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碳酸氢钠固体50摄氏度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摄氏度时完全分解。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它也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由于它们都是碳酸这种弱酸的盐,那么大家想象它们共同的性质是什么呢?是不是都能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CO2呢?
[板书]:(1)与酸的反应
[练习]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属于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过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现在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热稳性上是不是一样,能否根据已有知识来判断,如果它们受热分解,产物可能是什么呢?如何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氢钠
[板书](2)热稳定性:
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的差别可以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板书](3)用途:
Na2CO3:制皂玻璃造纸纺织
NaHCO3:发酵粉灭火器治胃酸过多
巩固练习:
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指导练习]除杂:(1)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2.往碳酸钠溶液加入下列物质,能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Ca(OH)2溶液B.Na2O2固体C.盐酸D.Na2O固体
[教学目的]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别的原因
[教学方法]
对比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实物演示实验仪器
我们过去学过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筒内装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发泡剂的混合液,玻璃瓶里装的硫酸铝的饱和溶液。
把灭火器倒转时,筒内的两种药液相互混和后,发生如下的反应:
A1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大量的二氧化碳跟发泡剂形成泡沫,从喷嘴中喷射出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最终是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其实泡沫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在消防中是广泛应用的,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那么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就是利用了它的不稳定性。,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对空气产生稀释作用
篇3
过程与方法: 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
对比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同学们都吃过刀削面和馒头吧,它们都是用面粉做的,但它们口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时,馒头加入了碳酸氢钠(发酵粉成分之一),使得馒头变软变膨松。为什么碳酸氢钠能使面粉变膨松?在制作馒头时体现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
板书: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过氧化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56页,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第一段。
[科学探究]Na2CO3和NaHCO3颜色状态、溶解性及溶液酸碱性
完成学案:物理性质部分
过渡:从物理性质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相似,不容易鉴别,利用化学性质能不能呢?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
[科学探究] 溶液酸碱性
板书: 化学性质
(1)溶液的酸碱性:碳酸钠溶液碱性>碳酸氢钠溶液碱性
[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相同质量Na2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相同质量NaH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化学性质,完成学案中相关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设疑:(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如果是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科学探究] Na2CO3和NaHCO3受热分解
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化学性质,相关化学方程式写到学案中。
板书:(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设疑(和开课呼应):在制作馒头时碳酸氢钠发生什么反应?为什么面粉在制成馒头时变膨松?
学生回答:产生气体等
讲解:这是由于碳酸氢钠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CO2气体,面粉变软变松,同时在蒸馒头时,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产生CO2,也使面粉变软变松。
讨论:(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讲解)
(1)结合碳酸钠和碳酸钠的性质,请思考:如何鉴别碳酸钠固体和碳酸氢钠固体?
(2)讨论:怎样除去碳酸钠(Na2CO3)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NaHCO3)?
(3)若分别取1mol碳酸钠、碳酸氢钠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溶液反应,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多?同时,谁生成CO2多?
过渡: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现在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练习:请同学们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将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布置作业:略
二、这节课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课堂。本节课中以人们在制造馒头、焙制面包时,常往面粉中掺进小苏打粉的事例引入Na2CO3与NaHCO3的性质。这些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采用边讲边实验探究
本节课可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进行观察、分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中获取新知。在设计中,针对钠的化合物的相关性质,配设了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如果经过进一步的设计,把这些实验以学生探究性学习素材的形式呈现,将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体验认知的过程,进而提高课堂质效。
(三)丰富内容,线条清晰
课堂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为主线,实验探究为主体,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连串起来,使得课堂结构清晰,首尾呼应,内容紧凑。
如:引入时可选用,刀削面和馒头都是用面粉做的,但它们口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时,馒头加入了碳酸氢钠(发酵粉成分之一),使得馒头变软变膨松。为什么碳酸氢钠能使面粉变膨松?在制作馒头时体现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
而学习完基础知识后,设疑(和开课呼应):在制作馒头时碳酸氢钠发生什么反应?为什么面粉在制成馒头时变膨松?
基本知识点完成以后,提出相关讨论,深化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进学生友谊,相互帮助,相互进步。
(四)回归教材,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可从学案、实验、内容都采取对比的学习方法,如:在学案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本性质与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物
理
性
质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溶解性比较
化
学
性
质 溶液的酸碱性
与酸反应快慢比较
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热稳定性相关方程式
主要用途
又如对比实验:相同质量Na2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和相同质量NaH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等等,让学生在掌握两个物质的性质的同时,也将两个物质区分开,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化学这门学科中为数不多的学习方法――对比,特别是对比试验探究的方法。
篇4
HCl
HNO3
H2SO4
CH3COOH
H3PO4
NaOH
Ba(OH)2
NH3·H2O
Cu(OH)2
Al(OH)3
Na2SO4
Na2CO3
NaHSO4
NaHCO3
NaHSO3
NaHS
MgSO4
BaCO3
Ca(HCO3)2
Ba(HCO3)2
(CH3COO)2Ca
CH3COONH4
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乳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
稀盐酸与CaCO3反应
、
(2)
Zn与稀硫酸反应
、
(3)
CuO与稀盐酸反应
、
(4)
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
、
(5)
MgSO4溶液NaOH溶液反应
、
(6)
醋酸和氨水反应
、
(7)
醋酸和与CaCO3反应
、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过量型(多元弱酸与碱反应)
①CO2通入NaOH溶液中
NaOH过量
、
NaOH不足
、
②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a(OH)2过量
、
Ca(OH)2不足
、
③SO2通入NaOH溶液中
NaOH过量
、
NaOH不足
、
④氢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
NaOH过量
、
NaOH不足
、
④H3PO4
+NaOH
、
H3PO4+2NaOH
、
H3PO4+3NaOH
、
(2)过量型(少定多变——过量反应物与生成物不反应)
①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
NaHCO3过量
Ca(OH)2过量
②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Ca(HCO3)2过量
NaOH过量
③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NaHSO4过量
Ba(OH)2过量
④Ba(HSO4)2与NaOH溶液反应
Ba(HSO4)2过量
NaOH过量
(3)定量型
①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恰好完全沉淀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②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将两溶液以物质的量之比
1:1反应
2:1反应
4.有①NaHCO3②NaHSO4③NaHS④NH4Cl⑤CH3COONa⑥Na2CO3⑦Na2S⑧NaF⑨NaBr等溶液,
(1)
以上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的有
(2)
以上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
(3)
以上溶液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Cl3溶液和SO2反应:
②SO2与NaClO溶液混合:
③Cl2与KI反应制取KIO3:
④Fe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
⑤3molCl2与含4molFeBr2的溶液反应:
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写化学方程式)
⑦Ca(ClO)2与浓盐酸反应:
⑧FeCl2与酸性双氧水反应:
⑨FeSO4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4.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和NaOH溶液:
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铝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_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13.FeCl3和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14.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硅与氢氟酸
2.硅与NaOH溶液
3.
