80年代,为降低自然失业率,美国联邦政府实施了目标就业政策。其中的做法之一就是实施“目标工作税收信贷”,对提供贫困大学生实习的雇主减免税收,发放暑期就业工作补贴等政策,帮助其建立就业实习记录;鼓励贫困大学生到艰苦地区从事艰苦行业或职业;通过向企业增收“教育培训税”来资助和培训贫困大学生,提高其就业能力;发展完善的高等职业服务,降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成本。这些政策在不同国家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贫困大学生就业,体现了社会公平。因此了解国外经验,对制定和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地高校中,厦门理工学院在帮扶贫困生就业上的举措值得借鉴。从2006年以来,厦门理工学院积极通过建立勤工助学信息库、启动就业训练营和出台贫困生就业资助实施办法等举措来帮扶贫困生就业。2010年该校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发放勤工工资80多万元。此外,学校启动了校系两级大学生就业训练营,专门出台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实施办法,2010年,学校拨款1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报销贫困生在找工作时的简历制作和交通费等支出,一共帮扶344名贫困生。此外,山东省在2011年开始实施“工程”, 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高校优秀毕业生每人资助6000元。同时,在高校帮助其就业的基础上,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上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对其免费进行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

2 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的机制运行研究

2.1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的研究

高校自身认定,一般是在经过贫困生本人申请,经过学校各级部门审核之后,列出贫困生名单,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类资助。长期以来,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一直没有科学、统一的认定标准,贫困生认定存在种种问题。部分高校在执行中是通过贫困大学生提供的资料和学生每月消费情况来认定,由于贫困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可能不真实,导致认定的贫困生可能不准确。贫困生的认定应当做到以学校认定为主,生源地证明为辅,实行学生民主投票选举贫困生,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对已经认定的贫困生在每学期末及时根据其经济条件变化实施动态认定,促进认定机制的动态管理。

2.2 对我国高校就业资助情况的调查

1)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贫困生在大学校园里时刻体会到消费上的贫富差距,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给贫困生们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在自卑、压抑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成功就业往往缺乏信心,这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2)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关系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良好运作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当下,部分银行由于“还贷难”,出现了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因此,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高校在贫困生资助政策上侧重经济资助,就业指导不多。目前高校在贫困大学生工作中把重点更多地放在构建和完善物质资助体系上,对贫困生就业问题重视不够。随着当前就业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竞争加剧,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进一步增长,高等学校应当随着当前的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贫困大学生工作重心,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就业,让他们在经济上脱贫,减少对社会的依赖,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4)高校心理辅导与就业联系不紧密,就业心理辅导范围有待进一步普及。

当下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比较重视,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当缺乏。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一些辅导工作多停留在表面,服务面狭窄。

3 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资助除了目前国家已经实施的各种物质资助,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比如山东省实施的“计划”,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此外,出台相应的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办法,真正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目标,即成功就业,摆脱贫困。

3.2 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就业指导导师制度

目前,高校一般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员指导、专家讲座等形式,培养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可以尝试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实施就业指导导师制度,一对一指导。与高校一般职业生涯规划比较,针对贫困生实行的就业指导导师制度,可以全面了解某一学生的动态情况,通过深入了解、跟踪指导,为贫困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少走弯路,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以积极的就业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3.3 加强贫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过硬的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或是一对一指导老师要鼓励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鼓励贫困生参与组织班级活动等。另一方面,贫困生在校期间要积极主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联系企业为贫困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暑期参加实习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等等。总之,贫困大学生应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就业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黄琴.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贫困生就业力的培养.科技视界,2012(19).

[2] 丁德智,吴芮凌,赵燕,吴健.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4).

[3] 管明清.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28).

[4] 马远.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5] 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3).

篇11

一、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针对整个贫困大学生群体政府资助相对不足。在我国,政府资助作为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主要来源,政府只是一味的增加资助的力度、额度以及一些资助项目,这种资助方式仍然会忽视很多资助的盲区。我国是个国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的大国,以及历史发展这些客观因素造成社会经济发展呈不均衡性,各地区以及各高校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程度都具有较大大差异性,政府的资助也会随着区域经济不均衡性的特征,会造成奖助学金也呈现出区域化的特色。相对发达的城市高校内的奖助学金可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一些边远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内,奖助学金还远远没有达到资助的比例。

