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伦理道德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管理道德的价值导向性
伦理道德作为协调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给人们提供善与恶的价值尺度,制约着人们的意识行为,从而使人们的行为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管理道德作为伦理道德的一种,在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同样要求以价值观来引导图书馆员,影响馆员的思想和行为,要求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实现自身价值,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馆员要热情为读者服务,仔细解答读者的各种询问,满足读者的各种要求,使馆员的管理服务得到读者的认可,也就实现了馆员的服务价值。我们认为,价值观的导向性可分为两层含义:
(1)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本来是一切读者的图书馆,为了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才出现了图书馆馆员这一社会职业。所以,读者既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应该说,真正领导我们的是读者。因此,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馆馆员应该避免其身份上的“施舍”架式,语言上的“质询”口吻,服务上的“轻蔑”态度,立场上的“恩赐”观点。从馆长到馆员,从藏书工作到读者工作应该真正表现出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关注读者需求,尊重读者文献利用规律。管理道德价值的导向性要求馆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把日常繁琐的服务手续进行简化,代之以简单可行的方式进行管理,达到管理目标的服务价值。例如:我馆五楼阅览室,原来对每一位进入的读者要换牌押证,离开时交牌取证。这一管理方式既繁琐,又浪费时间,特别是晚上闭馆时排起了长队。我馆改变了这一做法,规定进门时看一下证即可,出门时不用掏证,省时、省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
(2)运用舆论机制,以价值观为导向,引导
馆员按照管理目标,向良好的业绩方向努力、发展,创造新的业绩,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我馆规定开架阅览室架位上的书错架率不超过6%,但在管理道德价值观引导下,馆员们都认真自觉地顺架、上书,使错架率保持2%以下,做好了工作,创造了优秀业绩。管理道德的价值导向作用不是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的,而是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持,通过内心信念的转变而调整的。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同时借助社会舆论的作用,在读者和馆员中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让社会良好的道德习惯来制约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业行为,在服务管理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2管理道德的自律性
在现代社会的图书馆(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图书馆)里,馆员的文化层次较高,很多馆员具备多种技能。这样,馆员的自我管理在管理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管理道德中的自律性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于要求馆员以道德的自觉性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监督自己。其途径是通过自己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的导向、传统习惯等鞭笞假、恶、丑,崇尚真、善、美,使馆员有一个明确的理性判断,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理性目标。例如:在工作中,馆员主动发挥自己的多种技能,去改进和创造新的服务环境,加速图书馆的数字化、自动化建设。而不是利用馆里的设备、器材为自己服务,谋取私利。又如,工作繁重忙杂时,不叫苦,不喊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碰到不讲理的读者无理指责时,不发火,不骂人,耐心劝导,以理服人。这些,都是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起着重要作用。
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职业情感。一名图书馆馆员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和喜欢,还是冷淡和厌恶;是荣耀和高兴,还是羞愧和苦恼,直接决定着他在图书馆工作中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图书馆应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情感,增强其乐业、敬业、勤业、创业意识,使之忠诚、热爱图书馆事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具有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在管理服务中实现职业自律。
3管理道德的责任性
管理道德的责任性就是明确要求把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责任,只要你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责任性有时还要在经济利益上做出一定的牺牲。当然,它并不排斥在履行道德规范责任时,所获得的正当的经济利益。它也鼓励从事既有较高社会道德价值,又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和社会其他管理活动一样,经常因遵守了道德规范,而必须以付出经济利益作为代价。虽然付出了这种代价,但尽到了管理道德的责任,从而在良心上得到宽慰。例如:我馆的电子阅览室,读者上网是要收费的,它是我馆职工奖金的重要经济来源。电子阅览室是供教师、学生学习而设置的,其主要用户是学生。但有些学生不自觉,一上网就长时间玩游戏。如果单从经济收益来看对图书馆有利,但是,我们的馆员从管理道德的责任出发,一旦发现,就马上制止,如果重犯,就取消其上网资格,宁可少收上网费,也不能任其继续下去。因为我们知道,放任不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违背了管理道德的良心、责任,这就是管理道德的责任约束着馆员的管理行为。
4管理道德的协调性
图书馆的管理道德能够协调馆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协调与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在良好的管理道德的协调下,图书馆就能够建立起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稳定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使馆内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道德协调着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使馆员与读者平等相处,馆员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读者也能虚心地接受馆员的监督、指导。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道德是与社会伦理道德相一致的,图书馆管理道德认为“真”、“善”、“美”的行为,也一定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真”、“善”、“美”的要求。图书馆的这种“真”、“善”、“美”的行为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外在作用,它能够协调与社会多种组织的关系。这种“真”、“善”、“美”的行为越多,其发挥的协调作用就越大。因此,图书馆管理道德能够协调与社会的多种组织关系,促进图书馆与社会共同发展、进步,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管理道德的人本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人本性,作为一种新的管理道德观念,是指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综合考虑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态等情况,全面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文化建设,科学地安排馆员的工作,目的是充分开发其自身的潜能,给其创造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不仅如此,还要经常关心馆员的工作情绪和心态,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营造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管理道德的内在要求使图书馆在制定工作条例和行为规范时,必须表现出人性化倾向。在执行这些条例和规范时,也要受到人性化的制约。馆员和读者作为自然人,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图书馆是由馆员来管理的,其管理目标是靠馆员来完成的,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图书馆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条例时,首先要了解馆员的需求欲望和困难,因而制定出来的条例和制度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也带有人文性和伦理性。领导尊重、理解和支持馆员的工作,在人性感情上给予必要的投资。如:我馆把每一位馆员的生日统计上来,给每一位馆员过生日;考虑到值夜班人员的安全和乘车难等困难,晚上专门发一班车,把每一位馆员送到家门口。这种做法温暖了职工的心,使馆员们在其他方面能够体谅馆里的困难,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这些特性,调整和制约着馆员的管理工作,调整和制约着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从而促进着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着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当然,图书馆管理道德的特征不只是这五点,本文只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所述的这几点也不一定确切,望图书馆的同仁们各抒己见,批评指正。
篇2
一、菲尔丁及其“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
亨利·菲尔丁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早年从事戏剧创作,尤其致力于喜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希望像以往的喜剧大师那样,以喜剧的形式达到讽刺现实、针砭时弊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他的剧作虽然广受好评,却由于抨击朝政而被禁止上演,菲尔丁本人也由此遭受迫害,结束了他的戏剧生涯,生活陷于困顿之中。为了养家糊口,菲尔丁曾经从事律师、编辑等职业,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不仅为他的小说创作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也更加奠定了其创作的价值取向。
