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tpr教学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tpr教学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tpr教学法论文

篇1

tpr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听力理解领先;②学生需要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③允许学生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参与活动;④教师的教学应该强调意义而不是形式。

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即通过传授英语的语法结构,培养初学者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如,“Thereisabookonthetable”“,Itisnotadog”,传统法讲解“Therebe”句型、动词单复数、冠词的用法、介宾结构“、It”句型及否定结构。简单的两个句子,涉及到了这么多基本的语法知识,即使弄懂了,但学生一开口,还是单复数不分,肯定与否定混淆,甚至于大学的学生会话中还犯“heshe”不分的毛玻同时,类似的“标准语法”句型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接触到。因此传统的语法教学教的不是生动的口头语言,而是书面语,即“死的语言”,幼儿极难掌握。

TPR幼儿英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幼儿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如果幼儿发音不准,老师就要自然状态下不停重复,直到发准为止,幼儿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老师语言的涵义反应。幼儿对老师发出信息的反馈越正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理解越准确。心理学家证实,强迫幼儿重复老师的话会引起幼儿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限制幼儿语言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威望,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激发起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二、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性,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篇2

儿童的言语发展是儿童从言语获得到基本完善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既是连继的,又可划分为阶段,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1)3岁前是言语获得时期,既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获得的时期。(2)3—6岁为完整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儿童的口头言语不断复杂化,初步掌握言语交际能力的时期。(3)7—18岁言语提高和完善的时期,即儿童的言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提高,发生质的变化,逐步达到完善的时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语法结构形式的掌握也不断提高,语法结构意识逐渐形成。根据这一现象,美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James Asher)提出了“完全生理反应”理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理论):即儿童时期掌握一门语言,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随着听说产生的。当听说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儿童就能自然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Asher主编的教材中有22个示例(exhibits),以下几个例子简单列举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模式:

Exhibit 1

1)Touch the table.

2)Write your name.

3)Turn on the light.

4)Pick up the pink flower.

5)Point to the floor.

6)Draw a circle on the chalkboard.

二、视听说教学

视听法(Audio Video Method)又称情景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19世纪下半叶,对外语教学界影响至深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视听法的教程包括教室教学和实验室作业,没有家庭作业。教学按以下方式进行:连续三次放映对话片并伴放声音注释。第一次介绍主题;第二次讲解;第三次复习;第四次放映对话片而不伴放声音注释,由学生进行讲解。此后即进行简短的对话操练,以应用本课的词汇和语法材料。教学的最后阶段是语音练习。内容是对口头言语的体裁、节奏、句型进行操练。操练中要求从含义单位中领会言语的语音,即不脱离语流操练语音。《走遍美国》是典型的听说法教材。

三、TPR教学法与视听说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法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一些少儿英语教师在使用某些教学法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机械化的运用教学法。少儿英语教育不同于成人英语教育,应注意少儿习得第二语言的特点,根据少儿的特点来有效的使用适当的教学法。

2.过度强调“玩儿中学”。很多少儿英语教师坚持着一个想法,那就是,少儿英语课堂一定要活跃,气氛一定要热烈,这些导致少儿英语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学到的,记住的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

3.TPR教学法和视听说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证明,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TPR与视听说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上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TPR教学法适用于少儿英语教育。它不仅激发了少儿的兴趣,还可以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锻炼,快速的反应训练变得更加聪明、活跃。在教学中学生们与老师建立起的亲密互信的关系也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里面掌握知识。一些内向的害羞的学生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活泼活跃起来。但是TPR教学法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要适当,不要超过一定的“度”,并且行之有效。少儿英语教师必须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将TPR教学法有效的穿插其中。TPR教学法与视听说教学法相比,在词汇上,TPR教学法的效果更为明显直接;相反,视听说教学法在刺激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上更加有效果,也就是说,视听说教学法更适用于句子,日常对话等的教授。TPR教学法要求词与动作的对应,大部分的家长很难使用这一方法来辅导孩子复习学习。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虽然其以情景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语言材料,但由于情景的设计常常是虚构的,因而情境中的话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要想将“视”与“听”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无论是听力还是口语,提高的效果都是缓慢的。教师一定要耐心的给予学生时间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要急于求成。

四.结论

TPR教学法与视听说教学法各有优缺点。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优秀的教师,以及教师们对教学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上是分不开的。各种教学法的选择,灵活的应用,是少儿英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James Asher.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echnique of learning.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VOL

[2]Asher,J.(1981)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Theory&PracticeNew York,Academy of Science.

[3]James Asher.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the Complete Teacher's Uuidebook)1977一1982.

[4]Diane I,arsen-Freeman·Michael H b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

[6]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3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18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H.G.Ollendoff)。古老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都属于同一类方法。

语法翻译法在1840—1940年代间大行其道,之后便被许多学者群起围攻。看来,当标的语只被用来执行其阅读功能时,语法翻译法确实有其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学习者对标的语的需求不仅限于阅读,而期待达到听无障、说无碍的境界时,语法翻译法这套祖传秘方就必然被打入冷宫,被时代潮流淘汰了。

反思国内的英语教学,大多还是采取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一些大学的必修英文课继续沿用这样不敷时代所需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法——讲台上传来英语教授句型、词类变化和翻译的讲解声,台下则一片死寂,然后为提高听说能力的学生又再去社会上的语言学校上课练习会话。究其原因,则为应试英语。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19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教师采取渐进式的问答法来引导学生开口说话。此外,教学的初期不依赖课本进度,而依照教师自己设计的教案来搭配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则必须专心地“停、看、听”,善用老师所示范的标的语以及其他相关背景信息,然后学习用标的语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是标的语唯一的示范者,所以教学时一律不用学生的母语讲解,而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运用身体语言和辅助教具来传授语言知识,使学生能用极初级程度的标的语来了解新的标的物,并学会用口语来表达。直接法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至20世纪20年代逐渐没落。基本上来说,它在规模较小的语言学校推行得非常成功,因为当老师用标的语直接进行教学时,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反映与需要。

直接法比起古典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史上的一大进步,成为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现代改革派的发端,但它是完全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难免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两种有一定区别的语言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文学的修养不够注意,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Richards和Rogers(1986,2001)指出: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参战后需大量派军前往海外,为搜集情报,美军乃请驻地当地人提供重要情境所需的语言词汇与句型,请考古学者提供驻地的文化习俗,请语言学者协助设计编排教学对话及督导学习,指派学习动机强烈的人员,接受密集训练。此为军中教学法(theArmy Method),成效斐然。当时参与的语言学者,大多是结构语言学派的重要人物,主张语言结构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主张语言学习是习惯的形成,应不断地作句型练习;当时也盛行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提倡学习需经由过度练习,将刺激与反应紧密连结,形成正确习惯。听说法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之后便开始衰退,因为教师发现学生在经过无数枯燥严肃的机械式练习后,并不能有效胜任课堂外实际的口语沟通。更重要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家Noam Chomsky提出了足以驳斥结构学派和行为心理学派的学习观点:转换语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和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此外,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习并不只是经由背诵、模仿而僵化养成的语言习惯。相反的,人类并不像是学说话的鹦鹉,而是经由生活经验和语言能力所学习得来。这两个理念严重地削弱了听说法的魅力,从此以后语言教学的领域陷入了百家理论争鸣的世界。

听说法又叫结构法或句型法,《英语900句》是听说法的典型教材。听说法把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使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科学的依据。这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加速外语教学的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和进步。但听说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

