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国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比较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是一直备受关注的,也是我们一直需要分析借鉴的对象。美国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也是是美国一直在世界的前端的理由。90年各国大力开展教育事业,教育国之本,第一名美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58 033亿美元;第二名日本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30 522亿美元;第十名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3 878亿美元。2000年全世界GDP的排名第一名美国98 247亿美元;第二名日本47 661亿美元;第六名中国10 808亿美元;2012年全世界GDP排名情况第一名美国:15.8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2.2%;第二名中国:8.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7.8%;第三名日本:5.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1.7%。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主要包括:(1)学杂费。近几年学杂费都有大幅度的上升,美国的学杂费主要包括公立学杂费和私立学杂费。具体是指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2)政府。美国高等教育政府投入来自于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在近十年美国联邦政府对于教育投入有大幅度的削减。在1996年联邦政府投入占教育经费投入的14.4%在2000年下降到13.8%。在1996年联邦政府投入占教育经费投入的14.4%在1999年下降到13.8%。在1996年州政府投入占教育经费投入的2.1%在2000年下降到1.9%。在1996年地方政府投入占教育经费投入的0.6%在2000年上升到0.7%。(3)捐赠收入。捐赠收入是美国高等教育经费重要的来源。(4)销售和服务收入。主要包括教育活动收入,医院收入和铺助企业收入三部分。在美国,利用学校自身的有事,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不仅能为企业培养大批量的人才,也解决了学生实习等问题。美国大力开展实验室,促进了技术人员和知识人员的结合,也为学校提供了学习的素材[1]。
三、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和预算外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费和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2]。
1991—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情况:在1991年合计7 315 028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17 286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4 597 308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628 209万元,学费和学杂费323 475万元,其他教育经费185 056万元。在1995年合计1 877 95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 115 233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10 283 930万元,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203 671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 628 414万元,学费和学杂费2 012 422万元,其他教育经费819 759万元。在1998年合计29 490 592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 324 526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15 655 917万元,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480 314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 418 537万元,学费和学杂费3 697 474万元,其他教育经费3 569 741万元。在2000年合计38 490 80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5 626 055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2 856 792万元,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848 537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 139 556万元,学费和学杂费5 948 304万元,其他教育经费49 183 512万元;在2006年合计98 153 086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3 483 647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57 956 138万元,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5 490 583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899 077万元,学费和学杂费15 523 301万元,其他教育经费12 756 477万元;在2010年合计195 618 47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6 700 669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134 895 628万元,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1 054 253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 078 839万元,学费和学杂费30 155 593万元,其他教育经费16 629 115万元。
(二)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分析
中国近二十年教育经费的来源发生一些变化,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从整个表的分析来看财政性支出所占比例在2010年前一直保持着递减的趋势,在2009年中国大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重也在增加。财政性支出还在整个教育经费里面起到重要位置。在1990年财政性支出所占教育经费比例是84.46%,在2005年下降为64.68%,在2009出现了上升趋势,上升为74.99%[3]。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在整个教育经费的比重越来越重,在逐年地上升,从1990年0上升到2009的 1 054 254万元。
学费和学杂费的上升也是在减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压力,在减轻政府的压力。学杂费的上升让学校可以有自己可以支配的资金帮助建设本学校的教育事业。在2009年学费和学杂费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这也说明了2009年中国受教育人数的上升,学校数量的上升,高等教育学校的上升。
(三)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政府的拨款没有自主来源,这是限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政府投入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在上升,但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2000年和2006出现了下滑,在2010年出现了上升,上升的速度也是十分缓慢的。在2012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146 700 670万元,其中高等教育经费占29 653 206万元。同比2000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25 626 056万元,其中高等教育经费占5 637 055万元,十年外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加了121 074 614万元,这个数目并不是小的数目,足够看出来十年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于现在的高等教育市场。
中国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垄断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局面逐步被打破。特别是1985年,政府同于高校招收自费生后,学校自筹收入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政府拨款依然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这种状况的正在突破来自于高等教育持续扩张和1988年通货膨胀所导致的高等教育机制的财政危机。当时在许多学校,来自政府的拨款只能补偿2/3的运行开支,从其他来源寻求收入成为高校应对财政危机必不可少的方式,这成为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转折点[5]。
中国的财政性教育投入是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2000)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缺乏种种细则在2013年这个目标才刚刚完成[6]。
四、启示
1.增加政府支持。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主要还是依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个主导的地位不能更改,只有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才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2013年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比重,4%并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速度,中等国家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5%左右。
