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八下历史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八下历史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八下历史总结

篇1

篇2

比如,八下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与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一课第二目《学习改变命运》这两课,主旨都是突出教育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前者强调教育,后者强调学习,如果从主体出发,都是学生。所以八下思想品德的教材资源可为七下历史与社会所用。如八下思想品德教材中培根的“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就对“知识就是力量”做了很好的阐释,便于学生理解。还有,笛福的孩子是否接受教育对他们命运的影响也可运用到《学习改变命运》的教学中,学生会积极设想,因而教材资源更充足,课堂教学更丰满。

运用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教学,还有许多例子。

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七上语文课对该曲意境的分析与描绘可运用到八上历史与社会的《文人的世界》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并鉴赏中国古代史学、文学、艺术的成就”;给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品味其幽远沧桑萧索的意境,便于学生理解“作品是作者所处社会的写照”“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理解作者产生这种心境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史不分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对《蒙娜丽莎》的欣赏也可运用到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二课第一目《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体会达・芬奇睿智的同时,品味蒙娜丽莎的微笑美,从而理解文艺复兴运动蕴涵的人文精神及其性质和意义。

教师融合多门学科的内容,沉淀并积累,上课做到胸有成竹,富有文化底蕴,给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与创造的教学意境,都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美,品味其中的味道,从而乐学、好学,快速成长。

二、情节假设:为学生主动学习插上隐形翅膀

上海毓秀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100条建议》中提到:“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情节假设、续写故事等办法给思想插上翅膀,在课堂里快乐地飞翔。

在《学习改变命运》一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讲了放羊娃的故事,针对“放羊――挣钱――娶媳――生娃――放羊”的故事链,结合“学习改变命运”这一主题,请学生假设其中某一环节发生了变化,而后放羊娃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发言热烈。我综合了一下,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思路:

思路1:放羊――挣钱――娶媳――生娃――让孩子接受教育――孩子考入大学――找到好工作,获得高收入――改变贫困状态。

思路2:放羊――挣钱――娶媳――生娃――让孩子接受教育――运用高科技养羊,增加羊群数量、羊奶产量、羊毛质量和产量。

思路3:放羊――挣钱――娶媳――生娃――让孩子接受教育――孩子考入大学――到国外养羊(能卖好价钱)。

思路4:放羊――借书、买书、读书――高产养羊――成为百万富翁――投资,改行养猪(猪肉价更高)――亏了或更赚――打工或上市。

思路5:放羊――挣钱――买书――养羊专业户――继续学习――办多种养殖厂(鸡、鸭、猪、牛等)。

教师借助情节假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并阐述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脑和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通过情节假设,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学习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领悟本文宗旨,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享受着学生想与说带来的乐趣,而且轻而易举地变枯燥的说教为学生主动地学习。

陶行知先生要给儿童“六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我提倡再加上“一解放”:解放儿童的心灵,让他们在自由想象中展翅翱翔!

三、抛砖引玉:为学生热爱学习搭建精致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学会抛砖引玉,“砖”抛得好,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得到真正的“玉”。那这“砖”是什么呢?就是问题。学生一来劲儿,就把问题变成了辩题。

如《学习改变命运》这一课中,教师归纳学生对放羊娃命运的设想,大体上是两种思路,挣钱后先娶媳生娃还是先受教育?即让孩子受教育来改变命运还是自己学习来改变命运?教师抛出这一问题,学生又炸开了锅,对此进行了争辩。赞同前一观点的学生认为等放羊娃挣了钱再受教育,年龄偏大了,再等他致富后娶媳生娃太晚了,要四五十岁了。赞同后一观点的学生认为放羊娃还是娃,是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可以借书,可以自学养羊知识,先致富,才能娶到好媳妇,才能有更好的条件培养娃,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听听,还真有见地!

在这一课的教材中还有一个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讨论,教师直接设问:“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哪个更重要?”

学生又辩论开了:

生1:实践比书本重要,书本知识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没有实践,哪来的书本知识?

生2:书本知识更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少犯错误,比如学车,不学理论,光靠实践,立马就上车,撞坏10辆车可能还没学会开车,学习理论知识后,再去练开车,损失就会小得多。

生3:实践知识更重要,没实践过,怎么总结经验教训,怎么总结理论?

生4:书本知识更重要,有些事情是不能重复实践的,比如轰炸某个地点,需要模拟,需要计算精确,才能实施轰炸。

生5:实践更重要,有些技巧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摸索、锻炼才能学会的,例如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在战场上就一败涂地了。

生6:书本知识更重要,没有书本知识,我们就不能学到古人的经验,我们不可能什么事都亲自去尝试,书本知识让我们学得更快更多……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辩论,我们已经知道,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都很重要。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源于实践,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CCTV-10有一栏《我爱发明》的节目,如果我们能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多些发明,就能造福更多的人,知识的力量就更强大了!