针对听说法脱离语境,孤立地练习句型,影响培养学生有效使用语言能力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产生了情境法。它吸取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许多优点。充分利用幻灯机、录音机、投影机、电影和录像等视听教具,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在教学中只允许使用目的语。因此,这种教学法又叫作情景法。它的典型教材是《新概念英语》。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语言材料要好得多。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学生自然和牢固地掌握外语。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有利于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五、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认知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在学习声音时,同时学习文字,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它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地矫正错误。它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认知法是以认识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但认知法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外语教学法体系还是不够完善的,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充实。在提倡认知法时要切忌重犯语法翻译法的老毛病。

六、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

全身反应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创始人是心理学教授阿舍尔(James T.Ash-er)。这种教学法是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方法,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全身反应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授新课时先让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根据指令做动作,全班学生反复听教师的指令,看该学生动作。等大多数学生理解了指令的意义后,教师可自己或请成绩好的学生发出相同的指令,并要求全班按指令做动作。由于指令可以滋生出无数的句子,学生就会在行动中边实践边学到很多词汇与句型。

教师是TPR的主导者,提供学生练习、讲话的机会,并像父母般容忍年幼孩子所犯之语句错误。TPR因为将“语言”化为“具体行动”,降低学习的压力,所以也受到一些人热烈的欢迎。不过,TPR的目的只在于培养初级的会话能力,所以必须再搭配其他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应付日常的需要。由于它可以使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的行动,降低了学习的紧张气氛,所以若能多运用于成人语言教学,并把“发号施令”的“特权”多多下放到学生身上,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游戏,一定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七、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表达意念和情态,人们由于职业不同,对语言的要求和需要也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不同。交际教学法主张外语教学不要像语法翻译那样,以语法为纲,也不要像视听法那样以结构为纲,而以语言的表意功能为纲,针对学生今后使用外语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接触、模仿范例练习和自由表达思想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

交际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但也存在缺乏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范围及教学顺序的科学依据,语言形态和结构难以和功能项目协调一致的缺点。但不管怎么说,交际法是现代国外最流行的英语教学法之一,虽然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学者已得出共识: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Communication is the startingpoint and final aim of English teaching)。《跟我学》(FollowMe)是典型的交际法教材。

八、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他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任务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九、结语

外语教学法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回顾一下外语教学法的历史,我们就会更加清楚,随着社会的需要,科学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外语教学法一旦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的多种需要,新的教学法就会产生,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外语教学法学派也会起促进作用。外语教学法各流派的产生,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它同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有产生和生存的原因,各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创造性就在于能合理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环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观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信念和原则,并不断实践、检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白 光·中学英语教学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篇4

新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不了解,我开设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专题。新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特别是儿童学习外语独特的本性知之甚少,我特意开设了“儿童学习外语的特点分析与运用”专题,下设“英语歌曲歌谣教学法”“TPR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英语故事教学法”等专题,具体介绍各种教学技能的使用方法。

新教师不熟悉现有教材,缺乏教学经验,课堂管理能力弱,为此我设置了“如何有效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英语教学常规与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小学英语微格案例教学分析”等课程。讲授教材教法及教师素养课程的老师均来自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经验丰富,内容鲜活、充实,紧贴新教师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中注重互动与参与、分享与交流,解决学员的实际困难,针对性、实用性都很强。

精心选择培训形式

我们组织了新教师观摩名师课堂,并精心挑选特色教学学校,每期组织两次观摩研讨课。东区小学的英语游戏课堂、第一城小学的写作课堂、市实验小学的英语单词教学课堂及写作教学课堂、杨仙逸小学的阅读教学课堂、石岐中心小学的对话教学课堂,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06、2007年,通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和“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观摩示范专题的学习,多位学员在各镇、区阅读、写作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多项奖励,大大增强了新教师的信心。

我们以榜样的力量鼓舞新教师的斗志,邀请市实验小学的陈玉河老师讲述“一个新教师的成长故事”。陈老师2004年毕业,当年就荣获市小学英语说课比赛一等奖,2005年获得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评2005年度中山市优秀教师,她的全国跨越式发展试验课题论文、专题单元包、综合课例等获全国一、二等奖,受邀到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作经验介绍。她精彩的发言,让新教师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她积极的工作精神,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无异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她快速的成长经历也激发了新教师昂扬的斗志,成为他们勇于面对挑战的动力之源。

在培训中,我还有意识地给个别新教师压任务,促其更快成长。连续三年,安排一至两位新教师上展示课。这些课就像一面面镜子,学员从伙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进而取长补短,实现理解、认知、探索和创造,又能够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因此都乐于开放自己的课堂,希望借此磨练自己、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注重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5

一、创设良好的幼儿英语教学语境的重要性

(一)创设良好的幼儿英语教学语境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语言的学习离开环境是会影响学习效果的。汉语作为母语所以能够被人掌握,是因为有语境,而英语同母语相比,幼儿时期不易被强化,与缺少英语的语境有直接关系。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幼儿英语教学应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游戏活动及一日活动的随机教育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学得最基本、最简单的和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词汇、句型和用语。应强调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强调在“使用中习得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那么,良好语境的创设对幼儿英语教学的习得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英语教学的掌握必须注重语境的创设。给幼儿创设一个接近自然的第二语境,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习得英语。

(二)创设良好的英语语境有利于幼儿学习兴趣与知识的获得

好奇是幼儿的天赋,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皮亚杰指出:儿童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实物、直观教具等教学手段,尽量创设情景和语境,让幼儿进行丰富有趣的对话活动。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印象深刻,有助于记忆,且适合于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能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好奇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创设英语学习环境,不仅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使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一样,经常得到巩固和复习。

二、创设良好的幼儿英语教学语境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

指英语语境的创设应当与所计划的教学目标一致,其语境创设要为教学总体目标这一中心服务,切忌表面化。

(二)功能性

指英语语境的创设应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学进程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使其担当起一定的功能,从而对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综合性和兼顾性

指英语语境的创设要综合幼儿各科课程的教学特点、内容并兼顾到幼儿在园的方方面面,使其英语教学渗透到幼儿各科课程及在园日常生活中,让英语教学真正做到“生活化”。

三、创设幼儿良好的英语语境的方法和手段

(一)自然轻松的语言学习、交流环境的创设

1.英语课堂环境

在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后再说、说后表演”的方法,把教学内容溶入到情境创设、游戏方法中,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孩子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创设的情境及游戏活动中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大胆地表达与展示,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自如地学习使用英语。

2.日常生活环境

为让幼儿拥有一个丰富的语言交流环境,把英语日常口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英语。同时,还常给孩子看英语动画片,听英语故事,念英文儿歌,通过声、光、图等材料给幼儿营造浓厚的英语语言氛围,让幼儿养成良好听、说英语的习惯。

(二)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

父母同样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父母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态度及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取得进展的敏感性,直接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非常注重家庭英语语境的创设。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互相交流、沟通,让家长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及经济能力在家尽量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注重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在生活中尽量用简单的英语与孩子对话;给孩子播放英语声像资料;坚持与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家给孩子一个安静活动、操作的空间;与教师一起提高并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搞好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能促进幼儿学习英语。所以,日常的家庭生活对幼儿进行语言熏陶尤其重要。开展丰富有效的家园互动活动,提高家长素质,让家长了解最新幼儿英语教学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家园合作共育水平。采用的主要形式有:

1.家长会

我们根据计划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幼儿英语教学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让家长在家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语境。同时也邀请专家给家长做讲座,指导教师、家长的工作,让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2.爱心家访

