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4、教学方法新颖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效果是比较低下,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可以使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究,教师做好指导,这样学习效果是比较有效的。
5、关注所有学生:课堂教学质量高,自然就是全班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而不是少数的几个优秀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学习差的学生,更要多提问,多帮助他们,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质量提升。
篇2
1选择合适的教材,制作电子教案
目前中专教材种类多样,编写的深浅度和知识的涵盖面也有所差异,有些内容死板,已经过时,无法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而能否选择好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评估,所以,应根据新时代对学生培养的要求,选择好的教材。
在从事这些年药理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更新的速度往往落后于药理学知识的进步,而手写教案往往有着不利保存、翻阅繁琐及知识更新改动困难等缺点;而在Word电子教案中,教师能够方便地阅览每一个章节,并随时可以对教案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改动,保持教案的不断更新。因此,做电子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2备课资料模式化,保持最新
备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备课参考资料的整理汇总。这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作,但是一旦做好便可以极大地方便以后的工作,由于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教师可以随时从网上查阅与本章教学相关的参考内容,比如,讲到阿托品不良反应和中毒解救的内容时,有一个例子“广州一医院用超大剂量阿托品救活有机磷中毒女患者”,在本例中,涉及到有机磷中毒的常见症状,而且两天的抢救共用11 000毫克阿托品且没有出现过量所致的症状,是教科书上也找不到的数据。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讲出,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性,又有利于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假如这样的例子没有进行汇总归纳而只是走马观花浏览一遍的话,也许今年能够熟练地把这个例子讲出,但是到了明年再讲授阿托品时,也许已经忘记了。如果重新再到网上去查阅资料的话,显然是做了大量的低效率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将从一些参考书上、网络上及其他途径获得资料进行系统化汇总,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参考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这样的话,下次再讲到某个章节,需要一些参考资料时,直接翻阅经过大家汇总的参考资料,这样便可以迅速地获得讲课所需要的内容,大大节约了备课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家都参考这样的不断更新的参考资料,有利于讲课内容的统一性,而且由于参考的内容源于大家的智慧,有利于知识讲授的全面性。
3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方式教学,作为现代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卓越的优越性,是彰显教师才华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多媒体课件中,药理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添加图片、视频、声音等资料,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富有时代感,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展了知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在讲到抗疟药时,疟原虫在人体的不同繁殖阶段是一个难点,将一个做好的Flash动画插人PPT中,然后再辅以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疟原虫的生活周期以及为何会由蚊子传染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在于追求风格的奇特怪异,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教学的内容。立足于本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从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得到课本上没有的新颖的知识,并且能够简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当然,精心制作的课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议由教研室老师分担任务完成。
4拓展理论知识,重视实验教学
篇3
因材施教,培养学员的表达能力
因材施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应当针对学员个体的差异来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培训的目的是使学员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适应实践的专业技能。为了给送培单位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培训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强化学员的“动嘴”能力,所谓“动嘴”能力,就是学员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包括本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表达出来,要求口齿清晰、准确无误,使表述内容具有相关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二个层次,是指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问题,用“图”或“文”的形式准确地表示出来,即“动手”的能力,它是建立在第一层次之上的更高要求,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要实现第二层次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的学员按学习态度可分为三组:第一组,自愿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或以往的工作经验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一组学员占全班人数的20%左右。第二组,绝大多数学员,占班级人数60%左右。这一组学员尽管有相当长的工作经验,甚至一直从事某一项工作,可能是因为知识水平不高,年龄较大,或是其他原因,在课堂上他们欲言又止,不敢发言,或是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不能清晰地表述问题,表现为词不达意,缺乏逻辑,基本概念混淆。第三组,从不在课堂上发言的学员,占全班人数的20%左右。交流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就应该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经过交谈和了解,我发现,第一组学员多是单位的生产技术骨干,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较一般学员高,“自我意识”非常明确,学习有主动性,他们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而且所提的问题大多具有针对性。在讲到难点问题时,他们运用总结性的语言,阐述内容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第二组学员也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在讲解重点问题时,与他们交流应采取引导启发的方式,帮助他们理顺思路,把问题或见解表达出来。对他们正确的见解应积极给予肯定,对于错误的见解,教师应运用准确的书面语言,正确的板书进行解释。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于第三组学员,尽管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抱着“混”的态度来学习,我也会在复习时适时让他们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他们不会被教师点名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创造一些锻炼机会。这部分学员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很慌乱。这时教师可以针对所提问题,结合课堂所讲专业知识,引导他们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他们的错误,则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正确引导,同时更耐心地讲解所学知识,甚至一对一、手把手地讲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不管对哪一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调节课堂气氛与加强学习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提高,完成培训任务。在此,要重点强调的是,当不善言辞或能力有欠缺的学员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的言语的方式、方法应该是不急不躁,循循善诱,绝不能讽刺挖苦。如果一定要用幽默的方式,那也要运用善意的、积极的言辞,否则将事与愿违,严重地伤害学员的自尊心,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
另外,学员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给学员布置的作业不是简单的理论阐述或公式记忆,而是用所学过的知识阐述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旨在考察学员能否用概括性文字解释问题,语句是否流畅,观点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
