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换届选举学习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将党员分成五种类型:高龄多病党员;身体健康,能够参与社区活动的党员;人户分离和继续工作的党员;“四就近”党员;返程知青党员进行分类管理,由社区党委牵头,开展了2次课题调研,先后召开了4个座谈会,定向发放100余份征求意见表,发动干部群众为社区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征集到意见和建议38条。
该社区党委要求落实“五送(送党徽、送、送学习用具、送材料、送关爱)、三认(认岗、认人、认门)、四关心(关心社区建设、关心楼宇文化、关心楼门变化、关心社区环境变化)”的学习方式,结合社区现有高龄多病党员137人,党委要求各支部定期入户慰问、送学习材料,把党委和上级政府的关怀落实到人,召开组织生活会期间,上门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对社区环境、卫生和治安提出了很多的宝贵建议;对于身体健康,能够参与社区活动的113名党员,党委集中召开组织生活会,集中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人户分离和继续工作的59名党员,社区采取电话联系,定期见面交流的方式,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还给每个党员发放了“建议卡”,并积极发动党员开展各项活动。社区有四就近党员10名,社区为这些人员成立了专门的党小组,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特色服务,结成帮扶对子;对于社区中的48名支青、老三届党员,党委充分利用联席会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这些党员参与社区各类活动,积极促使他们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为社区发展发挥余热,把知青精神和当年的支边热情继续发扬在社区。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期间,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人数明显有所增加,在的运动会80人的方阵中有80%的都是党员,以前平时很少出门的党员,现在都能主动参与楼宇自治会的创建,丰富了楼宇文化,并带领楼内党员和居民到扫楼内楼外卫生,通过楼宇自治会的各种活动,给居民搭建了相识、相知的平台,党员每月定期召开楼宇自治会工作汇报会,充分发挥了楼宇文明宣传员,治安管理员,卫生监督员,矛盾调解员,社区信息员的作用。
在社区广泛宣传与广大党员的鼎力配合下,上半年历时五个月顺利开展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投票率分别达到100%,得票率99%以上,两委班子高票当选,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
二.整合社区资源,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完善居家养老工作,落实大民政工作理念
为了更好的落实大民政工作,该社区制订了以‘关注民生,服务居民’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一方面掌握好政策性工作,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政策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掌握好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拓展为社区服务的渠道,和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效的衔接,进行有效的服务,推进居家养老,带动社区就业和社区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达到共驻共建。
今年该社区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观与更加深入的开展居家养老活动相结合,把40名高龄老人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挂钩到七个党支部,各支部书记根据自己支部情况和老人的特点来统一安排志愿活动,采取支部包楼,党员包人,支部之间互援互助的形式保证了社区内每一名高龄老人都有专人守护,日常志愿服务有计划有保障,遇到突况24小时随叫随到。通过入户核实,走访慰问等形式全面落实民政部居家养老政策,全年为88名老人办理了居家养老服务,为6名9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与社区阿才理发店合作,坚持长期开展‘剪出一片天,爱心永相连’免费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理发的慈善活动,平均每月免费服务达60人次以上。
三.抓稳定,保安全,加强综治安保工作,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圆满完成国庆安保工作
该社区8月份成立了国庆安保工作小组,以社区两委班子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党员为执行骨干,以18栋居民楼的32名楼门长为主要联系人,以社区244名志愿者为主要力量,从而形成了一个指令、信息畅通的“金字塔”形的国庆安保指挥系统。组织调动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国庆安保大排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查工作、对重点户、重点人进行集中调查排摸、对重点场所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狠抓严控“三个方面”,确保维稳工作顺利开展。国庆前后共计解决家庭财产纠纷上诉,养老纠纷上诉,物业管理费纠纷、有线电视费等纠纷28起,全部解决在基层。
国庆前该社区先后召开十二次辖区单位治安维稳工作会议20余次,将小区划分出物业公司责任区,商户责任区,与物业公司联手维持社区日常生活秩序,对物业所属的地下人防进行入户排查,空房封户,物业值班人员负责重点看守煤气、水电设施,杜绝安全隐患,各负其责。同时与社区内各类经营性商户20余家全部签订了《国庆安保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餐馆类经营场所的煤气罐等设施看护到位,严防爆炸和火灾的发生;对社区的4处地下人防,3家地上旅馆,采取了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集中排查与自我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层层管理,责任到人。逐一进行地毯式排查,每天两次核查当天住宿登记和来访登记,定期和突击检查加热棒、电褥子等物品的规范使用情况,共突击夜查16次。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杜绝不安全因素的产生,该社区流管站建立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档案和电子数据库,做到一楼一册、一户一档、一人一表,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国庆前期检查出未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102名,全部即使补办了暂住证。全年共办理暂住证1075人。
该社区将244名志愿者分成内6外6共计12个固定岗、3组流动岗,早中晚三个班次,同时在社区各个主要路口、四个大门24小时轮换值班,点面结合,完成社区全面布控。同时构建由党员信息员,楼门信息员,电梯信息员,报刊亭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监控网络,保证了信息传递无障碍沟通,通过这些得力措施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在国庆前夕社区安保巡防队以实际行动震慑了犯罪分子,极大的维护了社区稳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国庆安保工作在十月国庆大典胜利召开之后圆满结束。超级秘书网
四.抓宣传、聚民心、促和谐,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该社区的宣传工作全年以“粉红、橙红、火红,金红”四个宣传季为面、以寓教于乐为主要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季度“志愿者宣传季——粉红之季”。在两节前后和雷锋月期间,社区“美丽人生志愿者之家”和“左邻右里居民之家”先后组织在校学生和退休党员为社区残疾人,困难家庭,高龄老人定点入户服务,并在社区内举办图片展览宣传志愿者服务理念,宣传社区“六助工程”帮扶项目。季度宣传重点是第一、第二件国事“两会胜利召开及党委换届选举”,在两会期间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促和谐保稳定”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党委换届选举期间组织志愿者散发宣传材料,举办公开党史课,义务为居民讲述党史,为两会和选举烘托气氛,壮大声势,确保社区安定和谐。
