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践活动自我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爸,回来把债还清,我们一起生活”
“爸爸妈妈,我想和你们去温州”
“爸爸,我想你,你快回来”
郭子溢:
九岁,自身体质较差,性格较为孤僻。从出生开始他的父母便为了经商而将他寄养在别人家。而就在两年前,由于生意的失败,子溢的父母又将他寄养在他的姑妈家!
陈世艳陈青苗姐弟:
姐姐陈世艳、十二岁,弟弟陈青苗十一。父母双亲均不在家,二人现与外公外婆同住。(婆婆称,其父已另组家庭)。而他们的母亲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独自在青岛工作,已有一年半没有回家了。所以家里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只能勉强过日。他们的父亲在五年前离家,更换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断绝了与家里的一切联系。
这是我们调查的案例中,平常的几个。他们失却父母的关怀,接受生活的洗礼中,不管有多少的委屈不易,我却坚信他们将茁壮成长健康成长。但此行中我也感到了遗憾,感到了看不到未来的悲哀,让我为之心痛。他就是蔡亮。
篇2
1.2提高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这个词,很早就被提出,但大部分的师范类高校则是近几年才加入《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这一门课程,这个也是导致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较弱的原因之一,而且在大部分教学质量较低的在职语文教师中大多数是老一辈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素质很多都与我们现代要求的专业素质脱节,所以则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培养教师树立符合现代教育事业要求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2更新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的内容是对知识的传授,只有充分掌握知识,才可能对知识进行传授,同时把握好教学的技巧、方法和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下也提供两点来简单阐述。
2.1更新教学知识: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语文教师总是犯一些知识性上的错误,如字词写错了,拼音写错了,或者在分析文章时,分析的方法出现错误,这些都是因为教师对课本知识不熟悉而导致的,因此在职的语文教师必须不停地更新他们的教学知识,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正确记忆和理解,此外随着教材不停地改版,内容的删减和增变,还有对语文知识量的不断扩展,所以教师除了更新教学知识外,还必须增加关于语文教学上的其他专业知识,并要融会贯通地用于课堂教学上,这样才能深层次地提高教学知识。
2.2提高教学质量:评定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课堂教学效率和活跃度,而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较差的原因往往也是因为课堂效率较差和课堂气氛沉闷,造成这个原因的理由有很多,其中语文这门科目的教学特点则是最重要的理由。
3教学经验中的自我反省和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总结
针对在职的语文教师教学质量降低的现象,教师不仅仅从外在客观的原因分析,更应从自身内在的原因好好分析一下问题与原因,而且必须是在现实的教学经验中分析,以下提供两个例子,进行简单剖析。
3.1在教学经验中自我反省:出现问题后,正确的做法是进行自我反省,而针对语文教师而言,就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而言,可以说,每个语文教师的缺点和有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自身的教学经历中自我反省,才能准确地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先进行教学质量的自评,自我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接着好好地整理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上的错误与不足,这些错误和不足是如何造成的,自己是否正确地处理好,之后的教学中,是否还犯过这些错误,是否有完全改正,然后会想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教学经验,并认真思考这些教学经验的作用与实践活动,最后则是进行实践活动。
3.2在教学实践中自我总结:上面已提及在教学经历中进行自我总结,而下面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总结,教学经历指的是从事一段教学活动时间,而教学实践指的是在从事教学活动,它针对性地指向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等,善于总结才能更好从事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在每一次地课堂教学上进心自我总结,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的知识点讲解、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效率上进行总结,在不断自我反省和总结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和有效化的做法与措施。
4定期开展教师培训课堂、讲座和座谈会等
为了提高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但除了让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外,还需要借助一些教学资源,对在职语文教师进行职业再培训。
篇3
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我坚持先由学生自主设计主题方案的做法。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如学生在上完科学课观察树叶后,对树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致要求教师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树叶。我安排了一课时让学生对这一主题设计了详细的方案。课上,我介绍一些简单的树叶知识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组合小组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并及时进行了交流、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结果全班自主分成了八个小组,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方案。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立了活动的方案。
学生设计的主题活动中,都有好多活动项目组成。如“走进铁城文化”,有的小队提出要在学校橱窗内布置拍摄的照片和绘画的作品,有的小队提出要开诗歌朗诵会,有的小队提出要请老师协助拍摄走访的过程。这些活动,需要诸多的准备工作。我只为学生出一些点子,给予适当的帮助,所有工作均让学生自己去准备。例如,各个小组自己创作绘画作品制作小报;小队自己选择朗诵时间,布置好活动场景,邀请同学;小队自己聘请电脑老师拍摄,在导师帮助下合成……各个小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个个兴致高涨,忙得不亦乐乎。
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个活动也是成功的。例如,在“走进铁城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在成果汇报课上,各小组展示出来的东西让我大吃一惊,直叹我以前低估了他们。他们有的绘声绘色地朗读了收集的有铁城的诗歌,有的展示了制作的小报、拍摄的照片,还有的讲了自己的活动感受……汇报课上,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就连平时胆小内向的、因学习成绩差而自卑的同学都敢上台来露一手了。
让学生参与总结,能使学生在总结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认识到不足,不断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总结可先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升华。如“走进铁城文化”成果展示课后,我说:“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你肯定有许多感触吧!例如,通过活动,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困难?小队合作愉吗?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同时,也让老师和同学分担你的忧愁。”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谈了是如何得到导师帮助的,有的谈了活动中的收获,有的谈了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有的谈了自己的遗憾等等。之后,我发下一张“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小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评价,使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更大效益。