篇3

2.没有形成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高中学习,对历史学习方法不熟悉,导致其预习效果不好,上课的时候总是心神不宁,把握不住老师的课堂思路和教学过程。

二、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导入过程

基于以上反思,借鉴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本人在12级新生的课堂上对导入部分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自我介绍完之后我对学生们说:“在学校通知我今年要教咱们高一(6)班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认识和了解咱们班的同学,我在看你们班同学名册的时候,居然发现咱们班有一位女生还是位尊贵公主嘞!”学生先是惊呼,接着纷纷在底下窃窃私语起来,并左顾右盼地找所谓的“公主”。这时,我略带调侃地对着一位女生说道:“鄢雪薇同学,请你和大家打个招呼吧。”面对同学们的集体注目,那位同学扭捏地站起来小声说道:“我又不是公主。”我继续讲到:“我说鄢雪薇同学是公主,那可是有根据的:早在西周初年,周王分封诸侯,其中就有一个鄢国,春秋时鄢国被郑国所灭,鄢君子孙以国名为姓氏。所以,鄢雪薇同学可是鄢君之后,地道的公主喔!”学生们都开怀大笑,并且快速地翻书,寻找关于分封制的相关内容。稍等片刻后,我话锋一转:“西周初年,周王为何分封诸侯?鄢国最后的灭亡又说明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我想此刻鄢雪薇同学肯定十分想知道自己家族的由来及发展吧?今天我们大家都来帮助她达成这个心愿吧”!

三、自主学习理论在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篇4

例如八下第18课《改革开放》,我先让学生听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 然后提问:“歌中的‘老人’是谁?‘崛起的座座城’又指的是哪几座城市?”学生从领会歌词的含意很快就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中,学习热情也一下子提高了。

当然,情景创设不仅仅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通过讲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剧、展示实物、文物和历史图片、描述身边生活等方式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带疑导读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认真把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做到以疑导读,以疑促思。

在本阶段中,教师的问题创设非常关键,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的提出要围绕本学科知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到生活实际。(2)要依据课标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据此设计问题,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实现和突破。(3)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要根据各层次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问题,注意各层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尽可能采用低起点,层层推进,做到统筹兼顾。(4)要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热点问题。(5)创设的问题要有现实意义,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后,就会在疑问的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上《两汉经济的发展》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在阅读中解决问题:1.说说我国汉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情况,总结从战国到东汉经济区域的特点2.思考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总结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影响。三个问题依据课标要求,围绕教材内容,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以解疑为目标,让学生借助自己的能力去独立学习、思考并加以初步解决。

三、互动导学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就事先设计的有意义的主题、有争论性的问题(教科书上最好没有现成答案)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注意两个方面:(1)变主导为指导,把课堂的主人翁权利还给学生,不要向学生暗示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指导学生变“听讲”为“倾听”,变“说话”为“交谈”,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2)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充分放开思想顾虑,无拘无束地进行讨论、交流,使课堂教学活跃而高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乐观、愉快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内在潜力。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历史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获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四、精题导练

新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最好是结合课后练习,题型可分选择、材料分析、问答三种形式),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能结合传授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五、问题导思

篇5

一、始计篇

(一)明短:教材文本有局限

统编教材的内容,注重全局的编排,部分素材相对我们学生的生活缺少共同点,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如人教版七上《生活在社区里》所举例子讲的是北京孩子的生活环境,生活在隔山隔水、千里之外的乐清的学生兴趣不大。

(二)知长:乡土资源可补短

对学生来说,离他们最近的、感觉最为亲切的还是乡土文化,如果能有效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可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亲和力,直观性更强,则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二、谋攻篇

(一)从所占课堂比重考虑

1.偷梁换柱。如果用乡土课程资源完全可以替换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来达成课标的话,可以来个“偷梁换柱”——即替换教材。以八年级《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为例:课本选用北京人遗址等中外古迹作为典型个案,但是这些古迹离我们太遥远了,往年的教学实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反,如果用本地文物古迹及其保护则和《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主旨相符,而且学生会感到很亲近、有兴趣。教师提供有800年历史的黄坦硐村历史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后,结合新闻报道,及提供有关黄坦硐古民居现状和古民居保护的三大困境等阅读资料,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黄坦硐古民居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做抛开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师生共同开发乡土资源,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落实了课标,同样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

2.你中有我。当然,更多的时候在课堂上教材文本和乡土资源,你中有我,相得益彰——即穿较。例如,七上《耕海牧渔》教材重点讲述日本渔民深受“鱼”影响的生产、生活、文化等。其实,乐清也是海边小城,开发和利用乐清乡土课程资源,将之与日本比较能更好地落实课标。

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教材提供素材后,笔者当堂布置一个任务:请讨论乐清与“鱼”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仿写教材。笔者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继而合作学习探讨:日本/乐清为什么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会深深打下鱼的烙印呢?学生还模仿“日本渔民的烦恼”写了“乐清渔民的烦恼”使学生懂得乐清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这样“日本版”《耕海牧渔》穿插“乐清版”《耕海牧渔》,师生一起开发了乡土资源落实课标,又增加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3.点到为止。如果教材文本已经生动、完整,足以达成教学目标,对乡土资源的运用可“点到为止”,提及即可。例如八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笔者在讲细菌战时出示当时乐清人民被做细菌实验致死的图片,简单说明情况,使学生知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祖国的命运和我们息息相关,因教材对日本犯下的罪行描述已经比较全面详细,不进行深入比较扩充。