家访也是家园沟通、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英语语境,在家访中教师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英语学习情况,通过与家长交流、沟通、探讨,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根据孩子的特点、爱好,因材施教,提高良好英语语境创设的有效性。

3.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幼儿园全面提高家长素质家园互动形式之一,把“幼儿在园英语100句”“教师在园英语100句”“家长在家英语100句”作为培训内容组织家长共同学习,全面提高家长英语水平,促进家长、孩子学习英语,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语言氛围。

(三)全英文教学法的运用

给学生足够的英语输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尽可能多说英语(包括孩子们当时没有学习的,暂时听不懂的英语),大容量给孩子们输入,让孩子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久而久之,他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习得了英语。如果我们把孩子比作是充电器,那么他们输出的多少,就在于老师给他们充入了多少,而且教师的输入量要远远大于孩子的输出。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信息差,才能迫使孩子思考揣摩,内化成自己掌握的能自然运用的语言。

(四)采用有利于习得的有效教学方法游戏法

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激发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游戏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还可以培养幼儿对活动的情感态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在游戏中间设立语言训练项目。游戏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新单词词义,可以帮助幼儿练习新单词读音,可以训练幼儿对单词和句型的理解等等。任何游戏的设计必须要有目的性、合理性和知识性。

1.情境法

语言的表达和交际离不开一定的情景,只有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才能准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幼儿英语教学学习缺乏一定的语境,教师要善于创设接近真实的情景。教师进行情景创设的方法有: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环境中:例如,教师在教孩子识别树、花时,可以将幼儿带到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教孩子如何购物时,可以将孩子带到学校旁边的小商店,教孩子学习户外运动时,可以把孩子带到运动场等等;可以通过摆放教具,布置场景,创设情景,例如教师在教孩子看医生的时候,可以通过摆放听诊器、医药箱、药品等物品以增加环境的真实性,帮助孩子自然感受语言的产生和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模型、幻灯、录像等直观手段,帮助孩子理解语言目标,增加幼儿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使英语教育活动的情景更生动真实,丰富多彩。

2.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听力,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语言技能。全身反应法能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借助全身感官,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这种教学方法将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全面能力,能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让英语学习真正成为间接学习,使教学贴近孩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他们在说、唱、玩、动中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英语。

总之,环境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英语语境,才能激发、培养、巩固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促进幼儿英语教学口语能力的发展,为幼儿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士嫒.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47-53

[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6):19-21

[3]武进之,朱曼殊.影响幼儿英语教学获得的几个因素[M].儿童语言发展研究[C].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90(3):67-72

[4]戴曼纯,肖云南.语境的类型与作用[J].湖南大学学报.1999(2):45-50

[5]李淑玉.课堂教学的多样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1):34-40

[6]吕海滨.充分运用教育媒体促进幼儿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49(3):60-61

[7]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109

[8]王志明,林健.幼儿园教育活动与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2):76

[9]许婷婷.将英语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1999(7):112-114

[10]钱文.幼儿早期教养方案[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11):67-89

篇6

我们英语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英语课堂教学观,让英语课堂充满交际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英语教学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在课堂教学方面开始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仍未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大框架,在观念上仍以完成认识任务目标,有的老师忽视英语课堂中完整的人的教育。使英语课堂教学显得机械化、程式化。因此我们应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英语课堂教学观——让英语课堂充满交际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 

一、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础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有助于学生保持兴趣,增强自信。课堂上,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后进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另外,当学生在课堂上因紧张拘谨,无所适从时,老师要给予微笑鼓励,让他们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鼓励、督促学生对每个单元的单词、歌谣、会话等进自评,小组互评,加强互助,然后自主到教口舌处进行考砰、争星,及时郑重地表扬通过考评的学生,特别注意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以一次次的表扬和激励性的话语来刺激落后的学生行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必趣,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小型的比赛,提供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或说,或唱,或读,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多种情景是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活动,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正处在直接兴趣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如图片、实物、录音、动作、表演等多种媒体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开发智力、培养语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最佳状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运用面容、手势、姿态等非语言表情来表达教学内容。教数字1——10,可伸出右手边说数字,边用手势表示,如“two”,伸出2个手指,“six”伸出小指和大拇指,“ten”用右手握拳表示,也可进行排队报数、听数字排电话号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动物单词时,可模仿动物的叫声进行教学,如dog --wang wang,也可根据动物的特点用形态表示,如教monkey时,摆个孙悟空的动作,眼珠上下转动,四处张望,右手抓耳挠腮,这样就可活灵活现地展现动物的神态,学生们可以边做动作边说英语。还有许多动词可以用动作直接引出,如:stand,sit,draw,dance,run,jump,swim,open,shut等,像“run”的教学,我边做奔跑动作边说:“look! i can run.now i’m running.”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物质保障 

学生所处的是汉语世界。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那么如何在汉语的世界里去掌握英语知识呢?办法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大量地使用投影,挂图、图片这些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教学媒体,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是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记忆思维特点的。在教学每一单元的对话时播放有关对话的动画,这样就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自觉感知对话和运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电教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视觉,听觉。艳丽生动的画面,刺激了学生的感观,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把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课堂气氛也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总之,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应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具有生命力。 

 

参考资料 

篇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中国的外语教学界积极引进西方的外语教学原则和方法,许多有志之士,大胆使用或尝试了外语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外语教学又有着非常特殊的教学环境、对象和目标,因而需要我们探索出适合外语教学的规律、原则与方法。研究外语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其意义就在于可以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以利于培养出大批的外语、涉外工作者和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

一、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中国的外语教师从不同的方面观察问题,对外语教学做了深入探索之后,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和论述,也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世界上大约有四十几种外语教学方法。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的听说法(也叫口语法)影响最大,直到现在还很流行。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产生出自觉对比法,法国产生了视听法(也叫情景法),美国产生了认识法,英国产生了交际法(也叫功能法,交流法或意念法)。交际法曾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使用过,也有较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国内提出了结构―情景―交际教学法。法国南锡研究中心酝酿出一种只注重听、读的异语交流教学法。在美国又兴起一种全部动作反应法(TPR,即 Total Physical Response),适合于幼儿、少儿学习英语。钟兆隆同志创造了“逆向英语学习法”,李阳推出“疯狂英语学习法”,国内还进行过一些“阅读学习法”(English through reading)。还有人反对“疯狂英语学习法”,说不必疯狂也能学会英语。几年前在电视上就播过两种新的学习英语方法。沉默法就是又一种学习外语的方法。

刘润清、戴曼纯认为,现在国内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六种:(1)交际法;(2)语法翻译法;(3)听说法;(4)视听法;(5)综合法;(6)其他方法。

赵爱国、姜雅明把外语教学模式归纳为八种:(1)语法翻译法;(2)直接法;(3)听说法;(4)视听法;(5)自觉对比法;(6)自觉实践法;(7)综合法;(8)交际法模式。

束定芳、庄智象把外语教学的方法归纳为八种:(1)口语法和情景教学法;(2)听说法;(3)交际法;(4)全身反应法;(5)沉默法;(6)社团学习法;(7)自然法;(8)暗示法。

目前在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中最常用的外语教学方法是:(1)听说法;(2)视听法;(3)交际法;(4)多媒体教学法;(5)综合法。

不论你采用何种方法,我们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转变外语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一言堂”,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学生是授课的对象,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才会好。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电话教学。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行人机对话,等于不止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课,另一方面可以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勇于开口说外语。

3.最初阶段,不要过多纠正学生错误。学生说外语,其实是,任何人说外语,只有说得多的人,出现的错误多,说得少的人出现的错误少,不说外语、不开口讲话的人才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不应当以出现错误多的就认为是学习不好,不能在此画等号。

