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毕业学员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毕业学员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毕业学员总结

篇1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6届毕业生只有2003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06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06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07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07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07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篇2

二、在教学工作上

本学期加强了幼儿阅读、写字、讲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养,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学期初我们就为幼儿准备了:田字格本、数学练习本、拼音本,充分利用了餐前、离园前这段时间,组织幼儿早期阅读、识字游戏、练习写数字、做算术题等活动。开展了“学习星”评比活动,通过活动,幼儿说话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情,讲故事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幼儿对做算术题的兴趣也更浓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对幼儿做了各种训练。如:遵守时间的训练:训练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独立性的训练: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规则意识的训练:要求幼儿听上课铃声准备上课,听下课铃声再去小便、喝水、自由活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中,也反复强调严格遵守行为规则,课堂规则。这些训练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这些孩子到了小学一定是最棒的孩子。

篇3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6届毕业生只有2003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06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06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07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07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07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65-02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被多数学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它是学生对专业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最应该认真对待的学习内容。然而,面临毕业的学生既要找工作又要进行毕业实习,他们往往普遍看重就业而忽视毕业实践,从而直接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佳,使得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之间出现矛盾。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及实习指导教师应该重视的研究内容。

一、毕业综合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学生的就业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历届毕业生实习单位的落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不愿离开浙江省,不愿离开大城市,不愿到基层去;个别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又选择了放弃;有些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学生们在面试时不是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发挥和发展潜力,而是关心报酬和工作环境。诸如此类的情况让企业很反感。再就是实习内容与学生期望的差异,毕业生往往对顶岗实习抱有好奇心和很大的希望,不少人打算在此大显身手。但是,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实习单位,发现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常常只是简单的琐事,甚至无所事事时,这与原来的期望有差距,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致对实习单位产生不满情绪。

2.学生自身素质存在问题。从我们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怕苦怕累,遇到加班等情况,有的就干不下去了;有些学生缺乏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旦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不再努力工作和学习了。这些学生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学生内在素质不达标。实习单位在肯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却对他们的内在素质评价较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内在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职业道路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知识决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在素质则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

3.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时间安排的矛盾。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毕业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高职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实习周记+实结+毕业论文)一般是在第五学期末开始进行,持续到整个第六学期,直到六月份毕业前的毕业答辩。因此,大学生的毕业环节与就业同时进行的方式,导致学生精力分散,另外,还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4.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严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大学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学生就业问题,不但学生有压力,学校同样也有压力。所以,毕业生因找工作而耽误学习,学校采用理解的态度,在执行管理制度上会放松。同时,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就业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这部分同学在论文答辩期间,不能有充分的时间在校内修改论文,往往都是匆匆忙忙完成答辩,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高,而学校对此现象采取放任的态度。

5.毕业论文撰写存在严重问题。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上,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抄袭、拼凑现象严重,标题不明确,选题大而空,更有甚者整篇从网上下载。另外,有的还把论文写成了说明书、操作手册、经验总结之类的。毕业论文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对毕业论文的综合性教育地位认识不清,在教学中人为割裂毕业论文与其他教学环节的联系。

二、对策研究

篇5

相当一部分院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只把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般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未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给予足够的地位和重视,工作思路不够明确,甚至没有有关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检查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二)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武警院校对于学员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没有淘汰制,毕业设计结果对工作分配没有什么影响。不管学员是否真正自己动手完成还是敷衍了事,只要能交出一份论文就可以完成答辩,对完成过程考虑得较少,并且目前网络发达,导致一部分学员照抄或在大部分搬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完成论文,所以毕业设计(论文)不通过的学员很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并未把毕业设计论文当回事,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学习、工作、生活懒散,主动性和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三)课题针对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本科生的课题主要是教员提出的,有些教员所定课题和自己的科研课题结合不紧密,这就导致在指导过程中教员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员的完成情况;有些教员为了图方便存在题目几年不变的问题,缺乏创新;一些教员,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员由于自己本身的实践机会很少,对部队了解少,选题不能与企业的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和学员今后的部队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达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目的。

(四)师生比例失衡

武警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导致普遍存在师生比例失衡现象,许多院校存在着一个教员带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学员的现象,也有人戏称“放羊式”的模式;教员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承担其他班级专业课程的讲授任务,实际指导学员的时间严重不足,也是造成学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落实制度,抓好管理,做好引导工作

教学管理单位在毕业设计开始初期应明确下达论文格式,制定严格的范例。毕业设计不仅仅是要完成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其中还要经历很多环节,比如开题、中期检查、保密审查等。各个环节一定要抓好管理,确保落实。而由于武警院校的特殊性,保密审查尤为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毕业论文最终的顺利完成,甚至有可能造成无法预想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学单位还要严格督促教研室对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同时,指导教员要做好学员总体规划的指导工作,让学员对课题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思路,从而使其做到心中有数,自己积极主动着手毕业论文设计。

(二)适当为学员更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压

由于部队院校的特殊性质,学员毕业之后,不存在找工作的问题,就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没有学习的动力,很多毕业生觉得无论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好与坏都能毕业,这样就使一部分懒惰的学员应付了事。学校应该加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力度,根据学校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政策,院系应该制定出在这方面配合学校的实施策略,而具体到每个负责实施的教员本人也应该根据校、院、系、专业而制定符合相应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标准。对质量不能达到要求的学员实行推迟毕业或二次答辩等措施,使学员有压力,才能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来提高质量。

(三)适当拓宽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途径

大部分毕业生只能在学校有限的条件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教员、学员应发挥自己的能力拓宽途径。学校、教员应该利用积极为学员创造条件,使学员能够到部队结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有能力的教员,可以将学员带入到自己的课题中去。指导教员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造诣,所以对学员在这一科研领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就很深入,同时使学员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也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掌握。这样做既可以解决了学校经费问题和师生比例过大问题,还可以培养学员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实际问题的设计和科研的全过程。能激发学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提高指导效率

