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篇2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篇3

一、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为全方位了解当前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在某医科院校针对目前医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专门调查。以该校临床医学系全体女大学生共442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测437人,其中一年级91人、二年级93人、三年级89人、四年级88人、五年级82人,平均年龄(20±2.2)岁。本调查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译本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每个项目均实行5级评分制(1~5分)。以班为单位测量,学生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填写量表,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系别和年级,不要求填写姓名,以尽量减少学生的顾虑。量表收回后统一编号,数据输入微机,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临床医学系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的平均分在1.34~1.92之间,得分比较高的因子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得分比较低的是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标准差在0.41~0.61之间。与常模青年组比较,调查组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4个因子的平均分都高于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1.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并伴有心悸亢进、脉搏不规则、发汗等生理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根据我们的深层次调查,我们发现引发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产生焦虑并使其深受困扰的原因主要有:(1)因找工作不畅产生直接的就业焦虑。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毋庸置疑,目前就业体制不尽合理,医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了歧视。一些女大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因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心理,特别是越到临近毕业时,这种焦虑心理就显得越为严重。(2)因担心无法完成学业而产生的间接就业焦虑。众所周知,医科的学习难度较大、任务也较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进入毕业期的医科院校女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医科学习和实习任务、门类众多的考试,部分医科女大学生由于害怕考试失败影响自尊、就业或前途,对成绩过分看重等原因形成考试焦虑。(3)因家庭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就业焦虑。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少患焦虑的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往往出身贫苦,她们深知自己对家庭责任重大,对家人有极深的感情,视自己为家庭的梁柱,希望自己为父母排忧解难,但由于客观原因,自己未必能在激励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暂时无力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这样日积月累形成非常严重的就业焦虑。

2.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出现的苦闷忧郁情绪不容忽视。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抑郁”指数的得分(1.91±0.56)明显高于常模(1.57±0.61)。这表明,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医科女大学生苦闷忧郁多,一方面与其生理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女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有关。在毕业分配问题上,一些医疗单位宁要成绩一般的男生也不要品学兼优的女生。在事业与爱情的关系上,很多医科女大学生崇尚自立、自强、自信、自尊,希望事业上有所作为,但男青年在择偶时普遍不喜欢事业心和个性过强的女性,而比较注重容貌、体态,倾向于选择温柔、体贴、善于操持家务的女性。这对女性追求事业产生了压力。另外,长期脱离社会实际、浪漫的校园生活与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严峻社会现实形成反差,也给医科女大学生带来了角色转换时的迷惘和忧虑。这一切不时敲击医科女大学生的心,随着年级的增高,苦闷忧郁也越来越多。

3.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能够成为医科女大学生的,往往是女学生中的佼佼者。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角色冲突等等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长期心理积淀,使得医科女大学生仍然难以摆脱我国女性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的一些职业思想方面的自卑心理。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传统的女性处于从属角色。长期以来,男强女弱的意识根深蒂固,造成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这导致部分医科女大学生对未来事业的期望值比较低,成功的欲望不强烈。她们一方面崇尚独立,追求自我,希望获得平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害怕竞争,依赖男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部分医科女大学生把家庭定位为男主外、女主内,在择偶标准中也反映出男高女低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家庭和子女,而对事业和自身的成就关注较少,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拒绝、不满、否定,是对个体在认识能力及其他方面的一种自我贬低。情绪上往往表现为: 自信心下降、自我怀疑、过分自责、内心孤独、情绪低落、抑郁、易过敏。这种心理的女大学生往往不满意自己的能力、个性以及外貌等,并在自设的精神压力下使自己陷入困境,常拿别人来比较衡量自己,夸大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不能充分挖掘自己在就业中的性别优势。

4.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此次调查也表明,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许多医科女大学生思维敏捷,情感细腻,格外关注外界的评价,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可能导致她们的强烈反映,甚至出现情绪波动。令人棘手的是许多医科女大学生对待自己情绪波动的态度,不是积极地去消除化解,而是将其深埋于心。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了医科女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失去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同时,过于封闭自己易引起心理障碍,成为他们全身心融入社会职业角色的绊脚石,从而为就业增加了人为的障碍。

二、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医学院校女大学生是一群独特的群体,她们中的许多人将成为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于提升其职场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具备医德和医术的高素质的医护人才具体重大意义。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调适活动,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

1.重视平等文化,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风气,鼓励男女公平竞争。社会各相关机构及应大力提倡性别平等文化,继续强化对男女平等的宣传,为解决医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男女性的生理区别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男性比较适宜做一些逻辑、推理、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女性比较适宜细腻、文静、灵活的工作,两性各有所长,共同发挥工作,将更有利于工作的完成。而且在目前的社会职业角色扮演中,性别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许多所谓男性的工作,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完成得很好,甚至更出色。从医学发展史上来看,许多知名的医生就是女性。因此,社会相关部门可对医科女大学生实行相应激励、援助机制,鼓励支持她们坚定信心,树立方向,立志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人才。同时,我们也应鼓励用人单位量才选人,转变用人观念,以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选择医学毕业生,而不能将性别变成了硬性的择人标准,应尽可能地给予女性平等择业、竞争的机会。另外,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辅以一定的政策保障、经济调控和行政手段,尽可能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规范就业市场,使男女医学生都享有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

2.以学科为基础,因“性”施教,帮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性别差异。社会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女性真正获得社会主体地位,在社会价值中得到平等的认可和追求。因此,医学院校应将性别研究融入现行医学职业指导的教学体制和知识结构。以医学学科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性别意识,因“性”施教,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深度,是医学职业指导教育的必要环节。医学院校应把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医学女性贯穿于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始终,在不同的职业指导教育环节中始终坚持科学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如从医科女大学生入学的始业教育着眼,抓住见习、实习进点前教育、毕业离校前就业指导教育等有利环节,大力宣传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性对自身的价值期望;在医学院院校内广泛开设女性学课程,加大女性学研究力度;聘请成功的女医生开设特色讲座,调动女性成才积极性;以辩论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女生理性探讨医学女性的社会价值等,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性别差异,突破女不如男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和估计自己,做到尊重自己、肯定自己,独立自主,为今后在医学事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通各种渠道,鼓励医科女大学生大胆进行就业心理咨询。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医科院校女大学生中确实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和正视,必须为医科女大学生舒缓内心心理压力提供渠道。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已建立了职业咨询门诊,里面包含了心理咨询、职业咨询、职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等,但这些门诊却由于大学生们的偏见而形同虚设,女大学生的顾虑更多。因此医学院校在设立职业咨询门诊的同时,要让大学生们懂得职业咨询的实质与重要性,排除他们的顾虑。对医科女大学生应做更为细致的解释工作。另外,要聘请有专业知识、有爱心、有意志的人员担任职业咨询医生一职,使就业心理咨询、职业素质测评等专业咨询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

