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写艺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吴歌中的谐音双关语
吴歌是指吴语地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即江浙沪等太湖流域地区的同属一个语言文化圈的民歌民谣。吴歌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喜用谐音双关语,是由“谐言”和“关语”构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在吴歌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历史称之为“吴格”。使用最鼎盛的两个时期就是南朝和明朝。
在南朝时期文学艺术论文,《子夜》、《欢闻》、《读曲》等数百首,都是这一类歌谣。其中《子夜歌》凡四十二首,半数使用了谐音双关语。如:“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后两句即系谐音双关语。“玉林”、“石阙”关语为“碑”,又“碑”之谐音为“悲”;又如:“今日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其中“空局”关语为“棋”,取其谐音为“期”。其它诸如“春蚕易感化, 丝子已复生”(“春蚕”关“丝”谐“思”);“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芙蓉”关“莲”谐“连”)都是这一类谐音双关语。而在《读曲歌》八十九首中,几近三分之二是用了谐音双关语的。如:“打坏木栖床, 谁能坐相思? 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论文格式范文。”(“三更”关“夜”,“石阙”关“碑”谐音“悲”,“书”关“提”谐音“啼”。) 又:“非欢独慊慊,侬意亦驱驱。双灯俱时尽,奈何两无由” (“双”关“两”, “灯尽”关“无油”谐“无由”)。更有谐音双关语加叹谓构成歌谣的:“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可见谐音双关语在当时的民歌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同一谐音双关语在多种曲调中反复出现, 某些意象关系相对固定, 比如“芙蓉”关“莲”, “方局”关“棋”“, 黄莲”关“苦”,“石阙”关“碑”等等,说明其时谐音双关语运用已经格式化,成为一种相当圆熟的歌谣语言表达方式。吴歌中之谐音双关语,体现婉转细腻的情感特征,为南方人所特有。其以喻传情,以隐寓意,曲折诡谲,扑朔迷离,听众的思绪须得拐几个弯才能真正领会其本意,是这一时期吴地歌谣的重要标识。
明代吴歌十分丰富,也喜用谐音双关语。如刘效祖《锁南枝》之“瞎虫蚁逃生,实撞着你线索。”等,然实不多见。唯近现的天启崇祯年间冯梦龙之《山歌》,谐音双关语俯拾皆是。冯系江苏吴县人,对吴格谐音双关语自然熟悉。其《山歌》十卷用吴地方言写儿女情长,成就极其伟大,是吴歌史上难得的好歌词。请看几首用谐音双关语写就的短歌:[1]
睃
思量同你好得场,弗用媒人弗用财。丝网捉鱼眼上起,千丈绫罗梭(谐“睃”) 里来。
等
姐儿立在北纱窗,分付梅香去请郎,泥水匠无灰砖(谐“专”) 来等,隔窗趁火要偷光。
别
滔滔风急浪潮天,情哥郎扳椿要开舡。挟绢做裙郎无幅(谐“福”) ,屋檐头种菜姐无园(谐“圆”) 。
旧人
情郎一去两三春,昨日书来约道今日上我门。将刀劈破陈桃核,霎时间要见旧时仁(谐“人”) 。
值得注意的是,冯梦龙运用谐音双关语似乎更活,有的经过扩充令节奏更加活泼。如“姐道郎呀好像新笋出头再吃你逐节脱,花竹仿子绘竿多少班(《作难》)。”又:“好似黄柏皮做子酒儿,呷来腹中阴落落里介苦,生吞蟛蜞蟹爬肠(《思量》)。”另外,谐音双关语大都用在短歌中,长篇山歌如《笼灯》、《门神》等却很少见。这或许说明谐音双关语最适用于独具本色的山野短歌。
前人对此问题已经作了大量的钩沉考索的工作论文格式范文。萧涤非先生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将《吴声歌》中所用之谐声字概括成两大类.第一类, 同声异字以见意者, 如以上诗所引“藕”为配偶之“ 偶” , 以“ 芙蓉”为“ 夫容” , 以“ 碑”为“悲” , 以“ 题”“ 蹄”为“ 啼” , 以“ 梧”为“ 吾” , 以“ 油”为因由之“ 由” , 以“ 棋”为期会之“ 期” , 以“ 堆”为“ 涕” , 以“ 箭”为“ 见” , 以“ 篱”为“ 离” , 以“ 博”为“ 薄” , 以计谋之“ 计”为发髻之“ 髻” , 以衣裳之“ 衣”为依旧之“ 依” , 以然否之“ 然”为燃烧之“ 燃” 。第二类, 同声同字以见意者, 如以布匹之“ 匹”为匹偶之“ 匹” , 以关门之‘ 关”为关念之“ 关” , 以消融之“ 消”为消瘦之“ 消” , 以光亮之“ 亮”为见亮之“ 亮” , 以飞龙之“ 骨”为思归之“ 骨” ,以道路之“ 道”为说道之“ 道, 以结实之“ 实”为诚实之“ 实” , 以曲名之“ 散”为聚散之“ 散” , 以药名之“ 散”为聚散之“ 散” , 以曲名之“ 叹”为叹息之“ 叹” , 以曲名之“ 吟”为之“ 吟” , 以“ 风”波“ 流”水为游冶之“风流” , 以围棋之“ 著子”为相思之“ 著子” , 以故旧之“故”为本来之“ 故”等。此外, 还有以二字声音相近而谐声以见意者, 如以“星”为“ 心” , 以“ 琴”为“ 情”之类皆是[2]。王运熙先生《六朝乐府民歌》中的《论吴声西曲与谐音双关语》将谐音分成“同音异字, 同音同字,混合”三类加以论述, 同时还论述了六朝时期普遍使用谐音双关语的社会风气, 并由此上溯到《诗经》与《史记》, 论述了双音谐字的历史渊源, 颇为详尽[3]。可以说, 谐音双关语是吴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 已成为历代研究者的共识。
2.交际翻译理论(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由Peter Newmark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即“译者应该将原语文本的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以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准确的传递出来。”在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交际翻译把翻译的重点转移到原文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译文中再现的过程和结果上来。在交际翻译中,译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比原作更好的作品来,译者有权力纠正或改进原作的逻辑关系, 用优美的语言替代原文中晦涩的文字,去掉原文中模糊、重复和冗长之处, 修改或阐清术语。译者甚至可以更正原文中的事实错误和笔误, 将脚注中的内容添加在正文中。交际翻译以译作的读者为中心, 为那些不期待遇到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更通顺、清晰、合符读者语言文化习惯的译作来, 并且还能产生和原文一样的语势[4]。
3.谐音双关语的翻译
谐音双关是一种文字游戏, 利用字或词语的语音条件, 使某些字或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双重意义。它具有一明一暗双重涵义, 具有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双重意义的功能。这种修辞格是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词来构成双关, 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 借以使语言活泼有趣,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或借题发挥, 旁敲侧击, 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英语和汉语双关在格式上和修辞作用上虽然大致一样,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语音不同和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双关译成汉语或汉语双关译成英语时, 中外译者几乎都有捉襟见肘之感, 难以找到理想的翻译。但是, 笔者认为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 可以实现谐音双关语的恰当翻译。下面以笔者曾参与编译汪榕培教授主编的《吴歌精华》(英汉对照)[5]一书中处理谐音双关语的例子来论述。
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应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摘要回到译作的读者这个中心上来。而《吴歌精华》(英汉对照)一书是编译给参加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的中外嘉宾看的,所以译文必须明白、通畅、易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读懂,所以我们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把谐音双关语的字面意思和所隐藏的意思都翻译出来,或者是直接把谐音双关语所隐藏的意思翻译出来文学艺术论文,否则,中外读者往往会不知所云。事实证明,我们的翻译为吴歌起到了很好的挽救和宣传作用,因为吴歌已经越来越少的人知晓它了,正因为此,国家已于2006年把吴歌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来看书中几例:
例1: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子夜歌》)
译文:I love my charmingsweetheart all the more/ When he moved his house to live near me. / With theTung tree by my door,/ I can see my man as well as the tree.
