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中心方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监控中心方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监控中心方案

篇1

与传统的受控站自动化改造后接入集控站不同,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建立后,将有大量的受控站自动化系统接连接入,以往结合设备间隔检修停役进行自动化正确性试验的方法已无法适应大集控的建设步伐。如何在设备不停电的条件下,验证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与受控站间隔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监控中心的按时投运起着确定性作用。

2、分区受控站自动化接入调试

在完成监控中心监控系统单体调试,建立受控变电站后台数据、画面等,并且完成大五防本机调试,开通与各级调度的信息转发通道后,即可进行受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接入工作。

自动化系统接入后,除进行人工核对数据库、后台画面等工作外,还需进行对于受控站内设备间隔的遥测、遥信、遥控试验。为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所有间隔均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自动化接入试验,实现自动化的无缝接入。对于遥测和遥信,现场可以通过比对监控中心和受控站两侧的自动化信息,验证受控站自动化接入的正确性。对于遥控试验,由于设备不停电,因此一个安全的、可行的、验证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遥控点号、图元链接等正确性的方案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3、受控站自动化和五防现状

3.1 受控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网络延伸至监控中心方式,如(图1)

(1)受控站拥有完整五防系统,即五防模拟屏、遥控闭锁继电器屏。近几年投运的变电站多应用此类方式,自动化规约采用新版规约,容量较大,采用一个RTU与监控中心通信。

(2)受控站五防系统不含遥控闭锁继电器屏,但自动化遥控回路中有可断开点。5年左右投运的变电站应用此类方式,自动化规约新、老版本均有,采用一个或多个RTU与监控中心通信。

(3)受控站五防系统不含遥控闭锁继电器屏,且自动化遥控回路中无可断开点。早期投运的变电站应用此类方式,自动化规约采用老规约,容量小,3~4个RTU合成后与监控中心通信。

(4)受控站保护采用测保一体装置,通过串口通讯方式与本站自动化总控连接,遥控回路自动化装置处无可断开点。此类情况多存在于35kV电压等级。

3.2 受控站自动化遥控试验方案

(1)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采用网络延伸,监控中心的自动化后台系统设置与受控站本地后全一致,因此通过人工核对遥控点表后,监控中心无需再进行遥控试验。

(2)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认为不可能同时出现后台遥控点表与五防闭锁表错误且错误相同的情况。因此通过核对监控中心与受控站两侧遥控点表,并对电容器、备用仓等回路抽样试验后,即可确认监控中心对受控站可正确遥控。

(3)对于第三种情况,需对受控站间隔进行遥控试验,验证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遥控点号、图元链接等的正确性。遥控试验前,调试人员需在受控站测控屏内挑开全站所有遥控单元的操作电源及合、分闸出口端子小刀片,将操作出口回路可靠隔离,然后由监控中心运行人员对全站回路逐一通过五防预演并进行后台遥控操作,受控站调试人员通过核对遥控闭锁继电器和监视测控屏对应出口接点通断,确认监控中心自动化遥控正确。试验结束,调试人员确认测控屏所有出口均未动作后,将打开的小刀片合上,恢复安措。

(4)对于第四种情况,调试人员需在受控站自动化测控屏内将被遥控断路器的合位信号挑开,并短接分位信号(若有),使自动化系统显示该断路器为分位。遥控试验时,监控中心运行人员对该断路器五防预演并进行后台遥控预置,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控中心预置后,由调试人员监护厂家在受控站测控屏监视对应受控回路的遥控报文,确认收到遥控报文的回路与监控中心所遥控的回路一致时,即可通知运行人员终止操作,恢复该断路器的自动化信号,并进行下一回路试验。

篇2

广播发射机常见问题主要是广播发射站在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频率受干扰,干扰排查,广播发射站台资料信息库冗杂,发射功率超标,残波辐射不合格,任意变更台址,增设同播发射点较为普遍等问题。

1.2广播发射机的控制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2.1以广播发射机标准为理论基础,做好解决问题的基础工作调频广播的行业标准规范中,GY/T169-2001《米波调频广波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B/T4311-2000《米波调频广播技术规范》是现行的两个有效的基本标准。深入学习规范为解决问题打好理论基础,而且使用最多的是立体声的调频广播发射机。

1.2.2联系生产厂家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为了能正确并更加全面地检测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性能,只是掌握一般的检测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同的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巧不同,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广播发射机的构造,生产工艺流程等才能在进行检测时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为解决广播发射机故障提供可靠的依据。

1.2.3常见问题的解决建议

(1)高频无线电波的传播在一个区域内能否有良好的覆盖,要根据其视距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发射点是关键,相反,盲目的加大发射功率,以及在应用系统中攀比发射功率,都是错误的做法。

(2)过大的施加音频调制信号幅度以及发射机基准状态的过度调整,都会导致过大的调制频偏,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主频的有效辐射功率电平被牺牲了,其次,这将使得互调产物增加,接收语音质量下降以及主频辐射电平降低和邻道被侵占干扰,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它将直接影响发射机工作寿命。

(3)重要的专用通信网络往往会被超标的上边带残波辐射所影响。与三、四、五倍频的谐波辐射相比较起来,一倍频信号更能引起多个常规无线通信频道的干扰原因就是由于一倍频的信号带宽度较大。

(4)把广播电视行业的无线电发射机纳入须申领核准代码的过程中。

2、监控中心设备的控制

控制中心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系统的各项功能,如: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消防报警、节目传输控制、安全保卫监控等各项功能,它们的实现均是依靠监控中心的各种设备实现控制的。控制中心的设备接收各个终端传输设备传送的音频,数据,视频,温度,感光和报警等各种信号,再对其接收的信号进行各种操作,处理和整合,然后以各种系统信号的形式发出命令,操纵者整个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

2.1节目传输的控制

节目传输的控制可以通过画面处理器以及视频和音频切换器来实现。

视频和音频切换器主要指摄像机接驳录像机或监视器等设备。目前许多场合都使用的是监视器设备在终端进行现场资料采集工作。

画面处理器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四画面分割器,当然目前市场上还有多画面处理器。通过四画面处理器可以把四个画面经过压缩组合,然后在同一个画面上显示,节省了视频设备的同时更能直观的反应实时图像,同时支持放大回放现场记录以及记录效果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多画面处理器是一种更高级的视频图像处理设备,它能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对现场实况进行监督和画面记录,更能体现监控现场的真实性。除了在画面处理方面的功能外,它还具有单画面显示、画中画显示、多画面任意组合分割显示、图像数码变焦放大、视频信号丢失检测、时间发生、图像通道名称标题编辑和报警处理功能。

通过以上这些终端数据影像声音采集设备把监控区域内的现场资料传输给系统监控中心,经过系统监控中心判断,对数据存储以及相应命令,来实现监控。其中数据影像和声音的传输大多是通过网络无线电技术和光纤技术来实现的。

目前这个系统分支的问题很少,一般只要安装了相关的影音图像声控采集监控器,除了人为地恶意破坏,都不会出现问题。

2.2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

室内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室内的采暖和通风环境,目前控制中心的工作环境控制主要通过暖通系统控制,暖通系统主要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通过中央空调的终端温度控制采集器可以时刻掌握监控区域各个工作环境内的温度,从而由终端将温度和通风信息反馈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反馈信息发出命令,升高或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提高或降低风速。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也很少出现问题,除了火灾情况下温度失控外,室内工作环境都有控制中心电脑的自动程序控制室内环境的暖通。