SiO2与氢氟酸
4.SiO2与NaOH溶液
5.
工业制粗硅
6.
粗硅提纯(1)硅与氯气
(2)H2与SiCl4
7.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8.
盐酸与Na2SiO3溶液反应
9.
SiO2能与水反应制备H2SiO3吗?
(填“能”或“不能”)
10.
氯气与钠
11.氯气与铁
12.
Fe与S
13.Cu与S
14.
氢气与氯气(点燃)
15.氢气与氯气(光照)
16.
氯气与水
离子方程式:
17.
Cl2与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18.
Cl2与Ca(OH)2溶液
19.
Cl2与FeCl2溶液
离子方程式:
20.
少量Cl2与FeI2溶液
(写离子方程式)
21.
过量Cl2与FeI2溶液
(写离子方程式)
22.
Br2与NaOH溶液
23.
F2与水反应
24.
S与氧气反应
25.钠与S反应
26.
S与氢氧化钠反应
27.
SO2与氧气反应
28.SO2与NaOH反应
篇5
1.
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电荷是守恒的,原子个数也是守恒的。现有如下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由此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
+4
B.
+5
C.
+6
D.
+7
二、简答题
2、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
(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根据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2HCl+Ca(OH)2=CaCl2+2H2O,反应的微观离子方程式:
H++OH-=H2O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微观离子方程式:CO32-+Ba2+=BaCO3
请你写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______。反应的微观离子方程式:______。
4、某实验小组探究HCl和NaOH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甲同学:将盐酸滴入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得出结论:HCl和NaOH不能发生反应。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无色。如图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因此甲同学失败的原因是______。
(2)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我们知道,HCl液和NaOH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HCl和NaOH在溶液中是以______形式存在的。因此,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符号表达式作答)。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3)①请根据上述反应原理写出Na2CO3与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Ca2++CO32-=CaCO3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所示)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
Ⅰ.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把易溶于水且易解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如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H++Cl-+Na++OH-=Na++Cl-+H2O。
Ⅲ.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继续改写成:H++OH-=H2O。
Ⅳ.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则: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请回答:
(1)写出稀盐酸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物中有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6、分类、类比是化学常用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都用到了水这种物质,根据“水的作用”可将下列实验中的______(填序号)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
(2)相比于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更能够体现出反应的实质,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Fe+Cu2+=Cu+Fe2+,在此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相反,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酸铜做氧化剂。则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该反应过程中的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7、食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钠性质与其相似,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的CO2量,前者______后者(填“>”、“
(3)粗盐含有少量杂质(主要为CaCl2、MgCl2、Na2SO4等)。用粗盐制取“化学纯”级的NaCl,步骤为溶解、加过量a、加过量NaOH、加过量b、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得到“化学纯”级的NaCl固体。试剂a、b分别是______(填序号)
A.Na2CO3、BaCl2
B.BaCl2、Na2CO3
C.BaCl2、Na2SO4
(4)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成氯气和烧碱。
资料一:Cl2+H2O=HCl+HClO
资料二: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SO4与BaCl2反应为例)
①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42-+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去方程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42-=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⑤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工作人员喷射NaOH溶液形成液幕,包围并吸收泄漏的氯气,其反应原理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资料三:化学反应类型有不同的分法,其中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⑥工业上可用氨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反应方程式如下:8NH3+3Cl2=6NH4Cl+N2,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此空作答,反之,不作答)
三、探究题
8、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₂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般按以下步骤:(以AgNO₃与NaCl反应为例)
①写出AgNO₃与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Ag++NO₃-+Na++Cl-=AgCl+Na++NO₃-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Ag++Cl-=AgCl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请回答
(1)AgNO₃与NaCl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是什么?______
猜想一:只有NaNO₃猜想二含有NaNO₃和NaCl:猜想三:
(2)写出稀盐酸滴在碳酸氢钠粉末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Cu(OH)₂+2H+=Cu2++2H₂O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
B.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
C.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由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反应后1个RO4-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2个F-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反应前2个OH-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根据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可判断n=1,则离子RO3n-为RO3-;
设RO3-离子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3=-1,
解得x=+5,故选:B。
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整个原子团的化合价,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可以计算出其中未知元素化合价。
2.【答案】解:(1)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
(1)钠离子和氯离子;
