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诗歌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地理解古典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才能较为准确地鉴赏诗歌。因而,理解重点词语便成为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
例如: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的试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分析:古典诗歌往往寓情于景,每句诗都有它的意境,且意境与意境之间均有紧密联系,只有充分地理解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境。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故用“铺”更准确、形象。运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二、从关键语句处置疑
所谓的关键语句,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例如: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更漏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关键语句。这一句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
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点示了诗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三、从诗词意境上置疑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鉴赏诗歌,重在领悟诗的意境,能够领悟诗词的意境就能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因此,探究诗词意境便成为考查点。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竹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常水阔知何处?
问题:(1)在词的上片中,词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的意境。
分析(1)略。(2)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劲厉肃杀、景的萧索、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不仅如此,词人有出人意料地展现一片无垠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三句尽管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愁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洗炼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
四、从表达技巧处置疑
古典诗歌十分注重讲究表达技巧。鉴赏诗歌,也应该辨析诗的表达技巧,而要想准确地辨析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就必须要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了解相关修辞,掌握相关术语。在试题的设置中,置疑点往往为描写或抒情。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诗人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早春草色?(2003年赤峰统考)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首先该诗从视角的变化写草的有无。远远望去,隐隐泛着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来。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其次,把“烟柳”和“春草”进行对比,突出具有朦胧之美的早春草色。
五、从思想感情处置疑。
感情对于诗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诗歌的生命。古人云:诗言志。诗人写诗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因而要鉴赏诗歌,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以人为本,仔细品味诗人的情感。在试题的设置中,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为置疑点。
例:5.阅读王安石词《浪淘沙令》,完成试题。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词中“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此词,正推行变法。
问题:这是一首咏史词,凡咏史之作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王安石怎样的情感?(2003年通辽统考题)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文中的伊尹和吕尚之所以建功立业,除自身的才干外,更重要的是遭逢明主。王安石当时正在推行自己的变法主张,当然首先要取得宋朝皇帝的支持。因而该词正表现出王安石的这一希冀以及他推行表法的决心和勇气。
六、从风格流派置疑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自有不同的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或不同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同。因而,欣赏诗歌的风格也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枰。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问题:(1)作者苏轼,开创宋词派的词风。我们读过他的代表作和。
(2)这首词在写作技法上用的诗词家常用的。
(3)本词的艺术风格是(2003年淄博统考题)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风格及其它。参考答案:(1)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2)以有声衬无声,以动景衬静景(3)豪放而飘逸。
七、从分析形象处置疑
与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能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而最多的却是诗歌中描绘的景或物。无论怎样,诗歌中的形象都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只有真正地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于是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的首两句描绘了的环境。
(2)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2002年包头市统考题)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分析古代诗词的形象。通过读诗,从中可见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八、从构思结构上置疑
鉴赏诗歌首要条件是读懂作品,即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这包括诗歌的写作构思,也包括诗歌的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等常见的结构方法。因此在阅读诗歌时,我们既要注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法,还要注意诗歌的意义上的单元划分,结构上的总结和前后照应等内容。因而,分析诗歌的结构便成为高考的置疑点。
例: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题:试谈谈这首词怎样表达词人的志向和情操?(2003年成都统考题)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分析古代诗词的结构。全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词句写出了梅的风格神韵,写出梅花的高风亮节。其实这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表现了此人品格的骨膏,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谄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九、从语言艺术处置疑
诗歌的语言是构建诗词的基本要素,犹如文学的大门,只有充分地鉴赏语言才能探索到文学殿堂的真善美。因而,评价作品的选词炼句的功夫、修辞格的运用及其效果、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凝练性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便成为高考得置疑点。
