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导师鉴定意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二该同学自入学以来,思想要求进步,学术态度严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该生不失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毕业生。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三该同学积极上进,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好学,成绩始优秀,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不仅对专业的知识有所涉猎,而且能够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独立思考,对学习中的问题能发表出自己比较独到深刻的见解。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同学关系融洽。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动手能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四该同学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坚持学习党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当前的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有着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能积极参加听取形势政策报告,参加班小组思想讨论会议,表现出比较成熟的人生观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五该同学在校期间遵纪守法;学习勤奋,有钻研精神,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知识面较宽;担任班干部期间,对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生活节俭,作风正派。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相关文章:1.毕业实习导师评语鉴定
2.2021毕业实习导师评语
3.毕业生实习指导老师评语
4.毕业论文导师评语大全
5.毕业鉴定教师评语
6.毕业实习指导老师评语
7.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大全
8.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鉴定意见
篇2
二、基本要求
(一)科学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将灾后倒房重建与当地总体规划相衔接,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帮建对象意见,能进县城的进县城,能进小城镇的进小城镇,能进社区的进社区,能集中连片开发建设的集中连片开发建设,能建多层建筑的尽量建多层建筑,达到科学、安全、合理、适用、利于发展的居住目的。
(二)科学选址。要严把选址关,坚持安全至上、环境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质条件好、方便生活、有利发展的原则,避开风口、河道、行洪道、低洼地区和可能造成洪水淹没、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水库垮坝冲击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及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段。要靠近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便于资源共享,节约交通投入,促进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生产。
(三)确保质量。要严把质量关,实行质量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追究制,选择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要坚持速度快、质量高、费用低的原则,保质、保量、安全、按时完成建房任务。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竣工验收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确保使用合格材料,严格施工规模标准,建设优质工程。要实现所建房屋一户一档。施工期间,要在所建房屋显著位置悬挂《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责任牌》。竣工验收合格后,要在新建房屋设立规范、统一标识(所需费用由县级财政解决,严禁向帮建对象收取费用或扣减帮建资金)。
(四)确保进度。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明确施工进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实施倒计时督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一切困难,抓紧施工,确保明年汛期(2012年6月1日)前建成入住,完成帮建任务。要做好受灾群众过冬工作,保证受灾群众在入冬前有一间暖房入住,绝不允许出现灾民受冬挨饿等现象,确保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三、帮扶对象和标准
(一)帮扶对象。政府帮扶的重点是灾区无自救能力的倒房户,对低保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优抚对象和残疾人家庭等优先安排、重点帮扶。分散居住的五保户住房倒塌的,原则上不再分散建设,由各县(市、区)、各乡镇集中安排入住乡镇敬老院。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建房范围,加大帮扶力度。要在原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民政部关于倒塌居民住房的核定标准核清底数;依法按程序进一步核查确定政府帮扶对象,做到准确无误,不漏一户,确定的政府帮建对象,要及时建立台帐。
(二)建房标准。各县(市、区)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住房整体水平和灾民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帮建间数要根据帮建户的家庭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按每户1至3间主房、每间按15平方米左右的标准掌握。参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的《村镇住宅设计标准图集》,重建房屋要采用砖混结构或者砖木结构,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三)补助标准。建房资金补助要体现分级负担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认真解决建房所需资金。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支持灾区建房。各级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为平均每户不低于11000元(含中央、省和市级财政补助),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帮建对象每户不低于1000元的补助标准,先行下拨帮建资金,市级以上财政根据各地倒塌房屋所需帮建情况及财力投入情况给予补助。
倒房重建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必须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按照受灾群众自救能力不同,进行分类救助。资金分配要坚持集体研究,严格审批制度。要严格发放手续,按照《因灾倒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登记表》逐村逐户进行登记,登记表要一式两份,经帮建对象签名、盖章后,一份由乡镇政府留存,一份报县级民政部门备查。各级、各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自觉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对资金进行的跟踪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灾后倒房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政府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当作一件大事、急事列入近期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协调解决倒房重建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政府要尽快成立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倒房重建工作责任制,倒排工期,明确任务,明确责任。要按照下延一级的要求掌握倒房重建情况,县(市、区)要掌握到村,乡(镇)要掌握到户。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制度,形成层层有人抓、户户有人管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灾后倒房重建工作。
