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篇1

1.2研究方法

1.2.1熵值法可以克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和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所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有更高的可信度,计算过程如下:

1.2.2Moran'sI指数通过对GlobalMoran'sI的全局自相关统计量的估计,分析区域总体的空间关联度和空间差异程度,文中通过Arcgis9.0软件的SpatialAutocorrelation(GlobalMoran'sI)模块实现。

1.3指标体系建立

在遵循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量可比性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发展四要素及两个附加要素)和产业周期理论(产业初级阶段的要素投入),依据数据的典型性、可获得性和代表性,从资源环境支撑、社会经济支撑、科技创新支撑、政策体制支撑四个方面选取35个三级指标,构建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表1)。

2结果与分析

2.1资源环境支撑条件首先,对2010年资源环境支撑条件6项指标的286个城市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熵值法计算出286个城市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优越度,将所得数值录入ArcGIS9.0软件,通过自然断点法按四级分类得到如图1a,同样按照上述过程得出社会经济、科技创新及政策体制支撑条件的空间分异。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优越度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鄂尔多斯、河源、嘉峪关、威海、石嘴山、许昌、十堰、伊春、黄山和金昌。最低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宜宾、晋中、南平、临汾、吕梁、宿州、孝感、茂名、内江、贵港,十个最高值地区和十个最低值的均值相差3倍之多。从我国整体区域来看,资源环境支撑条件较好的城市较为分散,且很少是大城市,而条件较差的城市大部分位于成渝地区、秦岭淮河一带和广西西南部。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因素主要是人均建成区面积,权重约0.443,其次是人均绿地面积0.377、未达标工业废水排放量0.02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0.014、工业烟尘排放量0.04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093。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向拥有优良环境、宽松工业园区用地的城市布局,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具有宽松的用地条件和优良的城市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基础,为从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排名后十位的城市向外拓展受限,人口又相对集中,人均用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相对较小。

2.2社会经济支撑条件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交通与通讯,权重约为0.477,金融环境0.286,经济基础0.119,市场环境0.117,可以看出支撑一个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通信条件和金融环境。从图1b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支撑条件较好的城市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西部的省会或重要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天津、广州、东莞、重庆、宁波和大连,大部分都处在东部发达地区的核心区,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好,有着沿海及沿江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也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及次金融中心,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较高,市场较为成熟,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对外交流条件、金融环境和产品市场。排名后十位的城市,如平凉、白银、固原、思茅、丽江、武威、昭通、临沧、定西和陇南,处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南偏远地区,这些地区交通通讯设施较为落后,金融环境及招商引资的条件相对较差,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较低,十个最高值地区和十个最低值地区的均值相差31倍之多。

2.3科技创新支撑条件科技创新因素主要有科技支撑,权重系数为0.582(普通高等学校个数0.141、专利申请量0.28、国家重点实验室个数0.161),人才支撑权重系数为0.418(科学研究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0.059、信息传输及计算机软件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0.046、文化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0.027、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0.286)。科技创新支撑条件较好的城市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京津地区、广州、深圳及中西部省会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重庆、上海、苏州、广州、武汉、西安、成都、杭州和南京,这些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及从事计算机软件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有关创新和高科技行业的公司数量众多,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专利成果数量占国内比重较大,如2010年北京高校89所,两院(科学院、工程院)科研院所60家、科技创新从业人员102.72万人,专利授权量3.4万件在全国都居首位。排名后十位的城市有白银、石嘴山、鹤壁、防城港、黑河、双鸭山、中卫、鹤岗、克拉玛依和金昌,这些地区大多是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少,从事科研、计算机软件及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也相对较少,城市创新环境欠佳。排名靠前的十个城市和排名最后十个城市均值相差25倍之多。另外,图1c中科技创新条件较好的一、二级优势区范围较小,286个城市的平均创新支撑条件优度为0.055(资源环境支撑条件0.25、社会经济支撑条件0.072、政策体制支撑条件0.158),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4政策体制支撑条件政策体制因素主要是科学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权重系数约为0.616,政策环境0.384。支撑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山东半岛及京津地区。十个最高值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中山、苏州、佛山、合肥、杭州和珠海,十个最低值城市为广安、武威、钦州、防城港、阜新、广元、七台河、贵港、陇南和松原,十个最高值城市和十个最低值城市均值相差43倍之多。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山东半岛和京津地区的产业环境及对外开放程度决定了这些城市对新技术及新产品的重视程度较高,政府层面上分配较大部分的财政支持新技术及新产品项目的研发,可以及时察觉到国内和世界范围产业发展动态,为实现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2.5综合支撑条件的空间分异

综合支撑条件测度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合支撑看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四条棱(资源环境支撑、社会经济支撑、科技创新支撑及政策体制支撑)都垂直于底面,长棱和短棱顶端相连的不规则物体,其条件优越度为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图2),则体积计算公式为。其中,Imax为资源环境支撑、社会经济支撑、科技创新支撑及政策体制支撑中值最大的,Imin为四方面支撑中值最小的,Ia和Ib为其余两个方面的支撑,R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这里假设为1,由此得到286个城市综合支撑条件的值(表2)。基于模型测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合支撑条件优越度属于无量纲且取值范围在0~1之间,经过Arcgis9.3软件空间可视化并将综合支撑条件的值与其均值、四分位点值进行比较,参照自然断点法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合支撑图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合支撑条件差异Fig.3RegionaldifferentiationofcomprehensivesupportconditionforthedevelopmentofstrategicemergingindustryinChina件分为:优势突出区域(≥0.18)、优势良好区域(0.18~0.13)、优势一般区域(0.13~0.08)和优势不显著区域(0.08~0)四个等级(图3)。采用Moran'sI指数,在Arc-GIS9.3中调用SpatialAutocorrelation(GlobalMoran'sI),计算得到Moran'sI=0.25,Z=18.89。正态分布99%置信区间双侧检验阈值为2.58。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I,说明286个城市综合支撑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即存在发展支撑条件好的地区相互邻接,发展支撑条件差的地区相互邻接的现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津京地区、山东半岛临海区、珠三角核心地区、长三角核心区、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辽东半岛、福建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会或重要城市。这些区域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科技创新和政策体制支撑等都有较好的基础,综合支撑条件得分较高。优势良好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区、山东半岛西部、长三角扩展区、珠三角扩展区及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会或重要城市。优势一般区域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及东部的部分地区。优势不显著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中部和南部、四川北部和南部、广西西南部地区。

3讨论

(1)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具有高技术和资金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在四个支撑条件中,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支撑是基础。政策体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起着关键作用,新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力量十分薄弱,需要依靠政府的指引和资金投入促使其逐渐进入成熟阶段。资源环境可以更加突显一个地区的优势或劣势,但并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是巨大的,技术可以促使产业发展呈现成长、淘汰和稳定的过程,因此,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科技创新条件较好的一、二级优势区范围较小,286个城市的平均创新支撑条件优度为0.055,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采用不均衡发展战略,在同时具备四个支撑条件的地区优先重点发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再向地区梯度推移。因此,在辽东半岛、京津地区、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及省会城市优先重点发展,再向地区推移、辐射,形成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心结构。(2)结合实证讨论,如《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较为合理。因此,广州市等优势突出区域应利用其综合优势全方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层次化和高端化,利用优惠的政策环境、发达经济基础、强劲科技创新活力加强与世界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和竞争,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石家庄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以生物产业为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特色,建立全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但该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存在较多问题如:高端人才缺乏、产业外向度低、相应的基础设施等还不太完善以及面临着京津发达地区产业重构和竞争的挑战。因此,如石家庄市这样的优势良好区域应避免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某一方面的掉队,全方位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建立起从设计到生产、从城市到重点乡镇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运行体系,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应发挥本区特色避免与优势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趋同,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和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化发展。《玉林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本地区最具优势的是以柴油机为重点的动力机械制造业和现代中药产业,其他行业优势不足。因此,如玉林这样的优势一般区域应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重点建立一两套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体系,其他行业的新兴产业应以配合优势区域和优势良好区域为主。优势不明显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大阻力,而根据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应该生产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品再通过贸易来获得不具备优势的产品。所以,优势不明显区域应以提高人民福祉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通过市场贸易来满足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只有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主要城市发展一定量如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取、天然生物制品医药和现代中药等不需要高投资、高科技的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3)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I说明286个城市综合支撑条件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即存在综合支撑条件好的地区与综合支撑条件好的地区相邻接、综合支撑条件差的地区与综合支撑条件差的地区相邻接的现象。因此,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采用集群发展模式,形成两个一级产业集群[20]即:长株潭-珠三角-闽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赣北-皖中-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五个二级产业集群[21]即:哈大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辽东半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半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呼包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集群内部要协同发展,避免产业选择趋同和重复建设。

