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商贸系统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商贸系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商贸系统论文

篇1

[2]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3.

[3]刘光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1(1):108-109.

[4]翟羽,邓春.海南高职院校港口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1(9):38-40.

[5]曾惠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14-15.

[6]孙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2):215.

[7]马乐,李楠,张莹莹,等.物流工程专业型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309-311.

[8]贾卫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6):74-75.

[9]傅忠宁,朱昌锋,张静芳.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12):451-453.

[10]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育,2012(10):33-37.

[11]李彩其,等.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4-55.

[12]黄勤,陈玲,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112-114.

[13]于汝民.基于物流供应链建设第四代港口[J].中国投资,2008(7):7

[14]李永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第四代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33(7)

[15]蒋鹏.我国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09(11):112-113

[16]刘璠.第四方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7]卢根旺.基于能力整合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5):66-67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晋明.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水运,2011(05):23-25.

[2]郭思维,魏云达.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于晖.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5).

[5]苏君,吴辉.现代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何明坷.物流系统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8]王彦,孙光沂.我国航运业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市场形势[J].世界海运,1997(2).

[9]赛令香,赵锡铎.论我国航运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经营发展战略[J].珠江水运,2002(2).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冯希,港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

[2]陈涛,杨柳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5(24):34-35

篇2

一、商贸类高职院校“逆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关于“逆商”相关理论

逆商(AQ-AdversityQuotient)是由美国著名培训咨询专家保罗·史托兹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并进行研究的,它是用来预测和决定人生成功的世界性指标。“逆商(AQ)”,即逆境商数,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与智商(IQ)、情商(EQ)一样,是一个人人都有,却未必人人都熟知的重要人生商数[1]。

2.“逆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逆商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比较,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自卑。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上比较窘迫,有些同学高考时甚至达到本三的分数线,但因交不起民办高昂的费用,不得不选择高职院校,家境的贫困使其很无奈;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信心不足,学业上的压力相当重。其次,因较低的学历,带来对将来就业的困惑和迷茫。这些特点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更需具备战胜逆境的品质。即“逆商教育”的必要性。

(2)商贸类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决定了“逆商”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商贸类高职院校,多年来在强化学生技能的同时,突出与“高技能”相对应的“高素质”的培养、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具有商院气派。学院根据商贸类高职院校专业特点,从1997年率先在国内开始自发性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以来,始终将创业素质作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业教育作为学院办学特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构建了“创业室、创业街、创业园”等形式的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2]。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决定了“逆商”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逆商”教育的实施将大大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江苏省预计在2015年率先成为创新型省份,而创新型省份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因此,商贸类高职院校应该也必须要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所谓创新,就是要求学生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质疑并坚定不移的身体力行。这种勇气和毅力,就是“逆商”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逆商”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拥有“创新”理念,进而使得他们为创新型省份乃至创新型国家出谋出力。其次,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必须引入“逆商”教育。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原来相对偏重于技术性人才的“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这里的素质当然包括战胜困难所需要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信心即良好的“逆商”水平。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逆商教育”的主阵地,现状却不容乐观

从以上分析得知,商贸类高职院校引入和发展“逆商”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我们知道,承担“逆商”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显性德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思想政治课加强高职学生“逆商”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就当前现状来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逆商教育”主要表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

首先,很多政治教师在对“逆商”教育的认识上存有偏差,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内对“逆商”教育研究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较系统论述高职院校学生的“逆商”教育的专著屈指可数,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逆商”教育的相关论文为零。因此,很多学校和政治教师自身对“逆商”教育的认识并不透彻。加之现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方面,对“思政”的教育成果包括对“逆商”教育成果并没有相应的检测机制,大多数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加之现行的教材中没有“逆商”教育的专题内容,因此,缺乏渗透“逆商”教育的教育理念。

2.学生觉得大而空洞,流于形式,不重视

自“20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所有高校无论本、专科一律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新教材体系庞大、涵盖面广。理论性过强,更适合本科学生层次。高职大部分学生读来感觉有些枯燥乏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着眼于从外部灌输,而非自觉自为。商贸类高职学生大多认为不能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特点、专业文化相渗透。对于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的“90后”而言,思想政治课讲的内容离他们太遥远。在我们对学生“逆商”状况进行调查和访谈时,有些学生甚至不了解“逆商”一词。可见,在日益讲究“实际”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对思政课内容不太重视。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逆商”教育对策探讨

1.提升思政课教师“逆商”教育能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部分教师对“逆商”教育不太重视,有的甚至干脆没听说过这个词,这就可想而知如何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了。思政课是基础公共课,对于学生特别是这些刚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的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刚入学时的心理状态,尽快让其适应大学生活,又要帮助学生形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思政课教师的职能应从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价值引导,结合逆商培养的目标,选择与建立逆商培养的视角,了解学生面对挫折逆境时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措施并给予指导,提高学生对逆境的觉察能力与控制能力。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因阅历、经验较少,还要提升自身逆商水平。必要时参加一些关于“逆商”教育的培训。当然年轻的思政课教师的优势是和学生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以通过微博、QQ聊天等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共同提升“逆商”指数。

2.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渗透“逆商”教育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例,其中许多内容和“逆商”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逆商”教育。对高职生正面临的和将要面临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实际作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自我、面对人生。

如在学到“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讲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先请学生自由回答他们所知道的竞争成功或失败的一些例子,然后借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题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你经过“身经百战”成为某日系汽车的销售经理,正当你事业蒸蒸日上时,因事件,可能你所在的公司因日货被抵制销量每况日下;竞选学生会主席,失利怎么办?在社会大环境和小气候面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磨炼出一颗勇敢和坚强的心来。

