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幼师培训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师培训个人总结

篇1

x月,我有幸与来自各地市区的农村幼教同仁们一起相聚在湖南xx学院,参加“国陪计划—幼儿教师培训”。心中感到无限的荣幸与感激,此次的国陪计划说明国家及其重视学前教育。还专门为我们聘请了许多名师教授为我们授课,这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虽然我们顶着炎日从各地汇聚于此,但国培犹如春天的暖风,温暖着我们培训的教师。

在学习中,我们聆听了陈幸军、许卓娅、杨宁等专家教授的讲座,让我在教育理论和教研方面得到了很大启发。他们的精彩演讲,时刻的洗刷着我的心灵,一个个生动的案列让我更深的理解了做一个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理解儿童、如何看待师童关系、如何做好听课评课、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等方面有很大启发,这些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引领我们重新走进了幼教事业当中。

在这次学习中,我深刻感悟到:

一、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从幼儿兴趣出发,选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

二、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学习让我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幼儿教育了,旧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使孩子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使孩子缺乏自主学习时,没有质疑和解决问题的余地。所以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于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等,多一些更直观的东西,会让孩子的兴趣更高。

三、教师应在活动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伙伴,让孩子完全没有压力,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作为幼儿园一线老师的我来说,今后我更要第一审视好幼儿教育功能,做好定位,找准幼儿园发展的未来之路,要让幼儿在童话中成长、在游戏中成长、在生活中成长,不要偏失方向。虽然我是一个人,但是千千万万个我就会筑起幼教的新天地。

就这次看到的幼儿园,想到了自己所在的的幼儿园,虽然资金保障不能和省市级幼儿园比,但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环境上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花费少、利用率高、身受幼儿喜爱的底结构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让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更接近自然环境,更生活化。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幼师培训个人感悟总结

第二次教师培训是由xx老师为我们主讲的,主要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方向、核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相应地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

经过一天的培训,使我深深感到了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对孩子的作用就象国王一样伟大。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幼师培训个人感悟总结三

通过这次学习,我懂得了好多东西,仿佛忽然一下长大了感觉,在此之前,园长也常说:“做人要常常怀着感恩之心”那时的我还不太理解,对我好的人,我感恩于他这没有错,对我不好的人嘛要对他好,干嘛要恩于他,以前也常常抱怨干活多了,工资不高了,上级太严厉了,抱怨自己的文才无人欣赏,为什么我活的这么累,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却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回报!那时的我不懂得得知与感恩,而现在我知道知足与感恩,就算真的生活的很累,我也不会去抱怨生活,因为我明白,有失必有得,一想到自己得到这么多锻炼的机会,我还能去抱怨吗?

篇2

一、教育教学方面:

1、老师能根据早教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丰富多彩的各科教学,特别是以多种形式对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如撕纸、折纸、点画、游戏等组织教学,还进行主题教学,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主助教老师既分工又合作,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游戏的形式为主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文明礼仪教育是今年的重点。我们早教班多次召开班会,以多种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孩子们的一日活动随时教育他们讲文明讲礼貌。

3、能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时学着儿歌《洗手歌》,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知道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可以将脏物和手放到嘴里

二、安全方面:

切实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我们把安全教育放在了首位,因为我觉得对于早教班的幼儿而言,他们还不知道如何避开危险,自控能力差,做事有冲动性,对危险或有害事物缺少经验,在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受到伤害。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我时刻关注着幼儿的安全,如在每天的户外活动中,更是加强观察,在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注意个别提醒及时制止危险行为的发生。

三、家长工作

篇3

篇4

2 教师素质及专业技能状况

(1)一少部分教师毕业于县职校幼师班,专业基础相对较弱,表现为教学技能技巧较差,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从省、市幼师学校毕业直分到园工作的老师,有较扎实的幼教专业理论基础,能较快胜任本职工作。但这些教师都是初中毕业考取幼师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加之在她们当时上岗后在职培训抓得不紧,虽有基础但进步不大,表现为对先进的幼教理念学习不够,还停留在原来学校学习的那些知识层面上。

(2)乡镇学校招考的老师大部分为中师毕业,以前大都从事中小学音、体、美教学,即使有少数同志虽是幼师毕业,但在乡镇没有直接从事幼教工作,既无幼教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无幼教理论知识的提升。

二、从实际出发,分类推进,做好职后培训计划安排

根据实际,认真制定园本培训计划,将集中培训、培教结合和个人自学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培训计划,每学期开展全园集中培训2次以上,并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研究十余次,把教研组的教研工作与园本培训有机融合。开学初在制定计划中,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公开课、专题研讨会、理论学习会等内容全部纳入培训计划里。同时要求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个人自培计划,并将日常教学中的教学随笔、学习笔记、课题研究、课后反思、论文写作也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之中。

三、夯实措施,务求实效,努力做好教师职后培训提高工作

1 深入实际,加强指导

园长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及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这样才能看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发挥指导、示范、引导的作用。其次要定期、不定期深入班级听课,目的是找出问题,然后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师解决问题。在听课中要注意三点:一是发现“好苗子”,及时帮她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加以肯定,重点培养;二是发现课程设计不合理或目标不明确的,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三是重点性听课,即听新教师的课。在听课之前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听课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分析和解决,使其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2 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在加强教师政治学习的同时,更注重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并采取新颖多变的学习形式,把理论学习、参观讨论、观摩教学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找差距,从而确定每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应采取的培养措施。同时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教师的保教工作、业务能力、完成任务情况、一日常规执行情况等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或抽查。如:在常规检查时采用的是表格形式,让每个老师根据自己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再由保教主任进行有针对性地抽查,保教主任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然后公示,让教师从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3 制定计划、逐步提高

制定好四个计划:一是幼儿园培训青年教师的长远规划;二是根据每个教师的情况制定个人培训计划;三是为每一个教师确立一个主攻方向;四是老师自己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个人自培成长计划,然后再根据这些计划一步一步实施、完成。与此同时,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充分挖掘本园教师应有的潜力。

4 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教师的业务及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定期请来专职老师或专家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还可以根据本园教师特点制定长期的各种技能提高培训,对教师基本技能进行分步实施训练,逐步提高,效果比较明显。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园后再及时传达给全体教师,或进行观摩教学,对教师进行再培训,从而使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全方位了解新的教育理念,认清自己的不足,寻找差距,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篇5

