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非公企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非公企业年度工作计划

篇1

2、“社工+义工”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3、积极申报“创新在基层”活动;

4、义工组织的管理和完善;

5、大学生协会换届工作;

6、非公团建工作;

7、创文(团委负责部分);

8、加强团工作的宣传力度,创新网络媒体,强化传统媒体。就是要充分发挥微博、Q群、Young地带等新媒体的作用,切合当代青年朋友的需求;同时,要重视传统媒体的宣传力度,增加团活动见报刊、上电视的频率。

——每月的常规工作:

每月上报不少于2条团活动;

——每年1月初上报年度工作计划;6月底前上报半年工作总结;12月初上报当年工作总结。

——每月的主要工作:

1月:

1、年度总结会议;

2、大协创业、就业登记活动;

3、“新春朝阳映团旗”系列活动;

4、义工表彰;

5、微志愿、弘大爱系列活动。

2月:

1、村居团支部公选副书记工作考核;

2、全镇团员信息整理上报;

3、“新春朝阳映团旗”系列活动方案评选工作;

4、增补一名团委委员;

5、大协篮球比赛、总结;

6、“分享童年美好时光”——九江镇大学生与海寿小学学生同乐日活动;

7、增开腾讯微博;

8、团区委调研工作;

9、企业义工服务一小时活动报名工作。

3月:

1、年度工作会议(初定3月1日);

2、开展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团活动或义工活动;

3、雏鹰课外活动基金上半年申报和发放;

4、3月4日,在工业园区内开展一次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便民服务”活动;

5、12355下基层讲座;

6、申报“创新在基层项目”;

7、开展XX青年网的改版工作。

4月:

1、开展以“缅怀优秀义工叶国基和崔绍朗”为主题的义工活动;

2、筹备并开展“建团91周年”知识竞赛活动;

3、鼓励镇内社工自主策划和开展“社工+义工”服务,并首先将该模式运用于企业服务和“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

5、着手完善和规范义工管理制度。

5月:

1、五四表彰;

2、开展以“争创时代劳动先锋”为主题的团活动或义工活动,主要是青年员工技能比赛,联合工会和劳保一起开展;

3、团干培训;

4、着手完善和规范义工管理制度;

5、在企业开展一次“社工+义工”服务活动。

6月:

1、开展以“端午送粽子”为主题的团活动或义工活动;

2、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3、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团带队活动,重点关注外工子弟学校;

4、在沙头工业园区开展一次“便民服务”活动。

7月:

1、大学生暑期实践;

2、开展以“红七月志愿服务月”为主题的义工服务,对我镇的扶贫对象怀集县金洒镇的儿童开展“圆梦计划”,并融入“社工+义工”模式;

3、筹备“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的表彰活动和创新事项,并融入“社工+义工”模式;

4、筹备大协换届。

8 月:

1、大协换届;

2、开展以“关爱互助”为主题的团活动或义工活动,鼓励机关、学校和村居团组织与非公团建组织联合开展各项活动;

3、在__村开展水上趣味____*运动会。

4、筹备“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的表彰活动和创新事项,并融入“社工+义工”模式。

9月:

1、930系列活动;

2、开展以“乐善九江”为主题的团活动或义工活动,主要是与春晖一起探访孤寡老人。

3、“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十五周年总结和表彰大会。

4、在九江城区开展一次“便民服务”活动。

10月:

1、国庆嘉年华活动;

2、团刊征订、团费收缴。

11月:

1、义工文化节系列活动;

2、镇义工联理事会换届;

3、团工作考核。

12月:

篇2

二、活动形式

围绕政策落实、转型升级、创业创新、投资融资、精准服务等方面组织开展服务活动,提升企业人员素质,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提高产业配套协作水平。充分发挥全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作用,整合资源点面结合、集中活动与线上服务相结合、共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整体服务与精准服务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政策落实,营造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解读和宣传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到园区、进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与咨询,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切实提高各项惠企政策知晓度。

二是督促政策落实。发挥县服务企业年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组织开展国发﹝2014﹞52号、湘发﹝2015﹞3号、湘政发﹝2015﹞13号等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效果评估。

