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电子课本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北师大版电子课本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北师大版电子课本

篇1

(一)信息技术与教材的融合的相似之处

在对信息技术与教材共同运用整合上,北师大版与苏科版都采取图文并茂结合方式教学,使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学内容融合自然,在教科书中这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版块,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并且两个教材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函数作图且其分析的功能、计算器与计算机符号的代数功能、Excel电子表格的各种功能等。

(二)信息技术与教材的融合的不同之处

北师大版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这样特别的栏目,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并学会利用这一技术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并且在合适区域旁注好或者设置有“信息技术知识建议”这一信息,以此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学习以及理解。

而苏科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明确设置“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这一栏目,但是设置有专门供其他自主学习的其他栏目,比如阅读、思考、链接等,并且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很具有创新的问题环境中,让学生有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用于学习新知识的其他有用工具。

二、两种教材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区别

(一)硬件的比较

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虽然都融合了“科学的计算器”以及“计算机”。但北师大版对“图形计算器”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不过因为我国现阶段正处在起步的阶段,所以,更多是从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角度出发,而且侧重电视如何使用“图形计算器”来演示数学教学。

(二)软件使用的比较

两套教材都有介绍“Excel”软件的使用,但苏科版的侧重点在于“Excel”本身所自带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VBAC(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的实际案例运用,而且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部分相关知识,并且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部分程序如何编写及运行,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北师大版则注重介绍国外几款较为优秀的软件,并且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学数学课堂上也开始流行“几何画板”,而现今的教师们对“PowerPoint”与“几何画板”的使用也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使用这些软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功能的比较

总的说来,不同教材对于各软件功能的使用尽不相同,因此对于北师大版教材与苏科版教材来说,各学习软件也有异同,因此如下图所示,对两个教材版本的软件功能做了一个简要比较:

三、北师大版教材与苏科版教材的特点

篇2

一、利用电子书包上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概念的推理和概括中,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讲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北师大版)《搭一搭》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自己拼搭各种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学会用一些具体的方向词去描述立体图形的相对位置,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各自从家里带来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积木,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在课堂上教师使学生先观察电子书包上的具体示范,通过这些具体的观察,带领学生分别分析从图案的上、下、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有趣性。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所拿的积木进行堆积,并与同伴之间探讨自己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这种设置具体情境的形式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利用电子书包上激发学生兴趣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硬件和软件的无缝结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些动态的计算演练过程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了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镜子中的数学》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镜面对称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根据一些具体的观察和模拟,自己总结出镜面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电子书包给学生播放一个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给学生展示了用镜子映衬具体的一些数字,图形等的动态过程,使学生观察实际的数字、图形和镜子里面的有什么区别或一致,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之后,教师给学生带来一面镜子,拿出一些剪好的数字和汉字在镜子面前进行模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具体的对称轴,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思维。这种播放小视频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后练习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了特定的教学情境,引进视频图片等模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些都能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合适的随堂练习,当场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领悟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倒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比较、分析倒数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意义,并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并且理解“倒数是不能够孤立存在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本课进行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掌握本课中的基本知识点,之后教师在电子书包上给学生设置具体的课堂练习内容,包括判断正误题,填空题和选择题一共15道题,使学生在10分钟之内完成这些题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做题速度,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设置随堂练习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适应时展的“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给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篇3

1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 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教案。网上的备课各种各样,一课有好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车的世界》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好几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图片,学文用投影,朗读用录音。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大城市中马路上的热闹繁华,并且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车辆以及它们的用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有效利用信息教育技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问银河》一课时,学生对于天文知识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银河吗?银河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银河就像一条大河,有的说银河像黄河……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银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播放课文录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学生带入到神秘的银河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 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生动形象

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视频,想不想看?请你仔细去看,边看边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看的认真,听的仔细。那么你们知道燕子妈妈是怎样教他的孩子认真观察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燕子妈妈笑了》。这节课同学们如果能认真学习,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师:快来瞧大屏幕,这是课文中藏着的15个调皮的生字娃娃,请大家拿出笔,对照大屏幕,在课文中圈出他们,然后再拼一拼,多读几遍。看谁圈得快,记得多。

生圈字读字]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车的世界》这课时,识字教学片段中[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很认真,那么,你有信心把本课的生字学会吗?(课件:带图生字词)看,这么多的小汽车向我们开来了,先借助图片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读一读。

师: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指名认读。

师:现在,小汽车把生字词丢下跑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指名认读词语、生字,并把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

师:认识了本课的生字,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低年级儿童的各种感官,很好的解决了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这一重点,完成了识字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题,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2.4 利用计算机动画的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课文,我们既可剪辑影视片段并配以解说作为课前的导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动画再现课文当时的情景。

2.5 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体教室网络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网络的互动性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域”。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划一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及“发现学习”。它将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小圈子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把校园网作为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资源、教学的环境,把握好网络学习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优化。

3 正确应用信息技术,防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运用系统方法,通过相互的结合、渗透,整体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整合。确实,由于地域的差异和农村师生自身信息素养的因素,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众多不必要的问题和现象。

3.1 内容选择不当,造成课堂华而不实

我们曾经听过不少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料,把课堂装点得似乎美不胜收。感官效果是不错,但却感觉课堂花里胡哨,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时还会导致课堂失控。这种“花瓶”现象,主要就是没有过好与课程整合的“选择”关。面对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资料,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来加以选择,这样才能消除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中的“花瓶”影响。