4.抛砖引玉。即课外拓展。讲九年级《环境亮起“黄牌”》一课时,课堂上和学生讨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及中国环境问题的总体现状、原因、表现、影响后可问:“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又如何呢?”布置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课外以专题的形式调查本地的环境污染中的白色垃圾情况。如白色垃圾污染的情况、危害、处理方式的建议……如此操作,既可以通过本地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尤其是污染问题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从教师资源选择考虑

1.关注热点。兵家历来强调情报信息收集的重要。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了解分析运用好“透明信息”也是制胜之必要点。同样,我们社会教师要更好地开发乡土资源就应关注本地新闻热点。若有新闻热点刚好和教学内容相符时,以此为切入点,效果明显:如上前面所述《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一课时是2007年,当时乐清城北黄坦硐村刚被评为“浙江省2007美丽乡村”。(后再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本地媒体竞相报道,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以此入手,学生更感兴趣。

2.摸清学情。兵家历来强调军情的重要性。我们教师要重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哪些乡土课程资源融入课堂。如八上《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一课,乐清作为一个千年古县,传统习俗很多,远不止几个大节日;传统习俗很广,甚至很多村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来自各乡镇生活经历不同的特点,进行挑选。

3.有的放矢。兵家强调“有的放矢”,认为“集中优势兵力”可以增加胜算的券码。社会教师在选择乡土课程资源方面,同样要有的放矢,尤其是本课教学目标,如上面所述《耕海牧渔》一课,“日本版耕海牧渔”穿插“乐清版耕海牧渔”还是紧紧围绕课标“2-7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的。

(三)从学生参与方式考虑

1.同伴互助。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为什么同欲可胜?因为有共同的想法,军队内部就会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协同作战。我们乡土资源的开发也要鼓励学生的同伴互助意识和行为,尤其是在课堂上。

2.问贤以道。士兵们除了同伴互助外,多渠道学习、了解情况来提高军事能力也是制胜之必需。社会课乡土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通过询问长辈、查阅文献等多渠道学习方式来达成目标。

3.实地考察。刘基在所著《百战奇略》中说:“凡行兵之法,斥堠(意:侦察)为先。”可见他认为在开战前,先派侦察兵实地考察很重要。我们开发乡土资源不用学生去侦察,但课外的参观实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上文所述《环境亮起“黄牌”》一课的课外拓展任务即是例子。

三、警示篇

(一)多样性

乡土历史地理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应多种多样。在教学中,可以多配备一些直观性图片、问题设计具有人文性等,多设计活动性内容,尽量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把乡土史资源的内容串联起来,增加乡土史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独特性

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求划一,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强调地区特色,展示教师风格,彰显社会课堂魅力。

(三)教育性

乡土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要以教育性为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教师,作为第一线的课程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我们本着“有效教学”的理念,不被教科书和课堂捆绑手脚,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那么,我们的教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篇6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篇7

一、 “十八”的表数功能

数的概念,是人类在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古代人们创造数词的用意是计数,所以“十八”的本义是表示数目。

1.确指

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有一个美丽的场景: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从红罗山书院到梁山伯的家,碰巧也是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这十八里路上,满是浪漫和美好。

1950年,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在《亦报》上连载《十八春》。《十八春》,一共十八章,以章为年,记载了人物悲欢离合的十八个春天。

“十八蝴蝶”为浙江永康的民间舞蹈,传统《十八蝴蝶》由十八名少女,背负五彩蝶翅道具扮演蝴蝶,另有两个姑娘扮演花神,彩蝶尾随花神翩翩起舞。这是当地民间艺人创造的进香节目。由于永康县的民间舞蹈名称多用“十八”为名,该舞也号称《十八蝴蝶》。

“十八星旗”是时期两湖革命军所采用的旗帜,它和“五色旗”、“青天白日旗”并列为中影响最大的三种旗帜。“用大红色为底布,由中间辐射出来九个黑色锐角,每个锐角内外两端,各有一黄色圆星,内外各九个共十八个,以表示十八省人民团结和铁血的革命精神”。[1]“十八星旗”体现了大革命时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思想。

以上“十八里”、“十八蝴蝶”、“十八星旗”、“十八春”中十八是表示事物计量单位的数值。

徽戏《十八板》的句幅为十八板,何谓“十八板”?徽戏是明末清初由“(青)阳腔”衍生而出的声腔剧种,是青阳腔早期(弋)阳腔滚唱中的一种腔板。滚唱一般是以鼓板助节的,初时较为严格而稳定。《十八板》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九板是陈述唱词,后九板为音乐抒咏。

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乐曲。它是古乐府琴曲歌辞。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反”指七情中的相反配伍,“十八”为药数,“十八反”即指十八种具有相反配伍的药物。最早具体记录“十八反”的是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其中记载的十九种药物为:甘草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藜芦反芍药、细辛、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