4.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预防为主,提高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修养。调查表明,当前许多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解决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而在就业心理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得不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预警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医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尤为迫切。新生一入学,就应利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建立原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基本情况,对有就业心理疾患的人群,给予重点指导。坚持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原始档案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5.因学科制宜,支持组建不同规模的医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互助组织。医科女大学生特有的胆怯、害羞,使她们有许多问题不愿意向老师、长辈诉说,但女生之间却很容易沟通,这种来自同辈的关爱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由于医科本身的特点,许多学生掌握不少医学知识,因此,医学院校不妨因地制宜,支持并帮助组建不同规模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互助组织。通过这种民间心理互助组织帮助女大学生舒缓就业心理压力,促进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

6.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作用,为医科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应建立学科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专项辅导制度。专业教师在帮助医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应结合其医学知识,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为医科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对女医科大学生更是要多多关爱。医学院校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性工作,与女大学生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接触,在了解女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实施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就业心理疾患较多的医科女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多与她们谈心、聊天,体察她们微妙的心理变化,排除她们的就业心理积郁;多为她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把预防性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誉观与职业观。

7.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应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医学院校应鼓励医科女大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之外,开拓视野,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就业增加砝码。通过报刊、新闻、网络、政府公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传播媒体,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可充分了解社会大环境对自身专业所带来的挑战、机遇及各种就业创业扶助政策,学会既正视女性就业的严峻形势,又充分挖掘女性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减轻作为女性在就业竞争中所带来的心理反差,正确认识差异的合理性,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通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增加社会实践锻炼、保持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意识,打破自我封闭的内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在职场上取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医学人才资源,而医科女大学生更是我国当代医生新形象的重要代言人。因此,充分重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适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职业指导,关系到未来女性医学人才的前途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运生,白琴等.开封医专护理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6)

[2]李晶.某医学院大学生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

[3]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1).

[4]王鲁慧,翟德春等.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1).

篇4

高校女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歧视现象可谓是多种多样的,她们在工作的道路上更是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情形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具体表现为:

(一)直接拒绝型歧视

所谓直接拒绝,就是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表示将不录用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因为这种招聘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

(二)内在型歧视

所谓内在型歧视,是指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并不明确表示不聘用女大学生,但是其在具体录用过程中,会选择忽略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在对女性求职者进行面试时,会因为其“女性身份”从而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有份调查显示,有超过5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被淘汰的,但是男生的淘汰比例则相对较小。

(三)学历歧视

在校园招聘中,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学历要求相比男生来说偏高一点,很多企业在招聘是采取同等条件下男士优先的原则。甚至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应聘的女性是博士、硕士等学位作为硬性标准。但实际上招聘的岗位是一个专科生都可以胜任的岗位。这不仅损害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同时也造成了无谓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阻碍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因素探析及不良效果

女大学生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但在就业大军中却处于劣势。这并不是偶然的个例现象,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传统观念的因素

受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女性生来就被认为比男性弱势,“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在劳动力市场盛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女性工作者的能力判断,并且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即使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就业对人的要求更高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女性通过同等的升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和男性相比拥有同样的竞争能力,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足以抵抗传统的思想观念。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让招聘单位片面地夸大女性的负面效应。企业单纯的认为男性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效益,女性反而会有太多的麻烦。让很多优秀的女大学生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心仪的企业给拒之门外。

(二)女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首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女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存在偏差。在长期“男强女弱”的思潮熏陶中,女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比不上男生。面对同一岗位的竞争,认为男生有天生的优势。

其次,面对就业问题,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出国留学来逃避这个问题。在就业问题上缺乏主动性。另外,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父母都女儿的期望就是安稳就好。再给子女的就业建议中大多偏重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最后,女大学生自身对职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在毕业之前,过多地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少想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导致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嫉妒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相比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男生,女大学生当然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聘用女大学生的成本太高

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通常都是二十三左右的年龄,在参加工作一两年后就会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接踵而来的就是漫长的婚假和产假。暂且不论女大学生的能力和男生的能力差距,用人单位培养一个新人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个刚培养成熟的员工就要让你带薪休假,现在岗位多数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女大学生休婚嫁产假对用人单位来说无疑是痛苦和无比麻烦的。所以在招聘时对女大学生就是拒绝的。

(四)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有相关法律条文明令禁止就业歧视的存在,《宪法》《劳动法》等都有相关条文说明女性与男性都共同拥有平等的就业和择业权利,但是大多数法律条文只是原则上的要求,对于用人在做出有关性别歧视的行为后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女大学生在遭受性别歧视后。没有合适的渠道或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就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打球的机会,这些法律法规也无法起到保护女性劳动者的作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仍然存在以性别为由拒绝聘用女大学生。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企业的法律责任。让企业从根本上杜绝性别歧视行为的存在,让女性劳动者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女性劳动者具有平等择业和就业的机会。

(五)造成违背社会公平论的不良效果

女大学生就业时所遭受的性别歧视严重侵犯了就业者的平等就业权利,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业歧视的存在,打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让她们失去很多展现才能的机会,同时,对女性的歧视,更是助长了男性主义的社会偏见。不利于“男尊女卑”封建观念的消除。同样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男大学生可以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女大学校却要受到各种歧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怎么能说社会是公平的呢?

