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自我测评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自我测评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自我测评总结

篇1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influence factor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02-04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价值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下简称:大学生职涯规划)则表现为,大学生对自己的独特性和职业社会环境的评估基础上,形成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价值观念而设计的“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根据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度期(18—22岁)和试验承诺期(22—24岁)的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大学生毕业后则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故此,在实验承诺期内,许多大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测评分析

我们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对大学生职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究。本次调研主要是基于吉讯大学版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通过对大学生测评信息的分析与挖掘,及时了解、适时指导大学生多样性发展的方向与可能,探究大学生职涯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等。

江苏科技大学2011级本科学生中,共有1592人注册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吉讯大学版),其中包含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共十三个学院的学生。

通过学生的问答卷,测评系统数据给出了江苏科技大学11级本科注册学生在职涯规划三个方面(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信息、行动力度)上的基本现状。学生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信息和行动力度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分别是8.3、6.3和6.5(各维度总分为10分,学生平均分越高说明在该方面表现越好)。数据表明该群体学生在自我性格、兴趣等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方面还是比较准确的,但在职业信息获取和对职业的认识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作为思想的执行者——行动力度也急需加强。

篇2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699万人,被认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高等教育学校(机构)预计毕业生达714.8万人,这意味着2014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个体也逐渐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学习与实践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因此目前很多高校借助MBTI性格类型理论、Holland职业倾向理论等职业兴趣与性格测验工具,来帮助大学生判断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向。

虽然目前有很多职业测评手段和工具,但是MBTI是当今全球最权威、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性测评理论。它主要通过识别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特质,以确定适合被试者的岗位特质和工作特质,从而为其提供合理的工作及人际决策建议。目前,MBTI已被翻译成近30多种文字,研究它的论文报告超过4000多篇。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接受MBTI测评,有80%世界500强企业已采用MBTI方法用于员工的发展及组织效率提升。

1、MBTI理论在中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MBTI理论认为大部分人在20岁以后会形成比较稳定的MBTI性格类型,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的丰富会发展完善。同时由于其测试信效度良好,因此中国很多高校开始应用MBTI理论进行相关研究,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随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学生对个性化、专业化就业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引入了MBTI理论。专家指出,对于大学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采用MBTI理论而不是职业兴趣的理论,因为它不仅可以提供适合的岗位、适合的岗位特质、工作环境,而且可以提出其所拥有的优缺点及给出适合的发展建议[2]。而且MBTI理论在职业探索、生涯规划等一系列职业指导中应用相当广泛。

喻良涛等利用MBTI理论分析归纳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潜在大学生创业者的性格类型和行为两方面的异同,用以指导进行KAB创业培训对象的选择和后续创业指导[3]。陈国胜等结合MBTI理论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进行职业倾向研究,提出了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应对策建议[4]。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采用包括MBTI理论在内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利用MBTI理论等测试软件开设有关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项目,为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测评及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5]。邓永超运用MBTI理论加强对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全程就业指导[6]。潘国刚阐述了MBTI理论等人才测评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大学生在高校引入人才测评技术后的认识和应用[7]。朱晓蓉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研究中将MBTI理论作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性格探索的主要工具,给学生提出更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议[8]。笔者所在的云南工商学院从学生入学始就结合MBTI理论对学生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学生性格特征档案,并且由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四年跟踪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服务质量。

2、MBTI理论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引入了MBTI理论,但是部分高校在开展MBTI测评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MBTI施测师的专业性。MBTI测评有一整套严格的施测流程和使用规范,其有效性取决于施测中规范、有序地执行每一个环节,而这有赖于每一位具备认证MBTI施测师恪守施测流程和测试中的行为规范。MBTI施测师将指导被试者正确实施每一个步骤,以确保被试者展现自我的本来面目,并向被试者详细解读MBTI测评结果并提供关于测试结果的意见反馈。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很少有老师具备心理测量学专业知识,或是具备认证MBTI施测师等专业资质,因此常常出现MBTI测评结果与自评结果不符的现象,这样就无法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二)MBTI量表的权威性。MBTI量表从问世到现在经过多年不断修订、完善,至今已升级了10多个版本,同时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商业性职业测评机构改编的MBTI量表。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评结果,应该采用权威的、专业的测评量表。目前各高校在开展MBTI测评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表版本,有的用这个版本有的用那个版本,或者直接引进某些商业测评机构的测评软件,而没有认真考察提供测评量表的机构是否有比较权威、知名的心理学专家作技术顾问,是否依托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而使MBTI测评结果失去其参考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指导意义,甚至带来更糟糕的结果。

(三)MBTI分析报告的准确性。MBTI通过分析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维度上的不同偏好,最终形成十六种人格类型,每一种人格类型均有其适合的工作环境、岗位特质等。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大部分指导老师仅仅依据测评结果的人格类型就提供一份包含性格特征、适合的工作岗位、适宜的职业领域和方向的分析报告,而且同一种人格类型的分析报告几乎完全一致。他们没有根据学生MBTI问卷的具体得分进行再详细分析,甚至在做完测试后,没有与被试者再进一步沟通,对测评结果进行确认或修正。这样的分析报告是不准确的,如果仅仅依据测评结果的性格类型就给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很可能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误导。

(四)MBTI测评的连续性。MBTI探究的是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而一个人的性格类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的丰富逐渐成熟完善。目前很多高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针对面临求职择业的应届毕业生,MBTI测评也主要应用于应届毕业生,且每个应届毕业生基本上只进行一次MBTI测评。这样可能会因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而导致测评结果出现误差,使测评失去其参考价值,从而无法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向人性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3、MBTI理论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引入MBTI理论正处于学习和探索的阶段,加强探讨和研究MBTI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更有效地应用是当前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之一。针对目前MBTI理论在中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MBTI施测师在岗培训或人才引进。只有经过系统培训和严格认证的施测师全程参与MBTI测评,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调查表明,没有专业认证施测师的参与仅使用MBTI问卷,测评结论的误差率高达30%,而在未经认证的施测师的误导下,结果更加糟糕。 因此高校要加大对MBTI施测人员的在岗培训或人才引进,建设一支专业认证MBTI施测师队伍,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二)正确合理地使用MBTI测评。目前MBTI量表有10多个版本,市场上还有专业版、体验版、精简版、改编版等不同量表。为了让MBTI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MBTI量表时一定要选择权威的、信效度高的测评量表。有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践中引进了有关机构自主或联合开发的职业测评软件,如果其中涉及到MBTI量表时一定要跟供应商确定该量表的权威性、专业性。在得到MBTI结果后一定要面对面详细地跟被试者沟通解释,帮助其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性格类型。提供MBTI结果报告时一定要专业、详细、严谨、全面,而且要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MBTI的测试结果,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

(三)将MBTI测评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自我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刚开始是比较模糊的,随着个人经历、思考学习而渐渐成熟。MBTI理论认为大部分人在20岁以后会形成比较稳定的MBTI性格类型,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的丰富会发展完善。因此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需要将MBTI测评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全过程中。同时不仅仅针对应届毕业生,而应该从入学开始,就定期连续地对学生进行MBTI测评,逐渐形成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以便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和决策。

参考文献

[1]王成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因素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9(6):80-82.

