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多样化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多样化教学论文

篇1

1.2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目前大专的相关专业不断增加,不同的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当下的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很难适应专业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产生的需求。如今大专院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让同所院校、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能力差距愈加拉大,这为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样不仅难以保证所有的学生的能力都能达到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还束缚着优秀拔尖的数学人才的快速成长,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近几年来,一些大专院校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比如,数学教学实行按层次分班进行组织教学,适当调整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等等。但是,对于根据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进行因材施教,让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得以健康成长,尤其是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还缺少新的思路以及更加有效的措施。

1.3生源差距大

大专院校的学生来源的差距比较大,尤其是在高校录取学生的时候分为一专和二专,这样招进来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大专院校没有能够按照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数学教学,盲目地使用或者借鉴其他院校的数学教学体系,就会极大地制约着大专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也不能适应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4师资队伍薄弱

有的大专院校由于师资队伍薄弱,导致力量不足,再加上数学学时的减少,不少的院校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小班的习题课,通过在大课中讲例题来替代。还有的大专院校为了解决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聘任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来参与到数学的教学辅导工作中去。但是由于研究生的教学水平、责任心等方面的原因,还不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一部分学位层次以及学术水平比较高的教师因为科研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在数学教学方面投入得还不够多,还有的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以及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了数学的教学水平不高,甚至有的还缺少数学的基本教学方法训练,降低了教学效果。

2多样化大专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2.1教学体系层次化

大专院校应针对本校各个专业对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在教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对各个专业所需要的共同的大学数学教学课程进行了分层次设计,让数学教学课程体系呈现层次化,让大专数学教学体系在教学的内容、数学案例分析、教学课时等方面更加有层次,更具针对性。大专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课程是针对全校所有非数学类各个专业的学生安排的,其更加适合各个专业的性质和需求,在课程构建中可以将这些课程按照学校的专业分类,如《高等数学》可以分为理工科专业、文科类专业这几类型进行教学课时的设置。《线性代数》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分成三个层次,对理工科专业相应地增加学时,也为文科类专业增加线性代数C。当前大专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但是教学的课时又比较少,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断加快教学进度,这样对于一些重点的知识内容不能讲得足够详细。由此通过教学体系构建的层次化,让教师能够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基础状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便于全面提升数学的教育质量。

2.2教学体系多元化

目前在大专数学的教学中,使用统一的教材,但是又由大专数学的教学内容所决定,需要有机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问题,通过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来传播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由此通过对学校各个专业对数学教学体系的具体需求,在设置了数学的公共基础课之外,还根据各个专业后续课程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应地开设了数理方程、积分变换等一些大专数学的选修课目,各个专业能够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选修。还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在相应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中补充了适应本专业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提升数学的学习兴趣。

篇2

最后,教师必须明确的是,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其中,不仅仅教师能够教导学生,某些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是以对乙烯的学习为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大家一起归纳出学习有机物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模型(比例模型和球棒模型)来加深对其空间结构的认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可以从其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来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其与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氧化剂、还原剂等不同类型物质的反应来探究和总结.因此,教师需要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自己获得的能力.换言之,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借鉴榜样所掌握的先进学习方法,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组织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使班级所有学生能够掌握更有效率的方法,并提高自身能力.总的来说,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并提高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交流,对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推动有机化学教学的发展与建设.。来的污染,并且还提高了产率.最后,选择绿色的合成原料,阻止污染源,防止污染的发生.如果实验定的原料含有毒性、易挥发性,教师应当想法设法用绿色原料进行替换,如果替换不了,就减少用量并警示学生.

三、合成路线绿色化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实验内容基本都是相对独立的,为了覆盖所有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内容,实验过程往往造成资源浪费.把看似独立的实验内容组合起来设计出全新的实验步骤,一方面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步,细心操作,把有机合成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减少了合成原料的使用,综合利用了实验产物,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原则.例如,我们可以用环己醇做原料设计一次组合式有机化学实验方案,首先用催化剂FeCl3·6H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再把合成物环己烯作为原料经过H2O的氧化和NaWO4/H3PO4的催化制备出己二酸,这样的做法深刻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节约了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为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篇3

在多样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成为利用学生灵活、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计问题,通过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爱好提问不同有关学习内容的问题,并在问题中设计学生所学教材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在充满乐趣的课堂环境中轻松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设计游戏活动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主要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有益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思考相关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学生认字,教师可以设计有关猜字谜游戏,使学生在设计字谜的同时深刻理解所学汉字的字形、字义,使学生领会到中国汉字的乐趣;在教材课本的学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时,分组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话剧,并在排练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层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二)组织比赛活动

