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

篇1

1、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工厂。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机械加工和工艺过程,熟悉工厂管理的基本环节,实际体会一个机械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2 、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管理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们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2 、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工厂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工人的基本心态、企业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工厂,增强适应能力。

3 、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通过“双向选择”(指定、自定)方式确定一些课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工厂,了解机床,认识加工工艺,关注最新行业动态,有准备地进行 1~2 个专题的社会调研,实习结束时要完成实习论文并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安全第一,服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绝对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老师的统一管理。

三、实习效果

1、顶岗实习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一个学期的实习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机械加工有了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结合生产实际,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一些学生写发出了质量较高的实习论文。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033-05

收稿日期:2016-03-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借鉴传统书院模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2014064)。

作者简介:陈力祥(1974-),湖南邵东人,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本科生导师制是从英国而来的“舶来品”。最初我国大陆各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到逐渐冷落,原因在于本科生导师制的遴选与培训、激励与考评、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机制,这导致部分高校本科生导师虽有导师之名,却不行导师之实。为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必须落实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培训机制,创新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机制,健全本科生导师的激励考评机制。惟其如此,才能构筑实践本科生导师制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本科生导师的遴选与培训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顺利推行并取得实际效果,关键要有德才兼备的导师。目前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踟蹰不前,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一套良好的本科生导师的遴选机制和办法,没有形成一支综合素养良好的导师队伍。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之长效机制,首要的是落实导师的遴选与培训机制。

对于本科生导师的遴选,高校应制定一些基本的选拔条件,包括对导师的学历、职称、年龄、工作经历等提出基本要求,让符合条件的老师通过提交个人申请,递交相关材料,并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资格审核。而对于具备导师基本资格的老师,高校应进一步从“德”、“才”两方面制定一些可量化的遴选本科生导师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因为“作为本科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注重为人师表,并有能力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1],此乃遴选导师之标准。我们可以采取传统的百分制的评分办法,将“德”、“才”各占50分的比重来设计导师遴选评分办法与标准。

首先,从“德”的方面来说,遴选导师必须先观其德,只有有德之师,才有可能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如若导师道德败坏,则他指导学生不用心,甚至有可能使其指导的学生偏离道德轨道,培养出无德之人。“德”主要考察老师是否热爱教育事业;能否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否廉洁奉公,对学生一视同仁等。

对老师“德”方面的考评可通过领导(10分)、同行(15分)、学生(15分)三方面人员评分的方式来进行。评分全部通过网络进行,领导、同行和学生评分满分为40分。在此基础上,如果老师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或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可加分。比如,老师每获得一次校级荣誉称号的加3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加5分,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加10分,加分以10分为上限。

其次,从“才”的方面来说,导师的遴选还须选导师之才,唯有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都非常优秀的老师,才能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优秀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指导学生快速成长成才。老师的“才”主要通过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评分来衡量,其中教学科研各占25分。教学方面主要看老师的年平均课时数、教学评价分数、教学获奖情况等;科研方面主要看老师发表的文章、主持的课题、出版的专著或获得的发明专利。具体评分办法及标准如表1、表2。

按照上述标准,我们可以对申请担任本科生导师的老师从“德”和“才”两方面进行评分,将两方面的分数相加,按照分数高低遴选出符合条件的导师。

导师遴选出来后,我们还必须对导师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合格后的导师方能上岗。培训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方面。“培训不仅仅是在导师制具体操作层面的学习,而更多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交流与提高,让导师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督促教师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2]培训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除专家报告外,还可邀请优秀导师分享经验、制定议题让老师们围绕导师制互相探讨交流、导师实务培训等。通过培训,让老师们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导师制的重要性及意义,学会如何巧妙地和学生沟通,掌握指导学生的技巧。

总之,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只有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遴选与培训机制,才能实现本科生导师“在其位,谋其事”。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遴选与培训机制,有利于导师遴选的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提升导师的行业水准,有利于导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的教育目标。

二、创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机制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往往采取单一的“认领制”:要么是学生单向度地选择导师,要么是导师单向度地选择学生,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互选”相去甚远。因此,建构本科生导师制的长效机制,须创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机制。通过互选机制,让学生能选择到心仪的导师,导师也能招到满意的学生,如此方能有益地推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教育互动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平等地进行交互作用,平等地交流情感和观念,分享对方的知识、思考和经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3]。鉴于师生均通过互选而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人选”,因之,导师能较好地实现指导任务,学生也能较好地实现学习任务,学生和老师才能够实现双向互赢。

实现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选,必须建立学生与导师之间互选的联动机制。“联动”即要求学生、班主任以及辅导员之间联合“作战”。因为班主任、辅导员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发展方向、设计学习方法和职业生涯等方面进行指导”[4],在导师与学生的互选层面,班主任、辅导员扮演着“媒人”的角色。班主任主要将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爱好、特长等作一基本统计;辅导员则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思想道德、心理问题等以详细报表的方式呈现出来。班主任与辅导员将学生的详情告知每一位导师,让导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深入了解。此外,班主任、辅导员也要将老师的基本情况,如学历、学位、年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研究特长等以报表的方式发给每一个学生。通过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中间媒介作用,学生与导师之间实现相互了解,达成互选的基本意向,然后通过师生见面会,使学生与导师之间真正实现互选。

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机制加深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相互了解,“这符合现代教育中的‘双主体’理论,即把教育者和受教育共同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把教育过程视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5],将有效地促进导师制长效机制的运行。

三、健全本科生导师制的考评激励机制

通过落实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培训机制,创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机制,为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确保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推进和长效运行,健全本科生导师制的考评与激励机制必不可少。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本科生导师的考评缴励机制,二是针对学生的考核管理机制。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从建立对导师的考评激励机制而言,目的是对本科生导师进行有效管理,督促导师“在其位执其导”。如果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则必将导致导师“指导与不指导一个样,指导多与指导少一个样”的局面,很可能挫伤导师的积极性。目前“导师制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自由’、‘随意’状态,更谈不上考核与评价工作”[6]。没有考评激励机制,导师制将会陷入自由散漫的状态。只有重视对导师的考评激励,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导师的指导热情,让导师尽职尽责,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作为导师,履行自己的职责,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7]。对导师的考评也应当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考核可对导师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有效激发导师的责任心、良知心,使导师树立“以指导学生为荣,以冷淡疏远学生为耻”的工作理念,促使导师制向良性方向发展。对导师的考核包括考评周期、考评内容、考评方式等。考评周期至少应该每月考评一次;考评内容应包括每学期初导师递交的指导学生计划,每学期末提交的指导学生总结,定期和学生见面的记录等;考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召开班会了解导师指导学生的情况,和学生个别谈心了解情况等。通过考评机制,评选出优秀的导师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励导师更好地投入到指导学生的工作中。“对导师工作进行考评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检测、监督、指导本科生导师开展工作,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8]。通过考评,可以实现导师制由外在强制到内在道德自律的无形约束。