在这首《子夜歌》中,最后一句“出入见梧子”,“梧子”谐音“吾子”,即“女方所爱的男子”,这里我们把“梧子”(the tree)和“吾子”(myman)两层意思都翻译出来了,同时文学艺术论文,tree和第二句的最后一个词me押韵,整首诗形成abab的韵式。
例2: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子夜四时歌》)
译文:I climb the terrace when the day is bright,/ And stay beside the lakeshore for the night./ I collect lotus when the moonsheds light/ And pick the seeds, with my sweetheart in sight.
此歌中“ 芙蓉” 即“ 夫容” 的谐音, 指被女性所钟爱的男子或丈夫;“容” 是仪容的意思。“莲”谐“怜”, “莲子”即“ 怜子” , 译成口语就是“ 爱你”论文格式范文。这首歌曲显然是女子的口吻, “ 乘月采芙蓉”者, 乘月会情郎也,“夜夜得莲子”者, 即每个晚上都有得到同你相爱的机会,这两句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在翻译这首诗时,我们同样把它的两层意思lotus和my sweetheart都译出来了。
例3:思量同你好得场,弗用媒人弗用财。丝网捉鱼眼上起,千丈绫罗梭里来。(《山歌·睃》)
译文:If I’d like to getalong with you, / Neither matchmaker nor gifts I need. / As fish won’t escapefrom the mesh, / So you won’t escape from my eyes. / As satin comes from theshuttle, / So love comes from the first sight.
在此歌中,“丝”、“思”谐音,“眼”双关“网眼与人眼”;“梭”谐“睃”,又与前文“眼”相呼应。冯梦龙有赞语道:“眼上起,梭里来文学艺术论文,谐音双关语最妙,俗所谓双关二意体也。”此诗原文只有四行,但译文却有六行,因为我们把最后两句所隐藏的谐音双关语也译出来了。因为译文的读者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客人,如果只是直译成Fish won’t escape from the mesh, / Andsatin comes from the shuttle,他们可能不知所云。
例4:情哥郎春天去子不觉咦立冬,/风花雪月一年空。/姐道:“郎呀,你好像浮麦牵来难见面,/厚纸糊窗弗透风。”(《久别》)
译文:In spring, you left andwinter is now here; / In vain I’ve missed you for the whole year. / “It’s hardto see you just like getting flour from husk; / There’s not a bit of news fromyou,” I’ll say to my dear.
在这首《久别》中,最后一句“厚纸糊窗弗透风”意即“没有情哥郎的任何消息”,所以我们直接把这句背后的谐音双关语翻译出来There’s not a bit of news from you文学艺术论文,让读者一目了然。
4. 结语
总之,谐音双关语是吴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 是由“谐言”和“关语”构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在吴歌中运用得相当普遍。但是在把吴歌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这种谐音双关语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最后我们根据Peter Newmark所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原则:“译者应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并以译作的读者为中心, 为那些不期待遇到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更通顺、清晰、合符读者语言文化习惯的译作来。”而我们编译《吴歌精华》(英汉对照)一书是给参加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的中外嘉宾看的,所以译文必须明白、通畅、易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读懂,所以我们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把谐音双关语的字面意思和所隐藏的意思都翻译出来,或者是直接把谐音双关语所隐藏的意思翻译出来。事实证明,我们的翻译为吴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梦龙等.明清民歌时调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王运熙.六朝乐府民歌[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4]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2.