(2)H++OH-=H2O。
【解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NaCl、NaOH
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反应
离子
H++OH-=H2O
2H++CO32-=H2O+CO2
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D
【解析】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在a点时溶液的pH>7,显碱性,其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甲同学失败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反应;故填:NaCl、NaOH;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反应;
(2)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我们知道,HCl液和NaOH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HCl和NaOH在溶液中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因此,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符号表达式为: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故填:离子;H++OH-=H2O;
(3)①根据上述反应原理可知:Na2CO3与H2SO4反应实质是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故填:2H++CO32-=H2O+CO2;
②与Ca2++CO32-=CaCO3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有Ca(OH)2+Na2CO3=CaCO3+2NaOH、CaCl2+K2CO3=CaCO3+2KCl等;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5.【答案】NaOH+HCl=NaCl+H2O
CaCO3+2H+=Ca2++H2O+CO2
水或气体或沉淀
【解析】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1)稀盐酸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6.【答案】CD
水为反应物
Cu+2Ag+=2Ag+Cu2+
AgNO3
【解析】解:(1)A中集气瓶中的水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节约了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B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C中水作反应物,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中水作反应物,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根据“水的作用”可将下列实验中的CD归为一类,依据是水为反应物。
(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实质是铜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u+2Ag+=2Ag+Cu2+,该反应过程中硝酸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硝酸银做氧化剂,其化学式为AgNO3。
故答案为:
(1)CD;水为反应物;
(2)Cu+2Ag+=2Ag+Cu2+;AgNO3。
(1)根据四个实验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中水的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碱;2NaHCO3- Na2CO3+H2O+CO2;
【解析】解:(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故填:碱;2NaHCO3- Na2CO3+H2O+CO2。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的CO2量,前者
故填:
(3)粗盐含有少量杂质(主要为CaCl2、MgCl2、Na2SO4等)。用粗盐制取“化学纯”级的NaCl,步骤为溶解、加过量氯化钡除去硫酸钠、加过量NaOH除去氯化镁、加过量碳酸钠除去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过滤除去沉淀、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蒸发结晶得到“化学纯”级的NaCl固体,因此试剂a、b分别是BaCl2、Na2CO3。
故填:B。
(4)①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故填:BaCl2+Na2SO4=BaSO4+2NaCl。
⑤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工作人员喷射NaOH溶液形成液幕,包围并且吸收泄漏的氯气,其反应原理是: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填:Cl2+2OH-=Cl-+ClO-+H2O。
⑥8NH3+3Cl2=6NH4Cl+N2,反应过程中,氮元素、氯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因此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还原剂是氨气,氧化剂是氯气,发生还原反应的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3mol,发生氧化反应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2mol,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故填:是;3:2。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硝酸钠
H++HCO3-=H2O+CO2
Cu(OH)2+2HCl=CuCl2+2H2O
AB
【解析】解答思路:(1 )判断反应后的溶质,一般考虑生成物有没有可溶性的物质,比如硝酸钠是可溶性的而氯化银是不可溶性的,所以硝酸钠是反应后的溶质、(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保证正负电荷量相等,原子个数守恒
(3)。复分解发生的实质就是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其实在微观上就是溶液中的离子减少
答案:(1)硝酸钠
猜想三:氯化钠
(2)H++HCO3-=H2O+CO2
(3)Cu(OH)2+2HCl=CuCl2+2H2O
(4)AB
1
篇6
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按照教材提供的操作步骤,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从理论上分析,苯酚是有一定酸性的,碳酸钠有一定碱性,所以苯酚和碳酸钠能发生反应,但是因为碳酸氢钠比苯酚的酸性要强,因此苯酚不能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所以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物是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反应式如下: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实验改进:在两支苯酚乳浊液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晶体碳酸钠和晶体碳酸氢钠,振荡片刻,观察到碳酸钠溶解,苯酚乳浊液变清的现象,放置使之冷却,再观察,反应混合物仍然是澄清的,而另一支不溶解,没反应现象。结论:苯酚能与晶体碳酸钠或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盐,放置冷却是为了排除由于碳酸钠溶解使溶液温度升高而造成苯酚溶解度增大的可能(晶体碳酸钠溶解时,放热现象并不明显)。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乙醇即熟知的酒精,我们喝的白酒、红酒的包装瓶上都有酒精度的标示。酒精挥发性强,可以帮助降温,还可以消毒。喝醉了,可以多吃水果解酒。酒精还是可再生能源,性能比汽油好,排放的二氧化碳少,对环境污染小。可以利用植物的果实或秸秆通过发酵来制取酒精。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配制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时应注意,要先配成100ml4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25ml,这样才能得到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醛和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教材中写明要水浴,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不用水浴,反应现象也非常明显。乙醛的银镜反应。由于乙醛容易聚合,故乙醛试剂出厂时都加入了稀酸,以防乙醛的聚合,但聚合现象仍不能完全消除,只是减弱而已。聚合后的三聚体不溶于水,比重较小,使整个乙醛溶液分为两层,可用分液漏斗将两液层分开,取下层溶液来做银镜反应实验。由于乙醛试剂显酸性,所以在做银镜反应实验前要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使乙醛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才能保证银镜反应成功。改进方法:由于银镜反应的成功条件比较苛刻,需要试管非常干净,而学校平行班级多,教师或实验员虽然每次要求学生及时处理好试管,可是效果仍不理想,而且用于银镜反应的试管要用硝酸才能洗净。所以,如果只是为了验证醛基有银镜反应,可用葡萄糖代替乙醛,只需要微热马上就可看到很漂亮的银镜。此反应不需要太讲究实验条件,很方便,而且这也是工业制镜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下更好。
羧酸的化学性质与乙酸乙酯的制备