例: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试题。
天仙子张先
是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问题:(1)这首词的上片中,“送春春去几时回”句中的两个“春”字,结合上下文来看,含义并不一样,前一个“春”指,后一个指。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遣词造句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从炼字的角度谈谈“弄”字的妙处。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语言艺术。(1)的前一个指季节,大好春光。后者既指年华的易逝,,又指美好往事的青春时光。而(2)在有月而多云的暮春之夜的特定情况下,阴云笼罩,暮色迷茫,花的丰姿神采未必能尽情地表现出来,但是忽然出人意料,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现皎洁的月光,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姣妍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世人带来意外的欣慰。一个“弄”字就传达出了这种特有的情态。
十、从运用典故上置疑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因而高考出题者常常在运用典故处置疑。
例: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
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篇2
二、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
基本史实概念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事件起因:如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二是事件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项、过程、标志、特点等要素;
三是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或影响、意义、经验、教训等要素。将这些要素以提问式或填空式等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自学同时完成题目,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
三、运用能力训练
学习是为了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能力首先体现为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因此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科相关信息,如学科及教学、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观点,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历史现象的内在、外在联系进行分析,弄清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训练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自己设计题目,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或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对比,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有一定层次的难度,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篇3
(2)给予的沉默。它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空间,它是一种耐力的等待——就在那儿,同时维持着一种期望的、开放的和信任的气氛。它可能是默默的信任式接受;也可能是果断的转开,却不是真正的离开;也可能是静静的让它过去,却不是忽略不管;还可能是一种非打扰性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却不是为了特意去展示你的出现是为了孩子。有一位教师在上手工课的时候,一位学生不小心碰了一下同桌的手,同桌此时正在剪小动物,这一碰把正在剪的动物给搞砸了。为了此事,两人就吵开了,针锋相对,越吵越厉害。她悄悄走过去,一声不响地站在他俩旁边,站了大约五秒钟左右,他俩就都不出声了,又认真地剪起来。
二、借一朵“眼睛花”来调和
教师一个赞赏鼓励的眼神可以让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一个轻含责备的眼神可以让调皮的学生行为收敛,一个真诚关怀的眼神可以打开一扇封闭的心门,一个平和友好的眼神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当嘴巴和眼睛相互矛盾时,孩子往往相信眼睛。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对方的内心深处。眼睛直接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对方的本质的途径,目光与目光的接触就是存在与存在的接触。教师能够读懂孩子脸上的表情,并加以注意,这十分重要。教师一个理解的目光、一个满怀深情的眨眼对孩子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一个用温暖和支持的目光机智地鼓励孩子的教师必须要对孩子有温暖的感情,有无比的爱。在教学《卷小动物》时,由于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对本课内容非常感兴趣,显得不太安分,教师见此情景并没大声呵斥,只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几秒钟后课堂恢复了正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赞成与否的态度。在教学中,眼神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用魅力四射的教育机智来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摆一朵“动作花”来调和
有智慧的教师能把语言变成动作,把动作变成语言。机智的教师知道如何创造动作式的开始,并引入到现实中去,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中。一个班里通常会有一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一个富有洞察力的老师会对学生由姿势神态反映出来的心理或情感状态十分注意。老师的动作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省劳技教研会上,沈家门小学的张老师在教《织网》时利用多媒体对织网过程慢镜头的反复回放,通过这样的动感启迪,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织网,课堂相当成功。因此,动作就像语言一样,可以有力地将意义融入到情景中去。我曾听过另一位老师教《织网》,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动作这一体态语言,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到课末还有一大半学生没有学会织网。五、放一朵“气氛花”来调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良好的气氛,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创设的各种气氛,给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他们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使教学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我们完成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气氛下进行的。教师不仅仅可以通过学生所说的和所做的来营造一种气氛,而且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侧面进行精心策划,从而营造一种气氛。气氛的产生可以借助于对教室里的各种文化的布置、摆设,也可以由学生或教师动手,课前准备,收集信息等。有位教师在教学《家常凉拌菜的制作》时,课前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凉拌菜,教师不但现场做菜,还用录像播放了做菜的过程。这堂课,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出许多的知识点,发现了无数的新创意。一盘盘精致、可口的凉拌小菜展现在大家面前,什么“蜻蜓点水”“红杏出墙”“万紫千红”等,真是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力比较薄弱,他们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让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学好应学的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是我们教育者的任务。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就是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组织教学,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六、加一朵“榜样花”来调和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或同学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都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如在教学《织网》这课时,教师在让学生第一次试织网时,有部分心灵手巧的孩子一学就会,此时,教师马上利用榜样的力量,请学会的孩子到讲台前来当小老师,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相当和谐。学生在这样你帮我学的气氛下,快乐而轻松地学会了本领。通过榜样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将学生身上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因素,教学难点也就会轻而易举地突破。
