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1

2、项目部组织班子人员,每十天组织一次大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填写整改报告书。

3、施工班组每天坚持召开班前活动会,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安排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班前班后对作业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4、施工现场每个工人在作业前都要对施工机具和作业环境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5、安全员、各工种工长随时随地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6、对检查出工人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视情节轻重进行罚款处理。

7、对重大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班子。

(二)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施工高峰、夏季、冬季、雨季、夜间施工及节假日前后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使职工能够正确认识生产与安全的辨证关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及安全管理水平,防止事故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制定如下制度:

1、凡新工人(包括民工、 临时工)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

2、对架子工、电工、起重工、焊工、 起重机械司机及各种施工机械操作工人,都要进行安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3、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4、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添置新设备、制造新产品、调动新工人工作时,应对工人进行新的操作方法和新工种岗位的安全教育。

(三)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1、为确保安全施工,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各项目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2、必须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班组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班前交底内容主要是当天的作业环境、邻近高压线、附近建筑物地基情况、气候条件(如台风、雨季等)、当班主要工作内容、各个环节的操作、安全技术要求的特殊工种的配合等。班前检查,主要查上岗人员的劳动保护情况,现场每个岗位周围的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无患、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以及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上班前由工地负责人(工长)对当天的工作安排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并记录在案。

4、班组长在班前向职工交待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让职工了解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正确使用和发挥建筑工人“三宝”,发动职工对安全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积极组织落实和实施。

5、必须建立班组每周的安全活动日制度,即在平时的班前活动中,增加以下内容:小结本周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提出下周安全生产要求,特别是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的工作环境和特殊作业部位等,如何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分析班组工人思想动态及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和吸取教训。

6、上级有关单位对工地的检查情况均应按实记录。

7、记录要齐全、详细、认真,并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四)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必须按时复审方为有效。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熟知本职工作和工作范围。

3、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擅自把机械、机具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挥。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班前班后检查本人所使用的机械、机具,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6、严禁机械、机具带病工作。

7、特种作业人员严禁酒后操作。

8、违反规定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9、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后应附操作证复印件作为安全检查资料附件。

(五)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止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之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制订本制度:

1、严格执行国务院第75 号令《企业职工之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的条款。

2、伤亡事故发生后,保护好现场, 积极抢救伤者,立即书面上报公司主管领导。

3、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

4、对事故的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和职工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对事故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

5、对事故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损失大小给予不同的处理,对发生伤亡事故隐瞒不报或虚报的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从重处理。

(六)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制度

1、各项目部应按规定为职工发放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2、物资部门应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计划管理,按统计的工种和性别,做好年度劳动保护用品计划,并按批准的计划进行采购,不得盲目采购,防止积压。

3、各项目部在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须在国家审批的劳动保护用品商店采购,所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质量安全鉴定证书等。

4、劳动保护用品入库后,必须进箱、进柜,经常检查,严防霉烂变质、鼠咬、虫害、保持清洁卫生。

5、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中,要建立发放领用台帐,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6、职工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七)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保管制度

1、各项目部对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储存,必须设立专用仓库或储存室。

2、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场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专业防火规范;

(2)有防雷保护措施;

(3)电气设备符合国家电器防爆标准;

(4)有防静电设施;

(5)设置有相应的通风、防爆、监测、报警、灭火等消防安全设施;

3、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发的许可证;

(2)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储存、使用的场所、设施;

(3)有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含保管、使用等人员);

(4)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有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

4、运输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车辆及驾驶员必须至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申办准运证,配备的押运员也要办理押运证。

5、运输工具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6、各项目部必须严格填写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的分类清单,逐级上报,报表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审核、签证并盖有公章。

7、当日未使用的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必须严格按规定退库,不得在使用单位滞留,即使是明日还要使用,但也要办理退库,明日使用时,再按规定领用。

8、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必须严格入库验证、领用签证批准、退库签证确认等工作。

(八)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篇2

第四条县建设局负责全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行业管理工作,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对本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施工安全管理

第五条工程项目经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在申报《施工许可证》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到县建设局安监站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申报手续,领取《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登记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审核表》和《现场审查资料清单》。并准备好《现场审查资料清单》所列资料,以供县建设局安监站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

第六条建筑施工(含装修)企业必须在承建工程开工前15日内,持下列资料到县建设局安监站办理安全报监手续: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施工合同书。

(三)施工现场安全具体措施。

(四)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和施工现场围挡方案。

(五)拟进入施工现场的主要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

(六)建筑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职工的意外伤害保险手续。

(七)工程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证书。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县建设局安监站应当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资料及安全具体措施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在一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书面通知施工企业补办有关手续。未办理安全报监手续的,县建设局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

