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英语实训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突飞猛进,各大企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求职者而言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也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将大部分学习英语的时间都集中在应试训练上;其次,学生缺乏真实的口语学习环境;最后,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式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对此,我们组建了大学生口语训练营,旨在改善当今普通高校学子哑巴英语现状,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说好英语,以创建说英语的小环境,营造集体热爱说英语大氛围,带动各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融入日常口语交流环境,感受说英语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监控的能力。
二、项目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为详细了解当前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我们对武汉东湖学院学生采取了抽样调查,抽样人数为110人,调查方式如下:(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2)对普通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咨询老师了解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口语学习现状,咨询英语角和英语社团;(4)走访大学生英语课堂了解口语学习现状。
通过调查,大学生英语口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句子语法结构有问题;(2)说话断断续续;(3)语音、语调不规范;(4)表达不地道;(5)怕出错,不敢开口。
根据现状我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1)学生学习口语意识淡薄,缺乏学习动力; (2)课上练习口语时间太少;(3)没有较好的口语学习氛围;(4)没有专门的口语学习团队。
2.组建口语训练营。(1)招生工作。我们在本校大一,大二,大三英语专业的学生中挑选出口语优秀者,组建了一个10人管理团队,并邀请了本校英语老师和外教进行指导。通过贴海报,微博宣传等各种渠道宣传,共招收了97名学生,包括29名英语专业学生和6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并对招收的学生信息进行整理,存档保存,制作了个人学习监测表。(2)课前准备。我们对招收的学生进行了口语初测,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学习监测表上;将英专和非英专学员搭配分组,共分成19组,其中有17组为每组5人,剩余两组为每组6人,每组中挑选位口语较好的人担任组长,并由10人管理团队管理;此外,我们建立了一个管理层微信群和学员交流群,便于管理与讨论。
3.课上工作安排。(1)第一堂课:引导学员进行相互了解。抓阄选择同号学员,两两一对进行4分钟的英语交流,管理人员在此期间随机询问每对学员之间对话情况。4分钟后,两两交换队员继续交流,之后扩大交流组变成4个人,交流8分钟(补充:在每次交流结束后,要求交流组成员互相在对方学习监测表上写下评语),最后管理员综述后期学习练习安排。(2)按照“先听后说”原则,前三周,我们重点解决语音、语调问题,辅导学生听录音,听正确发音和升降调,再通过反复模仿,纠正学员早已习惯而又不正确的语音、语调。(3)第四至七周,进行口语对话指导。由老师或管理人员讲授即将讨论话题所需掌握的单词,对话框架,话题背景及话题应用场合,并配合相关教学课件或视频进行直观教学。之后,各组组员之间进行话题演练。最后,学员巩固背诵当堂内容。(4)在学员掌握了正确的语音语调,熟悉对话模式后,指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选择适当的单词与短语来描绘图片上的人、物,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5)从第四周开始,每周最后一堂课做presentation,要求学生挑选出感兴趣的话题,用20分钟编排对话,最后选取4组进行成果展示,每组展示完毕,由评审团进行评定。(6)学期末组织英语话剧表演,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下通过肢体语言,情感表达,融入说英语的环境。
4.课后其他工作安排。(1)课后由管理员上传学习课件到学员交流群,供学生复习和讨论。(2)每月组织学生去武汉各大高校英语角进行实战训练。(3)要求入营学员课后提交1-3分钟的英语录音给组长,再由组长整理后传给管理队长。组长对本组成员的口语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且及时反馈学习情况。(4)每周训练后,每位学员填写个人口语学习监测表,记录口语成长过程,管理队长对所管理组组员的监测表进行整理,并针对反馈信息制定相应改进方案。(5)每三周邀请专业口语老师对学员进行口语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学员监测表上,然后针对学生口语情况,适当改变上课模式。
5.实施成果。(1)最初有28%的学员在开营两周内因各种原因退了营,到学期期中另有34% 的人陆续退了营,最后坚持下来,完成了大部分课时的学员剩余38%;在剩余38%的学生中口语水平一般的占59%,口语较差的占19%,口语较优秀的占22%。(2)在剩余38%的学生中,口语一般的学生在通过口语训练营一学期的训练后,基本上能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口语较差的学生基本上摆脱了哑巴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基本上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3)在留下的学生中,有86%的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每天练习口语,上交作业。
三、总结
在此次办营过程中,我们发现管理人员的英语口语水平及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下一期办营过程中,我们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据此次办营效果,我们预估下一学期训练营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考虑到这学期期间退营率较大,我们将收集退营学员提供的反馈信息,并对此作出分析,对这一情况作出合理改善。
篇2
虽然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毕竟没有过教学经验。因此,7月3日,我到“xx”的第二天就开始接受相关培训。邓校长真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她为我安排了一位专门的指导教师——王老师。在王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写备课笔记,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用简单的英语句子和同学们进行课堂交流等等。特别是她和另几名教师教我的小游戏,使我在课堂上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令我受益匪浅!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备课听课和试讲,我终于走上了讲台,开始教课啦!
我角的这本教材的特点是单词量大。所以在教课的过程中,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如何让孩子们对枯燥的英语单词产生兴趣。关于这点,我在培训时准备的游戏帮了我不少忙。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要数simon says 和snowman.因为这两个游戏学生可以全班参与,有赏有罚,十分热闹。这也是学校里其他老师使用得最多的游戏。
不过,为了使我的课堂有自己的特色,我也想出了几个其它调动学习单词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领读单词这招。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不想被别人比下去,这一点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得最明显。我正是利用了这点,在教单词时,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自己练习读熟它们,并让以不同的形式他们轮流领读,读得标准的同学还可以获得当小老师的机会去较其他人,实力相对弱的同学不仅要接受惩罚,还要成为“别人”的学生,这样学生为了可以当小老师,为了得到大家的掌声,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同学都可以把单词读熟读好。
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马上出现了。经过几次考试,孩子们贪玩的本性实在令我头痛。全班十二名学生,回家能认认真真背单词的人不超过五个,怎么办?在得到几位老师的意见后,结合我班的情况,我终于想出了几个办法!
