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精神卫生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卫生院精神卫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卫生院精神卫生

篇1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分工

赵同志: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曾同志: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检查、协调。

杨同志等: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镇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三台县民康医院)和县疾控中心。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篇2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分工

赵同志: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曾同志: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检查、协调。

杨同志等: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镇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三台县民康医院)和县疾控中心。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6、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篇3

纽约市孟特菲尔医疗中心精神科副主席布鲁斯·施瓦兹博士表示,国家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转化为增加心理健康和药物滥用治疗提供了机遇,在健康之家和可信赖医疗组织中,提供高质量、经过验证和有效的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在涉及医疗系统的进化问题时这将尤为重要。

当前精神卫生诊疗的形势

行为健康失常,包括心理疾病、药物滥用和类似问题赌博等成瘾行为,在美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中一般作为一种事后情况进行处理,它们构成了最大的国民卫生保健负担之一。

美国医院协会今年1月份的趋势观察数据显示,近半数美国人将会罹患一种心理疾病,而大约27%的人在其一生中将会受到一种药物滥用问题的折磨。在任何一年,都会有25%的美国人口经历一种心理疾病或一种药物滥用问题。

行为健康问题经常会与身体疾病一起发生。约翰逊基金会近期所做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年有17%美国成年人会同时受到心理健康问题和身体疾病的困扰,这些共存的问题往往会相互加剧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心理健康问题和身体疾病共存患者,其治疗费用往往会更高,其中绝大部分花费都用于身体疾病的治疗。这主要是因为同没有行为健康问题的患者相比,那些患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往往更差,他们更可能会在出院之后不久再次住院。

根据约翰逊基金会的报告,共患抑郁症的慢性疾病患者比无抑郁症的相同慢性疾病患者的每个月要多花费560美元。尽管行为医学服务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目前却存在一系列的发展障碍。

首先,行为医学服务的治疗容量严重不足,而且呈现出日趋恶化之势。根据美国国家心理疾病联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的报告,一半以上的美国农村没有执业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或社会工作者,仅仅27%的社区医院有一个精神病住院单元。

与此同时,很多州对其精神卫生的预算进行了大幅削减,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剧。很多州正在关闭由政府拨款的精神病医院,并不断降低精神卫生服务提供者和住院治疗的支付比例。

借助远程医疗提升容量

南卡罗莱纳州的行为医学服务提供者严重短缺,在该州,平均每一万名住院患者才拥有大约10到12名精神病医师。目前,一个全州范围内的远程医疗计划正在着手解决这一短缺。患者和精神科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计划进行连线,这将有助于急诊处理和治疗策略制定。

在南卡罗莱纳州精神卫生厅、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和南卡罗来纳州医院协会以及医疗救助计划的共同努力之下,远程医疗项目于2009年启动,现在有25家医院参与其中。迄今为止,使用医院急诊科设置的24小时可用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进行了超过9700次的远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南卡罗来纳州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与行为科学系主任和南卡罗来纳州精神卫生厅研究方案主管米拉·纳史穆罕博士表示,这一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远程医疗计划解决了一个为大多数医院管理者所熟悉的问题:精神患者寄宿于急诊室而医院工作人员则在疯狂地寻找床位。美国医院协会的观察数据,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全美范围内初步诊断涉及心理疾病或药物滥用的急诊数量大约增长了19%,高达五百多万次。通过远程医疗,患者可以迅速地与精神科医生连线就诊,一般持续30到45分钟。会话结束后,精神科医生可以向急诊医生电子传送有关诊断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份有签名的咨询建议,以允许患者出院、住院或者转入其他机构。“采用这种方式,急诊科拥挤的床位将不会再被占用,可以留给心力衰竭等类似患者使用”,纳史穆罕博士说。

有关急诊科医疗服务的对比研究表明,远程精神病诊疗可以减少入院,缩短入院患者住院天数,并提高出院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据纳史穆罕博士介绍,在南卡罗莱纳州,通过远程精神病诊疗分类的患者入院率为10%,而接受标准急诊治疗的患者住院率为18%。与此同时,接受远程精神病诊疗的患者住院平均天数为4天, 而没有进行远程精神病诊疗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天。如果考虑到费用节约,两组之间的差别则更为显著,每位接受过远程医疗的患者大约可以节约2500美元的费用。此外,项目似乎还增加了出院后照护的数量,这可能会有助于减少未来的急诊就诊量。在急诊中进行远程诊疗的患者在出院后三十天内接受门诊随访的比例为51%,而对照组则只有28%。

篇4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科技技能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意识,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形势,结合办学目标、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以三大节――“‘绪远之声’文化艺术节”“专业技术技能竞赛节”“阳光运动体育节”为主线,依托学校社团平台,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

环境文化育人,行为建设塑造品德

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环境是潜移默化的生动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学校致力于细致入微地传播文化信息,最大程度发挥了文化宣传和环境育人的作用。本校昌南校区以机电和轨道商贸专业为主,校园风格与梅湖景区浑然一体,昌北校区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主,以褐色墙面为主,配以灰色及白色的线条,设计手法简洁明快,体现教学场所的文化特质,既传承了江西南昌的历史文化,又关注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特点,反映汽车机电的特色。南北校区的教学楼各具特色,布置了世界各国能工巧匠的宣传图片;科技楼整修一新,分三大专业群布置专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墙和技术技能人才图片;汽车楼气势恢宏、功能齐全,从进门的专业介绍到楼梯的汽车发展史,再到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功能分区,汽车文化凸显。

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礼仪的养成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为目标,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在创新实践基础上,以“角色教育”互动室、“乐行”青年志愿队伍建设、搭建职业“五项技能”平台、全面推行“7S”管理模式、“双导师”队伍建设等为载体,形成“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模式,使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能吃苦、有耐心、不计较”的良好品德。