篇2
读者认识全文的窗口。读者根据所阅 读的文题,即可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既
需要起到画龙点睛、一语到破的作用。 如"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quot
;一文,是采用了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设计,具有 较大的学术意义。但题目未
反映设计科学、论证可靠的研究精华,显得有些平淡。若将其改 为"干扰素治疗慢
性肝炎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则提高了该篇论文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因而,题
目一定要确切扼要。一般中文文题不超过20个字,英文文题不超过10个词,或100
个书写符号(包括间隔在内)。题目即可以是以目的和对象为主,也可以是方法、
结果或论点 为主,以文题和内容相符合为原则。文题有两忌:一是空泛,二是烦
琐。要避免使用笼统、 空洞、模棱两可、夸张、华而不实以及与同类论文相雷同
的字眼。此外,许多作者习惯于用 "研究"、"观察"、"体会"、"探讨"等词语,或
把病例数列出,如:"××例报告" 、"附××例观察"、"××例体会"等。其实,
除特殊情况外,这些一般都是不必要的。 另外,还应尽量少用副词,并且避免使
用系列论文的形式,如:"研究之一"、"研究之二 "等。 文题的格式还有几点要
注意:(1)尽可能不用简称、缩写词,若一定要用时,应以常用并含 义确切者为限
,如冠心病、DNA、CT、等。(2)10以下数字用汉字,10以上数字用阿拉伯字。 (3
)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
2作者姓名 作者署名的作用是对论文内容负有责任,也是便于读者与作者
联系交流,而且还是对作者的 尊重和应有的荣誉。此外也可以便于进行文献检索
、查阅。 作者的署名以及署名的顺序一定要慎重。在投稿时即应确定,并取得
本人同意,以避免论文 发表后引起纠纷。署名者不可太多,必须是参加全部工作
或部分工作,或参加论文撰写,对 本文内容能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而有些部分
工作参与者,或负责某一项的实验的测试人员 等,可列入文末的致谢中。署名的
顺序应按对本文的大小排列,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 负责人。作业业务领导
人只有确实参加本项工作,才能列为作者之一。 集体署名只有在特殊的一些情
况下才能使用。但必须在文末着名执笔者或整理者。学位论文 作者的署名,研究
生列前,指导导师在其后。在国内外发行的期刊上时,作者工作 单位的
名称应译成英文,作者姓名要写成汉语拼音。
3摘要 一般是要排列在正文开始之前,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引用
。摘要的作用一则可以使 读者确切的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
全文;二则也为情报检索人员的检索 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摘要的内容要求高度
浓缩,要准确、简练、完整地介绍论文研究的" 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构式
的四要素)。摘要胁挥α芯倮ぁ⑼肌⒈怼a href=//huaxue.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化学结构?、表达式等非文字性资料,
也不应自作评价。此外,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 、"作者"等主语。
一般中文的摘要为150~250字,英文摘要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
4关键词 丶视殖浦魈獯剩俏挥谡螅冱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贮BR> 钅芩得魑侍獾摹⒋砺畚? 特征的名词或词组。它通常来自于题目,也可以从论文
中挑选。一般每篇论文要求2~5个关 键词。每个关键词都可以作为检索论文的信
息,若选择不当,会影响他人的检索效果。医学 上现在客观存在美国《医学索引
》(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 ings,MeSH)最新版作
为规范,亦可参考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翻译地英汉对照《医学主 题词注释
字顺表》。非主题词表的关键词为自由词,只有必要时,才可排列于最后。有些新
词也可选用几个直接相关的主题词进行搭配。
5正文
(1)前言 这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要求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该研究的背景(历史
)与动态(现状),前人或本 人以前与之有关的主要研究工作或论点,以及要求解决
的问题,欲达到的目的和研究的价值 与意义。前言一定要切题,不要将其他的,
诸如方法、结果、及讨论放入前言。
(2)材料与方法 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事关研究的质量。目的是交代被考
察的对象与特征,以及实验及测 定的方法和过程。 根据科研内容以及期刊的要
求,也可以改称为"病例选择"、"临床资料"、"研究对象" 等。 在实验研究中,
应注意交代: 实验对象:包括人和动物的选择标准(如年龄)与特征(如性别);
实验方法:主要是仪器设备、试剂的规格与来源、操作方法等; 分组方法:
对照组、实验组等,是否随机; 观察方法: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 出现的问
题及采用的方法; 实验程序:数据的获得过程。 在临床疗效观察中,应注意交
代: 病例选择标准:诊断与分型标准(如Ⅱ型糖尿病); 病例一般标准:病情
、临床分型、传染病史、过去治疗史; 随机分组情况; 治疗方法:药物剂量
、剂型、用药途径、疗程等; 疗效观察项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无效或死亡。 此
外,对于实验方法,若为规方法或重复前人的方法,只需要注明文出处即可,而对
于创 新方法要详细的具体叙述。此外,为了防止偏倚或混杂等因素的干扰,凡采
用了预防或排除 处理的措施者(如排除PCA患者应用度冷丁),需予交代。而采用的
统计学分析方法、软件等 也是必须要交代的内容。
(3)结果 将调查及观察所得的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获得
科研工作的结果。在处理 这些原始资料时,应客观的、实事求是、随机的加以分
析,不应有意无意的加以挑选。对于 临床研究,各组病例的数目应吻合一致。各
种研究结果应注明统计学的差别与意义。 所有的结果项目均应围绕研究的主题
,要有逻辑、有层次的一一罗列;与主题无关的不宜全 部列出。在结果还应将图
篇3
一传统中国小说的叙述结构
虽然生长在美国,汤亭亭不可能摆脱从父母那里承继来的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传统。她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建立在母亲给她讲的中国故事传说之上。此外,汤亭亭还曾读过英语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李白、杜甫诗选等。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在作品中也借用了传统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来描述华裔在美国的生活,抒写华人的英雄业绩,重建华裔历史,追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和位置。
《中国佬》巧妙地戏仿中国小说的特殊结构模式,质疑和颠覆了貌似客观的官方历史的权威,从而实现了对华裔历史的重构。此书共有六个主体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1,“中国来的父亲”;2,“檀香山的曾祖父”;3,“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4,“造就更多的美国人”;5,“美国父亲”;6“在越南的弟弟”。在这六个主体故事之间,还穿插了十二个轶闻插曲式的小故事。有的来自中西文学作品,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史实,也有作者自撰的故事。她有意将典故、历史、轶事、新闻等传说故事与主体部分的现实故事并置在一起,书写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华裔移民的事迹。她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把情节不相联系的几个故事排列在一起,在叙述中颠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负面形象,重塑美国华裔历史,重拾美国华裔破
碎、丢失的文化身份。
二讲故事
口头文学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因其表演性和社会性,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在影响人的行为与文化传播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代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移民妇女移民美国后,她们对自我的认同面临重重危机。为缓解移民生活的压力,一些中国移民妇女会以保持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如品尝中国美食、讲故事等,在精神上安慰自己。她们希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灌输给孩子。“讲故事”是第一代华裔美国妇女的生存策略,她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想象中国,也构筑梦想。