“xx”向来有积分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上课情况和考试成绩会得到不同的积分,不同积分会有不同礼物兑换。本来每位同学每节课最多只能得四分,但在和几位老师商量后,我决定我们班每节课的积分以考试成绩为主,单词全对的同学,根据人数可以得到五分十分二十分不等的奖励。这个新方法一实行,就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效果。不过,总有几个贪玩的“小懒虫”,从不在意分数。没办法,我只好用其他的方法使他们课堂作文网。第一招,话聊。找出这几个孩子回家后不学习的原因。第二招,为他们量身定计划。举个例子具体点说。我们班有两个关系很好的女孩子,她俩共同的特点就是爱上英语课,不爱背单词。别看她俩关系好,在学习上可是暗暗叫劲儿。每次上课前她俩都会各自找机会悄悄问我要对方的作业看,比一比谁写得好,评语好。我就是抓住了她俩这个心里,为她俩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案。有一段时间,我会给她俩布置背单词,读课文,背句子等不同的任务,并在第二次上课前单独考她们,再根据她们的考试情况在课堂得分外多加些分数。开始时,她们不理解我的做法,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她们不仅提高了成绩,还主动要求我给她们布置课外任务,比一比谁学得好,这点让我很高兴。当然,其他的同学也会有不同方式的加分的机会。
我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和家长沟通。和家长沟通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安全,二是学生的学习。家长和老师最担心的事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来,而是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一旦发现有孩子没有按时来上课,就会立即通知家长,了解情况。在课间也会有专门的老师保障他们的安全。而当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或取得进步时,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每次和家长交流前我都要仔仔细细地想一遍一会儿和他们说什么如何说,尽量做到落落大方,表现得成熟些,免得让家长对自己对学校不放心。
近一个月的实践经历告诉我,要想把课讲好,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熟记每个知识点,熟悉每篇课文,校准每个单词的发音,精心安排课堂的每个环节...... 不过,要想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喜欢上你这个老师,我们要做的就不只这些啦。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家庭状况,和他们建立宝贵的友谊。看到我的学生真的把我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有什么好吃的会拿来和我分享,有好玩的游戏会叫上我一起玩儿,甚至会把喜欢的玩具送给我,我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篇3
结合在英语实训课后的教学思考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是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1.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做”为主。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只适合工科课程,对在文科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中实施“教学做”改革持消极态度。我们应看到,按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讲解,付出了许多心血,但学生课上不感兴趣、课下没有学习压力和目标,最终的学习效果很差。因此,教师应控制讲授时间,将课堂交给学生。一般在45分钟的时间里,教师最多累计讲授时间25分钟即可,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技能。
2.教学内容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为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以学生的专业为导向,多了解学生的专业,熟悉行业动态,尽可能选取真实工作场景中的材料来授课,摒弃与学生今后工作无关的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必须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评价方式是个“指挥棒”,教师和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围绕它进行。在这种模式下,一定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甚至将期末考试变为考查,有利于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训练展示,变压力为动力,提高教学评价的真实性。
4.大力加强课后学习。随着英语学习阶段的延伸,课堂时间越来越有限,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只能讲授提高英语技能的方法,然后选取相应的材料进行训练,学生若想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则要依赖于课后大量的自学和训练。据调查,在校生课内与课外时间比是44∶56,[4]说明大学生有大量的课余学习时间,教会学生运用课后时间学习英语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应注意课后作业的有用性和探索性,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要加强检查并列入成绩评定体系。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81-02
作者简介:刘浩,男,硕士,旅游与商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和英语教学。
目前的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大学英语课程,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开设课时为180学时左右,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笔者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招生与就业部门获得的信息显示,尽管学生具有“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但仍有许多学生面试时英语运用能力难以令用人单位满意,导致许多专业成绩和技能优秀的学生与心仪的工作岗位擦肩而过。为何经过180学时的教学,学生也拿到了相应的英语证书,但仍有许多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这种现象不得不令英语教师进行深入思考。
一、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据笔者了解,现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均符合《基本要求》,并按此要求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是围绕听、说、读、写、译而进行,表面看来教学都是按要求进行,但在实际授课中却存在以下现象:
1.课堂教学“重读写轻听说”。英语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读写训练比听说训练容易操作,能直接提高学生获取英语等级证书的几率,效果显而易见。
2.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课堂上,读写方面还是采取“字词——句子(附带语法)——语篇”途径训练学生,听说方面仍旧采用“听材料——核对答案——少量的口语问答或展示”的方式进行训练。这样的授课方式与中学英语教学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对应试帮助很大。但高职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3.以获取证书为教学导向。在许多高职院校中,以获取相应的等级证书为目的,忽视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了这样的“指挥棒”,大学英语教学难免倒退到应试教育中去。
二、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习兴趣。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许多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中学教师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在扩充词汇、加大文章阅读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作文训练和听说训练而已,无法体现高职特色,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按照这种方式来教学,只需60学时即可,但最后的英语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这在刚人校的第一学期就可报考,获得证书后就将英语抛之脑后。殊不知,求职面试和将来的工作当中,都十分注重英语运用能力,有了证书并不一定能用好英语。
3.教师怠倦。学生应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上不愿配合教学,影响了教学积极性,导致英语教师产生疲惫感,久而久之甚至产生厌倦感,使得教与学形成恶性循环。
三、对英语口语听力实训课程的借鉴与思考
学校在大学英语这门课上投入了大量课时,学生也花费了不少精力来学习英语,但学生的英语能力却在就业市场中反映不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对此进行反思,找出解决办法。笔者本学期所教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口语听力实训课程,经过思考后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取得不错的成效。在课上学生的听课表现、课下学生的学习劲头、最后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反馈方面,令笔者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受启发。
英语口语听力实训课程为期一周,以5个工作日来计算,笔者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选取了5个典型的工作环节:游客咨询——接团——带团讲解——客人问题处理——送团,然后设计了相应的5个学习任务:面对游客咨询的问答——接团时的欢迎词——景点讲解词——各种游客问题的处理和应对——送团时的欢送词。第一天,选取与当天口语主题一致的听力材料,花一两节课的时间训练,让学生熟悉与主题相关的常用句子和短语,然后熟记。听力训练结束后,再用l节课的时间用英语向学生介绍该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的运作情况。同时,布置口语练习的题目和要求,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组查找相关资料、做口语作业并背诵。第二天,随机抽取1/3到1/2的学生上讲台脱稿作口语展示,完成后让其他学生找错,成功找到错误的学生有加分奖励,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改进,结束后进行第二天的听力口语训练。按照上述方式完成5个训练主题。
笔者总结后,得出以下结论: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因为这些任务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实用性强:②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第二天的口语展示成绩将决定能否通过这门课的考核。虽然每天在课堂上只有4节课学习,看似轻松,其实要花很多时间准备口语作业;③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无论是口语展示还是纠错,都能积极参与,改变了以前大学英语课堂上沉闷的现象:④学习效果好。在恰当的压力下,学习感兴趣且对将来工作有用的内容,学生收获很大。一周的实训课结束后,从实训报告中可看出学生进步明显。
这种教学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学英语课程也可借鉴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早期建构主义思想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习理论。它主要强调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它强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目标指引性、任务真实性、不断反思性和互动合作性。它认为学习应发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强调多样的、情景性的信息与有利的建构工具。