致力制度建设,精神文明争创一流

要办好一所现代的、高质量的学校,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必备的条件。学校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同时还要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学校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明确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时刻关怀师生的成长进步,激励教职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采用扁平式的校部二级管理,相近的专业组成专业部,设有汽车、机电、计算机和轨道商贸四个专业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让规章制度深入到师生员工的心理层面并发挥作用,学校还出台了《南昌汽车机电学校规章制度R编》,学校各项工作都有章可依。

篇5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语文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则是舞台下的观众。如果舞台上的表演者表演的水平如行云流水,如梅兰芳再生,倒也罢了。因此,高中语文课必须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那么,该如何让学生走进这个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家园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用语文的思维方法走进原本就属于他们的精彩、瑰丽的语文世界中去。

一、语文教材中大量鲜明、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动手让学生研读、探究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总是对人物感兴趣,所以教师当然应该紧紧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研习,对文学形象做多角度、多层面的挖掘,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汪曾祺散文中的金岳霖先生等人物形象,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精心研究文本细节,结合生活体验,借助想象的力量,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再塑造,进而达到思想境界的提升。比如,八十岁的金岳霖先生坐在平板车上,每一天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圈。如果教师仅仅给出自己的观点,表现出金先生对生活的热爱,我想,倒不如让学生好好去精读这一段的描写,学生会发现此刻,汪曾祺先生这段的人物塑造,会有更丰富的内涵的。让学生去研读、探究作品形象,学生会获得审美的愉悦的。

二、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提供资源,让学生欣赏、评价、思考

现代课堂不再是一支粉笔定乾坤的课堂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契机。对人文形象的分析有了很多视频资源,从而让学生从文本到影像,从抽象到直观,进行了一系列的审美体验,而这样的审美体验中,必然会包含着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比较、再认识,实现对作品研读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同时,在更深层次上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认知。比如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电影《祝福》,再深入阅读文本,并且将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电影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处理做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会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思考的。比如电影《祝福》中有一个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情节增加,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会产生很丰富的阅读观点的。

又如,笔者曾经在班级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国门》,看完后,笔者不提供任何个人观点,只是提醒他们注意纪录片中的细节,自己思考。在第二天的演讲中,承担演讲任务的学生就谈了自己观看的一些思考。笔者把演讲稿转引部分如下:

黑夜里的几道灯光把学生们引领到会宁一中……

镜头中,我们看到,会宁一中的学生们到校后,立即投入到忘我的学习状态中去。从他们大声的、投入的朗读中,我似乎听到了他们心底想“更上一层楼”的期盼,也感受到了他们对高考的自信,更多的是他们通过高考改变人生生存状态的急切。

……

会宁一中的学生用家里纳的千层底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大道。真诚的祝福他们吧。也感谢导演,这是一部真诚的纪录片。当然,它给予我们的思考还会有更多更多。

无疑,这部纪录片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镜头的画片切换,更多的是学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感悟、思考,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僵化的、刻板的。富于活力,多种资源参与,必然会引导学生自觉的走进语文家园,实现审美的提升与超越。由此,笔者非常认同《语文学习》杂志的创刊宗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当然,笔者以为,从教学实际而言,最起码也应该这样认为,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一本教学课本所能涵盖的范围。

三、文学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去赏析、去运用,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思

语文课堂,学生首先面对的是鲜活的语言建构的文本世界。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反复咀嚼、品味,学生收获的必然是一系列的审美体验。并且,这样的体验也必然会转化为他们用鲜活的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自觉诉求。比如,“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泛泛而读,一句带过,不引领学生深入研读、品味诗句语言,学生是不会发现这其中的艺术魅力的。到窗寒鼓,到窗的是什么,自然是寒冷清晨的鼓声。可是明明鼓声传到窗前,可作者还要说鼓无声呢?“湿”,因为鼓声在传播的过程中被雨湿透了。但声音怎么会雨打湿呢?这明明是一种听者的心理的错觉,但就这个“湿”字,恰恰生动地表达出诗人晨听鼓声的真实感受,不是无声,是鼓声在寒雨中听来显得那般沉闷。如果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声音沉闷,而学生不去反复咀嚼、推敲,试问,学生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艺术水平,能获得审美体验的超越吗?

当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的方法很多。比如课堂演讲,比如改编剧本,比如讲诗歌变换成散文等等。关键是在于我们教师,要在观念上建立语文课堂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理念。

篇6

外走行为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1-2],由于患者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外走可能给病人、社会、家庭或他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随着精神疾病患者的逐渐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外走发生率,就会严重威胁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对外走行为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并发生外走行为的精神病患者50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3-4],其中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32.5±11.3)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本组患者中,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7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3例躁狂症患者,2例反应性精神病患者。事先告知所有患者家属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外走行为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评价护理疗效。

2 讨 论

2.1 外走行为的原因分析

2.1.1 精神疾病因素的原因 由于精神疾病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紊乱或受被害妄想支配,想逃避他人的加害;在精神症状活跃期,病人在幻觉、妄想、抑郁自罪等症状支配下;病人没有自知力,不承认有病,不安心住院治疗;部分病人自制力或情感恢复时,非常想念家人而出现外走行为。

例1:病人金某,分裂症偏执型,由于无自知力,不安心住院,于入院当晚8时破门外走。

例2:病人王某,分裂症偏执型,由于幻听,听到门外有人叫他而外走。

例3:病人李某,分裂症妄想型,因在妄想内容支配下,病室内称有人要杀他,因害怕外走。

因精神症状出走者达34例。

2.1.2 环境因素 精神疾病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通常予以其封闭式治疗,其中多数患者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样的居住与治疗环境,处处受到限制,因此渴望自由;此外不少患者由于患病后,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显著降低,因此无法适应封闭治疗的护患沟通与患患沟通,渴望外界的生活,进而出现外走行为。

2.1.3 药物因素 由于病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酚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硫杂恩类等镇静催眠药等,这些药物的应用普遍会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吞咽困难,导致咽食发生等一系列不适反应,当患者出现此类不良反应后,也可能引起外走行为。