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直接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具体的领导责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与其建筑施工规模相适应且具有工程系列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九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勘察设计文件、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组织施工。施工单位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或在地下管线、高压线路、动力设备附近施工时,应当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必须报请当地*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十条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生产环境、作业条件、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等。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职工,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定,施工现场的道路应当平整、畅通,并有交通指示标志。通行危险的地段应当悬挂警示标志。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用于施工的脚手架、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等,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机械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等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具的完好、有效。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三层(含三层)以上或1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脚手架必须采用钢管搭设。

第十三条建筑施工(含装修)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应按一定数额向县建设局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该款专项存储,主要用于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抢险救灾。风险抵押金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如果未发生安全事故,则全额(无息)退回。

第十四条建筑施工(含装修)企业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安全措施费和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并对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或纠正;对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资料建立档案,工程竣工之前,将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和安全综合分析报告送县建设局安监站考核评价。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并及时足额支付给施工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使用。否则,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需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等有关资料。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等。

第二十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纳入监理范围,对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不按要求及时整改的,应当立即向县建设局安监站报告。

第二十一条监理单位应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监理规划,以及在监理规划和中型以上工程的监理细则中制定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内容。

第二十二条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取得考核合格证书和操作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审核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

第二十四条监理单位应当审核施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

第二十五条对危险性较大,特殊环境中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按照《*省危险性较大的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实施细则》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监理总监审批。

第二十六条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应当实行封闭式施工。在县城规划区内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当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挡;对临街施工现场,应当设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硬质围挡;对在建房屋和构筑物工程,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

第二十七条施工现场大门上方应当悬挂企业标志,并在醒目位置设置符合规定的施工标牌;临时设施、机具、物料堆放等应与施工标牌图示相一致,不得随意设置或乱堆乱放。

第二十八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文明施工的规定:

(一)施工现场要建设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办公用房、宿舍、食堂、厕所等生产生活设施。

(二)施工现场排水畅通,不得有积水。

(三)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施工作业的,应遵守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

(四)施工现场不得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料。

(五)施工现场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采取遮盖或洒水等防尘措施。

(六)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定点堆放,及时清理。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县建设局应当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局应当采取措施,宣传、普及建筑安全生产知识,对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十条县建设局依法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和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对参建各方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和隐患,责令立即排除或整改,并将检查结果存入安全监督管理档案。对安全生产不合格的,可以依法提出不予晋升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不合格的处理意见。

第三十一条对建设单位不按规定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擅自开工及未提供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县建设局可以书面督促建设单位按要求整改。

第三十二条县建设局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施工单位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发现技术指标或者安全性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责令施工单位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和维修,检测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第三十三条乡镇农民自建住房(含装修)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工程由县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篇3

一是部分企业领导和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效益的关系,对安全事故存在侥幸心理,基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按有关规定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部分企业安全管理粗放,基础工作薄弱,涉及安全生产的规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得不到认真执行,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事故除患得不到及时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不严。三是低资质的中小企业,技术人员不足、设备简陋,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严重低下。

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仍需加强

一是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给依法监督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二是有关配套政策得不到有力执行。

1.3建筑企业作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而国家对相应的工人教育培训框架仍不完善

据统计,经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到从业工人的35%以上,而我国仅占7%左右。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85%以上属农民工,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高级工所占的比例就更少。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项目经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起码的条件和素质,有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1.4作为传统产业,建筑企业技术准备改造发展水平与形势发展需要差距较大

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在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等方面,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是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更低。

2.下一步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监管水平

一是要继续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实践证明,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多发类型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是解决建筑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的实际情况,要大力开展预防高处坠落、施工坍塌、塔吊倒塌和房屋拆除等事故多发类型的专项治理工作。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督促和检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专项治理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对于不落实专项治理措施发生事故的,要依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严肃查处。二是要组织编制各类别各层次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纲要,认真搞好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培训上岗制度。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组织开展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考核工作,制订安全管理和执行监督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切实提高其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将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审核纳入资质管理中。

2.2着眼长效机制,强化治本措施

一是不断完善和落实建设领域安全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部门规章制度。总结施工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经验,及时将其转化为标准规范。二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施工,不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及时制定公布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目录。研究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科技投入。结合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三是建立和推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国家标准,引导和督促企 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将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为企业资质审核中安全条件和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市场准人的重要先决条件。四是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培育安全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将施工企业风险的防范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

2.3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设部已经在全国建立起建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对全面掌握每一起事故和提高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沟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并及时结案;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该降级的降级,该撤职的撤职,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还应突出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涉及安全的项目审批,审批后的督查,安全生产监督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对于企业,政府要重点督促企业落实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尤其是要落实工程项目部经理和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的责任制。

总之,我们每个与建筑安全有关的人员都要提高自已的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奋发向上。在工作中要发扬团队精神,提倡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协作,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促进建筑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4强化重大危险点源监管,遏制群死群伤事故

(1)全面做好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工作,积极开展人货电梯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学习、试点工作,规范起重设备构配件使用管理。

(2)推行深基坑变形监测自动化试点,提前介入指导深基坑施工,加强质量安全预防控制。

(3)强化对高大模板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模板支架材质的监督抽查,规范模架租赁行为。

