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发轫于交通闭塞交往隔绝、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方言,为何会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的一种令人注目的工具?在现代性语境中方言影像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方言影像艺术的勃兴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全面的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剖析。
一、消费文化与地域文化自我确认的诉求
如果我们将自己所置身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向。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物质,也消费文化。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适应社会大众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转向。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从审美的文化向消费的文化转变。
历来人们都把文化艺术理解成具有精神特征和价值特征的东西,它超越于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正如霍克海默所说,“人类,就其没有屈从于普通的标准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作品中实现自己。”文艺的这一特质使其与人们现实的具体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有所区别。大众文化则与以往的文化艺术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凸显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或者说本身就成了商品和消费品。在市场化的社会,文艺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和艺术的品性发生了变化,利润和效益成为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文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的口味,俯就公众,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在以区域性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文艺中,采用当地观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文艺生产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方言能成为深刻的社会纽带,这种纽带靠共同语是无法建立的。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方言、方音的情感认同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不同职业、地位、性别、年龄、身份的人达到心理同归。在消费化文化背景下,文艺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场,势必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重要定位,这时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可望成为连接观众的纽带,尤其是展现地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生产中,方言的选择使方言言说者倍感亲切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使方言言说者更能理解影像文本的原初意义,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另一方面,生长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历史背景下的观众,对共同的地方风物、历史、习俗等地域文化具有共同的认知,通过影像形式的正式播放和群体的收看,以前被主流传媒漠视和放逐的地域文化得以确认,使地域文化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文化资本是提高和强化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方言作为民问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结盟,使自身在大众传媒中的合法化得以张扬,并且通过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陈述而谋求自身的权威性。方言影像的出现和发展折射出地域文化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的文化诉求。而对于非方言区的观众来说,在方言影像文艺的欣赏巾,通过视觉符号的畸变和影像内容的异域性,产生新鲜、惊奇、趣味,同样可以产生出另类,这是方言文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文化的转向,也正因为方言影像所致,很多方言节目开播已逾十年,收视率总足名列前茅,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家老小向前冲》收视率居长沙第一,湖南第一;东方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老娘舅和儿孙们》收视率居上海第一;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播出,收视率居第三。方言文艺的传播保证了高收视率,高收视率反过来又影响地方媒体决策层对方言文艺传播的关注和重视,方言影像文艺的传播在传播媒介这一直面受众的文化领域日甚一日已成必然。
二、娱乐文化与方言影像的轻松平民叙事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艺术总是高于现实,它以一种对于道德、审美等精神价值追求的面貌出现,从而体现出对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对立性和超越性,在审视和批判现实的同时,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西方者马尔库塞就把文艺视为“一种自由、解放和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反抗的承诺。”霍克海默也认为“反抗的要素内在地存在于最超然的艺术中。”历来的文艺在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世界的同时,对社会生活进行评判,并显示出一定的文化价值。文艺的这种功能在大众文化这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文艺从塑造人们的批判意识转变为培养人们的消费意识和娱乐意识,文艺不再负担那些沉重的政治、理想和批判的内容,不再担当道德牧师以教育和感化人民的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正如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所说,“通俗艺术的目的是安抚,使人们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而获得自我满足,而不是催人奋进,使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言影像文艺的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娱乐消遣,不再追求深度模式,放弃了高深而抽象的理想追求,淡化了终极关怀,主旨就是遵循快乐原则,使观众愉悦,重视观众的趣味,津津乐道于市井生活的情趣,零距离呈现市井百态,小人物的人事经历和悲欢离合与观众的视域融合,观众在小人物的生活中找到类似的生活支点和情感寄托,从而构建自我的生活意义和生存哲学。在“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中,方言影像文艺成为一种轻松的生产方式和大众欢乐活动。如湖南的奇志、大兵的方言相声,经视综合频道的《越策越开心》栏目,方言剧《一家老小向前冲》等都是这种欢乐活动的生产机智和载体。
方言影像文艺的娱乐性正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社会日益世俗化,人们摆脱了宗教式禁欲主义,更注重个人的实际生活和个人的情感际遇,个人的感情宣泄也成为合法的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盛行,滋长了享乐主义,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不仅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财富,而且也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闲暇时光。同时,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生活在紧张的压力之下,闲暇时便渴望缓解自己的压力,使自己在娱乐消遣中得到暂时的安慰,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谈到民间文学的时候就说道:“民间文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家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硗脊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19世纪农民对于文学和艺术的要求是如此,而面对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人们,更需要用轻松和娱乐来排遣和缓解自己的紧张,以获得片刻的安慰和愉悦。所以,那些表现当下关怀的内容,如反映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表现普通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人们轻松愉快的生活体验,表现大众的希望和梦想,就成为方言影像所追寻的内容,追求轻松的平民叙事,放弃理想主义的宏大叙事。
三、文化传播的“小众化”与方言影像的发展趋势
一个民族、一个社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就形成了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世界的建构大都储存在语言之中。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文化世界的建构,理论上讲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是这种认识得到传播交流。口语媒介时代的口传文化,是以记忆的形式储存在自然人的脑海中,是在传播中创作、加工、修改的文化。而在文字和印刷媒介时代,文化通过书写和印刷,以纸张等形式储存着。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媒介尤其是与电子媒介紧密结合,影像出版物集“视、听、读”于一体,使书籍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而且在当今世界中,大众媒介成为社会所有权力机制中的中心,成为社会文化的评判者,一种文化价值的肯定似乎只有经过大众媒介才能认定。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在当今世界中,方言影像承担着地域文化地位确认和地域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方言影像自身负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威尼斯报告中就写道:“文化认同不能单单援用国家认同这样的术语,个人的、群体的、社区的以及阶级的文化认同,事实上其本质是多面向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地域亚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并存是正常现象。