以上“十八板”、“十八拍”、“十八反”中十八是用于同类事物的合计。

2.概指

对于数词的虚指功能,清代学者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先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汪中的意思是说,古人在措辞表示事物数量的时候,凡是“一”所不能包括的数量,就用“二”来约略地表示,以表明数量之多;凡是“二”所不能包括的数量,就用“九”来约略地表示,以表明数量极多。这是虚拟地表示数量,而不是实际地、确切地表示,不能拘泥于它们本身实际所代表的数量。发展到后来,如果“九”仍难以概括,则进一步用九的倍数来表示。

“十八”是九的倍数,“十八”在古代经常虚指多数。如:十八层地狱并非确指地底下十八重那么深的所在,只是虚指地的极深处,佛教、基督教等认为人死后灵魂在这里受苦。

“江湖十八本”,根据白海英的解读,是指民间戏班艺人在长期流动演出中拥有的一批剧目,也是江湖班社的看家戏。由于“十八”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多、广的指代意义,江湖班便用“十八”来指自己的多种拿手剧目,这样“江湖十八本”之称就在戏曲史上出现了,而且渐渐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观众的心目中,“江湖十八本”意味着戏班能演民间流行的多种经典剧目。戏班为了提高竞争力,不论实际能演多少种剧作,不论是多于十八,还是少于十八,都愿意凑成“十八”之数,把“江湖十八本”作为吸引观众的一个招牌。[2]

此外,以“十八”来表示概指的还有:古代神话中的“死时,身长一丈八尺”,“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年轻的姑娘十八变”以及俗语“十八分精明”、“就地十八滚”,等等。另外,“十八”的倍数“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十万八”等,都表示多数,这些都不能死扣实数。当然这些词表多数的程度并不相同:“十”以及“十”以下的数词虚指的是较多数,“十”以上的数词虚指的是极多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词义模糊性的具体体现。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人们永远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模糊性是词义的特点之一,数词作为词类的一种,当然也具有模糊性。好多数词开始时都表示具体的数目,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深入,具有了表示这一类事物的模糊义,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这也是词汇发展的一个途径。“十八”是古代表示多数的数词,它在意义上只是以表数目的“十八”为引子,而实质上则来表示或夸饰数量多、大。

二、“十八”的文化意蕴

数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数词同文化哲学和文化体制的关系极为密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它们逐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负荷”(culturally-loaded)。

1.“十八”与宗教

在佛教中,由于“十八”代表十八尊菩萨而成为“佛”的象征,是一个无比神圣、神秘、令人神往的数字。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此外,十八层地狱受苦的教义融合了中西方。“地狱”一词,梵语原称为niraya,或naraka,音译为“泥犁耶”、“泥犁”,或“那落迦”,意译为“苦器”、“苦具”、“不乐”、“可厌”等,本义是“无有”,系指无有喜乐之意。人死后落入此处受苦,毫无喜乐可言,故云“泥犁”。将“泥犁”译为“地狱”,是因中土信仰已有死归黄泉地下的观念,而人死入此,犹如犯人入狱受刑,因此便把“泥犁”译为“地狱”。

“十八”的倍数“一百零八”更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寺撞钟,不多不少都是一百零八下。佛教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撞钟一百零八下,可使烦恼尽消。

2.“十八”与哲学

先民用“数”记事,也用“数”来表述对世界的朴素的认识和看法,中国古代哲学就是以“数”来认识和解释宇宙本原的,在这里数早超越了数词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种哲学思想。

“十有八变而成卦”出自《易・系辞》:“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A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A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系辞》讲占筮的方法,有一套非常烦琐的操作规程,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两句:“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这里的“营”是演,即经营、推衍之意,“易”就是变。“四营而成易”是说经过四个步骤完成一易即一变。三易(三变)确定一爻。一卦有六爻,故需十八变才能完成一卦。

在“十有八变而成卦”的推演过程中,体现了“天地人”的思想。“分而为二以象两”,就是把一个事物一分为二,一阴一阳,阳代表天,阴代表地。“挂一以象三”,就是抽出一根代表人,这样天、地、人就都有了。当第二变时,将代表人的这一根也加进去,用“天地人合一”的方法进行演绎。“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将蓍草每四个四个为单位地数,各组都得出一个余数,以象征春夏秋冬四季。这些反映了古人独特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他们认为,《易》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同步的。

3.“十八”与汉民族思维

关于语言与民族思维的关系,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句名言:“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民族精神和民族语言怎样一起产生自我们的认识所不可企及的同一个源泉,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3]赫德尔也有类似的表述:“一个民族怎样思维,就怎样说话,反之亦然,怎样说话,就怎样思维。”[4]

文化上的差异,人类思维观念的不同,在数字的使用上得到明显体现。古人并不单单把语言看作符号而已,他们还认为语言具有神奇的魔力,对语言有着崇拜和禁忌的心理。这种心理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语言中的某些数词同样也被认为具有奇特的力量,因而数词就有了吉凶之分,而人们都有趋吉避凶的心理,于是人们对数词也就有了爱憎的情感。

比如,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中国人偏偏喜欢偶数,认为好事成双。数字“八”是中国人所喜爱的,汉语说“女大十八变”,指女孩子到十八岁以后会越变越好看。此外“八”谐音“发”,再加上人们还认为平衡和对称就是美,所以“十八”又带有美好的意义。且“十八”谐音“要发”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中国人的数字文化观在此得以充分体现。

总之,“十八”是一种语言现象,作为数词时,它具有表数功能;同时,它又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宗教、哲学、汉民族思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张永.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02.

