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党校学习小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党校学习小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党校学习小结

篇1

二、坚持了学以致用,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这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法宝之一。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不仅使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且紧密联系开发区的工作实际,做到了学以致用,敏锐洞察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管委会适时提出了“关注民生”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期,我们在全市率先为开发区所属五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了学杂费,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正在下大力解决五村村民养老保险问题,与此同时,开发区培训中心已经批准成立,提供了一个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平台。

三、正确处理了“工”、“学”矛盾,做到了工作与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培训班开学之时,正逢我担任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刚刚两个多月,工作还没有完全熟悉,情况还没有完全吃透。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毅然走进了课堂,把党校培训看作是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做到了安心学习,专心听讲,静心思考。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克服困难,合理协调,做到了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学习,周六和周日就赶回单位工作。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我先后完成了上任初期的基层调研任务。为了不耽误学习,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一般都安排在双休日召开,往往都是布置完工作就匆匆忙忙再赶回太原。在我和同志们的努力下,经过紧张筹备,雷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于4月14日正式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大连路西口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纳米级精细铁粉项目论证会也如期举行,1号草坪改造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困绕开发区多年的上五渡旧村改造拆迁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虽然我牺牲了好多星期天,但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可以说做到了学业有所成,事业有所就。原创:

篇2

篇3

篇4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对古诗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全面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对于儿童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价值。在新课标中对诗歌教学这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6年级学生背诵古诗文的数量提高到160篇,并提出建议70首推荐背诵的。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2年级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下面就当前小学古诗教学现状的教学问题作出一点分析。

一、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大理念,而在实际贯彻落实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标理念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中”的背离现象。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不到位。据课程目标,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侧重落实“诵读、情感、体验、想象、识字、写字”等目标,由于“应试”中“诵读、体验、想象”很难考查,所以教学被轻视淡化,“情感”的落实也仅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背一背所学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应试”就可以了,而非真正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识字、写字上,“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

“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落实不到位。“课程性质”中强调,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诸如“情感、想象”以及其他课程目标“感受语言的优美”“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些“人文性”的目标往往被淡化甚至忽略,而侧重“实践性”的“体验”也被教师的“讲解”所代替,很少采用游戏、图画、音乐熏陶这类体现“实践性”的活动来引领学生体验,而教师更重视能体现“工具性”的识字写字教学、段落大意的概括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不到位。小学诗歌教学强调学生“诵读”,突出的是“自主”;小学诗歌教学强调学生“体验”,突出的还是“自主”,而教学中“唱读”多“诵读”少,“讲授”多“体验”少,何来“自主”。小学诗歌选篇许多具有“趣味性”,而“趣味性”必须在游戏、表演、音乐的感染下才能“体验”,在学生的“合作”活动中才能“探究”,而这些往往由于应试的影响而被淡化忽略了。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缺乏“开放”和“活力”。小学诗歌选篇许多具有“季节性”,“生活性”,而教师却不善于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去体验,使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失去了“活力”,看不到“开放”,学生也一点点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透露出形式化的倾向,没有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诗歌教学的方法单一,不注重方法的改革,不讲究上课环节,就是老三套: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这个程序成了不少老师的终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课内古诗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串讲法,即按照逐字逐句地解释,串讲诗意,最后让学生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

三、轻视诵读体验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诵读更推崇备至,他认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读”也是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而且课标对“诵读”有着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小学三个学段。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读懂诗歌、把握内涵、体味情感的重要方法。但是,在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讲授诗歌,教师一味地分析内容、讲解表现手法等,很少留给学生诵读的机会和时间,学生诵读的兴趣越来越小,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小,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诗歌学习渐渐失去了诵读这一主阵地,诗歌在语文课堂渐渐也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

四、小学诗歌教学的成人化

篇5

一、当前中小学的债务结构分析

学校建设投入自有资金少,主要靠不规范的融资及拖欠支撑,负债率居高难下。

(二)长期负债比例高

各学校都负有三年以上的债务,A县四所学校负债2044万元,其中三年以上债务1525万元,占74.61%。B县四所学校负债6214万元,其中三年以上债务5370万元,占86.42%。

(三)新的债务仍不断增加

调查中,许多校长反映目前各学校亟待建设和改善的项目仍有很多。主要是因为这几年市里要进行教育现代建设验收,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太多,大到校舍建设、校园改造,小到更新教学设备、各类硬件添置等等,新的债务还会不断增加。