篇2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打破了传统语言研究的方法,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的区分。他认为言语是个人的东西,属于个人领域;而语言是社会集团约定成俗的规则,属于社会领域。语言相对于某个特定的时期和集团来说,是固定不变的;而言语是变化的。语言和言语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本文由收集整理,语言是言语的产物和工具。二是语言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的区分。他用象棋做比喻,形象生动的解释了两者的区别。他认为象棋比较容易区别什么是外在的,什么是内在的:这种游戏从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在的;而涉及到游戏的体系和规则,则是内在的。其三是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他认为和静态相联系的是共时性的,和动态、演变相关的是历时性的。他把言语放在一种共时性的、静态环境中进行研究,而对那些演变的、动态的因素(比如:历史的、社会、交往因素)则不予考虑。其四是语言的静态是一个符号体系学说,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部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里程碑式的,对人类进行语言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巴赫金的话语理论
巴赫金思想的睿智、见识的深邃、涉猎的广博无人不知。作为话语理论首屈一指的先驱,巴赫金的对话学说、“超语言学”理论、意识形态话语观等一套话语理论,为解析各种传播活动提供了朴实而新颖的视角,对学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他从文学入手来建构自己的话语理论,交往与对话是巴赫金思想的精华。所谓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他认为对话不单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思想、文化内部的交流。“一个声音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存在于对话之中。“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止之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新闻是一种多重多角关系的对话,他们之间绘声绘色的生动对话,形成了多彩的新闻,构成了一种话语权力。
意识形态符号论作为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建树,对学术界和当今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符号论”突出语言社会性、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支配作用。他认为,对话存在于某个具体语境中,也就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之中。每个字、每个词都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巴赫金认为意识形态的制约大于符号的制约。我国新闻传媒作为,汇集了不同阶级、政党、派别、政权等声音,成为了一个实质性的舆论阵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所有的意见和想法汇集成为“意识形态充盈物”。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意识形态符号论”构成了“超语言学”的基础。话语问题是超语言学的核心。他说:“我们的分析,可以归之为超语言学;这
里的超语言学研究是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活的语言”是针对索绪尔“死语言”而提出来的,它突破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具有进步意义。
篇3
新闻软文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它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介,其发展也日趋成熟。网络上也出现很多专业的软文营销网站,它们往往由专业的媒体人经营管理,也有权威媒体机构与其合作。它具有新闻信息,带有新闻要素,传播能力强,广告性模糊,商业气息淡,它利用了人们普遍对广告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而对新闻更习惯于主动阅读这一心理趋势。通过刻意模糊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使新闻软文比起单纯的商业广告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新闻软文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所描述的“二类广告”的性质与其相似,它没有明显的广告标识而且具有新闻的形式,由新闻媒介,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是本质上它就是广告,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行为,新闻软文的出现已经违背了新闻媒介传播新闻信息的初衷,它把广告的自我宣传需求伪装成具有新闻传播价值的信息,对受众进行带有一定欺骗形式的误导。所以新闻软文的泛滥势必对新闻传播的公信力造成恶劣的影响。
《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中对于媒介公信力是这样定义的“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公信力是媒介使公众对其产生信任的能力,是新闻媒体所生产的信息产品被受众信赖的程度,媒介公信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还伴随着易变性,而这种易变性其实更为突出。公信力会随着媒介与受众互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媒介的一次不作为就会带来负面的双向反馈,从而导致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公信力沦丧。而新闻机构对于新闻软文的不加约束的使用就是在牺牲公信力来换取短期的商业利益。
新闻媒介的公信力需要长期维护,而公信力的建立来自于新闻报道信息内容的真实和客观。新闻软文的随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传播真实可靠的原则。但是经济利益的渗入不可避免的导致传播内容偏向于广告发行者的利益,使新闻传播信息失实或是通过恐惧诉求来激发受众对于宣传事物的接受程度。当受众发现从该媒体上总能频繁接触到此类信息的时候,势必会损害受众心目中的媒体形象,对媒介机构本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新闻软文的随意出现使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机构的媒体失去公正性。很多由专业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撰写,在权威媒介上发表的“新闻软文”常常以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科普知识、社会热点等形式出现,它们用新闻写作的手法,新闻报道的语气,披着新闻外衣,实则是商业广告宣传,使一般受众很难区分,不知不觉的“被广告”。这种行为虽然带来了更好的广告宣传效果,但是给新闻信息传播带来了混乱,干扰了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社会影响力,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的媒介机构,在此过程中其本身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下降,同时这也导致了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异化。如此恶性循环,更是加深了受众对于媒介公信力的质疑。
新闻传播机构在使用新闻软文谋取商业利益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很多优秀的新闻软文采写人员谨慎的注意了新闻软文的广告宣传性和广告隐蔽性的平衡。好的新闻软文会使读者首先被吸引然后不知不觉得接受广告宣传信息,其中所使用的一些新闻结构的写作方式和新闻规范用语更是对受众采取了一定的心理暗示。正是利用了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来让其消除戒心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可是大量的新闻软文会给公众的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带来一定的困惑,公众也会对媒介机构产生更强的不信任感,从而逐渐降低对该媒介的依赖程度而去寻求其他的信息诉求方式
篇4
相对于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中国西部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封闭性、保守性更强。尽管在历史上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西部文化曾经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自唐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内移,西部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方位的衰退时期,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迅速下降,到南宋,“我国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得以完全确立。”①自然状况不断恶化的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被忽视。加之海上交通的发达,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转向东南沿海,在东南部迅速崛起的一批工商业城市“成为具有全国意义或地区意义的经济中心”,②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出发点由陆路转向海路,肆虐的风沙、茫茫的戈壁和缓慢的驼队已经无法同现代的坚船利炮相抗衡。丝绸之路成了一条被废弃的老路,人们已经很少提起它。关注西部的人越来越少,广大西部内陆地区在外人的眼中一天天地神秘起来。以后,国家曾经有过几次对西部的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如50年代的支援大西北、60年代的大三线建设、60-70年代的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都有成千上万的“文化人”进入了西部。