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员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们没有必要讲解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讲解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也是培训工作必需的。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经过实验证明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方式磨灭了学员的创造性,使学员成为了被动学习的机械。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的学员已经习惯于被动学习,只有教师讲的知识才有可能知道,而教师没有讲过的知识,学员则没有意识去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己。这也导致了许多教师总是详尽地讲解相关知识。其效果往往是许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而不会自觉地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看法只是建立在书本上或是依旧停留在原有的工作经验上。其实教师一方面要把基础知识给学员们讲清楚、讲透彻,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员分析问题的方法。任何一门专业理论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只能解决某些问题。要想“对症下药”地解决具体问题,还要综合所学知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教师还可以把问题讲得更深入一些,引导学员从另一个高度去分析问题,这样可以使学员们的理性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加强实践,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
以上谈到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的基本能力,而实践能力则是包括上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需要学员深入实践,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沉淀才能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经过中级培训后再进行高级工培训的职工,都会反馈这样一个信息:理论教学和实际生产有脱节的地方。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教材很难及时更新或是更新很慢。同时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保障我们及时、准确地获取最先进专业理论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主要是教师往往只把专业知识一个点、一个点的教给学员,而没有把知识串成一根线或形成一个面引导学员去从全局把握,也没有把知识放在它所应用的环境里让学员去理解。所以加
强实践,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培养学员的自我意识
著名的哲学家弗洛姆说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又能超越自然,那是因为人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所以在培养学员的自我意识方面,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授业”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其他两项则是以人为本的典型表现。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鼓励学员检查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可以让学员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或与其他学员交流。教师可以让学员回答这样的问题:“我在什么环境中感到愉快?”、“我在什么条件下学习效果最好?”、“我为什么喜欢某一类课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态度、需求、甚至个性特点。师生双方都能从中获益,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篇4
1.2提高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这个词,很早就被提出,但大部分的师范类高校则是近几年才加入《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这一门课程,这个也是导致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较弱的原因之一,而且在大部分教学质量较低的在职语文教师中大多数是老一辈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素质很多都与我们现代要求的专业素质脱节,所以则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培养教师树立符合现代教育事业要求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2更新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的内容是对知识的传授,只有充分掌握知识,才可能对知识进行传授,同时把握好教学的技巧、方法和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下也提供两点来简单阐述。
2.1更新教学知识: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语文教师总是犯一些知识性上的错误,如字词写错了,拼音写错了,或者在分析文章时,分析的方法出现错误,这些都是因为教师对课本知识不熟悉而导致的,因此在职的语文教师必须不停地更新他们的教学知识,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正确记忆和理解,此外随着教材不停地改版,内容的删减和增变,还有对语文知识量的不断扩展,所以教师除了更新教学知识外,还必须增加关于语文教学上的其他专业知识,并要融会贯通地用于课堂教学上,这样才能深层次地提高教学知识。
2.2提高教学质量:评定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课堂教学效率和活跃度,而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较差的原因往往也是因为课堂效率较差和课堂气氛沉闷,造成这个原因的理由有很多,其中语文这门科目的教学特点则是最重要的理由。
3教学经验中的自我反省和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总结
针对在职的语文教师教学质量降低的现象,教师不仅仅从外在客观的原因分析,更应从自身内在的原因好好分析一下问题与原因,而且必须是在现实的教学经验中分析,以下提供两个例子,进行简单剖析。
3.1在教学经验中自我反省:出现问题后,正确的做法是进行自我反省,而针对语文教师而言,就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而言,可以说,每个语文教师的缺点和有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自身的教学经历中自我反省,才能准确地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先进行教学质量的自评,自我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接着好好地整理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上的错误与不足,这些错误和不足是如何造成的,自己是否正确地处理好,之后的教学中,是否还犯过这些错误,是否有完全改正,然后会想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教学经验,并认真思考这些教学经验的作用与实践活动,最后则是进行实践活动。
3.2在教学实践中自我总结:上面已提及在教学经历中进行自我总结,而下面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总结,教学经历指的是从事一段教学活动时间,而教学实践指的是在从事教学活动,它针对性地指向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等,善于总结才能更好从事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在每一次地课堂教学上进心自我总结,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的知识点讲解、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效率上进行总结,在不断自我反省和总结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和有效化的做法与措施。
4定期开展教师培训课堂、讲座和座谈会等
为了提高在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但除了让教师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外,还需要借助一些教学资源,对在职语文教师进行职业再培训。
篇5
1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
《中医眼科学》有其完善的辨病辨证论治体系,且“五轮辨证”独具特色,针对眼部疾病,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现今眼科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因此,可以把现代医学眼科临床新技术的内容融入到授课中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大有裨益。中西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可以互相补充,优势互补。课堂上可以通过临床实际病例的例举、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葡萄膜炎属免疫性疾病,一般发病急、并发症多、预后差,单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难以及时控制病情,西医多应用激素治疗,而长期服用激素又会有诸多副作用,故临床上对本病常采用散瞳及激素控制炎症,用中医中药调节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疗效,尽快治愈疾病,并可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副作用。