篇4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预先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指导纲要,称之为“学案”。一般是每学期初将整个学期的“学案”编制完成,每课时独立一份;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人手一份。“学案”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也可以学生之间讨论交流。这样学生依靠自己学习能力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就可以在课前先消化;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待课堂学习。课堂45分钟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老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预先得到这些问题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在编制“学案”时,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我在教学中的“学案”尝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线索,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脉络。通过知识结构、线索分析,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既可作为学习前的自学路径指南,又可作为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一般先由老师拟定一个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部分由学生尝试概括,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学生概括的份量,体现老师主导作用。
二、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
基本史实概念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事件起因:如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二是事件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项、过程、标志、特点等要素;三是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或影响、意义、经验、教训等要素。将这些要素以提问式或填空式等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自学同时完成题目,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
三、运用能力训练
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能力首先体现为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因此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科相关信息,如学科及教学、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观点,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历史现象的内在、外在联系进行分析,弄清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训练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自己设计题目,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或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对比,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有一定层次的难度,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
四、学生探索及反馈
在“学案”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探索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发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并正确引导,对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提出,供讨论。
完成了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师生之间已经有沟通的共同基础。再进入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要注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首先,可利用一部分时间,采用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结构、基本史实、概念、观点的掌握情况。接着用探讨、辩论等方式进行运用能力的训练。特别要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据,鼓励辩论,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同时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一些开放性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作课后继续讨论,也可以此为启发点,指导学生课余撰写相关的历史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我的改革尝试,仅仅是一个初步探索,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备课工作量大,需要查阅的资料多,受到信息量来源的局限;在学生自学时间安排、能力训练形式及课堂组织教学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当前,校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正肩负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职责,是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教学的改革旨在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思政课程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推行“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程授课的实效性。
所谓“参与”是指个体卷入群体活动的状态,既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投入,也包括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受群体影响以及个体影响群体的方式和程度。而“参与式”实践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师生之间营造参与的氛围,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学习的精髓,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识以及行为和判断,并且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这是当前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课题。