在脱羧反应中,要用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由于石灰水不饱和容易导致倒吸,且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所以通常饱和石灰水的浓度质量分数会小于0.17%(20℃时的溶解度)。可以在配制石灰水时,加入少量食盐(食盐对熟石灰有增溶效应),大大提高熟石灰在水中的溶解度,配制出高浓度的饱和石灰水。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学生有时看不到现象,或是很快看到产物,而该产物只是提前蒸发出来的副产物。按以下步骤实验可做得比较完美。配制反应物:在大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当混合物温度下降到室温后,再加入2ml冰醋酸。注意浓硫酸不宜最后滴加,否则在滴加浓硫酸的过程中乙醇和乙酸会大量挥发或过早发生反应,使最后观察不到现象。为了防止挥发,开始不要加热到沸腾,先用酒精灯小火控制在液体不沸腾的情况下加热5分钟,使乙醇和乙酸充分反应,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持续一段时间后,将乙酸乙酯蒸出,当反应物剩下1/3时停止加热。为了方便观察产物的生成,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红色后,在红色溶液的上层会清晰看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99-02
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诸多元素化合物的组成、性质、规律、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等。然而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有繁重的课业压力,课下很少有时间去复习和记忆课上所学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师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分类教学法将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法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简单快速地记忆化学知识。
一、性质分类,鉴别物质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鉴别各种不同的元素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如果对每一种化合物一一进行分析,讲解鉴别该物质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的记忆,而且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对相似性质的化合物进行归类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鉴别物质的规律与方法,学会熟练地解决这类题型。
比如,笔者在讲到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鉴别与分离时,讲到了Na2CO3 与 NaHCO3 之间相互鉴别的方法。于是笔者对碳酸正盐与碳酸酸式盐之间的这一类型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讲解。一般来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碳酸正盐的热稳定性要强于碳酸酸式盐;碳酸正盐与氯化钡、氯化钙溶液容易生成碳酸盐沉淀,碳酸酸式盐与盐类溶液不易生成沉淀;碳酸正盐不能与氢氧化钠等发生反应而碳酸酸式盐则能与之发生反应产生水并放出气体。当然两者也有相同的性质,比如都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等。在鉴别碳酸正盐与碳酸酸式盐时,可以利用两者性质的不同之处,例如利用碳酸酸式盐的热不稳定性进行鉴别。加热两个目标溶液,产生气泡的则为碳酸酸式盐。也可以利用碳酸正盐能与氯化钡、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这一性质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衍生了其他的分类,总结了可以通过加热法进行鉴别与分离的化学物质,例如碳酸铵加热后会生成气体,氯化铵受热会分解成气态;利用沉淀生成法进行鉴别与分离的化学物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讲解,使知识变得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元素分类,构建网络
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相联系起来,构架出一个知识网络。可以通过将各种元素进行分类,建立每一种元素相关联的化学物质的知识结构,分析各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从而使知识在头脑中更加具体与清晰。
比如在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复习时,笔者构建了一个以钠元素为中心的辐射图。由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笔者分别对每一种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讲解,例如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白色无定形片状或粉末,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强刺激性,到 400℃以上可以分解成金属钠和过氧化钠,应当密封干燥保存。介绍完每一种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后,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各个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问题,例如如何从固体钠得到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先将钠放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钠,4Na+O2=2Na2O;然后将适量的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最后使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使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即可生成碳酸氢钠,NaOH+CO2=NaHCO3。另外,学生可以利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转化关系生成另一种物质,例如得到碳酸氢钠后,可以对其充分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碳酸钠2NaHCO3Na2CO3+ CO2+ H2O。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元素进行分类,讲解由具体某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与网络,达到了很好的复习巩固与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反应分类,强化认知
在元素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习很多的化学反应,并且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地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成为学生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记忆与书写这些方程式,总是会犯一些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根据不同的形式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认知。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的化学反应时,将众多的化学反应分为基本反应与非基本反应两类。基本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笔者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了每种类型的基本反应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非基本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CO2+Ca(OH)2 =CaCO3+H2O 等。
此外,在有机化合物的复习中,笔者也同样应用这样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梳理与巩固了无机化合物这部分内容中重点的化学反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多元分类,全面理解
每一种分类的标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往往会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教学,从而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促进学生全面理解与吸收知识。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硫元素进行复习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首先从存在状态的角度入手,将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其中气体的化合物有 SO2、H2S、SO3 等,固体的化合物有 MgS、CS2、FeS2、Na2S 等,液体的化合物有 H2SO4、CuSO4 等;然后接下来从性质入手,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硫化钠、浓硫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例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酸性与吸水性,可以与铁、铜等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笔者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复习各个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例如三氧化硫受热分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硫与氧气。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从多种分类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复习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性质、具体的化学反应等,使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并全面理解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巧用分类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鉴别物质、构建网络、强化认知、全面理解,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与吸收化W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8