篇2

(二)产业经济学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领域产业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在经历数百年发展之后,目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也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服务业。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托等领域的研究或多或少都要用到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介于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之间,表现出了独特新颖的理论特征,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产业而非企业,这一点与其他经济学科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与产业相关的宏观结构、布局、政策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在微观层面,各种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也都有产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关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产业经济学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属性,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最后,当前国内产业经济学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在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成果都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虽然在发展的前期参照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已有成果,但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切模式和经验,而是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以上三个方面集中表现出了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三)定价策略分类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定价策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商品和服务定价关系到商家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影响交易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很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更加看重产品价格,这凸显了定价策略的重要性。从理论视角来看,在营销过程中,产品定价方式主要有议价定价、拍卖定价、折扣定价、差异定价、心理定价等;多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有买有赠、多买多赠以及网络上流行的团购、捆绑销售等等。其中,议价定价和拍卖定价两种方式多用于高端产品,折扣定价、多买多赠、团购等定价策略多用于普通产品。商家通过薄利多销、以“让利”方式吸引消费者。实践中,定价策略一方面要根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来选择,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商品供给与需求因素、市场氛围好坏因素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日益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应以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定价策略来指导实践,科学、合理制定商品和服务价格。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价策略与战略性

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许多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过程中,不仅忽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还忽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结果往往导致定价策略出现失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属于高科技产业,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企业在定价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高定价。不同地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也要有所差异,不能采用统一定价策略,否则会产生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毕竟不同地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正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在选择定价策略过程中,必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实践中,定价策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战略性

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影响定价策宋华: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研究略的制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导致内部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协调,而外部影响因素作用力十分有限。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乏内部动力,如果不能从内部入手及时进行结构优化,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的确定。许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部力量依赖过多,尤其是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极强,一旦政策发生变化,相关企业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科技创新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少数企业甚至连融资都成问题,没有相应抵押条件,需要依靠政府出面提供担保。如此一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抉择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内部结构失衡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三)缺乏自主创新

降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很低,虽然部分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对国外科技仍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层面,只有不断创新科技、快速更新产品,企业才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竞争中的强者。与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国内除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少数产业具备技术优势外,其他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缺乏核心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打开了国门,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办厂,我国政府希望通过让出市场来换取技术,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我国汽车科技仍然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导致国内汽车产业定价优势一直不显著。从汽车产业发展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缺乏自主创新会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能力,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三、解决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问题的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实施应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遵从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根据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并将价格限定在一个合理区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留战略性新兴产业价格优势,不至于完全丧失价格控制权。从我国大众消费偏好看,在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愿意消费价格便宜一些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价格高低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此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哪怕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也不能一味追求高价格,必须将价格限制在合理区间,并根据地区差异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要根据客观规律变化而灵活变动。除了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之外,灵活变动定价策略也是必要的营销手段。当一种战略性新兴产品出现以后,一般情况下,前期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企业不可能采取较大范围的低价促销策略,也没必要一开始就自降身份、自毁品牌。可以在前期采取一定时期高价策略,等产品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后,再在后期选择节假日等时间段实施低价策略,以换取销售量增加、占取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盈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实施

应以产业内部健康发展为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是影响定价策略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不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内部运行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关键,在决定投入额度时必须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种影响因素,毕竟其他环节包括销售、日常运营、广告等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过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必然造成产业内部失衡,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给企业定价策略实施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定价策略选择是一个系统问题,要充分考虑产业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制定的定价策略要符合产业发展内部需求,不能以牺牲产业自身健康发展为代价。在解决好内部问题之后,战略性新兴产相关企业才能进一步借助政策、金融等外部力量发展壮大自己。否则,再多的财政支持和补助、再好的资本融资市场也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来增强战略性

新兴产业定价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期,我国可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这样能够在短期内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前发展。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这种依赖学习外国经验来发展自身的优势就会逐渐消失,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才能实现新的增长。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着先模仿后创新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即在发展前期以学习和模仿为主、创新为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必须以创新为主,努力打造创新实力强大的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是关键,科技创新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篇3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培育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产业人才队伍,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建立起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面向我省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人才政策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素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的选拔培养,大力开展省高端人才、省管专家、“百人计划”、省政府特贴专家选拔工作,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培育高素质工匠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鼓励示范院校与制造业先进国家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培育国际性工匠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多设立一些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和绝招绝技代际传承机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队伍。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篇4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正因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性质、功能、地位和发展道路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领导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进行革新。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公益事业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可以统称为先进文化产业。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历了由计划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而这一过程还将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把上述文化的三种形态作适当的区别和联系,正确处理其关系,是必要的。然而,它们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相互促进的,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之所以可以统一起来,是根源于文化产业产品的商品性与意识形态性可以相容,以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可以统一。只有以文化产业的方式去办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才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才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我们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充分调动以党和人民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并建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应机制,使主体创造的文化客体发生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该提倡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确立全球性视野和战略性思维,在全球化文化产业运动变化中把握其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研究和把握国际文化产业发展链上的新联系、新属性,探索其新本质和新规律,扬长避短,力争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实现有中国先进文化产业的自主性、独创性和拓展性,开辟发展的新境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凸现,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我国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则为建立发展文化产业的促进机制提供了保障。因此,推进中国先进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和建立有效的促进机制,时机已经成熟。

一、实施三大战略性调整

1、战略性调整的第一个决策: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遵循一般发展规律,建设我国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必须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力的当代形态,有别于一、二、三次物质产业,在人类正在面临的“科技综合体革命”中,我们把它命名为“精神产业”,以凸显其“精神”特征和“当代生产”特征,体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迅猛发展,相应的,其理论研究也走在前面,但其根本缺陷是,只停留在“文化工业”层面上,没有从基础理论和精神生产的现代形态上作深人研究。然而,在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观念已成为社会观念并深人人心。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借鉴他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和机制;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性理念,形成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精神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崭新体系,赶超人类文明的新水平。必须发挥优势,建构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诚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科技发达,文明程度高而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占得先机,并保持其超强势头。然而中华民族却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和丰富资源;有通过改革开放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有世界上无以伦比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有经过长时期努力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成建制、成规模的精神生产技术设备和硬件设施。因此,按照六大支柱产业建构门类齐全的精神产业体系正值其时。

