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干部短期培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当前的税务工作中,传统税务培训无论在培训内容上还是在培训模式上,都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税务工作的要求,因此,现阶段要切实加强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提高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确保税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当前税务干部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对象局限性大,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税务工作的培训对象集中在岗位要员身上,包括局长、所长、稽查等岗位,这些人对税务工作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而很多没有培训资格的税务工作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的税务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一些年轻的税务干部则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他们进行相同的税务教育培训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1.2 培训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的税务教育培训大多为短期培训,教育培训方法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多模式、多渠道的税务培训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税务工作的培训内容越来越丰富,仅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培训的要求,情境模拟、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型教学方式应该广泛应用到税务教育培训工作中。
1.3 教育培训机制不够健全
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需求分析和评价机制是我国税务培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税务培训计划都属于短期培训,依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没有从整体上对税务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安排,导致培训计划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奖惩机制的缺乏使部分税务干部对税务培训学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税务培训成为一种形式,成效甚微。
此外,税务培训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很多税务培训计划的培训对象来自于不同的岗位,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需求,对他们进行相同内容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途径
当前我国税务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强税务干部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针对税务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健全培训体制、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加强改进。
2.1 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创新税务干部的培训模式,首先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整体把握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首先应该从培训的指导思想入手,加强税务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引起他们对培训学习的重视,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其次,要根据组织、岗位以及个人需求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长期、短期培训方案,杜绝无系统、无条理的培训现象发生。培训计划的制定要遵循组织及个人的培养规律,从长远角度出发,培养税务干部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逐步建立起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培养体系。最后,应该从培训计划的设计、考核、档案管理、评价结果等方面着手,制定严格、详细的基本制度,确保税务干部的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2.2 依照不同的培养需求实行分级分类培训
对于知识层面不同而又处于不同岗位的税务干部而言,其所需的培训内容有很大差异,要想获得更理想的教育培训效果,分级分类进行培训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方面,由于税务干部具体岗位、职位的不同导致培训内容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对于企业税源管理人员而言,在培训时应该以讲解会计知识、会计制度、税法差异等为主,而对于稽查岗位的人员而言,应该以稽查技巧、稽查程序、案例分析等为主;另一方面,由于税务干部的知识层次和文化素养不同,导致他们在知识储备量、分析理解能力、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进而影响到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果。对于基础薄弱的人而言,应该加强培训基础知识,而对于高层次人员来说,则应该加强培训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2.3 优化培训手段,拓展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单一是目前我国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拓展教育培训方式,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税务干部培训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应该将短期培训、长期培训与初任教育培训、任职教育培训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一项培训都成为系统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时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课堂活动活跃氛围,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最后,要紧跟时展的潮流,多吸引讲师、教授等开展专题讲座活动,使领导干部能够及时把握好宏观经济、知识经济、税收政策、税收发展等方面的形势,提高他们的宏观意识和调控能力。
2.4 进一步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合理、完善的奖惩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发税务干部的培训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教育培训部门可以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成果进行量化考核,通过与预期目标以及其他教育培训项目进行对比,评估培训结果,总结培训的经验和教训,为新的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参与教育培训的个人的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员工综合能力的一项评价指标,并依此对员工的晋升、奖金等进行判断。对于培训效果不好的单位或个人予以惩处,限期要求达到培训效果或者实行下岗、降级使用。而对于事业心强、培训结果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提供给他们更好的发展机遇。
此外,创新税务干部的培训模式,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培训学习随时化、随地化。培训部门可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建立网上学习课堂,教师将课件、资料等到网上,并通过建立教育论坛及时地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在实际培训中,培训部门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学习沙龙,给参与培训的人员提供良好的交流讨论场所,促进税务干部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在官员海外培训领域,13位干部成了最新模式的尝鲜者。此前,将党政官员、基层干部等送往海外培训,已以不同形式在沪上开展多年。
官员海外培训,究竟如何开展,又取来了什么“真经”?