(六)不利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毕业,很多大四的女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工作。开始斥巨资打造自己。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样的化妆品,美到没朋友的证件照。都只是想让自己的简历可以脱颖而出。因为很多用人单位把更多的关注目光都放在了所谓的“美女”身上。招聘现场就像是选美比赛。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扭曲了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所谓学校上的好不如嫁人嫁的好。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不再好好学习,认为毕业后能嫁给高富帅才是王道。如果女大学生都这样不思进取,那么我想我国在就业市场上将会流失一批人才。所以,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性别歧视十分不利于女性群体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三、关于解决女大学生性别歧视的路径探析

(一)把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充分考虑女性特点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劳动力的主要基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充分考虑女性工作者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女大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点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在开设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增加技能型课程的开设。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注重对女生自尊自爱的教育,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通过社会实践的机会,全方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二)鼓励支持女大学生创业

鼓励支持女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鼓励带动更多的女大学生实现就业。我国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项目用来扶持女大学生创业计划。给女大学校自主创业提供平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同时,针对女大学生研发的创业项目国家在税收上可以酌情给予减免。

(三)完善维护女性就业权利的法律法规

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问题不仅是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制定法律法规是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比如在德国,如果用人单位对员工做出了性别歧视的行为,员工有权向用人单位索取三个月的报酬。用人单位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自然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我国应该在制定《就业促进法》的同时也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对违反就业歧视的行为出台具体的惩罚措施。以保障女大学生以及全体女性劳动者得到充分就业。另外,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不仅是给女性劳动者提供一个维权的部门,也是对用人单位的提醒,加大对平等就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平等就业的氛围。

(四)高校应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高校应该引导女大学生做好角色的转变,打破自己是弱女子的思维定式,树立全新的择业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考验,女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应聘岗位所需要的是怎么的人员,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所谓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在女大学生就业时,高校应该设立就业辅导机构,在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值等方面给予指导、培训。鼓励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而不是消极地逃避就业。帮助女大学生总结经验,把握机会,达到女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目的。

四、结论

高校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所遭受到的性别歧视问题让很多实际上很优秀的毕业生无缘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也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存在问题,用人单位对于真正的人才没有清晰的标准。解决女大学生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国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充分保障大学生得到充分就业。最后作为女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相信经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一位女大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舒榆.学术期刊:《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17期.

篇5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是全社会以及政府部门都十分关注的事情。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兴旺和发达。为此,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相应的缓解压力为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

(一)专业技能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实行扩招政策以后,由于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生源的数量方面以及素质良莠不齐等限制,对于培养毕业生将来就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高职院校在专业实训和素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学生缺乏充分的专业实训能力,校企之间的衔接不紧密,所以很难适应激烈的择业市场竞争,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被部分企业所看好。

(二)性别歧视

近些年来,与以往相比,女性就业总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女生数量要多于男生数量,可是女生就业数量却远低于男生。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女生在就业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即使有部分女生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和培养自己,可是传统的思想观念观念往往导致女生较难取得成功。(2)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不久就面临着怀孕、生产、养育子女等各种问题,而企业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必须对用人进行选择。换言之,企业要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女生,从而导致女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大的性别歧视。

(三)城乡差异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由城乡差异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在目前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情况下,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率远低于城市籍女大学生;(2)农村籍女大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大学生就业后的提升空间;(3)与城市籍女大学生相比,农村籍女大学生可利用或依赖的社会资源有限,绝大多数只能通过学校推荐、现场应聘等途径来选择就业。(4)大多数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均会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就业歧视,尤其是对于农村籍女大学生就变得更加严重。在传统观念落后、法制不完善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籍女大学生更容易成为社会歧视的对象。(5)多数农村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缺乏认识,对职业定位缺乏了解,导致其就业比较迷茫或者缺乏自信心等。

二、缓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可操作性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补充女性生育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用人单位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是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专业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做起:(1)从新学生入校开始,就把就业指导的理念融入到全部学习过程当中,要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2)老师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设计,要使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学校给他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认真做好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根据新形势对专业和课程及时地做出调整,使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3)重视并做好毕业论文,完善各项步骤,合理地处理学生毕业前的学习、总结任务。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就业自信心

首先,女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籍女大学生应当树立自主就业意识,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其次,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抓住女大学生所具有的细腻、稳重、有耐心、有亲和力等优点,把农村籍女大学生特有的品质转化成优势。第三,农村籍女大学生应当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挖掘自身潜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第四,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端正态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大学生活,努力拓宽交际圈和提高社交能力。

三、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缓解和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应当各司其职,为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为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提供一定的场所,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除此之外,大学生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率逐年增加,进入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和国家鼓励自主择业,多向就业,在这一环境下,女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面临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对于这一现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就是所谓的“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又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上,这个问题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是从上个世纪就已经普遍存在,只是当时社会就业中的女大学生基数较小,导致这个问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在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女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

二、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调查了520名女性大学毕业生,其中20份为废卷,有效问卷数为500份,约40%为教育类学生,结果显示,接近50%的人认为大部分录用材料中有性别要求的规定,38.6%的人认为在她所在的公司存在因性别差异而存在待遇不同的现象,同时有37.6%的人认为此类现象多存在于工资待遇方面,95.8%的人认为女性遭遇性别歧视主要是因为女性产假问题,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人占了76.4%,综上所述,大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遭遇性别歧视问题,但同时对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又不了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主要要加强女大学生通过法律维权的意识,以此来缓解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2.2 研究评述

从经济的视角,西方和我国学者都认为雇主在竞争和有效率的市场上会通过成本最小化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女性的入力资本低,导致雇主更倾向于把需要较高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的工作提供给男性雇员。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西方和我国学者都认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是由社会与家庭中的夫权和女性的从属地位造成的。女性的责任普遍被认为是做家务和照看孩子,男性则是“养家糊口”。由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产生了社会性别鸿沟,即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男女不平等,造成了社会性别歧视。

2. 3 劳动力市场分割层面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西方和我国学者都把劳动力市场看作被分割开的两大非竞争性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提供相刘比较高的工资、比较稳定的工作岗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次级劳动力市场则相反。由于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要求高,所以雇主偏好教育水平比较高、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男性。这就使得大量女性“拥挤”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相对较少的“女性”职业中,工资必然比较低。

三、解决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

3.1国家加强立法并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设

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了性别歧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说,尽管有很多法律法规提出反对歧视,但并没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机制,也就不能真正起到反就业歧视的作用。“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被很多专家们认为是解决“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宝。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徐维华认为,涉及到歧视的形式与范围比较宽,但目前我国就业领域里的歧视问题,莫过于对女性的歧视最深刻,也最严重。因此我们需要一部制定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在这部法律中,明确界定性别歧视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为法官断案提供可供操作的判断标准,同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不选择女性的理由足够充分。

3.2 企业改变录用人才带有性别歧视的观念

企业要学会改变用有色眼镜录用人才的习惯,招聘要求不能 一味的倾向于男性,而忽略女性的优势,比如女性做事条理更为清晰细致,而男性则普遍粗枝大叶,同时女性情感更为丰富,更能调动工作团队的工作情绪,有利于团队长久发展。

3.3女大学生要提升自身能力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努力提高女性劳动力的价值。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认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每一个职场人必须不断学习,及时充电。作为女性,面对人才市场可能出现的性别歧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女性要想全面的发展,必须克服自己的思想障碍,纠正由歧视女性观念形成的思维定势,摆脱依赖心理,以自强、自立、自主、自信的姿态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蔡防.《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出版社,2003.