(二)强化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灾后倒房重建工作顺利开展。民政部门负责倒房重建档案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扶贫部门负责与扶贫搬迁相关的灾后倒房重建工作;财政部门要保障倒房重建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水利部门要督促检查选址是否避开洪水威胁区等工作;规划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的规划和选址工作;住建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危房改造的规划、建设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倒房重建资金的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集中连片建房的审批和建材价格的监管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用地的调整及地质条件的评估;供电和广电部门要保证用电和广播电视的畅通;工商、质检部门要加强对建材市场的管理;地震部门要做好倒房重建工程场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制定灾区建房优惠政策,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为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创造宽松环境。
篇3
手术后,侯申锁关节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行走,又于1986年9月6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左膝关节松解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左膝交叉韧带及外侧半月板缺无,并出具了一份证明。侯申锁意识到前交叉韧带的切断并非出于手术需要,可能是手术者大意所致。
1987年,侯申锁向自治区人民医院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医院事故鉴定小组经讨论书面答复:“膝内韧带为外伤,系膜内损伤,非手术切断。关于交叉韧带切断的说法查无实据,属于误传”。侯申锁不同意,就向自治区卫生厅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提出复议。1988年10月11日,该鉴定委员会维持原鉴定结果。此后,侯申锁多次向自治区卫生厅就1988年的医疗鉴定结果提出异议。2001年12月17日,自治区卫生厅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再次书面答复侯申锁“维持原鉴定结论”。
篇4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虽然没有对“道德”概念作严格的界定,但通读全文可以悟出,这个《纲要》是将公民道德视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品质、品性),进而从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等方面来具体论述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在《纲要》中,诸多道德规范是作为道德建设主要内容的外在形式、作为公民道德素质要求的概念表述而提出来的。这说明,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更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这也说明,只有将公民道德理解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即通过公民的行为活动(实践)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纲要》。
从“道德”一词的词源学意义上看,道德也是指人的一种品性。“道”本义为人行走的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本义与“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经》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四书集注·学而篇》)《辞海》说: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称为“德”。所以,“道德”就是将外在的客观规律转化为内在的人的素质而成的一种品性、品德、德性。
其次,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是道德界定纠正偏颇、还归正本的内在要求。
道德本是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这是从内容、实指的意义上对道德作的定位。这种内容和实指在用语言来表达时就获得了一定的形式和名称(如克己让人、损人利己等)。由于正道德的称谓反映和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因而便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也就成了一定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直接的、直观的标准。所以,“克己让人”这一类正道德的概念称谓,它的本义和内涵是指人的一种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它作为一种衍生形式才是社会规范——一种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这样一来,人们往往容易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道德概念如“克己让人”在本原意义上也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而漠视了它本来是指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马克思说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规范说”之道德释义所以发生基本定位上的偏颇,正是犯了旧唯物主义式的毛病,对道德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把它放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
如果承认和接受了“规范说”对道德的定位,那么,势必会导致“道德本体失缺症”,也即“道德评价对象失缺症”。因为,“在具体的道德评价中,行为善恶与否,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就是说,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是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呢?显然,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规范不能再作为评价对象。道德评价对象应该是道德——人的行为活动(实践)的一种品性。但是,在主张“规范说”的伦理学体系中,“道德是……规范”,也就是说,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规范”又成了道德评价对象了,又成了道德本身了——这是不合逻辑和自相矛盾的。由此可见,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不是一种规范,是纠正道德界定中的误解和偏颇,还归道德之本真面目的需要。
篇5
近几年来,兵团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拥有6座城市、4个建制镇、170多个团场小城镇,城镇人口达到153万人,城镇化建设呈现出整体快速推进之势。
2013年,兵团在城镇化、服务业暨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上提出,兵团各级要坚定不移、提升质量、突出民生、创新机制、提高素质,走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这为兵团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各师、团场在城镇建设过程中积极落实这一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城镇,通过培育产业激发城镇活力、支撑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切实提高城镇发展质量,走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真正给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了福祉。
如今,兵团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兵团从最初的外延式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内在品质正逐年提高。
点评
篇6
篇7
而事实上,根据教参,修改后的句子应是: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很明显,这是非常矛盾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参上的答案是错误的;二是now放在句首时,可以倒装或者不倒装。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先查阅了词典(牛津高级英汉双语词典第四版)。查询到如下三个例句:(1)Where are you living now?(2)Now I can get on with my work.(3)Now is the best time to visit the gardens.从查询的例句结果看,例1中now置于句末,充当时间状语,并不构成倒装。这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是例2和例3中,now都置于句首,例2不倒装而例3却倒装。那么这是否就可以说明now放在句首时既可以倒装,又可以不倒装?