3.2 利用时机不适,有扼情感的培养与发展

适时性原则是指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多媒体要在最合适的时候进入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火候,”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达到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别误以为多使用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情感推进会有促进作用,却不料学生在没有深刻理解文章意韵的情况下,对媒体课件的调节作用非但不适应,还有些迷惘或出现滥竽充数的局面.到了最后,课堂气氛和他们的思想情感都处于低落状态,这时使得教师进退两难,很难去控制课堂局面。

篇4

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问题可分为四种类型: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文本知识的提问,对文章深层内涵的提问,开放式问题的提问。前两种问题学生运用低层次的阅读技巧便可解决,后两种问题通常可以提出推断型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高层次的阅读技巧。

以北师大版新教材九年级(全一册)Unit5 lesson15 A Famous Writer为例,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what do know about J.K. Rowling?(基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储备的问题提问,引发学生阅读兴趣);2.How was her life in 1993?(基于文本字面信息层面的问题提问,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捕捉信息的能力)3.what made her so successful? (基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问题提问,引导学生由文本信息层面的思考转入文章深层内涵的思考);4.why are there few fictional writers like J.K. Rowling in China? Will we have such a famous fictional writer in the future?( 基于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水平的问题提问,将文本阅读与现实现象相结合,在讨论中寻求答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反思现实、反思社会。同时引导学生要学习作者不怕艰难、不畏困苦、勇于奋斗战胜困难的精神)。通过有层次性和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读能生悟,悟能生用,用能生巧,巧能出新,且能了解作者真正要传达给我们文章深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能真正地实现阅读的目的。

二是将阅读教学方式活动化。

在英语阅读课上,使阅读教学方式活动化,如表演、辩论等。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要让学生做积极的阅读者,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让阅读教学方式也随之活动起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

篇5

“人教数字校园”包括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三个系统:

1.备课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育专题内容及提供共享资源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组件。数字校园开放式的备课平台,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授课平台中提供的由课程专家、特级教师和一线教师共同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再创作,并保存到服务器供自己或其他教师授课使用。

2.授课系统

该系统以教师授课电子书为主体,集专家供稿的多媒体课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资源库、工具箱为一体,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的便捷与优势。人教版多功能、立体化教师授课电子书,是根据多媒体授课特点及中小学各学科特点研发而成。它将纸质课本、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和拓展资料等众多内容科学、合理地融为一体。以原版教材界面为基础,标示重、难点知识,附有相关背景介绍、重点内容解析、习题参考答案等教学内容,配有课本全文录音、图片欣赏、Flash 动画、实验视频、拓展影视片段等资源,提供书签、笔记、标注等工具,既可让教师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听、说、读、写,还可以帮助师生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及时、高效地互动。比如讲述到春天时,屏幕上就会出现各种花的图片,让学生们一目了然;比如物理、化学的实验,有些学校因条件有限不能完成,但视频就会显示出全过程。

再如小学数学电子书,根据数学源自生活的教材设计特点,小学数学授课电子书活化了教材,让教师可以直接在教材中实现多媒体教学展示及互动。电子书中设置了视频、动画演示、在线答题和手动操作练习等特色内容,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小学数学授课电子书将教材活化,单击课文内容,图片里的人物、数学用具、符号就活了起来,让教材具有更强的互动性、操作性和演示性。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伴随动画快乐的学习,又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授课电子书将生活贴近,课本中的动画、视频,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或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授课电子书使将工具更实用,电子书中提供了诸如直尺、量角器等实用的数学工具,方便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科学、细致地进行教学演示,放大了演示的细节,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工具。

小学数学授课电子书使练习互动,教材中的练习都以多媒体互动的形式呈现,部分习题还备有答题要点说明,对习题中的重要信息、演算法则、相关数学常识以及答题时所需的注意事项等都进行解说与提示,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启发思路。

3.教务系统

篇6

主要收获是:

一、所有比赛课都很好地贯彻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强调探究过程,努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动手探究,总结规律。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要做到合理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很好地控制课堂,需要上课教师有相当好的基本功,还要有不断学习新教学理念的精神。要求教师不但是执教者,还要是学习者,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科学整合多媒体教育资源,娴熟恰当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才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二、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物理课必须注重实验的设计和应用,要体现出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去探究规律的科学探究精神。实验不但要有教师演示的部分,还要有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最好能有学生设计和摸索的过程,能通过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些实验方案,再让他们通过提供的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从而找出正确的规律,实现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

三、在设置实验装置方面,应该尽量出新、出奇,并且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实验器材,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他们感到实验不只是在实验室中才能做,在身边找到一些普通的物品也能做,探究就在自己身边。这样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究精神。

参赛老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亮点:

一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启发式、先学后教模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交流式、实验法等多种方法,运用合理得当,学法指导有效。导入新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入点选择恰当,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是教师用饱满的热情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学过程表述直观、扼要、清晰、口语表达具有幽默感、能合理利用肢体语言。

三是教学过程设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讲究设计策略,教学环节科学完整。教学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重、难点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篇7

那么,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会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焕发出什么新的活力呢?