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要加强教研室、学员队与学员三者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在交流方面,学员队与教研室之间应该有相互的沟通与合理安排,避免学员在接受毕业设计指导与训练时间上的冲突;学员与学员之间也应当有密切联系与交流,互相了解其设计进展动态,共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另外,指导教员应及时了解学员毕业设计动态,定期检查学员进展进度以及工作的质量。通过让学员以总结汇报形式进行答疑,指导教员对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给予正确引导,由此,学员迅速调整研究方向与进度。总结汇报的方式又可以让学员提前熟悉答辩流程,增强口头表述能力。通过进行口头表述,学生学会如何对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提炼,如何在短时间内向听众解释和讲解他们的设计内容,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军校有着地方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军校管理制度严格,其学习氛围整体较浓厚,对本科学员采取封闭式管理,在教研室更有优异的研究生带动本科学员深入开展科研的氛围。其次,教研室为本科学员提供的工作机与上网机分地分区,这既解决保密问题,也避免出现学员自制力不够强而长时间上网等问题。另外,随着武警院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武警院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得到加强,不仅仅是教员自身知识丰富,而且师生比例较大,基本上能做到1名指导教员只负责2名左右的学员。相信在教学管理单位、教师、学员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作用也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高贵,何娟,周蝶飞,黄魁华,关于提高

军校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

思考,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 :

42—43

[2]韦巧燕,蔡青.提高工科院校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的探讨,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6(6):88—90.

[3]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员毕业设计质

量的措施,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6):

200—203.

[4]程国君,于秀华,董超俊,浅谈如何提

篇6

毕业设计的“任务实施”阶段决定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效果。任务驱动法的“任务实施”阶段可分为几个过程。对于明确的工程实践的实验性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查阅资料调研过程、实验方案设计过程、设备调试和实验实施过程、实验总结过程、撰写论文过程。“任务实施”阶段要让学员发挥主体作用,教员要充分地发挥引导的作用。教员不能代替学员进行“任务实施”,而是要引导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员自己解决问题。在查阅资料调研阶段,给学员布置具体任务,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准备的时间,并对学员的准备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过前期的准备,学员已对“任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要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在这一环节中,教员不能代替学员制订实验方案,但要引导学员对制订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师生共同分析找出方案中科学合理的部分。对学员提出的不合理方案,不能给予简单的否定,要和学员共同分析其中的不足,最好让学员自己分析得出方案的哪些方面不合理,自行进行改正。设备调试和实验实施阶段首先要了解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首先,由于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先设计方案中没有出现的现象,这就需要学员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对发现的特殊的实验现象,还要分析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利用已有知识不能分析的,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再分析,再修正实验方案。这个过程会培养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如果得到的实验结论与预期的有所偏差或大相径庭,学员要在教员的指导下分析其原因,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再次进行实验。对这种任务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可能要反复进行实验才能完成任务,甚至经过反复实验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情况也允许出现在毕业设计中。这个过程会让学员学到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锻炼学员的抗打击能力和耐压能力,从不断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和经验,修正自己,培养科学严谨的技术作风。在实验总结阶段,教员要引导学员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是总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更加系统地进行总结。这个阶段要求学员要以文字的形式对整个“任务”进行总结,对整个“任务”有系统的认识,并且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从而锻炼学员的归纳总结和组织写作的能力。

由于有设定的任务驱动、特定的教学情境,学员的积极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所以教员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情境和资源,挖掘学员的创造性,引导学员自觉养成分析、思考、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及再分析得出总结论的思维习惯。

三、任务驱动法的“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是培养学员在毕业设计中成就感的根本所在。在前期学员已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分析任务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学员提出的想法和建议给予积极评价,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弹药储供专业弹药包装材料改性的毕业设计来说,这一毕业设计所需的时间较长,尤其是教学任务和应用联系较为紧密,完成这种“任务”可能需要几十个学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使得这个过程中的教员评价在学员的心目中显得尤为重要。对弹药包装材料改性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任务。从“任务”的布置、准备、实施、修正和再实施的过程中,学员可能会碰到更多的困难。“任务”本身对学员的要求较高,在这种前提下,教员要不断地鼓励学员,在学员面对问题不知所措时给予适当引导;在学员按照实验方案操作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和学员一同分析原因,修正实验方案。教员的鼓励实际上是一种评价,尤其是学员付出的相应努力没有得到满意结果,其心理上遭受打击时,教员的这种评价和鼓励显得尤为珍贵。对于原创性的实验内容,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让学员进一步整理,并将实验结果公开发表或以其他形式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比较权威的机构和评价机制对学员的任务成果进行评价。如果能够成行,那么这次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员看到标志性的成果,这一激励要比教员对学员的激励强度和频度大得多,他们得到的成就感也要强得多。这种模式是当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让本科生直接接触科研和参与科研的一种模式。

篇7

合训学员的培养是我军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重大的探索,合训学员不仅要完成指挥能力方面的培训,也要同直通车学员一样进行工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毕业时以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考核。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所进行的设计过程及取得成果,是合训学员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升华的过程,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学员不可或缺的一次宝贵锻炼机会。但是,近年来合训学员的毕业设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指导合训学员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重要环节需要重点关注[1]。

1.存在问题

对于合训学员而言,毕业设计是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全面衡量学员学习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杆。近年来,教研室在合训学员毕业设计中发现往往存在下列问题:选题时对课题理解不准确,写作格式和方法不规范,剽窃他人成果等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除去学员方面的主观因素,学院、教研室、指导教员所共同营造的客观环境也是影响学员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因素。

2.重要环节

在指导合训学员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诉相关问题,就是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一些重要的环节,比如在毕业设计前做好前导铺垫工作,设计选题阶段针对合训特色做好设计和说明引导工作,学员设计阶段教员有计划性和条理性地做好指导工作,与学员管理单位做好沟通与交流等等[2],如此合训学员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将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设计成果的质量将会有很大提高。

2.1毕业设计前辅导铺垫

学校可以采取提前进行知识渗透、气氛营造等方式进行毕业设计的前导教育。比如,在大四学年初期开设有一定专业指向的选修课,为学员所面临的选题提供知识储备。从近几年教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存在部分学员毕设选题时对所选课题感到无从下手的问题,提前进行相关的教育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学院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研究”的“四小”活动,形式类同于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答辩的模式,使毕业学员能够及早得到锻炼,营造了浓厚的毕设氛围。

