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曹操】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

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讳疾忌医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到赤壁——利令智昏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华容道上的曹操——难过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遇庞统——中了连环计

【张飞】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小菜一碟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针 ——人强货扎手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睡觉——不闭眼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篇2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篇3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俗语:

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2、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篇4

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三次登诸葛亮门,才使诸葛亮同意出山,帮助打江山。当时曹操派兵攻打刘备,刘兵单将少,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埋伏,以火攻曹军,使操军残败。当时人赞颂诸葛亮,用了如下诗句:“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比喻所参加工作缺乏经验,还很幼稚。

锦囊妙计

孙权用周瑜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出荆州。诸葛亮在刘备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锦囊,吩咐说:“内有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刘备和赵云、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周瑜的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后以“锦囊妙计”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备向东吴借荆州暂时安身,后来却不想归还。东吴都督周瑜假称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打算将刘备骗到东吴扣为人质换取荆州。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来到东吴成了婚,并带着夫人逃回荆州。周瑜闻讯急速追赶,却被诸葛亮事先布置的伏兵打得大败。蜀兵齐声羞辱周瑜说:“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成语比喻想占便宜却遭受了双重损失。

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吞并江东。东吴君臣惊疑恐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典故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观点,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论并驳倒对方。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辞别曹操之后,保着甘、麋二夫人,往河北(黄河以北)投奔刘备,先后经过五个关隘;因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斩了六员曹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走麦城

关羽受刘备之命镇守荆州。吴将吕蒙设计诱关羽取襄阳,趁机夺取南郡,全获关羽部下及其家人,大大瓦解了关羽军中的士气。关羽败退到当阳,西走麦城,又被吕蒙重重围困,形势十分危急。但别无他路,只有率领残余人马从麦城突出重围。结果未能成功,关羽父子均被俘虏。比喻作战失败。

望梅止渴

曹操带领军队作战,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因天气炎热,将士们长途跋涉,无水解渴,个个口干舌燥,人人疲惫不堪。此情此景令曹操十分着急,于是他心生一计,骗他们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树林,梅子很多,又酸又甜,到那里可以摘梅子吃解渴。士兵们听了,仿佛置身于茂密的梅林之中,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酸梅,也似乎尝到了酸甜的梅子,都流出了口水来。此成语形容用不切实际但能使人产生的空想来安慰自己。

空城计

马谡失守街亭后,司马懿亲率大军进逼西城。当时西城只剩下了老弱残兵,根本无力抵抗,大家顿时慌作一团。丞相诸葛亮临危不乱,他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于是传令大开城门,让老弱兵士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显出一副从容自若的样子。司马懿怀疑城中设有埋伏,吓得赶紧退兵而去。此成语泛指为掩饰力量空虚而采取的迷惑敌人的计策。

乐不思蜀

魏国灭掉蜀国后把蜀主刘禅安置在魏都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魏国大将司马昭请他赴宴并让他观赏蜀地歌舞,看他有什么反应。刘禅身边的人以为耻辱,刘禅却嘻笑自若,毫无悲伤的神情。过了几天,司马昭问他:“是不是很想念蜀国?”他不假思索地说:“此间乐,不思蜀。”现在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也不少:

1.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3.刘备请军师――三顾茅庐。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6.孙权骗刘备――弄巧成拙。

8.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9.孙权杀关公――嫁祸于人。

10.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1.蒋干盗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12.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13.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5.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16.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17.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18.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19.诸葛亮隆中对――先见之明。

20.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21.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3.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24.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篇5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二、走进“三国”

一群英聚会。

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今天,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学生汇报。

如学生甲:我敬佩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学生乙:赵云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

学生丙:我最敬佩的英雄是曹操,他能征善战,才华横溢。

……

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1200多个,今天我们就重点谈谈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同学们提到的最多的人物,让我们大家对他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分组。主要分为:曹操组、关羽组、诸葛亮组。

4、展开陈述与辩论。

学生自由发言争辩,教师略加点拨。

陈述辩论要点: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挫群雄,鞠躬尽瘁为国家。智者一失用马谡,失守街亭成遗恨。

曹操才高八斗诗篇传千古,能征善战英明后人赞,识才善用情义令人敬;自私多疑不容人,奸诈残暴人人骂。

关羽义肝侠胆足见英雄气概,无所畏惧尽显虎将风采;义释曹操一念铸大错,高傲自大失足千古恨。

……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关羽是否忠义之士,诸葛亮是否妙算如神,曹操是否识才善任等问题从书中找依据进行辩论。

教师小结:在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辩一辩,倾听别人的看法,全面认识事物。

5、请学生再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二计谋集锦。

1、教师谈话:“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到“三国”必然要说计谋。

2、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

三词语积累

1、教师谈话:《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一身是胆(赵云)望梅止渴(曹操)

赤膊上阵(许褚)割发代首(曹操)

乐不思蜀(刘禅)单刀赴会(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

四“三国”超市

1、教师谈话:通过阅读,经过我们的活动,大家对“三国”中的人物、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合伙开一家“三国”超市。

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人物捏泥塑、造兵器、画服装;为自己喜欢的故事配画面、配声音;为自己喜爱的精彩片断写感受。)

3、交流活动成果,谈创作感受。

三、“三国”链接

教师建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2、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形象。3、看后人是如何评价《三国演义》的?