篇2
那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基于生活而教、通过生活而教、为生活而教的生活逻辑。导入生活、感知生活是课堂生活化的出发点。生活化使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气氛“热”起来。
如,在学习高二《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时,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行人闯红灯引发的悲剧视频,在学生为之震撼的同时,随堂进行四个小问题的调查:“你有过闯红灯的行为吗?你认为闯红灯的现象普遍吗?你闯红灯时的原因?当别人闯红灯,你是否有过制止或劝说?”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过斑马线基本上是每天必做之事,回归生活的问题与情景,让学生感知生活,参与生活,悟出明礼遵纪、个人修养很重要!
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回归生活,不但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实际生活技能,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有效的教学目标。
2. 主体性教学。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倡和强调有意义学习,但他更侧重从“人”的角度理解有意义学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主体性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协作”、“对话”和“反思”,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方只有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时,教师先抛出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作为消费者在假期都有哪些日常消费行为?并说说最近家里有哪些大宗消费?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答,也易拓展思路,学生作为消费主体,很容易将现实与理论结合起来。然后,教师以小李一家为例,将小李一家的经济状况做介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李在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想成为“有车一族?”学生归纳:“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再次将问题提升:“那给国家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得出结论:“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围绕小李一家的问题贯穿整堂课,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目标很容易达成。
再如,高三学习经济学图表题时,教师通过情境引导――出示考题――过程监控,导出学生仿真演练――自评给分――纠补反思。通过师生的交互,尤其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共享了反思结论,同时掌握了图表解题方法。当然,复习课中最常用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建构,真正让学生在学得的基础上能有更多的习得,学生在建构知识点的过程中再现知识、重组知识,从而夯实基础,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3. 探究性教学。有意义学习认为:“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而探究性教学正好能实现这种夙愿。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资源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开展探究性教学,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例如:在学习高一《政治生活》“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时,笔者首先让个别学生提前准备,表演一情景剧――《西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让学生根据情景思考:这样的参与说明什么?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哪些?接着让学生从“生活广角镜”中了解生活中真实的选举个案,探讨“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代价与后果”;随后设计“模拟班长选举”,要求全班一起制定选举规则,思考自己这一票投给谁?最后让学生思考杭州作为生活品质之城应该从哪些方面体现品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讨论、认真分析、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很好。
在高三复习课中使用的学生编题法,也是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尝试,这种方法适用于课后,教师先出示编题材料(一般选取当年高考热点材料),同时介绍编题方法,并启发编题思路(角度),最后指导学生编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学习编题方法,然后小组活动编题,最后共享编题成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体验了教师编题的思路,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解题思路,效果比较明显。
篇3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中医院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活动的开展。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要求,医院党总支精心谋划,科学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具有本单位工作特色的实施方案,方案内容丰富详细,时间节点明确,目标任务清楚,便于学习、操作、执行。2013年9月29日,医院党总支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通过召开党员会议、中层干部会、悬挂标语、编写简报等形式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3个环节开展工作,共有47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教育。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党总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实践活动,党总支中心理论组定期组织进行集中学习,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调研课题5个;由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群众、患者代表、行风义务监督员、离退休职工等参加的各类座谈会16次。通过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两满意一提升”活动(即职工满意、患者满意,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有效丰富了活动载体。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普遍通读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和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学习材料,共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60余篇。为丰富学习内容,医院组织开展了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为广泛征求党员职工和患者群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结合医院“三访三听三查”:即走访临床科室听职工呼声查工作作风、走访患者听患者建议查服务质量、走访“两代表一委员”听良策查管理,先后发放各类问卷调查表、测评表、意见表280余份,共征求意见和建议四个方面31条。为努力找准医院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中医院组织召开了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整改阶段,修订、补充完善规章制度12套,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上升,职工凝聚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认真解决突出问题