[2]郑之新.职业生涯设计的若干问题――职业指导师的重要素质和技能略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4):70-72.

[3]喻良涛,赵慧娟.基于心理素质测评的KAB创业指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3):40.

[4]陈国胜,骆秋琴,黄武刚等.高职学生职业倾向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93-95.

[5]徐昶斌.职业测评在就业指导实践中应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73-75.

篇3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律?从孔子一生的职业经历,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孔子一生的职业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要完成一定的发展任务,如:成长学习、探索实践、立业创业、发展磨砺、传承弘扬。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言论,已经成为中华语言中人生年龄阶段的代名词,更是许多职业发展的年龄坐标。

1.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终止,可以大致分为成长期、探索期、立业期、维持期、衰退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职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不同。美国学者舒伯较好的总结各个阶段个人职业发展特点。大多数人的职业发展阶段对应着一定的年龄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和就业制度的确定,都与各个职业发展的年龄规律相符合

2.职业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三大周期

生物/社会周期、家庭周期、工作/职业周期为职业发展的三大周期,三大周期之间有重叠并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对个人可能有利,也可能成为问题。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在某一个时期形成职业危机绘制一生职业发展的路线图一个人成年后,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应当及早在显示社会环境中开始职业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对于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了解过来人的发展道路,结合实际,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

二、及时了解、分析播音专业学生特点

《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测评系统》主要包括:性格及情商测评、学习能力测评、大学生影响愿望值测评、成功愿望值测评、受挫折能力测评、人际交往能力测评、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评、大学生情感测评、职场中优缺点测评等九项测试方面,通过全面的对学生性格与性格趋向分析,结合社会工作中的职业能力需求以及就业环境,来帮助学生正确而科学的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以天津市某独立学院为例,在对其2008级全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的毕业生职业生涯测试反馈结果显示出,独立学院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他们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对自身学历定位较高,职业价值取向存在问题(突出自我导向,淡化社会导向),就业期望值略高,职业价值目标功利性较强、缺乏诚信意识,同时又对就业制度缺乏了解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折射出当前独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的种种心态。

在了解播音专业学生存在上述问题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进一步强化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生涯规划课程管理和相关政策支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做好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以突出其专业特色,使他们逐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在职场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远。

三、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建议

针对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地、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问题,职业规划是青年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目前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很快,数量明显增加,这无疑给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但大多数播音专业毕业生对市级广电媒体普遍不看好,他们机制灵活,常有跳槽等情况发生。这个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途径。

就业的前景需要自己开拓。只要放宽视野,灵活选择,就业的路子还是比较宽的。开拓就业门路,应从入学时开始。着眼于自我培养,力争成为复合型人才。发挥优势,培养强项。主攻播音的同时,学学写作;主攻新闻写作的同时,练练播读。声音一般,可以在语言表达上下一番功夫,练练脱口秀。不同特长的人才,在媒体的不同栏目、不同节目样式中,都能找到适应点。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自我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

2.改进职业生涯指导教育课程建设,完善学生职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适应能力能否充分施展,与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有着直接的关系。高校应当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构建完备的规划体系,应做到生涯指导课程专业化、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项目全面化。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渴望,急于了解自己的性格与能力究竟更适合哪种职业,高校教育应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做出就业及升学进修的选择,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并以此为基础,使大学生处理问题更趋向于成熟、理智和客观。

篇4

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逐步意识到并认可了非智力因素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1. 大学生成功就业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1 何谓大学生成功就业 

大学生成功就业最终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上得到了支撑。大学生就业意味着其个体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了经济上独立的个体,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得到回报。二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与国家的文化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三是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大学毕业生为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等重要问题,与科技、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1.2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在其论文《具本智力和抽象智力》(1935)中最先提出来的。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概念一般认为是人们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习惯等心理因素。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之外的一切因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指出:“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对认识活动提供动力并起到调节、维持和定向作用。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的重要作用。 

1.3 大学生成功就业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过程包括前期的准备、笔试、面试和录用。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希望找到符合职位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希望合适自己的岗位,这一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是知识内化为工作能力(基本能力)或创造能力(最高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依靠个人的努力及意志、性格、个性、情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展现个人的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是在参加具体事务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实际能力,它虽不像智力因素那样能直接决定一个人能否从事一项工作,但它却能影响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完成该工作,而且只要一个人具有健全的非智力因素,那么他即使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也能通过后天勤奋学习和刻苦练习从一个生手转变为行家。大学生如果想获得社会的认可,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就必须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要想综合素质得到理想的发展,就必须要十分的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2.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界定及衡量 

2.1 用人单位的招聘考核 

用人单位分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民(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几大类。在招聘过程中,各类用人单位一般符合本行业实际需要的比较完善的招聘考核体系。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等用人单位招聘考核体系,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分析研究考核中归属非智力因素的部分,总结其中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为评价衡量及界定非智力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作参考。 

2.2 大学生就业群体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特别是案例分析方法,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群体成功就业的影响。 

2.3 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 

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思想道德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包括诚信、感恩、礼仪等方面;二情感是成功就业的感化剂,包括适应力、忍耐力等;三人际交往能力是成功就业的剂,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等;四个性是成功就业的创造力,包括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 

3.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评估方式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评估,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效果的价值判断过程。评估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而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评估要做到科学可靠,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从均衡状态的研究角度来看,分为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从评估的实施主体来说,分为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从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考察,分为现状评估和长远评估。评估涉及到多个角度,也有多种方式。因此,对于评估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实际的评估需要,进行选择与组合科学的评估方式。 

