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学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不少地理教师在公开课或比赛活动中,为了体现新课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新理念,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内容呈现生动活泼,小组合作探究风生水起。笔者在参加青年地理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中担任评委时,遇到如下情形:上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各位选手都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有些以导游的形式带着学生欣赏各种地貌,有些则用谷歌地球软件展示,有些老师精心制作亲历的旅游电子像册配上动听的音乐等等,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但课后反思:大部分老师缺失地质作用概念的介绍、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性质对比、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解与应用这三大块内容,我们不禁要叩问:这节课究竟培养了学生什么地理素养?学生的什么地理核心能力得到提高?又如,高二“区域地理”教学时,某教师把“中亚”“西亚”合并,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与植被”四块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尽管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得以充分地展现,但是它在本质上割裂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违背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原理,因而是一堂不可取的地理课。
2.过于追求生动震撼的直观动画视频情境而忽略了地理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
新课改倡导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内容,是目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否则徒有其形,不见其神,这样的形式就有作秀之嫌,甚至过多花哨的形式反过来会冲淡主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如过于追求景观图艺术照片漫画等媒体呈现而冲淡了地图、统计图表、示意图、逻辑框图的应用与深度解读;穿插过多过久的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和动画,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核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3.过于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而疏忽了传统的地理“三板”基本功的训练与应用
不少地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上课时遇到突然停电或电脑发生故障的情形下,出现无法顺利地继续开展教学工作,或照本宣科,草草行事,勉强拖到下课的现象。还有些老师运用现代媒体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而在黑板上竟然没有一个粉笔字、一幅板图或板画,听课老师提出中肯建议,上课老师却说既然投影屏幕上已经出现了,何必多此一举。诚然,现代教学媒体为当今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技术,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互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但也带来了视角疲劳、浮光掠影、不易用笔记录、难于铭记在心等负面影响。而在多媒体出现之前,曾经支撑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三板”(板书、板图、板画)基本功的训练与应用,虽然一度被遗忘和忽略,现又重受关注和宠爱。“三板”的应用和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应用起来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必须有机结合,促进地理课堂效益最优化。
4.过于追求预设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压抑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偏重学生收敛性思维的训练而疏忽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不足。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媒体选择、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每个环节都精心斟酌,一丝不苟,偏偏忽略了课堂中最能闪现意外的思维火花、最富于创意的动态生成这一重要环节。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预设不仅不会压抑生成,反而能够充分考虑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精心挑选或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创疑激趣、循循善诱,更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度互动和动态生成。
5.过于依赖典型案例的剖析而忽视了选择非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升迁移
案例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不少老师未深刻理解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内涵,误把案例当成举例;把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当成是解决同类地理案例问题的“灵丹妙药”,缺乏举一反三、灵活迁移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当然,地理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五种现象无法完全涵盖问题的全部。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重视新课改理念之形,忽视了新课改理念之神;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目标达成、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之形式,忽视了所有教学形式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核心能力的提升这一内容和目的。重新认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关系,有利于澄清纷繁芜杂的地理课堂表象,探寻高效地理课堂的本真,防止在内容与形式两者关系处理过程之中有失偏颇,有利于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
三、改进策略
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信息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是指赋予地理学科特色的、有别于跟其它学科共有的普通能力的特殊能力。如:综合性与地域性是地理科学的两大基本特性。综合性反映在中学地理学科之中就表现为整体性;地域性反映在中学地理学科之中就表现为区域差异性或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因而中学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即整体性及区域差异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课程改革再怎么改,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和本真依然是学生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其主要策略为:倡导地理课堂自始至终都必须贯穿“问题驱动”,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案例化)、思维图示化(各类地理图像――也包含“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等”),通常称之为“三化”。在“问题驱动”的课堂结构中,必须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构成问题链,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梯度与逻辑关联,总体上遵循先易后难、先典型后非典型、先具体后抽象再回归到新的具体问题的设置原则。以下主要探讨如何从整体性与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两个方面入手改进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四、整体性原理与地理教学设计
不仅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整体性规律,在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整体性规律。图1反映了地理环境间普遍存在的整体性规律。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整体性思想,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教学设计各环节必须渗透和贯穿整体性原理。如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除考虑自然方面因素外,也要考虑人类活动;高三复习气候专题除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外,还要复习气候对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整体影响、对人文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乃至对地理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影响。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纽带和连接点,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又如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的教学设计,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必须贯穿整体性原则,人文地理内容核心能力要求是“区位”分析,在前面学习人口迁移、城市化、农业、工业等内容时,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共同的重要区位因素(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际上,人文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一样,都存在整体性特征,突出表现为人类活动受制于各种区位因素,同时它本身又构成其他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亦然。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强调交通运输的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互动”关系,结合关联案例引导学生加深对“区位”复杂性、动态性的认识,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选择与地理教学设计
传统的地理教学高度关注典型性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建立起一般的思维模式(答题框架),然后把它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工具,机械地套用在所有同类问题的解决之中。实际上,地理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性。从典型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一般原理只有与实际情境的特殊性与非典型性相结合,才能丰富、调整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迁移,才能促成学生螺旋式递进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2
一、产品供求的地理特征