除了建立对导师的考核机制外,还须建立对学生的考核管理机制。就本科生考评而言,主要考核本科生与导师联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考核本科生是否具有认真积极的态度;考核学生与导师见面之时学生是否有备而来等等。对本科生的考评措施,能有效敦促学生积极联系导师,并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接受指导。当然,对学生的考评结果还要有效体现在各种评优、评奖以及就业推荐方面,这需要班主任、导师以及辅导员多方面协同合作:“对于学生的各种评先评优表格和就业推荐表,应专辟一栏,由导师填写导师意见。而导师的评鉴,应对学生的各种评比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9]辅导员提供学生业绩、导师提供指导学生的综合素养,班主任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三驾马车”同时出动,全面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考评。

导师制考评机制的实施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主体”、“双向度”的。“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能够使学生和导师都有一个目标导向,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全面实施导师制的关键。”[10]同时,“规范化的考核管理制度,使导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导师制,是本科生导师制成功的保证。”[11]可见,本科生导师制考评机制的实施,有利于顺利推进导师制,并使导师制在“双主体”的考评中取得长效。

考评机制是从“负面”的角度出发,即从责任义务角度敦促导师与学生共同维护导师制,激励机制则是从“正面”予以维护和促进导师制的良性运行,对导师制的长效机制是建设性的,因为“管理制度对社会或组织的整合功能的最终实现主要不是来自于制度的强有力的惩罚和约束,而是来自于制度对社会或组织的激励和引导”[12]。对导师的激励机制可以体现在对导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助以及纳入各类评优评先等两方面。要建立起导师工作量计算与课时补助制度,对担任导师的老师每年给予一定的课时补助;同时,要定期对导师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学校或各二级学院可以利用教师节表彰、年度评优评先等时机设计一些评选项目,从导师的师德、责任心、敬业精神等工作表现以及突出成绩等方面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导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其先进事迹进行公开报道。而对于学生的激励机制方面,则也可以视其在参与导师制实施中的学业成绩、思想表现,结合各类评优评先以及就业推荐等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考评和激励相结合,以考评为主,以激励为辅,必将大力催生导师制长效机制的建构。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部分高校表现出“雷声大、雨点小”之症状,缺乏必要的导师制考评激励机制是其原因之一。无考评激励机制的导师制如无源之水,必将干涸。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在人的道德素养尚未达到较高层次之时,导师制长效机制的实践也应当基于“利益”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评”是对导师的监督与考评,“奖”是激励,即“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14]。如此,导师制才能在更高层面取得进展。

综上,要想充分发挥导师在指导本科生思想、学习、专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必须建立并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长效机制。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长效机制,需要落实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培训机制、创新本科生与导师的互选机制,健全本科生导师的考评激励机制。三大机制联合发力,才能将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丁龙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激励约束机制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4):67―68.

[2] 陈达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状况研究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0.

[3] 李昌祖.论高教园区的文化互动机制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7):19―21.

[4] 李晓阳.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减负”与转型[J].江苏高教,2009(1):70.

[5] 吕绍明.互动与引导:双主体理论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两种表现形态[J].南京社会科学,2006(4):129―132.

[6] 周鸿勇,李生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保证与评估体系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4):105.

[7] 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78―79.

[8] 曹十芙.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42.

[9] 旺盛.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2):3.

[10] 王伟,辛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困境与发展思路[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4):525.

[11] 唐书泽.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量年度考核分析与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2):80-81.

篇3

一、中学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开展中学导师制是必要的。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不足;有利于转变教师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消除科任教师的权威危机与心理失衡、增进师生间感情;有利于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有利于联系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逐步形成学校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开展中学导师制是可行的。心动不如行动,学生的身心特点,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决定了导师制的可行性;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的支持决定了其可行性;教师的能力条件,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决定了其可行性;学校的教育条件决定了其可行性;教育主管部门、国家相关的政策导向,国家的重视决定了其可行性;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以人为本的社会教育环境的逐步形成也是导师制可行性外部因素之一。

二、我校导师制实践的成果

行为见效果,教育出成果,经过几年的实践,导师制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管理文化,一种制度文化,一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文化,学校上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全员育人的可喜局面。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有效转变

在教师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导师制”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十个手指有长短”,教师开始能正确地看待特殊学生,遇到问题学会了换位思考;能承认学生的差异,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导师制活动与新课程改革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由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转变。教师从教“学”走向导“育”,自觉地把自己从学生的“学业教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

2.教育方式方法得到创新

“导师制”活动采用师生结对的形式,引起了特殊学生的重视和家长的关心,在活动中,导师自觉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方式得到创新;从原来单一的口头教育,拓展到利用电话、网络、书信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对特殊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融为一体,让特殊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3.有效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实施导师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通过培训和相互间的探讨,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水平。导师直接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导师全面了解学生,指导学生,从而了解学生工作,理解学生工作,同时,有助于导师树立威信,充分发挥育人效果。

4.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导师制活动中,导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特殊学生的朋友、参谋,与特殊学生平等相处,坦诚以待。导师经常用谈心的形式关注特殊学生的生活,师生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实施导师制,使老师和学生走得更近,情感沟通更勤,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心底的爱,从而更乐于和老师说悄悄话。

5.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文明

实施导师制,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学生明礼仪、讲廉耻,开始更加注意每一个细节,形成了文明道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校园氛围。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处事上自信,“五自”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逐步得到巩固、内化、升华。

6.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导师制”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殊学生在导师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一些平时教师较少顾及的特殊学生,课外也能得到导师的个别帮助,从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才的意识增强。导师制这种亲情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注入了新的活力。

7.家长更信任学校

“导师制”活动开展后,家校联系频繁,导师以电话、家访、书信、网络往来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长确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8.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实施导师制,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老师的讲课,还是学生的听课,都明显感受到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先学后教,反馈矫正”得到不断深化,减负提质逐步变为现实。使我们的老师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

9.资源整合,创出特色,逐步形成校园文化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互了解,相互渗透。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自发挥所长,有效的整合资源,办出了学校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

三、导师制实践的困惑、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校的中学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不足。为提高中学导师制的有效性(效果好、效率高、效益佳),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导师的素质问题和队伍建设问题