 

1、四个来源,艰辛创业。建国以来,黔、苏、鄂3省在努力发展中幼师音乐舞蹈教育的进程中,积极聚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一支难得的基本力量。教师大体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这部分人数量不多,但功底宽实、经验丰富。几十年来辛勤耕耘、成绩卓著,往往是教学中的骨干中坚、学科带头人;二是近十多年来相继毕业分配的大学生和少数留校任教的中师毕业生,他们是活跃在第一线的生力军;三是从艺术表演团体或文化馆站转来,一般均有某项业务专长的同志。他们多数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但经过实践锻炼,目前可以任教;四是几乎完全没有受过正规专业训练,主要是出于兴趣爱好或工作需要而通过业余自学走上教学岗位,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一般比较差。所有这些同志目前正承担着各校(音武汉音乐学院匡学飞王启晨万敬之乐、舞蹈)专业(加强)班和全部普通班繁重的教学和其他有关工作任务。

 

2、普遍缺编,音舞悬殊。掂3省不完全统计,共有音乐舞蹈教师约600人,分布在100所中幼师工作,这些学校普遍存在着缺编问题。教师最多的江苏无锡师范音乐舞蹈学校,共有17名教师,尚差5名。最少的如地处边远山区的湖北来风民族师范,预编数音乐教师5人、舞蹈教师1人,但现在只有1名音乐教师。在已有的音乐舞蹈教师中,舞蹈教师又远远少于音乐教师。象来风民族师范这样完全没有舞蹈教师的学校,并不少见。而且,老教师多数即将退休、青黄不接。这些,与中幼师音乐舞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难相适应。

 

3、学历偏低,渴望深造。以3省总体情况看,中幼师在职音乐舞蹈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很少,专科学历居多,还有一部分人(特别是舞蹈教师)只有中专学历甚至连中专学历也没有。以贵州为例,在全省约107名中幼师舞蹈教师中,有本科学历者仅14人,

 

占12%;有专科学历者不足70人,约占65%;无高等学历者23人,占23%。贵阳市幼师是一所条忤较好的学校,3名舞蹈教师目前均只有中专学历。争取高等学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大多数教师的迫切要求。此外,学历偏低直接影响职称的评定和晋升,并继而影响其他待遇问题。在没有(或失去)机会和暂无本专业培训渠道的情况下,有的教师只有利用业余时间去修读非音乐舞蹈专业(如中文、历史、管理)的文凭。这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同志,更为艰苦。

 

4,“单打一”与思迂现象。江苏省教

 

委师训处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不少学校好不容易要来了一位音乐专业毕业生,可是只能单打一。钢琴弹得好的不会声乐;声乐好的不懂键盘和其他乐器;有的钢琴专业教师甚至不会即兴伴奏。”贵阳李冒全同志说:“如果一个人在一门拔尖专业之外,能胜任2至3门其他音乐专业课的教学是再好不过了。”“有了点本事以后就想飞走,进大城市,或者到舞厅去挣钱,不安心本职工作。”在调查中不止一次听到这种反映。在选送深造人员的问题上,不少校长说一定要选送真正热爱中幼师音乐舞蹈教育事业的人才出来学习,并希望在培训期间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培训提高势在必行

 

上述状况可见,目前中幼师音乐舞蹈教师急待充实、提高。对中幼师在职音乐舞蹈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意向,受到普遍而且热烈的欢迎。贵州省教委师范(训)处负责同志说:“你们能为全国音乐教育事业做这一怦实事,.我们实在感到高兴,但愿能早日付诸实施。尤其象我们这种经济上较为囷难的肩■份,就更希望你们能为我们音乐舞蹈师训工作尽一份力量。”

 

培训提向,以从教为本。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献身于中幼师音乐舞蹈教育事业的思想志向。培训提高以后,他们对于.中幼师音乐舞蹈教育工作应有更强的向心力,而不能“越搞越有离心力”。培训提高,要强调综合性、适应性,“一专多能。”学员毕业回去以后首先应该是更好地上讲台的教师,而不是上舞台的演员。用江苏一位老教师的话说:“音乐师范决不能办成第二声乐系、钢琴系或舞蹈科。”分+别侧重音乐和舞蹈的学员,应彼此兼学一些舞蹈和音乐课程,争取学成返校后能多兼一些教学任务。鉴于中幼师多数地处基层以至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要职能在于培养面向少年儿童的音乐舞蹈师资,在对中幼师音乐舞蹈教师的培训提高中应注重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内容、儿童音乐舞蹈的特征,并侧重编创理论与技能的传授。

 

篇6

1、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幼师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效率将很难得到保障。当前,在我国幼师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明显不足。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仍以保守的音乐理论知识授课为主,教学观念不够先进,忽略了音乐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氛围也因师生之间互动性的缺乏而了无生机,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

与一般文化课程相比,幼师音乐教学更关注于学生的演唱、弹奏等幼儿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内容分析,当前,我国幼师音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与幼师学生日后工作的关联性不强,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参与幼儿教育工作也缺乏实践操作性。

3、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通过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情况分析,幼师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仍然较低,在师资力量上,音乐技能、教学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致使我国幼师音乐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的因素,首先是一部分幼师专业音乐教师本身学历层次较低,在教学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能力不足情况下上岗教学,难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其次,许多音乐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缺少自主学习与进修的热情,教学理念逐渐落后,教学方式与技巧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幼师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幼师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高师生互动性

在幼师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关注良好学习氛围的建设,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升。例如,在幼师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音乐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小组讨论,积极配合教师所提出问题进行相关探索与总结活动,使课堂学习氛围更浓厚。

2、丰富教学方法

音乐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幼师音乐教学的开展,就要是通过合理的发音方式,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生动表达。做为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声乐表达上的能力。通过对当前幼师学生生源质量、声音素质、以及教学目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幼师学生在音乐基础与专业能力上都与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作为音乐教师,在当前信息化与网络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可以结合对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学生通过眼、耳、口等五官体验,加深对音乐情感及内涵的感受,即丰富了音乐教学方法,也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提升幼师音乐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进行钢琴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教学中,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影片片段,让学生理解到这一首歌的产生背景,做为一首温馨、抒情的歌曲,其中包含了母亲的温情以及对母爱的渴望。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对这首歌的节奏与曲调进行调整,带领学生体会歌曲与情感的融合,感受到歌曲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3、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做为课堂的组织者与重要参与者,其丰富的音乐知识,深厚的音乐素养是幼师音乐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保障。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育人的基本能力,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意识。如通过进修、参加艺术培训、自主学习提升等方式,对自身音乐能力与教学能力进行不断提升。做为学校,也要为音乐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帮助。如邀请专业音乐人士为音乐教师进行培训,鼓励音乐教师参与音乐讲座,加强与其它学校的音乐交流,实现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幼师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4、围绕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开展幼师音乐教学