第二,亟需开发其他资助群体数量。目前在国内的高校中其他资助群体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仍然较少,其他资助群体主要指除国家政策资助以外的其他社会群体资助,比如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的社会慈善团体、企业以及个人等。社会资助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以通过捐助、设立奖学金、企校联合培养、提供实习岗位等进行,这也属于我国教育成本中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然而据报道,中国国内99%企业无慈善捐助记录,这是因为我国的大部分社会资助群体从根本上没有将自己当作教育成本分担的组成部分,缺乏捐赠助学的意识和理念,数量较少、热度有限,即使有少数的团体、 企业和个人实施了捐助,大多也重视国内名牌大学,忽视普通高等院校,他们资助高校的前提是具备社会广告效益、能够为其带来利益,从而忽视资助的本。

第三,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速度缓慢,主体性较弱。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呈现出“增长速度极为缓慢,银行拒贷率居高不下,获贷率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获贷学生不能按期还款”等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如果这些伴随着助学贷款的问题以及矛盾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针对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目前在高校内国家的助学贷款在我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很难发挥出其主体性的作用,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发挥出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主体性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更加完善。

二、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政府是一国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加并完善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投入。政府应从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政府本就应该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并且随着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增大而加大成本分担的比例,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的经济价值得到直接补偿或兑现,改变高等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还得行政支持和资助的可悲状况。

第二,发展开发式资助的作用,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开发式资助有科学系统、以人为本、将来指向这三个特性,将这三项结合,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全面系统的发展。开发式资助的科学系统性体现在,具有新颖的资助理念即坚持“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通过奖、贷、助、减、免”的方式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问题,通过思想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式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问题。它着眼于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思想、心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这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开发式资助还有以人为本的特性。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都比较脆弱,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害怕由于“贫困生”这几个字,而成为同学中的“另类”。而开发式资助始终是将贫困大学生尊严和自身的价值放在首位,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特性。开发式资助的最后一个特性即将来指向性。开发式资助不仅仅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现在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困难,更着眼于在思想和能力上为他们将来的独立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具有将来指向性。

篇12

1 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储备,同时大学生的数量和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实力的关键因素,强化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符合高校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素质,而开展资助管理工作有助于优化资助渠道,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物质资助,提升了其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自我素质的积极性。②维护高校制秩序的稳定,大学贫困生资助管理为贫困大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让贫困大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参与学习、生活等正常的学校生活,避免了不良校园问题的发生,从而维持了校园秩序的稳定性,有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环境。③全面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素质,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学费和生活费负担,因此很难参与正常的学校活动,很多大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打工挣钱,很少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了其心态的失衡,而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减轻了其精神压力,有助于其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此外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为为贫困大学生树立的正确的观念,避免其产生自信心丧失的不良问题,同时也消除其不劳而获的心理依赖,有助于其培养自强自立的性格。

2 当前大学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大学生认证缺乏科学性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认证主要是依赖于贫困证明的开具,但是贫困证明很容易出现造假的现象,从而造成贫困资助工作缺乏有效性。再者对贫困大学生的标准规范不够严格,部分学校在贫困生的评选上采用班级组织认定的方式,缺乏家庭收入指标和相应的财产依据,而部分贫困生羞于报告家庭条件而错过了贫困资助,因此这种评定方式不能准确的反应大学生的贫困标准。还有部分学校采用一刀切的认定方式,对于班级内的贫困生设定指标,由于受到名额的限制,部分真正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享受到相应的资助,从而影响了其管理工作的公平性。

2.2 资助范围较小、资助力度不足

由于大学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多,部分学校的资助资有限,因此其覆盖力度不足,再加上部分学校采用平均主义的资助策略,真正惠及贫困生的资助额度较小,不能满足其正常的生活和学费需要,从而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当前物价的涨幅较高,原有的资助金额对于贫困生来说“杯水车薪”,很多大学生需要通过兼职等方式来维持其生活需求,从而影响了其生活和学习。

2.3 忽视了对于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保证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部分学校把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经济的资助,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由于大学贫困生的家庭负担较重,再加上长期的精神压抑,因此其容易出现较为极端的思维方式,出现了自卑、焦虑的不良心态,而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只是提供了其资金的支持,但是却没有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态的影响,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了交流障碍的现象。此外资助管理工作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引导工作,很多贫困大学生不能真正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贫困引起的困扰。

2.4 勤工助学模式有待改善

勤工助学是贫困生资助的重要方式,同时开展勤工助学有助于调动贫困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培养其自给自足、艰苦奋斗的性格。但是部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工作需求,同时勤工助学的岗位稳定性较差、资助金额较少,大部分学生需要从事较多的兼职才能满足生活和学习的花销,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加重了学生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负担。