然后笔者去查了很多有关语法的教学资料,得出的结论大抵上差不多,都是关于当充当时间状语的副词now,then位于句首时,句子要构成完全倒装。浙江省教育厅编写的《2009英语总复习导引》一书中是这么讲解的:当here,there,now,then等副词位于句首,且谓语动词为be,come,go,follow等时,要采用完全倒装。如“Now comes my turn.”这样一来,刚好解释了词典上例2例3两个句子的不同。但是,对于书本教参上的答案“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还是矛盾的。于是,笔者想借助语料库这个工具,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登录 http://natcorp.ox.ac.uk/英国国家语料库。该网址为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提供语料资源,嵌入关键字“Now comes the”,得到36例报告,如:
A18 148 But now comes the idiosyncratic twist.
CE4 488 Now comes the part that calls for real concentration and a steady hand―applying the glue or adhesive.
EW6 429 Now comes the second step,the act of measurement itself,the ascertaining where the electron is or how it is moving.
所得到的36例报告都是now置于句首所构成的倒装结构。
嵌入关键字“Now is the”,得到221例报告,如:
A0G 460 Now is the time to start taking cuttings of miniature roses.
B1R 502 Your prescription has worked and now is the time to repeat the same remedy.
CBC 9952 Now is the season to be very merry.
在列举的50例报告中,有37例报告都是关于now置于句首构成的倒装。
嵌入关键字“Now goes the”或“Now go the”检索报告没有这样的搭配。嵌入关键字“Now follow the”得到6例报告;嵌入关键字“Now follows the”,得到5例报告。可是这11例报告中,没有一例是关于倒装的。
根据这些检索报告,可以断定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时,确实可以构成倒装结构,不过是在谓语动词是come,be动词的情况下。虽然很多教学资料上都有提及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谓语动词是go,follow时也是需要倒装的,更多教学资料上表示只要now,then置于句首,句子就要完全倒装。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至少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未见到过now,then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是go,follow的倒装句的例句或者相关的练习题。
但是now置于句首时是必须用倒装结构吗?笔者再次使用语料库进行了解。
嵌入关键字“Now the_____is”,得到248例报告。例如:
ABF 1261 Now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enough members of the Knesset are keen enough on the peace talks to support a government led by Mr Peres.
AMS 1585 Now the figure is 350 ppm.
EBV 1411 Now the field is wide open.
由此可见,now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为be动词时,并不总是倒装结构。再回头观察关键字“Now is the”的37例倒装结构的报告中,有34例报告中的主语是the time;其他三例报告中的主语分别是the winter,the season,the opportunity。关键字“Now the_____ is”列举的50例报告中,没有一例的主语是the time。根据以上的呈现,大致可以推断出now置于句首,且谓语是be动词,主语是time等与时间有关的名词的时候,通常采用倒装结构。
另外,嵌入关键字“Now the____comes”,得到3例报告,如下:
ANT 269 Long years ago,we made a tryst with destiny,and now the time comes when we shall redeem our pledge,not wholly or in full measure,but very substantially.
FUT 322 Now the problem comes of course,well that's all very well but how do you define what is a reasonable time?
H83 1329 So that now the GCSE comes along,and lo!what do we have but composition,performance and listening over four terms,and continuous assessment,etc.
虽然只有三例报告,但足以说明now置于句首时,可以不倒装,那么也就说明教参上的答案“Now your chance to shine comes.”不存在错误。但是假设把这个答案给学生的话,那岂不是自己亲手打破自己所教给他们的“规则”了?学生拿到了这样一个答案,只会感到更加混淆。教师也不需要再引导学生学习“now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时,谓语动词是come,be动词的情况下,句子需要完全倒装”这样的“规则”。因为在学生看来,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同时,笔者发现,2009年福建的英语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For a moment nothing happened.Then all shouting together.
