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反思性学习有四个特点:自主性、探究性、发展性以及创造性。要将反思性学习成功地引入高三生物复习课堂,需要教学者牢牢把握这四个特征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四个特征中,自主性是最根本的,因为反思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者无法代替学生进行反思,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是反思性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其次就是探究性,学习本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复习便是重温这个探究的过程,重新串联散落在书本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知识点,而后探寻解决的方法,则复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发展性与创造性是反思性学习的较高层次阶段,发展与创造即是要求学生要学会发散性思考,能够举一反三,有清晰的思路,将学习的知识串联成知识网络。
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为例: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在高一、高二的生物学习中学习了关于细胞分裂的哪些知识,能否看着书本目录将主要知识点尽数叙述出来;其次,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是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细胞周期这一概念,其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时间。在最初学习这个概念时,大多数学生对于它最深的理解可能也仅仅就是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些阶段,而在反思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探究意识,深入思考,此概念的适用范围是始终保持有丝分裂能力的诸如造血干细胞等细胞,而对于一些并不具有分裂能力的诸如人类神经细胞等,这个概念则不适用。而后,针对这个概念,教学者可以继续进行引导,是否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皆相同?若不同,则影响其细胞周期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如此,则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深入理解了各个知识点,对于其思维能力的强化也大有裨益。
三、高三生物复习反思性学习的辅手段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让学生在反思性学习中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效,教学者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反思集”,以集子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进行的反思记录下来,时常翻阅,做到“思而时顾之”,并且对自己犯过的错误进行记录,做到犯过的错误绝不再犯。每天要解决五个问题,如此坚持不懈地积累,一段时间后必然能有惊人的进步。高三阶段的复习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复习时间是一年,占据了整个高中学习的三分之一时间,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必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积累反思,不仅能让学生的应试能力有所提高,更能让学生学会一种反思学习的方法,从而受益终生。
篇2
伴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日新月异、绚烂多彩。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对科技文化的需求正在急剧的增长,相比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所以教学生学会学习成了老师面临的首要任务。特别是高三的复习课,知识点多,学生多,小组合作学习调控难,老师对后进生辅导没有充足的时间,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复习的效果。当然,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形成建立了一种新的机制,打破了原有的学习习惯。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学案导学教学还没有丰富的经验,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探索,甚至可能在教学中出现失误,但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二、高三生物复习
一般来说,高三生物复习有两轮,即一轮复习、二轮复习。
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通常指的是要全面地阅读教材,也就是所谓的过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解题的基本能力;新课标中着重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拓展教育学生,而不是仅仅围绕教材给学生传授知识。所以一轮复习就不是简单的阅读教材,而应该是教师通过认真钻研课标、考纲和高考生物命题趋势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再次认识。记住教材中的知识点无疑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的真正内涵以及对相关生物知识的拓展,以便使获得的知识真正地属于自己,达到能够彻底理解和熟练运用的水平。
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是完全建立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一轮细化的全面复习,二轮复习进一步使获得的知识详细化、系统化以及网络化,逐渐地创建生物复习的结构体系。生物二轮复习也是让学生的能力有大幅提高的关键阶段。一般来说,生物二轮复习以专题训练为主,查漏补缺,及时找到不熟的知识点加以巩固,再通过对各种题型的熟练掌握提高复习效率。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进以及取得的成果
1.强化理论学习以及确定目标并且实践
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并且合理的目标能给教师和学生起到引导、调控、激励以及评价的作用。教师在平时辅导学生进行生物复习时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更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复习的进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学案,选择恰当的复习内容以及课堂练习;最后指引学生参考学案,做到明确学习的目标,使同学有方向的前进,有目标、有任务地进行课堂学习以及复习。例如,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运用能量流动原理解答相关的能量流动计算以及陈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培养能力目标,通过识图分析能量的来源以及去路、运用传递效率解决相关计算题以及通过对食物链的了解进一步掌握能量流动的规律;最后,实践运用能力目标,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实践意义,组织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讨论,重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过程,难点是形成能量流动的原因以及特点。
2.师生通过合作构建互动课堂以及自主复习
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以及有效性,需要的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复习。自主复习指的是学生在班级内部或者相关小组之间进行自主性的合作复习,以便于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将复习过程中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在学生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生物复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构建生物复习的内容体系。例如,在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时,师生通过合作可以构建以下内容体系:生物科技主要有哪些工程,各项技术工程之间有什么联系;再归纳比较每项技术工程的原理、方法及操作;同时通过学案中预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生物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学生都十分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由老师讲一遍课本的沉闷气氛,而且学生还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来掌握整个专题的知识,达到灵活运用。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详尽、系统化的整理,能改进高三生物复习的学习方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地实现高三生物复习的教学目标。
3.创建科学实用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生物学趣味
高三的学生马上面临高考,所以在高三的复习中,设计科学实用的学案显得尤为重要。学案的设计应该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注重实验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地对待实验。综合考虑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影响因素,要将基本内容、思路以及基本问题渗透在学案中,再通过师生良好的配合顺利地完成既定的生物复习目标。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运用学案导学教学共同构建高三生物复习网络,高中生物实验的各种颜色反应:(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是还原糖和斐林试剂作用形成砖红色沉淀,需要注意的是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并且是随用随配,条件是需要水浴加热,应用是检测和检验某糖是否是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以及在医学上对糖尿病、肾炎等疾病进行诊断;(2)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是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要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应用是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以及用于对劣质奶粉的鉴定;(3)DNA的染色与鉴定,染色原理是DNA和二苯胺作用有蓝色出现,应用是DNA的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等等。所以,在高三生物复习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依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表现创新性的同时提升生物学的趣味性、实践性。
4.学案导学教学应注重教师精讲以及小结归纳
学案导学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复习的适当指点,可以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引,可以使学生建立生物知识复习框架,能高效地对复习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提高生物复习的效率。例如,复习光合作用时,要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动力是太阳光;场所是叶绿体。熟悉了这些内容之后,就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在叶绿体中,二氧化碳和水是怎样转化成糖类和氧气的呢、光合作用又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等。通过提出的问题,对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暗反应在有光、无光的情况下都能进行,通过教师精讲以及小结归纳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
总的来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三生物复习以及有效学习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只要拥有优质、准确以及合理的学案,并且在教师和高三生物复习中能够进一步得到落实,那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有效性就会逐渐地表现出来,同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进一步促进高三生物复习的前景越加有利。
参考文献:
[1]刘文杰.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5).