(4)严防火灾隐患,对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活动板房坚决要求整改。

2.5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

(1)开展监督质量评价,提高监督效率,探索建立质量安全监督质量评价制度。通过每月目标考核、站领导带队督查并结合交叉检查情况对各监督小组质量安全监督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提高监督工作质量。

(2)深化事前告知、靠前服务制度,进一步明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操作标准,规范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程序,促进监督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监督检查执法的公正廉洁。

篇4

2 企业“重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抓好教育培训和学习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提高全体建设者安全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不仅包含对全体建设者甚至和与它相关的人员的普及性教育培训,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施工氛围。

项目部通过以下方式,使员工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并落实到位。

2.1 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经过教育培训(三级教育)并考试合格后发放工作卡(或证)。没有工作卡(或证)的员工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2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机手等)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到安全员处登记,办好工作卡(或证)。

2.3 经常性教育培训(指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坚持不断的安全教育培训)。

2.4 采取多种多样容易接受的形式(如:宣传画、板报、会议等)进行教育培训和总结、比拼。

3 企业“加强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隐患的有效方法。建立以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检查体制。安全检查做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一次;作业班组每天不少于一次。主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施工人员的思想和施工氛围营造的如何,特种设备的运营情况;有无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到位情况等。做到一点不漏,面面俱到,不留死角。以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治安案件为目标,全面开展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采取严格检查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原因,消除隐患,找出差距,限期整改。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4 公司“执行优奖劣罚,是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

经济杠杆不仅在施工生产上起到激励作用,同样在安全生产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以“振湘简报”的形式每季度总结、比拼;项目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实行优奖劣罚的激励机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

5 公司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的发生是偶然性和随机性的,无论预防措施制定的再好,安全规章制度管理的再严,事故也有可能发生。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或争取公司财产和利益不受到更大的损失。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责任落实到人。这样可以有效的应对任何突发事件,控制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6 以自身担任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落实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项目安全生产为例谈谈心得体会:

我曾担任的湘西州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大楼项目经理,以下为亲手组建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感悟。

6.1 项目简介:该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8406(其中地下室为410)。地下设有负1.6m层高的架空层,其占地面积20亩(因为没达到计算建筑面积的高度,所以不在总建筑面积之内,但提高了该建筑物的技术经济指标);整个建筑物被两条伸缩缝分开由三块组成;屋内有七个绿化光庭;每层均有屋面;建筑层数为五层;建筑物檐口高度23.5m 、总高度为33m、总长为137.4米、进深为75米,梁的跨度最大为14.1米(梁高900),梁截面最高1.6米(跨度为7.5m);基础以下为人工挖孔基桩和架空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屋面为上人屋面并设有休闲亭;天沟为斜天沟盖波纹瓦;室外沿建筑物周围设置有所有管线和给排水等管沟。房屋一楼设置急诊、门诊、收费等三个功能大厅;二至五楼是三甲医院所有科室的急、门诊检查和化验等综合功能的房间;该建筑物的特点是庞大,占地面积大。容纳功能多,房间功能各不相同,设计缜密,施工精细,它的建设过程和结果汇聚了我们的心血。

6.2 施工准备:开工前,我们经过了精心组织和施工准备工作,临时围墙有千余米,搭设临时办公室、休息室、临时工棚、安装施工用水用电、施工道路和土石方的施工等用了4个月的时间。根据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公司成立了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由一级建造师陈玉娥担任项目经理负责主持项目施工全面工作;公司建造师陈贤利担当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各工种的协调、质量、安全、文明工作;公司高级工程师姜曦担当项目技术负责人。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经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质量、安全、综合检查领导小组,与各责任主体单位及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精干的团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肯定。制定了一系列的组织措施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同时向建设主管部门上报了申报优良计划书。

6.3 主体施工:除配备了强有力的人员外,项目部配置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新购进了温控拌和机、砼输送泵和塔吊等;还购置了足够三层同时使用的支撑和模板(2万余平方米周转性材料)。施工作业按伸缩缝分为三段,采取流水作业,利用两台塔吊、5台龙门吊进行垂直运输。施工砼采用现场温控拌和机预拌、搅拌机搅拌、输送泵输送、振动棒和平板进行振捣。在进行大厅上方大梁砼浇筑时,为了保证施工砼浇筑质量,我从晚饭后开始坚守到凌晨6点,直到最关键部位砼浇筑完成后,我的心才放下来才回家休息。门诊大厅三层结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要求,我们做了高支模的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并由专家论证会论证可行后,方进行下道程序施工的。

6.4 标准化施工、安全文明生产

6.4.1 按标准设置围栏,围墙高2.2m,斜屋面压顶;五牌一图与两栏一报齐全,警示标牌布置合理。

6.4.2 按标准化管理进行平面布置与划分区域,办公、生活、生产分开;场容整齐,摆放花卉,办公区域进行了绿化。

6.4.3 按标准化搭设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厕所、防护棚、搅拌站、仓库用房等3000。