小学生均具有争强好胜心理,希望做同班小伙伴中最优秀学生,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设计有益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促使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内容,灵活变换思维,勇于抢答。例如对于课文朗诵、生字默写、字词造句等知识,教师在课堂中提供比赛平台最终鼓励最佳获胜者。

(三)利用错误教学法

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听讲,只听取教师的讲解,不善于思考,教师为了改正学生的这种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出错,书写简单的错误汉字,使学生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加深印象,并寻求优越感,缓解教学的紧张气氛,激励学生认真听课。

篇4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一节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课堂教学的有效建立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要能够在开始阶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这就需要讲究一定的导入技巧。一个精彩的导入,既能使得学生情趣盎然,又能有效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先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主动去探究,才能更爱学、乐学、会学且善学,进而再增进知识。因此,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笔者一般会采用表演游戏、编讲故事、制造悬念以及创造情景等方式导入,具体采用哪一种情况,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小学生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阶段,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就是他们的潜在能力。因此,为了把学生们的学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空间,把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出来,调动他们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其实,“自主学习”是就个体学习的内在的质而言的,关键还是要看学生自己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和具体表现。与之相对的则是“被动学习”,因此,数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实际“切合点”,让数学知识融入到他们的学习当中,使学生积极地获得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引入多媒体创设情景,点燃小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对色彩绚丽的、动感十足的、充满趣味的事物感兴趣,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很难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尽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还是不能真正抓住小学生的思维,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思想走神,无法真正激发他们内在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很有必要。例如,在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为了达到训练的预期效果,笔者先在大屏幕上出示出不同形式的习题,不只是数字,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笔者分别用不同的水果图形来做材料,一个个鲜红欲滴的草莓、黄澄澄的芒果、金色的橘子等,既能调动学生的食欲,又能把学生内在的思考欲望激发出来,他们也都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思考,踊跃发言。

四、积极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实践数学并运用数学。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稳定性”一节时,如果不结合生活实际,空谈三角形是如何稳定的,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这一特性。对此,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钉子和木条,在课堂上鼓励他们自由将木条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最后学生发现,无论是矩形、多边形还是其他图形,都不如三角形稳定。于是,关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无需强调,学生自然而然就心领神会。

五、有效的作业反馈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练习,练习能有效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因此,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设计练习题时也要充分考虑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也要照顾到学生接受知识、领悟知识等方面的能力,要恰当地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努力做到触类旁通。要通过一道题目,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或者也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多种解法的数学题目,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把学生课堂学习生成性得到有效延展,把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教学过程其实也是反馈和调控的过程。科学且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也能够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把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激发出来,反过来又能够延续课堂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能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利于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另外,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实践,勇于创新,有必要的话,可以主动联系家长,力求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为造就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打造牢固的基础。

篇5

地方高校与其他重点大学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目标是有区别的,地方高校是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相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是其主要培养目标。而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其知识结构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过于细化的专业设置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地方高校有必要对现有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各专业的市场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取优舍劣,对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合理构造适合高校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结构。

2.建设资源集群优化

地方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集群理念为指导,综合利用校内外。国内外资源,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放式协同培养机制。

(1)校企互动制定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不能闭门造册,而应通过校企互动,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邀请地方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专题研讨,就联合培养机制。课程体系设置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充分论证,共同拟订切合专业培养要求。方向明确的培养方案。在专业目标定位上,要综合考虑学校自身优势和地方资源,突出学科和专业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强化专业基础教育,再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专业方向。

(2)校企联合创新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可能没有重点大学那样丰富,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要整合各项建设资源,构造大平台。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熟技能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平台上,要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学科建设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让校内专任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直接进入参与社会实践;校外兼职导师走进校园,参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两个平台互相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二、知识结构模块化

如何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导向,以培养人才应用能力为中心,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关键。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中的职业经理人,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高水平的职业管理能力。在目前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多通过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的设置,构造学生综合知识结构。通过通识教育课,树立人才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实现人才的“成人”教育;通过专业课和实践教育环节,培养人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实现人才的“成人”教育。在专业课和实践教育环节的具体课程内容设置上,地方高校要关注相关职业实务工作的基本特质,以培养人才应用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教育。可按功能模块设置课程体系,将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培养方案之中,体现职业岗位能力所要求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人才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基础技能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思维拓展模块的“四分块”构造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构造人才的核心知识体系,注重基本能力培养,又满足人才的个性发展需求,造就人才的综合实力。

1.基础技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构造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基础管理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管理基础知识。文书写作基础技能等课程群。