2.1.4 管理因素 ①病房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个别护理人员由于轻信患者,而将钥匙交给病人,以此为患者外走提供便利,部分患者同时缺乏自控能力,因而出现外走行为。②医院设备不完善,患者居住区的门窗没有进行有效封闭,导致患者损坏门窗后发生外走行为。③由于工作人员工作疏忽,没有及时关闭门窗,致使病人有机可乘,发生外走行为。④对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因为需要鼓励患者主动参加一些活动与康复劳动,因此降低其封闭性,使得不少患者在此阶段发生外走行为。

2.2 外走行为后果

2.2.1 对病人的影响 由于治疗中断导致病情反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有兴奋躁动或冲动行为出现自伤自杀,由于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差,易冻伤冻死等。

2.2.2 对家庭的影响 因病人发生外走行为,一方面会影响正常治疗进程,进而增加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病人外走期间如果发生意外伤害,会增加对患者家属的精神损害。

2.2.3 对社会的影响 精神病人外走,发病期间,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且容易被激怒,可出现无故伤人、毁物等极端行为,会显著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对病人的护理 首先,要对重症病人、新入院病人、有三防行为的病人进行健康宣教[5],使其了解病史,掌握病情变化。对幻觉、妄想症状丰富的病人尽量避免触及其病理体验,适当组织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劳动,是其精力得到发泄。对不安心住院的病人与其多接触,特别是对新入院病人。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在短时间之内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敌视情绪,了解其想法,给予安慰和解释,满足其合理要求,消除外走想法,避免其单独外出活动。其次,加强对恢复期病人的管理教育,因精神症状消失,情感由淡漠逐渐恢复,对家中亲人的思念情绪随着住院时间的增加而更强烈,因而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外走。一般来说,只要他们产生这种想法,则想法设法达到目的。这种心理反应占外走病人的80%以上,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反应,作好防范工作。同时与家属取得联系,采取来院探视,假出院等与病人进行沟通使病人得到更好的安心治疗和康复,使病人出院后有利于适应家庭、社会环境,提高康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改善住院环境 要想降低精神病人外走行为发生率,另一个方法就是要改善患者的居住环境,也就是加强环境护理。首先,可以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患者在休息时可以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与刺激;其次,要改善患者治疗环境,最好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引导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措施的关注力,还可以减少外界干扰;最后要净化患者交流环境,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特点与治疗进展,使同一阶段的患者多进行交流,一方面提高患者间沟通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发生相互刺激,减少外走行为。

3.3 加强护理管理 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在护理期间,应该有效结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燃,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给予解决,避免用生硬的语言刺激病人,自觉遵守各项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妥善处理,减少因工作失误而发生的外走。

3.4 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制度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交接制度、清点制度、治疗制度、护理制度等,其次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病人外出活动返回病房时要认真清点人数,严防走失病人,夜晚和清晨不得麻痹大意,防止外走行为的发生,最后也要结合护理实践,及时对存在漏洞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3.5 加强安全管理 经常检查门窗、瓷砖、病床等设备,有损坏时及时维修。病房内的危险物品要严格管理,如医药器械、约束带。病人外出时须经医生和护理人员同意,并有护理人员陪同,做好病人和家属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此外,笔者认为还应该不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巡查,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并降低外走行为发生率。

3.6 出走防范预案 精神障碍病人是特殊的群体,由于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个别病人对住院不安心而出现出走行为。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或使此意外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应①平时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以转移病人的出走意念。②交接班时,必须认真清点病人数。③病人进出病区时,密切注意病人动向,必须在护理人员视野内,经常清点病人数。④对有出走企图的病人,要及时掌握、重点观察其动态、及时发现出走先兆,采取措施。⑤对出走企图强烈的病人,不宜带出病区外活动,应安置在重点病室,随时监护或暂时约束保护。⑥一旦发现病人出走,当班护士立即通知门卫关好大门,防范病人走出院外,疗区迅速查找,报告护士长及负责一生。⑦若判断病人已离开医院,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通知病人可能前往的家属及亲戚朋友,请他们协助寻找,同时组织病区工作人员在市内汽车、火车站寻找。若24小时内没有出走病人的信息,上报派出所,若有出走病人信息,则组织人员派车去接回。

4 结 论

综上,由于外走行为属于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应该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外走行为发生率,进而为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 郑慧芳,陆萍,金凤莲.住院精神疾病病人出走意念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19):1721-1722.

[2] 宋细莲.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的相关因素及防X措施[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2:167-169.

篇7

“道德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具体而言,它要求课堂要“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所谓“道”,即规律,也即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即生态,即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

那么,语文道德课堂该是怎样一种形态呢?笔者以为,语文道德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师生和谐的激情四射的生命课堂,是教师引领下的师生成长的家园。说到底,课堂就是一种文化,而每一位教师靠自己的教学魅力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课堂文化。

二、构建语文道德课堂的途径和策略

在对道德课堂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我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逐步形成了自己情智共生的诗意课堂结构,有效提升了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构建语文道德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乐园”的策略主要有如下三条:

(一)课堂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此,可以在教学中做好下列几点:

1.课前,依据导学案自学。许多老师喜欢课上依据导学案引导自学,这样,就会占有很多时间,减少师生对话的机会,不利于对文本的诗意感悟,也不利于实现自己的情智共生、师生和谐的激情四射的生命课堂理想。为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精心编制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依据导学案主动自学并形成习惯。编制导学案,要把重点打在编写“学习提纲”上,努力起到引导着学生的学,让学生懂得应该学什么,该怎样学。

2.课中,点拨学生主动探究。这是“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主动读书感悟,并形成和教师的有价值的“对话”,和文本的独特感悟对话。牢牢扣住语文人文性的特质,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从而结合学生人生和阅读体验,借助诗意的对话,把课堂上成精彩纷呈的生命课堂。