必须推进“两大创新”,做好制度创新这篇大文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我们推进体制创新,目的是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我国的精神产业,总体上处于后发状态。但从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后发未尝不是一种优势。比如我们的科技、教育比较落后,但因为后发,可以少走弯路、多走捷径,直接借鉴当代科技和教育的最新成果,不必走漫长之路。而且,落后可以激发奋力拼搏、勇于超越的进取精神,这正是促进落后向先进转化的重要动力。只要我们勇于突破阻碍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体制,把办文化事业转变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学习和认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那末,有中国特色的精神产业必定能在实现中国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发挥中坚作用。必须跟踪当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信息。我们不单要了解文化产业过去的历史和当今的现状,更要明了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高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决心在未来竞争中先拔头筹。

2、战略性调整的第二个决策:结合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进程,按照特殊规律,突出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系统中支柱产业门类。

首先,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层面上,必须确立文化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原则,从而实现宏观决策逐步由以物质生产为重心向以精神生产为重心的战略转移,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挑战。其次,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战略上,清晰地规划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文化产业几大门类支柱,如教育产业、智力产业、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几个产业,实现大集团突破,抢占文化制高点,力争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在战术上,集中全国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力资源,瞄准方向,力争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某个战略性项目、某项战略性技术、某项关键性产品和某个枢纽环节,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新兴产业、边缘产业的桥头堡,兴名牌、推精品、出力作。

三、战略性调整的第三个决策:根据科学性、先进性、预见性和发展性原则,合理规划中国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精神生产力布局。

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的科学性,指的是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蕴含在文化产品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在产品、产业规划布局上的协调、合理、美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先进性,指的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人的观念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预见性,指的是发展精神产品和精神产业要具有未来眼光、宽广视野和历史洞察力,能把握住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性,指的是要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精神产业和文化产品永葆繁荣兴旺和长盛不衰。

据此,应当确定下列两大规划预期:预期之一,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目标:提升国民经济增长素质,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提升精神产品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含量;提升社会和公民的文明程度。从而提升中华民族全面赶超先进文明的内蕴力和发展力,为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精神文化动力支撑。预期之二,文化产业战略性调整中的生产力布局。首先,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布局。在特区、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可利用原有优势,集中人才资源开展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研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还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特区,生产高、精、尖和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顶级产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在其他地区可凭借自己的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一批文化支柱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利用一切显现的和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的精神产业门类。其次,实行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重的方针,着力发展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

二、建立四大发展机制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产业规律的导向机制。

其一,政治导向。文化产业的政治导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变指令性为导引性。.文化政治导向的运作方式不能满足于以往的灌输、说教等形式,而要由硬变软,把思想教育和灌输的政治内容内化为人们思想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把以传播者为中心变为以接受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培养文化消费者的政治立场,使受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三是变狭隘的突击的政治宣传为广泛的持续的、春风化雨般的人文浸润和理性教育。其二,观念导向。其关节点是摆脱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上的误区,摈除把文化产业只作为政治附属物的观念;摈除把一切文化产品都意识形态化的观念;摈除文化只是娱乐休闲的观念;摈除文化非商品性的观念。从而确立文化产业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的观念;确立经济文明观、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观念;确立文化产业的市场观念;确立文化产业的全球观。其三,产业导向。其目的是尽快确立文化的产业化导向,构筑产业化发展框架,出台符合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产业向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按加人WTO要求加快与国际接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篇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009年9月,总理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刚起步而已被较广泛研究的领域。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研究脉络,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回顾方面,有两位学者已经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欧阳 (2010)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产业、主导产业等概念的描述,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联系分析。冯春林(2011)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回顾都只是从某种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行归纳,而且并未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设想和总结。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方兴未艾,短时间内成果不断涌现,对于文献的回顾也须更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即在于此,通过5个分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研究进行相对全面地整理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国际发展经验、产业选择与评价、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当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认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看法:从“战略性”和“新兴”双重内涵来界定和侧重“战略性”内涵的界定。持前一种看法的学者较多。

总理(2009)指出,“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华文(2010)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指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是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的产业。骆祖春(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其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则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朱瑞博(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牛立超(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国际发展经验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发展经验的研究,现阶段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和发展现状特点的总结。骆祖春(2011)分别研究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特点与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的建议: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资金支持为主向政策支持为主转变等。陈文锋(2011)从产业规模、产业技术方面描述了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总结了三大关键发展措施:提升战略地位、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和扩大开放程度。刘铁(2011)概括了美、日、欧、韩等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措施,指出重要经验在于:政府的规划、调控、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关键,实施财税优惠、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是保障。邹辉霞(2011)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程郁(2011)以风能产业为例,比较了其国际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

产业选择与评价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无统一说法,导致它所涵盖的产业领域并无一致认识,这就引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选择的同时又需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

(一)国家层面

高友才(2010)认为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刘洪昌(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国家意志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技术创新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贺正楚(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产业全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动态性这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Weaver-Thomas模型来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区域层面

胡振华(2011)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产业选择与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郝明丽(2011)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四大原则:比较优势、市场需求、技术自主、生态化,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胡莺(2011)用因子分析法,处理辽宁省19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研发效益、产业规模、产业生产效率的分数以及产业的综合评价分数,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结果。臧学英(2011)、欧阳佳妮(2011)分别从非粮生物质能源领域和生态学视角研究了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此外,少部分学者专注于已被选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张良桥(2010)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评价;樊茗 (2011)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构建了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

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

作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国内众多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策,文献非常丰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定位,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支撑,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创新以及区域单一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等。

朱瑞博(2011)认为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应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于新东、牛少凤(2011)、剧锦文(2011)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一定要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主导下的内生发展路径。在发展初期属于幼稚产业,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外力扶持,但政府仍然属于外生性因素,市场调节才是其发展的内生变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金融和财税政策。袁青松(2011)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策略:明确方向、创新思路、创新产品、综合服务。顾海峰(2011)以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李波(2010)认为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衔接,并提出了具体的税收政策内容。童汝根(2010)认为人力资本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邓保生(2011)认为,应明确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通过具体税种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刘志阳和程海狮(2010)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李扬(2010)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了比较。孟玉静(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

刘辉锋(2011)认为当前我国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在于抓住国际上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机会窗口”,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邓龙安(2011)根据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的一般创新理论,得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的组织创新管理和综合开发的市场创新管理的结论。陆国庆(2011)、吴福象(2011)用不同的模型和实证分析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研究。

李赶顺(2011)、王薇(2011)、薛艳杰(2011)、吴先满(2011)、陈蕊(2011)、杜丹(2011)、黄先海(2010)等学者分别探讨了河北、江西、长三角、江苏、云南、广东、浙江等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对策与趋势。张雄(2010)、张吉吉(2011)、仲雯雯(2011)等学者分别探讨了现代中药、光伏、海洋产业的发展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熊勇清(2010)提出了战略性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解决思路,对两类产业间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主要阶段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刘嘉宁(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关系,二者之间耦合通过产业内部网络系统实现,耦合点包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着眼点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段炼和赵德海(2011)、裴长洪(2010)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制造业服务化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结和评析

近两年来,国内学者们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研究也必将不断发展,目前研究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内涵、特征界定不清晰

学者们在实际选择和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往往更加重视“战略性”特征,忽视“新兴”特征,导致选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没有区别,使得选择失去意义。同时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应在抓住“战略性”和“新兴”两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应具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不可能与中央政府制定的七大产业完全一致。

(二)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这一概念提出较新,缺乏理论积累,现阶段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量研究集中于应用层面,如发展现状、发展对策等,却忽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机制、作用机理、替代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各组织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以研究报告或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相关专著和学位论文较少,也反映了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

(三)定量研究、实证分析较少

目前少量的定量研究仅集中于产业的选择与评价、产业绩效的创新方面,缺乏其余环节如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定量研究。此外,实证分析较少,仅有少数文献利用区域性单一产业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对策普遍相似。实际上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业特性,使得其培育和发展的对策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者大部分都是产业经济方面的专家,并非某一个产业的专家。同时,现有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大都注重宏观的思想性材料的列举,比如提到产业引导、科技支撑、优化环境等,都是一些比较宏大的、抽象的策略与建议,没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可见,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不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这需要广大学者在产学研合作、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研究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及内涵,根据区域特色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更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发展现状、关联效应、发展绩效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2.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1)