[3]李迎春.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的有效策略:学案导学[J].中学生物学,2009(01).
[4]姜秀珍.“学案导学”.一路走来一路歌: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J].新课程:中学,2010(07).
[5]户秀荣.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J].学周刊,2011(03).
篇3
一、应用媒体技术在高三生物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
1. 有利于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知识结构:
在高三的生物课的复习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系统的知识复习中,需要纵向深入和横向比较,其中就含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如果单靠传统模式的教学,可能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在复习中需要用大量的图片来辅助说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难实现及时插图,所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对"生物与环境"这一知识体系进行复习时,由于涉及到诸如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群落结构等等知识点,知识的联系性强,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又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在梳理知识点时以生态系统类型为主线,先逐个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等,然后再联系与其有关的知识点如种群、生物群落,,生态因素等,以此引出的生物圈的稳态,还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用多媒体演示这些知识点,能做到图文并茂,并更为形象、直观,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透彻、记忆更为深刻。还可以进入各个自然保护区有关的站点,了解自然保护区,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了解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许多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复习情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可用于整理知识系统,总结规律,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归纳对比知识特征的异同,突显重点难点内容,促进复习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于难点内容,通过动画演示进行难点突破。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合理地控制复习进度,使教学结构不断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3、能够及时进行习题训练并得到反馈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训练一定量的习题,一方面是学生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习题的训练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在改正错误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平时对学生的训练,主要是依靠纸张试卷去考试,之后教师进行批改,在一段时间之后向学生反馈,这种训练的方法不能及时的进行反馈。如果我们选择典型例题,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相互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相互补充,自我反思,最后教师再去分析该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加深他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这样学生的收获相对于教师单纯的讲评要更大,更有针对性,他们提高的也更快。
4、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从容应对高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强调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所以也应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的网络资源可以使书本知识和新热点、理论性知识和生活实践等诸多方面有机的结合。例如,"克隆绵羊",虽然报纸、杂志上对此有大篇幅的介绍,但主要侧重于克隆绵羊出现的意义,对克隆本身的过程很少有介绍。然而通过对有关"克隆绵羊"站点的访问,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克隆"发生的经过,然后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让学生体会到"所学即所用"的乐趣,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多媒体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才是第一位的。
2.多媒体展示与板书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不去板书,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课件展示不能完全代替板书,因为板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板书的内容将在学生的"眼前"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结束之前还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缺少板书,单纯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失去了交流的过程,变成了学生与电脑之间的"人机对话",将使得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产生了负面的效应。
篇4
进入高三阶段,生物课程的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按照常规教学进度,高三阶段主要是带领学生进行复习,为高考做准备。高考前的生物复习一般分为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复习,而第一轮复习尤为重要。结合以往生物复习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其模式多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对知识点逐一进行梳理,再以练习方式对学生进行操练。这种复习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在复习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复习效率也不够理想。应该说,高三阶段的复习是一个系统梳理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在该环节中,不仅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对自己的所学进行梳理,查漏补缺,还要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尤其是在考试方向的把握上,更应作出指导。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第一轮复习
进入高三,教材上的知识已经学完,接下来便是备考。备考阶段,教师一般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三轮复习。一些学生会认为,反正有三轮复习,如果第一轮没有复习好,还有后面的两轮。其实,高考前的几轮复习,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总结,由此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而第二、三轮复习则集中于重点知识的操练、考点知识的技能训练等。如果第一轮没有复习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到位,那么在第二、三轮复习中,学生就会显得盲目,甚至很多时候会跟不上。
在以往的复习中,常规做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而进行归纳整理,方式还是教师讲。如“蛋白质”复习中对“结构和功能”依然是左重复右讲解。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已经懂了的学生要不厌其烦地听,不懂的学生哪怕教师再讲,还是不懂,复习效果并不好。对此,提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复习,并不是说让学生自由地去复习,而是要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复习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各章节的内容做好系统规划,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归纳整理。
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时,一是要做好规划指导,即哪一章的知识点结构是如何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复习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去归纳整理,教师从讲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例如,“细胞呼吸”一节的复习中,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反应式、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的整理,一要明确哪些是需要掌握的,要提示学生重点整理,如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不同点,要从场所、条件、产物等方面进行变比;二是要给予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整理。在复习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复习效率很低。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我已经懂了”“什么还没有懂”,然后再结合教材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如此,学生变为学习主体,兴趣得到提升,复习中的参与度提高,复习效率自然会更好。
二、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除了按照教材的知识向学生进行讲授外,更多的就是用各类考试卷来对学生进行操练,基本上是对学生测验,测验后讲,讲了再考,再讲。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复习中的兴趣难以提高,复习效率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我省的高考制度是带有明显选拔性质的考试,既然是选拔,那必然就会带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而这也会通过考纲来体现的。为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高三生物复习时,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考纲进行解读,明确了解高考的内容和要求。
在高三复习中,要指导学生结合考纲明确复习内容,这样再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去梳理教材中的知识,完成练习,效果才会更好。一般而言,考纲中Ⅱ类比Ⅰ类命题的几率大,对此教师可立足前一年的考纲,结合现行考纲要求引导学生展开复习。如在考纲中,对于《细胞增殖》一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无丝分裂就是I类,而有丝分裂则是Ⅱ类。那么,在复习中,重点就要放在有丝分裂上。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无丝分裂就不重要了呢?其实不然,这里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要有重要和次要之分,不能在复习的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具有针对性。
三、用好教材和考试题,加强针对性训练
以往的高三生物复习多采用的是“题海战”,无论是基础好,还是基础差,学生所需要完成的题量都是相同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对类似的问题要重复练习,耗时费劲,而基础弱的学生,哪怕是自己不会完成的问题,也要竭力去做,不然可能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练习效果不佳。不可否认,在生物总复习阶段加强解题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不能盲目,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效果才好。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应以教材为出发点,因为教材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也是出题的基本依据。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很多教师都会抛弃教材,直接让学生背知识点、做练习,但效果并不好。用好教材,是要以教材为出发点,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合考纲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从而把握好考试方向。