6.4.4 现场卫生清洁、建立了卫生保健站,食堂卫生经检验合格。

6.4.5 及时清理各楼层垃圾,及时运走,现场垃圾分类集中堆放。特别在装修过程中,已经全面打扫卫生不下10次,费用投入大。

6.4.6 根据要求该工程共配置了2名专职安全员,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4.7 主要材料半成品的堆放整齐,并设明显标牌,表明名称、规格和产地等。

6.4.8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对各工种施工班组施工操作前均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开展了各项班前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

6.4.9 施工过程中针对重大危险源由项目部组织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及时进行整改,且形成了自查和整改记录。例如:在三层梁板施工时,由于⑼-⒀轴门厅三层梁、板模支撑高达9米,我单位针对该实际情况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后,并邀请了有关专家进行了论证,通过后严格按照该方案实施。

篇5

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不良安全隐患也在增多,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有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伤亡,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碍,这一内容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目标不符。大多数安全事故产生都与安全管理有关,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可以抑制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强化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并非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与其它类型工程项目建设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有着以下特点:生产产品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建筑工程生产人员流动性较大,生产周期性较长,实际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内容广泛。工程样式有着多样化的特性,而且生产处于露天的环境中,生产工作开展会受到外界众多因素的干扰。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也会导致安全事故产生,所以导致建筑工程生产成为了高风险行业。高风险行业代表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不良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较大,所以必须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贯彻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去,对于规范建筑工程生产行为有着深刻意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是强化建筑工程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扩展生产经济效益空间的主要措施。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详细阐述就是在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对人、机械设备、材料以及生产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组织、规划、全面监督的一系列活动。对生产中存在的不良安全隐患进行控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消除生产环境、机械设备运行存在的危险因素,避免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建筑产品生产和应用阶段,始终都存在着安全与消耗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与建筑行业发展的关系,这些关系在转换过程中也会呈现出相应的经济规律。安全经济是建筑行业发展需要重点思考内容,对该内容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行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建设发展也有着较深影响。

2安全生产管理中潜在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安全第一指的就是当安全管理与生产出现矛盾后,生产活动开展需要服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但是也需要明确安全管理是依附于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产生的,并不会像其它投资一样可以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产品质量提升上,而是会反映在建筑生产过程之中。如果没有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那么企业就不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某种层面上讲述,安全就是效益,而且是生产过程中较大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不能应用数字来呈现的。积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那么企业生产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企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消除了安全事故带来的额外支出,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名誉。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为企业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可以消除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被良好的激发出来,加强企业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安全事故会威胁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最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只有对安全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充分认知,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潜在的效益,像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一样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提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对安全生产管理成本投入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了有效的施工安全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未来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对安全的管理”而不是“对事故的调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识别和评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了解风险隐患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对优化组合安全风险管理技术,适当的对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相应资金,做好安全事故紧急预案。避免过高的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成本投入较大,最终降低了生产经济效益。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健全和完善,利用完善化的制度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开展进行约束、对员工生产活动进行规范。生产前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得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自主的对岗位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并且主动的识别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将安全生产与业绩考核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跟随时展对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进行转变,从而微观角度进行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系统建设。

4结语

正确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与生产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消除不良安全风险隐患的威胁,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工作稳定进行,扩展企业的经济效益空间。自由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平.浅谈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J].建筑安全.2014(02)

[2]焦建国.简析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建筑安全.2014(01)

篇6

一、建筑安全管理的概述

建筑的安全管理指的是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在建筑领域,它由宏观上的建筑安全及微观上的建筑安全两方面组成。宏观上的建筑安全管理不是直接的管理,但它是微观管理操作的行动纲领。微观上的建筑安全管理指的是直接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由建设单位、业主、监理组织和中介机构等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操作的策划、施工、控制、调解、监控及管理[1]。微观的管理是具体和直接的,它反映了安全管理的理念、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建筑施全管理对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频发行业,建筑施工过程是各类安全事故多发场所,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展率在逐年上升,因此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建筑施工规范,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避免给社会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2、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经济利益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给建筑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危险,而通过安全管理可以让建筑企业了解自己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而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3、有利于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施工安全管理是对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针对他们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决绝或者

三、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监管部门力度有限。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政府监管力度有限、没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不完善、责任主体操作无法遵循标准规范、安全生产投入不够充分等问题。当前,政府安全执法管理工作队伍的现实状况无法同新时期不断更新变化的形势有效适应。建筑工作人员同执法工作人员的总体比例存在不良失衡问题。一些区域令安全工作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合并导致安全专职管理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欠缺良好安全业务素质,没能形成超前预见性的现象,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形成了层层衰竭的问题。