方法一:公式法
例:(2009年上海卷10)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 mol中子 B.0.4 mol电子
C.0.2 mol质子 D.0.4 mol分子
【分析】选B。题中涉及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其原子全部来源于水分子。本题中将H2O换为D2O,则产生的气体为D2,结合定量分析,共产生0.2 molD2,则含0.4 mol质子,0.4 mol中子,0.4 mol电子,0.2 mol分子,故选B答案。
【方法小结】此类题属于较容易题,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明确反应的实质。
方法二:极值法
例:(2007年全国理综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分析】选C。由于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不确定,若用常规法对可能存在产物作逐一尝试,逐一淘汰求解是很繁难的,故本题采取极值法把生成物假设为某一种可能的氧化物加以讨论。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钠,则有n(Na+)=n(Cl-)=0.08 L×0.5 mol/L=0.04 mol;钠元素
守恒
当产物只有Na2O时,m(Na2O)=0.02 mol×62 g/mol=1.24 g;
当产物只有Na2O2时,m(Na2O2)=0.02 mol×78 g/mol=1.56 g。
结合平均值原理可推出该反应生成物是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方法小结】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学上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地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
方法三:差量法
例(2009年全国卷Ⅰ)为了检验某含有碳酸氢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的纯度,现将w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克,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分析】选A。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时先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观察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和量的关系。对含有碳酸氢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加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前的固体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反应后全部为碳酸钠,即固体质量的差值是由反应中水与二氧化碳的生成引起的,故反应中水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w1-w2
2NaHCO3■Na2CO3+H2O+CO2m
168……62
x……w1-w2
即168/x=62/(w1-w2),解得x=84(w1-w2)/31,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W(Na2CO3)=(w1-x)/w1=(84w2-53w1)/31w1,故选A。
【方法小结】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本法适用于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另外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方法四:元素守恒法
例:有8 g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8 g B.15.5 g C.11.7 g D.无法计算
【分析】选Cn(HCl)=200g×3.65%÷36.5g/mol=0.2mol,由题意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根据元素守恒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氯离子也就是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则n(NaCl)=0.2 mol,所以蒸干溶液后最终得固体质量为:m(NaCl)=n(NaCl)×M(NaCl)=0.2 mol×58.5 g/mol=11.7 g,故选C项。
篇9
Abstract:In this paper, both sodium hydrosulfite and thiourea dioxide were applied to the stripping of deep-dyed cashmere product. Through visual an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as well as scale shape comparison of white cashmere before and after the same stripping treatment, effects of stripping and damnification of scale were analyzed. Meanwhil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two kinds of stripping agents were compared, therefore, the optimum stripping method was educed.
Keywords:deep-dyed cashmere; sodium hydrosulfite; thiourea dioxide; color stripping; scale
目前,羊毛羊绒的主要定性定量方法是光学显微镜法,即利用投影显微镜或纤维细度分析仪CU-II将纤维放大,根据各自的鳞片结构特征依次分辨出每根纤维的种类,并测量直径和计数,对于深色样品,由于染料的干扰很难清晰地观察鳞片结构,因此必须经过退色处理才能进行鉴别。GB/T 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附录B[1]中列出了平平加退色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方法的效果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实际检测中深色样品的退色需要,因此,寻找适宜的退色方法有助于减少检验中的误判,使检验结果更接近样品的真值,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羊毛退色剂有保险粉、二氧化硫脲、双氧水及各种匀染剂等,通过比较这些退色剂对深色羊毛羊绒染织品的退色效果,发现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的退色效果比较显著,其他则只能非常浅度地退色,仅适用于染整工艺中的剥色回染。传统的保险粉剥色是在碱性条件下[2](即氢氧化钠溶液中)沸煮,而高温和碱性对毛绒纤维鳞片损伤较大;二氧化硫脲也必须结合一定的碱性助剂才能发挥其强还原性。本文将利用这两种还原剂,通过适当缓和的处理条件对深色羊毛羊绒样品进行退色,力求在获得退色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鳞片的损伤,从而更好地满足检测中的退色需要。
1原理
保险粉与二氧化硫脲退色均属于还原退色,是利用还原性将具有共轭体系的深色物还原、破坏,以达到消色、脱色的目的。一般而言,还原退色剂的退色机理大都是靠还原剂分解释放新生态氢,还原破坏色素中含共轭双键的发色体结构导致脱色。
1.1保险粉退色原理
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遇水或受潮时很快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剧烈,产生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方程式为:
2Na2S2O4+H2O+O24NaHSO3
NaHSO3+H2ONaHSO4+2[H]
新生态的氢具有强烈的还原性,能破坏色素和染料结构,达到退色效果[3]。
1.2二氧化硫脲退色原理
二氧化硫脲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加热或碱性条件下易转化为其异构体甲脒亚磺酸,并迅速分解成具有强还原性的次硫酸。
次硫酸H2SO2受热分解产生初生态氢,有强烈的还原作用,能够破坏染料色素。
亚硫酸进一步水解又生成初生态氢。
H2SO3+H2O H2SO4+2[H]
初生态氢[H]对色素和染料也具有极强的还原作用[4]。
2试验
2.1仪器和材料
纤维细度分析仪CU-II(OLYMPUSBX41),pH计(美国优特pH510),恒温水浴锅,300 mL碘量瓶,载玻片,盖玻片,剪刀等;保险粉(AR),柠檬酸盐缓冲溶液(0.06 mol/L,pH=6.0),二氧化硫脲(AR),碳酸钠(AR),焦磷酸钠(AR),碳酸氢钠(AR),三级水或去离子水,液体石蜡;深黑色羊毛羊绒混纺面料(95%羊绒,5%羊毛),拆分成纱线,整理成束,待用;分梳白山羊绒。
2.2保险粉退色
2.2.1单独保险粉退色
一般保险粉还原退色是在碱性条件下,大多是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混合体系中。但众所周知,羊毛羊绒对碱非常敏感。而根据相关文献介绍,羊毛在等电点附近染色(在20℃时其等电点为pH值4.9,在90℃时为pH值4.6),对纤维损伤极小,具体表现在当pH值为3.5~4.5时蛋白质分解有一清楚最低值[5]。因此,本试验将选择保险粉溶液pH值在羊毛纤维的等电点范围内或附近,具体试验条件选择如表1。