四、活动成果

1、学生收集的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的材料编印成册。

2、学生为“三国”故事而配制的连环画、录音材料。

篇6

[例] 赵淑梅笑了笑说:“你们这种做法我不同意,已经知道错了,为何还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二、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关于曹操吃鸡肋歇后语可惜

《三国演义》中讲,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进不能攻,退不能守。有人请示夜间口号,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吃着不可口,扔了又可惜。比喻取舍不定,心情矛盾。

[例] 这事在他看来是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办法最后还是收留起来了。

三、过时的萝卜歇后语

过时的萝卜--网(枉)操心

“网”与“枉”谐音。萝卜老了心里要起纤维(细丝)。比喻考虑或料理某件事,白费了心思,没有效果。 (例)卢萍说:“他做了许多工作,结果还是过时的萝卜--网(枉)操心!”

篇7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曹操败走华容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中文名

曹操败走华容道

出 处

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

歇后语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前 序

火烧赤壁

作 者

乐资

事 件

赤壁之战

目录

1 译文

2 歇后语

3 相关信息

译文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船舰被刘备烧了,引领军队从华容道撤退,路上遇到了泥泞,道路不通畅,又刮起了大风,没办法只好让羸弱的士兵背着草填在马下,骑兵才能过去。羸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于泥中,死者很多。军队出了华容道后曹操大喜,将领都问为什么,曹操说:“刘备的确是我的对手啊!只是还晚了一步。如果早些放火,我们这边一个人也活不了啊!”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三国演义》的上述描写,并非全是凭空之笔。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并没有关羽;曹操在途中确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葛亮与周瑜智谋不足,而是笑刘备虽有计谋却迟缓;曹操笑后确也出现了敌情,但已无惊无险。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索性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其实,当时曹操虽然战败,但面临的形势并不十分严峻。因为在赤壁交锋之前,是曹操强大,孙刘弱小,孙权和刘备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挫败曹操的强大攻势,使曹操不得渡过长江,以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或保证自己不被曹操消灭掉,在胜负未卜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也无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败退的路线上去设伏。所以,曹操在败退的路上,虽后有追兵,却前无伏军。可是,在通向华容的道路上,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篇8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是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强调交际过程是说话方提供关于其意图的明示刺激,听话方通过推理来寻求最佳关联理解的过程。最佳目标是保留传达交际线索的风格特征,反映话语的信息内容及表达此信息内容的方式,以及这样的风格特征要达到的特殊效果。

作为交际的翻译活动,译者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自然也是关联性。翻译过程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哥特的“三元论”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反应,该论认为翻译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原文作者向目的语读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译者根据自己对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

然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和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话语,不同读者可能读出不同程度的关联性,达到不同语境效果。因此,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须再现在其与目的语读者共享的认知环境中可能产生最大语境效果,从而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即译者必须考察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及阐释的任何方面在此认知环境中的关联性,根据最佳关联性目的做出翻译决定。

二、歇后语与翻译

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以短小且风趣形象著称。作为“引子”的前半部分就像谜语,而作为“后衬”的后半部则如谜底。通常人们只说前半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和猜测其本意,如:瞎子点灯――白费蜡、大姑娘上轿――明里哭暗里笑等等。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含韵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如《骆驼祥子》中的很多歇后语都起到了这种作用,在写虎妞到曹先生家去找祥子,见面第一句话就说:“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这句歇后语恰当地表达了虎妞对祥子不露脸的不满和怨恨,调侃的口吻使得语言幽默风趣,同时有助读者更为清晰地理解老舍笔下的那个社会,更为深刻地理解祥子的悲剧命运。

正是由于歇后语负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色彩,包含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很难被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在涉及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中,有些文化需要译出,否则会导致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障碍,而另外一些文化则无需翻译,目标语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充分理解译文所要传达的源语意图。如何有效地处理含有文化因子的翻译,就要求译者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寻求最佳关联并恰当表现,以较好地达到翻译目的。汉日两门语言虽其相似性较多,但词汇、语音和句法等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也给歇后语的日语翻译带来不小影响。从关联理论角度来看,翻译就是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以最佳关联为指导,对语境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找到最佳关联,创造出合适的语境效果,从而使目标语读者达到最大关联和最好的阅读效果。