海外培训揭秘
每年,上海都会有多个团组前往发达国家,带着相关课题任务开展培训。他们的组织者可能是市有关系统、地区,亦可能是具体单位。
从时间上看,培训项目多分为“中长期”和“短期”两类,其中短期培训一般为21天,中长期则一般为3个月或6个月。时间虽有长短,一般干部培训项目的“标配”无外乎课堂教学、实地考察;中长期项目则包含更多实践锻炼,甚至挂职。
海外知名高等学府,是培训团组最主要的目的地。今年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的6个短期团组,即分赴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和雪城大学。一般而言,短期培训会安排住宿经济型酒店或学生宿舍;中长期培训以租住当地公寓为多,几个人合租一套。在那里,再高级别的官员也要自己操持日常起居,包括一起买菜、做饭、洗衣服。
海外培训的费用,一般由组织方、派员单位按比例分摊,有时海外邀请方亦会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对普通干部而言,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海外培训机会,无论如何是件幸事;有时,参加一次培训,甚至会改变后来一生的仕途走向。
与一般出国访问不同,出国培训前,参加者要接受各类“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课程。短期团组对语言要求相对简单,中长期团组行前则会专门举办英语培训班,并组织考试,通过后方可办理签证,踏上行程。
培训结束后,团组和个人则需要撰写培训报告,并交流成果。在外的收获,此时一目了然。
细节,细节
“21天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收获确实不少,既有国内外课堂学习的心得体会,又有现场教学的感悟收获,还有对上海转型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在今年9月举行的上海市领导干部短期境外培训总结座谈会上,培训项目负责人概括说。
而对参加培训人员而言,“收获”更多通过细节体现。 “让你若有所思,甚至感到震撼的,往往都是很细微的东西。 ”2011年赴美培训3个月的某区政府新闻办主任方思(化名)说。
在弗吉尼亚大学,方思与近20位区县新闻发言人、媒体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团组聆听了大量新闻机构和政府新闻官员讲授的课程。在华盛顿列席政府新闻会的经历尤其令他难忘。 “他们有一套成熟的信息沟通机制,每次都是市长上来张口就讲,敏感问题也不回避,新闻发言人反倒坐在台下,不用压力山大。 ”
上海音乐厅公关部主任沈彦树,参加过市委宣传部在加拿大组织的文化公益机构干部培训班。他记得,临行前自己和团员们收到组织方发来的邮件,详细征询其在海外期间除既有安排外,还希望重点拜访哪些机构、了解哪些问题。
在加拿大,团员们密集访问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并与当地文化机构开展深度交流,往往一谈就是数小时。沈彦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对方向其完整展示了当地文化基金扶持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事先论证、事中跟踪、事后论证,资金并非一步到位,甚至可能中途把走势不佳的项目“关掉”……“细节安排和制度执行力,是最让你思考的。 ”沈彦树说。
别样的收获
对浦东新区6位基层干部和国企高管而言,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在新加坡的3个月培训,更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2011年起,浦东推出新加坡挂职培训项目,已选派两批干部和企业高管前往新加坡挂职,用蹲点的方式,更近距离获取“真经”。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综合计划处副处长刘永友,带着一串长长的问题清单走进新加坡旅游局和圣淘沙发展机构;仅在后者,他就蹲点了6个部门和1个子公司。而在新加坡社区发展理事会及民众俱乐部挂职的洋泾街道组织委员宋豪斌,则在3个月里走遍了当地居民社区,“鞋子也磨坏了”。
篇3
一、校校联合。近几年已与济南机械职工大学、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联合办学,共培养了财务会计、机电一体化、经贸管理、会计点算化等专科毕业生728人,本科毕业生112人。目前已与济南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烟台教育学院等院校签订办学协议。招收各类成人高考专科学员和部分专升本学员。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在职干部职工及部分职校在校生。
二、校企联合。已分别与蓬莱市黄金集团公司,造锁总厂等企业联合举办业余函授中专班。开设了采矿、选矿、企业管理、机电、会统等专业。共计586名学员毕业。年龄在25至50岁之间,根据教学内容和企业的生产情况,安排教师到企业上课,或将学员分期分批到学校上课,为提高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作出了贡献。20C心年又与中粮集团蓬莱分公司联合办学协议。同时还为社会适龄青年业余中专学历教育,举办了办公自.动化,财务会计机电、现代管理等专业函授班,共培养283名毕业生。
短期培训以实用技术为主
一、与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联办建筑工人各工种上岗证的培训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烟台市建委根据有关精神,确定有40多个工种(位)的工人需要持证上岗。蓬莱市将要进行14个工种近2000人的上岗培劫11。
二、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2001年已为1500多人进行了培训。
三、结合社会各部门对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为驻军三团官兵和山东蓬莱汽车改装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举办微机培训班。共举办四期,总计120多人。
四、与市财政局举办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已成功举办16期,参加培训及考试人员达950多人次。
几年来的成人教育实践,尽管在教育方向、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范围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产生了变化,人们对终身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成人职教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成人职教的功能已发生变化,即从学历补偿转变为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这就对成人职教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方向上要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为主。教育模式要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上要与新的教学方向和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以专业技能为重点,根据需要做好专业分析,适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篇4
1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思想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使得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这种动力投射到学生干部身上就表现为淡化集体,强调自我、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不良现象。同时,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贪污腐化、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平衡、就业压力增大等现象,在网络媒介异常发达的今天,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增大了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引导的难度。
1.2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挑战。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构成要素,必然也需要进行相应地变革和完善。
1.3 学生干部群体自身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挑战。当前高校学生的主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成长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极少遭遇过挫折,但在大学中,学生在学业、就业等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危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同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既有思维开阔、个性鲜明、勇于展示自我、善于学习等优点,也有团队意识薄弱、责任感与功利心并存、不善沟通协调、榜样作用发挥不够、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培养难度加大。
2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为应对上述各方面的挑战,笔者认为亟需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明确高校学生干部必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并以该模型为指导,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干部搭建成长成才服务平台,推动学生干部培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2.1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笔者认为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利兰博士提出的能力素质模型理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1973年,麦可利兰博士提出能力素质这一概念,他把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称为能力素质。后来,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麦可里兰将能力素质明确界定为: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能力素质模型被定义为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借鉴麦克利兰博士的理论,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是指:“胜任学生干部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总和”。
2.2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该模型包含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两大类构成要素,可分为知识、技能、特质和品德四个维度。
①基准性素质是指担任学生干部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由知识和技能两个维度的能力素质构成。知识维度包含政治理论、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文化艺术等6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主要有领导、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执行、决策、危机处理等8项管理技能和语言表达、公文写作、人际交往、信息搜集、学习、创新、反思、总结等8项基本技能。