不论他们当时是因为何种原因来到西部的,客观上他们都将同时代的外界文明带入了西部,对西部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这些人的流动和媒体对他们的关注,也将西部文化中有特色的一些东西带给了内地、带给了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次内地文化向西部落后地区的“突进”都有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甚至是特定的军事背景,都是在行政权利的干预下强行完成的文化交流过程,对身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行为。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欢送大会上家长和儿女抱头痛哭的场面至今在许多人脑海中记忆犹新,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这样的文化交流都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参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完成政治的任务,并没有主动的文化传播意识,也缺乏进步文化面对落后文化时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如果说。50年代的“支援大西北”还有一点以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的意思,那么60-70年代的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的“上山下乡”则是让其中的大多数人心怀被改造的自卑心理进入西部的。他们是被“改造”的对象,是“接受再教育”的对象,无论事实上他们所携带的文化同西部本地文化相比有多少进步之处,也无法在那种环境中发挥进步文化使者的作用。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却被落后文化所影响、同化,以至于若干年后当他们返回曾培育了自己的进步文化环境时却感到了诸多的不适应和不理解。尽管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原因对这几次内地人员和文化向西部的进入发表了许多的溢美、肯定之词,但留在事件亲历者心中的伤痕和遗留下来的诸多历史问题无可辩驳地反映了这种人为的、出于特定政治目的的、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失败。
篇5
一、新媒体展现出来的传播技术的文化特性
1、新媒体技术受到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
在人类生存和斗争中应运而生且浓缩着人类精华所在的文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性的存有物,而是作为永恒具备创造力的母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存在。所以应当在一定的文化或者社会背景中来考虑传播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要重视主导整个社会的权利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即技术的创造取决于社会主导阶级,这种技术并非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技术,却是有利于主导阶层来获取利益和价值的技术。这也就说明了技术出现是受到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在科技用语言表达之时,已经贴上了文化的标签。
2、新媒体技术包含在文化环境当中
李克特以及拉普等人将技术视为一种文化过程或者现象;法国的路易多洛则认为文化中应当包含技术;卡西勒尔则指出文化中的一部分就包含着技术。在后工业时期,文化服务和技术服务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与其说社会文化是由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推动,不如说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自身就是文化的代表,这是因为变革的本身就是意味着文化的变革。就此而言,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技术文化”这一角色,与社会文明节奏相匹配。
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1、新媒体优化了文化传播系统
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播路径和平台组成是由新媒体技术而得到拓展。在《多种声音・一种世界》一书中提到,人类从开始只是用身体的手势、姿势和声音来传输信息到后来发展到一系列的舞蹈、音乐、火光、图形、图画等进行传输信息,是孕育在文化中,文化传播进步的结果。从而得出到了新媒体发展时代,如果没有成像幻影、现实虚拟、触屏、舞台多媒体、手机、网络、无线WLAN等传输媒体设备,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那么就没有人类文化的传播,也没有历史的进步,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已经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服务。特别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融合将文化传播的路径变得越发广泛,通过多方式、多路径、多通道的传播,使得信息传输的效率越来越高,这也就将信息中涵盖的文化全方位、及时的传送给目标群体。
2、新媒体塑造了多样化的文化形态
依据“媒介即讯息”的论点来说,新的媒体形状本身就诠释了一种文化。所以传播文化的新媒体,其实就是在创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形态,特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化通过媒体技术重塑后,需要人们从新来审查、定义、接纳和了解这一文化。比如上海世博会上日本会馆,有一面巨大的未来“生活墙”矗立在“未来”主题区中。该墙体是利用了传感、触屏、无线网络三项技术而形成,在实现“墙”与人交互的同时,还将十年后的人们出行、居家、信息交流等新模式展现出来,主要诠释了人们的环境和生活的变化均是由先进的科技而带来。同时设计的墙面,也是用较为形象、生动的人与“墙”的交互模式,极易让人们了解并且深入的感知其中的文化元素。另外将3D技术和虚拟影像运用到表演艺术中,能够使传统和现代文化高度融合,其参与度和包容度也大大提高。
3、新媒体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力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新文化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例如游戏产业在韩国的形成、音乐无线产业在英国形成,动画产业在日本。我国在2005年起就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帷幕拉开,各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聚集而形成群居性模式,特别是在珠三角、长江三角区、北京、川陕等大型创意文化产业群已经形成,同时还包含了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的创意文化园区。
我国的文创产业看似发展迅速,不过与发达国家的文创产业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例如主要表现在没有足够的向导性和创新性,没有优化资源配置,乱建、重复性建设颇为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要归于有关政策和配套设备的配合和跟进上,而新媒体技术恰当的运用,将其传播和载体功能发挥出来,就能够将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1)加大多媒体开发力度,激活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比如在2004年刘三姐这个民间故事使用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包装,形成《创意・刘三姐》重登舞台这个实例中,演出时是将绿水、青山、景色、歌声、乐器、服装、舞蹈等各种类型的文化元素与“大舞台、全景式、总调控”这种大舞台不可缺少的情景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奇特的创作思路和令人感慨的视觉效果,受到一大批观众和游客的好评。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已经获取门票收入接近八千万,同时有110万受众群体,这不但拉动了阳朔的旅游业而且还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不夸张的说,该项目则是将民族艺术性、增长产业性、综合效益型和资源唯一性相融合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又比如上海马戏城“era-时空之旅”媒体梦想剧,不惜重金将充满梦幻、新奇的神话效果打造出来,并且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大型水幕、多媒体技术等高含金量的技术措施,使得受众者能够“经历”到时空穿梭的美妙旅程,因此不但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说明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不过这一灵魂也需要凭借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才能够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一文化创意。
(2)合理配置新媒体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智能化的新媒体也使我们所在的城市变得智能起来,与此同时智能文化应运而生。例如通过现实虚拟、触屏和合成这三项技术能够实现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对接,给人们未曾有过的文化感受;另外在文化旅游、会展、文化设备服务和文物保护等行业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语言表现形式,能够促使其行业的更新换代。根据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性、交流形式和工作特点,将不同且适合人们的新媒体安设其中,能够将新媒体便捷灵活的特点全方位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中新媒体的合理配置;例如推广手机支付、手机地图等功能并且人们展开实践,以及与其他终端客户持续的开展增值服务等,使人们凭借移动平台有了生活和消费的可能,这是基于虚拟空间的新媒体合理配置,而这样的配置必然会促进文化传播,使文化传播实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采取这些新媒体传播手段,能够有效的p少文化公司的创业和运行费用,并且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达到了文化产业健康运转的目的。
三、结语
新媒体统一于文化之中,又是文化传播的驱动力和适配器,因此国家不但重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且还大力支持影视、印刷、网络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媒体产业应当抓住机遇,促成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大力融合,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力大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
[2] 龙伟.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40-141.
