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规划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激励作用
任何企业在薪酬管理中,都需要首先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薪酬奖励机制,用以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成绩,员工得到奖励,成绩被认同,之后为了得到更多奖励,一定会自觉提高工作能力,更加认真地工作并且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企业对员工的奖励也不仅仅局限于薪酬,会随着员工的职位升迁有所增长,因此实行等级奖励制度,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其努力向更高的职位前进,从而做出更优秀的业绩。前文中作者曾提到过,石油企业性质较为特殊,为大型国有企业,因此管理者在职位升迁等奖励上必须要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对于职位升迁和薪酬奖励都必须要有详细的绩效考核成绩和业务等级考试成绩为依据,从而减少员工对奖励的合理性进行猜疑,保证奖励薪酬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而且为了保证薪酬分配合理,彰显公平性和透明性,在进行薪酬管理与分配的时候,让员工参与到薪酬的制定中,或者以公开考核等形式使得薪酬制度符合员工的需求。职位薪酬评比的方法尽可能简单易懂,要把相关的信息以详细报表形式进行公开,以减少猜疑,保证薪酬的公平、公正。与此同时可以在企业内各处设置意见箱,了解员工对薪酬管理的疑问,解决员工疑问,完善薪酬制度。
2.2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在石油企业的薪酬管理中,管理者将薪酬管理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做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绩效和薪酬挂钩的形式不断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在对薪酬的管理上,一定要注重对员工工作绩效薪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薪酬绩效制度,从而加强薪酬的激励和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导向作用。
2.3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对薪酬管理的加强,也是一个优化人力资源的过程,高薪酬自然会吸引大批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使企业不断发展,从而提高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言之,如果企业不能够对薪酬水平做出及时科学和有效的调整,最终只能被时代所淘汰。因为企业的薪酬水平较低,不但不能吸引到新鲜血液融入企业,甚至连企业原有的优秀人才也会因为薪酬待遇的不合理而大量的流失。因此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薪酬分配的时候,要尽最大可能结合行业内的薪酬水平并综合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薪酬水平做出合理的调整,只有科学合理的薪酬水平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良好的优化。
2.4薪酬管理完善等级薪酬结构
在石油企业薪酬管理中,完善等级薪酬结构,可以激发员工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整体带动企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在等级薪酬结构的完善中,管理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只有公正的制度才可以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在石油企业这样的国有企业当中,等级薪酬结构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岗位升迁时必须要加强透明度和公开度,以及依据的公信力。如果升迁的理由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不是能者居上而是关系居上,暗箱操作居上,在引起员工的猜忌之后这套薪酬制度也就成了摆设,因为它在员工意识中已经丧失了公平性,对员工不能再起到激励作用。
篇2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
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
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
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
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篇3
1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意是指生态城市化,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
1.2城市绿地和绿地系统
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毕业论文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由此可见“,绿地”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二是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三是农业生产用地。而城市绿地则可理解为位于城市范围(包括城区和郊区)的绿地。
所谓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多指园林绿地系统,一般由城市公园、花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各类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等各种林地以及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游览绿地等各种城市园林绿地所组成。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的组成应该是全面和完整的,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
1.3城市绿地系统对创建生态城市的作用
创建生态城市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但城市生态系统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医学论文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物质交换、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还要借助外界干扰才能得以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能部分地充当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产者和分解者,并为外界因子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补充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和舒适清洁的环境。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还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降低城市噪音、杀菌防病、美化城市景观以及提高城市吸引力。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对创建生态城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其规划和实施,以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普兰店市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实践
2.1普兰店市生态城市创建标准
普兰店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标准是围绕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来确定的。具体有以下十个方面的标准。
一是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所在区域对其有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二是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三是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实施文明消费,物质、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四是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五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高,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六是生态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七是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性。八是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九是居民有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积极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十是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和决策系统,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强。
2.2普兰店市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措施
2
2.2.1多管齐下,增加城市绿量
近两年来,普兰店市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租地造绿等途径,保持城市各项园林绿化指标的逐年增长。截止目前,全市人均公共绿地9m2,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39%以上。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5%,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绿地率在30%以上,旧城改建项目绿地率不低于25%。
2.2.2讲求特色,提升绿化品位
充分利用普兰店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特有条件,坚持“求精、求美、求特、求雅”的原则,打造城市绿化的个性品牌。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绿化理念,使绿化植物群错落有致,公园的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将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重要内容,与本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赋予绿地建设人性化的内容,丰富、提高城市绿化的韵味和品味。
2.2.3全民参与,拓展绿色空间
以每年3·12的“植树节”为依托,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方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建成一批“共青林”、“新婚林”、“巾帼林”、“红领巾林”。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进一步搞好庭院绿化工作,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大力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和室内摆花养草,构建立体型、复合型的绿色空间。继续开展园林式居住区、花园式单位、园林示范村、绿色小城镇的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园林式居住区达到60%以上,园林式单位达到70%以上。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和绿化基地,提高生产绿地面积和绿化苗木自给率。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11%以上,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花木自给率80%以上。
2.2.4依托优势,改善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山、水、海及绿心等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分片拓展、绿脉相连、结构整合”的原则,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营造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花、风光优美的生态城市。以城区总面积6km2的绿心保护性开发为核心,实施城市绿楔工程,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山体植被保护,开展林相改造,提高阔叶林比例。加大对大沙河、鞍子河、久寿河、和尚河以及西大坝防洪沟的综合整治,运用疏浚清淤、污水截留等手段,使河水开始变清、河岸开始变绿、环境开始变美。在抓好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城市大气污染的指数巩固在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二类以上。
3普兰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普兰店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社会、经济、人为诸因素,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还没有编制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生态城市有着战略决策性作用,应尽快组织专家编制规划。二是没有理清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建设为环境绿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环境绿化搞好了又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舒适怡人的环境,增加城市凝聚力,吸引外资的投入。对此,我们还认识不够,随意侵占甚至破坏公共绿地用来搞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结构决定功能,绿地系统布局的不合理,必然限制其功能的发挥。城市绿地系统要点、线、面相结合,构成网络,只有这样系统内部才能构成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四是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不高。与全国先进县区相比,普兰店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的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很大。五是城市绿地系统中草坪过多。目前普兰店市城市绿化系统中,草皮铺植现象较为普遍。大片草地看上去比较空旷,有异国情调,但过多的草坪必然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绿量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因此,应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乔、灌、草的主体搭配。