[2]白海英.民间戏曲的重要传承――“江湖十八本”考释[J].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3):41-42.

篇8

翌日,在儿子和儿媳的陪同下,我去了一家驾驶员培训中心报了名。但我毕竟是60有2的人了,学起来还是较吃力,一个动作要重复学几遍,有时搞得教练很不耐烦。而且考试时,由于技术不过关,也没拿到驾照。女儿知道此事后,来电话安慰我,让我别灰心,她相信我一定能够过关,并邀请我到加拿大去学车,她说那里的学车环境更适合我。

两个月后,我搭上了飞往加拿大多伦多市的航班。到那几天后,女儿带我去报名学车。

到了多伦多一所驾校一瞧,嗬,“银发学车”者还真不少。想我在国内学车时,一所驾校仅见两位银发族,这里的环境一下子就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更何况学校在培训老年人时,都采用无级变速的车子。这从设备上就等于为老人们考虑了许多,而我国采用的则是比较复杂的换挡车,年纪大的人学起来自然困难。

多伦多驾校教授交通规则的方法,与我国驾校也不同:我国是统一时间上大课,然后书面考试。多伦多的做法是看录像,然后讲解。这种考试不需要过多的死记硬背,很适合像我这样的老年人。我在规定期限内,随意通过了理论考试。

接下来进行的是路试。国内路考一般比较注重个人驾驶技术,而这边更注重司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和安全意识。在这里,驾驶技术不一定非得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才能通过路考,原因可能在于国内行人很多,而这边行人虽少且很遵守交通规则的缘故吧。多伦多的车速非常快,你稍微慢一点,后面的车就会紧咬着你的车尾,逼你加速或让道。年纪大的人,眼、手、脚的动作总是要迟缓些,被人紧逼,自然感到紧张。中间有几次我都想打退堂鼓,又一想“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太不值得。于是,下定决心,坚持到底。俗话说勤能补拙,年轻人练上十几二十小时便可以路试了,我是老来学吹打,只能加倍努力。学了半年时间,又跟着女婿练了四十多小时之后才去参加路试。

第一次路试的考官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华裔女性,态度和蔼。她一手拿着评分表,一手拿着笔,口里发出指令,车子在路上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一会儿换线……当转进一条小街时,她要求靠边停下,然后直线倒车,她耐心地让我连倒三次,但都未达到要求,自然没通过。

第二次路试的考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墨西哥裔男士,一上车二话没说便指示我启动上路,口令干脆急促。在驶入一条快速路时,他指令我连续两次向左换线,弄得我手忙脚乱,当换线完成时竟忘了关信号灯,当然又砸了锅。

篇9

一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对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有一定的把握,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而近几年高考试题也逐渐走向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能力十分重要。

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在阅读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材料真实、广泛,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如在学习fork一词时,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Why is weather the main topic among the English people? What do the English people use to put food into their mouth while having their meals? And how about we Chinese people? 学生会积极讨论,这时老师讲授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两国民族风俗习惯不同,这样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拓展了知识,还学习了另一个词chopsticks。

2.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礼貌用语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当表示感谢、请求时,经常会用到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用语。表示拒绝时,要说:I’m afraid、Sorry。教师需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西方人士交谈的规则。其次,涉及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等话题涉及他们的隐私。所以在交际的时候,最好以天气、旅游、体育活动、新闻、影视等话题为引入方式。最后,“身势语”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增加交际表现力。如西方人在问候和道别时,除了握手之外,还有拥抱、亲面颊和接吻等方式,而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亲吻和拥抱动作。教学高二英语第三单元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就不同的常用“身势语”,如握手、点头、亲吻、挥手等,及他们在不同国家表示的意思列一个表格或进行系统的总结。这样,相同身势语在不同国家的意思就能一目了然。

3.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在教授词汇过程中渗透文化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来自于神话、典故、寓言、传说等,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与其相关的文化知识,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动物名词时,在西方狗是忠诚、可靠、英勇聪明的象征,“a top dog”意为“聪明的小孩”。而在中国狗则含有贬义。在教学part-time 这个词时,可以结合“part-time 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半工半读是英美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用自己挣的钱付部分或全部学费,这在英美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这就可以让学生以“College students should or shouldn’t take part-time jobs”展开辩论,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深刻体会自立自强的含义。

4.在英语语法结构中了解文化

语法规则虽然是一些程式化、约定俗成的东西,但也含有文化的成分。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可以从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加以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法规则,也能为学习英语增添一些情趣。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

5.充分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在教授习语过程中渗透文化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如汉语中常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某事很容易做,而英语中的同义习语是“a piece of cake”。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状态,在英语中则说成“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外,还可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些素材,并进行比较分析。

6.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具体方法有:(1)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用英语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2)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等。(3)观看录像、电影、VCD、DVD、听英文歌曲、演讲等。大部分电影和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英文歌曲也是英美文化的精粹,教师可多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英语流行歌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语言,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4)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在课堂之外,要将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重要的节假日等。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纸。报纸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让学生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世界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了解各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风土人情的窗口。