广告制作的主要目标是宣传产品,增加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力求突破时空差异,获得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认可。而产品的销售和需求具有鲜明的地理待征,直接决定了广告产业的运作月。
1.1产品销曹区域的趋同性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交流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月在此背景条件下,产品销售区域的趋同性日趋显著。主要原因是随着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融合,交通、通讯技术的改进,产品销售不再局限于产地及其附近地区,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一些品牌产品更是如此。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产品的销售可以覆盖全球产品销售区域的不断延伸,导致彼此交叉或重合,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为了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广告信息也在向不同地区传播,尤其是借助广播、电视、报纸、邮政和互联网络等媒体,广告的贾盖区域空前广大。
1.2产品籍求区域的局限性
对某一地理区域而言,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购买能力。该产品的销售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在正常条件下,产品的销售量不可能突破这一临界值,要想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就必须扩大销售的地理区域产品销售量与地理区域相关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产业的区域界定性。这一特征在广告产业中具有明显的意义。
第一,它决定了广告制作的目的,即主要是提高某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广告传播不能增加某种产品的市场。急需求量,只能是通过创意设计,使广告覆盖区域内的受众了解和认可自己的产品,提高本产品的竟争力,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促成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二,由于特定地理区域内产品需求量的有限性,广告主应当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确定适当的宣传战略。对产品需求量大的地区,应当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重点进行宣传。如保健口服液,城市的需求量比农村大,应当加大在城市的宣传力度,相反,农药、化肥在农村需求量大,广告传播应当集中在农村地区。对自己产品销售业绩显著的地区,应当保持一定的宣传频率,以巩固产品在本区域的占有率对自己产品销售处于劣势的区域,必须作为广告宣传的重点,选择产品打入该区域的突破口,逐步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第三,产品需求存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界限,要求广告制作和传播必须充分注意某些产品的销售区域,如我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只能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广阔的平原地区有市场,而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则会无人间津。其他一些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也有类似的区域限制。因此,在产品无需求的地区,无论该产品的广告创作如何完美,也不会促进产品的需求量。
1.3区域消费群体的差异性
某一地理区域的消费者的态度,直接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业绩广告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使公众接受被宣传的商品。由于不同地区公众的语言、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宗教、收入状况和自然环境等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进而决定了产品的销售,广告制作必须对影响消费者购买态度的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如果广告对不同地区之间民族风俗、生活习惯考虑较少,与当地的人文特征不相一致,广告信息内容很难被受众接受如中国“蝙蝠”牌电扇出口受阻,在国外销售量增长缓慢,经调查方知,国外消费者对蝙蝠这种动物有习惯性的反感心理,后来更改品牌名称后才打开销路。
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多种语言,同种语言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广告语言难以消除这些差异,但在制作中应当对之充分考虑。美国和欧洲诸多国家经济发达,文化背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语言上难以克服的障碍,彼此之间的广告制作常告失败,至于向印度这样方言极为复杂的国家制作广告,则更为困难如果一个区域消费者的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和半文盲比例大,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发生偏差或认识不足,他们就难以认可产品,产品的销售量不会大幅度上升。
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更为突出,由于他们的观念、感情、习惯的不同,常常以传统文化自负,不甘效仿其他地区,如北美洲墨西哥的家庭妇女认为购买冰箱要比支付子女教育经费更有意义,而北欧瑞典的主妇认为,购买洗衣机是一种极度奢侈的行为,如果在这两国分别制作冰箱和洗衣机的广告,所收到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不同地区的消费倾向还受到人们的支配,正统的犹太教徒对销售的大块牛排会避而远之,印度把牛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社会绝对禁止牛肉,在这些地区不能制作有关牛肉的广告。人们消费行为受到地区收入水平的影响,比如高收入地区的人们认为汽车是必备的交通工具,而低收入地区的人们则把汽车视为奢侈品,因此有关汽车广告的宣传应当主要面向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消费态度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北极圈以内区域年平均气温较低,在该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制作冷气机广告,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微。温带地区的蒙古草原地区,畜牧业发达,饮食以奶制品占重要地位,奶茶消费是其显著特色,在该地进行有关茶广告宣传,会受到蒙古民族的普遍欢迎。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销售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态度成为广告产业中重要课题之一针对难以克服的差异,需要提出较为周密的解决方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Sprite饮料在中国销售即为成功一例。匆rite的中文之意为“魔鬼”、“妖精”,直译它必然令中国人厌恶,可口可乐公司采用音译“雪碧”作为在中国市场的名字,以此制作广告内容,“雪碧”以纯净、清凉的含义,很快进入中国市场。
广告内容突出本地人文特色,客观上表达了广告主对受众奉献的爱心,使受众很快产生亲切感、熟悉感,能够从心理上使受众认同,为受众进一步认可广告内容创造条件。可口可乐公司在97年春节期间,以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景观为背景,以风车为题材,通过电视制作了以恭贺中国人民新春快乐为主题的广告,使大多数中国人在欣赏壮观风景的同时,很快接受了这一产品的宣传。
二、广告与地理学的关系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向公众有关信息的行为,后者是指同市场经济相联系,以传播商品和劳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行为‘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都需要经过广告制作和信息传播环节,这两个环节均与地理学密切相关。
2.1广告制作与地理学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广告宣传的对象是各种产品,产品的生产或制造地是广告的基本内容之一广告制作需要尽可能充分反映产品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优美的自然环境、发达的经济水平会为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为进一步了解和信任该地的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广告使用的媒介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容选取有所不同一般通过报纸、广播等制作的广告,上述内容的介绍较为详细。当然,电视广告尤其是在“黄金时间”播放的广告,受时段的限制,广告内容需要十分精炼,不一定必然包含有关地理内容。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广告表现三个基本要素是3B,即Baby(婴儿)、Beauty(美丽)和Beast(动物),认为具备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广告会使受众容易接受。这种观点过分关注了广告的局部感染力,忽视了烘托3$的Background(背景),脱离背景的广告往往显得乏力无味,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背景条件主要由地理学所称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组成因此,’为了形成生动的广告,应当尽可能包含地理学的一些内容第13届亚运会期间,立邦漆在电视台金牌榜栏目中制作的广告较为成功。该广告没有采用3$要素。而是以茫茫无际大草原的绿、万里夭空的蓝为背景,通过一群普通劳动者对几座普通民宅的粉刷喷抹,崭新铮亮的白墙红顶式建筑展现在观众眼前,绿、蓝、白、红相互映衬,从远处望去,堪称草原上别具一格的花园别墅,很容易使观众接受“立邦漆。光芒异彩”的广告主题至于有关旅游景地、农副产品等广告,由于制作的出发点是突出本地的特色,更应当注重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状况。
广告在介绍产品质量和性能时,还要介绍生产该产品厂家或单位的地理位置、通达度和通讯方式等基础设施概况,这些都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地图是地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不少广告还借助于地图加以说明。如果缺乏上述基本信息,即使受众认可后,也难以购买到所需要的产品。
2.2信息传播与地理学
广告信息的传播是指借助于媒介将广告信息送达给公众媒体覆盖的地理区域越广,广告所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但是传播需要的费用就越高,如何用最低的费用,使信。息覆盖的地理区域最大,并且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信息的效用极大化,是广告传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不同的商品因其种类、用途等不同,销售的地理区域存在很大差异如冰箱、彩电、汽车等销售的地理区域非常广泛,消费市场广大,应当增加广告传播的开支,以扩大覆盖面,而对于一些主要面向局部地区的产品,无论广告传播的区域如何广泛,产品的销售也难以突破地区的限制。如甲地的面粉厂、砖瓦厂主要销售范围局限在甲地地域内,即使通过媒介使其产品信息覆盖邻近的乙地区域,也未必能使面粉、砖瓦的销售量在乙地明显增加,因为乙地也有类似的面粉厂、砖瓦厂,考虑到运输成本,乙地消费者不可能到甲地购买面粉、砖瓦,另外,由于面向本地的产品,一般已被当地消费者普遍接受,没有必要再制作和传播广告。
同一广告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应有所不同。受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受众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不同。如同一种方便面的广告,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城镇,由于电视普及率较高,信息传播速度快,通过电视(含有线电视)、报纸等传播形式,传播效果较为明显;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如一些偏僻的农村,交通较为困难,采用报纸传播广告,难以及时投递,广告的效果较差,通过电视播放广告,因电视的普及率不高,能够看到广告信息的人数不会太多,但是,农村仍以广播传媒占主要优势,通过广播的广告信息会被更多的农村受众所知。