2.2设计选题符合合训特色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学员的毕业设计质量,合训学员的毕业设计尤其如此。在设计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合训学员的特点,突出合训特色,注意与直通车学员毕业设计区别开来。合训学员毕业后面临的是指挥工作,在培养时合训学员主要注重的是通识性知识培养、强调技能而不强调具体工程技术钻研,在设计选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选题难度应当适中,毕竟合训学员普遍存在毕业设计时间紧张的客观因素,保证学员能够在两三个月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即可,重要的是让学员体验整个研究过程,其成果的科技含量是次要的[3]。同时,题目选材应面向部队指挥岗位,不仅可以为合训学员提供岗位练兵,更能激发学员的使命意识。

2.3选题阶段说明引导

从往年经验来看,选题环节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校方只是公布出选题给学员进行选择,但缺少对每个选题进行解释说明,以及每个题目的技术背景、涉及的专业知识、发展前景等等。这就很难使学员根据自身所学和特长有的放矢地选择题目,也不利于激发学员的研究兴趣,更会使一些学员产生盲目感,选了题目也感到无从下手[4]。笔者认为,这是教员在选题上的表达缺失。在设计选题时,一般教员都会对每个题目进行各方面的考量,对技术背景和所涉及的技术知识心中有数,但这些信息并没有经过有效渠道传达到学员的手中。如果在这个环节沟通交流的工作能够做充分,那么上述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避免。

2.4设计阶段有计划性指导

学员在毕业设计时往往会自己制定一些计划,教员也要制定指导计划,并帮助学员制定研究设计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协同学员和教员按照制定好的进度进行毕业设计,这样指导时就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天天督促的繁琐,也不会让学员放任自流,便于教员对学员的进度进行监督和掌控。开题阶段要做好双向交流,为学员提供可行性指导,使他们避开误区。研究阶段,要充分挖掘学员的主动性,提供指导时不能越俎代庖,力求让学员独立解决问题。撰写论文阶段,要教会学员论文的正确写法,时时盯改,帮助学员早日养成正规的书写格式和正确的语言表达。

2.5加强沟通交流

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引导,严格考核制度。合训学员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教研室应当与学员管理单位保持经常沟通,双管齐下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使学员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学员在军校学习四年,毕业设计就是他们的实战演习,是他们由课堂走向战场的桥梁,要充分调动学员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考核环节不能马虎,一定要严格考核制度,对课题验收标准要高,以此来促进学员端正态度,保证质量。

3.小结

当前正值部队大发展的黄金期,部队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指挥人才,充实到发展的第一线[5]。毕业设计作为合训学员任职培训前的最后一次综合训练,对学员知识体系的建立、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合训学员毕业设计的指导中,若对上诉重要环节加以关注和把握,对合训学员的培养将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将为合训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任职提供有力的保证。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应当不断对合训学员的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力求为部队培养优秀的指挥干部[6]。

参考文献:

[1]单庆晓,唐莺.基础合训类学员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J].高等教育学报,2008,31(2):12-14.

[2]陈循,学历教育基础合训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5):16-19.

[3]陈南春,本科毕业设计与能力培养问题探讨[J].高教论坛,2006(3).

篇8

二、恪尽职守,认真作好本职工作

1、开学。

①新生报到,答疑解惑。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都是新生报到领教材的日子,我们对学员们提出的关于考试和开放教育的情况等问题给予认真、详细的讲解,力求把最全面最详细的信息介绍给学员。

②往届学生看成绩,报补考。

2、学习、考试。

①网上答疑,教学值班。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多面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级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最新的学校信息和课程信息。学生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在网上学习。

②报考学位英语考试,教育部网络考试。在一年两次的学位英语考试报名、准考证发放和一年三次的教育部网络考试报名、准考证发放的时间,我们都会及时通知学员,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情况,报名考试。

③发放考试通知单。开放教育每年一月和七月两次考试,考试之前,核查各位学员学费,剪裁考试通知单,方便学员领取。

3、毕业。

①毕业数据的整理,上报及修正。每逢学期末,我们要整理各位学员毕业档案、毕业信息数据及毕业照片,组织学员填写毕业生登记表;登记申请学位人员名单,让学员按照学位要求计算学科分数,组织学员填写学位申请表,整理每位申请学位学生档案、数据及照片。

②毕业证的发放。

4、招生。

篇9

通信综合演练是部队院校通信专业培养通信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组织运用通信装备的高级形式,是将体能、技能、战术理论及装备操作融为一体,全面检验和锻炼学员能力素质一种极为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是对学员四年在校学习知识的综合检验和锻炼,是加速学员尽快融入部队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对毕业学员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处置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和统筹能力的综合检验[1]。演练过程不仅涉及通信保障活动和指挥组织机构,还要依托各类通信器材、装备组建通信网络,实施作战保障训练。我校于2010年首次将指挥自动化、通信工程和电子对抗等保障专业纳入了学校毕业学员综合演练,已连续三年依托野外训练场组织实施,取得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供其他院校加以借鉴和参考。

一、开展通信综合演练的目的和意义

通信综合演练是军校通信专业战技术训练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形成学员通信保障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及胜任毕业后工作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学员按战斗进程,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通信保障模拟训练的最好方法。通过演练使学员在实兵、实装、生疏地形、复杂情况、恶劣气候条件下经受实战锻炼和考验,提高学员的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巩固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我校有关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在完成普通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坚定的献身国防信念,宽广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过硬的军政素质,良好的军人气质、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较强的联合作战意识、指挥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从事通信兵指挥与管理的高素质初级指挥军官,为成为战略导弹部队骨干军官和未来领导者坚定基础。"依据总的培养目标,按照进入情况搞演练,退出情况搞研讨、演后及时总结提高的基本原则,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培养体系和手段,综合演练作为对即将毕业学生的合成检验和能力升华的重要手段,是我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学员,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已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了初步对典型装备操作使用的能力,但由于其始终没有经过系统的、实战化的综合训练,还无法自如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战指挥和通信保障。因此,在毕业学员中开展通信综合演练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通过此类活动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

1、全面培养学员的综合处置能力

课程学习期间的装备操作训练较为单一,目的是促进和培养学员熟悉装备,掌握装备基本操作使用。而综合演练是一种近似实战的训练方式,通过营造逼真战场环境,设置技战术训练科目,培养和锻炼学员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思想作风、技战术、协同和指挥能力,增强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各种置情况的能力,培养学员发挥我军优良传统作风、协调一致、密切协作,提高通信整体保障的能力。