三是加强运行监测。加强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反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二)突出转型升级,开展促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活动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引导中小微企业与信息服务商对接,在生产、管理、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信息化应用,促进两化融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深入开展“腾飞杯”中小企业管理升级活动。采取共性需求政府购买与个性需求市场对接相结合、集中辅导与深度服务相结合、线下服务与在线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中小微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是组织参加“省中小企业创新博览会”。组织中小企业参加“省中小企业创新博览会”,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县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的创新成果,促进新成果与市场、资本的有效结合。

(三)加快推进创新创业,突出“双创”基地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创业创新活动。继续与县人社局等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创新活动,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与活力。

二是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依托西渡高新区和光伏产业园、界牌陶瓷工业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争取列入省、市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四)推进融资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调研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及时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帮助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实现无缝对接。

二是完善财政扶持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组建融资担保公司。

(五)开展精准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全县经科信系统集中开展服务企业专项活动。主要对全县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进行一次大规模、全方位、地毯式的服务和帮扶。针对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突出瓶颈,着重妥善解决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中遇到的用地、用工、用能以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进度安排

2016年3月,启动专项行动,印发实施方案。

2016年6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形成阶段性工作小结。

2016年11月,开展年度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下年度工作计划。

五、保障措施

篇3

(一)机构人员情况

*乡企业管理服务站成立于*年8月31日,审批单位为*县编制委员会,属自收自支单位,核定编制2人,批准文号是新机编字(*)6号。现有人员编制2人,与县编委下达的指标相符。20*年7月,根据《关于调整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乡规划建设管理所机构设置的通知》(新机编字[20*]06号)精神,*乡企业管理服务站和规划所并入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合并办公。合并后,企业管理服务站已不复存在,但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事项仍由原企业管理服务站人员办理。

(二)工作职责的变动情况

1、原企业管理服务站的主要工作职责:

(1)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个体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全乡个体私营企业进行指导。

(2)指导全乡个体私营企业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所有制结构调整工作;指导个体、私营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指导个体、私营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引导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支持、鼓励创办科技型个私企业。

(4)指导个体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动卫生工作。

(5)研究制定我乡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专题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个体私营企业会计、统计报表汇总工作;对个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6)为个私企业提供科技创新、信息传递、市场开拓、教育培训、法律支持和经贸合作等服务。

(7)协调个私企业与综合经济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执法监管部门的联系,依法对个体私营企业进行管理。

(8)指导个私企业思想政治、纪律检查和行政监督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协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9)承办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2、企业管理服务站负责的其它部门职能情况:

(1)负责开展*县工商联合(商会)*乡分会的工作。

(2)负责监管*乡安全生产(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和其它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等日常监管工作。

(3)负责开展环境隐患、饮用水水源、矿山、加工企业污染源安全的排查和日常监管工作。

(4)负责商务招商项目的相关业务申报、备案工作。

(5)负责*乡向县发改委申报工业项目有关材料整理、报送工作。

(6)协调服务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业务。

二、在管理、服务企业方面的主要工作和在乡镇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情况

*乡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切以发展*经济、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为主旋律,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发展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各项政策,并及时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使企业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企业稳步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县工业经济暨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生态农业县、基础工业县、加工基地县”三大目标,实施各年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乡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提高认识,完善服务,扎实工作,使*乡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

多年来,*乡企业管理服务站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一保三种”的发展思路,充分担当起发展企业和非公经济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经济考核中,*乡连续两年被考评为一等奖。截止2009年,*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玉碗茶厂、曼干永清红糖厂、茶马古道茶叶有限公司、库独木茶叶加工厂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玉溪市锦泉电能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成的花桥河二级电站、花桥河一级电站和玉溪市锦源投资有限公司即将开发的丫口二级电站、丫口一级电站为代表的电力企业,填补了我乡电力开发企业的空白。到2009年9月30日止,*乡共有乡镇企业户数75户(其中:有限公司2户,个体工商户有73户),从业人员168人。虽然*乡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但通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乡镇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特别是几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电力企业为*乡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农民增收、农村就业和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作用。

三、企业管理服务站在履行管理、服务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20*年机构改革后,企业管理服务站与规划管理所组成社会事务管理中心,机构、人员合并,但是由于企业管理服务站的业务性质与规划管理所的业务性质不同,社会事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工作不能融合起来。