案例教学是思政课中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其授课中探寻教学模式的革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案例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围绕平等、开发的学习态度进而推进学习的实效性。通过在授课中尝试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道德、法律知识的认知和兴趣,进而让学生通过理智活动主动进行开放性、参与式实践,提高实践能力,获得成熟的法制观的自我教育。具体改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展开:
(一)以专题形式开展课堂“参与式”案例教学
1.教师根据当前政治思想教学的热点和理论知识编写案例,并在课堂上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
传统教师授课,往往是按章节依次讲授,“参与式”案例教学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针对学生的兴趣,选择现实的热点案例,由学生来分析和解决案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老师的教学思路得到了拓展,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延伸,更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参与式”课堂构建了和谐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环境。
案例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典型案例的选取,案例是课程的关键,并且在理论与实践中搭建起知识的虹桥,增强了理论的易懂性,并且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信念的培养,这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教学案例要突出热点与重点,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突出“参与式”案例教学的价值。
众所周知,德育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选取案例要注重案例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力求将知识融汇到实践中去,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通过现实生活中实例的选择,增强案例课教学的实务性,突出了案例教学的价值,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校外实践形式开展“参与式”案例教学
1.实践教学法
在现有思政课程教学中,可以推进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以促进教学改革。可以组织学生实地旁听青少年犯罪案件庭审现场,旨在直观的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及道德规范情结。因为实地听审可以使学生感受庄严的法庭氛围,亲历庭审现场,熟悉庭审环节,感悟法律的严肃与庄重,从而产生对法律的崇敬之情。聆听一次法庭的庭审过程,心灵就会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是课堂教育所永远无法比拟的。传统的教学课堂受到场地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对知识运用的直观性很差。能够有计划的开展典型案例的实践教学,无疑对教学效果的推进很有帮助。虽然在传统课堂上我们也选择光盘及教学片等等,但这种模式不能增强学生的实地感,更无法感受到庭审现场严肃庄重的气氛,因此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参与青少年案件庭审旁听还是十分必要的,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外到社会中、社区里参与实习实践,亲身经历实务训练。除了带领学生参观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展,同时学习德育先进人物。最为有效的是老师带学生亲自深入社区、农村等实践场所,去体验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过程。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会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法律及道德素养。
2.模拟案例教学法
在很多学校往往还会利用模拟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模拟现场,通过模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围绕一个典型案例,将教学内容与知识引入课堂。通过这种模拟案例教学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与角色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学生法律知识的巩固以及敏捷法律意识的提高都有大有裨益的。学生能亲身体会案例中各个角色的重要性,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性,从而有效开展了学生的法制教育。这对于案例教学更突出了“参与式”的重要性,同时对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
篇6
因为教师的职称和财政经费、养老保险、住房补贴、出国交流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职称工资不进行配套改革,其他的改革都会流于形式
【2015关于教师涨工资最新消息】【教师加工资最新消息2015调整方案】
首先,在高校内部,有编制的教师和合同制教师在工资待遇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毕竟教师的待遇取决于职称.职称上去了,工资才会上去.而职称对于教师来说却相当于有“编制”的,名额有限.教师从讲师到教授,其工作内容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但是待遇却相差不少.这说明教师当前的职称工资和当前的事业单位“工勤岗”等其他岗位一样,属于新型的“同工不同酬”,并且更具有隐蔽性.上海中 公整理
其次,由于各个地区和各个高校关于教授的认定条件并不一致,而且动态变化,这就导致了某些学校的讲师水平甚至远远高于某些地方的教授水平.而职称工资导致了跨学校的同工不同酬现象.而我们现在的人才流动大都还只是看当前职称,这种职称制度也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再次,在在编教师的退休工资里面,职称是决定性作用.哪怕是退休前一天获得教授职称,退休金也会大幅度增加.这和当前的社会保险制度“多缴多得”是相违背的.对于其他教师的付出也是不公平的.更何况现在诸如“住房公积金”等很多分配方式都合职称挂钩,这更加剧了校内教师间的工资待遇差距,加剧了“同工不同酬”的程度.上海中 公整理
最后,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教师无论是否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都是需要财政拨款,讨论教师在编与否其意义并不是很大.这几年合同制教师的探索也证明了这一点.对高校影响最大的并非教师的编制而是职称岗位的多寡和职称工资的公平性.高校行政编制的控制、工勤岗和服务岗推向社会可以减轻高校负担,使得高校能够轻装上阵,但是教师编制和职称的改革却可以激发高校教师们的创造力,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所以,没有高校教师职称岗位和工资的编制改革,是不完善的改革.上海中 公整理
核心内容:2015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教师工资将取消职称是真的吗?教师工资改革方案2015年最新消息暂未出台,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信息给大家了解,仅供参考.
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爱阅读更精彩】
#大家还在看#
篇7
(一)交通安全
走路要走人行道,过路要走横行道,
红灯停,绿灯行,来往车辆仔细瞧,
车行道上不玩耍,人行护栏不跨越。
上下车辆不争抢,乘车文明要做到,
身体不向窗外探,上车扶手抓抓牢,
身背书包不闲逛,轻易别理陌生人,
流浪小狗有疾病,不要和它来玩耍。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视频)
(二)课间安全
遵守秩序进校门,不拥不挤不奔跑,
上下楼梯靠右行,先后有序不争抢,
走廊通道慢慢走,奔跑打闹太危险,
进了教室要文明,不踩桌椅不攀高。
(三)运动安全
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械,
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锻炼前,做准备,伸伸胳臂弯弯腰,
动作规范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活动全部结束后,整理运动做做好。
(四)饮食卫生
饮食卫生记心头,饭前一定要洗手,
用餐时间不嬉笑,细嚼慢咽消化好,
无证摊贩东西脏,不洁食品不进口,
自带午饭要加热,生吃瓜果要洗净。
(五)上学放学歌
下课铃声响,依次出课堂;走廊慢慢走,有序不争抢;
楼梯靠右行,不闹不推搡;运动要适量,上课精神旺;
快乐做游戏,个个守规章;安全记心上,时时不能忘。
放学回到家,别摸刀与叉;插座里有电,千万别碰它;
阳台很危险,能看不能爬;煤气有巨毒,别把火来打;
一人在家蹲,门是保护神;如果有人敲,先从猫眼瞧;
假如生人来,别把门儿开;大声打电话,歹徒最害怕;
坏蛋能吓走,安全得保障;父母回到家,一定把你夸!