A. voices had come B. came voices
C. voices would come D. did voices come
篇8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在看来,人是世间的最高价值。尽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互为条件的,然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至高无上的目的,因而各类社会建设相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则是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的途径、条件和手段。对此,党的十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建设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人才建设而言尤为如此,在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可见,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不仅应以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为价值取向,而且应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具体而言,人才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人才的素质得以整体提升,人才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人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应成为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应充分体现“人才是主体”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人民群众又是由每个人构成的,人民群众作用是每个人作用合力的结果。其中,人才又是人群中的先进和精华部分,其作用更为突出。今天,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党的十报告又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首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中国革命及建设的经验总结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体是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思想。据此,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更应如此,既要把人才作为开发客体,更要把人才作为开发主体。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才在建设中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人才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在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作为主体参与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策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基本环节。另一方面,应尊重人才作为主体的需要性,并始终以这些需要为出发点把人才需要与社会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来制定人才建设的方针、政策、制度,以及人才开发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概言之,要以广大人才的需要,作为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基本依据,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应充分体现对人才的服务性。
三、应充分体现“人才是过程”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基本要求。世界万事万物均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即为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出现。作为人才来说,更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人才成长和发展,是由人才源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高级显人才领军人才的转化过程。人才创造又是一个由上升、发展、、持续、下降的过程。这就要求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不仅为人才某阶段成长和发展服务,而且要为人才终生发展服务,这种服务应是贯穿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力求达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从而促进人才的完整人格的实现。为此,应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终生学习服务体系和社会知识和技能创新体系。不仅如此,应把握各类人才创造的期――“人才创造最佳年龄区”,引导和组织人才参与社会创造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提升人才的创造力,高效地促进人才的发展。
四、应充分体现“人才作为尺度”的思想
篇9
初中数学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的是学生根据问题能够独立、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完全在于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学生能否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新理念和教学反思,我以教学各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来说明有效问题的设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情境引入问题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学生能够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和状态进入到每一节课的学习,主要是看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可以引发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认真观察和思考。
立方根一课的引入: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商场里都见过电热水器,像一般家庭常用的容积是50L。如果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等于底面直径的2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为多少?
此问题的设计具有挑战性,带着这样一个悬念去学习新课,学生会有目的性,会主动地探究新知。生动具体的情境问题的设计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二、问题引领,探索新知,尝试发现
1.“自学、交流”问题
自学指导就是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什么,能从自学中获取新知的同时还能从中获取新的问题。