篇6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2.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 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 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 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 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 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 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4.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 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篇7
晋商影视剧对山西本土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证明影视传播的社会功能不容小觑。首先,提升城市形象知名度,增强城市文化内涵。作为现代科技和多种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一部影视剧的创作,不仅执行着阐释主题、讲述故事的功能,它的拍摄、剪辑、合成,特别是景物选取和场景再现都体现着制作者的情感愿望和美学追求。一组组镜头下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神秘奇特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特色建筑,种种略去了城市喧嚣和瑕疵的闲适大院生活,极大地美化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文化内涵。乔家大院宏伟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乔致庸兴修的悬山顶露明柱结构的主楼,让观众们对这些宏伟壮观的名门宅院充满了向往。闻名于世的晋商宅院不仅有规模宏大的房屋建筑群,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建筑的砖雕、木刻、彩绘的精湛技艺以及所体现的深刻寓意。这些通过影视作品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令观众恨不得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白银帝国》的工艺极为考究,拍摄时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真实,影片中所用道具大多从平遥当地收藏家手中“借”用而来,可谓货真价实。《走西口》中与狼群搏斗的特效做了一年零八个月,再次提高了观众对于CG技术和拍摄用光等方面的审视水平及要求。今天人们对山西气宇轩昂、排场紧固的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的津津乐道,不得不归功于《大红灯笼高高挂》《白银谷》《走西口》中“大院文化”及“大院意象群”的展示。其次,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一座缺少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是没有感召力和竞争力的。当今,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传媒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肩负着传播优势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任。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就在于以文“化”人、以文“化”城,要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文化品牌。晋商文化蕴晋商之美、凝民族之魂,作为山西的特色文化所传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集群发展的团体意识、以德治企的管理策略、义利诚信的经营理念、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远远超越了地域性,化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骨髓,吹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田,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山西大打“晋商剧”之牌,以培育地方文化软实力、昭显城市发展硬道理,不仅抢占了城市发展制高点,而且使得“晋商文化”漂洋过海,誉满全球。《白银帝国》中的康三爷时刻把百姓福祉放在心上,用九窖的银子惠及万民,履行着“大义参天,至诚至信”的票规。《乔家大院》里乔致庸倾家荡产,为十万饥民开设粥场。朝廷出兵北伐,借银助军。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乔致庸更是不顾众人反对,为朝廷捐银逃难。当利益与责任发生冲突时,康三爷与乔致庸“先义后利”的选择在维护五百余年的晋商王国的尊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引爆了全国“晋商文化”的火热。再次,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晋商剧的热播直接引爆了乔家大院乃至整个晋商大院的旅游市场,独具地域特色的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灵石王家大院等纷纷成为全国旅游的重点。从此山西这一老牌的旅游地也紧跟时代步伐,“大院旅游”搭上了影视旅游的快车。祁县乔家大院仅2006年3月份接待游客3.8万人次,门票收入同期增长了近三倍!“五一”黄金周更是人群攒动,迎来了该地历史上的旅游高峰。(3)乔家大院地处祁县乔家堡村正中,与祁县著名的中华周易宫、延寿寺、明清街巷、渠家大院、九沟风景区等景点形成了一日游格局。大院之火也拉动了周边景区诸如平遥古城、绵山等地的旅游发展,甚至整个晋中市都从中受益匪浅。旅游景点为影视剧增添了亮点,影视剧也为旅游景点提高了知名度,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实现了双赢。影视业还拉动了餐饮业的迅速发展:刀削面、拉面、河捞面、抿豆面、揪片儿、剔尖儿、拨鱼儿、猫耳朵、莜面拷栳栳等各式面食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人们体验着《走西口》里山西人吸面大似雷声、吃面从不咬断的豪放吃法,感受到吃到嘴里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最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链。晋商剧首先激活了人们对晋商文化的崇尚与缅怀,“仁义”“诚信”的晋商精神再度从人们心中唤起。挖掘晋商文化的同时,山西的大院文化得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与熟知。无论是祁县乔家、祁县渠家、灵石王家、太谷曹家还是榆次常家庄园,这些正偏结构、上高下低的深宅大院,继承弘扬着尊卑有序的传统以及儒商的博爱仁义、中庸之道,体现着中国固有的道德和礼俗文化。与影视剧相关的报刊书籍、CD、影视插曲、文化宣传活动更是数不胜数。近年来,一系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更是把山西推上了世界大舞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华夏文明看山西”活动、“云冈国际旅游节”、“关公国际文化节”、“太原国际面食节”、“吕梁红枣节”、“晋商社火节”等有声有色、如火如荼,进一步夯实了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4)社会因有文化更加和谐,经济因有文化更具活力,城市因有文化更富魅力。山西正展开转型跨越的腾飞翅膀,以晋商影视剧发展为载体,以晋商精神走向世界文化大市场为目标,不断输出优秀文化产品,全面实现“从两手挖煤——一手挖煤一手挖文化”的战略转变。
三、关于影视剧传播城市形象的几点思考
城市形象的传播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影视作为最生动立体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将多种富含审美意蕴的传播符号完美融合在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中,于无声处胜有声、于无形处胜有形,发挥了强大优势效应,全面而深刻地践行着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推动经济、教育观众、传承文化、提供娱乐。那么,影视剧如何进一步挖掘城市形象精神内涵、充分地发挥其传播功效呢?
