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业型城区创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总体目标:到2013年底,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用3年时间,通过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使我区创办企业和项目的成功率和稳定率大幅提高,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
具体工作目标:3年内全区实现新增创业人数3000人,参加创业培训人数500人,成功帮助约2000名劳动者创业并带动社会就业大约4000人。力争达到:小企业平均创业成本30000元以上、创业初始成功率为60%、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80%上、创业企业1-3年存活率达70%以上、创业服务满意率为95%以上、创业带动就业率为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从我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我区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具体分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启动实践阶段。依托“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整合园区资源,创建“区创业孵化基地”,区政府投资2600多万元,开发提供创业基地约3500m2。为20家符合创建条件、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入孵化基地,提供3年场地租金优惠、优先安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等优惠支持。
第二阶段:推广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总结创建工作经验,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支持,在全区7个街道(镇)全面推广创业带动就业创建经验,扩大创建覆盖面。依托外砂镇“中华毛衫名镇”、“省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单位”,祥街道“日用化学产品技术创新专业镇”,“集镇商贸区”,新津街道“包装印刷专业街道”、“珠江路美食一条街”,金霞街道“电子技术创新试点专业街道”以及珠池街道“电力电器专业街道”等地方特色经济和基础,充分利用各街道(镇)闲置厂房、场地和专业化市场等设施,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为城乡约200家创业者提供更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孵化服务。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建设资金约700万元。
具体步骤:
创建工作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底-年)。(1)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工作组织协调机构。(2)成立“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专责小组”。(3)制订“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方案”。(4)请市局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勘点和指导。(5)申请启动资金。
第二阶段:组织发动阶段(年底-年)。重点做好四项工作:(1)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部署创建工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2)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创建氛围。(3)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4)整合资源,做好创业孵化基地的立项、规划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年-2013年)。主要落实五项工作:(1)成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队伍。(2)建立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制度。加强创业项目的开发推介,研发、收集、购买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适合创业者需求的新项目,形成创业项目库,供创业者参考。(3)加强对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后续服务,使参加培训的创业者成功创业率50%以上。(4)加强拓展创业融资渠道。(5)争取完成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创业载体及服务体系。
第四阶段:自查迎检阶段(2012年)。重点抓好三个“确保”:(1)确保按照进度安排,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2)确保创建工作的系列政策得到贯彻实施。(3)确保各级财政对创建工作的支撑力度。对照相关创建标准和要求,查漏补缺,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收集创建工作的资料表格,建立工作档案,做好自查验收工作,迎接省的评估验收。
四、主要工作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人社局,牵头负责创建的具体实施工作。各街道(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大辖区创建工作的力度。制订出台《区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区“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实施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创业主体,树立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营造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1、完善创业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区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区扶持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区专利技术实施孵化基地和软件园入孵入园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结合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继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订创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和信贷扶持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并带动就业。(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2、拓宽创业空间。
(1)放宽准入领域。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以及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对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的行业项目,暂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许可文件的,工商部门可先核发一年有效期的筹建营业执照,完成前置审批手续后,再办理变更登记。(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
(2)放宽登记条件。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降低到3万元,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0%即可登记,其余部分可在两年内分期缴付。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在集贸市场或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免予工商登记,并免收各项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退伍人员、残疾人等创业人员投资创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工商登记并按国家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登记注册费用。(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区民政局、区残联)
(3)放宽经营场所要求。按照国家和省鼓励劳动者创业的产业指导政策,引导创业者进入国家、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开展创业。允许企业(公司)、个体工商户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注册,具体凭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以及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办理。各级政府投资兴建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各类经营性市场、商铺,应预留一定比例的摊位优先租赁给初次创业者,并在租赁费、管理费收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国土分局、区城管局和各街道、镇)
3、落实税费优惠。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的实际情况,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收手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牵头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
(2)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毕业2年以内的大中专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登记失业人员以及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经同级就业服务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区工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团委、区残联、区妇联)
4、培育创业主体。
(1)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创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如就业后其家庭月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继续保留6个月的低保待遇。对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税费减免。(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协办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和各街道、镇)
(2)鼓励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创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及其部门所属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要为创业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提供劳动保障(人事)事务,并免收两年费。(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工商局、区团委、区妇联和各街道、镇)
(3)鼓励复员退役军人创业。本省户籍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凭退出现役证明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牵头单位:区工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
(4)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引导农民从事高科技种子、种苗产业或其他农业新品种生产,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的,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要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给予适当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牵头单位:区农业局和各街道、镇;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妇联、区团委)