三、实例分析

歇后语翻译重在准确传达其作者的意图以实现其交际功能并恰当译出其风格,运用关联理论指导歇后语翻译能从根本上抓住其翻译的本质,本文拟运用关联理论,通过对立间祥介和中山高志的译著《骆驼祥子》中先后出现的几句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歇后语日译策略及其语用效果。

1.“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她的嗓门很高,和平日在车厂与车夫们吵嘴时一样。

A:「おまえもいいなもんだよ。でてったきり、知らんぷりとはねえ。车夫たちとやりあうときと同の甲高い声でそれだけ言うと同时に…(立间祥介,P132)

B:「いいなもんだね。’肉包子’(肉まん)を犬にぶっつけたように、まるでってこないじゃないかね声の调子は非常に高く、日顷车场で车夫らとわめき合うときとわりなかったが…(中山高志,P129)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意为得到好处后有去无回,此处为虎妞责备祥子尝到甜头后就消失之意。立间详介只翻译了后半部分的有去无回,目的语读者难以体会尝到甜头这层含义,而中山高志则采用了直译,将原文意思准确翻译出来,让目的语读者直接感知源语语言特色并完成从源语作者到目的语读者的跨文化交际目的,实现源语和目的语间的最佳关联。

2.有急等用钱的,有愿意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A:急场の金に困っている人があればこそ、こちらも贷してやるのであって、周瑜が黄盖を打掷したようなもの(苦肉の策。『三国志の故事)、武士は相身互いじゃないか、と。(立间祥介,P119)

B:大急ぎに金がいる人があり、また贷してやろうという人があれば、周瑜が黄盖を打って大 芝居をやったのと同じことで、渡りに船じゃないか。(中山高志,P116)

“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出自《三国演义》,没有阅读过《三国演义》的日本读者很难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此歇后语的真正含义。立间详介和中山高志都将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直译了出来,而对歇后语的后半部分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立间详介意译为「武士は相身互い,同时为了不造成文化丧失,又采用文内加注的方式进行了信息弥补,如此一来目的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便可了解周瑜打黄盖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而中山高志则套用了日语固有惯用语「渡りに船,用日本原有文化形象直接替代源语中难以理解的特有文化,目的语读者的潜在语境得到激发,把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也能得到与源语作者意图相等同的语境效果,但却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如该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等等。

3.看祥子没动静,高妈真想俏皮他一顿,可是一想他的正直劲儿,又不大好意思了:“你真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也好。”

A:祥子がなにも言わないので、高马は皮肉のひとつも言ってやろうかと思ったが、一途な彼の性格を思うと、それもかわいそうに思った。「伟いよ、あんたは。ばか正直にやるだけのことをやってみるのも、またいいだろうさ。(立间祥介,P124)

B:祥子がてこでこも动かないのを见て、高马は本でちょっとからかってみってやろうと思ったが、彼の真正直さを考えてこれもすまぬことだと思い直した。「お前は本当にえらいよ。石部金吉式も结构だ。(中山高志,P121)

“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意指人的性格直率、没有城府。立间祥介将“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翻译为「ばか正直にやるだけのことをやってみる,采用意译方式,虽然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却也丧失了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语言风格。中山高志将原文译为「石部金吉式,石部金吉式是日本人所熟知的人物,性格直来直去、不会灵活变通。这无论从涵义还是语言形式都与原文较为贴切,可视为实现了最佳关联。

4.“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

A:そうすりゃ、相手はだれだってことになるけどあたしは知らぬ存ぜぬでおしとおす。(立间祥介,P139)

B:爷さんきっと根掘り叶掘り闻き出そうとするに决まっている。あたしは徐庶が曹操の所に连れてこられたときのように一言も言わない。(中山高志,P135)

《三国演义》三十六回中出场的徐庶是蜀国刘备的参谋。因其母亲被魏国曹操所挟持做了人质,他入了曹营,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没为曹操献过计策。立间祥介使用意译法,略过谜面,只翻译了歇后语后面的谜底部分。中山高志则采用了直译法,按原样翻译并在译文后面对该历史故事做了加注说明,这样不仅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同时还保存了原文特有的文化及语言风格特征。

综上不难发现,在将汉语歇后语翻译成日语时运用关联理论可以很好地突出其语用效果。但由于不同语言本身风格不同,即便是中日两国语言及文化存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影响渗透关系,在翻译中“得其意忘其形”也在所难免。歇后语本身的独特形式很难得以保留,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像在汉语中那样只讲上半句,下半句无需说明。故歇后语的日译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它本身的特点以及译者对目的语读者文化视域的把握,对那些比喻生动形象而又浅显易懂的,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可采取直译,让目的语读者接受一定异域文化以利于文化传输;对于目的语读者较难理解的歇后语,又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套译,方便读者理解,但须注意文化缺失的恰当弥补。总之翻译时虽无固定标准或模式可套,但尽量做到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也适当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必要时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文化缺损弥补即可。

参考文献:

〔1〕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2nd edi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135.