②鉴别性素质是指能够胜任学生干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由特质和品德两个维度的能力素质构成。特质维度包括进取心、自信心、责任心、自控力、笃实、身心健康等6个方面的性格特征;品德包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奉献、担当等6个因素。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既包括与工作直接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具体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念。基准性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培训迅速提高,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最为注重的领域。鉴别性素质――特质和品德是影响学生干部行为表现的关键要素,不但在学生干部选拔时难以考核,也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取得明显的效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以虽然鉴别性素质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取或提高,但各高校仍需加强对学生干部鉴别性素质培养的力度,唯有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干部不但在校内能引领学生,毕业后也能够独挡一面,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3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启示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益多样、复杂和功利化。一些学生干部存在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缺乏奉献精神和表率意识、工作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等问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亟需提高。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理论指导,推进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1 优化学生干部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学生干部进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负责任的公民,亦即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高校应以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指导,开设包含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七个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干部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在对学生干部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推进“青年者培养工程”实施。2007年团中央制定了《“青年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主要是通过为学生骨干搭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课题研究等成长成才服务平台,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模式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高校在实施“青马工程”时,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干部的头脑,同时,积极开展以“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导他们摒弃功利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3 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推动学生干部培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以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指导,结合学生干部的自身时代特点,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一是健全选拔机制。坚持“民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依照团的章程和学生会章程及相关制度,把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岗位上,保证学生干部的高素质。二是健全培训机制。根据学生干部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重点培训与普通培训相结合,周期轮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和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传、帮、带”,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学生干部在高校管理活动中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学生干部的考核实质是对学生干部的监督与培养,通过考核来观察和监督其工作能力及工作开展情况,最终形成日常考评和任期考评的动态良性循环考核体系。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当然这模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广大学生工作者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依托“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平台,为学生干部搭建更多的成长成才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显忠.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基本能力的培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利俊荣,周业安.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篇5
二、全面摸排,对标自查任务完成情况
2020年,实施帮扶项目18个,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595万元,社会资金70万元,安排其他财政资金88万元。尽管受今年肺炎疫情影响,前指克服重重困难,援建资金使用率已达86.5%。
(一)组织领导情况:两地深度接洽融合,建立帮受双方联席会议和季度专题研究会议制度。全年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2次,召开2次联席会议,6次专题研究会。
(二)帮扶项目推进情况。按照《市对口帮扶县规划(2017-2021年)》,制定了《市对口帮扶县脱贫攻坚专项2020年度实施方案》,全年实施项目18个,截止目前14个项目已全部完工。3124.6万帮扶资金全部到位,并按照资金审计监管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三)产业发展帮扶情况。深植“造血式”援助理念,培育高原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指导和项目引进上下功夫,通过产品营销、市场开发、产业推介、投资融资等形式,2015年以来引进内地企业6家,建成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园了,形成了产业项目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解决了了贫困人口增收问题。
(四)劳务协作情况。整合各方资源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会、定期用工信息、就地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实现60余名贫困人口转移到内地就业,3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本地就业。
(五)干部人才智力帮扶情况。扶智先行,通过专业技术人才支援、顶岗锻炼、短期培训等方式,全年在党政管理、教育、医卫、文化、旅游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各类干部人才“传帮带”素质提升800余人次,充分发挥干部人才“头雁效应”。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人才提拔使用4人。关爱帮扶干部,严格落实相关津补贴制度,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全年赴慰问帮扶干部2次。
(六)社会力量帮扶情况。扶贫济困,发起社会帮扶总动员,协调两地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开展帮扶活动,组织扶贫济困活动,累计筹措241万余元社会帮扶资金。
(七)全域结对帮扶情况。在市委统战部统筹安排部署下,多领域携手,全方位推进,根据《市对口帮扶县全域结对规划(2018-2020年)》及六个行业帮扶计划,全年共完成48对部门、3对乡镇(村)、25对学校、8对医院、5对企业(社会组织)全域结对,帮助建强基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干部人才综合素质。
(八)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加大成效宣传,先后在日报、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脱贫攻坚工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成效63次,其中中央电视台、川报、川台等主流媒体平台14次,川报观察、在线等主流媒体电子版25次;二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全年应拨付财政帮扶资金3124.6万元,实际拨付3624.6万元,超过本年度计划500万元。三是社会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全年社会帮扶资金达241万元。
篇6
二、目的任务
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分市、县、乡三级开展。
市级培训活动共举行短期培训班8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20场次,制造电视专题节目、讲座75期次,制造发放光盘12000张,制造收集专题节目、信息、常识150期次;县级培训活动共举行短期培训班44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300场次,制造电视专题节目、讲座550期次,制发光盘106000张,开展乡村劳动力阳光培训960期次,开展农民职业技艺培训22期次,组织观赏学习109次;乡级培训活动对比市、县级培训活动由各地辨别确定目的任务。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到达100万人次。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首要包括:基层农业技能人员、乡村基层党员干部、乡村财政人员、农民、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治理人员、农民专业协作组织治理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