在整个英国文学发展史上,菲尔丁的小说理论及其创作实践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以史诗般的宏大规模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由于这一点,菲尔丁不仅开创了反映社会状况的小说创作,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同时,这部作品也恰好体现了他所谓“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意蕴。
与其他文学巨匠一样,菲尔丁的文学观念对他的小说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他并不盲从于新古典主义的近乎教条的文学法则,但是,古典文学传统在他身上仍然起了很大的作用。按照他的观点,从本质上说,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种,它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种将叙事文学归类为史诗的做法,并不是菲尔丁的首创。十七世纪以来的许多作家和批评家都认为:“对人类生活的任何叙事形式的模仿,都应该尽可能的同化于由亚里士多德和他的无数阐释者为历史制定的原则。”菲尔丁就是从这种观点出发,提出了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实际上是借助于古典文学的权威,来证明小说这种文体存在的合理性。在其第一部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传》里,菲尔丁就提出了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他从史诗的构成要素、史诗所具有的“教益或乐趣”,以及亚里士多德对严肃与滑稽的区分标准,来说明他所创作的这种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史诗特点,从而得出了小说是史诗这种叙事文学的延续这一结论。然后,菲尔丁又把严肃史诗与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相区别。在他的论述中,前者的重点在于归类,在于寻找理论的根源;后者的重点在于对这种新兴文体的特点进行解释——现实主义小说其实就是一种以散文体写的喜剧史诗。
尽管在英国文学史上,菲尔丁的史诗理论第一次系统表述了一种小说诗学,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这一理论对他创作的实际影响。事实上,这种史诗理论只是菲尔丁为自己的虚构作品所找的理论依据罢了。菲尔丁谴责文明世界的伪善和庸俗,赞扬纯朴的人的善良,与启蒙时期“返回自然”的思想相似。他借山中隐士之口叙述城市文明条件下经历的不幸,但他不赞成隐士解决问题的办法,希冀通过人们的道德改善去达到社会和谐。
二、“善”与“仁”的自然伦理道德观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全书的中心情节是描述弃儿汤姆·琼斯的生活遭遇。该书刚刚出版不久,英国当时著名文学评论家撒缪尔·约翰逊就对这部作品所反映的道德观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部作品将邪恶的主人公描绘得富有魅力,使人无从分辨是非。然而,约翰逊的这一见解却是出于对小说的误读。实际上,菲尔丁并不赞成主人公汤姆·琼斯的荒唐行为,但他所持的是另一种与约翰逊不同的道德观。正如伊恩·瓦特所指出的,菲尔丁只是试图向我们展示这样一种道德观:“他相信道德决不是根据公众舆论而对本能进行压抑的结果,道德本身乃是一种向善或仁爱的自然倾向。”因此,菲尔丁才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品性优良,但却难免过失和荒唐的主人公,并且试图向读者表明,与琼斯形成对照的布利非才是人们应当反感和唾弃的。
与十八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一样,菲尔丁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天性,美德是一种不计功利的善。因此,正是通过汤姆·琼斯与布利非之间的鲜明对比,菲尔丁充分肯定了发自天性的“自然道德”,而反对虚伪做作的“文明道德”。琼斯从小虽然淘气顽皮,但是,从他对待黑乔治一家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优良品性。他和黑乔治一同偷猎,然而,所得的大部分都给了黑乔治一家,若是被人发现,琼斯又总是独自承担罪名。他还不时地给贫穷的黑乔治一家以各种照顾,用奥尔华绥送他的礼物卖钱来救济他们。琼斯这种宽厚的心肠,在乡村里受到了很多穷人们的称赞。用苏菲亚的话来说,琼斯的为人堪称“英雄般的高贵和天使般的善良”。琼斯的天性中就带有优秀的品质,这一直是作者所强调的,同时这种品质也多次在不同的事件中反映出来。
作品中最能突出他的高尚道德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他前往伦敦的途中遇到强盗抢劫;二是他帮助耐廷盖尔先生和南锡完婚。正是通过这两件事情,菲尔丁向我们展示了琼斯超于常人的高尚品质,也充分肯定了那种出自天性的“自然道德”。
第一件事是这样的:走出巴尔涅特不远,琼斯和巴特里奇遇到了一位样子文雅的陌生人与他们结伴同行。当听说琼斯身上带有一百英镑时,这个人突然掏出枪,向他们索要那笔钱。琼斯准备将自己的全部财产——三个多畿尼交给他,可是当强盗要求要那一百镑时,琼斯坚决地拒绝了他,因为那一百镑不是他的,而是苏菲亚遗失的。于是,他们打斗了起来。最后,强盗不敌琼斯,被琼斯制服。受了惊吓的巴特里奇这时要求干掉这强盗,可是当琼斯听说这个强盗是因为妻子要生孩子,家里困难迫不得已才抢劫时,不仅将他放了,还把自己仅有的几个畿尼的一大半给了他。那位行劫的汉子对他感激不尽。琼斯来到伦敦后,借住在密勒太太家。他听说她的表妹夫家里生活困难,就慷慨地将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让密勒太太用来资助那家穷人。最后,密勒太太的表妹夫亲自来感谢这位恩人时,琼斯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安德生先生就是他在途中遇到的强盗。由于琼斯的帮助,这家人有了床睡,有了面包吃,他妻子的病也好了很多。安德生对琼斯感激不尽,琼斯也把能够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慰。这件事集中体现了琼斯的诸多高贵品质。在遇到强盗时他勇敢而果断,在钱财上他仗义疏财,对待弱者他富有同情心。
另一件事也发生在密勒太太家。她的女儿南锡爱上了房客耐廷盖尔,南锡怀上了身孕,耐廷盖尔却迫于父命,要娶一位富家小姐。眼看南锡的名誉就要毁在这件事上,琼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他为南锡和耐廷盖尔奔走,终于促成了二人的好事。与琼斯的高尚品质形成对照的,是布利非的虚伪阴险和自私自利。这位富家少爷,表面上一本正经,满口仁义道德,然而,他的一切行为都出于自私卑鄙的利害考虑,其一举一动刚好和琼斯构成了巨大反差。琼斯是不饰雕琢的天然质朴,布利非则将自己的自私本性掩饰起来,装出一副笃信宗教,老成持重,循规蹈矩的模样。他早就知道琼斯的真实身份,因为怕危及自己的利益,一直将这件事隐瞒起来。他之所以追求苏菲亚,也完全是因为看中她家的财产。琼斯被捕入狱后,他竟然派人制造假证,企图置琼斯于死地。然而,在乡绅奥尔华绥面前,他却伪装成一个正人君子,骗取他的信任。这样的人物恰恰使得琼斯略带瑕疵的美德更加得以彰显。
三、“灵”与“欲”的人性伦理道德观
篇3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篇4
如何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约束理论(Theory0fConstraints,TOC)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在其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OPT(optimizedproductiontechnolog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学。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方法,以支持生产的持续改进。后来该理论还逐渐成为开发特定管理技术的一种思想方法。戈德拉特在其《目标》中,首次将TOC应用到生产运作管理中,对单项目进行计划以缩短项目的工期和实施简单的项目管理。同时,这也是戈德拉特的另一著名企业管理小说《关键链》(cfifiealChain)的主体。并且,在该著作的最后一章还提到了TOC在安排并行项目的共享资源方面的应用。随后发展出关键链项目管理法。关键链项目管理法找出了人们在项目管理中的错误假设与误区,用“关键链”取代传统的“关键路径”。实现了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的重大突破。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对TOC在项目时间管理和多项环境中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另一方面,开展了TOC在项目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如项目的风险管理。
二、TOC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内容
约束理论把企业看着一个完整的系统,整个系统的绩效通常有少数因数决定的,这些因数就是系统的制约因数,认为任何一个系统至少都会有一个制约因素TOC称为“瓶颈”(BottleActivity)。犹如一条由许多个环组成的环链的强度一样,正是各种的制约因素限制了企业的产出。因此,要想提高整个系统的产出,必须尽可能识别和打破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现存的或潜伏的约束,使企业的改进方向和改进策略明确化,从而获得持续改善。改善系统只需改善系统的瓶颈,不需改善系统的所有环节,改善非瓶颈的环节对增进系统的功能是不起作用的,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这些少数的瓶颈形成企业经营的关键链。
TOC的核心是管理限制系统功能的瓶颈活动,任何一个系统都至少有一个瓶颈。所以,TOC由以下一系列过程组成:识别系统的瓶颈,在资源限制条件下管理系统的运行,最后达到调配资源缓解系统瓶颈的目的。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为系统的瓶颈始终是存在的,当缓解了一个瓶颈后,这个系统的运行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系统又会遇到一个或者更多的瓶颈。所以,对瓶颈的管理是循环的过程,最终是系统更好的运行。概括起来,TOC以下面五个步骤为焦点:(1)识别系统的瓶颈;(2)决定怎样挖掘制约因素的潜能;(3)让其他的决策服从或者服务于上面的决定;(4)改进系统的瓶颈;(5)如果上面的瓶颈被缓解,回到第一步,千万不要让管理的惰性引发系统的瓶颈。TOC强调的是找出系统的主要矛盾,主张改善瓶颈环节的功能,因而对于不紧迫的非瓶颈环节可以暂缓考虑。
三、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1.概念。1950年,美国在对可靠性的研究过程中,全寿命周期成本概念就已经萌芽。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又称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是指建设项目从其开始到寿命结束的时间。对于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的研究和界定,主要有物理寿命。功能寿命、法律寿命和经济寿命。一般经济寿命短于法律寿命;在不考虑意外情况的前提下,由于科技的发展、施工质量、设计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物理寿命一般长于法律寿命,功能寿命由于业主发展要求、技术更新速度、施工质量等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寿命周期的选择不仅影响到成本的构成项目,而且影响到成本计算年限的长短。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应是经济寿命。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即是建设项目在其经济寿命周期内发生的所有费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项目从构思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建造阶段(包括设计和施工阶段)、项目使用与维护阶段、项目拆除阶段。广义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即是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在建设项目的经济寿命周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狭义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自身折现货币成本。本文主要针对广义的项目寿命周期成本。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按阶段划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项目决策、设计、建造、使用维修和报废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汇总各阶段建设项目费用,从而得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按阶段划分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由于建设项目各阶段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时,不但要评价和优化寿命周期各阶段自身费用的支出,还需关注各阶段对项目寿命期后续阶段的影响。