(5)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及有关部门可在用地、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
5、融资信贷支持。
对经专家评审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或孵化项目提供优惠的孵化基地。并对持续正常经营并能有效带动辖区居民就业的企业或孵化项目,优惠1-3年场地使用租金。对符合区专利技术和软件项目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安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等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区一次性分别奖励企业5万元和3万元。对通过省级鉴定且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每项补助企业2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和各街道、镇)
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创业工作的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38号)的规定,将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5万元,扶持本市户籍的城乡创业者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至8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全额贴息。对符合现行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条件的城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妇联;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团委和各街道、镇)
6、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1)鼓励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实体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补贴时间,除对招用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不超过3年。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对象、范围和认定程序,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府[]142号)规定执行。(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社保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和各街道、镇)
(2)鼓励小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产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社保分局、区工商联)
(3)鼓励初创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初创企业当年新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对招用人员属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周岁以上或被征地农民的,同时给予企业岗位补贴。(牵头单位:区人社局、社保分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和各街道、镇)
(4)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支持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当地政府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协办单位:区经信局和各街道、镇)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创业能力
1、扩大培训范围。要积极开展以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等为重点的创业培训,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提高全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2、创新培训模式。要创新培训模式,全面实施“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SIYB)的创业培训项目。区职业培训中心要强化与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活动,提升创业能力。建立起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机制,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需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培训服务,结合各街道、镇的实际和产业特色,发挥当地头企业在师资、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实现培训与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的紧密挂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3、提高培训质量。要充分发挥区创业培训基地的主导作用,从培训标准、师资队伍、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提高创业培训的合格率、考证率。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和质量考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要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4、实行培训补贴。通过实施创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补贴等办法,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复员退伍军人等参加创业培训。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可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或创业培训补贴。对经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律取消贷款担保,由经办银行凭《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审核放贷,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万元以上。对合法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可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人数扩大贷款规模,贷款额度每人最高可达3万元。(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协办单位:区民政局、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团委、区妇联、区残联和各街道、镇)
(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1、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尽快搭建创业信息、政策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评估推介制度,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充分发挥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创业项目资源库和创业指导中心,加快形成创业服务专兼职队伍,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和各街道、镇)
2、完善创业服务内容。根据创业者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信息咨询、创业申办、登记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及时提供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管理办法,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政策便利。(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协办单位:区科技局、区公安分局和各街道、镇)
3、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各有关部门要依法规范收费行为,行政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收费行为。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牵头单位:区监察局、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协办单位: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单位)
4、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要通过多方融资方式,整合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孵化基地,并努力提高孵化基地规划和建设水平。各街道(镇)要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闲置土地或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要为进入基地孵化培养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竞争力,提高创业稳定率。(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和各街道、镇;协办单位: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国土分局、区城管局)
篇2
童年不在,但兴趣可以在,学习更可以在。
也许这是他们一直以来不曾放弃的梦想。喜欢唱歌,喜欢画画,但苦于没有条件进行较专业的学习,不得不在艺术殿堂外徘徊。
也许是他们儿时的小小遗憾。会演奏乐器、会舞蹈的同学凤毛麟角,是他们曾经羡慕的对象,这种羡慕一直埋藏在心里。
也许这是他们内心对艺术的向往。他们过着稳定的生活,衣食无忧,生活按部就班,却在艺术上匮乏。K歌的时候发现自己五音不全,签名的时候发现自己书法太烂,他们需要重返课堂,追追艺术的脚步。
与其说他们为自己补上了一课,延续着小时候的梦想,不如说他们内心燃烧着一团火,希望现在的生活有些小变化和小惊喜。
他们不同于孩子,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是最重要的事。他们也不同于退休的人,有大把时间可以进行各种学习。他们只有在工作之余,抽空上上兴趣班。只有在忙碌间隙,把学到的艺术知识加以练习。
篇3
1 构造层次分析模型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即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一般要求,又必须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的特点,因此存在区域差别和问题是自然之事。为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园区发展的现状,在研究和确定评价指标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尽可能选择全面反映所有方面的各个指标,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并将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整体。
(2)可采集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尽量选用统计年鉴中的指标,以保证数据的统一、系统、科学性。
(3)客观性原则。在确立指标体系时,选取指标时应尽量采用相对比较客观的硬指标,尽可能不用常常被带入较强人为主观因素的软指标。
(4)动态性原则。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个动态的体系,即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当前,评价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大多参考使用区域工业化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将反映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分为三类,即经济类指标、经济效益类指标和技术类指标。经济指标更多地反映工业的规模和效益,是投资、经营和历史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效益指标则能准确地反映区域工业的内涵,即发展能力;技术类指标则反映工业的技术水平。如需强调对工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应选择较少的经济指标和较多的经济效益指标。