2.3消防报警控制

消防报警控制通过报警处理器来控制,报警处理器采集终端报警信号,然后传输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系统中心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人们有紧急情况,让人们注意安全,抓紧时间撤离安全现场。

报警处理器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总线式和多线式。总线式报警处理器是终端探头的信号由一根双线传输到控制中心,特点是费用低但是结构复杂,目前仍大量应用。多线式是指各个终端探头互不干扰的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特点是信号互不干扰传输自由速度快,但是费用高。

报警处理器收集所有的前端报警信号,同时把发生报警通道的信号处理,并输出多个开关量控制灯光,录像机等设备的自动启动,同时输出报警通道编码并传送至控制中心的主控器。

常见问题是系统的线路易老化,传输的信号有干扰现象。解决办法就是定期进行相关报警装置性能测试,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可以训练人员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2.4安全保卫监控

安全保卫监控系统通常是多媒体监控系统,对监控区的全貌可以通过电子图进行全面的掌握,但是它对不同的系统使用人员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系统被非法使用,对系统造成破坏。

其特点是可以不受人为控制的为监控区域提供突发事件和灾害防御,这是通过特定的电脑控制程序来完成的。它还具有灵活的计算机模块设计能力,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操作平台,为安全保卫监控提供网络信息化奠定基础。

其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接口处理难度大,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高,责任感要强,而且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心里素质要好,所以安全保卫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要精挑细选,经过层层严格考核才能上岗工作。

篇3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数据中心机房的设备出现丝毫的故障,就会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鉴于这样情况,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既能保证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①机房的设备经常被盗窃,导致计算机系统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另一方面,报警和监控以及记录功能的缺失,也导致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活动更加猖獗;②维修人员在巡检的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进行规范化管理措施,导致很多的工作出现了较大的漏洞;③供电系统有时候没有监控,一旦发生停电或者市电异常的情况,就没有办法及时的掌握数据中心机房的情况,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停电后若未及时切换到油机供电,后备电池也会因为过度放电而出现较大的损坏。

二、解决方案

2.1系统组成

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数据中心机房的综合监控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据中心机房周围环境和动力监控系统;另一个就是数据中心机房的IT监测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绝对不能发生人为加强某一系统,忽略另一个系统的情况。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监控的主要内容为:①UPS设备监控,此项设备监控对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而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柴油发电机组设备监控,柴油发电机作为设备的核心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否则会影响供电,在根本上对数据中心机房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②空调设备监控,空调设备能够良好的调节数据中心机房环境的温度,对每一个设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一个季节,都需要对温度有一个良好的掌控,否则会影响设备的运行,在硬件方面造成很大的损害,为以后设备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③温湿度监测,温湿度是考量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温度和湿度都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中心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机房IT监测系统监控的主要内容为:①硬件方面―――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的监测,两项设备都是数据中心机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客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软件以及中间软件等等,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软件能够及时的处理数据,同时提供客户最优质的服务,因此需要得到有效的监测。

2.2系统实现方式

2.2.1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监控的实施方式

UPS设备监控的实施方法:UPS电源是UPS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监控当中,需要通过智能协议转换器来进行监控,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用软件的方式和通信数据集中器进行通信,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UPS状态的全面诊断以及对UPS各项参数的监视。

如果机房的网络设备出现了异常的情况,那么监测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种管理功能,有效的控制异常情况:①能够对告警事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由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每一种事件进行详细的分类,良好的实现对事件的过滤,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及时的找到事件的原因,制定处理办法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②能够通过不同的定义,比方说事件的来源或者类型等等,实现对事件的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按照实践的关联设置功能,自动、高效的区分重复事件,如此一来,就能大幅度的减少系统负载,提升系统的性能。

2.2.2服务器监测的实施方法以及服务器监测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1)监测服务器能否有效的运行,监测的系统需要广泛一些,虽然现阶段应用windows系统较多,但仍然需要对UNIX一类的主流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2)监测主流系统的平台上运行的相关进程以及服务的运行状况,这样有助于系统上的各种进程减少冲突,提高性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的数据中心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应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实现从设备运行情况到机柜微环境,再到机房整体环境的多层次监控;有丰富的阈值设置以便监测出危机的存在,且有丰富的预警方式和预警流程以保证相关人员能够收到警讯。

篇4

    1.机房安全自动化监控的系统功能与要求

    机房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用于通讯机房的温度、湿度、烟雾、噪声、空气洁净度及供电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的远(近)程监测。系统提供对机房温度的严格监测和管理,并将数据传输到PC机上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并输出打印曲线,在设备异常情况下还以多种形式的报警通知相应人员,使机房监控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主要应实现:

    1.1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

    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光照、空气洁净度、供电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1.2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湿度报警限值

    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式包括:现场多媒体声光报警、网络客户端报警、电话语音报警、手机短信息报警等。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监测,系统可在不同的时刻通知不同的值班人员;

    1.3数据集中器提供USB接口

    在没有配监控电脑或监控电脑损坏、瘫痪,可随时用U盘导出将数据转至其它电脑。

    1.4数据无线传输

    数据集中器端提供具有信号输出协议的端口,可接通信设备(GPRS DTU等)进行无线传输。

    1.5温湿度监控

    采用标准windows 98/2000/XP全中文图形界面软件,实时显示、记录各监测点的温湿度值和曲线变化,统计温湿度数据的历史数据、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累积数据,报警画面。

    1.6打印报告

    监控主机端利用监控软件可随时打印每时刻的温湿度数据及运行报告。

    1.7数据处理与通讯能力

    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访问监控电脑,在线查看监控点位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实现远程监测。系统不但能够在值班室监测,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可以非常方便地观看和监控。

    1.8可扩充多种记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能进行绘制棒图、饼图,进行曲线拟合等处理,可按TEXT格式输出,也能进入EXCEL电子表格等office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9控制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

    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由于采用硬件功能的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

    1.10系统设计时预留有接口

    可随时增加减硬软件设备,系统只要做少量的改动即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可根据政策和法规的改变随时增加新的内容。

    此外,设备改进、检修过程中及检修完成后,均不需要停止或重新启动机房监控系统。系统都均做可靠行接地,以防静电。

    2.机房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2.1基本要求与原则

    在中心机房设计之初首先要考虑:(1)使用周期和可扩充性。网络数据中心设计使用时间须达到5至10年。一般都不是一步到位,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数据中心设备每2至3年就升级一代的更新速度,系统设计适应能力强且易于改进。(2)可用性。系统工程标准化.最大限度减省人为错误。并具有全面的说明文档。(3)易管理性。具有相关的检测、报警功能,图形化的管理界面。(4)易于维护和维修。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减少平均故障恢复时问。

    2.2建立合理安全的供电系统

    一个设计良好的供电系统能给负载提供优质电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问题又往往是供电系统本身引起的。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安全的供电系统成为机房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对市电的要求。为保证机房供电,常见的做法是根据电力总需求提供两路交流供电系统设施的冗余,或者是配备发电机组,以解决较长时问停电问题。在配置发电机组时,其容量应考虑不少于UPS电源额定输出功率的2倍,以保证发电机输出电压、频率正常。估算机房的电力需求,要了解制冷系统、UPS和IT负载所需电量。这个过程首先需要列出所有这峰设备.包括它们的额定功率、电压要求以及是单相设备还是i相设备。然后必须调整数据以反映预期的真实负载。