(六)溺水自救歌
溺水勿自慌,迅速离现场。
清除口鼻保畅通,拍打后背让肺畅。
若无呼吸人工上,若无心跳挤心脏,
赶紧换上干衣裳,尽快送到病床上。
(七)火灾自救歌
同学们,快快来,我们都来讲安全。
不玩电器不玩火,把住预防这一关。
火灾一旦已发生,不要惊恐和慌乱,
千万不要贪财物,千万不要跳下楼。
听从指挥快速跑,乘坐电梯不安全。
浓烟围困呼吸难,要把身体贴地面,
弄湿毛巾捂口鼻,离开火场去求援,
快快拨打“119”,消防队来保平安。
如果实在逃不掉,跑到阳台再呼救。
(八)地震自救歌
地震来了不要慌,跑到屋外空地上。
如果逃跑来不及,躲到桌下或床底。
洪水洪水低处流,来临之前高处走。
高山大树要抓牢,天气预报要看好。
火灾来了真无情,千万不要玩火星。
发现拨打一一九,远离火源再呼救。
放学要走人行道,十字路口看信号。
独自在家锁好门,生人叫门莫应声。
狗咬猫抓毒蛇咬,及时就医才最好。
(九)烫伤自救歌
小朋友,被烫伤,莫要荒。
手指伤,有点红,摸耳朵。
面积大,冷水冲,涂膏药。
无膏药,用酱油,搽蜂蜜。
烫得重,送医院,莫犹豫。
一冲洗, 二护送,
小朋友,要牢记。
(十)综合篇
吃饭之前要洗手,切记莫把生水喝。
过马路,眼要明,斑马线上小心行。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
水火电,莫乱玩,安全常识记心间。
遇火灾,1 1 9,速离险境求援助。
陌生人,莫轻信,防止坏人将你骗。
遇匪徒,1 1 0,机智巧妙去周旋。
篇8
二、总体目标
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方法途径,全面促进区域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争取经过五年的改革实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有效机制,形成有利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浓厚环境氛围;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不断创新,城乡学校特色办学水平及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新的飞跃;争创成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
三、工作任务
(一)整体优化办学条件,奠定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建设标准化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根据城市化建设、人口变动等新情况,制定全区中小学校“十二五”布局调整方案,计划投资3亿元新、改、扩建8处学校,新增校舍13万平方米、教学班280个。到年,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分别控制在40人、45人以内,有条件的学校推行小班化教学,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稳步增加。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接收比例达到97.5%。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工程及“两热一暖一改”工程为基础,切实加强中小学校舍、体育运动场地和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全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规范化学校建设水平。新建迁建学校一律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力争到年,全区省级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农村学校全部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区中小学校达到规模总量充足、结构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均衡的理想状态,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和整体优化,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打造优质教育团队,抓住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建设高素质的优质教育团队,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从源头上优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年城乡中小学教职工执行同一编制标准,落实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合同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教师培训工作与“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相结合,与“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试验区项目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明确目标任务,以加强机构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创新培训形式、完善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实质性突破。三是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课程团队培养工程,逐步完善骨干教师、名师的选拔、培养、管理及任用机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到年,重点培养200名“四名工程”人选。小学、初中分别建立5-8个名师工作室,各学科均培养3-5名在省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名师。区直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达到50%,农村骨干教师比例达到30%。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名师的帮带作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强化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继续深入探索生活化、课程化和活动化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提高以班主任为骨干的教师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育人环境。坚持以学校教育引领家庭教育,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评选优秀家长学校,确保家长受教育率城区学校达95%以上,乡镇学校达80%以上。二是以课程改革为载体,继续深化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强化科研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全面梳理、总结和提升我区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丰富和完善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教学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第二,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关注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建构生本化课堂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为引领,分学段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体系,真正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根本性转变,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第三,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加大艺体教育、综合实践、实验教学等领域的课改力度,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建设,中小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实施方案,开发特色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积极挖掘各类特色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适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学的机会,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四)强化管理机制创新,构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条件。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条件。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从区域和学校层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断完善课程规范、教学常规、师生评价等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完善“区、学区、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构建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二是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方面,继续深化学区建设。贯彻《依托学区平台落实城乡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一体化,切实推进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力度。科学配置区域内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强城乡学校间校长、中层干部及教师的流动,最大程度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确保素质教育整体推进落到实处。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抢占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引领作用,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区中小学都能达到或高于省规标准,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任务。年每所学校建成一个全自动录播教室;全面完成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任务;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无线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校园建设,年建成覆盖全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每年动态更新和优化配置师生用机,保证教师人手一机,小学、初中学校计算机生机比达到8:1。二是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提炼和推广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继续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建成覆盖所有课程和主要知识点、具有视频和课件点播功能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中心。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和网络课堂建设,积极创设支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无边界”学习环境、多样化的学习终端”和学习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继续深入探索网络环境下城乡学校间教、研、训、管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形成支撑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信息化环境和条件。