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结合在英语实训课后的教学思考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是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1.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做”为主。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只适合工科课程,对在文科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中实施“教学做”改革持消极态度。我们应看到,按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讲解,付出了许多心血,但学生课上不感兴趣、课下没有学习压力和目标,最终的学习效果很差。因此,教师应控制讲授时间,将课堂交给学生。一般在45分钟的时间里,教师最多累计讲授时间25分钟即可,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技能。
2.教学内容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为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以学生的专业为导向,多了解学生的专业,熟悉行业动态,尽可能选取真实工作场景中的材料来授课,摒弃与学生今后工作无关的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必须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评价方式是个“指挥棒”,教师和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围绕它进行。在这种模式下,一定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甚至将期末考试变为考查,有利于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表现和训练展示,变压力为动力,提高教学评价的真实性。
4.大力加强课后学习。随着英语学习阶段的延伸,课堂时间越来越有限,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只能讲授提高英语技能的方法,然后选取相应的材料进行训练,学生若想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则要依赖于课后大量的自学和训练。据调查,在校生课内与课外时间比是44:56,说明大学生有大量的课余学习时间,教会学生运用课后时间学习英语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应注意课后作业的有用性和探索性,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要加强检查并列人成绩评定体系。
篇5
二、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样例
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改变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心态及考前突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改变会做题、会考试,但不会工作的状态及死记硬背的习惯。学生自身的参与与职业工作领域的体验与反思对于提高其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一)基于职场工作的多模态话语式英语考试设计样例(校内考试)
1.传播专业英文文本素材选取与整理(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传播专业英文文本素材朗读,含音视频录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传播专业英文文本英汉编译,含音视频英汉字幕编辑(英汉互译编译及英语陈述能力)
基本要求:英文讲解(朗读)配英文字幕;
创新要求:中文摘要讲解(朗读)配英文字幕,英文讲解(朗读)配中文摘要字幕
4.传播专业英语考试成果播放展示与答辩(英语听说能力)
5.传播专业英语考试项目总结报告(英文写作能力)美国学者Gary Philips认为,知识在大脑中的保留与在学习中受到刺激的感官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指出,我们能够记住10%我们听到的,15%我们看到的,20%我们看到和听到的。然而,我们保留了60%我们做过的,80%带有反思性的、主动完成的,90%是我们教别人的。不言而喻,恰当的多模态一体化转换可以增强英语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内化程度。
(二)基于职场工作的协作合作模式英语考试设计样例(校外考试:真题真做)
考试成品:英语个性化绘本制作(注:客户为某早教公司在华外籍人士)
1.考试项目组成立(跨专业),含学前专业、美术专业、管理专业学生等
2.了解客户需求(英语),含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等
3.设计绘本制作方案(英语),含实施时限、成本预算、资源分析等
4.考试成果展示与答辩(英语),含成品质量分析、客户反馈分析等
5.考试项目总结报告(英文),含工作体会、重点难点问题等协作模式侧重异质性互助(不同领域、不同水平等),任务整合,集体性评价;合作模式侧重同质性互助(相同领域、相同水平等),任务分割,个体性评价。协作与合作结合的考试模式更有利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综合能力和职场工作能力的交互培养。
三、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的评价策略
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在考试结果评估与管理策略中应采用多元性评价策略。在立足于传统的统一评价策略和终结性评价策略的基础上,增设了实际操作、竞赛表演、作品制作等评价手段。与此同时,应不断细化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内涵,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长处适当设计不同层次的考试工作任务或职场考试项目,开展差异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自尊、自信和进取心。从创造机会的角度出发,搭建多次多角度测试平台,完善即时性评价策略和学生自我评价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的能力。
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也应在引入社会机构测试认证(英语水平、英语单项技能、英语类职业资格证书)之外,开展服务社会和企业成效(规模与等级、质量与效果)为主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在考试结果评估与管理策略中应还采用多视角多维度的评价策略,参加考试评价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主要参与者,如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等,还包括了教育外部多方面的社会群体,如行业人士、企业人士,等等。
简言之,基于职场工作的大学英语考试设计的实效性更多地体现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学生“学校学习”与“职场工作”之间的不适应(On-the job Shock),为学生搭建宽基的就业与深造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发展潜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老青.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2]老青.提高英语课程质量的实践策略与探究[J].职教论坛,2010,(8).
[3]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篇6
“ESP教学”在邮轮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输出驱动理论为指导的商务翻译语料库教学实证研究
我国大学通用学术英语教材的问题与对策
第八届亚洲专门用途英语国际研讨会综述
第六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报道
第十二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报道
上海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回顾与反思
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结构研究
ESP教学互动反思与复合互动模式探析
国际经济组织研究报告中的隐喻分析
名物化学习实证研究述评
基于体裁的旅游语篇分析
社会叙述视角:旅游文本英译问题及对策
信息性与商标名的英译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第五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
全国医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开发研讨会
国内ESP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的分布与引用研究
英汉研究论文中自我转述对作者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
药学专业英语论文句型特点及分析方法探析
大学英语阅读课形成性评估实践探究
商务英语同声打字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思维导图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商务谈判教学中使用跨文化案例法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告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
从同伴反馈看学术英语口头演讲评价标准
数据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在ESP形成性测试中的运用
考研英语阅读语篇的段落内议论结构及段落间联结
基于问卷和访谈的英国议会制辩论赛评判规则研究
英国海事事故调查报告写作研究
ESP理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高职行业英语教学MOOC3.0模式探究
ESP理念下乘务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文献检索在学术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
经济学学术语篇中名词词组对比研究:从结构到语义
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反思——以《法学英语》教材为例
隐喻中的法律故事——小说《莫罗博士岛》中的秩序和正义
跨国公司社交媒体话语中的关系言语行为分析
ESP视角下学术词汇与专业词汇的边界:一项基于学科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英语类教材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个案研究
基于PjBL设计理念和岗位需求的ESP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MTI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实践常见问题分析与思考
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调查
学术英语实践的本土化探究——《学术英语在亚洲》评介
篇7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英语语言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越来越受欢迎。如何把英语语言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有机地进行结合,如何依托专业知识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是众多大学英语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国内应用CBI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在某一高职院校内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综合英语进行新型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构建。
I 解读CBI 教学理念
CBI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将语言教学依托某个主题或专业知识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点不再是语言知识点本身,而是学生本专业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法是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Leaver&Stryker, 1989),而被认为是发展语言能力更为自然的一种方式。陈冬纯(2014)解读CBI为“一种内容和语言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语言教学理念”,其次,“CBI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语言教学法的‘意义’教学法。具体而言,它抛弃了无意义的、纯技能的语言训练方法,主张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进行语言教学”。
