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功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功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功能

篇1

    一、关于德育功能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 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 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 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 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 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 对于大系统来说, 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 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 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 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 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 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 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 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 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第213页。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 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性功能、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 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 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 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 ,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 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 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 ,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 檀传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 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 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 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 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 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 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 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 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 ,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 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 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 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 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 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 ,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 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 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 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 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 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 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 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 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 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 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 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 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 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 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 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 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 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 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 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 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 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 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 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 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 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 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 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 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 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 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 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 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 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 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 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 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 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 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 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 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 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 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 “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 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 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 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 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 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篇2

所谓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素质的教育。”〔1〕我们今天所讲的德育是适应社会发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德育。它包括五个要素。那就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和纪律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2000年7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应青少年学生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的功能也不是单一的,通常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德育的政治功能。除此之外,德育的功能还包括德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自然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德育的经济功能是指学校德育对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所产生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作用。德育的经济功能一直以来容易被忽视。其实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众多诸如权钱交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时,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冲击,人们不再笃信和恪守仁、义、礼、智、信等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伦理规范。许多人道德信念被扭曲,缺乏理想和健康的追求。在这种社会的背景下,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哪几方面

德育参与下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对经济的发展或延缓起着导向作用。通过德育使得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是形成一定的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从而影响其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其。从微观层面讲,德育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从宏观层面讲,德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社会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现代德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德育为经济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激励,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德育从思想上调节和控制着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影响人们观察、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影响着劳动者的主体意识、科技意识、全球观念。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莱兰所讲的那样“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那些具有企业家气质的人的能动性。这些人喜欢一个人负责,他们听取别人对工作质量的反映,并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功效。他指出,思想意识在提高进取心方面十分重要,通过训练可以提高企业家企业家的进取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培养现代人的精神、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制约影响作用”〔2〕德育通过培养劳动主体的这些良好的品德,调动、支配、调节和作用于现代科技成果的生产运用,从而推动科技这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最终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经济效益。

二、德育为经济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不单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以德治国。市场经济是指无形的手,它能够调节资源的配置,激励生产者该进生产技术,实现优胜劣汰等优点。但同时它也有盲目性、滞后性、波动性等缺点。如果没有必要的道德约束和社会良知、社会规范,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势利主义风气和拜金主义盛行。因此,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这就如同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俭节约之于经济管理等。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奋发向上,讲求信誉、竭诚服务、崇尚奉献、服务大局的良好氛围。我们知道,日本在二战后经济濒临毁灭,但它却能在很短时期内得到恢复和发展,一跃为世界经济大国。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细心研究之后发现,“日本成功的秘密不仅在于有其科学的管理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培养了其国民具有良好的劳动道德。二战后日本生产率的增长是美国40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企业的决策过程注重集体参与,企业组织注重集体价值观”。〔3〕而这种“集体价值观”不正是我们现代道德所提倡的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精诚合作、讲求信誉、竭诚服务、崇尚奉献、服务大局的精神。

三、现代德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人们需要是多方面的,这些需要是需要人做出判断的,良好的道德教育会使个人与社会自觉地对各种需要是否合理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过分、过高的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需要,作出理解地抑制。现代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精神是贯穿在现代经济全过程中的,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现代经济精神包括“经济行为合理,高尚的动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意识,健康文明的精神追求等”[4]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少不了现代经济精神的。而德育在促进现代经济精神形倡导现代经济精神方面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

总之,德育的经济功能与价值在当今社会是越来越突出了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作者简介:董大光(1972―),云南临沧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云南临沧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在写字课堂里,“以书正人”自然也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够齐心协力地工作,那他就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写字也是如此,最完善的几个独体字无论如何也拼凑不成漂亮的合体字;最标准的几个笔画组合起来,也不一定就能塑造出一个和谐的汉字。也就是说,汉字的三级组合(从笔画到偏旁,从偏旁到字,从单个的字到篇章)之间都共同遵循了一条原则――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相互迎让,要“九宫八面点画,皆拱中心”(《翰林要诀》)。