3.理论课堂中设“体验式教学”

“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基于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之上的。它既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如视频冲击法、案例讨论、模拟场景等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相关的“逆商”情景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逆商”指数,对于商贸类高职院校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创业环境为背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诚信、独立能力、风险分析能力等。大量资料证明,一个人的逆商指数高低与一个人的阅历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已经对某种挫折情境有过认识或体验之后,那么他对这种挫折情境的免疫力就越强。

4.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以专业实习为平台,注重“逆商”教育的培养

众所周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有专业课有专门的实训基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欠缺。鉴于此,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课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2+1”模式。其中“2”就是思政实践课与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并不完全丧失各自的特征。“1”就是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设计好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将学生在学校遇不到的困难提前展现出来,使这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感到无措。这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以专业实习为平台,在学生学会专业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共处,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变化的综合能力。如对于酒店专业的学生,到某星级酒店实习,其中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餐具的摆放,都要重复数十次,缺乏耐心的同学会表现烦躁,出现打退堂鼓现象,这时不失时机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逆商”教育,可让学生端正态度、正确面对。总之,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这种“2+1”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学生“逆商”指数。

篇3

1 玉溪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发展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75个,其中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 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 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五县一区东部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四县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

1.3 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上,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 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城镇总体规模小,单中心特征,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单靠红塔区来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目前县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重复建设,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1.5 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按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玉溪市城镇体系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红塔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人口2.54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接传辐射的能力。

2 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诸多原因中,城镇化滞后是重要的一条。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 阻碍了工业化进程,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当年全市城镇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说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

2.2 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

2.3 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 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

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 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强化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三大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与挑战,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优化现有城镇结构,提高二级城镇功能,增强聚集效应,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的三级建制镇。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3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根据城镇实际,实现产业互动协调发展。首先,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其次,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

4.4 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5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篇4

1.1 高职物流专业定位及方向

众所周知,高职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怎样依照学科特点安排课程内容,在充分展示展现专业前沿的基础上体现专业特色,就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中心问题。在专业定位上,高职院校不仅要充分物流专业的发展进程,设计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方案,其中包含专业定位和研究方向,并对具体的范围和布局安排作出详细说明。

1.2 高职物流专业与本科和中职物流专业的区别

高职院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和本科院校一样,在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专业的定位和课程研究内容上区别明显,即有明显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单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教学内容和学术方向上,把握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其就业优势。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方向模糊

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提供相关服务。但在管理模式上,物流管理有其行业性相关管理。物流行业涉及范围广,根据服务领域的不同,制定各自的管理目标和方向。然而受现阶段条件的制约,物流管理的质量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也是如此,人才培养目标太过宽泛,专业针对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学非所用。很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难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信心受挫。同时企业也无法征得自己所需人才,造成岗位空缺,相关工作无人来做,影响企业发展。另外,很多科研成果的开发以及学术性研究也受专业内容的限制无法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供需脱节,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2 教学体系不成熟

教学体系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关键。但就目前高职物流管理的教学体系建立来看,物流管理专业仍存在着很多缺陷,集中表现在:一是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缓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授失衡,所学非用,一些理论知识无法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应有作用。学生步入社会后,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没有相关的知识支撑,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2.3 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作为理论知识学习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授课效率方面收效明显。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极强的应用性特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具体问题的相关知识,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但目前高职院校受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在专业教学设备上投入太多,就使得物流管理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偏重,缺乏具体事例,造成课程死板无力,教授脱节。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思路

物流人才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划分层次众多。高职高专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上。

3.1 抓好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办学方向

3.1.1 坚持以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社会,所有人才都必须为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服务。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安排和学习上,搜求最新的市场信息,进行整理之后,相应的调整专业知识结构。

3.1.2 对办学层次进行合理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对基础理论课程的要求相对宽松。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层次众多,划分标准多元化,既要培养领导层的管理人才,又要注重对基础环节管理者的培养。如既要培养一个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又要培养一些基础型岗位管理人员像仓库管理员、配送员、网络管理员等。

3.2 抓好课程体系建设,突出竞争优势

3.2.1 高职院校的层次划分要清晰 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安排上要科学严谨,高职高专教育与就业联系紧密,必须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注重应用性。各院校应在课程设计上坚持理论应用与实际需求并重的理念,加强院校硬件设施建设,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应突出重点,积极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理论联系实际。

3.2.2 注意专业内容的及时更新 针对物流管理的学科特点,各高职院校要不断更新知识框架与理论结构,坚持将最新最全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力求更加直观准确地将物流知识传播给在校学生。

3.2.3 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目前许多院校都存在着理论课程过多,实践环节过少的问题。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依据市场化需求,相应的调整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学用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3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底蕴

师资是影响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要想做好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就必须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1 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承担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建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教师做课题研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和研究解决本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参加各种相关课题的研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

3.3.2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3 明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主讲教师,使其研有所专,教有所长,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有序、合理地编写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落实教学计划。

3.3.4 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高学历的、有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从教,并确保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在物流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3.4 抓好实训环节建设,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实新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增加物流实践和案例教学。

3.4.1 建立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包括模拟仓储中心、模拟物流部、模拟货运港口、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训练,学生通过在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的学习、操作,最大限度地了解熟悉企业物流操作的实景,提高学生企业物流操作模拟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3.4.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大力推广开放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消化,将课堂知识实践化,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结合校内物流模拟实验室的模拟训练经验,真正使学生成为具有现实物流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实践需要的实用人才,保证达到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学校必须主动与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合作,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3.5 坚持抓好就业导向,实现全面发展