基于CBI教学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或变体:主题依托模式(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内容依托模式 (the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辅助式语言教学模式(the Adjunct Language Instruction). CBI内容依托模式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重要要素:一,课程内容要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需求。要以学科内容为核心,语言的形式和技能学习为辅助;二,要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者在学习中习得最自然的语言特征和背景文化知识。
II CBI教学理念下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本研究主要采用CBI教学理念指导的内容依托模式教学,即授课教师主要是语言教师,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选取涵盖学生专业内容的相应主题原创资料为教材,同时综合运用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加入了实训任务和网络自主学习内容,将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一高职院校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共85位大一新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班43位学生,采用CBI教学模式授课,即教材依据专业主题重新整编,教学模式由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实训任务+网络平台自主学习; 对照班42位学生,教材第一学期采用《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按照传统语言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是根据高考入学分数随机排班的,他们一、具备基本相同的教育背景(都是普高毕业的);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基本相同(高考分数的均值基本相等);三、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认知能力基本相当。本研究在学期初和学期结束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网络平台日记及语言知识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并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综合英语语言技能加以对比,探讨CBI教学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学习效果能否明显提高。
2.2 CBI综合英语教学模式
2.2.1 教材
实验班的教材内容主要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外贸岗位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进行设计,围绕主线整编出相关的教学内容主题(包括新人应聘面试、新人入职培训、客户接待和联系、出差安排、公司年度述职报告和公司年会等),并设计出相应的实训任务,以任务驱动学习的方式实现商务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双赢。教材内容结合了《新编大学英语精读》和《剑桥商务英语》的部分章节,加上任课教师下企业实践期间积累的第一手培训资料。同时采用新交互网络课程作为辅助教材和教学平台。对照班的教材仅选用《新编大学英语精读》,也采用新交互网络课程作为辅助教材。
2.2.2 教学模式
在研究期间分别对两组受试者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实验班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任务,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主题任务汇报展示和课堂讨论等活动。大量的学习活动安排在课外,如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任务主题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网络作文反馈以及课外小组作业等。以主题“客户接待和联系”为例,设计的实训任务有:1)邮件或电话联系确定客户来访时间;2)机场接机;3)参观工厂;4)商务洽谈;5)晚宴招待。学生在课前要登录新交互网络平成相关主题的学习和作业。所有的实训任务都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其中任务1)是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网上布置的写作任务,任务2)、3)、4)要完成小组视频作业,任务5)是小组PPT汇报有关饮食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课堂上基本都是学生展示课外完成的任务,教师评说并总结知识点。
对照班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大学英语精读课本开展听、说、读、写、译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语法讲授和语言技能训练为主。新交互网络平台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作为辅助。
1 研究总结和启示
课题组成员将访谈、问卷调查、测试和观察等方式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班86.76%的学生在受试后表示学习英语兴趣明显增加,82%的学生表示对CBI教学模式很欢迎,受访中学生用的最多的词语有:方式很新颖、内容很实用、学习不枯燥、喜欢。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对教学的反馈词语最多的是:还好、觉得没怎么变化、还行等。验证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验前后有了积极的变化,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也证实了Cotterall (2000)的观点:分配学生与“真实世界”相关的任务能促进学习自主性。
在语言综合技能方面的测试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学英语4、6级测试中取得的成绩总平均值无明显差异。但是词汇测试(加上了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总平均值比对照班学生高出了7分(76:69,总分100分,共100题,每题1分,其中基础词汇70分,专业词汇30分)。实验表明: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在语言技能掌握方面无明显差异。
本模式在试验的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新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传统方式相比都有所改变。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是课堂的引领者和任务的设计者,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任务完成中都发挥了真正主体作用。这与学生历来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有些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明显跟不上上课的节奏,他们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很大;语言授课教师也感觉压力很大,虽然有在企业实践经历,但涉及具体的商贸知识,教师还是感觉力不从心。
第二,在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虽然课程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上加上了一定比例的过程性评价,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发现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2 结束语
此次教学实践总体上还是受到了实验班学生的肯定和支持,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有个别学生认为任务太多太重而有所口头抱怨,但在试验结束后都感觉很有成就感,教学反馈信息很好。实践证明,基于CBI教学理念构建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拓宽了商务英语专业词汇,成果的圆满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成功的尝试也为课题组进一步探索基础英语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Briton, D. M. Snow M. A.&M.B. Wesche.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9
[2] Cotterall,S. 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the curriculum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 [J]. ELT Journal, 2000(2)
[3] 戴c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 国外外语教学,2004
[4] 赵晨光. CBI教学理念指导下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4)
篇8
1茶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的作用:
1.1充实英语知识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由:词汇、阅读理解、语法、写作等四个板块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教学。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程式化教学的弊端,就教学内容而言也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当前的需要是什么呢?在突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需要应聚焦于人文修养的增强。可见,随着茶文化的融入将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另外,从客观的教学状态上来看,这也能充实英语知识的构成。
1.2增强文化素养的作用
增强大学生的国外文化素养,不仅能在长期视角下来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下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格局,从而对建设人才的职业素质构成也将提出新的要求。由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将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事实表明,对国外茶文化的习得将能增进大学生今后与外方进行交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便是从饮茶、品茶的途径中来获得的。
1.3激发阅读热情的作用
回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现阶段大学生对该课程普遍存在着消极情绪。反映在学习中缺少主动阅读英语文章和文献的意识。对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的去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缺乏乐趣和缺少足够吸引的英语知识,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放弃主动阅读的原因。为此,通过融入茶文化则能在解决“乐趣”和“吸引”问题的同时,激发起他们的阅读热情。
2茶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的思路
具体而言,可以沿着以下三段式来构建茶文化的融入思路:
2.1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