3.1 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静态评估,是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群体及就业成效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检查和评价,判断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增加、社会阅历的丰富,以及不断地接受实践的磨炼,使得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呈现出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趋势。 

动态评估是国外新兴的一种新的能力评估取向。它改变传统静态评估的“结果导向”为“过程导向”,立足于个体的能力是开放的、灵活的、可塑造的而非僵化的、固定的观念,从一种动态历时的角度对个体进行评估,旨在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改变并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估。这样一种新的评测视角的转变,对于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动态评估,是对非智力因素在具体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既看原有的基础,又看目前的状况,更要看发展的潜力和趋势,判断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3.2 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自我评估,是指测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特别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争取获得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工作岗位后,自我反思、总结自身在择业、就业应聘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自我评估也表现为一种自我总结,总结就业过程的得失,总结非智力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既可以自我反省,也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总结。自我教育、自我鞭策,可以促进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他人评估,是指第三方对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评价,结论比较客观,主要包括几种方式:一是学校评价。学校就业部门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思想道德品质、情感因素、人际交往能力和个性等方面进行测量,评价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成功就业中所起的作用。二是同学评价。同学之间是比较了解的,大家共同学习、生活几年,对彼此的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的表现等方面都比较了解,同学之间互查、互评、互测可以反馈出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三是用人单位测评。如利用比较完善的测评软件进行测评,或者发放测评表测评,或者口头或书面测评。 

3.3 现状评估和长远评估 

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一般要经历前期准备、笔试、面试等几个过程,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现状评估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大学生在就业前期准备需要积累什么,锻炼和培养什么素质,其中包含哪些非智力因素;评价在参加用人单位笔试、面试的过程中,一直到大学生成功就业为止,又有哪些非智力因素起关键作用等。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长远评估,是指对在大学生身上长期存在的,符合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够支撑大学生本身职后发展需要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测评和考察。 

4. 结论 

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具有基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是检验、衡量及界定非智力因素对成功就业影响的的主体。评估涉及到多个角度,评估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与组合科学的评估方式。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谌小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j].法制与社会.2007(03). 

篇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人机制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2007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495万人,2008年更将达到559万人。因此,在未来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很有必要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科学认识就业环境,树立明确的目标,在四年有限而宝贵的时间里掌握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个人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是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由于心理、社会、经济、生理以及机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工作、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它跨越人的整个一生并涵盖个人的自我概念、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所处的环境、文化氛围的方方面面。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在就业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的放矢。通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进行合理的、全面的定位,并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力,避免人生陷阱,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大自己所需要的人生资源,并将不同的人生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划,实现动态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还比较淡薄。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真正普及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他们在大学里除了读书和参加相关活动之外,对“将来如何发展”、“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等问题从未做过认真考虑,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缺乏认真的准备。有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于学校、老师和家长。另外,一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没有向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宣传。

2、高校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个人的自我规划和学校、社会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进行,不是仅靠几个指导教师和几场讲座就可以完成的。目前,有些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职业生涯教育。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安置、派遣等层面上。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系统培训和教育,使学生把职业规划与求职技巧、参加招聘会等同起来。

3、缺乏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测评工具。测评是职业生涯规划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它包含了对个体的生理、认知以及情感的测量和评价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跨学科的技术。职业测评能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特点,作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参考。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测评工具是针对社会群体开发的,并不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国内的测评,也主要是引进欧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这种“引进”会因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和翻译偏差而产生问题,但本土化的修订还远远不够,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也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学生的特点。

4、缺少专业化、职业化、长期稳定的工作队伍。全国大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来进行的,专业化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专职的授课教师比较少,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专门人员尤其严重不足。呈现出从事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从事理论研究的没有从事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由于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还没有普遍推开,在从事一定时间辅导员工作后就会面临“转岗”的局面,也造成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社会的发展深深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式,进而影响我们对职业的规划和追求。作为社会剧变的产物,生涯规划已成为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首先,高校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其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中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校和广大学生中开展起来。

2、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计划之中。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科研机构等机构,学校领导、专业工作者、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人员组成,各类人员齐抓共管,共同发挥作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咨询,并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研讨活动。重点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从学生一进校就进行职业教育,第一年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性、兴趣和专长;第三年要帮助学生收集企业、用人单位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对选择职业有直接的感受;第四年指导学生进行写求职信,参加面试等专题训练,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各种就业市场活动。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能力和做好就业准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关键。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相应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实践活动、文化素质等教育课程,课程的设置要有前瞻性,使学生了解学科相关职业最前沿的动向与发展。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缩减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差距。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以及案例教学法。

4、选择和开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和测评工具。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教育和职业选择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凭借内部人员或与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通过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生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高校在选择和开发适合的测评工具时,应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的结合。

篇6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评和总结,确定其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肯定并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他们对制作简历、写自荐信、搜集就业信息、准备面试、就业基本礼仪等常识性问题了解甚少,表现为求职过程中没有目标和想法,看到需求就投简历。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而不考虑职业前景与长远发展,更不考虑个人的能力和优劣势,择业盲目。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其普及面还不够广。据有关调查显示,61.7%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87.2%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不满意或仅仅是一般。高校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对大学生进行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大学生渴求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但却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

2.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准确。相当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在择业过程中普遍追求“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致使人才流动呈现不均衡现状。这表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无法准确对自身和职业定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3.规划盲目,短视行为倾向明显。职业生涯规划的不科学性表现在:一是缺乏统筹规划的思想。目前,多数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过于注重个人的自我感觉,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人生发展的规律,最终陷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歧途。二是急功近利性。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评估和对职业环境进行全面了解之后,而不少大学生忽视了这个过程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盲目从众,急于求成,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当前大学校园里盲目出现的外语热、考证热、考研热、出国热等。三是应急性。一些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工作,通常是大四毕业前夕再临时突击,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前的短期培训。尤其是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部分大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选择的太大空间,被动地适应岗位需求,失去了职业规划应有的主动。总之,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所需要的过程也并非一时半刻,它不是短期行为。

4.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指导。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从理论层面上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这些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错位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5%的学生表示所在高校从大一开始经常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而高校的职业指导任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对策研究