3.5.1 做好专业初级阶段教育。在专业的导入环节,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专业基础性教育,在开学之初,任课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物流管理概念,尽早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3.5.2 做好实习工作安排。专业实习无论对哪个专业来说都是不不可少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在实践中认识物流行业,深入把握该职业的发展和当前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应对能力,建立职业认知,在实习过程中找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及时查漏补缺,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树立一个良好开端。

3.5.3 就业指导与资格考试并举。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多考取资格认证,增加就业资本。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定位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必须谨慎对待,在依据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蔡巍.浅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篇5

1 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的特点

对于土建项目造价的控制要基于事前控制,就是说主动控制,以及尽可能地减少甚至避免偏离目标值和实际值,也就是我们的土建项目造价的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反映设计、承包和施工, 主动地控制土建项目造价。还要指出,要有效地控制土建项目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土建项目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在我国土建项目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相分离,难以有效地控制土建项目造价。为此,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效益为目的、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土建项目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措施中去。

2 有效控制土建项目造价的3个原则

2 . 1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土建项目及成本控制贯穿整个项目的整个过程,但必须突出重点。显然,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和做出投资决定的投资决策,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土建项目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2 . 2 动态地、主动地控制土建项目造价

2 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项目管理应用系统论和控制论之后,将“控制”作为立足于实现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减少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这是主动的、积极的控制方法,因此被称为动态控制。也就是说,土建项目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土建项目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土建项目造价。

2 . 3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土建项目造价的有效手段

为了有效地控制的民用工程造价,应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方面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成本控制者以及他的的任务,分工明确的管理功能,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总体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和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目标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等。

3 按项目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3 . 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素

根据经济规律以及市场情况,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工程成本并且有效地控制造价是土建项目造价的管理目标。土建项目造价合理控制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价。

一个项目的建设可分为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等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以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问题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土建项目造价习惯上称为投资估算。

(1)选择合理的土建项目造价计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土建项目造价计价方法是提高土建项目造价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已建类似项目的土建项目造价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己建类似项目的土建项目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

(2)决策阶段土建项目造价的控制过程。

决策阶段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模型,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界限清楚一致的标准。

3 . 2 设计阶段土建项目造价控制要素

(1)设计阶段是项目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据了解,在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发展,其全部投资的土建项目影响最大,可以达到80%以上,规划和设计的水平则对土建项目实际的投资、土建项目进度和建筑施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设计工作没有完成,设计图纸未交付使用之前把好土建项目造价管理的第一关,才能为总体土建项目造价控制打好基础。有资料研究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土建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75%~8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土建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土建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25%~35%;而到了土建项目实施阶段,影响土建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只有5%~25%。

(2)设计阶段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①设计招标制度的推行。

设计招标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提高设计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和投资控制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发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开发企业就有权对投标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在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下,把设计的经济性也纳入评标条件。当前,一般评标所邀请的多为土建项目方面的专家,而懂建筑专业的经济师却很少参与,这就容易造成评标质量的偏差。所以,在确定中标方案后,开发企业仍有必要汇集开发、预算、土建项目管理和营销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对中标方案再次提出优化意见,进一步提高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②实施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3 . 3 招投标阶段的土建项目造价控制要素

建筑和工程招投标阶段是土建项目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招标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土建项目建设有关的设备、材料等。在此讲述的是施工阶段的招投标。施工招标是指招标单位将确定的施工任务发包,鼓励施工企业投标竞争,从中选出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且报价合理的承包单位,并以签订合同的方式约束双方在施工土建项目中行为的经济活动。施工招标制是一种竞争机制,可缩短工期,降低土建项目施工造价,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同时甲乙双方责任明确,可以充分发挥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专业化的施工优势,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和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经营方式,多快好省地完成建设任务。

3 . 4 施工阶段的土建项目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土建成本控制的理想目标是: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但实际上,它是不可能实现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对方,相互制约的,高质量和短工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施工阶段土建项目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合理质量标准和保证计划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土建项目造价。

4 结语

本文汲取了土建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土建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要素,从微观上强调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的必要性,为土建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杨浩然.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

篇6

1引言

低碳旅游是近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继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特别是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首次提出“低碳旅游”概念以后,低碳旅游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术界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研究过程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例,数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15日。从研究成果的整体看,关于能源、温室效应、碳汇、气候的参考文献总量大,但学术研究成果总量不足2/5,与旅游相关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不足1%。选取6个与主关键词“低碳旅游”密切相关或相似的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变暖”、“能源消费”、“温室气体”、“碳汇”、“碳排放”,检索发现:中国知网总库含有6个关键词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献数量累计94638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数量则累计达37633篇,占总库数量的39.77%;6个关键词分别与“旅游”组合检索时,含有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的文献数量累计仅有368篇,仅占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0.98%,占总库数量的0.98%。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一直关注旅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与低碳旅游相关的成果在2005年开始出现并逐年递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增势更加明显,文献总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有360篇,2010年和2011年最多合计229篇,占总量的63.6%(图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危机以后人们探寻经济复苏的途径,而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指出,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应用,则起到了明确的指向作用。

3 研究内容

3.1低碳旅游倡导及其概念剖析

低碳旅游出现的背景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旅游”概念,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虽然关于低碳旅游的各类研究论文、报告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低碳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低碳旅游在能源有限的经济发展时代得以提倡,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