篇10

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上)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上)第23课魏学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反面”。针对此种义项,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在高度上来讲,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有“高”和“宽敞”,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还有一句“箬篷覆之”,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 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本文中的 “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后起意义)”。《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虽然深夜比较安静,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矣”修饰“更”,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香草名,可入药也可做香料,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 从修辞角度分析,应该是对偶句,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 被解释为“尽”,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①完,消失;②竭尽;③结束,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到达”或“到,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上)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表意不明,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慷慨悲愤,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

篇11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时,一些细节只有前排几位同学才能看清,而后面同学则只能充当听众了,比如正确使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使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值时;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等,此时我们有两个方法处理:一种是借助已经录好的视频;一种是借助实物投影仪。一般来说我会选择有现场感的实物投影仪,比如在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分布的规律时,可以使用通电螺线管演示仪,在面板上均匀撒上细铁屑,接通电源后,轻敲面板,发现细铁屑在通电螺线管周围有规律的分布,从而使学生迅速的掌握了知识点。

2.微观世界宏观化

理解微观世界需要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初中生而言略显困难,如果能直观的进行观察,则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原子的内部结构时,我们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将微观世界放大,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更进一步,我们在学习化学变化的本质时,如果能用动画演示,那么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起来,更利于学生接受。

3.危险实验安全化

初中化学实验有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比如氢气验纯后才能点燃,不验纯即点燃,极易发生爆炸;Na与水的反应时,由于Na块太大、Na上煤油未擦净、烧杯上盖上了玻璃盖等都容易引发爆炸等。而这些错误操作所带来后果有较大的危险性,必须避免,不是靠学生做错实验后再总结经验教训,那时为时已晚,所以教师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说清楚,让学生提前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若我们能把这些错误操作所引发的实验后果通过动画模拟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思想上重视,操作上细心,那就能起到警示作用,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4.演化历程直观化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诞生等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去探究这一过程,这时我们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等缩短历史进程、进行精确定位,使之简化,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这些进程,深入的掌握了这些内容,而这些史料详实、语言精确的科教短片,更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抽象内容形象化

在学习《电压的测量》这节内容时,电压的概念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建立电压概念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一般都采用用水压类比来理解电压。这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抽水机工作动画和一个闭合电路工作动画,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把抽象概念形象化,通过水流类比电流、开关类比阀门、水压类比电压、抽水机类比电源、涡轮类比用电器(此处是小灯泡)等使得学生完成想象过程,获得了知识。这样的方法行之有效,且印象深刻。

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不足

1.有声有色但无味、可观可赏不可触

(1)我曾尝试用多媒体课件部分替代课堂演示实验,比如在八下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的演示实验中我将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用FLASH动画演示给学生,发现虽然动画中细节很详细,但学生在练习中反馈情况的不好,特别是经常遗忘刺激性气味这一重要现象。

(2)在学习《物质的溶解性》这一节时,我全程使用多媒体课件,包括其中有两个现象:①氢氧化钠的溶解,②硝酸铵的溶解,我也没有过多展开,只照搬课件里结论,并没有做课堂演示实验。结果同学在课后的练习里把二者的现象混淆、结论写反的大有人在。

我对上述两个教学片段进行反思:(1)中无味;(2)中未触。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很生动、很细致,并且可以慢动作回放,但它只能体现声光,不能闻,无法摸,不能体现“味”和“热”,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才能有效整合,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应该做当堂演示实验的一定要做,不要犹豫,不能偷懒。

2.完美设计探究难、亲身实践受限制

一般一节课在上之前,教师都认真备课,仔细修改要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力求万无一失,殊不知我们完美的准备断送了很多值得探究的机会。比如我在上《氧气和氧化》时在两个班级采用对比教学,A班全程采用多媒体课件,B班重点实验当堂演示。A班平淡无奇,顺顺当当的结束了一节课,算是完成了教学计划。而在B班上时,同学们对课堂演示实验很感兴趣,要求亲身实践,结果有一位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铁丝怎么也烧不起来,这就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在火柴刚点燃时就伸进了集气瓶内,结果氧气都与火柴反应完了。分析完了,我请同学重新做实验,一次成功。经过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了一个道理,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

篇12

一、音乐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研究,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在此“人文进化”过程中,人之行为能力的发育、成熟、增长,并非单纯受先天遗传之生命基因的控制,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中在其体外相对独立存在的历史文明密切相关。人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类的孩子是在某一时代的某一家庭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的环境中度过相当于其它动物在胎内发展的时期。在此,子宫外的生长期,人类智力的形成是儿童正在成熟的神经结构、正在发育的智力结构和他们周围的言语、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体外文明”的信息刺激,不仅仅只是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发育,还将作用于儿童的生理发育,并在“实体长入”的意义上“内化”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之中。