[2]阚凯.《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绛济学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3).

[3]赵友宝《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

篇7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我们来说,应深人分析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具体原因,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这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性别歧视?何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性别歧视,联合国在1979年经过广泛讨论和反复修改后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认为,所谓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做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应该是目前关于性别歧视的一个最为权威而科学的定义,它准确地阐述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内容。而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来说,我们则可以从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得到这样的解释与结论,所谓“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即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由以上两个概念的交叉、包容的部分,再结合大学生就业中女大学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可以这样认定: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性别歧视实际上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有关情况与现象。

了解了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基本概念,既为我们正确识别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现象提供了科学的客观衡量标准,也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一般说来,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I、女大学生求职经历普遍艰难,找到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心理成本较高。根据王小波对南开大学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求职经历要比男生艰难得多。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和心理成本更是普遍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的机会却普遍少于男生。故往往心理压力和挫折感也就比男生大得多。尽管在付出更大的求职成本之后,多数具有较高素质的女大学生也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就对此类问题有所忽视。

2、用人单位提高或限制对某些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录用条件。目前有两类专业的学生遭受性别歧视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是长线专业的学生,如生命科学、化学、电子等专业,另一部分专业是受前些年市场导向的影响,曾经是热门专业目前则是普遍供大于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心理落差大,而这方面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往往也就会更多。

3、用人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在同等条件下许多企业通常先录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优秀很多才会要。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百般挑剔与苛刻,常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一些特使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大做文章。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还往往额外要求在签约的三五年内不得生育。有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认为“相貌身高”在求职过程中很重要和重要的比例为29.9%,高于男生的19.3%。女生对“相貌身高”的感受明显强于男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等更加注重和挑剔。

4、女大学生为获得工作机会时常在工资待遇方面做出让步。厦门大学人口所叶文振教授等认为要全面反映女大学生就业时是否受到性别歧视不仅要估算性别是否造成男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之间的明显差别,还要分析性别是否明显降低女大学生从签约单位得到的包括协议工资在内的各种劳动待遇。他们对2002年1068名本科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期望收人明显低于男同学,但即使是偏低的期望收人与雇佣单位的拟付收人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对数据的多元回归检验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性别确实会减小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降低签约单位拟付的工资水平。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月工资水平要高出女生10.9%。显然性别对女大学生报酬率的影响比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往往更为显著。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不健康的自我意识导致矛盾心理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过渡与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迅速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J。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倾向,自我意识仍然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一方面,她们极力主张并努力追求性别平等,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她们身上又比较浓重。她们往往对一些传统性别观念表现出普遍的认同。比如对“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观念的认同。表现在事业观上,一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用不着在事业上太突出,对家庭和社会持有一份平和的爱心就足够。当代女大学生是集浓重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与浓厚的现代色彩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她们从潜意识中渴望自强自立,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她们又从潜意识中压制自己,降低自己的成就期待值,降低自己的发展目标,只求谋个稳定、轻松舒适的职位即可,从而抑制自身潜能的发掘。

(二)女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女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她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有些女大学生的依赖性强,工作要家人找,面试要家人陪同,就业要家人决定。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女大学生满怀激情,期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能最大限度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位,许多女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就业期望较高;另一方面,她们在现实中,又不得不面对着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性别歧视,这种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社会人才择用上男女差异往往使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容易使理想与现实相脱离。求职过程中的依赖心理和自恃过高心理则严重影响或左右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三)社会消极因素诱发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其一、社会偏见使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社会中对女生存在普遍的偏见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认为“女生智力不如男生”,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男女生在生理机制上并无明显的差异,也没有优劣之分,除一小部分智力超常和低下者外,75%以上的人的智力都处于常态分布,不存在男性天生在智力上优于女性的问题。但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女性没有男性能干,意志不坚强,承受能力差”的观念,于是逐渐出现了所谓的“性别职业”,把女性可以从事的职业限制在教师、护士、办公室秘书、助理等工作范围内,而竞争强、待遇优的高层次岗位则成为女性工作的,成为女性难以进人和跨越的所谓的“男性领域”。其二、传统观念与大众传媒压抑女性就业发展。传统的性别歧视作为社会的潜意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不需要理由地”处于劣势。人们一般都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总是弱于男性。虽然不再狭隘地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仍大于社会角色期待。尽管社会发展要求女性具有事业心和竞争精神,但当女性在职场中、在社会生活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与男性一起竞争时,却会遭致许多非议和诘难。

现在的大众传媒在消费文化的泛滥下,普遍复制传统的性别角色,变相的宣传传统性别观念,甚至于片面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与家庭角色。将女性塑造成“贤妻良母”和“成功人士太太”出现在婚姻家庭领域,这必将强化和支持民众原有的传统观念,加剧女性在就业中的劣势地位。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等教育中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性别教育。从现行的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各科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上看,很少甚至基本没有性别平等和专门的女性心理学的内容。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女性问题,尽管今天的高等院校开放性、包容性都表现得很强,但是如果想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仍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女性心理学在高校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门类和体系。现在尽管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一些女性心理学课程,但普遍都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并没有纳人高校的主流课程中;一个针对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7.5%的被访者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因而课程设置只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以上种种现象对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意识,实行性别公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是不利的。

其二、高校在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方面所作的工作不能满足就业需要。学校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导致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心理指导中,没能主动帮助女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导致部分女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就业心态和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心理学对策

(一)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女大学生要端正就业观、人生观,突破“女不如男”的心理定势,要抛弃“相夫教子”、“女性是弱者”观念的束缚,要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的过程,首先在心理上要有信心,女性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心灵手巧,耐心细致,温柔体贴,在许多领域存在着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