    (2)UPS容量的确定。一般来说,UPS容量的确定主要是要满足当前负载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两个因素:1)UPS容量较负载不宜过大或过小。负载过小会在市电停电时可能造成电池组小电流过度放电,而影响电池寿命。负载过大,逆变器处于重载运行,其输出波形将发生畸变,输出电压幅值抖动过大。一般UPS负载量在300%至80%之间较为理想。2)UPS最好采用柔性规划。应考虑中长期发展趋势,并在选型中挑选可并机或多机运行的机型。以使中长期负载容量增大时,通过UPS并机扩大其输出容量。相应地,配置UPS输入输出配电箱时,应预留多台UPS的输入开关和中远期的负荷分路开关,以便于今后扩容。

    2.3正确配置UPS后备电池

    为保证电网停电时能利用UPS电源继续向计算机提供高质嚣供电,后备电池的配置尤为重要。当负载不允许被中断供电时。机房内UPS电池后备时间应大于从市电中断到恢复的时间或到发电机组正常供电所需时间。在布置机房设备排列时,应尽量使电池组靠近UPS主机,缩短两者连线长度。同时。电池的安置要充分考虑楼板的承重,做到分散承重。

    2.4UPS配置方案要科学

    为了提高UPS供电的可靠性。可采用多种UPS冗余连接方式。各种方式都有优缺点,考虑方案时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冗余连接方式大致三种:1)双机主从式热备份。将作为从机的UPS1输出接到另一台作为主机的UPS2的旁路输入,正常运行时由UPS2供电,UPS1处于备份。2)功率均分并联备份。该系统将两台或多台UPS逆变单元并联运行,两台(或多台)逆变器同时向负载均分供电。3)并联热备份。该系统将两台UPS的电池组输入、整流器输出及逆变器输出并联,共拥旁路。正常时两台整流器同时向两逆变器供电,并向两组电池充电,通过逆变器输出静态开关选择其中一台逆变器向负载供电,两台整流器和逆变器分别互为备用。

    2.5制冷系统尽量节能

    保持中心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机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设计温度应在22℃至26℃和相对湿度35%至50%范围内。对于空调的选择,一般的普通空调没有足够大的送风量以及专用的加湿系统、过滤系统和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而导致环境温度大范围波动。精密卒调的制冷系统可以使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维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从而提供敏感电子设备所需要的恒温恒湿的环境.避免发生可能出现的数据运行出错、宕机。另外需要考虑的是高密度机柜和刀片服务器的散热问题,合理的机柜布局能使机柜内空气流通顺畅。避免局部温度异常,提高制冷效率。选择空调系统的制冷容量要根据机房的发热总量确定,这包括机房的IT设备、UPS、配电系统、照明等发热都计算在内。

    2.6场地装修与消防应合理

篇5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抓好行业风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做到“四个”明显转变(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环境明显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实现软环境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为构建文明、富裕、和谐提供不竭动力,为我市国际贸易旅游城市建设,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实施内容

(一)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形式多样,抓好思想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使中心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软环境建设认识有一个新的飞跃。重点是抓好服务窗口科室及其人员的软环境和行风建设,继续将民主测评纳入目标管理,民主测评排后的科室及人员取消其在单位各种评先评优的资格。将服务窗口科室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公示,健全监督岗,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抓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健全制度,在开展民主评议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及效率低下、、弄权渎职、吃拿卡要、、预防服务过程中收受财物、见机购物、滥检查、滥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将我中心所有的收费项目、标准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继续采取挂牌上岗、“首接”负责等制度,树立疾控中心“廉洁、高效、优质、文明”的新形象。积极推行“五制”制,即“办事透明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监督投诉制、收费公示制”等制度。采取各种形式(公示版、宣传材料、新闻媒体等),将服务程序、办事手续、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办事时限和结果、承诺内容、咨询投诉途径等事项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公开公示。实行限时办事制度,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只要是方便服务对象,有利于群众的事。要重点纠正在疾控服务中出现态度冷漠,工作野蛮、收受财物等不正之风。进一步健全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的考核和奖惩管理制度。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单位纠风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查涉软案件。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重点整治政令不畅的问题。要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的发生,确保政令畅通。

(五)健立建全责任追究制度。把“民评官”结果作为衡量中心各项工作的成败标准,同时也作为我中心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对于出现涉软问题的人和事要严格追究有关直接和间接连带责任。

三、实施步骤

今年我中心软环境建设从四月份开始,年十二月份结束,历时九个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统一思想阶段。时间在4-5月份。一是做好思想发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积极开展主题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继续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深远意义和重点任务。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层层搞好宣传动员,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入心入脑,不断形成和保持建设软环境的浓厚舆论氛围。三是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制度,按照《市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日常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继续将软环境建设工作纳入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包括环节干部)的实绩考核内容中。

第二阶段:工作落实、巩固完善阶段。时间为六月份至十月份。继续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的形式进行自查自纠,该阶段的重点任务主要有两项:

一是自查自纠。按照党员先进性教育、“四项纪律八项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等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主要自查自纠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组织纪律、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开展专项整顿。要针对自查自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立即改进。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对应付了事、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科室和人员予以通报、限期整改。

三是出台新举措,改进服务质量。拓宽中心办事公开透明度,尝试网上办事,推进电子政务,开设领导信箱,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对我中心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四是广开言路,强化社会监督。年内至少开展两次监督员座谈会。采取多种形式,至少进行两次社会问卷,每次不少于100份,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采取措施,整改完善。对于自查出的问题和收集到社会意见和建议后,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全力做好整改。

第三阶段:接受评议、总结验收阶段。时间为今年十一月份至十二月份。在此阶段,中心软环境办公室要组织召开软环境建设情况通报会,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找不足,堵塞漏洞,在上报 工作总结前,中心软环境办公室将组成检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服务对象和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没有解决或落实不到位的要重新补课。

五、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进行政策宣传、业务咨询、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受理群众投诉,并把群众投诉的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认真处理。

(二)强化社会监督。通过设立电子邮箱、开设监督电话和设立举报箱等途径,进一步与广大群众沟通,开展面对面专题民主评议活动,通过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提纲,聘请特约监督员开展专项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查找工作中的不足。

(二)量化指标,加大日常考核工作力度。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并将软环境建设日常考核纳入我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中。

(五)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六)进一步加大“涉软”案件的查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查处涉软案件,查实一个案件处理一个案件。

六、工作要求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要按照《全市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卫生局党委的工作安排,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软环境实施方案,责任到科室,具体到每个人,一抓到底,层层落实。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中心的日常考核制度和通报制度,完善效能考评制度和失职追究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日常考核结果。建立和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公开职能职责、工作内容、办事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三要加大检查力度,保障软环境建设落到实处。中心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要加大力度,完善措施,认真开展工作,加强软环境的检查,使检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市疾控中心软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王洪全