我们发现,所谓“音乐神童”的出现,并没有什么莫名的玄妙。换言之,所谓 “音乐神童”,乃是处在一定文明时空、一定社会关系、一定家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殊天赋”的儿童,接受包括“胎教”在内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成功结果。其“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的音乐才能,并不仅仅是由先天赋予,而是在其童年时期,人类人文进化之“内化”与“外化”往复循环反馈机制作用的结果。生理学家和医学家们认为,节奏有序、柔和优美的音乐可以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的谐和律动,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从而影响孩童的成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音乐还可以帮助大脑左右半球的平衡发展。音乐活动能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协调发展。国外有人做过调查,发现音乐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数学课的成绩也非常好。音乐还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从小就深受音乐的陶冶,且终身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音乐世界赋予我的直觉,对我的新发现运动物体的光学原理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使用音乐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训练

1.音感训练

目的:刺激孩子的听觉器官,训练孩子音乐听觉的灵敏性。

参考方法:(1)家里要常常放名曲、儿歌给孩子欣赏,同一首乐曲要反复多听。(2)引导孩子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注意比较它们的音高、长短、强弱(大小)、音色的异同,如:公鸡的叫声与老黄牛的叫声(一个声音高,一个声音低);小孩说话的声音与老人说话的声音;小锣与大鼓等。(3)家长可以选择几首儿歌,在孩子日常活动时固定播放,如:起床时、吃饭时、睡觉前等,让孩子一听到音乐就知道该干什么。(4)让孩子认识各种常见乐器,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或演奏的乐曲,使孩子能区别多种音色。(5)在我们生活周围找一些可以发声的,能当乐器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动手,可以敲敲打打、摇摇、晃晃,听听好不好听。

注意事项:音感训练要越早越好,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音乐听觉的灵敏性。

2.节奏律动训练

目的:让幼儿感受音乐,并用身体来表现音乐。

参考方法:(1)孩子听音乐时,家长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做拍拍手、踏踏脚或摇动身体等动作。(2)家长有规律地打拍子,让孩子合着节拍边听边走、跳或做别的动作,还可以变换打不同长度的节拍,如打四下停、打八下停、打十六下停,训练孩子对节奏的反应能力。(3)放几首音乐性质不同的乐曲,如: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等,让孩子用身体律动来表现,看他能否感受到音乐的快慢、节奏的特点。(4)让孩子跟着音乐的旋律、节奏模仿他们熟悉的动物、人物或事物,如小鸟飞、兔子跳、大象走、走路、开枪等,也可以照着歌词的意思,边唱边表演动作。

注意事项:对音乐的感受应该发自内心,家长引导孩子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即兴地做律动创作,哪怕是十分简单的动作,只要是孩子发自内心所表现出来的,我们就一定要给予赞美与鼓励。

3.唱歌训练

目的:让孩子喜欢唱歌,会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参考方法:(1)父母可以亲自教孩子唱,也可以让孩子跟录音带或CD 唱片学,变换多种形式激发孩子唱歌的兴趣,并鼓励孩子多唱。如家庭成员每人轮流唱,每人唱一句,以接唱的方式完成全曲,要接唱的紧凑,完整;让孩子每唱完一句歌,就想一个动作来表现;边唱歌边用拍手、弹指、拍腿或踏脚来和着节拍伴奏等。(2)家长要给孩子讲解歌词内容、大意,引导孩子唱出歌曲的感情、风格等。(3)唱歌时,还可利用代换歌词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及创作能力。例如,幼儿歌曲《小朋友想一想》原来的歌词是: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家长可以请孩子将歌词中的“鼻子长”换成多种多样的问题来唱,如“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汪汪叫?汪汪叫是小狗,小狗最爱汪汪叫。”

注意事项:选择孩子唱的歌,音域不可太宽,音调不可太高,要适合孩子的嗓音;节奏要简单;歌词能为孩子所理解;曲子不要太长。唱歌在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唱歌是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它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每个人天生就有歌唱的本能和欲望,从小就给孩子创造较多的唱歌机会,并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孩子体验歌唱的乐趣,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的音乐能力与素养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总结

在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坚持了音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本质,也就是说,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是作为教育而不是作为智育来实施的时候,它才能够使学生的右脑兴奋起来,并使左右脑保持协调发展;它才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感性成长,从而也才可能促进学生的理性成长,并使学生的感性成长和理性成长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我们以为就像科学知识教学那样,在音乐教育中并不需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只是让学生接触、掌握了解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学生的智力就一定会提高,从而把音乐教育完全纳入到智育的轨道,把音乐仅仅是作为一门智育范畴里的知识而教给学生,并且照搬科学知识教学的方法来教授音乐,我们很可能除了增加学生在智育上的学习负担外,再难有其它正面的收获。可能使得音乐教育既达不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也达不到发挥智育功能的目的。

篇13

1.教材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

如“多边形的三角剖分”“用求差法比较大小”“勾股定理的证明”“海伦―秦九韶公式”“黄金分割数”“平行四边形法则”“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旋转对称性”等。

2.数学历史的介绍,或数学思想的反映

如“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方程史话”“几何学的起源”“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一张古老的三角函数表”“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为什么要证明”等。

3.教材相关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长度的测量”“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概率与中奖”“视图的产生与应用”等。