4.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鼓励教师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切不可呆板。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灵活变通方式进行教育。河南科技大学打算在2006级新生中再次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即使不进行英语分级教学,本科生、专科生都有差异。即使全都是本科生,也存在有艺术类学生、农学类学生、建工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总体上要差一些,若“一视同仁”,僵化某一种教学形式,效果就不好了。

5.要有爱心,爱学生之心。加强责任心,加强辅导。对于所教的学生,不能只喜欢学习好的尖子生,而不喜欢学习差的学生。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爱心,并需要经常加以指导。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尽力帮助他们。在有能力有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差生“开小灶”,使他们“吃得好”。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遵循这些教学原则,灵活多样地采用上述的外语教学方法,我们的外语教学肯定能够在上一个新台阶。

二、外语教学原则的研究

从本体论层次上来看,即对语言本质特性的认识上来说,我们可以肯定语言有如下四个本质特征: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才真正学会使用语言。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由两个方面组成:形式和意义。整个语言系统实际上是个符号关系的系统。

3.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人类思维依赖语言这个工具,而语言又是思维过程和结果的体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必然要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而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作用于思维方式和习惯。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代码,因此说,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

4.语言具有特殊的生理基础。动物不可能学会人类语言,小孩过了一定年龄就不可能顺利地学会语言等种种现象表明人类大脑中有一套特殊的语言习得和处理机制。

从实践论层次上,即教学本质特上来看,束定芳、庄智象认为外语教学有以下五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循:

1.系统原则:根据语言是个符号系统的原理,在外语教学中应突出语法教学的重要作用。语言的系统性在于语言符号间关系的密切联系。外语学习者中介语研究表明,学习者所掌握的外语知识形成一种连续体(continuum),从初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新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再加上适当的交际实践,必然促进这一连续体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语法教学中,语言符号间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可作为编制学习者语法知识网络的经纬线。

2.交际原则: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时刻牢记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外语进行交际,而掌握外语这一交际工具的最终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交际实践。形式为意义服务,工具为目的服务。外语交际能力包括准确接受信息和发出信息的能力。接受信息包括说和写。所以,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意味着全面学习者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有两个方面组成: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语言知识的积累可以提高交际能力,交际的实践可以巩固学到的语言知识,这样又可以反过来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为最终学会外语交际服务的,所以应十分注意语言知识教学和交际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

3.认知原则:在外语教学中强调认知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意识地对比母语与外语之间的特点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新的语言系统的理解;二是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的作用。

4.文化原则: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对外语词义的准确理解,需要对外族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是通过对该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而是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二是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的了解。在外语教学材料的选择中,应特别注意遵循文化原则,选择富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使学习者对外族文化变得越来越熟悉。

5.情感原则:情感原则包括对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和态度加以引导,以及对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其他情感因素,如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或控制。一般来说,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可分为综合型和工具型两种。持综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目的语,融通该目的语文化,得到该语言社团成员的认同;而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是为了达到某一短期目的,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职位等。研究证明,持前一类动机的学习者成功的比率较高,坚持学习的动力也大。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外语教学实践中还应研究其他不同性质的教学原则,如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等。

赵爱国、姜雅明则认为,外语教学是在教者(教师)与学者(学生)两个主体或双方的共同合作下进行的,因此,应当遵循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1.交际原则(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й принцип):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所学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首先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信息工具来教授和学习。

2.系统原则(систематический принцип):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外语教学应始终突出语言结构系统教学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建构起一套新的语言规则系统。

3.文化原则(культурный принцип):外语教学要结合符号知识的传授和学习,适时移入所学语言国的文化知识,以使学生在学得和习得语言的同时而学得和习得文化,真正形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4.综合原则(синтетический принцип):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其教学科目不宜分得过细,课程设置不宜过窄,应采取综合的方法,将广泛的语言教学内容、多样的言语形式及技能培养等进行有机的整合性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认知原则(когнитивный принцип):外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母语知识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及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以加深对所学语言及文化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等的作用。

6.实践原则(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принцип):实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及特点之一,也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外语教学必须贯彻实践原则,以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经过七年一线英语教学实践,根据我的经验总结出了英语教学的六大原则:

1.实用性原则:外语教学也像其他门类的教学一样,应该熟悉授课对象,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以便使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

2.趣味性原则:所谓趣味性原则就是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如果教材或文章不能使学生们产生兴趣,肯定效果不会好。如何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外语教师的教学艺术,外语教师必须要重视并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这一原则最为明显,即,由容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学。束定芳、庄智象也认为,外语教学还须坚持循序渐进性原则。

4.对比性原则:学习外语的学生,时时处处总想在与母语对比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接受外来语言的。但在实行这一原则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避免负迁移,尽可能地努力争取正迁移。

5.重复性原则:所谓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口,这几种说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了不同的语言来说明重复的重要性的,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只有不怕重复,才能学得更好。

6.博杂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知识面一定要广,各类体裁的文章都要看,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学到。

我们在教研室教学研讨中有人就提出了外语教学至少应实行三原则:

1.兴趣性原则:学生如果对外语学习根本无兴趣,那就很难学好外语。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多下功夫,多想办法。

2.实践性原则:(三个75%)包括教学实践活动的广度、密度、深度。从量上来看,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的比例不应大于1∶3;广度,就是指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面要广,量要多,特别不能冷落学习困难的学生。密度,就是教师保证操练的频率较高、节奏较快,避免松散、拖拉。深度,即指学生的活动质量,高质量的学生活动应具有递进性,并且形式多样,内容有趣,以利于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

3.高频密度的原则:贯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原则,是课堂管理成败的关键。多信息,要求有足够的信息刺激量;高密度,要求学生积极地互相交谈,增加语言实践和信息交流;快节奏,要求思维主动,积极地快速反应。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当然,还有许多学者、专家和外语同行对于外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提出了许多类似的或不用的看法,我们不能轻易地就否定人家。事实上,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我们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原则去指导他们,方才有效。正如一则广告词说的:这里总有一款适合你的,你会满意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78.

[2]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8-40.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2-226.

[4]Richards,J.C.,& Platt,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Linguistic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

[5]Mills,D.Web-Based Technology as a Resource for Form-Focused Language Learning [J].TE SOL Quanterly,2000.

[6]Hickey,Leo.2001.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7]戴炜栋.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出版社,2007:2.

[8]杨雄琨.对中国高校教育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改革性思考[J].南京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9]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10]王枫林.综合编排教学法的原则与方法[EB/OL].网络杂志Magazine《综合语言知识》教育论文,2005-11-25.

[11]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出版社,1999.