1、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努力做到“两明确一承诺”。明确了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及分管领导、分管科室和承办人,并制定、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台帐》,自觉接受全院广大职工群众和患者的监督。
2、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办了一些群众普遍期待办理的实事好事。一是对职工群众提出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我们从全院选拔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临床人才,通过跨院师带徒、名医工作室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善于继承和精通中医药学的优秀人才。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医院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快速增长。邀请县电视台工作人员设计制作医院形象片,将新建设的中医医院的优美环境,宽敞整洁的庭院及精神饱满的医护人员形象展示给全县人民,不断提升中医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及外在形象;与石嘴山报社签订协议,定期刊登医院的重大事件、新闻、《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名医风采》等,同时利用院内橱窗、展板、电子滚动屏及文化长廊等重点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和图谱。医院通过印制中医药保健及诊疗技术宣传折页、宣传彩页等,宣传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病、专科以及专家的信息,并在东门汽车站内制作医院及科室简介 ,全面介绍医院专科情况。医院通过采取以上举措,门诊及住院患者明显上升。三是开展慰问活动。在患者高峰时期,医院领导班子带领职能科主任到临床科室走访慰问一线职工,在春节前夕,对部分离退休职工和移民群众进行了慰问,切实让离退休职工和移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及医院的悉心关怀。四是开展中层干部聘任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医院通过考核、广泛充分地听取职工和群众的意见,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使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术水平高、有管理能力、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为进一步实施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五是逐步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六是开展党总支、院工会及共青团换届选举工作。
三、收获与成效
一是领导班子更加团结、民主、公开、透明。坚持民主集中制,对医院的重要决策,先进行可行性论证,充分征求和尊重各方的意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遇事互通信息,加强沟通,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态势,保证各项工作协调高效运转,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篇4
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总抓手。城市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势必对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方面,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农村投入,项目落地、工程推进等都离不开村级组织。就我县实际来看,一方面,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村还有906个,村布局“多、小、散”特征明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共享程度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村庄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变成了城中村,有的成为了农村新社区,有的因村民搬迁成了“空壳村”,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基层组织的传统模式显然与当前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如何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理应成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农村是社会管理组织体系中的最基层。农村稳则社会稳。城镇化改革发展在给农村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在加快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时有发生,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有利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整体水平。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平台,通过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最终形成城乡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能够促进社会管理资源整合,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务实基层打牢基础的需要。我县农村社情复杂,特别是农村政治生态比较落后,“三宗势力”(宗教、宗派、宗族)盘根错节,干扰农村基层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虽然我县抓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很大,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村级层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很多。特别是每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竞争异常激烈,这种强烈的政治意愿很大程度上是政经不分、权力与利益结合所致,包括征地拆迁、项目招标施工、安置房分配、新农村项目分配、各种公共资源的配置等都是有利益关联度的。这些问题长期困扰农村建设。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农村资源公平分配,逐步强化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逐渐弱化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从而达到进一步打牢农村基层基础的目的。