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1],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2];明庆忠等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3];侯文亮、梁留科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4]。朱青青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践当中用行动弥补所释放的“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核心理念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唐承财等从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6]。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节能减排不只是对某个行为主体的要求,它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秦奕莹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的主体、客体和载体在实现旅游的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准则所进行的旅游。该文章认为主体是指旅游者,客体指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载体指酒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并且分别从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的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阐述[7]。

从旅游产业看,低碳旅游涉及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六大块,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环节,最关键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刘啸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8]。文彦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9]。

李晓琴、银元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 Driving-Status-Response,DSR) 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并从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 个层面,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理论框架[10]。

3.2低碳旅游的发展机制模式研究

3.2.1动力机制方面

在动力机制方面,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角度看,“低碳旅游”模式主要有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及的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三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郑琳琳,林喜庆、沈中印、郑岩分别构建了关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低碳旅游”的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11~13]。周连斌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并对其发展的需求动力、吸引动力、支持动力以及管理动力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对优化低碳旅游发展的引导机制、推拉机制、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的建议[14]。

3.2.2旅游系统与体系方面

从系统与体系的角度看发展机制模式研究,浦云从营造低碳旅游景区、低碳餐饮酒店、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矫正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的视角构建低碳旅游体系,建议在建设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国家级景区的低碳通道体系、田野秸秆由地方政府统一高价收购等方面进行创新[15]。唐婧、陈国生在研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中,提出湖南要从低碳旅游资源的配置、低碳旅游产业链的完善、低碳旅游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3个层次入手,构建由生产因子、消费因子、还原因子组成的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16]。

3.2.3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方面

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看,马勇、刘军通过研究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得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论,其中主观因素包括政府、旅游者和投资者的意愿,客观因素则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关,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3种发展模式的结论,推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应重点关注低碳城镇建设、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意识普及和政府角色准确定位4个方面[17]。杨效忠,王荣荣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和世界遗产保护目标的关系以及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将中国世界遗产地低碳旅游发展分为早期、成熟期两个不同阶段,并相应提出此两个阶段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18]。陈浩,郑嬗婷等在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后,提出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19]。郑琦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20]。马勇、王宏坤等从低碳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总结出了经营增长、价值提升、政策支撑、概念体验、“碳交易”五大盈利模式,以帮助旅游企业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切实利益,促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健康持久发展[21]。孔玉玲在研究武威市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中,提出旅游业走“低排放、高能效、高收益”的低碳发展之路[22]。

3.3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3.3.1旅游利益相关者角度

利益相关者在发展低碳旅游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博弈、相互依赖,因而如何做出均衡各方的发展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学者们普遍从政府及监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行业组织、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会等多个主客体的利益角度,提出了关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策略。郑岩,黄素华[23]、沈中印[12]、徐喆,汤蓓蓓[24]等,基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从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社区居民等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具体表现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监督指导;旅游企业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节能减排;旅游者应该树立健康、绿色、环保、理性的消费方式。肖瑜,张祖明提出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政府制定低碳旅游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建设示范型低碳旅游景区逐步推进低碳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低碳旅游线路产品,饭店企业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控制碳排放;交通部门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识[25]。苏兴国,胡玥借鉴列昂惕夫模型建立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投资及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及旅游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全面地分析在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各相关方的利益取向,并据此提出推广低碳旅游的一些合理化建议[26]。

3.3.2旅游六要素角度

当前,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因而,很多专家学者,纷纷从该角度研究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普遍认为,实现低碳旅游,需要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角度,创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辉,宋丽等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7]。王敏,梁留科等通过对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内部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从交通工具的选择、线路的规划、运营方式的选择及车辆的调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来解决问题,在交通层面实现低碳旅游;从根源上解决度假区的交通问题,实现度假区的持续发展[28]。张利华认为,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他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9]。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后,提出南京必须立即着手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30]。

3.3.3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角度

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方面,李胜男,段理慧对三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低碳旅游面临的障碍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三亚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低碳旅游现阶段所暴露出的关键问题,从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31]。许虹分析了旅游行业的碳消费、资源能源浪费、对碳汇地的破坏、人们低碳旅游意识欠缺等问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后,提出制度规范、宣传引导、优势展示、做好规划、更新技术等解决对策[32]。柳敏,张文政在分析了长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后,提出营造低碳氛围、配套低碳旅游设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和项目以及适当进行碳补偿,以其将长岛建设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33]。朱媛媛,王士君认为,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他们提出,利用县域所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倡导践行低碳旅游模式、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资源、配置齐全的低碳旅游设施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34]。付景保认为,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低碳旅游。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不仅仅使其行业的发展趋向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对其上下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他总结我国现有公民意识对低碳旅游发展的利弊影响后,指出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公民低碳意识的提高[35]。周娟,范星宏等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36]。

4研究方法

从时间上看,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开始只是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一些低碳旅游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一般性的定性分析结论,主要回答概念性和特征问题,以及对已有理论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唐婧以湖南为例,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7]。史云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特征进行剖析,有助于辨明两者关系和深入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同时对目前低碳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充实并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8]。