幼师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课与技能技巧课两大板块。音乐理论知识课堂教学通常以学期考查方式为主,而技能技巧课程比较通用的方式为课堂教学结合课下练习。作为幼师音乐教学而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识谱能力、视奏同力、即兴创作以及表现能力等的培养,灌输学生专业性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幼师音乐教学中,也要关注幼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幼师音乐教学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向幼儿教学岗位,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发现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与静相结合,学与练相结合,讲与做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音乐应用能力。

三、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幼师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幼师音乐教学做为幼师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在课堂参与过程中最大限度学习到专业技能,是当前幼师音乐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下,本文就对当前我国幼师音乐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粗见,希望为推动幼师音乐教育的不断前进提供参考,相信通过对幼师音乐教育的持续关注与探讨,我国幼师音乐教育将有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7

近年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为了解决目前入园难的问题,幼儿师范教师的需求量非常大,幼儿师范职业教育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从业者,因而,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幼儿师范职业院校需要高度重视提高办学质量,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考核标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实践教学显然成为非常重要的培养环节。

幼儿师范学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故课程设置也主要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来制订,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较大,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对幼儿师范人才的需求。而目前由于幼儿师范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和校舍紧张等原因,高校纷纷进行大班制教学,一个班级达数百人,普遍存在“一个老师面对众多学生”的现象,学生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技能训练。

而导生制恰好能够弥补幼师实践教学中教师指导任务过重而学生又不能获得相应指导的缺陷。针对目前大班制教学导致学生整体学习质量下降的现状,教师应采取导生制教学模式,让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来带动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导生制界定

“导生制”一词译自英文“monitorial system”,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英国国教会牧师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和公谊会教师约瑟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同时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又称“级长制”或“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是一种教学模式,流行于英国和美国,但其思想最早产生于中国,古代的“高足弟子代师授业”就是最佳例证。20世纪,陶行知先生提倡“小先生制”,将导生制推向更新的发展空间。

在导生制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上课之前,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强且具有责任心的学生进行教学,并对他们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推选其做“导生”,然后由导生将所学知识详细地传授给其他同学。教师事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然后分配给每组一位导生。这样一来,导生就成了教师的小助手,负责辅助教师教学,一方面将教师传授给自己的知识消化理解后传授给本组同学,另一方面要将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原本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的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较为详尽的指导,教学质量必然会大幅提高。在辅助教师,为其他同学服务的同时,导生在语言表达、组织沟通、操作技能、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幼师教学中导生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幼儿师范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学龄前儿童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无论在体格和神经发育上,还是在心理和智能发育上,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且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黄金期之一,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幼儿师范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学习效果和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幼儿师范教师的教育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社会对幼师的需求量很大,幼儿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导致原有师资已经远远不能维持以往的小班教学。因此,很多院校将小班教学改成大班教学,这样一来,每位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辅导和师生互动,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导生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途径,在幼师教学中导生制的应用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遴选导生

导生制教学模式是从遴选导生开始的,导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导生制教学模式的效果。选出满意的导生是教师用好导生制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遴选导生的标准因教师而异,因学科而异,因学生水平而异,但最基本的遴选标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是否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让一个人全心全意为一项工作付出的原动力,兴趣是克服困难、激发灵感的保障。幼儿师范教师应该具有更加全面的技能,是爱心、细心和耐心的统一体。幼师教学中的导生一定要对幼儿教育事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是否有较强的责任心

导生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学生,又是普通学生的“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幼师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如音乐、舞蹈、体育、美术、计算机、英语、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这就对导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是导生顺利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由此可见,合格的导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老师无暇顾及本组学生的时候,他就是本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有教会教好其他同学的责任。

3.是否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在导生制教学模式中,导生要为自己所在的小组负责,这就要求导生自己首先要学好各项专业技能,在第一时间内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然后再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本组其他同学,因此导生自身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我们以幼师教学中的音乐课为例。弹唱能力是幼师音乐专业课的最重要能力之一,是检验与衡量一名幼儿园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导生首先自己要不断练习弹唱,除了在必上的乐理课上专心练习和接受教师的课外辅导外,可能还需要导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练习到既懂得弹唱技能理论知识的基础,又能达到一定的弹奏和演唱水平,从而为本组其他同学弹唱技能的学习奠定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导生

导生遴选出来以后,教师要根据本次实践课的内容和性质,组织导生进行小班授课和单独辅导。因为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辅导中,导生与各组学生之间的接触要比教师多,实际上他们就是本组学生的直接知识传递者,所以,对导生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因为导生的工作量很大,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所以除了对导生进行知识辅导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并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我们在进行本课题的实验中发现,选出的导生往往在专业兴趣、责任心、奉献精神、专业课能力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他真正作为导生去辅导其他同学时,有时就会表现出耐心不够,严重的甚至发生与本组同学争执的现象。因此,对导生心理的培训与辅导就极为重要。

(三)管理导生

导生只是教师用来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助手,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不可撼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能把所有教学任务都抛给导生后自己就不管不问了。教师应该不断地对各组进行组织和调控,对导生不能解答或者解答不好的问题进行讲解,及时从导生那里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予以反馈。教学活动开展前,要组织导生分配任务,读解任务;教学活动进行中,要加强对导生的引导、协调和监督;教学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导生开会,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

管理导生要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规章,在遴选导生的时候,要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只要有责任感和较强的兴趣,都可以成为导生的候补人选,高年级的同学也是较为理想的人选。本着自愿优胜的指导思想和宁缺毋滥的原则,引进公平竞争机制,选出合格的教学导生。导生遴选出来以后,教师要对导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让每位导生明确自己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升学、毕业等原因,导生的更换还是比较频繁的。有的导生在任期内考核不合格,或者由于每年招生计划变动所带来的导生需求数量的变化,导生队伍要定期调整,根据缺额选聘新的导生,与此同时,及时清退不称职的导生,按照“自愿申请、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选聘原则,保证导生的数量和质量。