2、安全意识淡薄。在一些政府和建筑企业中,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普遍现象,对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许多建筑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的位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只做表面工作,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3、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建筑工人的主要组成人员大多数来源于进城务工农民, 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因此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比较缺乏。此外,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快,数量也较多,因此出现了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单位都把大量的资金运用在对设备的更新和对新项目的投资上,从而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上的培训,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而言,我国目前存在着普遍的建筑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的现状。

四、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应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1、优化安全生产建设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全面履行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同时,应由法规层面进行责任主体的有效划分。针对重大伤亡事件,施工方应依据鉴定结果负有一定责任。业主则在该事故之中负有间接责任。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承担检查失职的责任,该体制细化,将令建筑安全管理受到不同部门的广泛重视,创建形成一整套优质的安全管理制约控制机制。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组建技术咨询中介单位,进而为建设施工方、监督机构提供更为有效专业的安全管理咨询服务。

2、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宣扬安全文化,提升员工素质水平。纵观我国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较多由于管理人员不注重安全生产管理,一味的侥幸心理而导致,一些单位领导将正常安全经费投入错误当做额外支出,至员工安全劳动保障利益于不顾,没能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随意的延长员工生产时间,令其长期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再者,基于工人自身素质有限,加之受到较大的就业压力影响,无法利用合法渠道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常常变成安全事故中的牺牲品。为彻底转变该类不良现象,在法律威慑、市场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应持续不断的加强安全管理思想教育,宣传企业安全文化,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人命关天、生命为先、严防违规作业等意识全面的渗透到企业各个阶层,提升企业领导以及基层员工安全保护意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综合水平。

3、完善企业管理,提升安全建设水平。安全生产法中虽规定事故登记申报工作体制,然而在现实执行阶段中,却常常无法良好的落实贯彻,存在故意瞒报、漏报等问题,更有甚者隐瞒不报。为应对该类现象,应由管理制度层面防控漏洞,创建安全事故登记公告管理体制,受到广大社会的全面监督。另外,应提升对安全事故中受损害主体的赔偿金额,有效的预防私了问题的发生。对于安全事故之中存在违规乱纪的员工,应进行严厉的处罚,进而真正构建形成一整套公平、透明、可靠权威、接受大众监督的施工单位建筑事故申报核查管理制度以及重要资料归档记录的档案管理体制。

4、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 根除“私了”现象;第三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五、结束语

“安全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大力倡导的生产管理理念,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进行阶段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必须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行业安全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红英;康香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难点[J].煤炭技术,2011(06).

篇7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建筑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及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建筑领域每年因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和交通,致使新时期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巨大挑战。现就如何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1 全国各地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又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按照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来开展施工安全的组织和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国家、行业也颁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及规范,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管理也日趋规范化,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建筑企业承建的项目越来越多,许多企业自有职工难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各企业纷纷引进分包队伍,一些未经正规培训、尚无生产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的耕田种地农民随之进城务工,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在充实、补充各用工单位劳动力不足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建筑施工伤亡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施工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建筑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个别企业、项目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包代管、只包不管、违法分包等现象;

1.2安全措施费投入不足

施工单位恶性竞争低价中标后,更不愿意在安全管理上进行必要的投入,不愿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并且对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有的甚至随意找些人员就视为专职安全员;加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不严格监督管理,致使安全生产文明防护措施费等费用,得不到有效落实。

1.3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1.4岗前系统安全培训跟不上

由于抢赶工期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岗前安全教育时间短,效果差,人为引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5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工地上虽都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履行职责,起不到巡查纠错的作用,等等。

2 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各地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科学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各类建筑事故的发生。

2.1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施工企业等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就是重点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新工人入场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要加强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经常性、专业性,尤其是季节性、阶段性、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要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做到不走过场,不搞一阵风,确保培训教育效果。

2.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负责人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而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则对项目安全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要进行深刻剖析,虚心学习先进,努力创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思路,拿出新举措,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搞得较好的项目,不能有麻痹松懈思想,要继续巩固成果。“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每个建筑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施工人员。

2.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国家住建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筑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为减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即使配备了足够的安全员也因为其自身素质层次不齐,导致监督管理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对安全工作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等要潜心研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配足配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项目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2.4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

要抓好建筑安全生产,就必须舍得投入。建设主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对工程造价计价进行准确预算,单独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款专用。目前,部分省、市正在推行安全生产文明防护措施费等一些做法,确实能对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

2.5加强劳务用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差的特点,要采用图文并貌的形式进行培训,增强其感知认知能力,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安全例会、班会等各种方式,确保施工人员在上岗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技能和素质。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预测预控,把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做到位,通过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把危险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2.6科学制定激励机制

现场安全管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安全。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把现场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与项目经理的收入挂钩,与项目承包团队的经济利益挂钩。特别在安全文明卫生工地创建活动中,要科学制定奖励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到位、施工现场良好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不重视安全管理而发生事故的,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施工企业一定的经济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促进施工企业增强创先争优意识。