按照成本构成要素划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建筑材料全寿命周期成本、建筑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人力资源全寿命周期成本、寿命周期管理成本要素。建筑材料全寿命周期成本是建筑材料从原材料的采集、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到回收报废这一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费用。建筑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指设备的设计生产成本和设备使用维修成本的总和。人力资源全寿命周期成本是由建设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支配并加以开发的、依附于员工个体的,对建设项目效益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寿命周期管理成本是指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所产生的费用,它包括建设管理费和建安管理费,其中建设管理费是建设项目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安管理费是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建设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是通过各个要素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和各个阶段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这就避免了现有的成本控制法的缺陷:针对某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割裂了建设项目各个阶段成本的内在联系;对建设项目运行成本不够重视,导致目前国家的一些重点工程出现竣工移交时没有单位接受,原因在于这些项目的日常维护费用很高,有的高达几千万元。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优化,尤其是一些大型项目,既要考虑建造成本,更应该考虑使用和维护成本;通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和各个制约因素的分析,系统地找出成本控制的措施,可以综合考虑项目的初始成本和未来成本,可以实现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有助于实现我国建筑业“绿色化”战略。
四、基于TOC的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模型
1.识别瓶颈阶段和识别瓶颈因素。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尽量降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由于建设项目经历各个阶段,寿命周期成本等于各阶段成本之和。但是,寿命周期成本并不是各阶段成本的简单相加,特别是前阶段发生的成本往往影响后面阶段,要使总的成本最低,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优化各个阶段的成本。从对全寿命成本影响角度看,各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有的阶段成本对全局成本影响很大,制约着整个项目的投入和效益,按TOC理论,则可以称此阶段为寿命周期成本的瓶颈阶段。如果在此阶段成本控制得较好(不是指本阶段的成本很低),那么对实现成本最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项目的决策阶段,相对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其他后续阶段来讲,其对项目的寿命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决策一旦失误,那么所有的投资成为无效投资,我国这样的无效投资占总投资额的1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无效投资不足1%,而决策阶段所需投入的费用只占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很小比例,对此阶段的成本控制重点不是控制该阶段发生的实际成本大小,而应该看中该阶段成果的准确性。因此,决策阶段应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第一瓶颈阶段。而设计阶段就应该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第二个瓶颈阶段。因为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项目质量和使用功能,也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一旦项目做出决策后,设计最终形成的方案和图纸对建筑实体的施工和业主将来的运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工程量由设计决定,因此,设计决定了建筑在建造阶段的各种要素成本,建筑功能设计是否恰当适用,又会对建筑投入使用后运行成本构成影响。因此,设计阶段也应该是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又一瓶颈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运营的安全和效率的高低。因此,这也是一个瓶颈阶段。
从成本构成要素来说,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重点应该是管理,管理成本是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一部分,但控制的着眼点不是管理成本的大小,而是管理本身,管理出效益,良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是降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有力手段,管理成本占项目成本的比例很小,但对其他要素成本却影响很大,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成本的关键阶段,设计质量的好坏却取决于管理。施工阶段是成本大量发生阶段,通过加强管理,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既降低了施工阶段的成本,也能提前投产使用产生效益和降低使用成本。所以,管理成本应是各阶段成本的瓶颈因素。
2.挖潜潜力,制定如何应用系统限制。对于决策阶段,其潜力在于:(1)建立合理的决策机制。这一点针对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十分必要。实践中一些决策的典型案例,往往都伴随有盲目决策、决策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决策机制属于优化的组织措施。建立合理的决策机制包括: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项目优化决策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确定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编制各阶段的优化管理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根据优化需要聘请专家。(2)做好可行性研究。就是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做出判断和决定,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投资影响达到90%以上。所以,应认真作好可行性研究,加深可行性研究的深度,提高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最终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实现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设计阶段,其目标是在执行决策意图的前提下,将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委托给设计方,在合同的约束下,通过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达到本阶段成本优化的同时,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协同优化。设计成本和由设计阶段产生的全寿命成本的双重优化是设计阶段成本优化的总体目标。其潜力就在于优选设计单位,合理确定设计费用,对设计方案开展价值工程等,从多个设计方案中选择满足功能而寿命成本低的方案,拟定设计合同,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控制设计费用的支出,尤其应对项目方案寿命周期成本优化。建设项目一般按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大型项目还需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为了解决总体开发方案和建设项目总体部署等重大问题,优化的潜力在于生产工艺的安排先进、合理,达到设计的生产规模、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能源需求合理、建设投资在投资的限额以内,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得到优化。对于施工阶段,如何挖潜施工阶段的成本制约因素:①优化施工组织设计。②合理编制和及时检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③加强对工程量和材料量价的控制。④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管理。
3.令其他阶段资源迁就瓶颈,创造瓶颈的改进条件,即令后续阶段迁就前面的阶段,服从前面的决策和要求。设计阶段按照决策定的总体方案、规模、建设标准、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进行,施工阶段迁就遵循设计的意图。包括占地面积、项目的选址、材料和设备、施工要求各专业配合等,使用阶段各设施的使用和维修,按照设计的要求而定。
4.改进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瓶颈,通过充分挖掘制约因素的潜力和其他阶段的迁就,使制约因素得到改进。
篇5
三、挖掘内涵,提高认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后,孕育出丰富的情感,建立了正确的道德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抓住时机,挖掘教材的内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为促进道德认识的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矗如教学《今天的功课今天做》,由于一年级学生不留课外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往往被误认为没有作业;以为书面作业做完了,就完成功课了;根本不考虑作业前有无复习功课,作业后是否认真检查。针对这些认识上的错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在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三幅图时,设计如下问题:当小亮来找小春打球时,小春是怎么说的?