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要着眼于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着力于农业生产技能程度、非农财产技艺、运营治理理念、信息获取手段和市场掌握才能不时提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培育提高前辈的农业运营治理理念。量体裁衣,因情制宜,增强指导,积极扶持,努力推进农业规划化、规范化、集约化、生态化、特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二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进行培训。围绕农业品牌创新工程,抓好品牌农业、规范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物安全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设备农业拓展工程,抓好提高前辈合用农业维护地设备建立、设备蔬菜技能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生态农业推行工程,抓好生态农业、轮回农业、沼气建立、秸秆气化、太阳能应用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农业生产前提改善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地盘整治、中低产田革新、高规范农田建立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地盘流转加快工程,抓好乡村地盘承包运营权政策律例、机制形式、发展偏向、规划运营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农业乡村严重工程项目开展培训,共同农机补助、农产物监测系统建立、沼气工程等项目标施行,抓农机运用和维修、沼气生产工及沼气物管员、基层监测员培训,为严重项目标施行供应人才保证。三是推行提高前辈的农业生产技能配备。围绕农业服务系统发展开展培训,抓好基层农技推行人员、村级农业技能推行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常识更新培训,为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供应人才支撑。围绕优势农产物和主导财产开展适用技能培训,以保证首要农产物有用供应和添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抓优秀种类、技能的引进推行,结合农时时节,采取各类方式,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才能和运营程度,培育一批有文明、懂技能、会运营的新型农民。
(二)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严重意义和各级党委、县政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政策、办法,包括乡村宅基地流转、乡村承包地治理、农民进城落户等方面。重点增强农民非农财产技艺培训,大力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围绕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增强乡村劳动力二三财产职业技艺培训,开展乡村劳动力自立创业才能培训,积极指导乡村劳动力向非农财产转移,鼓舞乡村劳动力到外埠务工、创业,推进乡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三)乡村综合配套变革。深化乡村产权准则变革(乡村集体地盘一切权、集体建立用地运用权、乡村林权、乡村地盘及果树承包运营权、乡村房子一切权等确权颁证工作)、乡村地盘股份协作制、乡村社区资产股份协作制、乡村资金合作协作社、乡村集体财富积聚机制、基层民主治理与创新等方面政策办法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看法,推进乡村综合配套变革,加速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
(四)新民居建立。大力宣传新民居建立的严重意义和各级党委、县政府推进新民居建立的各项政策、办法。宣传各级新民居建立的规划、方案和各类新民居建立的形式、典型。鼓舞指导广阔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新民居建立。
(五)农业财产化运营。围绕龙头企业提拔和农产物加工业强大,抓好农业财产化运营、农民专业协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物加工业发展、各级扶持政策、龙头带举措用、好处联合机制、农产物基地建立、打造财产链经济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
五、培训方式
(一)举行培训班。举行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常识、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结实把握、纯熟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县、乡、村举行专题常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把握常识要点和技能方法。
(三)创办电视专栏。在市、县电视台创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造科技讲座、信息传达、典型示范、产物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展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育。市、县两级购置、制造光盘,下发到村和重点农户,经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把握相关常识和技能。
(五)现代长途培训。应用党建网、乡村党员干部现代长途教育网、城乡一体化网、农业信息网等收集,制造专题节目,相关信息、常识,到达培训目标。
(六)播送板报。首要应用村级播送和板报,结合本地主导财产,结合农时时节,有针对性地播放、登载相关常识和技能,提高本地农民科技本质和农业生产科技程度。
(七)典型示范。围绕培训内容,在各个方面大力培养典型,充分发扬典型带举措用。积极指导已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加全市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师资力气。还市、县、乡、村围绕相关财产,在栽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养典型,依托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阔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和积极性。
(八)大篷车活动培训服务。市、县、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大篷车,公开服务德律风,为广阔农民供应德律风征询和上门服务。
(九)现场指导。市、县、乡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布置农业技能人员或延聘农业专家深化田间地头,为广阔农民开展现场技能指导。
(十)技能承包。市、县、乡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布置农业技能人员或延聘农业专家,对栽种、养殖等重点场(户)开展技能承包服务。
(十一)观赏学习。县、乡、村三级要组织村干部、农民、龙头企业治理人员、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兴办人员比及周边提高前辈典型观赏学习,坦荡眼界、拓宽思绪、灵通讯息,学习新理念、新形式、新技能。
六、时间布置
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预备阶段(2012年11月20日—2012年11月30日)。具体做好各项预备工作,包括制订方案、成立组织、制造方案、布置课程、组织师资、购制材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2012年12月1日—2013年5月15日)。市、乡、村各级具体开展各类方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2013年5月16日—2013年5月31日)。具体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获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成的经历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计划和建议。
七、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密共同,构成工作合力。各单位之间要增强联络与协作,特殊要增强与新闻媒体和四家收集的联络与协作,构成强壮的宣传培训气氛和收集掩盖格式。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政府农办)要做好科技培训活动各项详细工作的协调组织。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分也要成立响应的指导组织和做事机构,组织开展好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
(二)增强责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坚持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目的责任制,层层分化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各县(市)区要依照《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施行方案》中的目的任务(任务分化表附后),制订具体详细的施行方案和培训方案。市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照《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施行方案》中的目的任务(任务分化表附后),制订详细培训方案。各级各单位施行方案和培训方案于12月10日前,报市指导小组办公室。
篇7
1981年杭州农广校成立,最初农广校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立志农村改革、有中等文化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干部和农村科技人才。也就是说,农广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基层农业推广人员。首期招生时农广校还没有能解决学历问题,只有一个农学专业。浙江省杭州市首期招生1564名。这个招生数无论在当年还是今天,都是令人震惊的(现在好的年份杭州市招生数量只有600~700人)。在那个对知识极度饥渴的年代,多年来没有机会学习,面对农广校如此好的农业知识学习资源,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踊跃报名参加学习。