3.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

4.陈磊.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09-9-7

5.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6.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7.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8.陈文锋,刘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9)

9.刘铁,王九云.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学术交流,2011(9)

10.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

11.程郁,王胜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风能产业国际政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11(3)

12.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11)

13.刘洪昌,武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3)

14.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

15.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16.郝明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

17.胡莺,赵景兰.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18.樊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19.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分析、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4)

20.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

21.袁青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1(5)

22.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体系及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

23.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

24.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25.孟玉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1(3)

26.刘辉锋.自主创新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J].中国科技论坛,2011(9)

27.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

28.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

29.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机制分析[J].求索,2011(7)

篇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47

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不仅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创新产业人才发展理论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在某些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但多数研究没有系统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人才现状、人才发展环境及政府政策等要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开发,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多从区域角度定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定量研究较少;二是定量研究对微观层面针对人才个体的研究相对薄弱,对于人才的重点需求领域,该领域具有哪些高端人才无从知晓;三是多是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研究,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借助网络化工具,针对高端人才知识物化特征的相关研究鲜有涉及。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开发展开研究,为辽宁产业层面人才发展和建设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持。

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分析的研究思路

1.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

由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辽宁省的分类不同,分析国外与辽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照关系,为国内外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量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领域人才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等方面对当前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体现状进行分析。

1.2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现状分析

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需求领域的人才基本现状和人才需求结构两方面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在领域、数量、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2.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多维分析框架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可以转化为区域知识网络中薄弱或缺失知识节点的计算和判别。基于此,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内涵,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知识物化的特征,构建人才需求及开发分析的研究框架。该框架分别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2.2研究流程及工具开发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流程主要包括: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分析、重点领域高端人才搜索、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遴选、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四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可视化工具开发上,主要针对基于提高连接准确性的相关系数计算和可视化技术匹配两个方面提出改进的算法。

3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研究

3.1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分析

根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通过与国际上该产业的对比分析,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角度,绘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结构图谱、科技优势图谱、科技合作图谱等可视化图谱,找出辽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依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距和不足,绘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图谱,分析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通过集群定位技术,对各关键子领域进行优先指数排序,确定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识别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需求岗位。

3.2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备选对象研究

以申请发明专利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个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搜索对象。在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的基础上,从技术个人分布、技术优势领域,技术合作等维度,对主要技术个人的研究领域进行分析,清晰的把握主流高端人才的总体科技水平,作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遴选对象。

3.3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遴选机制研究

从人才的科技能力、引进可行性和其它因素三个方面,构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遴选指标体系。其中,科技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科技优势、科技合作、科技依赖、科技获奖等体现科技实力和能力的指标。可行性指标主要包括人才籍贯、人才经历、近年工作稳定度等体现人才引进可行性的指标。其它因素指标主要包括配偶子女、身体素质、社会荣誉等指标。通过综合筛选,最终确定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遴选对象。

4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建设

4.1辽宁与典型国家及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才开发战略,选择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地区开展人才开发战略分析,在进一步总结、提炼辽宁已有人才开发战略基础上,对各地区人才开发战略进行比较,分析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可资借鉴的经验。

4.2“引领型”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体系设计

“引领型”人才主要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引领型”人才战略实现了人才开发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提出构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总体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角度,从竞争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路径,为相关决策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思路和手段。

4.3“维护型”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体系设计

“维护型”人才的开发重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根本,其人才开发立足操作层面,侧重于保障型措施,拟从观念与政策、人才发展路径、教育培训、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措施,实现人才有效开发。

参考文献

[1]林忠,王晓莉.大连软件产业人才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

[2]康宇航.基于可视化的三阶段技术跟踪模型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

篇7

(一)产业发展动态性与人才培养陈旧僵化间的矛盾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永恒发展的,有自身的发展周期,会随着经济的变革而产生,随着政策环境的成熟而发展,也会随着科技的更迭而消亡。目前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而在这一时期,其产业技术会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资源环境的变化,这就对传统的僵化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与现代新兴技术息息相关的一些教学内容较少,教学设置脱离实际,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与要求,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对现代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产业发展综合性与人才培养割裂片面间的矛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在强大的学科交叉基础上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命脉与国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如信息产业的发展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光电子器件、新型微电子等现代技术,目前许多应用型人才培养往往强调某一个方面的技术能力要求,忽视了一定的跨学科技术能力培养,以及具有动手能力及革新创新能力,持续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新兴产业对人才知识水平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目前割裂片面知识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

(三)产业发展协同性与人才培养教研失衡间的矛盾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需要不断充分利用自己的己有科技存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机制已经成为战略新兴产业高速的助推器。而目前很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产学研用流于形式,相互分离无法形成合力,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并且存在师资情况、学校教学设备的供需失衡;教学、改革进程滞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过于形式主义等一系列不适应新兴产业岗位群对传统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要求。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复合型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破解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间的藩篱,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培养单位要深入分析人才需求动态、把握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行业背景及区域环境,凸显自身优势与特色,科学制定符合自身定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中要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对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岗位群所需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新设计、整合培养环节与课程结构。强化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有效的设置课程及实践环节;将知识、能力、素质与使之得以实现的知识点、课程、实践等具体培养环节相对应;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充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三)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理清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适应当前及未来岗位群对学生的综合要求,以此为主线,加强课程间的连续性与有效衔接,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注重课程内涵建设,更新更新课程内容,不断吸收新兴产业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集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好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让校外战略新兴产业单位参与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真正将社会需求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充分反映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借鉴和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继续推进课程开放平台及优质教学资源网络的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开放平台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

(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多元化人才培养要求,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化实验实习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实验实习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做好各类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工作,加强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探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五)推进教学课程的国际化

将“国际化”教育作为未来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借力国际化办学道路,打破现在的单一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国际化科技人力资源;学习借鉴先进国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对现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改造,构建体现国际水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塑造学生融合本土和国际文化素养集成优势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课程质量。

(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实施制度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搭建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依托各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教学信息平台,教师通过教学场景、情景模拟、教学方案等设计,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开辟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的桥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活动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升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形成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七)稳步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优秀的师资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既擅长科研、教学又富有产业创新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全面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师实践意识和能力,着力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既擅长科研、教学又富有产业创新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不断优化研究、实践和教学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结构。在教师评价上,在现有教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改革的权重,即将教师培养毕业生优秀程度、科技贡献程度及产业实践程度等绩效指标引入教师评价系统,以实现对学生培养绩效的综合客观评价。

篇8

然而,仅有创新,还远远不能实现新兴产业的成熟发展,与任何其他产业一样,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市场上实现自身价值。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其高成长性、高附加价值和高收益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才能得到体现。没有商业性支撑的技术创新,是无根基的创新,除了大量资金注入外,其创新性会因为缺乏商业性支持而缺乏可持续性,也不能得到市场的良好评价。反过来看,新兴产业的商业性也离不开创新性,如果缺乏创新性的持续支持,产业增长会出现活性减弱、惰性增强的结局,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会因为动力枯竭而衰减,产业的成长空间会受到限制。

由此可看,把战略性技术创新的支点放在企业层面是十分恰当的。

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推出新产品和以创新实现更大价值的推动下,企业具有加强技术创新的强烈动力,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评价技术创新的投入效果。因而,尊重企业的创新行为,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创新和实现创新价值,推进企业实现基于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创新,使其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商业化,符合政府的政策倾向。