篇6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二、道德直觉的必要与可能
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如18世纪的情感派就曾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推理,不如说是依靠人类所固有的道德感(所谓“第6感官”?)而直觉到事物或行为的善恶价值。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EdwardMoore〕?认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善”,而善是自明而不可推导的。“‘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正如‘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一样;也正如决不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它的人阐明什么是黄一样,你也不能向他阐明什么是善”。人们对善的认识因而只能是直观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推导,因为善是自明的,无须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更不能从别的东西中推导出善。我们不能同意善和义务等道德基本范畴是完全自明、拒斥逻辑推导的极端观点,因为这一观点的片面性不仅因为其对立学派的强大存在遭到了实际的揭示,而且这一观点确有走向神秘主义和否认伦理学的科学性的危险。但道德基本概念有其可以诉诸逻辑分析的一面,也有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情感派的摩尔、普里查德到中国陆王学派及所有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家才能有经久不衰的立论依据。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所指出的“意会知识比言传知识更基本,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依靠言传的了解,我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道德概念的意会性的存在,决定了通过直觉方式进行道德认知的必要性。除了道德概念必须通过直觉加以理解之外,道德行为所处的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等也决定了直觉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责任往往是多重复杂同时是相互矛盾的,加上道德情境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或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如救火、救人的情境)根本不容许人去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或象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伦理学家所倡导的那样计算结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幸福。人唯有通过道德直觉进行当机立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里他“以为他的道德观念和直觉地完成的行动仿佛是自明的、当然的、没有疑义的”。
道德直觉既有其道德学习上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和培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来自于道德学习主体道德智慧的积淀。根据社会遗传理论,每个人都有类的禀赋,千百万年人类的一些社会经验都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社会性遗传,积淀于每一个体的心理。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来不及作出合乎逻辑的证明之前道德主体就已然有了先在的道德判断和行动。在心理学“直觉”的解释中,容格所谓“原型”的触动,苛勒所谓“格式塔”的“完形”。实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道德个体凭借并调动这些老祖宗的遗产对对象实施迅速观照和会意的结果,除了族类经验,道德学习个体自身的经验也可以以简约、内隐的形式积淀在意识的最深层。就象类的原型和图式起作用时一样,当道德情境刺激之下,人们的这种个体经验积淀也能为人所唤醒,不自觉地作出“非逻辑”(实为“隐逻辑”)的决断,而无论是类或个体道德经验的心理积淀都已成为心理学所证实的一个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内存的直觉潜能,开发个体的直觉能力?这就不得不把论述的焦点移回到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
三、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关于直觉能力的培育,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Bruner)在《教育过程》?第四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中提及6种增进直觉思维的可变因素,即倾向性因素、给某个领域提供各种经验、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结构、启发式程序、鼓励推测、发展自信和勇气。庞学光在《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则直接提出了培养道德直觉的4种方法(第一,?给学生丰富、系统的道德知识。第二,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第三,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第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布鲁纳曾指出,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具有“直觉信心”,“需要在没有稳定的意见一致的标准下,着手选择一个形象或者表述一个评论。”教学过程就是要鼓励这种自信和勇气。庞学光也认为“对于道德直觉的培养来说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都对艺术对直觉培养的价值作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视为途径之一。但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借助外在的艺术过程去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只有使道德教育本身引入审美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审美范式的德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审美的直觉培育功能。本文即是将艺术品及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论述审美对道德直觉能力的培育的。
审美活动何以能够培养直觉和道德直觉能力,这必须从分析直觉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入手。首先,关于直觉的瞬时性与情感作用。直觉、道德直觉能在一刹那间“豁然贯通”地把握对象。这就是所谓直觉的瞬时性特征。瞬间性特征与直觉的许多特征和心理机制均有联系,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因素,即布鲁纳称谓的“倾向性因素”。“这种倾向性因素对直觉的作用是使直觉倾向于对某个领域而不对别的领域进行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倾向性因素可使主体对对象作出与主体心理隐性需要和图式相契合的方向性选择,由于情感之中往往有理性的积淀,故有可能直接切入对象的本质,(也有可能导致谬误)。
情感对于直觉除了这种导向作用之外,还有直觉的发动机制。情感虽然不是认知,但它可以为人的认知内驱力提供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象高效计算机那样自动将合乎当前问题情境的策略从内存中调出,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增进直觉能力,那么首要因素当属情感。审美活动(包括立美活动)被人称之为“情感的体操”,是因为无论是创美过程还是审美过程,都是情感表现和观照过程。审美活动所激起的情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随意联想、想象和幻觉能力,唤醒沉睡的思维网络,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对道德教育而言,审美情感不仅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而且利于通过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
其次,关于直觉的非逻辑性与形象思维。布鲁纳指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
“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直觉的非逻辑性或非理性特征。“非逻辑性”指主体在直觉对象并未进行自觉的归纳、演绎等理性分析活动。但非逻辑并不是“反逻辑”或“无逻辑”,而是逻辑活动在内隐的不自觉状态。之所以产生这种逻辑的内隐,是由于直觉活动中人是“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直觉活动之所以优于单纯的“概念”思维,是由于形象和概念相互配合、补充、促进形成的合力。“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在问题情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探索作用。它能表示概念、说明概念、扩展概念、并能启发创造出新概念”。正是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理性思维才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因此,能够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活动将有利于直觉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活动恰恰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正确地指出,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如“这幅画是美的”),但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别人也觉得美),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单称判断(当我说“这酒对于我是快适的”?时,?别人的主观感受未必一定与我同一)。这一矛盾的统一在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谐合”。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感性、个别的,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普遍的,超越感性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明确的概念。正是因为审美活动的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才有利于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发挥左右脑的共同优势,实现概念与形象联合的“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分强调分析思维的作用,改造这一范式的出路显然在于实现时道德教育的形象思维嫁接----实践德育的审美模式。
最后,关于直觉的整体性与物我同构。分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将对象各细部进行认真观照,由局部而整体,由小到大地认识事物。即“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也正是因为思维的开端为局部、为分析,所以其认识事物的整体及本质有一个漫长而不保险的程序(不保险在于整体往往不等于局部相加)。
而直觉思维则相反,?它是“由大而斜?直接抓住整体切入对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豁然贯通”的。道德直觉也是如此,道德直觉对道德观念及道德情境的把握也是整体性的、未经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的。在道德情境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主体正是凭借这种对情境的直接整体性把握才能迅速作出道德判断并诉诸行动的。
篇7
1.2教师方面
1.2.1指导教师水平、经验有限由于我校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新增专业,实行本科毕业论文仅有2年时间,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都没有论文指导经验,大多凭借自己上大学做毕业论文的经验去指导,因此,存在着研究手段和方法落后、指导出的毕业论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2.2重课堂教学轻论文指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往往重课堂教学而轻论文指导。一方面,认为课堂授课直接影响到学生接收信息的效果和考试成绩,评价一个教师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从课堂教学情况、学生的反响以及科研、学术水平而进行的,因此,指导教师没有将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另一方面,忽视了毕业论文对毕业生的重要性,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认为毕业论文就是一次简单的完成作业和批改作业。1.2.3远程指导,面对面沟通减少由于学生们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刚好是他们在校外实习或是最后一学期找工作时间,因此,学生大都在校外甚至有的同学回到本省、本地实习或找工作。这就造成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少,大多采用网络qq、邮箱、电话等方式进行远程指导,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较少,不能及时规范学生的论文写作,有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1.3制度、管理方面