1.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或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影响至关重要。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首先要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与作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年级应该了解自我,二年级应该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应该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应该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总之,作为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提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进课堂。职业生涯规划在美国有4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将职业规划列入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职业生涯规划走进课堂。一方面要使学生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及科学方法。通过课程指导,要使学生在自我认识和社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具体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通过反复的评估与反馈,要使学生对职业生涯目标进行修正与完善;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使大学生明白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同时,应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门指导,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和人本化水平。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以及进行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帮助学生自主、科学地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体队伍的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协调国家、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5.加强职业咨询和人才测评建设的力度。测评建设主要是人员建设和测评手段建设:一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做测评,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二是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做好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认识。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人才测评运用的是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测评,才能树立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学生把握了测量结果,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消除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

参考文献:

[1] 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丁德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

篇7

一、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缺失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被笼统的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或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倾向,同时对高校各专业的社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造成大量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不能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及专业学习。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起步较晚

1994年,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国家教委文件指出学校职业生涯辅导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这些探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多数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内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 。

(四)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是专业化不强,一般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操作技巧,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二是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不稳定,专职人员匮乏。

(五)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职业准备不足

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充分,职业需求模糊、职业期望过高、职业起点偏高、职业准备不足、职业攀比模仿。 2005年《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有51.4%的人队自己的职业发展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有17.6%的人只有3—5年的规划。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将无法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建设与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自2003年以来,面向全校本、专科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礼仪等。同时邀请用人单位hr和校友到校给学生做“实战讲座”等形式,这样的职业指导存在随意性和临时性的问题。2005年引进了教育部与航天四创合作开发的就业卫星精品讲座,同时开设校内就业指导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讲座教师,并将就业讲座纳入课外学分体系。2008年购买北森公司careersky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在全校进行推广使用。2009年,向2009级新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在讨论、比较、筛选的基础上选择了理论完整、操作性强的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1、组织管理机构。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学校及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负责培训担任课程的教师;做好课程的日常教学管理;安排班级、课时、教学时间与地点。

2、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为必修课。课程包括自我知识、职业知识、经济环境趋势、人际沟通,面试、简历撰写、工作适应等问题的分析和指导。

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组织学生完成课程配套的careersky测评系统的使用,通过实践教学、职业测评、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职业认知,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创业、就业技能等方面,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实现人职匹配。

3、课程结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作为必修课而设立的,学分设置为2学分,共计38个学时,根据院系、专业在本科生一、二年级实施课堂小班教学。

4、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教学方法:按专业相关性划分小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理论分析与测评软件,结合案例研讨与课程活动。

考核方式:学生完成测评报告和大学阶段职业发展初步规划为成绩合格,记课外学分2学分。

5、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等组成。每位教师在承担课程任务前都经过高校职业规划教学培训,并取得ttt认证培训资格。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评价与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的客观反应。在09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软件对其在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后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前后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为:

(1)了解自我:此项测评前后差距不大,原因是09级新生刚入校后就进行心理普测,其中有卡特尔多项人格测试(16pf),该测试旨在让学生对自我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也开设有关了解自我、解释测评报告的专场讲座。这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共同点的。

(2)了解职业: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对自身专业、社会环境、就业形势方面都有了更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认为高中对职业方面的认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行动力度: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为个体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的行动力得到了提升,这和目标缺失的行动力是有差异的。

由于上述的调查是基于同一群体在时间上纵向研究。为更加直观的体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在测评系统中的差异,又抽取了600名未接受过该课程教育的08级学生,利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对其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行动力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是和09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在careersky的反应是趋于一致的。

2、学生参加课程后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对学生在使用careersky测评系统后留言进行了主观分析和统计,总体分布如下:

三、西南林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访谈和对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分析,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师资队伍问题以及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西南林业大学的个性问题,也是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的共性问题。

(一)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计划,该课程从大一学生开始,持续两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将在careersky测评系统的引导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白皮书。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缺乏全程化的专业指导,院系在专业与职业发展的个别化指导上也十分欠缺;职业指导理念还偏重于就业率的提高,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倾向于知识与理论的灌输,而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相对较少;课程相对单一独立,未能和社会实践、心理调试、专业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程的教学管理问题

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师资水平、教学设施与环境,还与教学管理部门息息相关。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势在必行。

(三)师资队伍问题

高品质的课程,是由教师团队的专业资质所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基本都是学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相应的专业人员极少。同样,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环节时缺乏实战经验,不少学生认为行业人士的讲座更有吸引力。

(四)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学生课后感受与收获调查发现,有37%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往往只有到了毕业学年,才会在即将面对社会、面对责任等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思考、学习了解择业技巧和就业政策。

四、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议

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和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

(一)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

(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位;

(三)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队伍;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pazy a. joint responsibility: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ers[j].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1998,(20):311—331.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实例、解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4]杨琼.云南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科爱好者,2010,2。

篇8

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大学生在一学年里综合能力的一种评价指标,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分为几个模块进行评价,每一个模块都占有一部分的权重,然后学校根据综合测评结果排名对大学生进行奖学金的发放,以及评优。虽然大学生的综合测评内容及方法各学校不尽相同,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专业学习成绩水平、科技创新及其他活动能力等。然而大的方向定下来,具体细则如何量化,从定性到定量如何转变,就得靠测评方法来实施了。

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目前状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还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要使综合测评发挥其功能,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是必不可少。因此,评价方案的公平性和高效性在综测测评中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测评的结果。

二、综合测评体系中几种常见的问题

1.测评科学文化素质部分――应付考试

综合测评时科学文化素质部分占据了测评的一大部分,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测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模块的标准来源于每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仅仅涉及考试的结果,而没有涉及过程。

(1)大学生普遍的学习现象:平时会出现“迟到早退,课堂作业抄袭,上课不认真听课”的上课现象,在临近结课一两个星期里,“进行自我突袭,临时抱佛脚”是大学中一种很普遍的考试方式,同样也能顺利通过考试,并且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考试过后会逐步淡忘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记忆,这种“大学应试模式”的存在,使得部分同学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巩固。

(2)大学期末考试模式:考试重点的明了化,考试试题的简单化及雷同化。考试临近结课时,代课老师会给班上同学“划重点”,许多学生在复习课本时就按照老师点下的重点一对一地复习,仅复习试卷上要出现的内容。这会大大加强学生的依赖心,也会让他们放弃那些不考试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另外考试试卷的试题基础化和雷同化,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历年考试的真题甚至是题库,而不是去稳固专业书本知识。这两个原因会导致平时不愿意付出的学生去更加不想通过勤奋刻苦完成学业。

2.测评科技创新能力部分―互相挂名

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现有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缺陷。科技创新能力测评的标准是竞赛证书的多少及证书的分量。