Researches into Teaching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Foreign Languages

CHEN Ru

篇8

1.方案目标

2.方案假定

3.方案基本原理

4.方案实施

5.方案评价

图表1对易错的两个问题的了解情况

问题确认:

在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英语教学多年,我发现所教的五年制大专学生全部毕业于初中,英语水平相当差,他们经常犯一些典型的错误,我把这些错误找出来进行归类整理,找出了两个典型的问题,希望应用所学的英语教学法帮助学生们改正。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中常常出现下列问题:“HewatchTV.”or“Idrinkswater.”or“Iamverylikeyou.”or“Iamgotoschool.”etc.刚开始我多次指出错误所在及理由,学生们当时听明白了,过不了多久仍然重蹈覆辙。慢慢我意识到,这些模糊混乱的记忆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强化才能改善。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些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与同事们讨论后并达成一致后,我便写出了方案实施计划。

1.方案目标

减少学生经常犯的两个典型的错误。一是在做一般现在是的句子时,把系动词和行为动词放在一个句子中;二是在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中,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时,忘记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加“s”。

2.方案假定

只要课上和课后设置一些系统合理的活动和练习,学生们可以集中精力处理这两种错误,并在今后的应用中以正确的形式自由表达。

3.方案基本原理

1)同伴监督的作用

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时,同伴监督无疑是最好的一条出路。教师检查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既浪费时间,又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但我们让学生加入到评审监督行列,(教师此时要给出清晰明确的指令,否则课堂容易陷入混乱)比如,互相交换作业并且写出评语甚至打分(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定要把评分标准量化、细化)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转变角色成为了教师,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教师所设置的学习过程中来。再有,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到他们可以互相学习,这就大大地帮助他们从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到小组学习模式,最后,同伴监督帮教师更清晰的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教师对错误的处理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既费时间效果也不好,这样在一些不重要的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改,或以一位学生的作业为范本进行全班修改。但总体而言,这种单纯的改错课枯燥没有吸引力,然而如果以表演一个节目,唱一首歌,背诵一首诗,讲笑话这些形式为载体来进行改错实践,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们的认识。

3)完全肢体反应教学法

即所谓的TPR(TotalPhysicalResponse)是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JamesAsher在1966年所提出的。它的精髓即为:用英语口头发号施令、给出指示,并辅以肢体动作示范帮助了解指令的意义,等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时,再以肢体动作做出正确的响应,不但减轻开口的压力,更累积足够的信心。Asher深信大量听力信息的接收与肢体动作反应的结合,能使学习的印象更深刻持久。“全身反应教学法”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故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无须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全身反应教学法”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学会英语,习得英语。Asher强调,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最佳接触语言的机会。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肢体语言,使语言声音和意义相接,从而增加学生记忆,它是视觉、听觉和感观的三者统一。上课时,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若教师笑容满面,说话抑扬顿挫,并辅之以相应的肢体语言,那么学生会觉得听教师上课很轻松,舒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被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也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4)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自然真实的,学生们应该知道如何在真实生活语境使用该语言,在教材中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他们理解文章的语境。一旦这种真实的生活被引入课堂,学生们就会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与将来的生活是多么的紧密相连。畅通英语系列教材就很好地截取真实生活场景的片断,并将他们编排成听说读写的素材,使英语学习者身临其境。比起编排真实的学习内容,我更喜欢将学习任务设置得更具真实性。比如:有一节课围绕天气预报展开,英语初学者第一步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气温temperature,描写天气情况的形容词rainy,fineorcloudy上。于是我安排第二步学习任务为,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打电话给朋友商量去那玩。通过第二步学习任务,学生们锻炼了更多的交际技能,而这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4.方案实施

我用了四周的时间进行实践研究。每一周我都设计了教案来强化学生们对这两个典型错误的认识并巩固他们的所学。

第一周:

活动一:口语课,时间消耗:1课时,班容量:40人。

目的:练习一般现在时主语为单数第三人称时,谓语动词后加“s”

指令:学生们四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过程:教师在班上演示“IspeakEnglishwell.YouspeakEnglishwell.HespeaksEnglishwell.ShespeaksEnglishwell.WespeakEnglishwell.YouspeakEnglishwell.TheyspeakEnglishwell.”学生跟着教师朗诵着7个句子直到每一个人都能流畅地表达为止。然后,将班级成员分为四人一组,共十组。让其中一组当堂演示,小组里每位成员都把这七个句子背诵一遍,看谁背得快,背得不出错;第二步,当每一个人说出一个句子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在说“IspeakEnglishwell”是用手指向自己,在说“HespeaksEnglishwell”是用手指向组里另一个男生,以此类推。当然肯定会有人犯错,按照思维惯性,说出“HespeakEnglishwell.”这时候小组成员就会提醒他帮他改正错误。当时各小组轮流在课堂上演示完成后,评选出最佳表现组,课堂气氛达到了。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点评总结并说明这堂课的意义。

活动二:以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时间消耗:0.5课时。

热身训练:口头引导学生说出如下的句子“IlikewatchingTV,Helikeslisteningtomusic,Tomgoestoschooleveryday.”然后以词的正确形式完成下列短文。

XiaoMing_____astudent.____isaboy.He_____(go)toschoolearlyinthemorning.Sohenever____(have)breakfast.Helikesplayingbasketballverymuch,and_____(play)well.Hisstudentsall___(like)him.Histeacheralwayssays:“You___agoodboy.I____(trust)you.We___goodfriends.”

第二周:

活动一:列图表对比系动词和行为动词,时间消耗:0.5课时。

目标:展示系动词和行为动词的不同,确保学生们在做一般现在时的句子时,不把两者放在一起,画蛇添足指令:看图表填空,并仔细对比主系表、主谓宾两类句子的不同之处。

过程:用幻灯片展示此图表,并让学生抄写在作业本上,指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完成图表。,让他们找出两类句子的不同,并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活动二:回答问题时间消耗0.3课时

目标:通过对主系表、主谓宾两类句子一般疑问句的回答,加深学生们对两类句子的认识。

1.Areyouadoctor?(No,Idon’t.)

2.Sowhatareyou?(Iamastudent)

3.Issheaboy?(No,sheisn’t.)

4.soWhatisshe?(Sheisagirl.)

5.Aretheyteachers?(No,theyaren’t.)

6.sowhatarethey?(They’restudents.)

7.Doyougotoschooleveryday?(Yes,Ido)

8.Doyoulikegoingswimming?(No,Idon’t)

9.Whatdoyoulike?(IlikewatchingTV.)

第三周:

活动一:分析评价学生的作文情况时间消耗:1.5课时

这次活动主要根据畅通英语基础教程2,第二单元,第三课,P16写作训练设置,给朋友写一封电子邮件来描述你的好朋友或舍友的工作。

目标: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能力。

过程:学生课下完成作文并上交,课上学生之间交换作业,互相写出评语并打分,教师把评价标准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格外注意第三人称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变化;主系表、主谓宾两类句子不能混用。

第四周:

活动一:改错游戏时间消耗:2课时班容量:40人

本项活动主要针对以前学生写作作业训练中出现过的错误而设计。

目标:巩固前三周的成果,通过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们对两个典型问题的记忆和认识。

指令: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标靶句子中的错误。

过程:在学生们写作训练常犯的错中挑出十个句子,掺入十个正确的句子(当然是围绕着第三人称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变化;主系表、主谓宾两类句子的区别两个问题展开的)并写在海报上,张贴于黑板最明显的位置。游戏的名称为:拍卖。任意挑出两个五人组,其他学生旁观保持沉默。游戏前每组都有100分,每组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五个句子任意投标,把握大的句子多投些分,把握小的句子少投些分,直到把100分用完为止。找对的获得投标的分数,找错的失去投标的分数,最后得分总数最高的组获胜。

本项活动检验了学生们前三周训练的成果,学生们必须利用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做出判断,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活跃了课堂气氛。

篇9

二、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参与性

小学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具备趣味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主要原因是学习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和经历。他们刚开始学习英语是抱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接触的。因此,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英语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直接的也是不稳定的。所以英语教学活动是否有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延续和巩固。另外,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因此活动的设计要利用学生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使活动具备多样性,尽量避免在同一个活动上花的时间过长而导致学生感到疲劳而注意力转移。另外,教学活动除了具备趣味性、多样性外,还要具备参与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学生感到自己是参与者时会集中注意力而当觉得自己是旁观者时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老师的活动设计要尽可能地让全部学生都能够参与,让他们都有参与感。