副组长:王占军张春艳

篇6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断增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易损坏、难查找的不良问题,从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工作人员查找和使用档案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朝着开放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转变,大幅度地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毋庸置疑,疾控中心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提升疾病预防工作的水平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逐步重视,增强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是疾控中心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档案数字化装置和信息网络系统,涵盖了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交换机、信息安全系统、存储器和路由器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网络。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立并不断完善先进的档案信息系统,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为疾病预防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帮助。

(二)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涵盖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以及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其建设的工作主要有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的数据库建设、电子档案和专门数据库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快目录数据库的建立进程,确保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提升数字信息资料的采集和整合水平,为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

(三)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档案人员是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努力提升档案人员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步成为疾控中心推进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疾控中心要重视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定期对其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努力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四)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疾控中心要深刻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严格依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疾控中心的工作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并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对电子文件的采集、整合、保存等工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强化安全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装保密性较高的系统软件,及时检测操作系统的软件的安全漏洞,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升级和安装补丁程序,确保疾控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疾控中心要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有效地将各种计算机病毒抵御在档案管理系统之外,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防护水平,避免未授权系统的入侵和电子文件的篡改,切实有效地保障疾控档案的安全性,从而为疾控中心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参考资料,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水平。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努力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的水平,这对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x,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疾控中心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明涛.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6(03).

[2]吴桂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32).

篇7

第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在卫生部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根据单位的工作实际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建立综合档案室,配备档案存放密集架,安排专职档案管理员。

第二、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存在着专业性强、范围广、门类多的情况,每份档案凝聚着专业人员的心血,是其在长期工作中积攒累积的成果,这些第一手原始资料对于科学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使用情况,可将档案按照使用目的进行粗略的划分,为一些重大事件例如艾滋病项目、鼠疫、卫生检验监测、结核病项目、计量认证考核编写志书等提供详细资料、实质等;为了申报科研成果、编写志书、撰写专业论文、查询业务技术等拟写各种材料作数据文字参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对各种传染病、流行病开展日常性、长期性、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分析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的发展动态,掌握疾病在所管辖区域范围内的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等等。例如2008年人禽流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可以通过和利用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所形成的声像、文字等不同形式载体的档案资料,第一时间掌握了解疾病的传染源、疫源、人群易感性、传播途径、分析疫情流行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档案人员应该通过编制专题介绍、案卷目录、专题目录等等,熟悉掌握并能介绍现有档案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利用价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编写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预案等等。还可以设立课题组,根据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相关原始数据、调查报告寻找分析有关疾病的流行途径、发病规律、预防措施、应急方案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素质、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身体。

3.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保管,轻利用。目前,大量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信息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的实用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对档案的收集与保管,档案管理员工作局限在整理、收集、防虫等方面上,对于档案的利用工作上还是停留在被动服务上,别人需要查阅什么,就提供什么资料。

第二、自我宣传力度不足。对利用档案后取得的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认识不到位,不注重对档案内容的宣传,导致个别干部职工认为档案室中的档案资料无价值、无意义。

4.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和建设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健康预防疾病意识的提高,基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树立为大众服务的理念,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体系,对档案管理工作科学管理,丰富馆藏,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积极编写各类专题档案的汇编,充分科学主动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档案资源信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二、利用资源,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

利用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举办形式多样的疾病预防科普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制作预防疾病的宣传手册、健康教育的宣传单,把防病知识进行科普,送进社区。组织疾病预防专家,与民众面对面交流,提高百姓的意识、做好科普工作。

第三、全员参与,提高档案利用效益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资料归档、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性、统一性、完整性。档案的管理需要纳入工作日程,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支持档案管理员工作。

第四、采用现代技术,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

篇8

Keywords: fire evacuation, the performance-based, air express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西货运区航空快件枢纽工程。本工程建设用地位于浦东国际机场西货运区南端K-8-B地块内,北侧为西货运区UPS转运中心,西侧是西货运区的主要货运道路――河滨西路,用地南北长391.5m,东西宽212m,占地面积为88000 m2,总建筑面积为57980m2。主体建筑分拣大楼约5万平米,为双层建筑,采用全自动系统,内部布置各种复杂的工艺设备。

快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要求,本项目是一个以分拣作业为主要功能的航空快件集散转运枢纽中心。经本转运枢纽的货件通过准确、高效、自动化的分拣作业系统来实现其进港/中转或出港。快件的组成分为包裹类、文件类。(包裹类是整箱的货物,体形较大较重;文件类是信封或泡沫带的形式,体形小重量轻;快件中还包括少量大件,不规则物品,不进入分拣系统,由人工处理。)可在传输带及分拣线进行分拣作业的包裹类货物重量范围为:5kg~30kg;文件类货物的重量范围为:不超过0.5kg;人工处理的大件货物、不规则货物重量范围为:10kg~150kg。快件采用全货机运输,使用航空集装箱。

在作业区内,由于设备及作业设施的影响,部分区域人员疏散时需要绕行,因此其实际疏散距离较长,最长疏散距离约为75m左右,超过了规范的60m的疏散距离要求。因此需要对火灾发生时的疏散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疏散安全性。

2 疏散评估分析

2.1疏散接受准则

可提供的人员安全疏散时间(ASET)应为在火灾环境尚未达到人员耐受极限前人员疏散到相对安全的区域(比如防火楼梯,室外等)即人员所需疏散时间(RSET)的1.2倍,则能认为人员可以安全疏散。 该准则即ASET>1.2RSET,该规则为澳大利亚BCA中的规则,为国际上通用并认可的人员安全疏散可接受的标准。

2.2疏散分析及假设

从时间分布图(图1)可以大致了解火灾时人员疏散的组成,因此以下的分析都是基于上述时间分布来进行的,通过确定火灾探测时间,人员感知时间,确认时间、反应时间和移动时间从而计算出总的疏散时间。

图1火灾时安全疏散的各时间分布图

2.3 假设条件

本设计报告疏散模拟的分析计算基于如下假设:

1)建筑内的人员是均匀分布在分拣大楼各处的;

2)建筑内的人员是清醒并且警觉的;

3)此计算模型只对人员移动时间进行分析,不包括感知时间及响应时间。

评估使用疏散软件Simulex,由英国IES发行,用于火灾安全工程的教学和咨询。该软件基于坐标系统计算个体移动,可以模拟多层建筑中的人员疏散。可调用CAD平面图并使用软件自带的楼梯设置功能构造三维多层建筑。成组添加人员负荷及设定人员特征。计算机理考虑真实因素,可模拟人的移动、超越、拥堵、侧行、移动速度调整等。Simulex经过试验证明能够较为真实地反应复杂通道的人流速度和疏散时间。

2.4疏散时间

疏散时间包括下列3个时间分段,即感知时间、人员响应时间、移动时间。

RSET(疏散时间)= Tcue(感知时间)+Treso(响应时间)+Ttrav(移动时间)

感知时间即建筑内人员得知火发生的时间。在美国NFPA72《火灾报警规范》中规定,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查证报警信号的时间应在3分钟内,考虑我国规范未明确规定查证时间,可参考美国NFPA72《火灾报警规范》,将查证时间取为3分钟,因此可将分拣大楼人员的感知时间定为180秒。

建筑内人员响应时间是建筑内人员意识到或接到工作人员通知有必要撤出该建筑物并决定行动方向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了确认时间和反应时间。