将英语国家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来的实施者是英语教师,所以他们首先需要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目的与目标不同,前者不仅包含最终所要达到的“彼岸”,还含有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取向。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知晓,教师在面对任何教学模式创新时,都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试,并需要与当前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起友好的界面。因此,厘清茶文化融入的目的,将能帮助教师主动的去适应和改观当前的课堂教学环境。
2.2完善茶文化融入的手段
这里的英语国家茶文化主要指向英国和美国的茶文化,而且二者的茶文化表现形态差异性很大。这种较强的差异性也就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手段问题。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手段往往需要建立起教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而在融入茶文化时仅仅依托这种关系仍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即无法满足知行结合原则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这里还需要通过引入“行”的教学模式来给予补充。
2.3做好茶文化融入的评价
作为一类教学模式创新,其仍然需要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机制之中。但与诸如阅读理解、写作教学不同,对茶文化融入效果的评价难以建立量化指标。对此,可以考虑通过间接性评价来给予实施。具体而言,便是可以考虑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定性评价,以及对课堂知识点反馈进行定量评价。
3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以上思路的构建并没有充分考虑现有教学环境的制约性,所以为了增强下文解决措施的可操作性,这里提炼出了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应对的挑战。
3.1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
教师备课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合理整合英国和美国茶文化的知识点。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融入茶文化属于英语文化教学内容,而该内容并不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进而在学时分配上也显得十分紧凑。为此,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这一要求下,杂乱的茶文化信息则成为了挑战。这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侧重于英美茶文化的某一方面,或者根据课堂教学环境来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而这些都将降低教学的逻辑性。
3.2教学衔接所面临的挑战
这里的挑战包括两点:第一,茶文化融入过程中,如何与常规教学内容相衔接;第二,在知行结合原则下进行教学,如何做到知与行之间的衔接。对于前者而言,这一挑战若未能给予较好的应对,将会使茶文化教学陷入与周围环境不相容的境地,进而带给学生的则是唐突的学习体验。对于后者来说,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而弱化其在文化修养上的进程。实践表明,这里应重视后者,应对后者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3.3学生激励所面临的挑战
对学生实施激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激励学生似乎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且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鞭策的方式来“驱赶”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另外,口头激励似乎在当下也无法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这一难题便需要得到破解。
4解决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
4.1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
这里的“标准化”体现在两个环节:第一,建立英语文化融入的教学标准;第二,教学团队严格执行教学标准。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严格执行标准,所以需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团队需要在探究意识和试错中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和完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团队负责人需要在把握标准,和组织整合英美茶文化知识点上起到引领作用。笔者建议,备课的重点应在解释英美茶文化差异性背后的文化原因。
4.2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
从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出发,若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茶文化教学与英语知识点教学进行融合,则不仅难以形成先后逻辑连贯的效果,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阐发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立专题教学,用两课时来讲授茶文化知识。专题教学的开设时间点可以安排在每一教学单元结束之后,通过布置事先的课前预习作业来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而也能起到铺垫的作用。由于是专题教学,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行调整。
4.3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
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主要解决教学中“行”的问题,即可以整合专业实训教学的场地资源,在其中开展英美茶文化体验活动。众所周知,茶文化包含着两大文化元素,即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行”所要解决的便是将显性文化元素展现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进而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形成契合。那么,学生便可以在这里体验美国人十分习惯的冰红茶,以及鉴赏英国饮茶文化中的流程。关于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
4.4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
对学生实施学习激励,其最好的方式便是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进而激发起他们主动进行英语阅读的热情。这里首先需要进行组织构建,那就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茶文化教学结束之后,需要让各个小组提交用英文完成的学习报告。然后,根据报告质量对小组进行评分(总分)。然后,由小组组长根据组员对报告的贡献来细分分数,从而形成组员的成绩。依照这种模式,便能有效的激发起小组成员的学习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最后,在开展教师队伍发展的手段构建上,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模式:(1)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岗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上,因此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各学科专业概论讲授,并促使他们能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2)形成自觉提升业务能力的氛围。在氛围的营造上不仅需要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还需要优化现行的激励政策。
5小结
本文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考察视角,在英美文化教学领域探究了增强课堂教学“活性”的策略。大学英语教育在当下已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境地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关联性上。本文认为,应重视茶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具体而言,这里的茶文化主要指向英语国家的茶文化,其不仅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英美人文知识,还能在丰富他们见识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英语阅读热情。融入的途径包括:实行标准化备课制度、开展茶文化专题教学、建立院系之间的协同、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1-33.
[2]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54-55.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098-4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25
1 . 前言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现有艺术类学生2381人,主要包括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装饰设计和服装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个性鲜明,成了广职院一道靓丽的风景。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近年来由于师生比严重超标(1:140左右),因此,只能把同系的两个(或者三个)班合班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艺术类学生跟非艺术类别无二致,同样也要按学校规定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唯独不同的是,艺术类学生期末考试采取的是考题较容易的试卷。
2 . 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分析
2 . 1 艺术类大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都需要灵感和意境,因此这类学生往往注重事物的直观性和美感。与非艺术类大学生相比,在认知方面,他们的思维较为直观,擅长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在心理方面,这类学生性格较为开朗、表现欲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表现得与众不同,服饰和发型较为前卫和另类,他们更渴望得到认可,自尊心更强,性格也更为敏感。
2 . 2 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有的来源于艺术学院的附中,这类学校重视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专业基础技能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有的虽然毕业于普通高中,但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加之高考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要比非艺术类考生低得多,因此艺术类学生入校的整体英语水平较低。他们进入大学后,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重视艺术专业课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乐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对英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3 . 改革前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前我校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班级过大,教学内容偏难,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和评价体系粗放等问题。