这是导师制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只有老师自觉自愿乐意承担工作,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工作才会有方法、能创新。怎样转变导师的观念、提高导师的能力,用“一条河”代替“一桶水”,干好良心活?怎样才能使老师自觉自愿乐意承担工作呢?导师制有经验但不能依赖,不能照搬照抄,可以借鉴。导师应该在哪几个方面去导学生?如何去导?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如何导好?学生有了困难可以找导师来解决,但我们有很多的导师自己有了困难怎么办?而且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缺少专业的知识武装自己。如何防止导师制形式化,防止假、大、空?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骨干传帮带,交流研讨,以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积极践行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习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全员德育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形成开展导师制共同方向的合力,使导师真正明确开展导师制的目的和职责,弃功利性,提高职业幸福感、责任感、使命感。

虽然我们以年段、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导师交流活动,以扩大导师之间的方法交流,但是年轻教师多,经历和阅历不足,导师辅导的学生毕竟是一群比较特殊的学生(当然也有一些好生),做好导师制这项工作光凭经验和热情是不够的,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因为有些教师面对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特别是性格特内向的学生,有时会束手无策,很难走到学生的心里。导师制需要导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逻辑学、导师方法和技巧等相关知识,需要多做一些专题辅导;定期不定期召开导师思想、汇报、交流会(可以分年段、分共性问题等);发挥网络功能;收集导学案例,编印培训导师手册以供导师参考、借鉴;优化导师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导师自学、互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提高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导师的综合素养。

2.认识好、协调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握好“度”的问题

(1)如何处理导师和班主任的关系。应该说实施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但导师和班主任的作用,两者是不可取代的。导师应该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弄反。这里就存在班主任如何协调导师(包括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的问题。德育工作中,应该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导师制为辅。

(2)如何正确处理导师与家长的关系。我们的导师在实践中会遇到家长不配合,有的甚至骗老师的情况,使得导师不能按既定目标完成任务。而有的家长思想上是愿意配合的,但由于工作原因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导师对此感到非常无奈。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共同体(让家长做教育的知情者、建议者、协同者、参与者、监督者、同盟者)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任重道远。

(3)如何处理班主任导师与德育管理、教学的关系。班主任也是导师,但班主任平时事务繁忙,既要进行德育管理,又要做导师,还要担任教学工作,而班中的问题学生也较多,故有时会力不从心。他们更多的是把目光都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尤其对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

(4)如何处理导师制和教学的关系。导师重要,但教学的有效性更重要,毕竟目前评价教育质量还是以教学质量、考试成绩等为主要依据。因此要权衡利弊,要分轻重缓急解决教育质量问题。

(5)如何避免导师制活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道德化和品德问题心理化两种偏向。心理问题不能总用道德问题来评价,也不能把品德问题心理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究一个“度”。

(6)如何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导师的变更、周期性问题。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导师制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导师的岗位、职务会变革,这将导致导师的延续性、周期性等问题,因此要结合变化做好预案和及时调整,保证导师制大局的稳定性。

3.导师的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问题

导师制考核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够,激励性不足。导师制实行过程中的档案资料收集要花大量时间,分散导师精力,但没有过程信息资料,就难以科学、公正、公平评价,导致评价不客观、不公正。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发动全体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寻找突破点,攻坚克难,协调付出与收获、福利报酬、职业幸福感等问题,制定出公正、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4.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导师制问题

篇4

关键词 :导师制;书院教学;计算机专业特点;生师比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61301277)。

第一作者简介:邹勤,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安全,qzou@whu.edu.cn。

1 现代大学导师制的意义和作用

在15世纪初,导师制最先被引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导师制的理念在于: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核心,以师生的双方合作为基础,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制规定以学院为单位,负责人为“院长”,每一名学生由一名或数名导师指导,学生寄宿在校,导师与学生每周至少会面一次,导师通过个别指导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在频繁的接触和深入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并增进学生的学问。在过去的600多年间,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时至今日,导师制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普遍采取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公元940-1902年间,书院教学在我国创立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与西方的导师制有一些共同特点。因为书院多建在山上,古代书院的负责人被称为“山长”。山长是书院最高行政领导和学术权威代表,通常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由于书院“门户开放,讲学自由”的办学理念及在杰出人才培养中的显著成效,自宋朝起书院逐渐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学术圣地。书院的培养目标是学术精英,老师需具有独立的学术品德,学生则尊崇独立的自学精神。书院的管理内容包括招生、考勤、考试、行为举止规范等,在教学方面,制定教学内容、讲课时间、考试科目等;书院的师资大多是时代精英,对文化交流和学生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书院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老师言传身教,师生辩论释疑。

可以看到,西方导师制和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式上有许多共同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方高等教育兴起之后,我国引进了高等教育模式,采用了导师制,而书院教学模式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书院教学和导师制有一些共同的教学理念:它们都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讲究学术自由,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我国,“品德高尚、学术自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仍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因此实行导师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师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还将促使学生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的修养、性格、风度以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

2 计算机专业本科导师制可行方案探讨

导师制在我国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北京大学率先引进和施行了本科生导师制,随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170余所大学相继实施了本科导师制。

2.1 本科导师制实施中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自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明确、激励机制缺乏、监督机制缺失,但笔者认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定位不准确。本科导师制定位不准确,导致实施过程中概念模糊,从而造成指导老师职责不清,更无法制订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导师制的初衷是精英教育,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因此在本科导师制定位的问题上,存在的实质问题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矛盾。

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图1展示了1990-2014年历年的高考报考和录取人数曲线。在学校扩招的同时,国家对教师队伍的扩充和素质的提高虽有一定的重视,但教师增长的速度远未能赶上学生扩招的步伐,多数高校生师比过高。图2显示了过去15年我国高校生师比(学生人数/教师人数)的情况。可以看到,自2006年以来高校生师比一直保持在17以上,其中2013年高校生师比为17.53:1,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入学率达到34.5%,高等教育已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大众教育。与此同时,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为229万,教师规模难以满足本科导师制的要求。此时,将传统的精英教育导师制,施用在大众化教育的本科生上,自然会给本科导师制定位造成难题:到底该进行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如果本科导师制定位模糊,导师便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因此,大学应首先对本科导师制进行准确定位。

2.2 计算机本科专业的特点

计算机类专业领域的特点可以用“快、大、精、严”来概括,即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计算精密、逻辑严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不仅需要会操作计算机,会使用一些现成的软件,而且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系统、新功能和新软件。