四、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淡化评价选择与甄选功能”,[2]是当代教学理念对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适应了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

一般而言,课程评价根据评价重点和评价指标的不同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按照评价价值取向的不同,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3]采用了导生制教学模式之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就不再那么适用了,在幼师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它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统一,融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为一体;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使用。

在具体的教学之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逐一进行评价,主要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和目标取向的评价。总结性评价依托于具体而详细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目标取向的评价有着明确的目标,评价时以此为依据。总结性评价和目标取向的评价主要针对各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够,甚至忽略。为了弥补总结性评价和目标取向的评价的不足,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入了形成性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导生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静态的评价方式,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教师、导生、普通学生都是评价主体。在多元化评价体系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导生跟踪评价、教师总评相结合,学习最终成果已不仅仅是唯一的评价内容,学生的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对小组的贡献程度和与他人的合作程度,都将成为多元化评价体系里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

五、总结

导生制是一种真正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想着学生,兼顾全体学生的效果显著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践证明,在幼师教学中采用导生制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实践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导生制在幼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2011JZ08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8

2016年2月2日,福建省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闽教职成〔2016〕10号)。根据文件精神,“转变教学方式,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行业(企业)与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集中与分时授课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主干专业课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率达到100%”。

我校是一所被教育部批准为改革发展示范建设项目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近三年来排在专业招生数的前三,是本校的主干专业。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存在音乐能力培养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不对接的情况,音乐教研组深入幼儿园调研,通过科学论证,决定实施“校”(中职学校)、“园”(幼儿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

二、“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定义

能力本位教育认为:“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所谓“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即中职学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机制,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按照幼儿园的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幼师生的音乐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在模拟的教学实践环境中培养幼师生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幼师生以“准幼儿教师”定期到幼儿园观摩、听课,或者直接参与音乐教学实践,幼师生在“学生”(中职学校)和“准幼儿教师”(幼儿园)的“二元”身份中提高自己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三、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蹈等,综合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课程;而幼儿园音乐教学包括幼儿乐理视唱、音乐活动课、弹唱活动课、舞蹈律动、音乐欣赏、打击乐等。前者着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后者强调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实施教学实践,鉴于二者的区别,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明晰,能力定位不准确。

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音乐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她们具备一定的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而不是未来的音乐家、钢琴家、歌唱家、舞蹈家等。以我校为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只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基本功训练、应付竞赛等,忽视幼师生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习与就业缺乏必然联系,不是建立在以就业为指向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上。

(二)课程设置高大上,能力要求不对接。

我校音乐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于音乐院校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幼儿园教学实践经验,授课大多采用“学院派”、“高大上”的教学手段,过于强调技巧性、专业性。以声乐课为例,美声唱法强调声音的位置、共鸣、咬字、表情等,但幼师生由于缺乏实际教学实践历练,出现实习时授课不会使用这些技巧,或者应用过于夸张吓着幼儿的窘态,殊不知,幼儿教师“银铃般”,充满童真的“天籁之音”才能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在处理教学内容上,各学科知识不能相互渗透,教材处理方式单一乏味。以学校视唱练耳课为例,两个升降号内的视唱曲目就有280条,而音乐教师仍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手段,即教师弹唱-幼师生模唱-教师纠正-幼师生再唱,日复一日的这种授课方式,幼师生的耳朵早已经“长茧”,对上课的兴趣也“渐行渐远”,闹出实习时连简单幼儿歌曲《数鸭子》拍子数都不清楚的笑话。

(三)教学评价较片面,能力评价不对接。

学校对于幼师生音乐能力的评价采用单科考试办法,成绩高低不能客观反映实际工作能力,是否达到岗位能力要求,出现了“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怪”现象,即音乐成绩突出的不一定能很好地组织幼儿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突出的音乐成绩一团糟,因而在能力评价上单一片面。

鉴于存在这些问题,我们研究采用“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实现幼师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园的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四、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优点

中职学校与幼儿园通过合作机制,联合培养幼师生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幼师生以“学生”(中职学校)和“准幼儿教师”(幼儿园)的“二元”身份参加教学实践,实现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为幼儿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疏通了幼师生就业渠道,保障了“校”(中职学校)、“园”(幼儿园)、“生”(幼师生)三方互利共赢,如图1。

五、“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德国著名作家、诗人歌德说:“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歌德尚有中国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情怀,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执掌教鞭的音乐教师呢?

“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中职学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机制明确音乐能力培养目标,优化中职学校音乐教师资源、课程设置等,实现幼师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一)联合制定培养机制,明晰培养方向目标。

“教学模式”实施前,音乐教研组深入幼儿园调研,与多家幼儿园讨论合作培养的利弊关系,在充分交流和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统一意见,以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为契机,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以联合培养幼师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入手,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准幼儿教师”作为人力资源服务基础、就业渠道、师生激励机制、经费保证等方面签订培养合同书,保障“校”(中职学校)、“园”(幼儿园)、“生”(幼师生)三方互利共赢。

(二)合作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即“自己动手”,“在做中学”。“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重视音乐教师“双师型”建设、学习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1.下幼儿园参加教学实践,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音乐教师应按要求主动下幼儿园参加实践,深入研究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开展幼儿音乐教学观摩课,虚心邀请幼儿园学科代表、教研组长等听课评课,总结教学经验,用亲身体验的方式、介绍真实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感受,撰写详细实践报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引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优化实践教学手段。

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就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比如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培养幼师生“自己动手”、“做中学”的良好教学观。以乐理视唱练耳课为例,音乐教师在上第一堂课介绍七个基本音级C、D、E、F、G、A、B时,要结合柯达伊手势与幼师生进行课堂互动,并鼓励幼师生运用到将来的岗位工作上。

(三)优化音乐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在音乐课程设置上,以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大纲和幼儿园音乐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培养幼师生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良好儿童观和教学观为原则、就业为指向等,确定对接音乐课程设置上实施项目教学,校内、外项目实训相结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幼师生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1.以幼儿园音乐课程为内容,实施项目教学。

在音乐课程设置上,以幼儿园的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游戏活动课、弹唱活动课、幼儿舞蹈律动、音乐欣赏、打击乐等课程内容作为项目实训内容,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等,实施项目实训教学。以幼儿音乐活动课《粗心的小画家》为例,如表1:

2.校内、外项目实训相结合,对接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教学上,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定期聘请幼儿园专业带头人、学科代表、教研组长等到学前教育专业模拟实践室里现场示范,中职音乐教师定期组织幼师生到幼儿园教学环境中实践,通过立体、交叉的项目实训,促进幼师生教学实践能力提高。

3.构建职业能力的教学评价,完善能力评价。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能力,也称为从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等”。学校与幼儿园合作构建幼师生音乐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注重幼师生音乐能力培养过程性评价、岗位能力对接过程性评价、个人总结性评价三方面相结合原则,分别由中职学校音乐教师评价、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个人评价等组成,结果作为幼儿园择优录用依据。同时,中职学校根据幼师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转差”教学策略,保证幼师生全员就业,疏通就业渠道,如表2:

总之,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保障“校”(中职学校)、“园”(幼儿园)、“生”(幼师生)三方互利共赢,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实现幼师生音乐能力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为幼儿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疏通幼师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袁大鹏.二元培养模式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建设研究.

篇9

二、过程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市在职幼儿教师及幼儿师范学校的在校生。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7份。其中,在职教师均为今年各区县推选参加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共43人,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37份,有效问卷37份:在校生为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出的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共50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对所有的科学技术状况都具有高水平的了解,而是指对科学技术与知识的最基本的了解。这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有基本了解,那么,就能理解大众传媒中的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和科学信息: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一定了解,就能分辨伪科学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如果一个公众能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那么,就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到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会加强公众对科学的作用的理解,使科学事业能得到公众的支持。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以1996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内容为主体,并同时参考了我市对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的内容。其中针对科学概念理解的选择题共有25道、针对科学常识的选择题共有4道、针对科学术语了解的题目选了4道,为了方便调查结果的统计,将原调查问卷中的这4道开放题改为了选择题,因此也就降低了题目的难度。此外,还有4道选择题是用于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程度,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加选了2题。

三、主要结论

1 幼儿教师及幼师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其水平高于普通公众,但尚待提高。

在与幼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师的谈话中,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与效果。从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情况来看,在超过一半的题目上正确率均高于我国普通的公众(见表1)。但作为教师,情况则的确不容乐观。从对科学概念正确选择的得分情况来看,只有8%的幼儿教师与6%的幼师生正确率能达到80%,即得分在21分以上。而大部分的正确率集中在60%~70%(见表2)。

这一情况与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调查结果相符合。2006年1 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的王练副教授公布了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484人。结果显示,这两类人群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高于2001年我国公众平均水平的1.4%,但低于同期大学生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6.29%;商业人员比例为5.81%:办事人员为4.7%)。

此外,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常识的了解情况较好。这一情况也与其它相关的调查结果相符合。

另一方面,概率知识也是测量公众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调查中也有一个选择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2%的幼儿教师和82%的幼师生具有概率知识。

2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略高于幼师生,但相差不大。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幼儿教师相对于幼师生,在对科学概念、科学常识、科学术语等的了解程度上略高,但总体相差不大(见表3、表4)。这一结果不同于王练等学者的调查结果。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均来自市级骨干培训班,属于各园派出的骨干教师,其知识水平与能力方面均应高于普通幼儿教师。由于南京市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次调查中的所有幼儿教师的学历均是大专或以上学历。但高一级的学历却没有带来更高一级的科学素养水平。

3 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不够了解,缺乏科学精神。

测量公众对科学方法理解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了解公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准。为了了解被调查者是否具有比较的思想和了解对照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治疗效果不好,下面是科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使用的三种方法,您认为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哪种方法?”对于这个问题,被调查者有四种选择:(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学知识来断言此药有效;(C)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各组服药后的结果。(D)不知道。按照科学研究的比较对照方法,应该选择第三种答案为正确。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选择第三种答案的比例为76%,幼师生为66%。多数的被调查者能够答对这个问题。

然而,有高达76%的幼儿教师与68%的幼师生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研究是指建立理论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理论”。对于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是了解公众分辨生活中的科学与迷信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在日益加快,与此同时,伪科学也在打着科学的旗号蒙骗公众,如果公众不了解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伪科学和迷信学说的欺骗,公众就不可能有效地摆脱愚昧的束缚,不可能真正地崇尚科学和热爱科学,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不可能得到真

正的提高。因此另一道题的结果就更发人深省:只有14%的幼师生与幼儿教师声称自己完全不相信算命或星相学之类的说法,大多数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可以想见,如果遇到自己不太懂的情况,面对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种伪科学和迷信,幼儿教师们会做何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完全不知所措?答案如下(见表5)。

调查中另有一题是这样的:“要肯定一个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您认为一个数学家应该如何选择?”共有四个选择:(A)数学界大多数人的肯定;(B)数学权威的肯定:(C)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D)不知道。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随大流”或“听权威的”,而只有不到1/5的被调查者相信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由此可见,当幼儿教师们不知所措时,她们很可能采取“从众”或“服从”的行为,而不是寻求科学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质疑”、“批判反思”等科学精神就更无从谈起了。这就给“伪科学”、“迷信”、“盲目个人崇拜”等错误或愚昧留下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此外,本次调查还对幼儿教师追加调查了两个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1.“某教学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假设,可使用哪种方法验证?(A)直接验证(B)间接验验(C)循环验证(D)不知道;2.在某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哪一个?(A)教学方法(B)教师(C)考试成绩(D)不知道。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仅为8%,第二题高了不少,但也只有30%(见表6)。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们虽然对基本的科学测量与概率等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相当不深入的,同时也是与自己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缺乏联系的。

四、分析与讨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幼师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

在一次全国性的幼儿双语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课上,一位教师就犯了科学错误。她在讲到“昆虫”时,分别举了四个例子:蝴蝶、蜜蜂、蜘蛛和蜗牛。课件做的非常精致,活动设计也十分有趣,但却错将节肢动物蜘蛛和软体动物蜗牛一并归入昆虫类了。就这一问题,我多次问过幼师生,发现对“昆虫”的特征有错误理解的学生也不少。

幼儿生以女生为绝大多数,普遍重文轻理,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在幼师招生中,选择报考幼师的学生普遍文科成绩优于理科成绩。因此,在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学习兴趣缺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一情况对她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持续的不良影响。