3.学后,加强语文训练。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无外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项基础知识和“听书读写”这四种能力,课堂上充分重视阅读感悟积累,形成对语文的浓厚兴趣,课后引导学生走向更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慢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阅读训练,用习题检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

(二)诗意对话把课堂导向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对话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而情智共生的道德课堂则必须关注对话,唯有关注对话,才能碰撞出鲜活生动的精神图画,从而促成学生心灵的丰盈和成长。

1.引领学生在对话中关注生命体验。面对文本,师生都会有所感悟,这种感悟必然会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诸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必然在欣赏文本中被唤醒,从而产生与文本传递的情感哲理相共鸣。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为此,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总是利用自己有温度有情感的对话艺术,导引、感染、点拨、深化学生和自己和文本对话,引导学生倾听、阅读、交流,从而进入文本,体会文本传递的信息,在长期的阅读、对话、感悟中生成语文能力。

2.诗意对话策略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作为语文老师要做的不是渴求唯一的标准,甚至让学生背记现成的结论,虽然那样立竿见影,获得高分,但语文能力和素养却离学生尚远。因而,我们追求学生对话时的个性的张扬,追求对话的开放性、多元性,追求学生想的活跃和个性的独特理解,为学生努力打造精神的栖息地。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读书中喜爱读书,渐而形成语文情结,让自己的未来灵性鲜活浪漫和多彩。

3.诗意对话策略努力传承优秀文化。说到文化,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甚是自豪,因为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文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传承。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哲学、美学、文学等等都会在文本感悟中在对话、倾听中得以触摸、领会和传承,以促使学生精神成长为使命的有责任感的语文老师能够也必须在道德课堂这一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美味更需慢火炖,语文素养的提升精神心灵的成长和丰盈不能急,要远处看功力见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道德课堂应该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努力用爱并携手智慧,采取种种教学才略,才能使得我们的学生心灵强大而丰盈,从而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很欣赏一位同事的话,教育教学是爱的科学,但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需要能力,需要联手智慧。我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像美丽的红蜻蜓盘旋追寻于空中那样,执着于语文道德课堂的构建。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努力求索。三十年太久,我会只争朝夕。那时,语文道德课堂会在我的教育沃土上开出灿烂绚丽的鲜花!

篇8

班级环境是由物化形态环境和观念形态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最稳定、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物化形态的环境是班级环境的物质层面。通过对班级环境的设计、装饰,创设一种积极的外部物质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启发、感染。我的主张是让学生自己进行策划、设计、制作、布置,教师只做一个顾问,在必要的时候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常做法是:教室的前墙悬挂国旗,张贴班风、读书专栏;教室左右两面墙壁布置公告栏、艺术欣赏栏、科学园地、英语角等,并悬挂励志字画;后墙开辟校级专栏、班级板报、班级风云榜、佳作欣赏专栏,并在后墙边放置一个书架,摆放学生爱读的名著及报纸杂志等。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布置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物化环境的激励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观念形态的环境是班级环境的精神层面。班级管理实践中,我通过每天的晨会、每周的班会、班级板报、入团仪式、校园内外的爱心工程等途径,来提高班级成员的素质和思辨能力,充分发挥舆论的评论、约束、同化、驱动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正如吴盼同学所写:“当我每天经过鲁迅的画像,我的心灵就得到一次净化,一次升腾;当我每次走进实验室,居里夫人的目光在鼓励我,提醒我要热爱科学;当我坐在教室里,‘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我努力学习,深感责任重大……”

二、采用以人为本、民主合作的管理模式

全国著名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用民主培养民主》一文中写道:“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使我形成了一个质朴的认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惟‘分数’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主人的教育。”“培养创造者的前提是教育必须充满民主。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采用“以人为本,民主合作”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除一般学校设置的团队班委干部外,我的班级还设有礼仪委员、纪检委员、班主任助理等,所有班干部都实行稳定制和流动制相结合。在管理中提倡宽容、民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情感交融中相互尊重,在心灵的接触中成为朋友,充分体现学习机会共享的现代班集体的特征。

从2002年开始,我所带班级的班干部均以毛遂自荐和民主推荐的形式产生,一学年四届班委会,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观意愿和个性发展。一般情况下,一学年里,班干部不得连任,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最大限度的锻炼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管理自己,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机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班级管理与自我管理中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内心充满了快乐,个性得到了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

三、营造平等互爱、自强不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郑立平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中说:“我始终认为,班级管理必然要经过一个从‘人治’到‘法治’再到‘自治’的过程。‘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力量就是班级文化。”班主任要达成自己班级的教育目标,最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文化,用文化来改变学生的精神实质,再由精神上升到行为。

班主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他们之间是平等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每一个人和老师之间也是平等的。所以,班主任不但要建立一个充满民主的学生团队,也要用真诚和智慧去建立一个充满宽容与博爱精神的班级教师团队。2003届的小甜是一个特别有批判精神的学生,在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作文里,她很尖锐地批评了教化学的符老师。符老师无意间看到了这篇作文,看完后还赞扬了一句:“文笔不错啊!”我和符老师交流以后,决定在班级读这篇作文。在班级读了以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同学们一方面赞赏她的文笔,另一方面惊叹于她的勇气。在以后的学习中,符老师更加关心小甜的学习与生活,期末考试小甜的化学居然考了满分。符老师以他的宽容与睿智赢得了所有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平等互爱的种子从此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篇9

对于医院卫生经济的发展来说,增强经济管理意识和经济管理管理的革新,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于医院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