为了便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接受某一产品,应当加强在不同地区采用何种传播方式的研究。除了上述形式外,城市广告传播形式多样,并借助于现代技术,包括电子信息牌、大型广告牌、霓红灯广告等。农村地区多以墙壁广告、路牌广告等为主。
三、广告产业应用地理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广告制作和传播中适当应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大大提高广告制作效果和产品的销售量,但是,由于地理学是一个内容丰富、学科众多的复杂体系,如何在广告产业中有效地运用地理学原理,需要不断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1加强地理学与广告学的有机融合
广告学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是广告产业发展的需求,二者的融合,不是以牵强附会的形式出现,而当应充分反映广告的主题。分析有关广告的制作,融合的主要方法如下。
3.1.1比拟法
比拟法是指把广告反映的主要内容和所处地理环境相互比拟。将之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包含地理内容的广告创意,可以使广大受众认可广告内容,并且使广告内容本身更加丰富、活泼、生动。1996年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夏季年会。主办者为此制作了一则广告宣传画,广告创意思维是把翻动的书卷比拟波涛起伏的海洋,既说明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地理环境,是夏季的旅游胜地,又借助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的比喻,突出年会的主题,二者相辅相成,很自然地把地理环境和会议主题融合在一起,堪称应用比拟法的范例。
3.1.2铺垫法
以地理内容为背景或前提,借以说明和深化广告内容的主题一般是选取与广告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地理事物或内容,对其进行简要描述或刻画,然后较为自然地引出广告主要内容,使受众在了解有关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认知和接受广告主题。如“华龙”方便面制作的电视广告,首先以辽阔平原上金黄的麦田为背景,以“优质的小麦,优质的面,养育中华几千年’为解说词,然后推出“华龙”方便面的广告内容,既展示了北方地区几千年来以小麦为食的生存环境,又为以优质小麦为原料生产优质方便面作了铺垫。
3.1.3借用法
将带有明显意义的地理事物作为自己的名称,制作广告时借用这些地理事物的重要含义,以提高产品的影响和知名度。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产品广告宣传,而且有关宾馆、商场等广告也可采用。如”长城,。牌电扇以“长城电扇,电扇长城”的广告词,将产品宣传和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联系起来,很快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郑州亚细亚商场广告词“亚细亚,太阳升起的地方”,将商场与亚洲联系在一起,为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产品或单位名称要恰如其分,与产品的质量或所处的地位相适应,如果一个小型的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小旅馆冠以“大洲”“全洲”之类的名称,并借此名称进行广告制作,收到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3.1.4夸张法
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张性的描述,以吸引受众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广告内容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对有关的地理事物采用适当夸张的描述,可以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效果。如荷兰一家航空公司制作一则广告,标题是从某时起,“大西洋将缩短24%",广告后很快引起人们注意,急于了解为何大西洋缩短的人们,看完具体内容后才明白,原来该航空公司提高了飞行速度,使得飞越大西洋的时间节省了20%,合理的夸张手法抓住人们节省时间的心理,使该公司的机票销售额很快大幅度提高。
3.2发挥地理学原理的指导作用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图与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研究范畴广,研究内容丰富,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密切相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发挥其在广告产业中指导作用。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开展地理学在广告产业应用的研究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理论应用于广告制作和传播,其中包括地理学一些理论和知识在广告产业中的使用,但是,毕竟地理学理论在广告产业出现的时间较短,如何恰当地选取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理论以及如何建立地理学应用体系等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根据广告心理学理论分析,地理理论是广告主体的背景和辅助部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选取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地理事物和现象过多有可能导致喧宾夺主、难以突出广告主题,地理事物和现象过少,又可能使广告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由于广告传播媒体的不同,应用地理学理论的手段和尺度大小,也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如果通过费用较高的媒体广告,选取的地理内容必须高度精练和概括,发挥一字千金的功效;如果选用费用较低的媒体,可以适当多涉及一些地理内容,尤其在印刷形式媒体和报纸、杂志上制作广告,可以配备一些风景图片或地图,总之,对于每一具体广告的制作,如何应用地理学理论,需要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论文百事通制定出若干设计方案,经过反复筛选,选取最能被受众接受的方案进行广告的正式制作。
3.2.2建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
目前,在广告产业中集中了经济、管理、美术、电子、数学等方面的人才,并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专门从事地理理论应用的专门人员,更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即使广告制作中应用了地理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也大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地理学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广告产业部门建立相应地理学应用的专门研究机构,可以结合广告制作,系统地探讨地理学应用的机制和运作规律,为每一个广告的制作提出合理的应用方案,并负责对已广告效果的调查与评估。积累地理学应用广告产业的经验和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专门的应用研究机构,必将使地理学应用广告产业的途径和措施日臻完善,增大广告制作的效益。
3.2.3普及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除了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外,仅有少数专门研究人员从事地理学应用研究仍然不够,还必须依赖广大广告从业人员的参与,在他们中间普及有关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训和指导,使从业人员掌握与广告制作和传播有关的地理学知识,在广告制作中能够自觉地加以应用。
3.2.4加强对重要地理因素的评估
产品的销售受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对一特定产品,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因素起重要影响作用。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对重要地理因素的预测,以指导广告的制作和。尤其是在制作广告之前,更需要对影响受众需求的重要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如1979年中国放宽了对家电产品进口的限制,日本、欧洲打算把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日本率先对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10亿人口中,尽管收入低,有勤俭持家的传统,但仍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市场潜力较大。因此,很快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广告,待欧洲也意识到这一点时,日本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早已独占鳌头。
加强对重要因素的评估,就需要具有敏捷的洞察力,对众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借助主导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专家决策系统等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权重最大的因素作为重要因素。然后设计有针对性的广告。
3.3突出POP广告的地理特色
POP(PointofPurchase)广告又称售点广告,是指没有传播媒介的参与,通过售货地点直接的广告,采取的方式包括门面装渔、橱窗、陈列、商场布置和人员接待等。由于POP广告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判断,因此,PQP广告对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大约有81%的商品是受POP广告而销售的。尤其是自选商场、超级市场的大量出现,POP广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探讨POP广告的地理特征,是微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POP广告采取的方式多样,包括门面装潇、橱窗陈列、商场布置和人员接待等。这些形式的安排既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顾客,又要符合一定的布局规律,即充分体现各自的地理特色。门面装满要突出售点的风格,让顾客很方便地通过售点外观就可判断销售产品的性质、类型和主要内容等,大型售点和连锁店一般有明显的标志,如消费者可以通过特定的符号识别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健力宝等销售网点。
橱窗陈列的格局应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使消费者容易接受,如橱窗尺寸应与销售点建筑物大小保持一定比例。比例过小,达不到吸引消费者的效果,比例过大,过于突出橱窗展览,喧宾夺主,削弱销售点在消费者的地位,有华而不实之嫌。供陈列的产品,要及时调换,保持橱窗的清洁、陈旧和覆盖灰尘的产品往往使消费者认为销售点的产品长期无人问津。
商场布置要按照区位性原则,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要,大型售货点一般分层布置,食品类在一层,服装、电器类等依次在高层排列,大体上符合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要求,值得研究的是,每一层商品的排列要使顾客一目了然,并留有挑选的空间。另外,不少商场仅在主要楼梯通道设有每层购物指南,在其他楼梯通道处或没有指南,或很难被顾客看到。为了节省顾客时间,应当在所有的通道处设置标志明显的分层购物指南,小型售货点的商品布局则不要刻意追求豪华,而以顾客实用为原则,一般把最常用的摆放在显著位置,把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牌排放在一起。便于顾客选择购买。
篇3
2、营造舒适合理的地理课堂环境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课堂环境是构成课堂管理系统的三个部分。如何将三者的关系处理好,使三者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其中,课堂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课堂环境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其中,前者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被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环境。比如班级风气、师生关系、上课气氛等都包含其中。后者是指课堂内的外在物质基础。如教室的空间利用、硬件设施、座位安排、课堂纪律等。若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教师还需从改善这两方面的地理课堂环境入手。