(1)通过人脉关系为自己增加更多的筹码。因为在大学校园科技竞赛中,很多的竞赛项目都需要以小组的名义报名参加,所以部分同学就会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在参赛小组的名义上挂上自己的名字,从而可以不参加小组的创新讨论就获得同样的证书。

(2)参赛小组之间的“礼尚往来”。例如两个参赛小组通过协商而互相把对方的名字写到自己小组成员之中,这样只用认真地做一个项目便可以获得两份证书,就会使得测评方案让同学有了更多的空间去寻找加分点,而没能参加这一项目的同学将会在测评上落后许多。

3.测评等级证书部分――盲目考证

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国家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就业单位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他们为了招募到符合他们要求和标准的人才,不得不要求其拥有其要求的等级证书,所以出现了各种等级考试。但并不是所有的等级考试的含金量及其严格程度都是一样的,有的考试培训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报名者发出“只要报了培训班,内部资料,包过”的口号。

这样就让部分学生为了能够在测评这一方面时获得充足的优势更是不惜血本,用钱砸出一个个证书,再者有人也会为了那些和自己本专业毫无瓜葛并且意义很小的证书上去花很多时间,他们的原因只是希望在测评时候能够为自己增加更多的筹码。

三、进一步完善大学综合测评的措施

综合测评是各高校为达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所普遍使用的一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实践能力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评价。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反映,也是大学生各种奖学金、三好学生评比及毕业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关系到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涉及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测评的规则应该尽量地完整化和公平化,努力让每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都得到精确而权威的评价。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严格考勤,杜绝迟到早退的现象。

在班级团支部里应该建立好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带动同学的积极学习的热情,实施“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态度。在学期期末考试时教师应该不点考试重点,不断更新考试题目,并且严格控制考试试卷的流出,让学生在考试这方面失去依靠,而不得不去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面。

2.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加分可以实施排名加分制度。

即证书上名字排序按照做项目过程中付出多少进行排名,并且按照排名的顺序对其加分。在参加最后结果答辩时,评委应根据小组长的评估选择性的对小组成员提问,来阻止“没付出而又上名”的现象,对于同一个人的上名次数应该加以限制,从而控制互相挂名的情况。

3.对于不同的等级证书采取不同的加分政策和加分权重。

与专业联系紧密且对以后工作要求严格的证书予以高的权重和高的学分,再者按照发证单位的等级给不同的证书权重进行等级划分,如国家级、省级级、学校级的、学院级,等等。还有对于含金量小且要求很低的证书应该对其学分降低,这样就可以阻碍“多花钱,少努力,轻松拿证”的不好趋势。

4.总结测评经验,完善测评体系。

任何一个测评系统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以有利于改进和发展。因此在实施测评系统的全过程中,要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总结和提高,以求不断完善测评方案,使其趋近于公平化。这样既使方案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又可使方案适应新的情况,始终发挥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四、结语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制度,在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研究、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真正科学、规范、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工作中,我们应做到严肃、透明、客观,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洪盛志,郭聪,黄爱国,孙明福,范军.大学生综合素质网上测评与高校德育创新[J].世纪桥,2007,(9):129-130.

篇9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高校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让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职业素质的教育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淡薄、理念不清

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很不乐观。当前,部分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教育不到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大量高校只是硬性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而已,在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配备、课程设计等方面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不高,授课内容又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性差,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因而效果不佳。致使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将来如何发展”、“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等问题缺乏认真的思考和必要准备,加之部分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缺乏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教学体系。需要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发展、人才测评、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部分高校尚未根据国家规定,按比例进行资金和人力投入,专业化指导队伍严重欠缺,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受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教育质量和水平也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权衡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我们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他们对制作简历、写自荐信、搜集就业信息、准备面试、就业基本礼仪等常识性问题不甚了解,表现为求职过程中没有目标和想法,看到需求就投简历。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而不考虑职业前景与长远发展,更不考虑个人的能力和优劣势,择业盲目。

(四)缺少专业的高校学生生涯规划心理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也在不断增加。一部分大学生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等情况,近而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无法很好地挖掘自身潜力,更不能很好地设计出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各高校配备熟练的心理咨询教师较少,其专业性也不够强,许多还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学生问题的层面,面向的学生群体面较为狭窄,且十分被动,更谈不上专门按照大学生生涯规划特点开展专业心理辅导。在如今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心理变化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引起关注。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教育

社会氛围影响着高校或大学生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首先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学校海报的宣传、举行专题报告会等形式,使大学生们能够深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意义,学校要让学生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提高同学对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重视;其次,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涵着许多的知识内容,要通过就业指导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如职业生涯规划要素及其关系;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步骤、原则;如何避免规划误区等等;最后还要让同学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指导同学在不断的认识、调整、完善过程中实现自我。

(二)合理地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在美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尚未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只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中稍有涉及,内容不仅简单,而且教育面很小。因此,各大高校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应当充分重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应将职业规划列入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职业生涯规划走进课堂。设置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要面临就业这一重要抉择,通过专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为自己开展科学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作用非常关键。教师本身的阅历和经验将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与触动,也会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保证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

(四)引入并加强职业咨询和人才测评建设体系的力度

职业咨询和人才测评建设体系一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做测评,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二是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认识。因此,职业测评因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在职业领域内对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从而为高校和个人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引入职业测评体系,使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了解自己在能力、动机、兴趣及个性等方面的特点,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学生把握了测量结果,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消除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

高等学校应当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努力帮助每位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能设计好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切实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烟台南山学院;山东;烟台;265713)

参考文献:

[1] 周家华、黄苏芬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6 No.7 Jul.2010 188-200

篇10

一、工科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2012年1月,笔者对南京某工科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10个工科专业的1000名毕业生,通过学生座谈、辅导员专访等方式,了解到当前工科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不到位,学生规划意识薄弱。目前,工科高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对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不够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工科学生反映,在大学期间很少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教育,仅在毕业时通过高校开展的就业形势讲座等方式了解当前就业市场,接受就业技能的培训与辅导,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不甚了解,更不知道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未成体系,重结果,轻过程。工科高校不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集中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目前,这一课程主要以选修课、讲座、辅导员介绍等三种形式进行授课,接受途径单一,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主要安排在一年级和四年级开设,一年级介绍职业发展理论、生涯规划步骤等基础知识,四年级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技能培训,而大二、大三阶段基本是空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能只注重两头。忽视重要的过程教育,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指导水平不高。工科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大多由辅导员、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学生处就业处的教师组成,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平欠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缺少实践经验,因为指导者自身相关经验不多,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以及提高择业技巧方面,具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职业定位咨询、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内容涉及不多。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测评和日常咨询环节欠缺。自我认知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学生要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为每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依赖的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时需要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工科院校普遍缺少专业的测评和咨询指导,仅局限于群体教育,针对性不足。