因为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大,必然的将促使我们的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发展发生,进而由规模扩充向内涵建设的转变,由数量攀升向效益转变,同时也会由偏重经济杠杆调控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转变,总的来说,它将朝着更加集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方向转变,这也是未来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一大趋向。具体来说,其转变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医院的管理中,既要重视质量管理,更要注重经济管理,他们之间有着较为重要的关系。我们知道,医院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只是单纯的追求质量的提高是不能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经济管理,并和质量管理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在当前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改革的情况下,医院的质量管理内涵也不断扩大,其中也包括了经济费用的相关内容,并且费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病人要求既要把病治好, 花的钱还要少, 这就是医疗质量新概念的一个内容, 达到经济管理促进质量管理目的。因此,在推进医院管理优化的时候,就要将经济概念植入到质量内涵之中, 进而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医院质量管理的内涵,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服务。

(二)关于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而且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不断的降低医院医药以及相关检查项目的费用,也就是说它缩小了医院一定的利润空间,如此一来,医院如何更好的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要把卫生经济的管理重视起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适应变革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因为当前看病难和看病贵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就要进一步的额强化对医疗机构管理、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来解决群众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就必须加强经济方面的管理,重点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能够较为充分的利用当前医院的各种资源,促进内部经济管理的加强,减少浪费、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二、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对于当前医院的运行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有着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和发展,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在进行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要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进行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首先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医院的各项资产运营和管理,这是当前医院发展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更加注意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比,因为这项改革不仅需要广大的医院人员参与其中,同时还需要在市场规律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对此,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经济管理的责任意识,重点就是要明确当前卫生经济中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其中要更加强调成本控制意识的教育和宣传。第二,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的完善经济管理机制,设立较为全民的卫生经济管理监控体系。第三,就是实现计算机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尤其是对全院的药品以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等机械设备要进行有效的监控,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二)更加注意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好经济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知道,医院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它需要对社会公共所承担的责任,但是如何全面的认识其社会效益还需要我们强化卫生经济管理。总之,医疗卫生单位要协调和做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要做好这一点就要重视医院的医疗关系。而医疗卫生单位提供的服务直接产出社会效益, 但随着当前医疗市场的变革和发展,我们就压把医疗卫生单位的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又要重视市场经济的压力,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有效统一。

(三)医院的经济管理不能忽视患者的健康需求,而是要在保证患者健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所以,在医院进行卫生经济管理的时候,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必须把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而按照医院卫生服务的相关需求来进行经济方面的优化和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设立相关的卫生经济管理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加强对医院医疗工作者的指导,从而更好的指导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尤其是要重点做好对卫生经费管理的控制,避免医院卫生资源的浪费,从而对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资产运营的过程中,医院卫生的相关费用如何更好的进行分配,实现科学化的流动等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要重视标准经费与专项经费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为患者服务补贴的激励机制建设,其中可以建立并完善较为科学和系统化的患者服务奖励模式,利用经济上的政策调整来改善为患者服务的质量。

(四)进一步的强化和完善医院信息网络化平台建设。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当前医院的各项卫生经济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格局。其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有效应用,(如医院会计核算管理系统和自行研发的各种辅助系统软件)通过对这些管理技术的引进,从而更好的实现医院成本核算和卫生经费管理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所以,在今后的医院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并加大相应的投入与产出力度。推行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经济管理手段,从而更好的实现和信息化建设的融合,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发挥出来,同时不断加强对基础性卫生经济信息平台的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调整改革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工作流程。而且我们可以更好的通过信息网络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依靠信息化发展和指导的经济运行管理,不断提高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并正确掌握卫生经济运营结果和效益。

总之,在当前的医院发展过程中,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医院也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医院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对此,就需要把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不断的完善相应的经济管理体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光利.加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09(5).

[2] 吴文辉.关于医院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探究[J]. 医药卫生,2008(7).

[3] 魏康林, 兰玲莉, 肖锋, 等.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在发展中需要强化的几个问题[J].西南军医,2009(7).

篇10

周围神经损伤是目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对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医学领域里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后伤残症状严重,痊愈的可能性较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近几十年来,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修复研究非常活跃,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以影响周围神经再生因素为研究对象。

以往研究证明:周围神经在受到挫伤或发生断裂后,可出现明显再生现象。它的再生主要依靠轴突向靶器官的延伸,Schwann细胞的分裂、增殖和髓鞘的形成等来完成的。而影响周围神经再生的因素很多,其中内源性再生促进因子起着主要作用,目前已研究的内源性再生促进因子有:

1神经营养因子(NGFs)

神经营养因子(NGFs)在周围神经细胞的维护和存活中的作用已成为许多研究的主题。NGFs是一类来源不同但具有相似作用的蛋白类生物大分子,它们的作用是维护神经元的生存并促进其生长发育。NGFs主要存在于神经支配的外周靶器官及其它被神经支配的结构,例如肌肉、感觉效应器以及远侧的神经干,这些结构中的营养因子由神经终未摄取,通过轴浆逆行运输到达神经细胞胞体,从而发挥其支持和营养作用。

Manthrope等发现神经组织产生的NGFs与周围神经局部损伤性反应有关。近年来,学者们在对NGFs作用机制的研究上,进一步发现NGFs的效应由其受体介导,首先NGFs与效应细胞上的膜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再沿轴浆逆行转运,经轴突至细胞核,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具体而言NGFs被认为通过两种受体起作用: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合力受体(LNGFR,P75)和神经生长因子高亲合力受体(TrKA),TrkA是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性受体,传递信号,促进神经再生已被人们所确认,但P75的功能仍然不清楚。Rabizade等认为P75诱导神经细胞死亡。在此基础上尹方明等的动物实验证实,P75在坐骨神经损伤一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和坐骨神经均有表达,而在未损伤的周围神经系统则无表达。从而进一步推测NGFs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机理是NGFs与P75的结合,而阻断P75诱导神经元死亡活性,从而阻止神经元的死亡,促进损伤神经传导[1]。

李强等通过应用新型的神经再生小室模型观察到NGF在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血管形成作用[2]。

2微管相关蛋白(MAPs)

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是微管间“桥”的主要成份,参与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过程,并使微管稳定聚合成束,从胞体延伸到轴突末端,而且对Schwann细胞在轴突再生时形态的改变起一定的支持作用即促进轴突的再髓鞘化等。

