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习明纳尔教学法简介
“习明纳尔”是英文Seminar一词的音译,来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基本含义是人们常说的“专题讨论会”、“研究班”、“研习会”,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它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经过不断改造,现已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习明纳尔(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该模式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实施方式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整节课讨论,也可以用几分钟讨论;既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二、外国文学教学中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习明纳尔(Seminar)两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数具体安排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时间和形式,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一) 给学生分组
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习明纳尔——讨论式教学中来,要提前给学生分组,布置好组内成员所承担的工作,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促使每个组员在资料查找、整理、课堂演示和最终小组报告的形成的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又要避免小组人数过多而导致小组成员闲置现象。这就需要根据班级的人数和课时数来综合考虑,使小组的数量和组员的数量科学合理。
(二) 辩论题目的选择
习明纳尔即讨论式教学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辩论题目的选择。一方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一方面要考虑到能否在辩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对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真正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深入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外国文学主要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名家名著。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提前准备讨论题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题目不能过大、过小或者过于枯燥,使学生学会就某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及学术敏感性。
(三)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下每个小组的讨论题目,教师教授学生资料的查找办法,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教材、图书馆的图书、杂志,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这样权威的学术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准备课堂演示的材料,更可贵的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 课堂讨论阶段
这是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就某一问题,不同的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给每个小组5-10分钟的演示时间。这是每一小组的资料准备、学术水平、多媒体制作、现场操控能力、等总体水平的展示。小组成员或者组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阐释,并且教师和学生(主要是学生)随时可以和阐释的同学交流和讨论。课堂的这个时间要完全交给学生,使课堂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进行。
(五) 教师点评与总结
习明纳尔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是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但是课堂上不可过于松散,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引导、点评和总结,不可使课堂放任自流、缺少方向。学生在就某一家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非常重要,可是是讨论的同学有方向感,而且使讨论不会偏题,而且讨论时间的掌控也非常重要。在讨论中,同学说们会有很多观点,教学的点评起到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各个小组成员的观点,对某一问题有重新的认识,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 课后总结与评价
课后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先前自己的资料准备,综合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将小组的最后观点形成一个报告论文提交。教师综合先前每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对每个小组打分,最后汇总为小组同学的平时城即将。另外,教师对比较好的报告论文建议修改后发表,大部分报告论文作为教学资源保存。
三、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习明纳尔的效果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外国文学课上的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 提高了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
每个小组成员为了完成习明纳尔教学法的论题,学生必须熟读外国文学作品,并且积极主动地查找相关评论资料,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上能够说服对手,还要组织好预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等,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 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会不同程度的扩展,对某一文学现象会有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量上来了,而且对某些文学现象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在查找资料、准备的发言材料,课堂讨论和课下学生进一步补充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每个小组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题目,在论题论证、研究方案提出、课堂发言和讨论到最后报告论文的形成,小组成员必须合理分工,齐心协力完成习明纳尔教学中的任务。在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启发和影响,具有良好的整合效应。
(三) 有利于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习明纳尔教学法的使用,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师生和学生间的互动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国文学课程在采用习明纳尔教学法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教师方面
外国文学的课程,一般都是大班课,人数都超过60人,甚至达到100人以上,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在几十分钟的讨论课上,很难达到每个人都发言的程度,给老师掌控整个班级讨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习明纳尔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对相关问题有全面的把握,而且要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教师要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斑额大的班级可以采用分开讨论的形式进行,使每次的讨论课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方面
学生选题对不感兴趣,选题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会导致学生的资料准备不足,以致课堂讨论过程中流于形式,课堂气氛死板,没能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偏见,特别是外国文学中的人名让学生很头疼,好多同学还处于中学时对外国名著的认识,对外国文学名著还处于简单的欣赏或了解情结内容阶段,很难在课堂上展开深入讨论。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一定加强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选择学生喜欢且难易程度适中的讨论题目,真正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文学现象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增加学生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教师更要教会学生怎样鉴赏、分析外国文学名著,增强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自信心,提高欣赏、品评外国文学名著的能力。
总之,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习明纳尔教学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完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某一部作品和某一文学现象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课堂形成讨论式、研究型的“动”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辉 周海燕.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J],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
