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九年级应战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诱导学生成功
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而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须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产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和愿望,最后达到成功。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出了这样一题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3厘米,宽减少3厘米,所得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面积一样吗?这一问,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议论纷纷,争着回答。一部分学生说一样大,另一部分学生虽然觉得这个答案不对,但又不知怎样才能说明,便都把眼睛看着老师,迫切想得知结果。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因为此时学生大脑产生兴奋,大脑在兴奋期里最容易爆发出思维的火花。所以,要把握时机,让他们在练习纸上画画拼拼比较,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正确答案。结果并不重要,而过程却是创新能力的经验。因此,要进一步地引导。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兴趣很高,继续动手、动脑、讨论、探索。纷纷成功地答道:所得到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如果长与宽之差越小的长方形面积越大;当长、宽相等时,便成了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抓住典型题材发展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成就感
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五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是十分有益的。
如: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后,老师在讲解应用题型:“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应用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让学生感到了自己有了成就。
第一向层次思维: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
第二向层次思维: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向层次思维: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自己的成就:
(1)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多向思维,是靠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出结果,不是教师的直接说出,关键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三、用好现有教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现行五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反思能力呢?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或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改编例题引发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应用题“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①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②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③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还可将问题改为:①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②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③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改编例题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改编例题、习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辨析,进行前馈控制或反馈矫正,一方面可以达到有效防治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篇2
一、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现代社会的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交流、合作成为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位数学教师要把数学课堂变成师生间、生生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所以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那么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渠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根据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讨论,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学习,完善自己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激发,并且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学会合作,最终达到均衡发展。有关合作学习理论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参与的学生往往总是那几个平时爱说话且较聪明的学生,合作学习往往是由他们唱主角,那些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容易被忽略。这样的课堂是不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的。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在合作中得到均衡发展。
(一)发挥学生的角色作用,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让每个学生都承担起一个角色,让每一个人都负有一定责任,并相互配合。这种是真正解决一些学生不喜欢参与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每个小组的决策要有组长,负责全面。记录员,把结论填在规定的图表或其它位置上。监督员,检查小组内成员是否都认真发表意见。总结报告员,负责小组讨论研究得出的结果,公布给大家……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乐趣,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各有所获。
角色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均衡发展的平台,也为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创设了契机。小组内的每个角色经过一段时间要互换位置,新的角色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更换角色也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的锻炼。
(二)提倡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交流不仅是师生交流,还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在接受的同时要学会思考,质疑;生生交流,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大家分享,作为听者要学会倾听,快速判断,做出回应,或修正或补充或提升。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两者相比,后者更应该是每位教师重点努力去引导的。因为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增强记忆力,增加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倾听意识,使得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就事半功倍。
(三)引导参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以往我们一味强调学生要有参与合作的意识,但教师适时的介入,可以避免学生过多地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在激烈争论后,没有得出准确或正确的结论,此时教师以一个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及时参与,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会豁然开朗,教师在学生合作中体现出主导地位。师生关系会因这种教学形式而发生质的变化。
例如:统计教学中画条形统计图。由单式条形图过渡到复式条形图。教师往往在课堂中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图清楚表达数据,学生能够意识到条形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但是不会想到在画图前就给出一种样子。这时教师必须介入讨论中,指导图例的画法。我们所追求的合作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那种为了合作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对学生有害无益。合作学习,只是个狭义的概念,单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实际上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合作精神。因为,未来社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把目光放长远,用灵活实际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一位学生答错了,教师不要急于说错,而是问:“还有其他想法吗?”或者说:“谁能帮帮他”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无形中也是在暗示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我们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合作是无处不在的,生生间的相互补充,在补充中获得信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得到提升,这些实实在在的教学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合作,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与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时,数学才是活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结合时数学才富有生命力。
篇3
一、诱发学习求知欲,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
首先学生要有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对新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强调数学在各门功课中的地位与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教师明确学生的自己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而不是学生陌生抽象的问题导入教学课题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发展。如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让学生拿出大小不等的圆片和准备好的白线。然后,指导学生用白线沿着圆片的边绕上一周再量出各自的长度,最后,让学生计算白线的长度与圆片直径的关系。从而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圆的直径长度3倍多一些。这样逐步分层前进,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充分参与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主动研究周长与直径关系,其教学效果当然不言自明。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均衡发展