2.专业能力模块

这个模块构造人才的核心专业能力。包括按专业素质要求设置的核心课程和根据校内外资源设置的特色课程。

3.专业拓展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构造人才的专业拓展能力,根据行业产业特点不同开设不同的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深化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人才不同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要根据各行业产业未来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知识需求,打造具有超前性的知识结构,以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在现实中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前瞻指导性。

4.思维拓展模块

这是为高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模块,包括系统思维。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课程。

三、教学模式进阶化

按照大平台。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熟技能的培养模式设计理念,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可采用分层递进的阶段式学习与实践模式,将四年本科学习阶段分为理论学习。能力拓展。专业训练的“三进阶”,实现对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1.理论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培养人才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夯实专业基础为目的的校内理论学习阶段,原则上为两年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教育类和基础技能及专业能力模块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学术讲座以现代化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在理论课程的教学师资配备上,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同时可聘请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2.能力拓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专业能力提升与拓展的阶段,原则上为一年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拓展和思维拓展模块的相关课程。该阶段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采用案例教学。学术沙龙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师资的配备上,要以集群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可采用分专题或分章节安排教学师资的形式,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全程讲授的做法,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学术与教学专长。

3.专业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是培养人才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阶段,原则上为一年时间。该阶段主要通过校内模拟实验。校外社会调研与岗位实践等方式进行,将理论学习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与实践中得到运用,使其专业应用能力得到较全面地训练与提升。在专业训练指导上可更多地利用校外资源,实现校内与校外教师相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上三个阶段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也可将三个阶段融合在一起交叉进行。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通过以下“三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幕课形式的网络在线学习形式对传统的课堂现场讲授产生的巨大冲击。幕课视频可使名师讲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幕课视频,自学相关知识,完成练习。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限于课程讲授,而是回答学生问题,修正学生作业。有人认为幕课时代的到来,将使传统的课程讲授方式退出教学讲台,但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幕课形式的翻转课堂全面推广需要健全的网络和充足量的网络设备(如教学网络平台和观看视频的电脑等);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树立高度的自主学习观念;第三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幕课视频制作团队。在目前各项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课堂现场教学还是不可缺少的。但地方高校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课方法,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以.导学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师生面对面互动的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可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注重运用专业沙盘演练。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专家讲座。现场参观研讨。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类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专业群,无论其培养的具体专业方向是什么,都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未来在实际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有些问题是不能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完全明白的,而且工商管理类专业也会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相关理论或规范的改变,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的会计学专业,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刚学到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中就因准则的修订而发生了变化。因此仅仅靠课内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将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通过课外的学术沙龙。案例分析大赛。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更新。

篇6

一、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语文新课改提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当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思想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个性被压制,始终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这导致课堂气氛极其死板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谨遵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课堂主人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和求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我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期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合作解决。这样,通过设计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死板灌输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本节课教学效率的大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呈现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种种教学优势,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文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境,如此,既能为死板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词为例,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了诗作的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同时,播放由费翔演唱的歌曲《故乡的云》,这样,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加上歌曲的音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首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学生也能深刻感受小令的意境美,对于学生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所蕴含的感情,为本节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采取角色扮演式教学方式,体现课程开放性特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无论哪门课程,都不应该将学生始终局限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牢笼中,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汲取,无法构建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体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如,给学生分配好角色(范进、胡屠户、众相邻等等),然后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扮演活动加以点拨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各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形象。这样的活动新颖有趣,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能深刻认识和感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理解。

篇7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游戏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游戏形式更加大众化、游戏方法更加科学化、游戏设施更加现代化,使游戏的参与性和观赏性大大提高。

为了了解本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我们发现,国外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研究,他们在教学策略、游戏内容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游戏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在我国,体育游戏也是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体育游戏教学论文。家长常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自发地对周围环境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做各种简单的、象征性的游戏。孩子们在结伴游戏中,还可受到友爱、合群等教育。然而游戏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翻新的,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很大一部分的游戏内容已经不适应如今的体育教学

淘宝精品

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游戏内容和教学策略必须有所创新体育游戏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默认。虽然现在已经有些教育工作者或教育专家也在研究游戏的创新等内容,但是作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的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对研究体育游戏的教学还有着很大的空间。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对体育游戏的概念理解

2: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3: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

4:体育游戏的教学特点与形式

5: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6: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7:结束语

四、实验设计

1:查询有关资料和相关的研究课题

2:实地进行访问、调查、实习获取所需和有关的数据资料

3:对所获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结论

4:咨询导师老师、有关老师对结论进一步讨论

5:完成所作论文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进入校园进行观察,直接参与体育教学进行实习,运用多媒体查阅有关的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这需要所在学校老师及相关领导的全力支持、广大同学的积极配合。