二、“阅读与思考”在教材中的作用分析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阅读与思考”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立足点与编写意图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去认识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历史与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方法迁移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构造数学模型,让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数学的美妙,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观念,这些也是渗透数学的人文价值及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需要和途径。如果教师能深入分析“阅读与思考”,认识其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挖掘其内涵与外延,使这些材料鲜活、灵动起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成为落实课程目标的手段之一,那它将在对学生的德育、知识巩固、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为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德育功能提供文化素材

数学教材不但承载着数学的基础知识,还有提供传播数学文化的任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有着它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在学生的学习中渗透这些数学文化已成为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与思考”中,如“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海伦―秦九韶公式”等为我们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为什么要证明”使学生感悟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可以此为契机逐步养成学生严谨求学的学习品质;“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的年龄”“视图的产生与应用”又可以为教育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提供话题,等等。

2.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提供初始材料

由于长期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听”,疲于应试,导致数学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充斥着数字和符号的冷冰冰的学科,因此师生之间也难免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上课时往往处于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如果教师能恰时恰点地将部分“阅读与思考”中的素材进行开发利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情景创设是新课程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激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部分“阅读与思考”中的数学史话、实际问题就可以做为情景引入的初始材料。

3.为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有的“阅读与思考”以问题形式出现,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用求差法比较大小”等,它可以与课本的配套作业相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分析、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树立数学建模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一定是有益的。

三、“阅读与思考”的教育教学功能探究

基于以上对数学新教材中“阅读与思考”的认识,它的设置无疑丰富了课程资源,扩大了教材的可读性与教学内涵,以提高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课本正文中与中考相关的知识,不愿意把时间与精力花在开发和利用“阅读与思考”的资源上,或只让学生课外稍微去浏览一下,抑或干脆束之高阁不予理睬,使其被遗忘在教材的角落里成为一种摆设。下面就新教材中“阅读与思考”使用策略和教学功能谈谈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1.利用“阅读与思考”素材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的熏陶与渗透,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是让人生厌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知道:数学文化正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数学思维活动的,数学史为数学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具体素材,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假如我们能够挑选“阅读与思考”中的一些数学史话在课堂里加以渗透,将可以起到很好的“唤醒”与“鼓舞”的效果。

案例1:人教版八上13.3《实数》一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有理数到无理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扩充,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这个概念课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显得至关重要。

课前,笔者在网上搜索了十来个课件,其设计的思路基本如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教案》里所说的:“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意图是“学生自己回忆有理数的分类,为引入实数的分类作好铺垫”。其实有理数的概念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就学了的知识,时隔一年多,让学生自己回忆谈何容易,更何况上课伊始,学生思维还没有进入最佳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老师帮学生回忆的成份多,而学生只是晕乎乎在一系列的数的分类中跟着老师转。貌似上课条理很分明,而实际收效甚微。

受章节后面“阅读与思考”里的“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启发,笔者尝试着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结果很大程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效果。笔者从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说起,提到“一切量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的比(分数)表示”时借机对原先所学的有理数作了回顾复习,然后讲到希帕索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不能用整数或整数比表示,从而引发了数学历上的第一次危机,乃至希帕索斯的被害。听了故事后,出于一种强烈的好奇和愤恨心理,学生对颠覆毕达哥拉斯学说的“无理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也开始处于亢奋状态,而且有部分学生还就“为什么说不是有理数”讨论开来了。

其实能做为新课引入的“阅读与思考”素材还有如《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方程史话》《概率与中奖》等,只要我们能巧妙加以利用,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利用“阅读与思考”素材设计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实施新课程的现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仍然指导着我们的数学教学。“阅读与思考”作为选学的内容,是教材正文内容的补充与延伸,课前导引中提出“到选学内容中去看看广阔的数学世界”,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利用“阅读与思考”的材料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质疑和反思,开展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综合、演算、论证、归纳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构建知识,定能在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提高部分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案例2:在八下第二十章“阅读与思考”中有“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对于这篇材料的利用问题上,笔者选择了班级里其中十位数学成绩较优秀学生参加了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事先给他们定下的三维目标是: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学材料、上网查询等方式经历数学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四个度量方法――极差、方差、标准差、平均差,并能通过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②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阅读理解材料――整理、演算、分析数据――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协作的学习品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奇妙,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给学生设计了活动方案:①阅读“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材料,结合课本正文内容,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平均差的概念,分清它们的计算方法;②上网查询与极差、方差、标准差、平均差相关的资料,对它们所能反映出的离散程度问题作进一步的理解;③以本班在第二次月考数学成绩为研究对象,找出中位数、众数,计算出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平均差等,对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总结本班数学成绩的分布情况;④对照学校提供的本年级段的数学成绩数据,找出问题学生,对本班期末迎考的复习工作提出建议。

在这次探究活动的最后,学生提出了比较适合本班学情的复习迎考建议,如针对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问题建议在班级里开展“传帮带”活动等都是切实可行的。笔者感觉通过这样一次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收获颇多。诸如此类,若能结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勾股定理的证明”、“多边形的三角剖分”等材料开展探究活动,一定也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的。

3.利用“阅读与思考”素材建立数学模型,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