用好生物考试题,是指要以历年的生物考试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当然,必要的模拟考试、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在对历年的生物真题进行练习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真题中归纳知识点,找出方法。以光合作用为例,考点一是光合作用过程,即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反应式及元素去向;考点二则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曲线分析。在引导学生对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时,要结合考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把握考点。
四、有C整合课堂内外,要少讲多练多让学生复习
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考纲整体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考纲中所涉及的内容,要结合要求(即Ⅰ类或Ⅱ类)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在填写知识清单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如对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整理为例,采用表格形式,对其试剂、操作要点、反应颜色逐一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图,这样才利于学生掌握并应用。
在复习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复习。如复习“细胞的分子组成”时,先复习氨基酸的通式及造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四个原因,再引出核酸,复习核酸的种类、分布等,由“消耗能量”引出糖类,复习其分类和功能……如此整个课堂就连成了一个整体。在复习中,还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教师引出主题,多让学生去说、去归纳和总结。在归纳和总结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说明,把整个生物知识连成一个网络。
在课后练习中,对于典型的、具有针对性的题例,应精讲。但提倡精讲不是直接讲授,而是要结合问题引导学生就题干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再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思考用到了哪些概念、哪些方程式,对于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尤其是题量和难易度的设计,要多给学生一些选择权。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练习中,对于基础弱的学生,安排一套试题,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安排另一套难度稍大的试题。同时,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如学生遇到不能完成的,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是概念或方程式没有掌握,还是方法不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复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总之,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系统加工的过程。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整理和归纳,而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学会反思,这样才能让生物复习更加高效。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切忌单纯地讲练,要多让学生参与,尤其是在课堂和练习中,要多引导学生合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5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高三生物复习课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对高一高二的知识简单地回顾,“穿新鞋,走老路”,导致学生对生物的新鲜感极度缺失;教师更多地扮演主角,总是过度地关注怎么教、怎么练,却很少想一想、问一问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最终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往往一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的前辈、专家以及同仁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从教与学、师与生、时间与效率等方面入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本文的研究是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理论,对学习者进行生物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从而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效率。
二、理论依据
(一)元认知理论
1.元认知的涵义
元认知理论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中首先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元认知是一种活动过程,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结果或与之相关的活动的认识和意识,其核心意义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并认为元认知技能“在多种认知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Flavell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个方面。朱知贤(1986)认为,思维心理结构中有一个监控结构,其实是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董奇认为,元认知应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在《论元认知》一文中指出,元认知实质就是人对元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这是目前为大家所接受的看法。
2.元认知的结构
元认知包含三个要素,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认知主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相关信息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包括不知的体验和已知的体验;元认知监控是认知主体为使认知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监测和调控,表现为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不断反馈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不断地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灵活运用学习方法,使自己尽快达到学习目标。这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的,元认知知识是产生元认知体验的基本条件,元认知体验是形成元认知监控的根本前提,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目的和核心。
(二)元认知与生物学习的关系
现代学习理论表明,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对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所以,元认知策略有助于认识和分析学习规划,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并调节学习活动,也有助于认识和评价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情况。一个学会学习的人,应当具备以下特征:善于确定目标、善于使用学习策略、具有较强的策略迁移能力。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例如,黄文峰、徐富明等在《天津中学生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学生的元认知和学习策略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元认知和学习策略水平要显著高于一般中学的学生,而一般中学学生的元认知和学习策略水平又显著高于较差中学的学生。
高考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不同于平时的练习、小测验,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强调对其能力的培养。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彰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能够在高三的一年中,使复习课达到巩固、提高和创新的目的。所以,探讨利用元认知理论对高三生物课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迫切。
三、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生物复习课效率的策略
(一)引导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元认知知识
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此背景下,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即自主学习。所谓“学贵有方”,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己任,认真研究,努力探索,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预先复习,查漏补缺
高三所用的学案,可以增加一栏目“忆教材回顾主干知识、自评定打牢备考基础”。简单地说,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时间少,效果明显。借助这一方法,学生可以清楚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让学生通过展示预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还有疑惑的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探究未曾掌握的知识以及重难点。
这样的方法已经有很多学校在使用,比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包括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即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块,即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工学习、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时间实施“点拨”。
2.自主纠错,自查原因
整个高三生物课的复习,会有大量的单元测验、整合练习、实战模拟等测试,目的很明确,可以训练学生应变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贮存、理解、记忆、应用能力,检查复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等。试卷做完、批完后必定有讲评,对于讲评,教师必须摈弃那种一讲到底的方法,要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为此,可以采取下列讲评模式:(1)自主纠错,自查原因。如基础知识未掌握、审题不仔细、写错了字、理解出现偏差、将正确的看成不正确的、答题不规范、未用专业术语等。(2)分类讲评,进行方法指导。(3)变式训练,融会贯通。对于最后一点,可以用光合作用的一条曲线的引申为例。(具体问题略)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采用这种分类讲评,并进行变式训练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怎么学习。
(二)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增大学生元认知体验
高三生物复习是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回忆并产生再认识的过程。复结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但暂时遗忘的,有些是已经初步掌握的。由于高中生物概念繁多,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教师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将复习课当成新课来上,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浅学、苦学、倦学”的消极情绪,从而使高三复习失去其固有作用。在高三生物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沟通教材中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最终内化为认知结构。其中,有着明显效果的方法是构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1.构建概念图
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了概念图理论。他认为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包括众多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并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来表示。利用概念图不仅可以发展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元认知结构。
概念图的制作程序:确定概念图包括的范围设计好关键概念的排序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不断修改和完善。
例如,关于染色体与染色质知识点的学习,有下列三种方法。
方法一:问答式
问: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组成是什么?
答:蛋白质和DNA。
问:染色体和染色质分布在哪里?