篇8

本人积极关注新课改,刻苦学习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学效率当作首要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学与历史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教学规律,大胆改革历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授课、实践报告和活动等双向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运用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所任班级的历史成绩优秀,特别是所任初三班级的历史会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习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但是,当前作文教学仍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难写难作等现象。小学生作文存在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作文时,只得胡编乱造,既写不具体,也不能表达真心实感。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表达,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增强体验,多写体验性作文。

一、引导实践,丰富体验,积累素材

学生习作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生活阅历浅,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时当然就像“无米之炊”。因此,作文教学要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丰富生活阅历,丰富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自发性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主动性、随机性、经常性的特点。比如看电视、唱歌、游戏、交朋友、外出旅行、做家务等等。在这些健康、充实、自然的常规化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记录,让这种自发性实践活动成为大容量的生活作文素材。

其次,老师应该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计、推荐实践的项目、计划,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参加实践。如:引导学生组成“雏鹰假日文明小队”,活跃在街道、社区,宣传环保,参加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深入到群众家中,宣传消防知识,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安全,免受火灾伤害;到工厂参观,到社会调查……这样,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获得第一手写作素材,使写作内容具体化、真实化,并从中感受生活,丰富阅历,让生活真正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回忆生活,唤起体验,引吐真情

专家指出:“追忆性体验能帮助人重新发现已逝生活的意义,不仅能通过想象、联想和记忆把最美好的、最值得珍视的情感经验重新捉取出来,而且能挖掘出以往平淡生活中美的因素,以积极地享用人生。”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美好的经历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通过创设情境,勾起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唤起他们曾经有过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引发他们倾吐的愿望。如指导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8组习作《一张相片的故事》时,让学生精心挑选珍藏美好记忆的相片,向大家展示,讲述这张相片的故事,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1、看相片——激发真情;2、说相片——引吐真情;3、写相片——抒发真情;4、赏习作——交流真情。

学生通过展示相片、交流相片,一个个兴奋不已,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拍照的地方,那种曾经有过的体验和感受重新被唤起,产生了不说不休,不吐不快激动情绪。学生情动于衷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言溢于外,情感迸发,笔下怎能不生花?

三、结合活动,参与体验,勤写作文

体验性作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充满生活气息、充满时代色彩,必须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论文格式。体验和实践作为体验性作文的载体非常重要,其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1、在学校里体验、作文

在学校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写真实感受的作文。“现场演示作文”“创设情境作文”“现场观察作文”“现场游戏作文”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资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语言文字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它把课堂“变成了舞台,变成了实验室,变成了一个活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尽情欢畅,然后记下其所见、所闻、所感。

2、在家庭中体验、作文

家庭生活是体验性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中的故事小事,都可以成为很有价值的作文内容。让学生参与各种家庭体验活动,如在家中学做一种家务:包饺子、烧饭、洗衣服等。但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对这样有趣的实践作业,极乐意接受,而且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熟练地掌握一种家务的小窍门来表现自我。因此,他们就学得很投入,并能获得深刻的劳动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灵感,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3、在社会中体验、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社会生活五彩斑斓,只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亲自感受,才能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流露真情。让学生自己去接触社会生活,如:买菜、买书买报,自己去看医生,自己坐车回老家等等,学生从中获得的感受是真实难忘的,同时也学会了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地观察和理性的思考。有的学生从自己看医生的过程中了解到医院的规章制度;有的学生在买菜中学会讨价还价,识别真伪。这些形形真真切切的体验就成了学生写作之源的活水,他们在这样的体验作文过程中既练了笔,又长了见识,一举多得,其乐无穷。

4、在大自然中体验、作文

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而远离大自然的孩子的作文就缺乏生机和活力。适时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去采撷阳光,采撷雨露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采撷虫鸣蛙鼓,采撷鸟语花香。童心向往自然,在春天里,我们组织学生到郊外的田野,看返青的麦苗,看无名的野花,看归来的燕子,嗅泥土的气息。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每次走进大自然,我从不事前布置作文题目,也不提什么要求,不给学生背上思想包袱,而是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她的触摸,倾听她的软语,尽情尽兴,满意而归。经过的学生充分的体验,教师再稍加引导点拨,便会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因此,此时写的文章自然“文如清泉石上流”。

篇10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及“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教育局、地方中学、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培养师德高尚、语言功底过硬、教学技能突出、理论基础扎实的、自我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为中学和各种社会办学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合格的中学英语师资。

(二)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1.协同合作办学

实施“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开设“卓越英语教师班”。与新东方投资集团(香港)、南宁星火教育、明大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入以上教育培训集团落户学校,开办对社会开放的教育培训学校。聘请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英语专业(师范方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协同制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设计评价体系。