再看我国,无论是创新性,还是商业性,新兴产业都无法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根据有关资料,世界十大跨国种业集团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50%~60%,而我国的企业所占比重极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甚至不及美国的1/10。国外农作物品种的研发70%来自企业,而我国90%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当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发行为,最终落在价值不大、引用率不高的论文和专利上,一如《红楼梦》中所说的“银枪洋蜡头”,表演功能过度而实用功能不足。

篇9

在当今全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的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自治区政府对于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也是寄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厚望,继2011年明确提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二五”规划后,又于日前印发“十三五”期间贯彻的《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这对于提高广西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沿海经济新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支持,目前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社会各方面参与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又极为有限,成为制约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因素。本文在深入研究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融资支持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经验的学习借鉴,从促进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包括融资供给体系、融资服务体系和融资保障体系在内的“3S”融资支持体系,对进一步建立健全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体系,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融资现状

当前,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社会对该产业的发展仍然缺乏经验与信心,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较为困难,融资规模不大、融资渠道不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难以形成多方位的融资渠道。资金供给缺口仍然成为制约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不健全,缺乏系统全面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政府扶持力度仍显不足,财政性资金投入缺乏稳定持续增长的机制;融资市场不发达,融资方式发展滞后,过于依赖内源融资和银行信贷;高层次金融与高科技产业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担当大梁的领军人物有限;产业缺乏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全面的产业风险评价与防范体系;产业国际化程度低,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的国外经验启示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鼓励和引导各市场投资主体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来,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①财政投资行为规范。发达国家财政投资不仅范围明确,而且运作机制比较成熟,通过实施必要的政策,并加以监督和管理,财政投资基本能够解决不能通过市场融资解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资金问题;②市场融资渠道多元化。发达国家政府通常利用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③融资服务体系专业系统。发达国家不仅政府的服务功能定位合理,服务能力强,广大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十分成熟,服务效率高,办事手续简便,流程科学;④融资制度具体化,政策施透明化。一些国家通过法律制度设置了行业准入门槛,并通过相关政策规范了行业市场秩序,为新兴中小企业厘清了发展障碍,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为企业融资间接创造了条件。

四、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体系的构建对策

要想更好地促进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顺应资本市场的发展,创新融资方式,创设融资新渠道,积极构建包括融资供给体系(Supply system)、融资服务体系(Service system)和融资保障体系(Security system)在内的“3S”融资支持体系,通过三个体系的协调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发挥新兴产业集群对广西经济的强效带动作用,并最终实现广西的宏观经济目标。

(一)广开财源,构建多元化融资供给体系

融资供给体系是融资支持体系的核心。要从根本上解决战略性新兴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的问题,就必须加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开拓多元化的融资供给渠道。广西应着重从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市场性融资三个方面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财政性融资供给模式。财政性融资供给是充分利用财政杠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方法,在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公共品”很难社会化,广西政府有必要进行财政直接投资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此外,还应通过财政直接补贴的融资供给模式来保障市场运营主体的利益,缓解因价格和利益关系变动带来的矛盾,从而稳定市场秩序,保护新兴产业及地区经济。

2.政策性融资供给模式。政策性融资是财政性融资的补充和拓展,是指企业根据相关的政策,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从相关机构获得一定的金融支持。政策性融资有多种形式,一是由政府通过直接干预的方式,二是由政府通过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专项扶持基金等间接干预的方式。目前广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式和政策体系落实不到位,财税政策扶持不够,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强化融资工作,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中来,力求在实施“大招商、大引进、大合作、大发展”中取得新突破。

3.市场性融资供给模式。市场性融资供给模式是通过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挥金融市场潜力,以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的融资供给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市场性融资的战略选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基础,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信托、基金、证券市场、产权市场等多元化融资渠道,重点解决新兴企业融资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及银行贷款的问题。

(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服务体系

融资服务体系是融资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西战略性新兴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较为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无法按时对外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资信状况较差,从而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考虑到贷款的成本及新兴企业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时,会进一步抬高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加大企业融资的困难。可见,推进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拓展创新融资服务模式,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意义重大。广西应着重从完善政务和市场两方面入手。

1.政务性融资服务体系构建。政务性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广西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政务体系可以通过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间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设立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为投资人或金融机构提供正常获取和检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和投Y信息的渠道。

2.市场性融资服务体系构建。市场是新兴产业融资服务的关键,主要通过为新兴中小企业提供全面、专业、优质的服务推动其融资的顺利开展。除了要进一步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业建设,还需要积极提高会计、审计、法律、资信评估、信用担保等专业服务水平。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及专业律师事务所市场,制定相关的人才吸引优惠政策,完善人才业绩评价制度,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奖励机制,切实解决广西会计及法律人才缺乏的问题,增强会计、审计及法律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三)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

完善的融资保障机制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融资环境。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保障体系的构建应从政府性和市场性两方面入手。

1.政府性融资保障体系。政府性融资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产业制度及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监管职能,厘清政府的职责,规范相关金融机构的经营,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完善相关行政法规,促进相关优惠政策的具体化、制度化,完善市场保障条件,创造稳定有序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及融资环境。

2.市场性融资保障体系。市场性融资保障体系是对政府性融资保障体系的补充和扩展,可以通过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全面监测、全面研究、全面反馈,系统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业者的素质,企业的经营成效等关键因素,在弱化融资市场风险,规范金融市场进退机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力。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缺口入口,针对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活动提供了新的战略思路,对广西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的原因比较复杂,既和产业特点密不可分,又和产业处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既和广西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不够发达有关,又有广西融资服务和融资保障体系薄弱的原因。因此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体系的构建必须从融资供给、融资服务和融资保障三个方面入手。

第二,多元化的融资供给体系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体系的核心部分,健全的融资服务体系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顺利运行的根本保证,完善的融资保障体系是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

为了加快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新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从融资供给、融资服务和融资保障三个角度构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运行机制。展望未来,相信在广西政府和各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主导地位将日益凸显。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Z].2016.

[2]罗瑾,曾路.战略性新兴产业交互式动态金融支持研究――基于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5,05:102-105.

[3]张同功.我国老龄产业融资支持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4]王华.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与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J].时代金融,2013,27:165-179.

[5]石璋铭,谢存旭.银行竞争、融资约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J].宏观经济研究,2015,08:117-126.

篇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40

1 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 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 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o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 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 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 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 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 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 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 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 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趋势。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保证。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整合优化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使产业经济人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李峰,高淑东,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8100.

[3]高淑东,李峰,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时代,2015,(2):193194.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1103.

[5]王艳荣.基于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篇1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重要实质性成果,尤其表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我国各项产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和贸易出口额获得了进一步增加,这一结果主要还是以高额资源消费为代价。世界各国都更加关注高新科学技术和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结构和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向和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2年,我国出台关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更加明确我国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由于航天产业从自身建设和功能性外延等特征,更加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石。2011年,河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区域地方和航天产业系统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共同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和航天产协同发展,主要包括:运载火箭制造及实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个主要内容。而廊坊市在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廊坊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对于我国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京津航天产业的拓展和延伸、地方传统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全面系统升级都有着关键性的实践性理论意义。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相互融合,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河北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突出新兴战略产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性政策措施,而这些实践性政策性策略,对于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长足进步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河北省产业调整和战略产业培育过程中,受到理论和经验等多维度影响,以及实际客观条件局部限制,产生很多新问题。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航天产业发展将会直接带动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学科技术的融合式发展,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航天工业的探索和建设,已经构建出我国航天产业体系结构,并且航天产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