1)确认时间

分拣大楼为工业厂房,建筑内人员处于清醒状态,对建筑物、报警系统和疏散措施不熟悉。同时,在建筑内使用广播及控制系统,各个区域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现场管理人员,因此人员识别时间应少于1分钟。火灾发生后人员能直接感知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他们的识别时间短,可将此时间取为30秒。

2)反应时间

对于分拣大楼而言,人员为内部工作人员,距离火源较近的人员由于可以感受到最直接的火灾信号,其反应时间将远远小于距离火源较远的人员的反应时间,甚至可能在1秒钟内立即采取疏散行动。而在有现场广播和训练良好的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距离火源较远的人员的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在进行疏散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时候将按对数正态分布的人员疏散前行动时间加入到模型中,人员的行动时间基本上在0s~90s之间。

加上前面30秒的确认时间,因此分拣大楼人员响应时间取为120秒是合理的。

2.5移动时间的计算

移动时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人员到达出口所需的步行时间,另一部分为通过楼梯门口或出口处其他相对安全的地方所需的排队等候时间。两时间中较长者决定该空间全部撤离所需时间。

步行时间由步行距离和行走速度决定。通过出口处的排队时间则与出口的类型及出口宽度有关。下表为基于不同拥挤情况下三种出口处的人员流量统计数据:

表1 各种拥挤情况下出口的流量

Simulex将人员行走速度定为成年男性移动速度约为1.7m/s,女性为1.5m/s,老人和孩子为1.1m/s,考虑我国现状,移动速度减去20%,即为1.36m/s,同样的,女性则为1.2m/s,老人与孩子为0.8m/s,考虑到在分拣区内疏散会有一定阻碍,最终模拟将人员的移动速度较保守地定为1m/s。

3 分析结果

3.1总的疏散时间

总的需要疏散至安全出口时间RSET是识别时间,响应时间和行程时间的总和。RSET(需要的疏散时间) 用如下公式计算: RSET=识别时间+响应时间+行动时间。通过设定7个火灾场景,对RSET进行计算,如下表

表2 总行程时间

3.2对有效疏散时间(ASET)和需要疏散时间(RSET)的评估

参考火灾工程指南及各国的防火设计手册,考虑安全因素,所区域有效疏散时间(ASET)必须不小于1.2倍需要疏散时间(RSET)。ASET是有效安全疏散时间,它是通过防火安全性能化模型在可耐受条件下模拟得出的。

因为设计火灾的ASET/RSET比值大于1.2,所以此火灾安全设计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要求。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防科技行业对于国家秘密的保密要求进一步严格,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商业秘密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及改造项目数量逐步攀升,随着屏蔽机房以及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与国家相应标准、规范差距,在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勘查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本文重点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对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辨识与分析,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对照相应标准、规范,对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火灾

机房配套相关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等,均有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

机房的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若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电气设备,随意乱接临时线、计算机长时间工作、空调长期开启等,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故障、元件过热等。机房内为了保持恒温、洁净环境有可能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及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还有设备安装后大量纸箱、塑料等包装、填充易燃材料未及时清理,一旦遇到明火、高温热源容易引起火灾。

2.触电

(1)用电设备触电

机房新增设备均为用电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用电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维修不良导致防触电装置失效,如设备无保护接地(零)或接地不规范,接线端子而无防护罩,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等老化、绝缘层损坏、失效等原因造成触电事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如设备维修时未确认是否已切断电源,私接、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等可造成触电事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非电工人员或无证维修、接装电气装置,电工作业时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不按安全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具等可造成触电危害。

(2)雷电

建筑物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及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乃至有致命的危险。建筑物内导体遭受雷电感应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人身遭受电击。雷电波沿输电线路、管道及电缆线路侵入建筑物时,电气设备可能因高冲击电压被击穿烧坏,还可能引起短路、反击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机房信息系统等弱电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时,电源线路、信息线路等均会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损坏电子设备,导致系统的瘫痪。

(3)静电

计算机网络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可使作业人员遭受静电放电的电击而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或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容器爆炸

屏蔽机房或重要机房消防系统大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需使用灭火剂气瓶,气瓶属于压力容器。气瓶使用时可能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有气瓶的材质或加工的缺陷导致气瓶爆炸;由于保管不善,气瓶瓶体受腐蚀破坏,造成机械性能降低、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气瓶爆炸,在七氟丙烷检修、检测过程,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国内也有发生气瓶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

4.中毒、窒息

消防系统使用的七氟丙烷遇高温时会产生毒性气体,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后,七氟丙烷气短时间内迅速充满整个机房,若气体灭火系统因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火灾触发等原因启动时,机房内作业人员未及时撤离或发生火灾时抢险人员闯入且未佩戴呼吸器等防护用品,都有发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5.噪声

机房设备(大多为空调系统)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噪声,在以上作业场所若无良好的降噪和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有可能引发噪声职业危害。

二、物质危害特性分析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是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施放灭火时,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标准一般是9%,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为9%)。当浓度达到10.5%(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为10.5%)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火灾时,七氟丙烷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也会很大程度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三、安全评价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结合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七氟丙烷灭火剂危害特性分析,并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标准、规范要求,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并对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结构方面

在评价中,部分项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低于二级,且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根据标准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它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和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在屏蔽机房建设项目中,由于对屏蔽性能的技术要求,部分项目屏蔽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或者屏蔽门过重,门安装后发生变形,使作业人员在屏蔽室内手动开启屏蔽门非常困难,一旦发生事故,无法保证人员有效撤离。标准要求,机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开启,对于设置屏蔽门的机房,定期对门状况进行检查,发生变形及时调整,并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演练,确保熟练屏蔽门开启方式,对于特殊开启方式的应在门上张贴开启屏蔽门操作方法,确保应急逃生。

(2)防雷、防触电方面

根据资料显示,在各种灾害中,雷击对机房的危害最大,雷击造成的过电压会致计算机系统设备损坏甚至系统瘫痪。危害主要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部分项目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为:在电源系统设置按层层防护、分级泄流的原则设置3级电涌过电压保护器;在各种设备的信号线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的金属件,包括走线架、机架、金属通信管道、金属门窗等,都应与接地系统相连,形成等电位连接。一般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电气接地电阻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小于1Ω。对于防触电主要应对措施为设置漏电保护器及做好系统接地。

(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面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应用带来两项新的危险有害因素,七氟丙烷气瓶的爆炸及作业场所中毒、窒息。

现场检查中,较常见的问题为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时,未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未与灭火系统联动,在消防控制室无相应信号控制面板,且无法对灭火系统的启动、停止进行控制。预防控制措施为:为防止误喷并及时采取措施,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灭火系统控制器应在灭火设备动作之前,联动控制关闭机房内的风门、风阀,并应停止空调机和排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

另一问题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未经消防检测部门定期检测,国内关于七氟丙烷气瓶爆炸的案例很多,为确保系统灭火性能的可靠性及气瓶使用的安全性,机房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及设施应采用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在机房预防中毒、窒息事故方面,通常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为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机房内未设置排风系统;二为未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排风系统主要考虑到事故排风,即发生火灾灭火后排出七氟丙烷及分解产生的有毒的少量氟化氢,排风系统建议按规范设置并在机房防护区外设置手动控制开关,便于人员进入前事故排风。