答: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问: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它们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水和冰,CO2和干冰。
方法二:表格对比法
方法三:构建概念图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会将染色体的知识进行延伸,把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等联系起来,形成一幅网络覆盖层面更大的概念图。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对某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方法是多样的,正如前文提及的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所以,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应该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提升,在不断元认知体验中去提升元认知技能。如上面的例子中,很明显,方法二和方法三更为科学。
2.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Tony Buzan)根据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它是由一个中心向周围发出有层次的分支树状结构图形,运用了线条、符号、词汇、图像、颜色、联想和想象,形成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以简洁明了的图形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从而形象地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意识;能促进学生主动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建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形成规律;能作为元认知的工具,增大元认知体验。
(三)倡导学生反思,增强学生元认知监控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能够在学习活动后自觉地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教会学生知道应怎样学习,使他们学会进行自觉监视,以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每堂课最后留出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对本节复习的内容进行简要小结。
(2)培养学生对错题和不会题的反思和领悟。因为这些题目恰好是学生认知结构的断点,有可能影响后续内容的复习。如果解决了这些题目,将成为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建立错题集。
(3)培养学生对每节课、每一单元甚至整本书复习后的回顾的习惯,并制定出自己下一步的复习计划。在时间上的表现则是每天(睡觉前)、每周(每周末)、每月(月底)反思,想想自己在这一阶段复习了哪些内容,自己有没有掌握,是不是还有没弄清楚的知识,下一步该如何去复习,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
这样的反思活动,其实就是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最终实现自我监控。
四、结束语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教师在这一年中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同仁继续深入研究与思考。
[参 考 文 献]
[1]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黄文锋,徐富明,安连义.天津中学生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2).
[3]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1).
[4]刘宝才,齐国贤.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5]刘伟,李洪云.培养元认知能力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3(5).
[6]韦霞.“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4).
篇6
1. 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 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生物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 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课本为主,练习为辅,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的材料应用。
进入高三生物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生物总复习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创新设计》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篇7
一、有效讲评课的课前准备
只有全面准确把握本次考试学生答题的全部情况,才能使讲评具有针对性,才能使讲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的评卷过程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把试卷过程中发现的信息适时记录下来。如果是流水改卷的,教师要向其他阅卷教师了解情况。最后还要通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全部试卷的解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注意分析试卷结构、命题思路,统计全班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统计各题的难度值,收集解题亮点,归纳典型错误。教师提前在各个层次的学生中各选定一至二名进行抽样调查,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想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建构缺陷及解题思维障碍。在讲评课前,将参考答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做自我分析。
二、有效讲评课的课堂实施
1.讲评课应注重时效性
首先,考试后要尽快阅卷,尽快讲评。一般试卷应在考试完成后1~2天内完成讲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因为此时学生的大脑仍然兴奋,对考试成绩和做错的题目急于知道答案,此时讲评的效果最好。如果时间拖太久,学生会把试题内容大都遗忘,听课兴趣大幅消退。
2.讲评课应对试卷和学生作答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
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鼓励其克服困难,奋勇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在激励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肯定其合理成分,并和他们一起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指导帮助,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提高讲评课的实效。
3.讲评课应注重题型分类
有的老师讲评课是把所有的题从头到尾讲一遍,由于课时有限,导致讲评走过场,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讲透彻,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试卷上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总结和提高。
4.讲评课应讲规律、讲技巧,尤其要重视学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通过讲评,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制定复习计划,统筹安排复习时间,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规范组织答案,如何合理分配作答时间。指导学生学会试卷分析,学会做考后总结。
例如,高三的学生对生物学科最大的困惑在于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问题。在试卷讲评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尽量用课本的语言及其他生物学术语来描述生物学现象,解释生物学原理,禁用“土语”表述。
再者,实验设计题是高考中的重头戏,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总结答题的规律和技巧。设计实验步骤中要注意的原则及一些词语,如“分组”“编号”“适量的”“等量的”“分别”“相同的”“一段时间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观察”“记录”“统计”“求平均值”等,应让学生烂熟于胸。此外,再给学生灌输一些答题的技巧,例如鼓励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既模糊又准确的词语等。比如题目告知某某激素,我们不知它是气体,还是液体,所以不清楚到底用它“浸泡”植物枝条,还是“喷洒”植物枝条,这时候,用“处理”这个词语就恰到好处了。
在每届高三开学之初,我还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主要用于收集错题,记录对某些试题的独到解法和练后反思等,既方便了复习,又提高了效率,这是一笔财富。每隔一个阶段,我还鼓励全班学生互相交流错题本,从中吸取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经过多次这样的交流,几十位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过程进行了交融,这比教师多讲评几节课、学生多训练几十道题目的效果要好得多。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和良好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和升华。
当然,讲评课还应注意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有效讲评课的课后延伸
要提高讲评课的有效性,除了课前的大量准备,课堂的精心安排,还要注意课后的个别指导。课堂上没有讲评的内容对于做错的同学来说可能还是难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外的指导要更加耐心。
通过讲评课,教师需要认真检查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学生出现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教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的知识没有讲清楚,自己的教学方法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在能力培养方面自己还有哪些欠缺,对学生的指导是否有效。教师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和学生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邹建华.针对性是高三生物讲评课的关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篇8
策略一:课前限时演讲,激发学习热情