2)逻辑思维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属于工科,需要掌握或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等,这些都涉及对二进制数字的精密处理,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数字逻辑、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

3)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领域属于信息科学范畴,学生需要适应信息爆炸式快速增长、闪电式快速更新的节奏。计算机软硬件不断更新,算法不断更替,课堂讲授的一些内容很快会过时,这就要求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培养自学能力,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

2.3 计算机类本科导师制的可行方案

1)本科导师制面向大众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

在这种方案下,导师较均衡地指导所带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一些高校,一个本科生导师常常对应20名以上的本科学生。导师由于精力有限,可以采用统一的指导模式,如讲座、交谈、辅导等,较均衡地顾及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本科导师制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例如规定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学分,利用教学管理体系对老师和学生在导师制下的行为进行监管。在教学体系中,应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进行定义、量化和考核,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2)本科导师制面向精英教育,纳入科研体系中。

导师选择性地指导一部分本科生,以参与科研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让本科生在科研中接受先进技术浪潮的洗礼,为将来深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和进人工业界工作打下技术基础。在一些研究型大学的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打算国内考研或出国深造的人数比例较高。通常计算机领域有大量科研与实践项目,参与科研项目对这些潜在的科研新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本科导师制纳入科研管理体系之中,制定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工作量考核量化办法,例如制定本科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包括合作的科研论文、科研竞赛获奖等。

前面一种定位较适合综合型大学,后面一种定位较适合研究型大学。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一些高校可以将教师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教学型、科研型等,一所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本科导师制定位,一个学生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导师。

3 计算机专业本科导师制实践

以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为例,学校的本科生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划分,本科生导师被命名为班级导师。一般情况下,一名导师对应一个本科班级的全部学生。班级导师由在职教师担任,包括师资博士后、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为了班级导师制的实施,学院制定了班级导师的职责、考核内容及激励办法。

3.1 导师职责

本科生班级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健康辅导、行为辅导和就业辅导,协助专职学生开展学生工作。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经常深入班级、寝室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在学习和学风方面,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有关教师和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在业余科研方面,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从事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在生活和就业指导方面,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严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中开展加强寝室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3.2 考核与激励

为了评估班级导师的工作效果,学院在每学期末对本科生班级导师的工作进行考评。考核的形式采取导师自评和师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和所指导班级学生的反馈意见纳入考评系统之中。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导师下班级工作情况、班风与学风建设情况、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等方面。考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

考核为优秀的条件是:工作考核合格并有图3所列情况之一者。从图3可以看到,第1、3、4条对应大众化教育,第2条对应精英化教育。

考核为合格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认真履行班级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健康辅导、行为辅导和就业辅导,积极协助专职学生政工干部开展学生工作。

(2)按时参加工作交流会,认真完成本年级辅导员指定的相关工作。

(3)班级无重大涉及安全稳定事件发生。

考核为不合格条件有以下几点。

(1)不能履行班级导师岗位职责。

(2)所带班级出现打架斗殴、考试舞弊或其他严重违纪事件并造成恶劣影响。

(3)所带班级出现责任性重大安全事故。

(4)班级学生测评结果不合格率超过50%。

3.3 实施情况

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班级导师被委任负责某一特定班级,班级导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决定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教师管理办法将教师分类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别,不同老师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法。

教学型的老师一般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偏重指导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作业、考试辅导)、课堂纪律的监督(上课出勤检查)、班级学风建设(班会交流);科研型老师通常引导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教学科研型老师可两者兼顾;社会服务型教师能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优势,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不同类型的班级导师均有机会获得考核优秀。

一般情况下,教学型导师普遍采取面向大众教育的工作方式。另外,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弘毅”班,“弘毅”班由入校成绩优异的少量学生组成,学生进入大二开始选择一名导师,导师由教授担任,此为典型的面向精英化的教育。

4 结语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点是对本科导师制进行清晰、准确的定位。计算机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施需结合学校自身专业特点,根据学院师资力量和结构层次、生师比来制定合理的本科导师制方案。我们赞成面向大众教育的本科导师制适合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而面向精英教育的本科导师制适合纳入科研管理体系,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导师制的实践经验说明了以上办法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 85-88.

[2]彭廷红,秦宝荣.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010,23(2): 51-54.

[3]荆山,孙丽娟,孙润元,以本科生导师制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 33-36.

[4]谭春娇,刘越,赵亮.本科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与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5(6): 5-7.

[5]孟丽菊.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方法及其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1999(3): 70-72.

篇5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十四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校开始采用的教育和训练学生的一种制度,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率先实行,以后逐步推广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因此由来已久,而且牛津大学历来把导师制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因为导师制是牛津大学的核心特征,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基础,更是牛津大学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拥有傲人成绩的关键因素。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因此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2000 年初,我国出现了第一个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浙江大学。2002 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就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纷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为学生管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如下:

1.导师制实施定位不确定

目前,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尚未发展到高等教育的制度层面, 其内涵、规范等都没有统一确定。不同的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各方面具体定位有着不同的标准, 也衍生出不同的操作形态。按照指导类型分, 有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科研(学术)导师制、德育导师制; 按指导时段分, 有全程导师制、低年级和高年级导师制; 按指导层次分, 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助理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 不一而足。看似丰富的操作形态可以理解为各高校的创新, 也可反映出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上所处的模糊状态。

2.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过程。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说,“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由于学生和导师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仍然存在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使得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意识淡漠,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妨碍导师制推行。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老师也只能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老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

3.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

在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地进行评估,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做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只能是精神鼓励。

三、本科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篇6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必要性

1.实行中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中职导师制有利于改变现行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脱节的现状,改变统一规划的整体式教学方式。一个专业一个班级的学生差异较大,以往的教学一直不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专业发展方向过于统一。学生所学知识支离破碎,而此时专业导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专业方向。

2.实行中职导师制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成长。现有的教师考核机制,着重考核教师的工作量,考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资料,这种考核就使一部分老师的工作流于形式。实行中职导师制以后,导师的考核着重看其所指导的学生的发展,如果专业导师的能力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自然就没有学生申请该老师为指导老师。有了这个促动必将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成长,而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必须加强学习,加强钻研。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进行校企合作,可以一起进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边指导学生,同时教师自身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导师制可以促使老师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去,改变过去被动的工作作风。教师越主动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就越大,得到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就越高,教师的成就感也就越能得到满足。

3.实行中职导师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形成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是由特色的管理、特色的专业以及优秀的老师形成的,实行中职导师制更加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一个职业学校的知名专业以及知名的专业指导教师越多,这个学校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制度、后勤服务及软件和硬件建设都将形成特色。