2、有效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

现代战争对于通信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保证顺畅、安全、可靠的通信联络,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部队院校毕业学员能够迅速适应部队环境,投入部队训练开展工作,是当前部队对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将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问题。通过综合演练能够将学员在四年内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全部运用到了"实战"当中,通过"战场"实践能够升华学员的"课堂"理论,提高学员的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为学员踏入部队能够快速适应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基础。另外,综合演练也是深化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实践环节,实现了课堂与战场的"无缝"衔接。

二、通信综合演练的设计要求

通信综合演练根据"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针对学员的特点实施针对性训练科目,提高综合演练的效果。

1、紧贴实战最大程度的逼近和模拟实战化训练

现代军事通信的方式和手段种类繁多,日趋完善,但其所面临的环境也越发复杂多变,突况层出不穷。通信综合演练就是以近似实战的各种复杂情况为背景,诱导参加演练的毕业学员,根据作战需要实施通信保障的作业和行动,目的在于提高通信专业人员在现代条件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整体通信和应变能力,是对参演学员装备运用、通信技术、通信战术等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和锻炼。通过邀请基层部队优秀指挥员担任指导,全程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存在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最大限度的贴近实战化要求。在演练中对于野战通信枢纽的开设应力求做到迅速、安全、隐蔽。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施开设,都要分秒必争有条不紊地进行,真正做到进住开设位置快、下达任务快、开展作业快、沟通联络快的"四快"要求。因此,在演练过程中,无论是人员编组、器材准备,还是场景模拟、科目演练等,都要从实战实训出发,实战中需要怎么处置,平时就怎么练,杜绝一切练为看、演为看的形式主义,真正达到实战、实际、实效的目的,练就和强化学员"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意识。

2、科学统筹合理安排训练科目确保演练安全有序实施

通信综合演练是通信工程专业学员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必训课目。但由于时间、器材和场地的综合限制,如何能够实现最佳的演练实效,需要组织机关事先科学筹划、精心准备、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确保综合演练安全有序的进行也是综合演练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升学员的参与和组织运用能力,我校积极尝试并推行在综合演练全过程中由学员兼职骨干自主设计、全程参与、科学设计、反复论证,教员把关相结合的方式,对演练的时间分配、场地安排、人员分配、科目设置、安全措施、后勤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筹划和设计,确保了训练的安全和准确无误。

三、通信综合演练基本流程和注意的事项

1、通信综合演练基本流程

通信综合演练的一般流程和其它作战流程基本相似,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临战准备阶段、开进阶段、战斗阶段和战斗结束阶段[2]。临战准备阶段是学员根据预先号令向集结地域开进前的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战备等级转换、受领任务、组织准备等;开进阶段是指学员按预定路线向指定目的地有组织的运动,主要工作是建立开进过程中及宿营时的通信联络;战斗阶段分为组织进攻出发阵地时节和组织战斗过程,前者主要是进行通信枢纽的开设和建立通信联络,后者主要是各种通信情况的处置,如无线电台遭敌干扰、通信防护与电子防御及战地政治工作等其他工作;战斗结束阶段一般包括通信枢纽转移、撤收和演练总结等。

2、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表有序展开。作战计划表主要解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始演练什么内容"等问题,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发。为保证演练的顺利展开,在筹划设计时应标注清楚可能要用到的器材和装备,以便提前准备器材、检验器材性能良好,保证演练能够顺利实施。现代通信装备数量和种类繁多(例如常用的通信装备主要有无线电通信装备、有线电通信装备、光通信装备、微波与卫星通信装备、用户装备和交换装备等),通信方式灵活多变,装备连接关系和层次结构复杂多变,呈现网络化特点。如何迅速、有效地利用现有通信装备进行组网训练,成为通信综合演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员综合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不同装备系统之间的协同训练能力的检验。因此,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表开展训练是确保演练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明确人员职能及分工。综合演练设计时应明确演练过程中教员及学员的职责分工。根据综合演练的需要,可将参与演练的教员及学员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包括指挥部、警戒组、医疗救助组、通信联络组、特情处置组、效果评估组及后勤保障组等,组长由教员根据学员的平时表现指定,成员随机编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的检验,教员作为总体把关保证演练的顺利实施。另外,还需明确各小组具体职责和任务。如演练指挥部的主要职责为:根据给定的条件,组织编写演练方案,组织演练实施;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协同作战,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做出划定警戒区,组织疏散人员等重大决定[3]。

四、结束语

通信工程专业是我校的新建专业,组建时间较短、面临的困难和任务还很多,理论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但实践操作机会较少,任课教员参与大型任务的机会不多,对部队的实际需求把握还不够准确,指导的毕业学员能力素质与部队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教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组织、多参与类似活动,在尽快提升个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为教学工作服务好,努力培养出合格的通信工程人才。另外,通信综合演练中,科学的设计演练内容是达到好的演练效果的关键,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查找不足,是促进综合演练效果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做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把握和运用。

总之,通过通信工程专业综合演练既达到了对学员分析能力、处置能力和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检验,也对教员的实践授课能力进行了锻炼和提高,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在增强学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教学效果明显,这一教学模式已被我校固化,作为毕业学员的必修课目。

参考文献:

篇10

自1978年2月6日起,全国各地相继建立广播电视大学,从而揭开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电大的内容涵盖了补偿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等多方面教育项目,由于其灵活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满足所有求学者的要求,所以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人群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电大求学,中国电大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作为开放教育的电大和普通高校一样,其重点工作都是由教学和教务两部分组成。由于生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具有不同的个人背景、工作及家庭状况,所以其教学和教务工作与普通高校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教务工作,显得就更加繁杂与琐碎,并且随时会遇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其中学籍管理是教务工作的核心,准确地说除此之外的其他教务工作,乃至全部教学工作都是以学籍管理为主线进行的。