缘起: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而在现实的复习课堂上,面对再次复习的知识点,学生往往不能很快地投入到课堂中来,特别是刚上课的那一两分钟时间。面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课前限时两分钟演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体做法:
每节课前利用2分钟时间给一位学生进行话题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中选择:
1.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教材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内容;
2.与生物相关的新闻、趣闻轶事;
3.学习生物的好方法的介绍等。
演讲完毕师生对此稍作点评与挖掘。
保障机制:
1.人人参与: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我立下每课一讲,风雨无阻的规定。
2.保质保量:为了给轮到的学生有精心准备的时间,演讲顺序按学号来,提前一周准备好,即下周轮到演讲的学生本周就要上报演讲主题和内容。
3.严格限时:专门设计时员,到时间喊停,确保不占用太多课堂时间。
效果反馈: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演讲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有关于知识点整理的,如基因与性状并非一一对应关系、遗传平衡定律、血浆和组织液的区别等等;有关于生物趣闻的,如小卫星DNA、大脑的秘密(休息、营养)、灵魂细胞、饭后三忌、唱歌有利于增强人的抵抗力等等;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如错题的作用、学习生物的方法等等;还有对时事的报道与点评的,如揭开“埃博拉”的神秘面纱、上海踩踏事件之我见等等。从观察学生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快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以前学生在上课铃响后给我的感觉是懒洋洋,提不起劲来,现在一上课,都是伸着个脖子看今天轮到谁演讲,他演讲的话题是什么,很快进入状态。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中学生的积极性也都比较高。
2.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在经过充足时间准备后,很多平时很腼腆的学生也都能大大方方站到讲台前,侃侃而谈自己的观点。由于时间有限,这就逼得学生要对找到的话题进行再加工,很多学生向我抱怨说改了很久才“缩写”到符合要求,这就达到了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的目的。
3.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很多演讲的话题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点评的时候适当拓展,以很形象直观又有趣味的方式使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改进:
1.时间还得抓紧。2分钟加上偶尔有学生磨蹭掉的时间、师生共同点评的时间,有时超过5分钟,所花时间太长了一点.后来将演讲时间紧缩为一分钟,最长不能超过2分钟,同时尽可能地压缩点评时间,情况稍有改善。
2.教师的阅读面也有待加强,要对学生的话题能深入点评,并且要能从话题引到生物学知识、为人处世的方法等方面,不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策略二:实行小组竞争,激起争胜之心
缘起:
“竞争意识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会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竞争,使个人完善,使群体上进,使社会发展。”适度的竞争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而且是必需的。
观察我校的学生,部分学生缺少“争胜”之心,连带的对人对事的责任心都不强。为了激发这些学生的争胜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责任感,我引入了学习小组竞争评价机制。
具体操作:
1.分组确定基数:将全班48名学生按座位临近原则分成6人一组,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取小组成员的进班生物成绩班级名次的均值作为基数。
2.量化竞争:分平时分和测验分,平时分由课堂抢答得分和作业完成情况两部分组成,分别根据小组得分多少排出1、2、3……名,得分越多名次越前;测验分由测验卷得分排名次后取小组名次均值,与原有基数比较看进步值,进步值越大名次越前。最后以课堂抢答占30%、作业完成情况占30%、测验分占40%的权重计算总名次,排出1、2、3、4……名。
3、定期表彰:每周公布一次结果,对优秀的组进行表扬,落后的组进行鼓励。
效果反馈:
1.学习积极性高涨。以前每次测验后来询问成绩的很少,现在试卷没改好就有很多学生来问成绩,同时不光关心自己的成绩,也关心组内同学的成绩,还关心对手的成绩;课堂抢答气氛活跃,回答问题踊跃争抢;作业情况大大改善,不做、不交作业的同学几乎没有。
2.互助学习态势良好。以前“各自为政”时,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抱怨同学不乐意给自己讲解,现在主动帮忙讲解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由生物学科向多学科辐射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有的学习小组甚至还确立了不同学科的“导师制”,如小组中张XX物理比较强,那就做物理导师,李XX英语比较好,大家有英语问题就问她……
反思改进:
1、该活动要把握“度”。对于学风不是很浓的班级,提倡开展,开展后也不能“唯分数论”。教师要适当调节,当学生把这看得太重了,教师要进行淡化。要让一些学生经历一些“挫折”教育,但又不能让他背上包袱。
2、教师要有干劲。这样操作工作量会加大不少,教师要有心理准备:首先要设计抢答题,每周至少一次;其次作业批改要及时且因为要打分所以必须全批;再次每次测验卷都要认真及时批改,不可偷懒;最后分值的统计也是不小的工作量。
教学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多种方法的共同参与。平时可能我们更加注重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活动的设计,那些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再多的工作也是白搭。在做好了那些工作后,采取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顾我一年来的高三教学,采用了以上的两个小策略,学生的进步十分明显的。
参考文献:
[1]谭咏军.“课前两分钟”激活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2009,(1)
篇9
1 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一方面是师生应对高考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考试专业机构,很多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能建立了数字化试卷分析系统,但这对目前中国学校来说并不符合国情。试卷分析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以往对学生考卷的分析,大多是用人工方式来完成的,操作过程周期长且容易出错。引进计算机辅助工具(如Excel)后,情况有所改善,在数据量少的情况下,这些软件基本可以胜任。但是当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专门的系统来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信息。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辅助分析是其必由之路,在一定意义上,它能促进成绩考核和教学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
2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的选择、学习和分析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有:全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MEQS,深圳海云天公司研发的海云天教育测评及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南昌丽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LeaScent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等。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一般具有如下功能:(1)答题卡制作;(2)试卷扫描;(3)识别裁切;(4)试卷分发;(5)阅卷客户端;(6)数据统计报表。因其有针对性和可移植性,基本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的统计分析与评价功能。下面以LeaScent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为例,介绍学生、家长和教师使用较多的“数据统计报表”功能。
数据统计报表功能主要包括:(1)成绩报表中分析了各班各科各题的正答率、难度系数、区分度、均分、标准差,还根据试题作答情况统计出试题的闪光灯、薄弱点;(2)综合指标分析统计各班的有效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标准差、众数等信息;(3)分数段统计表灵活变动,可根据学校具体要求来进行设置,细分到1分一个分数段,统计年级各班均分、优秀数、及格数的排名和各分数段每个班所占的人数比;(4)分数段频数分析显示各班分数段之间的人数和年级累加总人数,附带频数分析图能直观的看出各班之间的差距;(5)考试情况统计表中详细记录了考号填涂有问题的学生姓名、考号;(6)总分排名显示每个学生各科目成绩的具体分数,总分、单科的年级排名、班级排名;(7)总分报表导出能提供给每个学生一张自己的成绩单;(8)可生成学生脱机查询库,便于学生查询自己的试卷成绩信息。
3 高三生物考试分析及对策
借助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对考试进行分析和教学调整,拟以“问题、反思、策略”为主线,根据系统分析结果,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2012年至2013学年某次生物全市模拟考试为例进行分析。
3.1 考试试题信度分析
本套试题没有超纲、试题不偏,考查内容都是高考所要求的考点。重点考查了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表达、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二次免疫、生态系统的功能,DNA的粗提取和蛋白质的分离,生态工程的原理,探究实验);试题分布广泛(细胞结构和功能、减数分裂、种群和群落没有出题)且较合理,难度适中,基本没有学生做过的原题,多为改编试题,无特别新颖试题(高考中的新材料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核心知识和能力考查方面、题型、题量、试卷编制等都符合高考的要求或与高考一致,因此,总体来说本套试题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3.2 考试情况及分析
从考试均分看:本次考试总体情况良好,考试成绩与兄弟学校考试成绩比较可以看出,均分高出约11分,如果排除阅卷不统一造成的误差,至少均分也要高出5分以上;仅从客观题(选择题)来看,我校的均分比其他学校的均分高约20%。
从临界生(是指上一本边缘的学生)的转化情况看:临界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个班级上次的临界生这次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如2班,上次班主任确定的9个临界生中,已经有6人被转化,补差工作也有明显的效果,参加补差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此可知,本次考试有明显的进步,可以说取得了良较好的成绩。但是通过学生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分析、学生答题卷的分析以及对答卷的面批、和学生面谈的综合分析,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就学生本次考试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3 问题诊断分析