4.实行中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意识。在中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下,导师和学生都会为了共同的提高而去努力,他们会主动打破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去积极吸取知识与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和学生都会有一种创新的激情与动力。在导师制的模式下教师要展现自己的水平,学生要体现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互动的学习模式,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这不仅促使学生将其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扩大、综合和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对所学专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实行中职导师制的可行性

国内的许多高校已经纷纷实行了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导师制更加成为这些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校管理运行的有效保证。从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看,坚定不移地推行导师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中等职业学校一样可以实行专业导师制,中职导师制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师生共同打造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中职导师制的推行,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同时增强学生发展的后劲。

三、实行中职导师制的过程探讨

参照一些高校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导师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规章制度的制定阶段。各中等专业学校可由相关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导师实施细则》。在制定细则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高校的导师制模式,制定实施细则要认真分析本校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同时也要全面查找可能制约中职导师制的不利条件,从而客观地制定与本校中职导师制相适应的各项实施细则。

2.实际运作阶段。在试行中职导师制阶段,根据学校各专业的师生比确定几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制师生匹配要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具体做法可以是首先让学生了解全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学校将全体教师的详细介绍,尤其是专业特长、主要研究方向等,整理汇总公示,供学生选择时参考。经师生的自愿双向选择,学校统一调剂余缺,最终完成中职导师制的师生配对。

3.总结提高阶段。在具体的中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制定较为详细的《导师工作职责》,并配备相应的考核办法。为确保中职导师制的科学、平稳、有效地运行,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如培养计划、考核办法、激励机制等。要认真制定实施细则,加强导师的遴选和管理,使导师工作的开展,导师的培训、考核、聘任等落到实处。

实行中职导师制,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和空间,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一个更好的培养模式,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发挥自身潜力的平台。

篇7

一、“导师制”的内涵在我国教育词典中,“导师制”的含义是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我国早在秦末汉初时期,就有“导师制”的雏形,而在宋朝时期实行的书院制度中,有的书院在教学制度中,明确指出“导师对学生的学业、修身、处事等全面负责”。现代的“导师制”是在牛津大学最初试行的,他们为每一位学生选一位导师,负责他们的学业、品行,这种更加细致、具体的辅导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牛津大学培养更高端的人才做好了铺垫。

二、高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导师制”的策略1导师的甄选

“导师制”成功的关键就是导师的科学选择。当前高中班级管理中实行的是班主任制度,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班主任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常规,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所以在导师的选择对象方面,从内部选择比较好,因为各科的任课老师,在长期和学生的学习交流中,已经比较了解一部分人的学习习惯、性格等,能更好地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交流。

2导师的培训

作为一名导师,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只是其教学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灵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上更加健康地成长。对导师的各方面要求,使得学校必须加强对导师们的培训,督促他们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学生的辅导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3合理安排导师的工作量

大部分的导师是承担多种角色的,他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行政工作者,所以应该根据每个导师的基本情况来分配不同的工作量。在郑州的一所高中也开始尝试“导师制”,一位导师带5~10名学生,校长也参与到其中,考虑到校长任务的繁重,他只带了2位学生。

4导师的有效性评价

我们在对导师进行评价时,应该将导师自评、学生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了解导师。在高中,可以采用这种综合性的评价制度,对于在评价结果中获得优秀的导师,应加以表扬和奖励,这样更能促进他们继续把工作做好,而对于那些工作相对不是特别出色的导师,应予以鼓励,并帮助他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

三、高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导师制”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在起点方面,保证所有的学生均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点我国已经达到了,但是,在受教育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机会,这在很多学校都难以保证。而“导师制”,恰好弥补了当前的不足,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与老师的交流中,都能受到老师相对平等的对待,后进生不再处于长期被忽视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减少教育领域内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2有利于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

“导师制”使得其他的任课老师也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是一种模块的管理办法,一方面它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整个班级管理更加有序。但是在班级管理中,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这样才有益于班级的整体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完全忽视了他们个性的发展。而在导师制中,导师们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了他们的禀赋和特点,会更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为他们制定更符合自身优势和自己感兴趣的计划和目标。

在高中实行“导师制”,虽然在我国才逐渐起步,尚处在基础阶段,但是随着导师制度的日趋成熟,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

篇8

1.有助于促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目前,很多大学把教书放在重要位置,淡化了育人功能,重视知识理论的传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民办高校生源相对薄弱,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吃苦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自控能力不强,这使得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民办高校导师制的成员是由专任教师组成,可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他们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指导,而且可以对他们生活、心理上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2.有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采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途径,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能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有没有为学生实践和创新提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促使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管理者重视学生的管理而非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民办高校导师制的实施,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师生在时间和地点上有看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的乐趣,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同时,又满足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目前民办高校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导师制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情况表明: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导师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目标比较含糊,多数导师完全是靠主观臆断对学生指导,缺乏计划性和必要的监督措施,学生甚至将导师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混为一谈,这种导师制实施起来轰轰烈烈,实则很难实现最迟的目的,没有彰显实施导师制真正的内涵。2.导师人数与指导学生数不匹配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大多采用班导制,或者年级制,即每一位导师带一个班的导师,或者是几个导师分别带不同的年级。但每一位指导学生的数量是否合适,一般而言,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指导学生的数量过多,就不能达到指导的目的,管理的效率也会降低,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工作任务重,一般是采用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相结合,而外聘教师属于上课来,下课走,不能担任学生导师。专任教师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担任导师,导师资源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会选择聘任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导师工作,专任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等工作压力,对学生指导的时间就会变少,而没有导师和学生数量相匹配的学校,导师制管理模式只是流于形式。合格的导师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心和爱心,导师队伍的非专业化常常使导师工作力不从心。3.缺乏对导师的培训民办高校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导师不关心学生,不了解学生情况,甚至一个学期下来自己指导了多少个学生也不清楚,指导学生的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了,有的导师只是对学生学业上进行指导,而缺乏与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交流,有的导师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手足无措,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应付工作,势必会影响导师管理效果。

三、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管理的路径研究

1.完善导师制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与导师考核,评职称等激励措施,对于在导师工作方面做出成绩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学年对导师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在评职称、晋升方面优先考虑,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给予警告或者取消评优资格。2.理清导师工作内容,细化导师职责导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要重视思想的引导,并定期开展专业相关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考试,传达考试精神,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范指导,发展学生个性,开展校外学习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分享成功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学业导师资源丰富是民办高校导师制成功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导师制的执行提供保障,导师团队应加强沟通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案例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同时,及时对导师指导学生情况进行追踪,了解导师每月指导内容与次数并汇总,对指导内容和次数达不到要求的老师进行督促,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导师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索高校管理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将会推进导师制度越来越完善,为民办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靖.论民办高校的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014(2)