篇2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通过对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整体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关教学方面的状况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僵化老套,通常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三段式的讲授模式,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灌输,将充满人性魅力和与审美情趣的文学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改革迫在眉睫。外国文学课不仅仅是文学课,也是人学课、人生教育课。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学生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对文学作品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1]。社会背景、时代条件、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大教材文化内涵,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针对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匮乏,结合目前高等院校外国文学教材方面的薄弱和不足,亟需加大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补充介绍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经济、艺术、宗教、道德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该增大文化含量,侧重介绍人文知识,通过外国文学所携带的神话、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积淀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读品味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思想精华,从中感悟西方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品质。
(二)调整教学内容,涵咏经典作品,凸显范例教学
外国文学涉及名家名作灿若繁星、思潮流派数不胜数,历时数千年、覆盖数十个国家,范围广、时空跨度极大,知识点繁杂纷呈而课时却极为有限。面对如此浩繁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教材的融会贯通,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选,从而将外国文学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文精神加油站和起跑线。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典型例子”,其收获之大是一般作品远远比不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凸显范例教学,引导学生咀嚼涵咏经典作品。一方面,可以使所选教学内容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热点,贴近他们的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和启发意义,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增强讲授的有效性、说服力与感染力。
(三)扬弃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而为人文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注重审美教育,渗透理想教育,促进精神升华。即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思想道德、人生信念、精神境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爱情与家庭生活幸福的个人理想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因此,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注意文学文本所蕴涵的人格意识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问题,注意突出分析人物形象的理想主义素质和崇高品格内涵。例如可以结合作家成功的道路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作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信念、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创造素质;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分析,挖掘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老人与海》中老头的性格、对待生活优雅而自信的态度,浮士德精神有关人生奋斗与享乐的启迪等等。人文精神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润,更强调自我体会与心灵觉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选择激励与启迪效果较强的经典名著,并充分发掘和展现这些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样,学生在艺术鉴赏中可以自己去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领略异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发思考、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通晓中外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外国文学广泛关注各民族、各语种的文学现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对开拓视野、加强语言和文化修养、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文化不断交融的历史,通过文学将学生与世界沟通起来,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学相互碰撞、相互参照、相互融合的动态进程,使其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外来文化交流和竞争,从而形成既不盲目崇洋又不狭隘僵化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多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讲与学生看、听等有机结合,加强外国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采取观全片与剪辑片断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当下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感悟,在感性鉴赏中引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包括作家肖像、作品插图、精彩片断朗诵、音乐、文字及各种优美的画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观看前告诉学生要注意看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并提醒学生注意将原著与影片进行比较,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视听室,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浮光掠影地观看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外国文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可使学生对作品体会更深刻、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更透彻,从中获取人文精神的滋养。
2.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1)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是文学生命力长存的根源,也是文学承担“寓教于乐”功能、对人的精神品质发生良性影响的必要条件[3]。文学的文本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因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多样的,不确定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阐释,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盲从,不为教师观点所囿,培养创新进取的思维能力。组织课堂讨论,一般包括论题的设立、学生上台讲演、师生对话式讨论和教师讲评等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设立论题。论题可大可小,但都须深浅适度,切实可行,有针对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能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更能形成争鸣,如西方19世纪的婚恋小说与当今大学生的爱情观等。讨论前,教师对论题进行综述,介绍各家观点,开拓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沉淀,形成独立观点,参加全班讨论。讨论中,教师适时巧妙穿插,抛砖引玉,及时把握讨论导向,形成师生互动,保证讨论质量。讨论后,教师作出全面学术总结,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讨论,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更能让学生的人格、心智、情感在开放状态中获得完善,使外国文学课程成为启迪理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2)组织作品片段表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的戏剧片段和小说片段,让学生参与其中自编自演,以表演的形式将一些西方名著展示出来。通过表演学生能感受不同国度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爱恨情仇,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感悟人生,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热情,从而使以课堂专业教学为核心而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争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3)安排学生登台讲课。教师在对外国文学各章节内容作详略区分时,可以布置自学提示有意识地把一些章节交给学生课外自学让学生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进一步指导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最后师生一起评议。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教学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篇3
作者简介:张冰洁(1980―),女,西安翻译学院讲师,西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对于教育来说,其关键在于教育质量的发生,而教育质量发生情况的好坏则在于考核的结果,因而教育考核的办法事实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人文社科教育来说,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外国文学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来说,外国文学则注入了另一股血液,那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在新世纪的今天,中国也进入了全球化的范畴之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而必须对西方的文化也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外国文学则成为了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自然外国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无论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目前开设的外国文学课程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考核方式的陈旧与落后,导致了教育质量得不到最终的提高,有鉴于此,笔者立足外国文学教学,从中文专业的角度,来谈谈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以能力培育为目标的改革理论基础