党的十七大和十分别提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成为了―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本文选择园区发展集成模式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3个指数。
全面发展指数:主要是考量区域复合系统或子系统的发展程度,包含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水平等三方面的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数:是区域复合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它是判断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是否协调发展的准则,由反映经济潜力、社会发展潜力、生态承载力的三方面指标构成。
创新发展指数:表示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创新投入、过程、环境、产出的四方面指标。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工业园区发展集成模式选择指标体系结构框架(表1)。
表1 工业园区发展集成模式选择分析框架
1.2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指该区域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是对工业产业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受其自身区位、资源、市场、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地区风俗民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现今国内各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以及调节机制方面都基本类似,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简单粗暴地追求提高GDP向可持续性发展转变。现本文按一般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以下四种备选模式:
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充分表现 “投入―产出”模型在园区发展模式上应用。即按原规划及现区内产业发展状况和对市场的预估,重点扶持和发展主要支柱产业,以此带动整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不分主次产业模式:与主导产业模式相反的发展模式,即不确定主导产业,平等对待和支持区内各产业和企业。
特色模式:明确园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以建成国家或省级的基地、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创新驱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产业联动、综合性的新型园区。
市场主导模式:与前面三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计划性、规划性。即市场是让其运作和如何运作的唯一驱动力。
根据园区特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借鉴,对照前文中设定的选择指标体系结构框架,最终由与园区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承载力、创新投入和产出等十个方面选出129个基本指标构建评价指标库。但因遵循上述基本原则运用定性分析方法预选出来的评价指标,容易受到主观判断的局限性影响,可能会出现交叉或雷同的现象,也可能会存在过多地偏重考虑某一方面内容指标的情况。因此需用正确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再筛选,避免筛选的指标过多或不当、丢失某些重要信息,影响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代表性:
首先,我们设想有n个可反映要素同一侧面或聚为同一类的指标存在,如:a1,a2,…,an。
(1)对相关系数矩阵R进行求解:
rij=1-■
R=■
(2)计算平均值■:
■=■(■r■2-1),i=1,2,…,n 公式(1)
得出的■值是对a■与其他个指标的粗略反映。
(3)比较平均值大小:
篇4
一、基本成绩及做法
2009年以来,宏伟区区委区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统筹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项事业发展中,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把以人为本、充分就业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围绕着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性开展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就业指标。
今年上半年,宏伟区就业再就业主要指标也得到较好的完成。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387人,完成市目标4000人的85%。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140人,完成市目标200人的70%,带动1400人就业,完成市目标2000人的70%。实现普惠制培训4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0人。完成市目标1200人的53.3%。创业培训100人.完成市目标200人的5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万元,完成市目标600万元的67%;小额担保贷款到期回收率100%。上传空岗信息2980个.完成市目标5000条的59.6%。困难家庭毕业生当年实现就业。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创业基地入驻企业10户,吸纳就业300人以上。实现街道(乡镇)、社区(村)就业信息联网。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所有乡镇都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所,村设有劳动保障协理员。失业保险扩面新增800人,完成市目标600人的133%。参加失业保险人员全部建立个人缴费记录。
宏伟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业绩的取得,究其根本主要是坚持了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1.加大职业介绍力度,多渠道促进就业。2009年,劳动就业局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中心的综合职能,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活动,大力推进实名制就业。一是通过大型招聘会,促进就业工作的落实。2009年宏伟区|举办三次大型招聘会,向企业推荐用工1200人。4月15日,在文化宫广场举办2009年全区民营企业春季用工洽谈会,共有37家企业参加,提供1163个就业岗位,有20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达成就业意向523人;5月15日至21日“民营企业招聘周”期间,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专场招聘会,总计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9月28日,在汇华宫广场举办宏伟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暨秋季用工洽谈会,32家民营企业参加,提供710个就业岗位,有12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达成就业意向428人。二是通过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困难群体就业。4月份开展全区人力资源普查,全面掌握我区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基本状况。制定了岗位援助、政策援助、培训援助、服务援助、联动援助等五项援助措施,组织开展“春风行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周”等多项就业援助活动,制定多种帮扶措施,开辟沈阳工大辽阳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就业岗位,安置特困群体234人。
2.以创业促就业,推进今后工作的落实。创业促就业活动,是当前推进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南方发达地区的成果做法。在创建充分就业城区过程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业促就业工作,把推进创业作为带动社区就业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建立工作机构,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创业促就业活动的蓬勃开展。一是建立创业基地与创业培训基地。依托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利用其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的优势,与其实现资源共享,成立创业培训基地与创业基地,实现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出具有我区鲜明特色的科技创业基地与培训基地。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把有创业愿望和需求的大学生、失业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创业理念、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指导他们开展创业活动,同时成立项目专家咨询团队,对创业项目实行全程扶持,提供“保姆式”服务。
3.围绕特色开展普惠制培训,带动就业。2009年,区委、区政府针对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积极落实国家普惠制培训要求,围绕宏伟区企业实际,开展特色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一是开展产业园区特色培训。结合芳烃基地及忠旺铝材产业园区的发展,在全市率先推出产业园区特色培训,为企业新招聘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8月5日在忠旺研发中心举行启动仪式,目前已为奥克集团、顺兴集团、忠旺集团培训240名大学生。二是开展星级家政服务员培训。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开设了以家政服务、营养配餐、月嫂等九个培训专业,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聘请家政服务公司、沈阳女子会馆等专家授课,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20人,向北京、沈阳、大连等地输送月嫂50余人。三是开展农民工订单式培训。在忠旺集团农民工培训基地,开展塑材、编织等操作工培训,培训合格后全部推荐到忠旺集团就业。
4.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建立区、街(镇)、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一是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开展失业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用工洽谈、用工信息、社会保险申报等多项服务的“一站式”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所有社区均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为曙光镇配备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力量,为全面建设充分就业城区打牢基础。三是实现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信息联网,实现了“一点登陆,全市查询”的目标。
5.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2009年,区就业局同志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大力配合,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宏伟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2009年促进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创办《就业工作信息》,及时上报就业工作动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二是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与工商、地税沟通协调,60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减免税费政策,减免金额25万元。三是落实就业专项资金,全区共有1600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政策,办理《再就业优惠证》8285本,享受公益性岗位就业政策人员1510人,区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几点启示