2.协同制定培养目标

围绕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集团)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3.协同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以新东方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新东方英语教学法”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

4.协同组织教学团队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聘请百色市教育局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优秀老师、教育培训集团经验丰富教师为兼职教师,加入学院英语教师教育团队,参与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及就业指导,实行教师和中学教师、教育培训集团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5.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引企入校”,把百佳新东方、南宁星火教育等教育培训集团建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培训学校担任助教与教学实习工作,学中做,做中学,是一种在岗式学习,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可以从中获得报酬。

6.协同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协同研究师范生培养中的重点、难点和其他突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协同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校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校外,教育管理部门、中学(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对学生见习、实习的评价。

7.协同开展“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与百色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培训集团协同开展教学专项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有计划安排教师各高校或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首先,在教学理论讲授课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活动多;照本宣科少,实际教学问题探讨的多;师生互动多,学生分组讨论活动增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通过组织研讨小组、学习沙龙、工作坊、名师讲堂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加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

2.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学环境

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拥有的多间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英语在线学习软件以及调频台等现代教学设备与条件,改善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构建开放式、立体化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评价内容:微格教学技能,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课堂表现、考勤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设计、调查(读书)报告、实践测评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结合见习、实习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真题真做,改变毕业论文设计单一化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成效

(一)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成效

1.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科竞赛成绩良好2010年以来,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人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2.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已在百色市东合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10余次,参与师生人数达200余人。

3.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科研创新能力

近三年来,参加见习活动近1000人,参加教育教学实习近100人。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见习、实习活动,撰写教学论文143篇、毕业设计77篇。学生参与教师教研课题近20项。

4.提高了英语教育人才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42项,其中国家级7项、区级31项。2010年起,在学校、培训机构等担任英语教师的学生有560人,毕业生自主创办培训学校的案例有30多个。

(二)师资培养成效

1.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大为提升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参加广西高校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人次。受聘为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受聘为广西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质提升实验项目”自治区级指导专家2人。指导百色市中小学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5人次。与中学、企业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相关课题2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教师教学大赛20余项、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赛20余项、教学论文获奖10余项等。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几年,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外出到兄弟院校听课、参加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等近200人次;6人获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44人;校外兼职教师共51人。

篇11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按照“3520”(讲课“复习”环节控制在5分钟左右;下课前的“ 检测”不少于5分钟;连续“讲授”时间不超过5分钟;一节课总的“ 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课堂时间分配原则,推出了诊断补偿、展示目标、投标导学、探究交流、启发精讲、练习检测、讲评矫正、小结设疑、作业深化的“ 九段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注重“ 教”到主动“学”的转变。

教学创新:赋予骨干教师话语权 庆阳一中将切入点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术氛围的创造上,出台奖励措施,制订推进计划,设立研究课题,成立文化、德育、课程、课堂四大校本课题组,从问题到课题,对学校四项重点工作进行优化升级,以教科研业绩评定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在研课题达50余项,多项通过省、市级鉴定并获奖,使教师在学术上有建树,在教学上有方法,使一些年轻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篇12

  

英语属于结构语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这些都是不可变的,要想在写作中用上它们,用好它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基本训练。首先,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结构教学。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让他们把这五种基本句型记牢,不断运用。五种基本句型是: 

(1)S+V; 

(2)S+V+O; 

(3)S+V+O+O; 

(4)S+V+P; 

(5)S+V+O+C。 

  

五种基本句型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无法比较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还必须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扩句练习。其次,加强句型教学,要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再次,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巩固语言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基本语感的训练。 

二、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首先,在Dialoguo的教学中,除了听录音、对话、表演和编写相似的对话外,还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段短文,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变成短文的过程中,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其次,在Reading教学中,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且人称、时态要做相应的变化,这样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义句表达,提高了表达能力。还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进行复述,学生复述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逻辑关系,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快的提高。  

  

再次,在“Listening”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听懂做完听力练习之外,还让他们把练习作为guide进行复述听力材料,有时还让他们写在作文本上。 

三、注重写作训练的规范化 

  

高中起始阶段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按教师用书上说明的写作步骤,即:(1)构思(讨论题目)(2)写提纲(理顺思想的逻辑关系)(3)起草(打草稿)(4)校订(检查错误,重新安排内容)(5)修改(定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这样看起来比较麻烦,但避免了反复,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再就是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讲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表达。 

四、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篇13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够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为成长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 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 变化的内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

3. 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论文,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三、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动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2. 创设感知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教育教学论文,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教育教学论文,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2. 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1)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2)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教学媒体的认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