1.要积极主动地调动大众传媒宣传与城市形象相契合的影视剧。《白银帝国》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晋商文化的电影巨制,是晋商文化从电视剧走向电影的开山之作,刚刚完成制作就在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可见晋商题材值得肯定。该片除了依靠剧组辗转全国四省13县市的46个场景进行拍摄、奔波九个国家和地区的后期制作以及由郭富城、张铁林这样的巨星担纲主演来吸引票房之外,对于山西人来说,影片的“山西缘”更是让人觉得亲近。首先影片是晋商题材;其次,该片改编自小说《白银谷》,其作者成一是山西籍作家;再次,影片的导演姚树华和投资方郭台铭的祖籍都是山西。这种“自己人”的接近性,使得《白银帝国》成了山西人必看的影片。这部晋商题材电影尤其得到了整个山西省的高度重视:《白银帝国》于9月1日作为“2009中国•太原晋商文化艺术周”的开幕献礼,隆重上映。就在活动开幕的前一天下午,太原影都还安排了《白银帝国》的观摩会,之后针对影片的上映,举办了一场与导演姚树华及主创人员的对话专题活动。如此大力的宣传之下,《白银帝国》在山西省内各大影城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拉动了山西影视业的发展。电视剧《走西口》尚未上映前,山西省委宣传部借鉴《乔家大院》热播带来的一系列成功,意识到把影视剧转化为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由山西卫视联合央视开展了大力度的宣传活动,开办相关论坛、博客、网站,策划一些专题访问;再结合传统的报纸、杂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宣传手段进行集中式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走西口》的热播预热造势。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提出“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那么我们国家能否利用凸显民族文化的影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新价值导向,是影视文化发展中面对的重要课题。
文化软实力( soft power)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 奈在1990年3月发表的文章《衰落的误导喻》中提出。也把“软实力”明确定义为“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P11)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这些实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体现出来。
一、网络环境成为传播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
我国首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指出,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达到3。25亿,使用率提升至63。4%,远远大于通过影院、电视和购买光盘观看的受众人群。今天的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通过视听网站点播下载电影和电视剧,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随时随地收看。
以网络为传播平台,影视文化的传播方式更为多元化。借助高新科技的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平台,影像资源大大丰富的同时,上传和下载的过程却显得简单而方便,影视的传播形式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台模式,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方向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双向互动、即时传播和差异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消费需求。[2]网络环境下的影视文化传播不仅改变了传统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而且促进了新的文化群落的形成,推动着多元文化的向前发展。
二、影视文化体现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
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典型特征,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魅力和思想源泉,为中国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不竭动力。
(1)影视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借助视觉影像、声音和色彩等影视语言,表现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比如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因其色调强烈,形象突出,引来游人驻足观看,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的扩散传播,在网上也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选择的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姚明、袁隆平、杨利伟等涵盖国内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宣传片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红为主色调,画面大气磅礴,音乐浑厚激扬,通过时代广场的电子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各个频道进行播放,借助国际主流媒体影响力来客观展示中国形象,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
(2)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文化象征的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影视文化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影视传播途径,让世界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国家的朝气与力量,使影视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P11~12)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所展示出的中国传统建筑,古典的中式婚礼,写意的翠竹山水等都是华夏民族典型的文化符号;十八般武艺的武打设计,配以大鼓小鼓密集的鼓点,让观众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中国风”,通过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博大的文化内涵。
(3)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融进影视作品,能强化作品在世界影视范围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影视作品兼收并蓄世界各地文化的有益成分,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聚合传播,将有利于影视艺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断更新自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获取更多观众的青睐。
三、影视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1)美国的影视作品通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影像来传播其文化价值观
篇9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变为“地球村”的今天,大众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传播,进行着文化的整合,同时也携带着政治与资本的力量,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种文化正是由于不断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
现在越来越活跃和频繁的跨文化传播使我们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新鲜内容,校园媒介也开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例如,大学生们穿的是“韩国风”和“欧美风”带来的、款式多样的、休闲时尚的衣服;戴的是“韩国风”吹来韵有着光亮色彩的、能展现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精细幽雅的饰品;我们的手机彩铃是现在最流行的韩文或英文歌曲;宿舍墙上贴的是安在旭、Rain、张东健、金喜善等韩国影星的巨幅海报;手机、钥匙或书包上挂的是“冬日恋歌”的插图或Rain、辈勇俊等英俊韩星的小型照片;课余休闲时,我们在网上看韩国最新的浪漫爱情剧或美国现在最受欢迎的连续剧;我们模仿韩剧男女主角的流行发型和发色,现在我们最想去的城市是汉城……
追求浪漫、追求美、追求时尚、追求新形式和新鲜内容,喜欢模仿别人的东西、适应性强、价值观和审美观灵活的、代表一个时代的现代大学生正在成为吸收跨文化传播养分的主力军。我们的各类文化意识也随着跨文化传播的潮流而打破了本土文化的界限。具体说来,跨文化传播对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服饰文化意识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以后,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织品通过贸易进入欧洲,促使西欧人广泛地了解东方的古老文明。从此东方文化开始影响欧洲中世纪人们的服饰。中国织物光泽华丽的外观、豪华的金银线刺绣与欧洲人对神的崇拜心理一拍即合。尤其在l3世纪,随着西方和东方贸易的不断加强,形成了欧洲人热烈追求东方服饰的热潮,女装衣服的领、袖、衣边均出现模仿绣花的形式。因此,中国袍装和装饰对后来的西欧服装的演变和更新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对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而现在,“欧美流”和“韩流”在中国迅速蔓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常常把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衣服叠放在箱子里,成为追逐“欧美版”“韩版”潮流的主力军。
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兴起美国黑人的“街舞热”,在我们校园则引起穿HIP—HOP服饰的浪潮。在校园里,无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男生或女生,都流行穿宽大的休闲T恤、肥大的裤子和滑板鞋。几年来,随着韩剧越来越多的播放,走在校园里,身旁飘过的、一身精致时尚韩版服装打扮的个性男女越来越多。韩剧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剧中女美男俊的主角、催人泪下的煽情剧情外,还有男女主角青春亮丽的各色服饰。现在“韩国风”征服了无数年轻人,让欧美时尚成功的亚洲化。
突出自由自在的个性,即不像西方服饰那么开放、又没有东方服饰那么的过于保守,注重精美的细节处理,简约而含蓄、大方,经典又不失时尚、朴实,闲适中透露出高雅,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的休闲、舒适的韩服符合具有追求完美、自然轻松、无拘束的浪漫休闲心态的,还在校园学习生活又渴望时尚个性的现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因此,风靡流行的韩服成为了现代大学生的首选。