二、中小学债务结构的治理对策

(一)严格预算管理与执行

各中小学校应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和执行部门预算。学校的各项收入都必须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范围,不得在部门预算以外发生收支行为。其中非义务教育学校经批准举债的债务收入必须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对没有列入年度支出预算的项目原则上不予追加和调整,对确需实施的项目,在落实资金来源后,经市教育局和财政局审核,报经市政府批准 后,调整或追加项目支出预算。其中义务教育学校新上项目按省政府文件要求,须报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备案。

(二)加强债务的管理与监督

市财政局和教育局是全市中小学校债务管理的部门,必须切实履行中小学债务的管理职能,对中小学债务实行预算管理,资金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审计部门依法对学校债务进行审计。市教育局应将各校债务情况列入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期审计的内容,其结果作为履行工作职责的考核事项。严格要求学校做好债务管理工作,锁死旧债,制止新债,逐项突破,逐项消化,把学校债务管理工作纳入校长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实行报账制。严格 执行学校财经纪律,严格校建工程管理,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购置行为,实行政府采购,坚决制止新增债务。

(三)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控管责任制度。

2008年11月,江苏省出台《关于制止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债务的意见》,着力从制度入手有效制止义务教育新增债务。县级人民政府将制止农村义务教育新增债务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由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政策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辖区内不再发生新的义务教育债务。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擅自确定建设项目,严禁向单位和个人举债、集资,严禁采取由施工企业垫资等方式建设校舍,严禁以任何名义为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严禁举债超标准发放报酬、补贴。部门和乡镇政府不得要求或授意学校举债搞建设、上项目。

总之,学校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加剧的现象一定会逐渐下降,使义务教育学校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1、管理体制落后

一般学校档案管理已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但档案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学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行政人员兼任。虽然多数学校制定了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2、档案管理有待规范

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档案也存在问题,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

3、档案信息化程度低

电子化档案信息已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将会导致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档案管理由于涉及的专业多、课程杂、范围广、内容繁,各部门若缺乏整体规划,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则会给全校在档案管理、数据查找、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如果收存的档案不积极地开发利用而束之高阁,就会失去档案自身的价值。

二、改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就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改善而言,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其需要相关部门将各类可影响因素充分全面地考虑进来,从而将这种整体管理工作效率提上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要建立档案运作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经费、设备、档案用房等硬件问题,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和工作环境,建立指挥灵活的档案管理信息网络,使档案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管理工作同步发展。

2、树立正确的档案观

首先要确立档案管理服务观。档案管理是为学校各项管理服务的,是为学校完成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任务服务的,是为学校实现求生存、谋发展的总体服务的;档案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其次要确立档案管理的信息观。档案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资料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这一资源,无疑对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论是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都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够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中学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学习计算机知识、数据库管理知识、数据录入和网络管理等知识,要具备电子文件的收集、存储、组织、管理和提供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筛选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4、提高服务意识

搞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目的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的内容应包括:一是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资料的服务;二是为教职员工的工资调整和评定职称等方面,提供大量可靠的档案资料;三是为历届校友提供查阅在校情况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的服务;四是为毕业生提供个人档案,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5、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

篇7

“人”是学说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人学从“人”开始,它探讨了关于人的起源、人类的本质、人类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关系,并生活其中。所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是马克思人学同传统人学的区别所在。

人学的归宿与落脚点不是“一般人”,而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人学的终极归宿,在于关注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人学的独到与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充分地肯定了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既是对过往的传承,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更是对未来的期盼,其意义不仅有利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当前高校公民教育缺失“人”

最早出现“公民教育”概念的是在希腊时代,“旨在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的大无畏勇士”。而对于发展(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即:“发展(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本文的“高校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这种方式,培养教育对象在处理自身与国家、社会和其它公民的关系时,如何理解自身的“存在、意识、行为”,并做出相适应的判断。应该是集意识、技能、行为于一体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方向。公民教育受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差异的影响,其目标、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各不相同。在称谓、组织方式和内容及课时分配等方面都不相同。但纵观中国公民教育的特点,我们还是发现有亟需完善的方面。

(一)高校公民教育缺乏人学氛围

我国的高校作为培养优质公民的重要基地,目前对公民教育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氛围的营造还不够成熟。一套系统、完备、科学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在高校建立起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分数教育缺乏人性,太功利。大学公民社团组织的发育还不太成熟,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有诸多不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成长的因素。再加上现代社会危机意识下缺乏“人”的现象屡屡发生:网络时代、信息化社会的“人肉搜索”及自媒体状态下的非理性的运用、挖掘及偶尔的政府决策失信于民,很容易产生侵犯公民的权益和造成社会危机的后果。显而易见,这些后果的出现与我国长期缺失公民教育密不可分。