3.3.1 易错题的分析
试卷第3题:占人类基因组中近一半的“垃圾”DNA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科学家新发现一种酶,该酶能在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中“剪切”和“黏贴、垃圾”DNA,
而“垃圾”DNA的移动对细胞会产生影响。下列关于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酶的成分可以是蛋白质或脂质
B 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C 该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D 该酶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分析:本题均分为2.9分(满分4分),难度系数0.72,区分度0.28。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种类),酶的作用特点(高效性、专一性)。题干给予最新的科研成果,选项中设置干扰项,着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生物学知识规律推理判断能力。
错因分析:错误选项B(7人)、C(23人)、D(144人)。
学生错误集中在D选项的主要原因:(1)知识方面:知识点(酶的本质-蛋白质/RNA)遗忘,也有不少思维敏捷的同学认为此酶可能是新发现的全新的酶类,不同于已知的任何一种酶类,误认为A正确;(2)能力以及应考策略方面:本题给予新信息,题目中设置对应的干扰项,对学生新信息获取以及排除干扰能力有一定要求。题干“该酶在基因组任何位置”,选项D“专一性”,不少同学将该酶与限制酶比较,认为材料中的信息已经了此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绝对专一与相对专一之分(簇专一,键专一等),不少同学对酶专一认识不足,在信息与干扰下选择D。
3.3.2 易错题的诊断与矫正试题
(对应试卷第3题)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此种化学反应的速率便慢了下来。由此可以说明:
A RNA是核酸的一种
B RNA也可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C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 RNA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B:此题考察酶的化学本质, 题目中给予新的信息,要求学生根据信息做相关判断。考察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与试卷试题高度吻合。
3.4 反思和体会
(1)进一步落实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以教材为蓝本,先按每节知识为单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再以章为单位构建。最好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自己构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不要包办。
(2)狠抓核心概念的教学。对核心概念不仅要从概念的内涵、外延,讲清楚、将透彻;而且,尽量将相关概念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避免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混淆。
(3)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的教学思想。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围绕考纲要求的十一种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一一加以落实。尤其要把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从文字、图表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审题和答题能力放在首位。
(4)重视对临界生的面批、面谈工作。通过面批临界生的答卷和相互交谈,将“掌握学情、落实教学方法”真正落到实处;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能力、方法、思路、技巧等。确定知识的难点、重点和易错点,落实矫正的具体措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郑均辉.试卷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Z].2010.
[2] 刘颖梅,罗键,高红英,等.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J].生命世界,2010(1):95-96.
[3] 徐殊均.信息技术与高三生物自主学习整合的实证研究[Z].2011.
篇10
一、序曲:超前计划是关键
一个好的序曲应该是整首乐曲的缩影,而超前计划就是集体备课的序曲,这是一个涉及方向问题的关键环节。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按步骤进行,我们真正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在制定计划时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超前性
当我得知留任高三并继续担任备课组长时,马上与原高三备课组长联系,了解复习进度,同时与去年的进度进行比较,又通过市集备了解其他学校的进度,最后,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全体备课组教师商议出我校的教学进度与计划,以及需要强化的知识,确定早午练及阶段测试内容和形式,具体到每一周和每一讲,并明确各部分主备人。
2.规范性
(1)教学计划及任务分工每人一份,统一粘贴到教案的首页,第二页是教学进度表,方便各位老师查看。
(2)集备主讲人提前准备所主讲的教学内容,包括备课内容涉及的所有配套的习题,典例分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打印并装订好书面材料在集备时分发给备课组成员。
(3)早午练命题人提前一周负责把命好的题印好,通知科代表取题,并把答案打印分发给各位科任老师。
(4)早练、午练、周测都是自己组题,统一标题和格式,并标注出题人的姓名及考试时间等。这样做,这不仅是对出题者的自我约束,更是要接受同组教师及全体学生的检验与监督。时间久了,学生都能总结出来各位老师的命题特点、难易程度、认真程度等,即使不任课的班级学生对各位老师都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例如蔡老师的科代表曾对我说:“谢老师,这次又是你出题呀,我又过不了80分了”。这就提示我在以后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
可见,超前计划这个序曲真的很关键。然而,再好的序曲也只是一个开端,主旋律才是一首音乐的核心。
二、主旋律:注重实效是根本
集体备课走向高效,这是新课改对集体备课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高三生物组集备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努力做到实效,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1.反思调整
我们每次备课首先都是先协调学进度,再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不足,哪些是学生易错的,哪些是学生不易掌握的,哪些是在上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测到的,哪些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的,等等,努力做到“温故知新”。 例如:遗传定律部分,经过反馈,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掌握不好,商议决定在早午练及周测中强化训练。
2.突出重难点
主讲人中心发言,强调重难点及典型例题,商讨讲练的深度。因为几位老师均带过多届高三,无需面面俱到,以实用为主。
3.问题研讨
主讲教师及其他教师提出自己备课中的困惑,集体讨论协商解决方案。聚焦备课中的问题,以问题的诊断与解决为重点。我感觉这个环节非常实用,比如说,困扰我好多年的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问题、光反应中氧气的穿膜问题等都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解决,感觉特别受益。
在我们的每一次集体备课中,都会出现:有时是和风细雨的述说,有时是全神贯注的倾听,有时是短暂的沉思,也有时是激烈的争论……我们的研讨氛围相当浓厚,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那一刻,大家头脑中就一个想法,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那争论的劲头在外人看来,好像生物高考根本不是90分,人人都把它当成300分甚至还要多,简直势不可挡。
可见,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如果集体备课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会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研讨・诊断问题――交流・提出解决方法――教学・验证方法”这样的循环往复,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
4.布置下次任务
为保证集体备课效果,我经常温馨提示,例如:“小隋,下周早午练是你出题,题号是15;孙老师,下周集备你主备啊。”有时甚至不用把话说完,大家就都心领神会了。
形成“分工备课人人忙,一人说课多人帮,交流反思再修改,人人过关众人长”的良好氛围,讲求实效,这是我们集备的主旋律。作为主旋律,如果缺少协奏的话,就显得不够丰满。
三、协奏:形成常态是保证
再好的计划只有得到实施才会收到实效,再严谨的态度只有贯彻始终才会发挥作用,整个高三上学期我们的计划经过调整基本得到落实,态度自始至终称得上精益求精的。
我们组五位老师工作量虽然都不小,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缺席或延误集备及出题任务。尤其是早午练自己组题的方式一直坚持了下来,并决定传承下去,避免重复劳动,让我们的资源在生物组内真正得到共享。我们还把用过的或搜集到的所有有价值的资料汇集到一起,希望对生物组未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另外,我们的集备不仅局限于每周的两节课时间,而是平时的课间、走廊,随时随地。不受时空的限制,努力做到到“形散神不散”。 有问题及时提出并拿出解决方案,力争不把问题带到课堂上。
既有集中的主旋律,也有平时的协奏交流,就像是演奏一首协奏曲。但是协奏曲只有有了和弦才动听。
四、和旋:组内和谐是前提
文化是一种熏陶,风气是一种感染。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营建一种民主和谐、积极敬业的优良文化风气是必不可少的。
“和谐共事,快乐工作,共同进步”是我们高三生物组的鲜明特点。能彼此受益,自然会迸发热情,增强干劲,这是搞好集体备课的文化动力。
总之,集体备课如果能以科学的计划为序曲,紧紧围绕实效这个主旋律,加之以常态化的协奏、齐心协力的和弦,每个组都会演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篇11
本学期重点对三个必修模块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比较,在新的情景中分析讨论,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要求每个考点过关。
另外,对大类学生进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复习,涉及许多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以及生态工程。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是对各项技术的基本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的理由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关注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基础知识绝大部分已经遗忘,所以需要对基础进行过筛子似的复习,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复习以及在新的情景中的应用和拓展都存在明显的劣势,所以需制定周密且可行的教学计划,抓住每一个细节,抓实每一个过程。