3结 语

综述所述,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警钟长鸣,创新机制,狠抓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迈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参考文献:

篇8

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事故,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变得刻不容缓,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和义务,应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坚持。

1.工程项目管理中应提高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长期以来,实践操作中的“生产第一”和理论上的“安全第一”冲突不断。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安全也是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安全生产工作消极对待或被动应付,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或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2.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

2.1安全宣传

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建设系统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宣传。国家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等都要认真履行,把宣传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位,切实抓紧抓好。施工企业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主体,要重点学习和贯彻落实。

要注重宣传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宣传,树立安全管理靠大家的观念,单靠哪一家的力量都很难解决,必须各方面齐抓共管。通过宣传,让全体人员明确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目标的落实和安全事故的遏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2安全教育

为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应侧重从安全教育的内容、课时、对象、方式和类型上几方面开展,在多年的项目管理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项目部或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其实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所面对的施工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按照规定开展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项目安全管理中应树立检查与管理两者间的正确关系

要树立检查与管理的辩证关系,检查是检查管理效果的唯一途径,也能及时反映管理的缺点,对管理者提出缺陷或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安全检查目的

安全检查本身是对施工项目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所进行的检查,对预防事故的发生,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检查,对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及时消除,及时制止违章,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状态,深入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提高企业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2积极学习安全检查标准

目前,建筑施工统一采用1999年4月颁发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设定了固定的表格和检查的项目,涵盖了建筑施工中所有的安全隐患的检查,覆盖面广。因此,只有通过积极组织学习检查标准,让更多的施工人员掌握检查的标准和具体要求,才能确保安全措施的有力实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积极探讨有特色的检查方式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的制定为检查过程的评估提供了依据,常见到的检查方式有: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等。在项目管理中要明确检查主要是为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服务的,只要是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定期检查能满足要求,如果频繁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的高峰期、技术难度大的分项工程的施工等,不定期或全程专职管理人员跟踪检查都不为过。只要根据自身施工的不同阶段和实际情况,制定能够有效控制自身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4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的技术保证措施的制定

4.1编制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超前性和针对性

项目开工前本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编制好,审核批准后就可以指导施工,同时对于该工程各种安全设施的落实就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每项工程特点制定,编制人员必须掌握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条件等资源,并熟悉安全法规、标准等才能编写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4.2编制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技术措施要贯彻于每个施工工序之中,力求细致全面、具体可靠;对大中型项目工程,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必须在施工组织总体设计中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制定出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和措施,并易于操作、实现,确保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

4.3编制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总体部署、内容要有全面性

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中必须有施工总平面图,在图中必须对易燃材料库、变电设备、塔式起重机、井字架或龙门架、搅拌机的位置等按照施工需要和安全规程的要求明确定位,并提出具体要求,特殊性和危险性大的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单独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内容的全面性既包括共性较多的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如:“四口”的防护、脚手架的选型和安全防护措施、基坑边坡的支护、施工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人行通道及民房的防护隔离设置等,也包括特殊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特殊工程,应编制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

5.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应重视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一项按照设计图纸和辅助施工组织设计,参照建筑施工规范,编制的技术资料,是用于指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建设项目中,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项目部应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毕后,所有参加交底的人员必须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方各留执一份,并纪录存档。

6.完善并落实项目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施工企业形成“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体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极大地意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有效运行的有力支撑。

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还必须有贯彻落实制度的措施。首先,要抓好企业第一责任人,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只有第一责任人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提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成立安全组织和部门,及时的修订、补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完整有效,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学习。再次,要加强监督、检查,企业领导要定期的组织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得好的单位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奖励,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要及时地提出批评,对多次指出不改的单位要给与处罚,并及时追踪制度的执行效果,适时地加以修改、补充。最后,要发挥全体劳动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劳动者在工作中相互监督、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7.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各部门和施工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力、评价科学、严格管理,积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就一定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也是确保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保证。

篇9

一、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建筑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按照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减少或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实的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被合并、安全管理人员被精简,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知识知之甚少,既不能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专职安全员的职责。

2.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没有统一一致的标准

不同的承包商有不同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在同一工程项目上,总包与分包之间、分包与分包之间、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如不能很好地融和,势必造成安全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承包商为满足业主的安全要求,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标准会有所不同,公司总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3.在思想上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企业自的不断扩大,企业支配国家财产、追求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考虑得较多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利润等硬性指标,而对安全效益的隐形性不甚了解,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造成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安全教育不落实,现场工人对安全意识认识不够,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远远达不到安全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大部分工人都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进场后又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特种作业人员不能持证上岗。

4.随意缩短工期,安全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当前,不少工程由于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使得本已紧张的工期变得更加紧迫,无形中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少加班时间,特别是夜间施工频繁,增加了安全隐患。其中建设单位安全资金不到位,使施工企业的安全投入捉襟见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安防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