4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建议
第一,城市绿地系统要“点、线、面”相结合,采用环网式的布局结构。留学生论文对于城市绿地系统来讲,环网式的布局结构可以说是最合理的系统模式。之所以称其合理,原因有四:一是环网结构能够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的稳定,使系统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更安全快捷地流动;二是环网结构能够使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可达性,使人们随时都能感受到绿色的存在;三是环网结构可以在城市出现灾害的情况下形成避灾与救灾的通道;四是环网结构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这恰恰适应了城市发展的动态性,使新建绿地与原有绿地能很好地衔接起来。第二,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注重植物造景。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园林设计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合理进行植物搭配。设计者应注重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位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不但要从功能和艺术效果上考虑色相、季相、形体、姿态、声觉等多方面的要求,还要从生态学出发,选择合理的树种,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与搭配。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注重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及其轮廓线变化等等。第三,继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城市原有生境。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继承和发挥城市历史文脉,创造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用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在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园林小品布置时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不要破坏原来较好的生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给居民创造一个优美怡人的休闲娱乐空间;另一方面,用开发带动保护,为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准备。第四,增强生态意识,完善法规制度。普兰店市当前的城市绿地建设和保护还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绿地为结局,侵占、破坏城市绿地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与公众缺乏生态意识和法制还不够健全密切相关。今后,应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尽快完善、保护、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坚决贯彻绿线规定。
5结语: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之路
生态城市是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而逐渐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社会、经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让我们高举这面旗帜,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之路,为我们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
[2]徐波.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J].城市规划,2002年第11期
篇4
1.2政府唯一具有和行使规划管理权。
1.3公共管理性。
公众监督和参与已对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当代城市规划已具有明显的公共管理特点。经济的发展促进着城市规划的转型,城市规划由传统的单一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正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公共管理。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职能探讨
按照管理的运行职能,我国城市规划可以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职能。
2.1计划职能
狭隘的城市规划定义是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进行计划,它主要包括城市空间和土地两方面利用的计划。公共管理中的计划职能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第一,设立可行的任务和目标,用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最大程度的满足市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城市规划的制定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它为未来城市多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城市经济指标等数据提供了参考标准;第三,得到相关法律通过后,城市规划就可以由城市规划部门进行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的详细规划,逐步将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第四,城市规划进入审批流程,经过相关部门逐级按照法定程序审批通过后,开始具备法律效力。计划职能在城市规划的职能地位是首要的,它决定未来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和方向。计划职能运行过程中,必须公共管理的力量,使各项计划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
2.2领导职能
在整个公共管理过程之中,城市规划始终负有领导职能,领导职能主要体现在规划协调、规划权利和规划引导三方面。规划协调,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规划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各种相关理论,充分尊重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它们的发展规律,通过各种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对城市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以实现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目标;规划权利是指各级规划主管部门依法采取各种手段(包括命令手段)、措施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土地使用等一系列城市建设进行组织、监督和指挥。通过规划权利来给社会主体提供公平、民主地参与城市公共管理的大环境中来;引导职能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有效的控制规范和引导机制,确保城市规划的目标贯彻到具体建设项目中。
2.3组织职能
公共视角下的组织职能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组织构成,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城市规划的的组织机构既包括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等官方的组织机构,同时还应包括建设投资主体和广大市民等。各组织机构应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应分工协作。在规划管理运行机制方面,我国远未达到良性运行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规划的行政干预过大和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和决策机制不完善,比如对于城市规划的有些决策,还停留在个别领导片面、轻率拍板的情况。在组织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种种问题使城市规划难以充分发挥。比如,单一政府行政管理和控制,其他机构难以发挥作用等。
2.4控制职能
由于事物的规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样城市规划也受限于领导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往往难以做到毫无纰漏,这就决定了有关部门必须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保城市规划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做到边做边改进,以上即为城市规划的控制智能。城市规划控制职能主要由控制规则制定、规划监督和规划执法等三方面工作组成。城市规划是政府行政管理法定职能中的一种,必须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为了使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必须制定和完善切实的规划控制规则体系。做到首先以法规建设为主,辅之科学的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和必要的行政规则,做到两手抓,使整个城市规划的控制工作有据可操,有法可依,有令可行。为了确保城市规划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城市规划监督,规划监督是城市规划控制职能的重要环节。规划监督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即依据“两证一书”制度,国家颁布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各类事实依据等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使城市规划具有公开性和合法性。另一类是对规划管理活动的监督,即通过内部自我监督和外部公共监督保障规划管理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在规划执法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公民的法制意识相对薄弱,为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城市建设良好有序等方面,必须运用有力度、具有一定震慑力的规划执法。
篇5
2.1GIS技术介绍。GIS技术是在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模拟、显示等具体操作。GIS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硬件设备、软件支持、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人员。基于这五大模块,GIS可实现如下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在保证数据采集的时空完备性与准确性的前提下,GIS可获取人工编码、数字化地图等数据,并实现采集过程的高效简便。2)数据储存功能。GIS可以将来源、属性等条件各不相同的数据储存在空间数据库中,并实现数据类型的合理划分,以便数据查询与分析。3)数据整理功能。一方面,GIS可以查询数据,并能在特定请求下再现数据信息;另一方面,其对数据的审查、纠错、格式化、转换等操作也是十分强大的。4)空间分析功能。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对数据进行地理操作和转换以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例如空间插值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GIS技术可与多种信息技术结合,如互联网技术、3S技术、VR技术等,其优良的使用性能与应用的灵活性对于城乡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而言是非常合适的。2.2城乡规划的理论介绍。城乡规划是各政府为实现该阶段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做到合理调控城乡资源、发展城乡建设、实现城乡和谐、保障公众利益而进行的统筹兼顾的具体计划。它主要包括两大工作,第一阶段是城乡规划编制,通过对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实现规划结果的可靠性与多样化;第二阶段是城乡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即完成对规划编制工作的严格落实与有效监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规模扩大与人口激增也对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系列要求只有转变传统的城乡规划方法才能满足,工作人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才能形成科学的城乡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更好地指导并进行城乡建设。