一、视频素材,再现情境,突破重难点,丰富情感体验

(一)、再现情境,拉近文本距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当遇到课程内容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有较大的差距时,利用影视片段,新闻报道等形式做背景介绍,可拉近学生与文体的距离。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但因为当年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课堂气氛,可以点击白板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随着影片的深入,学生在视频中领略了圆明园众星捧月的布局,体验到风格各异的建筑,感受到收藏文物的珍贵,惊讶于古人的鬼斧神工。这时画面定格,教师轻点白板的毛笔按钮,用红色的毛笔书写“昔日辉煌”四个大字,既达到震撼学生心灵的作用,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1]。

(二)、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或是要向学生讲述不可见的事物变化过程,或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甚至是“越说越说不清楚”的情况,这些内容往往形成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时候,借助电子白板的环境,播放相关的视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飞夺泸定桥》时,学生对文本中描述的如何从桥的这段到达桥的对面难以理解,这时播放电影《飞夺泸定桥》里的片段,化抽象为文字为直观的影像,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而学习人教版第9册《落花生》一文时,鉴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什么是落花生,老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花生的生长过程,体会花生为什么会叫“落花生”。电子白板不同于PPT演示,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它强大的交互性。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用白板笔在画面上进行勾画圈点,课堂的主动权,课堂节奏的控制始终掌握在老师的手里,真正做到了多媒体辅导教学,白板让课堂更精彩。

(三)、学以致用,动手操作,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示生动的图片、播放鲜活的视频,或摘录催人奋进的事例,很容易帮助他们了解外界的状况,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把课堂所学化为生活所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观看了视频《启功先生书法作品欣赏》后,打开白板的毛笔功能,让几个学生轮流上台用这个毛笔功能写字。因为白板上的毛笔功能是根据中国书法特点开发的,具有古朴考察的效果。学生用这个功能写字,比用传统的毛笔加墨水更有新鲜感,也更加便捷,干净。看着自己写的字特别具有古韵神彩,那种得意之情在孩子脸上表露无遗。由课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大大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二、巧用小功能,设置游戏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巧妙地利用电子白板的小功能,把电子游戏融入到课堂里面,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互交式电子白板在创设电子游戏情景方面显得更有优势,不但可以用电子笔在白板上自由板书,还可以对书写的内容进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2]。

如《和时间赛跑》,为了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我利用白板工具里的数字时钟倒计时模式开展一分钟书写汉字练习。白板上显示倒计时钟,学生拿出文稿纸和语文书抄写《和时间赛跑》指定段落。那一刻,每个学生都认真投入,争分夺秒地抄写。一分钟后,白板上的倒计时钟停止了,学生也立马停笔数字数,最多的同学写下了54个字,最少的也有36个。可见,白板中的“倒计时”对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克服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很有帮助,同时也增强了游戏比赛的激烈程度。

复习课上,利用白板的刮奖器功能,把答案覆盖起来,等学生报出答案后再刮出答案。为了增加刮奖的趣味性,可以连同题目一起覆盖,运用白板的“骰子”工具进行旋转,确定参与学生的先后次序。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很容易便会在充满新奇效果的白板上以游戏的心情,轻松地学会知识。

三、批注阅读,放飞妙思,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批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个性化阅读的外显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北师大版第五单元的语文天地中有一个“金钥匙”,主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写批注笔记。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环境下,十分适合开展批注式的阅读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电子笔有普通笔、毛笔、荧光笔等多种。其中普通笔书写整齐平滑,适合书写字母、数字。毛笔就特别具有中国书法的色彩,适合写题目。荧光笔和我们平时用的荧光笔差不多,覆盖一层色彩,起强调作用。

如教授《成吉思汗和鹰》前,我在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前把下列问题出示在白板上: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题目中写“成吉思汗和鹰”而不是“成吉思汗”或“成吉思汗的鹰”?文中提到几次鹰打翻了毒水?找出每一次鹰的动作以及成吉思汗的心情。文中说“成吉思汗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王和勇士”,那么,历史上的君王一般有什么特点?问题用上白板自带的幕布功能处理,点击白板时才出现,问题出现后,我用荧光笔划出问题里的关键词,再转用普通笔在旁边写下我的观点,供学生参考。这样用一系列问题进行引领,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做到有的放矢,细细品味,不断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3]。

综上所述,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书写、音乐、视频等多种结合,表现力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教学行为,弥补了播放PPT教学不灵活的一些缺憾,弱化了课堂预设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师和学生从传统课堂中的板书和笔记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互。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并且避免了传统课堂中平淡、粗浅的弊端,是构建阅读教学活力课堂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篇8

教材分析:映射是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思想渗透于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中。实际上,在高中让学生学习映射的概念,并不只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揭示不同概念的内在联系,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例如,点与其坐标、平面内的封闭图形与其面积、某种随机事件的集合与其发生的概率等实际上都是映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结合简单的对应图形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2.能比较函数与映射的异同,会利用映射的概念来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一一映射。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展示问题:

A.设A={1,2,3,4},B={3,5,6,7,9},集合A中的元素按照对应关系“乘2加1”。

B.设A={是三角形},B={},集合A中的元素按照对应关系“计算面积”和集合B中的元素对应。

C.设A=R,B={直线上的点},按照建立数轴的方法,使A中的数与B中的点p对应。

D.A={x|-2≤x≤2},B={y|0≤y≤1},对应法则是“平方除以4”。

E.A={平面内的圆},B={平面内的矩形},对应法则是“作圆的内接矩形”。

问题1:上述对应中哪些是函数?