篇9

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因素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人们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其公式是:激发力量=效价×期望。

在对本科生导师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由于本科生导师大多也是研究生导师或者是博士生导师加上上课时间及自己研究课题等原因的影响使得本科生导师对于本科生的指导时间极少。并且带本科生更多程度上是一种“义务劳动”,没有相应的硬性规定,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使得导师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过程中对于本科生的关心与指导的时间与沟通就大大减少了,这也是本科生导师制没有发挥其最大作用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导师资源相对匮乏,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不合理

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工商管理学院每名老师所指导的本科生数量在24~38人之间,但是根据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一般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大于4人,以此来保证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使得本科生的数量年年上升,工商学院人力、工商、物流三个专业大一、大二共有453人,但是导师数只有40人,而且导师不仅要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且还要从事科研及研究生的培养等工作,使得师生比例失衡的困境更加窘迫。本科生导师资源的匮乏已严重阻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和完善。

三、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师生之间交流不够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老师常常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播者,以课本为主,进行“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对于学生课业的辅导上,但是却轻视了“引导式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学生的生活等方面的关注就嫌贵少了。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传统的教学体制的影响使得同学对于如何“自主学习”比较盲然,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是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宗旨和理念相背离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长期影响,要想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情况还得不断努力。

关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导师制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制度的建设

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绩效考评模型图示

在上图所示的绩效考评图中,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情况和导师情况制定相关的规定,如对导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加上以学期为单位的定期考核衡量导师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把考核主体确定为导师自己、学院领导和学生的原因在于,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重要参与主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对于其都有重大的影响,参照全面的考评原则选取了这三个主体作为考核主体。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能更加直观地给我导师的绩效,对于导师业绩、计划及能力态度的考核也能较好地覆盖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导师应当具备的能力要求。

期望激励理论认为:激发力量 = 效价×期望。效价的评定可以通过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获得,而对于导师的期望值可以通过具体的奖罚措施及为导师树立更高的目标要求获得。通过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体系能大大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从而不断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

(二)优化导师与学生的数量配比

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一般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大于4人,这样可以很好地优化本科生与导师的交流与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但是目前我校实行导师制的现状是每个导师配备的本科生在10多人以上。学生对导师的需求与供给是不相符合的,很大程度上,导师并不能及时并恰当的给予学生以学习指导及学术帮助。导师的个人精力有限,面对较多的学生自然是力不从心,忽视也是在所难免。

篇10

 

“导师”一词来源于英文的“tutor”,指为了某一个或一部分学生额外进行学科辅导的教师。导师制在我国的《教育大词典》的定义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业、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制度。

 

西安邮电大学于2010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距今5年,在校领导的重视,学院的积极组织下,导师制得以顺利的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见,西安邮电大学导师制的实施在学院管理、学生指导、导师分配等方面都严格以规章制度为准则、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开展。

 

2、研究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10级、11级、12级、13级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各年级25份,能针对不同年级对导师制实施的看法做分析,数据更可靠。

 

3、结果

 

3.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谈及有无必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一年级学生高达83.3%,反而高年级学生认为导师制有50%学生认为有必要,30%学生认为无所谓,20%学生认为无所谓。

 

一年级学生50%的学生认为,学院重视,有相应的管理,应该推行,四年级次之,其次是二年级和三年级。B选项在各年级所占比例基本均衡。50%的三年级学生认为导师制学院重视,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D选项形式主义,没有效果二年级所占比例较大,最少的是一年级。

 

从导师指导学生频率来看,四年级学生每周一次无人选择,基本一学期1次左右,可见,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频繁甚至缺少对自己学生的指导。在谈及导师活动的出勤情况,一年级至四年级各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会每次参加并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只有个别学生很少参加或视情况而定。

 

3.2导师问卷调查结果

 

导师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比重为38.9%,说明很多老师还是比较年轻,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年轻老师也有可能由于经验不足,在指导学生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50岁以上的导师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学校应该重视导师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调查中得知,100%的老师都担任着本科生导师,包括助教。

 

4、导师问卷与学生问卷主要问题的对比

 

从学生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期望自己的导师指导数量不超过15人,而实际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指导有的导师指导学生高达40几人。这种差距,表明我院导师数量缺乏,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更期望得到导师的重视和关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在学生调查中得知,29.3%的学生喜欢与导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而且所占比例最大,和在导师调查一致,导师小组讨论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小组讨论方式在学生、导师双方都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应继续保持和不断改进。其次,双方都认为单独交流也是促进沟通的方式,只是由于导师工作量大,平时比较忙,而忽略了这点。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

 

5、总结与思考

 

5.1存在的问题

 

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第一,学校管理不到位。学校虽然认识到导师制在高校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资金的投入不够,对导师没有相应的报酬,导致很多导师基于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二,导师资源比较匮乏,很多导师指导学生数量高达50个,根本没有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就有悖于导师制的初衷。第三,导师工作态度不积极,指导学生数量过多,次数较少。并且学生参与不主动,主动联系导师的意识浅薄。

 

5.2建议

 

5.2.1导师资源多样化

 

聘用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师、教授等来担任本科生导师,他们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又没有教学和科研任务,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对本科生给予辅导和帮助。只有保证了导师的数量,才能有效的为学生配备相应导师,给学生帮助和指导。

 

5.2.2明确导师职责、学生义务

 

作为本科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地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注重为人师表,并有能力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特别要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的学生管理不只是辅导员,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及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工身上。由于导师所带学生处于不同的年级,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有所偏重。对于低年级学生,应着重指导学生了解专业基本情况,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证等考试,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安排。而相对于高年级学生,导师更应偏重于职业选择、考研等对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5.2.3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管理方面还缺少经验和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应该建立一套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导师的积极性。把导师的工作与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享受导师津贴。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选、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

 

6、结束语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从整体来看,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导师制的实施是成功的,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本人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还不深入,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因此,本文还远未完结。

 

篇11

1.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

学院从2001年开始第一批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从2006年起实行“1+1”双导师制培养活动,暨在校期间和临床期间分别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学生根据在校和临床的不同学习进度分别学习。通过临床导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强化了职业道德,增强了临床实践能力。实践证明,临床导师制的实施有效延续了在校导师制的指导效果,补充了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管理。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院也逐步明确了本导制工作的目标及职责。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促进教学相长,完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体系,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我院明确了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四导”,即思想上的引导,学习上的辅导、科研上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导师一方面要深入关心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指导学生完成生涯规划,激励学生立志成才[2]。