3系统的空间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运用了GIS技术,而GIS技术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城乡规划项目与地理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而这些因素的数据库数量很大且关系复杂,所以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对该系统而言至关重要。3.1空间数据库设计原则。3.1.1功能实现原则。数据库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功能:1)精准模拟功能。数据库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模拟实现真实情况中的信息联系,这个过程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作用:数据模型与设计质量。因此,在设计数据库时,设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设计需求与系统环境,充分利用良好的软件开发平台,以实现精准模拟功能。2)可接受功能。数据库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DBMS的特点,要建立起能够被DBMS所接受、支持的数据与处理模型。可以说可接受功能是数据库有效性与适用性的保障特点。3.1.2系统的管理设计原则。空间数据库具有大数据性、高复杂性等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可具体显示图形与数字信息,达到高效管理数据,因而数据库的设计需要做到以下管理原则:1)信息管理:数据库的设计覆盖面要广应包揽所有应用和管理的相关信息,且其反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必须要准确,一定要达到当地城乡规划的精度要求。此外,数据库中所储存的数据质量要高度保证,做好图形与属性数据间的合理匹配。2)数据分析管理:设计数据库时需确保储存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共享与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系统的可开发性提供拓展空间。3)用户界面管理:数据库应方便管理,数据可易于存取、查询、统计、分析、显示等。3.2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成。系统数据库由不同层次的规划图形数据和统计数据共同组成,可具体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种,例如城乡规划地形图及其层次划分的相关数据等均属于空间数据的范畴,而属性数据包括各种基础指标及其相关统计信息等。系统具体的层次表设计如表1所示:3.3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3.3.1数据集的创建。要求数据集由相同空间参考的要素组成,可用于存贮数据并对同范围内的不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数据库的创建过程包括以下三部分:数据库工作区的获得、空间参考的定义以及新要素数据集连接的建立。其创建可在ArcEngine环境下进行,可使用IWorkspace等软件进行空间属性的收集,并将其结果回馈至IFeatureDataset接口生成。3.3.2矢量数据入库。在本系统的设计中,矢量数据可大致划分为地形底图、路线、规划红线、管道地线、铁路、地块标注、规划区界限、河流湖泊等图层。一般情况下,一个矢量数据等同于一个作用要素,需被存放到工作区的数据库中。以ArcGIS平台为例,ArcCat⁃alog将矢量数据调整好后,可通过ShapefiletoGeoDatabase命令将矢量数据由shape格式转化为GeoDatabase格式并存储在ArcSDE相连接的空间数据库中。3.3.3栅格数据入库。栅格数据包括遥感影像、三位地形、地质图等多种数据。在ArcEngine平台下,栅格数据将按照RasterSDE模式入库,在此过程中,RasterWorkspaceFactory表征栅格工作区工作,而RasterWorkspace则是栅格工作区,RasterSDELoader主要实现栅格数据的入库操作。3.4空间数据库的具体设计。考虑到地理要素收集的开放性、一致性与标准性,本系统的数据模型选择了Geodatabase。该空间数据模型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实现实际环境与数据模型的关系建立。在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中,Geodatabase可依照层析划分将地理数据构造成数据对象,并表达要素之间空间关系,建立对象——关系模型,使行为、关系、属性等表征能力得以扩展,从而进一步扩展GIS技术的应用面。本系统采取由上至下的层次设计结构,地图上的任意要素均对应一条属性记录,且每个空间实体也对应着数据模型中的对象,继而实现图层与要素集合的对应,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4系统的功能性设计
4.1系统的开发环境。该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ArcGIS平台,该平台可运行在不同设备上,如服务器端、移动终端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该系统选择了ArcEngine嵌入式GIS组件工具库,可用于构建自定义GIS和制图软件,可支持多种开发环境并且实现跨平台部署。再次,本文选择了NETFramework技术,从而提供一个具备一致面向对象的、可消除脚本环境、具备更高安全性的代码执行环境。4.2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4.2.1图形编辑管理功能。该模块包括图形的输入、处理和图面整理修饰三大功能,图形输入主要是实现图像数据的导入,图形处理是根据实际环境与用户体验要求对图像进行调整与更新,而图面整理修饰则主要是达到美观的视觉目的。用户在使用图形编辑管理功能时,可以对图像数据进行导入、增加、删减、更新、调整、修改、转换等操作。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本系统采用了分幅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不同比例、不同格式的图像,更为方便快捷。4.2.2控制规划管理功能。控制规划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图层管理模块、属性查询模块、空间定位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空间分析模块、距离测量模块、地理位置选取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实现信息的查询以及分析。图层管理模块可用于相关图层信息的查看与管理,属性查询则是充分利用了空间信息的交互性与搜索功能,从而实现对城乡规划具体地理位置的分析;统计分析则可实现相关数据的统计与计算,空间分析可以对具体的城乡规划建设的具体用地实施缓冲区分析并计算出其影响半径;距离测量主要是完成图像上两点的长度量取,而地理位置选区功能主要是用于查找符合要求的地块。4.2.3电子批复功能。城乡规划建设的实施必定会伴随着多种文件许可的批示与指令,因此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批复功能十分重要。在该系统的设计中,电子批复模块主要负责意见书与许可证的批示业务,例如开发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发许可证等。电子批复功能可以GIS实现有机结合,进一步达到图像、文字、表格管理的高效性,进而实现图文办公的一体化发展。4.2.4用户交互功能。由于城乡规划需要面向大众进行展示,所以该系统的用户群体包括设计开发人员与城乡居民两大部分。基于上述需求,用户交互功能主要包括三大功能模块:透明公示模块、全景查看模块以及局部细查模块。透明公示模块主要是满足公众对城乡规划的基本了解需求,并依次为基础逐步利用信息平台实现城乡规划的高参与度与广面向性;全景查看模块主要通过城乡规划的平面图与结构总图以及各种数据指标,实现对城乡规划区的总体视图展示,从而使大众可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城乡规划的建设布局;局部细查模块更侧重于某一部分的细节处理,例如规划中某一地区的绿地建设,某一处的管道排线分布等。4.2.5辅助管理功能。辅助管理功能包括两大功能模块:辅助信息图的管理与服务器终端的管理。首先是辅助信息管理,主要可实现对信息图的操作,例如地理界限的划分、路线分区等;其次是对服务器终端的管理,可分为日志管理、权限管理、备份管理。日志管理可实现对用户每一操作流程的有效记录;权限管理是针对具备操作权限的使用者而言的,此模块可实现每一小项菜单的控制;备份管理可对数据生成相应的逻辑备份,以数据包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在必要时刻提供备份和数据的还原工具,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用户的体验感觉。
篇6
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划分标准,这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体系极不相称,导致区域内部发展不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造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和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定位趋同,城市间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16个中心城市中,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产业的有8个,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跳出城市自身,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
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从城市化的客观选择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许多建筑遮蔽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兴衰,但如今却被大型商场和高耸的塔楼逐步代替,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己的历史。西方很多城市政府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打好“环境牌”,彰显空间特征。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处于苏北平原的宿迁市,发挥华东净水、净土、净空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宿迁”的发展战略,以“西楚雄风、酒都花乡,河清湖秀、生态乐园”为区域生态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烟波水世界,绿色梦家园”,城市环境特色十分突出。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生产力布局
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规划应当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定位,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
篇7
回顾国际规划设计界发展的历史,建筑和景观曾经是相互分离的两大部分。过去,建筑凌驾于景观之上,支配着景观;如今,这种情况不复存在,甚至已截然相反。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今天,景观成为重要的因素,随着世界各国关注焦点的转变,生态环境问题已被优先考虑,这些都促使景观规划设计学进入了重要的中心舞台。虽然起初杰弗里·吉利柯是个建筑师,并且在学生时代最初也与其他建筑师一样得到了建筑学的严格训练与实践,但是在这场景观第一、生态第一的观念转变进程中,他是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界当之无愧的主帅。
2专业教育背景
本文着重在杰弗里·吉利柯作品的扼要分析介绍,并非个人传记。但是,对于许多问题的理解有赖于对于其生平的了解,因为,规划设计作品自身无法解释发生在杰弗里·吉利柯长达70年的规划设计生涯中的这样和那样的转变。对这样一个职业变迁的真正理解,不仅需要单纯的设计作品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对其设计动机的了解、痴迷以及兴趣。
杰弗里·吉利柯190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96年9月逝世。他最早的建筑经验源于建造其父母的住宅。在寄宿学校,他接受了古典而正统的教育。之后,他幸运地遇见了建筑师C.F.A.福塞(C.F.A.Voysey),被引导进入位于贝德福特(Bedford)广场的建筑联合学校,就读于建筑学专业。在那,杰弗里·吉利柯与其学友J.C.(约克)斯费尔德(J.C.(JOCK)Shepherd)合作,进行长达5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的研究,并出版了专著。那时,几乎没有关于该领域的权威著作。通常,只有建筑物被细心地记录下来,其他要素则被排除在外,与建筑邻近而不可分割的花园也不例外。因此,这一研究极大地影响了杰弗里·吉利柯后来事业的形成。
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研究激起了杰弗里·吉利柯对于景观园林设计哲学领域的好奇心。凭借其古典主义方面坚实的基础,他开始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这种将设计与哲学相联系的习惯,最初只是暂时的、尝试性的;后来得以确定和继续,最终贯穿其整个规划设计生涯。同时,这一习惯也扩展了其作品范围。
3专业实践的发展与追求
杰弗里·吉利柯的规划设计实践可以分为三大阶段:1927~1960年、1960~1980年、1980~1996年。
第一阶段从1927年获得建筑师从业资格开始,长达30年之久,极大地影响到杰弗里·吉利柯的整个规划设计生涯。其间,主要有三件事影响了杰弗里·吉利柯的规划设计。第一,当他还是学生时,获得一个机会,转向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这启发了他思考建筑物及其环境的整体关系;第二,在此后的一段时期,他留校任教达五年之久,学生们对于那个时代现代建筑的狂热追随以及对于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和尤里奇·门德尔松(ErichMendelsohn)作品的狂热崇拜深深地影响了他。这两种不同特征的影响使他既能深刻理解历史传统,又能跟上时代潮流。第三,在花园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他都得到了家具设计师高登·罗素(GordonRussell)友好的专业支持。
20世纪五十年代末,杰弗里·吉利柯在专业上已具备巩固的地位,1960年,他被委任领导首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师联合会。对于大多数规划设计师来说,这也许意味着整个职业生涯,然而,对于杰弗里·吉利柯来说,20世纪五十年代末所获得的成就只是一个开始。1960~1980年期间,其景观与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发生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深刻的变化。他改变了与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伙伴的合作关系,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加专一地应用自己所积累的知识技巧。这一单纯的转变对其设计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变得更加富有特色并极具个性。同时,也深化了其景观设计哲学思想,这可以从他作图的线条、构思以及完成的项目中看出。
与其设计哲学的追求一样,杰弗里·吉利柯不断发展的技巧也是注重实效的:设计形式的表达在不断地进化并得到提炼升华。出于对于现代主义运动的同情,早期的古典主义手法得到了修正;当后现代主义理论迷惑了许多出色的设计师之时,其“二元论”使他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期间具有巩固的地位。总之,他总能轻松自如地游离于现代世界与古典主义世界之间,对于二者驾轻就熟、胸有成竹。
杰弗里·吉利柯的景观规划设计作品,绝大部分属于环境设计。不管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生态方面的考虑总是占着主导地位。对于生存环境这一人类的根本资源,杰弗里·吉利柯认为,通过保护全球的环境来达到保存人类文明的目的是关键而核心的任务,其中,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在其名著《人类的景观造园》一书中(1975年,1986年、1992年),杰弗里·吉利柯写道:“今天,作为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在逐步展开的世界面貌表现出了集体性的物质主义而非规定的宗教性。在先进国家,个人在其所拥有的家园住区之中产生、演化、并形成其个人信仰。对他(她)存在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商业第一主义,并非战争、污染、噪音以及主要能源的消耗,甚至亦非断子绝孙的危险,而是由于鉴赏力的严重缺乏和历史上价值观念的相继解体毁灭所导致的盲目无知,而这种相辅相成的鉴赏力和价值观念正是那种单纯而伟大的理念的象征。”[1]
4杰弗里·吉利柯作品解读
对于杰弗里·吉利柯来说,设计与其环境背景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什么地方的项目,他总能探索出该地的场所精神,并将这一精神清晰地定义下来,从不脱离和歪曲事实。这样的案例在他最早的一些项目中就已有所体现,例如查达·乔治(CheddarGorge)或作为对照的迪奇雷(Ditchley)公园。在查达·乔治,基地本身所具有的戏剧化效果通过水平安排的建筑物得到突出,并通过水池的反射进一步强化;在迪奇雷公园,被赋予历史意义的长平全合适,使得整个建筑物成为后来加建的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图1)。又如在拉尼麦德(Runnymede),肯尼迪纪念碑被建造在到草地北坡的途中,要到达纪念碑,必须穿过自然林地,这是一条寓意深刻的“朝圣者之路”