由pH计测试各溶液的pH值,处理1#试样的保险粉溶液退色前后的pH值波动范围为3.6~4.8,4#pH值波动范围为4.1~5.0。因此可见,上述各不同用量保险粉退色的整个过程,pH值的波动都基本上在羊毛的等电点附近。此外,大多数羊毛退色工艺都在比较高的温度下(一般在70℃以上)进行,但高温对纤维的损伤更大,因此本文尝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通过提高保险粉的浓度来进行退色。由温度的单因素试验得70℃时效果比较好。
2.2.2柠檬酸盐溶液中保险粉退色
参考偶氮测定中萃取和还原染料的方法,根据柠檬酸盐溶液对某些染料具有比较好的溶解性,改用pH值在6.0左右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取代水进行退色,并适当降低保险粉的浓度,具体如表2。
由于本试验中pH值相对于单独保险粉退色时有所提高,还原作用增强,对纤维的损伤也有可能会加剧,故保险粉的用量相对降低,处理时间也相应地比同等保险粉用量单独处理缩短。
2.3二氧化硫脲退色
根据二氧化硫脲退色原理可知,其在碱性条件下分解及产生初生态氢较快,但碱性浴对羊毛损伤较大,不利于羊毛的保护,应尽量避免;另一方面,二氧化硫脲与碱的还原反应中,生成物均有酸性物质存在,因此,即使当反应介质有碱存在,由于不断进行中和,碱性会不断降低。但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是弱酸性物质,所以选用碱剂时也应相应选择弱碱,以尽量减少对羊毛羊绒的损伤[6]。故本文选择碳酸氢钠、焦磷酸钠、碳酸钠等助剂进行一系列对比试验,具体条件见表3。
2.4白绒对比试验
为了更好地比对退色剂的退色效果,更直观地评价退色对其鳞片的损伤程度,可以选择以分梳白山羊绒(白绒)为空白样进行比对,把白绒样品经过同样的退色处理方法,观察白绒处理前后的鳞片状态,结合深色毛绒制品的颜色变化程度,寻求退色效果好且鳞片损伤小的最佳组合的退色方法。本对比试验将选择综合效果较好的两种退色方法,选用其退色剂的最大用量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条件见表4。
篇10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6.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二)典例分析
【例1】(烟台)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有CO2、CH4;
猜想Ⅱ:有CO、CH4;
猜想Ⅲ:有CO、CO2;
猜想Ⅳ:有CO、CO2、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
(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不成立。
(2)小明通过装置C处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填字母编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由此证明猜想成立。
(4)小明认为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则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解析】(1)装置A出现浑浊,说明井内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猜想Ⅱ不正确。
(2)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是为了检验燃烧产物是否有水,但此时根据C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并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因为井内气体经过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也会含有水蒸气,这显然干扰后续水的检验,所以应在装置B、C之间增加一个吸水装置,一般选择含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根据CH4+2O2点燃2H2O+CO2不难算出,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9∶11;现在D增重1.8g、E增重2.2g,说明C处气体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正好是9∶11,所以猜想Ⅰ成立。
(4)一氧化碳一般不直接检验,多间接检验其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清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免对后续的检验产生干扰。
【答案】(1)Ⅱ(2)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装置B、C之间D(3)Ⅰ(4)除去排污井内气体中的CO2
【例2】(遂宁)如下图,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分别完成酸与碱、酸与盐反应的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壁缓慢倾倒废液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为科学处理废液,甲、乙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只有NaCl一种溶质;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溶质;你的猜想是: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实验探究】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交流】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实验室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解析】甲、乙的实验废液混合时冒气泡,说明甲、乙的实验废液中一定含有酸和碳酸盐;后又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甲、乙的实验废液中还一定含有Ca2+,因此,甲的实验废液中应该含有生成物CaCl2、过量物HCl,乙的实验废液中应该含有生成物NaCl、过量物Na2CO3。若甲、乙的实验废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最终的实验废液中只有NaCl一种溶质;若甲、乙的实验废液混合后CaCl2过量,则最终的废液中含有NaCl和CaCl2两种溶质;若甲、乙的实验废液混合后Na2CO3过量,则最终的废液中含有溶质NaCl和Na2CO3。显然,“我的猜想”是最终的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
要验证“我的猜想”,NaCl是一定含有无需验证,只需验证含有Na2CO3即可。根据Na2CO3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可以选用酸、CaCl2、BaCl2、Ca(OH)2等溶液作为检验试剂,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也不难写出。
【答案】【猜想与假设】NaCl、Na2CO3【实验探究】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OH)2=2NaOH+CaCO3]
(三)专题演练
1.(大庆)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重庆)李兴同学将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李兴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猜想3: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
【设计验证实验】操作Ⅰ:滤液加入锌粒验证猜想2;操作Ⅱ:滤液加入硫酸钠溶液验证猜想3。其中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填字母)。
A.AgNO3溶液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D.金属铝
3.(菏泽)小刚学习了“盐和化肥”单元知识后知道,农家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探究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配制】将草木灰溶解,固液分离后得到澄清的碳酸钾溶液。
【猜想与假设】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可能有种情况。
【设计与实验】小刚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适量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二:向盛有适量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三:取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12。
【实验结论】以上实验证明碳酸钾溶液呈性,从物质的分类看,碳酸钾属于(填“酸”、“碱”或“盐”)类,从而说明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实验评价】以上三种实验方案中,实验三是从(填“定性”或“定量”)角度对溶液进行研究。
4.(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再收集一瓶呼出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该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质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猜想Ⅲ成立5.(台州)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且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碳粉等。
【提出猜想】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碳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会变成黑色固体呢?