1999年,农广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开始举办相当于大专学历水平的中专后继续教育,以继续教育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农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广校中专毕业生的学力水平。杭州农广校通过市农业局向市人事局提出申请,农广校中专后继续教育的学力在技术职称的评定上按大专同等学历对待,杭州市人事局予以批复同意,此举调动了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农广校在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方面再一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适应新形势,办学思路转移到直接为“三农”服务上来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对农广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提出“农广校要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己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体系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农业部要求农广校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5年底,浙江省农广校部署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相配套的远程教育站点计算机管理员培养计划,在农民中招收乡村远教点的电脑管理员参加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习。临安市分校于2006年春,自筹资金,在於潜镇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员55名,成为杭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第一个教学班。这标志着杭州农广校开始较大规模地从农民中直接招生,是农广校办学思路转变的一次重要实践。
2008年,经过长期努力,农广校种养专业作为振兴职业教育六项行动内容之一,得到浙江省财政全额资助,农广校对农民进行大规模中等职业教育,从此杭州职业农民的培养有了固定经费渠道。
进入21世纪以来,农广校开始重视非学历教育,积极争取各种培训项目,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深入乡镇村,重点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出了贡献,成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一支主要力量。
二、转变办学思路带来的变化
回顾杭州农广校的办学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农广校的办学思路经历了从开始的为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推广人员服务,到现在的直接为培养职业农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重大转变过程。办学思路的转变,为杭州农广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招生数量上也得到证明,从2000年的112人,增加到2009年的736人,可以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明确了发展方向,增添了发展动力
农广校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农民的培养为职责,使农广校的工作与农业适用技术的传播、农民收入提高休戚相关;切入了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主题,成为涉农部门的得力助手和工具。因此,农广校的工作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受到基层部门的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受到农民的真诚欢迎。
由于农广校的工作受到重视,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农业教育资源得以重组,充实了农广校的办学力量。杭州市农广校在市农业局的重视下,率先得到强化,一改原先挂靠在市农业局科教处的三无(无场地、无编制、无经费)状态,与杭州市农机化技术学校合并,成为拥有30名编制,6000平方米校舍,200万固定资产,200万左右的农民教育专项资金的综合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学校。下属各县(市、区)分校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和加强。
2.丰富了服务手段和服务层次
为了适应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需要,杭州市农广校不再只是举办中专学历教育,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农业高等远程教育,培养高层次农业适用人才;重点开展了非学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成为培养职业农民的主要力量。
学历教育直接办学到田头和农户家里(远程教育),深入乡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学习系统科技知识和提高生产技能服务。
非学历教育、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开展,日益成为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致富的好助手。
3.推动农广校体系建设和平衡发展
以前单纯的学历教育,没有直接为农民服务,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杭州市8所农广校发展不平衡,能够正常招生、维持正常教学的学校只有2~3所,更多的学校只能断断续续办学,有的甚至长期不招生,处于停止办学的状态。2008年开始,所有的分校均正常办学,在校学生人数和接受短期培训的农民人次屡创新高。
三、如何更好地为农服务
1.将农业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直接送到农户家门口
杭州农广校在近几年农民科技培训实践中,办过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班,感到对农民的培训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明确培训主题(单项技术),缩短培训周期(半天为宜),直接办到村里(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培训针对性强,结合农时又不误农时,农民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益,因而深受农民的欢迎。2009年临安市农广校直接深入到山村,举办田园管理机应用技术培训班,农民亲眼看到这么一个小小的机器,能在地里完成耕地、除草、植保等多种功能,又能享受国家农机补贴,使用保养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活质量。培训班一结束,立即掀起购机热潮,一下子购机几十台,普及推广农机实用新技术的效果十分明显。为此,杭州农广校决定市县两级农广校,今后要强化进村入户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由市农广校拨出专项资金,联合县(市、区)分校一起举办类似的培训班,提高培训效果,将实用科技直接送到农户,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在农业职业教育中,杭州农广校在实践中总结了办学的好形式,即在村级或专业合作组织中招生,在乡镇范围内甚至村里组织教学班,送教上门,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教学。临安市分校2008年针对潜川畜牧大镇实际,在乡镇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下,专门就地招收畜牧兽医专业中专班43人,就地上课,就地实践,既提高了农村畜牧养殖大户的学历水平,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为中专学历教育向全市农村普遍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9年用同样的办法针对太阳镇养殖大户集中的特点,在太阳镇招收畜牧兽医学员38人,针对横路乡是个树木、山核桃产出大乡,在横路乡招林业专业中专班45人。
实践证明,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农民,把农民集中到城里进行教育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是把教学班办在村里,办在农民家门口,让农民半农半读。这种办学方式已经成为杭州市市县两级农广校的主要形式。
2.长短结合,系统学习,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力度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均十分重视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仅杭州市政府每年投资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上的资金就有上千万元,各类培训班层出不穷,使农民受到程度不同的教育培训,农民职业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低水平重复培训的现象还是存在,既浪费了宝贵的培训资源,又降低了培训绩效。杭州农广校在开展农民培训中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况,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将短期培训与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新思路。具体地说,利用农广校的教育资源,选择一些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连续性的培训,有意识地与相关专业的中专课程相结合,与当前主推使用新技术相结合,使一批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农民,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在培训的同时,接受较为完整的农业职业教育或涉农职业教育,使他们达到中专文化程度,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3.突出技能,跟踪培训,培训农业特有工种的职业农民
篇8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之一,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1]。新世纪以信息无限扩展和知识更新快为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竞争中最具活力和决定性的因素。而获得知识的能力即是学习能力。为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学习能力,我院逐步建立、完善一套机制,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使疗养院内形成人人安心学习、乐于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1.1提供再学习机会为提高疗养院各类医技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每年选派10~1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全军各大医院进行短期培训或长期进修学习,每年都有10名医务人员参加提高学历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专升本和高护学习),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学习训练条件。
1.2营造学习平台采取自学、科室学习、医院学习相结合,在职学习训练与提高学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学习制度,激发个人学习热情,增进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
2深化改革,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促学机制
改革是疗养院发展的动力。只有全面推行疗养院的改革,使疗养院的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各类人员的学习自觉性和热情才能显著增强。
2.1训练模式改革近年来我们提出并实施四个结合的训练学习模式,即长短结合、送请结合、内外结合、奖惩结合,并已初见成效。
2.1.1长短结合就是把对某一专业系统的、长期的学习与对某一特定技能短期训练结合起来,以达到取长补短,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