二、发扬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
主题实施可分为确定研究阶段和实践体验阶段。前者要求师生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讨论等途径,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确定研究方向。后者指导学生搜集、分析信息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观察、实验、自然和社会考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程序,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劳动基地、网络等资源,搜集处理资料,去伪存真,筛选出对本课题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作好研究日记,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使学生学会从各种调查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观点,撰写报告、制作科技作品等。并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使学生共享研究成果。学生的组织形式可以自由结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能经常主动与他人交流探讨,学会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1、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好多学生刚开始对这一课程很迷茫,不感兴趣。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变成“礼物”送给学生呢?首先我打破教师讲,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干、自主地学。其次,我给学生自,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开展活动,如“美丽的校园-我的家”、“树叶的研究”、“走进铁城文化”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有关社会、自然及课本延伸出来的主题。因为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开展起来学生比较主动。第三,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与帮助,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2、给学生足够的援助。
若要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强调教师的教学主导性。教师的教学主导性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力保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以适当的、积极的援助。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表现在: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的目标,启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彻于学生活动的始终。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援助是举足轻重的。
3、关注学生的评价
篇4
在长期的传统数学解题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少教师往往通过布置学生大量练习题来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中见“真经”。而并没有科学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所解析过的练习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反思与梳理,通过反思与梳理提升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与层次,通过反思与梳理增强对诸多练习模式的深度认识,通过反思与梳理获得较为科学有效的钥匙套路。多年来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反思解题是有效提升数学学习质量与效果,提升数学解题技巧与技能的重要思维策略,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较为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夯实数学基础与数学解题基本技能。
一、积极引领学生通过自我设问反思数学解题基础
在高中数学解题实践过程中,自我设问是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学生加强数学知识体系认识的一种方法,是一种非常有助于厚实数学基础、增强数学解题基本技能的良好思维习惯,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探究和深入剖析,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品质与层次,还有助于学生不断总结解题经验和教训。比如,在解题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设问:“这道习题的惯例求解过程是这样的,是否还可以找到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加以解题呢?”、“在解析这道习题过程中,我怎么会出现这种思维定势呢?我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本道习题考察我应掌握哪些数学知识点?”、“本道习题所关联的数学知识涉及到哪些?”……。如此通过自我设问,促使学生学会从更高数学思维层次理解与分析数学知识,有助于促使学生自主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有助于提升他们数据思维品质。
例如,这道习题“一元二次方程x2+kx+2=0有p、q两实根,而且存在(p/q)2+(q/p) 2≤7,试求解实数k的取值范围。”由这道习题可以引领学生学会分析原题进行自我设问:“这道习题考察的关键知识点是什么?”由此将关注点聚焦于“韦达定理”,从而引出“p+q=-k”与“pq=2”两个式子,继而将其代入(p/q)2+(q/p) 2≤7不等式中,等到(k2-4)2≤36,由此获得本题的答案。
二、积极引领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反思数学解题方法
在高中数学习题解答实践过程中,积极引领学生加强自我总结反思解题基本思维和基本套路,可以非常有效地促使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认知深度,有助于综合总结与梳理出习题解答的多种思维、多种策略和多种方法,有助于巩固传统一般性数学解题技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数学解题技能。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习题解答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入一些经典的数学习题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继而给他们讲授多种典型解题方法,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总结解题思维规律,获得对应题型解答的技巧,从而总结出一些较为常用的解题方法,比如,归纳法、待定系数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配方法等等。并总结出知识迁移思维、数形结合思维、分类讨论思维、函数与方程思维等等诸多经典数学思维。
例如,对于这样一道习题:“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之间的关系满足‘∠A+∠B=2∠C’与‘1/cosA + 1/cosC = /cos B’两等式,试求出cos[(A-C)/2]的值”。对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相关定律进行总结梳理,比如,通过梳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可以推导出∠C为60度,于是∠B的数值可以由∠A来表示,即引入“换元”思维,得到∠B=120-∠A,接着再联合“1/cosA + 1/cosC = /cos B”等式进行求解,逐步导出cos[(A-C)/2]= /2。
三、积极引领学生加强自我评价反思数学解题技能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以积极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学评价,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样,对于数学习题解答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加强习题解答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与解答数学问题的动力,有助于提升数学学习的精神内涵,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兴趣性与自主性。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数学解题实践教学活动中,在注重引入多元化课堂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应积极引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地。例如,对于某一道习题的解答过程,自我评价对习题的审题是否科学与高效,对习题解答过程所引入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解题的套路是否科学、合理与规范,验证解题的整个过程的正确性来确保最终答案的正确性,等等。由此不断拓宽数学解题中的反思途径,促进探索解题规律能力,不断拓宽数学知识面与数学钥匙技能。