四、实施步骤
改革试点工作从年开始,到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习启动阶段。深入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并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全面规划部署。
第二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落实重点发展战略目标与实施规划,从体制机制、学校布局、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方面逐一落实;开展阶段自我评估,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思路,制定新的举措,争取项目实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阶段为评估验收阶段。对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全方位的自我评估,查漏补缺,整改提高,总结成果,撰写报告,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向省教育厅报送改革试点申验报告,做好试验区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区教育局成立项目执行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重点抓的工作机制。
篇9
由于公共关系在传播信息、协调关系、塑造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换句话说,公共关系课程就是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跑出去能干”的应用型人才。
一、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
课堂教学存在着理论知识讲解多、实践知识应用较少,注重教师讲、不注重学生学,学生课堂积极性差的问题。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
为了落实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思想,应该在课程安排上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公关能力技能训练。即便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应尽量采取案例教学、学生授课、课堂辩论等方式。
二、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公共关系学》教学内容可分成两大块:理论和实务。而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又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在教学中既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抓住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于是在教学中开始尝试进行多元式、互动式实践教学的探索,经验从无到有,课堂从沉寂到活跃,学生反应越来越积极,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通过案例的解析变成生动的事实或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在理论阐述前将案例的背景资料先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或方案,从案例中引出理论。实践证明,案例分析法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2)小组讨论法。传统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陷入“奉送真理”的漩涡,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没精打采地听,已经是很多课堂的常态。而小组讨论就是一种“教人发现”的教学方法。所谓小组讨论,就是教师针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观点拟出问题,让学生分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大家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轻松掌握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除了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也是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互动式教学,即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角而他们也会在其中找到参与的乐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
(4)情景模拟法。通常情况我会设定一个特定的危机情景,比如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案例来进行模拟,如棘手客户关系的处理、质量问题的应对、安全事故的频发等等的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处理。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然后将他们的方案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在情景模拟中,学生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危机处理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从事公关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5)课后作业法。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着重从实际需要出发,着手锻炼学生的策划能力。一般,我们会布置一些具体的策划作业,例如情人节产品策划、体育赛事公关策划、社会公益方案策划、商业推广方案策划等,让学生在模拟作业中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和写作水平。
(6)社会实践法。课堂实践仅仅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校内进行,让学生自发组织一些活动,例如演讲比赛、美化寝室比赛、运动会等,既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把公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他们从中学到更多的公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突出知识内容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篇10
二、思想认识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义务》、《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班主任的职责》等。对照上述法规法纪,我有时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变相体罚学生,对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罚站,这些现象说明我对教师教师法规法纪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我严格反省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师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三、爱岗敬业方面
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必须爱岗敬业,它要求我们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有时由于工作繁忙,批改作业不够及时,今后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立即纠正。
四、教育教学方面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育质量的好坏由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综合制约,家长只看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育的好坏,我们的工作效果还不够理想,今后我需要加强学习,多花时间与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11
1. 通过对音乐与古诗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艺术与诗歌艺术的魅力。
2. 将其他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学生古诗配乐、唱古诗歌等音乐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唱古诗、欣赏、配乐等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体验音乐与诗歌的艺术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旋律、力度变化方面探索诗歌与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的相通之处。
教学设计
把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会让音乐具有更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的机会。在本课中, 把音乐与古诗进行巧妙设计整合,通过猜诗激趣导入学唱感受探索讨论音乐体验欣赏延伸这些环节,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感受、体验,领悟艺术魅力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借鉴和利用古诗知识与形式,目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古诗知识或音乐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把语文学科的古诗融入到音乐的教学, 既拓展了教师的设计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感受鉴赏力、观察能力,激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毕竟培养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教学过程
(课前背景音乐 古诗新唱歌《咏鹅》、《春晓》等)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几首歌熟悉吗?歌名知道吗?