1.3.1制度实施中存在缺陷学校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院(系、部)教学科往往将这一工作规程发给学生辅导员,而学生辅导员从qq平台上将学校毕业论文工作规程发送至共享上要求学生自助下载查看。学生有些由于没有上网或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下载查看,或不认真对待和查看,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学生不了解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评想象自己拼凑和粘贴。不按照学校、院(系、部)要求写作,造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指导环节中的重复修改、要求,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3.2时间安排紧张院系制定的毕业论文事件安排表,一般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后的4、5月份进行开题,而最终正式答辩和提交论文时间在6、7月份。这样,学生们真正撰写论文的时间就很有限。加上,有些学生因为开题论文题目过大或是种种原因要求从新更换题目,从新梳理思路,这样,从新定题目开始写文章又显得时间很紧张,这样的情况,学生和指导教师两者都深有体会。
2.解决策略
2.1提高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
一方面,院(系、部)应该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条件,给予毕业生从选题、开题答辩、论文答辩到成绩评定等一系列的指导和制度规范。院(系、部)加强前期的宣传的动员,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写作要求、写作方向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建议可以将毕业论文写作时间进行调整,从原来的大四第二学期,调整为大三第二学期进行开题,大四第一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同学们在大四第二学期找工作、实习留出时间和精力。
2.2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
目前,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基于这一现象,要求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该加强指导环节,提高重视程度。对于学生从开始的宣传到论文题目的初选、终选、行文思路、开题撰写与答辩、论文整体设计及答辩环节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在确定选题前,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实习单位和当前公共事业管理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学方面的热点问题选择题目较小、较易于操作并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的题目,避免由于学生论文题目选择过大而造成内容空泛、行文受阻、开题不通过等现象出现;在确定了选题后,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论文相关文献,寻找创新点并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根据选题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对行文思路给予梳理,并在指导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加强沟通和联系,要求能够面对面的指导,而不仅仅局限在网络远程指导或电话沟通上,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完善研究方法,保证论文质量和进度。并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规范书写,端正态度,帮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从文章结构、语言陈述、实验数据、调查问卷设计、图表制作、统计分析等方面加强学生的能力,从而为最终能够提交优质的毕业论保证。
篇8
1.2砂垫层的充分应用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针对路基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其中铺设砂垫层的方法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铺设砂垫层主要是针对一些水量较大、且土质较薄的软土层。在软土层上铺设砂垫层,可以使软土层和路面层隔开,与此同时,还可以固结软土层,可以当成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降低填土内的水位,为机械设备的通行提供了便利。
1.3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建设
路桥过渡段是道路和桥梁的交接处,也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工程投入使用后,路桥过渡段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此部位最容易出现沉降,因此,路桥过渡段的质量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为了避免工程使用用产生沉降差,首先要保证搭板和桥面的厚度和结构层是相同的,其次要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软基处理技术有很多种,日趋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之达到设计要求。以此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到降雨量、渗水量及台背填料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以使台后填料水分被彻底的排干,使之达到施工要求。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对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管理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必须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加强对路基施工的管理,本文笔者就从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机械化施工设备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设备在施工中使用的越来越多,已经逐渐的取代了人工施工的地位。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路基施工工程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使施工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减少劳动力,增加施工企业的收益。虽然机械化施工设备的优势有很多,而且机械化施工设备有很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机械化设备并合理使用,才能使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销量从得到保障。目前,有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味的使用高技术施工设备,一味的追求高技术设备反而会对路基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并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机械化施工设备,以使路基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并最大化的提高施工效率,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2.2制定施工程序并严格遵守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是规范施工企业施工行为的指导性规范,不但能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进行指导,而且还能监督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其是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市政道路路基的质量,并使工程施工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施工程序,并按照施工程序的标准进行施工。当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每个地区的地质和实际施工情况都不一样,在施工过程也经常会遇到与施工程序存在偏差的情况,所以不能完全死板的遵循施工程序,而应该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及实际施工环境,在实际施工中做出适当有效的调整,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方法,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审核批
篇9
1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特点
1.1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管理道德的价值和特定的文化氛围相联系,任何一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因此,他们的活动行为总是带有时代文化的烙印。每一个管理者的思想理念都深深受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影响。管理作为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整个管理过程,从决策到组织人员配备、计划、控制、信息沟通直至各个具体的管理环节,每一项职能无不受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和制约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价值和实践。我们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不仅指一般政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更主要的是指民族、阶级、专业、职业、教派、政治团体等群体的观念、信仰、思维方式等。这些意识形态是受其各自群体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俗、文化活动等环境所制约和决定的。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有必要了解价值观的演变,以便理解管理道德价值发展的基本力量,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理道德的实践活动。而我们管理者的动机和行为都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价值系统的影响。所以,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1.2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具有社会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总是属于一定的管理系统。现代化管理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在一个确定的管理系统中,都具有交互主体性。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它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图书馆,馆长、馆员、读者这三者之间是交互主体。管理道德的交互主体性要求把对方看作与自己平等地位,有着相同作用的主体或客体。尊重对方、尊重他人,从而互相承认,互相协作,形成一个理性的、和谐的公共生活秩序。图书馆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馆员管理读者,读者以馆员工作条例或职业道德规范来监督馆员;馆长管理馆员,馆员以行政管理规范监督馆长;馆长同样也要抽时间管理读者,读者以人性化管理和管理条例不完善、不合理为由,要求修改管理条例,改善服务环境等,同样也督促着馆长改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环境。图书馆的这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群体的活动。可见,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绝非某一主体或个人所能创造的,而需要馆长、馆员、读者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参与。这就是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社会性。
1.3管理道德价值的二重性
现代社会的管理活动要求将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扩展意义上的管理秩序,并形成为调整管理行为规范体系。管理道德价值是管理实践活动指导思想的准则,而管理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是管理主体,即图书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读者服务。也就是说,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读者的需要而获得社会效益。否则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这种为满足社会客体的需要,也就是对社会、对读者具有价值性。可见,管理道德的价值是以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价值。只有实现了价值的社会性,进而才能实现馆员的自身价值。这就是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二重性。没有第一个对他人(读者)、对社会有价值,也就没有第二个对自身有价值。其实,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中,管理道德价值的社会性与馆员的自身价值是同时实现的,二者不分先后,不能分离。