在创作中,汤亭亭有意识地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讲故事”的叙述策略,借以表达自己双重文化背景中华裔文化之本。她的作品注重语言的表演性打破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体裁与叙事媒介的界限。正如她在其访谈录中所说的那样,汤亭亭煞费苦心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在肯定多元文化的同时,不断追溯过去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努力缓和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与对立。“这些是讲故事者的故事…是华裔美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位作家,我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的书中真正的人,我尽力准确地去叙述他们,我讲述他们对自己的虚构。”
立足于多元文化的同时,汤亭亭从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溶解两性的不和谐因素,肯定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在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交替出现却又相互对立的叙述者。母亲与女儿以“讲故事”为武器进行斗争,母亲要用故事来教育女儿成长。母亲是一个派生出来的叙述者,她讲的故事千奇百怪;无名姑姑的故事、花木兰的传说、自己求学的经历、各种鬼怪故事……女儿边听,边重述,母亲讲的故得面目全非。“白虎山学道”中。母亲叙述的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是,母亲讲述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故事;而“我”叙述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则是:身处现实世界的“我”讲述神话或传说世界中的“我”的故事,即虚构自己的故事。显然“我”在虚构姑姑故事时,渗透了现代女性的经验,与母亲讲述的故事相抗衡,从而消解了母亲故事中传递男权话语的功能,构建了华裔女性的自我话语权和文化身份。
三糅合多种文体
汤亭亭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议。而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其体裁,主要围绕它是自传,神话改写还是小说体展开。实际上,汤亭亭作品体裁杂糅了各种文体,她的作品融汇神话、传奇、历史、自传等多种体裁,贯穿着作者与叙事者交叉而又分离的沉思、回忆和想象,无论在表现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显现出对文类的跨越性。汤亭亭正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这种杂化叙述,既在读者那里复活自己祖先辉煌的过去和失却的记忆,从而也为个人和她所属群体的新身份证实。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就彻底打破了时空顺序和线形叙事模式。小说中有两位叙述者和两种叙事视角: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我”。因此可以说,母女俩是这部作品的共同完成者。虽然一部自传必然要涉及到作者之外的人物,但是从其结构和内容上看,必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此外,《女勇士》一书展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虽然有许多史的成分,从中可以考证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和历史人物,但在“我”的外部世界中,只有少数的公共场所和历史事件是从汤亭亭的生平中可以辨认得出的。
其次,《女勇士》还可以被看作是汤亭亭的自传。《女勇士》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别人为叙述中心展开叙述,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描写“我”作为一个美国华裔女性,在中美文化夹缝中艰辛的成长过程。小说中的五个故事虽然各有自己的叙述重心,但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对作者的成长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女性主题成为联结五个不同故事的主线。每一个故事都为成长过程中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女性角色模式,从整体来看,真正的中心还是作者自己,表现了作者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缝隙中挣扎、质疑、寻找自身位置的奋斗过程。
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多种特点,而且受到越来越多批评家和华裔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汤亭亭运用多种叙述策略,试图通过追溯华裔文学叙事方式的根源,突显华裔族性,表述华裔情感,构建华裔多元文化身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华裔作家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当今全球文化的并存与逐步融合中真正在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领域中去提升华裔文学的地位。
参考文献
[1]KayBonetti.AnInterviewwithMaxineHongKingston:ConversationswithMaxineHongKingston.Mississippi:UniversityPressofMississippi.1998:37.
篇4
对选定动态的感受和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一次性过程,而不像素描那样可以多次反复地进行。这种一次性记忆必须是感受性的,如果失去了感受性的记忆,我们所画出的动作可能会流于公式化、概念化。只有凭借对特定动作感受的特殊性,再辅之以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画出诸如疯狂的跑或悠闲的跑等等避免雷同的作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仅靠瞬间的观察来完成一幅特定动态速写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依靠对这个特定动作的一般性经验和相关知识记忆补充,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
要在动态速写训练中做到上述要求,必须学会“抓住”和表现“动态线”。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画好动态线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它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2)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他的是动态辅助线。
(4)抓住人体的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和小腿与脚的结合处。
动态速写的作画步骤是:
(1)认真观察动态对象,选定典型动态,集中精神,全力完整地感受动态特征。
(2)迅速画出主动态线和动态辅助线。
(3)凭观察或记忆画出体积关系。
(4)迅速画出表现动势的衣纹。
(5)凭观察和解剖知识填补细节。
(6)按照画面结构要求调整形式节奏。
(7)刻画头部完成。
作为初学者,开始画动态速写是有一定困难的。初学者在刚开始画动态速写时可以选择重复性强的动态对象进行练习,如拉锯、铲土等,待技术熟练积累起经验以后,再进行诸如舞蹈、体育方面的动态练习。动态速写是一项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和培养专业精神的训练课程,只有常年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才能练就一手动态速写的硬工夫,为将来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熟的动态速写技术是画家成熟的标志。人体的动态速写要求画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意识,还要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熟练运用解剖知识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动态速写的学习要放在基础训练完成以后,相反我们应该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同时进行动态速写练习。在欧洲,人物速写被当作主要的造型训练手段,现在国内有些地方从儿童阶段就开始培养人物速写的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动态速写与静态速写有很大不同,在随时变化的对象中,你无法用反复观察的方法捕捉对象,也无法用事先准备好的方法表现对象,动态速写依靠的是对对象动作变化过程中动态的“选定”和对选定动作的感受和记忆。
“选定”是动态速写特有的技术。选定是指画者对活动的对象瞬间动作的特定选择,也就是速写者面对自由活动的对象人物,在对象一系列动作中选择最有造型意义的瞬间动态。动态速写动作的选定该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选定的动作要有“造型性”;另一个是动态要具有美感,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比方说,我们在选定一个人跑步动作时,要选定最能体现速度、力量和矫健意味的动态,也就是腿部跨度最大、手臂摆动幅度最大的动态,假如我们选择了手脚重叠时的动态,画出后的效果就会像是走路而不是跑步了。