2.增加捐赠收入。如何让慈善家们关注高校,关注高校的教育是首要任务。目前中国高校的捐赠来源于海外居多,9月25日,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时,接受了来自港澳1 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捐赠。而美国大学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捐赠数额,与其国民的公益意识是分不开的。
篇2
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行进虽然已有多年,但是在很多方面发展还显得很不成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体现如下:
(1)总体上说来,商务英语教学商务特色不明显,至少体现不够充分。关于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采用上,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大众英语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商务英语对翻译和交际的实践教学教学重视,教材和教学内容与普通英语教学也没有差别,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等也一样和大众英语通用;教学效果和质量不明显不突出,学生就业竞争力不高,服务社会的水准还有待提高。
(2)中职学校商务英语教学都在积极探索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些必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增加许多诸多商务专业知识类的课程和相关商务背景的知识课程,比如普通英语的相关课程、经贸类英语口语与翻译课程、经贸类英语公文与函电;同时也开设了诸多商务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学与管理、经济管理、公司管理和工商管理等;还注重了一些英语背景知识课程的开设,比如英语世界的历史、文化、地理和经济等。不过整体上看来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职商务英语发展有了一些进步,但是整体非常不理想,遇到了很多笔高校商务英语更多的问题,比如学生英语基础特别差、师资力量非常紧缺、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应付性占多、课程体系和教材选用上滞后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
(1)中职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与时俱进不够。当期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基本上还采用普通的教师唱主角,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放羊式的教学办法,对学生极其不负责任,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利用不够,没有发挥它们的提供方便的商务英语训练语境的有力条件。整体上反映出中职商务英语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积极采用合作学习和交际教学等方法,没有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和自主学习性。
(2)中职商务英语的教师队伍教育水平有待大力提高。当前从事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很多是教学普通英语的教师,这些英语教师的背景知识多半是语言文学,对商务与经济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不多,可以说很缺乏。这就导致其教学上,很难真正做到商务实践与英语的完美有机结合,这体现了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和转型,尤其是需要双师型教师的教师。
(3)中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建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层和教师的眼光,当然更多取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目标和模式。由于对当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认识不够,导致整个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始终处与社会需求的发展有一些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4)中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差,导致其商务英语教学很难快速推进。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非常低下,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初中英语中低下层次。鉴于以前的应试教学后果,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大众英语听说和翻译能力不高。在学生这种大众英语水平极其低下的基础上,如何才能真正的提高这些中职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当前中职商务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个非常苦恼的大问题,那就是首先得考虑提高学生的普通英语水平。
三、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对策
鉴于我国当前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唯有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中职英语改革各个层面的改革。具体如下:
(1)积极推进中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建构一套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课程体系,促使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要走多元化的道路,真正将于商务、国际经贸与英语相结合,将学生的语言语用交际能力、商务经济知识和人文素养素质的提高作为重点,形成完整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在基础上,组织专家编写和编写一套科学的中职商务英语教材,大力渗透商务文化,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版教材的作用,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加强普通英语教学基础上,加强中职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创设中职商务英语学生学习练习英语的有利环境,真正建构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英语教学基础上,采用各种形式,大力培养中职学生的普通英语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务必要积极采用交际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方法,为中职学生学习商务英语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还可以采用实验模拟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方法,创设商务英语使用的各种情景和场面,让学生在各种精心设计的商务英语实践运用的实验中,积极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也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尽量多选取商务中英语运用的案例材料,让学生思考分析和领会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过程和注意事项。
(3)加强中职商务英语的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关系到中职商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商务英语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锻炼和充电,参加各种商务英语教学论坛和聘请企业家到中职校讲解商务知识和英语在商务中的使用情况等,大力提升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在企业管理、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实际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采取各种办法,比如分层次的教学办法,对中职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与训练,有针对性地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普通英语补习训练,夯实其进一步学习和训练商务英语的基础和功底。
总之,当前我国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确层次不高,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模式、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上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还处于非常不成熟和不成型的状态。鉴于这些问题,我国中职商务英语务必要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等为导向,坚持和吸收最新的商务英语教育理论,积极将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进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在抓好学生大众英语训练的基础上,全力强化学生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和和提高,这样方能够推进中职商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胡英.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1期.