首先让全体学生跟着录音做动作。学生很积极也很认真地边大声跟着录音读边做相应的动作,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很投入。然后教师采用了TPR教学法,也就是老师发出指令,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老师的指令下迅速做出反应。接下来是老师做动作,让学生猜老师所做动作的相应词组。这时学生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声喊出自己的猜测。最后老师把活动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次请出一组学生,每组学生中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个学生猜。转贴于 举手要求参与的学生很多,不过老师只是请出了两组。在这个活动进行时,课堂安静了下来但是气氛没有了之前那么活跃。表演的学生很认真但是台下的学生很多没有看他们的表演,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东张西望。前三个活动的设计之所以很成功是因为这些活动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三个活动同时具备了趣味性、多样性以及参与性。小学生一般都生性好动,喜欢通过活动学习胜于安安静静地听课。另外,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猜测类型的活动,往往这类活动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四个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很大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这个活动只有四个学生参与,其他学生都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参与当中的学生体会到了愉,但是没有能够参与的学生觉得于己无关没有趣味。如果老师多选几组学生参加或者修改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成为活动当中的一员,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篇10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Present situation;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A La O English Hegemony card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我国与其他各国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科技、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于了解世界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可以提高我国国民素养,培养人才,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过去,人们学习英语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为学校教育,但进入21世纪以来,课外、校外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是,部分英语教育机构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成绩,采用“题海战术”,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学习被动,效率低下,为此,我课题组成员在徐州市某课外辅导班,尝试采用“寓教于乐”的A La O英语争霸牌的学习方法,辅导学生学习英语。

二、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是一种多功能、多层次、综合运用人体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过程。但是,由于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存在很大差异,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普遍问题。为了更加细致地了解这些问题,我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选取一所小学五年级的两个班级100名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发放了《关于“寓教于乐”英语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表(小学版)》,共13个问题,包含三个维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动机。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4份,其中92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度为92%。

1.学习兴趣分析

调查显示,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平时的英语测验得分大多处于90分以上,对老师上课讲授的单词掌握程度较好,甚至超前学习了一些新单词,这说明,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另外,2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较低,甚至讨厌英语,其学习效果表现为英语测验的成绩较低,单词掌握度较差。在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一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有拖堂甚至占用其他课的行为,死记硬背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疲劳感,负性情绪体验增加,影响学习效果。

根据尼克洛斯提出的习得性无力感,即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大多数存在自我卷入倾向,他们经常以教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有习得性无力感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有这种负面的概念, 这就导致个体回避困难,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能力的缺失、缺乏或没有学习动机,从而逃避学习甚至两极分化。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的英语学习中,部分“不受老师喜欢的孩子”,在英语学习出现暂时性困难时,由于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对待小孩缺乏耐心与鼓励,或班级同学挖苦讽刺,给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造成一种不应有的压力,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丧失。

2.学习动机分析

据调查,不少小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却仍是被动接受,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真正意识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真正投入到英语学习。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因。因此,对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如何激发和维持其英语学习动机,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调查中,61.96%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意愿对成绩影响最大,也就说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仅仅依靠外部的表扬为动力,而是开始发展为内在驱动力。相关研究同样证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呈现年级增长的趋势,这来源于他们对所学价值的认识。

3.学习方法分析

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认为,要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就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他认为,学生要在主动的情况下学习,否则学到的东西也不会被孩子深深地记在心底,不会在记忆里生根发芽,所以学习是不能强迫的。

调查发现,只有21.74%的学生会选择听磁带练习发音朗读的方式来进行英语自学,8.7%的学生通过家长辅导的方法学习英语,65.22%的学生则选择在课外通过老师进行补习的方法来学习英语。由此可以发现,小学生中拥有自学能力的孩子较少,更多的孩子需要依靠外在的学习环境来约束和驱动。

在该市,平时参加晚托班以及周末辅导班的学生占据绝大多数。这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使得绝大多数的父母心甘情愿地为孩子进行大量教育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需要依靠家长、培训机构的束缚来提高学习成绩,使得即使是有英语学习意愿的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压力的环境下,也会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孩子学习英语处于一种被动、逼迫的状态,成为一种“苦学”。

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由于兴趣的缺失以及应试的压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较低;再者因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导致英语学习逐步变为苦学。

三、A La O英语争霸牌实施效果及分析

国家专利“A La O英语争霸牌”是由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鲍继平教授自主研发的,该牌共包含108张,牌面由26个英文字母、48个国际音标、语法知识、名言警句以及图片构成。游戏规则主要有“觅知音”“拉郎配”和“争霸”三种玩法,并且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程度不同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打法,游戏内容可分“字母、单词、语法”3大类,游戏者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定。

我课题组成员每周对五年级学生进行3次 A La O英语争霸牌学习辅导。该班级共有18名学生,在了解其英语掌握程度之后,我课题组成员决定采用初级“觅知音”打法和中级打法。学生在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中,笔者发现学生发生以下变化:

1.在学习兴趣上

学生对以打牌的方式学习英语,兴趣浓厚,由于其对26个字母的发音已经熟悉,因此在打牌的过程中老师适时教授音标知识,利于学生的记忆与运用。例如,当一个学生打出A牌时,其他学生会迅速思考还有哪些字母的发音和A相同,此时教师教授元音知识,学生通过朗读26个字母的发音,会发现J、K、H的读音与之相同;纠正了与含有单元音字母发音的混淆,如 F L M N S X Z,提高了发音质量,满足了小学英语试卷中“左邻右舍”一项测试的目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考试成绩提高明显。

2.在学习动机上

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而言,边打边学较为轻松愉悦,学生在轻松无压的状态下,更容易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更加主动地接受英语的学习。

3.在学习方法上

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并内化、吸收,学会主动运用。如,学生打牌时,教师对于所出牌上的句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和学校教学有所衔接,当教师提问谁能用“I’d like to...”造句,学生争先恐后,学生能够造出“I’d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on weekends.” “I’d like to go fishing with my father.”“I’d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after class.”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思维无限,改变了课本练习“一句一答”的局限性单项思维,给学生的思维松了绑,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英语的创造性。

四、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

1.游戏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游戏是儿童创造性本能和活动本能得以发展的手段,是发源于儿童内心深处的天然的、纯净的、精神的、灵魂的产物。儿童在游戏中带有明显的特点,一般表现出欢悦、自由、满足及平等快乐愉悦的精神状态,所以要通过游戏的方法给予孩子快乐,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吸引孩子自主的学习。在使用A La O英语争霸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们乐此不疲,体验的是忘我的快乐。游戏中,他们也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会表现出努力克服困难的全身心的投入状态,心中怀有对克服困难带来喜悦的期待。孩子们会毫无保留地展示其天性,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进而因材施教。

柏拉图从古埃及人的思想中吸取了“寓教学于游戏”这一思想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儿童在游戏中充满兴趣,专心致志,会为了达到目标全心全意的努力,全身心地沉醉于感兴趣的目标之中。所以寓教于乐会对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强迫儿童学习则会形成对立的学习形式。儿童对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会给儿童的学习带来压力,降低儿童完成学习任务时伴随的成功感、满意度。所以,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消除强制性,要尽最大力量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儿童对学习充满兴趣。所以,我们要继续提倡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

2.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通过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小学生自我卷入的学习方式容易受到习得性无力感的阻碍,如何消除这种习得性无助感?那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对学生给予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受到教师特点的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用心灵去触摸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耐心和关怀,进而使其接纳教师,积极与教师配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关系。