二、工科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

1.高度重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工科高校在保证学风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下,自入学开始,就应该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正确审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水平,使大学生在贡献社会中实现自己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把职业的选择、兴趣、才能、智商及情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2.加强教学改革,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其纳入日常教学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目标上,兼顾大学生短期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摒弃传统的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形式,建立实践化的职业训练,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应设计通俗易懂的内容模式,覆盖大学四年的全程化课程指导体系,分阶段进行授课,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测评和日常咨询机构,实行科学化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职业测评的力度,注重职业测评的实效性。专业测评机构建设,一是需要有专业人员做测评,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二是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由于工科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发展只有笼统的感性认识,因此,只有加强个性化的日常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其需要。职业辅导咨询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担当。除了个别咨询,也要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话题进行团体咨询,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指导水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师资队伍。在选拔师资力量时,应坚持高质量、高层次的原则,要求指导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针对指导教师经验不足、理论不深的问题,要组织开展系统的职业理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就业指导技巧等业务培训,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员既拥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同时强化职业指导技能,提高指导水平,组织开展工作研讨、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活动,积累指导经验。

5.开展分段式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教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第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初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新生充分理解认识大学的重要意义、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等;帮助新生认识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情绪管理等;帮助新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科学意义以及实现途径等。例如,通过新生心理普查、职业生涯规划入门讲座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大学、了解自我、走进规划。第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拓展阶段:拓宽视野,初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各种职业的发展途径,拓展学生对职业的认识,通过举办校企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方向的了解,为专业方向的选择定奠基础,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目标地培养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第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校外实践、校友接触、校企走访等活动加强交流,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对不同类型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例如,开展就业形势报告、简历设计、模拟招聘等活动,不断推进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过程,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社会。第四,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调整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估与修正。例如,大学毕业后进人工作岗位的职业目标评估,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业目标确立等。

参考文献:

[1]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3):80—82.

[2]李兵宽,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76—77.

[3]宋继勋,朱新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38—39.

[4]王桂荣.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1):80-81.

[5]张洪田,张慧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80—84.

篇1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笔者认为应当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为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一、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的心理教育缺失

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很多心理教育因素尚未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本身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需要由专业人员来从事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过专门职业训练和心理教育的人员,结合学生性格、兴趣和特长,来帮助大学生们逐渐认识自我,确定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单一。在很多高校,职业教育只是以就业指导课的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低年级做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全程辅导。要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认知、自我提高。让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特征,通过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活动考察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活动等能力。同时,结合他们的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高校应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或理测评软件,初步了解本人的职业发展倾向,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在大三大四的就业指导课中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帮助分析相关专业和他们感兴的一些职业,对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3.在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短期行为。如果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将会导致不少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或走上社会后出现在心理偏差,一旦遭遇挫折,这种偏差很容易转化为心理障碍,例如一些毕生一旦就业理想受挫容易使毕业生产生无能和无助感,一些学生在暂时找不到工作或理想岗位时,会在心理上产生负面果估价等等形成了认知障碍;找不到理想工作,大学生易产生对未来的担忧、烦躁、自卑怯懦、愤世疾俗等情绪障碍;少数人把无名之火发泄到公共财物上,甚至酿成刑事案件,有的毕业生产生自我贬损,自我封闭,甚至自杀等行为障碍,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求职活动,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

二、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应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自我意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情感管理教育、学习辅导抑或网络心理辅导等,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

1.应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信念教育

使学生掌握择业心理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大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有针对地解除心理困惑,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现实生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的评价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对生活形成恰当的期望值。

新生进校后,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估,做到自我认知、自我提高。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特征,通过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活动考察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活动等能力。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明确自己适发展的职业方向。高校应引导学生通过就业指导中心专业的人力资源或理测评软件,初步了解本人的职业发展倾向,明确职业展目标。在就业指导课中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帮助分析相关专业和他们感兴的一些职业,让学生了解这些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对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2.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学生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职业方向。学校不能搞统一规划,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在全面了解社会现状及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除各个方面的干扰,以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投入到择业活动中去,去迎接社会环境和就业现的挑战。根据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的择业特点,通过课程、讲座及研讨会,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的机会有针对性地传授择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正确认识职业状况,不断充实大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得以充分发展。  3.应将全程化指导与个性化咨询相结合

全程化指导是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就业的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大学生活的始终。高校基本都已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还有很大距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就开始,而不仅仅是针对大四阶段的工作与任务,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与任务,分阶段、分任务逐级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

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在学生初步掌握职业类型、气质类型、人职匹配理论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测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和气质等个性特征,并客观地进行环境分析,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学生对自己了解越多,对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品质了解就越深,其自我塑造的计划就越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择业对许多大学生来讲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冲突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仍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心理辅导员要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除个别咨询以外,也可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三、高校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

1.要在制度上支持生涯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改革

现在很多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单位,具体教学和业务工作都由由就业指导中心来完成,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学校对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只有教学要求没有科研要求,在教学上只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标准,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职教师缺乏资格准入制度和培训提高机制。因此,高校应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长效及追踪机制,构建符合本校情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让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合理科学地利用宝贵的大学生涯,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形式上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发展心理学、成功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职业咨询,真正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普遍教育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高校要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部门配备专业老师进行有效指导,要有专门的工作场所如多媒体教室、资料室、信息收集室,配备充足的职业生涯教育书籍、教材和培训工具。并且学校应建立多元素、全方位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体系,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进行测评,另外,还应当增加有关书籍藏书量、利用校园网络开设网上专栏、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力求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全民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氛围。

2.要系统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建立学生就业测评机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除开设必修课之外.就业指导还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教授专门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其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原则。

高校应为学生建立职业探索档案,在学生入学初可以运用有关测评工具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引导他们对自我进行科学的测评、客观的评价,冷静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通行的某些测评项目和方法,再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测评体系,教育和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势,并正视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以团体辅导或个体辅导的形式对其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跟踪服务。即使在学生毕业之后,也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就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学生对就业辅导服务的意见和使用情况等问题加以调查和研究,建立起动态的反馈和循环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生涯辅导的质量。

3.着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超越了就业指导的层面,包括学业、求职、就业、未来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宏观性和战略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应当是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由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心理学教师以及辅导员共同组成,他们不仅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过硬,而且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必须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如具备法律知识、管理学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结合大学生自身条件,帮助大学生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选择,进而规划整个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路海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市场,2006(Z2).