2.1.2送请结合是把骨干人员送到知名医院进修深造与将知名教授请到我院来进行教学和技术指导结合起来,以达到增长见识、开阔思路和视野的目的。
2.1.3内外结合是把外出学习掌握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能、新方法在疗养院内进行岗位培训,并应用推广。
2.1.4奖惩结合是把学习好的、成绩突出的与年终总结时立功受奖、提前晋级相结合,学习连续三次差的末位淘汰。
2.2科学制定训练学习计划疗养院制定的训练学习计划,既要立足于长远,又必须结合疗养院的实际和特点,更重要的是落实。制定训练学习计划,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重点,同时注意培养一专多能的骨干。医护人员制定个人学习训练计划时,根据院、科的发展规划制定,重点是根据自身层次、专业优劣进行充电达到固强补弱的目的。
3立足效果,建立竞争参与和督导检查的激励机制
训练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从而提升疗养院整体综合实力。
3.1竞争参与我院始终坚持个人奋斗与团队精神结合,积极营造“学习争一流成绩,工作干一流业绩,团队创一流精神,疗养创一流品质”的文化氛围。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科室业务训练学习采取讲座、专业报告及病例讨论的形式;全院训练学习的重点是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及网络教学等。达到相互交融、共同提高的效果[2]。在训练学习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潜能,形成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与教学,人人参与讨论,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医务人员既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又能提高教学能力,使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不断增强大家开拓进取的自信心。
3.2督导考核考核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方法,督导是进一步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训练中,院、科室分别进行适时考核以检查训练效果。考核的成绩引入到院人才管理机制上,同时公开、公正、公平地选拔使用人才。科主任、护士长竞争上岗,后备干部选拔和技术干部职称晋升实行公示制,对连续三次考核末位者实行淘汰制。增强专业技术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
实践以来,“靠素质立身、靠政绩进步、靠能力竞争、靠品牌发展”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比学赶帮超”的学习训练氛围更加浓厚,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人人为争创“全国领先、全军一流”的疗养院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篇9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人员、农产品经纪人等。
四、培训内容
全县农民大培训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根据我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农业新上项目的发展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十三个方面:
(一)围绕龙头企业提升和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工程,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各级扶持政策、龙头带动作用、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产业链经济、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二)围绕农业品牌创新工程,抓好品牌农业、精准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三)围绕规模养殖推进工程,抓好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养殖场建设、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的机制模式、各级扶持政策、集约高效养殖、循环生态养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相关知识。
(四)围绕设施农业拓展工程,抓好先进适用农业保护地设施建设、设施蔬菜、果品、花卉生产技术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五)围绕生态农业推广工程,抓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沼气建设、秸秆气化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六)围绕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工程,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科学用水机制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土地复垦、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良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七)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工程,抓好农户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经纪人队伍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八)围绕土地流转加速工程,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法规、机制模式、发展方向、规模经营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九)围绕绿化玉田持续攻坚工程,抓好绿化玉田持续攻坚行动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十)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抓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农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免费的引导性培训。
(十一)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程,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
(十二)围绕灾害防御及应用处置建设工程,抓好农业气象基本知识和农村气象灾害、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培训。
(十三)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政策培训。
同时,结合全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抓好种植业、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开展农业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五、培训形式
(一)举办培训班。举办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乡镇、村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掌握知识要点和技术要领。
(三)开办电视专栏。在县电视台开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作科技讲座、信息传播、典型示范、产品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大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学。县、乡两级购买、制作光盘,下发到村和重点农户,通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五)广播板报。主要利用村级广播和板报,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农时季节,有针对性地播放、刊登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当地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六)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已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与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同时县、乡、村围绕相关产业,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典型,依靠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和积极性。
(七)现场指导。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八)技术承包。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对种植、养殖等重点场(户)开展技术承包服务。
(九)参观学习。县、乡、村三级要组织村干部、农民、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人员等到外地先进典型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灵通信息,学习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
六、时间安排
县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制作计划、安排课程、组织师资、编印技术资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2010年1月1日—2010年4月15日)。县、乡、村三级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大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2010年4月16日—2010年4月30日)。全面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七、相关要求
一是制定分村培训计划。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县达培训任务,确定培训内容(一般一个村明确一个主导产业、三个培训专题),制定培训计划,于12月31日前报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是编印培训材料。县直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组织本单位技术骨干编印技术明白纸,编印后由各乡镇发放到参训农民手中。
三是实施培训。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培训任务、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每次培训不少于3小时。
四是建立培训档案。每个培训班次(一般一个村一个班)建立一套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讲课材料、培训现场全景照片3张以上(要求同一张照片有时间、地点、会标、讲师及参训农民)、参加培训农民的培训台帐。