预设回答:AD。

教师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上述对应,引发学生回忆函数的概念,并请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活动:回忆并查找课本上的函数定义,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引入,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为其后面的比读作铺垫。

二、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一:映射的基本概念

问题2:上述对应中哪些是映射?你能举一些其他映射的例子吗?

预设回答:ABCD。

教师活动:教师放手让学生看课本,不以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思考,然后通过学案引导学生理清本节知识线索,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直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并通过映射的定义来回答问题。

此环节设计意图是借助前例减少学生重复思维量,提高课堂效率,提出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在课堂中多数数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也有利于学生对映射概念本身的把握。

探究二:我们发现在上述两个问题中,有的既是函数也是映射,那么究竟哪个更为准确呢?

问题3:函数与映射有何异同点?

问题4:映射中的像的集合与B的关系?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将函数与映射两个知识点进行比读,自主概括出函数与映射的异同点。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度,并肯定学生的看书成果,适当将成果在白板上展示。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教材,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问题总结概括。

问题5:上述对应中哪些是一一映射?

预设回答:C。

注意:

1.此时可能有学生会选择A,可通过此问归纳出一一映射需满足的条件。

2.可总结出判断一一映射的方法:若是有限集合,可先看个数是否相同,若为无限集合,再进行判断。

问题6:映射、一一映射、函数相对于一般的对应有何特点?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出对应有哪几种情况,其与映射、一一映射、函数是怎样的关系,并在白板上写出主要知识点。

此环节设计意图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让学生将旧知识(函数)与新知识(映射)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分析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揭示不同概念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使其体会到研究数学的成就感。

三、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题目。

四、拓展提升

问题7:通过映射反思函数,把定义域、值域看作A,B,会是一种怎样的对应关系?

注意:

1.以A为例回答问题7。

2.观察这5个对应,理解映射揭示的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生活中的对应关系与函数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最后又回到引入的5个对应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映射,使整堂课前呼后应,突出主线。

五、课堂小结

1.映射与函数。

2.对应映射函数,一一映射。

教师活动:教师切换到白板的板书,只“引”不“讲”,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要肯定学生整堂课的表现。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白板的板书,回顾课堂内容的主线,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六、课后作业

1.P33练习1、2。

2.P34A组3。

七、课外思考

1.请举出生活中映射的例子。

2.A={1,2,3},B={4,5},从A到B的映射有多少个?

3.课例点评:本节课是概念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进行生动而有效的教学是难点。本节课特别重视师生共同探究、思考、归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标准理念。

篇9

三是教材呈现的“新颖指数”得到提升。体验性、探究性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成为这一时期教材的鲜明特色。各套教材积极探索创新,革新呈现方式,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各套教材除了在单元设计、练习设计、综合性学习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之外,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很多教材都重视编排、装帧的设计,配有精美的插图,真正做到图文一体、图文并茂,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力求更加儿童化,更具有现代感。很多教材还努力开发电子版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软件等电子光盘,建设教材专门网站,这也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当然,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实验教材,有成功的探索,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味”还不够浓。既然是小学语文教材,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童年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小学语文”指数偏低。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游戏”指数过低,需要增强童心的力度,增添侦探故事的元素

小学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成人立场仍然占主流位置。我们的教材,无论是课文的编排,还是习题的呈现;无论是单元练习的编制,还是习作的设计;无论是知识的排布,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过于严肃、古板,缺少活泼的童趣。也就是说,现行的小语教材存在着与儿童文学化思维不合拍,与儿童的兴奋点不吻合的现象。能维持一个人对学习与研究持久兴趣的正是他的好奇心。再好的东西,只有为学生所喜爱才能使他们能接受。因此小语教材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儿童游戏”指数。

(一) 语文教材要体现“故事教育学”原理,增添“侦探故事元素”

儿童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能充满故事的元素,教师借助于教材能够经常给儿童“喂故事”,这就会对儿童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说,一套好的小语教材,一定有好的故事。那么,我们的小语教材如何来增强故事性,激发儿童的故事感呢?不妨去看看美国高中教材《科学发现者》。它在美国的使用率达到30%至47%,为美国目前高中的主---流教材。原美国科学老师协会主席帕迪里亚认为:“从某种角度说,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把各种线索收集、拼凑起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科学发现者》的编写者正是按照这一思想来再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介绍科学家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思想与方法。这使得阅读科学知识犹如阅读侦探破案故事一样,由浅入深,引人入胜。

有鉴于此,对于低年级语文教材来说,也可以尝试着借用侦探故事的模式,甚至采用交互式写作的方式来结构各个主题单元。在单元和单元之间,在课文与课文之间,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悬念与猜想的评书例话或文本勾连――来几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借助于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的魅力、侦探元素的引力,学生自然会学得趣味盎然。

(二) 语文教材要多开发匹配的“游戏化学习软件”

语言是具有游戏功能的。小学语文学习应当激荡着浓烈的游戏精神。如果我们能组织网络游戏专家、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形成一个语文游戏开发团队,分年级、分学期开发高质量、可选择、有交互的游戏型配套学习光盘,让匹配教材的语文游戏化学习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视野,快速地进入实然的学生生活,一定会广受欢迎,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在这个方面,已有一些教育出版社作了很好的尝试,有的甚至为小学语文的各套教材开发了配套光盘。如已开发的学习光盘设有“读―读”“写―写”“做―做”“玩―玩”以及“生字卡”等项目。“做―做”采用“宝贝小汽车”“机器人大战”“女娲补天”“小猪过河”“参理工扬扬”“快乐小青蛙”“左右开弓”等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复习了语文知识,发展了语文能力。这些语文学习光盘,由于交互性和游戏性较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颇受学生欢迎。