生1:熟悉。是唐诗《咏鹅》、《春晓》。
生2:知道。我们最熟悉的《咏鹅》、《春晓》。
师:你们对唐诗、宋词喜欢吗?(生齐回答: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古诗词,而且还特爱唱古诗词的歌。今天这节音乐课就是和古诗词有关,同学们想了解吗?
生答:想了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猜歌名导入,由于这个知识点是学生掌握的,学生都争着回答,它一下子把音乐和学生的实际拉近了,通过flash的音响画面,使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感情共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欣赏感受
师:这里有一首老师很喜欢的词。作曲家给它谱曲后,成为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
请你们听听,说说你的感觉并讲出是哪首词,好吗? (初听歌曲《虞美人》课件出示)
生1:歌曲感觉是忧伤的,是《虞美人》。
生2:歌曲比较慢,很哀愁,是南唐李煜的《 虞美人》。
师:对于这首词,哪位同学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1:哀愁的。
生2:非常哀伤的。
生3:表现了后主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怀念和哀愁之情。
师:谁能非常有感情地朗诵一下这首词?(邀请一位有朗诵能力的学生配乐朗诵)
师:能让你们感动吗?好在哪里?
生1:很好、很感动。
生2:很有感情。
生3:他朗诵抑扬顿挫、很慢,完全表现出思念和哀愁之情。
师:说得很好。这位同学通过较慢的速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把握住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后主李煜在亡国后对故国的无比怀念和哀愁之情。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和词所表现的情绪吻合吗?
生:(齐答)吻合。
师:请大家细细再听歌曲,了解歌曲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有三个问题请你们考虑。
(再听课件出示歌曲《虞美人》和思考题)
■
播放同时请学生跟唱歌曲(本曲旋律学唱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较容易,可直接哼唱)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是慢速平稳的还是快速多变的?
生1:慢速平稳的。
生2:是慢速平稳的。
师:用这样的速度节奏能表达哀愁之情吗?
生3:可以。
师:如果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哀伤的情绪,我们来感受一下,合适吗?
(师范唱几句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
生(大笑。齐答):不合适。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1:人在情绪低落伤感时,就是动作、语速都是很慢的。
生2:我们听过的有些歌曲很忧伤,表现的速度也较慢,比较平稳的。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要表现哀伤的情绪通常要慢而平稳的速度和节奏来表达。
(板书 哀伤――慢速平稳)
师:歌曲表达了无尽的哀愁,用清脆明亮的语调还是柔和低沉的语调表现比较合适?
生2:用柔和低沉的语调比较合适。
生3:情绪低落哀伤时,讲话都是慢慢吞吞,很轻的。
师:说得真好!(板书 柔和低沉)
师:音乐通过速度、节奏和力度这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能表达词的情绪或意境吗?
生1:能。通过较慢的速度、平缓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和低沉的语调深刻地表现出无限哀愁。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朗诵的同学是怎样表现词的情绪的呢?
生2:速度也是较慢,抑扬顿挫。
生3:语调低沉。
师: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诗和音乐的表现一样。
生: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等方面是和音乐表现手法相似的。
大家一起唱唱(再次播放歌曲课件 师生齐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音乐聆听与哼唱中感悟无尽的哀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到音乐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起伏等基本的表现手法,也能恰当表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
三、拓展实践
师:同学们了解到音乐通过速度、节奏、旋律和声音的高低强弱这些基础的表现手法,也能恰当表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意境。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音乐片段,请大家聆听、感受,再找找表现的情绪、意境和它相似的古诗,好吗?