之后,分析场所各方面的条件成了杰弗里·吉利柯工作的中心。在许多园林设计中,他首先将主体建筑安排在景观环境中,使之成为其中一员,而不是简单生硬地安放在环境中。在大约20个项目中都曾运用了长平台或长步道,其中也包括小尺度的平台。随着这一设计技巧的发展,它更多地浓缩了场所的历程。在拉尼麦德,它被设计成联系圣地和自我反省座位的一条线;在克罗伊斯特(Gloueester,1961年),长步道被改换成城市背景下的步行路线的形式,连结哈尔(High)街和花园;在莫丹拉(Modena,1980年),步道位于长水体的旁边;在心境园(1986年)中,它又变成一条水上游线,一条通过综合场所的主要游线。对此,迪奇雷公园的委托人提到:“无论怎样,平台是杰弗里·吉利柯的一项伟大成就。”
透过林荫道的狭长景观视轴(vista)是杰弗里·吉利柯景观设计的另一个主要词汇。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它们都被合乎逻辑地设置,与其余的景观要素相辅相成。在诺丁汉(Nottingham)大学(1955年),哈特威尔(Hartwell,1979年),布列斯卡(Brescia,1981年),圣保罗的沃登拜里(WaldenBury,1983年)和休特(shute,1987年)以及其他无数的项目中,这一特殊的景观被杰弗里·吉利柯创造或再创造。尤其在贝克汉姆·布鲁德(BuckenhamBroad,1977年),贝尼威尔·麦纳(BarnwellManor,1981年)和唐德克姆(Tudcombe,1989年)中,这一手法更为突出。在埃汶顿(Everton)中,许多技巧被有效地用于遮掩直接的视线,以使游人在经过此步道时能观赏道路两边的景色。
水是又一个使杰弗里·吉利柯着迷的景观元素。在许多项目中,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景观要素,例如休特(1970年)和莫丹拉(1980年)等。同时,水也常常作为一种现状特征被加以开发利用,例如撒顿场所(SuttonPlace)(1980年)和心境园(1986年)等。在撒顿场所中,水如瀑布般泻下;休特项目则充分开发具有视听双重感受的涓涓细流;在为迪奇雷(图1)等所做的规划中,杰弗里·吉利柯特别增加了泉水,以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水的表现形式。
为了增强上述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许多辅助设计要素被或者联合、或者单独地使用。这些辅助设计要素的范围从凉亭、坐凳到棚架、雕塑、水缸,到装饰性的花瓶、篮子等等。它们被有计划地、有效地应用在许多项目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许多要素还被确立为花园设计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然而,即使这样,杰弗里·吉利柯一直十分谨慎、节俭地应用它们,以求获得高质量的景观环境效果。
在杰弗里·吉利柯的作品中很难找到精彩的植被规划。仅仅在三个案例中,植被规划被证实是成功的:克里汶顿(Cliveden),埃汶顿和撒顿场所。实际上,前者是由他的妻子苏珊·吉利柯(SusanJellicoe)设计的;后两者则是由海利·斯莱福(HilaryShrive)设计的。杰弗里·吉利柯只是与他们共同商榷设计方案。事实上,杰弗里·吉利柯是第一位敢于承认自己不是种植设计师的景观规划设计师。
从以上可以看出,杰弗里·吉利柯作品的尺度涵盖极广,从小规模的城市花园到大面积的游憩综合场所。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这些作品的共同要素呢?首先,在理性分析方面是考虑人性的尺度。其次,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关注人类的天性。杰弗里·吉利柯认为,下意识的心理活动在领悟、感受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将依此行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二是人类群体共有的。在创造力面前,这是一种十分谦逊的态度,至今,只有他认真并坚定地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思考研究这一规划设计界的根本问题。
杰弗里·吉利柯还是第一位声称自己是现代主义者的设计师。如果说他是现代主义者,那么其现代主义是不受特定时间影响并且更加专业化的。对于新事物,他总是以一种不断考察的态度对待它们。在每个项目中,出于灵感的需要,他总是涉猎得更加遥远、更为广泛。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出自对于文艺复兴艺术的热爱,杰弗里·吉利柯成了一位热衷于评价现代绘画和雕塑的人,特别是对于保罗·克利(PaulKlee)、马列维奇(Malevich)、康达斯基(Kandinsky)、毕加索(Picasso)、亨利·摩尔(HerryMoore)和安东尼·卡罗(ArthonyCaro)的作品。其更多的设计灵感还来自于广泛的文化方面的积累,尤其是20世纪的各种哲学思潮。对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他也兴趣盎然、长久不衰,这启发了他关于景观布局结构的概念。
5代表性作品简介
杰弗里·吉利柯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创作于1980年至1996年期间,包括:撒顿场所,莫丹拉市民公园(Modena),心境园(第一期、第二期)和休特住宅花园(见彩图),此外,还有曾被提议但未实现的特尔尼公园(1989年)以及为开罗所做的设计(1992年)。
5.1撒顿场所
撒顿场所的对称式布局形成于1526年左右文艺复兴初期的修建和1905年的扩建。现在的景观始建于1980年,是对创造力、生命和志向抱负的巧妙隐喻,其中东墙花园(EastWalledGarden)则展现了天堂乐园与圣地园。从这一作品可以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对杰弗里·吉利柯的深刻影响,撒顿场所花园与干布瑞尔别墅同样表达了其个人头脑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5.2莫丹拉市民公园
莫丹拉市民公园和撒顿场所一样,结构上是古典主义的,但是二者的目标不同。表面上,如同任何一个市镇公园一样,莫丹拉市民公园为集体性的都市社会提供娱乐和休闲;实际上,它意在打开基于尊严之上的潜意识的窗口,表达当今人类社会与古典主义世界的联系,从而强化旧城中心区的价值。这一作品体现了作者广泛的文化方面的积累。正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开阔的视野和对于人文主义的热爱启发了这一设计。
5.3心境园
心境园1985年立项,位于得克萨斯州卡尔文斯顿的不宜居住的墨西哥湾海岸。在这一著名的景观设计中,诸文明被组织在一起,各类植物被精心培育,并与其花园的多样形态结合为一体。富有教育意味的校园和玻璃房,架在沼泽之上的步行小径和苗圃,以及通过步行或乘船穿越伊甸园和激动人心的诸文明世界……,在游览过程中,你将发现,宇宙之中诸文明的存在方式是多么的脆弱而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苗圃被指北针从稳定的古典主义摆向了不稳定的浪漫主义;充满敌意的海神波塞冬(Poseidon)和友善的谷物女神黛麦特(Demeter)的巨大头颅从外太空越过保护墙注视着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奇特的、充满希望的、美丽的产物,那样的踌躇而迷茫。
5.4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庭院(AtlantaHistoricalSociety''''sGardens)
1992年设计的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庭院景观,体现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Heraclitus)提出的观点:“下意识与意识相互协调”的论点。这是一种崭新的、涉及西方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思想。
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庭院的场地(33英亩)长满了本地生的树木,被深壑与河谷一分为二。北半部为斯旺住宅占用,其宏伟的意大利风格宅邸和庭园始建于1927年,当时该城市的社会历史景观方才开始。南半部有两个现代博物馆,附带一个停车场和村庄。对景观设计师来说,如何将这些分离的元素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恢弘的理念——一个穿越历史的景观城市,这是设计的难点。常规的几何式的古典主义方法强调中央景物,不论对场地还是设计意图均不合适。通常的英国浪漫主义景观设计方法是用一条假设的河流统一整体,这在统一诸景观要素方面是可行的,但同样与该计划的真正意图不符。
故而,受赫拉克利特的启示,杰弗里·吉利柯产生“穿越时空的宇宙的运动”这一设计概念。基于这种能力,借助于这种能力,人类的潜意识能如河流一般在脑海中记录下经历过的事物。为了创造自身运动的感觉,一连串的体验被组织成一个整体,如同一曲交响乐。路径则被刻意设计成不抢不显,往往掩蔽在树丛之中很难寻觅。为了与设计概念协调,避免有交叉路口。整个路径方案,其原理如同一个圆,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起点,又重新开始。
顺着小路,生命的起源是巨大台地台阶前的狩猎场。从这里,穿过一片昔日是印第安人居住地的树林,到达一个建于1830年的白人村庄。向下走,从一座木桥上跨越小溪,爬上通往十字路口下方那个象征着1863年城市消亡的洞穴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新亚特兰大。穿过一个又一个棚架下的花园以及一个维多利亚式的游艺室后,进入斯旺住宅花园和充满亚特兰大狂欢喜庆的气氛之中。参观过这些敬献给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辉煌礼物,沿着那条有着水池、喷泉、绿荫穹架以及斯旺宅邸特有景观的小路前行,不知不觉中就徜徉在一个温馨的中世纪室内花园之中了。再穿过一条疑惑重重的山谷,就能战战兢兢地攀上一个大台地,见到一片赫拉克利特的小树林。这样的景观感受让人不禁想起一句常言:“万事流转,永无止息。”
6结语
“一开始你用正常的方式准备进行一个设计,你会发现这种设计索然无味;然后,你将设计图纸放在一段距离之外,并且最好将其上下颠倒……,……你逐渐意识到它为你建议出一种与原设计方案完全不同的但又十分友好的设计思想雏形。”
“按照C.J.休(C.J.Jung)的理论,现在我们拥有两个截然不同并且相互分离的世界——意识世界和下意识世界。二者对抗时,我们处于混沌状态;二者分开时,我们不受影响;然而,当二者协调时,那就是艺术”。“如果可以,别告诉任何人,因为这种感觉是从一个下意识到另一个下意识的启示,并且会被理智破坏。”
“所有的艺术都出自于下意识”。“虚构的不可见世界的理论在原本一片空白的迪奇雷公园的多样的形式中得以效法;在30年后的同一家族的休特住宅设计中,这一理论成为我设计的关键。”
“我要最深切的感谢我的业主们,他们的理解、鼓励和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图纸是向项目委托人介绍规划设计的媒介。建筑是静止的,但是在景观设计中就连所运用的材料也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同时,接替原先业主的新业主的品味和要求也是变化的。我的思想的真谛都在这些独一无二的设计图中。”
“我们的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现在,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景观设计是各类艺术当中一门最为综合的艺术。这样一种认识基于三重理由:(1)在生物圈中,现存微妙的自然平衡秩序以及地球的保护层,正在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而且,似乎只有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才能恢复这种平衡,以保证生存。(2)在这些努力当中,首先需要的是诉诸生态,这些生态系统无非都是可持续存在的有效的动物状态的回归。(3)由于人类自己就是从这样的充满生机的动物状态进化过来的,所以人类所创造的环境,实际上,也就是他的抽象观念在自然界中的具体体现。第一重理由在人类的生物学层次上,引发了一种直觉的要求,并且由此导致了"绿色革命",这就像1972年在关于人类环境问题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所描述的那样;第二重理由鼓励着专家们进行综合的生态规划;而第三重理由正在以历史上从来没有构想过的尺度和规模,推动着景观艺术的发展”[1]。
杰出的景观园林作品首先来源于深刻杰出的思想,在初步了解了杰弗里·吉利柯作品及其专业生涯之后,对于杰弗里·吉利柯以上的思考言论,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将景观与园林规划设计视为艺术,从艺术创作的理论、方法、途径寻求景观园林设计的独特风格,眼光面向古今东西,目标瞄准全世界景观园林事业的发展,实践行动具体落实在亲手绘制的设计图纸上,孜孜不倦,勤奋一生,这就是杰弗里·吉利柯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及其专业生涯的缩影。
篇8
为建设现代住区,在规划设计上应逐步做到:
1、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三是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2、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近年已有不少住区做好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不但住区要表现特色,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如深圳一个名为"四季花城"的小区,就按不同季节花卉布置院落,并以花命名。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筑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住区、住宅越多,必然是居住质量越高、居住环境越好,城市景观越美。
3、努力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
4、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现代、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有的住区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在无山无水的市中心地段造出宛如天然的蜿蜒弯曲流动的溪涧水景,住宅建在种满灌木、花卉的"山溪"、"山丘"旁边,使居民在闹市"推窗见景"地享受到自然气息和生态美景。
5、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二、现代住区的住宅建筑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代风尚的影响,住宅的设计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当前,住宅正在从安置型向实用型、舒适型发展。从实际调查看到,各个时期建成的住宅都有品位高低之分。
1、增强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
一是居住功能多元化,二是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三是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四是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五是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六是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2、住宅设计要以市场为导向。
居住潮流、住宅市场常有变化。在改革开放前很多住宅单元不设计起居厅(尤其在北方城市),后来又流行"三大一小"设计(大厅、大厨、大卫、小卧室),目前又在不少地方出现大卧室和特大起居厅(超过30平方米)的设计,出现大卧室和大卫生间的设计。增大客厅面积有方便亲属聚会、朋友交往的需要,还可表现住宅主人的身份。增大卧室和卫生间的面积,是人们已感到这两处是最让人能舒适享受的居住空间。
这一切都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起的住宅设计趋向。而在各个时段、各个城市、城市内的不同区域,人们对住宅及其功能的挑选也是有变化的,这就是市场变化,设计师必须及时地、敏锐地掌握(最好能预测)它的变化,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住宅。
3、住宅设计要讲究文化性、艺术性