2、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兼职部门及业务过多。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站兼职过多,应对部门多、业务繁重。无法明确本职范围工作,这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服务站职工的思想,无法全身心投入县委、政府提出“工业强县”战略的热潮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业、发展工业,服务工业的工作。

3、企业管理服务站人员编制等。企业管理服务站与上级对应的部门较多,从事业务量大,还要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而人员只是在编两人,无法应对繁重的业务,给企业管理服务造成很大的压力。

4、经费困难。由于现行的财政体制因素,企业管理服务站的经费财政预算起点低,对企业发展工作经费投入少。因此,给企业管理服务站开展各项业务及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5、工作条件差。没有交通工具,没有与工作职能相适应的办公设备,因此,无法快速完成乡党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交办各项工作。

四、意见和建议

企业管理服务站是乡镇企业和发展工业经济的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对地方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与引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各级政府也要给企业管理服务站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发挥其职能作用。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篇4

(一)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容量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和项目。各级发改、劳动、人事、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密切协作,搞好配合,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振兴十大产业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交通和城镇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基础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市劳动者就业。项目实施单位要有就业的具体安排和工作方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联系对接,组织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积极应聘。

(二)加快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落实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税收、信贷、土地使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职称评定,安全环保治理等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供政策、资金、信息、管理、技术咨询等专项服务,着力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容量,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巩固提高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重点开发养老服务、医护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物业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社区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农用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等服务业,拓宽就业空间,挖掘就业岗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充分利用新建园区、基地、产业集群等配套服务扩大就业。积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旅游产业和中介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

(四)统筹城乡就业。将统筹城乡就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社会保险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领导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资金的10%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鼓励和动员各类培训机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劳务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强与境内和周边大企业的劳动用工协作,大力组织对外劳务输转,打造一批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一批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落实就业政策,以政策扶持促进就业

(五)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政策。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并纳入全市就业工作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通过“三支一扶”“进村(社区)”“农村特设教师岗位”“甘肃省医疗卫生类大学生进农村”“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志愿服务西部”等扶助一批,挖掘机关事业单位空编招聘一批,落实创业政策带动一批,支持大中型企业接收一批,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一批,开辟基层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组织人才交流合作输出一批,开展技能培训储备一批等途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事、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纯农(牧)户中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本科以上毕业生就业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就业工作,确保8月底前完成纯农牧户毕业生的安置、农村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的选拔录用工作。选拔农村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本科以上毕业生。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措施,在扶持创业、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优先考虑高校毕业生。同时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要落实薪酬或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资金按现行渠道解决。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服务满一定期限的,以及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精心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加见习机会,提高就业能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维护工作,保障其就业权利不受侵害。各县区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实行月报告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

(六)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各项补贴。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并视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对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对2009年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能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一次性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从2009年起,全市统一实行《就业失业登记证》,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后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登记失业范围,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免费向劳动者发放。登记失业人员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的,继续执行原税收优惠政策。

(七)积极落实企业稳定就业政策。认真落实“五缓交四降低三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可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一定比例降低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可用于困难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对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的可从就业专项资金中予以适当补贴。由市劳动保障、财政、经委(国资委)、地税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八)积极落实企业吸纳就业政策。延续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招用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对当年新招用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达到现有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以申请最高额度200万元的贷款,并由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贴息。

(九)规范企业裁员。各县区政府要建立失业动态监测报告制度和失业预警制度,制定失业预警应急预案,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对异常失业情况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理。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确保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和一次性生活补助,并统一进行失业登记。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劳动保障、公安、工商管理等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加强协调,积极防范和严肃查处少数企业主欠薪、拖欠社会保险费后转移资金、关厂逃匿等行为,妥善处理因此类问题引发的职工,努力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倡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各类用人单位应积极响应我市20户企业向全市发出的稳定就业倡议书,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开展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努力克服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采取在岗培训、轮岗轮休、降低薪酬等阶段性措施,合理安排生产,挖掘用工潜力,通过多种方式稳妥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尽最大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