(二)社会要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刻板印象,确立性别平等

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和女大学生就业的战略意识,提高对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社会要引导媒体正面宣传女性的社会作用,消除传媒中对女性角色和作用的负面评价,为两性平等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减小女大学生就业的阻力。媒体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多样的女大学生形象,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三)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

篇8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280万,而2014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十年来增加了近450万人,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近年来,每年或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初次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更为艰难。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基本都集中在第三产业,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关注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研究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成本更高。在求职过程中,工科女大学生往往要付出比男生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往往也更高。女生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赶往各地参加招聘会,参加招聘会的数量明显多于男生,这也要求她们投递更多的简历,承担由此带来的更多的食宿、交通等方面的经济成本。即便如此,她们获得的面试机会仍然远远少于男生,由此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大学生更加依赖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来获得面试机会。

机会不均。第一,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直接在招聘信息中声明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所以女生还没得到任何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被拒之门外,导致她们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其中不乏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女生。第二,许多用人单位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拒绝女大学生,他们虽然表面上不直接拒绝女大学生,但他们都坦诚女大学生来单位工作后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或者直接建议女生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很多时候即使他们在招聘会上接受了女大学生的简历,但是在录用环节会以种种理由拒绝,并不真正考虑录用她们。第三,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的条件更加苛刻,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和就业岗位的减少也为企业单位提高用人要求、设置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同样的岗位、学历、专业要求,男生的录取条件相对宽松,而女大学生则要附加很多的隐性条件,不仅对女大学生内在素质、外表、成绩、学生干部经历、受奖励情况等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女生未来结婚、生育、家庭等方面也有较为苛刻的附加条件,如果女生不同意则不予录用。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企业工作性质的影响。工科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对口单位大多为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施工企业、工矿企业等,这些企业相对其他企业单位而言,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经常需要员工加班、倒班,有时甚至需要长期出差在外,这些都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所以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录用男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员工还要长时间在车间、开采现场、建筑工地等一线场所工作,甚至需要与工人同吃同住,这些一线场所基本上都是以男员工为主,女员工会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很大的不便。

企业成本的限制。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千方百计地压缩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则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招聘女生所带来的更高的成本付出导致企业更愿意招聘男生。女生的工作时间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在怀孕期、哺乳期这段时间内会大大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完全停止工作,然而这段时间内她们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仍然需要由企业来承担,同时她们的工作也需要由其他人来顶替,这也间接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此外,女员工要比男员工提早退休5年左右,能为企业工作的时间相对更短,但在退休金以及其他福利保障等方面企业还要对其负责。所以从整体上而言,企业对女员工的投入成本往往更大。

女生自身素质的原因。其一,人文素养不足。工科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和技能,她们对自己的技术工作比较熟悉,可以胜任自己初始的工作岗位,同文科女大学生相比,这是她们最大的优势。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职位的变化,企业对工科女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往往会越来越高,而在校期间,大多数工科生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人文社科教育,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涉猎过少,这就导致她们在工作中出现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抗压能力不够等情况,将会极大地影响她们的事业发展。

其二,动手能力不强。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对动手能力要求都较高,他们在招聘中把实际操作能力列为招聘对象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比较注重书本知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扎实的功底和多年的学习也使她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一旦涉及到实际动手操作,很多女生望而却步,有些女生是由于对机械操作不感兴趣,更多的则是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实习条件相对较差,女生嫌脏嫌累而让其他男生代完成。因此,总体来说,工科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在就业中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很多企业在面试女生的时候,经常是看到成绩单很漂亮,但是问起实习经历或实习细节,女生的表现往往不够理想,所以动手能力的欠缺成为制约工科女生就业的一大瓶颈。

其三,缺乏良好的合作协调能力。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无论是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除了要求从业者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①工科女大学生到企业工作之后也是一样,她们不仅要负责技术上的工作,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工人、企业的技术部门打交道,千方百计的协调、配合本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使大家能齐心协力地做好工作,所以合作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工科女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②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承担科研课题等活动是锻炼工科女大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良好途径,但是现实中很多女生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往往只关注书本和课堂学习,对各种课外活动及学生会工作不屑一顾,这也导致她们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其四,缺乏正确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认知。一些女生不求毕业之后有多大的发展,取得多大的成就,只要求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做着一份安稳又不特别累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相夫教子,这种就业心态往往让企业认为女生在工作上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女生对于本职工作只能完成而不能有所突破,所以企业对招聘女生有着极大地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此外,很多女生既希望自己能够像男生一样获得一份高收入、有前途、有发展的好工作,又希望所从事的工作相对轻松,不用吃苦受累,然而事实上,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都需要从基层干起,工作条件艰苦不用说,出差、加班更是常事。于是这种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导致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不明确,就业认知存在偏差,使得女大学生的求职成功率偏低。

传统文化观念的性别偏见。虽然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与男性一样参加工作,但是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惯性分工模式依然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左右下,人们往往会低估女性的价值和能力,认为女性在事业上不如男性有发展潜力,这为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投下深重的阴影,使得女大学生在实际择业中处于弱势地位。③

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加强就业形势教育,鼓励先就业再择业。要做好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介绍现在企业招聘情况、毕业生情况等,降低她们就业的心理预期,鼓励她们先找到一份工作,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可以再适当选择新的就业单位。在第一次找工作时往往不能要求太高,有的女生挑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等,结果与很多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导致最后找不到工作,想再回头去之前的单位求职也变得不可能了。所以,了解就业形势、适当降低心理预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是工科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第一步。

重视心理教育,培养自信心。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和工科专业男生占大多数的现状导致了女生潜意识里存在弱者心态,使得她们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削弱了其对于自身能力的准确定位。个别企业用人制度的偏见也使得工科女生对于以后的前途产生了过多的忧虑,一方面,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另一方面,她们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劣势,自我期望值过高,形成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导致她们经常产生迷惘、悲伤的情绪。

对此,高校应该重视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构建符合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特点的指导咨询、课堂教学、危机干预、调查研究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地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依据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在学校开课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成立女生心理咨询室、网上心理辅导站,通过面对面咨询、网络辅导等形式,及时发现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团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共性问题进行团体专题教育,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各个击破,并针对那些比较显著的案例建立心理档案。同时可以邀请校外成功女性来校讲座,并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校电视台以及其他网络资源,介绍优秀女性的先进事迹和成长经历,展示时代女性的风采,用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工科女生悦纳自我,增加她们的自信心。