2明确学习目的,增强社会需求意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急剧变革,社会因素和情绪刺激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心身疾病也随之增多[1]。与心身疾病有关的眼科病症如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瞻有色)、视觉疲劳(肝劳)等也增多。同时,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交通工具的发达,随之而来的意外伤害增多,眼部受到伤害的机会尤为突出,除直接损伤外,还可由颅脑外伤导致视神经萎缩(青盲)等。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而出现的老年病增加,眼科方面如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瞻昏渺)等呈高发趋势。另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保健的愿望及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眼部美容、视力保健等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总之,未来与眼科密切相关的热点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是《中医眼科学》能发挥其特长与优势的领域。因此,学习《中医眼科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改革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根据《中医眼科学》教学特点及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利用好模拟标本、教学挂图等。因为眼科学是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学科,所以要灵活使用多媒体,在课件中通过典型图片、教学动画和视频短片等展示,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趋直观。因此,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可向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2]。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医眼科学》学科的实践操作性较强,很多学生到临床实习后对眼科的常用检查设备和操作技术都不太熟悉。所以完善眼科常用教学设备、加强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实验课要制定明确的实验目的及实验要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先讲解示范,示教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教材上的知识结合起来,讲清操作要点。然后同学们分组练习,下课前随意抽取一组同学示范操作,然后由观看学生指出不足和缺点,最后由教师做出小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充分掌握眼科常用检查和操作方法,使其操作规范化,为以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同时,增加临床见习机会也是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中医眼科学》课程期间,合理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尽早熟悉眼科临床的工作流程,掌握一些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及一些急重眼病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期间应选配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医生作为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需从临床资料的收集、专科检查、诊疗方案等方面对疾病作系统地讲解,以便学生真正掌握该病的治疗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中医眼科学》教学目标是深化学生对眼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为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而扎实的理论功底及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6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学之本,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始终探讨的一个永恒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因为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理论的主渠道。但数学因其学科特点,不像语文课堂那么生动有趣,有时甚至有点乏味,为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
1.热爱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使得其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把生活的问题引入数学,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1热爱学生。小学生都是一些稚气未脱的小孩童,他们好动淘气,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关爱,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这样,学生就会亲近老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2创设情境。数学知识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师要千方百计的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有趣的、令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1.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够钻进去,又要能够跳出来。最佳学习方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①课前预习;②认真上课;③课后整理;④认真练习;⑤及时复结。
2.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做得扎实、有效,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研究教材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研究大纲,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2)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我们的新版教材和生活联系紧密,教师教学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入手,抓住学生兴趣,把数学问题和生活紧密结合。(3)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其次是研究学生,因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1)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2)研究学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3.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首先要和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名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好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其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于学生的不良情绪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走出困惑;再次,要为学生着想,坦诚相待,诚心实意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 要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并真心的热爱他们。
4.改进教学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但现在这一传统模式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不是讲授者、领导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伙伴。
5.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5.1重视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归生活的学科。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例课和应用中,必须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应用,去真正感受知识的价值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身边的数学,到社会中去观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让他(她)们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果,促进数学的教学。
5.2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从阅读开始。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难易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数学课外材料,开展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
从而寻找一种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层次。