3、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物理课堂管理和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培养其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而只有建立一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地理学科的授课,能够使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尊重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
教师作为课堂管理的整体协调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课堂管理风格是形成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学习状态产生不同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的管理风格从行为上可以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自流型;从态度上可以分为积极的管理行为和消极的管理行为;从针对学生行为的处理方式上,可以分为预防和干预。通过不同的组合,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会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教师的不同课堂管理风格会在管理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情况产生变化。因此,任何一种管理风格都是优点与缺陷共存。教师应当依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形成适合班内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风格。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地理知识,还必须让他们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地理不应当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依据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学习兴趣。同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含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传授学生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最终,使学生领会地理这门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为下一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达到教学目的。
3、课堂环境的稳定性
课堂环境是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中学地理作为一门不受重视的学科,其课堂环境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行为规范有着很大影响。积极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为教学互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影响具有负面情绪的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消极的课堂环境则会与之相反,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行动导向都会受到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地理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的体现之一。同时,由于人和环境能够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管理时需要有效调节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彼此促进,形成良性发展。
三、中学地理课堂管理的优化策略
1、建立师生和谐沟通渠道
新课改强调老师的激励与引导,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出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地理课程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使自己与学生和谐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通常是“管”与“被管”状态,教师并未将师生平等的理念融会贯通。如今,教师则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以朋友式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赖。同时,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人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依据不同班级情况,建立合理的师生沟通机制,对学生的合理要求给予及时反馈,将民主与平等的管理理念带入课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建立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地理课堂管理状态。
2、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规范的学生行为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常会对学生进行过度规范性的管理。如在制定班级规范中,以“不能做某事”将学生行为机械化的限定在制度框架内。这类规范的制定严重制约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现实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地理学科,在制定课堂纪律时,必须确保纪律标准的可实施性。同时,让学生明确纪律的适用条件及违反后果,形成一定约束力。因而,教师在制定地理课堂行为规范时,应当将学生的行为标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在强制与民主间找到平衡点。而在课堂纪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对学生采取正向的强化方式和积极的惩罚方式,不能过度使用惩罚。以此,通过将管理重点放在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与学生共同建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
篇4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微课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重点、难点或疑点问题展开的微型地理教学视频,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由于其时间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琐碎时间观看微视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课程学习,如等车、乘车、课间、吃饭等,以促进自主学习。地理教师制作的微课程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将制作好的微课程上传到班群或网络平台,学生获取微课程后有针对地观看微课程视频,自主学习新课程内容,对于难点或疑点知识可进行反复观看,经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同样的,微课程视频也可用于课后解惑与复习,地理教师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做成微课程,学生可按需要自主选择微课程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控制微课程的播放进度,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消化,经过一系列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并在这一过程中将新知识内化、建构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程”以“微”概念的形式吸引着地理教师、学生的关注,以短小精悍的“微”特点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微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图像、声音、短片、文字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生动、简洁的文字,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程地理教学活动时间短,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要求。微课程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地理教学成效。
4.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在教育部组织下,微课程被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小学课堂,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微课程相关培训并切身投入到微课程研究中。从最初对微课程一知半解的认识,到制作微课程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思考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在微课程的制作过程中,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选取与设计,图片、文字、声音、画面的呈现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为了制作有效而精美的微课程必须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修缮微课程,点燃了教师的创造热情,提高了教师的研发能力与教学水平。微课程不仅能促进地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通过教研活动或网络平台进行微课程交流与学习过程更能促进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共同成长。
二、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制作步骤
要制作好地理微课程,地理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教学趋势。地理微课程制作的基本步骤一般为“选题设计—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反思与修改”。
1.选题设计。
微课程的主题广泛、题材微观,经地理教师处理后,学生能自主探究完成的小主题内容都可以成为微课程主题。微课程主题的选择是制作地理微课程的首要步骤也是重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关乎微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在制作地理微课程之前要慎重选择主题,分析相关知识点,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处理或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地理教师在进行微课程选题时,容易出现选题偏大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将知识点讲清、讲透,难以达到微课程地理教学预定目标。微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选题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选择重点、难点或学生易错点,可以是知识讲解、教材解读、方法传授等,同时要充分把握“微”特点,即内容精、时间短,确保能在10分钟内将知识讲清、讲透。
2.教学设计。
(1)准备教学素材。