艺术类专业每个合班人数大致在90~125之间,由于班级过大,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和《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相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不仅难而且缺乏吸引力,尤其是视听说教材,生词多语速快,学生完全听不懂。课堂教学都在多媒体教室,由于人数太多,教师只能作报告式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参与极少,部分学生对教室中回荡的话筒的嗡嗡声颇为反感,有的甚至戴上耳机听音乐。
由于各种原因我系未重视艺术类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因为师资匮乏,我系首先满足了非艺术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艺术类部分班级的英语教学则常年由外聘教师担任,他们主要是本科大学在校生、中职教师和一些普通中学教师等,缺乏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来带领这支队伍,师资力量薄弱。在评价体系方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鉴于班级太大,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凭学生的出勤和作业情况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因此,很难全面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4 . 网络环境下高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特点,我系对2014级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采取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即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伊始,我系就组建了“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组”,成员都是我系专任教师,老中青搭配合理。每位教师大致负责3个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合班。该课程组的成立有利于组内成员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 . 1 网络自主学习
4.1.1“朗文交互英语第一级别”网络课程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①提到:对于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虽然内容形式不一,注重“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质上仍然以传授语言共核为基本内容,没有与特定专业结合。因此,任何一套高职英语教材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都偏难而且缺乏趣味性,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不会,更不愿意看课本。
课程组根据上述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大环境下,决定采用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应用能力综合训练教程。“朗文交互英语第一级别”(Longman English Interactive,以下简称LEI第一级别)网络课程主要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的日常生活用语,培养实际交往能力。它由主体课程、教辅资源和教学管理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无纸质配套课本。主体课程每个单元包括听力、口语、词汇、语法和阅读等部分,还有相应的测试。我们将LEI第一级别与“基本要求”的听力及口语教学要求做了类比,发现它能基本对应“B级要求”甚至更低,因此跟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匹配。它比较注重学生的听力技能的训练,但对于说、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缺乏写作方面的训练。其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进行“教材建设”,也就是对网站进行改进。我们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形式方面,主要进行了网站的艺术化设计,增加了竞技PK和有奖竞答环节,开拓了云平台学习方式;在内容方面,主要针对艺术类学生添加了“中高职知识衔接模块”“翻译模块”“应用文写作模块”“音视频文件”“专业英语”和试题库等。
4.1.2 基于“LEI 第一级别”的网络自主学习
课程组在周课时数4不变的情况下,确立了以下教学课型: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周以及其余时间)+课堂面授(2学时/周)。学生每周可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端的“课程进度”部分会自动记录并实时显示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单元活动和测试成绩等情况,通过一定的成绩策略,最终生成汇总成绩。
在学习监控方面,教师通过教师端的“进度成绩”可查看每个单元的“班级学习进度”、学生的“单元详细进度成绩”“单元完成情况”和“学生参与情况”等。这样,教师通过实时监控可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出精确的网络量化评价。教师还可通过“发消息”“学校公告”和“讨论吧”等与学生互动或进行个别辅导。在课程管理方面,教师可以开通自主训练、历年真题;设置练习答案是否显示和是否允许重复练习;上传学习资源;设置单元隐藏;添加单元、备注、模块等。
为全面了解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课程组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如下:
第一,90%以上的学生反映该课程内容较简单,学生基本能够完成。
第二,网络生动的页面、跳动的视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符号模态的刺激可以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
第三,由于教师设置了显示练习答案和允许重复练习,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实现个性化学习,因此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输入的效用。
第四,LEI的“交互”功能实现了师师、师生、生生及人机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语言的实践运用,在运用中习得语言。如通过安装Java软件,学生可录音并随时播放以检测自己的口语水平。LEI手机Android版可实现电脑版的大部分功能,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听说训练的移动泛在学习应用,倍感轻松。
第五,很多学生苦于没有电脑,每次都要到机房或者借用同学的电脑,觉得比较麻烦。
第六,部分学生感到自律性较差,未能及时完成练习,不如课堂教学积极。
4 . 2 课堂面授
4.2.1 课堂面授的内容
语言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交际功能,在虚拟环境下的人机对话缺少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如果完全依靠网络课程来学习英语,对于艺术类外向开朗的90后学生来说是不适合的。他们需要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需要关怀与鼓励。LEI第一级别课程的欠缺也决定了课堂面授必须成为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面授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精心整合与组织。课程组教师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面授: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讲授、艺术类学生中高知识衔接、网络答疑、英语技能训练、艺术类专业英语等。所有上述内容都以模块的形式添加到网络课程中,一些音视频文件等则添加到“资源”中。
4.2.2 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法
针对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并且参差不齐的特点,首先我们进行了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分组的依据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和性别,保证每个组的英语成绩高低和男女生所占比例大致均衡。合作学习可用于教学的很多环节:听说训练、词汇学习、理解课文、角色扮演以及合作写作等。它强调人人参与、合作共事、互帮互带、共同进步。
除此之外,我们主要采用了叙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适合于性格较为开朗、表现欲强的艺术类学生,他们喜欢通过表演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对于一些口语训练项目,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另一方面训练了英语口语,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叙事教学法特别适合于运用形象思维,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类学生的词汇和语法项目的教学。如在学习“Mother’s Day”时,学生画了一幅小孩手拿康乃馨向母亲鞠躬的画并说道“Mother, thank you so much!”在学习“cheer”的时候,有位学生则联想到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One evening, I hold a birthday party. All the people stood up, holding their cups and cheered, “Happy birthday to you!” 这样,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学生的课堂抬头率大大提高。对于一些语法项目的教学,教师可要求学生即兴发挥,采取叙述性的话语,利用周围的同学、教室、校园环境等来完成。如在教授“现在完成进行时态”时,学生就旁边同学讲述了一则小故事:“He has been sleeping for 35 minutes…”,真实场景的叙述让学生对该时态所表示的内涵铭记在心。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现场教学。艺术类学生乐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训室里学习英语,不仅轻松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同时实现了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如在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建筑陶瓷实训室”,教师一边指着实物,一边用英语讲解并用纸板呈现,学生尤其青睐。
在学习评价方面,课程组采取如下方式:网络自主学习(汇总成绩)占40%,课堂面授(课堂表现和作业等)占60%,由此教师通过网络和课堂的双向监控实现了对每个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
5 . 结语
课程组的成立是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网站改进、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需要转变教师的单一角色,发挥多元化功能,教师应积极参与并组织和管理学生全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当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教练的角色。
基于“LEI第一级别”网络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法和泛在学习是对以往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革新。它以学生为中心,可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热情,实现个性化学习,符合当今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规律,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英语课堂面授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教师应给艺术类学生更多的关爱,以鼓励为主,给学习提供便利,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律性。
参考文献
Rost, M. Longman English Interactive, 1-4[M].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2003.