五是灵通培训信息。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分别明确专人负责培训台帐内容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培训台帐,明确专人及时向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农民培训信息。
八、保证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委书记周庆岩同志任组长,县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宋成太、县政府办副主任刘向阳任副组长,县农经局、畜牧局、林业局等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培训活动的总体指挥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培训活动各项具体事务的协调处理。各成员单位要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开展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
二是强化培训力量。一方面,要强化师资队伍。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农民大培训讲师团,讲师团人员主要通过聘请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专家,抽调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选拔农村乡土人才、种养能手、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办人员等多渠道产生。另一方面,要整合培训资源。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整合现有教室、场地、设施等培训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大培训活动要求。
篇10
二、开展活动,贵在广泛。“众人拾柴火焰高”,员工是企业的细胞,让每个细胞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的肌体才会更加富有活力。员工的广泛参与是活动最有力的支持和支撑。企业要将活动的广泛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树立学习典型单位和个人,打造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标杆,又要培养广大员工的普遍参与意识,形成员工向模范学习,模范带动广大员工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努力学理论、学技术,为企业奉献聪明才智。
三、开展活动,贵在营造浓厚氛围。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开展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板报、橱窗、会议等大力宣传“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意义,宣传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激发广大员工的学习热情,提供借鉴和指导。要通过理论研讨,拓展更广泛的空间,为活动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四、开展活动,贵在结合岗位实际。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企业广大员工要把所学知识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务实进取,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努力提高自身技术素质,为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增长贡献更大力量。
五、开展活动,贵在设立目标。创建活动要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防止没有目标,陷入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没有规划和措施,就无法保证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长远性。企业开展争创活动要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效结合,把活动与车间小改小革活动以及各种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在量变中,实现质的飞跃。
篇11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书记、主管科教工作的##同志兼任,安排文 秘 家 园了县农业局2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和县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XX]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8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10个技能培训专业。
三、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XX—2010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广东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福建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400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存在问题
篇12
第一,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拓展。军官任职教育,分为任职前学历教育和任职后岗位任职教育,士官任职教育则是为满足本职岗位能力工作需要进行的院校(训练单位)培训。
第二,任职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军队中同一岗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职需求,任职需求的变化牵引着任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任职教育着重突出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注重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第四,任职教育是针对军官职务晋升和士官岗位转换。对任职能力、素质的需求而进行的培训和训练,强调逐级进修,分段实施。
综上,任职教育不是本科学历教育的再延长,也不是军事技术专业和指挥专业的简单叠加;既不能套用学历教育模式大量灌输专业理论,又不能像在职干部短期培训那样一味注重基本技能强化。
二、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械化作战向信息化作战转变的不断深入,信息化作战已成为未来作战的基本模式,作为提高我军适应信息化人才队伍手段之一的任职教育也要与之相适应,但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有效性的教育管理体制
院校教育应当是对培养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活动,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学制和时间分配、教学与管理方法等。而目前我军的任职教育,基本上属于部队军官、士官短期培训,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一个正规的系统的训练管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存在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学习结果没有十分严格的资格认证,使得一些培训、一些人的形成了学好学坏无所谓,回到部队对个人晋升调职没有什么影响的思想,从而使任职教育走了过场。
2.缺少任职教育的相关制度
我军关于任职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部队院校任职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代职、相互交流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对任职教育的管理体制、交流体制、专业分类、部队代职锻炼等内容还缺乏统一全面的规范,即院校没有形成任职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究其原因,一方面,院校主管部门对任职教育的认证体制上没有实质性的要求,使得院校在任职教育上很难把握学员在任职教育中对学习成果的评判,对任职教育认证停留在考核、发结业证上;另一方面,军队院校对于干部任职教育培训这一新形势,缺乏针对任职教育模式的探索创新,鼓励教研室、教员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机制还不健全。
3.缺少能真正胜任任职教育的教员
当前,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主要包括三支队伍:院校在编专职教员、部队选拔到院校的任职教育、兼职的各类专家和上级机关部分领导。但从当前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员队伍的人才选拔特别是在教员的流动问题上体现得较为突出,很多教员对其他学科专业很少涉足,对本学科专业外的东西知之甚少;从任职教育教员的人才结构分析上看,院校在编专职教员人数过多,有“近亲繁殖”的现象,而来自部队的教官、兼职的专家和上级领导所占比例较小。
4.缺乏适应部队任务需要的任职教育内容
当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很多教员在本职专业上研究本专业几年、甚至几十年,对本专业在其他岗位上的应用等不能及时掌握,从而导致在任职教学中存在“一本书主义”和“过时战例反复讲”等现象,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而部队的任务却有了重大转变,目前任职教育的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了。
三、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任职教育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军院校任职教育的期发展,没有像学历教育经过一定时期发展,正在步入全军统规划、统一管理的正规化建设管理模式,目前还是以各大单位自行组训为主,形成了“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教育机制”。
2.对任职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不够
目前我军任职教育理论对指导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不强,培训目的性针对性还不强,同时,对军人的个人发展指向性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任职教育。由于对任职教育研究的不够深入,还表现在对外军院校任职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多数任职教育院校仍旧停留在学历教育的框架思想禁锢之下。
3.推行教官制存在很多困难和矛盾
任职教育的培训对象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军官和专业士官、专业技术兵。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背景的培训对象对学内容的需要差异很大。这就给院校推行教官制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和矛盾。一方面,院校选拔教员,不但要有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还要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广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部队军官到院校短期任职后,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例如生活问题的某些方面)得不到解决等上诸多问题,给部队推行教官制带来了诸多困难。