对于“概念”教学,设计自学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学时找出概念的关键,比如“什么是科学记数法”,给出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可以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必须符合什么形式?(2)在这个形式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求和条件?这两个问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而不是问a,n是什么数。这样的问题设计,会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概念,以达到灵活运用。
2.“独立、互助”探究问题
几何中的定理课和代数中的性质、法则课等,利用学生自学的方法不合适,我采用的是与自学指导对应的探究形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互助解决。
3.以“问题串”的形式尝试探究新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活动,问题串的教学很有必要,教师出示的问题串就是学生的活动串。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从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中得到学习的乐趣。问题要精心设计,特别是对每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要做仔细的分析。
通过以上三种类型探索新知中问题设计的反思,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有所发展,必须要遵循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创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习题纠错、小组讨论、突破难点这样的机会。
三、“检测反馈”问题设计的实效性
波利亚主张“铸题成模,以模解题”,这些经验告诉我们,设计数学教学问题,要注重考虑把知识点串成线。
1.在学习平行线时有过这样一个类型题:“出现转折角,巧添平行线”
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B=32°,∠D=27°,求锐角∠E的度数,学生合作探究之后,发现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以通过转化思想将∠E与∠B、∠D建立联系。
接下来给出了三个具有转折角的图形,分别给出∠B和∠D的度数,求∠E的度数。
通过完成此问题,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用语言概括四种情况,不但可以触类旁通,还可以让学生总结同类试题的解法。
2.讲练结合:此题图形复杂,不容易区分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在做、究、导之后,出示了同样类型的问题,以达到教学目标
已知,BCE、AFE是直线,AB∥CD,∠1=∠2,∠3=∠4,求证:AD∥CE。
反馈训练是学生学会新知之后巩固与训练的过程。这一过程教师选题要精炼,类型不重复,可以在一个常见问题解决之后引发更多类似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否在新授课或习题课中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掌握,这很关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是教师“导”的关键,所以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完全在于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顶岗实习是把教学场地换到生产一线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实践学习机会,它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我系2010级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两个专业,五个班级共233名学生在实习期间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并进一步获得了感性认识,掌握了操作技能。但与此同时,在顶岗实习期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 顶岗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参与度不高
顶岗实习本是一次来之不易实践机会,但由于测量专业的限制,不可能将一个班几十名同学同一批次的都安排到同一个企业去参与实习,这就让很多学生有一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替学校打工的错误意识。在学生中很容易有一种从众的心理,如有少数几个参与实习的学生回来叫苦叫累,就会在未实习的学生当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学生对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去到企业,对于岗位的责任意识不强,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岗返回的。
1.2 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足。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后,由于工期紧,任务急,或是天气原因,往往会出现连续多日通宵工作,甚至完全是昼伏夜出的工作形式。这时学生往往就会认为工作太辛苦,无法忍受。同样是学习,还是待在学校上课舒服。这样就使得学生对顶岗实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不仅体现学生适应工作能力欠缺,也体现出学生吃苦耐劳能力有待加强。
1.3 学生沟通能力及紧急事情处理能力差。在企业当中,企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和企业员工有时没有区别对待。当学生遇到了一些方式简单粗暴的师傅的时候容易造成沟通上的问题。学生习惯了老师在学校的循循善诱,一时间无法接受师傅在言语上的一些批评,产生放弃实习回学校等一些消极情绪。不利于实习工作的进行,给学校及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1.4 未参与实习学生情绪懈怠。当一个班级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外实习,另一半在校内上课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和懈怠情绪。相对于在外实习看似自由无老师管来说,在校内要按时上课,晚自习,似乎要比出去受约束不少。所以会有一部分学生趁班上学生出去实习之机班上上课人员不齐之机浑水摸鱼,导致班级到课率下滑。
2 反思与对策
要想使顶岗实习能够顺利的进行,学校就必需从多个方面来考虑,积极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对顶岗实习的理念,积极解决实习期间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积极创造使学生尽快认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老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宣传。最终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丝毫不会降低自己的大学生身价,而是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从心底里愿意实习,渴望出去锻炼。
2.2 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师生互动、及时沟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班主任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手机短信、飞信、班级网页、贴吧、网络聊天室、班级QQ群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