考核方式的改革,从实际上来说,并不是对一次考核的改革,而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改革,因为从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说,这是不合时宜的,教育质量的发生,是一个连续而持久的过程,如果单就考核方式这个内容来改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故要从考核的基础来先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就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过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探讨考核方式的改革。
1.文本细读与文本阐释综合
对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其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走进外国文学的文艺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地对课本的传输,但目前存在着极为广泛的现象即没有文学作品的细读环节。不可否认,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学成为一门边缘的艺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其文学作品的阅读数量与教师这代人来说,有着较大的差距,众多的大学生其外国文学作品的读量都是极为缺乏的,而这种阅读量的缺乏导致如果仅仅是从课本的解读和文学理论的直面宣讲来说,对他们无异于天方夜谭,因而这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审美特质的把握,就更是一种揠苗助长了,故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新的环节,那就是文本细读。
从文学教育来说,文本细读本来就是对文艺理论的要求,它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新批评理论的一种文学主张,其主旨在于对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进行挖掘,要求批评家对于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进行批评注释,然后从词句的搭配等多个方面,找出隐含于文学作品之内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每一个细节信息量,从而真正地达到对其作品的解读,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自然这对文学批评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从而笔者认为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在当下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笔者所认为的文本细读对外国文学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它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文学作品,亲身研读文本,当然这也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切合实际的,但是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从而在一定的基础上增强其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二是可以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学有全新的理解,尽管这样的文本细读或许也只能增加其一小部分的阅读量,但是却能使他们对外国文学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还可能带动一部分人的兴趣,从而培养其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三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即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作品,挖掘异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不至于使得学生产生过于盲目的感觉。
但是对文本的细读只是教学的一个方面,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对文本的阐释,因为文本的阐释有助于其理论的深化,从而达到对课程的深度和意义的多层次的解读,使得多种可能性和多种解释出现,这才是外国文学的教学目的,对于外国文学的教学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学的教学,而且也是对文艺理论的一种深入与阐释,如果失去了这个高度,自然也就失去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从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能实现质的提升。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其文化理解的能力
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是文学史的教学,而对于外国文学的本质来说,也就是文本来说,却在一个极为次要的位置,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且身处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学艺术边缘化的加剧,使得这个现象更为严重,因而笔者才在上文中重视起文本的细读,但是这个细读的过程以及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依旧不能解决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故必须更加深入地对文化进行理解,从而找出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脉络,真正地完成对现代西方文学走向的理解,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文学作品入手,理解和深化对外国文学的理解,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来说,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仅在于其对外国文学的文本理解的能力,故要真正地了解外国文化,仅仅从文学文本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了解其相关的阐释,这也就是文艺理论家对相关文本的阐释,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理论知识是学生能力实践的基础,又是其转化成为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便是外国文学课程开设的根本意义,因而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综合外国文学的特性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外国文学的文本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内,阅读十到十五部外国文学作品,然后在这其中选择学生自认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即可以表现为读书笔记,也可以表现为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如戏剧、评书等表现形式,从而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然后组织相关的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中,将学生们的成果展现出来,或者是鼓励理论掌握比较深入的同学进行论文的写作,从而对其向理论性研究转变的学术培养。
另一方面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的设置转型,对于大多数中文教育教学来说,其最为普遍的职业选择也在于教师的培养,因而在外国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进行相关的解读和讲课,也就是在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组织对相关的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然后再进行教育教学的比赛。
二、以能力为核心视域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以能力为核心视域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不能再与传统方式一样,而应是一个信息过程的传递和一个能力过程的传递,因而应注意考核思路的制订与考核的过程性理念的加入。
1.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对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说,则应该注重几个方面的多样化,首先是目标的多元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目标。知识的目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传统考核方式的主要部分,不论怎样都是不应该缺乏的。这对于外国文学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对于传统的来说,却成为了全部,故显得不够科学。
(2)能力的目标。能力的目标对于外国文学来说,则是最为主要的,即是一个鉴赏力的培B,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外国文学文本独立分析的能力,而这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准确地把握文本处理的能力。
2.过程化的考核思路与理念的制订
对于教学质量的生成来说,诚如上文所言,这是一个过程化的东西,因而这也是一个多元化思路的过程。对于外国文学的考核方式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革:(1)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不再是考核的主体,而只是一个内容的提供者,而具体的考核内容与方式的制订,则可以是多样化的、全面化的,例如对于内容来说,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制订,也可以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说。(2)鉴赏力与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的程度上,既是一个知识信息的考核,又是上文所说的知识的考核。而鉴赏力的考核,则是一个能力的考核,对这种内容的考核来说,可以通过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教育教学设计以讲课或者是说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思考,是一个过程化的改革,因为从主体来说,对考核方式的思考,如果没有在学习中进行思考,是呈现不了东西的,而鉴赏力的考核则更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尤其是对外国文学,这更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双重结合,如果这两者之间缺少了一种文化的理解,就不能有水平地表现出来,因而对于外国文学教育来说,就必须进行一个过程化的考核与过程化考核理念的加入。
参考文献:
赵世举.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时间.中国大学教育,2011,(11).