文化性、艺术性最能反映住宅和住区的品位。住宅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应力求美观、高雅、和谐、明快、简洁,营造高尚的视觉环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反映深刻的文化内涵、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外地的、外国的住宅设计可借鉴,但不宜照搬。成功的做法是,通过汲取其精华,发扬本身的长处,创出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高雅作品。
4、住宅建筑应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
建筑立面不强求一致,有的显现浪漫情调,给人新潮之感。有的以清雅色彩、质朴形象,表现另一种风格。有的突出典雅端庄形象,使造型表现高贵。
5、建筑设计应显现人的中心地位,现代性和实用性。
住宅内部平面布局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不让人屈就于建筑,成为建筑的附属。而是符合人的生活活动规律,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住宅的动静功能分区已得到较多的体现,把工人房、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集中布置,与静区卧室、书房、化妆间,以及半静区客厅形成三个互相干扰相对较小的分区布局,显得比较合理、适用。主卧室的设计变化已从过去主要考虑用于睡眠,延伸到休息、核妆、看书......。主卧面积加大到12平方米以上,豪华型住宅超过20平方米;配舒适、多功能卫生间、化妆间和主卧阳台;与书房相连,便于工作、学习、电脑操作。
起居厅是家属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以方正、宽敞、明亮较佳。尤其要处理好厅内交通,防止出现交通面积过大、房门过多,影响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厅具有足够的少受干扰、相对稳定的空间。
住宅次空间的功能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厨房与餐厅相邻,构成餐饮空间。有的设计开放式厨房,使餐饮空间更觉宽敞。
卫生间的功能不单是洗脸和大小便,沐浴功能(卫生间内设沐浴小空间)、化汝功能应得到重视。但淋浴区与便溺区应隔开。主卫生间更宜适当增大面积,有的还设按摩浴缸,有的与衣帽间相连,力求舒适。储物空间也在不少住宅单元中有了位置。
阳台在住宅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直接接触室外空气、阳光之处,应尽量发挥它的绿化、休息、观景、乘凉、健身等多个功能(相邻厨房的工作阳台还有助厨工作功能),面积不要过小。有条件者,还可设计大面积阳台、多个阳台,以至面积比阳台大得多的无顶盖的露台,使之成为空中饺诵ㄔ埃萌俗〉酶狻?
户型设计、室内布局要尽可能满足住户的景观需要,将室内景观向室外延伸,让住户更多地亲近自然。因此,窗户要加大(有的住宅把窗的横向尺寸加到八九十厘米宽),窗台要降低,还可设计弧形窗、落地窗、转角窗、宽角度窗,让住户对室外景观一览无遗。但窗户加大后,夏天室内温度高,能源消耗也高。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居住功能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信息网络发展后,在住宅内办公也会多起来。健身的需要也比过去大得多。因此,在住宅单元内除了最基本的厅、房、厨、卫等空间外,适当设置书房、工作间(电脑室)、健身房或健身阳台、露台、化妆间、衣帽间、贮藏室、门厅......,已成为住宅新的功能空间。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单元面积作基础,一般实用型、中小型住宅单元难以办得到。
6、住宅的层数构成应结合城市实际合理确定。
住宅层数的构成应从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建筑空间,保证环境良好的原则出发,合理地科学地规划。一般来说,小城市和镇的住区应以多层、低层住宅占绝大多数,适当建一些中高层;大、中城内住区应是多层、低层、中高层住宅相结合,适当建一些高层;特大城市郊区住宅小区应以多层、中高层住宅为主,适当建一些高层;特大城市中心区还可以适当建一些超高层。别墅小区应适当控制。七层及七层以上的楼房均应设置电梯。各类住宅区都应将住宅空积率、建筑密度控制在符合规定,并保证能有良好居住环境、能有足够的绿化面积、能相应兴建配套设施的原则上。绝不应为了经济收益,牺牲环境,影响环境,盲目增加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三、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
篇9
1.1项目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综合性
1.1.1社会因素复杂
水库淹没范围广,移民数量一般较大。由于水库一般建在偏远山区,因而移民不仅大多贫穷落后,而且还有可能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由于山区空间地域条件限制,当地移民安置容量有限,很难全部在当地就地安置。若需远迁,又涉及文化、经济、社区组织、风俗、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心理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整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水利项目能否顺利建设,能否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更涉及当地社会能否安定、经济能否发展,移民生产生活能否恢复与发展的大问题。稍有不慎,还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1.1.2环境影响深远
水库淹没肯定会给当地气候、动物、植物、地质等生态环境系统带来难以避免且久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的移民重新建设活动也会给移民安置区周边环境带来诸多影响。相对而言,移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部分可控制可调节的。因此,做好移民规划中的环保影响评价和保护措施优化,追求良好的环境效益也是事关久远的重要目标。
1.1.3经济因素制约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是有限的,移民经费不会十分宽裕,要解决移民生产恢复与发展,脱贫致富,并可持续发展,必须就移民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优化与评价。
从上述目标分析可见,移民规划中环境容量利用恰当、环保措施得力将有利于移民的经济恢复与发展。经济发展了,移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自然提高,如果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移民的心态自然平和向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容易沟通,社会就容易趋于稳定。因此,这些目标是相关的和统一的。与此同时,这些目标之间也存在矛盾。实现移民安置方案的环境、经济、社会等单目标最大化与多目标综合最优化是不可能协调一致的。不同的目标要求,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目标的实现,就必然影响其他方面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必然会有不同的安置方案。例如,过分强调移民环境容量与环保,就近安置移民的数量就会减少,外迁安置的移民数量就要增加,这不仅加大移民资金投入,更会增加外迁移民安置及其与安置地社区整合的难度。由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目标追求对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存在矛盾是客观存在和无法回避的,因此,在需要对移民规划进行多目标多层次方案综合评价,选择各种目标可以统筹兼顾、资源配置尽可能合理的方案,以实现移民安置综合目标的最优化。
1.2系统的层次性与综合性
移民规划方案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根据移民安置任务和移民安置区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环保要求以及移民资金等客观条件制定的总体移民规划方案,是第一层次的方案系统;在总体方案之下,可能又分本组安置、本村外组安置、本乡外村安置、本县外乡安置、本市外县安置、本省外市安置、出省安置等安置方案组合等第二层次方案系统;然后分转型农业安置、企业安置、第三产业安置为主等方案。各层次的方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由与其相关的系统环境和其他因素密切相关。系统之间是有层次性的,而且系统与系统的界限是相对的,随人们研究的范围和角度而确定。当我们研究移民规划总体方案时,只强调子方案与整体方案间的线性因果关系,而忽视了子方案与其系统环境的联系既有线性又有非线性、非定量的关系就不能确保子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尽管各级方案所处层次不同,内部各异,但又存在有机联系,不能彼此割裂与排斥。因此要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总体目标的综合评价才能实现总体优化的目的。
2水库移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
2.1经验型综合评价方法
移民规划的最后决策,以往多在专家论证基础上由领导者决策,如果领导者水平、经验以及对项目情况的了解深度不够,往往出现偏差,并给移民生产生活恢复和社会安定带来诸多问题。随着科学决策的提倡,单纯经验型决策的做法日趋消失。
2.2计算型综合评价方法的一般程序
2.2.1确定综合评价目标
移民规划综合评价目标侧重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如何细化与要求,则要兼顾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经反复比较、权衡利弊后确定。尽可能避免选择定位不当导致评价的失败。
2.2.2确定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涉及实现各评价目标的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主要有移民资金及年度分配;移民人数及其地域、民族、职业、生活状况、文化技能等;可供后迁的环境容量、可供外迁的地域与条件;移民政策与安置标准……等,必须把握主要因素,确定适当范围,既要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又避免太大的工作量。
2.2.3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指标的设立不仅与移民规划的目标、特点、类型、规模有关,而且与子目标所处的层次有关,与视角与侧重点有关。指标的设立主要遵循下列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移民规划项目的综合目标,其主要指标既要反映直接效果,又要反映间接效果,确保综合评价的全面性与可信度。
(2)可测性原则。指标含义明确,所需的数据资料便于收集、计算简便、便于掌握。
(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使用原则。运用定量指标计算,使评价具有客观性,采用定性指标,可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兼顾使用,能使评价结果趋于合理正确。
(4)可比性原则。指标的趋势相同,有可比性。
(5)层次性原则。有利于指标权重的分配,便于确立移民方案和综合效果。
指标体系建立后,以过去的实际经验为依据,对可量化指标制定出能被评估专家和决策者接受的具体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对环境优化、社会稳定难以量化的指标等可作定性描述或同尺度的分级,以利测算。
2.2.4确定指标的权重
各种分项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为了正确地反映各分项指标对整体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通常通过加权予以修正。因而客观而正确的确定加权系数成为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通过选准专家、妥善而正确地搜集和处理专家意见才能得以实现。
2.2.5选择合适的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经常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何最优,尚需不断探索与改进。
应注意的是,上述各项程序包括预测、分析、评定、计算、模拟、综合等工作,它们是要交叉和反复进行的。
3移民规划综合评价模型
可根据项目情况选用以下模型:
3.1通用评价模型
3.1.1影响移民规划方案的因素分析
在移民规划方案选择的综合评价中,主要考虑如下客观因素:工程移民投资额及年度分配计划,移民人数、户数与地域分布,移民的民族状况、经济状况、文化与技能状况,库区洪水线以上可开发地域面积与分布,当地自然条件与物产特产状况,周边地区经济状况与交通状况,以及国家提供的扶持措施与优惠政策等客观因素,与此同时,还要考虑移民的意愿,当地政府或组织的要求,移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人们主观方面的因素,由于这许多主客观因素都是各移民方案能否成立的条件和背景,脱开或背离这些条件和背景,移民方案就无法成立,也就谈不上移民方案的优劣评判了。因此对影响因的分析必须全面、细致、准确,必须主次分明。
3.1.2因素的分类
全部因素可分为决定性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三种类型。
决定性因素是指哪怕其他因素或条件再好,只要这些决定性因素不能满足,那么相对应的规划方案就不能成立。例如移民投资总额、移民安置量等,都是决定因素,在任何规划方案中都必须在确保满足决定性因素的前题下才能对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与选择。
客观因素是指通过规划方案预期的数据资料计算的定量因素,它是不随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而变化的因素,如环境容量,工农业产值等。
主观因素是指那些不能通过数据资料计算而得到,只能通过评价人员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类似项目的经验和主观理解所做出的定性描述的因素,如生活质量,社会安定等。
3.1.3模型的建立
该模型是将上述三种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单一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无量纲的指标。
其中客观因素无量纲指标与权重均需通过专家咨询确定。
移民安置规划通用模型计算过程图
按各项移民方案的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分值高者即为相对优秀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再由评价专家或决策者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整体性能最优的方案,经批准后付之实施。
3.2层次—熵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
用层次分析法决定各指标的模拟权重,利用决策矩阵提供信息,进一步用多目标决策中熵技术修正决策者先验决定的优先权重,再确定最优方案。
本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这些因素的成对比较,可以得到各因素在层次中的相对重要性。在综合人的判断以决定各因素相对重要的总顺序后,可以计算得到权向量、特征根和一般性指标等,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根据移民规划综合评价的特点和要求,经过分析、筛选,可以提出一个类似下列可供参考的层次结构体系。
各层次指标体系中有可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对可量化指标可通过发展预测模型等方法分析计算得到,对非量化指标,则需通过德尔菲法、请咨询专家对规划方案和影响因素进行分级或打分求得。
纵观以上两种综合评价模型可见,虽然在实际评价中均有一定工作量,但其指导思想是正确可行的,经过实践可通过抓主去次的方法尽可能优化程序,提高效率。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探索其他更好的综合评价方法或模型,使规划综合评价的成果更加科学,以便在特定条件下,能够选择一个相对最优的移民方案,为移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更好的持续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宗法,施国庆.水库移民生产发展规划理论探讨[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6.