通过对宏伟区劳动就业工作的了解、回顾,我们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1.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劳动就业工作的重视,是实现劳动就业工作创造一流业绩的基本保证。在全球金融危机、企业发展不利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客观上存在着劳动力需求萎缩、开辟新的就业途径艰难、充分就业难以实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干部,怎样认识、对待劳动就业问题,其实质是反映了他们是否是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和责任意识,反映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上是否坚持了以科学的政绩观为指导的要求,反映了他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统筹发展的能力和关注程度。宏伟区劳动就业工作业绩的取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宏伟区委区政府对民生问题真抓实干的态度和能力,放映了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领导班子认识和行动的一致性。 2009年,宏伟区在区委八届七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劳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做好就业是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首位的责任,从各个方面强化了劳动就业工作整体目标的贯彻落实。
2.切实抓好政策宣传,实行主管部门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是推进劳动就业目标实现的基本措施。能否推进充分就业城区目标的实现,能否使就业难得到解决,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创建充分就业城区过程中,宏伟区区委区政府,把实现重未就业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通过职能部门的主抓、辅助部门的配合抓,区、街(镇)、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服务网络作用的发挥,和大型招聘会的举办等活动,使用工者在失业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用工洽谈、用工信息、社会保险申报等多方面得到了“一站式”就业办公服务,使劳动就业工作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3.以全面创建创业型城区为推手,全面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日益成为今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2010年,辽阳市作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全国84个试点城市,我省有沈阳、大连、鞍山、辽阳),创建创业型城市和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成为辽阳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两大主线。宏伟区委区政府紧密联系本地实际,积极部署、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2010年5月区委常委会通过了《宏伟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创业型城区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保证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规划建设高标准的普惠制培训基地及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建立了以光华超市为龙头的服务业10大创业市场,为创业人员创业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氛围。《宏伟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实施方案》的实施,为就业再就业工作走向深入打下良好基础。
4.发挥政府就业公共服务职能,是推进劳动就业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看,化解金融危机、促进社会劳动就业是其基本做法。政府拉动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公共财政的服务作用,通过对企业贷款的增加、政府专项就业资金的启动、创业就业人员税费的减免等,带来对经济发展的刺激和拉动,带来就业岗位、就业需求的增加。宏伟区在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同时,注意发挥政府就业公共服务职能的作用,推动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2008年、2009年区财政部门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措资金,安排就业专项资金630万元,促进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务部门为60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25万元。审计部门认真履行审计职能,把对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2008年,商业银行发放企业小额担保贷款450万元,2009年为康达塑胶厂、会福化工厂、奥克集团三家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50万元,贷款额居全市首位,贷款回收率100%。
篇5
构建百万人口城市产业支撑上有所作为扬优成势。
1、做强商贸物流。明确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城市资源和政策手段,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产出效益高的楼宇经济、物流经济、旅游经济等现代都市商贸产业。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商贸市场资源,积极跟进南湖商务广场、烟水亭商务广场、人民路商务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发展“轴心”大力推进“农改超”工程,加快京九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发挥联盛广场、信华广场的聚集效应,打造天马建材城、花鸟大市场等强势品牌,提升产业档次。
2、做优沿江工业。充分利用东郊工业基础、水陆岸线和土地资源。联大引强,借势发展。依托石化总厂的产业优势,以石化关联产业为核心,精心包装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引进大型企业入驻,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和都市工业。以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为契机,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东郊聚集,努力实现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蓄到兴”突破发展瓶颈,伸长发展“短腿”增强发展后劲。
3、做大民营经济。要坚持“发展领域多元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科技创新产业化、社会贡献多样化”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民营招商选资力度。实现内商、外商同等重视,内资、外资同样待遇,内力、外力同时集聚。要着力培育创业文化,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加速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营造百万人口城市和谐环境上有所作为提升品位。
篇6
就在一个月之前,王超还在一场活动上侃侃而谈,倒不是因为王超的公司算行业翘楚,只是负责邀请嘉宾的人是自己哥们。
尽管如此,王超还是特意准备了演讲提纲和活跃气氛用的三流笑话,把自己想象成徐小平和李开复,光是一下那种逸兴遄飞的模样就能让他暗爽半天。
01
王超算是赶上了大学生创业的末班车。去年五月,还没正式毕业的王超拿到印着自己名字和 CEO 的名片的时候,上海刚刚结束了一轮“三年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当时,“创业学院”、“孵化器”和“O2O”还都是相当时髦的词汇。
在学校听了一家电商公司合伙人的讲座之后,王超觉得时不我待,那种感觉就是别人都是芸芸众生,只有自己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天才。
“当时是做基于微信开发的 O2O 产品,我其实算是产品经理,负责开发的是我的技术合伙人。”王超说。不过他不太愿意告诉别人自己产品的细节,他觉得那样会让自己有点难为情。
四月底的时候,王超获得了他爸的两万元人民币种子投资,拿到钱的王超去注册了公司,还给四个合伙人各印了一盒名片。
在之后的三个月里,这盒名片陪着王超走遍了全上海各种各样的路演和分享活动,每到活动结束,王超就照着名片上的电话把大家的微信全加一遍,接着群发一份 BP(商业计划书)。
“往邮箱里发根本不会有人理你,只能去现场堵他们。”王超说。这种努力在六月份的时候收到了回报,郭h,一家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愿意给王超 20 万。
02
“其实大家对大学生一直不怎么看好,我们投他也是觉得跟别人比他还是有好的地方。至少他的出发点是因为身边有这样的需求,商业逻辑也比较清晰,几个合伙人也有互补。不像很多大学生,感觉就是在媒体上看到哪个模式火,就加点不切实际的东西开始做。”在回忆起这比投资时,郭h这样评价王超。
她所在的基金在 2015 年投资了大概 10 个大学生团队,王超是唯一一个死亡案例,但剩下的公司也只是“还活着”。
从郭h的角度看,早几年机构还很喜欢关注一些大学生的创业公司――大学生有着不可小觑的消费能力,高校又有天然的社群属性,无论怎么看都很适合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但到了 2015 年,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
“当时的环境很浮躁,跟风现象相当严重,各种天马行空的 BP 都见过。不否认也有出彩的项目,但我觉得至少有 60%的项目都是这种情况。”郭h说。
她觉得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铺天盖地的融资新闻和鸡汤会让大学生们有种不切实际的错觉,好像早就有人铺就了一条按部就班的成功之路,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写一份漂亮的 PPT。在某一段时间,几个被电视节目炒热的大学生创业者更是让这种风气甚嚣尘上――拥抱移动互联网就是人生赢家,别的都是小生意。
“我们经常讲大学生缺乏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是什么?可以问问那些大学生,他们中有几个人管理过 100 人、50 人哪怕 20 个人的团队?”郭h说。
“很多大学生自己鼓捣产品很厉害,但是开了公司就不行了,因为不会跟人打交道。一个团队总会有努力的人和偷懒的人,聪明的人和笨的人。产品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去处理这些关系、让大家有效配合,很少有人会。”
投资机构们觉得很多大学生的失败并非在产品本身,而是浅薄的阅历与视野注定他们没办法胜任太多的角色。他们中的大多数拥有专注、效率和热情,但感染力、管理水平和领导才华似乎天生就属于少数人。
高校本身或许同样难辞其咎,比起起步阶段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更在意怎么包装自己的创业学院、举办了哪些论坛、请来了哪些媒体。
彭溢之,这位大学生创业者在去年向同学推广自己的社交产品时,就曾被学校当作传销活动。
“这种行政上的问题很常见,当时我们想把学校的公告、通知和课程接入进来,学校就不同意。后来看用的人多了,就感觉我们是搞传销。之后我们开通另一所学校的时候,那个学校就不让学生用。” 彭溢之说,“感觉学校总会怀着恶意去揣测你的这些行为,怕你搞出乱子。”
而对更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学校里学到哪怕半点商业精神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这显然没办法用一句“缺乏社会和市场的锻炼”敷衍过去。
03
王超觉得当时自己的感觉就像是有人拿着枪顶着自己,“好像天天有人在你边上说不要找工作,就应该自己当老板。”
王超创业的时候,当老板简直是件零门槛的事,有大把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各式各样的“创业服务机构”像觅食的鲨鱼一样盯着大大小小的创业者。在当老板的五个月里,王超参加了十几场被不同机构冠名的路演活动,这样的活动如今还在一些小有名气的创业地标里每天上演。
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在这些活动里,大部分的人只是玩两个小时手机最后出于礼貌交换一下名片,最卖力的往往是各类公司的销售人员。和创业一样,“为创业者服务”也变成了件时髦的事,一直流行到现在。
“几乎每次活动完了都有人打电话来,有推销银行贷款的,还有那种做融资对接的,或者公关服务的。剩下的就是别的创业公司来卖产品的。”王超说,“我说我产品还没做好,干吗买你们服务?”