对于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机房是否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的问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为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为应。根据标准要求,机房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若为正常设计设置,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会大于9%,即不超过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9%,在这种浓度设计下及火情较小瞬时灭火不产生高温情况下,误喷或应急灭火时,机房内的七氟丙烷的浓度均不会高于9%,七氟丙烷不会因高温发生分解,原理上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意义不大。但有时为确保灭火效果,可能超过标准要求设置灭火设计浓度,会导致机房浓度超过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10.5%,同时,火情较大时,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释放控制火情后,应急抢运重要设备或储存装置时,进入机房内时,也应考虑七氟丙烷分解产生一定量氟化氢的危害,所以综合来看,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技术预防控制措施。

(4)噪声预防控制措施方面

由于一般机房为无人值守,巡视值班,巡视人员接噪时间较短,一般噪声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在机房设计及设备采购时,仍应优先设计及选用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职业危害。

篇10

0 引 言

作为一种生产型特种设备,起重机械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据统计,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占全部工业企业伤亡事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达15%左右。为此,国家逐渐重视起重机运行安全性保障措施的实施。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文明确规定,从2014年开始,在所有在用大型起重机械上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2015年底,尚未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大型起重机械已明令不予使用。

根据GB/T 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1]的要求,本文针对真实通用门式起重机的运行状态量、运行参数量、应力应变、振动状态、视频信息等多方面设计了安全测控方案,以期及时掌握门式起重机多方位多维度运行信息,为起重机的安全作业提供可靠信息基础,避免设备日常管理、检验检测和维修策略制定的盲目性。

1 总体方案

门式起重机运行信息状态监控系统是获取起重机状态并对起重机进行安全预警和故障预警的基础,主要包括参数量监测、结构应力应变状态监测、振动状态监测、状态量监测、视频监控五个部分。O计过程涉及监测位置布置以及监控传感器选取。监控系统终端对拾取的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解析处理,根据预设的监测参数阈值判断起重机状态是否危险并报警。

监控方案设计以“江苏省大型起重机风险评价与结构损伤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MH01F型通用门式起重机实物为对象,如图1所示。基本参数见表1所列。

按GBT 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要求,并结合门式起重机港口工作需求,设计了11个参数的数据采集,包括测点布置、传感器选择及数据传输方式。具体监测状态量、参数属性和使用传感器见表2所列。

2 应力应变状态监测

在起重机的每一次工作循环中,其相关机构要进行正反向各一次的运动,机构由此不断受到交变载荷作用[2]。因此须对其工作过程中机构的应力(包括动应力和静应力)状态进行监测。

2.1 测点位置选择

理想状态下测点越多越能反映结构应力的实际情况,但是工程测试环境一般不够理想,测点多必然带来较长的测试周期和麻烦[3]。结合门式起重机实际受力情况,其重点监测区域应在危险应力区,即均匀应力区应力集中区和弹性挠曲区;在主梁跨中结构最大应力处;使用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处;有塑性变形可能产生裂纹或经常超载的位置。因此,监测系统的应力应变测点布置为跨中4个,1/4跨4个,支腿4个。

2.2 监测方法及传感器选型

系统采用主流的应变电测法进行应力监测。鉴于门式起重机工作在户外,工作环境恶劣且潮湿,状态监测需要长期监测,因此选用电阻式表面式应变计DH1205测量安装点的线性变形(应变)与应力。表面式应变计及应变数据采集器实物图如图2所示。

2.3 数据传输方案设计

起重机工作环境复杂且结构跨度较大,应变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WiFi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操作室监测端,监测端通过企业局域网上传至服务器,进而可通过远程端访问服务器获取实时数据,传输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3 起制动系统振动状态监测

振动状态监测是起重机进行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必要环节,振动监测主要面向起重机的零部件,通过分析诊断零部件的振动状态来分析可能诱发的故障。目前起重机的振动状态监测重点一般集中在起升机构[4,5]、回转机构[6],其他机构的电机、齿轮箱、小车等。门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主起升机构、副起升机构。主、副起升机构的减速箱布置于小车箱中,属故障易发部位,是振动状态检测的对象。

3.1 测点布置

测点位置将直接影响振动信号采集的准确率,因此其布置应能够对待监测设备进行全面详尽的描述,并且测点数量不宜过多。经验表明测点尽可能选在轴承直径上方并且与轴承外圈最靠近的地方。根据门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特点,本系统振动测点布置于图4所示主起升机构减速机与副起升机构减速机的输入轴上方。

3.2 传感器选择

合适的振动传感器类型也是监测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传感器的类型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7,8]:

(1)较长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

(2)较高的响应特性;

(3)不应从被测对象抽走较多的能量;

(4)加在设备对象的负载要尽量最小;

(5)对于信号的处理、记录和传递要方便;

(6)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本系统选用压电式传感器,其内置阻抗变换器,电压(低阻)输出动态特性好,抗过载能力强,频响范围宽,可多场合使用。传感器及振动数据采集器如图5所示。

3.3 数据传输方案

振动数据采集器、转换电源及振动传感器置于起升机构的小车箱中。振动数据采集器通过有线方式上传至本地操作室终端,由本地终端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可通过远程客户端实时查看,其具体数据传输架构如图6所示。

4 参数量和状态量监测

4.1 起升重量状态

为了使驾驶人员能够实时了解起升机构当前起的重量状态,需要对其进行监测,以实时数据的形式显示在操作室监控界面上,有效预防超载作业。

起重量的监测方法目前最常通过图7所示的YHZL-PY-20T型张力传感器测量钢丝绳在起升重物时的应力变化来实现数据采集。测试时,张力传感器放置在纸幅导纸辊两侧支撑座下,通过接线盒连接信号放大器。

4.2 运行行程

门式起重机在机构运行过程中虽有运行行程限制器,但其作用仅在机构运行到极限位置时制停,无法显示运行行程实时值。因此采用光电编码器对主、副起升机构,大车机构和小车机构四部分的运行行程进行实时监测。

增量型编码器存在零点累计误差,抗干扰性较差,接收设备的停机需断电记忆,开机存在找零或参考位等问题。而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是唯一的,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相较增量型编码器大大提高。因此系统选用图8所示的GAX60 R13/12 E10LB型绝对值编码器测量机构。

在使用之前对绝对值编码器进行标定,根据待测机构的转轴直径计算机构转轴转动一圈时所经过的距离,同时修改地址,用于与数据采集器之间通信。

4.3 驱动及制动系统状态

门式起重机驱动和制动系统是影响机构运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直接环节。由于门式起重机采用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运移物料的机械设备,起动与制动动作十分频繁,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起制动系统若突发故障并得不到及时处置,极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全面O测起制动系统运行状况对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性能十分必要[9,10]。本监测系统通过采集机构的继电器状态来获取制动器当前的状态,并通过AKH-0.66/G 30*30I-0.2型电流互感器监测驱动电机电流状态起伏实现电机状态监测。

4.4 状态数据传输

行程、起重量、制动器、电机状态几部分的传感器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图9所示的状态量数据采集器,进而由企业局域网上传至本地终端和服务器端,进行远程分析诊断。具体数据传输方案如图10所示。

5 环境视频监测

对于起重机的监测大部分都集中于机身,而忽略了其外部工作环境。但作业区域的外部障碍物(包括无关人员)误入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系统通过对通用视频设备二次开发,将视频监控集成入内,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动态捕捉起重机外部工作环境,向操作人员实时反映周围状态变化。

系统选用DS-2CD2A10F(D)型含6个摄像头的网络摄像机,可动态变化捕捉并进行夜间红外摄像。本地监控端及远程监控端将直接访问视频监控工控机,从工控机获取实时视频数据及历史视频文件,支持视频回放。图11所示为视频监控界面。

6 结 语

本文设计了门式起重机运行信息状态监测系统,对于起重机钢结构的应力应变、起制动系统的减速箱、运行行程、起重量、开关量、环境视频信息等进行了传感器布置分析,并根据监测内容确定了各监测模块的数据传输方案。系统设计符合国家对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要求,获取的起重机运行状态数据可作为安全预警和故障诊断的基础信息,为大型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 GB/T 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2.26.