笔者从事学籍管理工作几年来,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困难程度有着颇多的体会。在与其他同业者的交流中,我们形容学籍管理工作是“善而无功、谬则有过”。虽然这是一句笑谈,但也准确而形象地道出了这项工作的特点: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完成工作中的每一步,使之准确无误,在他人看来只是完成了一项工作,并无出众之处;而一旦出现哪怕极小的一个错误,都会造成可能无法逆转的极严重后果,影响到学员的权益,损害学校的声誉。学籍管理贯穿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段学习历程,这个纵向过程简单地说包括三大部分:学员的入学与注册(新生报到、注册,老生注册),学员学籍异动(转学、转专业、退学),学员毕业(毕业申请、毕业准备、领取证书)。从横向来说,上面的每一过程又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都由分校进行具体的信息采集,整理后汇报至省级电大,由省级电大反馈和批复,特定情况如新生学籍建立、信息更动、核发毕业证书等还要经省级电大向中央电大报批。而将学员、分校、省级电大、中央电大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我们从事学籍管理的人员。作为电大负责学籍管理的人员,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而对所有的工作对象,尤其是学员必须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为了达到以上要求,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方法加以介绍,以供他人借鉴。

一、设置个人工作日志

学籍管理的日常工作十分繁杂与琐碎,为了避免各项工作及细节的遗漏,本人在网络个人终端建立了个人工作日志,将日常工作及其他临时工作的日程、要求及简要情况录入其中,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及删改,并将其设置为开机提醒状态,这样就避免了遗漏问题,并且根据日志对近期或远期需待进行的工作和解决的问题有充足的预案时间。

二、设立学员补充档案

每个学员从入学开始便建立了其学籍档案,其内容包括学员整个学业过程中所有关键信息,这个档案即使在学员毕业后都会保存在电大毕业生档案中。但这个档案保存的是学员基本信息,相对简单。为了便于工作,本人对经手学籍的每个学员都建立了补充档案,内容除了学员标准基本信息外,更多的是涉及学员学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补充信息。比如需补考科目、需缴费情况、电子图像信息采集、学籍异动的申报材料、学员对各项通知的反馈等,这样就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学员的现实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要求、通知和指导,使其顺利地完成学业。具体的档案模式可以选择比较直观的表格形式。表格前面部分是学员基本信息,后面部分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和删减,每一项针对学员的工作都要增加一格,格内是完成情况的标示,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备注说明,这样每个学员需完成项目均一目了然,便于任意时段的总结和有针对性的提醒和通知,也便于对任一学员当前和历史的情况进行查询。如学籍管理负责人调离此岗位,继任者亦可通过此档案对学员学籍管理情况迅速了解,开展工作。

三、利用多种媒介和通讯工具建立通讯网

由于电大的办学特点,其学员大部分为不脱产学习,简单地说,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来学习。鉴于这种情况,学籍管理负责人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通讯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几乎所有的通知都是靠这种通讯方式来进行的。在过去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张贴布告通知、信件通知、电话通知是主要手段,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对学员的通知一直是让学籍管理人员棘手的工作。而现今手机的普及、网络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方便。作为学籍管理者更应该利用这些工具完善通讯这项工作。本人在这项工作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利用校讯通及时各项通知;协助各班级建立QQ群,将所有通知在第一时间;对于联系困难的学员,除以电话的方式主动联系外,也可在班级QQ群上求助他人进行联系;对学员联系方式的变化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变更信息,以加强相关人员的联系,最大限度做到通知的及时、准确,使要通知的信息在相关人员之间形成多层次的、广泛的传播。

四、建立信息及时变更和核查的工作方式

由于电大学员的个人情况的多样性,每个人的情况、信息也在随时变化,为了学籍管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就必须掌握当前最新的、最准确的学员资料信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及时收集最新信息、不断更新资料、随时对资料进行核查。首先对学员模糊的、可能已变更的信息要及时核实,并立即变更存档信息,这样就不会因为错误的原始信息的使用造成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因为一个错误信息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在最终修正是很困难的。同时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核查存档信息,所谓不定期核查即每次信息变更后要核查此变更信息是否与已存档其他信息存在不符合或冲突的情况,如存在便需要再核实、再变更、再核查。所谓定期核查就是在每隔一段时间对存档信息进行一次核查,主要目的是核查是否有信息变更遗漏的情况和信息变更错误的情况。

五、实施七步工作法

在学籍管理工作中,通知学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统一活动的工作也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学员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家庭情况、社会情况均存在差异,所以召集学员在统一时间地点进行诸如填表、图像采集、信息核对等工作十分困难,每次都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因为遗忘、时间不允许、家庭原因等而耽误,而这些工作又是十分重要、不能遗漏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学员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本人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采用七步工作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在工作开展之前较长一段时间进行通知,并要求其做好准备。(2)临近一周前再次通知,并对个别存在问题学员提醒,使其提前解决存在问题,并要求不能到达学员及时回复。(3)提前两天再次通知。(4)当天对工作进行情况总结,对学员完成情况进行梳理。(5)针对每个未完成学员情况,告之其未完成原因和其后续需进行的工作,通知其补漏的最终时间。(6)按期补漏。(7)总结并上报最终完成情况。通过这种反复的工作方式,在实际进行类似工作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无障碍接待

篇11

(三)提高学员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每组学员的授课特点、授课内容不同,授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各异,不但学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对于学员队干部来说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队干部可以从学员授课的内容、课件中接触到许多有特色的图片以及时代元素,促进队干部授课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员队干部通过学员授课,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为切实加强学员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员政治思想素质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二、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青年学员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很强。在校期间由于课程设置、所处环境、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针对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特点,确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白立身做人的道理,打牢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础。

(一)四年本科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1.一年级注重打基础第一学年是学员了解部队、认识院校、打基础、求发展、培养军人品格的关键之年。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的学员,特别是参加高考入学的普通本科学员,入学动机各异。有的学员是服从家长的意愿报考,有的学员是出于好奇报考,他们对于公安现役部队的职责使命、任务并不清楚,对于学习生活也不太了解。在大学一年级,要经历入学新训,而有些同学对于艰苦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缺乏心理准备。再加上生活上、学习上的适应等问题,使有些同学出现厌倦心态,甚至出现要求退学的现象。这一阶段,对于普通本科学员来说,既要完成从社会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又要完成从地方中学生向军校大学生的转变;对于战士学员来说,需要完成从部队战士向军校学员的转变。因此,为配合学员入学训练教育,这一阶段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学员的转变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学员了解部队光荣传统,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开展军史教育,学习我军的光荣历史和公安现役部队的发展历史,了解公安现役部队的任务特点,激发学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员学习热情。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端正入学动机,确立服务思想;正确认识自我,尽快完成转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注重自我完善,力求人际和谐;了解现役部队,热爱所学专业。