陈红莉.探究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
陈洋.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篇10
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亟需改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没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吸收的余地,学生只忙于记笔记,机械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真正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
王奇民的调查[1]表明,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1)传统的学习文化根深蒂固,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陈旧;2)英语教学的目的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背道而驰;3)教材、教学内容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运用要求;4)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交际所籍的环境;5)学习方法被动、机械。从而出现了比如应试倾向严重等大量的问题。
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课堂为主,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张海涛指出[2],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沿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陈旧的程序,基本上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和体现教学过程及教师上课的规律,比较忽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束定芳曾在江苏某大学做过一个随机抽样调查[3]。参加调查的是40位参加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英语教师。调查的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令人吃惊的是,竟有70%以上的教师坦承自己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语法翻译法”。夏纪梅的调查[4]也显示,90%的被试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但77%的教师认为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应当是“指导外语学习方法”和“培养外语能力”。这两项说明,“不少教师懂得‘应该如何做’,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那样:“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5]
2、时代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在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诸多领域面临着更多机遇,既具备专业知识、又能运用流利的英语与外界交往的高素质人才或实用性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的青睐。
据2008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6],在第一季度中,企业用人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例达97%,事业、机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比例总共仅占0.6%,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例为2.4%。而在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人数占总比例的19.4%,在这其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比例高达39.3%。
因此,探索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既能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又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的目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其次,语言学习的规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训、实践练习。第三,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它具有实践性强、行为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英语语言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学习者本人的大量实践才能实现。基于此三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表达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7]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使学生更加真实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如此才能培养真实而有意义英语
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出路
1、构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框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高等教育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多媒体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指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音频、视频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信息进行储藏、加工、传播,从而达到外语教与学的最优化。它是以语言学理论、外语教学论、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统科学为理论依据的,是许多教育科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8]
构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框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了以下一些理念:1)从课堂教学技术层面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两方面讲,它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2)多媒体网络图、文、声并茂,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形象的信息内容;3)能培养学生迅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4)在课堂交互过程中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2、强调“交际法”的英语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的种种弊端也在日益显现。人们开始认识到要使语言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仅向他们传授语言知识(即语法知识结构)是不够的,与语言知识同等重要的还有语言使用的知识,而后者恰恰是以往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忽视的。英语教学法学派种类虽然较多,但功能法(交际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交际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它突出了听、说等主要交际能力,符合外语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要求,能满足中国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社会需要。同时,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亦适应学生积极参与的发展趋势。
3、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教材是为教育培养目标服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培养的是为了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那么教材的内容就应该凸显其职业性和实用性。
面对职业的序列化、多元化以及人才层次的日益细化,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必须得到及时更新。但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教材制约,而教材编写又受大纲所附词汇限制,导致更新过程相对较慢,费时较长。但无论如何,也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去那些严重滞后的课程,增设一些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又符合现代社会急需的、最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4、配备“双师型”英语教师。教师问题被认为是教育的症结所在,那么,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基本上都提出了“有工作经验”和“有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是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具有相关职业证书就成了获取就业机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砝码。那么,配备“双师型”英语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类教师既有坚实的英语理论,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有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经验。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学校派专业教师进修深造,提升学历水平,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师能够了解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专业课教师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及时了解市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让这些教师变成学校与社会联结的纽带,以打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
5、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可以肯定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实用性与可发展性,那么在这一模式下,则可根据具体情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1)校企合作。学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可以考虑企业用人的计划与标准,并与企业一起制定相关计划,编写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分工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培养所需的英语人才,学校与企业一同做好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2)分级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分级教学方式上进行动态管理,也可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6、实施科学可行的英语能力评估方法。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适应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英语人才。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评价要善于采用形成性评价,而并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而评价的具体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客观化的考试方法、实践性能力的模拟检测方法、英语素质的指标评价方法和实践技能的社会考察方法等。选择性地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都可以。在改革中真正摆正四、六级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更合理地运用
四、六级考试,做到以教代考、以考促教,使教学质量得到稳定持久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符合时代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得以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英语人才的必经之路。王忠国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就业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延续。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10]大学英语改革就意味必须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原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必须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要构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框架,强调“交际法”的英语教学方式,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配备“双师型”英语教师,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此外,还要实施科学可行的英语能力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2]张海涛.公共英语大型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5)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6)
[5]李岚清.关于外语教学改革的讲话[N].文汇报,1996年9月3日
[6]lm.省略/gb/d-ata/2008-05/05/content_235412.htm,2008年5月5日
[7]孙瑞梅.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3(12)
篇11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一、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二、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阅读“Advertising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三、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篇12
2014年,全国约180所学校地方本科院校在驻马店共同达成“驻马店共识”共同探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型技术大学之路。在转型期间,如何打破传统落后的教学壁垒,全面推进学校发展成为所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就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做出探讨。
目前,信阳农林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层次逐步过渡为以本科教育为主,高职为辅。学校本身缺乏成功的本科办学经验,所以在升本后仍面临着许多困局,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中。
信阳农林学院是一所合并重组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也是一所以农林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院始终面临着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自身办学的历史、现状和所处区域及服务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其工作的核心。学院应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也是如此。
大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重大,它不仅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同时还兼有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英语学习对于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其特点在于它既能兼顾语言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初步形成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又能使学生在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大学英语课程也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它的教学模式改革尤为关键。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教学资源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对于信阳市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主要还停留在较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
1 新建学校,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信阳农林学院是2013年由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了诸多问题。
1、学生生源质量较差,英语基础薄弱
信阳农林学院处于河南省信阳市,地处偏远属于国家四线城市,地域区位差,在地理位置上不具有优势,所以很难吸引到质量高的生源和优秀的高层次的英语教师。国家的高校扩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语言基础较差,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听、说能力更差。由于N种原因这类学院的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于农村,部分学生还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懒于开口,疲于改变,还有的学生因为害怕丢面子也害怕开口。他们在思想上已经习惯了以老师讲授为主,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教学部分师生互动少,课堂效率不高,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过四六级,只顾着做习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够理想。