2.1调节轴突生长锥的生长方向。在轴突生长时,轴突生长锥通过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信号来不断调整其生长方向,以使轴突能够准确长入靶组织。近来研究发现MAP1B与轴突生长锥的生长方向的调节有关,而体内又存在MAP1B和P2MAP1B两种形式,人们发现这两种形式通过相互转化来调节轴突的生长,MAP1B使微管的聚合稳定,P2MAP1B则相反。Meixner等发现一种MAP1B基因的无效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小鼠的大脑存在严重的发育缺陷,其中发现皮质神经元的轴突生长方向被误导,而杂合子则不出现明显异常。Mack等也发现P2MAP1B和细胞骨架联系紧密,大量集中于小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末梢及生长锥,生长锥在非允许基质边缘转向时,P2MAP1B被限制在稳定区,当P2MAP1B被灭活后,生长锥的移动、生长方向及形态都发生了改变。

2.2MAP1B促进轴突延长和再髓鞘化。MAPlB诱导神经微管集束重组,从而调节微管的动力学状态而影响轴突的发育。研究证实脑外伤、癫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再生均伴随有MAP1B的上调表达。Meixner等观察到MAPlB基因缺陷小鼠周围神经有髓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而且髓鞘变薄。Ma等发现在坐骨神经离断到重新缝合的这段时间内,背根神经细胞MAP1B表达水平轻度降低,而在坐骨神经损伤远端MAP1B表达水平在3d-14d内迅速升高,但主要分布于Schwann细胞及髓鞘,当再生轴突长人损伤远端后,MAP1B在这些轴突中大量表达。MAP1B-1P在轴突远端和生长圆锥达到峰浓度,促使轴突生长圆锥微管系统在轴突生长时进行延伸、旋转、调节生长方向。MAPIB-1P仅存在于轴突出芽的早期阶段,最终稳定于轴突远端直至轴突发育生长完全,因而可视为轴突生长的标志物。而MAP1B-2P受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随着神经元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并在成熟神经元内保持一定水平。MAP1B-2P在背根神经节细胞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中亦有高表达,也存在于Schwann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在再生轴突中大幅减少,仅少量存在于近胞体的树突、轴突基底部,提示MAPlB通过诱导Schwan细胞来影响轴突的再生和髓鞘化。

2.3雪旺氏细胞(SCs)。SCs是周围神经系统(PNS)的胶质细胞,包绕PN轴突形成或不形成髓鞘。SCs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3]:①激活免疫反应,有利于再生。在神经系统损伤中免疫反应通常成为阻断再生和造成继发性损伤的破坏性机制。然而最近研究显示巨噬细胞激活有利于神经再生。预损伤的神经组织片在体外培养中促进神经再生,而未损伤的神经组织片不能维持体外培养背根神经节细胞(DRG)的生长,如用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预处理未损伤的神经组织片,则可发生再生,这进一步说明巨噬细胞的激活提供了有利再生的条件。研究发现,损伤后可分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4],它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炎症及免疫反应调节因子,可激活巨噬细胞调节炎性反应,巨噬细胞在损伤处大量聚集并被激活,吞噬清除坏死崩解物,提供了再生的空间。而激活的巨噬细胞又能刺激雪旺细胞增殖和分泌神经生长因子,因此,巨噬细胞与在再生过程中可相互影响。②增殖迁移,先行引导促进轴突再生 神经断裂后24小时,开始分裂,增殖,清除变性碎屑,变性产生的髓鞘降解物和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物可以促进变性初期的雪旺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而神经修复再生阶段的轴突可以调节变性后期雪旺细胞的增殖在原来的神经内膜管内形成多数纵行排列的柱状细胞突,称Bungner带,为再生轴突芽提供向远端生长的通道。损伤轴突近侧端生成芽胚,枝芽沿Bungner带以每天大约1mm的速度生长,到达靶器官并形成新的突触。③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SCs可分泌等物质以支持神经元胞体的存活,减少伤豁和变性死亡,还可以促进再生纤维的生长,有益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促进再生。目前已发现雪旺氏细胞可分泌10多种营养因子,如神经营养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④分泌细胞外基质分子促进轴突延长 周围神经损伤后SCs分泌细胞外基质(ECM)和细胞黏附分子(CAM)等,能包饶轴突形成基底膜,提供轴突再生通道,引导轴突生长。⑤趋化作用:周围神经在损伤后由近端向远端延伸至终末靶组织,是由在远端产生特有的趋化物质诱导所致。许多资料表明,轴突的再生主要依赖于远端上存留的SCs,这是由于SCs分泌的相关分子和营养子对轴突的诱导作用[5]。

2.4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考虑[6]:①是巨噬细胞的清扫作用;②是巨噬细胞分泌活性物质直接或通过雪旺细胞间接影响神经再生。研究发现巨噬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能刺激雪旺细胞分裂;有的能促进神经再生。正常周围神经几乎不含神经生长因子和其受体,但神经切断和挤压伤后,这两种分子和各自的mRNA在损伤神经的远端大量增加。神经生长因子的增加很可能是巨噬细胞分泌的IL-1的作用。此外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这一因子在体外能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为周围神经提供良好的血液循环。

2.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类既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又具有胰岛素样作用的多肽,在细胞的增殖、分化、物质代谢与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创伤愈合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类多功能的神经营养因子,由2个多肽类生长因子IGF-1\IGF-2构成,与IGFs受体结合后通过PI-3K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具有促进施旺细胞(SCs)增殖和存活,抑制SCs凋亡;促进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和髓鞘化,参与神经元的保护和伤后突触的重建及抑制失神经肌肉萎缩等作用。