2.成绩

实践证明: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第一,本导制改变了以往“教书”和“育人”的有机分裂,即任课老师只管教学,不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学校辅导员只管德育,而对专业指导方面能力欠缺,促进了学生的成人成才。第二,本导制有力地保障了学分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避免了盲目选课、选专业方向,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第三,本导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在导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我院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或调查报告[3]。

3.存在的问题

从几年的实施来看,导师制的实施尽管在我院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3.1管理层面。

3.1.1管理制度尚待细化。

我院现行的《护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是根据学校的相关文件细化后颁布的,其中明确了我院本导制实施的具体目标,导师的职责,等等,但是对于导师具体的指导范围、指导的程度、指导的途径等没有细化要求,导致目前部分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较为随意,也有部分没有同学生协商即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培养效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3.1.2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我院现行的本导制培养重在对培养学生的考核,缺乏对于导师的单独考核,仅是在对学生考核中罗列了几项。缺乏科学系统的对导师的考核,导致了不同导师付出不同的劳力之后,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不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另外对于学生的考核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目前对于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对平时填写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考核表》的审核,多为日常指导的记录,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由于这两方面的考核缺失,后续的激励制度和淘汰机制无法正常运作。

3.1.3配套待遇不完善,影响师生的积极性。

目前我院的本导制实施办法中规定导师待遇为指导一名学生每年200元,与导师的工作强度和时间付出相比,工作报酬偏低,导师指导的热情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老师的责任心和奉献意识。由于长期工作付出得不到合理回报,导师指导积极性受到挫伤,仅仅满足于应付完成最基本的指导任务。

另外学院目前也没有建立起来一套长效的奖励和表彰制度,一是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学生没有规范和长效的评选规则,表彰也显得较为随意。二是对于培养期间表现突出的老师和学生,例如指导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参加校级以上科创大赛获奖的,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

3.1.4配备导师时机过晚,影响指导效果。

我院给学生配备导师是从学生的大二的第二学期开始,导师开展工作实际从大三开始,大四学生全年都在临床实习,实际指导时间为一年。目前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一是指导时间过短,学生和导师之间比较难以出具体成果,比如学生参与老师课题,往往中途就得退出,上临床实习。二是高年级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的生活,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及思维定势,导师想要改变这种习惯需花费很大的精力。三是高年级学生面临专业学习、考研、就业的压力,时间和精力都牵扯在上面,且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我规划,导师此时介入很难起到效果。

3.2导师能力差异、态度不一,影响指导效果。

目前学院在筛选本科生导师的条件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而对是否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责任心强等其它条件则无暇顾及,导致那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指导效果好,那些缺乏教学科研经验或有经验但精力投入不够,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指导效果较差。另外学院师生比较低,导师普遍教学工作量大,科研任务繁重,另外还要兼顾家庭,这导致部分导师投入到本导制工作的精力不足。

3.3学生认识有差异,影响师生间的组队和指导效果。

本科生导师制度对于学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概念,虽然学院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例如通过班主任的专题班会,邀请优秀本导生和学生进行交流,但是部分导生对于本导制培养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学生将本导生视为同奖学金类似的一种荣誉,而忽略了本导生真正的内涵,应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希望对于学科有更强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另外有部分同学则比较被动,按部就班,根据学院的要求来行动,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谈不上主动去了解相应的老师,在学院主导下,盲目地配对,最后指导的效果欠佳。

4.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

4.1建立一套管理和激励措施。

完善导师制相关的规章制度,首先,从导师的选聘、培训和监督工作几个方面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其次,根据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和学时数,合理调整导师待遇,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激励体制,包括在导师制培养过程中出成绩的一般性奖励和年度的先进表彰等。

4.2构建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目标的手段。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评促建,使导师制工作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结合我院工作实践,可以从人格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效果四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本科生导师工作[4]。

4.3建立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体制。

针对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科研经验,部分学生对于导师制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等情况,在本导制组织过程中,学院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使学生明白本导制实施的目的和内涵。对青年教师,学院要通过开展定期的教学培训,加快对青年教师培养,使其尽快胜任导师职责,在提高个人学术素养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向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导师学习,加强个人职业素养,弘扬奉献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旭红,李鲁华.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及再思考[J].教育管理,2009,(6):127.

篇12

Exploration on the Tutorial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LI Zhao-cui, YIN Xiao-feng, WANG Li-qun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Computer College, Jin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utorial system is a kind of effec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In order to train the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of computer specialty, we develop the service condition, job responsibility, appointment and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upervisor, implementing the tutor system in the undergraduates. Tutors guide students' living, learning, plann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direction, guid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 practice, obtain employmen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es students'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students' employment.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tutorial system; Undergraduate; dynamic culture

1概述

本科生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色之一,自14世纪在英国许多大学特别是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实施以来,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中国最早实施导师制始于1938年,由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倡导实施,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部分高校曾经尝试实行专业班导师制,由于本科生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导师制因为缺乏足够的指导教师而逐渐淡出。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实行导师制。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讲师14人,助教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的92%;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1个班级,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较易开展导师制教学。

2 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1]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我院为将本科生培养成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采取了以下四种措施。一是推行了“2.5+X”多方向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实施了“学历证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三是构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导师制是成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2.1 基于计算机行业技术发展,构建了“2.5+X”分方向动态培养体系

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学生入学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重点进行人文社科类、外语、数理类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即“基础扎实”。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学习“分方向专业教学动态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即“专业知识面宽”。

每个专业设置了两个应用分支方向,每个方向都确定4到5门核心课程并配以项目实训,再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变化,在教学计划中规划了2到3门动态选修课,从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就业创业的实践出发,培养学生,使不同的专业方向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本体系使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侧重专业知识理论教育向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转变;二是将单一规格的培养要求转变为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三是将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2.2实施了“学历证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

实行多证书培养[2],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学习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还能通过考取获得国家劳动部高级职业技能认证证书。同时在校四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计算机类竞赛,获取比赛获奖等级证书。多证书教育模式使学生专业能力更强。

2.3 构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课时占的比例较高,大部分课程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比例为1:1,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占的比例更高。我院除理论性强的课程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他课程均在专业实验室采用边学边练的模式教学,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模式,该模式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每个学期的期末会有一至两周的课程实训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提高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并且在每年的暑假,学院组织选拔学生到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企业暑期实训,通过企业实训更好地了解现在软件公司的研发环境、研发过程、项目组织实施等情况,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好的体验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在大四的最有一个学期学生将要到企业里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通过在实际生产、研发、管理等现场的实战,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