篇7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制定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但不能一味的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忽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还应该遵循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注重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取长补短,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改变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能力和注意力较差,所以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填鸭式教学[1]。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话语,不要一味的讲解课文的知识,显得枯燥、乏味,应该从课文的内容中引申出来一些让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知识,从而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为了教师和家长,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也要根据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重难点的区分,并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会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2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学生在文字、语言和沟通等方面的重要学科,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简单的说,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通过学习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内容,还要结合实际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喜好,让他们自觉的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哪怕是漫画,让他们从阅读中寻找快乐,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联系实际,并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累积。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语文的学习中寻找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凸显学生的学习优势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不可能会在一整天的学习中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所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他们的学习方式合理的安排整节课的内容和时间。根据有关实验表明,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间会逐渐增长,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结构的时候考虑学生什么时间接受知识最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过渡,把重点的知识放在学生积极性较高的时间段内进行讲解,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优势,有效的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要求,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教师不要一味的讲解,让学生觉得整个课堂特别的枯燥、乏味,教师应该运用巧妙的语言或是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可以轻松快乐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听讲,造成他们听觉性疲劳[2]。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补充课本中没有显示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切身的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把握整节课的时间和学生的情绪,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逐渐的提升。
5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的是一门学科,也会对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1.1 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中职学校的生源门槛低,相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岁数小,学习综合能力和理解本领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不适应,表现为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入门难,信心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方式授课,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更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努力营造引领、设问、指导、答疑氛嘲,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操作能力,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做,通过设置考核标准提高练习兴趣,同时避免简单重复或枯燥无味,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以技高一筹赢得用人单位的满意。
1.2 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老师忽略了基础会计教学对象所学本专业的特点,习惯性地采取与以往无差别的教学模式。仍旧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强调会计核算的原则、要素、科目、账户、凭证、账簿、报表等这些抽象的理论,大而全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基础薄弱的中专院校学生来说学的吃力,效果也并不理想。使得学生只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忽略实践本领的培养。
1.3 模拟实训教材单一。目前在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中职学校的实验教材内容单一,系统性不强。实验教材均只涉及某一工业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而现在社会上大的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比比皆是,会计经济业务的处理也要和这些公司、企业相适应。因此学生虽然在学校对较具代表性的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通过会计实验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走入社会以后对其他行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等经济业务的处理还是感到陌生。现有的教材也仅就一个月的业务进行训练,业务时间跨度较小,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准则这几年也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动,实验教材虽也做了相应的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滞后于实践。
1.4 模拟实训仿真性弱。模拟实训中一是缺乏相关的业务部门,如生产、销售、采购等,这明显人为地割断了会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的联系,使得学生对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无法全面了解,总觉得经济事项很虚。事实上,会计工作是在一个互相融合的环境中完成的,每一项业务都会涉及多方面的经济关系。这样的实习,无法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内外部经济关系的能力。二是模拟实验缺乏必要的岗位分工、内部牵制,仅限于学生按照实验教材来完成各种会计事项的处理,并没有强化岗位能力的训练。暴露出会计实验教学仿真性弱的问题,成了习题作业的翻版。
2.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激发兴趣,增强自信。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这种现状,我认为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刚踏进中职校园时,学生感到陌生又好奇,对任课教师也—样充满复杂的心情。我的做法是: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情感,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他们在良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的热情。因此,我在上课时做到面带笑容,给学生友善的鼓励,不时运用学科知识与他们开开玩笑,搞活课堂气氛,学生喜欢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因而也就比较喜欢听老师的课了。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同时我努力多讲会计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当前社会会计人员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深深体会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使学生明白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是没错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学好这个专业,要求学生确立专业目标,比如说,在这三年中,珠算达到的等级、考取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鼓励学生只要学好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识,那么在将来的社会上就会有立足之地。