2.6甲状腺激素(TH)。甲状腺激素(T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物质与能量代谢、生长和发育,范围十分广泛机制复杂,对周围神经的发育和再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7],主要作用如下:①对基因的作用:在周围神经系统,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受损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数量,促进轴突的再生。②对神经元和轴突的作用:新生大鼠甲状腺素的缺乏将会导致髓化神经纤维的减少,坐骨神经内轴突直径的增长速度减慢,影响非髓鞘化轴突和他们所关联的雪旺细胞的发育,Reier认为甲状腺素在轴突和雪旺细胞建立关联的时期具有关键作用。

2.7黄体酮。黄体酮是类固醇激素的一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体酮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及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周围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它可以通过某些机制促进髓鞘再生和轴突再生,尤其是对于伴有神经病变的老年人及先天性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应考虑其体内的黄体酮水平,这对于指导治疗具有实际意义[8]。

综上所述,有很多因素影响周围神经再生,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使周围神经恢复完全达理想要求还需很长时间。

参考文献

[1]尹方明,裴福兴,蒋立新.P75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表达.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1):71-72

[2]李强,伍亚民等.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8:1254-1257

[3]何晶,丁文龙.雪旺氏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解剖科学进展,2005,11(4):367-372

[4]Yin Y,Cui Q, Li Y,etal.Macrophage-Derived Factors Stimulate Optic Nerve Regeneration[J].J Neurosc,2003,23(6)?:2284-2293

[5]Ramesh V.Merllin and the ERM proteins in Schwann cells ,neurons and growth cones [J]. Nat Rev Neurosci,2004 5(6):462-47

篇11

[

关键词 ] 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57-02

综合性医院缺乏对心理障碍处理的正确认知[1],因此对其识别水平不高,在各综合性医院均存在精神医学问题的住院患者,而精神障碍涉及各种疾病,老年患者尤为明显,为社会生活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躯体疾病时应结合心理和药物等多种疗法,加快患者全面康复的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一些有躯体主诉却未被识别的患者,医院通常会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进而给予不对症的药物,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也使得就诊费用明显增加。因此,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容人们忽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实际情况,以 2012年6月1日为调查起始点,随机抽取本院2000 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以及X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岁,病程为8个月~30年。将我院符合本次试验标准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X医院设置为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疾病诊断以及首诊选择医院等来制定《精神科门诊患者调查表》。

1.2方法

1.2.1 研究组 以 2012年6月1日为调查起始点,随机抽取本院2000 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中1854例符合要求,即有效率为 92.70%,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将该927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开设精神科室。

1.2.2 对照组 与此同时随机抽取其他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选择与研究组相同的方式诊断,其中1728份符合研究要求,即有效率为86.40%,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将其作为对照组。

1.2.3调查方式 调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相关调查人员应该进行查前培训,以便调查时调查员可以及时向患者交代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在调查过程中应做到所有的问卷必须以匿名方式进行。必须当场收回问卷进行登记处理,并进行及时的核对,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1.2.4统计方法 制定EXCEL表格,将数据按分类排列,或者利用EXCEL表格的功能使其呈现一定规律性。应用spss 16.0 数据统计分析。对所有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如果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完数据后要进行重新审核并及时矫正。

2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对综合医院以及专科医院治疗相关疾病的选择情况是不一样的。多数的患者会选择综合医院,其中有79.2%为心境障碍者,87.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诊选择专科医院。精神疾病首诊患者分布:在 286例的首症患者中,多数的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少数的患者就诊于专科医院。神经症、心境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会选择到综合医院去就诊;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则会选择专科医院就诊。首诊患者中,症状不同也导致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详见表1。

结合综合医院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女性精神病的发病率是同龄男性的2~3倍;平均年龄低于同等专科医院2~3岁;患者的学历、综合水平以及社会地位都高于同等专科医院的患者(P<0.01)。我们发现在综合医院就症的患者有一个共性,他们人均收入高于同等的专科医院患者,而且其经济负担及家庭收入高于专科医院的患者,因此他们更能承受治疗阶段昂贵的费用。而他们的间接负担和压力与专科医院患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患上精神疾病的都是那些生活压力过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人,其实这些现象不难解释,每个人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都会难免抵制不住精神的压力,从而导致精神异常,进而引发精神病。

3讨论

根据多个资料的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医院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很大的优势[2]。简而言之,综合医院精神科室在许多方面做得优于专科医院。例如在卫生服务、治疗后社会功能恢复、精神卫生服务要求、在心境障碍、心理因素以及相关生理障碍等精神疾病和未成年人精神障碍问题上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在以上方面综合医院确实做出了相应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综合医院也担负着精神卫生服务的崇高使命,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

通过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许多弊端有待改进。很多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限定了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范围,例如医疗资源的不足、缺乏系统的会诊、识别水平低等。这些问题为综合医院走向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落实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制度迫在燃眉之急。在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措施:①首先,在综合性医院也要设立专门的精神医学科室,使研究和服务的方向专业化;②加大力度积极开展联合会诊精神病学的工作,使会诊工作深入的渗透到基层;③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向专业化,实效方向迈进;④加大对精神医学知识的宣传,将精神医学的知识植入人心,从而开拓精神卫生服务的范围,以适应当代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当前,心理卫生问题已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阶段。在经济飞跃的时代,我们在未来生活中将要面对的精神卫生问题更加严重。精神障碍的产生、加重以及解决措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引起了业内学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精神卫生工作也不应该只限于旧模式。现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做好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如何降低各类不良心理问题的萌生。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多数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室设置情况不尽人意,使得心理疾患与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问题越发的严重,大多数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据国内外众多临床案例的分析显示[3],在综合医院中开设精神医学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学科的发展需要与众多主流医学相互融合。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科患者存在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例如未经治愈的精神科患者存在海马萎缩。因此,精神科需要与其他主流学科不断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现代医疗理念应强调精神科与其他主流临床学科的紧密关系。精神因素对躯体疾病的作用是此医疗模式的核心部分,身与心的整合是未来医学发展主要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究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善其现状。

[

参考文献]

[1] 卢晓娟.探究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D].吉林大学,2013:16-34.