这里面引申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去年开始众创空间的不正常的繁荣,有数据显示,在上海,85%的众创空间都诞生于 2015 年,传统地产商、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和一些诸如腾讯、微软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这一时期一拥而上。在之前上海市三年“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中,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孵化器、基金和众创空间诞生。
另外,绝大多数的众创空间都宣称自己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工商财税、法务、招聘、投融资对接等一系列孵化服务,但事实上真正的效果往往并不如宣传中那样。
在一些地方,“帮团队招人”、“介绍投资经理给企业认识”被包装成招聘和 FA 服务,而门可罗雀的线下活动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检查(这些空间从政府手中获取财政补贴,这是当时一种滑稽的商业模式),而非服务创业者,这些荒唐的现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愈演愈烈――稍加调查就能发现,大量众创空间的运营商连会计师、律师这类基本资质都没有。
众创空间的爆发只是一系列不正常现象的缩影,它的确带来过好处,但这些现象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至少让王超觉得,他在无休止的路演、分享和论坛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哪怕他在这些活动上要到了钱。
“我在的那家孵化器说提供招聘服务,其实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拉勾主页上放我们的招聘信息,来面试的人还觉得自己被骗了。”王超说。到现在,他也总结不出来公司的死亡原因,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只是不知不觉钱就花完了,“就是没融到下一轮,就死了。”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接触的商业世界实在小的可怜,所以舆论很容易让他们把 1%错当作 100%。
经过媒体包装的创业英雄往往大同小异――他们似乎生而不凡,有着超人的感染力、敏锐的嗅觉和领导天才,哪怕兵临城下、兄弟阋墙也都从容应对,他们的融资、增长、成功也就事件自然而然的事,好像所有事情都那么简单――好像让我来一次也可以。
04
当寒冬到来的时候,大学生成了所有人第一个甩掉的包袱。
魏斌在上海本地一家早期投资机构任职投资总监,他所在的基金在今年已经停止了对大学生团队的投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回归理性”变成了 VC 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这种悲观情绪在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大学生群体。
当然,这并非是指当时的投资决策就是“非理性”的。在 2015 年,魏斌所在的基金投资了不少大学生团队的创业公司,魏斌曾对这些项目抱有很多期待,尽管彼时资本寒冬论甚嚣尘上,但他相信这些大学生们依然有可取之处。
“这些大学生团队在当时确实有一波很快的增长,但我们现在回过头看,这种增长不是正常的,是种虚假的繁荣。”魏斌说,“这种繁荣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有多好,是赶上了当时的环境,整个市场都有一种浮躁的氛围,大家都想扩张、把规模做大。实际上现在这些公司活的都不怎么样。”
至少从魏斌的角度看,即便在最疯狂的那段时期,资本也会对创业公司怀揣最大限度的理智。但在那样的环境下,投资行为会被赋予更多意义――相当数量的投资行为背后有各自的公关目的。
“这本质上是种利益权衡,我投你几十万几百万,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回报。”魏斌说,“这种回报不光是投资回报,90 后、大学生都是吸引眼球的东西,媒体追逐的、政府喜欢的,VC 就跟着做,实际上是为品牌造势,这也是回报。”
同样的,在伴随大学生创业催熟的孵化器与投资基金的热潮中,大量的投资基金伴随着政府引导基金陆续成立,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会不可避免的影响机构的投资方向。
“当时政府有一些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财政补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机构甚至就只是为了申请财政补贴去做投资、办孵化器,当时诞生了很多小的基金,他们本身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就存在问题。”魏斌说。这些基金与孵化器的命运从诞生之初就被牢牢握在别人手里,只要航向稍有变化,就会摔个狗吃屎。
“如果纯粹从投资的角度讲,我们对所有项目都是平等对待的,不是说因为你是大学生我就把考察门槛降低了。”魏斌说,“创业本身就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大学生创业就更小众了。但是有了政策引导,又有了互联网传播,让身在圈子里的人感觉好像大家都在创业,机会很多很多,其实没有。”
05
“后来政府不搞大学生创业了,全死了啊,怎么带动就业?”唐力说,去年 7 月份的时候,一直跟他合作的“洪科长”打来电话,说今年区政府不再扶持大学生创业,要推进科技型公司发展。
在过去一年里,洪科长会带着唐力出席各种各样的“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研讨会”,唐力也会帮洪科长策划创业活动、邀请嘉宾,或是草拟演讲稿。当时大学生创业是一些区县的工作重点,在三年“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的收尾阶段,洪科长会在夜里 12 点左右打来电话。
“这个稿子有问题,是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不是创业型城区建设工作。”
唐力之前在本地的一家媒体任职,和洪科长认识是因为他接触的创业公司多。最开始,洪科长希望唐力能帮他找些规模大点的公司去当地落户,顺便联络一些媒体。再后来两人的合作越来越多,延伸到组织路演、举办活动,洪科长所在的部门只管申请费用,唐力去张罗。
“上海要做创业型城市,每个区要搞创业型城区,下面还得有创业型街道,大学生也是重点。”唐力说,“政府喜欢氛围,大家都有指标的,要办几场活动,做几个众创空间,创建几个创业型社区。”
不过唐力一开始就不看好大学生创业,至少他目之所及,洪科长们更在意照片里领导的眼睛是不是闭着的,不同的部门在新闻稿里的排列顺序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真正在乎创业公司令人发指的艰难处境。
“大家都看得出来这个思路是不对的,创业公司不是扶持出来的,好的公司不是你扶持出来的,人家就不需要扶持。烂的公司开始就是烂的,有你那个政策也是烂的。”唐力说,“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是和市场环境挂钩的,不是说扶持一下就把成功率一下提高了,这不现实。为什么大学生创业全死了,因为市场就是这样的,你大学生都能打过工作十多年的,那大家都去创业了。”
政策方向的变化对那些依赖政府财政的孵化器和基金来说是灭顶之灾,在这之前,他们可以用相当低廉、甚至免费的价格拿到场地运营资质,每年还有一部分专门的财政补贴可以争取――很多地方政府会有固定数额的基金作为补贴发出去,但补贴的方式与指导政策紧密挂钩,政策没了补贴也就没了。所以,有余钱的机构尚能生存,没存粮的只能坐着等死。
至于那些大学生,他们天生就病入膏肓,没了药也就一起等死。
06
篇7
更新理念,在完善百万人口城市功能设施上有所作为
1、强化属地意识。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牢固树立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属地化理念,不断增强属地政府在推动城市建设、完善城区功能等方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立思立行、立说立为,调动一切资源,聚合一切力量,运用一切手段,全力推进城市大建设进程。
2、强化服务意识。属地政府应当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在主动服务上做文章,在优质服务上出成效,建立健全项目领导负责制、现场办公制、督查跟踪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项目在启动前、动工中和建成后提供全方位的协调服务,促进城建项目的早规划、早建设、早竣工、早受益。
3、强化经营意识。树立经营城市的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以盘活城市资源,完善百万人口城市功能为目标,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放宽城区功能设施建设的参与范围,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参与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同定、任务同向、工作同步、成果同享”的工作机制,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扬优成势,在构建百万人口城市产业支撑上有所作为
1、做强商贸物流。在明确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发展布局,充分运用城市资源和政策手段,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产出效益高的楼宇经济、物流经济、旅游经济等现代都市商贸产业。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商贸市场资源,积极跟进南湖商务广场、烟水亭商务广场、人民路商务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发展“轴心”。大力推进“农改超”工程,加快京九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发挥联盛广场、信华广场的聚集效应,打造天马建材城、花鸟大市场等强势品牌,提升产业档次。