1.4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创造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是一种创新活动,它既不是现成的东西,也不能立即见效,而是通过管理活动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馆内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进行变革、调整、重新组合,获得新的管理绩效,实践管理道德的新价值。可见,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过程,管理活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满足读者和社会的需求,达到社会效益。所谓创造性,是对过去的改变和超越,即改变过去的原貌原样,使管理活动出现新的气象、新的局面,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馆员的个人奋斗目标和爱好,决定了管理道德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如果馆员对电脑及其自动化等方面很感兴趣,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自觉地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工具进行管理活动的改革与创新,为读者服务。从而实现了管理活动的目标:在服务管理中创造了管理道德的价值。也就是说,在管理活动中实现了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创造。
1.5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审美性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管理活动,无非是管人、管物这两大类。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包含着这两大类,既管人,又管物。所以,就需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存在着“美”的管理道德价值。“美”作为一种道德价值的评判标准,是指主体运用内在尺度在观念上去评判客体,它既有物质的价值,也有精神的价值,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境界。“美”的对立面是“丑”,而美的东西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美好的,为人们共同欣赏和赞美。
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与一般的管理活动一样,它不仅是一种单纯地追求绩效的活动,而且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个层面的意义。无论是管理的主体——馆员,还是被管理的客体——读者,都受到特定社会的浸染和熏陶。图书馆的管理活动是一种社会的集体行为,这种行为是要用审美的道德价值观来衡量的。馆员在管理活动中,既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管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提高馆员和读者的思想文化修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我们认为,文化心理是管理活动的灵魂,人才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决定图书馆管理效率和发展趋向的是具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欲望、思想所支配的无数个馆员的合力,只有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各种潜能才是发挥了图书馆管理活动的艺术精华。这也是图书馆管理道德美的所在之处。
2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导向作用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价值观要求馆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树立起服务观念,做好本职工作,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使馆员的服务得到读者的认可,从而在服务中实现馆员的自身价值。可见,管理道德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可以引导馆员不断地努力工作,在管理中实现其自身价值,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管理道德价值的导向作用不是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的,而是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作用,通过内心信念的转变、调整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力量,在读者和馆员中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用良好的道德习惯来约束、调整、引导每一位馆员的职业管理行为,在服务中实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2.1引导馆员成为知识信息的导航员
馆员不仅要充分了解馆藏,还要充分了解读者的心理、思维、阅读需求与倾向,并针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知识、信息、情报资源的收集和整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相对应的服务。馆员要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排序,使杂乱无章的信息变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并使信息资源在馆员的加工、整理下不断地增值。馆员要方便读者,并引导读者进入知识的殿堂,利用各种形式为读者咨询,宣传网络资源及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检索,开展课题查全、查新业务,编制二、三次文献等,以此来引导并服务于读者。
2.2引导馆员进行创新服务
2.2.1服务技术及其设备的创造与更新
服务技术与设备的创新是其他方面创新的前提与基础。管理道德的价值导向性引导馆员利用图书馆的优势及资源进行设备的开发研究与技术的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料、馆藏载体、借阅设备、场所设施等进行优化、更新、改造。
2.2.2服务观念的创造与更新
服务要创新,观念必须先行。现代社会人们对知识、信息质量本身和与此相对应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得馆员必须改变传统办馆观念和服务观念,改变传统的“借借还还”、“重藏轻用”的老观念、老意识。树立起“开放办馆”的新意识,以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新观念。
2.2.3服务方式及其手段的创新与更新
服务方式及其服务手段的创新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导向作用要求馆员的服务方式必须多样性,服务手段必须现代化。除了传统的借还、复印方式之外,还要利用数字、网络技术为读者服务,实现服务手段、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2.4服务内容的创造与更新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爆炸式时代。知识更新飞快,信息瞬息万变。这样,管理道德的价值就要求馆员进行“快”、“新”、“准”的服务。于是,馆员必须深化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实现服务内容的创新。
2.3引导馆员作为教育者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读者终身学习的场所。无论什么样的图书馆,其教育功能都非常突出。因此,馆员不仅仅是服务者,而且是一个教育者。在解答读者的提问过程中;在服务读者、引导读者阅读过程中,都默默地体现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这一社会理念。馆员对知识信息具有批评、审美、净化、整理的责任。在有声有色的导读活动中,能够促进读者文化素养的提高,接受健康思想的熏陶。馆员良好的管理道德形象、丰富的管理知识、有效的管理手段,都在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不断探索、提高。因此,馆员在读者中的教育作用是图书馆道德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价值指导图书馆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使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指导读者的管理思维是一种看不见的隐性网络,它把读者联系起来,把馆员统一起来,以一种共性的思维指导图书馆的管理活动。现代社会中的伦理观念是多元化的。因此,作为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者绝对不能用一元化的管理道德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活动,而应该自觉主动地应用多元化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来指导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并把这种多元化的管理道德价值作为图书馆管理活动的总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万君宝等.管理伦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商业道德是商业从业人员在商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战略管理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带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组成。商业道德是维系着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纽带,指导着整个战略管理活动。
一、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制定
1.必须要用商业道德观念来指导确定企业愿景和使命
企业愿景和使命就是企业未来将成什么样子、任务是什么、业务是什么?企业愿景和使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有什么的企业愿景和使命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企业愿景和使命必须驾驭在商业道德之上,做一个有商业道德的企业,否则终被社会抛弃。
企业确立愿景和使命不仅要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也要考虑企业相关者的利益。除了要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外,还需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同时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富有竞争力。
如何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种期望?怎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杆衡量标称,这杆标称就是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各个利益参与方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底线,任何一方都不能逾越和破坏,否则将遭到惩罚。企业愿景和使命必须遵守商业道德,否则企业在起跑线上走错方向注定企业必然失败。
2.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基础上
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的基础上,任何战略目标都必须坚持这原则。因为战略目标是建立在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企业愿景和使命是战略目标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战略目标的终点,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也是要让企业愿景和使命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是建立在商业道德的基础之上,因此,战略目标也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之上。
3.从商业道德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最佳战略
战略目标实现有许多途径会产生多种方案,如何评价并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是战略制定阶段最后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实施手段。
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评价方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违背企业愿景和使命。企业愿景和使命就是企业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满足企业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只能用商业道德这杆标称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各利益相关方最满意的备选战略作为最佳战略!从短期和表面上看,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受损,但从长远大局看,社会更和谐稳定,这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收益更大。用商业道德来评价和选择最佳战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对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二、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实施
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去保证。如何才能确保战略目标能够实现?