2.二年级注重抓提高第二学年是学员各方面开始加速发展,逐渐从普通学员到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进步之年。针对部分学员升入二年级后自身要求有所放松,学习成绩拉开档次,产生心理波动等情况,做好典型引路、榜样激励、舆论引导等工作,使学员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品德修养和军人养成。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弘扬革命精神,培养爱军意识;树立忠诚意识,坚决听党指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培育健康人格,保持身心健康。

3.三年级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学年,是学员由知识素养向能力素养转化的重要阶段。学员在经过暑假到部队的认识实习后,初步了解到未来工作的环境,同时逐步由基础课转入专业课的学习。这一阶段学员成才意识和危机感增强,要重点强化其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为此,大三阶段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加强自身修养、铸就和谐人格;正确使用网络,发挥育人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保持良好心态,注重自我教育;遵守规章制度,慎重对待婚恋。

4.四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准备第四学年,是学员逐步走向成熟、成才的一年,面临考研、毕业实习、工作分配、支边等现实问题。这一阶段,学员思想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要注重做好学员的教育疏导工作。一方面,要引导学员继续努力学习,为实现由合格学员到合格指挥员的转变,为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教育学员敢于面对现实,自觉服从分配,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为新的人生起好步。由于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毕业后,多数会从事执法工作,在课外思想教育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牢记历史使命,提高自身能力;保持健康心态,正确对待考研;善始善终律己,培养战斗精神;筑牢思想防线,廉洁依法行政;报效伟大祖国,自觉服从分配。

(二)三年专科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1.一年级注重适应转变根据专科队学员都是来自于基层部队一线战士的特点,尽快使学员适应学习生活,完成从部队训练、执勤到院校学习任务的转变,使学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品德修养。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端正入学动机,尽快完成转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树立忠诚意识,坚决听党指挥;注重自我完善,力求人际和谐;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2.二年级注重全面发展针对学员升入二年级后由谨慎交往、小心处事,转变为思想出现松懈,个性明显张扬,学习成绩拉开档次,产生心理波动等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员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同时,要强化学员适应社会和部队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全面发展;正确使用网络,发挥育人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慎重对待婚恋;培育健康人格,保持身心健康。3.三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培养专科队学员进入三年级,面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一阶段,使毕业学员一方面继续努力学习,善始善终收好尾;另一方面教育学员勇敢面对现实,自觉服从分配,为新的人生起好步。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牢记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铸就和谐人格;培养健康情趣,注重自我教育;善始善终律己,培养战斗精神;筑牢思想防线,廉洁依法行政。

三、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公安现役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军事化管理体制的优势,构建“以学员队为单位、以队干部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学员政治思想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本思路针对在校学员大部分是“90后”,其世界观趋向现实化、个体意识趋向个性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甚至一些学员还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思想特点,以学员队为单位,成立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小组。根据统一下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小组集体研究备课,采用学员代表上台讲授、开展学员主持并参加的辩论、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传统的学员“被动的填鸭”为“主动的探索”,使学员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现队干部与学员之间、授课学员和听课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篇12

引言

根据开放教育本科英语(教育方向)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员在基本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进入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设计环节即毕业论文设计是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本文中,笔者基于近五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基础,阐述了开放教育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分析了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开放教育本科英语教育专业学员所写的毕业论文除了学术性(scholarly)、创新性(original)、规范性(formal)这几个毕业论文的基本特征外,还应体现英语教育的职业性(professional)和过程性。

(一)毕业论文的设计应体现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原则

所谓“学有所用”,学员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真正解决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就“教学行为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面向全体学员以讲座或课程的形式进行指导。整篇毕业论文至少要体现有四次教学研究记录或教学日记;要有一次课堂教学的录像或录音;要有原始调查问卷,或座谈的录音等,以保证教育教学这一职业性的凸显。

(二)毕业论文的设计应该体现过程性原则

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经过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项目报告几个阶段。学员的研究必须针对其课堂中确确实实反映出的问题,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要求,实施阶段必须严格监控,保证有一个月的实施时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要如实评估,项目报告,亦即论文必须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要体现指导过程。整个设计环节由5个环节组成:

1.项目启动:指导教师可采用集体或分散等指导方式,介绍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布置研究任务;

2.问题分析和方案设计:学员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3.项目实施:学员通过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4.项目评估:学员运用评估手段和方法,对项目的事实情况及结果进行评估;

5.项目报告:学员根据论文写作规范,用英文写出正文4000词左右的项目报告,同时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原始材料。

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项目启动是整个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问题分析和方案设计确定论文研究方向;项目实施是论文实用价值体现的关键环节;项目评估是对论文学术价值的提炼;项目报告是对整个写作痕迹的保留。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二、撰写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的学员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除了完成一般毕业论文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以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还需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想顺利完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学员要从论文的选题、时间安排及写作心态三方面同步着手。

(一)选题问题

开放教育学员本身写作水平不高(大多学员学历为中专),面对论文选题往往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求大求空,无法驾驭论文写作。要解决毕业论文选题难这个问题,在具体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中,指导教师则需着力推进“两个兼容”原则。该原则有利于学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学以致用。

1.原则之一: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兼容。由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的学员大多数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驾驭本专业与自己工作实践联系紧密的论文选题会相对来说容易得多。其次,学员对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思考,整理和提炼教学心得,再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的论文很有实践性和指导性。最后要注意在强调联系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不能轻视了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学员通过英文写作锻炼了英文写作技巧,同时也对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进行了写作实践。

2.原则之二:个人特长和实际情况兼容。学员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还要考虑自己的特长、综合知识水平、学术科研能力和客观条件。学员最好选择自身擅长并且有一定兴趣的题目。擅长能表现出学员对该论题有较深的认识思考及一定的实践经验,能降低写作难度,更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素材充实,个人见解深刻,针对性强。指导老师可帮助学生对历年的论文题目进行归类,然后就每一类给出具体实例,让学员亲身体验,和学员共同探讨,寻找自己感兴趣、熟悉或是能驾驭的题目。历年论文题目基本可划分为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学生心理研究、学科思想、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二)时间问题