袁文平.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篇4
目前国内的许多地方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思考什么是应用性,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体现在哪里?学者王卫平曾说过:“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职业性的要求,与理工类课程相比,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是隐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内显现。所以更应当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注重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情怀、意志品格、口头表达、文本分析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外国文学同样承载着要为这一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备,训练思维能力、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渗透人文情怀并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的重任。然而传统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不但内容陈旧,而且教学方法单一,普遍采用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介绍作家生平,再复述作品内容,最后分析艺术特色。“满堂灌”的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听,于是,“老师讲笔记、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甩笔记”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詹姆斯·杜德斯达曾指出当下大学教育存在的明显问题:“教学的作用通过一名教授教授一班学生来发挥,反过来,学生们通过阅读指定的课文、撰写论文、解题或者做实验以及参加考试来对教学做出反应。”外国文学课程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针对这一现状,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指导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改革做了如下尝试。
一、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和实践的时间
外国文学的教学长期以来都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因此很多老师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往往更注重对文学史的讲解,而减轻对名家名典的解读。这样组织教学内容的结果是,学生可能在知识的传承上没有问题,但是在能力的培养上、实践应用上却有所缺失。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作品。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最根本的应该是对作品的研读,只有深入地阅读作品,认真分析挖掘作品的魅力和意义,才能真正体会文学之美,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各种文学思潮和文艺思潮。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该采取作品阅读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外国文学教学的主旨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地学习外国文学基础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外国文化与历史常识;能够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描述与评析重大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主要作家作品,客观公正地分析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史上的现象,掌握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审美特点,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供研究训练素材
目前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传统经典名著对于“90后”失去了吸引力,他们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鲜事物上。因此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研究训练的素材,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外国文学属于“异质文化”,文化上的中西差异,导致了学生不能彻底地理解西方文明文化。同样的题材和主题在中西文学中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课堂的讲解很难使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如果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能够恰当地引入影像手段,教学效果则会好很多。这些影像手段包括能够代表某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地理的图片,还包括一些有关某一历史时期总体社会风貌的视频。这些图片和视频资料能够让学生对陌生的异域文化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只有有了这些直观、感性的了解,他们才会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兴趣和进一步理解的心理认知基础。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影像资料和自己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作品《简爱》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观看三个不同版本的影片,让他们思考哪个版本更贴近原著,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求学生必须阅读熟悉原著,并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在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条件下,既让学生阅读了作品,又提高了其阅读鉴赏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三、革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手段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由教师在教授系统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具体实践活动的安排应突出“读-说-赏-写-演”五个环节。读:教师制定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相关学术著作,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说:即通过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提高其说的能力。它既包括课堂问题的即兴回答,也包括文学专题问题的研讨,这样既能检查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赏:在学生掌握文学知识、阅读原著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观看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的视频、美术作品、影视剧改编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写:让学生养成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撰写学业论文,写作讨论发言稿,改编剧本。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同时,锻炼写作的能力。演:中文系学生需要从写作、朗诵、表演等多方面素养。因此,在课堂中可以根据课时安排,布置相应的课堂剧表演任务。将学生分组,选派组长对组内人员分工:创作剧本、演员、旁白、音响、道具,要求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动手能力,强化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上述五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安排,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保障基本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并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完善考核机制,检测教学和实践效果
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考核的方式不能是单一的闭卷考试,而应该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鉴于此,我们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课堂考勤占10%,课堂表现占30%(包括作业、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本剧演出),期末试卷成绩占60%,这样的安排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出公正的评定。
总之,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原则指导下,《外国文学》的教学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浅伸衣,译.北京:商务印书管,1939.
[2]张翠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3.