身为孩子的家长,要看得到自己孩子的长处,进行赏识教育,对于习得性无力感的孩子,当他面对困难的时候,家长要多进行鼓励,给予孩子信心,而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打击。

A La O英语争霸牌不仅仅适合小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同样也适于亲子之间进行,在空余时间,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打牌,了解孩子学习英语的状况,这和家长平时只检查孩子的作业而不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截然不同,家长的参与度增加,学生会更加体会到家长对自己学习的支持与关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教师参与会拉近师生距离,获得同样的效果。

3.教给孩子具体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调查发现,小学生是否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将影响到其课后的英语学习活动。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传授给小学生。根据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要先于词语记忆―逻辑记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辅助记忆,如,绘画、歌曲、TPR(全身反应教学法)等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小学生因一直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逐年增多的英语单词产生恐惧感和枯燥感,避免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利用A La O英语争霸牌中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玩法,能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良好效果。

通过对徐州市市区某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如,“一题一解”式练习会限制学生思维,降低学生立体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式教学法会冷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疏远师生关系,淡化师生感情;强行记忆式教学法会弱化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内动力,造成“假学”;所有这些导致的多半是与行为者劳动成反比,最终导致“少、慢、差、费”。A La O英语争霸牌是以乐学思想为指导,把形式、内容和方法高度融合,以给学习者创造乐学的条件,使学生缓解压力,享受乐学,愉悦身心,激发动机,乐学会学,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玲,桑青松.小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力感的成因及消除[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10.

[2]沈小娟.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思考.公园路小学.

篇11

一、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可理解性

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就是老师的语言输出对于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当老师的语言输出不能为学生所理解时,在低年级的课堂容易引起纪律上的混乱,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当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时容易注意力分散,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面。在高年级的课堂也许不会出现纪律混乱的问题,但是当学生没法听懂老师的指令时,就没有办法配合老师的教学,教学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所以教师的语言输出一定是可理解的。当老师的口头语言出现学生不懂的单词或词组从而导致语言比较难理解时,这时老师应该灵活地配上相应的肢体语言。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生动、新奇、有趣的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在此分析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的运用。在一节英语教学公开课中,一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嘉玛学校的一年级老师在教育学生要懂得疼爱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时说了这些话:Nowallofyouarefamiliarwithothers’family.Ithinkit’seasyforyoutoreadthefamilynexttime.Doyouloveyourfamily?Doyouloveyourmother?Doyouloveyourfather?这时学生一脸茫然,不知道老师表达的意思。看到学生没有反应,老师马上双手合并做了一个心型的手势,对着学生说:Iloveyou.Iloveallofyou.然后再提问:Doyouloveyourmother?这时学生齐声回答:yes.由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可理解性。但是在使用肢体语言之前,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可理解,因为有时候即使是肢体语言也很难发挥作用。继续以这个老师为例子。接着上面的对话,老师说:Ithinkso.Doyouloveyourfather?IlovemyfatherandIlovemymother.Whatcanyoudo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学生不是很肯定地回答:No.老师继续提问:Canyoucleanthewindowforyourmother?学生还是不是很肯定地回答:No.老师有点着急了,于是转移了话题:Why?Yourmothersareverybusywiththeirwork.Watchthis.学生的反应告诉了老师他们没有听懂她的话。老师一次问了三个问句:Doyouloveyourfather?Whatcanyoudo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第一个句子刚刚学习了,也许学生还能理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Whatcanyoudo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这两个句子学生还没有学习过,不理解这两个问句的意思。尽管这个时候老师也使用了肢体语言,边说边做动作,但是学生还是一脸的茫然。这说明了老师的这些语言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吸收。这时老师应该把这些句子简化或者换个学生能够理解的句子来提问。老师可以这样来提问:____Whosweepthefloorinyourfamily?____Yes,yourmother(father)sweepsthefloorinyourfamily.____Canyousweepthefloor?____Yes,youcansweepthefloor.____So,canyousweepthefloorforyourmother(father)?____Yes,youcansweepthefloorforyourmother(father).Youareagoodchild.使用这些简化的句子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问,再配上肢体语言,老师的语言理解性就大大提高了。

二、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参与性。小学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具备趣味性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主要原因是学习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和经历。他们刚开始学习英语是抱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接触的。因此,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英语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直接的也是不稳定的。所以英语教学活动是否有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延续和巩固。另外,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因此活动的设计要利用学生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使活动具备多样性,尽量避免在同一个活动上花的时间过长而导致学生感到疲劳而注意力转移。另外,教学活动除了具备趣味性、多样性外,还要具备参与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学生感到自己是参与者时会集中注意力而当觉得自己是旁观者时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老师的活动设计要尽可能地让全部学生都能够参与,让他们都有参与感。在此分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嘉玛学校的一位四年级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在这节课上,教师的不同教学活动引起了学生的不同反应。为了巩固以下一些词组:gotothekitchen,openthefridge;gotothebathroom,takeashower;gotothebedroom,haveasleep;gotothestudy,readabook;gotothelivingroom,watchTV,老师安排了四个活动。首先让全体学生跟着录音做动作。学生很积极也很认真地边大声跟着录音读边做相应的动作,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很投入。然后教师采用了TPR教学法,也就是老师发出指令,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老师的指令下迅速做出反应。接下来是老师做动作,让学生猜老师所做动作的相应词组。这时学生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声喊出自己的猜测。最后老师把活动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次请出一组学生,每组学生中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个学生猜。举手要求参与的学生很多,不过老师只是请出了两组。在这个活动进行时,课堂安静了下来但是气氛没有了之前那么活跃。表演的学生很认真但是台下的学生很多没有看他们的表演,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东张西望。前三个活动的设计之所以很成功是因为这些活动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三个活动同时具备了趣味性、多样性以及参与性。小学生一般都生性好动,喜欢通过活动学习胜于安安静静地听课。另外,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猜测类型的活动,往往这类活动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四个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很大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这个活动只有四个学生参与,其他学生都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参与当中的学生体会到了愉,但是没有能够参与的学生觉得于己无关没有趣味。如果老师多选几组学生参加或者修改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成为活动当中的一员,教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篇12

全县60余所小学,只有30余所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师学历水平不足,专职教师少,岗位技能情况参差不齐。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有待提高。但在教师们的不断进取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

二、成绩与进步

1、 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根本转变。

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广大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中。如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程培训,参加各种有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教研活动。

一部分教师工作态度认真,有耐心,受到学生喜爱,能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录音机、录像等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创设情景开展英语交际对话,小组交流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

2、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教师角色发生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以知识传授者自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滔滔不绝地讲课的少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交流的多了。教师不是只关注教学任务,开始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课堂调控方式更艺术化。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较艺术化的调控方式、手段。课堂上民主、和谐的气氛浓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了,参与性、探索性强了。

课堂上,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合作学习习惯。部分教师也开始从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的误区走出来,注意到:形式多样有师生之间、小组之间、全班讨论等多种形式;有效合作讨论的问题有挑战性、有思考价值,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恰当指导老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予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多了,单纯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有所改变。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3、 多数学校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有三分之二的学校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将英语课程都排进了课程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课程方案基本落实。

有的乡镇英语教师实行走教的方式,使英语教师既专业又专职,优化了师资配置,保证了课程的正常开设。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地方课程正常开设,采用相关学科教师兼职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些学校能结合本校传统和所在地域特点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开展一些有一定特色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