2、做优沿江工业。充分利用东郊工业基础、水陆岸线和土地资源,挖掘潜能,联大引强,借势发展。依托石化总厂的产业优势, 以石化关联产业为核心,精心包装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引进大型企业入驻,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和都市工业。以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为契机,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东郊聚集,努力实现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蓄到兴”,突破发展瓶颈,伸长发展“短腿”,增强发展后劲。
3、做大民营经济。要坚持“发展领域多元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科技创新产业化、社会贡献多样化”,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民营招商选资力度,尤其要在“百名重点客商、百家重点企业、百万税收大户”上有所突破。要大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实现内商、外商同等重视,内资、外资同样待遇,内力、外力同时集聚。要着力培育创业文化,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加速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提升品位,在营造百万人口城市和谐环境上有所作为
篇8
二、认真学习金厦街道“干一件,成一件”的工作态度
近年来,金厦街道在执行落实好各项面上工作的同时,相继在城管示范路、物业管理进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以及今天的民安社区创建等工作上,做好认真探索思考,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最近创建“民安社区”的工作,已经起了个好头。
当前,站在赶超进位、建设幸福的新起点上。面对体制、机制和土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也面临“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金厦街道这种开拓创新、自加压力的精神和“干一件、成一件”的创业态度对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幸福建设,弥足珍贵。做每一件事,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关键是我们如何保持和拥有这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一抓到底的决心!希望全区各街道、各部门认真学习金厦街道的这种干事精神,在努力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探索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的新举措,通过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在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立足一年抓好几件“自选动作”,干成几件事。如果每个单位每年都能干成几件事,一年全区就可以办成很多件事,几年积累起来,的面貌就能大变样,民安社区的构想就能实现。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推动民安社区建设
是的老城区、中心城区,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财政收支压力大、城市管理负担重等问题,解决民生民安问题的压力很大。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想办法,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其实有很多社会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我们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盘活辖区各种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用现代的理念经营、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城区,就能闯出一条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路径,实现社区建设良性循环发展。在民安社区的建设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对安全、稳定、整洁、文明、法治、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广泛宣传民安社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驻辖区单位参与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打造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消防安全、风尚文明、人际和谐、居民自治、党建扎实、幸福安居的新型民安社区。
四、健全制度、强化职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今天会议上,印发我区《创建“民安社区”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对创建工作提出了详尽而具体的安排,希望全区各有关街道、部门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领导,健全制度,通力合作,抓紧做好各项筹建工作,切实完成“民安社区”的各项建设。下面我提几个要求,希望各街道、各部门切实做好: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及时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创建民安社区工作纳入街道主要领导年度述职和社区主要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要深入宣传,营造氛围。要精心制定计划,多角度、多层面宣传各街道在推进创建民安社区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工作经验,积极宣传创建民安社区工作的意义、原则、方法和工作部署,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使推进建设民安社区工作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9
追求精品塑造城市最美的身姿和表情
细数海南房产项目,不难发现,在近几年炙手可热的海南房地产业中,仅衍宏~家就先后开发完成衍宏康馨花园、衍宏万国大都会、衍宏万国大都会酒店、衍宏三亚美丽春天温泉度假酒店、衍宏爵士春天、衍宏海岛春天、衍宏福海新城等二十多个项目。产品线涵盖大型购物中心、高端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住宅等,土地开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面积超过7500宙,其声势不逊于进入海南的国际、国内房地产巨头。衍宏集团凭借强大的资源实力、团队的精诚智慧、向上的进取精神实现了企业经营的跨越式发展。从衍宏成立以来,一直深谙“让利客户”和“品质为先”的道理,作为董事长,庄建新一直努力追求客户的梦想――产品为舰,品质为航,借力客户的信任和忠诚之风,远航。
现代青年:为什么创建衍宏集团?
庄建新:衍宏集团的前身是海南衍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建衍宏集团,是为了转变过去的经营思路,创新未来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布局,进行二次创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衍宏集团是刚刚踏上二次创业之旅,我希望能带领衍宏人秉承“从零开始,二次刨业,从我做起,再树衍宏”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去拼搏,去奋进。
现代青年:衍宏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庄建新衍宏从最初我父亲创建以来就树立了“取精用宏,衍于四海”的经营理念。本着这一理念,我们衍宏人始终遵从“立足海南,诚信为本,人尽其才,品质为先,逐渐过渡到“金融+地产+产业化”的战略思路,不断追求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力争在稳步推进中创造奇迹。
现代青年:衍宏集团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举成功打造出“山水系列”、 “春天系列”等房产品牌项目,有哪些重要的因素?
庄建新:我觉得首先一点是衍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衍宏集团的前身是我父亲庄振鸿先生1992年创建于广西南宁的三源房地产公司。他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率先在广西南宁老城区注资开发了多个旧城区改造项目。这些项目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财力、物力、人力和经验上为衍宏在海南打拼完成了“原始积累”。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出现大量“烂尾楼”,我们再次抓住机遇,于2002年1月在海南注册成立了衍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拉开了收购盘活“停缓建工程项目”的序幕,很多烂尾楼在我们手中改头换面,成了一座座风格各异、形态美观的地标性建筑。这是依托海南发展优势,衍宏获得的发展机遇。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衍宏始终坚持创建精品的企业理念。衍宏作为最早进驻海南房地产的企业之一,秉承“国际岛居生活倡导者”的价值理念,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打造海岛精品。比如海口的衍宏万国大都会是国际旅游岛大型购物中心,三亚美丽春天温泉园林酒店是首家以美丽文化为主题的高端酒店、还有衍宏万国大都会酒店等大型复合体验式旅游度假主题社区,我们日益形成完善的集居住、购物、酒店、度假、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岛居生活服务体系。
现代青年:为什么如此追求精品?