5.管理模式的不合理

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复杂的人际交往,建筑施工行业为了在微利的形势下保持市场竞争力,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指挥,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等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长期以来,行业内也一直存在重工程质量、轻文明施工,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的现象。

二、做好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工作应该重点加强,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加强宣传教育

实施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法查处责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清理不适用的法规,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察,减少效果不大的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以预防为主,而预防就要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企业经营者的认识,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务工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使劳动者具有科学态度,严格作风并遵守纪律。

2 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逐级管理,避免越级管理。做到级级有责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抓好施工安全生产,也要发挥更多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应负的职责,管好施工安全生产,从而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各省市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文件。一级管紧一级,级级时刻专注严管,避免政令不通或上紧下松的被动局面。强化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的动态管理,并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评估。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保障机制,用保障机制保证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文明措施的认真落实,把好建筑市场安全资格准入关。

3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根本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合理安全制度

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坚持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结合企业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企业的安全评价,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监察人员的素质,依靠科技进步,为安全生产提供本质的、全新的条件。

(2)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要按照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第1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到位;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人的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班组、岗位,执行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行业安全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对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事故查处督办实行层层挂牌督办、公告制度。工程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要依法履行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

(3)工程单位要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制度的目的是对工程建设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防护及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动态监控管理和督察,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度范围以内,以确保安全性。

总之,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给建筑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安全投入也不例外,投入的资金少了,相应的安全教育、配套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及 安全防护设施自然做不到位,这就使得建筑业安全事故在所有安全事故里面占据约1/4的比例。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做好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从制度上得到保障,从而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晓雯,郭琦.我国建筑业安全现状分析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75~177.

篇10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研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从而确实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1)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研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从而确实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由于建筑工程一般情况下规模大、周期长、参与单位多、技术复杂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导致建设安全生产的难度很大。必须要有安全保障制度来实现安全生产。

(3)同时,建设工程的安全,关系到广大劳动着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因此,要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建设工D参与各方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

2.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无论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各建筑企业,以至建筑工人,首先应树立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务必要加强对各级管理部门主管领导以及协调部门人员、建筑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生产工作主管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使其能够深入地了解与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规范等,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迫切性,并且积极落实于行动之中。要认真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一票否决权,将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资质、建筑工程招投标、建筑企业效益、主管部门领导政绩相挂钩。要不断提高处罚的力度,使政府部门的领导与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真正建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

2.2明确责任,完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按照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和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也就是说,先要明确责任,然后一定要建立制度,同时要使制度得以落实。建筑工地上的施工队应当建立起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以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施工过程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应当制定出严格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对其实施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制定落实本企业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序开展。施工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尚未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前,企业不得进行施工,力争做到群防群治,从而切实保障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

2.3预防为主,注重培训,加强教育

不断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是做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之基础。唯有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才能切实提高全体建筑工程从业者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提升安全生产实际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进而减少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发生。无论何种教育都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安全教育同样如此,必须坚持不懈、经常不断地进行,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促使员工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为此,建筑企业要严格依据建设部门的规定,对员工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4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重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实施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受害者。有相当多是在施工现场作业当中所发生的事故与施工人员有相关责任。通过多种手段使其能够放松心情,约束自己的行为。还有实施奖惩控制,主要是通过满足全体员工精神上的需求,从而积极调动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其能够参与到各类安全生产活动之中,让其能够在不同层次与深度上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并且吸收其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同时,要运用纪律上的约束力,要求施工人员严格依据企业规章制度来实施作业,并且杜绝违反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规范等现象的发生。当然,实施管理控制也是很好的手段。要充分利用好规章制度 等行政管理手段,对于施工人员进行控制管理。为此,应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各层次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权力与责任。在配置安全生产管理者之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工作者的情况,保证每一位管理者均能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对施工过程加以监控。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政府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监督,提高各部门对安全生的认识,加强各级参与单位与个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篇11

建筑施工安全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及维护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以及对施工环境安全的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其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重大伤亡事故出现几率为零,将轻伤出现几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或者更低,在保证工程结构完整与财产安全下确保工程的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的意义

1、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并提高建筑效率。21 世纪以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以及施工安全的意识普及力度欠缺,导致很多重大事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事件给施工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证施工安全,让施工人员体会到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消极的作用,同时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积极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保证所有建筑资源的安全,同时维护了工程的完整性与优质的质量,不仅对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3、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到位。

首先,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 使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 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比如, 有些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 没有经费来源, 没有处罚依据, 安监站的安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 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全管理的力度。有的城市将违反建筑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罚权由工程安监部门改为城建执法局, 使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 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 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三、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1、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及安全教育。要切实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其操作水平,加强工人对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辨识以及对施工过程中如何保护人身安全的学习。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更新安全设施,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些年来, 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触电事故, 采用的三相五线制及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都起到积极作用。淘汰有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 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 对于预防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 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 使建筑施工作业事故从根本上降低。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等要不断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项目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筑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目前的情况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有限,即使配备了足够的安全员也因为其自身素质层次不齐,导致监督管理工作走过场,搞表面形式,对安全工作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特别是一些层层分包挂靠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更是无从谈起,随便安排一个人就是安全员了。部分企业不能做到安全职能部门人员培训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企业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对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加强责任感,促进其工作积极性。