[2]盛美娟.以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问题.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佘绣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探析.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年第二期.
[4]栾芳;傅佳.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株洲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篇3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珊珊.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6,17:154-155.
[3]易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J].学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辅助小学英语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47-48.
[6]顾诗月.也谈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207-208.
篇4
篇5
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科学》杂志主编傅维利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改革将成为中国未来十年教育的主题。这就意味着教育科学研究将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地位上。教育改革涉及到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的变化。从当下中国教育现状来看,“增数量”的目标达成是顺畅的,但“调结构”、“提质量”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需要寄希望于国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提高公用教育经费所占市、省和中央财政的比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需要运用“改革”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改革”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运行发展的主题,是实现“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的惟一出路,但是改革不是盲目的试验甚至“乱冲乱撞”,改革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严谨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往教育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没有教育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改革,其成功概率是很低的,而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损伤概率却很高。因此,作为教育研究成果发表主阵地的教育理论刊物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勇于承担使命、担当责任,积极引领教育科学研究方向,主动引导作者关注重大教育改革问题,促成和推动相关研究,并及时研究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与人力资源强国做出贡献。
与会代表还就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各抒己见。概括起来主要有:学前教育普及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问题、债务负担问题;职业教育强化问题;素质教育改革问题;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尤其是高考改革问题;现代学校制度建立问题;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等。分会倡议,教育理论刊物应当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设立专栏、编辑专刊等形式,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承担起使命,担当起责任。
二、应对数字出版:教育理论刊物的责任之二
十余年来,数字出版迅猛发展,迅速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高速扩张。当下,各种学术期刊网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强势媒体,不仅直接影响了传统纸质教育理论期刊的发行,而且逐渐危及教育理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与会代表针对如下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
问题之一:是机遇还是挑战?
有的代表认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时代的必然,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网络阅读已经深入人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必然。从这个视角分析,数字出版是教育理论刊物发展的机遇。同时,伴随着数字出版这一“朝阳产品”逐渐走向强势,来自数字出版的挑战愈益彰显。其表现有:一是要求编辑部与其签订独家入网协议:即只能加入我的期刊网,不能再加入其它期刊网。二是要求编辑部加入数字化优先出版系统:即在纸质版刊物尚未印刷出来前,就已经在期刊网上率先出版了。因此,教育理论刊物必须迎接这一挑战。
问题之二:数字出版的利与弊?
与会代表就数字出版的利与弊展开了充分讨论。有的代表认为,数字出版之所以迅猛发展,是因为其固有的长处:检索便捷、浏览方便、瞬间下载、库容庞大、资料丰富、省时省力。加之,有的学术期刊网为了吸引更多的期刊加盟,采取了整体产品策略,不断扩大延伸服务的范围。一是为查寻影响因子、下载量、转引率等提供便利。二是通过免费提供编辑部采编系统、学术论文不端检测系统等,部分满足了编辑部的需要。其弊在于:一是数字出版尤其是学术期刊网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没有自己的作者队伍,只能依靠各刊物提供资源。没有各家刊物提供源头活水,期刊网就成了死水一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期刊网有点“不劳而获”。二是上网下载费用相对高昂,没有实现免费化。目前,每页下载费用从几角钱至1元钱不等,下载10页左右,就等同于买一本刊物的价钱。
问题之三:是消极适应还是积极应对?