2、教学设备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升格本科院校后,学院办学基础,在同类行列中仍是比较薄弱。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硬件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各项办学基础与达标要求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这距离一个合格本科院校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更加艰巨。学生自主能力学习的平全空白,课后学生学习无头绪,空浪费时间,教师对学生无法掌控,起不到任何督导作用。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内容陈旧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师生比例高达1:200以上。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及其繁重,教师的周学时平均在14节以上,再加上职称晋升的压力,自身的学习充电时间极少,并且由于学校自身条件限制,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严重不足,出现教师的知识储备老化,无法适应升本后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即使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但是由于专科院校办学时间已久,长期以来旧的应试教育办学理念已经在学生甚至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存在着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的现象。并且忽视社会需求仍按传统设置课程,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岗位需求,培养特色不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启发性的学习气氛,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设置古板,教材陈旧
课程体系的设置古板,缺乏灵活性,对英语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死扣机械的环节步骤。比如,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词语,分段写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布置作业等,课课机械重复,显得十分无聊。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忽视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加强。英语课还在反复侧重于阅读和语法上,未能起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少有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课程,使得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够强,没有解决课时多、学而不用,学生不愿学的实际问题。未能充分体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性质和特点。除此以外,教材内容仍然陈旧过时,且偏重理论性,缺少和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英语教材,更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
5、合并院校的复杂性
信阳农林学院是由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省信阳林业学校组建而成,学校组建的特殊性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复杂性,对于合并高校来说,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合并可以整合,但积淀在教师思想深处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整合,一时并不能完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因此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有些教师长期在一线教学,天天接触的只是课本和教参,知识得不到更新,教师本身的实践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就会使原本是知识丰富、生动活泼、趣味无穷的英语课变的索然无味。
2 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针对信阳农林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找准问题的症结,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改革措施,尽快实现转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加快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出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实现转型的关键。针对学院师资队伍学历低的,制定宽松的的外出进修政策,地方政府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在正常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同时,鼓励在校的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同行内部彼此观摩学习,可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或者讲座的形式进行,并把教学观摩和教学竞赛纳入到青年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去,以此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出国进修的机会,地方类院校由于受各种原因所限,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都没有到过英语语言国家,从未体验过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这对于教师的内在提升也是一个缺憾。因此要建立和国外高校的合作关系,通过互访的形式,力争让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有出国深造的机会。
2、优化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所追求的是应用能力强的人才,要在课程体系的编制上有自己的特点,要在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上下功夫,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坚决杜绝“哑巴英语”。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要适时调整,增设听说课程的比例,争取为英语专业学生以外的学生开设外教课,同时增开专业英语的新知识和交叉学科必需的知识,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具有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信阳农林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没有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改变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相脱离的状况,选派英语青年教师学习各专业英语,逐步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师。广泛征求各专业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建议、意见及要求。到企业或其它相关用人单位,了解该具体行业对所纳人才在英语方面的要求和期待,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挖掘英语与各专业的结合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各专业实际。
鼓励本院教师,自己选择教材,自己编撰教材,甚至自己先编撰讲义,把更大的权力交给教师本人,而不是由教务,教学主任,教材科解决教材的问题。这项改革,能更大地促进教室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水平,脚踏实地地参与课程改革。
3、改善教学环境,加大投入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营造出良好的精神氛围,发挥巨大的的教育功能。逐步在学校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楼,专设外语学教学楼或教学区域,与其他院系相对隔离,这对外语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便于营造一个外语教学的氛围。
加大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投入,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引进先进的网络学习平台,比如朗文交互英语学习平台实行网络在线进行学习,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可能。这样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和教师的传统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促进教师学习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
4、改变班级人数,强化英语“听”“说”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需要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以摆脱传统英语教学灌输语言知识点的做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习得知识、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英语更是一门交流工具,要转变中文语言授课或者中英文交替使用的课堂语言,尽量采取全英授课。为了增加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应尽量采取小班课堂教学。尽可能多请外教,多举办国际交流,也是解决该问题的很直接的手段。
3 结论
信阳农林学院是2013年的新建本科院校,猿忠杂τ眯腿瞬排嘌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如何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学院的任务和历史使命。曾谈到,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是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主要精神。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熟练地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教学的理念和模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走出一条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J].渭南: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许红芝.从《驻马店共识》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2015.7
[3]吴淑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6
[4]施应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山:文山学院学报.2010.12
[5]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赤峰学院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5,1.
篇13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率不高
高职院校中教师资源不够充足,结构欠优,高职称、高学历、有经验、肯钻研的中坚力量相对缺乏,教师队伍年轻缺乏教学经验;此外,课时少、任务重,使得教师难以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无法尝试新的教学手段。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信心不强,兴趣缺乏;学习观念落后、缺乏自觉性和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相对差。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对于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就比之本科院校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通过powerpoint课件向学生讲授语法规则,呈现例句试题,讲解课文段落。他们只是简单地将课本内容搬上计算机平台,没有摆脱教材的束缚,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灌输”,学生缺乏“参与感”,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课件仍然仅仅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还有很多教师尽管使用了计算机甚至网络,但基本教学模式没有改变,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的格局。另外现有的高职院校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中专院校升级建设而来,不论是硬件设施或者软件资源都比较缺乏。这样的英语学习条件显然比较差,根本谈不上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了。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
(一)树立信息化教学的理念
在英语教学中,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构建出科学有效的网络教学系统。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与专业、行业接轨。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个环节。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化技术虽然地位日益上升,但并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没有必要每门英语课程、每次英语课甚至是每个英语教学环节都运用,信息化最终还是要服务服从于课程整体设计需要。在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结合方式上,需要选择易于学习掌握的大众化媒体和平台传递学习内容,具备“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知识性、趣味性、仿真性和自主性于一体,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自主学、在校学习与远程学习、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训练有机结合,促进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完善信息化教学的“软”资源建设
在教学信息化进程中,不仅要全面强调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即信息化实施的软环境,也就是相应教师、相关人员甚至是学生的建设。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特点已经揭示了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基础薄弱等现状,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阻碍因素。因此,各高校要组建信息化专业技术团队,面向教师开展专题、专项、定期的培训,从理念到技能、从技能到课程设计、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逐个环节开展培训,使教师完成由“传统”教师向既有专业知识领域的基础,又具有围绕教学需要可完成信息搜索、信息加工整合和信息创新的“新型”教师的转型。
(三)构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大环境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设计成包括师生用户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资源、习题考试等模块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多媒体呈现、交际互动、成绩评价等功能,能扩展课堂教学,延伸课后教学。在这样的网络教学系统中,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可以被包括在里面,学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中储存着大量的新闻时事、文学著作、影视歌曲资源等实用英语学习素材,既可以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能力的天地,又可以给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学生还能够利用系统中的测试环节,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掌握,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构建完整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大学英语的网络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校园网站(WebSite)界面中,师生均可进入其中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输入工号或学号,教师和学生可以进入各自的主页。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中上传教学资源、分享实用的英语学习资料、批改学生在线作业和考试;学生可以在该平台进行在线测试、在线作业、上传小组作业、下载感兴趣的资源;同时老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实时互动、线上线下交流。如传统课堂中老师布置一个口语任务,由于时间和人数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每个同学课上都有机会发言练习。这时网络教学平台便发挥了作用。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将口语对话上传到指定帖子,学生在下面留言跟帖或者在某个群组中留言,教师既可以课上随机抽取学生作业进行播放,也可以课后一一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学习课程动态管理,更加立体直观的实现教学效果。除了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如电子邮件、BBS、课程网页等各种电子资源。
四、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前景
从学校范围看,大学英语教育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覆盖全院的宽带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与学拥有硬件支持和管理支持;面向教师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备课、作业布置、考试模拟、成绩评价;面向学生的英语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资源共享;面向教与学的电子图书馆、虚拟实训室等平台,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挥作用。从英语教学本身来看,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将在信息化背景促进下不断被更新和完善: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至课前平台预习和课后平台延伸。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将学生英语学习最大范围调动,既保证教学设计有效实现,又保证教学内容有效传达,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英语能力实现个性化教与学。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来看,信息化教学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其实许多有远见的大公司已经开始介入教育信息领域,例如:联想集团提出了“传奇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北大青鸟则提出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方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可以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或项目,并通过网络平台互相监督实现实时动态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