综上,高中数学习题解答离不开反思,离开反思必然导致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解题技能难以有效提升,离开了反思便难以有效促进数学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只有加强解题反思,才能促使演对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与“融会贯通”,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与把握,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数学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一.活动回顾—活动流程
1.由班委团委进行活动场地的相关布置。
2.由班长进行开场白,宣布总结会正式开始。3.由班长(即班级督察)对“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俩周以来我班的整体情况(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4.由6班督察对我班“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以来的整体情况(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5.由班上同学自由发言,就我班“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以来自己的主观和客观的看法和观点发表演讲,总结会上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言,各抒己见,会场气氛活跃。
6.最后请校学生会自律委的代表发表讲话,针对我班“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俩周期间作出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7.班长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7.总结班会结束,清理教室。
二.总结班会总结的相关内容
(一)做好相关宣传,做到全员参与
为了使总结班会能够顺利进行,班委团委在班上进行了大量宣传工作,使全班同学了解这次总结班会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本次总结班会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准备相关材料并进行说明
使全班同学深刻了解到本班同学自“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俩周以来的具体详细情况,并邀请校学生会自律委代表和6班督察发表总结讲话,确保学生对俩周情况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由本班同学自由上台发言,谈谈对这实践课的看法以及自身感受。
(三)总结班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校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我班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下,这次总结班会取得了较显着的成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活动实践课的认识。
三.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这次总结班会的各个阶段都比较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材料计划等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以及充分的准备,这次班会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我们在开展之前就写了详细的活动策划书以及活动部署,并提前准备好了上台发言的演讲稿。
2.全体同学的密切配合
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是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如校学生会自律委代表和6班督察的协助;在自由发言的阶段,同学们的积极发言,使的现场形成比较活跃的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和互相学习。
3.活动影响较大
在同学们的自由发言阶段,他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包括自己的经历和感想等,这次总结班会过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较好,感觉学到了很多并且都有更多的信心去迎接下周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
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反思了不足之处:
在同学自由发言阶段出现了短时间的冷场情况,使得同学一度处于尴尬的氛围中,这是没有考虑到的一个方面。下次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做出更完善的计划书,不让这种情况再发生。
经过这次活动,我觉的:
篇6
1.学生的愿望与兴趣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这就是探究的愿望。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对于家乡的河流污染感兴趣,经过研究,得到河水污染的原因,从而感受到母亲河面临的危机,提出了如何保护母亲河,从而引出主题《家乡的母亲河——芦苇河》。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抽象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选择较为生动具体的主题以及相应的材料,如文字、图片、声音等,便于学生感知、理解和操作,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
3.知识经验
学生的知识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补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结合以上这几方面提出的主题,在付诸实践活动时,学生会觉得他们是在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是由教师来突出活动主题,在提出活动主题之前也应该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调查,以便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二、开展活动的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的感情受到一定的激发,都有开展活动的愿望后,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的点拨、计划的制订与调整等方面。
1.密切关注学生困难,及时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除了明确自己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任务有哪些方面外,还必须结合具体任务教给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操作时能“有的放矢”。
2.学生活动方式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而一个具体的活动,又往往是由搜集信息、资料查询、调查采访、资料汇总整理、成果汇报等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怎样在一定的条件下,顺利地开展活动,这就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并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分工与责任。如我班学生在开展《芦苇河的贡献》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之初,我指导他们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于是组长根据组员的性格和特长分为了版面设计员、抄写员、拍摄员、资料搜集员、资料整理员,同时全组成员以手抄报的形式共同进行汇报。这样的分工当然还显稚嫩,但由于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他们组的活动也就有足够的可能开展顺利。但老师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办事持久性不够,要做好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且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三、指导学生选择记录方式和成果汇报
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最终要以成果的形式保留下来,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呈现方式记录这些过程及体验。我们采取的形式有拍摄的照片、活动过程的录像、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数据统计、编手抄报或电脑小报、制作实物、部分资料作成幻灯片展示、活动感想的文字记录、漫画、诗歌(小品)的创