【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
【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
6.(青海)在上化学课时,小明同学听化学老师讲到,做蛋糕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氢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性。
【实验二】小明认为蛋糕膨胀,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他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想:猜想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产生的;猜想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盐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猜想①正确实验2有小水滴产生,
猜想②正确【小结】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用】在炸油条时,通常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NaHCO3),其目的是。
7.(孝感)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或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需要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实验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可能含有。
8.(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
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
溶液滴加BaCl2
溶液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
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篇1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化学规律和概念记忆。教师应该将生活与化学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更有利的“环境”。通过学生带着对生活问题的疑惑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进行探究思考,学以致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
知识源于生活。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主要从两方面设计:其一,经验引入。在化学教学中,要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素材并引入课堂教学,让鲜活的生活经验为后续新内容的学习建立“桥梁”, 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其二,学以致用。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归宿。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素材,不断地加强生活中的知识与化学课本的密切联系,使化学学习成为学生发展实践能力的重要源泉。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模拟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质疑探究生活中问题,以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的教学内容“生活化”设计
问题设计:炸油条时,油条为什么会迅速胀大呢?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原理解释:做油条的面加入苏打(Na2CO3),它与面中的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Na2CO3+H2O NaHCO3+NaOH。
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2NaHCO3 Na2CO3+CO2+H2O。
此反应中又产生了碳酸钠,接着又按第一个反应式变化。两个反应的结果使面团里形成了许多二氧化碳微小气室,气体受热后膨胀,所以炸油条时油条能迅速膨胀起来。[2]
三、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
“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制作实验仪器、寻找生活中的代用品、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等方式来做好典型的演示实验,由于感官和手脑并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能加深记忆,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增加实验动手机会。这样既有助于解决有些学校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可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化学实验根植于生活,使化学实验伴随学生的生活。
案例2: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① 学会用自制的化学实验仪器制取氢气;
② 探究氢气的性质。
实验用品见表1。
注:以上代用品都经过清洗处理干净。
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图见以下图1~5。
实验步骤:略。
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在潮湿的医用针剂瓶周围均匀地铺上一薄层氧化铜粉末,实验结束可观察到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红色的铜镜。
四、探索“生活化”“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就是除学校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它的基本特点是,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3] 新课程提倡要重视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设置了“调查与研究”栏目,教学中教师除了倡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外,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日常生活布置一些调查研究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作业,形成化学“第二课堂”,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能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与乐趣,增强学习化学技能和知识的动力与信心。
案例3:制作化学知识卡片
要求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通过生活调研、查阅资料等途径制作一张生活中化学知识卡片,一周后进行班内展示、交流、评比。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卡片见图6。通过制作卡片的过程,会使学生感受到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医药卫生与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都与化学物质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也能坚定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
图6 生活中化学知识卡片
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把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化学教学紧密联系,让课本知识鲜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生活中理解和应用化学。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化”的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顾水英,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 天水,741000;顾可,陇南市文县城关二小,甘肃 文县,746400)
参考文献:
篇12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师生的互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也有了表达的机会,所以即使教师在课前作出多么详尽充分的预设,也会有非预期的现象出现,这就是课堂的生成性。如何恰当灵活的处理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就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处理方式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利用学生的不同观点加深对所探究内容的本质理解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不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出现不同的观点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这也是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的结果。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观点可能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而有些教师由于怕教学目标不能完成而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或者是不予回答,这些处理方式都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参与学习进程的积极性和表述自己观点的勇气,使学生重新变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对于一些有利用价值的观点,教师要加以应用,通过分析、讨论、进行实验等,使学生认识或检验其观点的局限性,从而对正确观点理解更加深刻,更清楚地认识所探究内容的本质。
例如一次在硫的化合物的教学时,进行完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又恢复的实验后,要求学生猜想一下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本来预设的是通过品红褪色又恢复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漂白是与一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但一位同学提出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可能与氯气与水生成次氯酸的漂白原理相似,是二氧化硫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的还原性使有色物质漂白的,由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受热分解又使物质恢复原色。学生的观点是受到了氯水漂白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是这位同学认真思考的产物,是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体现。这时如果对该位同学的观点直接的否定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会使该位积极思考的同学受到挫伤。我就改变原有教学预设,引导大家分析该观点:“如果该同学的观点是对的,就需检验二氧化硫漂白时是否必须有水,如何检验?”、“从次氯酸和过氧化钠的漂白后是否能恢复原色,体会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漂白的物质能否恢复原色?”、“再体会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否是因为其还原性呢?”。由于是讨论同学们自己提出的观点,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很快提出了检验的实验方法,也得出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是利用了其还原性的结论。这时教师再给出二氧化硫漂白是与一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学生的理解就非常深刻。