(三) 语文教材要导人生态型的嬉游活动

儿童拥有玩的权利。如果把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规划好儿童的嬉游活动,把儿童的嬉游活动导入到教材中来。我们有必要成为一种积极游戏的推动者。我们要带领小学生重拾地域传统游戏,让儿童在10岁前完成应当做的嬉游乐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地享受田园嬉游的快乐:放牧丛林,享受树趣;走进村野,享受农趣……我们还可以让儿童享受游戏化的课余生活:像俄罗斯那样让儿童接受“补充教育”,像德国那样让孩子爱上“儿童大学”,像美国那样让学生在“公民学校”里学技能。嬉游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合适的位置、合理的比例,发生教育误用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二、小学语文教材“童诗化”比例偏低。需要增加童诗容量,加强第一学段童诗化改编力度

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童诗化程度低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语文课程建设理念落后、课程实施定位不准、应试性评价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低下等多种原因缠绕纠结的后果。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的课文中,童诗所占的平均比例仅为14.56%:两个版本的练习或语文园地中,童诗的平均出现率仅为15%。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童诗学段的非童诗化问题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行教材,经过选择,对其进行适度的童诗化改编。

(一) 关联式识字,串词拟境“网”童诗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归类识字占相当的比例。此类教材在编辑时,贯彻的是“字在词中,关联成串”的原则。因此,这些词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且多

有隐含的联系。由于编辑多选用奇趣自然类或儿童生活类的词语,儿童喜爱和亲近指数高,童诗的可生成性强。如果我们能够把词串中内隐的关系发掘出来,让关联性的词语织成一张“意义的网”,并发酵出比较浓郁的童趣,就能把归类识字改编成符合儿童场境的童诗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而且可以强化童诗的教学,提升识字教学的童诗化程度。

(二) 整列式填空,分行延展“补”童诗

低年级语文教材里面,文后习题或者练习当中那种非常整齐的填空是比较常见的,排比的形式比较接近童诗的行款。如果单句比较长,我们可以重新排版,适当断句分行,从而在形式上进一步接近童诗,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当然,在语言表达上需要体现一种儿童化倾向,引导学生回归儿童的想象世界,运用儿童的智慧从童话的角度来思考、来表达,恢复自然世界的童话色彩和情趣。如果能够适当补充拟人角色的鲜明特点,并对句式作些微调,使诗歌整齐而又灵动就更好了。

(三) 童话类课文,凸显主节“洗”童诗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类的文本占到一定的比例,其中,童话故事是“大户”。由于童话和童诗是亲密的邻居,在“富含童趣”“拟人角色”“美好导向”等方面有着兄弟般的相似性,因此可以说童话 蕴涵着转化为童诗的最大可能性。

三、小学语文教材“实时更新”速度偏慢,需要整合式“编辑”语文教材,提升教材的即时应对性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适时的教育,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要展开这种适时教育,语文教材的编辑就必须有一种实时观照的意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有一种捕捉机遇的敏感,一种灵活处置的智慧。为适时重组教材、补充资料,调整教学预存资源。如此,语文教材才是流动的、鲜活的,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学习。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今年,甬温7.23动车相撞事故……大量的相关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心扉,抗震救灾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在这种时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特别想了解各种灾难,也在思索着人类该如何面对困境,走出困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预留了灾难类的文本,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的编辑,生成“直面灾难”的主题教学。

(一) 重组文本,建构灾难与拯救的主题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气候相吻合时,语文教育才是最有效、最人文、最本真的。这是保证语文学习是有生命的学习的重要前提。目前,和学生的身心最匹配的教材就是“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文本。地震来得突然,要全面新编这类教材不太现实。另外,突破课标的框架也有违规的嫌疑。立足现状,我们可以采取的较为稳妥的策略便是兼顾多种同层文本、同质媒体,迅捷地组合“直面灾难”的单元主题教学文本。

重组文本的第一种策略就是实现现行版本的内部重组,充分利用当地现行教材,从十二册教材中提取出和“直面灾难”有关的课文,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临时的主题单元形成之后,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适时地插入生命主题教学。打破以往的教学常式,着重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可偏离“生命的保全、关怀、尊严”这一主旋律。

重组文本的第二种策略就是实现多种版本的优化组合。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有关“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课文,大多不重复。可以说,多个版本优势互补,更丰富地展示了灾难爆发的不同侧面,提供了更多维的生命视角。对于少数处于同一层面的课文,我们可择优选用。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就可以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

教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稳定就必定会有一些滞后。要增加语文教材的鲜活度,让文本和现实贴得更近,更具现实的直播感,我们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凝固文本”,因为更现实的文本就存在于即时的网络、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我们的教材编写组可以从中精心选择反映实时生活的优质文本,编辑成电子版的活页文选,到公共的网络平台上,为教材注入新鲜的元素和强大的活力。另外,还可以在活页文选中安排一些自己创写的实时类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儿童幻想情趣,对儿童的吸引指数较高。