进入2011年后,低碳旅游的研究,广泛使用调查分析法、“三分法”、测量法、案例分析法、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综合评价法、层次模型、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张明,刘曦等基于低碳经济的“三分法”, 重新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内在联系[39]。董婷婷,张建平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以及游客量预测比较,研究园区低碳旅游发展前景,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40]。周常春,袁茜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导出旅游碳足迹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测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测算出旅游者行为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强调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建议[41]。汪清蓉,李飞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公众的低碳旅游认知度、旅游后是否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的态度及其原因、低碳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低碳旅游的推广与实践的对策[42]。戴卫东,马帅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进行探讨,建立评价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层次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种投资方案风险的大小,降低投资商的盲目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43]。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44]。韦飞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45]。这些方法在低碳旅游研究中出现,主要归因于低碳旅游研究前,学者们对旅游研究方法的娴熟应用,才得以在短时间内,使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并走向高级化和定量化。

5问题与展望

5.1存在的问题

我国低碳旅游的研究,对概念性、理论性的研究偏多,具体表现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发展模式、发展对策。低碳旅游概念研究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标、主要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链和旅游六要素、旅游者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意识等方面进行。低碳旅游的机制模式研究,主要从动力机制模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模式、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系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低碳旅游对策的研究,主要从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六要素、管理、理念、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

在对低碳旅游的界定上,学者对概念的提出角度众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研究成果,实证研究法、“自上而下”研究法与“自下而上”研究法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说,我国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偏重定性化描述,概念、发展模式、对策研究偏多,缺乏定量化研究成果,现有文献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

5.2展望与建议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也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谢园方,赵媛在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应重视旅游碳排放测度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深度、拓展研究思路以及加强低碳旅游的实践研究[46]。

5.2.1界定低碳旅游的基本内涵

在低碳旅游的定义方面,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前提条件是保障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确定发展低碳旅游的参与者--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应界定于旅游产业内部,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具体条件是低碳技术措施,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量,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定义最核心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选择。

5.2.2注重个案研究与定量研究

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研究,有一定的旅游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应从个案研究开始,并结合定量研究,以某个景区或者旅游地作为案例重点研究,而不是地区性的定性模糊研究。

5.2.3注重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研究

能源紧缺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全球气候变暖更是人类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应该以旅游行业为整体,研究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进而可以针对旅游业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的研究,从而达到研究整个行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2]汪宇明.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11~12.

[3]明庆忠,陈英,李庆雷. 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22~26.

[4]侯文亮,梁留科.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

[5]朱青青.低碳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8):29.

[6]唐承财,钟林生.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63.

[7]秦奕莹.低碳旅游公共政策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8]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81~82.

[9]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李晓琴,银元.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11]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1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11):12~13.

[13]郑岩.大连市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2):112~114.

[14]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9~154.

[15]浦云.构建四川低碳旅游体系的初步设想[J].决策咨询通讯,2010(6):12~15.

[16]唐婧,陈国生.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50.

[17]马勇,刘军.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6~110.

[18]杨效忠,王荣荣.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世界遗产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5):1~5.

[19]陈浩,郑嬗婷.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1.

[20]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126~129.

[21]马勇,王宏坤.中国低碳旅游盈利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199~201.

[22]孔玉玲.武威市发展低碳旅游的路径[J].发展,2011(10):100.

[23]郑岩,黄素华.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调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63~164.

[24]徐喆,汤蓓蓓.低碳旅游概念辨析及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商贸,2011(35):171~172.

[25]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9):159~160.

[26]苏兴国,胡玥.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参与者的博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7):133~134.

[27]王辉,宋丽.海岛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6):692~695.

[28]王敏,梁留科.山地旅游景区内部交通低碳旅游方式初探——以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6):79~82.

[29]张利华.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1(12):50~52.

[30]陈玲玲,严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57~161.

[31]李胜男,段理慧.三亚市海岛低碳旅游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基于海洋牧场建设背景[J].特区经济,2011(7):147~148.

[32]许虹.低碳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466~22467.

[33]柳敏,张文政.关于发展长岛低碳旅游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9):101~104.

[34]朱媛媛,王士君.论县域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策略——以吉林省伊通县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1.

[35]付景保.低碳旅游的发展在于公民意识的改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21~124.

[36]周娟,范星宏.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12):57~60.

[37]唐婧.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1~134.

[38]史云.关于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的辨析[J].旅游论坛,2010(6):652~655.

[39]张明,刘曦.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低碳旅游概念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8):151~152.

[40]董婷婷,张建平.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球学报,2011(2):241~250.

[41]周常春,袁茜.低碳旅游与旅游碳足迹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1(8):39~42.

[42]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5):489~495.

[43]戴卫东,马帅.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50~354.

篇7

一、会展经济的功能与特征

会展经济的概念在我国出现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前些年对会展经济的研究更多的是介绍国外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提出本区域发展会展经济的对策,尽管也有一些学者在如何对会展业实行市场化运作、阐述会展与城市功能的关系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并对中国会展经济的作用做了一般性归纳,但总体上看对会展经济的本质、功能与特征加以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近年来,以马勇、俞华、任兴洲、丁萍萍为代表的学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马勇[1]认为,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会展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集中性。会展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物质、文化交流方式,不论是传统的集市还是现代的大型展览,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资金、信息的聚集。二是互动性。会展活动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会展中的实物或产品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会展活动的参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使得通过会展传递的信息具有双向性、反馈快、准确、效率高等特点。三是经济性。从市场角度来看,会展是一种流通媒介,是一种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媒介。就会展的发展历程而言,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传统的集市贸易,从集市贸易发展成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交换这一环节。会展可以将买主和卖主集中在一起,使他们相互接触、交流、洽谈、签约成交,从而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地流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