2 幼师课程设置的不足,导致问题的加重。

幼师课程体系由四块组成: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一直以来,幼师课程在设置中存在两大特点:_是重艺术技能训练,轻文化学习;二是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偏难、重理论轻实用。为了在五年时间中,尽可能地培养出一名能胜任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学校更重视专业类课程的教学用时。同时,在文化课程的教学中,语文、英语、政治这三门课在五年中持续开设。而数学只开设三年,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分别只开设一年。总体而言,语、数、外、音乐、舞蹈、美术等工具类学科开设时间长、门类多、要求高,而科学类课程与实操类课程开设时间短,要求低。另一方面,科学类课程一直采用高中教材,内容偏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加重了幼师生对科学类课程兴趣缺乏的问题。当然,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与幼师专业相适应的科普教材,而由幼师的教师自主开发新教材则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3 在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重教育理论轻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

幼师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点在科学文化学习方面一脉相承,均不重视科学文化学习。也许是认为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已经通过了各门科学课程的考试,就不用再学习了。在职后培训中,重点放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新课改成果的推广等方面。殊不知,若缺乏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任何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改革都会走样或落空。

(二)几点建议

1 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为了将素质教育精神落到实处,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幼师课程应将眼光放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在课程改革中,努力贯彻职业教育的精神,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在尽量保证科学教育的课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教材建设,或开发校本课程。

2 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篇10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说明了兴趣使学习最好的老师。为此,必须强化学习兴趣在幼师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幼师教育今后的工作主要面向广大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本身以兴趣化学习与发展方向,就便要求幼在无论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还是英语知识的传授都要明确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为此,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融入游戏化教学法,让幼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亦学会利用该方法进行幼儿教育的传教。

一、基于英语语言教学中游戏的定义及意义

1.基于英语语言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定义。“游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推进学习行为,基于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实质上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英语语言的教学,将英语与游戏相结合,使其以趣味性的形式进行英语知识的传播。笔者认为,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幼师日后的工作方向,幼师的施教人群的3-6岁的幼儿。为此,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通过趣味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力于其在日后的幼儿英语教学中运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施教。这便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促进幼师英语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亦能够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极大的附加价值。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自身价值被认同的方向,这就要求幼师英语教学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并积极引导他们建立游戏教学的课堂模式。

2.基于英语语言教学中游戏的意义。

(1)提高幼师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着重提高幼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课堂教学法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建立游戏学习模式,进而让学生在游戏课堂中边娱乐边学习,在积极有趣的课堂中学习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师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幼师英语学习的课堂参与性。让幼师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让英语教学在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中实现最优化教学,使幼师的英语学习质量得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体学生的差异性,保障游戏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游戏教学中得以长久保持新鲜感。

(2)丰富幼师的知识点。幼师教育往往针对的学生为十五六岁的学生,这部分人群正处于人生中的“活跃期”,其不仅拥有好动活泼的性格,更需要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幼师学校是特殊人才培养学校,除了专业性教学以外,还要对幼师学生进行文化课教育。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若能够良好的把控游戏教学法,便能够帮助幼师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并习惯于通过有趣生动的游戏学习模式进行英语学习,最大幅度的提高英语学习质量。游戏化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本质区别不仅在于其具备趣味性,更在于其能够增加幼师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幼师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3)提高幼师学习的创造性。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集体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英语教学的游戏课堂中。打破了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在满堂灌的学习方式中进行被动的学习。逐渐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树立起来,教师更多的在课堂中发挥引导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英语游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启发学生之间在分组讨论中对英语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便能够发散个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讨论中逐渐形成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幼师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当前幼师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总结出了更多的经验与方法。虽然,在近几年的幼师教育中亦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受传统教学思想与现实教学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为此,笔者对当前我国幼师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幼师培训学校的学生多数处于初中教学年龄阶段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课学习习惯。为此,在幼师教育中,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性的文化课科目,其在幼师教学中便难以有效的推进。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生,若想提高幼师的英语成绩就必须强化幼师自身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其自主的进行英语学习。然而,当前幼师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上课前期对英语课本缺乏良好的预习,英语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计划,对后期的学习缺乏复习,上课期间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上课不认真听讲,遇到不感兴趣的内容便走神等。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若不将这些学习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会使幼师自身的学习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课堂学习气氛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幼师学生已经处于青春期阶段,其对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他们内心是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知道英语专业课的学习对他们未来的幼师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他们发自内心的希望能够将英语学习成绩提高,学好英语这门课程。但幼师自身的年龄段正处于缺乏良好自控能力的阶段。我国多数幼师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较为枯燥乏味,教学方法仍然在沿用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缺乏英语课堂教学的参与性。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会降低,进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幼师学生不希望这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枯燥的教学环境中,他们难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只能做一位课堂的“聆听着”。

3.学生总体英语基础薄弱,水平不均衡。幼师学校的学生往往来自于全国不同的地区,各自的文化课水平亦存在较大的差应。但英语基础薄弱是绝大部分的幼师报考者的通性。有的幼师在进入幼师学校之前甚至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几乎在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为“零”,这便让幼师的英语教学难以快速推进和展开,只能从头进行教学。还有一部分幼师生源来自于中考落榜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这便使得幼师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出现了两极分化。若英语教学从基础进行教学时,便会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觉得课程进度太慢。若英语教学速度加快便会让那些零基础的学会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严重甚至会打击英语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优化游戏教学法在幼师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的一次胆大尝试,通过游戏教学法的有效推进,旨在希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幼师英语教学中推进游戏化教学法,是现阶段我国幼师英语教育现状决定的。唯有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才能够有效的推进幼师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优化幼师英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笔者总结出了一下三点。

1.创设竞争性的英语教学课堂环境。众所周知,十五六岁的年龄段正处于不服输且乐于竞争的阶段。幼师英语教学法亦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通过创设竞争性的英语教学课堂环境来激发幼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游戏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安排,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分组时亦要注重分组的科学性,让分组分项教学法与游蚪萄Хㄏ蛉诤希通过游戏的形式让每组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带领着同组其他学生进行学习,进而将游戏教学法的有效性得以最大发挥。在竞争性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注重竞争性的结果。为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学习时,一定要对英语成绩和结果的评判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进而让学生在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中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趣味性与教学目的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其英语学习水平。例如,在幼师的基础学习阶段,为了能够既从“零”开始教学,又能避免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就需要让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性。在幼师英语教学的基础教学环节,对26个英文字母进行熟练掌握是幼师英语的课标要求。传统的教师方法主要是让幼师进行英文字母歌的演唱,但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每组的学生代表着不同的英文祖母,教师在讲台上大声喊出E,要求其E字母前后的D和F要马上站起来。给最快一组的学生加分以及表扬。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与教学有效的融合在了一起。