篇5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篇6
一、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英语文学教学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力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文学语言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亲切自然通俗,便于学生吸收,而通过讲解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极佳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各时期许多名著渊源很深,比如,乔雯的故事、还有莎士比亚的剧本、狄更斯的小说等英语文学作品。对于学习英语的专业学生,需要丰富的英美文学作品积累,否则,说得再流利的英语、再正确的语法、再标准的语调也会因缺乏文学素养及智慧幽默而无味。在英美文学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具有各个时代特性,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的材料,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讲解鉴析外文作品,在课堂上可以将上述文学材料向学生输入渗透,为学生展现丰富的英语文学作品,使学生有效地了解英语文学常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2.英语文学教学有助于更好地领会目的语的文化内涵,促进跨文化交际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目的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学习语言就是要能讲解这种文化。而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渗透输入英美国家的不同文化,是学生掌握英语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英语世界,领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学是体现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蕴含着一个民族经济、政治,还有社会风俗等诸多文化,要学习掌握一种外语,既要有它的可用性,又要有它的陶冶性,即反映学生对文学及文化的修养及敏感。外语专业学生不仅要求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能力,在涉外交际频繁的今天,更需要了解掌握英美国家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以避免对文学产生冲突和误解,使英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3.英语文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德育教育
通过英语文学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受教学生的个人的综合素质与修养,经过教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讲解鉴析,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对英美文学的鉴赏力,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文学教学中,通过教和学,学生可以感受到丰富的英美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发展的历程。
二、英语文学教学现有教学模式及改革思路
当前,多数学校的英语文学教学课采用“文学史加选读”的这种模式。在上文学史课的过程中,教师对一大堆文学史知识和背景进行罗列,还经常渗透一点文学选读知识,作为对文化史的补充。采用如此 “语录”式地节选,极大地破坏了文学作品具有的完整性。学生只是浅尝辄止,尽管上文学课程有一两年了,可是却没有学习过一部完整的小说,也没有学过完整的一部剧本,无法学会怎样鉴赏外国文学作品,也不会分析文学原著。因此,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改革思路仅供大家参考选择:
1.读完整的作品
作品选读虽然对经典作品的精华部分和主要部分进行了筛选,但是毕竟选取的还是部分片段,极大地破坏了原著作品的完整性、整一性,不可避免地具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必须对一本文学原著作品认认真真完整地鉴赏,学生才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掌握和了解,从而才能让学生写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评论文章。在阅读文学作品中,只有从文学作品的整体上进行感受和体验,学生心理才会产生震动,智慧才能有所启迪。
2. 讲解欣赏作品的方法
如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了,学生很容易地通过网络、光盘和百科全书等途径寻找搜索外国文学资料。所以,教师应把英美文学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文学原著及精辟分析文学原著作品方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经过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对主题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对人物塑造进行探究、对情节安排进行探讨、对叙述角度进行研究、对象征细节和语言风格进行剖析等。
3. 写阅读心得
读书最可贵的是学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题材及写作内容,学生又可以通过写作来深化对原著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消化,要做到两者互相补充。文学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语言艺术方面,许多作者名家都是语言精练的大师。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受到很好的熏陶,要把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写论文的方式表现出来。按照如此的教学方式思路来组织教学工作,英美文学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各种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总之,英语教学中应用英语文学,对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现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社会对英语的高级人才需求,英语文学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英国的文化特色,对学生提高学习英语兴趣,提高交际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篇7
“期待视野”指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文艺的大众化》)可见,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才能初步读解文学作品。如读《诗经·伐檀》第一章。首先,穑(sè)、廛(chán)、县(xuán)、huán@①(huán)等字音要会读。坎坎(砍树声)、干(河岸)、稼(种植)、穑(收获)、廛(一亩半地)、尔(你)、县(通“悬”)、彼(那)、素餐(白吃)等词义能解。“置之河之干兮“即置之于河之干兮”这个省略句式能懂。其它如知道伐檀、@②猎是怎么回事。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扎实地学习古今汉语知识,广泛深入地体验生活,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语文实践”(新大纲),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
但是,文学作品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雪花大如席”,依现实生活逻辑看这是荒唐怪诞的,但这种文学语言却极富审美功用。因为“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加以表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我们读出的只是《伐檀》的表层意思,而读不出深层意味。读解文学作品必须能对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内容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他认为“期待视野”由几方面因素构成:“类型的先在理解”“已经熟知的作品形式与主题”“诗歌语言与实践语言的对立”。这就告诉我们:(一)要熟知并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文体的主要特征。这样阅读时就会有选择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如不能用读戏剧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能用读诗歌的方法去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也就是说平时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体裁知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第四册主要是文学作品。我们可在作品教学前让学生阅读《中国文学鉴赏》(袁行霈)、《谈读诗与趣味培养》(朱光潜)、《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现当代小说鉴赏》(杨义)、《古代小说鉴赏》(吴小如)及《现当代戏剧鉴赏》、《古代戏剧鉴赏》等知识短文,也可选修《文学鉴赏常识》、《戏剧影视欣赏与评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二)充分了解某一类作家及其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内涵、形式包括题材、情节、主题等,即需要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新大纲中也强调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新教材第四册也附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和《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另外,还可选修《文史常识》等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仍有16篇外国文学作品,所以也应介绍相关的外国文学简史。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具备一定的文学史知识即建立了一个参照系。(三)积累一些文学创作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虽然新大纲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但近年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即可写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以平时不能只要求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实用文体。尝试文学创作,更能把握作者的匠心,有利于文学鉴赏。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这三方面形成“一种既定的先已构成的期待视野……它可以引导读者的(大众的)的理解,造成全面接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转贴于
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与否将决定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如《西游记》,小孩读出的是八十一难的惊险、孙悟空的神通等,而专家读出的是情节模式的变幻莫测、人物塑造时神、人、物三性合一的高妙新奇。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与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式,对音乐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容意义”(《文学理论》)。文学阅读鉴赏就是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作品)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以求适应)。姚斯认为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文学作品之间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每次对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并由新经验再产生新的接受意识,这就造成“视野的变化”。皮亚杰倡导的发生认识论也认为,就一般而言,个体每遇到新刺激时,总是试图以原来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产生愉悦,而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在同化与顺化、暂时平衡与新的平衡交替过程中逐步深化。相应地,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不断调整、重组,日臻完善,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图式才能使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产生变化呢?姚斯指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反过来说,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越高,越能加大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越有利于内在图式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而“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根据流行趣味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可见,阅读言情、武侠之类的通俗娱乐作品是难以提高鉴赏水平的,必须经常、反复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所以,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我们平时进行文学教学,不能仅把课本当书本,要让学生将课本与《语文读本》结合起来学习,更要自读新大纲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甚至更多的经典作品。