俞华认为[2]会展具有经济辐射、信息传播、人文体验、文化教育、领导管理五项基本功能,及经济、信息、传播、艺术四个基本特性,会展具有积聚性与辐射性、传统性与时尚性、盈利性与公益性、直观性与虚拟性、效益性与风险性、互动性与内省性、竞争性与人文性(协调性)、艺术性(形象性)与科学性(逻辑性)、 标准化(通用性)与特色化(特色性)、关联性与独立性等十个基本特征。会展的本质是信息交流、会展现场交流形成“场”、会展是一种信息的“栈”,即会展是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介,其交流过程符合申农通信系统模型。会展现场是情报交流的“场”,同时也是知识创造与升值的“场”;会展以“多对多”的交流方式为主,信息在此“栈”留,可以拓扑。

任兴洲认为[3]会展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是综合性、全方位的,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会展业都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规范化发展的会展经济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丁萍萍认为[4]“会展”从字面上看可拆分为会议和展览,再进一步拆分,“会”即聚会,“议”即商议,“展”即展示,“览”即观看,集聚、展示和交流是会展的共同特征。世界会展产业大体可以归纳为“窗口”产业、“火车头”产业、学习型产业、智慧型产业、综合型产业、“螺旋式上升型”产业六大特征。

二、会展经济发展规律与会展实务管理

《关于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借鉴》课题组[5],通过对德国、美国、日本等会展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以下六条基本规律:一是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GDP达到中等水平以后,展览业一般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二是举办世博会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一个必要选择。三是一个城市展览业的发达程度明显依赖于该展览城市基础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四是经贸展览项目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市场的形成,与直接产地和直接销地的关系在一定情况下会弱化。五是展览会形式多样,专业展和综合展可相互转化,但向大型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强。六是展馆设施建设和管理呈现多元化、多档次、多形式特点。

关于会展创新问题,陈先进[6]提出要以展览项目创新来提升会展组织者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展览组织的自我要求,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展商和观众,保持展商和观众的忠诚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创新是我国展览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政府办展强势依旧,但需要创新;商协会办展方兴未艾,仍需要创新;国有展览公司挑战严峻,更需要创新;民营展览公司有进有退,正不断创新;境外展览公司迅猛扩张,逼迫我们创新。创新是提高会展产业国家竞争力的自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博弈,是“珍珠换玛瑙”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廉价施舍。为此,要应用投入产出效率等指标对会展绩效进行考核,并开展展会数据的审计。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从追踪到赶超,从跟跑到领跑,需要全力一跃,这一跃就是创新。

王晓明、陈泽炎[7]提出了建立展览系统工程理论的观点,认为现代经贸展览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展览会的主体(服务对象)—参展厂商(客户)、展览会的经营机构—专业展览公司/行业协会、展览会的客体(媒体)—展示场所(展厅、展览公司/行业协会)、展览市场 —信息(传播)和观众—最终用户(消费者)五大基本要素。陈泽炎进而提出了会展项目流程管理的“T—P—O—W理论”,认为作为展览会的项目服务规范与考核体系,其检查和考核的目标应该是从事一个具体会展项目的一系列组织环节。展会项目运作全过程涉及“时间(Time)”、“人员(Person)”、“对象(Object)”和“工作(Work)”四大要素,所以可称之为“T—P—O—W服务规范和考核体系”。如果按照流程,把展览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对任何一个工作对象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重点都明确起来,整个展览项目的服务规范和考核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应丽君认为[8]会展营销从项目的定位开始,不同的定位策略反映出不同的竞争战略。根据展览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市场主体在项目营销中是否居于主导地位,可以发现有“主办”、“展商”、“观众”与“消费者”导向的四种展会项目定位策略,其中基于“主题会展营销”理论的“消费者导向定位策略”代表着我国会展营销未来发展的方向。

丁萍萍以浙江省为例,说明会展业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意义[9]。依据会展活动的起源可以分为产业衍生型、旅游衍生型、商品市场衍生型三大会展市场。从发挥区域优势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会展产业可以通过细分市场,从自身优势资源出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市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创出会展品牌。由于影响会展市场发生发展的因素十分宽泛和复杂,且多有交叉重合,因此目前在我国细分会展市场的工作普遍不被重视,致使部分地区在发展会展经济上走了许多弯路。

陈金钹[10]研究了国际经济周期变化与会展业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会展业的低谷期比宏观经济萧条期长,它始于经济衰退后期,而终于经济复苏前期。会展业的期比经济繁荣期长,它出现于经济复苏的后期,维持一段较长时间增长后进入稳定期,直至衰退前期。研究经济循环理论既可以让人们在繁荣来临之前抓住机会,也可以让人们在危机来临之前避开风险。

姚望[11]系统论述了创建会议品牌问题,他指出一个成功会议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会议内容物有所值。品牌会议项目的标志在于会议的选题抓住眼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要有顶级人物或代表人物与会,努力宣传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会议形成较高的权威性,预算合理运作科学,具有不断的创新点,成功地连续举行下去,丰富多彩的会议形式,优质的服务获得较高的满意度,相辅相成的会外活动。

三、我国会展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2004年9月,中国贸促会万季飞会长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更好地发挥‘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作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展览业改革发展》[12]一文,论述了中国会展业的现状、政策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其中关于对中国展览业管理政策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其一,宏观层面要为展览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涉及“政府”、“立法”、“规划”、“政策”四方面工作;其二,中观层面加强对展览业发展的引导和协调,涉及“协会”、“标准”、“统计”、“培训”、“调查”五方面工作;其三,微观层面努力提高展会项目的质量和成效,涉及“选题”、“营销”、“创新”、“品牌”、“合作”五方面工作。