2.2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会计来源于人类实践,但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以后,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会计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讲清楚会计概念内部的联系,会计理论的科学意义,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习会计要自觉培养“应用意识”。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做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有机结合,会计实践教学在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中要形成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提高模拟实训资料质量。实验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质量。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师应与其他学科相关专业教师一起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依照全面性、典型性、先进性、合理性等要求,搜集、整理、编写实验资料。
对于会计核算方面实验资料,一是除了制造业之外,应适当编写其他行业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实验资料,供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选择使用;二是应充分考虑会计信息化环境的要求;三是尽可能编写一些不确定性业务资料,以训练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四是在一些会计业务中编写涉及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
2.4 营造多样化情境,提高实训仿真度。传统意义的会计实验室,多数是在会计手工实验室基础上加上计算机机房。随着会计实验层次的提高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会计实验环境要求高且多样化。会计实验室不应独立于经济和管理学科其他实验室而孤立存在,应融入整个经济与管理实验环境之中。从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内部分岗位,把学生分组实习各岗位:工资岗位、材料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再到企业会计业务涉及到的外部企业单位、行政服务和中介机构,以及企业进行投融资的金融市场等环境都可以在校园营造逼真实验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多样化仿真的情境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技能和方法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而且可以使会计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通过逼真的实验室,采用某一特定企业的经济业务,配有一套完整的财会人员办公用具,图章,凭证,账簿,报表等物品,同企业财务核算完全一样,并有专职实验教师答疑解惑,以实践为起点和终点,来分析和处理具体的经济业务,来完成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填写会计报表的工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真理。
2.5 定期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我校已经在全市举办两届中职学生会计专业的手工做账和电算化技能竞赛,并派出代表参加全国中、高职学生沙盘ERP技能竞赛。通过这些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兴趣,形成一个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的氛围。所以我们应当继续定期举办会计专业的技能竞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篇9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而教学是维系这种联系的纽带,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理解的桥梁。学生的质量和学习成效才是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师不仅要把教学作为职业的一部分,还应作为一门艺术,不断探索,追求完美;把每次讲课看作一场演出,就如同演员上台的心情,有点紧张,也很兴奋,有种强烈的表现欲;对讲课应该高标准要求自己,经常反思总结。如果教师一堂课讲得好,课后会非常高兴,有成就感;讲不好,课后会很难受,甚至不思茶饭。教师应培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体会
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国内外名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课前精心备课,不仅考虑要讲什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怎样让学生学到手。其中包括知识点和渗透于知识点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精辟地讲解,如何采用诙谐有趣的语言等。学生很看重教师是否有幽默感,是否有激情,是否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喜欢的。一个教师即使业务水平再高,如果对学生不公正,也立刻就会在学生中丧失威信。这样的教师上课,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没有办法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上课有激情。激情是自然的流露,来自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所教内容的兴趣和感情。激情来自讲课的信心,精心备课之后在讲课时要点和精彩的语句也就自然而然讲出来了。课堂上用眼神去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当我看到学生听懂后那种喜悦的表情,就会受到激励,使自己振奋。如果学生抬头率低,或者表示疑惑,就要想办法再讲一遍,用眼神去搜索,吸引学生,了解学生。
讲课条理清楚,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利用肢体语言、语速、加重语气以及结合板书让学生感受到重点。讲完部分内容后,要总结归纳。语言的准确和流畅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听懂,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每次上课时,对上一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给学生一个知识的框架,最后简要小结,帮助学生回顾讲过的主要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讲课过程中,力求揭示问题的本质,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应用能力。例如解决一个问题,不是拿来就解,而是首先从初学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想到这个解决方法的,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善于启发诱导,注意师生互动,活跃气氛,调动情绪;走近学生,在教室中转圈;对学生有点评,以鼓励为主。
对学生充满爱且有耐心,善于观察、细心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用心去学习该教师教授的课程。目前“90后”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独立思想,怎样和学生成为朋友?例如,我建立了QQ群,并加单个学生为好友,在网络上不仅聊学习,还聊生活,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拉近距离,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三、措施
以前我都是对学生的作业采取亲自详细批改,多年下来发现有个顽疾始终无法解决,那就是部分学生的抄作业现象,而且有些学生只关心作业最后的分数,却不怎么看我批改的部分。今年我针对课堂教学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30人的小班课进行了试点。
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四条:1.作业当堂改。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只红笔,在我用ppt详细讲解作业的正确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时候,要求学生对照我的v解用红笔修改作业错误之处,我再利用课间逐一查看学生的作业原始情况和修改情况,对每位学生的作业现场点评,课程结束之后我再收集作业;将学生每次作业成绩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体系。这样,以课程知识重点为核心挑选典型题目布置作业,学生先做一遍,当堂又改一遍,课间教师查看并强调一遍。经过这三遍的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2.本科的课程考试通常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很多课甚至只有期末一次考试,不足以把握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因此,安排3次小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补充。3.以往把ppt课件拷贝给学生,但发现效果并不好,有些学生拷贝之后并不学习,现在改为只把例题拷贝给学生,别的内容要求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做简单的笔记。4.加强课堂管理,发现上课玩手机的学生,要求他把手机放前台桌子上;上课不抬头的学生,要求他坐第一排座位。
四、效果
学生上课抬头率明显提高,抄作业现象明显减少,师生互动活跃,从平时及考试情况来看,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在教务处匿名评教网站,学生对课程的评分为98分,文字评价“马教师风趣幽默,课堂氛围好;教师思路清晰,讲得好;教师认真负责”;等等。
【参考文献】
[1]保罗・伯顿, 戴维・伯德,盛群力译.有效的教学方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篇10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所在,是学生学习效果到达度的直接反馈,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及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需长远深思和探究的课题。
一、备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是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源泉,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只有理解教材,才能明确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拓展研究的,从而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