明确地理教学主题后,教师可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等方式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素材。地理微课程素材来源广泛,可从央视网站、国家测绘局网站、中国气象视频网站等下载有用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源,其中央视网站的资源相较于其他网站更为清晰、齐全,特别是央视网站中拥有大量的区域地理资源,对于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地理教学中的微课程主题后,根据微课程所要呈现的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育功能,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与处理。
(3)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与学习能力、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障碍等。
(4)教学设计思想。
地理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学条件,联系微课程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拟采取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5)教学目标。
微课程地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确定地理教学目标,使地理教师明确要教什么,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6)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微课程所要呈现的核心内容,明确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而制作的微课程才能做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7)教学过程。
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环节、教学内容符合逻辑性与科学性、教学目标明确等。
3.制作微课程。
完成地理教学设计后,通过制作PPT完成微课件,再运用录屏软件将地理教学过程录制成微课程。在录制微课程时,地理教师只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件在电脑上进行演示,同时配上对知识点的讲解说明,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软件则全程记录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操作和讲解。录制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教师只要在录制过程中控制好课件演示的速度,调节好讲解语速,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以免外来噪音影响视频效果。
4.微课程的反思与修改。
微课程的制作过程离不开反思,反思作为地理教师的高级思维形式,应贯穿于地理教学活动的始终,从选题设计到微课程的制作再到微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地理教师不断回顾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微课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以提高微课程作品的质量,同时在反思过程中能发现闪光点,积累经验,为以后微课程制作奠定基础。
篇5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所接受到的永远是现成的没有悬念的知识。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考察地理事物与现象,把握本质,发现规律,揭示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规律性认知,才能有效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在探究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使其真正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探究中达到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认知,认清其内在关联性,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无疑处质疑、在重难点处质疑,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中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展开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学生提问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考与思维全过程暴露出来,教师鼓励学生提问更利于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更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理论知识源于对实际生活以及实际现象的理解及概括,发展后的理论知识又要还原于生活,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并且从实践中来不断提升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以及适应性。为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什么样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即使学生背诵得再怎么流利和牢固,也不会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更不会结合地理知识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无法利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灵活、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自己对我们国家环境现状的一些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说一说应该如何向好的方面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改善不好的地方。这样,学生便会积极收集环境语言,思考并分析其中的优势和缺点。然后,教师再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但运用实际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不断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量实践证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还能够高效率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6
2.“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缺点
(1)“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模式并不是任何课型都适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案导学和多媒体教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要求老师们所做的课件及多媒体演示资料最好与课案的内容相映生辉,相互完善,不能自相矛盾,要相互配套,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2)大部分学生适应了传统课堂模式,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没有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许多老师也面临着学生弄丢课案的尴尬和无奈,以及学生不按时或按照要求完成课案的情况。这就要求老师对课案的制作精益求精,吸引学生的注意,逐步引导学生,慢慢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课案导学问题探究”的使用过程
1.课案编写的过程
编写课案由地理备课组组长负责组织。开学初,备课组长按照教学进度编写主备教师备课表,将备课任务分配给组内成员。备课组成员按照组长分配的任务,结合地理学科、章节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精心编写,在上课一周前写出初稿,交给组长以备学科组集体讨论。每周二的集体备课时间,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主备教师编写的下一周的每节课案进行研究、讨论、试作、修改,讨论没有异议后,最后组长把关定稿。自实施课改以来,“课案”的编写都要求要体现“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精神。课案的预习案部分在上课前一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预习案按做好预习。教师在上课前应重新复案,进行再备课,使课案体现个人风格,具有个性。课后教师应根据课堂发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在课案上填写教学反思,以便积累经验,改进教学,不断完善课案设计。
2.“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课前发放课案,自主预习。课案在授课前一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课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要做好记录,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及老师交流、探讨。
(2)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上课开始后,针对预习案中的共性问题由事先培训好的“小先生”先点评,预习案的内容解决完后,当堂发放探究案,针对探究案展开交流、讨论,采取个别提问或小组竞争的方式对学生在讨论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质疑、探究。
(3)课堂上点拨精讲,解难释疑。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在展示、质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错误,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因。教师针对这些错误问题以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同时根据课案确定的重点、难点问题,适当加深、拓宽对重点的讲解。
(4)课堂小结。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突出教材中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掌握,突出学科精神、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及时对小组探究情况及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5)课堂训练。最后发放训练案,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达标测试题。下课后学生将试卷上交老师,教师批完试卷后要尽快发还给学生,以便及时讲评、辅导、矫正、补救,力争做到教师“节节批”,学生“堂堂清”。
篇7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 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 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维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三级:
(一)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具体要求是: 第一,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第二,对于大纲 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城市等名称)能够准确地写出,并能在地图上填注或从地图上找出。第三, 写出大纲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数据,并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
识记是理解的前提,是学习其它知识的支撑点与“迁移基地”,是发展高一级层次能力、领悟教材思想观 点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89个知识点中,有约70%的属记忆性知识。 因此,依据 大纲,加强识记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地理考察、模型、录像和图片是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的有效教学媒介。