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当代工科大学生文学素养普遍不高,他们过度依赖互联网,平时在网上交流、阅读,极少阅读纸质书籍和报纸;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撰写专业论文过程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搭配不当、语意不通、逻辑混乱等错误,对概念、原理、观点、结论等的论述和表达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在撰写入党申请书、活动策划、工作总结时,常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混杂。在口头语言表达中,网络语言成为主流,语言表达缺乏思想性。这些现象在工科女大学生中也十分常见。

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人文性,增加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数量,还应该丰富课堂教学之外的人文教育形式,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设计中突显人文、学术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人文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锤炼自我,巩固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

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高校不应只重视女生的学习状况,更应该根据她们的年龄和特点,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女大学生锻炼能力、增长见识、拓宽眼界、了解社会创造机会和条件。

首先,通过举办女生书画展、女生技能竞赛、女生风采大赛等,提高女大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她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其次,鼓励和组织广大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如组织女大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让她们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提高她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强的意识。④最后,还要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实习和实践,让女生深入到基层和一线,使她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磨炼她们的意志。通过以上三步走,努力把工科女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使她们在未来的就业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更强的适应力。⑤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应从新生入校开始,按照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的进行指导。一年级阶段要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专业就业状况,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专业认知教育;二年级阶段则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全面提高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三年级阶段要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招聘会等来了解企业对招聘人才的需求标准,学习求职技巧;四年级阶段要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的择业和就业目标,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明确求职范围。

针对工科女大学生,尤其要利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和引导她们明确自己今后的就业发展方向,早做准备、早谋发展,帮助她们较为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让她们对从事工科类工作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她们下定决心选择工科类专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除了教育她们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外,还必须让学生们在思想、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还可以结合女性特点和专业特色,指导女大学生进行自主研发、自主创业,学校也应当加强对工科女大学合作创业或自主创业的指导,拓宽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对于就业特别困难的个别工科女大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其就业特别困难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该群体以及社会的稳定。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促进其就业的有效机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争取实现企业和工科女大学生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注释】

①中华女子学院广东分课题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跨世纪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第1期,第21~31页。

②徐少红,温梅英:“大学实施女性教育探讨―50名理工科女生毕业发展的调查分析”,《高教论坛》,2010第1期,第126~129页。

③田淑梅:“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第10期,第15~17页。

篇9

就业是女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途径,也是决定她们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时代转为“大众化”阶段,中国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大学生求职就业问题将更显突出。 2009年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座谈时坦言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分配,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有数据显示,近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最高没有超过74%,每年约有1/3的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毕业生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有就业机会而不愿意就业,占到每年高校毕业生15%左右。[1]调查发现,这当中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比例存在,而且程度不低。本文在对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状况了解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对策。

一、自愿性失业的涵义

自愿性失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经济概念,指行动者由于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现象。[3]也就是说,出于主观意愿,行动者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具备劳动能力,并且拥有工作机会,但是对于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于是宁愿暂时选择失业。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自愿性失业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主动性和暂时性。自愿性失业者不同于自愿性不就业者,前者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机会,只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而暂时不工作,后者则不论是否有工作机会均不愿意工作,这一部分人不称为失业者,不计入劳动力人口范围。

本文在选择女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时,将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定义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的女大学生自办理毕业离校手续后三个月内,以某种方式在寻找工作,有过至少一次工作机会但主动选择放弃,并且还在继续寻找工作。

二、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

(一)女大学生个人、家庭因素引起自愿性失业

1、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造成她们的自愿性失业

大学生就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如果低于这一标准,大学生就不会接受这一工作。从现象上看,虽然在就业期望上,高校女大学生对薪水的要求要低于男生,但是女大学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和就业范围的选择上要求高于男生,女大学生更倾向于找到一个工作环境好,工资福利待遇高又相对比较稳定的职业岗位。但是,诸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部门劳动力市场毕竟工作岗位有限,竞争相对比较激烈,进入比较困难,对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所占比例也不大;而面对非国有部门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性和条件相对差,工资福利待遇低,女大学毕业生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去选择这样的工作。所以在高校校园里就常常出现“漂族”,调查显示,55%的“漂族”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京、沪、深的最多。毕业了的女大学生依旧呆在校园里,再考研、再考公务员,直到成功为止,而公务员“百里挑一”的录取比例又让很多人的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

为了搜寻到满意的职业,他们宁愿承受一定时期的失业成本,于是作为对自己的一种“理性”的选择,自愿性失业就这样产生了。

2、优越的家庭条件成为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产生的温床

在调查中发现,很少有贫困家庭的女同学选择自愿性失业,她们很少挑三拣四,不是说她们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只是她们们需要赶快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而那些衣食无忧的女大学生们即使需要独自面对生活压力时,也可以从父母手中源源不断地获取经济来源,同时,他们肩负着家庭所赋予的期望,希望谋求到一份“体面”以及具有社会地位的工作。于是,她们绝不愿意在就业时给自己降低标准,所以在没有合适工作之前她们首选待业而不是就业。

3、心理成本更加促成了女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个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水平常常是其多年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女大学生接受了专业系统教育,学习付出更多的精力,付出了心理成本。[6]他们在毕业后选择工作时往往将运用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和才干作为判断工作价值,选择工作岗位的基本核心前提;再者,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与其他同学比较,看到自己的好友、或者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或进入大城市、选择了高层次部门,总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希望自己也能找到类似的工作。

如果抱有这些想法,他们在择业时就会产生犹豫徘徊,更加挑剔,以至放弃就业。部分女大学生就是因为此自愿失业。

(二)社会因素引起女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篇10

[4]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04):29-31.

[6]刘琨,胡新颖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化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J].科技信息,2011(13):123-124.

[7]杜毅,肖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对策探讨——对重庆市1618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4):33-36.

[8]郭开宇,马俊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49-50.

[9]郑晓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161-163.

[10]黄敬宝.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41-143.

[11]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31-34.

[12]郭万牛,杨蓉等.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01):119-121.

[13]张霞.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案[D].陕西师范大学,2006.