四、 方法措施:
(一)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明确教学内容
要认真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尤其是考试说明中注重考察的内容,并且注意I和II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并且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看看提高的程度。
认真分析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部分的行为动词要达到的目标,注意能力要求。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将高二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达到知识点过关的目的
(二)重新设计章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需要打乱课本原有的章节结构,设置具有一定思维性、可操作性,又能起来阶段小结作用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每一单元围绕单元知识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构建单元知识网络,进行单元检测且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疑难、改进教学策略。针对我校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实际情况,在第一轮单元复习时基本课本顺序为主线条,从落实基础知识开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复习课质量。
(三)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验多方位专题复习
在复习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设置如下几个专题:
1、 植物细胞的代谢、增殖以及调节
2、 动物细胞的代谢、增殖以及调节
3、 遗传专题
4、 生物与环境
5、 选择题解题能力专题
6、 实验专题
(四)精选习题、强化训练
试题设计上讲究适量、适合测试目标,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同时重视对学生比较,图表分析、实验等答题能力的培养。练习的批改上讲究细致、实效,学生的每一份练习都是学生的辛勤劳动成果,也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我认为无论如何都得重视学生的每一次练习,做到精改精批,在训练的基础上做到快反馈,快反馈不仅使我对训练中的每一个问题或集体或个别能进行矫正或强化;还能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和教学进度;能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五)注重辅导,加强检查力度。
20xx年高三生物新学期教学计划(二)面对着高考录取方式的调整,语数外在高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而对于生物,为了打好高考这场团体战,我们生物老师更应该提高课堂效率,落实精讲精练,我们相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全体备课组将继续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在高三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将踏踏实实地做好高三的教学工作。
我们高三备课组虽然人员较少,但依然踏实前行,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我们根据新的高考要求,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本学年的教学进度以及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下面浅谈一下高三生物的复习思路:
一、高三一学年的教学进度:
教学思路: 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提高 把握要求、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总体上分两轮复习,重点要第一轮复习(以章节复习,适当进行整合,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
本学期完成必修课本和选修三课本的第一轮复习。复习完必修三后可以每周做一份综合试卷,提高学生的整体性和综合意识。第二学期在一模前进行选修一及实验专题复习和综合试卷的练习,争取在第一轮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模以后则进行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的形式。
二、本学期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㈠准确定位,因材施教:
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的高考要求(重点是B级的达标人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难度系数上不是面向高考试题的全部,而主要定位在85%。(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是6:2:2,让尽可能多的同学能拿到试卷上80%分数。此外,对于班内少数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练习。争取高考试卷上的20%。而对于少数基础较差的同学,则相反。
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高三备课组继续团结协作,发挥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坚持集体备课,分章节由专门老师负责有关的知识点扫描、教案和统一练习、测试,遇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
㈡教学策略:
1、抓好基础
高考不管怎么考,基础知识始终少不了,能力的培养,更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历年的高考卷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今年的江苏高考卷更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对于基本知识点逐章逐节进行复习,生物学科虽属理科,但一些基本的知识相当一部分需要记忆。今年,我们在每一章复习完时,都进行基本功测试。来促进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掌握。
2、方法指导
在高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以往高三学生的困惑表现在:有的同学花了时间在生物上,就是学不好,不知该如何来学生物;还有的同学是题目看上去会的,也理解的,就是不知如何来解题。这些都说明了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学习方法和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这都需要老师在平常的复习中和练习中加以指导和归类总结。
3、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
高三的教学工作是繁重的,但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有些同学的基础好,有些差些。 一支独秀不是春 ,对于个别同学老师尽量做好课后的督促辅导工作。
4、分工协作
在高三复习工作中,分工协作,编写好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案,群策群力,做到资源共享。
5、把握四个环节
⑴懂。虽然高三是复习,但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平时生物课训练少的事实,许多复习课只能当新课上,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听懂,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在追求进度的同时更要追求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较大的收获。
⑵做。习题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把习题作为查漏补缺、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习题,我们切实落实精选、全批、选讲、订错四个环节,同时,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去认真做,在做中有所得。
⑶思。
篇12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生物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课本为主,练习为辅,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的材料应用。
进入高三生物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生物总复习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创新设计》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2.重视基础和教师拓展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⑴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由于高三是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所以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从往年的高考试题看,试题编制是从新情况、热点向下入手,但考查内容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即使是综合考试题也是如此,因此,切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尊纲依本,研究考纲,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况、原理的复习,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这就是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如: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引导学生写出概念图等方法。
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来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例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教材中分布于第一章和第三章,如果将它们归为“细胞分裂”一节来讲授,重新组合成知识块,以板块为单位突破重点、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避免了复习课中对旧知识的机械回顾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⑵、摸索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中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的共性,是生命本质的特征。生物体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理都是协调统一的,可见,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生物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是高三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学科内综合的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的研究。