总之,只有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起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篇8
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外语类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日本文学课开设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其中,作为日本文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学日语专业普遍设有《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授课对象多为具备一定日语水平的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开设于本科阶段的第五或第六学期,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日本文学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提高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实践
解读非母语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古代日语更加深了鉴赏的难度,学生会因为其晦涩难懂而觉得枯燥。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所收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致力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做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日语运用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根本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文学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选择性,对一些知识、古典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对考研和准备过八级的学生有所帮助;一方面,会找一些有趣的、和课本知识、时事等相关的、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做到难易兼顾,让参与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古典文学的乐趣,感觉上这门课有意义。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Seminar“演习”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按 “文献检索自主定题主题发表教师补充讲解师生讨论总结讲稿”的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对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读,写,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学生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另外,对讨论中提出独特见解和对课程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可酌情加分。
通过《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日本文化,并用开阔的视角比较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可以为其写好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思考
首先,作为以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需要结合日本文学史的相关知识展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不能脱离文学史知识而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学史知识,就作品周边(时代背景、文学概观、文学史地位)等方面展开调研,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背景、意义和动机,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作品。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例如,介绍《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平安时代的作品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就汉文学的隆盛,和歌及女性文学的兴盛等时代文学特征,以及平安时代的政治经济特色等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二,扩展课堂知识,引导学生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进行鉴赏学习。众所周知,中日文学间存在着极深的渊源,这点在古代文学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从上代、中古,至中世、近世,日本古典文学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很多作品中都有中国六朝、唐代、直至元朝时代作品的影子。基于课程内容的这个特点,在《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学生发表环节,除了作品本身的介绍,同时设置“中国文学とのがり(与中国文学关系考证)”一项,使学生在了解日本古代文学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解上代和歌集《万叶集》时,引导学生从题材、作品风格等方面着手,对《万叶集》与《诗经》、《文选》等中国诗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一方面有益于学生从宏观上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敦促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本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国学热”升温,古典文学价值重新被人们重视的今天,这种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显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在鉴赏过程中对常用的古典文法做适当的介绍和讲解。日本学者阪仓笃义认为,文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指导学习者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等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由此可见语言基本功对能否正确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经过前期基础日语的学习,虽已具备阅读日语原文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还未学会和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以及日本古典语法,致使在阅读过程中,还无法解读出作者是借助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技巧,来传达出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在对作品内容及相应时代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可以就经常出现的常用古典语法进行普及和说明,一方面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另一方面,也可对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J].文学教育,2013(6):92-93
[2]刘劲松.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105-108
[3]韩春红,甄琦.试析比较研究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语文学刊,2013(1):89-90
[4]占才成.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135-136
篇9
二、高二阶段――突出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中三年,高二是承前启后的阶段,既是把审美感受引向深入,又是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加强审美想象力成为高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高二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高。学生通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日常性情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情感,他们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蕴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从教材方面看,以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传统戏曲和影视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全部都是文学作品,而且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的集合体,且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契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审美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巧妙联系同一作者的类似作品去强化感受,适当用某作家的作品来补充另一作家的作品,自觉而自然地融入自身的见闻感受,甚至是跨时空的、跳跃性地重组积累的意象以帮助学生探幽发微,形神兼备地领会作品的意象及深层意蕴。随着审美想象的丰富,学生在学习中潜在的创造思维逐渐上升到意识表层,加之审美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这就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
三、高三阶段――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和基础的扎实,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智能发展上再体现出渐次向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而且,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需要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如果缺乏一种深层的抽象思考的自觉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要。换言之,没有学生理性思维的注入,作品还只是独立于学生以外的事物,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便无从实现。学生越来越呼唤评价性阅读。
篇10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做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内容上厚古薄今,详远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
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程丹、米建荣.中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13(12): 143-154.