构建村级组织设置新格局的主要举措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农村社区化。要在全县构建起以“镇(街)一社区”两级为主体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使农村新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关键要做到“四个”注重。
注重抓好服务工作。强化服务,便民惠民,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要把对社区群众的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和作为前提工作来抓。社区服务中心要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把相关的服务功能集聚到联村社区平台上来。真正方便群众办事。让广大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以后带来的新变化。在便民服务事项上,要做到“下放”、“上提”相结合。这项工作由县纪委牵好头、担起责,县审管办全力配合。将全县所有县直部门和功能区、镇(街道)的服务审批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可以“下放”的项目全部实行下放。各功能区、镇和街道要把目前属于村级组织的服务项目进行梳理整合,除了涉及土地征用等必须使用村委会印章的事项外,其他的都“上提”到社区进行办理。
注重整合各方资源。重点要整合好人员、资金和办公场所等三方面的公共资源:一要整合好人员资源。要充分利用镇村干部资源,选好配强联村社区组织带头人。选配坚强有力的联村社区组织班子和工作人员。要继续抓好县直机关农村指导员下派工作,选派优秀干部指导帮助联村社区工作。二要整合好资金资源。本着“统筹兼顾、集约高效”的原则,各级各条战线的资金投入都要按规划来办,对各级财政用于中心村、联村组织办公场所、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要进行通盘考虑。在设施建设和项目安排上,突出合力共建、功能互享、工作共担、活动共管,避免浪费,预防重复投资。今后对农村集体项目的补助资金,也要进行有机整合,由联村社区进行统筹支配,不能搞“低、小、散”,要彻底改变资金“天女散花”现象,做到“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充分发挥资金的“浓缩效应”、“放大效应”。三要整合好公共办公资源。在充分利用中心村、城乡社区现有办公场所的基础上,整合撤并乡、中小学校、卫生院所的原有办公场所,以修建、置换、租赁等方式。解决联村社区组织办公服务场所问题。
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本身是一项全新工作,困难多,经验少,再加上每个地方情况千差万剐。因此,在具体推进时,各镇(街道)要按照“方向坚定不移、方法因地制宜”的总体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方法讲创新。一要善于学习借鉴。桥下是全市试点镇,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基础,也做了很多探索,试点工作经验是各镇街的学习材料,各镇街也结合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载体和制度。二要注重典型引路。要按照“今年树一批、明年带一批、逐年上一批”的目标,每个镇(街道)今年至少都要创建1个社区示范典型,对每个典型社区都要派专人蹲点指导,精心做好培育。争取培育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县委组织部要加强对典型示范创建的指导,并组织开展“互学互比”活动。三要加强考核评价。县委把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列为《考绩法》的重要内容,把考
绩结果作为考察干部工作实绩特别是党(工)委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功能区、镇(街道)也要将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纳入村级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相关干部的工作责任,积极建立起引导支持各个社区之间良性互动和服务竞争机制,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深入开展。
构建村级组织设置新格局的组织保障
村级组织设置的“转、并、联”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就看各地、各部门有没有重视,有没有倾全力去抓,有没有全县上下的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各功能区、镇(街道)和县有关部门必须结合各自职责,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狠抓落实,确保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强化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的领导。县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部长牵头负责。各功能区和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党(工)委书记要任组长。对这项工作,各功能区、中心镇党委和街道党(工)委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尤其是党(工)委书记更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到实处,做到亲自研究部署工作、亲自调配各种资源、亲自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形成合力。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需要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各功能区、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联合纪委、农办、民政、财政、规划建设等部门力量,定期召开协调会,进行协商。统筹决策,确保这项工作整体有序推进。特别是在场所建设、功能确定、规划设置等方面,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协调沟通,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推进,不能各自为政,各搞一套。镇(街道)层面需要哪个部门指导和帮助的,相关部门不能推诿,要拿出具体举措,帮助镇(街道)解决难题。
深化宣传。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举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宣传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和措施步骤,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理解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重要性,消除镇村干部的畏难情绪和基层群众的各种顾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营造良好的改革工作氛围。构建村级组织设置新格局/盛秋平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根据温州市委“一年搭框架、二年抓深化、三年全面达标”的总体部署,紧扣“三分三改”,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今年5月开始永嘉县在桥下镇开展先期试点,同时鼓励其他各镇街选择条件成熟的村庄先行开展社区建设。至7月底止。全县已有906个村完成了社区规划布局,117个村进入新社区运行阶段,实现了农村社区全覆盖的新格局。