篇10
1.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的原则。建立在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当前国际水资源政策的核心。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目标是:保障水安全;利用单位水量生产更多的食物和产品;保护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
2.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原则。
水资源供给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资源化和海水淡化等;水资源需求既包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人类生活与生产必须的水资源,也包括保持水环境自净能力的环境用水和保持生态平衡必须的生态用水。由于西北地区特殊的资源与生态条件,在西北地区水资源规划中应该把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原则。要依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分期开发的方案。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支撑和保障条件。西部大开发既要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西部地区流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带动作用;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制约作用,对现状经济结构要依据水资源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并坚持厉行节水。在西部开发中新的经济结构要量水而行,以水定供,以供定需
4.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既防止水对人的伤害,也要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西北特殊的绿洲型经济模式,决定了人类活动空间对水资源的依存关系,水资源循环与转化关系的改变意味着现有绿洲的丧失。楼兰古国的消失、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湮灭,都是水资源过度利用、水环境破坏的直接后果。现在地中海地区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既要满足经济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不考虑环境与生态用水就是人类对水的侵害,就是用子孙水
二、西北地区水资源规划应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1.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和时程变化规律。西北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3,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14,多年平均降水量250毫米,水面蒸发量高达1000~2800毫米。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折合径流深不足150毫米的天然生态不平衡地区。美国开发西部100多年来,在拉斯维加斯、凤凰城、图森这样的城市地区建一些集中的居民点,是在居民点上维持人工生态,而不是改变整个荒漠地区的生态。
2.审慎研究水资源的质量变化。河流上游用水增加,下游水量就减少,水体的矿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虽然西北地区污水排放总量不大,但水体环境容量有限,几乎没有自净的能力,污染河长已达评价河长的27.8%。在西北开发中应充分考虑水体环境容量和河流自净能力不足的特征,严格禁止上马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篇11
一是各分区的水资源量。水资源量是可利用水量和可分配水量的基础,应借助本次水资源评价的机会,将这一基础工作扎实、扎牢。
二是各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各分区的供、用水等开发利用现状情况,是制定该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的重要依据,在规划的第一阶段必须做细,为后面的规划工作打好基础。
2、以合理配置水资源,缓解省际水事矛盾为中心任务
目前,《漳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漳河侯壁、匡门口至观台河段治理规划》做为重要依据,在漳河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二者没有充分考虑流域内水资源情势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其水资源配置方案也不完善(主要考虑了下游河南、河北两省),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规划应全面考虑上述情况,以合理配置省际间水资源,有效缓解省际水事矛盾,特别是保证规划区下游沿河村庄生产生活用水为中心任务,实现漳河上游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规划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协调工作
首先协调好晋、冀、豫三省对规划的认识。晋、冀、豫三省均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漳河上游水资源规划很有必要。但对规划的开展,山西认为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而河南、河北则认为应尊重历史,考虑下游生产、生活需水的同时,兼顾下游的生态用水需求;这无疑增加了规划的难度和协调的工作量。规划应在坚持公开、公正,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协调好三省的认识,以利于规划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协调好几个技术问题。一是与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本规划是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专项规划,规划区是流域综合规划规划区的一部分,应与流域综合规划相互协调配合,基础资料共享互补,规划数据相互衔接。特别是对六大灌区和邯郸、安阳两城市的考虑应与流域综合规划相协调。二是考虑南水北调的影响。规划应充分考虑南水北调工程对本规划区及其供水区域的影响,结合本规划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对规划区及其供水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三是为保证规划的合理、可行,应对规划中的一些关键指标,如灌溉定额、生活及工业用水定额等,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采用的标准或原则。
4、处理好与“国发[1989]42号文”的关系
1989年,国务院以国发[1989]42号文批复了《漳河水量分配方案》,使之成为漳河上游冀、豫两省分水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应处理好冀、豫两省用水与“42号文”有关规定的关系,并从整个漳河上游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对“42号文”进行补充和完善。
5、规划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规划区存在跨省及省际边界河流且水事矛盾多发,这就要求规划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从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各方关系,制定具体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措施,以利于规划的实施。
6、重视水市场理论在管理中的作用
2001年和2002年漳河上游两次跨省调水的成功实践,为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本规划应重视两次调水过程中,水市场理论在水资源合理配置、预防水事纠纷等方面的作用,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管理措施,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7、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漳河上游规划区内已建大中型水库100余座,另有大量引提水工程,这为规划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有利的硬件条件。若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水库之间及地表与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则将对漳河上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充分利用洪水资源,缓解下游用水紧张局面,预防和缓解水事纠纷发挥重要作用。
篇12
竹子公园的总体布局应运用形式美规律处理景区、园林景点和风景透视线的布局结构和相互关系,使景区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上海万竹园规划有“竹与生活展示区”、“竹与名人展示区”、“竹品种展示区”、“竹与文化展示区”和“竹与民族展示区”等五大景区,各个景区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并且相互呼应衬托,从各个侧面体现了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了充分展示园林景点的静观和动观效果,景点的布设既要注意提供游人驻足留憩细细欣赏的观赏点,也要善于运用风景透视线来联络组织各个景点。筠石苑规划有十处景点,即“清凉罨秀”、“友贤山馆”、“江南竹韵”、“斑竹麓”、“竹深荷净”、“松筠间”、“翠池”、“绿筠轩”、“湘水神‘和”筠峡“。游人沿着竹径通幽的导游路线前进,感到景色时隐时现、时远时近、时俯视时仰望,不断变化,层层展开,产生一幅幅有节奏的连续风景画面。收到步移景异的动观效果。
2、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如筠石苑中游憩建筑的占地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公园设计规范》中同面积专类植物园的6%。园林建筑的位置、进行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都应符合竹子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能够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统一协调。竹子公园不论地处何方,都给人以身处南国竹乡的感觉,为进一步强化这种情趣,一般采取南方风格的建筑形式,或用竹材作为园林建筑的主要材料。南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多为青瓦粉墙,褐色门窗,不施彩画,体量较小,布局灵活,显得玲珑清雅,与竹林景观融洽和谐,营造出南国竹乡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为突出竹文化主题,建筑装修材料亦应多采用竹制品精心设计,如墙饰、灯具。门心板、落地花罩、漏窗花纹等都在传统作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栏杆、驳岸、台阶等构筑物亦做成仿竹竿形。获得既与环境相呼应、又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在此基础上,设计者还应借助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通过景名,匾额、楹联等形式着力渲染、弘扬竹文化,营造定出富于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3、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
3.1适地适竹,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
竹子公园的种植设计应按公园总体布局的要求,合理运用种种观赏竹的形式美要素,充分考虑与山石、水体、建筑和其它植物的和谐统一,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裥环境。同时,竹子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竹子的生态习性。竹子大多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要求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12~22℃,1月份平均温度-5~10℃以上,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65~82%,性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酸性土。亦有部分竹种具有特殊习性,如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等耐荫性相对较强;黄槽竹、早竹、金镶玉竹等可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北京露地过冬;刚竹、淡竹等可生长于微碱性的瘠薄土壤……在气候不太适宜的地区应用竹子,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且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能采用喷灌则效果最佳。
3.2师法自然,营造竹子景观
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竹林群落是竹子造景的艺术创作源泉,竹子公园应师法自然,种植设计以竹林为主要配置方式,竹林景观在城市公园中宜与草坪结合,形成竹林草坪,营造清静幽深的园林植物空间。竹林草坪如能结合微地形和溪涧曲水、自然山石驳岸,则更添城市山林、返朴归真之野趣。竹林中开辟小径亦是竹林景观设计的常用作法,古典园林的竹里通幽艺术手法在安静休息区依然适用,参照公园游人容量,竹径的宽度应在0.9-2.0m之间,为营造含蓄深邃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力求变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如果竹径较长,可在中间开辟若干开敞空间,奥旷交替,以避免产生单调的感觉,同时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以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竹径的铺装如能取古人竹子绘画的笑意,拼成竹子图形,则进一步促进了园林创作意境的延伸。
3.3寓情于景,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竹子景观
竹子作为配景,与建筑、山石、水体、其它植物等造园要素的配置要相互因借、扬长避短。竹子与园林建筑配置时,应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表现出来。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江南园林常用的有孝顺竹(ambusamultiplex)、紫竹(Phllostachysnigra)、斑竹(Phllostachysbambusoides)等等。倘若园林建筑的抱角、蹲配等置石相结合,缓解、软化墙角廊隅的生硬线条,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同时注意加强建筑的基础种植,一般选用小型丛生竹作矮绿篱,如凤尾竹(Bambusamultiplex)、菲白竹(Arundinariaargenteostriata)、铺地竹(Arundinariafortunei)、阔叶竹(IndocalamusIatifolius)、矢竹(Pseudosasajaponica)、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等等。