3 加强大学贫困生自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3.1 构建完善的资助渠道

完善的贫困生资助渠道可以提高资助的覆盖范围,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因此学校应当增大直接资金资助的力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资助渠道,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部分有实力的大学可以增强和校外企业的联合力度,发挥校外企业的资助功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工作岗位。再者学校可以合理的利用资源建立爱心超市、报刊亭、复印社等功能性商业实体,增加学校的就业岗位,为贫困生提供兼职和创业的机会,这也有助于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3.2 强化贫困生的资格认定

贫困生的资格认定直接关系到资助管理工作的公平性,有效避免了恶意争取贫困资助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学生应当强化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机制,采用数字化的认定模式来定位贫困生资格,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进行贫困生的审核,提高甄别工作的有效性。当前普遍采用的政府部门盖章的贫困证书不能准确反应学生的家庭状况,而采用数字化的校园模式可以对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详细的统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和消费水平。此外要强化对贫困生档案的完善,把出现家庭突发状况的大学生纳入到资助的范围内,提高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同时要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对贫困生的评定要充分接收学生的建议,真正落实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的成效性。

3.3 强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

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部分贫困学生还要担负着家庭的重任,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资助,缓解其精神压力,真正从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资助和引导,鼓励大学生自强、自立、自信,为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出现极端的不良事件。再者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贫困生进行自身潜力的挖掘,把精神的压抑转换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其精神抗压能力。

3.4 注重贫困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贫困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最重要的是培养起自强不息的性格,并通过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发挥自身的专长和能力,例如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可以为贫困生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同时培养了工作的能力,消除了不良思维观念的影响,克服了“等、靠、要”的不良习惯,有助于更好的融入社会。

4 总结

总之,当前大学贫困生的资助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做好资助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资助工作的成效性,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提高了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赵祥伦.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04).

[2] 张晓霞.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制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6(03).

[3] 徐 豪.论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科学化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

(12).

基金项目:

篇13

1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转变

针对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问题,贫困生资助的模式和关注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贫困生自主学习能力。《2000 年:中国教育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多次提到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因此,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基础上建构能力资助模式时应激发贫困生的自主学习机能,形成高尚的、持久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第二,注重对于贫困生的“心理解困”。家庭经济困难和客观环境的限制给贫困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了自卑、焦虑、依赖、妒忌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三,注重贫困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随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来自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经济上的贫困和人脉关系的薄弱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竞争力略显不足。

因此,高校对贫困生不仅仅是实施“经济帮扶”,还要注重贫困生的心理解困和能力开发,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2研究贫困生资助模式转变的意义

在已有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下,研究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的重大意义之一在于优化贫困生的管理环境,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切实可行的帮助与培养。贫困生认定程序不严谨,部分“假贫困生”混杂在贫困生人群中获取资助影响了真正贫困生正常的利益获取;贫困生认定程序繁琐,贫困生证明单位与学校联动不足;贫困生管理体系建构不完全,系统化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欠缺;贫困生受助情况追踪不足,资助实效评估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贫困生资助金的切实发挥,只有转变研究贫困生资助模式,优化贫困生管理环境,才能有效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贫困生具有独立意识,自尊心强,压力大,志向远等特点,而他们在承受着诸如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由此引发的心理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研究贫困生资助模式,切实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贫困生而言无疑是受益终身的财富。此外,作为普通的大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身处地地站在贫困生的立场,结合自身作为学生的特点与潜力,进行大学生资助的创业创新,惠泽同龄学生,也是研究大学生资助模式的一大意义所在。

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关注贫困生的内在需求,着眼于成长动机的唤醒和综合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激发贫困生向贫困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解困,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模式探索――以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为例

3.1青橄榄爱心公社的创建与积累

青橄榄爱心公社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服务中心。本公社是一个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慈善超市建设的倡议下成立的塑造大学生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帮助校园的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自力工作的校园公益学生组织。公社从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输血型”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帮助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公社致力于打造“服务、责任、自力、严谨”的公益文化,带领热心学生及校园志愿者,积极倡导公益扶贫意识,努力开拓公益事业的服务领域,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公社的主要运营业务是以GCE/SCE模式为核心运营校内学生公益服务,GCE/SCE(Good/Service-Credit-Exchange)模式,即物品―积分―兑换/服务―积分―兑换。公社另一业务即运用UIE模式(Unlimited Internet Exchange),实行青橄榄爱心公社无门槛助学计划,成立青橄榄助学堂。与此同时,致力于CSE (Create-Spread-Effect),即创造―推广―效应的青橄榄推广过程和后期的Diversified Transformation的多元化转型模式。

如今,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已具备全方位、立体化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企划,并获得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处批复,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日常运营场地,拥有一批固定的社会合作企业,在湖北省房县军马镇军马小学建立了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助学堂项目实践基地,开始了在附近高校的青橄榄模式宣传与推广业务。