2006年出版的《中国展览概述》[13]系统地对中国展览业的历史、现状、特征、问题及相关理论依据进行论述《“十五”期间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14]对中国展览业宏观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对中国展览业现状进行全景式调研与总结。《报告》指出在展览业管理体制方面,从全国情况看,以多头审批为主要特征的管理体制逐步发生转变;就地方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展览管理体制各具自己的特色。“十五”期间中国展览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展览行业的宏观主管部门不够明确,展览项目“多头”审批带来诸多弊端,政府错位造成展览产业化严重滞后,“块块分割”使国内展览市场竞争日趋剧烈。

《关于中国会展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范畴》[15]一文中提出从1988年到2005年,我国对展览活动的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9年)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主管部门出台若干展览管理办法,有关部门开始对展会活动进行管理研究;第二阶段(2000-2003年)会展经济的概念已经明确提出,围绕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开始加强,各种研讨活动日益频繁;第三阶段(2004年以后)会展经济政策理论研究进入了系统规划、分工协作、逐步细化、深入探讨的阶段。

从宏观上看,当前中国会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6]是展馆建设过热,资源浪费严重;展览项目数量多、水平低,增长粗放;市场竞争无序,行业规范缺失;“面子展”过多,一些企业负担过重。究其深层次原因,认识存在误区、政府职能错位、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政策指导与法律规范是主要的因素。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展览业迫切需要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从宏观角度加以引导、规范和促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立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以保证展览业健康、持续、全面发展。

应丽君、张西振[17]认为在中国展览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中,只有少数的问题决定着中国会展业的效率与成果,决定着整个会展业能否做大做强,决定着中国会展业的整体成功。中国会展业做大作强的一个关键是要发展“会展产业群”,提高会展业的附加值,发展会展产业群和提高会展业的附加值是我国未来会展业战略发展的一项基本措施。刘大可认为[18]制定会展业政策要先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制定限制性政策还是鼓励性政策,二是遍地开花还是某些区域优先发展,三是展会与大型活动同步发展还是分类区别优先发展,四是如何处理保护民族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国城市发展会展经济普遍存在着定位盲目、规划滞后、政策乏力和政府“错位”四大问题[19],如何根据每个城市自身的实际,充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对本地会展业的发展准确定位,做出可行的规划,并给予有力促进,是各城市政府不得不要面对并加以认真研究的严峻问题。会展规划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要按照发展定位,注意扬长避短,统筹规划,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四、会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张风林[20]对长春市展览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指出,会展理论界一般认为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而对农业、制造业等第一、二产业却没有多大带动作用,但实际情况是会展经济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所有门类。近年来农业、制造业等会展项目作为整个会展业的组成部分,发展同样迅速,通过展会对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展示、推介,有力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以长春市每年举办的100多项会展活动分析,会展业在国民经济20个门类、98个大类、395个中类和914个小类中,能够起到直接拉动作用的,分别占18个、55个、104个和160个席位,分别所占比例为90%、56%、26%、18%。

储祥银通过对北京和一些城市会展活动的实证研究[21],认为鉴于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会展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可能太大,人们不能对其寄予太高的期望,会展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支柱产业的提法只能是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还需要进行相当艰苦的努力。各城市应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会展经济的功用,切忌好大喜功,一哄而起,盲目上马,兴建大型或超大型会展场馆,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当认真分析自己城市的文化传统、产业和消费结构特点、实际城市辐射能力,立足于挖掘当地会展资源,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立足创办自己的会展品牌,办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会展活动。

会展活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四个方面[22]:第一,促进经贸交流,带动贸易投资合作;第二,促进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配套;第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电信、保险、商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第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主办、主导一些展会活动是必要的,但目前政府主导型展会过多过滥,且普遍存在着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问题[23],应按照“三效、四化、五转变”的思路加快改革、转型。所谓“三效”,指的是展会转型改革的目标要明确,也就是要提高效果、提高效率、讲求效益。所谓“四化”,是指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必须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基本运作路径。所谓“五转变”就是要转变思维定式、转变运作机制、转变组织模式、转变评估作法、转变增长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贸促机构作为特殊的“半官方”组织,要在中国展览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特殊的展览组织者、展览同业商协会的“领头羊”和展览行业管理的参与者,而商务部门则主要是作为展览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

关于政府主导型展会问题,储祥银认为对于政府该不该办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办不办会展,而在于政府以什么方式办会办展[24],以及政府参与运作的程度有多深,对市场机制影响有多大。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为了扶持会展行业的发展,将中国的会展行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化进程,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和资源,发起、倡导乃至主办某些会议和展览,只要不是导致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就应当支持。他还认为世界会展发达国家地区会展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有三条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25]:一是政府支持不可或缺;二是协会协调责任重大;三是市场调节不容忽视。参照国际经验,具有中国特色会展行业经营管理体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和完善会展行业的管理和运营,让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市场上充分融合和发挥最佳集合效应。我国应当尽快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有利于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发展,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协会沟通协调,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位一体共同借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会展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

刘松萍认为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准确定位应当是会展宏观战略管理者,政府主要作用在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方面[26]。政府应加强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发展环境。总的来说,政府应着力接轨国际惯例,导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淡化行政干预,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行业发展环境和竞争秩序;同时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通过优化配置会展资源,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规模化、信息化之路,充分发挥会展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桥梁作用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倍增效应。