[2]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孙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台州学院学报,2005(2):69-72.
篇11
1.3教学评价根据人才培养个性化指向,各院校一方面积极倡导多元、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却不能摆脱以知识考核为主的闭卷考试形式。在这种应试意味浓烈的教学评估模式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对话性地与同学和教师领会文学魅力,体验文化精神,畅享人文魅力,而是埋头苦记笔记,生怕遗漏“考点”。课堂的互动性与开放性被荡然无存,学生也由积极地吸收知识变为消极地接受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文学鉴赏力更是成为一种空谈。
2.英美文学研究新思维
2.1碎片化教学冲击模块化教学由于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课堂教学同样搭上改革的列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MOOC,微课,公开课,精品课共享,并与实际课堂实现无缝对接。MOOC与微课又是相互联系的,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为它们提供了进入大学真实课堂的可能性,翻转课堂(flippedclass)则为它们创立了现实的网络课程范例。2010年8月,比尔•盖茨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TechonomyConference)上对未来教育模式及发展做了展望,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将成为最好的学校。2012年肇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微课、微课程接踵而来。预言提前成为现实。基于网络的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借助网络媒介,打破传统的固定课时的模块化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者得以更为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完成学习目标,而学习场所也不必局限于教室,这为学习者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便利。
2.2海量资源冲击传统教材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不应当只关注教师教了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了什么。教材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工具,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充分满足学习者的普遍及个性化需求,成为教育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因此,王云,刘宝泉(2003)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网上交流及合作能力…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克拉申著名的“i+1”理论揭示了外语教学内容的难度问题。如果借用克拉申的公式来衡量现行文学教材的难度,那么不少英美文学教材的难度一边倒地趋于偏难。学生在梳理文字方面已经十分吃力,阅读兴趣便相应收到影响,欣赏一说也无从谈起。另外,由于教学内容的设置普遍沿用传统“时期-作家-作品”的固定模式,使得教学灵活性、选择性、独立性大大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降。而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的海量资源,可选择性与可控性均是模式化课堂无法实现也不可企及的。
2.3原语英美文学冲击传统英美文学曹顺庆教授谈到“比较文学”的时候有过一段话,说中国人讲外国文学,本身就自然地在以“他者”的眼光、思想在审视这些舶来品,就是“比较文学”。换言之,尽管我们现在的英美文学教学所用教材是英文版的原著或原著节选,课堂用语可能也是全英文,但是无法避免地,我们的解析、认知、欣赏都难以摆脱中华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英美文学课和英美国家的英美文学课不可能等同起来。高玉教授(2001)对此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法国文学或者英国文学等原语言的文学作为“原语外国文学”,其实暗含着两个基本原则或前提“,那就是:一、对于研究的对象来说,我们是‘它者’,原语种的人不会把我们称之为‘外国文学’的文学即指称的对象称为外国文学,对他们来说,它恰恰是本土文学。反过来,对于研究的主体来说,我们是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立场,对象则是‘它者’。这里,‘内’‘外’关系其实已经表明了我们的研究视角、立场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方法论。二‘、原语’一词表明我们充分尊重和理解原语言的外表形式以及深层的表述、话语方式、思想和思维的特点,表明我们充分尊重和理解原语言的语境以及隐含在语言背后的更为深广的文化传统、知识背景和社会基础,表明我们充分尊重和理解原语言的体系性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性。”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亲身接触英美国家专家学者的教学,聆听他们的观点,学习他们的方法,接受他们的理论,而只是全封闭地参与本国教师的教学,那么最终便没法真实感受英美文学作品在原语国家学者专家眼里的地位、影响及其所携带的文化符码。而基于云计算的现代教学手段,直接将世界著名大学里的英美文学专家学者的课程呈现给学习者,使得零距离接触原语英美文学成为现实,同时也冲击着我国传统英美文学教学。
2.4过程性考核冲击终结性考核与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相应的考核手段,也是影响教学的因素之一。局限于知识性、识记性的考核方法,将学习者的课堂注意力,学习兴趣压制在琐碎的记忆上面,无法领略文学的魅力,文化的异同。改革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方法是改变其终结性考核的现状,真正实现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新型考核方式,使得教与学的中心转移到文学鉴赏与学习本身上来。根据笔者调查及教学实践,认为基于网络教学的英美文学考核,应当进行如下改变。第一,尽可能减少采用闭卷考试这一形式。或者说,如果不得不采用闭卷形式,应尽量避免“知识型”的题目,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的题目,代之以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对文化的理解,采用思辨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题目;第二,尽可能增加过程性考核与评价,采用“开放式”的考试模式。如,将期末考试与学期论文和读书报告,文学作品评论、鉴赏,作品内容解读,文学意象比较或文学人物评价等考查结合起来,同时加入课堂表现所得的平时成绩。这样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开展“对话式”课堂教学,培养有见解、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篇12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向学生传授现代汉语言文字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讲授这门课时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以上目标的。
一、汉语言文字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作为大学生,关于汉语言文字知识(如语音、语调、字词的构成、修辞、句法等)在中学里绝大部分已经接触到了。有人觉得汉语言文字知识在大学里没有讲授的必要了,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有些知识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是学过了,但是,学得很肤浅,许多内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讲授其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让学生们真正懂得这些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1.文学史的概述
每个单元的讲授都先从文学史的概述讲起,勾勒出时代轮廓,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状况有一个总体了解。以史带文,用史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我们主要讲授了先秦文学概述、汉魏六朝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宋元文学概述、明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概述、当代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通过这些介绍,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学生们对中外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文学史的概述讲完之后,再进入作品的选讲。