篇12

【关键词】 精神卫生;评价研究;问题解决;学生

科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立、冲突。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研究认为不足10%,有的在20%~30%,有的则高达60%~70%[1]。这种研究上的分歧已经造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混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的发展。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与总结就显得极其重要。

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1.1 心理测验工具

1.1.1 心理测验工具选择随意 目前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有心理测验法、观察法、会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心理测验法。常用的测验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后者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评定量表(16PF)、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心理健康测查表(PHI)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是SCL-90,其次是MMPI,EPQ,UPI等[2]。

采用不同的测验工具,必然会得到不同的测评结果。以UPI和SCL-90对同一群体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UPI的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SCL-90[3];采用SDS和美国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同一组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SDS的抑郁检出率为17.38%,远远低于CES-D(43.93%)[4]。由于心理测验工具使用混乱,导致心理测评的结果相互矛盾。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进行标准化的测量及评价,其研究成果才能与他人及文献比较[5]。

1.1.2 心理测验工具本身不完善 心理测验工具是人们构建的结果,测量对象与工具之间并不具有同一性。再完美的测验也只能反映测评对象的部分属性,而且描述的只是现状,并不能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原因。因此,心理测验本身具有不完全、不稳定、不精确的特点[5]。在我国,心理测验则存在更大问题。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常用的测验工具多是从西方引进的,在解释自身的心理、行为上尚存在许多问题,应用于其他国家则存在更大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以MMPI和EPQ用于中国人样本[6],结果中国人在测谎一项得分特别高。MMPI和EPQ的测谎题对西方人可以起到测谎作用,而对中国被试无效,只是另一项人格或临床的指标。在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Bond[7]发现,中国人自我概念的得分总是低于西方人;White等[8]也发现,即使在中国文化价值中较重视的一些因素,中国人自我概念得分仍低于西方人。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人自我概念差,反映的只是一种文化的差异而已。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许多西方量表并不适合中国人,对量表仅做一些语言上的修订便应用到临床和实践中是不科学的。“去文化”的研究范式必然导致不科学的研究结果。

1.2 心理测评操作过程 心理健康评定主要是以心理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进行测量及评价的过程。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标准化是指测验的一致性,即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及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被试的测量条件相同,所获得的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实践情况看,心理测验的实施极其混乱,缺乏标准化。

1.2.1 操作过程不规范,系统误差严重 各高校在心理测验的时间、方式、指导语、测验环境等方面差异极大。以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评而言,有的在新生入校第2周就进行测量,有的则在新生入校1个月、2个月或4个月进行测量;在测评方式上,有纸笔测试或机测、集中测试或分散测试等几种。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方式测量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相关研究显示:以SCL-90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新生进行测量,入校第1周进行第1次测量,以后每月1次,测验结果相差极大,学期初与学期末形成了显著差异[9]。

1.2.2 测评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低,测验过程控制不严格 当前我国专业的测评人员极其短缺,从事测评的人员良莠不齐。有些人员专业能力差,职业道德和知识产权的意识非常薄弱。尽管中国心理学会早在1992年就出台了关于“心理测验管理条例”和“心理测验者的道德准则”试行条例,对测评人员的资格认定、测验的控制和使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等作了规定,但实际上现阶段我国的心理测评还处在一个十分混乱的状态。

1.3 心理测评结果的处理和解释

1.3.1 评价标准不统一 标准化测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记分、评分的标准化。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所有被试的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而当前,在心理健康测评中,心理测验的评价标准极其混乱。以SCL-90为例,该工具的阳性筛查标准就有多种:①因子分标准。有的以至少1项因子分≥1为标准,有的则以至少1项因子分≥2或≥3为标准。②以总分或总均分(GSI)为标准。有GSI≥1.28(≥x±1.96 s)或GSI≥1.09(≥x±1.50 s)。③复合标准。以总分或总均分和至少1项因子分超标为标准,如GSI≥1.22或至少1项因子分≥2。不同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

1.3.2 常模老化 常模是测验分数相互比较的标准,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常模过时、样组分布偏态、样组规模过小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解释。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中使用的测验工具大多存在常模老化的问题。如SCL-90和EPQ的常模修订于1986年,MMPI和16PF的常模修订于1988年。根据心理测验的理论要求,常模应在样本组和时间上有代表性,一般应每5 a进行更新,及时修订常模对科学解释测验结果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科学性的现实途径

2.1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必要的学术规范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理论研究的不成熟。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些基本范畴诸如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都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诠释和规范使用。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目前仍没有统一和规范。究竟学生出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或行为可以界定为心理健康问题(或异常),研究者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必要的学术规范,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2 提高心理测评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心理测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测评的科学性。各高校应加强相关管理,构建科学的心理测评程序,严格按规范实施测评。要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测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测评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且具备一定测量经验的人员,才能保证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及测评结果的应用价值。所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相应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心理测评工作,已势在必行。

2.3 推进心理测评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在发达国家,心理测量等行业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有严格的心理学准入制度,对测评人员的资格认定,测验的编制使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等都有严格规范。比如美国心理学会(APA)与教育测量理事会(AERA)等共同制定了《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14],使美国的心理测评从混乱走向有序。可以说,心理测评行业管理的瘫痪状态,法制化建设的滞后,是导致目前心理测评研究、使用混乱的根源。所以,应尽快将心理测验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尽早出台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我国的心理测评才能从混乱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2.4 加强心理测验工具的本土化建设 引进国外成熟的心理测量技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味的盲目照搬,缺乏批判地移植复制,只能离科学越来越远。只有正确认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的心理健康事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3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47(1):14-20.

[2] 师晓宁,刘晓红,徐燕,等.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81-283.

[3] 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7.

[4] 刘贤辰,唐茂芹,陈琨,等.SDS和CES-D对大学生抑郁症状评价结果的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19.

[5] 解学慧.心理测量本身及其在应用中的问题 .心理科学,2007,30(2):422-424.