(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
根据理解对象与要求的不同,我们将“理解”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认识(认得或看到)某种关系,即看出单个事实、概念与一般原理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 ”、“地中海气候”等都是“名词”,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
第二层次。看到某个事实、概念的工具作用。即看到(认识)一个物体、过程、思想、(包括概念)能够 用来达到某种意图、目标或者用来解释某种现象。例如,看到“乌云”,能意识到暴风雨的来临;知道某地位 于板块边界地带,就能推测到这个地方可能多地震。显然,这种理解对人的活动有一种预见的意义。
第三层次。领悟到原理及其构成过程及方法。有人把这一层次的理解,称为“流动的顿悟”,并提出一系 列关于理解原理的标准: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它;②举出关于它的例子;③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认)识 (区)别它;④辨别可能代表它的行为或不能代表它的行为;⑤了解它与其它原理之间的关系;⑥明白它可能 有的用途;⑦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中运用它;⑧预料应用它的结果;⑨陈述一个与它相反的原理。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靠地记住它;同样,也只有理解了的理论,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以,理解 知识的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层次知识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的发展。大纲中列出的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140多个, 约占知识点总数的24%。
(三)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 (列出知识结构)。如教学“中亚概述”一节时,按教材顺序完成教学内容后,小结时可列出下列知识结构:
附图{图}
“中亚概述”知识结构
二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学习西亚石油资源时可以“一、 二、三、四、五”为线索将有关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所谓“一”是指一条以波斯湾为中心南北延伸的石油 带,所谓“二”是指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线,所谓“三”是指 1/2、1/4、90%三个数字,所谓“四”是指四 大产油国, 所谓“五”是指五大输油路线。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早在本世纪中叶就认识到,“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结构好的 框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单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并提出了著名 的学科结构理论。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学习结构主义理论,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不仅能大大提高知识教学效率,而且还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 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
(一)分析判断能力
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 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二)综合(概括)能力
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 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 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 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 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它任何一个地区(特别 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综合(概括)的结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加强初中学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近几年,我们发 现有所50%的初三学生不能顺利地将地理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有的错别字还很多。
第二层次的能力是初中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它直接体现出学生地理智能的高低。因而培养学生这一层次 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即思想。“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毛泽 东)。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 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 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
我们认为,只有在形成和发展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地理能力的基础上,全体学生都树立与健全基本的地理 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其地理教学才算是全面完成(认知领域)地理教学任务,才算是成功的地 理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学地理学科在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伟大事业中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提高 地理学科的社会地位。立足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综观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 养下列基本地理观念:
(一)整体观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 它因素的相应变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不仅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还会影响到该区及其 下游地区的大气温度、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二)生态观念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 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 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 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三)人口观念 正确认识“人口”与“人手”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正确认识与评价计划生育政策。
(四)时空观念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 版,第49页)。因此,时空观念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之一。中学地理教学中,时空观念包括变迁观念和空间观 念。变迁观念是唯物辩证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地理问题时要用联系、变化及 转换的方法。空间观念,即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中学地理教学要 帮助学生建立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时空概念,一是二维平面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地表的地理事物可以看作 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二是三维立体空间。实际上地球表面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之中。三是存在于球 形立体空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沿时间维不断演变。
篇8
众多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能够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既可以增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有效教学。比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又该如何做。如此一来,就将枯燥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纷纷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甚至有学生在课下把相关问题写成文章提交给了相关部门。可见,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可以拓宽地理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民主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条件。众多实践表明,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实现心灵的碰撞,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放下身段,与学生做朋友,通过亲切的交谈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这对于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即使学生的观点存在一些错误之处,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直接否定,而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入。比如,在讲授“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部分内容时,有的学生认为冰川融化并不一定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也有的学生认为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应该辩证地去看……对于学生的各种想法,教师都要给予客观评价和正确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任和喜爱教师,并由喜欢这位教师升华为喜欢其所教的学科。久而久之,教学效率必将得到有效提升。
篇9