对选定动态的感受和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一次性过程,而不像素描那样可以多次反复地进行。这种一次性记忆必须是感受性的,如果失去了感受性的记忆,我们所画出的动作可能会流于公式化、概念化。只有凭借对特定动作感受的特殊性,再辅之以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画出诸如疯狂的跑或悠闲的跑等等避免雷同的作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仅靠瞬间的观察来完成一幅特定动态速写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依靠对这个特定动作的一般性经验和相关知识记忆补充,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
要在动态速写训练中做到上述要求,必须学会“抓住”和表现“动态线”。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画好动态线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它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2)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他的是动态辅助线。
(4)抓住人体的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和小腿与脚的结合处。
动态速写的作画步骤是:
(1)认真观察动态对象,选定典型动态,集中精神,全力完整地感受动态特征。
(2)迅速画出主动态线和动态辅助线。
(3)凭观察或记忆画出体积关系。
(4)迅速画出表现动势的衣纹。
(5)凭观察和解剖知识填补细节。
篇5
二、艺术教育与和谐交流
人类主要依赖人际交流沟通、存续和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交流分为“双向交流”和“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只能使接受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则开发和调动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双方在相互碰撞下,达到交换思想、沟通情感、开拓思维即和谐交流之目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或者心灵与艺术之间,由于他们既具备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双方,又进行着彼此主观能动意识的碰撞,所以,应是社会心理学家眼中的“双向交流”。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动式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艺术形态的激发和感召下,心灵与心灵之间、心灵与艺术之间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识自觉沟通。这种各自主观能动意识有感而发的、无功利的和真实的沟通,在艺术“为美”本质的浇灌和给予中,必然产生人心向善的结果即人我和谐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课程教授”与“创作展示”,它们的核心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课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学生)之间与“创作展示”中的艺术家、接受者(观众)之间,前者是将艺术作为授课内容教授给他人,后者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助人接受。虽然二者的传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际交流形式中典型的“双向交流”,它们的传播宗旨皆是传道解惑。就艺术形态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谐及本质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间即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永远处在主观彼此下意识的感应、欣赏及愉悦的积极状态中,这自然形成了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忘我、平等、主动的和谐交流,这种潜在的、下意识的审美交流特性,对人的深层心灵沟通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国作家缪塞在谈创作体验时说:“当作家在书写的时候,是心在说话、在、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比做人与作品在“恋爱”,说“犹如你已经向你所爱的人倾诉爱情一样”。先生则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他认为,以人对美的普遍认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识的审美结论尽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当人们随着艺术的教授、展示过程的引导而进入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时,艺术家、艺术形象、艺术接受者之间便下意识架起了心灵沟通与内在自我交流的桥梁,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及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自然的感情传递和呼应,他们在艺术与心灵的共鸣与下意识的主动交流中,各自实现着对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判断和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本能的实现着“和而不同”的、自觉的和谐交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除了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外,他们各自还处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艺术审美交流中。以艺术传播者为例,他们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经历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对群体内在律动的窥视之上的,正如诗人荣格所言:“每一位诗人都为千万人道出了心声,为其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说出了预言……”。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万人的心声”和“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的信息,并且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才能赢得优秀艺术作品,就此,艺术传播者已同是艺术接受者。又以艺术接受者为例,在艺术诸因素对其意识及感官、视觉的冲击下,艺术接受者们一会儿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节及环境中,一会儿又徘徊在现实生活里。对此,艺术心理学家维尔茨基是这样描述的:“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有人把观众即艺术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进”现象称为艺术的表演性,即如台下的艺术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识的在观众与舞台形象(表演者和剧中人物)———艺术传播者之间摇摆、重叠。就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双向交流外,这种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层沟通和审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达理想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这种超越语言信息传递的、以同一场景与同一情感体验生成的高级心理对话与沟通,在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同在社会、历史、人生、艺术家、作品等之间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艺术形态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灵与艺术之间“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觉交流形式赢得人类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进入艺术境界时,伴随审美体验的提升,来自外界的干扰逐渐隐退,审美主体随之进入趋向平衡的审美心理场,此时,心理的各种负重、压抑、焦虑得到化解和消释,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审美进入的主要标志———情感的净化,而情感的净化则是对人情绪宣泄的极大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导思虑、提升境界,进而实现在个体心理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及群体的和谐交流。
篇6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篇7
二、中国写意人物画造型的客观性