航天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性。航天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建设和发展,是我国众多行业中具有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产业之一,同时对于我国企业产业发展,起到战略导向性作用。①航天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推进性作用效果,在提升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方面,更加强调其战略性影响意义,一方面代表着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展领域地位,另一方面也能够表示我国核心国防实力。例如美国航天协会关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相关说明,②即该技术是否领先于世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各个方面战略性安危,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是现在乃至未来长期投入和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可见,航天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军事中占据核心地位,河北省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航天产业整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航天产业的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航天产业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现代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航天产业技术的构成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展性,一是技术多样性,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和生产是一项高精端、多学科技术融合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水平能够直接代表我国先进科学生产力的基础建设情况。由于航天产品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要求,制造生产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完成,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例如要求航空航天材料具有高可靠性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也能够进一步说明航天产业在我国各产业领域前瞻性地位。同时技术多样性还体现在,生产航天产品需要小批量和多零件构成,这也要求在加工工艺选择和技术上,呈现出明显柔性生产力。二是链条可扩性,据有关部门相关数据统计,③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我国80%的新材料研发,促进多产业链条企业之间融合式发展,技术能够直接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加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未来10年,一个航天项目与产业效益的比值为1:180,推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值为 0.714%。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航天性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发展优势。一是区域位置属于京津经济的三角区域,符合产业延伸和资源互相渗透互补的要求,河北省航天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区域多元新兴产业发展,并且能够具有影响和被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二是河北省的产业优势,2012年底,河北省物流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同比2011年增加23.4%,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性的优势性产业,这也为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全国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同时河北省在推动我国“十二五”新兴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是河北省航天产业政策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十二五”纲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促进和实现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这也为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上层政策性保证。由于河北省航天产业建设过程中基本无样本参照,属于探索性发展模式,目前,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模式偏低。从国家统计据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④河北省是我国一个重要经济型大省,但是从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分布情况看,不属于一个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经济强省。主要体现在河北省的基础性还是以粗放式、高资源消耗为主的,例如钢铁等传统产业,企业规模虽有所增加,但是系统化归类集成程度不明显,低水平生产现象还很明显,这也是河北省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问题。河北省航天产业有其自身特有发展模式,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布局上,充分考虑集中性,并通过相应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统筹式发展,构建出航天产业企业之间协调、多赢和技术互补促进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积极带动与之相关辅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廊坊市为主的新兴航天产业集群,而对比河北省其他产业来说,还是属于较小规模产业集群,并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框架上的组织协调发展,形成航天战略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大产业链条下的规模性循环经济,从而形成以河北廊坊为中心的航天产业集群基地。

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术。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新一轮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新时期,我国航空航天产业虽然在一些关键性技术领域,例如载人和火箭技术,已经达到国际航空航天的世界领先技术,但是从整个航天产业发展上,却具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航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性,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核心支撑技术,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例如民用和军用飞机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我国大型航空工业,还承接一些国外外包业务,严重影响航空科技技术创新资源。同时航天产业相关技术研发过多关注于数量而不是质量,2012年航天制造产业的申请专利数达到908件,但是具有整个行业高新技术比例不足2%,美国申请8654项,核心技术占26%,这一数据显示,我国航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和驱动力存在着较为严重问题,这也是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二是创新体制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尤其是在航天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市场结合方面的问题,河北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具有战略性协同发展关系,在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感觉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态,企业之间管理上还存在行政领导关系,各个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受到了重要限制,这也是导致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中航集团强调科研是主要,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市场性技术转化,导致与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和技术搁置情况,这也是河北省以及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抑制性问题。

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是一项多技术、多企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模式,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配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的廊坊市其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较好的航天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已建成的固安航天科技城正在成为对接北京、借势发展的契合点,预计在未来几年,固安航天科技城将形成航天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此外,廊坊市还拥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平台,“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和“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均设在廊坊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这将为我省航天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推动下,廊坊市航天产业必然会成为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在促进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廊坊市航天产业发展为着眼点,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航天产业链条发展支持性渠道,运用多维度协同共进机制和手段,加大培养和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体建议及对策如下:

促进廊坊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链条协同创新。航天产业自身特点是一个大型复杂、多技术、多产业组合,要实现国家航天战略创新导向目标,不断创造和提升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增长点,就要更加关注和强调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合理化构建和产业链条中各个相互企业之间协同创新能力。廊坊市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产业系统良好外界政策性环境和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创新,两者直接相互协调,直接影响航天产业发展实质性效率,也制约着航天产业价值链条各企业均衡性发展。因此,河北省及廊坊市航天新兴产业发展,就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航天产业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即给予政策性的引导和税收支持,构建出符合产业发展航天产业链条各个企业协同创新和共生平台,加大对于产业关键性核心共性产业技术研发突破,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导向和配套支持,从而更好服务于河北省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实现廊坊特色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充分和依靠自身,地理、科研和政策性优势,强调和突出以廊坊市为产业中心,支持和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发展。核心技术企业发展是航天产业链条中心脏组成部门,直接代表着航天产业专业化和高信息技术性,这也直接需要政府政策性导向和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长期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例如,国际上航天产业的一些核心技术都是由寡头企业垄断,由于利益驱使,其更加注重核心技术保护,使得其他国家难以获取。而我国在掌握航天产业关键技术中,具有较好产业发展优势,核心技术研究就是要依靠企业原创性,要耐得住长期投入和风险,建议河北省构建出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保障平台,增加航天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抗风险能力,关注国外航天同类技术反向工程求解、结合我国本土技术,进行核心技术再创新。在实现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代表的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两个支持问题:一是结合国内外航天产业发展新形势,解决关键性技术核心问题,以点盖面,充分把握住航天产业发展必要性和特殊性,建立廊坊市航天战略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合理化机制,形成一种产业优势发展稳定环境。二是以中央国企混合制改革为背景,不断整合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链条,推进航天产业军用和民用相结合模式,更好地实现航天产业研发性向服务性模式转化,促进河北省及廊坊市区域社会经济航天新兴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结语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航天产业具有先天的战略导向性和航天产业的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战略导向性是航天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产业技术多样性和链条可扩性是航天产业推进自身和促进其他产业建设的着眼点,可见构建我国大战略背景下的航天产业航母,促进河北省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现实客观需求。河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战略产业上,具有更加突出的京津翼黄金三角区地域优势、更加完备的产业配套服务保障体系和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导向优势。

近几年,河北省航天战略性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不足和问题,主要是航天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模式偏低和缺失高新核心支持性技术,而产业集群模式是航天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条协同发展的保障性措施,高新核心技术支持是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也是推进河北省其他产业模式创新发展推动力。对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文中建设性提出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航天产业集群模式和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及河北省具有特色航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河北省航天战略产业发展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多维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航天产业发展之路。我国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是一项理论和实践反复结合的工作,需要更多机构和学者,进行系统性和关键问题研究,希望笔者文章关于河北省廊坊市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探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更加有利于航天战略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本文系2013年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加速廊坊战略性新兴高端产业发展,助推绿色崛起”阶段性成果并受“河北省航天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编号:KY―2013―24)

【注释】

①傅培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9页。

②张春玲:“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13年第3期,第30页。

篇12

(二)劳动力质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资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依赖性[12],而其中人才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资源[13]。因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最新的科技成果,依赖于创造这些成果的高技术人才[14]。这就决定了劳动力质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和举足轻重的地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3:劳动力质量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4:劳动力质量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三)对外开放程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对外开放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体现的主要指标[15],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要占得先机,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大开放理念,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只有不断加大对外开放,才能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开放水平越高,意味该区域可以获得更多国外资源和市场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国外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了良好的技术、管理、信息、资金和市场,这都可以极好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反,则不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5: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6: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四)经济活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经济活力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16],经济活力体现了该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活力越高的区域,该区域创新资源更容易被激活,技术创新能力会更强,金融市场会更发达,市场运行效率会更高。相反,则资源配置效率很低,技术创新意识很弱,融资能力很差,市场运行效率会更低。经济活力越高的区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效果越好,行政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越少。相反,行政对经济运行干预力度很大,从而阻碍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容易导致新兴产业发展走上不合理的轨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7:经济越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8:经济越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五)科技创新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粗放型增长模式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外生增长模式有根本区别,其内生发展对科技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如果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则意味着这个区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具备,这可以极大地推动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介入,从而让科技创新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9:科技创新力越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10:科技创新力越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从区域视角就是全国28个省市区,从产业视角就是具有新兴产业概念的428家沪深上市公司。