2、掌握教材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所有知识结构做到融会贯通自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每个章节乃至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3、感悟教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时事要闻,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更加丰满。
二、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
1、了解班级基本状况
班级基本情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施教。
2、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3、了解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包括班级整体基础和个人基础,同时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
4、了解学生个体品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学习进退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为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对于自卑性强、缺乏动力的差生,教师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并强化引导,使差异化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中。
三、备课堂――实施教学过程的平台
首先,我们必须从根源做起。在每一学期开始之初,制定出严格、严谨的教学计划,并在授课之前和学生沟通,使学生清楚教学进程和安排,为以后教学做好铺垫。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清楚授课内容,并把整个授课内容设置成不同环节,使学生融入其中。
其次,课程内容不同,环节设置会有很大区别。文科类的课堂可设置成多种情景模式,或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使教学内容贯穿于游戏和情境中,学生在表演和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并会留下深刻印象。理科相对严谨和枯燥,教师更要对理科课堂精心设置,多结合生活中知识点的运用之处,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再次,教师要合理安排每节课的任务量和各环节预计使用的时间,确保每节课结束之前能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下一次备课做好准备,并能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最后,教师要提高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包括对一些突发状况的预防和处理,制定缜密的计划和预防措施,这是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最可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授课环节万无一失。
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1、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不仅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往往能拓宽授课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专业知识深刻领悟掌握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
2、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作为教师,要具备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爱教育事业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才会积极热情的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孺子牛奖”的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也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
(2)、彰显大爱精神
总理曾经指出:“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我们要做到三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耐心自制、真诚坦率;对待自己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不断进取。
篇11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培养理工类大学生科学实验技能的必修课,对基本科学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十分必要的。但结合本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该课程有较片面的错误认识,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本学校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效果显著。本文就本校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与教育同行共勉,希望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授课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授课方式普遍采用讲授法,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该授课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导致学生不思考只做机械的重复;实验过后,不知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写实验报告,对物理实验思想与方法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为此我们对授课方式进行了创新。
1.讲述实验的历史渊源。物理实验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故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听课兴趣。例如,以“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为例。众所周知,迈克尔逊干涉仪在测量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测量微小的长度、光波波长等。但实际上迈克尔逊在设计该实验时并不是为测量长度,而是为了寻找神秘的“以太”物质。19世纪,科学家逐渐意识到光是一种波,而生活中的波,如声波、水波等大多需要媒介才能传播。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光波是在“以太”中传播的。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一起设计一个实验,企图测量出两垂直方向上光速的差值。因为如果“以太”真的存在,那么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光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应该是不一样的。但实验结果显示光在不同方向上及不同惯性系的传播速度没有差别,该实验结果也就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但是,由于该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微小的长度,而且非常精确,于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起来。如果仅依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讲,学生感觉枯燥没兴趣。但在讲课的同时,把设计实验的历史故事告诉学生,使学生体会物理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
2.突出实验的物理精髓。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经典类实验是学生最该深入理解的一类实验。譬如“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当一束频率为ν且大于截止频率的光束照射阴极时,光电子就会逸出,初动能为mv,即有爱因斯坦方程hν=W+mv。为了验证该方程,实验者必须从实验上测得初动能(与电子的速度v微观物理量有关)。微观物理量的测量是很困难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功能关系将初动能转换成截止电压U这一宏观物理量。方程就变为eU=h(ν-ν)。只要验证出截止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ν满足线性关系,就可以间接地验证爱因斯坦方程。这一转化的思想,实际上为测量一些微观物理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值得学生借鉴与学习的。因此,在讲解该实验时必须要突出这一显著的物理思想。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公式,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是物理中的某些方法和思路,是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以备将来之用的。
3.强调实验的应用特性。大学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实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比如“磁阻效应”实验。讲解该实验时,以现代的硬盘存储原理作为引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与电脑天天接触,对此问题都特别感兴趣,听课效果明显变好。传感器作为现代自动化测量与控制的标志,与我们的生活又是密切相关的,对生活中一些传感器的介绍势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接听电话时,手机放在耳边屏幕会变黑,是距离传感器的作用;在不同明暗环境下,手机会自动调节亮度,是光线传感器的作用;手机的屏幕可以自由的倒转,是重力传感器的作用。以这些具体的传感器实例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身边生活中的问题,并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该方法从实际的教学来看,效果显著。