(二)高校现有公民教育中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内容单一

西方国家通常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手段来达成公民教育,而我们国家则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梳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向大学生单向传授意识形态,对学生的要求只强调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往往会把人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为一谈,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需求理解为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甚至是个人主义思想。公民教育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多的具有政治色彩,所以在教育内容、方式上显得单调、乏味,教育的效果难以显现。

(三)高校两课的政治教化难以吸引人

正是高校公民教育往往以两课为主要教育途径,而两课则又一贯注重政治说教和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使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还存在模糊认识等。这种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方法,旨在树立教育对象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政治方向,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推动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转化。

三、在公民教育建构语境中塑造“人”

公民教育是围绕人展开的活动,必须以人为诉求中心。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公民教育,以培养其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一)积聚正能量,注重在公民教育中“人”的氛围的创设

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权利与义务平衡意识、共同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公共精神和志愿精神,它还应该包括:公民技能,公民公共行为等。大学生公民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参与。所以,各高校特别要注意在学校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创设注重“人”的氛围营造。

(二)公民教育内容与方法要转向“人”

针对现阶段高校实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要将公民意识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公民教育,注重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经验,研究设计“以校园环境和氛围为依托、以理论和实践双模块为基质、以‘教、学、做’为循环互动”的“三轮驱动”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做与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来整合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策略:现阶段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上,应着重开展“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共意识、公共美德和公共理性精神教育”、“政治与法律常识教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全面推进高校公民教育发展。

(三)公民教育应实现人的公共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种互动的、有机的、社会的结合,形成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如果主体性只是单个个人、个体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每个人都成了绝对化的主体,相互间不能有适当的联系和结合,那么社会就会离散。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我们也必须通过审视二者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语境,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在当今社会的工业发展似乎冲淡了人性,再加上高校的德育低效导致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犹豫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更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优质公民。

参考文献

[1] 许庆朴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6-67、85、118-119.

[3] 王茂涛,冯伟.公共危机管理视野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0-113.

[4] 雷骥.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特点和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13.

篇8

篇9

为确保组织生活会质量,支部认真准备,精心筹划,力争把会前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一是加强学习,形成共识。集中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优秀党员的事迹;

二是对照标准,查找问题。支部发放专题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表,征求全体党员对支部委员及支部的意见。通过个人查找问题,大家相互提出问题,为开好组织生活会奠定了基础;

三是交心谈心,深究细剖。认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开诚布公,指出问题。针对相互之间提出的问题,经过谈心活动,深入进行剖析、查找原因,切实把问题消化在召开组织生活会之前;

四是撰写发言材料,逐条逐项进行对照检查,既关注工作焦点,又注重触及思想灵魂,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分析透,切实达到“深挖细究找差距,共同促进强党性”。

二、扎扎实实,切实把组织生活会开出效果

组织生活会是党内增进党员干部团结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支部组织生活会应到15人(正式党员14名,发展对象1名),实到15人。会议能够紧扣主题,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盯着问题找原因,特别是注重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增强了组织生活会的原则性和实效性。

一是支部书记带头查找问题。在自我批评中,支部书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学习政治理论上、对工作创新上认识不够,直截了当进行自我批评,为其他同志做出了表率;

二是自我批评动真格、真剖析。每名党员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能深入剖析原因,不仅从工作层面分析问题,而且能触及思想找原因,对照要求把自己真正摆进去,看问题抓实质,能够透过事物本质。

三、会后整改,切实将问题逐一消灭

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认真检视、透彻查摆,累计发现三项问题:

一是党史学习活动形式单一。针对这一问题,由支部书记***牵头,对原定的党史学习方案进一步进行细化,并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丰富的学习形式,于八月底前整改到位。

篇10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表现

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歌颂教师的无私与伟大。在人们心中,教师永远是无私的奉献,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教师的职业压力可以用“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来形容。2005年,一家知名网站做过一次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方面的专门调查,反映工作压力比较大和非常大的占到被调查教师的多数。这一部分中小学老师都感受到了工作非常辛苦,每天都很疲惫,有的对工作缺少热情与动力,在工作中会感到非常紧张,有时也会特别失落、有挫折感,甚至达到了惧怕工作的情况。有的故意与其他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工作热情也不如以前了,而是被动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任务。当前,教师职业压力确实广泛存在,对教师本身及我国的教育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受工作繁重的影响,心理承受重大压力。我国其他行业法定工作时间一般为8小时,而中小学教师却远远超出8小时的工作时间。特别是一些城镇中心学校、一些重点学校,班内学生编制多,各种学科也纷繁复杂,教学任务非常重。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仍按“升学率”“提高率”等这些指标来考核评价教师,以此来确定他们的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评优选模的标准。再加上各种名目的督导、检查、验收、评比等也让教师难于应付、叫苦不迭,也会使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出现不安稳的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具体表现为压抑感、担忧、焦虑、挫折感以及没有安全感,并时常感到惴惴不安,缺乏自信心,感到身心疲惫。这些看似寻常的小事,实际上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精神面貌,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第二,行业差别悬殊,有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心理安全感。近些年来,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虽然得到明显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有一定的悬殊,中小学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时仍然不尽如人意。社会给予教师的赞美之词有蜡炬精神、春蚕之誉,强调的是责任与奉献,往往忽略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也是平凡人,也需要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有的学校的教师工资还是普遍较低的,笔者对此感受颇深。有的一线教师,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得社会关系单一、淡薄,视野较为狭窄,有时影响其身心健康。而竞聘机制的实施,也会给一些处在劣势地位的老师带来危机感,造成心理惶恐,产生一系列不正常、不稳定的情绪。