[14]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对浙江义乌创业者创业实践调查的启示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7):74-76.

[15]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6-40.

[16]周艳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81-82.

[17]刘保平.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4):84-84.

[18]冯绚,孙岑,高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J].管理学刊,2010(02):96-98.

[19]陶柳清.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9):126-129.

[20]许红芝.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影响因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3):169-170.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就业能力视角下的首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Z201211417030)。

篇11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双重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综观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其主流是健康的,是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的,但也呈现出消极的特点。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积极特征

1.就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日益明显当今高校实行“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使得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调查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毕业生在离校前两三个月才逐渐关心毕业去向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才考虑就业去向问题。而近几年,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已比较敏感,有的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运作,部分人在大学入学后即开始关心就业问题,了解就业政策、规定,关注各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积极准备参加“双向选择”就业会。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大学生就业适应“双向选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职业风险意识、流动意识不断提高随着就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铁饭碗”意识逐渐淡化,大学生以往的终身职业观念已经改变,职业风险意识已被普遍接受。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地考虑到目前的、现时的利益。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仍然希望专业对口,热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充满信心,希望将来就业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而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对将来就业与所学的专业对口要求则低一些。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只要将来从事的职业经济收入高、对个人发展有利,即使专业不对口也可以接受,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经过自己努力,寻求机会,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位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3.就业取向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创业意识增强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也加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明显增强。2003年以来,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涌现出的创业激情和不少毕业生毅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的新动向。据统计,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大约有26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7.65%,比2004年增加了55.2%。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消极特征

1.就业期望值过高,社会价值观淡化

当前的大学生与过去相比,就业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存在着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他们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多以自我为中心,就业目标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个人”。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意识突出,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就业期望值也往往脱离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兴趣。据统计,当前有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单位“条件好、待遇高”,他们愿意违反已签订的就业协议;33.1%的毕业生表示用人单位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_2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人生价值发生倾斜,就业理想趋向务实化。

2.职业奉献意识弱化

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型。很多毕业生明显把风险与索取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与社会的需求有时反差太大。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去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求职方向”上,选择国家机关、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教育部门、军队的比例分别是29%、20%、32%、4%、8%、4%,选择前三种部门的比例占81%,选择后三种部门的仅占16%。有的单位急需高层次人才,而毕业生们往往是不得已而求之;有的单位却人才积压,大材小用,致使人才资源配置失当。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愿意到基层、教育、科技、军队就业的人较少。可以说,大学生的就业标准已从“内在精神型”转变为“外在功利型”,大学生就业的功利色彩凸显。

3.诚信意识明显缺乏

当前,大学生人才竞争市场中,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由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后,大学生成了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毁约都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致使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多数大学毕业生会在毕业之前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竞争实力,但也出现了少数大学毕业生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的现象,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不高。如有的大学生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有的大学生随意修改成绩、编造更多获奖荣誉,等等。笔者调查发现,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违约率达5%一8%。由此说明了部分大学生因诚信意识缺乏导致就业价值观偏失方向。

4.女大学生就业自设障碍

近年来,“女性就业难”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表明,女性求职者的人均岗位要多于男性,女性就业压力总体小于男性。实际上女性就业并不比男性难,但是她们人为设置了障碍,自己给自己贴上了“难”的标签。很多女性求职者不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同时又缺乏就业目标,导致准备不足。女性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岗位一般不外乎环境好、规模大、收入高、稳定等,但这些想法带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一份针对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10所高校近千名女毕业生进行的“女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表示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最多的答案是“找工作太难”。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一)关注大学生的经济需求

任何一项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教育投资

也不例外,如果毕业生离开学校之日即是失业的开始,必然会严重挫伤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毁灭人们通过教育获得地位升迁、经济改变的设想。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要教育毕业生合理地追逐能够满足经济需求的职业,特别是急需通过就业获取的收入来还贷的那部分大学生,他们的底线不是能够就业,而是尽快弥补教育投资成本。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要适当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待遇,防止新一轮“脑体倒挂”。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加工、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有明显的提高,而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和新就业的大学生的平均收入仍旧维持在五年前的水平。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的木工、瓦工的日工资标准已经达到了140元至160元,按月工资计算能达到4200元至4800元,普通体力劳动者日工资是80元,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基本达到1200元。相比之下,一个新就业的大学本科生的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即使是有多年工龄的,其工资也不过2000元左右,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了“脑体倒挂”。

造成新一轮“脑体倒挂”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民工短缺。农民工是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二是高校不断推出“舒适职业”的专业。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只片面追求就业率,一味地增设各种热门专业或学生就业后相对拥有轻松工作环境的专业,而很少有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行长远规划的责任。当大量学生一心钻进舒适专业后,一些依靠体力劳动的岗位就产生了空缺,所以“脑体倒挂”的现象就出现了。

(二)呵护毕业生求职逆境中的负面心理,关注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

可以说,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和就读于名校、强势专业的学生就业十分灵活,基本可以实现自己较高的就业期望值。而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资本欠缺的毕业生将会陷入悲观、被动、消极、痛苦的就业状态。不少大学生因没有实现自我价值而失去舞动生命的勇气,极端的还有因找不到工作走向犯罪或生命不归路。虽然现今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供大于求,而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山区去、到落后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将目光放远,要以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人生。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长期的考虑,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从长远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外企、大公司固然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也要看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大学生应该适应环境的需求,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

(三)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使命意识和自救意识大学生的就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各种坑蒙拐骗、转型滞后、管理混乱等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为就业困难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自救意识强调大学生要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与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自我价值。扭转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其实就掌握在毕业生自己的手中。因此,就业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使命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以及就业自立感、自豪感,改变传统的坐等分配、高地位、高工资的就业价值观念,树立注重自身长远发展、个人特性发展的就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在市场化就业和国际化竞争就业形势下自身的优势,诸如年龄、精力、知识、信息、观念等,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通过创业就业、中小企业就业、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国际企业就业和政府部门就业等不同就业方式,改变当前被动就业局面。

(四)抓住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篇12

一、学会自我认知,从英语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初步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地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首先我们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分析,充分的分析我是谁?主要分析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等,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其次是分析内外部环境:对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如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文化环境等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位置。英语专业的女大学生具有的优势就是英语六级、专四、专八过关、还有尽全力考取英语口语资格证书。