三、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

(十)政策扶持创业。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自主创业,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激励、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政策效应,发放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贷款额度由2万元放宽到5万元;对各类创业主体贷款产生的利息,由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贴息。创业成功、按期足额偿还贷款、诚信度高的借款人和吸纳就业人员多、按期还款、有偿还能力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再次申请贷款。要创新贷款管理模式,尽量简化贷款手续,降低反担保门槛,反担保人员可扩大到经营良好、收入稳定的企业员工,允许经济基础好的创业人员之间实行“联保”,积极开展信用社区创建评选活动,经信用社区推荐的,可取消反担保。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激励机制,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展较好的社区、经办银行、担保机构等给予一定的工作奖励。

(十一)加强创业培训。将创业能力培训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全体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给予培训补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实际,组织开展“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

(十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各县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服务保障等工作体系,规范服务流程和标准,将创业服务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农村乡镇、职业院校、用人单位,为城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依托市、县各类园区、基地,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构筑支持创业的服务平台。加强创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创业项目和城乡劳动力资源库,向社会公开创业信息。组织开展创业项目推荐会、创业带头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创业先进个人评选等各类活动。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之路,营造全社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职业培训,以技能促进就业

(十三)扩大培训人员范围。将职业技能培训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全体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给予培训补贴。继续完善整合部门职能、整合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金、做好跟踪服务的“三整合一跟踪”工作模式,集中力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将免费培训人员范围由初高困毕业生扩大到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和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十四)组织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引导帮助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组织待岗人员开展技能提升或转业转岗培训,组织返乡农民工参加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帮助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技工学校学制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组织引导退役士兵免费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市内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训设施等条件,对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以下简称“农村两后生”)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加强技能劳动力资源储备。

(十五)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地校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重大项目实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中急需的技术工人。加快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鼓励指导经济实力雄厚、培养能力较强、培训制度较好的大型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考核,在企业推动“名师带徒”活动,实行技师、高级技师与技能劳动者结对培养,不断发展壮大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

五、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

(十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着力提高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作水平。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和社区促进就业工作的作用,将就业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甘政办发〔*〕141号)要求,加快推进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在编制规划和项目建设上重点支持。要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注重服务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劳务中介组织,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十七)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突出公益性特征,建立健全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就业服务制度。认真开展城乡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突出活动重点,创新活动方式,确保活动效果。

(十八)完善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机制。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1年以上、未就业的城镇退役士兵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给予重点援助。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开展上门服务和“一对一”的援助服务,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建立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级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要科学编制下达企业安置退役士兵计划,有关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安置义务。继续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对2009年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能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一次性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

(十九)建立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在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是指农村家庭成员中在劳动年龄内、有转移就业愿望但无人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家庭。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把解决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作为农村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就业结合起来,实行“以工代赈”,就近就地开发就业岗位,优先吸纳有就业愿望的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有1人就业,力争在三年内逐步解决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六、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二十)强化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要职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以及发展劳务经济、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开展就业援助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篇5

──工业生产增幅逐渐回升。开年以来由于供电不足,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停产检修,全市工业生产形势低迷,2、3、4月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3.97、0.6、3.2。5月份以来,全市工业生产进入了较快增长的轨道,1-5月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19.8。(绝对数为现价,增幅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速度)。主要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4.8亿元,增长20.4,带动全部工业增速比上月提高16.6个百分点,主要是烟草、化工、矿产品、建材业增幅较大。规模以下工业产值8.1亿元,增长16.6。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重化工业发展亮点突出。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增长22。主要是烟草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14.9亿元,增长23.8,1-5月累计生产卷烟21万箱,同比增长17;印刷业实现产值1.47亿元,下降24。生产丝43吨,同比增长一倍多;中成药17吨,增长了7.5重工业实现产值17.3亿元,增长18.2。由于多数重工产品价格上涨,如不扣除价格因素,重工业高速增长30.2。主要是化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云天化股份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0.7。多数重工业产品增幅较大,电石7.2万吨,增长1.2倍;原煤258万吨,增长6.3;铁合金2837吨,增长1.2倍;铁矿石1.9万吨,增长72.4;硫铁矿增长1.5倍;水泥49.9万吨,增长19.9。──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观。1-4月,规模以上80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向省签定的工业经济发展四项指标均超过目标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22.4;主营业务收入34.96亿元,增长28.8;利税总额14.1亿元,增长23.9,其中利润6.0亿元,增长26.1。分行业看,除煤炭、电力、供水、印刷、工艺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外,其它12个行业盈利水平都有所提升,利润总额大幅增长的有烟草、纺织、造纸、建材、有色行业,同比扭亏为盈的有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就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市工业对少数大企业的依赖性过强,大企业的波动对全市工业影响突出。年初昭通烟厂因假期调整和技术改造,致使全市工业增长幅度明显回落,到5月生产趋于正常,而去年同期因技改停产,使其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7。侨通公司近年来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昭通供电局实行省级核算,各项指标具有不可控因素,这些对我市工业经济增长都有较大影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能源、交通等瓶颈约束十分突出。煤、电、油、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难以缓解;多数原材料产品价格上升,对我市具有着双方面的影响,在有利于刺激重化工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助推了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三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银行难贷款、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是银行缺乏好的贷款项目,市内金融机构存贷差已高达60多亿元二、上半年经委主要工作半年来,全市经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努力工作,重点在以下工作上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重调查研究,夯实各项工作基础