假山石和雕塑一般以表现山石的形态和质感为主,可用竹作背景,以突出主景,亦可用地被衬托雕塑的线条和质感。水体的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对于溪涧曲水的自然式山石驳岸,宜配置小型丛生竹,如箬竹、阔叶箬竹、大明竹(Arundinariagramineus)等等,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协调统一,同时竹与石的色彩、线条、质感对比大大丰富了驳岸的装饰效果。对于大面积水体的缓坡驳岸,适宜配置大中型竹林景观,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动静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
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主要适用于小型园林空间,如盆景园等各种“园中园”,此类园林空间一般采用自然式布局,粉墙青瓦,花街铺地,建筑风格朴素淡雅。在服从空间环境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借鉴“粉墙竹影”、“移竹当窗”、“竹石小品”等造景手法,竹子景观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简远、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
竹子公园因竹成景,以竹为主,追求清静幽雅的园林创作意境。在服从公园竹子景观总体布局的条件下,竹子亦可与其它植物配置组景。古典园林竹子造景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配置模式,如“三益之友”、“岁寒三友”、“四君子”等等,奇松、古梅在竹子公园不可缺少,亦可制作成花台或大盆景形式。南京情侣园一片竹林边几株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富于诗情画意,营造出宁静幽远的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外师造化,内法心源”,现代园林竹子造景更应师法自然,竹子公园除应保留原址的古树名木外,竹林景观应形成人工栽培群落,尤其选择观花或观果类下植被,如毛竹林下可配置杜鹃、油茶、柃木、紫金牛、珍珠莲、新木姜子等等。
4、小结
4.1竹子公园的总体规划应强调突出竹文化氛围。
竹子公园的地形改造要师法自然,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微地形竹林景观为特色。竹子公园的景区、景点布局要充分挖掘竹子造景的人文景观资源……园林建筑宜少而精年,最好选用竹子作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应体现朴素、淡雅的南方建筑风格,以营造出体现南国竹林风光的园林空间。
4.2竹子地被和竹子绿篱在竹子公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篇13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1)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农业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在欧洲关于伊甸园的神话描述中,便记录下了人们对于梦想与神秘的极乐世界的向往,而这个极乐世界是与外界分离的安全性很好的空间,里面种植了奇花异果。在古埃及和中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花园里不仅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和蔬菜,而且还有枝头挂满果实的果树,以供贵族们观赏食用。在这一时期,园林中也相继出现了葡萄园、桔园、蔬菜园、稻田、药圃等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园中园。在16世纪以后的二、三百年里“农业景观是漂亮的”这一思想逐渐盛行。到最近100年里,伴随教育和休闲活动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景观的欣赏逐渐为各阶层所接受。这样的理念,既景观可以同时具有观赏性和生产性,启迪了许多西方的景观设计。如今天的英国东茂林生态园利用各类果树为植物造景材料,大大丰富了园区景观,并为旅游者提供了果品观光、采摘等其它城市公园所不能开展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农业旅游,然而,这时观光农业并为被正式提出,仅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对于农田景观的欣赏观看,代之相继出现了据有观光职能的观光农园,农业观光游逐渐成为其休闲生活的趋势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大,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的性质向度假操作等功能扩展,目前一些国家又出现了观光农园经营的高级形式,即农场主将农园分片租给个人家庭或小团体,假日里让他们享用。如德国城市郊区设有“市民农园”,规模不大(一般2公顷,分成40-50个单元),出租给城市居民,具有多功能性,可从事家庭农艺,种菜,花卉,果树,达到生产乐趣,回归自然,休闲体验的需求。
1982年由欧洲15个国家共同在芬兰举行了以农场观光为主题的会议,探讨并交流了各国观光农业的发展问题,各个国家也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2)国内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在我国园林发展的初始阶段周朝的苑、囿中,便栽有大量的桃、梅、木瓜等农作物。《诗经.周南》中就有颂桃的诗句:“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生动地描述了桃花盛开,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美景。《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郑玄注:“果,枣李之属。瓜瓠之属。珍异,蒲桃、枇杷之属。”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如今,果品、蔬菜也同样运用在了当前城市园林景观中,如第五届深圳中国国际园林博览园“瓜果园”主要是采用奇异瓜果、蔬菜品种来营造具有丰富园林色彩的栽培景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科普教育意义。入口有标志性景石,简洁、自然、环保,蜿蜒溪流贯穿果园,分外亲切、宁静,曲线优美、图案丰富的大理石园道指引着游客的观赏线路。为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园内精心设计了许多特色园林小品,如框景瓜果竹架、竹亭、花架廊、园林木桥、竹门、园林竹架、木架亭等等。植物配置以实用、观赏的奇花异果为主体,采用岭南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使植物丰富的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首先在深圳开办了一家荔枝观光园,随后又开办了一家采摘园。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珠海、苏州等地已相继开展了观光休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益,展示了观光农业的强大生命力。如北京的锦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无锡马山观光农业园、扬州高冥寺观光农业园等,山东的枣庄万亩石榴园、平度大泽山葡萄基地、栖霞苹果基地、莱阳梨基地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其中,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台湾和北京的观光农业发展最好。尤其是我国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如今台湾观光农业经营状况为:1、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园区;46处(2001年计划设置);2、休闲农场;175处;3、观光农园:385处;4、教育农园:141处;5、市民农园:56处。
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展的高级形态,伴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其自然植被斑块正逐渐的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需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从功能、结构、景观三个方面确定园区规划发展目标,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因地制宜的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
(2)景观美学原理
在西方文史中,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西伯文为“noff”,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beautiful)有关,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但随着景观含义的不断延伸和发展,“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景观”(Cosgrove,1998,P70)。
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来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其本质上是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美的享受和体验,是实施自然教育最理想的场地。在园区内的观花观果,感叹大地对于万物的抚育,向往着生态的、和谐的大自然环境,从而融入着人们的多层次的美学体验。
(3)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景观安全格局,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应,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安全水平上。在景观过程中,格局决定功能,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这一景观功能的稳定性,要求相应景观空间格局的维持与优化。景观稳定性越高,景观受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强,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越有利于维持景观格局,保障景观功能的稳定发挥。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观光旅游者的介入、园林绿化树种及名特优新品种等异质性的引入有助于景观稳定性的维持。景观稳定性以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来维系景观功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保护性与安全性目标,可采用反映景观异质性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聚集度和景观分维数等指标来衡量。
2.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为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树种、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
3.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的原则
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更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景观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2)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5)文化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所有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园区景观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三、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同济大学吴人韦教授总结了以产业为中心,走经济规划之路、以土地为核心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的规划三种农业园区规划思路,并对三种规划思路和方法作了分析比较。在此本文作者结合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特点及游客休闲度假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即以观光休闲为中心的景观旅游规划思路。
1.景观规划的核心
此种规划思路体现出了以提供农产品为第一性生产,兼顾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的三层次功能。以观光休闲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提升园区的景观环境质量。
2.景观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1)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
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园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日照、水文、降雨量、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交通条件(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旅游资源);社会人口现状;经济现状;已有的相关的规划成果;现场踏勘工作所获得的现状资料。
(2)目标定位
确定规划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规划;确定园区的性质与规模、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并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对目标作出讨论并进一步提炼。
(3)园区发展战略
在调查-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园区自身的特点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提出园区发展战略;确定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途径;挖掘出提高农业观光休闲的市场潜力。
(4)园区产业布局
确定农业产业在园区中的基础地位,规划在围饶农作物良种繁育、生物高新技术、蔬菜与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同时,提高观光旅游、休闲渡假等第三产业在园区景观规划中的决定作用。园区产业布局必须符合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要求。
(5)园区功能布局
园区功能布局要与产业布局结合,充分考虑游客观光休闲的要求,确定功能区,划定接待服务区、农产品示范区、观光采摘区、生产区范围;完成园区功能布局图。