由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学员大多为成人或在职中小学英语教师,工作负担沉重,家庭生活压力大,在完成工作任务和照顾好家庭之余用于论文写作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因此时间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是毕业论文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保障。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教学计划中留出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本身就非常有限,且由于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面临毕业,论文已无延期上交的可能性,因学员自身不够重视或工作忙等原因最后只能选择放弃论文答辩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改变这一无论是学员还是指导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笔者建议首先学员应当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毕竟三年所学,毕于所写。学员应当处理好学业与工作的关系,充分、高效地使用业余时间进行论文方案的实施及撰写,对写作过程中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耐得住寂寞,忍得下艰苦。其次,作为指导教师则应确实把握好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运用E-Mail、手机等现代化联系方式,或告知学生可进行双向语音或视频联络的网址(例如雅虎通、QQ、MSN等)充分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到位,引导学员逐段完成论文,渐入佳境。按时间安排逐项完成各项写作任务还有赖于指导教师对学员的阶段性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心态问题

学员积极的写作心态,是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积极心态的创立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学员自身养成。

1.指导教师要为学员设置成功目标。在长达半年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学员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导致论文写不下去时,应不厌其烦地进行鼓励。为了使毕业论文顺利完成这一远景目标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指导教师可以对远景目标进行分解,放在每一个写作阶段,逐一完成,使得远景目标的实现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2.学员对自己的论文写作应持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一种对任何人、任何情况或任何环境所把持的正确、诚恳而且有建设性,同时也不违背法律、道德和人类权利的思想、行为或反映。积极心态有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下图是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05-2011年部分毕业生毕业论文心理状况调查表,可以反映出由于持不同心态的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写作会产生的不同结果。

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05-2011年部分毕业生毕业论文心理状况调查表

上表显示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放心的,这样的心态必然会引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混学、浮学现象严重,缺勤、论文抄袭、拼凑等现象屡禁不绝。这些与上述消极心态有直接的关系。在艰辛的毕业论文创作过程中,学员应抱积极心态,把自己遇到的种种失败看成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不论怎样,坚持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在近五年的指导毕业论文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具有积极心态的学员写作目标明确,动机强,遇到写作困难时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写作进展速度快。而具有消极心态的学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时,往往遇难而退;面对种种写作困难采取逃避或是蒙混过关的办法,其结果往往是论文不能按时上交,延期毕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坚持“两个兼容”原则指导学员选题,合理安排论文撰写时间,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撰写心态,能较好地体现电大开放教育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宗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当前毕业论文写作的尴尬状况。毕业论文是一个极其艰辛的实施过程,只要学员合理安排好论文写作时间,保持积极的写作心态就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参加论文答辩,达到个人的学术研究高峰。

【参考文献】

[1]黄芬香.开放教育文科类毕业论文评价模式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4):34-38.

[2]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3]曹文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研究――基于上海电大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J].研究与交流,2007(5):11-13.

[4]王正东.流程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追踪管理模式[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5-127.宋立平.毕业论文写作指导[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12.

[5]杜祥培,尹跃妮,欧阳中万.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3(9):75-77.

[6]司景萍,高志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3):43-46.

[7]顾冀梅.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2):164-165.

[8]郑秀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36-439.

篇13

近年来,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铁路快速发展与人才制约的矛盾尤为突出,迫切需要从铁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抓起。加强大学生毕业生早期培养对于提升铁路人才队伍素质,改善铁路人才队伍结构,适应铁路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实施持续深化培养,进行专业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管理相关学科等教育培训,其目的是要适应铁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对岗位人才提出的较高要求,为铁路现代化培养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学科具有鲜明轨道交通特色的重点大学,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高度,积极为铁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自2010年以来积极承担铁路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试点培训工作。学校采取研究一培训应用一总结研究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几个关键问题

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是铁路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对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培养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学校结合这个培训项目,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项目如何开展与落实,如何使培训达到目标与预期效果,如何体现培训的示范作用以及如何使该培训系统化与制度化。

首先,进行目标定位研究,从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素质特点、人才成长规律、个性化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培训对象与学习内容匹配;其次,对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探讨教学如何深入、典型案例选择与教学、学习兴趣如何得到激发,使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法相协调;再次,进行教学保障研究,研究教学成果如何提升与推广,教学内容如何丰富,学员与培训教师如何交流与互动,自主学习如何体现,等等。

二、培训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优秀大学毕业生是铁路企业的基石,是铁路和谐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同铁路大部分职工相比,他们文化程度较高,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活跃,开拓进取精神比较强。但由于从业时间不长,知识能力与现场实践的融合明显不足。主要是不同程度地缺少对铁路行业优良传统和我国铁路历史的深刻理解,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工作经验几乎没有,协调能力欠缺,缺少做群众工作的基础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因此,对有发展潜力、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校进修学习,把他们尽快培养成为具有献身铁路事业的精神和水平高、能力强、知识面广、德才兼备的青年业务骨干和干部后备人选。

1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特点

鉴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特点及知识结构特征,对他们的培训必须做到起点高,针对性强,突出实用性,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优秀大学毕业生是带着大量的现场实际问题来参加培训的,他们期望在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因此,学员参加培训的目的性强。如果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培训没有针对性,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和目标。

2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优秀大学毕业生在现场经过三到五年的基层锻炼后,工作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增强,其职业发展方向也初见端倪。此时,如果经过适当的培训与引导,其能力结构可以较快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能力型转变,素质结构也会由传统经验型向开拓创新型转变。因此,培训要结合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和发展需要进行。

3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使用与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铁路职工队伍的现状,将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基层领导干部与业务骨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铁路管理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

铁路业务骨干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一般来讲,人才的成长递进过程包括知识准备期、积累磨炼期、调整融合期、优势展现期、成熟稳定期等,其轨迹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突变的过程。因此,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培训不能一蹴而就。培训是长期的、持续性的,要形成一种人才培养与使用相匹配的机制。

4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

培训要适应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的具体体现。这些优秀大学毕业生来自全国18个铁路局,尽管培训班按专业进行了划分,但由于他们在大学所学专业不尽一致,工作岗位有差别,个性特征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培训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要根据学员的上述特点和因素,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要多下工夫,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方法研究与应用

随着培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培训形式和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要把培训中新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学习与解决铁路现场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学习带研究,以研究促学习,把研究铁路建设、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工作难点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学员研究问题为主,教师讲授知识为辅,使学习和研究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这就需要对培训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找出适应这种培训的方法。对于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时采取哪种教育培训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选用。