3.课堂教学要兼并多样性与直观性。在幼师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此,便要兼并多样性与直观性教学相结合。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色彩鲜艳的辅助物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在游戏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在对游戏的相关规则进行阐述分析,其推进的游戏要具备通俗易行的特性,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此外,教师要应该对游戏的形式进行不断革新,唯有让游戏的形式保持多样性才能够让满足十五六岁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例如,在进行方位介词above,on the right of,under,on the left of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师进行教学,将连连的手机游戏界面投射到PPT荧幕上,通过对不同水果位置的指认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游戏的乐趣。进而让幼师教学法的价值和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得以最大化发挥。

四、结语

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幼师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将游戏教学法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中进行有效的传授。让幼儿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幼师英语教学中,就要对我国现阶段幼师英语教育中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并找去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的找出有效路径,从而让幼师教育得以稳健推进。

参考文献:

[1]陶小华.分组分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01):115-116.

[2]吴海珍.刍议分组分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07):156.

[3]张佳琦.游戏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初探[J].运动,2016,04(08): 103.

[4]龚鑫.分组分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16,11(24):233.

[5]汪思佳.浅析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28):174-175.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2015黔南州州级基础教育科研课题《TPR教学法在幼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G038。

篇11

男幼儿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要从心理学和职业素质两个角度出发,它是男性个体从事幼儿教育教学职业时根据其特定的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表现为男幼师在完成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职业素质。男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主要由职业特征、人格特征和适应性特征几个维度组成,要求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兴趣广泛、知识结构合理、人格健全、道德品质高尚、适应能力和意志坚强勇敢等特征,同时还要有积极的创新精神、较强的科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豁达的胸怀等素质。

2 男幼师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男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因素主要受到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自身教龄以及自身学历的影响。首先,由于办学质量较高的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对其素质的要求较高,劳动报酬相对较高,因此,在一般教学效能感、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等方面,办学质量较高的幼儿园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高于一般幼儿园男幼儿教师。其次,教龄是影响男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另一因素。刚工作的男幼儿教师其教师职业心理素质较差,表现不稳定,经过2-5年的职业倦怠心理素质转折期,男幼儿教师职?K倦怠也理呈现出逐步缓解趋势。这种教师职业的倦怠情绪属于正常现象。同时,很多幼儿园甚至只有一名男幼儿教师,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也是造成其职业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学历是影响男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另一个因素。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男幼儿教师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职业心理素质。

3 提升对策研究

为了提高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力,优化个体心理品质,提升职业心理素质,改善社会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3.1建立男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系统

首先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职业认同与职业承诺。如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幼儿园大胆引用男幼儿教师,支持男生留在幼儿园内工作;同时加大宣传,树立典型,扩大男幼儿教师的社会影响。这不仅能逐步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而且能提高男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其次是用人单位应做好培训与教育,预防职业倦怠,提?{其教学效能。切实提高男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努力争取待遇留人。最后努力创造适宜男幼儿教师工作的环境,积极调动男幼儿教师的生活和成长,充分发挥男幼儿教师的男性特质。幼儿园应建立针对男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度,积极完善园内的教学管理,尽量让男幼儿教师在园内开展男性特质的体育等专项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尽可能为他们开设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保持他们的男性阳刚之气。

3.2男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调适,合理构建完善自我期望

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达到符合实际的状况,积极推动自身成长,满足幼儿园对自己的期望。摆正自己的位置,将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认真扮演好男性角色,把握住机会,不断创新,积极发挥个人特长,努力展示自己魅力和精彩;逐渐树立敬业乐业的观念,热爱幼儿,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构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逐步完善自我期望。

3.3构建男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新模式

篇12

腾守尧先生说:“生态式美育是继灌输式美育、园丁式美育后的一种新型美育。”笔者认为其新就新在突破了旧有幼师声乐教育的单向性,即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观念输出,而忽略了学生之间,即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由于幼师学生面对的受众群体是幼儿,因此幼师教育中声乐课程教学必然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师范学校教育,而应将语言的规范、音调的准确、歌唱的优美作为训练重点,对幼儿的听觉声乐发育、基本歌唱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基本音乐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塑造。为了实现生态式声乐教育,其施教形式可多样化,比如大小课结合、通过展开观摩表演课等形式活跃教学课堂,教师可以以教研组形式进行观摩,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在对幼师生进行声乐训练时,通常以小组声乐课形式进行。即一位教师在一个单位课时中采取一对多的形式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必须注意前提,即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划分,将条件相近、声部相近、学习程度与能力相近的同学编为一组,抓住其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小组课带来的弊端,降低了教学难度,抓住组内出现的主要问题。这样的分组教学有效地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有限的授课时间,学生也能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中在对彼此的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生源地相近,一部分学生受到方言影响较深,语言不规范,如果没有合理的解决问题必然会“H”“F”不分,平翘舌与“AN”“ANG”很难区别开来。在课上结合歌曲《纺织姑娘》:“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训练语音。在集体习唱中,能很快发现问题,通过课下学生的自主训练,学生通常能在歌曲中建立起正确的语言意识,从而使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逐渐规范化。

集体式声乐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统一的歌唱技能,针对他们相似的问题分组训练。在实施这种教法时,作为教师应将分组学生的音色特征,演唱时共有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如每周由小组内进步最快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同学课下的训练,交流学习经验更好地促进组内同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小组内也可以展开竞争,通过习唱会等形式探讨学习成功经验。

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小组声乐观摩课也是活跃班级学习气氛的好方法。如果说声乐教学课是“点”的话,那么“观摩课”则将歌唱技巧、授课方法、课堂组织等平铺为“面”,从儿童歌曲的教学入手,将演唱的美感与开放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观摩课分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教师已授歌曲的总结,不同组别的学生针对课上内容进行回课,展现已掌握的歌唱技巧。一部分则注重操作性,针对幼儿歌曲进行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讨论与研究。观摩课是实现生态式声乐教学的关键,使教学由单向转变为多向。不但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反馈,同时在学生间也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循环,突破了传统的模仿式教学。