(二)变量设计1.因变量测量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有两个指标,一个就是资产总额(totalassets)指标,另一个就是利润(totalprofit)指标。其中,资产总额指标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利润总额指标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二者相结合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价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2.自变量为了全面衡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影响的因素,本文从区域经济规模、区域经济活力、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劳动力质量等五个维度测量区域环境。其中,经济规模衡量了地区经济基础以及市场容量,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条件和外在动力;经济活力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激化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区域的国际化水平,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科技创新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核心因素;劳动力质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维持不断发展的保障。区域经济规模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GDP越高表示区域经济规模越大,相反,则越小。区域经济活力用非公经济规模测量,非公经济规模越大,则该区域更具有经济活力,相反,则越小。由于国有经济存在各种成本,而且受政府干预较多,企业经营并不是完全商业化行为,从全球各种历史和现实数据看,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区域,经济活力越差,资源配置越失效,相反,则经济活力越好。对外开放程度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进出口总额越高,表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相反,则越低。测量区域对外开放度衡量指标有对外贸易比率、对外金融比率、对外投资比率、生产开放度、贸易结构水平、利用外资比率和服务贸易比率。在上述指标中,对外贸易比率是在研究中普遍被使用的一个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用每年新增专利数量来衡量,专利数越多表示区域科技创新力越强,相反,则越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对人才具有较高层次需求,用硕士生及以上学历测量区域劳动力质量具有针对性,劳动力质量用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来衡量,人数越多表示区域的劳动力质量越高,相反,则越低。上述指标测量见表1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试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我们收集整理了2012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节能环保产业107家上市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0家公司、生物产业59家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132家公司、新材料38家公司、新能源产业24家公司、新能源汽车18家公司,共计428家上市企业作为总研究样本,搜集并整理了各家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财务报表,初步形成各个因变量的数据库。各区域的GDP、国企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和专利数量均来自2003—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硕士生及以上人数来自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教育统计年鉴》,初步形成各个自变量的数据库。数据中个别缺失值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值替代,所有原始数据均进行取对数处理。由于利润总额中出现了负数,为了便于处理,将所有利润总额的数据均加上相同的正数,这并不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依据国家公布的方式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其中划分为东部区域的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划分为中部区域的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划分为西部区域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09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4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0—2012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PanelData模型的设定根据样本数据的具体情况,再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选择最有效的模型。本文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得到最终的结果。从表5的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经济规模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分别为0.85和0.05,说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具有正向作用,这与假设1和假设2一致。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5,表示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具有正的影响,这和假设3一致,但在模型2中的系数为0.018,说明其在发展效益方面却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和假设4不一致。这表明劳动力质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并没有产生正向作用,说明劳动力质量并没有成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推动新兴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和假设5不一致,在模型2中的系数为0.07,对发展效益产生了正的影响,这和假设6一致。这表明外国市场和各种资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推动力不够,甚至存在负面作用,这说明外国市场对我国传统产业存在较大拉动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不够,压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活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分别为0.011和0.067,表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积极作用,这和假设7和假设8一致。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为0.206和0.056,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这和假设9和假设10一致。在分析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时,我们发现经济规模在模型1~4中的系数分别为0.746、0.012、0.5、0.08,其在不同时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却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的提高。这说明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4中的系数分别为0.07、0.004、0.38、0.17,说明劳动力质量在各个时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存在正面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2~4中的系数分别为0.075、0.12、0.37,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1中系数为0.05,其对发展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说明在2003—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程度主要是扶持传统产业获得较快增长。经济活力在模型1、2、4中的系数为0.03、0.05、0.09,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3中系数为0.01,其对发展规模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中央为了应对欧美金融危机,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刺激了非公经济转投或者延续传统产业经营模式。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3中的系数为0.25、0.16、0.044,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4中的系数为0.1,对发展效益产生了负影响。经济规模在模型2、3、6中系数分别为0.67、0.98、0.17,对西部和中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都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在模型1、4、5中系数为0.8、0.67、0.255,这说明其对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负面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没有迫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另一方面是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经济规模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本很大,甚至会遭到相关利益集团的抵触。中部的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存在正面作用,但对发展效益产生了负面作用,这说明中部经济规模驱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但过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阻碍了产业效益的提高。西部的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存在正面作用。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2、4、5中的系数分别为0.46、0.23、0.12、0.1,对东部和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面作用,在模型3、6中系数为0.2、0.07,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表明西部的劳动力质量并没有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这可能是西部人才培养质量和西部新兴产业发展要求不匹配,或者是由于人才的流失所致。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1、3、4、6中系数分别为0.53、0.07、0.5、0.0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呈现正面影响,但在模型2、5中系数分别为0.1、0.07。这说明东部和西部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中部的对外开放程度却产生了相反作用。这进一步表明中部的对外开放程度更多的是驱动传统产业发展,而不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经济活力在模型1~6中系数分别为0.27、0.19、0.01、0.07、0.46、0.02,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产生了正面作用,这说明区域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很显著的。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5中系数为0.63、0.13、0.1、0.42、0.14,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6中系数为0.04,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产生了负影响。这说明科学技术在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利用率很低。

四、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首先,从全国来看,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最大,而且两者之间成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最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排在第二位,这表明科技创新力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的正面作用较小。这可能和地方政府注重传统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有关,和区域内民营企业重点集中于传统行业有关。研究中还发现,区域劳动力质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存在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区域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发展水平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区域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发展效益存在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区域劳动力质量在短期可以迅速推动新兴产业规模扩张,补充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但区域劳动力质量并没有促进新兴产业效益的提升。同样,区域经济开放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也存在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负面作用,这表明外国新兴产业的产品进入了国内,挤占了国内新兴产业市场,而国内新兴产业的企业还不能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效益存在正面作用,这意味着充分运用区域开放政策可以提升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业绩。其次,从各个区域上看,区域经济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都成正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却成负向作用。这一方面可能和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惯性或者发展路径依赖的特性有关,这种本性束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如果将产业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转型成本较大。另一方面说明东部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没有很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尚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劳动力质量对东部、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都呈现正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成负向作用。开放水平对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有限,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其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效益还存在负向关系。经济活力对东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并没有发挥较大的正面作用。科技创新力对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整体上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只有西部的区域科技创新力和产业效益成负面关系。最后,从产业发展阶段上看,在2009年以前,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发展水平推动型,而在2009年以后,则变成了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双驱动模式。2009年以前劳动力质量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要小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2009年以前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要小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国外市场和资源的推动。2009年以前科技创新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要高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2009年以后科技成果并没有更有效地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以前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很弱,2009年以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甚至存在阻碍作用。这表明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推出以后,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但由于“四万亿投资计划”更多的是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暂时扩大了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这导致部分企业仍旧停留在传统产业项目上,并不会立即启动对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和发展。

篇13

目前,世界适逢后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把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期尽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轮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哪个国家率先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哪个国家就能取得全球经济发展的先导优势,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纵观世界历次的经济危机,常常是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良机,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兴产业发展理论