大学生们也喜欢佩戴韩剧里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首饰,喜欢金黄色的、剪得千奇百怪的韩版发型,还喜欢像韩剧中的女主角一样着鲜艳的眼影,抹光泽的唇膏,以此炫出自己的青春。
由此可见,跨文化传播使大学生的服饰文化意识更多样化、个性化和色彩化了。
二、对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
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这个人和那个人在餐饮上应该做出哪种选择,它指的是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指的是人们在这个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为了生存,曾发明很多加工食物的工具以及各种烹饪技巧和食用方法,并把这些技巧和食用方法利用各种符号传播给别人。也正是因为这些饮食文化的传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典故、思想和理念。
信息交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跨文化交流对各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更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长盛不衰,是因为,不仅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传播交流,同时又积极吸收海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
从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大众传播媒,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不断地影响我们的饮食文化,断地更新我们的饮食文化意识。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商业贸易传播和宗教传播是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现在各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2年笔者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中间去肯德鸡、百富、德克士等西式餐厅就餐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但随着乌鲁木齐西式餐厅的增多,西式食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在校园里,学生去装修豪华、优雅的肯德鸡、德克士、西饼屋等西式餐厅消费成了一种时尚。在各种节日里,同学们很喜欢去环境舒适、给我们新鲜感的西式餐厅,享受给我们带来新滋味的西式食品。最近,随着“韩流”热在中国的出现,各式各样韩国料理的美味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像西餐很快成为我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那样,不久,韩餐也将成为我们饮食文化意识的另一个新内容。
三、对节日文化意识的影响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节日。如圣诞节是西方人的最大节El,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最主要节日。随着各民族和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和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的日益增多,其他民族的一些节日不同程度地融进了我们的节日文化。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典型的西方国家的节日,在新疆的各民族人中尤其是年轻大学生中很流行和普及。
每次圣诞节,不论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还是其他学院的学生,都会用圣诞树和圣诞礼物把教室和宿舍装饰得非常漂亮,门和玻璃上贴着“MerryChrist.mas”的贴纸,并相互发短信来庆祝。情人节是追求和向往浪漫爱情的现代大学生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则是我们向父母表达孝心的重妻节日。总之,这些典型的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休闲娱乐文化意识的影响
篇10
媒介理论家杰姆斯w.凯利(3ames w. carey)对文化传播的概括在传播学界中的影响很大,他肯定了传播和现实之间的直接关系。凯利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交互的程序,现实在这个程序中被创造、被维持、被修复、被改变。跨国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现实的相互传送,通过传播来促进各个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理解和共存共荣。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文明各有不同,风土人情与社会习俗也因地而异。但是,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而形成的“地球村”里,美国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事业的高度发展、流行音乐的极大普及以及以商业为主导的电视节目的四处扩散,导致美国式大众或通俗文化影响无处不在。
大众媒介使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就知道天下大事,文化因此而打破民族和国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受众影响力最大的大众媒介中,影视片首屈一指。影视片的译制成为一种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译制片不仅活跃了国内影视文化市场,观众通过它们对异域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化也有所了解。麦克卢汉“媒介即是信息”的名言虽然有人认为是带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文化的威力是巨大的。影视媒介以其特有的图像方式发射出的信息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是其它以文字为主的媒介所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对引进影视片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译制力量不足导致质量低劣,特别是目前尚不能完全停止的盗版活动更加重了影片翻译中出现不少荒谬可笑之处。有的影片中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和常用语都没有搞懂。例如,最近从影视网络上看到的《我的妈妈是间谍》这部影片,几乎每一句对话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这里只举几个具有过分错误的例子—
单词方面的有:
“犹太法师,,(rabbi)译为“瑞派,,;
“恶心”(gross)译为“盖瑞斯,,;
“职业”(career)译为“韩国”;
“求婚”(propose)译为“故意,,;
“间谍小说”(spy novel)译为“西班牙小说”;
“怀疑”(suspicious)译为“敏感,,;
“打扰”(disturbing)译为“怀疑”;
“就是这样/仅此而已”(period)译为“经期”。
词句方面的有:
“他在谈论中用了‘我们,这个词,说的是复数形式,,("he used the word `our’, talking in plural")被译为“他用了几个小时在谈别的事情”;
“我的女儿在编审他的书,,(my daughter is editing his book)被译为“我的女儿喜欢看小人书”;
“我妈连碟片播放机/录像机都不会使用”(my mother can’ t program her vcr)被译为“我妈不是特工”;
“你收到我的佛像了吗”(did you get my buddha?)被译为“你来做强盗的吗”;
“子弹不是个好东西”(bullet is bad)被译为“你是个混蛋”等等。
再如在《矮子当道》这部影片中,把“开车”(behind the wheel)译为“在车轮后面”,把“美国国税局”(irs)译为“航空公司”,把“不要误解我”(don’ t get me wrong)译为“别把我搞混了”,把电话地区号码((zip code)译为“链子的密码”等。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映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译文质量的检验是建立在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理解的比较之上。只有在译文被译文读者理解的情况下,传播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做到向译文读者正确介绍他国文化,译者对译文的正确翻译与解释是举足轻重的。遗憾的是,除了众多译制影视片中出现的严重错误之外,不少书籍的翻译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些专业书籍的翻译,造成汉译书籍也会使入“看不懂”的局面。下面以《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为例,试将其中的一些译个比较:
原译文:“一则高度组织的消息没有高度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或选择性。”(第53页)(原文:a highlyorganized message does not have a high degree of randomness, uncertainty, or choice.)
比较:在一则组织高度严谨的消息中,任意的、不确定的或可选性的成分不会很多。
原译文:“香农和韦弗的另外一个主要贡献就是消息中包括了嫡和冗余的概念。为达到有效的传播,两者之间就应保持平衡,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第47页)(原文:other m句or contributions areshannon and weaver’ s concepts of a message composed of entropy and redundancy and the necessary balancebetween them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while offsetting noise in a channel.)
比较:香农和韦弗另外的主要贡献,是他们提出的有关消息中包含了嫡和冗余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需保持必要的平衡并消除传播渠道中的噪音以获得有效传播效果的说法。
再来看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经典著作中的两个例子:
(a)原译文:“大人物—即使终其一生照例都是通过一种虚构的个性而广为人知。由此,一个老生常谈也不无道理:仆人眼里无英雄。在仆人和私人秘书看来,他们只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常常沉溺于自我虚构”(第6页)(原文:great men, even during their lifetimes, are usually known to the public onlythrough a fictional personality. hence the modicum of truth in the old saying that no man is a hero to his valet.there is only a modicum of truth, for the valet and the private secretary are often immersed in the fiction them-selves.)