与会代表就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挑战各抒己见。绝大多数代表赞成积极应对。概括起来其应对策略有:一是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另一方面,聘请期刊法律顾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刊物的守护职责。
二是教育理论刊物一方面可以在出版发行纸质版的同时,重视出版发行电子版,并以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以分会为平台,联合建立教育学术论文数据库、期刊网,利用行业优势及各期刊编辑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建立更有利于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浏览、检索和发表的数字平台。
三是联合起来保护知识产权。有的代表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教育理论刊物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对话位置。学术期刊网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数据库,就在于其采取各个击破策略,在学术期刊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签署了合作协议。如今,任何一个刊物都不可能以不合作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教育理论刊物必须借助分会这一平台,形成合作联盟,才有可能在分成方式、合作方式上与学术期刊网展开谈判,争取刊物应有的权益。
篇6
1.带头搞科研。业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郭爱民局长、刘永德校长直接参与省十一五课题《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疏导策略的研究》,并亲自组织调查问卷,一块起草分析报告,并三次召开专门会议,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理因素及其教师的育人疏导策略。目前,我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开展,与领导重视密不可分。
2.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真正做到“三全一汇”,即凡是省市级教育科研培训、研讨、交流会,课题组主持人均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部报销差旅,参加会议者回单位后,一律梳理内容在全校做专题汇报,其汇报材料交县教研室备案。
3.亲自参加每年两次的教育科研工作专题会议。一是课题研究思路会,二是学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会,局长亲自到会,主管局长和领导亲自点评和部署工作任务。
4.纳入考核序列,健全评价机制。每年一度的赵建国教育基金表彰会都有教育科研方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额;每年一度的职称评定,教育科研作为必备条件;每年一度的学校综合考核教育科研单独列项占分;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优秀校长(班主任)评选,教育科研占分很重;每年一度的课题立项,其经费由学校全部报销,由此而形成的资料、课件、光盘、学习等费用,也由学校全部报销。这些措施和政策让老师们真正感到了希望,增添了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信心。
近几年来,我县参加省级培训200多人次、市级培训500多人次,其中2010年一次性参加省培训20多人,2011年一次性参加市级培训70多人。
二、榜样真带,群众真干
教育科研从神坛走向大众,让教师们真正认识并敢干触及,除去政策的导向外,还有来自身边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素质的真正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效益的影响。
1.十五期间,中学语文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该课题已于2007年顺利结题。该课题研究我们有这些成果:
①有三名语文教师在全国写作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②100多名学生作文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有10多篇收入国家级著作《我这样学写作》一书中。
③100多篇教师论文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其中有20多篇论文、案例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④有10多名教师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和优秀学生习作指导教师奖。
⑤正式出版了创新写作成果专著《追寻写作创新的足迹》一书。该书出版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⑥该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评审确定的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全省243项,沧州唯一),五名教师获此殊荣,一人晋升一级工资。
2.十一五期间,五名教师参加了河北省重点课题《学习策略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五名参研人员获得优异成绩。
①5篇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被收入河北省教科所高智军主编的《学习策略与创新素质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②有4篇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③有4名教师在沧州市举行的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2名教师在全市上示范课。
④有3名教师获得沧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有2名教师获批省级骨干教师,2名获批市级骨干教师。
⑤有1名教师获得沧州市小学语文“教坛新秀”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此产生的辐射效应是巨大的。
3.十一五期间,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培训和组织下,我们共申报省级课题立项38项,其中6项重点课题;申报市级课题31项,确定县级课题113项。这三个层面的课题涉及了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涉及了教育教学的30多个不同角度,涉及了管理、评价、心理、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的诸多内容。这些课题共有参研人员1500多人次。在这些课题中县教研室有4项省级课题立项、有2项市级课题立项,县教研室所有人员、所有学科均承担或参与了省市级课题研究。
三、效果真显,热情真涨
篇7
吴玉琦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一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与专题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地挖掘整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首先归纳了从古代到近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规律。随后,已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主要线索,依照其逐步建立的一整套以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在普通学校中兼施职业教育、农村改进及职业指导等几个环节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结构,先后分章节进行著述。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一文是刘桂林的博士论文。该书把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运动分成三个部分:实业教育思潮,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民国初年,形成我国近代实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思潮,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为形成标志,以导向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确立为主要目的的;30年代的职业教育思潮,以1932年《职业学校法》的颁布为界。该书以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的历程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前后三次思潮的演变,阐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实用精神的张扬,还着力展示职业教育思潮与职业教育实践存在的密切联系,提出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演变是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的过程。著作观点独特新颖,论据充分。