[2] M.P. Alexandra v.Materials Handling Equipment[M].Moscow:Mir Publishers,1981:20-23.

[3]洪正,王松雷.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应力测试及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2(6):81-83.

[4]石万祥.港口门座起重机故障分析及振动监测技术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5]台金刚.门座起重机故障分析及振动监测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6]陈光,肖汉斌,胡立杰.港口门座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趋势识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8(2):223-225.

[7]佟德纯,李华彪.振动监测与诊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篇11

该方案对城市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网络平台、信息存储和信息管理阐述得较为详细。

方案利用当地电信运营商完善的网络覆盖,采用先进的VPN网络技术构建了虚拟专网的数字化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具有扩展灵活、维护方便、分布式多中心的特点。

另外,该方案采用IP-SAN网络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海量网络存储; 而其信息管理方面分成了信息分级管理、信息传输方式、接入安全管理、数据共享功能、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搜索方法等多个方面,是监控报警网络管理软件功能的延伸。

不 足

该方案无论从工程设计还是从应用角度来看,仍然需要完善和改进。

从工程设计角度来说,该方案给出了专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实现技术,需要对网络流量的需求和设计给出计算方法; 方案在接入方式和终端控制、显示系统等部分的设计内容需要给出更为具体的信息,对设备选型和工程性价比等内容需要加强。

从应用设计角度看,该方案应对三级公安管理中心的应用需求和管理方式方面应有更详细的描述,对采用VPN技术的网络安全和采用运营商管理数据安全等方面也应有更详细的描述,特别是VPN专网与公网、VPN与公安专网的关系需要加强,否则无法给出安全性的判断。

华为3Com:H3C iVS IP智能监控系统

优 点

该方案对现有的应用分析比较深入,同时在设计上比较独特,整个方案都是基于IP网,充分利用了IP网的优势,并把这些优势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同时引入了IP组播的概念,有一定的前瞻性,符合视频监控应用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能提高QoS(服务质量)。该设计方案应用了最新的网络传输与存储技术,特别适合于建设大型、超大型视频监控主干网络。与传统的模拟视频架构不同,与用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框架模式(模拟和数字结合)也不同,该方案的体系架构比较先进,设计独到。

方案的编码方式支持MPEG2/MPEG4/H.264编码格式,编码带宽最高可达8Mpbs(编码压缩为高带宽4Mpbs以上),可提供FULL D1高清晰图纸分辨率,这一点有其独到之处。

设计上采用了IP网中的分布式概念来实现IP监控的控制和管理,利用VM(Video Manager)和DM(Data Manager)来实现对各种终端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而视频流则可以不经过VM单独传输。把VM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核心,所有监控的控制流都由VM处理,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像信息的安全性。

系统设计上采用了IP-SAN这项新技术,结合iSCSI技术实现对视频数据流的存储。能向PC客户端提供实际的VOD点播视频流、数据流和视频数据下载等服务,满足现实应用的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IP-SAN存储可以达到大容量的海量存储,也能达到集中管理,缩短紧急情况下的图像回放响应时间。传输采用IP网络同时完成视频流的传送及交换功能,代替了传统的光端机传输,并可在同一根光纤上传送各种视频图像。

不 足

从目前系统的设计方案来看,要建设中小型监控系统,资金投入可能会有问题。而且在网络条件不太理想的应用环境中,方案对于一些低码流的前端应用适应性方面未作详细描述,方案中的传输设备需要用本公司产品才能实现。安全方面也只是提到采取简单的注册,没有涉及具体的安全策略和方法。

对于如何实现QoS方面的设计方案,提及相对简单。在实施中还需对该方案进一步进行细化设计,详细阐述相关内容。

就拿北京来说,其架构(管理模式是DB/Z384)由住宅小区或社会重要单位建立平台连到各街道和派出所,逐级上传到区政府和公安分局,再上传到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各级都有管理职能要求,所以基本模式应符合分级、分层、分权的实用要求。

而将所有信息(包括视频,语音及报警)都传送到IP-SAN一级海量存储,像北京这样大的城市必然会需要巨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其安全性令人担忧。而且其设备投资太大,从当前使用角度来看很难达到。

该方案与目前各级已建立起来的视频系统是否兼容,并且其可靠性、安全性等多方面还尚待检验。

中盛益华: CSVision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

优 点

该方案对现有视频监控的应用需求的分析比较全面,在设计上采用了分级管理。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各服务器间构建多叉树的拓扑结构,实现了分级和分层管理。

该方案在设计上所采用的分布式存储能较好地解决网络带宽和存储问题,分担系统的压力。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可接受多种接入方式,使建设成本降低。系统所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设备心跳管理、实时监控、管理编解码设备以及系统具备的自愈自恢复功能等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型视频监控系统来讲是很重要的。

网络视频服务器可以支持不同的网络接入和多级联网,该系统设计方案适合于中、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是较为广泛的采用方式,比较符合现实应用需求。

不 足

该方案在设计上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间的信息共享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考虑比较少,信息的采集、传输及所采取的C/S访问方式等都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系统虽然支持多种接入方式,但对编解码的标准没有做出明确的方案,是否适合这些接入方式?怎样保证图像的质量?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带宽等问题在方案中没有描述清楚。

天地伟业: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优 点

该方案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运营/管理,主要产品介绍等方面作了叙述,内容清晰、构思清楚。该方案在需求分析、社会资源的接入方式、存储方法等方面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方案从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的应用需求分析入手,总结出系统建设功能需求,对公安系统自建信息资源和现有社会信息资源接入系统的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对公安局监控中心建设给出了规划方案和实现功能,针对网络传输的特点,采用了两级信息存储方案,给出了该方案核心设备的选型和设备参数指标。

结合实际的应用要求,能和现有监控资源兼容,采用标准接口; 可以依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方案灵活; 扩容简单,可以逐步完善; 技术相对成熟,实施容易,既能保证传统的模拟系统质量,又可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 城市监控联网系统结合了分级、分层、分权的管理机制。

不 足

方案对前端的接入方式没有描述,应给出详细的前端接入方式说明。

方案的基层控制中心建设过于简单,应推荐给出模拟、数字和模数结合三种不同的实现结构框图,并详述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供具体实现者参考。

在功能需求方面虽然提出了安全性要求,但在方案设计中没有体现出安全性的保障措施; 特别是方案提到了能利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解决城市监控网络的覆盖面问题,但如何解决通信网络与公安专网的衔接方面没有给出具体方法,安全性很难判断。