(一)新兴产业的内涵

新兴产业的研究始于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21世纪,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陡然增加,但目前仍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概念。有些将其界定为:Emerging industries,指正在产生或将出现的产业。有些则界定为:New industries,指已经形成了的新产业。两种界定虽有差异,但综合来说,新兴产业应是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或萌芽期)的新产业部门或行业。从产业发展理论上讲,资本的获利性是新兴产业出现与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从表现形式上看,技术进步、资源供给和消费需求是新兴产业的形成三大核心要素。与一般的新兴产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源于重大技术创新、消费需求的重大改变或者政府政策的重大调整,因此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经济范式转变,高度体现先导性、前瞻性的突出特征。概括性的讲: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产生的科研成果、技术发明、知识创意、组织形式聚集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的产业,是指一批具有全新社会形态、全新经济形态、全新技术形态、全新组织形态的产业群或产业集群。

(二)新兴产业的特征

1.创新性。新兴产业是产学研深度整合的产业。按照经济学家波特的创新理论,新兴产业的出现,不外乎技术创新、相对成本的变化、新消费需求的出现或其他经济及社会方面的变化,致使某个新产品或某项新服务得以实现市场化。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以及市场创新,都指向创新,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2.高风险性。技术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一般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或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或风险可以划分为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或狭义的风险,以及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或实际风险。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本身不成熟,技术研发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不完善,进而就可能影响到技术产品的适应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产生技术性风险;市场风险―新兴产业能否获得到生命力,市场需求是最好的检验,市场风险首先表现在,一项技术被开发出来后,常常不能准确定位其市场用途或者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低,反应慢、时间长。其次一项技术是否最终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的先进性外,还受到用户的转换成本、用户的消费习惯、商业模式的成熟、企业的市场策略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险: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可能给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以及市场经济中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地方或部门通过颁布和制定旨在保护地方和部门局部利益的法律和政策所带来的风险。

3.高投入性。新兴产业创建初期一般缺乏成熟的产业配套,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而价格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初始成本较高;企业经营的盈亏点对产量规模有相当的要求,成长期需扩大生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市场,资金需求量相当大,从技术研发到批量生产需要较长过程,普通投资难以满足长期需要。

4.高回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核心技术是前瞻性的、先导性的,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投资一旦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将是非常丰厚的,而且投资介入越早,产业的掌控力越强,收益就越高。当然,这种高回报也就决定了尽管风险很高,但其融资仍具有可行性。

5.时间变化性。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一个产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当新兴产业经过长时间发展,增长速度减缓甚至下降,市场需求基本饱和时,则将蜕变为传统产业。而当一种新的革命性技术应用到传统产业中,或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与消费模式,传统产业也可能嬗变成新兴产业。

6.地域差别性。新兴产业具有地域差别性的特征,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约束,某个产业在这个国家和地区是传统产业,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却有可能是新兴产业。同时,出于产业安全,并打破产业垄断和发挥后发优势的目的,某些产业技术虽不先进,市场也不大,但考虑到其在本国和本地区所处的战略地位,也要按国家意志准则优先布局,优先发展。

(三)新兴产业的分类

新兴产业相对旧产业来说,是在业已存在的产业基础上,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出现的新兴生产的事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根据产业特征将新兴产业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新产业。新技术一开始,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果逐步产业化,最后形成一种产业。如生物工程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更早,它只是一项技术,现在则成为了生物工程产业,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引领了生产和消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新的产业及产业链。

2.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的新产业。如机械行业的机床产品,采用计算机技术改造后,形成了机电一体化,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使得整个机床行业历经上百年至今仍在发展。同样用计算机和网络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电力系统所形成的智能电网产业,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将逐步实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推动了电网产业整体转型和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3.基于产业融合和生产要素改变而形成的新产业。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化,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导致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态及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比较典型的是休闲产业、金融产业,他们是随着人们消费的需求变化由其他产业衍生、融合而产生的。在经历了以生产要素为动力和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后,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以创作、创造、创新、创意为动力的知识经济发展新阶段,由此产生了文化创意产业,他超越了一般的产业概念,广泛服务于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发现和发掘每一个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还有就是原来认为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又代表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其选择标准应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前瞻性、长远性、辐射性和适应性。

全局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对带动经济社会整体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先导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其技术、理念、创意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前瞻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前瞻和引导作用,它昭示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长远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成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辐射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承载能力大、就业机会多,可形成行业和区域性发展优势。

适应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形态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采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准则。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发展和培育应体现以下准则:

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要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以及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是国家必须保持控制和支持的、不以短期利益决定取舍的产业或产业群,代表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应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把握方向、超前部署、率先投入、引领发展。

赶超战略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聚集尽可能多的人力和物力,使技术、劳动、资金密集型集一身,能够使有一定基础的产业或产业群实现跨跃式发展,进而使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宽泛的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尊重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事实,符合产业实际,突出产业特色。

科技创新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消化吸收能力,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在国际同行业领先、并可在某些领域率先突破能力。

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重视上下游产业链整体技术突破和联动发展,形成产业联盟和产业群。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加工业、服务业发展,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模式。

聚集人才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通过政策和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吸纳各个层次的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能力。

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的特点。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和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国际视野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参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国际技术、贸易大循环的能力,要能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技术、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力争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中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一)重视顶层设计: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要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加强统筹组织领导。科学谋划,超前部署,尽快出台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重视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产业发展。规划应体现三个方面的要求:要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要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激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发展重点。要选择具有率先突破优势的领域作为重点来推进,加快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向国外延伸,向服务延伸,逐步确立产业高端上的国际竞争优势。要做到当前与长远的结合。按照有利于当前巩固经济回升基础、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好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同时,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构建差别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规划区域建设的联动发展。

(二)充分发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更应该成为技术创新、扩大投入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的最大化和最佳化。因此,要积极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态势,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基础,科学确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和路径。积极推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强化制造业的产品的软件化、服务外包化功能,扩大市场辐射能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形成对市场信息的更快捕捉能力、对资源要素的更优配置能力、对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本的更强吸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新兴产业的培育,必须有与其相适应体制和机制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发展的前瞻性、较强的社会性、生产要素的先进性等,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求更高。要高度重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因此,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科学分析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体制机制问题。要在国家的大战略框架范围内,明确发展方向,核定发展目标,甄别利用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区域化、差异化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发展,避免新一轮产能过剩。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有效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在加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引进和组建风司、创司、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形成投、保、贷互为补充的资金保障体系,构建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强化科学考评机制。要改变政府重政绩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规模轻效率的经济发展价值取向,要研究引入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双重约束条件,设立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探索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探索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要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在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培育国内消费市场。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示范应用,完善市场应用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场规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将需求潜力转化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信息惠民等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通用航空等产业的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等领域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各类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五)全方位、多元化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信贷结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予以配合、互相联动。因此,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全方位、多元化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因此,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信贷管理制度、专业金融机构、专项激励考核机制和差别化的监管政策。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信贷产品创新。多方面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引进天使基金、创业投资资金、私募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特征,突出利用全球资本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融资,多层次多元化有效利用国外资金。

(六)精心打造产业链条以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先导,决定了其组织培育方式不同于传统产业。以配套集群的模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现上下游衔接,有助于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尽快形成整体竞争能力。因此,要以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为基点,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两端延伸;瞄准技术集成的重大整机产品,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产业链延伸的目的有:一个是掌握核心资源,拓展利润空间;另一个是摆脱旧的生产方式,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能力。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程度。要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构建探索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综上,历史经验说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前,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空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也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牢牢抓住这一轮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的机遇,立足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科学筹划、精心布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未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肇雄.加快培育湖南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民网,2010.6.12

2.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J].市场周刊,2009(3)

3.许正中,高常水.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9(11)

4.王忠宏,石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