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一书,全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从实业教育的引入制度的确立为出发点,深入的展示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关键做用的人物进行了深入介绍,利用较多的篇幅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人物进行剖析,并对其观点进行深入比较。该书相对完善的阐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的研究,在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学书籍中也有专门章节形式出现,或散落在诸如中国教育史等一类的教科书和一般著述之中。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毛礼锐的《中国教育史简编》、郝新生和袁吉林等主编的《比较职业教育》、石伟平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高奇的《职业教育概论》、周明星的《职业教育学通论》。这些书籍中所涉及的职业技术教育史,多以描述史实为主要形式出现,篇幅较短,内容简洁,通常不是作为专题史来研究,其深度和广度上受到限制。
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起源及发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就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久远,可称之为“古代职教说”,国内部分学者持此观点。如米靖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一书就采取的这种观点,米靖老师的观点则认为“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古代的学校教育则以培养统治人才为目的,其核心内容为经史之学,与之相关的大量历史文献也就无法承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表现在当时专门以技艺为业的有农家、兵家、技家等,他们重视生产、劳动等应用型的教育,由此观之,认定中国古代缺少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到了近代机器的工业的工业时期,中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可称之为“近代职教说”。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就采取的这样的观点,谢长法老师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在于清朝末年的实业教育的发展,包括实业教育制度的引入以及确立,以及职业教育理念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生产方式主要是自然经济,技艺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学徒制,当时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都与机器工业生产无关,因此古代所谓的教育都不能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应该算是专业教育。由此看出,这些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界定的标准,内涵和特征认识上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观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未来研究的趋势收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人们强调应对人物思想史进行深入研究,应该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加强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角色的详细分析研究和考证,才能更鲜活的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还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题研究。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开放包容的,各朝代各时期与外域均有频繁额交往历史。中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影响过外域,同时我们也在汲取着他人的长处,采用中外不同的文化角度去比较和研究历史,会使职业技术教育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历史反思》,《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
[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吉林出版社,1991年。
[4]李蔺田、王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5]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6]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7]田正平:《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9]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篇8
[21]吴克明,赖德胜.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4(3):38-41.
[22]温海燕,陈平水.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初探[J]. 生产力研究,2006(5):127-129.
[23]吴克明.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 江苏高教,2004(2):40-42.
[24]Lanvin, B. & Evans, P. 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3[R/OL].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kills For Employment. (s.d.)[2014-03-16]. .
[32]刘维奇. 收入分配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影响[C]//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150-156.
[33]杨卫军. 当前“知识失业”是过度教育还是教育深化?[J]. 教育与经济,2003(9):63.
[34]陈晓燕.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55-58.
[35]杨竹节. 论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 江苏高教,2003(3):52-53.
[36]吴回生. 知识失业现象、原因和对策[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8):19-22.