在如何确保图像的传输质量(特别是数字传输)方面,缺乏技术措施。在产品介绍上应更多说明其接口对不同系统设备的兼容,因为各地平安城市监控系统不可能都用该方案产品。在监控系统使用的控制权限上如何达到相互调用,从技术方案上要有措施。

松下电器: 银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优 点

该方案是银行建设的全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采用了网络供电方式,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了施工及布线成本; 前端摄像机采用网络监控摄像机,通过网络交换机将图像及数据接入监控中心,由中心内配置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对前端图像进行记录。该方案根据不同监控点的实际应用需求,采用了不同分辨率的网络摄像机――百万像素网络彩色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清晰、鲜明。每台网络摄像机配置1GB的SD卡以备网络故障时图像记录,提高了图像记录的可靠性; 该方案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双编码格式,形成M-JPEG 和MPEG-4两种视频媒体流,MPEG-4利于实时动态观看,M-JPEG利于高清晰图像的记录。

该实时监控录像系统的使用可减少银行柜员制业务中出现的错误和纠纷,切实保障银行和储户的权益,有效防范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

不 足

该方案给出的系统结构框图仅仅是一个营业部门的监控系统图,没有给出银行的各营业部门的监控系统是否联网,以及如何联网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网络体系结构介绍较为简单,没有给出网络流量的需求和保障措施,对网络安全没有论述; 该方案仅在系统框图中画出了城市安防中心,但没有给出监控系统与城市安防中心的接口和传输方式的说明,同时监控中心没有建设多屏显示,不利于值守人员工作; 作为一个银行监控系统,方案中对报警系统没有描述,对报警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的叙述过于简单。

蓝色星际: ATM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优 点

该方案专门针对金融行业中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对所有ATM网点的集中统一监控和管理,核心设备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任务单一、响应实时的特点,避免了Windows等PC操作系统启动缓慢、安装配置复杂、不易维护、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的弊病。嵌入式操作系统完全避免了病毒及其他非法手段的入侵,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方案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可以提供灵活的系统组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硬件数量。在尽量不改动原有现场监控系统的条件下,可将该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嵌入在原有系统之中,保证新的系统不影响原有系统的稳定性并有效保护用户以前的投资。

方案将ATM作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点,并从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和应用技术特点、产品主要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篇12

来自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的消息称,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打造的地标性建筑,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亿元。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后,46个国际、国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将进驻,使之成为集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成果孵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智谷。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当前的实际应用需求和长远规划需要,该中心将设立多个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机房,包括通信主机房、消防安保中心机房等。

科华恒盛数据中心专家经过与客户多次的深入交流,决定采用端到端的智能供配电解决方案,包括高可靠UPS、电池柜等核心部件,通过双总线、双备份供电系统,确保数据中心从前端动力输入到末端核心负载的电源可靠供应和合理分配,并通过智能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各路用电动态,实现安全、稳定、智能、易于管理的客户需求。同时,随着该中心业务的不断发展,科华恒盛还可提供在线升级或扩容的方案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科华恒盛“云动力”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洛阳景安IDC、雅安城市云计算IDC、鲁南中印(国际)软件园IDC、华北油田IDC、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IDC、上海电信IDC、泰安云计算IDC、国富瑞(福建)灾备IDC、江苏凤凰数据IDC等多个大型IDC数据中心项目,并为百度、腾讯、奇虎360等知名互联网用户的设备提供IDC基础保障,获得了业界专家和客户的肯定。

提供高可靠电源保障

助力延安市“平安城市”建设

延安市是国家公安主管部门在全国确定的22个试点平安城市之一,为此延安市公安部门一直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近年来,在公安系统信息化和高清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动态监控系统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了不断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推动平安城市的建设,延安市公安部门决定在全市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打造涵盖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用的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

根据该监控指挥系统建设项目的机房环境和技术需求,科华恒盛提供了个性化的高端电源产品解决方案,包括高端UPS系列和相关核心部件共十多套,为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的布控系统和监控系统提供高可靠的电源保障。

科华恒盛依靠高集成技术,设计了超宽电压输出值和灵活的组网监控方案,以及自主专有技术MMBM智能电池管理功能系统组成的产品解决方案,可极大地降低故障,提升整体抗负载和保护能力,减少占地空间,方便维护和管理,凭借其高可靠和智能特性,满足安全、稳定、智能、易于管理的客户需求。

篇13

1.2应该认真贯彻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1.2.1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在方案建设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法规,应该按照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书、评标报告以及招标文件要求来执行。在工程方案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按照合同规定办事。1.2.2对项目监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应该严格遵守项目监理制度,通过透明度高的招标方式,从中选择符合招标条件、监理制度完善以及能够独立完成好方案设计的单位。2.2.3对招投标制度进行严格执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机电工程方案的确定应该采取公开、公平以及竞争的方式进行承包商的确定。机电工程方案的建立也应遵守交通部门的相关规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选择。

1.3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通讯系统

应该在管理监测中心用电缆连接高速公路上的各个通信点,并且应分别设立远程控制电话中心和数据中心。

1.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包括闭路电视和计算机系统,同时设有二级管理机构。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一般分为三等级:第一级是中心级计算机,第二级是中心计算机,第三级是外场设备,它以微处理器作为核心。监控中心的面积必够大,以便布置、安装需要的设备和设施。还应在桥梁、隧道、收费站、车道、场、特殊路段等安装监控设施,在监控交通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对车辆是否作做出判断。

1.5重视机电工程方案建设所需软件和设备选择

1.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需要根据国内标准进行。2.采用先进技术,合理配置设。3.软件应用要充分体现管理理念,要为管理数据服务。4.遵循对内防止作弊,外防止逃费的要求。

1.6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方案设计思路

以联合开发和设计作为基本思路,这种思路具有设计理念独特新颖、运用灵活、功能强大、能充分体现开发者要求和思想的特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方案建设时,其系统的维修和维护较为灵活,又因为软件具有针对性特征,所以设施选型和配备比较方便。

2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方案进行优化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除了少部分设立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外,很大部分设立在高速公路沿途收费站或者两侧外场。使机电工程顺利实施并且保证其质量的前提就是选适合的设备并且优化设计方案。机电工程方案建设的原则就是成本能够控制、质量得到保证、功能能够满足、立意先进等。机电工程方案建设的原则就是在保证其质量、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地节约费用。选择机电工程设备的原则就是对故障率高低、性价比是否合适、性能是否稳定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且确定其功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路段管理中心与高速公路收费站设备、外场设备、其他路段管理中心、联网结算中心之间每分每秒都在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高速公路设备中,通讯设备最为重要。相比于高速公路外场或者收费站,停车区、服务区的数据传输非常少,所以采用光端机来进行传输。光端机不仅满足了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也使成本大大降低。

现阶段,服务器的性能和质量都在不断进步,相信不久之后,服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之前几年,立柱式和门架式可变情报板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它们可以实时路况信息,控制和引导路上行驶的车辆,使交通便利程度大幅提高。在一些广场设置LED显示屏,一些交通情况或政策信息,虽然这是收费的,但是应用却比较普遍。在实际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对一些有可能去高速路行驶的车辆宣传限载、限速信息、实时交通情况也十分重要。在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按照规定对悬臂式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规格是否适合、情报板数量等进行重点设计。安装监控系统,不只为了监控一些违规行为,而且体现了高速公路管理者对司乘人员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