编等。
在几次活动成果的汇报中,我发现学生展示的往往是他们成功的一面,而对于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失败完全回避。但是正是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丰富了他们的阅历,也是他们印象最深、最能引起全体活动成员共鸣的,所以教师要重视让学生把过程中点滴的体会(成功的或是失败的,高兴的或是难过的、顺利的或是曲折的、兴奋的或是苦恼的)随时记录下来,以便在汇报交流时,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掩盖后的美丽。
篇7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个月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一个月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每一天,捧着厚厚的问卷,怀着一份份坚定的信念,我们在烈日下奔跑着。感谢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们在这过程中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不少。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篇8
现在的家长非常宠爱自己的孩子,又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虽然也很努力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但往往忽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普遍轻视劳动和社会实践,使得现在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过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自主、自信的能力。再加上学校普遍关注升学率,追求升学率,从而造成高分低能、文凭高能力低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精神,导致自尊、自信程度不够。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担忧。有关资料显示,以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长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长短、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长短相比较,我国与其他先进国家差距非常大。先进国家学生比我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劳动、体育锻炼要大若干倍。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落实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踏踏实实推行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我们劳动实践教育总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来看,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以及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对学生的自主、自信、自尊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信是指一个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有理有据的自我肯定。自信程度与一个人参加社会活动,从事社会工作的积极性密切相关,没有自信就会自卑,其积极性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能的、低效的积极。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一个人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自信的表情、手势、每一个自信的话语都能不断强化自信在人们心中地位的确立。
自尊是指一个人不卑不亢的自我肯定、自我尊重。既不能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的欺骗和侮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人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人的尊敬并感受自尊的快乐。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比较能接受个人的不足之处。
自尊、自信形成的关键在自主,自主意识越强自尊自信意识自然也会增强。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确立学生的自主意识
总校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开展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即从被动接受参与活动(自在状态)到愿意参与活动(主动状态),最后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意识状态),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如在小学高年级的环境保护课程中,我们设计的教育活动形式是在登山赏景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教学形式,刚开始并不知道教师带他们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只是被动地跟着队伍前行。这时他们处于自在状态,大多数精力都被用来观察、欣赏山中美景。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们逐渐进入主动状态,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整个行进路线是经由我们教师精心设计的,随后就可以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所以学生们能很快入境。当他们面对无知村民乱砍滥伐的真实场面时,自主意识被真正唤醒,环境意识最终扎根,甚至有些同学想尽办法要积极采取措施制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我区实验中学初一(1)班吴奇同学在自我评价表中写道“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体会到了她的心跳、她的体温,我们陶醉在其中。但令人遗憾的是以往清澈的小溪快要干涸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被破坏了,看着被烧焦的树干我们心痛不已。”在种植实践和养殖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体验劳动真正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他们在自我总结中都表示,回到家后一定会更加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想办法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可见,学生们的自主意识一旦被唤醒时是多么的令人欣喜。
二、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自主意识增强的基础上,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自主能力是学生自我教育所努力要造就的一种能力。我们在教学当中注重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引导学生会客观地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心理素质。
现在的中小学生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然而因为独生子女居多,普遍存在怕吃苦的“骄”“娇”二气,缺乏独立自理,动手能力差。针对学生的这些弱点,我校精心设计了家庭烹饪课程,学习理论少而精,实践训练的时间相对多一些。为了满足学生求知欲强的要求,教师尽量用启发式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经过充分地实践后,再组织学生分组竞赛,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团结协作程度将直接影响集体的荣誉,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很多学生在自我总结中都提到难忘家庭烹饪课堂上的互帮互助,手工水饺制作必须是分工合作,使他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必要性。吉林市二十九中学初一(4)班的冯玲同学在自我评价表中写道“我们每六个人一组,所有步骤都由我们自己完成。我们在自己的劳动中既感受到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乐趣,还可以吃到自己包的饺子,虽然这饺子并不是很美味,但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认真与专心致志。”也有很多学生提到了内务整理课程使他们掌握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回家后一定要给父母尝尝他们自己包出来的饺子,看看他们叠出来整齐的被褥。
三、创造条件为展示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搭建平台,增强其自尊自信