庄建新:我觉得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我始终坚持为城市塑造最美的身姿、最动人的表情,不断为大家提供人与自然和谐交流的完美居住空间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希望衍宏的每一个产品都成为精品。
现代青年:在个人生活中你也追求精品吗?
庄建新不,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一直保持勤俭传统。但在事业上我是一个追求完美者!
开拓创新先行于天下
眼光独到,敢为人先,这是同行对庄建新的评价。庄建新说他只是恪守父辈传统的处事待人之道,即坚持“四用” 用功学习、用智创新、用心修德、用命修业,“四对” 对人要感激、对事要尽责、对己要克制、对物要爱惜。正是在庄建新继承和弘扬的精神指引下,衍宏集团一次次打破常规,寻求突破。2009年衍宏斥资30亿元启动海口中心城区――大同里350亩旧城区改造项目,这是海南省首项私营企业参与旧城改造项目。
现代青年:为什么参与这次大同里旧城区改造?
庄建新:我觉得海南的商业发展一直存在“广而浅”的问题,没有形成如北京王府井、重庆解放碑等专业地标性的商业中心。所以作为海南省首家参与旧城改造项目的民营企业,我们期望借由打造海口公园商业中心,以推动海口商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其成为城市地标性的商业区及全新城市名片,更加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省会中心城市的形象。
现代青年:对这次旧城改造有怎样的规划?
庄建新,我们预计用十年时间,将这个项目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文化为一体的第四代体验式综合商业中心。 现代青年:从最初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到现在集商业、地产、酒店、金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衍宏集团是怎样做到的?
庄建新:起家于房地产业的衍宏,从早期经营单一的住宅地产,到后来向旅游度假地产、农业旅游观光领域拓展:从单一的建房、买房,到后来自己持有物业,修建国际旅游岛购物中心、高端酒店,就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衍宏还将业务拓展到金融领域,先后成立衍宏小额贷款公司、衍宏担保公司,通过提供贷款及担保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来提升企业形象和实现企业价值。
现代青年:衍宏集团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庄建新:未来五年,衍宏坚持以倡导国际岛居生活为己任,七市县环岛布局项目全面出击,继续弘扬积极进取、努力开拓的精神,把资源相对集中于包括购物中心、酒店、金融在内的市场开拓上,为构筑高品质的国际岛居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青年:你希望衍宏能在未来海南国际旅游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庄建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篇10
何为新型城区?这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区委、区政府在区党代会、人代会上,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铜官山新型城区的蓝图。建设新型城区,就是要把铜官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商贸活跃、环境优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区。
回顾过去——铜关山推进新型城区建设已取得累累硕果!近年来,在中央、省、市正确领导、驻区各单位和兄弟县市区大力支持下,铜关山区领导班子辛勤耕耘,铜官山百姓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新型城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近年来,铜官山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经济,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以工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8亿元,其中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80%。实现财政收入2.86亿元。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35家,规模工业企业31家,占全市限上企业数量一半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总量过六成。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2003年以来,全区累计引进项目700多个,到位资金45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120多个。引进并建成了铜陵大市场、铜陵商城、铜冠商业广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和商业街区,以及家得利、苏果超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世纪联华、宏图三胞等大型商业企业。第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高度重视社会事业的协调进步,着力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目前,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先后荣获省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示范城区。持续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连续五年考核位居全市前列,辖区市容市貌整洁,人居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日益丰厚。深入实施了民生工程,着力缓解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难题,社会局面稳定和谐。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推动管理创新,执政能力和对外形象不断提升。近年来,铜官山区先后荣获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区、全省政府公开示范点和首届省“平安区”等称号。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观。铜关山区加快步伐,加大投入,斥巨资改善环卫基础设施,继续深化市容环卫体制改革,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综合体制。突出品位,提高档次对城区主干道临街建筑物实行美化亮化工程,新建农村水泥路面、改造城区小区道路,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年轻的铜官山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见证了小康社会所结出的文明硕果,铜官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令30万铜官山人欢欣鼓舞。
展望未来——推动铜关山新型城区建设前景美好,同时又任重而道远!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等,为铜陵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铜陵已迈上快速增长平台,开启了率先崛起、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作为中心城区的铜关山区,也迎来了建设新型城区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建设新型城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首先,要加快产业培育,扬商贸优势,勇当城区经济发展样板。要着力加快中心商务区规划和建设,努力把中心商务区建成基础设施好、服务功能全、商业氛围浓、购物环境优、辐射能力强的精品商业街、特色楼宇群、繁华商业圈。要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配套经济发展,以扩大总量、提升档次为重点,主动配套全市工业发展,服务城乡统筹,逐步建立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打造铜陵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其次,要提升城区管理,创文化品牌,塑城市形象。要着力推进社区建设与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设施;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改造,加快老城区改造升级,促进城市基础完善、功能优化。积极参与环湖建设和滨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滨江生态城区;要继续保持文明创建领先水平,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工作,突出和谐创建,提升城区管理和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
篇11
1、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支持金河工业园发展壮大,加快推进机械铸造产业园、石油配套加工产业园建设,年内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园,全面提升产业聚集化和项目承载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00万元,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和天然气管网工程。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博磊机械制造、华特电气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忠诚铸造、通华石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实现园区总产值20亿元。
2、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做优环境,强化服务,引导扶持东岭集团、石油机械等骨干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带动全区工业突破发展。以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全力支持宝桥天元、合力叉车等企业实施技改提升,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双向支持”机制,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中小产业集群。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产值上亿元企业5户。
3、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认真落实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在税费减免、土地征用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用足用活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作用,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围绕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成立区级创业服务中心,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指导服务三大平台,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服务,推动全民创业。
二、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4、做精文化旅游业。加快“四景一区”建设,提升景观档次,丰富文化内涵。全面完成金台观一期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二期建设项目。加快六川河生态示范区开发,建设生态河堤、蜂泉山景区道路,实施东西坡面景观绿化,兴建一批景观工程。提升西府天地景区品位,完成园林绿化、游客服务中心和污水处理工程。加快代家湾生态公园建设,完成景区广场和塬顶牌楼工程。
5、做强商贸流通业。加快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实施人民街、恒丰园等市场改造工程,新建上马营建材市场,巩固提升全市商贸批发中心地位。大力发展街区经济,实施第五大道东扩工程,完成金台大道、陈仓大道、东风路、大庆路美化亮化,倾力打造“一街一品、产业聚集”的特色街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以西部煤炭物流园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巩固提升全市物流核心地位。
6、做优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拓宽发展领域,培育新型业态,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业,提高服务业的附加值和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咨询、星级酒店等新兴服务业,启动融通大酒店、石油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建设。
三、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加快陵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罗家塄千亩精品核桃示范园、金河花卉苗木基地、硖石养殖基地、六川河百果园等建设,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带。继续加大“3个10村”建设力度,建成闫家村等1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陵辉村等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动高家湾等10个重点帮扶村整体提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全年培训农民工2.5万人(次),完成劳务输出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亿元。