[37]杨青.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91-92.
[38]郑文力.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9-121.
[39]许林,许丽. 国外“过度教育”问题研究对我国解决“教育深化”问题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9(8):153-155.
[40]谭崇台. 发展经济学[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176-179.
[41]袁祖望. 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J]. 现代大学教育,2001(3):35-38.
[42]寇学臣,等. “知识失业”:从“教育过度”到结构调整[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0-22.
[43]刘长亮. 从筛选假设理论浅析我国“知识失业”现象[J]. 学理论,2011(3):94-95.
[44]史越清,王效仿. 知识失业问题的总量性原因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4-98.
[45]牛风蕊. “教育过度”――知识失业的悖论[J]. 现代教育科学,2006(6):27-30.
[46]赖德胜,孟大虎. “知识失业”加剧凸显政府职责[J]. 人民论坛,2007(8):44-46.
[47]赖德胜,田永坡.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 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48]贾晔楠,李仙娥. 对我国当前“知识失业”问题原因的经济学分析[J]. 教育探索,2006(7):34-36.
[49]盛,周玉龙.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基于一个修正模型的分析[J]. 中国市场,2011(4):13-15.
[50]刘兰,肖利平. “知识失业”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0-53.
[51]耿永志. 基于内外市场分割的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7(2):68-69.
[52]卢菲菲,黄建如. 我国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J]. 湖北招生考试,2011(4):27-30.
[53]黄英良. 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54]李薇辉. 对“知识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 上海经济研究,2005(3):75-82.
[55]冯浩. 知识失业凸显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J]. 青年教师学报,2007(11):99-102.
[56]冯浩. 知识失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 才智,2008(9):20-21.
[57]冯浩,李华香. 从知识失业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 中国成人教育,2006(6):28-29.
[58]边文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 现代财经,2010(4):92-97.
[59]翟娟娟.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知识失业问题分析――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6-42.
[60]袁祖望. 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辩证分析[J]. 江苏高教,2007(4):90-92.
[61]王永莲,吴忠平. 内部人控制视角的“知识失业”[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24-26.
[62]林霓裳. 企业短视行为对知识失业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用人市场的调查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0(1):44-47.
[63]杨卫军. 对当前“知识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 教育科学,2004(2):1-3.
[64]陆万军.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治理――基于职业搜寻的理论视角[D]. 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7-78.
[65]陈迎明.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 2003-2013――基于 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3(4):35-44.
[66]岳昌君. 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2004:23-32.
[67]王静珊. 当前青年“知识失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4.
[68]周鑫. 试论知识失业引发的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对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02-204.
[69]郑元凯. 浅析我国知识型失业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7(4):74-76.
[70]杨冬民. 对人才资源中“知识失业”现象的探析[J]. 经济问题,2004(4):22-24.
[71]王志凌,石实. 知识失业者的就业激励-保障体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196-198.
[72]王淑桢. 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之文献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88-90.
[73]黄芳.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兼谈知识失业问题[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3-56.
[7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 教育研究,2010(9):107-36.
[75]陈依娜. 我国知识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3.
[76]田永坡. 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J]. 高等教育研究,2006(7):103-108.
[77]林志强,祁琳. 知识失业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0(9):215-217.
[78]常怿. 论媒介素养与大学生就业解困[J]. 云梦学刊,2007(12):84-85.
[79]梁清. 直面教育的“类发展困境”――对教育研究的社会学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5-8.
[80]张成武. 知识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07(6):67-69.
[81]李豫黔. 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文科建设――兼论文科招生规模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统一[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19-24.
[82]李豫黔.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野下的文科知识失业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5):34-40.
[83]武向荣. 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2-136.
[84]张京京,张原瑞. 高等教育最优规模探讨[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9.
[85]尹希果,王燕飞,谭志雄. 中国高等教育深化问题及对策[J]. 教学研究, 2006(3):95-98.