构建村级组织设置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以统筹城乡为目标,以镇街规划为龙头,以“转并联”为基本方式,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改革创新村级组织的设置模式,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村级组织构架向新社区结构模式转变,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总抓手。城市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势必对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方面,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农村投入,项目落地、工程推进等都离不开村级组织。就我县实际来看,一方面,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村还有906个,村布局“多、小、散”特征明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共享程度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村庄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变成了城中村,有的成为了农村新社区,有的因村民搬迁成了“空壳村”,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基层组织的传统模式显然与当前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如何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理应成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农村是社会管理组织体系中的最基层。农村稳则社会稳。城镇化改革发展在给农村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在加快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时有发生,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有利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整体水平。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平台,通过推进村级组织“转并联”,最终形成城乡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能够促进社会管理资源整合,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务实基层打牢基础的需要。我县农村社情复杂,特别是农村政治生态比较落后,“三宗势力”(宗教、宗派、宗族)盘根错节,干扰农村基层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虽然我县抓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很大,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村级层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很多。特别是每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竞争异常激烈,这种强烈的政治意愿很大程度上是政经不分、权力与利益结合所致,包括征地拆迁、项目招标施工、安置房分配、新农村项目分配、各种公共资源的配置等都是有利益关联度的。这些问题长期困扰农村建设。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农村资源公平分配,逐步强化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逐渐弱化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从而达到进一步打牢农村基层基础的目的。
构建村级组织设置新格局的主要举措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农村社区化。要在全县构建起以“镇(街)一社区”两级为主体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使农村新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关键要做到“四个”注重。
注重抓好服务工作。强化服务,便民惠民,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要把对社区群众的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和作为前提工作来抓。社区服务中心要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把相关的服务功能集聚到联村社区平台上来。真正方便群众办事。让广大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以后带来的新变化。在便民服务事项上,要做到“下放”、“上提”相结合。这项工作由县纪委牵好头、担起
责,县审管办全力配合。将全县所有县直部门和功能区、镇(街道)的服务审批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可以“下放”的项目全部实行下放。各功能区、镇和街道要把目前属于村级组织的服务项目进行梳理整合,除了涉及土地征用等必须使用村委会印章的事项外,其他的都“上提”到社区进行办理。
注重整合各方资源。重点要整合好人员、资金和办公场所等三方面的公共资源:一要整合好人员资源。要充分利用镇村干部资源,选好配强联村社区组织带头人。选配坚强有力的联村社区组织班子和工作人员。要继续抓好县直机关农村指导员下派工作,选派优秀干部指导帮助联村社区工作。二要整合好资金资源。本着“统筹兼顾、集约高效”的原则,各级各条战线的资金投入都要按规划来办,对各级财政用于中心村、联村组织办公场所、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要进行通盘考虑。在设施建设和项目安排上,突出合力共建、功能互享、工作共担、活动共管,避免浪费,预防重复投资。今后对农村集体项目的补助资金,也要进行有机整合,由联村社区进行统筹支配,不能搞“低、小、散”,要彻底改变资金“天女散花”现象,做到“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充分发挥资金的“浓缩效应”、“放大效应”。三要整合好公共办公资源。在充分利用中心村、城乡社区现有办公场所的基础上,整合撤并乡、中小学校、卫生院所的原有办公场所,以修建、置换、租赁等方式。解决联村社区组织办公服务场所问题。
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本身是一项全新工作,困难多,经验少,再加上每个地方情况千差万剐。因此,在具体推进时,各镇(街道)要按照“方向坚定不移、方法因地制宜”的总体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方法讲创新。一要善于学习借鉴。桥下是全市试点镇,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基础,也做了很多探索,试点工作经验是各镇街的学习材料,各镇街也结合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载体和制度。二要注重典型引路。要按照“今年树一批、明年带一批、逐年上一批”的目标,每个镇(街道)今年至少都要创建1个社区示范典型,对每个典型社区都要派专人蹲点指导,精心做好培育。争取培育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县委组织部要加强对典型示范创建的指导,并组织开展“互学互比”活动。三要加强考核评价。县委把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列为《考绩法》的重要内容,把考绩结果作为考察干部工作实绩特别是党(工)委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功能区、镇(街道)也要将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纳入村级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相关干部的工作责任,积极建立起引导支持各个社区之间良性互动和服务竞争机制,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深入开展。
构建村级组织设置新格局的组织保障
村级组织设置的“转、并、联”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就看各地、各部门有没有重视,有没有倾全力去抓,有没有全县上下的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各功能区、镇(街道)和县有关部门必须结合各自职责,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狠抓落实,确保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