教学不是以交流授课手段为目的的观摩课,可以将学生分为教师组与学生组,使幼师生不再单从教师的角度看待声乐教学,也可以进行换位试着以幼儿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应用能力,从而以一个幼儿的眼光审视教学,以“玩”的心态组织教学,使声乐教学更为积极主动。

第三,对幼师生声乐教学来说,我们需要培养的不是一个歌唱家,而是一个能够激发幼儿思辨能力与音乐才能的教育工作者。声乐技术的教学重点不在于歌曲的难度,相反最初级的节奏节拍训练才是重点。在一次观摩课上,一组学生将音乐、游戏、肢体动作相结合,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教学设计。一组学生模拟幼儿角色扮演某种蔬果如萝卜、白菜、番茄等,由教师组的学生起节奏,开始游戏教学:

教师:番茄,番茄,跺跺脚 ×× |×× |× × | × - ||

番茄(幼儿):番茄,番茄,跺跺脚

萝卜,萝卜,转个圈(退回原位)

篇13

幼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与孩子相处,而幼师通过讲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以及真挚的感情去给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优美动听的故事,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对孩子的精神发展、性格形成等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我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我校的生源主要是来源于中考失利毕业生,学生的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较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故事文本的理解和演绎能力不足。

2.故事教材缺失,故事素材稀少。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专门的一门课来“讲故事”,因为要兼顾公共课与技术课,因而讲故事只能作为第二课堂或者在自习课等其他时间来讲解。而讲故事的素材,我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大部分都是八、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的图书资源,虽然最近有新的故事素材出现,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专业学习与工作需求差异大。现在用人单位对幼师的讲故事能力的考核越来越看重,在平时的工作也对幼师讲故事的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每年的省市技能竞赛中会对学生的讲故事能力进行短期培训,虽然针对性很强,但是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只能解决一时的比赛问题,并不能对学生以后的工作需求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

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必要性

1.好的故事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对事物的好坏并没有什么分辨能力,好的故事不仅是情节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幼儿的模仿学习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比如关于友情的《长颈鹿与山羊》教会我们要互相帮助;关于好奇心的《奇妙的雨伞种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等等。

2.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讲故事的能力,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说话能力,实际上却是沟通交际的能力。良好的演讲能力能够为一个人的成功添砖加瓦,同样的在幼师的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让家长、幼儿园双方联动,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策略分析

前文说明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存在的问题,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对故事的“讲”都是即兴表演的,是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演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能够做到朗读故事,但即兴表演的能力有待提高。下面从几方面来说明如何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1.加强故事创编的训练。讲故事有四个特点:教育性(寓教于乐、开阔眼界);趣味性(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表演性(声情并茂、活灵活现);再创性(添枝加叶、引人入胜)。再创性是对幼师讲故事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因为幼师不仅要给孩子们将书本上的故事,还要能对周围身边发生的事情、网络信息时代的热点事件与新闻等生活素材进行加工创作,给孩子们能够娓娓道来。

要进行故事再创,首先要保证故事的思想健康向上,而叙事方法与讲述语言要符合幼儿的接受习惯。比如口头语的表达幼儿接受起来很容易,这跟他们平时听到和自己说话的习惯、方式是一样。例如:小猪往前走,看到前面有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小白兔,就高兴的喊:“小白兔,我和你玩好吗?”给孩子们这样讲,会比较平淡无味,可以改成这样:小猪自己蹦蹦跳跳地往前走着(老师起身模仿蹦蹦跳跳的动作),看到对面有一只长耳朵(双手重耳朵旁伸出),短尾巴(一只手在背后做尾巴状),红眼睛的小白兔正在东张西望(另外一名老师模仿动作),小猪高兴地跑过去,说到:“小白兔,小白兔,我和一起玩好不好啊?”这样讲述出来增加了感情与动作可以更加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内容。

而故事再创可以通过设计开头用提问式、讨论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对情节进行修改,或者增加转折情节,或者删去拖沓内容,使故事简单中又凸显趣味性;在结尾的时候,可以用悬念式(长故事)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可以用提问式、总结式来让孩子们热烈论,增加故事的思考性。

2.注重方法,掌握讲故事的技巧。讲故事是要求要把故事绘声绘色的讲出来,这就要求不仅仅内容上要有情节,还要求在语言叙述上要有感情、有特色,要讲“儿童话”,还要通过动作、表情等表演将故事中的人物、环境、气氛等表现出来。

语言方面,儿童化语言叙述要浅显易懂,句式要简短明快。例如:阿谀奉承可以改成:拍马屁;可以多增加拟声词,模仿各类声音,如汽车“嘟嘟”,火车“哐哐”,门铃“叮咚”还有各种小动物的声音等等,通过简短明了的语言与拟声词的运用,增加讲故事的特色。

除了有声语言,还有无声的语言态势语的运用,可以让故事更加增彩。态势语的设计要遵循自然、得体、适度、和谐的原则,用一句话说就是表演不能浮夸,虽然夸张也是一种表演方式,却不适宜运用过多。

猴王找到一个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眼睛转动,手指挠头)?这个猴儿也是从来(摇头)没有吃过西瓜啊。忽然,他想出一条妙计(左手食指向上伸出),他把所有的猴儿召集到一起,左右来回走动(背手)说:“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双手掌心向内画圆比划一下)西瓜,这个西瓜的吃饭嘛我是全(晃一下脑袋)知道的,但是我要(伸出右手食指上下晃动)考验一下你们的智慧,看你们谁能说出西瓜的吃饭。说对了(拍一下西瓜)我就多赏给他一块,要是不对(向左瞪了一眼)我就惩罚他。”・・・・・・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在模仿猴王的动作的时候,老师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让孩子们一下就知道这个猴王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态势语在讲故事中的具体应用。当然还有其他很好的故事,比如可以一人分饰两角,用不同的腔调与语气来让孩子们区分2个角色,例如狐狸的狡猾,狼的凶狠,狗熊的憨厚,松鼠的善良等等,这样就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结语

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对于教材教师多与其他学校、高校的教师加强联系,对教材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故事素材;引导学生观看优秀剧目,尤其是优秀动漫与网络剧目等,加强故事的时代性;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幼师学生的讲故事经验与实践能力。如此一来,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的能力会有一个明显提升,会把故事讲的更加生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