根据具体内容,生物学科内综合可以是章节内综合,也可以是跨章节综合,具体的线索如下。
①章节内综合
例如,“细胞”一章中组成原生质的化学成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可以体现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状。细胞内各种结构从功能上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的各种代谢的相关性,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呼吸的过程等。“遗传和变异”一章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相关性和各种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碳元素的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平衡等,各学生综合起来。
②跨章节综合
例如,“细胞”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综合:细胞的完整性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新陈代谢主要在细胞内进行,细胞内的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转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物的新陈代谢”与“遗传与变异”的综合: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和代谢类型。“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与环境”的综合:物质代谢和物质循环,能量代谢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代谢类型。“遗传和变异”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使有利的变异得以积累和发展。“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细胞”的综合:细胞分裂是生殖的细胞基础,无性生殖是通过体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进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综合:生殖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新陈代谢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综合:某些激素是生物进行生殖的调节物质,如性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素也是生物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遗传和变异”的综合:遗传与变异是通过生殖来体现的,营养生殖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相同,故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型,子代出现了更大的变异。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个体发育的遗传基础是核酸,DNA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决定个体发育的方向和全过程,个体发育过程就是特定基因有序地活化和表达的过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
⑶、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
专题教学是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高三生物本身的复习教学而言,一般来说,高三第一阶段是按章节理顺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第二阶段则可进行专题复习教学。
专题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a、体系专题。例如:①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②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③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④生物与环境系统。
b、实验专题。例如:①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②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③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④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篇13
作学习小组,小组间共同制定复习计划。在复习中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考试后相互查正,
共同总结方法与经验。利用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的优势,在高三生物复习中能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就高三生物复习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浅谈做法与体会。
一、精心组织,建立合作小组
高三复习学习小组不同于新课学习的探究性学习小组,我们采取学生自愿,自由组合的形式来组建学习
小组。研究与讨论一般在课外进行,时间和场所均由小组成员自己商定。师生共同商议选定有责任心、
有一定组织能力与影响力,并具有一定生物基础的学生担任组长(小组学习定型后,组长可以轮换,根
据学情,自己把握较好的知识部分可以主动担任组长)。人数三五人不等,一个班七八组就行。教师定
期参加小组活动,参加小组讨论会,商议与研究合作讨论的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与条件,并作合适的
指导。特别注意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化解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矛盾,使学生真正学会和
他人相处、合作学习,同时展现自己的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
二、学生自主,制定合作计划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问题
是至关重要的。合作计划不是教学计划也不是学生个人复习计划,而是小组合作要研究和讨论的内容。
这个计划应来自小组内部的意见,小组长带头定一个基本计划,老师参与,小组内集体讨论,确定小组
研讨专题与内容,同时还要确定地点、时间,中心发言人,预期目标等。计划要有可行性,研讨性和价
值。可分为知识理解、记忆技巧、解题方法、重点题型、疑难分析等。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还可以修改与
完善。
三、教师指导,优选合作专题
计划制定后,重在实施,教师必须参加第一次研讨活动,进行合作研究的导向,如选定主题与中心发言
人等。研究一定要有实效,组织一定要有力,研究内容一定要是小组都感兴趣的问题,要通过合作学习
让每个人都尝到甜头。有了第一次合作学习就有了好的开端。例如:学生普遍对生物学图形和曲线的分
析能力不够,特别是曲线分析是学生考试丢分严重的知识点,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教学专题的设置中专
门给合作小组安排了图形和曲线分析专题,学生通过练习、合作讨论,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
方法。如曲线分析专题学生总结出:一要看清坐标,二要看清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具体的练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曲线分析的方法:读轴、看势、抓点的三步要点。这样学生对曲线分析有了长足的
进步,很多学生拿到曲线能准确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学生不仅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看到自己总结的
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四、取长补短,合作参与命题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命题似乎已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事实上,现在不少教师连命题的环节都已省略,铺天
盖地的、"拿来主义"的复习卷把学生折腾得头昏脑涨,叫苦连天。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有位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
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让学生合作参与命题的设想由此而大胆产生。
在高考模拟卷的格式上,学生努力尝试举编写题目。每个学习合作小组承包一个板块,每位组员都要积
极参与。考点要求典型,难度要有梯度,还要与生活、生产等紧密结合。有学生为了出好选择题,搬出
了自己厚厚的"错题集"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学生为了出好背景题,提出要去电子阅览室完成;也有
学生为了出好实验题,把命题活动搬到实验室进行……学生的命题过程无疑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
,也是我们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知识梳理、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命题
结束后最大的感触:想出一份理想的考卷,必须要有理解教材与考纲,必须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五、多维互动,合作批阅习题
如果教师每次的考卷都由学生帮你批改,肯定有损你的师德形象,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必定一降到底
。但学生合作批阅考卷作为阶段性复习课内容之一,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成绩不是最理想的同学可以
通过借鉴好同学清晰的解题过程,取长补短;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通过发现其他同学解题过程中错误所在
,引以为戒;批完后批卷同学与被批卷同学交流,谈自己体会与方法,被批卷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甚至进行有益的争论,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回收考卷继续进行批改。认真作好质量分析。我们因此还
提出了"错题共享"的复习策略。只要有学生对自己练习中错题搞不明白的,利用课间时间摘抄在黑板一
角,征集解题方法。
六、总结评价,共同进步
每次检测结束,都是一次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组间考得好的要介绍经验让组内
共享,不理想者请大家一起想办法,相互鼓励,寻找对策。学生相互当良师与益友,共同进步。我们采
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高考都考出了优秀成绩,学生、学校、家长都十分肯
定这一形式。
高三生物复习引入小组合作性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高三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