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要通过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学活动来锻炼和培养的,学校和教师还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主角,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开展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实践证明,我们为学生们安排的晚间联欢会、趣味运动会和成果展示是目前为止最佳的展示平台。我们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精心设计积极准备,自主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在学生参加实践教育活动的思想、行为变化反馈表中,总校教师看到:一位二十九中学的初一的女生认为自己平时比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不善于与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交流。但是她在晚上的趣味运动会中的某项活动表现突出,公布比赛结果后以精神奖励代替物质奖励,要求这位女生的班主任亲切拥抱一下这位女生。这一拥抱彻底打开了这位内向女生的心扉,使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认为自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觉得老师都很亲切近人。还有一位同学说:在这三天我们脱离了父母的唠叨,摆脱了学习的紧张,开开心心、痛痛快快地放松了三天,不仅增进了友谊,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懂得了要更加珍惜粮食、珍惜资源,哪怕是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滴水。这样的例子很多,有很多学生在联欢会、运动会和成果展示上懂得了自尊,找到了珍惜、自主意识增强了,自主能力提高了。
多年来,我校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自主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从锻炼自我、培养自我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篇9
我在三年的技校学习中,我认真积极参加每次实习,锻炼了自我的技术,受益匪浅。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老师也对我也是非常的喜欢,参加多次比赛,在焊接专业中小有名气,在我的不断努力中终于拿到了我应该得到的结果,我以优异的成绩那到了高级证书。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在这三年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三年技校生活,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
总之,三年的技校生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期间通过理论化,技术培养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一心一意的把我的焊接专业做的更完美。如今我有信心打败所有的困难,努力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奋斗。 加油。
技校毕业自我总结范文二 经过三年的技校生涯,从中成长了自我,如今是将学业划上圆满句号的时刻,带着这一份成绩我将走向社会,以下是我的自我评价:
在校期间,校园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定的基础。我思想上没有技校生的厌学情绪,积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不无故旷课,早退,有事及时请假,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管理。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表现、进展和变化的评价。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肯定或是否定的判断,更是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表现、收获,以及他们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在整个课题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由以下一些方面组成:对活动中问题的提出、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活动实施中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交流能力、作品设计制作与展示、活动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的评价。
二、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1. 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因为,在研究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体验,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教师要通过引导自评来让学生不断地自我反思与总结。同时,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自评的过程,还要重视学生自评的结果。
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互评,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常常出现,无论是在选题阶段,还是在中期指导阶段或者课题总结阶段都需要。在教师或学生个人的组织下,学生对其他同学或活动小组的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同时,提高了评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认真观察倾听的能力,同时,也给受评议的同学或小组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
在小组活动中,可以是学生之间互评,将评价项目和标准等制成表格形式,由学生互相评价后填写;或由组长主持互评活动,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提出观点或意见,师生合作,完成评价。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在小组中充分进行自我展示,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互相激励和提高。
2. 家长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及能力等方面来自家长的信息,同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在学生活动开展的前后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家长对此活动的意见、看法及支持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前后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把家长引入到评价主体的行列,一方面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学生表现的评价信息,另一方面也促使家长关注、支持课程实施的过程。
3. 社区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我们又增加了社区评价,即让校外指导教师参与评价。一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以教师、家长及社会的评价为辅,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二是以学习小组的整体水平评价为主,以个人评价为辅,把重心放在集体上;三是以平时能共享体验的汇报、交流等活动形式的评价为主,以直接的成果、最终的考核为辅,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4. 教师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也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以指导和鼓励为主,帮助学生不断对课程产生兴趣。
三、 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1. 即时性评价
即时评语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为常用的手段。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教师、家长、同学根据自己对学生个体、活动小组表现的观察,结合学生自评、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活动中的优缺点等记录在即时评语本上。即时评语这种评价方法更多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意识、参与程度、投入程度、交往行为、学习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2.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情况的评价方法,它能及时、完整地展示出活动小组的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把档案袋的内容进行展示,以征求其他同学对自己课题的意见;教师可以根据档案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档案袋帮助学生整理、积累材料,让学生在直观地获得活动材料中进行合理评价。档案袋评价的优势很明显,它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激励学生发展自我评价技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反思型学习者。