一是安排和部署好全年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好全年工作,3月中旬召开了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技术改造项目工作。1-5月,全市重点工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亿元左右,其中华新水泥已于5月投产,张窝水电站工业机组正进行安装调试,鲁甸2万吨电炉锌、6万吨电解锌、水富6万吨聚甲醛等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共储备技术改造项目10个,上报省经委7个,其中重点做好省政府下达的两个安全生产示范改造煤矿的技改申报工作,涉及总投资4100万元,技改完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580万元,年税金805万元。向省经委推荐全市“十一五”期间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涉及煤炭、化工、建材、矿冶、农特产品等行业,总投资137.89亿元,预期实现销售收入186.68亿元,利税36.53亿元,其中以昭阳褐煤化工开发项目为主的化工行业,总投资为107.2亿元,占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的77.74。

三是在

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方面取得突破。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的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已于五月正式点火投产;通过大量的调研考察,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西洋集团、三峡公司对褐煤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取得进展;在刚刚结束的昆交会上签订了投资总额55亿元的威信煤电联营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引资5.9亿元的绥江县10万吨制浆造纸迁建项目、昭阳区浓缩苹果汁加工厂建设、盐津县年产10万吨合成甲醇生产线和20万吨电石生产线、水富张滩电石厂二期建设、巧家县白鹤滩镇松梁村铅锌矿资源勘探开发、鲁甸和威信蚕桑加工产业等工业项目。

四是组织了经委系统项目申报培训会。为加大我市项目储备的力度,增加项目数量、提高质量,我委4月底举办了项目申报培训会,就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工业技术改造的项目申报工作对各县区经贸局及重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宏观经济调控得到加强

一是加强对工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监测分析。坚持经济运行分析会商制度,定期召集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运行情况集中进行研究分析,及时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在去年对23家骨干工业企业实施动态监测的基础上,把监测范围扩大到50户企业。建立全市工业企业信息库的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的要素调控。对全市煤、电、油、运供需情况随时跟踪、监测、分析,针对突出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由于天干雨少,今年发电量仅4.2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36,但通过各方努力,向省争取指标,近期计划用电指标已经增加到了480万千瓦时/天,昭通供电局累计售电量4.96亿千瓦时,增长48.5,对我市电力紧张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使市内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生产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作为市政府春运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组织了春运协调工作。

三是成立了昭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今年3月,由市经委主管的昭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正式成立,作为中介机构、行业自律机构,在加强全市工业经济的综合协调管理、加强市场化建设、促进昭通新型工业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工经联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其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由其创办的《昭通工业》杂志已出了两期,引起了较好反响;并参与了茨院工业园区的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规划编(三)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5号文件和国发[20__]3号文件精神,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今年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思路,并提出了发展的目标任务及措施,继续完善了非公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截止20__年3月底,全市非公经济企业4.24万户,从业人员12.2万人,占考核目标的93.1,一季度上交税金1.09亿元,两项指标都超过省考核的目标进度。规模以上52户非公工业企业1-5月实现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1.15亿元,增长43.2。储备非公经济项目31个,筛选、推荐6个上报省非公办争取资金扶持;推荐昭通三艾有机魔芋发展有限公司和彝良农副产品加工厂参加了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推荐天昭药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参加了云南省银行金融产品推荐洽谈会。