(6)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确定园林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农业生产用地等各项用地的布局,确定各项用地的大小与范围,并绘制用地平衡表。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各个地块做出适宜性评价,达到农业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7)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更强调对园区土地利用的叠加和综合,通过对物质环境的布局,设想出园区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重要节点的景观意想。包括基础服务设施规划;游憩空间规划;植物景观配置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水电设施规划;
(8)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包括软件部分(导游员、解说员、咨询服务等具有能动性的解说)和硬件部分(导游图、导游画册、牌示、录像带、幻灯片、语音解说、资料展示栏柜等多种表现形式)两部分,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完善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向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增加游客对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知识,如生态系统、农作物品种、文化景观、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类活动的了解。
(9)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是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的进一步细化,是对总体方案做的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并对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完成园路、广场、水池、树林、灌木丛、花卉、山石、园林小品等景观要素的平面布局图。在完成重要景观节点详细设计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施工设计。
(10)评价
结合园区原有现状分析,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和实施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投资与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1)管理
建立职能完善、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开发运营体制,可采取“公司+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
(12)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在形式上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含汇报演示文本)、图集;基础资料汇编;从内容上讲涵盖:园区社会及自然条件现状分析;园区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园区空间布局;园区土地利用;园区功能分区及景观意向;园区环境保障机制;园区游憩系统布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组织与经营管理。
四、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建设与发展
1.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及意义
(1)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标
近年来,北京市加强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建设,成效显着,为都市农业、都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以北京市观光采摘园为例,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果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提出了“八带百群千园”京郊观光采摘园布局的总体发展框架。其中“八带”就是构筑京城的“树种优势产业带”,即苹果、梨、桃、葡萄、柿子、板栗、核桃、仁用杏。“百群”则是重点发展100个具有北京本土特色的果品群,建成100个高质量的名特优品种群。“千园”是建设1000个特色明显、品质优良,具有观赏、休闲、科普功能的公园式采摘园。
(2)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意义
据市场调查显示,有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观光和度假,近三分之一的市民愿意将双休日用于郊区旅游,其中有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观光创造了发展空间。
2003年年底,京郊各类农业观光园数量达1942个,接待游客将近4000万人次。综合收入已经达到了27个亿。
2004年底,京郊各类农业观光园数量超过2000个,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近10万人,观光农业年收入突破30亿元。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北京市农业生产开发实现了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京郊农业生产转变为区域开发、成片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开拓了新的领域。如今,走出家门,放飞心情成了许多市民郊游的初衷,他们自驾车到郊区游山玩水、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新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加速了旅游资源结构调整,提升了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质量。
2.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类型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的对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分类,可分为大规模景区型,休闲度假型,科研科普型,名特果品采摘园,田园风光型,景区依托型,农事体验型七大类型。
1)大规模景区型
一般规模面积较大,园区成片分布,赏花赏果的吸引力都比较大,容易形成大尺度的园林景观。大规模景区型可成片开发,形成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规划要求功能多样、旅游项目多样、景观优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如平谷的桃、大兴的梨、顺义的葡萄、房山的磨盘柿等。项目:平谷区10万亩桃花园景区;大兴区万亩梨园。
2)休闲度假型
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景观,例如山水相依,气候宜人、田园风光秀丽,并且距离北京市中心城区或者各个区县城区中心有一定的距离。项目: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3)科研科普型
一般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优势和科技示范推广价值,种质资源丰富、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和设备先进。其建设功能定位可发挥“一个带动、三种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
①成为带动郊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园区;
②成为果品高新技术、新优品种研发、示范、推广的基地;
③成为提高果农经营管理水平的技术培训基地;
④成为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⑤成为果品贮藏、销售、信息服务的中心。
项目:北京市农科院果林研究所;黄垡名梨大观园
4)名特果品采摘园
主栽树种以传统北京名果、特优新品种为主,开展传统名果的观光采摘旅游活动。
项目:门头沟区京白梨基地;密云县万亩鸭梨基地
5)田园风光型
它位于大都市的近郊区,其土地利用属性复杂,变化快,是城市扩张的首要空间,在城市的地域扩散中呈现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交错的特殊性,具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可以按照田园风光的类型来发展,即以果园特色、果品品质来吸引游客,又以现代景观设施、游憩设施来满足游客需要。
项目:四季青樱桃园;门头沟樱桃园;丰台区长辛店田园公园
6)景区依托型
这类一般毗邻北京市其它景区,依托景区的客源来开展旅游活动,它本身单独的吸引力不大,不必有太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改造。这类园区与其它景区之间的旅游吸引产生互补,互相提供客源,协同发展。项目:昌平区日川果园;
7)农事体验型
利用田舍、果品以及傍依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丰富市民们民俗体验需求。项目;台湖第五生产队园区
3.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成景观特性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如表1)即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游客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成景观特性表1
特性含义
社会性提升园区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
生态性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园区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通达通方便,以周边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即可望又可游。
科普性普及农业科普文化知识,园区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
参与性通过各种采摘及民俗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多样性注重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多样性的开发。
舒适性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创造美观、大方、舒适的环境景观。
文化性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内涵,赋予观光农业园独特的文化品格。
整体性保证各个农业观光园、园内景观要素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愉悦性即以赏心悦目的园区景观感染人、愉悦人。
4.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各种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更配备了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丰富了都市居民休闲娱乐内容,其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与创意有:
2.1生态回归游:以园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满足久居城镇的居民渴望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恬静和安详,放松疲惫的身心。目标市场:城市市民
2.2观光采摘游: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展果品及其它农作物采摘,园林式的园区旖旎风光,开都市观光休闲活动之先河,让游客不采摘也丰收。目标市场:城镇居民
2.3休闲度假游:开发生产草坪,结合园区里的度假别墅,配备常见的运动设施。临水游憩区则能满足都市人的亲水、戏水的渴望。目标市场:白领阶层、外企员工、时尚青年
2.4民俗体验游:介入周围农庄,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鼓励当地农民开设特色农家旅舍,“吃农家粗粮,干农家细活,享乡村陶然之乐”。目标市场:外国游客、城市家庭、中小学生
2.5会议考察游:适当利用园区办公会议室召开行业内小型会议,远期建设办公区外的会议度假园。目标市场:专家学者、各种大小型会议
2.6购物旅游:吸引游客慕名而来,购买各种农产品,果的加工品、各种果木制品以及果树盆景。目标市场:水果爱好者、园艺爱好者。
2.7节庆文化游:开展多种节庆活动,例如:植树节、花卉观赏节、梨花会、风筝节等活动项目。目标市场:城市及周边居民、投资商、分销商
2.8苗圃观光游: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进行青少年林业生态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目标市场:市民、青少年
2.9科普实习探索游:利用优质农业资源基地开展科技观光,以展示现代化的种植栽培技术、园艺,充分展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目标市场:青年学生
五、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启示:
1、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
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快速的蔓延和扩张,这也就给了城市边缘区农田景观衍变一种不确定的空间限制条件,它们必须要迎合未来城市扩散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就要求农业土地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并转向专门化,在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使获得增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自然环境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它们不带有任何都市标记而受到推崇。农田应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化不简单是城市景向乡村的蔓延,城市的扩展、疏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与质量应该在保持农田景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前提下进行。
2、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国内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而观光旅游正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3大亮点(周建明,2004)。也就是说,新的世纪,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味健身休闲场所,对富裕农民提高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郑健雄主编,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吴忆明、吕明伟编著,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吕明伟,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山东绿化2000,(2)31-32
4、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1(53-56)
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