4、 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

为加强课改实验年级的教研,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研科研活动,制度健全,记录详实,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如集体备课的研究、发表教研论文、优质课评选获奖等。

加强课后反思、阶段小结。不少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撰写教学反思,记下教学的成功之处、失败之笔或对教材的看法,记下学生的精彩发言、典型事例等,为进一步探讨、改进教学,为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第一手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深化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各校在课程改革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学校的面貌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三、主要问题

1.师资有较大缺口

师资力量缺乏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软肋。平均一名英语教师要带四至五个班级的课程,有的甚至更多,而英语教师大部分不是专业出身,专业知识缺乏,对教材生疏,用汉语组织教学,英语发音不准,口语较差,知识性错误比较突出,单词拼写错误,书写不规范等,重传授语法知识,轻交际能力培养,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体现不出小学英语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特点,忽视了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没有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对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没有在快乐的气氛中说、唱、演、玩、轻松地学习,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不出来。学生语言实践的密度远远不够。

2.学历达标率低

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以前的别的学科教师,有初高中的英语底子而改行的,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在语音、语调、教学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难于胜任英语课的教学。

3.课时开设不足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保证每周至少四次教学活动,学校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开设英语课程的小学,从三年级起,语文课减少一课时,其余英语教学活动时间,在地方课时中解决。

4.教研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现有教师普遍感觉教学工作负担重,压力大,疲于备课上课。教师们很难有充分的时间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技能。同时由于专职英语教师少,缺乏教学研究的氛围,正常教研活动不能开展,加上学校现在经费紧张和,教师出外学习的机会少得可怜,教学观念和方法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只能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

5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不足。

小学英语主要以形象化的教学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大部分的英语课堂只是一本教本,几支粉笔,仅此而已,只靠着教师的一张嘴对学英语来讲是太困难了。

在小学这一块,究其实还是以语数为主。学生心理上不存在英语这一区域,英语的好与坏是次要的,只是副科,学校、家长关心的也只是语、数成绩,学校为英语购置的教学资源少的可怜,有的甚至连教师用书、录音机、录音带都没有,至于家长也极少问起过,更别说给孩子创造条件了,甚至连督促孩子读外语都很难做到,家长不重视,孩子更无所谓了,老师干着急是没用的。

6 评价体系未形成

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没有相关的考评规定,学校领导对英语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语文数学搞好就行,英语课只要开了就行了,开好开坏无所谓,这种思想在相当多的领导心中根深蒂固。

英语教师课多(且用嗓量大)、头多、地位低,待遇差。教师普遍感觉自己工作没有成就感,积极性受到影响。尽管目前小学英语师资短缺,可仍然有一部分教英语的教师宁愿去教语文、数学这些主科而不愿意教英语这门副课中的副课。

四 建议: 

 1.保证小学英语的教学时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英语开设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学管理,首先从开设课时上予以保证。要求学校开足课时,增加教学活动时间,从而减少学生的遗忘,为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小学3-4年级开3节英语,5-6年级开4节英语。

同时,给小学英语教师确定合理的工作量,每位英语教师以任教4-5个班级为正常工作量,每周工作量不超过15节,不能因师资紧张而随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确保任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备课,钻研教材,自我提高。

2.更新观念,重视小学英语教学。

学校领导要重视英语教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构建积极有效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考核小学英语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工作态度,淡化考试成绩,提高英语教师的课时津贴,优先选派英语教师外出学习,选拔英语教师担任学校中层或校级干部,提高英语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3.调考英语

老师们都有一种心理,考试的科目认认真真的教,不考的科目则马马虎虎,有的甚至连教材都不上完,建议明年把小学英语纳入调考科目,更进一步强调小学英语的重要性,巩固小学英语的地位。让上上下下都重视英语。

4.保持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的相对稳定和提高

5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1)目前我县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为非专业英语教师,,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要改变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提高刻不容缓。

2)关注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a 要求教师注重情感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他/她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

所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长期兴趣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你这位英语教师感兴趣。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呢?在此借鉴一些测试题以供教师们自我评价:

1)你每次进课堂都面带笑容吗?

2)你经常在课堂上使用鼓励学生的话语吗?

3)你觉得你的语音、语调标准吗?学生很喜欢听你的声音吗?

4)你每次进课堂都注意自己的仪表吗?

5)你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吗?学生觉得你永远有用不完的好方法吗?

6)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吗?

其次从自身做起,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基本功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可,带动学生共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仪态的端庄大方、态度的和蔼可亲、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副微笑的面孔,经常在课外与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学生,并了解你,这些都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同你相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产生共鸣,增加学习兴趣。

另外,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提倡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学说英语时,他们在口语表达中难免会出现某些错误,教师要学会容忍这些细节错误,不要有错必纠,以免学生怕说英语。的确,老师的每一句表扬和鼓励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信心和勇气,反之,老师的挖苦和讽刺必然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b 要求教师注重情境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我们都知道,儿童在呀呀学语时并没有刻意去记忆、背熟,只是因为处在一个人人说母语的成长环境中,随着条件的成熟,不知不觉他就能脱口说出很多话来。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只能局限于仅有的课堂空间,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浓厚的语言氛围。对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运用各种教具,激发学习欲望

演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实物,能缩短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例1 教学Whos he/she?时出示彩色照片,让学生分别说出他们是谁,然后按性别将图片分成两类,再来让学生感知两个问句的不同用法,同时学会回答。例2 教学What is it?时,提前让学生把自家的交通类小玩具带进课堂,如自行车、公共汽车,玩具飞机等,举行一个小型展览会,由学生既当参观者,又当讲解员。

(2)运用简笔画,激起学习兴趣

简笔画的特点是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能够把机械乏味的练习变成有实在意义的训练,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中有一句俗语: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简笔画的运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方式:①师画生说或师说生画;②生画生说或生说生画。后者更值得大力提倡,因为它非常有益于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运用多媒体,激活学生思维

利用录音机的录音、放音功能,用声音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把各种动物的声音录下来,在上课时放给学生听,并让他们猜一猜:这是哪一种动物的声音?你知道这种动物用英语怎么说吗?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自然愿意学,喜欢学。另外,在课前或课间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播放一些英语歌曲来营造学习气氛。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全方位最佳情景,达到音像、动静结合的效果。

c 注重口语教学,培养交际能力

(1)运用身体语言,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手势、动作、表情)营造轻松、充满洋味的课堂氛围。例如:对初学者下指令时,可用手势比划,帮助学生理解,轻松接受英语课堂用语。如:Listen to me carefully!可先指指耳朵,指指自己,再指指心,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你的意思,运用TPR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刺激学生学习热情。例1:在学习借物用语时,可让两个学生表演哑剧,其他学生猜测其内容,给他们配音。例2:课前课中运用Do it,如:jump,run,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2)充分运用英语名、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小学生语言感染机会。给每个学生起个英语名,不仅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而且便于渲染学习氛围。教师最好自己也有个英文名字,要求学生直呼其名,充分体现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且融洽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歌曲最能打动学生心弦。

一堂好的英语课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以歌声拉开序幕,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用歌声穿插于学习中,利用它调节情趣、集中注意力,最后在歌声中宣布下课,使学生放松心情、消除疲劳。另外,有些歌曲如ABC song,The family song等等,与学生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学起来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巩固知识。英语顺口溜、儿歌、绕口令等。这些形式的运用能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加强无意识记,提高记忆效果。如在教学职业名称时,可自编以下儿歌:worker worker是工人,worker上班在工厂;teacher teacher是教师,teacher帮我们学知识

(3)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