3.2青橄榄爱心公社特点

3.2.1运营模式成熟新颖

青橄榄爱心公社运作理念新颖,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体现了“输血变造血”的高校资助模式改革方向,实现了对贫困生“济困、扶志、强能”的三维帮扶目标。

GCE/SCE模式:GCE/SCE(Good/Service-Credit-Exchange)模式,即物品―积分―兑换/服务―积分―兑换。青橄榄爱心公社通过校内闲置或二手商品回收,社会爱心企业、单位、个人捐赠,低价购入等方式获取一定物资,使学生通过校内活动(勤工俭学、公社服务、校内志愿活动、参加教师课题等)和社会志愿服务(校外志愿服务或到与公社长期合作的社会机构参加服务等)获取积分,累积一定的积分以后,换取相当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多于普通学生的积分获取机会,更好地实现自立。

UIE模式(Unlimited Internet Exchange),即青橄榄爱心公社无门槛助学计划。这一模式以互联网为传播中介,充分收集调研贫困地区学校孩子的知识或技能需求,寻找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拍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作为回报与反馈,贫困地区合作学校将展现班级活动,学生特长,校园动态的相关视频上传到同一网络专辑中。

CSE过程:即Create-Spread-Effect创造―推广―效应过程,公社将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校“爱心公社”连锁模式,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习青橄榄爱心公社模式,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自发性改造,采用青橄榄爱心公社的名号,在本校同样建立青橄榄爱心公社。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作为总社,对其他连锁公社提供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帮扶,负责所有爱心公社之间的资源打通,实现物资的校际转运,从而使GCE/SCE和UIE运作模式的受益人群不断扩大,青橄榄爱心公社“连锁”品牌效益逐渐形成。

DT模式:即Diversified Transformation(多元化转型)模式,在转型阶段,青橄榄爱心公社集团必须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对于公社的主营业务进行适当改变,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创造经济利润。在这一阶段,公社将会把原有模式的部分内容强化,拓展业务范围,结合自身优势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迎合公益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3.2.2机构设置科学严谨

青橄榄爱心公社采用混合型组织结构,综合纵向型,横向型结构以及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以实现任务专业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纵向发展,促进组织对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使青橄榄爱心公社的成员对组织的目标又更广的认识。强调团队学习和合作,资源共享,强调机构与受益群体之间,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充分的交流。公社设有理事长、顾问委员会、活动部、财会部、人力资源部、外联部、宣传部、新闻部、摄影部、技术部。各部门相互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促进公社发展。

3.2.3社会资源最大化整合

青橄榄爱心公社运用创新模式,最大化地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公社实现了校内闲置物质、校内课题服务资源、学生技能、企业爱心物资、校外志愿服务机构、教育受助点、社会资金等多重资源全面整合,在标准化运作管理模式的完整核心程序下,制定出完善的、强有力的核心运作体系,核心程序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信息制导。

3.3青橄榄爱心公社创新点

3.3.1输血变造血

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效资助的真正体现,也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要体现。青橄榄爱心公社的运作模式打破了“给予”和“接受”的传统资助模式,而是提供“自养”平台,使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技能输出,实现自我经济解困,获得能力和人格上的双重提升。

3.3.2由物品互换到知识输出的升级

青橄榄爱心公社按照UIE模式,充分实现知识无门槛,传播无门槛,互换无门槛,建立系统的知识技能交换体系,创新了公益机构运作模式,捐献者少了恩赐的色彩,受助者少了感恩戴德的负担,最终塑造“大家帮助大家”、“贫困学子帮助山区学生”的知识良性循环。作为UIE模式的外延,公社还将组织进行暑期爱心输出,组织爱心大学生在寒暑假赴帮扶学校进行实体支教,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重爱心输出。由物品互换到知识互换的资助模式升级,促进了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志与强能。

3.3.3社会资金引入的多元化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的助学信贷、企业的助学基金两种模式是社会力量在高校资助中的作用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和互动性不强的问题。青橄榄爱心公社在转型阶段创新现金购买环节、充当企业与贫困生的交流中介、建立O2O与SNS上线,加强了社会资金在贫困生资助中的参与作用,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大众化的公益参与,提升了公社的经济运营活力。

4结束语

在目前贫困生资助模式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某些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只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并在各方面加强规范和约束,这些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贫困大学生的产生,是国家社会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的困难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弱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寻求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必须要求国家支持、社会帮助、学校实践、家庭配合和学生参与。只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创新转变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彩霞.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