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培训、问题研讨、专题讲座、综合培训、英语培训、拓展训练。内容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纵观已有的教育培训方法,鉴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与接受能力,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类别,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或综合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1 讲授法

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通过教师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它在说明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启发自觉学习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对学员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讲授教学,学员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知识学习,了解本岗位专业领域较为全面的知识,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目标等。我们在一般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2 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员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实施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探索过程等),并且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学员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进行与现场紧密的专业知识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3 研讨法

研讨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员实际,给出相应的讨论题目,由学员根据所学理论与亲身实践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研讨式教学,学员可以把自己的职业经验和社会经历带入课堂,使得教与学处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中,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开拓学员思路,增加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互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专题讲座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借助案例创设一种情景,让学员通过参与,获得一种认识或提高某方面能力,是一种“在干中学”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如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实施(提前准备背景、相关知识,包括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鼓励多角度的发散思维)等。它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专业应用背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训前应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认真的选聘。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特别适合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我们在进行与学员工作关联密切的专业知识培训中使用该方法,深受学员的欢迎。

5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积极倡导让学员学会自觉地思考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够和其他人配合完成某一项任务。它总的原则是根据不同培训目标、内容,按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调适培训过程。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员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有利于培养学员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综合培训、英语培训、拓展训练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四、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保障措施研究

1 积极研发泛在教育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的研究,准备在铁路继续教育培训中通过建立泛在教育平台,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运用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的机会。

由于现代网络和通信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在职教育培训的全覆盖。该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教学内容预告。包括培训专家、研讨主题、教学重点等信息,方便学员进行预习。

(2)网络课堂。通过这个平台,网络课程,实现全员共同学习的目的。而学习者也可以以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相关课程。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人学习空间。

(3)博客论坛。论坛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实践应用以及情感交流等子模块。

(4)交流学习。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建立学术沙龙和校园茶座两个模块。这两个学习模式下,还设有好书推荐、个人学习历程等子模块。

2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资源库,实施资源共享与传播

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成员之间资源的共享,可以设置动态前沿、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目录,包括铁路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实践研究、应用案例等。网络资源库保存有各个培训阶段中专家的教学课件、视频材料等,可以十分方便地提供给培训学员使用。

3 培训单位建立铁路信息跟踪与调研机制,开展培训需求研究

培训单位通过建立铁路发展信息的跟踪和调研机制,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及时了解铁路相关专业领域新技术新装备的最新动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技术装备的应用,以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现状。

(1)确立信息收集的重点。信息收集工作对于培训工作而言是首要条件,而且信息收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培训工作的效率。应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信息收集重点。收集的信息包括铁路行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改革、战略目标、岗位需求等。

(2)收集、整理和研究培训需求

培训班开办之前,应根据送培单位的要求和培训对象的需要,对培训需求分析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对象的状况来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授课。

4 建立稳定的培训师资库

行业培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极强,只聘用一个学校的师资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为提高培训的水平,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国内外大学教授、企业工程师在内的较为稳定培训师资库。多元化的师资,将给培训增添新气息,带来新理念。既开阔了新视野,又提高了培训效果。而建立专家库,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收集教师信息等基础工作,建立数据库结构,然后才能逐步地完成。

五、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的研究

为了使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并起到示范作用,使之成为一个良性的长效机制,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在行业内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

铁路行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权宜之事,它关系到铁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应该成为铁路行业内部的一项系统工程。

(1)正确定位。把培训放在铁路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大系统中来考虑,进行定位。做到高起点、远规划。对待此项培训,必须杜绝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

(2)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对培训机构要精心挑选,优中选优;对培训内容要统筹考虑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对培训经费要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3)近期与长远结合,培训与使用结合。要考虑当前培训与长远的学习计划相结合,当前的培训与未来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培训主管部门要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机构要认真做好服务,学员要明确培训目标。

2 建立和谐的培训管理机制

(1)实行优秀大学毕业生培训的零距离管理,即信息反馈灵敏、工作运转灵活、调控及时有力、制度严谨规范,充分体现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基地、用人单位、参培学员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2)形成良好的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即对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等环节,要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管理局面。

(3)坚持与完善学员、培训基地、培训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培训质量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培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3 建立严格的培训评估与选拔任用机制

考核的对象是培训机构和学员。对培训机构的考核通过评估来进行。包括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以及学员通过培训后所取得成效的评估。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前),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科学、合适进行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学员离开培训机构前),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学员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单位后),评价学员在参加培训后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内容。

要把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与使用选拔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先培训后选拔,不培训缓提拔的制度。要把学员学习考评结果作为使用与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要让学员充分看到培训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从而扩大培训影响,产生马太效应。

六、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既要构建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体系,研究在较短培训时间段内,如何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优化,又要完成培训目标,所以在项目的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持续培养培训学员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学习基础差异大,使得教学难度加大;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培训系统性不足;三是如何实现从培训到培养的转变、由素质高向能力强的转变,这里存在很大的难度。

2 应对措施

(1)成立覆盖本项目所涉及各专业的培训专家团队,使培训力量得到保障。考虑到学员知识背景的不同,部分教学内容可考虑分小组进行差异化教学。

(2)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培训时间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今后在泛在教育平善后,可考虑充分利用该平台实施大学生持续教育培养。‘

(3)加强与铁路行业培训主管部门和铁路企业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强化学员的学习能动性和成才意识培养。

七、结束语

2010年,受铁道部人事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共举办了13期铁道部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班,培训学员800多人。总结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全过程,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认识到了不足。为不断完善该培训项目,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能力建设,重点积极研究开发泛在教育平台;不断开发符合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的培训课程和教材、课件,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有铁路特色的培训体系,并充分发挥培训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把握培训工作的发展节奏,及时总结培训经验,不断改进培训工作,以满足铁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为己任,为我国铁路的和谐发展和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重天,等.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管理[J].中国铁路,20ll,(3):1―5.

[2]李云红.多措并举搞好铁路职工适应性培训[J].成人教育,2010,(1):55―5 6.

[3]于子涵,郭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09,(8):59―61.

[4]王晓棉.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体系的探讨与实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1):49―51.

[5]刘剑锐.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5):57―58.

[6]金建兴,叶仁荪,徐晨燕.欧洲铁路人才培养使用情况及其启示[J].铁道经济研究,2006,(4):加一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