2.3 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往往分布较为分散,无法做到统一管理,仅仅依靠辅导员无法保证班级管理的质量。因此,在实习期间要充分发挥班干部队伍的积极作用,推行实习责任制度,根据顶岗实习学生分布情况,选出实习小组长,做好实习部署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实习网络建设,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严格执行信息汇报机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及时管理和服务,形成班级凝聚力。
2.4 与实习单位的沟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学校延伸到单位。比如与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联系,或者定期到企业看望等形式,了解学生情况。建议在实习学生数量较多,地点较为固定的工地在适当时机能够派辅导员去看望,一来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二来,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一些思想问题,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当学生在实习单位遇到困难时,校方要努力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工作,正确处理问题,稳定学生情绪,保证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晓兰.论校企合作中的毕业生顶岗实习[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篇11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篇12
通过法医学对道路交通的事故进行鉴定,由于外力作用于腹部而导致的腹腔内脏器出现破裂中发生率较高的即为脾破裂[1]。按性质进行区分,脾破裂有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其中外伤性的脾破裂更为常见,而自发性的则比较少;按照临床进行区分,脾破裂有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而按照病理进行区分则有真性破裂、被膜下破裂和中央破裂3种;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延迟性和急性两种情况,其中急性较多见,而延迟性情况很少见[2]。本文研究的是发生于道路交通事故中,人体由于钝性的外力作用而出现的腹部闭合性的损伤,进而造成的延迟性的脾破裂。
2病例分析
道路的交通事故发生后车方一般会要求通过法医学来鉴定是否为交通事故造成。现报道2例事件。
例1,伤者张x,男,32岁,体健,农民。2005年12月8日7∶00左右,乘坐中巴车过程中出现了交通事故,全车内有数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张X也受伤,并被送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其左上腹有不适感,体查:BP、R、P、T均正常。X线检查没有发现出现肋骨处骨折。医院认为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张X感觉症状有所减轻,便回家静养。第2 d 21∶00左右,张X感到左上腹位置疼痛,并有头晕、呕吐,于是紧急送往医院。检查hb为6.7 g,RBC为220万/mm3,脸色苍白,呈现急性的痛苦病容,通过腹穿抽出血液不凝。于是诊断其为失血性的休克,其腹腔内脏器有出血。通过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内有大量的血液涌出,约3000 mL积血,脾脏由脾门至膈面有约5 cm×3 cm×3 cm的裂口、且脾脏的包膜下方存在乌黑色的血液凝块,将脾脏切除,其大小为13 cm×8 cm×3.5 cm,重为150 g。对脾组织镜检可见包膜缺损,实质内部多见灶性出血且伴有硬变,呈现为梗塞状,脾窦出现扩大。
例2,伤者高x,男,22岁,体健,工人。2007年6月15日10∶00左右,骑单车横穿马路时,同一小汽车相撞,其自行车的把手和左上腹出现撞擦,当时即出现腹部的胀痛感,送往医院进行检查,T、P、R、BP值均正常,检查hb 12 g、RBC为400万/mm3、WBC为11700/mm3。住院接受观察5 d,症状出现减轻,患者感觉好转。于是诊断其为腹壁挫伤并出院。伤后的第5 d晚间,患者回家时感到左上腹部有隐痛,然而没有重视,而继续做家务活。在第2 d 21∶00左右,张X感到腹部的疼痛出现加重,痛感强烈,紧急送往医院,进行剖腹探查,手术中发现腹腔有约3000 mL新鲜血液,脾脏的膈面包膜之下有血肿,脾实质和包膜间有4 cm长的裂口,并于裂口处发现陈旧性的血凝块以及新鲜的少量血流出。将脾脏切除,其大小12.5 cm×7.5 cm×3 cm,147 g重,在裂口处可见黑紫色的血凝块,通过镜检发现包膜缺损,脾窦增大,实质内部多见灶性的出血。
3讨论
3.1脾脏的解剖和物理特性 脾脏的位置处于人体的左上腹的季肋下部深处,处于膈肌的下方。其被第9至第11肋骨掩盖,是实质性的器官。它的大小正常情况下为12 cm×7 cm×4 cm,约150~200 g重。脾的实质呈现暗红色泽,而表面则呈灰紫色,脾脏的质地脆而软,所以外力较轻时即可导致脾破裂的发生,而外伤性的脾破裂的高发生率和脾脏的质地及解剖位置有关[3]。
3.2外伤性的延迟性脾破裂产生机理 上面提到脾脏是一个实质性的脏器,且质地脆软,然而脾脏的表面被一层被膜所包裹。相对来说,被膜相较于脾实质更加坚韧。当脾的实质出现破裂,被膜可能并没有破裂,此外脾脏中脾门除外,全都被大网膜覆盖。在左上腹部受到钝性暴力作用导致的闭合性的脾破裂当中,85%的情况是真性的破裂,伴有急性的大出血,有明显症状,然而还有15%的闭合性的破裂不会伴随大出血症状,所以临床上看不到明显症状,只是左上腹部位有不适或胀痛感,可能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显现[4]。
3.3法医学鉴定外伤性的延迟性脾破裂的注意内容 ①确定被鉴定人有无外伤史:自发性的脾破裂为脾脏疾病导致,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也不涉及到法律相关问题;而外伤性的延迟性脾破裂都存在明显的外伤史,在调查时需对伤者和另一方事故当事人进行详细询问;此外还要对旁证人、在场人的相关证言和材料进行调查,从而对医院诊断和案情相符度进行考证。②详细审查病历:最好由鉴定人亲自查阅其病历,包括患者出院诊断、手术记录、化验报告、外科情况、现病史、体格检查、入院时间、住址、单位、年龄、性别等。③排除脾脏疾病:
切除的脾脏需观察大小、重量和颜色,检测其重量是否处于正常的范围。自发性的脾破裂可能由于病变而出现肿大,导致大小和重量均超过正常的范围。之后再进行病理切片的检查和诊断,与既往史和血常规化验相结合,排除脾脏的其它病症。
参考文献:
[1]梁宇光,张国峰,贺书涛,等.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学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1:040.
篇13
摘 要:通过研究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在建设的南京地铁1号线、正在设计的南京地铁2号线车辆设备,对南京轨道交通线网大、架、定修布局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车辆段;停车场;大、架、定修布局
1 概述
1.1 线网规划概述
南京市现规划的轨道交通有7条线,正在建设的南京地铁1号线规划长度30.6km。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6.9km,计划2005年通车试运行。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1.63km。计划2009年建成通车。分阶段建设的车辆基地的建设规划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