3.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不是说让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单打独斗”,学生扮演观众的角色。其实,案例是一个课堂知识传授的平台,教师应该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及积极性。为此,地理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时候,既要摆在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位置,也要明确学生扮演的角色。笔者在这方面的体会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处于一个启发、引导、组织与调控的位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扮演分析案例、研讨案例之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相关案例以后,则应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及探索:案例所涉及到哪几块的地理知识?在案例中存在哪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案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4.加强案例教学指导,科学评价教学效果一些高中地理教师觉得在案例教学中,只要有了案例就可以将教学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不需要指导了,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其实,这是对案例教学方法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指导,只要加强指导,才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案例,打造高效的案例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的评价效果也应该多元化,不能只是简单地位于终结性的地理课程考核上面。其实,每一次案例教学教师都要给出客观、公平的学习评价。当然,评价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认知差异等方面来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形成性评价跟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跟学生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跟小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跟定量评价相结合。
篇10
在当前地理课堂中,大多数的追问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发现问题,从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寻找最佳的应对之策。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对于追问的研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提出的追问策略缺乏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问”等待时间过短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追问过程中3-5秒的等待时间能让学生更深入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追问实际的效用,研究进一步发现,追问等待时间包括两部分:教师提问之后学生回答之前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评论之前。心理学中强调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过短的等待时间往往不能从记忆库中获取全面的知识联系,只能截取知识片段进行回答,这就影响了追问的效果。
(二)“追问”的思维含量低
低层次的追问,大多使用陈述性知识,学生只需要查阅资料后稍作思考就能发现答案,思维挑战小。而高层次的追问往往需要建立地理思维模式,处理更复杂和综合的问题,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原创性的综合评价才能得出答案。有的教师虽然提出了综合型问题,但追问过细,许多思考过程都省略了,不仅降低了问题难度,也让学生单纯跟着教师思考,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达到“追问”的初衷。
(三)“追问”缺乏目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追问的主题不明确,目标不清晰,教师往往把追问演变为一连串的问题,容量大,跨度广,不仅没有围绕关键知识,没有明确的思维发展脉络,也失去追问的价值。
(四)“追问”缺失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当然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次课堂教学。虽然教师在授课前都有详细、丰富的教案,但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各类小插曲,在问答环节中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或给出奇怪的答案。这些意外情况往往会打乱原有的教学安排,所以很多教师把这些视为课堂中最大的干扰。大多数教师会让学生坐下然后请其他同学帮助回答,当提问较难时也常常使用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没有及时回应或没有反馈的机会,错失了教学的机会。
三、地理课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备考过程中都能预见到大部分的授课难点,也会花时间设计问题,对于授课内容和知识点十分熟悉,从而主观认为学生也应该比较熟悉,从而预留给学生回答的时间减少。就像在知识抢答竞赛中,由于选手对主持人的问题已了然于胸,所以当主持人陈诉完问题,选手就能立刻回答。另外,教师缺乏追问的技能,大部分教师对地理课堂中追问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有些教师接触到更多的是教学理念及教学理论,对于追问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太多关注,也缺少对课堂追问的训练和反思。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追问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方式,因此学生也会对追问产生一定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失去主动探寻知识的乐趣,追求知识变得被动而功利,课堂积极性差,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喜欢以课本的教条回答问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状态,导致教师思维反应迟缓,也就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教学追问。地理知识的储备、地理思维的建立、地理素养的形成都在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地理教学的日积月累中。对地理的边缘化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基础就不够扎实,在学习高中地理时,大部分知识又逐渐被遗忘。学生往往由于知识薄弱无法回答追问,继而教师在追问中更倾向于思维含量低的问题。
四、提高地理课堂“追问”质量的措施
追问的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纵使存在学生因素的影响,但通过教师的努力,能够将正面影响提到最高。因此以下将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一些改进地理课堂追问的措施,真正提升地理课堂时效。
(一)增强“追问”意识,重视知识储备
很多教师都认为追问是教师的临场即兴发挥,不需要准备和设计。“追问”的合理应用不仅要求教师意识到“追问”的价值和功能,而且要让广大的教师意识到“追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教师作为智慧的追问者,不仅要深度解读教材,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而且需要夯实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及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学科前沿等知识。有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后,才能做到追问既有质量,又有深度和广度。
(二)贴近生活,明晰问题
为了增强地理课堂的生趣性,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展开追问,而且需考虑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生活体验、学习特点等方面。所以在教学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关注时事新闻,积累追问素材,在了解学生的生情和学情的基础上,走进学生,贴近他们的生活,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追问,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好奇,当学生有了兴趣后,就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发现和探索中。
(三)提高“追问”技能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追问不能完全预测到,教师应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课堂的“意外”,灵活合理地应对课堂中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做好相应的调整后进行追问。追问需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层次的追问内容指向不同基础的学生;追问要做到目标明确,界限清晰,否则很容易出现由于缺乏目标而导致兜圈子的现象;追问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应数量适中;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更连贯,追问要遵循关联性特征,运用多步骤来层层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篇11
(1)部分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及教学策略不够合理。
教师在地理教学备课时比较注重教学设计,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略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相关教学媒体和地理教学教具,不易激发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讲课时仍用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消极、无效的传统教学方式,压抑、挫伤了学生的智慧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预设教学活动,缺乏教学过程中对生成性问题的考虑及关注,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等。目前,许多教师对此也苦于无处借力,仅靠自己摸索实验、设计教学方法,劳心劳力,还吃力不讨好。
(2)学生对地理学习态度不积极、兴趣不浓。
初中阶段对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使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碰到这些方面的知识内容便觉得听课很吃力,有些同学甚至感觉如同听天书,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脱节,造成了地理教学现状低效甚至无效,加上缺少实践课,造成学生对地理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感兴趣。
(3)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地理实践能力弱。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学校资紧金有限,实验室在很多学校都没有配备,部分有实验室的学校以及相关的齐全的实验仪器,限制了实验课的开展,加上地理实验课不受重视,导致学生的课内动手能力差。此外,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了解很少,课外地理实践能力弱。
三、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改变过去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应该是:“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活的人才教育呢?笔者以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的教学实际为例,来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贯彻“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在开展有效教学中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的共通和相融。