1.企业职能部门在制定策略时要恪守商业道德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靠职能部门去执行实现的,职能部门目标是战略目标的分解,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最低层的职能部门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职能部门在制定战略目标策略时必须恪守商业道德,不能因为职能部门目标只是战略目标的小部分,个别职能部门为了追求近利不惜放弃商业道德原则,这种做法会伤害到企业的信誉,破坏企业的形象,对企业造成很坏的影响,甚至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职能部门制定策略时要坚持与企业愿景和使命一致的原则,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方向,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策略。
2.在实施过程中要坚守商业道德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基业常青”,必须有一种核心价值观指导,这种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商业道德观。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流程、领导风格、责权体系等,然后再把这些商业道德观念及商业道德标准转化为行为,实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战略实施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不同的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因此,战略实施者必须在商业道德观念的指导下,对企业战略进行完整的全过程动态权变管理。根据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的情境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恰当的手段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要培养一种商业道德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战略实施的关键,企业有了好的战略方案后,需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贯彻实施。这就需要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去激发员工热情、积极性使得目标得以实现。怎样企业文化才有凝聚力?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企业成员的认可并形成共同价值观念。能获得企业成员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前提是必须有道德的,任何没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得不到社会公众认可的。
三、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战略的好坏应该有一个标准来评判,这个标准就是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从企业愿景和使命的确立到战略的制定与选择、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中商业道德都起到指导决定性的作用。
商业道德是战略评估的评判标准,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决定企业必须做一个讲商业道德、有社会公德心的企业;战略目标也必须是建立在商业道德之上;在战略制定与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守商业道德,在满足自身利益同时最大满足各相关方利益力求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能做任何违背商业道德的事情从而使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篇11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32人)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仅有4人,占毕业人数的12.5%,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根据物业企业的反馈,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物业管理岗位群,而物业企业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迫切,这就说明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才能避免这个问题,从而打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1提升物业管理专业的认可度
随着接触专业课后,同样的问卷再一次发放给物业专业学生,发现“你将来的就业方向是()”,这个问题只有10%选择将不会从事物业管理相关工作,比刚进校的情况有所好转,一是因为大二的学生开始接触专业课,除了课程知识的讲解,专业课老师开始对他们进行专业辅导;二是由老师带队去物业企业参观、调研,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物业管理;三是请业界人士为学生做专业讲座,现身说法。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更深入,对专业认可度有所提高。鉴于此,为了使学生尽早地了解专业,消除对专业片面的理解,在设计培养方案时,首先应该让专业课前置,同时,专业课设置时应有实践环节,比如,带学生去企业感受和体验;其次,举办专业讲座。通过业界人士工作经验的分享以及探讨物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会让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前景充满希望,从而打心底里认同并热爱专业,为将来走上就业岗位做好心里准备。最后,配备专业辅导老师。从学生进校开始,专业辅导老师就应对其进行这个专业是学什么,干什么,专业发展前景以及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复,并引导学生做就业规划。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地学习。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才能让其愿意学专业、愿意做专业。
2.2课程教学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做中学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首先,注重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尤其是专业课程,应分为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在实践课时里应说明开设的形式,如:课内实践或者企业调研等。其次,通过课程改革从而推动考试方式的变更。传统的考试方式为30%+70%,前者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纪律、作业和课堂参与等,后者为卷面成绩,纯粹的理论考试,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即使学生考试成绩过关,可实际的业务依然处理不好。鉴于此,可以把后者70%改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业务处理,比如:让学生针对性地草拟一份《物业管理合同》、《管理规约》或者针对业主即将入住,草拟一份入住方案等实际业务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去相关企业调研。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切切实实地处理事情;另一部分为理论考试。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没有理论的实践就会不停地碰壁。所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必不可少。最后,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去相关企业接触岗位。学校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基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物业企业,从大一开始,每个寒暑假不间断地去实习,学校给予学分的认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工作的内容,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如何处理相关事件,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几年坚持下来,学生毕业就能成为企业可用之人。
2.3专业师资培养
无论制定培养方案,还是课程改革,由于师资不专业,水平不够,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双师型”教师引进困难,业界人士课时费高,培养学校自己的专业师资刻不容缓。首先可以通过鼓励老师考取“注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证,资格证的考取过程就是学习物业专业知识的过程。其次,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除了走出去学习,还应该利用寒、暑假到物业服务企业挂职锻炼,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还能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做好准备工作。最后,与物业服务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师资团队。比如,(1)师资相互交流学习。专业教师由于对理论、理念等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可以加入物业服务企业培训团队,为其提供相应课程的讲解,帮助物业服务企业的在岗人士提升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物业服务企业的优秀专业人士承担一门或两门专业课程,把多年的从业经验带到课堂,现身说法。(2)“订单式”培养。由于“订单式”培养就业的狭隘性,可以用“虚拟班”的形式来做。如果有兴趣或者通过筛选的同学,另外成立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班级等不变,只有另加课程的时候,这个“虚拟班”才在一起。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给这个班的学生另加课程,可以是实践的,也可以是理论的,师资大部分来源于企业,也可以是在校师资。这样一来,学生毕业时成为企业可以立马用得上的人,也不会影响学生就业时的其它选择。
篇12
1.3目标法目标法和榜样法是相通的,当学生没有自己的道德目标的时候,同榜样的交流和学习能够激发他树立自己的道德目标并为之努力,使自我道德修养不断地得到提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目标法,开展一系列的道德评比活动,为学生的道德建设树立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努力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提高思想境界,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使学校整体道德水平得以提高。
2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道德激励意识淡薄,效果不理想新教育形势下,学校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为学生服务为办学宗旨。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仅是教学方面的管理还包括着社会行为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管理。高校的道德管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人性化、科学化的发展。现今很多高校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重视度不够,道德激励意识淡薄,道德激励的方法流于形式,没能得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2.2复杂的社会环境使高校学生的道德激励难度增加现今社会环境复杂,新事物、新观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还不够成熟,面对各种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既有美好正确的一面,也存在着不良的负面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其中的一些糟粕也在影响着学生们,很多学生沉迷其中,不仅对自身的学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使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激励受到阻碍。
2.3道德激励不到位现今我国很多高校为了片面的追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教学上,片面追求高学习成绩的获得而忽视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对学生的道德观的形成予以忽视,很多学校的道德教学成为摆设,流于形式,道德激励不到位,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3.1深化教育理念,强调道德激励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校教育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基本任务。每个高校都会有属于自身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是学校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大方向,引导着学生道德观和人生观的树立。然而,高校教育理念中大多是强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本领,却没有为学生明确的指明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面对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在自身的教育理念上应该深入的思考和反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教育理念中去。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激励学生树立正确、崇高的道德观。在对学生管理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内心建立起道德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篇13