四、小学语文教材“大地阅读”含量较低,需要打开小学语文的生命气口,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综观我们的小语教材,不难发现,大地阅读的文本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不足以抵制童年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大自然的经验、田野的经验,孩子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作品。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地阅读和阅读大地对于童年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大地阅读”类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

(一) 大量导人绿色生态文本,让儿童懂得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阅读,就是以大地为主题的文本阅读。整本书形式的大地阅读,主要以生态化经典作品为主。包括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梭罗的《瓦尔登湖》,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篇章形式的大地阅读,主要精选那些描述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奇闻异趣、细节变化、生命启示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形式的,我们可以从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主流版本的小语教材中,也可以从港台或日、美、英、法、德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教材中,挑选和大地主题相关的文章,加以重组,形成最优化的大地阅读单元系列。然后在四季的天空下,带领孩子去阅读这些大地系列的书籍与文章。由此引发儿童阅读大地的兴趣,像徐霞客那样用脚丈量大地、用眼拍摄大地、用心感悟大地。

(二) 按时序编排大地阅读文本,为“找课文、读大地”提供便利

篇10

一、读图要注重情感培养

一般来说,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地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基础。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爱的校园”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1头大象、2只兔子、3座房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形象和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

二、读图要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要求学生对画面所做的表述要动脑思考,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提炼有用的数学信息。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可爱的校园”时,可让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头大象?(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头大象。)有几只兔子?几朵鲜花?……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数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感知能力。

三、读图要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性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交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头牛,右边有2头牛,合在一起共有几头牛?或者5头牛在吃草,又跑来了2头牛,现在一共有几头牛?在教学“可爱的企鹅”时,又可以教学生这样读图:南极洲的冰面上有一些企鹅,左边有3只企鹅出来晒太阳,一共有9只企鹅,冰山后有几只企鹅?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6=9(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要求学生必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教师一定要讲清大括号的意思是“总共、一共”问号表示问题,它所在的位置不同其含义也就自然不同。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在讲解题的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从而也练好了语言的一些基本功。

四、读图要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以新教材主题图为基础,指导学生边读图边操作,动手操作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整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措施手段,学生一边读图,一边操作,就是调动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收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品。再根据自己的认识分一分、说一说分类的标准,比一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别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征,最后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图形,接触具体物体,进行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完整的几何形体概念。

五、读图要图文相结合理解图

随着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断增加,图文相结合的题目也就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68页第3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3辆小汽车,从左向右数第3辆是大客车,大客车右边的车被大树遮住了,题上文字叙述,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几辆车?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不结合生活经验,于是就列式为“3+5=8(辆)”。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那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再结合生活经验画一画,摆一摆,想一想。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解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六、读图要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现在很多学校已有了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视频、动画、投影,可以把抽象静止的主题图画变得直观形象灵活,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能迅速的感知信息,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从而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教学二年级“方向与位置”时,可以使用投影将课本的插图放在电子白板上,使主题图更加直观形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再设计动画方案,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用手比划,他们就不会觉得内容与生活相隔遥远,而是生动有趣,从而使理解思考分析有一个质的飞跃。

篇11

1 引 言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人们通过转化复杂信息变量的方式,建立了数字化模型,并且将它转化为二进制代码,移入计算机中,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数字化的计算机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存储能力逐渐波及商务领域,形成了一种新型平台――电子商务平台。

2 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连接产品拥有方和产品需求方的中介,它通常以网站的形式存在。产品交易双方可以在此平台中完成产品的订购、支付、售后等整个商务流程。同时它能够实现商品资源的共享,比传统的商务交易更加方便快捷。故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图书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3 网络图书营销

网络图书营销,通俗地讲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卖书。在网络图书营销中,图书往往以图片或者文字描述的形式存在,付款方式主要是用网银或者支付宝在线直接支付。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几乎不见面。这种缺乏最基本信任的交易就需要图书的拥有者(卖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网络图书营销策略。

4 网络图书营销策略

根据网络图书营销的特点以及顾客的购书心理,我们制定了三个方面的营销策略。

4.1 产品营销策略

制定产品营销策略的主要依据就是顾客需求和购买心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命经历的差异,每一位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心理都不同。故而产品营销的主要策略也就多样化。

(1)品种的多样化。网上书店在图书营销的过程中,要依据不同顾客的需求,增加相应的图书品种。比如一个主卖文学书的网上书店,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文学领域,还应该扩展思维,增加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美学、语言等领域的图书,这样才能够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正如亚马逊的口号所说,“只要是已出版的图书,我们这里都有”,多样化的图书品种,是网络图书营销成功的第一步。

(2)内容的多样化。对于同一专业或者同一领域的图书而言,内容的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编纂者、校对者、出版社、版本的不同,同一专业或领域的图书,内容自然也会出现差异。像中学生的课本,有人教版的,也有北师大版的,还有浙大版的。不同的版本侧重点和考查点都不同,所以网上书店需要综合考虑,以齐全的版本来应对不同地区教育者和学生的要求。

(3)外在形态设计的多样化。很多顾客在购买图书时,首先要看其包装。这就要求网上书店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审美心理,设置多种形态设计的图书。比如同一本《一千零一夜》,儿童需要的就是充满童话、色彩丰富、每一页的字数较少的设计版本;而青年人通常喜欢简明扼要、色彩较为绿色青春、字数适中的版本;中年人因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会追求质量较高、质地较好、色彩较为适中的版本;而有丰富阅历和透彻人生感悟的老年人,对于图书的选择更加注重其厚重感和朴实感,故而古老朴实无华的版本设计能够触动他们的感情,勾起他们的购买欲。