(一) 听片段 配诗
(分别播放三个音乐片段课件出示古诗《绝句》《满江红》《游子吟》 )
师:谁来说说你对三个片段的感受并配上合适的诗?为什么?
生1:片段A我觉得很激烈,好象在打仗。配岳飞的《满江红》合适。
生2:片段B清脆、明亮,配《绝句》合适。
生3:片段C很慢、很低沉、忧伤,配《游子吟》合适。
板 书
A 多变激烈 强劲有力《满江红》
B 清新 明亮《绝句》
C 慢速平缓 低沉《游子吟》
(二)分别复听三个片段配乐朗诵感受
师:现在我们配上这三段音乐,并请几位同学来朗诵,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好吗?(略)
(三)加深理解
师:现在,如果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三首古诗唱出来,你们会怎样唱呢?
生1:《绝句》的速度节奏欢快些,声音明亮,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满江红》的力度强劲有力,短促多变,表现出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
生3:《游子吟》的速度较慢,节奏平稳,语调要低沉,表现出思念忧伤之情。
……
师:老师带来了这三首歌,你们想听吗?
生(齐答):想。
师:我们来仔细聆听,对于歌曲的处理同学们的意见和作曲家的想法会一样吗?
(分别播放《绝句》《精忠报国》《游子吟》课件)
学生开始听得很认真,后来热闹极了。尤其放《精忠报国》时,跟着都大声唱了起来……
师:真棒!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都被作曲家采纳了,我们也都是小作曲家了呢。
(设计意图:体验实践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甚至创造才有可能成功。在本环节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上相通的结论。培养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展开想象,再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
四、延伸
师:我们一起欣赏了几首古诗歌曲。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古诗词本来就是吟唱的,但由于时代久远,曲调基本已消失了。现在后人把一些古诗词的内容、风格等融入现代音乐中,创作产生了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歌曲。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歌曲隐含古诗词影子的呢?
分组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后,抢着回答:《涛声依旧》、《枉凝眉》、《别亦难》……
篇12
1、过马路过马路、左右瞧,大家要走人行横道。公路若无斑马线,直行通过勿打闹。远离汽车不猛跑,迅速安全通行好。
2、各行其道靠右行、靠边走,交通法规要遵守。自行车道、汽车道,各行其道秩序好,平平安安不迟到。
3、红绿灯红、黄、绿三盏灯,十字路口眨眼睛。红灯亮晶晶,大家停一停;黄灯亮晶晶,大家等一等;绿灯亮晶晶,可以向前行。行人车辆听指挥,拐弯慢行要小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3
二、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措施
(一)全面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
自*年6月起,面向所有考生,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
(二)考试内容改革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修订考试大纲,开发新题型,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分值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比例。试行阶段的四、六级考试内容由四部分构成: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试。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提高到35%,其中听力对话占15%,听力短文占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听力短文部分包括短文听写和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阅读理解部分比例调整为35%,其中仔细阅读部分(CarefulReading)占25%,快速阅读部分(FastReading)占10%。仔细阅读部分除测试篇章阅读理解外,还包括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的测试;快速阅读部分测试各种快速阅读技能。综合测试比例为15%,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完型填空或改错,占10%;第二部分为短句问答或翻译,占5%。写作能力测试部分比例为15%,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试行阶段四、六级考试各部分测试内容、题型和所占分值比例如下表所示:
*
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仍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五年的面试型的四、六级口语考试*。同时,考委会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三)考务管理体制改革
*年6月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启用新的四、六级考试报名和考务管理系统,严格认定考生报名资格,加强对考场组织和考风考纪的管理,切实做好考试保密工作。从*年1月份考试起,逐步将参加考试的考生范围尽可能限制在高等学校内部。有关报名要求等考务管理方面的事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另行通知。
(四)改革工作进程
1.*年6月的考试内容不变,所有考生仍采用旧题型进行考试。
2.自*年1月的考试开始,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学生,以自愿为原则,试行新题型的四级考试,自*年6月开始以同等方式试行新的六级考试;在此期间,非试点考生仍采用旧题型进行考试。
3.初步定于*年1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年6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六级考试。
考委会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制定新的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样题,并将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公布。
三、四、六级考试中、长期改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