二、利用实验的异常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影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验仪器、药品等客观原因,也有实验者的操作技能、经验等主观原因。尽管教师在实验之前作了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在实验过程别是学生实验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各种非预期的现象。对这些现象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实验失败而要求学生马上重做,而要师生共同分析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避免这种现象的注意点,充分利用这个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淀粉与单质碘变蓝的实验非常的灵敏,操作简单,实验现象受药品影响比较小,一般认为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但在一次学生实验时,一位同学无意中加热了变蓝后的溶液,蓝色消失了,冷却之后又恢复蓝色。学生们都很惊奇,纷纷效仿,都得到了相同的现象,他们的热情更高了,热烈的讨论起来。这时教师想忽略这一现象都不可能了。我立即改变了原教学预设,决定利用这一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给出淀粉遇到单质碘变蓝是碘分子进入淀粉的内部结构产生的,两者都没有变为其他物质。然后让同学分析蓝色消失的可能原因。学生积极讨论很快找出可能的原因:加热时可能是淀粉发生改变,也可能是单质碘发生了改变,也可能是单质碘和淀粉都发生了改变。我再让学生设计验证上述可能的实验方案。学生们经过讨论分析提出了方案:向蓝色消失的溶液中再加入单质碘验证是否是单质碘发生改变,加入淀粉验证是否是淀粉发生改变,如果分别加入两者都无蓝色再出现则可能是是单质碘和淀粉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立即进行实验,得出可能是加热时单质碘发生了改变。也分析出,蓝色恢复可能是冷却时碘又恢复了单质形态。这一生成性资源的利用解决了淀粉与碘变蓝又消失的可能原因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三、利用实验的细节现象适当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复杂性。我们进行化学实验时,有时实验现象可能比较复杂,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抓住实验的主要现象或达到实验目的所需要的现象,而有意忽略一些细节性的或无用的现象。实际上许多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观察比较仔细,会发现一些我们并不需要的现象。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表达不与评价和解析,会使这些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产生挫折和冷落感,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对于这样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如果能适当利用,加以分析和引导,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会开阔学生视野,也使学生认识到反应过程的复杂性。
例如在一次实验中,用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并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验证乙烯的化学性质,现象的出现和实验的分析都与预设相符合。但一位同学却把注意力到了乙醇与浓硫酸反应中溶液出现黑色这一细节,向老师提问是什么物质。我决定利用这一现象把这一实验教学适当的拓展,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要求他们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和参加反应的元素分析,推测本实验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这一物质的出现对产生的气体有何影响?对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有何影响?如何处理才能避免实验现象受到影响?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基本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细节现象的利用会,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也使学生认识到反应过程的复杂性。
四、利用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学生寻找走出误区的方法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学生对问题的错误回答或习题的错误解答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学生的错误充分的暴露其理解的误区及思维的缺陷,为教师确定下一步处理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如果这个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代表性,教师一定不能放弃这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要通过师生的对话一步一步找到其产生错误的根源,帮助学生寻找避免再产生类似错误的方法途径。
例如在分析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一位同学提出用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区分这两种物质。我想这一认为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让这位同学说出原因。他认为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两者都是碱性物质,碳酸氢钙又不是沉淀,所以不发生反应。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马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出现了沉淀,然后让学生分析:该沉淀是什么物质?出现沉淀的原因是什么?体现出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通过分析,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通过这一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使学生走出了碱性物质不是碱性物质反应的认识误区。
当然,并不是把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都作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师只能从中选择一些具有探究价值和对教学有利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验证。若是利用了一些与教学关系不大或对教学不利的非预期现象,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非预期的现象作出甄别,选择出有利用价值的现象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其他现象可以直接给出原因、解释现象或要求学生课后再进行分析讨论等。在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生成和预设的关系,既不能完全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对生成性教学资源视而不见,也不能完全不顾课前的预设,过多的利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要注意两者的协调处理。教师在课前预设时最好为课堂上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预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避免二者发生冲突。
篇13
化学实验教学与其他文学科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化学实验更强调思考和动手操作,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自然学科。与此同时,化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它需要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反应能力、理性的认知水平,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独特性,并根据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一些与实际相符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
比如,在学习“性质活泼的氧气”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氧气的性质特征等特点应用对比的方式将其分为以下几组:
① 2H2 + O2 2H2O;
② 3Fe + 2O2 Fe3O4;
③ C+O2 CO2;
④ S+O2 SO2
通过一系列的分式表达,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氧的氧化性、助燃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又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教师可以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几种方法列出来:
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②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 NaCl + H2O + CO2);
③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比较,进而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与相似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二、寻求突破,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为接受式教学模式,大多数时候,学生均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新课改实施后,教学模式有所改变,它更倾向于对学生的培养和启发,而不再是一味地灌输思想。因此,它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那么,究竟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探究式开放学习呢?
1. 重视探索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当学生学习到“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金属物质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是什么因素使其具有导电、导热等特性?试着回想学过的知识,你能想到哪些金属的化学反应,它们之间有何种联系?”通过探讨性提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从环环相扣的问题中挖掘思考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来。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后做出最佳的回答,出色完成探索性实验,继而达到理性的教学目的。又如,在学习相关的铁生锈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进行课外实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虽然铁生锈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生活问题,但当学生进行充分探究之后,其兴趣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当学生完成实验后,其探索过程及实验成果将会带给他们喜悦和快乐,进而使学生对实验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2. 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
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由教师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拟定、实验物品和器械、设备提供等,且均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演练,只有当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本理论知识、掌握了实际操作要点,才放心让学生进行操作模拟。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时间的利用率,降低了意外风险的发生,但从长远来看,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了避免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我想法进行自主实验方案设计。
比如,在 “高锰酸钾制氧气”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所需物品、器械、仪器设备(如试管、导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等)。对于不同的实验方案选择,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只要确保学生在安全的实验范围进行操作即可,进而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又如,在基础实验“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能会选择: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③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④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制取氧气;⑤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等。在具体实践中,为了减少时间的浪费,可让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讨论、设计出本组的理想实验方案,由教师对实验方案的安全指数进行评估分析,审核通过后,无论正确与否均由学生自主实施和完成实验,并让学生评定实验方案结果,最后教师作点评,学生进行实验反思。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三、与时俱进,注重科技,微观与宏观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