笔画之间必有主次之别,迎让之分。次笔避让出较大的空间,让主笔从容舒展,以壮全字之势,如刘熙载《艺概・书概》所言:“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在具体书写中,这样的例子很多:1.横作左旁末笔,为使左旁不至于太宽,常改横为提,如“地”“站”“耿”“鲜”等字;2.竖在左旁,常改竖为撇,如“翔”“叛”等字;3捺画同向,要伸缩相让,如“炎”“这”“迟”“众”等字,这就是所谓的“字无双捺”。这些变了形的横、竖、捺,看似断臂折腿,极不自在,但正是它们的牺牲换来了全字的整体美。从这些笔画的组合规律和原则中,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作为社会中某一个特定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遵守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

二、培养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写字课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挖掘这种精神。

一方面就是把字的和谐结构比喻成人与人之间的美妙感情。如“双”“林”“比”“昌”“吕”等左右或上下相同的字,要左小右大,上小下大,好比兄弟同行,弟在前,哥断后,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怀之情,称作“孪生兄弟站一起,前小后大添情谊”;如“昨”“呼”“峰”“场”等左小右大的字,好比慈祥的母亲怀抱自己心爱的子女,母亲应将孩子抱得稍高一些,以见怜爱之意;如“做”“鸿”“仰”“糊”等左中右结构的字,要中部略小略高,左右略大略低,好比三口之家共享天伦之乐。

另一方面是名家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东晋王羲之就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办好事的典型。一日傍晚,他访友经过一座石桥,见一位白发老妇人手提一篮竹扇,满面愁容地叫着“卖扇――二十文钱一把”,却无人问津。王羲之便在扇子上写上“清风徐来”四个字,不多时桥上挤满了买扇的人,百文一把,顿时销尽。后人为了纪念王羲之,就把这座石桥取名为“题扇桥”。

三、培养勤劳朴实、质朴、艰苦的优良作风

勤劳是幸福之源,懒惰是贫穷之根。学书要有所长进,有所成就,必须做到三勤――眼勤观、心勤思、手勤练。

首先,眼勤观。要用眼睛多观察笔画的长短、粗细、正斜角度,观察偏旁的高低、大小、长短对比,还要观察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或许从中会得到启迪。如王羲之观鹅游水悟出用笔用墨之道,“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转,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咏王石军爱鹅》);草圣张旭路遇书生与担夫争道,悟出笔画、偏旁之间要相互避让的道理。

其次,心勤思。学写字还要多思考,思考如何起笔、行笔、收笔,思考各种结构的原理,思考各种碑帖、字体的特点,只有这样方能做到意在笔先,得于心而应于手。

最后,手勤练。几乎每一位书法大师身后都流传着一段苦学书艺的佳话,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钟繇入山练字十年,大石皆墨;智永登楼练字四十年不下,退笔(写秃了的笔)成冢。因此,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书法以“朴”为至美。傅山主张“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艺术上组合技巧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到有组合技巧的存在。《艺概》中说“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许多歌诀验证了这一点:“生来就瘦别充胖,胖了反失苗条样”,如“月”“弓”“耳”“自”等字;“天生偏矮不馋高,随形扁宽一样好”,如“工”“四”“人”“士”等字;“命中注定身不大,小巧玲珑同样佳”,如“口”“夕”“么”“小”等字;“原形歪斜不可正,写正反而失平衡”,如“飞”“戈”“母”“巧”等字。做人恐怕也当如此,本真最好,不攀比,不做作,不赶时髦,不浓妆艳抹。

写字大都要遵循左收右放、上紧下松的原则,如“鸡”“纸”“详”“城”等是左收右放,“爱”“委”“紧”“笔”等字是上紧下松。初学书者,往往把持不住,写“详”字把言旁写得比“羊”字还大,写“爱”字,仅爪字头就占了格子的一半多,写后半部分时,不得不占用下一格子,拆东墙补西墙,三行字占了五行纸。这样的人,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生活上往往不能做长远打算。

四、培养遵纪守法、为人正直的人格风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写字时,各部分也要严守规矩,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如写“图”“国”“同”等字时,里边的部分万万不可心中无框,破框而出。而一个合格的学生,也要严格遵守宿舍公约,遵守班规校规,遵守国家法律法令。

歌中唱道:“最爱写的字是那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做人也像它。”这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笔何妙乎?”柳公权答道:“心正则笔正。”可见要写好字,首先要做好人,做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

以上四点还远远不是写字教学德育功能的全部。只要教师用心去挖掘,德育契机无处不在。相信我们在做好经师的同时,也一定能做好人师。

参考文献:

[1]徐德培.谈写字的德育功能[J].学校管理,2011,(5).