第三,受当前教育竞争机制的影响,有的中小学教师积劳成疾。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正处于全面的创新改革中,但有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在一些地区有时仍然处于优势及主导的地位,一些中小学及学生家长仍然以“考上多少个重点大学、考上多少个重点中学”等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同时这也是有的学校评价教师的“铁定”标准,学校用此标准来作为教师评聘、评优选模的标尺。所以,老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得付出与他人不同的艰辛与努力,其背后是承担更大的压力,这也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中小学教师适应与自我解压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有诸多的压力,自然会导致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依靠自己去适应与心态的自我调解。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能同时兼顾到学生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长期的心理压抑,会导致身体的不健康,严重影响到工作与生活的正常进行。

(1)做到心理保持平衡,调整好心态。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情绪及平衡的心态,可有效消除因职业压力给自身身心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经常保持乐观、积极喜悦的情绪,可使自己处于轻松、心旷神怡的状态。对于消极的心态,要学会用以下方法试着进行调整:一是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要学会用转移的方法来分散自己的紧张心态,三是学会用幽默的方式处理生活及工作中琐碎的事情,四是学会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2)提高自我认知度,坦然面对现实。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解自己,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有效地排解工作压力,以及真诚地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其他困扰的问题。不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教育教学工作也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付出与收获总是不一致,这些问题也会使自己的心理感到失衡。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3)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中小学教师,也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和睦相处。要用心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与他人之间相互尊重、坦诚、信赖,相互理解、真诚沟通,也可以适当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赵颖,桑青松.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现代教育科学,2011(1).

篇11

二、教研工作

一学期以来,信息组在组内开展了8次教研活动,基本做到了每2周一次,教研的主题涉及课堂教学、信息安全、工作交流等,较为有效地协调解决了教学工作中,学校信息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走出去,学习其他学校好的做法。

三、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确定的目标,设备完好率超过了95%,杜绝了信息设备的人为损坏。本学期更换教室投影机灯泡及光学组件6套,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对班级电教员、信息员进行了2次培训,发挥他们在班级信息设备管理中作用,一学期以来班级信息设备无人为错误操作引起的设备损坏;本学期对班级计算机维护组织维护2次,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系统维护2次,教师计算机统一维护1次。

四、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

一学期以来,对于学校信息系统及计算机设备使用过程中突发的一些共性问题,采取通过网络信使及时相关信息予以提示的方式,为教师正确使用计算机,避免系统故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协同解决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校或教师相关展示活动提供信息环境布置、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一学期以来,为诸如教师节活动、行规校复评、教学专项督导、元旦文艺汇演等学校工作提供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服务;采集各种照片、视频信息资源超过50G,摄制课堂实录课程10节,在闵行教育信息网上视频新闻 条;顺利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数字学校建设专项工作

一学期以来,学校数字平台保持了稳定运行;搭建了北桥中学行为规范风采展示网;电子身份认证系统、门禁与考勤系统、文件服务系统、MOODLE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音乐教学平台系统、党务网站、行规网维持稳定运行;核心数据库做到每日备份,核心数据做到了每周备份,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安全,未发生一起数据丢失事故。

xx年度学校发展性项目《数字化课程积件资源开发与应用》已完成平台架构的建设,课程目录体系也已经基本构建完毕,数字化资源收集基本完成,但由于本学期迎接几项重大检查督导,本项工作未能按照时间节点全部完成,数字化课程积件资源的体系化化与序列化、系列化工作还有待下学期继续推进。

篇12

为期2个多月的研修班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认为,参加集中培训的机会是有限的、时间是短暂的,更多的知识还要靠日常的学习来获取、靠平常的实践来积累。参加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新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此,下一步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