到六年级,学生知识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出现厌倦和厌恶,部分学生对数学的运算和推理显得迟钝,而部分学生则对数学相当感兴趣等等。这并非只是教学本身的错误,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本身的特点所造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智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那怎样才能照顾到参差不齐的全体呢?这就必须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应注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一般情况下,学困生的基础薄弱,消化知识时间长,逻辑思维较其他学生慢一些,课堂发言的机会容易被反应快的学生捷足先登,从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特别的尊重、注视、宽容他们,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我在课堂提问时,一般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尤其是复习课。当然,那些“好表现”的学生面对暂的“冷落”难免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时,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拓展延伸,为这些“斗战士”提供挑战的机会,如,我曾提问一名学困生“什么是互相平行”,这名学生站起来,迟迟说不出答案,于是我建议他查一查书,在答案被揭晓时,那些优等生早已等得不耐烦,这时我立刻追问“谁能说出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两线平行的关系呢?”这样既照顾到了学困生,又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鼓励学生质疑,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均衡发展
教会学生质疑,前提是要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中教师要着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要给学生提问的权利,给学生“自己说话”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从而获得自我满足,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少的。例如教学“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学生们大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第一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多少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多少米?”等等,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促进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得到均衡发展。
四、分层练习,及时反馈,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如果用划一的练习题要求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对中下等生只要求掌握数学的基本要求,做好基本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既做好基本题又要做思考题。这样分层要求练习,使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练习成功的乐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同一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课本上除了选学题和思考题以外的习题都是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掌握的。因此对于这些习题,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均有掌握,对于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的应用题,我要求学困生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用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并进行巡视发现及时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对于学有余力的中上等层次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能用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并找出最佳解法。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五、借助多媒体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均衡发展
篇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及其训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查阅大量期刊及书籍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参加研讨会和教练员培训的相关资料,获取有关体操运动员技术学习与本体感受关系的观点与案例。
2.逻辑分析法
主要针对训练手段与本体感受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关系的推理,论证训练手段的有效性。
3.访谈法
对部分省、市体操队的优秀教练员及国家队教练员进行访谈,获取一线教练员的直接论据;同时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从事体操及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及其重要性
体操运动具有动作组合方式多、动作技术难度大且强度高的特点,对技术动作的精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础技术是否合理和扎实,是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处于技术学习泛化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客观呈现于主观对技术的认知是否一致,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学习和改进过程。在青少年体操运动员技术训练遇到问题时,除了增加技术训练负荷,通过其他技术辅助手段帮助运动员进行改进以及提高部分肌群力量等方法的介入,还应该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性能力进行评估和强化。
很多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客观呈现与主观感受并不一致甚至有明显的差异,这是教练员技术思想和理念传达最直接的障碍,即便影响技术的其他因素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本体感受如果出现问题,运动员仍然无法改进和良好的控制技术。因此,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如果较差,则会延长技术习得和技术改进的过程,降低技术训练的效果。
(二)体操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发展
在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和训练后需要较高密度的与运动员进行交流。技术训练过程中的交流尤为重要,重复技术环节或静力性技术训练都为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自我修正创造了较好的条件。首先,在重复的技术环节训练中,运动员多次接受教练员相关信息时,通过自我技术感知的比较后,有条件在后续相同技术中进行体会和再感知,不断将动态技术中的本体感受与教练员的语言表达一致,并在此过程中改进技术。其次,在静力性技术训练中,教练员能够利用辅助控制运动员技术,在辅助过程中不断利用语言和正误技术的差别对运动员本体感受形成刺激,帮助运动员提高本体感受能力。技术训练过程中的本体感受性能力的发展不容忽视,但是也绝对不能将该能力的提高完全依托于技术训练的平台之上。应该系统和全面的看待影响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多种因素。
(三)本体感受能力提高的误区
1.本体感受能力提高背景下语言表述传达技术信息的误区
一般情况下,在技术训练时如果教练员发现技术问题会直接将该问题及如何改进等信息直接传达给运动员,如果运动员在后续练习中该技术环节有一定改善,教练员此时会再次将信息传达给运动员,直至技术在正确条件下稳定发挥,最终形成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
在本体感受能力提高为背景的技术训练中,教练员应该以问题形式开始,与运动员进行技术沟通。询问运动员错误技术环节的主观本体感受,发现本体感受与客观实际不符,再利用完整技术训练时的语言刺激与错误技术辅助训练中正误两种技术的不断重复和语言提示帮助运动员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本体感受。很多基础技术问题可以更为直接有效的得到解决。
2.本体感受能力提高背景下影像传达技术信息的误区
通过利用影像传达技术信息帮助运动员改进技术的方法已经较为普遍的应用于竞技体育的技术训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提高来说,具有滞后性,唯一的功能在于告诉运动员其主观感知与实际呈现出的技术不符,并且能够最为直观的将不符的程度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影像的传达是技术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语言表达非常有效和直接的补充,而不能将其作为改善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的主要方法。
(四)通过非技术因素加强运动员本体感受能力
本体感受能力相对与其他体操运动员专项能力来说较为抽象,主要表现在无法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提高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就必须在对其重要性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好多种训练因素的共同作用。
多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神经对肌肉控制的精确性,而这种精确性的提高在帮助运动员更好控制动作的同时,有助于客观的反馈主体的技术情况甚至是技术细节。在非稳定的力量训练中,运动员需要精准控制动作的角度和幅度,同时多组肌肉群同时参与运动且收缩形式不同,对于神经控制肌肉能力提高的意义远大于肌肉本身力量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又间接对运动员本体感受性产生影响。体操教练员应该改变传统力量训练的思路,改变传统观念才有可能发挥力量训练的更多效能,尤其在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上,力量训练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性发展来说,体能训练中的部分手段可以专门利用以提高运动员的相关能力,但如果将其作为专项力量训练,需要教练员根据提高项目的专项需要,尤其是专项技术需要对训练手段进行动作轨迹和动作速度等因素的改进,以达到更直接和快速的竞技能力提高效果。
三、小结
(一)青少年体操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对技术的学习与改进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在技术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本体感能力的训练,使其反作用于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二)教练员结合运动员技术的客观呈现与主观认知差异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能力进行评估,也可以发现本体感受能力水平不同运动员在专项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差异。
(三)在技术训练中利用语言对运动员技术进行指导时可以用问题形式了解其本体感受是否正确。客观认识影像反馈在运动员本体受能力提高中的作用。
(四)利用多组肌肉群同时参与运动且收缩形式不同的非稳定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神经对肌肉控制的精确性,对运动员的本体感受性能力的提高可产生间接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