学院注重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与多家公司进行长期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场所,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产品的开发、测试和安装,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态度和习惯。学生毕业后可称为这些公司的正式员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3 导师制的实施

为更好地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院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导师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习都要进行实时的引导,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同时导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大一学生主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基础课程,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引导和管理。从大二开始,学院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导师组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讲授的课程、学习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或特长选择导师。对双向选择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和导师,可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领导进行统一的协调。

3.1导师的任职条件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我院担任导师制的教师都是优先选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热爱学生和教学工作,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科研学术水平高。

3.2 导师的工作职责

导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以身正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关心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分方向培养中,帮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对准备考研的同学,进行考研方向和专业复习指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导师的课题研发和学术论文的书写发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乃至学生就业。

导师的指导工作既要关注本小组集体发展,又要关注个体发展。每个学期的集体指导次数不少于5次,每个月个体指导不少于2次,期末对每个学生进行生活学习评价,及时调整指导计划。

3.3 导师的聘任

新学年开学后,学院组织大二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每个导师不超过5名学生。为保证导师的师生比例,学院适当聘请校外导师,由我院助教职称的教师担任外聘导师的助理指导老师,有效协调师生之间的联系。导师制实施后,导师和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随便更换,任期为三年,直至学生顺利毕业工作。为保证教师的权益和导师制的顺利施行,教师在担任导师工作之后,由学院发放一定的津贴补助[3],纳入学院年终考核指标,并与学院评优和岗位聘任结合起来。

3.4导师的考核

每位学生一本《导师指导记录册》,用来记录导师指导工作情况,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导师指导工作的有效进行。导师工作每学期考核一次,根据学生的评价、导师组学生学习或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情况,对导师进行等级评价。成绩突出的导师,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失职,未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

4 导师制实施意义

4.1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师生间充分沟通

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使导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经常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较易形成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4]。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及时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向,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计划,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发、讨论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习导师的科研精神、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实现教书育人相结合。

4.2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

大二大三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同时跟随导师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专业实训或暑期到企业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大三学生们基本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导师的课题中,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向导师请教、和导师进行探讨。导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指导计划,安排好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能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同时导师担任

毕业论文[5]与设计的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4.3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考研和就业

学生从大二开始跟随导师学习,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目标和发展前景。大三开始考虑自己的学业发展,是继续学习考研还是准备就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发展方向。如果选择考研,指导老师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和学生一起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学校,一路扶持指导考研结束。如果准备就业,要在导师指导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指导老师可帮学生选择实习企业,推荐到相关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

5 总结

我院对计算机本科生施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导师制的施行既提高了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应用型人才百度百科EB/OL].http:///link?url=cJO3ntZB7J-HLAYT4z9JzJbhCHYH7mY77Dr_ITY5s-ZK8LU dk9kaztuCAYoY5EPgC3Vj5ZsGcw1k3-szdLBqCK .2015-07-21.

[2]李兆翠.浅议软件测试课程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0).

篇13

一、传统就业指导的不足

1、指导形式大多数停留于表面。一方面,虽然一些院校也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但是这些“指导”基本上就是几次大型的就业讲座,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面试,他们连学校举办的相关就业讲座也没有时间参加,导致学校举办的就业讲座覆盖面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连基本的就业常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准确的认识人才需求情况。

2、指导内容不全面。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内容单一、空泛,讲讲就业形势、政策,介绍一下如何制作简历,再讲授一些简单的面试技巧,同时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就算是完成了就业指导工作。这样的做法,无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无法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就业形势,没有真正起到“就业指导”的作用。

3、指导对象仅仅是毕业班学生。一个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到了大学后,突然“自由”了,管理也没有那么严格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到了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他们在一进校的时候就有人告诉他们在大学里应该做些什么,将来要面对什么,或许他们在毕业前就不再那么迷惑。

二、就业导师制的优势

“就业导师制”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志趣,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相比于传统的就业指导,“就业导师制”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内容更全面。实行“就业导师制”后,每位导师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就业的全面教育和指导,而且结合到学生各时期的不同特点,就业指导也有所侧重: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的认识和规划,二年级注重培养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侧重就业形势、政策的教育以及求职技巧的培训,以及就业单位的落实。值得一提的是,就业指导除了贯穿在校的三年时间,个别学校在学生毕业后的一年内也要进行跟踪,定期回访,及时了解学生在职情况,若学生辞职以后还要协助学生找到新的工作单位。

2、指导形式多样,凸显个性化。传统的就业指导大多数是大型就业讲座,主要是团体指导,而“就业导师制”可以实现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而且指导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加的灵活多变,如面谈、QQ聊天、电子邮件、电话督导等。由于每个学生的就业条件不同,所具备的社会资源不同,所需要指导的内容也不同。传统的团体指导无法解决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而通过实行多样化、个性化的个别指导,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学生职业规划不清、就业心态不稳、就业信息不灵、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有利于形成庞大的就业资源。实施“就业导师制”,庞大的就业资源可以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传统的就业指导基本就是靠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包括辅导员来联系单位,推荐学生。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社会资源也有限,就业指导工作能得到的效果也极大的受到限制。在实行“就业导师制”后,可以充分调动各位老师的知识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极大了丰富了就业资源。

另一方面,学生顺利就业后,就业导师通过回访、跟踪,能和毕业生继续保持联系(这样的联系工作单靠一个或几个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是无法完成的)。通过和他们的联系中,可以利用他们的社会资源为将来的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三、实施“就业导师制”要解决的问题

“就业导师制”在近年来已经陆续在一些高校实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实施“就业导师制”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

1、对就业导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就业导师的指导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行为。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可能涉及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中某一类群体甚至个体的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资源状况,将所有复杂的因素综合考虑,进而选择合理的就业指导方式。这些工作的开展,对原来专心于教学、科研的普通教师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就业导师进行培训,将最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社会状况告知就业导师。只有这样,“就业导师制”才能长期有效的实行下去。

2、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工作本来就很繁忙,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无行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要想让老师们积极努力的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赏罚分明,让各位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会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推进。

高校就业导师制作为一种促进就业的新形势,在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实施,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一种新做法,还有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进而为高校就业工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赵霞、郑德:高校就业导师制的研究与探索,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第19期

[2]杨世翠 申坤:高职院校“三段、五步”全程就业导师制的构建,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15期

[3]吕亮:浅谈“就业导师制计划”的构建,科学咨询,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