[6] EYSENCK SBG, CHAN J.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in adults and children: Hongkong vs England. Pers Indiv Differ, 1982(3):153-160.

[7] BOND MH. How language variation affects inter-cultural differentiation of values by Hong Kongbilinguals. J Lang Soc Psychol, 1983(2):57-66.

[8] WHITE, CHEN J. A comparison of self-concept scores of Chinese and White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J N White Con in Pers Guid, 1983,11(4):138-141.

篇13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现状

(一)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综合测评体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综合测评体系进行了分析:我国高校应用的综合测评体系在近些年有些变动,都在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进行探索,但总体上仍分为德育、智育和文体三个方面,其三者比例大多数仍为30:60:10左右;在评价的方法上,以前以定性为主,逐步向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向发展。具体的计算公式为: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学生学业成绩*60%)+(学生思想政治及日常表现考核成绩*30%)+(文体成绩*10%),其中每项成绩基础分为100分。当然,有些高校采取的计算方法不完全一致,比如将文体成绩列为百分外的附加分等。

调查表明,此种测评方法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各高校在具体操作上也都有较为成熟的操作规程。但是随着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的不断改进,此种测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综合测评成绩的可信度及社会认可的程度仍然较低,如在择业时,用人单位还很少根据综合测评成绩来判断毕业生的素质高低。说明此类测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尤其是当代企业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不能在测评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有力的引导。

(二)造成现有测评体系不被认可的原因

1、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目前,多数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在指标体系上都仍然把德育、智育、文体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指标,并通过划分权重来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方法在理念上没有大的错误。但是这种框架体系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由于没有与相应的具体的二级指标,甚至是三级指标作为依托,不能充分反映素质教育的特点和成果,已经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德育方面,概念化的口号、无差别的打分、无具体量化标准等方面的缺失,使得德育测评原本应包括的学生思想品质、集体意识、法制纪律、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成绩无法体现,变得形式化。在智育方面,成绩至上的理念,过分强调考分,在多数情况下只把同一专业学生的统一必修课成绩作为标准,而在学习内容存在差异,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素质的选修类课程、实践性课程、自学类课程和研究等方面的成绩,却不能作为测评标准出现。在文体方面,过分强调参加活动的次数,而不重视活动参与的质量和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匹配性,使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时出现功利性特点,并不能有效反映和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2、评价方法和主体的不科学性。在评价方法上,现有体系中在智育方面多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但是在德育和文体方面采用定性评价的情况还是较多,往往是由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班级学生或由其中部分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其日常表现进行打分衡量,在此过程中由于了解程度不足、评分标准模糊、个人感情因素等原因,使得评分的准确性、权威性和透明度方面常受到质疑,也不能体现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成绩。

在评价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获得综合测评成绩的产生过程没有具体参与和知情权,只能被动的接受测评的结果,不能体现测评的民主性。无法通过测评寻找自身发展的不足,也无法让自己更深层次的表现被老师和同学知晓,也更无法获得认可。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大多数情况只作为推优、推荐、评奖的依据,并不能利用其结果和产生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指导,在导向性作用上出现了缺失。现有体系中的不透明性,也是造成综合测评结果不被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多数高校只是公布最终的测评结果,至于学生每项得分的具体情况,每个二级指标成绩的计算是否存在误差,基本都不得而知。

评价周期的设置较长,也不利于发挥综合测评的引导和指向作用。在绝大多数高校,综合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笔者认为一年的时间有些偏长,中间还含有两个比较长的假期,很多定性评价环节是凭着印象进行,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证。此外,按年度考核,对很多学生来说,中间缺少预警机制,一但成绩结果出来之后,就到了面临降级或者退学的时间,很难有机会改变即成事实,这与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不相符。

二、对新时期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构建新的测评指标体系

对沿用了几十年的以德、智、体三个方面为基本指标,并下设二级指标,再通过划分权重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加得出总成绩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行改革。采用新的计算公式:“综合测评成绩=学业平均成绩+素质拓展成绩”。其中学业平均成绩应包括学生的必修课程、选秀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等,这样才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的全部科目都提高重视程度,体现基础宽广、专业精深的大学本科教学理念。对于素质拓展成绩部分应包括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各方面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的一级指标:①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方面,二级指标包括日常教学活动出勤情况、集体活动参与表现、获得荣誉情况、参与其它的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方面活动情况等;②社会实践方面,二级指标包括参加的具体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情况、勤工俭学情况等;③科技学术与创新方面,二级指标包括参加的各类技能培训情况、学术活动情况、和参加科技竞赛等;④文体和身心发展情况,二级指标包括参加的各类文体竞赛和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情况等;⑤活动组织与工作任职方面(主要针对各类学生干部和活动组织者),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学生活动组织情况等。每项二级指标都设有明确的分数级别及判定标准,而且针对不同的反面情况设置相应的负分标准,使得素质拓展成绩完成由定性判定到定量判定的转变,可信度更高。学业成绩和素质拓展的成绩比例在具体施行过程中,如果学业成绩以百分制计算,那么素质拓展成绩应控制在15-20分之间,这样既可以体现学业教育的主体性,又大大提升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增加测评主体的参与环节

为了增加普通学生对于综合测评过程的参与比重,使综合测评真正起到引导作用,测评应在每个学期初进行一次。在具体测评材料整理统计工作开始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素质拓展成绩答辩工作,每个学生对自己上一学期所参加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的各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说明,并对自己的得分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上一学期个人素质发展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既可以避免很多在测评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错误,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对于自身和他人的测评情况进行了解,增加测评结果的公平性、引导性和权威性。

(三)建立动态化的测评体系

无论是以一学年还是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进行测评,都可以看作是静态测评,因为这种在固定时间节点上的测评都是以对上一时间段的总结形式出现,仍然不能及时起到反映进展情况和警示作用,而且会出现为了达到某些获奖条件,想方设法寻找加分办法的功利。笔者认为,综合测评应由静态逐步向动态方式转变。即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和网络等数字技术,建立完备的网上测评系统,实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学生在网上可以及时登记更新自己的素质档案,辅导员等管理人员也可及时将学生的考勤等各类情况上传、记录并告知学生,后台程序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指标分值,计算出学生当前的测评分数,并进行各类数据分析,为其以后的学习方向提供指导。

三、结语

大学生综合测评既是高校培养学生成才的指挥棒,也是学生获得正确评价和自我发展指导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具体工作中不断进行改革、尝试,才能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