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诞生而诞生,又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系统化、工具化的。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独特的生存方式。从企业诞生之日起,企业中的群体就有其独特的文化,故企业与企业文化不存在先后问题。但这时的企业文化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它的客观存在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指导、促进作用。若不经过整合,而只是停留在这一层次上,企业便会失去活力:对外企业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内,企业无法对员工施以有效的管理,不能长久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引导这种自发的企业文化发展成为一种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不仅作为管理的目标更作为管理的手段而存在。当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被系统化、工具化后,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会对员工的文化信仰和工作行为产生影响。当企业文化与员工的文化信仰一致时,企业与员工得到共同发展;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企业内部便会发生种种问题,使企业运行不畅。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的统一,这是企业文化的本质。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这样定义:它是现代人事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它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的协调、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推行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提高工作效果。②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③使企业成为人才的成长基地。④使广大员工能发挥潜能、自我激励、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1.3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首先,企业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的一个目标。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就像人的精神因素比如信仰、价值观、意志、思维等之于人。一个人若没有这些内在的精神因素,便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同样,一个企业若没有自己的文化,便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便失去了内在的发展动力。这样的企业终究要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正如威廉大内所说:“一个大的组织有一点像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正如我们具有信念、态度、目标和习惯,因而使我们具有特色一样,一个组织也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我们把它叫做企业文化。”大内肯定,企业文化乃是一个企业组织一贯的、完整的个性的表现,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形象。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施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因素,从而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传播与完善。
其次,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刚性管理而言,它是一种柔性管理,二者各有所长。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在企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乃至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外的成功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早已实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些企业不仅仅给予人才优厚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企业文化管理”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导管理理念。
总之,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脱离了企业文化谈人力资源管理,或脱离了人力资源管理谈企业文化都是片面的。二者的不可分割性可具体化为一种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 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必然性
2.1 从人与文化的关系看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的生产劳动本身和生产劳动的产物。它表现为不同群体的人们的“生活式样”,只要人们长期生活在一起,文化就自然而然产生,而文化一旦形成并被人们所认可,他反过来又会给人们以影响和约束,使人们按既定的“生活方式”生存下去,直至出现新的式样,如此更替。可见人与文化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凡是与人有关的问题,都要涉及到文化的因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不能脱离文化和企业文化而单独进行。
2.2 从企业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看 企业也是由一群人共同形成的组织或群体,这个群体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其独特的“生存样式”或“文化”。也就是说,企业与企业文化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作为企业员工生存式样的文化将伴随企业的诞生而诞生,伴随企业的消亡而消亡。但是企业文化理论却大大滞后于企业文化实践。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真正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这种滞后性的结果之一便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看作为单纯的人事档案管理,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意义:以人为本。总之,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存样式,研究企业,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人”、以“文化”为根本出发点。
2.3 从管理与文化、企业文化的关系看
2.3.1 企业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手段,他通过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遵守表现出来。这种认同和自觉遵守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外,要求企业从重视实物产品转向对品牌精神的追求,通过树立良好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乃至企业品牌来吸引消费者;对内,要求企业用先进的价值观、理念来调整员工的心态和协调员工的行为,形成企业的内聚力。
2.3.2 管理和管理人员反过来又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基于此,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应对所要雇佣的员工的文化特征有深入了解,对已经雇用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和教育,对员工本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企业文化进行协调,这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应有之意。
2.4 从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看 一方面,文化形成制度。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是形成制度的直接依据。制度所要维系的和体现的正是文化,另一方面,制度强化文化。按照一定的方式或制度进行生产就能产生文化结果,从量的方面说,制度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将自己依据的观念推广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力图使人人都认知认同;从质的方面,制度将自己依据的观念确定为意识形态,从而使他从众多人的观念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具体到企业来讲,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文化除了互相蕴含和互动的关系外,他们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两个轮子:管理制度通过外在的强制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则通过内在认同来引导员工的行为。
总之,人的需要和欲望的多样性和无限性,人与文化的不可分离性,管理与文化的互相制约性,制度与文化的互动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文化的向导,或更进一步说,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文化为向导成为必然,成为其本身所内含的意义。
3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
3.1 企业与员工的认识定位 管理活动进行之前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企业对自己的定位体现在企业的人格化,企业不仅仅是依靠员工来获取利润,企业的管理者还应当对员工的个性、态度等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各自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这样不仅仅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同时也是对员工自身价值的一种实现。员工也要根据企业的性质特点对自己做出一个明确的认识,明确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通过评价员工适时调整用人方案以及管理方针,而员工则选择自己想要加入的企业,这样就会在工作之中迅速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
3.2 企业与员工的契合 在企业内部,虽然企业和员工有矛盾的一面,但更重要的还存在着利益共生的关系。如果一个企业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及员工的成长,那么这仅是一个短命的企业,他的存在不可能长久。员工与企业的契合不仅仅指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个人和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和员工都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和定位,当两者达到一致时就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样的情况是很少存在的。开始的时候两者的要求不相互一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时候两者就必须进行相互协调,双方只有在确保自己利益不遭受重大损失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协作,只有两者之间形成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3.3 企业制度建设和环境塑造 当完成企业和企业员工目标的协调后,如何实现企业以后的企业目标就成了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企业而言,存在企业的基本制度和企业的具体制度两种制度,本文所讲的制度指的是具体制度。企业管理是对企业人和物的管理,最根本的还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各类制度中最根本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环境的塑造过程中,最关键最直接的就是激活人力资源,只有极大程度地激活人力资源才能极大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和励精图治精神的源泉。
3.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对于企业来讲,处在各类资源战略性地位的就是人,人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管理活动的核心。企业围绕人开展四方面的内容:第一,选人,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拔适合自己岗位的人才;第二,用人,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合理地把人与企业中的其他生产要素联系起来,企业就要采取有效的、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第三,育人,为了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素质,企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第四,留人,随着企业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挖人和跳槽现象也是频繁发生,人才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要想留住有价值的员工除了高工资、高福利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培训、出国深造的机会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注重企业文化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3.5 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 企业的价值观的导向要始终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招聘阶段要进行价值观念的导向,通过宣传片等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看价值观念是否一致;其次,对新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定向教育,这样就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保持企业不断变革的动力;最好,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和思想信念的体现。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企业,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3.6 企业与员工目标的实现 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由于企业以企业文化作为导向,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在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必须结合员工的个人目标,只有员工的个人收入增加,职位上升,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认可,因此,只有企业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员工的发展,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地发展,而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才能继续有效地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黎永泰.企业文化管理初探.管理世界,2001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