[86]刘得扬,袁霁. 我国知识失业现象的“托达罗模式”解读[J]. 煤炭高等教育,2008(11):24-27.
[87]赵世奎,张彦通. 过度教育的预警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81-84.
[88]张源源,刘善槐. 大学生就业不公平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11(9):51-55.
[89]郑勤华. 印度的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J]. 教育与经济,2005(1):55-58.
[90]骆四铭,王小敏. 印度“学位与职位相分离”政策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12(1):88-92.
[91]吴军. 化解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之困的思考[N]. 贵州日报,2010-06-08(011).
[92]谢作诗,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教育研究,2007(4):45-48.
[93]付八军.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5(3):12-16.
[94]毛亚庆. 高等教育发展的知识解读[J]. 教育研究,2006(7):24-29.
篇9
一、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的必要性
(一)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实践特性的要求。
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的科学解释,使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扩展理论,而是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教育研究者探索的脚步是没有止境的,将会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前进,具备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生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科研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给当前中国教育提出的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却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来,这实在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遗憾。教育学研究生是未来推动我国教育研究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完成振兴教育的重任。
(三)中国教育学研究亟待振兴。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就开始了对近现代教育学的探索,从外国引入了大量教育学理论,我国的教育学开始了近现代化的历程。但中国教育学迈出的第一步就被打上了西方化的烙印,教育学研究没有真正的具备中国的特色,实现教育学中国化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共同愿望。不少研究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的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剪裁中国的教育史实,致使教育研究对象非中国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历史。中国教育似乎既让人难以拥有外在的实用性力量,又让人感受不到内在的精神性寄托。
二、比较视角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短板”分析
(一)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
一次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分别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分别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低是研究生质量下降的一个突出表现,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弱的表现:
1.科研创新活动参与程度较低。
参加科研创新是增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使研究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现实中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课题。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缺乏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难以摆脱本科阶段的思维模式,缺乏捕捉研究课题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因而不能自己独立承担有创新潜力的课题,而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时又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难以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2.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阶段除选修各门专业课程之外,留下了大量的时间由研究生自由支配,进行教育课题的研究是研究生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教育学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通常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论文的数量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要看其论文的质量及其体现出的学术价值。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1.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美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治学原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术自由原则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研究生正处于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最容易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美国高校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研究生组织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讲座,促进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同时也经常为研究生提供校际间甚至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便研究生能够在这些自由的学术活动中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产生创新成果。
我国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学术氛围的创造,多为研究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与言论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并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有可行性的想法付诸实践。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2.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
如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然而我国高校参与国际交流的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高校的开放程度很高,研究生招生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高校中呈现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景象。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了解新的学术思想,掌握新的发展动态,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我国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更大努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兼容并包,鼓励研究生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同时应该走向国际,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把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思想推向世界,甚至应用于服务于世界。
3.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多采用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以及案例教学的形式,能够有效改变研究生教学中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改变当前研究生教学中单一化的课堂模式,学习美国,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
课堂教学是研究a生培养的主阵地,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传统的单一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生成果展示或汇报和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研究生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境中,将自己的理论假设运用到实践中,在不断试验与修正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科研创新。
(二)建立不同院校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术力量优势,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使一个院校的优势成为多个院校的优势,通过各高校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办学力量的优化组合,实现共同提高。高校间可以制定交流培养计划和访学计划,互派研究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活跃学术气氛。对于来访的研究生,各高校应该予以接待,为其提供专门的场所,定期召开研究生论坛,使不同学术氛围培养出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三)建立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机制。
鼓励研究生走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索理论价值。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与服务目标。社会实习、实地调研都可以促进、启发学生发现教育的现实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有利于数据收集,案例访谈等,有利于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值得重视,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既不能停滞不前,亦不能急于求成。在各方面的共同协调与改善下,提升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任永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成因追问[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
篇10
篇11
[2]杨茜.浅谈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
[3]马淑霞.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
[4]刘闯,陈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0).