二、教学内容的维新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批新类型的学科随之而来。大学物理实验课应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相结合,如此才能保持该学科的活力与生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表现出科技时代的特点。
1.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与科研意识,除了完成基础的实验以外,我们还开设了自主设计性实验。这些设计性实验不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学期结束时提交成果与报告即可。电子元器件的普遍使用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加之我校的学生大多数为应用型工科专业,对这方面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开设了许多基于新兴电子元器件的设计性实验,供学生设计完成。比如,利用光敏传感器设计一款可随周围环境亮度变化的灯泡;利用Pt电阻或者NTC热敏电阻,设计一款人体温度计;利用光纤传感器,设计装置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测量;等等。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某种小实验装置,写明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及功能等。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成果的利用。北京市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我校每年参加并且成绩优异。这些成果中,有对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装置,有对经典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也有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为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将物理实验竞赛的作品嫁接到大学物理实验当中,这一措施使得学生对该物理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比如,人体温度计的设计实验中,我们会为其提供一个标准的温度计,而该温度计是由学生参加竞赛时的一部分测量模块改装而成;在开设的光敏开关实验中,为测量光照的变化,我们为其提供了可测量光照的装置,该装置也是学生参加竞赛时一个测量模块;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实验中,我们以转动惯量仪作为我们主要的实验仪器,而且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一台自制的转动惯量测试装置,该装置是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竞赛自行设计的。这些实验装置的引入对学生提高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使得学生很积极地对待实验课,教学效果明显。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在丰富的网络环境中长大的,提高其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采用现代教学方式。为迎合学生兴趣,在每个实验室里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实验原理时,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物理过程用PPT课件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一环。陈旧的数据处理方式是将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并作图,费时费力误差大。学者研究发现,将计算机软件应用到实验数据处理中效果显著[2,3]。其中,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Origin软件是目前科学研究前沿常用软件,可以为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为使学生意识到作图软件的优点,教师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实例讲解,如Origin的基本作图方法、线性拟合过程、曲线上某点的斜率计算等。学生对此软件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四、考核方式的出新
物理实验课属于过程教学课,其实验过程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为了体现对实验过程性的考察,总成绩分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为50%,具体标准为:预习10%,操作40%,实验报告50%。考虑到考核成绩的公正性,要求学生每次实验课前签名,提交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提问对相关实验是否了解,给出预习成绩。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地预习,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实验操作的成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实验报告部分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后数据处理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打分。期末考核主要是通过操作考试和卷面考试两种方式进行考核,各占50%。
另外,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设立加分项。如对某些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对实验有改进建议、设计性实验完成出色、参加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等,教师会根据情况酌情加分。这些环节使得对学生的考察更全面,更突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五、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可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提高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真正喜欢该课程,进而使得该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篇12
2.突出实验的物理精髓。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经典类实验是学生最该深入理解的一类实验。譬如“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当一束频率为ν且大于截止频率的光束照射阴极时,光电子就会逸出,只要验证出截止电压U0与入射光频率ν满足线性关系,就可以间接地验证爱因斯坦方程。这一转化的思想,实际上为测量一些微观物理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值得学生借鉴与学习的。因此,在讲解该实验时必须要突出这一显著的物理思想。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公式,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是物理中的某些方法和思路,是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以备将来之用的。
3.强调实验的应用特性。大学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实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比如“磁阻效应”实验。讲解该实验时,以现代的硬盘存储原理作为引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与电脑天天接触,对此问题都特别感兴趣,听课效果明显变好。传感器作为现代自动化测量与控制的标志,与我们的生活又是密切相关的,对生活中一些传感器的介绍势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接听电话时,手机放在耳边屏幕会变黑,是距离传感器的作用;在不同明暗环境下,手机会自动调节亮度,是光线传感器的作用;手机的屏幕可以自由的倒转,是重力传感器的作用。以这些具体的传感器实例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身边生活中的问题,并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该方法从实际的教学来看,效果显著。
二、教学内容的维新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批新类型的学科随之而来。大学物理实验课应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相结合,如此才能保持该学科的活力与生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表现出科技时代的特点。
1.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与科研意识,除了完成基础的实验以外,我们还开设了自主设计性实验。这些设计性实验不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学期结束时提交成果与报告即可。电子元器件的普遍使用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加之我校的学生大多数为应用型工科专业,对这方面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开设了许多基于新兴电子元器件的设计性实验,供学生设计完成。比如,利用光敏传感器设计一款可随周围环境亮度变化的灯泡;利用Pt电阻或者NTC热敏电阻,设计一款人体温度计;利用光纤传感器,设计装置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测量;等等。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某种小实验装置,写明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及功能等。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成果的利用。北京市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我校每年参加并且成绩优异。