2.文学作品的选讲
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存在着课时少和内容多这一对矛盾,我们不可能把教材中所列举的每一课作为重点来详细讲解,而只能选一些典范作品来讲读,演示分析,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赏析技巧,学会自己分析。如:我们主要选讲了《先秦诸子语录》、《陈情表》、《将进酒》、《前赤壁赋》、《醉花阴》、《红楼梦・宝玉挨打》、《孤独者》、《再别康桥》、《哈姆莱特》等名篇。通过这些名篇的讲授,学生们懂得了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赏析技巧。诗歌:分析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散文:分析其取材的特色和感情的抒写以及形神关系,体味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小说: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戏剧:分析其在体式、台词等方面的技巧,体会不同国别、不同派别的戏剧的各自特色。掌握了这些赏析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运用这些技巧对不同国别、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加以赏析,从而使自己的分析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作品选讲完之后,再以总结的方式简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历史概况,以明确所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三、应用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还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中学时也训练得很多,对于这些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学生们也基本掌握了。因此,我觉得考虑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应用写作的训练应侧重在常用应用文和科技论文的写作。
1.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常用应用文包括计划、总结、合同、简报、广告、求职信、申请书、消息、通讯等。对于这些文体,先要把它们的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讲清楚,让学生们对其写作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应用文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自己操作,要求学生们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因此,学生们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要反复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至能写出符合规范为止。
2.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技论文是向读者介绍自己在某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在写作上与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科技论文是陌生的,不懂科技论文应如何写作、如何表现,这些都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如:科技论文一般由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这些最基本的都应该让学生掌握。
以上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由于一学期的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在具体讲授时,我们侧重在文学作品的选讲,经过一学期的讲授学生们普遍感觉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应用文的写作,我们开设了科技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这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应用教学,注重素质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业学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语文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一、英美文学与《圣经》的联系
中国研究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的先驱朱维之先生曾指出:“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的确,西方不管是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势,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已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学大多源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语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英美语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习俗、语言等儿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k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毅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提到。
(二)英美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
英美文学是英美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认知态度。英美文学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再现的窗户看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极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4个角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酥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酥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酥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著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二、透视(圣经》剖析国外文学特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和文学的隔膜,中国读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对圣经的盲视使读者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圣经对理解文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投人到圣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拨开迷雾,进人到我们过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读者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阅读体验的缺失。其次,读者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无法深人进去。再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东西方文学史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对圣经和基督教的集体无知已经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积累下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这些“成果”也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前理解,引导新的错误的偏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