比较:(关于)大人物,甚至是当他们尚在人世之时,他们为人所知的一面通常是经过虚构化了的人物个性,这说明了“仆人眼里无英雄”这句老话中含有的真实性的成分很小,因为他们的仆人和私人秘书自己也往往被置于虚构化之中了。
(b)原译文:“我们不得不从政治上去应付的这个世界,即产生于想像,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第23页)(原文:the world that we have to deal with politically is out of reach,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
比较:我们必须以政治手段对付的这个世界,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4-0130-02
1 引言
2008年4月24日,新华社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规定,《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这意味着报刊、广播、电视的政府报道与信息披露将有法可依。从此,中国的政务信息公开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
《条例》后,新闻媒体纷纷予以重点报道与评述,可是,出发点都是从百姓的知情权角度出发,而很少有认识到这个规定其实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新闻传播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大众传媒的核心是内容,而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政府信息,因此,这一条例的受益者首先是新闻传播行业。
《条例》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新闻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涉及到政府或与公众有密切关系的事件,这样就有利于新闻工作者进行舆论监督。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媒体的联动对传播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2 案例
(1)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报道。
2003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非典”疫情,我国也没有幸免。在“非典”前期,从局地到全国范围内的大爆发,死亡人数很多,因为没有及时通报及防范,造成民众恐慌,而在后期,因为政府对“非典”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和强化,人们心中的恐慌消除了。“非典”疫情,本质上是由卫生系统政府信息的公开不够所酿成的,使得关系到全国各地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地,甚至被故意屏蔽或歪曲、淡化了,主管官员在大众传媒上公开亮相矢口否认疫情的存在,结果客观上扩大了疫情的传播,延误了防疫工作的进行。
(2)灾害性突发事件的报道。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各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可是,印度洋沿岸各国政府又做了什么?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周围所有国家的地震仪都记录到了,远隔重洋的美国也记录到了。但没有一个国家立即通过媒体向民众公布。泰国的气象局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要海啸警报,会上意见不一致,会议结果是默不作声。泰国政府要是及早的海啸即将到来的信息,印度洋的那次灾难所造成的损失是不是能缩小一些呢?!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3)公众所关注的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现场会,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第二天,某论坛出现质疑虎照真伪帖子。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的质疑,并引发全国性关注。越来越多质疑的同时,陕西省林业厅相关领导也坚定地表示虎照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事件到时,植物专家以及周正龙都表示“愿以脑袋担保自己所说的是真实可信的。”11月7日,上午,曾多次铁道部的法学硕士郝劲松向山西省定襄县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状告陕西镇坪县农民周正龙伪造华南虎照片。此外,因国家林业局不予受理其就“华南虎照”提起的行政复议,12月10日中午,郝劲松又正式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提讼,状告国家林业局。郝劲松在诉状中表示,作为纳税人,原告享有从政府获得真实信息的权利,也享有拒绝政府提供虚假信息的权利。“华南虎”事件因为政府信息的不公开愈演愈烈。如果国家林业局对“华南虎照”进行论证和鉴定,给公众一个正确和合理的答案,就不会出现网络上无休无止的争论甚至是谩骂。久拖不决的“华南虎照”事件因为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信息的不公开。不仅重创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既然政府信息公开是有必要的,那么它有哪些好处呢?对新闻传播活动又有哪些影响和意义呢?
3 讨论
政府信息的公开,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平台,是官方新闻媒体。因此,信息公开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意义非同一般。
(1)让有关部门重视记者的新闻采访权。
信息公开有助于争取记者的采访权利,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保护新闻记者方面的法律,对于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利的保护处于空白状态,新闻记者被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拒绝采访甚至被殴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形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司法适用,可望从这寻找一条保障记者采访权的途径;那么,政府部门该如何对待记者的新闻采访权?采访是记者的权利,记者有权利了解信息,同时记者也有向公众提供信息的义务。
(2)有效制止流言、谣言的传播,洁净新闻人的心灵,同时也能促进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
2004年2月10日《羊城晚报》首次“广东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例”新闻时,谣言、传闻就散布的到处都是了,“小道消息”接连不断。据广东媒体调查,此前市民有关非典的信息来源有80%是从手机短信、互联网和人们口头传播的。好在权威媒体迅速站到了“抗非”的前沿,用大量而准确的报道很快遏制了传闻和谣言,稳定了人心。面对谣言的盛传,需要政府畅通、透明、公开、权威的信息。就三年前的非典疫情来说,一些地方传媒的教训是深刻而沉重的。对恐慌传言的控制政府的信息是最权威的,政府的公信力对于恐慌传言的抑制有很大的作用。政府公信力强,政府的任何声音均会成为及时消除恐慌传言的镇静剂。发展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有效制止流言的散布和广泛传播。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各级政府向社会政府信息。
篇12
一、引 言
信息化无处不在的当下,电视媒体的发展逐渐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与手机等新型媒体,电视媒体与新型媒体的差异显现,新型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市场活力,电视媒体具有新型媒体所不及的舆论公信力和引导力。电视新闻若想增强竞争力,获得市场份额,必须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权威性、现场感等特点和优势,并且对互联网等新媒体中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才能使其重新成为舆论监督的引领者。
二、新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分析
众所周知,社会舆论界对新闻媒体播报的新闻所引起的关注、产生的反响、激起的共鸣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理解成媒体或者媒介借助一种特定的传播手段向广大的受众传递相关的信息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力度。让广大的受众及时准确地得到信息,同时受众可以理解并准确地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传播,就是媒介影响了的基本目的[1]。虽然影响力有大小之分,但是如果新闻媒体播报的新闻毫无影响力,那么这样的新闻媒体是不可能生产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影响力不但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同时也更加注重传播的结果,而媒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则是证实这一结果含金量的主要指标,传播力越大产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反之则亦然,所以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同时影响力的大小还与感召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媒体的影响力越大则所具有的舆论动员的力量也就越大,这时就可以利用其自身具有的感召力将聚集在媒体周围的受众召集起来参与相关的社会事务,从而对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影响。当然,只通过一两次干预是无法形成这种影响力的渗透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实现。舆论的影响力不是现在才形成的,更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独创的,而是为了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从古至今各个国家、社会团体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都极为重视舆论影响力。
三、在媒体融合时代积极提升电视新闻传播舆论影响力的策略
1.不断优化新媒体融合时代中电视新闻媒体选题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电视受众的思维意识越来越强,电视媒体与新型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新闻要在融媒体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其优势。热点、焦点以及难点问题是电视娱乐监督必须面对的问题,山西电视台《民生大接访》栏目已经在这方面率先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同时其也开创了电视媒体与紧密结合的先河。正是因为问题一直处在矛盾较多、政策性极强舆论监督下,使其一步步地演变成了舆论监督的雷区[2]。本来一些很小的案件,但是因为其受到了地方利益的保护而成了难案。随着电视媒体的全面介入,不仅将原有的事件格局全面打破,同时使部门也有了可以传话的嘴巴,并且让电视媒体的记者队伍深入到老百姓当中,不但全面地了解了矛盾产生的根源,同时还将群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基层,而且激发出了民众对公共事务关注的热情,并自发形成互动。由此可以看出,电视新闻在选题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小故事承载大问题的作用,要求记者必须用鲜明的问题意识形成自己的问题单,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电视新闻媒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不断地增强新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媒体的时效性