[2]佟柳.写字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2).

篇5

一、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一)音乐教育审美价值存在的必然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基础性,是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小学低年级主要让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并且能够演唱简单的歌曲,使之先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到高年级和中学以后,教授简单的乐理知识,分析简单歌曲的和声、曲式,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更多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核心是审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得以净化和升华。“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享受艺术、学习艺术、发展艺术能力的坚实基础。”[1]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终身享受音乐,将来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绘画、雕塑、造型、设计、建筑等,拥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学习其他艺术专业会比没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学习效率更佳,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态度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决定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并以审美教育为基础已经迫在眉睫。

(二)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实现

新课标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居于首位,这说明审美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时,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体会,做到以欣赏感受为主,以教唱歌曲为辅。“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受传统观念影响,有的教师认为音乐课就是教学生唱歌,教唱歌曲越多音乐课效果越好,虽然歌唱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一定帮助,但中小学音乐教育毕竟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的,而是让所有学生了解音乐,陶冶情操,以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事实表明,一味的教唱歌曲而不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看似唱会了很多歌曲,但学生很难融入音乐本身,这样也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学会的歌曲经常是一节课学会,过两节课就忘掉的情况。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把握,为音乐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积极主动的去唱、去听,甚至达到终身艺术学习的目的岂不是事半功倍。在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学生又轻松愉快、自觉自愿地学习歌曲和相关的音乐知识,并由此获得再发展、再提高的条件,达到审美功能的实现。

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德育功能能够提升音乐教育的地位

音乐课在中小学课时较少是众所周知的现状,而且很多学生和家长也普遍认为音乐课是“副课”,是休闲和娱乐的课程,多数学校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强,这大大限制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能否借助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升音乐教育的地位呢?德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等,而音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情操,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培养方向也大相径庭,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二者却是紧密联系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开始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子把音乐列为了“六艺”课程中的第二位;荀子认为音乐“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从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到普普通通的学生,音乐教育与德育都存在内在的联系。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音乐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音乐相对于其他学科,承担了更多的德育任务,而通过音乐来提高德育宣传效果也往往是大多数学校的普遍做法,音乐的德育功能在德育教育中的比重逐渐加强,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二)审美改进德育功能的实现

“通过音乐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任务。因此不能把音乐课变成政治课,音乐课中实施德育教育要有它自己独特的手段和方式。”[2]在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音乐课仍是一节以审美教育为主、实现音乐审美价值的课程。一节课究竟该如何去上,在与德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审美作用,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开展审美教育。如:在教授《长江之歌》这首歌时,第一,教师弹奏全曲,让学生聆听并联想情境,感受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学生可以引用诗篇或者自己创作;第二,教师边弹奏全曲,学生边朗读自己所写的诗句;第三,朗读歌词,介绍歌曲以及创作背景,对比学生自己的理解,讲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一首歌曲,学生通过听、想、创作,会对歌曲表现出浓浓的兴趣,从而主动了解歌曲的美,从学生创作的诗句中能知道学生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整节课不仅实现了以审美教育为基础,学生主动探索而升腾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甚至比一节思想品德课效果还好。

三、音乐教育双功能实现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热爱艺术、思想健康积极的学生,它所强调的是普遍性,即大众教育。“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习,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3]音乐教育最终的目的还是审美育人,它作为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需要学生理解、感受其过程,通过欣赏其中的美来提高学生的情操。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也是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以审美为基础,毕竟音乐教育从属于艺术范畴。

(二)“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

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外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有效地采用“第二课堂”的方式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家庭与社会也是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保障。比如:通过欣赏音乐剧和音乐节目,学生无形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三)教师审美能力提升

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课堂教学中,随着教材的更新,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逐步增高。如果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能力是能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更多音乐形式的出现,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始终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不但要有专业、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底,还要有理论的高度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参考文献:

[1]郭声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0,(06).