[5]邵永刚,赵林川.构建互动生物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6:54-56.
[6]杨滨,任新英.基础教育阶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6:71-77.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蒋丽丽.浅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说”[J].新课程导学,2014(20).
[2]张俊梅.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3]赵晓君.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之我见[J].关爱明天,2015,(1):161-161.
[4]赵秀娟.浅谈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5):343-343.
[5]钱顺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73.
[6]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60-61.
[7]田庆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浅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285-285.
[8]杨美晶.边疆地区初中生物学实验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学教学,2009,34(8):53-54.
[9]刘宏.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
[10]黄胜.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11]孙炳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12]曾瑞清.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83).
[13]刘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57):148-149.
[14]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b,2011(12):28-29.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徐芳英.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9.
[2]黄敏.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
[3]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5]黄月欢.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2).
篇12
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4.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理论建构
5.论学科体系中的教育社会学
6.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本土方法论
7.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的三个问题
8.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交织——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一个内在焦虑
9.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10.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
11.“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12.当代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特征探析
13.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14.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负面社会影响
15.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16.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17.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18.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
19.整合学术与职业的分离 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20.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演变(1979-2005)——基于对教育社会学重建以来概论性著作的文本分析
21.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
22.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
23.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24.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吗——从“教学要点”到“教学难点”
25.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百年概要
26.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
27.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28.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29.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30.近十二年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主题与热点领域——基于《教育社会学》杂志刊载文献可视化分析
31.“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
32.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及突破
33.陶孟和与中国大学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端
34.涂尔干的实证主义与教育社会学
35.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36.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模型建构
37.雷通群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学术史的视角
38.论当代教育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39.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可能路径:基于米尔斯的启示
40.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
41.教育社会学何为——教育社会学学科特质的再反思
42.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
43.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44.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45.有效教学:目标、要素及理想模型——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审视
46.教育社会学的流变与智慧:由A.H.Halsey等人所编三本教育社会学文集谈起
47.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评述
48.试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
49.近20年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与前沿演进
50.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生文化
51.论雷通群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问题的探讨
52.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53.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叙事的特征分析
54.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55.21世纪初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原创性探索
56.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
57.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
58.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兼论两种理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解释
5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初探
60.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
61.教育社会学拓展的可能空间
62.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
63.科尔曼、教育社会学及经验研究——《教育社会学手册》及其中译本评述
64.成为“教育知识”: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知识变革
65.教育社会学“结构与行动”关系嬗变及启示
66.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
67.困境与挑战:教育社会学中的实证研究
68.信息化教育社会学
69.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70.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
71.再生产·抵制·拓殖——新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
72.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之味”——关于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学科自觉
73.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当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反思
74.论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理论框架
75.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76.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77.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基于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向度
78.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79.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80.台湾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策略:一份个人笔记
81.“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
82.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83.教育社会学断想——教师角色理论探析
84.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85.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86.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
87.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88.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
89.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90.从“学科建构”到“问题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思路转向
91.从对立走向融合——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92.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三重立场
93.青少年行为偏差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4.教育社会学的措辞学批判与反思性转向——以常识问题为例
95.站在教育的边缘思考——试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精神
96.谁的背后? 何谓背后?——教育社会学学科立场之反思
97.卢绍稷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98.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建构的起点
99.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及其特征
10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1.关于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使命的思考
102.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
103.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
104.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
105.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106.论教育社会学的性质
107.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108.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
10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发微
110.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状况分析
111.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
112.近代国外教育社会学在中国的译介与导入
113.远程教育社会学:从分支研究领域到分支学科
114.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社会学探析——Leary课堂互动模型的引入与发展
115.教育社会学在苏联的形成与发展
116.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影响
117.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之探讨
118.略论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转变
119.学科视域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120.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121.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探析
122.刍议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123.“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124.教育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
125.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