造型的客观性是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准确、生动、真实、细致入微。我国传统绘画中宋代院体画将人物绘画造型的客观性发展到极致,丝毫不逊色于西方的古典油画。对于写意人物画来说,画家的情感主要是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来传达的,因而没有准确、生动、真实的造型就无法准确地传达画家的情感和意识。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传入,徐悲鸿、蒋兆和等著名画家将西方油画中的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语言相结合,创作出《愚公移山》《流民图》等大量优秀的写意性人物画,他们以鲜活的人物形象诠释着中国写意人物画的韵味和意蕴。借助西方的素描来改进中国人物画的造型艺术体系,既能塑造出思想内涵深刻的人物形象造型,又有助于扩大素描的内涵和外延,创作出更适合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法和规律。绘画艺术是通过画面的造型来展现画家思维意图构成写意造型的视觉张力的,对于写意人物画来说,人物的形象塑造在难度和意象上远远高于一般的物象塑造,正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说:“凡画,人最难。”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差之分毫,形象神气俱失。一般来说,造型可以分为关于物象的结构、比例和动态的客观形态和艺术主观表现的意象造型两种。
要想达到意象造型就必须准确把握物象的客观形态造型,这既是实现意象造型的基础,又是画好写意人物画的关键和前提。“技近乎于道”,没有高超的造型功力,画家内心情感的诉求和传达是难以企及的。由此可见,素描写生是画好写意人物画的首要手段和重要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素描也不是对人物比例、结构、动态的客观再现,而是在准确把握构成人的基本外在形态与内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速写练习有效地控制对象,提高人物自由造型水平。由此可见,在当意人物画中,徐悲鸿提倡的素描造型意识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20世纪优秀人物画家周思聪、黄胄等能创作出生动传神的人物造型更是得益于他们过硬的素描功底。中国绘画虽然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清政府的衰败,传统绘画开始走向颓败、停滞。之后,一些致力于改变中国绘画现状的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素描等引入中国绘画,这不仅极大地改进了中国绘画的面貌,为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促进了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的结合,使中国绘画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模式。此外,随着传统国学的兴起,人们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发掘和整理也进一步促进了传统绘画与写意人物画的结合。
三、中国写意人物画造型的主观性
传统绘画理论中独特的审美理念意象造型,即人物画造型的主观性,是中国写意人物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写意人物画中不同的造型方式源于画家主观认识指导下的观察方式,这种方式融入了画家大量的主观意象表现因素。与对客观世界真实再现的具象绘画造型观察方式相比,抽象造型观察方式和意象造型观察方式更能体现人物造型的主观性。抽象造型观察方式是指画家主观幻象与主观世界相吻合的一种主观观察方式;意象造型观察方式是指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主观物象与客观物象的合二为一和物我交融的一种意象观察方法,是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表现的完美统一。画家通过这两种观察方式创造出来的人物造型与感觉和预想效果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审美理想与自然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画面上的人物造型是画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了解后经过内心提炼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真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既是写意人物画的精神要义,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绘画向来重视神似、意似,即注重借客观对象来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艺术表现重在借物抒情,而不是对真实物象的客观描绘。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禅宗思想和书画同构意识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从最初的描摹客观物象发展到以意象造型为特征的水墨绘画。意象造型包含了主观与客观的双向性,客观通过主观得以反映,而主观则需要借助于客观得以再现,是形与意交融后主客体的高度和谐与统一,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理想化的视觉效果。
“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写形”时画家必须以自己的真性面对世界、面对客观对象,依靠自身的主观参悟来实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神本无端,栖形感类”,这里所说的“神”是隐藏在画家心中的、无象无形的理想物象,画家要想将这种意中之象表达出来就必须将它寄托于能看得见的形中,这样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意象造型既能够揭示物象造型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形态,又能够传达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意识,是凝神中取形、澄怀后味象,是想象中的迁想妙得,是在形象塑造和意象表达中达到传神的目的。因而,在写意人物画中,画家只有尊重客观对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体现事物神韵的本相,从形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神起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从对客观对象的单纯技术再现上升到思想内涵和精神表现,使特定的物象观察与特定的精神氛围相互生发,才能实现超乎形象之外对人的情感的抒发,赋予客观物象无限的生机。“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形与神既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只有以“意”造“象”才能实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才能赋予写意人物画一种超越性的内涵和内在动力源泉。中国写意人物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深受西方绘画理念和技法的影响,与西洋绘画造型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是画家表现意图的提炼和升华。
篇8
作为“以意描形、意在而形神皆备”的独特画派,写意画历来讲究构图布局的设计运用。写意山水画也是如此,在淡化了对于景物对象的具体描绘之后,构图布局就成为了影响画作整体表现力的关键因素,从“一山一水皆为己之物,移置腾挪便知境有无”中就能看出构图布局的重要性。石涛深谙构图布局的肯綮之理,常于云游之际遍览景致,变换景物之性,融合己身所思,在构图布局上力求出新,所以其写意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也每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洒脱新奇的构图特色也使得石涛的写意山水画充满了意趣之妙。石涛的写意山水画注重以寻常之物入画,描摹其形而自出己思,其疏朗明妍的幽奇意境遂飘洒自成。在石涛的山水画作品之中,看似随意勾画的浅淡山峦、苍茫江湖、连绵芦岸、蜿蜒小道自然分布,粗看上去平淡无华,细细把玩顿觉丘壑万千、意境无穷,其构图布局所蕴藏的妙思奇想不由使人击掌称快、激赏不已。《淮阳洁秋图》即是颇能体现石涛构图之妙的典范之作,该画为石涛晚年定居淮扬胜地扬州时所作,对于构图章法的设计驾驭已臻化境。作者先预留出了画面最底部的空间进行粗笔晕染的浅色留白,凸显了秋日雾霭淡薄、江水苍茫潋滟的空濛之态。接着再对底部画面的起伏江岸进行晕化处理,以粗笔斜染出一条草色浓重的坡岸,坡岸之上垂柳摇曳、密槐高耸,坡岸东侧又随意散落着若干灰瓦人家;而在坡岸西侧,作者又以皴笔斜点出高低崎岖的坡岸、斜划出随风婆娑的苇丛,这一条随性挥划的坡线就巧妙地将画面底部的主体部分分割为东南、西北两部分,这两部分一侧浓深、一侧淡浅、一侧密重、一侧疏清,两片画面彼此呼应,使得闲适澹泊、幽深自得的渔家野趣相映而生、自然天成。而在坡岸的高槐、垂柳之上,作者又以连贯曲折的侧锋笔继续勾画出连绵起伏的江岸轮廓,用笔沉练、晕化浑厚;在滨岸的转弯之处则回笔以左侧留白,并用大量的涂染晕化对江岸的水岸相接之处进行晕化处理,这样江岸由近及远就呈现出了清晰隐约的变化之态;在江岸之上又用笔法一致而色彩渐淡的侧锋斜划出了深远的连绵密林,密林随江岸起伏延伸而呈现“之”字形的蜿蜒纵深之势,悠远淡幽的淮扬江色跃然纸上。在江岸的尽头,作者则用粗笔大片以浅色斜抹晕化,形成了江雾烟波的清空之态,在江岸尽头的偏西南侧,作者则用侧锋浓染出了一痕江岸,从而使其与对面东侧的疏淡江岸相互呼应,强化映衬了浩渺淡远的秋日江景。而在画面中心偏左的沧江之上,作者又以细笔侧锋轻勾出了一叶扁舟与一名渔客,此可谓神来点睛的绝妙之笔。统观整幅画作,蜿蜒纵深的坡岸、深幽绵延的林木以及浅色留白的江水浑然交汇、融成一体,悠远清淼的沧江飞烟澹阔之感布满画纸、流动摇曳,洒脱巧奇的章法布局与恬淡闲逸的高远意境水融,令人胸生江乡、品味无尽。
三、爽净明润的用色表现