篇6

我国在校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并不是很理想,音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这直接导致了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制约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工作展开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种:

1、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在我国很多学校,音乐课的开设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保证音乐课的课时量,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学生远离了音乐,又何谈他们能中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激发起高尚的道德感?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没有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又怎么谈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呢?处于校园里的学生正是情感敏锐的时期,他们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渴求是无限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他们能够很容易的理解音乐带给他们的内涵与魅力。总而言之,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和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育才的双重目的。

篇7

德育功能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因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作用,如:定向功能、指导功能、调节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等等。但最终还是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德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通过德育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使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总而言之,发挥德育的双边功能作用,就是要立足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一、德育的社会可分为:政治功能、道德伦理功能、经济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超阶级性的德育是不存在的,这完全是由德育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阶级间、国际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与道德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只要阶级存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政治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影响,以形成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一代新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试图淡化社会主义政治功能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仍要大力强化德育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对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也不能片面理解。如有的人把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等同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工具,将政治功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活动,这些认识都是狭隘和片面的。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既包含服务政治和政治活动,又包含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劳动者参与国家的事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及其特有的政治活动只是德育政治功能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2.经济功能

德育的经济功能也是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经济功能就是承认德育并通过德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承认德育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德育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空谈,德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创造意识而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

德育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限性。德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人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受德育、智育、体育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的制约,又受客观物质生产设备条件的制约。

(2)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长效性。德育可以给人精神支柱,这与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物质的东西会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消耗,而精神的东西则不会。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3)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德育主要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观念,政治态度影响产生经济效益,它不像物质的东西那样直接、明显,具有潜在性。

(4)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增效性。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增效性。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经济增效功能,主要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使受教育者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3.道德伦理功能

伦理道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伦理教育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选择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公德,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意识。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道德伦理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品德,具有“五爱”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德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可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和“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

功能”两个部分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

所谓全面和谐,它的实质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均衡性,而是完整性。全面性强调的是所有品质的发展,和谐性强调的是这些品质的相互关系。全面性和和谐性决定了整体性,并且是哲学社会学中两个基本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范畴,反映了个性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把政治、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总开关。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方向性作用,德育抓好了,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校德育对培养个性有着重要作用。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学校德育对个性的培养有三个作用:

(1)定向作用。个性品质反映人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德育的功能在于使学生有效发展和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消极品质,发展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积极品质。

(2)建构作用。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在某一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没完成或形成了消极个性,就需要德育来校正。

(3)心理保健作用。个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不同因素在个性发展中会冲突,出现挫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需要通过德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又不仅涉及到个性,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生存的各个方面,具有开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功能,具有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的作用。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我们研究德育功能的主要依据。人的本质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人和人性;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因此,承认个性,并不排除社会性,个性和社会性是一致的,发展个性和社会的决定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两大功能作用,不能以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多年来,我们只讲德育的社会功能,不讲人的发展功能,将两大功能割裂开来。现阶段,我们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功能时,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吴冰.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2,(10).

篇8

德育,严格上来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而在广义的“德育”概念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心理品质层面。城市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比同期国外严重的多。当年震惊一时的“马加爵”案,给社会及教育界对于德育教育极大的关注和反思。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环境,灌输给孩子的信息偏颇,导致孩子形成对社会的看法偏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

在学生心理层面,据有关文献报道,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多集中于心理品质方面的弱点,如意志力、抗挫能力比较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危机意识淡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较为缺乏,这与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以及学生就业压力、升学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有关。

二、体育教育与德育建设的关系

从体育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本身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征,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学生的举止言行、思想、心理品质等都会自然的表现出来,较为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观察, 从而将德育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体育课堂,贯穿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当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体育教育确定的三维锻炼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立体的锻炼,恰恰明确的涵盖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其中在社会适应这一目标体系中,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性,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积极的互动、分工与合作,模拟和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学习和个性社会化的进程。体育教育这一目标的确立,更加有利于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育教育在众多学科当中,本身具有很强的德育优势,具体表现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本领;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表达能力。