(4)图书检索方式的多样化。网上书店每页的版面有限,而图书却浩如烟海,所以一定要设置不同的图书信息检索方式,帮助顾客快速选择。一般情况下,网上书店图书检索的方式是书名检索、关键字检索。这些方式较为单一,也较为专业,不适合需检索的大多数人群。其实,作者检索、出版社检索、价格检索、销售量检索、顾客评价检索等都是很好的图书检索方式。

(5)图书信息的多样化。图书信息主要包括封面状况、尺寸、出版社、页数、作者、装订、重量、价格、摘要、内容简介、目录等。在产品营销策略环节中,这些图书信息都应该被充分考虑。以此帮助顾客了解更多的图书信息,同时减少退货、换货的可能,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4.2 宣传营销策略

网络图书营销主要的宣传平台是网络。在宣传中,要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宣传营销策略的多样化。

(1)建立专门的宣传网站。网上书店一般都会建立专门的图书网站,或者在某网站中建立专门的图书分类专页来进行营销。当前比较有名的售书网站有当当网、亚马逊网、京东商城、淘宝商城,其中当当网、亚马逊网的书店业务较为成熟。当然,这些网站虽然并不是网络图书销售的专业网站,但也能够起到宣传的作用。

(2)与视频、音频网站相互合作。由于人们对于静态的网站感知较慢,而对于动态的有画面感或者声音感的视频、音频感知较为强烈。所以利用视频或者音频进行图书的营销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的网站宣传来得更直接。比如用爱奇艺播放视频时,片头经常会有1~2分钟的广告,网上书店可以在这段时间中投放相应长短的图书广告,来增强宣传。

(3)通过网页宣传。图书的宣传营销可以充分利用网页。例如在两个网页的转换过程中,加入图书的照片和信息,借这个缓冲时间来宣传图书;还可以在某一网页的跳窗口投放广告进行宣传。

4.3 销售营销策略

销售营销策略是图书价值的实现环节,也是整个图书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同产品的多样化营销策略相对应,销售营销策略同样要多样化。一般在实体书店营销中,多样化主要指图书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因为网络图书销售的渠道主要是网店,所以要更加注重销售方式的多样化选择。

网络图书销售的平台较为单一,多样化的销售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常用的销售方式是团购销售、配套销售、促销等。

(1)团购销售。对于字典和某一专业的书籍,团购是较好的销售方式。这些图书一般被列为工具书、教材等行列,使用的人数较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书的特点,采用团购销售策略,这样既能够减少顾客的花费,也能够提高销售的节奏和效率。

(2)配套销售。顾客在选购图书时,经常要反复检索同一类书,这样很浪费时间,也占用网络资源。网站可以在顾客选定一本或几本书之后,提供与之相关的配套资源。比如顾客将一本英语语言学的书列入购物车中,那么网站可以配套设置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教程、历史语言学研究、法语、英语翻译等与之相关的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省顾客的时间,达到销售的目的。

(3)促销。促销是销售营销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网上书店可以利用节假日、文化节、各种社会现象采用不同的促销方式。譬如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书店可以借此机会做一次文学类图书的大促销。这种与社会热点相对应的促销方式,往往能够引起顾客的兴趣。

(4)价格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关系到顾客和网上书店的直接利益,所以在制定价格营销策略时,要充分考虑顾客的购买心理和网店自身的状况,以及图书本身的状况,制定多样化的价格。对于精装的、版本较为稀有的、顾客需求量过大的图书,可以设置较高的价格;而平装的、版本较为普通的,价格应处于中低位置。与此同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购买力,比如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就不宜太贵;残疾人或者智障人用书,要保证价格最低。

(5)付款方式营销策略。在通常情况下,网上书店一般都会设置在线付款、货到付款两种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中,在线付款存在的安全漏洞最多,故而在网络图书营销中,一定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策略,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货到付款的方式对于书店来说,安全性不高。所以在策划货到付款营销策略时,策划者一定要制定每一个流程,减少安全隐患。

(6)售后服务营销策略。售后服务是整个营销策略的最后环节,也是能够体现营销是否取得全面成功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网上书店要尊重客户的意见,制定严谨、人性化的售后服务营销策略。

①送货退货换货。在制定送货策略时,网上书店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保证送货的及时快速。同时面对交易中出现的图书与原图书不符,或者在运送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等现象,书店要充分尊重顾客的意见,依据所售图书的真实状况进行退货或者换货。②全国联保。在大型家电、计算机、电子等产品的网络销售过程中,商家经常会承诺全国联保。图书的售后服务营销策略,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对图书开胶、开线、损坏等问题实行全国联保。

5 结 论

其实,网上书店制定网络图书营销策略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真实、可信。在一个虚拟的商务世界中,网上书店只有通过各种营销策略,建立稳定的客户群,才能够在网络图书销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篇12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三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并应用中垂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展开的探索。扎实地掌握中垂线的有关性质,能够为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有所了解,并能通过折纸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在本章前面一节课中,学习了轴对称现象,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具备了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

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折纸活动,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从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的过程,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参与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参与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尺规作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生活实践中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并从不同的情境中,总结知识的共性,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环境与准备