建立网络舆论检测机制,毕竟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社区、微博等网络资源发现舆论监督线索,同时电视媒体还可以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监督与参与。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必须具备敏锐的发现舆论监督热点问题的能力,已经发现问题后及时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的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反之如果社会热点已经通过网络大肆传播、人尽皆知时,再跟进就已经为时已晚;在面对重点的热点问题时如果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则会使观众失去观看电视节目的兴趣。所以要求电视媒体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主动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督,从而保证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信息的一致性与及时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舆论监督传播的速度与效果,同时要求参与采访的记者在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及时与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只有电视充分地对网络平台加以利用,才能顺应目前媒体新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利用相关新媒体的技术对监督信息进行动态的跟踪、更新和披露,从而实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互动性与电视新闻的深度和专业化、权威性的紧密结合[3]。并且电视媒体还必须直面网络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应该全面地对网络监督的群众基础与及时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虽然网络监督有其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其监督真假程度还有很多问题,不能真实反映信息原委,而众多的虚假新闻几乎都是通过网络流传出来混淆视听的。因此在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动时,必须要保持清晰的立场与准确的判断能力。同时还要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强化其政治素养与责任意识,并且对网络监督所涉及到的事实进行及时的审核,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筛选其中最有报道价值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
3.借助新媒体发展契机,提升与受众的互动性
利用新媒体实现舆论监督的目的,随着网络运营的不断普及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更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将网络作为了解新闻的首选媒介,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身对社会以及相关事务的观点与看法。互联网在当前的传播中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手段,成为群众参政议政以及真实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已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信息传播中更加顺畅了传播通道,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更好地对我国当前民主政治提供民意直通车。而电视新闻这种较为简单的传统传播模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其收视率和受众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外,以往电视新闻的市场正在不断被网络新闻所吞噬,电视新闻市场在这种环境中,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分析自身优劣势,转变电视媒体的传统观念,只有在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前提下,并且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在目前媒介融合的全新形式下,发挥自身优势确保电视媒介的市场地位。
4.借力新媒体发展潮流,拓宽电视新闻传播渠道
目前正处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不对等的矛盾和经济扩张使得突发事件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日趋高涨。相关的利益团体在社会语境中也出现了更多的利益诉求,从而使舆论表达越来越分散,这些对于目前以电视为主导的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媒介语境之下,才更加需要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营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舆论监督传播形式,不然就会严重地削弱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作用[4]。没有话语权就无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因此只有将自己权威的新闻网站和相关的论坛迅速的建立起来,并且通过构建相关的网络平台进一步优化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才能从根本上掌握舆论的话语权以及主动权。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电视媒体已经意识到融媒体的趋势下网络互动平台的重要性,其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而这也是电视新闻充分利用新媒体应对舆论监督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舆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5.借助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
高科技时代,信息迅猛发展,舆论环境宽松、媒体竞争激烈,传播方式多变,电视新闻的发展遭遇巨大挑战也面临历史机遇。要适应日新月异的融媒体发展环境,电视新闻在运用网络平台之外,还要预见性地对融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对互联网的发展格局进行准确定性。要本着做强做专做优的原则,搭建电视人才梯队,更新电视传播理念,创新电视传播方式,拓展电视传播渠道,打造电视传播平台,用新的机制、活的形式抢占互联网优势,发出传媒主流声音。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要基于实际,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术,以活动为抓手,突出传播特色,提升社会影响,实现传播作用与导向作用相统一。
四、结 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广泛应用,我们正处在社会经济与网络数字技术高手层出不穷的发展阶段,电视新闻传播行业受到融媒体的冲击正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电视新闻要占领市场,增强竞争力,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采取创新战略和有效措施,与新媒体进行共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发展的机遇,而这也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繁荣发展的最有效的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璐.新媒介情境下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发展思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篇13
郁玉英(1973-),女,文学博士,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江西吉安 34300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0CZW027)的阶段性成果。
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作为联结传播主体、受众、传播客体之间的纽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整个传播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文学传播一般的方式、途径是:一种传播媒介承载某一传播客体——“某人/某作/某类文学样式”,通过主体的传播指向不同的受众群体,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但在文学传播方式途径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传播媒介不仅起着简单的载体作用,它同时能更有效地促进“某人/某作/某类文学样式”的传播。传播客体也不仅是单纯的被传对象,它同时是传播“他人/他作/他类文学样式”的催化剂。客体和媒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导致不同寻常的影响和效果。本文拟探讨文学传播中的这一特殊现象——共生。
共生论最初是用于描述生物领域的生存现象:“共生双方通过相依为命的关系而获得生命,失去其中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生存。生物界的这种相互依存现象反映了生物界的存在本质是共生。”自1879年德国医生、著名的真菌学家DeBary(1831-1888)提出共生论后,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领域。
宇宙自然中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为其他事物的存在提供前提和条件,因而共生论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范畴。借用共生论的说法,文学传播中亦存在类似的共生现象。某位作家及其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局限于“某人/某作/某类文学样式”这样的模式而流传,而是通过依存于“他作/他类艺术样式”,藉其他人的创作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在这种现象中,“他作/他类艺术样式”对某人作品的引用和借鉴为“某人/某作/某类文学样式”的传播创造着新条件,而“他作/他类艺术样式”也会因效仿、引用、借鉴某人作品而增添艺术魅力,扩大知名度,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当然,因为文学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此处的共生现象与生物学中的共生稍有不同,那便是不存在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的问题。
文学传播接受中的共生现象通常有以下两类情形:
其一,同类文学体裁中的共生现象。这类共生现象一般表现为创作型读者以原先存在的某作为范本,创造新的作品的同时保留原作的主要特征。古典诗词中的唱和即属于这种共生现象的典型代表。通常,原作或因为具有艺术创作上的典范性而导致他人的效仿,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便由于它“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逸气浩怀超然乎尘垢之外”,而“新天下耳目”的开创性而成为诸多词人效仿的典范之作。另外,也有的创作型读者可能出于情感、兴趣或娱乐目的唱和某人的作品。譬如,南宋末刘辰翁追和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的原因就在于原词凝聚着强烈的故国情思,深深触动了刘辰翁。他在《永遇乐》(璧月初晴)序中说到:“余自乙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词情不及,而悲苦过之。”此现象中,在新作的创作和流传时,原作借此也得到传播,而新作也因为和原作的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