篇12

一、薪酬内容的构成

薪酬分为二类,一类是以现金形式收入的经济类报酬,它属外在激励性因素,如工资、津补贴、奖金、社会强制利和医院各项福利待遇等;另一类是非经济性报酬,即内在激励因素,如员工的工作环境、个人前途、挑战性工作、医院各种制度、培训计划等,此报酬是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受到嘉奖、晋升,而产生满意感、成就感和提高自身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中获得,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论述的薪酬主要是指经济性报酬,适当地对非经济类薪酬予以讨论。在薪酬设计上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薪酬产生最大化效益,来发挥薪酬的最大作用。

二、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薪酬分配现状及问题

1.个人所得与经济利益挂钩

现行公立医院的薪酬分配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规定标准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第二部分是单位根据国家政策按个人岗位、职务、职称级别分配的各种津贴、补贴;第三部分是按医院收支结余计提的奖金部分。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属差额预算事业单位,财政赋予的拨款极为有限,只有第一部分中的少量是由财政拨款外,医院的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提高大部分资金来源靠自己筹集、靠从病人身上“挖掘”,这是引发医院小病大查、开大处方与乱收费的罪魁祸首。同时,依据一定医疗业务收支数据比例计算的奖金数额只反映了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数量和卫生资源的消耗数额,而无法提供不同医疗服务所需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风险等因素,不能体现多劳多得、按绩效取酬的分配原则,弱化了奖金的激励作用。卫生事业要坚持“公益方向”,适应市场原则,就应摆脱个人所得与经济效益挂钩,改变以收支为基础的薪酬分配的旧模式。

2.同行业间薪酬水平差距过大,有失公平

薪酬制度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建立的,一致性原则是亚当斯平公理论在薪酬设计中的运用。它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一是横向公平,即组织中所有员工之间的薪酬标准,尺度应该是一致的;二是纵向公平,即组织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一个员工过去的投入产出比和现在乃至将来都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还应该是增长的;最后就是外部公平,即组织薪酬设计与同行业的同类人员相比应具有一致性。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与其它综合医院一样都是卫生医疗机构,属同一个行业,只是在医治病种上、服务对象上有所差别。即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主治精神疾病,综合医院服务对象为躯体疾患。目前,由于病种的不同,精神病专科医院人员的薪酬水平只是综合医院的一半(2007年北京市卫生局直属医院薪酬总额核查)。这是因为精神病病人的诊治收费项目很少,目前主要靠药物而非高额的医学检查和医疗器械手术完成,又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其住院病程长,病床周转率低及国家医保单病种收费控制的政策,因此使得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业务收入很低,无法与同级别的综合医院相比。但各医院现行的人员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按业务收入的提取比例进行分配,其结果是精神病专科医院人员的经济性报酬只是同级综合医院同类人员的50%,这种收入分配制度造成同行业间人员薪酬水平差距过大,违反了薪酬设计的外部公平性原则,大大挫伤了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总体偏低的工资水平使精神专科医院没有竞争力,不仅留不住所需的优秀人员,而且很难引进高质量的人才,它严重制约了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3.正常工资晋级幅度过小,激励作用不大

篇1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入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全程观察及研究。患者年龄18~50岁。

1.2方法 填写一般资料登记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患者所在病区环境情况登记表;患者行为精神症状(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认知能力、是否意识障碍、人格改变(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约束后需要协助更衣、梳理等;记录入组患者的责任护士的学历、专科工作年限、近期心理状态情况等;发生暴力行为时,填写暴力行为观察记录:对发生暴力行为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记录,以《精神科病房患者暴力行为记录表》(自编)由护士在观察期填写记录暴力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暴力发生时病区在岗工作人员情况、患者总数的多少、护理人员/患者比例、平均床位面积等。本文为1:1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有明显伤人、毁物及外逃行为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从无暴力行为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出无暴力行为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并对资料进行了简单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环境相关因素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所在病区内患者的总人数、平均床位面积、病区内关闭的铁门、病区活动室面积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2.2两组患者的疾病特征比较 见表2。研究组具有表征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2.3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比较 见表3。研究组在总分、思维形式障碍等因子分均有显著差异;而焦虑及心境抑郁因子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2.4两组患者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分比较 见表4。EPQ比较发现。两组的精神质分和神经质分有显著性差异。

2.5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护理人员的信息(见表5):包括工作负荷、精神科工作年限、受教程度等,分析结果是两组有显著差异。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所在病区的环境因素、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人格因素、工作人员因素进行对比发现:患者的隐私权及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易发生暴力行为。

对自身疾病无认识、要求出院,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出现暴力行为;在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支配下,患者的思维紊乱,以为有人会伤害他而产生伤人行为;患者之间因不同的人格特征产生矛盾、发生争执,也会发生暴力行为。患者在癫痫持续状态,因意识障碍有时会出现无目的的暴力行为。因此,患者的行为精神症状、认知能力、意识障碍、酒精滥用、人格改变、约束后需要协助更衣、梳理的患者人数的多少;都是导致暴力发生的因素。

对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思维形式障碍、运动迟缓、激活性和敌对性及猜疑因子分进行分析,研究组的明显较高,对预测攻击性暴力行为有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对存在妄想、敌对、不合作等特征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加强防范。

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中,研究组精神质和神经质两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古怪、不合群、情绪不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暴力倾向。

研究指出,护理人员/患者比例高低;护士心理负担重,护士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提高都是导致暴力发生的因素[5~8]。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病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提高疗效,及时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病房条件,适当增加活动空间,为护士创造提高业务的机会等,都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韦东宁.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53-55.

[2]张秋红 张玉国 苏静 精神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5):479-480.

[3]姜专,宫翠风,吕明玉.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中[J].国医疗前沿 ,2009,4(13):97-98 .

[4]王月连.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 20(4):296-297.

[5] 张燕红,杨惠敏,郑宪萍.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3):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