石涛初学山水丹青之初,对于水墨较为偏爱,常自取水、自调墨进行创作,其在水墨山水的用色上也主要效法元明文人山水画的淡墨清约来进行。而在完成对于笔法技艺以及构图布局的提升改进之后,石涛开始尝试在保持己身风格的基础之上,大胆进行多种色调的撞合交汇,以求色彩表现的淡净轻朗和疏爽盈润。在石涛中期以后的写意山水画中,浅青、淡绿、白灰、褐靛、幽蓝等冷快莹润的色彩元素频频出现,这也使得其写意山水画的用色表现整体呈现出了爽静明润、匀和朗秀的鲜明特色。不惑之龄以后,石涛对于写意山水画用色表现的雕琢运用日渐纯熟,往往随地近取染料、以心作稿、旋即调色、乘兴挥笔,在用色表现上彰显出了随性潇洒的朗润盈爽之态。《溪南八景图册》是石涛暮年之时追忆壮年旅居皖南黟县溪南村的思怀之作,整体用色明润精爽、秀朗纤丽,其眷念旧居之情无不渗于丹青之间。该图册中有三册为水墨作色,余下皆为多色描摹。其中第二图册描绘了溪南村后山的清幽闲逸之景,用色以浅绿、淡黑、浅青为主。作者先以大片的浅青晕化擦染出了占据画面右侧大部的山间云岚,在云岚左下侧则以中锋细笔勾描出了淡黑色、浅青色相间的茂密林木与低矮石坡,色调清润深幽。在矮坡之上,作者以中锋直笔勾描出了几株较为突出的淡黑高树,在郁葱淡碧的林木之间,数间浅灰茅屋错落分布,与云岚、矮坡相呼应。而在茅屋人家的上方,作者又以略显浓粗的侧锋笔法斜勾出了起伏绵延的主体山峦,用浅绿、浅青双色自如稳转地罩染点抹,山坡之旁的灌木乔木用色深微匀净。浅碧山峦的尽头又是几户用中锋淡灰色所勾描的茅屋人家;在茅屋人家的右侧,作者以侧锋细笔勾划出了数株密布的淡黑乔木,并使其飘然腾立于右侧浅青晕化的山间云岚之上。细赏该作,淡远晴润的山峦遂连绵而起,沉深无尽的乡思悠然而生。
篇9
论文不一定要写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2、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3、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在撰写论文时可以根据论文的性质考虑是否应该加文献综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体制,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但同样也暴露出更多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文化艺术水平良莠不齐
在现代社会环境之下,我国大众文化艺术水平良莠不齐,文化艺术水平的能力高低不一,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二)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不一
文化艺术,可以看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内容,目前,在现实过程过程中,我国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不一,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造成了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多重多样,所以文化艺术的评判标准不一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文化艺术审美误区
一部分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理解存在着误区,看法不一,这些也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客观问题。
三、关于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建议
积极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不仅有利于群众个体文化修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和谐幸福社会建设,个人认为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氛围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开放,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大众思想的开放,与此同时,各种思想文化纷纷涌入,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艺术意识,虽然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一些消极的思想因子,也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艺术观,是造成了大众对于文化评判标准不一或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人认为要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氛围,通过这一举措从思想的根源为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夯实基础。
(二)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群众提升文艺水平
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作为政府必须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尤其是财(人)力的保障力度,将这种投入更好的倾向于基层,目前,在我国基层存在一些“丑陋”的文化现象,如:“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因此,作为政府要加大对基层这些不良文化的治理,加大资金(人力)保障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意识观。
(三)强化教育力度,挖掘文化精品
教育是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更加关注教育的力度和投入,通过教育引导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挖掘民间的文化精品,打造各种精品工程,通过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更好的影响和带动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篇11
1.安全威胁。电子商务交易的各环节中,容易受到以下的安全威胁,这些安全威胁通常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是信息的窃取与篡改,即网络上明文传输的数据被入侵者截获并破译之后,进行非法篡改、删除或插入,使信息的完整性遭受破坏。二是信息的假冒,即网络恶意攻击者通过冒充合法用户或者模拟虚假信息来实施欺诈行为。
2.安全需求。与安全威胁相对应,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有以下的安全需求,分别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电子商务信息的保密性,指的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交易过程中的有关商务信息必须在相应的保密规范限定之下传输和访问。电子商务信息的完整性,指的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能被非法篡改和破坏。电子商务信息的不可抵赖性,指的是避免发生交易中的某一方在进行某种交易行为之后,否认自己曾经进行过该商务行为;或者某一方否认自己曾经接收到对方发出的交易信息。
二、SET交易安全模式分析
1.SET概述。SET是安全电子交易(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的简称。其开发者是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公司,开发目的是为满足电子商务用户与商家之间在交易的支付阶段使用信用卡的安全性。
SET是一种基于信息流的安全协议,其目的是保证在用户、商家和银行之间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之下进行安全可靠的信用卡交易。它的出现,使从前只能在银行之间进行的电子货币交易行为范围扩展到了普通用户的个人电脑领域。
2.SET核心机制。SET的技术核心是认证与加密,包括公开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安全证书等。以加密技术为核心,结合其他技术体制,满足用户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等安全需求。下面简要描述一下SET的主要安全措施。
(1)电子数字签名技术。这种方式结合了私钥和公钥体制,采用安全性高、管理方便的RSA算法,交易数据的发出者先将数据用私钥加密,而数据抵达接收方后,用发送者的公钥对数据进行解密还原。一个私钥严格关联着一个公钥,因此,数据发出者的信息只能被相应的接收者收到。这种方式是的发送方无法抵赖自己曾经发出过的交易数据信息。
(2)电子信封技术。交易信息数据的发出者将所发的信息用DES加密,然后再使用接收者的公钥把DES的对称密钥加密,这个过程叫做给信息加了电子数字信封。随后,交易信息的发出者将DES加密交易数据和电子信封本身一起发给交易数据的信息接收者。对方收到这些数据之后,用其自己的公钥打开电子信封,还原出发送者的DES对称密钥,接着用这个对称密钥去还原交易数据。这就确保了只有用交易信息接收者的密钥才可以查看电子信封,因此解接收者的身份就可以确定。
3.SET交易流程。
篇12
(2)对致谢的内容必须书写清楚,要实事求是,既不任意取舍也不夸张渲染,更不要为“装点论文门面”强拉名人“助威”,也不应该将致谢部分视为资助单位的宣传广告;
(3)致谢用词要简短、恳切、真诚、礼貌,通常仅用一句话表达,对被谢人或单位的情况不必作任何介绍;
(4)国标规定的录著格式为致谢用语应放在圆括号内,置于正文之末,并另起一行。通常习惯写法为“(本研究承蒙××单位×××教授指导完成,谨此致谢!)”、“(本文承蒙××同志审修,谨致谢意!)”、“(本试验中所用试剂均蒙××单位惠赠,谨致谢忱!)”。
论文致谢规范二
篇13
目前,在智能建筑领域,现场总线和通信协议主要有:(1)最初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总线协议,如具有代表性的Profibus总线、Lonworks总线、CAN总线等;(2)专门针对智能建筑的总线和通信协议,如美国的BACnet和CEBus、欧洲的EIB等。本文就其中的BACnet作详细介绍。