(四)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为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空间,构筑工业发展平台,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指导和督促省级昭阳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委托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建设方案,现已得到省政府批准;水富省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已通过评审。彝良矿冶加工基地建设已全面展开,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已具雏形,正在边规划边建设中。盐津工业园区规划即将启动。

(五)企业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

通过认真的安排部署,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完善政策体系、签订改革目标责任制等措施,使改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新一轮纳入市级改革考核的33户国有企业,已经完成16户,占考核目标的48。未完成改革的市建筑公司、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改制方案基本成熟正待审批,其余企业资产评估即将完成,改制方案已制定,可望在年内完成上报审批工作。城镇集体企业改革、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拉开了序幕,市轻工业供销公司(属城镇集体企业)、市锌品厂(属乡镇企业)的改革基本结束,市金属制品厂、水富盛通食品公司(股份合作制)的深化改革工作正有序展开。

(六)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全市乡镇企业调查研究,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工作,组织各县区20__年项目申报工作并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筛选了17个项目推荐报送省乡镇企业局和省财政厅。按照省下达我市的目标任务对各县、区进行了分解。1-5月,全部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8.3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2.87亿元,增长44;上交税金0.92亿元,增长48.3。

(七)认真抓好相关行业管理工作

抓好建材行业管理,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稳步发展;新办易制毒化学物品生产、经营、使用许可证8个,年检11户;对鲁甸县民爆仓库进行了检查验收;组织了全市盐政执法培训,参培人员128人,参加了3.15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工作;对9户市内装饰企业进行了年检;做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报工作,共完成了4户企业初审认定。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强化工业经济宏观调控与监测

一是抓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综合协调,稳定全市工业生产。重点是加强电力调度协调,并根据实际情况搞好计划和节约用电,提前做好丰水期工业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实现丰水期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释放,稳定全市工业生产。

二是认真组织落实工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对照目标,寻找差距,做好工业经济发展四项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加快重点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重点企业在工业发展中的龙头和带动辐射作用,完善制度,继续对工业经济四项责任指标、非公经济三项指标、乡镇企业四项指标进行责任制考核,确保“十一五”起步之年为后四年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是健全重点企业监测制度,实时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动态,提高运行调节、调控能力。继续加强对重点监测企业的日常监测和指导,完善对列入全市重点的50户企业的监测、监控和分析。并密切关注国家宏

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时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四是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继续加大建材、墙改、电力、易制毒化学品、资源综合利用、民用爆破器材、盐务等行业管理的力度。(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结构调整

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生产力布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我市工业。一是加大行业和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争取上级的支持,扩大招商引资;四是进一步做好工业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测,对各类项目搞好协调服务,监督好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的使用,做好华新水泥等技改项目工程的验收工作。五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节约降耗,采取实行差别电价等措施,重点做好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狠抓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率;加快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步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抓好各种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是抓紧修改完善《昭通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争取尽快定稿,上报批准实施。二是组织好“十一五水泥工业规划”、开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三是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抓紧省级昭阳工业园区和水富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工业园区动态监测机制;同时促进彝良矿冶加工基地、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和盐津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

(四)营造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完善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引导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平台,启动运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乡镇企业发展要稳步推进“三项工程”,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五)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督促好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开展好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继续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推进和引导城乡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改革,深化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革,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二是开展回访调查和跟踪问效活动,指导已改制的企业进行和完善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帮助企业协调好各方关系,促使企业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逐步做大做强。

(六)切实抓好挂钩扶贫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直单位挂钩扶贫动员大会精神,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挂钩帮扶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科学制定挂钩村的“十一五”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创新工作机制,细化办法措施,出实招、求实效,帮助贫困群众找致富路子,多为群众办实事,按照“把握一个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建立五个机制,推动两个结合”的要求做好新一轮挂钩扶贫工作。

篇6

为保障“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新局面。并把普法工作纳入经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重点安排并落实经费,为全面推进机关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认真制定规章制度