3. 表格式评价
评价表是指具有清楚界定的评价标准并以此来衡量标准达成情况的评价工具,相对于前面提到的几种工具,评价表是一种量化评价工具,它能清楚地描述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通过量规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用得比较多的评价工具是评价表,根据活动的整个进程或各个阶段,都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将各项指标形成一定的体系,制作成一定的表格,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各项数据进行评价。
另外,根据评价表格的特点,还可以设计成反思问卷方式的评价。
学生自我反思问卷
班级 小组 姓名
(1) 你对这次活动是否感兴趣?如不感兴趣请说说理由。
(2) 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做得怎样?
(3) 在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4) 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解决了吗?怎样解决的?
(5) 你们小组合作情况如何?谁的策划最有创意?
(6) 下一步你们还将研究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发现的?
这样的反思卷往往是在一个课题结束后对全体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要求学生能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下来。教师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综合,了解学生在情绪情感、合作意识、探索能力、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和特征,从而丰富了评价的内涵。
4. 展示性评价
展示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过程和取得的成绩,同时给予恰当、积极的评价。根据年级、班级的不同,展示可分为即时展示、中期展示和结题展示,小组成员在展示会上介绍自己小组在活动选题、分工、方案制定、问卷设计、海报道具的制作等成果,还可以用小品、儿歌、朗诵、表演、演讲等方式将活动成果向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汇报交流。
5. 研讨式评价
篇11
桥头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XX年10月27日
我镇突出“1234”推进分析检查阶段工作
我镇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实际,突出“1234”工作重点,严格把握关键环节,为扎实有效推进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一个重点。在分析检查阶段,我镇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一重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征求意见、自我总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观念,加强作风建设。
篇12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
(一)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
(二)需要性内容
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
(三)竞争性内容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端正探索的态度,让学生“主动动”
语文活动课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地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要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查找资料、自我准备
学生在开展某项活动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可以说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在活动课中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拓展空间,合作学习
语文实践活动要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合作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
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主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使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以创新为目标推进素质教育,也是语文活动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获得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开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让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教会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的方法,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而现代信息网络就恰好具备了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活动教学中,不妨采取“拿来主义”观点,尝试设计“研究”目录,让学生写出符合各自能力水平的“研究报告”、“小论文”等。这些活动的主题本身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加之信息技术为孩子们提供的广博的资源支持,孩子们必定会深入其中,对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
篇13
新课标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化学素养提高化学能力的必然途径。没有知识结构体系的知识是零散的,既易忘又不便于用。新课标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必修1和必修2是让同学们知道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都是介绍性不宜太加深,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因此,在学习必修1和必修2时不要过多扩充,更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由于必修1都是一些高中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且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要放慢速度多联系多巩固;必修2速度可以加快,因为选修内容是对必修2的补充和加深。
三、培养同学们提高课堂效率能力
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但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量有限、新课标知识结构不完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教材中新授课内容要让同学们自己解决难度较大,我认为高中化学主要还是传授型教学,既然这样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关键。现在多数的课堂还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教师只讲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学生只记笔记不想为什么,一节课师生互动很少,课堂枯燥无味。
四、培养同学们利用好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
教材是国家教育部提供的学习必备材料,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内容,还提供了知识范围。不同版本的教材,基本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在高考中规定了哪些省份用哪种版本教材。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了解本地教材版本,让同学们利用好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除了一些基本内容,还增加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实践活动”、“科学视野”和“习题”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基本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同学们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