4、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应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机制, 改革细化安全管理监督程序。

首先, 政府应协调市、县、区有关部门, 解决有些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

其次, 政府应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成立建筑安全科研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的调研及相关课题研究, 早日建立起我国的建筑安全研究体系。

最后,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 加大执法力度。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 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 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 从重点监督检查施工主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执行情况。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通过对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执法检查, 迫使各方责任主体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 真正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对于建筑安全管理与控制,不仅国家要从宏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建筑企业自身也要从微观上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并且要以国家的管理来指导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以企业的建筑安全管理为具体实施方法。要综合运用国家和企业共同管理与控制,以求达到建筑生产安全,高效的目的。

篇12

国家统计局了2014年国民经济各项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7.67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20%。而据住建部通报,2014年1-12月,全国发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共522起,造成死亡人数达648人,相较于2013年同期事故起数降1.14%及3.86%。其中2014年全年全国发生的房屋市政工程较大及以上事故共29起,死亡人数105人,较于2013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了4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同比分别上升16.00%及2.94%。频繁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人身伤害,也给施工企业、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2 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存在问题

2.1 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是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通过近几年频发的建筑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是引发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安全意识的薄弱性体现在这几方面:1)领导的重视不足,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3)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薄弱;4)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2.2 建筑安全技术方面,安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传统的手工操作,人为制约的因素很多,如操作人员的懈怠、疏忽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不仅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施工的效率和进度都会有所降低。而近年来,施工难度大、施工危险性大、科技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增多,而我国建筑业安全科技相对落后,这些都对施工安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3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2004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规范国内建筑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和缺陷,相对于建筑业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交叉和重复的问题。此外,建筑企业在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中,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出现“真空”段,措施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的管理工作也相当不规范。

2.4 安全监督部门监管不力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工作的开展并未完全到位。主要体现在:1)主体责任尚未落实,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2)缺乏日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及措施,对建筑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停留在突击性的大检查上;3)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资金不落实,手段落后,未能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 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强化安全意识

首先,将安全教育培训全面覆盖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其次,利用多媒体、报告演讲、案例分析及新兴的企业微信等多种形式,提升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最后,是要营造安全的环境氛围,个体的安全行为离不开现场的环境氛围,如果现场施工条件差、脚手架私搭乱设、材料设备随意堆放等,这些都会很容易降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因此,整齐摆放现场材料,清晰明确的安全标识,会潜移默化地使得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的行为。

3.2 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科研成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优良品质的重要保证。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技术,合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仅能极大降低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升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包括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特点、危险点、危险源及其具体预防措施,相应地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应注意的安全事故,以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避难和紧急救援措施等交底内容。

3.3 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除了国家部门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外,作为建筑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建立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1)制定安全控制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达标目标、文明施工实现目标;2)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制度,设备安装、拆除验收制度等;3)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考核等。

3.4 严格执行安全监督机制,保证监管到位,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可从这几方面展开:1)建立合理的建筑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合理的施工监管模式,如引进建筑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机构,构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政府三级管理体制;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规范安全监管工作,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充实安全监管人员,制定标准规范的组织机构,保证监督检查的质量;3)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施工现场检验及评估情况、安全监督管理计划、依法检查资料及工程竣工查验等,都要进行归档处理,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记录提升监督检查的效果。

4 结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应是企业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筑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时刻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围绕人的健康和安全是落实执行,只有将“以人为本”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始终,才能确保建筑企业真正做好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13

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就可以使安全工作做到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对加强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1、安全监管不到位

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安全生产依法监管工作未完全到位,也未全面有效地履行对建筑业和各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

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

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执法监督不力,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未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立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部分施工企业未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操作性存在一些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搞好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

1、落实各级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及时排查和处理安全隐患,减少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家和管理法规的情况;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要通过安全检查,纠正不规范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建筑安全宣传教育

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为手段,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同安全活动期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在主要道口、活动场所和醒目处,设立宣传台,悬挂安全条幅,在重要位置与易发生事故处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标识。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把高度的工作热情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操作制度、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制度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建筑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1、宣传问题。

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要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克服单调枯燥的方法,变传统说教方式为寓教于乐,采用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报刊、安全漫画展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

2、加强培训教育问题。

培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各级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

3、责任问题。

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制度执行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分散企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示等制度。?

5、治理问题。

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故要定期开展企业项目部、班组检查制度,要做到查问题、找隐患、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发挥其警示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的作用。事实表明,针对薄弱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6、监督问题。

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督是大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应切实履行职责,监督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督档次。?

7、查处问题。

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停止投标的处罚。典型案例要进行新闻媒体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进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纪明波.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