图1BACnet的体系结构层次图
1BACnet协议概述
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AData
CommunicationProtocolforBuildingAutomationandControlNetwork)由美国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组织的标准项目委员会135P于1995年6月正式通过制定。标准编号为ANSI/ASHRAEStandardl35-1995,同年12月正式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并得到欧盟标准委员会的承认,成为欧盟标准草案。2000年1月ISO组织TC205委员会的15个国家(中国、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等)的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BACnet作为“委员会草案”进行广泛评议,适当修改后列为“国际标准化草案”,最后成为国际标准。
一般楼宇自控设备从功能上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专门处理设备的控制功能;另一部分专门处理设备的数据通信功能。而BACnet就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数据通信标准,使得设备可以互操作。BACnet协议只是规定了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并不涉及实现细节。
BACnet协议模型为:(1)所有的网络设备,除基于MS/TP协议的以外,都是完全对等的(peertopeer);(2)每个设备都是一个“对象”的实体,每个对象用其“属性”描述,并提供了在网络中识别和访问设备的方法;设备相互通信是通过读/写某些设备对象的属性,以及利用协议提供的“服务”完成;(3)设备的完善性(Sophistication),即其实现服务请求或理解对象类型种类的能力,由设备的“一致性类别”(ConformanceClass)所反映。
1.1BACnet的体系结构
BACnet是一种针对智能建筑的开放性的网络协议,遵循OSI模型体系结构,BACnet体系结构层次图如图1所示。BACnet协议从硬/软件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系统兼容和网络应用等几方面考虑,目前支持五种组合类型的数据链路/物理层规范。其中主从/令牌传递(MS/TP)协议是专门针对楼宇自控设备设计的数据链路规范。BACnet在物理介质上,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在拓扑结构上,支持星型和总线拓扑。
BACnet没有严格规定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网段(Segment)是多个物理网段通过中继器(R)连接形成的段落区间;网络是多个网段通过网桥(B)连接而成的,每个网络都形成一个MAC地址域;BACnet/Internet网络是将使用不同局域网技术的多个网络用路由器(RT)互联起来形成的网际网。
在BACnet拓扑中设备之间只存在一条逻辑通路,无需广域网的最优路由算法;其次,BACnet具有单一的局部地址空间,所以BACnet参照OSI模型制定了简化的网络层协议,向应用层提供不确认无连接的数据单元传送服务。每个BACnet设备都被一个网络号码和一个MAC地址唯一确定。
网络层通过“路由器”实现两个或多个异类BACnet局域网(不同的数链层)的连接,并通过协议报文进行“路由器”的自动配置、路由表维护和拥塞控制。BACnet路由器与每个网络的连接处称为一个“端口”。路由表中包含端口的下列项目:(1)端口所连接网络的MAC地址和网络号;(2)端口可到达网络的网络号列表及与这些网络的连接状态。图2中,“1/2RT”是半路由器,由PTP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BACnet路由器,即BACnet网际网将广域网技术向应用层屏蔽。
BACnet应用层即BACnet应用实体,通过API(应用编程接口)为上层应用程序服务,并与对等应用层实体通信。应用实体由两部分组成:用户单元和应用服务单元(ASE)。ASE是一组特定内容的应用服务。而用户单元支持本地API、保存事务处理上下文信息、产生请求ID、记录ID对应的应用服务响应、维护超时重传机制所需的计数器以及将设备行为要求映射为对象。
BACnet应用层提供证实和非证实两种类型的服务。BACnet定义了四种服务原语:请求、指示、响应和证实,它们通过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传递。由于BACnet建立在无连接的通信模式上,所以OSI模型提供端到端服务的传输层部分简化功能也由应用层实现,分别为:可靠的端到端传输和差错校验;报文分段和流量控制;报文重组和序列控制。
1.2BACnet的对象、服务和功能组
BACnet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借此提供一种表示楼宇自控设备的标准。在BACnet中,对象就是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一组数据结构,网络设备通过读取、修改封装在应用层APDU中的对象数据结构,实现互操作。BACnet目前定义了18个对象,如表1所示,每个对象都必须有三个属性:对象标志符(Object_Identifier)、对象名称(Object_Name)和对象类型(Object_Type)。其中,对象标志符用来唯一标识对象;BACnet设备可以通过广播自身包含的某个对象的对象名称,与包含相关对象的设备建立联系。BACnet协议要求每个设备都要包含“设备对象”,通过对其属性的读取可以让网络获得设备的全部信息。
表1BACnet对象
对象名称应用举例
01模拟输入AnalogInput模拟传感器输入如机械开关On/Off输入
02模拟输出AnalogOutput模拟控制量输出
03模拟值AnalogValue模拟控制设备参数如设备阀值
04数字输入BinaryInput数字传感器输入如电子开关On/Off输入
05数字输出BinaryOutput继电器输出
06数字值BinaryValue数字控制系统参数
07命令Command向多设备多对象写多值如日期设置
08日历表Calender程序定义的事件执行日期列表
09时间表Schedule周期操作时间表
10事件登记EventEnrollment描述错误状态事件如输入值超界或报警事件。通知一个设备对象,也可通过“通知类”对象通知多设备对象
11文件File允许访问(读/写)设备支持的数据文件
12组Group提供单一操作下访问多对象多属性
13环Loop提供访问一个“控制环”的标准化操作
14多态输入Multi-stateOutput表述多状态处理程序的状况,如制冷设备开、关和除霜循环
15多态输出Multi-stateOutput表述多状态处理程序的期望状态,如制冷设备开始冷却、除霜的时间
16通知类NotificationClass包含一个设备列表,配合“事件登记”对象将报警报文发送给多设备
17程序Program允许设备应用程序开始和停止、装载和卸载,并报告程序当前状态
18设备Device其属性表示设备支持的对象和服务以及设备商和固件版本等信息
在BACnet中,把对象的方法称为服务,对象及其属性提供了对一个楼宇自控设备“网络可见信息”的抽象描述,而服务提供了如何访问和操作这些信息的命令和方法。BACnet设备通过在网络中传递服务请求和服务应答报文实现服务。BACnet定义了35种服务,并将其划分为6个类别:(1)报警与事件服务(AlarmandEventServices)包含8种服务处理环境状态的变化,提供了BACnet设备预设的请求值改变通告、请求报警或事件状态摘要、发送报警或事件通知、收到报警通知确认等方法;(2)文件访问服务(FileAccessServices)包含2种服务,提供读写文件的方法,包括上/下载控制程序和数据库的能力;(3)对象访问服务(ObjectAccessServices)包含9种服务,提供了读、修改和写属性值以及增删对象的方法;(4)远程设备管理服务(RemoteDeviceManagementServices)包含11种服务,提供对BACnet设备进行维护和故障检测的工具、方法;(5)虚拟终端服务(VirtualTerminalServices)包含3种服务,提供了一种面向字符的数据双向交换机制,使其他具有专有特性的楼宇自控设备成为一个BACnet虚拟终端并使BACnet网络能对其进行重构;(6)网络安全服务(NetworkSecurityServices)包含2种服务,提供对等实体验证、数据源验证、操作者验证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BACnet功能组规定了实现特定控制功能所需的对象和服务的组合。BACnet已定义了13个功能组,包括时钟功能组、事件响应功能组、文件功能组、虚拟终端功能组、设备通信功能组等。
1.3BACnet设备级别和设备等级说明
在实际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设备都支持、包含上述所有的对象和服务。因此,BACnet定义了6个一致性类别(设备级别)。一致性类别的分级编号为1~6,最低级别是类别l。每个类别都规定了设备要实现的最小服务子集,且包含低级别的所有服务。
为了帮助用户和工程人员确定不同BACnet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需要厂商为每个设备提供标准格式文件以标识设备中己实现的BACnet标准的内容,即文件需包括设备符合BACnet等级的说明。这个文件就是PICS(ProtocolImplementationConformanceStatement),它包括:(1)标识厂商和描述设备的基本信息;(2)设备符合BACnet的级别;(3)设备所支持的功能组;(4)设备所支持的基于标准或专有的服务,设备启动或响应服务请求的能力;(5)设备所支持的基于标准或专有的对象类型及其属性描述;(6)设备支持的数据链路技术;(7)设备支持的分段请求和响应。
2BACnet的互联网扩展
目前,BACnet标准使用两种技术实现与Internet的互联。第一种技术附件H中称之为“隧道”技术,并将其设备称之为分组封装/拆装设备,简称PAD。其作用就像一个网关/路由器,这在图2中两个半路由器连接广域网形成一个完全的BACnet路由器有所体现。第二种技术附件J中称之为BACnet/IP,设备直接封装IP帧/包在BACnet网络和Internet上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