按照县统一部署,制定了县经委普法规划和相应的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按照“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原则,把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进一步完善普法领导组议事规则,出台了县经委行政决策、机关管理等制度,并结合政行风评议和效能建设,就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自查自纠,找出普法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在霍山经委网开辟了“政策法规”专栏,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在霍山经委网站和《霍山工业》期刊中,专门开辟了“法律法规”专栏,每月一期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利用“124”法制宣传日、“安全生产月”、“世界环境日”等活动组织机关人员走上街头,设立宣传台、印发资料,张贴横幅标语,进行集中法制宣传,有效地拓展了法制社会教育面,营造了普法宣传的浓厚氛围,夯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基础。

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着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用法水平,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准确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研究讨论与培训考试相结合等方式,加强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学习,我们订购和编印了《行政许可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安全生产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安徽省电力设施与电能保护条例》等10多种法律法规学习材料,由委领导主持学习会,带头学,做到人人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内容、有学习笔记、有学习体会。并利用会议进行学习,每次开机关全体会议、主任办公会都要安排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做到逢会必学法。

(二)举办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

充分发挥县工业干校平台作用,利用每年开展工业培训的机会,举办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邀请法律专家授课,委机关全体人员以及中小企业管理

人员、乡镇分管工业副书记或副镇长,经发办主任参加,收到了良好效果。再次,鼓励支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法律知识培训班。对县里举办的《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依法行政工作学习培训、法律知识考试等都积极参加,使委机关工作人员每年都能轮训一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委机关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

三、部门与企业联动,不断加强规模企业普法宣传教育

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把法律进企业作为经委普法宣传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抓好。

(一)引导企业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作为全县工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全国上下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清洁生产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大力向企业宣传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工业项目支持上,对节能环保和综合利用项目予以倾斜,引导中小企业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能力。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实施力度,对企业安全生产我们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无论是到企业联系任何工作我们都要把安全生产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做到警钟长鸣。

(二)加大企业职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在企业职工中大力宣传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身心健康。还同县劳动局合作开办了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业务培训班,通过法律培训,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法律维权意识,有效的确保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三)做好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我们通过召开职工代表会、职工座谈会、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企业破产法》、《劳动法》、《工伤条例》、《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向广大职工解释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皖西铸造总厂破产改制和霍山制药厂改制已基本结束,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我们在解决过程中做到法律宣传在先、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处置,既注重外来投资者的利益,更注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推动了改革扫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普法与治理并重,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我们始终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方针,以普法教育加快依法治理的进程,在依法办事中促进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化,做到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理同步进行。通过普治结合,我委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在机关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县政府政务公开栏、网站向社会公开承办事项,凡企业负责人或人来我委办理公务的,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的,一律开辟绿色通道,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并在网上公示公开办理结果。

二是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规范执法主体,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举办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班和考试,共有4人取得了《行政执法证》。严格执法程序,要求执法人员在工作职责和法律法规范围内履行职责,从而保证了执法主体、执法程序的合法性。

三是大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开展了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多次组织了对重点工业项目、电力设施保护、建筑劳务市场集中整治。开展了清理限制非公经济规范性文件等工作,净化了工业经济领域的法治环境。

四是积极开展平安创建。积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制定了“平安企业”工作创建方案,在规模工业企业中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每年都评出20多家平安企业并给予通报表彰把巩固平安创建总体目标与加快推进和谐霍山建设有机结合,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相互协调。

五是狠抓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企业负担,听取企业呼声。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减负政策,,共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6个,降低经营性收费项目11个,为企业减轻负担2500多万元。困难企业适当降低企业医疗、生育、失业保险缴费率,此举共缓、减企业各类缴费近1000万元。每年都会同经保办、开发区等单位开展企业“三乱”清查工作,通过召开工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印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经济发展环境状况调查,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7

(一)明确商会组织和工作制度。商会成立后,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工商联行业组织工作通则》的要求,制定了商会的组织制度、财务制度、办公制度和决策机制。规定每月9号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作到会长经常碰头,有事随时解决,活动经常开展。

(二)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商会成立之后,我们及时召开会长办公会,对商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了具体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一方面组织好“三个会”,为会员单位切实搞好服务,即:五一节产品展示会、中秋、国庆期间组织行业维权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全国秋季糖酒会。另一方面组织三次人员培训,做到每个月都有工作开展,保证商会工作的运作质量和凝聚力。