〔2〕Gutt, 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2nd edi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215.

篇9

第二个回合三国成语和歇后语赛。“蜀国”在三国成语赛后比分领先,位居第一。可在三国歇后语赛中被魏国甩在后面,因为魏国的军师李一辰实在厉害,一口气连说了四、五个关于三国的歇后语,比分一下子窜上了好几百分。

篇10

今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因为我期待着老师给我们上一场有趣的语文课。虽然我来得特别早,但是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等候着老师来到。

随着“叮铃铃”的声响,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整齐地坐在位置上,立即肃然无声。老师身着一袭黑色长裙,满是皱纹的脸上现出严肃又略带疲倦的神情,仿佛今天异常隆重似的。老师面不改色地说道:“今天举行《三国演义》歇后语比赛,答对多者有奖励。”一听是《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比赛,这本人人都爱的书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同学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一题,张飞吃豆芽——?”话未说完,就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刚说开始,举起的小手就像有森林般丛密,我也举起了手盼望老师请到我。可惜,老师的目光从我身上扫过,请了我身边的一位同学,他站起来说:“张飞吃豆芽——一清二白。”刚说完,那位同学突然想到了什么,准备说出时便被老师的“错”给打断了,只好惭愧地坐了下来。接着老师请了班上学习最差的同学,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答对了。说着第二题便出来了,我一看,黄忠射箭——?这题我也知道,作为《三国杀》的粉丝我已经耳熟能详了。老师话音一落,同学们也举起了手,虽然跟上次不同,可举手的人还是挺多。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手也不由自主地抖动着,生怕老师没请到我。老师看见我如此的神情,于是请了我,我几乎是蹦地起来,脱口而出:“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这次的答对让我自信心大增,使我轻松地得到了冠军。

我抱着奖品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使我更加地爱上了语文这项科目。

篇11

1、关羽失荆州歇后语:骄兵必败。

2、这个歇后语需要对关羽失荆州的典故非常了解,关羽镇守荆州有十多年,都没有出过差错,但在樊城这场战役中,关羽暴露了他骄傲自大的性格缺点,后来也因此葬送了荆州。

3、骄兵必败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说骄傲自大的军队必定会在战争中失败。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魏相传》中的“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预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败。”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哀兵必胜。

4、关羽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名将,一直跟随着刘备,和刘备的另一名猛将被人们称作万人敌。《三国演义》中将关羽尊称为“五虎上将”之首,关于去世后民间将他神化,被世人尊称为“关公。”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2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好又滑

曹操不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

曹操歇后语2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曹操歇后语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关云长剖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曹操歇后语4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比喻非常凶恶,或大发脾气。)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人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赴会一一单刀直入

关云长刮骨疗疮——若无其事

曹操歇后语5曹操打徐州 ———— 报仇心切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战宛城 ———— 大败而逃

曹操杀蔡瑁张允 ———— 上了大当;将错就错

曹操遇关公 ———— 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不自喜

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背时遇稀饭 ———— 倒霉透了;真倒霉

曹操背时遇蒋干,蚕豆背时遇稀饭 ———— 倒霉透了

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蚕豆)背时遇稀饭 ———— 倒霉透了

篇13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50句: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3、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4、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7、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8、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9、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0、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1、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2、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3、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4、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5、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6、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7、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8、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9、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0、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31、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33、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4、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5、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6、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8、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9、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4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2、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4、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7、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8、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9、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1、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5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3、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4、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5、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6、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7、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9、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60、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61、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62、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3、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64、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65、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66、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67、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9、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70、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71、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72、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73、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4、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7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7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78、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79、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80、诸葛亮要丑—————不知

8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82、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83、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84、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8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86、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87、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88、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8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90、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91、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9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93、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94、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95、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96、刘备编草鞋—————内行

97、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98、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99、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00、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0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02、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0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04、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105、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06、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107、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08、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09、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1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111、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11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13、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114、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15、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11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117、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11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119、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120、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2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22、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23、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24、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2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2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27、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28、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29、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3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31、曹操转胎—————疑心重

132、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33、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34、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35、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136、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137、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138、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39、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140、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141、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4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143、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44、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4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146、阿斗的江山—————白送

147、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