Aischool多媒体数字一对一教学平台、几何画板、Flash软件。

教学过程

1.活动环节

活动一

教师活动:给出课题及一幅图片(如图1),请大家说说从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回顾前面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知识,回答问题,并为引入新知做准备。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一幅图片引发学生的联想。风筝是轴对称图形,也是学生喜爱的事物,那应该如何更快更好地制作一只风筝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轴对称的性质。

活动二

教师活动:呈现一组风筝图片,简单介绍风筝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放风筝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抛出问题“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制作一只简单的风筝呢,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各抒己见,得到共识并回答制作风筝的关键在于中间的两条“梁”。

设计意图:风筝是学生喜爱的事物,利用贴近生活的事物引出新知,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设计“思考制作风筝的过程”一举多得,学生从“形”上体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特点,再从数学知识上认识中垂线,最重要的是为引出中垂线的性质做了铺垫,而这恰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中垂线,并使其了解线段是轴对称图形;讲授如何用“尺规作图法”画中垂线。中垂线的性质定理课本没要求,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此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制作风筝的关键在于中间的两条“梁”?PA、PB有什么要求(如图2)?为什么?接着,利用几何画板验证、严格证明、数学表达、小结规律。

学生活动:交流、互动、动手操作,并精彩回答。学生在上面活动二中对中垂线有了一定认识,自主总结中垂线的定义,理解定义中的关键词“中点”和“垂直”。最后,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学习尺规作图,并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这样作中垂线的道理。

设计意图:尺规作图是初中阶段作图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动手、互动、交流等活动体会了数学知识学习的严谨性。同时,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并推广应用正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猜想―验证―应用。

活动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首先,展开分层教学。其次,创设自主学习、互动学习、互评互助活动,借助Aischool平台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个体、小组等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Aischool平台,利用平板电脑展开互动、互助学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快速反馈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数学经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他们。教学中,激励和尊重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

2.归纳总结

学生谈收获、感受,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个性发展,只要学生有所收获都给予充分肯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展开教学,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

我大胆地处理了教材,并灵活利用教材,以生活场景引入问题,通过探索思考解决问题,前后呼应,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教学方法

我采用“引导―探究―发现―应用―数字化评价”的教学方式,结合“如何制作一只风筝”这一问题情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我在学生原有的对风筝的认知经验上引导他们探究中垂线的性质,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

教学中我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课堂多元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通过构建双向交互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形式的多样发展;通过创设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使学生主观上产生学习数学的需求;通过Aischool数字化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本课真正体现了有效课堂转变为高效课堂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更加多元、快捷和高效。

3.评价方式

本课秉承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和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断“体验”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4.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灵活运用信息资源和非信息资源,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具体实践、实验,归纳、提炼、抽象数学概念,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有很好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同时能够跟随教师的提问不断地深入思考。在探究方法的多样性上,学生能够积极探究,在电子白板上尽情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习“尺规作图法”时,学生能积极自主探究,并通过电子白板演示,提高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随着知识应用的层层深入,我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出应变措施。

这节课让我领悟到:学生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及潜力,技术能够为数学学科插上个性化学习的翅膀,“互联网+”让教学一切皆有可能。

点 评

篇13

例如在学《中心对称》一节时,教学一开始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旋转向学生呈现了两个图形之间的特殊关系,学生被有趣的图形变化之间的旋转深深吸引了,进而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交流,探究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一开始就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接下来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探索出了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最后利用课件的动态展示让学生学会并理解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作一个图形关于某点中心对称的对称图形;同时还通过一个个动、静图片之间的转化以及运用列图表的形式,探究了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旋转与中心对称的联系与区别;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节课堂教学中由于采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动静结合、形象具体,灵活到位,通过图形间的变换关系的展示,使得本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并使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变化的组合得到,进一步体会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再加上学生的不断探索和在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下,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适时恰当准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增加数学课堂的知识容量及教师控制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拓展性和发散性,动画展示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巨大的灵活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中心对称》一节时,利用电子白板大屏幕动画展示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及对称中心时,同一个图形它们的对称轴有没有?有几条?在哪里?怎么画?以及对称中心有几个?怎么画一目了然,学生看了以后容易理解 更容易记忆。再比如学习《图形的旋转》一节时,探究“一个美丽的旋转图案可以看作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这一问题时采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展示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动眼看,动脑想,用心算很快就解决了看似复杂的问题。

一节课是否算得上是优质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课堂容量大小的影响比较大,而课堂容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又受到板书方式、教师的书写速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影响,然而如果采用传统的粉笔板书方式,教师的板书速度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别,但要和采用多媒体上课方式的电子板书相比较那可就大了,特别是在一些需要板书图形的平移、旋转,几何作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作图、各种函数图像以及格点作图等等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像这些课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板书速度慢的问题,并且能极大的提高作图速度,还由于多媒体展示清楚可重复演示等优越性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更有利于老师对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延伸。

其次,一节课是否算得上是优质课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给了今天的学生前所未有多重感官体验,进一步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相比较而言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大大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和《中心对称》一节时,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根据需要把一些基本图形、图像的平移、旋转、中心对称作图等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预先存储在相应的幻灯片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演示出来,这样就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单靠课本上的图例和抽象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更别说应用了,但是有了多媒体手段在屏幕上演示出旋转、平移、中心对称、轴对称等等作图的比较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