4.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任职教育要求教员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学组难度高,教学内容更新要快、实践性要强,还要掌握本域的前沿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军队院校教员普遍实行“终身制”,从教过程中很少离开院校、很少接触部队实际,这是发展任职教育的重要障碍。
四、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革新的几点思考
从任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看,任职教育的专职教员“任期”应当通过法规形式予以保证,使部队实践成为教员职业生涯中重要环节,以保证教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同时还要“请进来”,即以专职教员为主体,聘请部队科研院所、装备生产厂家、地方高校、部队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员。
1.建立相关法律制度规定
首先,加快建立任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任职教育工作中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要把教员队伍建设纳入院校任职教育体系法规规章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管理、交流等工作的法律制度;其次,提高任职教育相关方面的立法质量,目前关键是建立更严格、更完备的“晋训一致,先训后晋”规制度。既每个岗位或职务需要何种任职培训,要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任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晋升,或“专岗专训”,避免参加培训就能晋升现象;再次,完善培训学员学习成绩报告制度,一方面向院校主管部门汇报任职教育的总体情况,包括学习内容、训练情况、教员队伍情况、学员能力考核情况等;向送训部队的干部部门通报,主要内容有学习内学习成绩、毕业鉴定和学员的结业论文等,以激励学员的学习动力。
2.规范任职教育学制管理制度
教育训练主管机关和任职教育院校应抓住任职教育全面发展的初期的有利时机,从全军任职教育的全局出发,长远考虑、充分论证、认真谋划,对任职教育的专业划分、课程设置、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等进行统一规划,在全军范围内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优化组合,形成全军一盘棋的任职教育体系,提高任职教育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
3.建立任职教员培养、考评和交流代职机制
目前要在短期内改善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是不容易的,必须采取全系统、全方位、多方面的方法,提高教员任职能力。院校要对培训人员的所在单位保持联系,立足部队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首先,要进一步丰富教员的知识结构,采取立足实际岗位练兵,组织教员集训、比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导师+工程师)教员队伍;其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和督导体系,强化教员岗位意识和职责意识;再次,建立通畅、规范的教员交流代职机制,选择一些任职教育相当较好的院校进行教员流动试点,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使任职教育的教育交流成为一种常态化。
4.加强任职教员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适应任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一是,教员队伍应该向着“三结合”的趋势发展,即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结合;军队教员和地方专家结合、固定教员和流动教员结合;二是,加强任职教育理论研究,为决策层制度任职教育体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制定我军任职教育教员人才工程的战略规划,进一步规范教员队伍的选拔、任用、提升、奖励、交流等机制。四是,适时对教员学习新技术、新情况、新动态的培训计划,全面了解业务系统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宇,马结合,陈煜.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放军军事交通学院,2009,(2).
篇13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依法加强社会用字的监督检查。
目前,社会用字使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牌匾、广告、公路指示牌、地名指示牌、公示牌、名胜古迹的名称及说明中。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特别是与工商、交通、卫生、民政等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应当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努力营造全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重视氛围。
在“十一五”期间,自治州将重点对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用字进行规范,使二类、三类城市重点领域的社会用字步入正规。提高编辑、记者、校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歌唱演员、影视字幕机操作员和牌匾、广告制作等行业人员的少数民族文字语言正字正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水平,逐步实行凭证上岗制度。
三、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建设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语言文字工作队伍。
各县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尽快充实业务工作人员,扭转过去那种以兼职人员来应付语言文字工作的局面。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语言文字业务培训班,提高语言文字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加强工作交流,不定期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交流会或业务会议,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指导能力。
四、加强翻译工作和翻译队伍建设,实行民汉两种文字行文。
目前各县市、各部门翻译队伍呈现调出多、调入少或补充少的现象,造成翻译队伍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开展。根据《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规定,尽快补充因调动或提拔任用而产生的翻译空岗问题。各县市应加大对翻译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翻译人员的长短期培训班,为基层输送和培养翻译人员。
目前各县市、各部门普遍存在着一种文字(汉文字)行文的情况,给少数民族群众占多数的乡(镇)和部门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各县市、各部门要加强民汉两种文字的行文力度,根据各县市的语种需要使用民汉文字同时行文,召开大小会议要根据参会人员情况设置翻译,特别是政策性强、事关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律要使用民汉两种语言文字。
凡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开展各种大型活动或召开重要会议,所使用的宣传标语和会标,应一律使用民汉两种文字。
五、抓好双语学习,加大双语学习的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精神,开展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活动,建立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县乡基层干部为重点,以窗口服务为示范的双语学习长效机制,以保证各民族干部群众双语学习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要建立以各级党校和院校为依托的双语学习基地。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汉语强化培训,重点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汉语水平。对选派到基层工作的汉族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掌握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同时,结合自治州的实际情况,通过双语学习教材、录制音像制品,电视教学节目等形式,加强双语学习,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双语水平。
六、继续做好社会重点领域的统筹协调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自治州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认真地承担和履行工作职责;各县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本地语言文字工作的宏观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检查、督促工作。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总结自治州的语言文字工作,表彰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县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逐步建立有效运转的宏观管理机制。从而形成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格局,使语言文字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七、认真做好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必须抓好宣传动员、培训测试、建章立制、自查自纠等方面的工作。要发挥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教育的基础作用,新闻媒体的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的窗口作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行使管理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以城市语言文字工作为中心,辐射基层,推动农村,带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使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在全面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积极稳步地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和少数民族文学语言正字正音水平培训测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