再次,确立职业方向:根据自我分析结果,选定职业和职业生涯路线,确定朝哪个方向发展。

最后,确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落实措施,中学生活如同在小河中行进的一叶扁舟,无需掌航亦可顺流而下,大学如同浩瀚的海洋,缺少英明的舵手,小船便迷失方向,甚至触礁沉没。

二、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处理英语专业与工作的关系。

许多大学生步入社会前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因此在工作中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处理英语专业与工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它方面就相对落后。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适应社会,发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三、正确认识女大学生的英语专业特长,确定适合高度求职目标。

英语专业的女大学生一般都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外事、宣传、科研、涉外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是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而且英语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为了适应这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自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就业政策实施以来,女生的签约率较男生相比还要低大约1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高校女生占在校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大学校园的“半边天”而且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提及英语专业,有可能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专业很吃香,终究现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应聘者有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证书,也许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才明白,其就业前途是多么的坎坷。英语现在比较普遍的风行的说法是当成一种交流的工具,而非谋生的手段。虽然说这种论调略显偏激,可是从最近刚刚出炉的大学应届生就业陈诉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专业毕业的同学仍旧很头疼找不着理想、满意的工作,就业率偏低。也许这只是“纯种”英语专业学生的苦恼。

四、对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合理选择职业理想。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十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乐观。

在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中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90%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女大学生经常感到受歧视的比例最高。另外在工资待遇方面,女大学生更是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生育期、哺乳期等等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同等条件下在薪酬方面也只有男生的80%——90%左右。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女大学生晋升的机会也比男生也要小。

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方向,旅游方向和师资方向。其中,国际贸易方向提供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等方面的职业。旅游方向主要涉及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这样的工作岗位。对于师资方向来说,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高中的教师都是可选的。因此,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制定一个好的就业规划,有助于我们对就业现状的认识以及对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五、女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培养的相应的对策

针对女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学校有必要加强女大学生全程、全方位就业指导,打造核心竞争力。心态决定行动,对女大学生的全程心理教育是高校应该重视的首要大事,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该鼓励女生将求职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做出倾诉并且作为案例与在校女生交流,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服务队伍,帮助女生发掘女性在职业中的优势,塑造亲切、认真、细致的大学毕业生形象。还可以通过定期请女性校友回校做职场经验分享来启发女生的职业意向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特定个体分析其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对于外界原因做出客观分析,鼓励女生在这种环境下努力做到自尊、自信。也可以尝试发掘潜藏在女生身体中的部分男性性格,通过一些竞争性的学生活动培养女生的成功意愿、竞争心理和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女大学生,要善于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利用3-4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和锻炼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找到热情积极的工作状态,结交工作岗位上的好朋友,拓宽人际交往面。

篇13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有同步增加,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大军增长迅速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缓慢的矛盾。而作为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尤为突出,由于历史、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成为“弱势群体”,女大学生面临着社会性别带来的重重困境。所以我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理论材料和各地的论文资料就妇女平等就业问题怎么改革与完善提出见解。

一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歧视

1.职业性别隔离。

职业隔离就是在一种职业所包含的劳动力构成相异于不同人口相对于劳动力人口的相应比例。女大学生还是主要集中在特定的且工资较低的职业里。这使两性收入差别会进一步扩大,职业的性别隔离将被进一步固化。

2.就业机会不平等。

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男工,妇女的就业机会往往比男子要少,却要比男性承受更大的压力。总之,我国妇女因受性别歧视而处于就业竞争的弱势地位。

3.男女同工不同酬。

由于女性的生理、性别分工使得女性的负担要重于男性,这导致女性的生产率低于男性生产率。从生产率与报酬的成正相关的角度来讲,企业必然会做出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选择,产生工资差距或其他福利待遇上的差距。

4.就业中针对女性的容貌歧视问题。

容貌歧视是一种新的性别歧视。作为女性,容貌歧视问题更为突出。在女大学生和女硕士毕业求职过程中,基于容貌评价而得到不公允的对待的在各个行业的现实实例比比皆是。因此,此问题已不容忽视。

二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些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构成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性别排斥,而社会性别排斥的文化根源是社会传统的性别观念。

1.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

《劳动法》在实践中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保障措施,没有设置有效的保障机构,立法仅停留在原则性内容上,从而无法切实保障女性的就业平等权。

2.历史上对女性价值的陈旧看法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

尽管不同的职业对所有的人都敞开了大门,但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设置了种种有形和无形障碍,影响女性的就业发展。即使是职业女性,也难以摆脱家务重担。这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更为不利。

3.用人单位或企业不愿承担所谓“性别亏损”。

企业以追求“利润大化”为目标,单位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它们不愿承担女性的自然附着成本(如生育、抚养小孩、操持家务等),即因不愿接受因性别差异而受到的损失而拒绝接受女性。

4.均衡企业负担、推进生育保险制度。

国家应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产假和哺乳假制度,即将企业生育保险尽快转变为社会生育保险,通过把生育成本转移到社会中去,减轻企业负担,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5.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规范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

严格监督《劳动法》在各类企业的执行情况,为保证女工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规范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有效的保证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三 实现女大学生就业权的对策

女性就业歧视的现象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但这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一个法治国家内, 都必然需要法律来解决。因此, 保护女性的就业平等权更重要的是要靠法律手段来解决, 也就是主要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来解决。

1.完善我国禁止女性就业歧视的立法建议。

立法对于解决女性就业歧视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规制女性就歧视的完善法律体系, 就不可能实现对女性就业的平等保护。而最主要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为了制止现实生活中形形的间接歧视行为,法律应当将间接歧视行为纳入法律的规制之中,规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增强操作性和保护的实效性。

2.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加大女性就业平等权的保护力度。

我国也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职能集中、具有较强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专门性机构。 一方面加强对性别歧视行为的监督和制裁, 另一方面积极代表劳动者行使权利,以保护以及促进两性就业机会平等。

3.健全女性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途径。

我国法律对于女性就业平等权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 其根源在于缺乏保护权利的有效救济方式。要想保障女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就业权, 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途径。

无论国家还是社会都应切实在女性的就业方面进一步消除歧视,真正做到男女就业权益的平等,消除对妇女就业权的歧视,必要时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妇女平等就业的氛围,并加大对于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宣传,多方面多渠道的推进保护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法规的落实,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