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并体现和贯穿于教学目标之中,使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和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指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对学生在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及获取技能与知识的过程中给予高度的重视与肯定。“知识与技能” 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技能” 主要指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图表技能及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知识”则指概念、原理、规律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对国家、对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判断、态度、情感以及做事具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具体的新课程内容标准为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规定了学生在具体的每一部分课程学习结束后,所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范围时,应全面考虑三个领域分目标,知识与能力层面设计为能应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与方法要求启发中观察、交流、总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2、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途径即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就是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学生认知及能力发展水平,结合其自身的风格和特长,各教学方式灵活的运用,实现了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可以通过启发,探究式的提问为主导,辅助案例教学和课件演示等方法,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利用图标,让学生明白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源的结论,对于其中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常见的温室大棚原理、地球温室效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来激发兴趣,让学生解释生活现象,最后在探究中得到结论,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和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课堂生成有效的关键是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在选用教学法时,教师要认真考虑教法的适用性,特别要注意:针对某个知识点,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即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法。作为地理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和知识反馈灵活选择教法,在课堂上不仅要注意知识的讲授,而且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按照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3、活化课堂流程、注重学习能力
3.1开展以问题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活动
疑惑,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开始或起点,是思维与现有知识之间的矛盾,亦是探究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应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融入自己的思考、开展合作等激发其问题意识,并从中了解大气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就大气的热状况提出难易适度、新颖有趣、发人深省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教给学生思考线索和方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问题,掌握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2.以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基础,创建起良好学习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与学生均是有思维、有情感的教学统一体。对于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对话,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充盈、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精神氛围和教育情境。对学生而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解放。对于教师而言,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意味着上课不但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在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及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尤其是应该努力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学习共同体”。
3. 3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以“活动”教学为主要方式
篇12
“导”是课堂的起点,是每一个课堂教学模式都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是2~3分钟,包括“导入”和“导学”两个方面。“导入”要求教师将新课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或者运用校本实例,从而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兴趣。“导学”主要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元情境,快速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引出了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识。
2.思
自读深思,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教师要先提出学习任务以及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看导学提纲,自学深思,或勾画圈点,或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
3.议
小组合作学习,8~9分钟,合作学习时学生都站起来,由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解决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议论互学。老师可以巡回检查,也可以参与到某个小组的议论中去。
4.展
激情展示6~7分钟,小组讨论之后,进入展示环节,小组代表或口头表述,或到黑板上讲演,展示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同学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要面向全体,自然大方,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既要说清“是什么”,“有什么”,也要说清“为什么”。其他人(包括老师)都要认真倾听和思考,不可中途打断,当一个问题展示结束后,其他同学再提出疑问,或者进行补充纠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掌控全局,适时指导。
5.评
点评精讲,4~5分钟,评是精讲,是拓展,是点睛,是结论。教师在同学们充分展示后,开始精讲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归纳方法,补充学生未展示的内容,梳理本节知识后,形成知识网络。
6.检
检测反馈,4分钟,在这个环节主要是检验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落实情况。学生先对本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回顾,反刍内化,继而接受老师的提问。
7.练
巩固练习、学以致用。这个环节是在课外进行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还有写随笔,小制作等,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它是完成本阶段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优势:这一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强调过程和方法。每节课都要做到环环相扣,让所有学生都紧张、高效。学生要不停地阅读、思考、质疑、辩论、动手练习等,让学生对当堂内容进行横七竖八地解剖,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最后能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学情,造成部分学生“掉队”
“6+1”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思考和展示环节,对学生预习,表达等能力要求极高。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等不尽相同,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理解速度不同。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时间,课堂效率低,跟不上课堂节奏,影响了学习效果。
2.需要学生提前预习,部分学生落实不下来
课堂时间四十五分钟,总共分为六个环节,每个环节时间都很紧凑,教师在设置“思”这一环节的时候,内容又不可能特别容易,不可能全部一步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要进行预习,这样不仅有助于自己在课堂中有重点地学习,而且对于教师布置的内容也不至于太陌生,使得自己对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但是有的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或是贪玩等,总是不能很好地预习,使得“6+1”课堂模式的效果大大折扣。
3.流程的具体步骤过于程序化
怀仁八中在集体教研活动中都严格按照六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设计,在时间上也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势必造成教学活动的模式化。因为教学内容本身就有差异,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是很难得出结论的,而有的教学内容又特别简单,容易理解。所以在环节的顺序上和所用的时间上不能有过分的要求,需要一定的弹性化。
三、改进办法
1.课堂导学卡的应用
“6+1”课堂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上了一个高度,整个课堂的把握需要极好的控制,那么在课堂上使用导学卡,会使得学生和教学对整个课堂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而且在导学卡上设置一些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写写填填,督促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思考这一环节可以适当勾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导学卡上的标记了解其掌握程度,更好了解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讲解。综上,导学卡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学步骤和时间可以适时调整
不管是哪一个科目,也不管是哪一个科目的哪一部分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各个步骤的时间或者顺序进行调整。如果教学内容比较难以理解,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内容,就可以根据需要把思这一环节放在相对后的位置,教师要先进行一些说明讲解,再来让学生自主思考,找出问题答案。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可以缩短自己讲解内容,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3
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