这些成果中,有对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装置,有对经典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也有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为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将物理实验竞赛的作品嫁接到大学物理实验当中,这一措施使得学生对该物理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比如,人体温度计的设计实验中,我们会为其提供一个标准的温度计,而该温度计是由学生参加竞赛时的一部分测量模块改装而成;在开设的光敏开关实验中,为测量光照的变化,我们为其提供了可测量光照的装置,该装置也是学生参加竞赛时一个测量模块;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实验中,我们以转动惯量仪作为我们主要的实验仪器,而且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一台自制的转动惯量测试装置,该装置是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竞赛自行设计的。这些实验装置的引入对学生提高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使得学生很积极地对待实验课,教学效果明显。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在丰富的网络环境中长大的,提高其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采用现代教学方式。为迎合学生兴趣,在每个实验室里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实验原理时,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物理过程用PPT课件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一环。陈旧的数据处理方式是将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并作图,费时费力误差大。学者研究发现,将计算机软件应用到实验数据处理中效果显著。其中,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Origin软件是目前科学研究前沿常用软件,可以为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为使学生意识到作图软件的优点,教师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实例讲解,如Origin的基本作图方法、线性拟合过程、曲线上某点的斜率计算等。学生对此软件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四、考核方式的出新
物理实验课属于过程教学课,其实验过程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为了体现对实验过程性的考察,总成绩分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为50%,具体标准为:预习10%,操作40%,实验报告50%。考虑到考核成绩的公正性,要求学生每次实验课前签名,提交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提问对相关实验是否了解,给出预习成绩。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地预习,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实验操作的成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实验报告部分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后数据处理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打分。期末考核主要是通过操作考试和卷面考试两种方式进行考核,各占50%。另外,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设立加分项。如对某些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对实验有改进建议、设计性实验完成出色、参加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等,教师会根据情况酌情加分。这些环节使得对学生的考察更全面,更突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篇13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即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的创造意向和愿望的意识。②具有创造性思维。其特征如下:思维方式的求异性;思维状态的主动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运行的综合性;思维进程的突发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③具有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需具有如下基础:良好的思想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一定水平的信息能力。由此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新型的教学模式。
1.2 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结构。
1.3 学科教学模式信息化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革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作为新型教学资源和媒体,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和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些高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讨论交流质疑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为实现形象化学习、交互式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索式学习、创新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
2.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任何教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新型教学模式、结构的研究更是如此。
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有许多方面,在此只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
2.1 现代教育思想
面临21世纪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
①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②四大支柱的教育,四大支柱是指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有效应付各种危机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③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它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2.3 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面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应注意如下几方面:①强调教与学的结合;②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境创设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③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④重视可操作性。
本课题的研究,将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主题进行,研究内容以全面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核心展开。其中,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发展两个重点和一句话。三个发展是: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两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句话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它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3.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
为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发挥作用,并取得突出的成果,我们力求做到研究与实验相结合,实(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验与实践相结合。为能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在整体实验研究过程中,“运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实现一个目标。”
运用三种技术:即现代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技术。将这三种技术深入到教学的不同环节。
做两件事:即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优化教学过程。
实现一个目标: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及一个高质高效的训练结构模式。
4.新型教学模式的特征及设计
关于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同,李克东教授提出了如下的观点:
①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将由原来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
②学生地位的转变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③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
④媒体作用的转变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根据教学模式的定义以及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应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可以将教学模式的设计归纳为如下五方面的工作:
①明确指导思想,体现先进理论;
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