五、节庆理论及会展文化

吴必虎认为[27],目前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表现出以下的现状特点:一是资源导向型节事较多,二是节事选题雷同现象严重,三是公众参与不理想效益不显著。由于参与人数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同时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尚未发挥,导致节事活动成本过高,节事效益不够显著。针对目前我国节事活动的现状特点,吴必虎对未来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节事活动宏观调控和指导,强化节事活动促销与城市目的地营销,充分发挥节事活动在地方品牌化中的作用,将节事活动作为城市特殊的营销战略或城市目的地营销计划的组成部分,融入到城市营销或营销城市的活动中去。政府部门应逐渐退出节事经营,渐进式地推进市场化运作。他认为,鉴于我国节事活动还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现状“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是一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较理想的模式。

王重农认为[28],现代节庆活动具有社会资源整合功能、经济发展拉动、地方文化传承和大众群体参与四大功能,当前我国节庆活动必须处理好传统节庆与现代节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双效结合与多效共生、塑造特色与追求多元等四方面的关系。他认为要想让我国的节庆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需采取以下六大对策:一是要开展节庆学科的系统研究,二是加强节庆宏观调控与规划,三是要规范节庆策划与组织行为,四是要推进节庆品牌化发展,五是促进区域合作及国际联动,六是搞好节庆对外宣传与推介。

陈柳钦认为节庆活动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带来巨大的投资效益和商业消费[29]。近年来节庆表现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器。举办有特色的城市节庆活动,对于挖掘、整理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会展节庆赞助发展缓慢制约了节庆活动在我国的发展,而赞助发展缓慢主要有四大原因[30]:一是各类活动产业化、市场化不足所致;二是政策上的制约;三是中国企业对活动赞助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四是各种重大活动的主办方、组织者对如何获得活动赞助商的赞助以及如何回报赞助商,仍处在很初级的认识和运作水平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赞助企业、活动组织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要从政策上鼓励、引导而不是控制、限制企业的赞助行为;对赞助企业而言,要向国内外那些成功的赞助企业学习;对活动组织者来说,要加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研究学者和媒体而言,要加强对赞助行为的研究和宣传推广。

“会展文化”的概念可以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31]:其一,“会展文化”就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譬如图书展、美术展、工艺品展、历史文物展等。其二,“会展文化”就是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关于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的内涵,譬如汽车展、服饰展、住房展、家居用品展、办公设备展等。其三,“会展文化”就是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其组织者就必然会在筹备和操办的全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东西有所体现,从而表示其文化的内质。

六、会展经济基本概念、术语定义、标准口径

随着中国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工作和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一些有关会展经济的基本概念、术语定义和统计口径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在中国会展业内,对这些基本概念、术语定义和统计口径尚存标准不统一、理解不一致、说法不规范、研究不到位等情况。为此,2006年2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年会上印发了《关于开展会展经济有关基本概念、术语定义和统计口径研究的意见及其相关材料》;2007年8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又编写了《会展大辞典》;2007年11月,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求,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召开业内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又提出《关于在展览行业实行共同统计口径的倡议》,该《倡议》具体提出了17个“共同统计口径”的定义,即展览会、商贸类展览会、公益类展览会、展览会面积、规模以上的展览会、国际展览会、专业展览会、综合展览会、展览场馆、展览场所、展览业收入、展览场馆的年利用率、展览会的参观人数或人次、展览公司、展览服务公司、组展机构、展览从业人员。这说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统一会展经济基本概念、术语定义、标准口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务实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对未来会展经济的研究、教学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经济地理,2002(5).

[2]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俞华.会展信息交流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3]任兴洲.如何看待和规范我国会展经济[J].决策咨询,2001(2).

[4]丁萍萍.会展产业的六大特征[N].国际商报,2004-01-21(6).

[5]沈丹阳.中国会展理论前沿.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6]陈先进.创新是会展组织者核心竞争力的源泉[Z].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会展经济信息》,2006,9(32).

[7]陈泽炎.学习系统科学理论,提高展览管理水平[J].中国会展,2005,2(3).

[8]应丽君.会展项目营销中的四种定位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14).

[9]丁萍萍.会展业目标市场的选择[J].中国会展,2005(15).

[10]陈金钹.国际经济周期变化与会民业发展[A].中国会展理论前沿[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11]《会议》杂志,2006(6).

[12] 人民日报[N],2004-09-21.

[1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4]“十五”(2001-2005)期间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R].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15]2006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Z].,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处编印.

[16]沈丹阳.关于促进中国展览业健康发展的宏观政策思路[A].城市、政府与中国会展经济[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17]应丽君,张西振.浅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战略重点[J].经济师,2004(1).

[18]刘大可.制定会展产业政策应重点解决四个关系[N].国际商报,2004-06-22(5).

[19]沈丹阳.我国城市会展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的挑战.论城市会展业的定位、规划与促进[A].城市、政府与中国会展经济[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20]张风林.从长春会展业的发展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J].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研究参考》,2006,3(1).

[21]储祥银.会展拉动地方经济效应有限[N].国际商报,2005-08-26(5).

[22]沈丹阳.会展经济与商务发展[A].城市、政府与中国会展经济[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242-245.

[23]沈丹阳.城市、政府与中国会展经济[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03-112.

[24]储祥银.政府主导型展会大有可为[N].国际商报,2006-11-29.

[25]储祥银.中国会展行业管理模式探讨[N].国际商报,2005-09-08(5).

[26]刘松萍.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N].国际商报,2006-12-20(6).

[27]吴必虎.中国节事活动的出路在于“三方”联动[N].中国经营报,2005-03-28.

[28]王重农.节庆未来时[J].中国会展,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