三、体育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

(一)体育活动有助于情绪调节

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二)体育活动可以培养竞争意识

体育教学当中,往往伴有运动竞赛,这样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竞争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是其他学科所达不到的。在运动竞赛中,学生们为了达到目标,通常都要与对手进行激烈的较量,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这往往都是在超生理负荷下进行的。这就需要参加者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对手或各种困难。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环境。

(三)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人的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社会影响、思想教育有关,但严格的体育锻炼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体育能从心理意识上增强人的意志力。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强化训练。从事体育运动,要克服疲劳、寒暑对身体的侵袭,要从心理上战胜胆怯和退缩。克服外界对心理的不利因素影响,这本身就是一个意志品质的磨练过程。

(四)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们承受挫折能力的最好课堂。竞技体育都有胜负之分,我们都知道,在田径比赛中,除冠军以外,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在球类对抗比赛中,总有一队是失败者。对于缺乏失败经历的青少年而言,在体育竞赛中体验失败,并学习如何去看待失败,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体育这门课程无疑是最好的课堂。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善于对体育比赛中的失败者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引导失败者振作精神,则可达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的运动项目都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参与的,像接力赛、排球、足球等运动。这些集体比赛的成功,要靠团队中成员间密切的配合和统一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要共同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是集体主义情感的基础。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可使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充分挖掘和升华。

与此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篇9

自古人们就很注重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主张将艺术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制订“理想国”蓝图时主张将影响不好的艺术作品一一驱逐;孔子的“善”在先,然后才“美”,“善”比“美”更加重要的观点;汉代的《毛诗序》中提出的“教以化之”的理论等等。可见,艺术中的德育因素对人的影响非常重大,对大学生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归结起来,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承担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对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教育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通过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时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引导大学生反思历史,参照现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要义,培养起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比如革命年代的战地文工团,为了战争的早日胜利,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不惜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生命的危险,到革命前线慰问演出,给将士们鼓舞士气,提升斗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虽有短短几分钟,但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为祖国的未来奋勇前进的磅礴气势和必胜信念,给人振奋和力量,但每当乐曲响起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热情;油画艺术,过去中国的油画被称为“西洋画”,但现在中国的油画是带有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中国油画”,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虽然这一艺术种类首先起源于西方,但它却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并经由中国画家的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不断壮大的,所有这些,让学生学习了解后自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和价值观。大学时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加上社会上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极端自私现象的时时出现,这势必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产生很大的冲击,影响他们对于人生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思考,甚至会产生迷茫和信仰危机。高校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基本艺术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学生对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学生们在欣赏和感受艺术中美的同时,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体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并能以实际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感之以形,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在参与艺术中有直观的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同时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不仅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形成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正确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3)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由于学业繁重、感情挫折或者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犹豫、焦虑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和沟通,会消耗人的意志,降低人的免疫力,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而研究证实,艺术教育对人情绪的调节,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是心灵的体操”,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可以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矫正,它能调节人的植物神经,促使大脑得到休息,帮助人们消除疲劳,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以艺术的一种形式———音乐为例,不同的音乐调节不同的心情,它通过音调、音节、音律表达出人内心深处的焦躁与宁静、烦恼与欢乐、忧愁与幸福,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兴奋、镇静和降压作用,并随着音乐的曲调、节奏和旋律,最终使人恢复到平静和自然。因此,艺术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地表达感情,排除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心态。

(4)能够陶冶大学生情感,完善大学生个性。艺术教育具有“以情感人”、“以美动人”的特点,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之处,它能使人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情感起伏,在美术的色彩光影中心弦触动,在舞蹈的身姿中身心愉悦,在戏剧舞台的身影中咀嚼人生的酸甜苦辣,在影视的声画世界里沉浸共鸣,它能直接的进入人们的感情世界,点燃人们的情感火花,使人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内心得到充实,情感得到陶冶。同时,艺术教育还能塑造、完善大学生的个性。艺术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空间和超脱狭隘功利的意念世界———驰骋个性的自由王国,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原型人物或事件与个体相比较,看到不足和优势,找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适合做什么和不适合做什么,使他们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目标努力。而且,艺术教育具有很好的调节功能,它能够使帮助学生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克服弱点、缺陷,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个性。