(三)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商会一成立,我们就把商会的基础建设列入了重点工作来计划和安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走访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县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掌握行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的人数以及酒饮料行业单位的基础状况,为发展壮大酒饮料业商会的队伍建设和组织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商会骨干成员的作用,要求每个理事以上单位每月发展1名会员,做到每月都有一批新会员入会。三是及时调整素质好,有能力,有奉献精神、事业心强的会员进入商会的领导班子,形成了一支热心商会工作的骨干队伍。

(四)明确分工,强化团队建设。行业组织是一个自发的较松散的民间中介组织,对会员的约束力相对较弱,而缺乏会员的支持,商会自律、监督、协调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因此,商会成立了四部一委,即会员部、业务督查部、宣传培训部、财会部和顾问委员会,分别由副会长担任负责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加强了商会骨干力量的责任心,使商会的工作进入了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健全网络,积极抓好乡镇酒饮料业商会分会的试点工作。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酒饮料业商会尽快覆盖全县,推动该业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成功地举办了“五一”品牌展示会之后,就开展在有关乡镇组建商会的调查试点工作。在对全县下属18个镇进行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计划年底前完成对海头、城头、沙河、班庄、石桥五个镇的商会成立试点工作。目前各试点单位由会长分工负责,正在进行物色人选、宣传发动、材料准备。明年上半年全县18个镇计划全部成立酒饮料业分会,使**县酒饮料业商会真正成为全县该行业自己的组织,成为政府联系酒饮料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纽带、桥梁和助手,为全县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六)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发展要求。经过了近一年的工作,商会于12月初组织了会员工作研讨会,对一年来的工作做出总结和体会,肯定了成绩和效益,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表彰了一部分先进会员单位和对商会做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同时对下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展望。

二、积极组织活动,搭建工作平台

第一、举办一系列展销活动。五一节成功地举办了“**县酒饮料业会员单位品牌展示会”。该展示会由**县酒饮料业商会主办,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县工商局、县技术监督局、县城管局、县文化局支持协办,于五一节上午九点在县影剧院广场隆重举行。参加展示会的会员单位30多家,吸引非会员单位近10家,参观品牌展示的观众近千人。前来现场祝贺的生产和销售公司12家,汤沟两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何总和张总亲自到现场并作了祝贺发言,王子啤酒集团组织专题演出团队进行产品展示和专场文娱演出,市、县电视台、连云港日报、江南时报、“三人行”公司、江苏省电视报等新闻媒体都作了宣传报道。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虽然天气不好,但没有影响群众对展示会的吸引力,整体展示会歌声飘扬、汽球高挂,拱门林立,酒饮料商品琳琅满目,参观群众川流不息,较好地达到了酒饮料产品展示盛会的效果。国庆中秋期间还配合工商,质检部门开展假冒伪劣产品鉴别展,进一步扩大了商会的影响,提高了商会的知名度,增强了会员的品牌意识和荣誉感。

第二、组团外出考察,帮助会员联系合作单位。为了把会员单位的产品推出去,把好的产品引进来,10月8号由商会发起并组织了会员单位共18家组团参加全国秋季糖酒会,参会期间,达成了包括来我县黄老邪酒厂投资生产在内的意向共9个。11月18号,应徐州中国食品交易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再次组团到徐州参会。期间,帮助组委会组织和开展会展工作,为以后我们自己组织展会积累了工作经验。

三、整合多项资源、改善工作环境

商会成立伊始,在会员单位怀疑和观望的目光中,我们开始了商会蹒跚之行。首先我们和餐饮业商会联合起来开展行业自律活动,并制定了行业自律宣言。我们对那些恶意压价和不正当竞争的企业采取了排斥和打压的措施,即:餐饮业商会的会员单位非酒饮料业商会会员单位的产品不用,而酒饮料业商会的会员单位的产品非餐饮业商会的会员单位不送。这样,通过了一段时间的整治,维护了行业整体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样,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拓展市场来促进行业更快发展;当出现危机、遇到困难或利益受损时,能从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综合协调,解决内部纠纷,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其次,我们利用会员单位闲置的仓库,改建成商会的办公室,从而使商会有专门的地点办公,使会员有了自己的家,同时,又腾出一间作为活动室,丰富了会员的业余生活,调动了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商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四、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商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