8、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投资1000万元,启动金河集中供水工程,解决1.2万人的饮水问题。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全面完成长坪公路水毁修复任务。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完成6000亩补植补造和6900亩基本口粮田改造。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户用沼气池3600口,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卫生乡镇。
9、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为重点,加快蟠龙小城镇建设,完成硖石撤乡建镇和金河、陵原撤乡并镇工作。全力推进开发式扶贫,年内完成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农村土坯房改造230户1100人。制定农民进城规划,完善相关配套办法,稳步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积极探索“整村转居”新路子。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建成12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完成15个村级活动广场和35个村级农家书屋建设。
四、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10、全力破解项目难题。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区项目总量增加、质量提高、接替有序。严格土地管理,加大储备报批力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难问题。认真落实项目服务“三个零”要求,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条龙”服务。
11、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全年计划安排区级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106.9亿元,年度投资41.2亿元。加快项目进度,倒排建设工期,促进金桥大成、南车时代技改等50个续建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夯实工作责任,强化跟踪服务,力促德维特机械加工、瑞林石油设备等50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
12、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紧跟国家投资政策,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动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税源型项目。切实做好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不断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全年力争引进上亿元项目10个,实现合同引资60亿元,到位资金25亿元,引进外资600万美元。
五、突出抓好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13、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配合市上全力抓好东仁堡、代家湾改造和金陵湾廉租房小区建设,积极实施宝十路27号、宏文路片区旧城改造,加快西建康城、锦绣东城和中山路263号旧城改造步伐,强力推进光明、东岭两个重点片区改造。启动金利苑二期工程,平安小区建成入住,全面完成北坡大搬迁各项任务。
14、不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年内完成摩天院路、电机段东路等10条小道路建设。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老城区公厕、垃圾收集、供排水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在主要干道、台塬坡面、景区广场、城市出入口等重要节点,打造一批生态绿色景观。完善数字化城管二级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高效化、网格化。健全物业管理服务网络,推进物业标准化管理,实现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15、加快蟠龙新区开发。按照宝鸡特大城市蟠龙组团的规划定位,完善新区发展详规,完成产业发展前期策划,推进新区建设实现重点突破。配合市上完成龙盘西路一期工程,启动实施蟠龙大道、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园区产业发展定位,集中发展一批高科技、低耗能、污染小的工业项目,启动实施中北学院、新职教中心等教育项目,为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突出民生改善,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篇12
根据以上特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思路也应相应调整。一是要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加大岗位开发,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就业。二是要加大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三是要加大中高级技工输出,减少一般劳务输出。
二、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需求,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层次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今后几年内,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要按照“全域”理念和新的城市发展定位,紧紧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一是根据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商贸、物流、科技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服务型、管理型人才培训转移。二是根据近郊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对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化工、冶金等人才的需求,重点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转移。三是根据远郊区加速发展特色农业、涉农工业和生态旅游对新型农业技术、旅游服务等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转移,从而实现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今年我市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十大“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各区(市)县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支撑,以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维权服务为重点,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层次为目的,全力推进10个培训就业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层次。
三、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创建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劳动保障局关于打造劳务品牌的意见》,我们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多方联动、形成特色”的思路,通过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有关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瞄准省内外劳务市场,进行技能化开发、市场化包装、组织化输出、产业化打造,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有影响力、有规模、有信誉度、有综合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在打造品牌时要有五个意识。第一,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往往是质量的象征,所以打造品牌时必须注重质量。第二,要强化营销意识。除了我们内在培训提高质量、素质外,外在方面要注重品牌包装。第三,要强化规模意识。没有规模就形不成大的效益。市场占有率不高,就不能形成竞争优势。要把劳务品牌的规模做大做强,塑造精品。第四,要强化标准意识。打造劳务品牌需要全市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按照国家有关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我们实际,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保证品牌的质量。第五,要强化全局意识。如果各区(市)县各打各的品牌,就难以形成规模、形成优势、形成竞争力。因此,各区(市)县要精心选出具有特色、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来培育,并在市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下,集中打造劳务品牌。
篇13
“城区示范校”创建内容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我校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树正气、塑形象、创业绩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城区示范校”创建活动不仅是当前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的工作“总抓手”。为做好“城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年初,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区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城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目标,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科室),为“城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宣传发动到位。
根据市教育局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创建活动”具体情况,年初我校以学生晨会、教师会、班子会、党员会议、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校园橱窗等为载体和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地向广大师生传达和贯彻“城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义、内容、目标和过程,及时表彰“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引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师生的思想共识、理念共识、行为共识。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员示范和公开承诺活动,党政工齐努力,形成了“争创”的工作合力。
三、全面落实到位
年初,学校就把创建“城区示范校”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进行周密部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发展和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阶段性的创建工作重点,在追求教育效益,讲求教育实效上下功夫,并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坚持抓重点,破难点,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和落实,确保“城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同时,结合江西省教育现代化学校发展性评估、平安校园建设等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城区示范校”创建目标,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打造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努力推动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严格内部管理,着力体现管理制度的系统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结果的高效化,本着“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服务实效,确立“用心工作、精心管理、热心服务、倾心奉献、齐心争先”的管理工作理念,努力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以全面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重点,进一步引领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建花园式校园、配现代化设施、创科研型师资、育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现有43个兴趣小组,参与学生1500余人次;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确立了“读经典,学书法”的校园文化之路,以读经典为主旋律,以书法为载体,构建学校行为规范文化,打造“文化为魂,和谐育人”的特色书香校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龙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把德、智、体、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导学导教,活力课堂”这一研究主题为总抓手,鼓励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