(5)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行为高尚。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行为高尚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艺术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艺术知识的传播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情趣、意志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以形象的陶冶、情感的交融,使人心灵美好、人格完善,并能促进大学生以实际行动,通过“精神—实践”的方式来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达到身心合一,行为高尚。

篇10

德育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各具特定功能的要素组成的,德育系统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信息。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质量的保证取决于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信息过程,是德育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反馈的过程。德育的一切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由此德育信息在德育系统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发挥其功能,对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德育信息的特点及分类

德育信息是指在德育系统中和德育过程中得到利用、传递和转换的信息。德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转换、交流、传递等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和人的行为。

德育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德育信息具有正确性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有时传递的信息不一定完全正确甚至故意传递错误信息。但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绝不允许教育者利用德育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以致误人子弟。随着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日趋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高科技和信息占有量的优势,利用信息霸权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针对各种政治思潮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受教育者传递正确的德育信息。

2.德育信息源具有不固定性

在德育过程中,信息源是不固定的。从时间上看,德育信息既可源于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可反映现代伦理乃至对未来的理想信念;从空间上看,德育信息既有来自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对本国现实的认知;从主客体关系看,教师、家长、朋友能够成为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源头,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也能够成为受教育者的信息源。

3.德育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激烈的交织、冲突,学校德育的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变化更加剧了受教育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受教育者的思想的多层次和千差万别就要求德育信息必须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信息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德育信息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如报告、演讲、谈心、访问等。

德育信息按照其传递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四种:第一,知识性信息。如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二,教育性信息。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第三,控制性信息,即教育者为保证德育系统的有序性,保证德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传输给受教育者的信息,如公民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等。第四,反馈性信息,即反映德育信息传输结果的信息。反馈信息是教育者将德育信息传输给受教育者之后,受教育者做出的反映性信息。如学生对老师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的评价、建议等。

二 德育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往往是由外部信息刺激开始的,当外部德育信息对青少年产生刺激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吸收、内化,然后把内化了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象化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实践行为。在社会舆论对这种行为作出评价后,青少年将会对评价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正是这样不断地内化、对象化,才把外在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对象化为外在的道德实践。因此,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中,德育信息的刺激是前提,德育信息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1.德育信息量的增大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德育信息随着青少年获得信息量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无论知识性德育信息还是教育性德育信息将会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进入青少年的视野。这些德育信息使当代青少年思想变得更复杂,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而且由于信息的铺天盖地使青少年无所适从,德育信息量的增大正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使他们在选择中出现苦闷与彷徨,部分青少年甚至吸收了错误的思想道德信息,形成了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最终被误入了思想道德发展的误区。

2.德育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比较和选择能力

如前所述,德育信息在传输形式和渠道上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传统的传输渠道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而当前随着德育信息传输渠道的增多,一方面使青少年能多渠道、多层次地获得思想道德信息,弥补了单一信息渠道会出现信息不通的弊端,并有机会对不同信息渠道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之分,如果不同信息渠道传递的信息相左或是矛盾的,很容易使青少年出现思想混乱,再加上青少年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驱使,有时不愿听取正规渠道的信息,而喜欢听取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如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的信息传输差别较大,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才能使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3.德育信息传递速度的迅速考验着青少年的信息吸收能力

当前社会的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一方面使青少年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有关信息,能够随时掌握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变化的信息,大大地加强了青少年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吸收速度;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速度快则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因为及时的信息传递有时可能瞬息万变。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可能使青少年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 积极培育德育信息意识,不断提高德育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1.教育者要培育敏锐的德育信息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信息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中信息客观状态在大脑中的能动反映。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信息利用效应。教师的德育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锐感,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特别是对有关德育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德育信息,并具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德育工作中的意识。

德育信息意识的形成,主要依靠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排除干扰,有选择、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输德育信息,而且要向受教育者传授德育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传递的技巧,使其也树立起良好的德育信息意识。

2.教育者要拓宽德育信息收集的渠道

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过程。教育者通过对德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运用科学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将德育信息有效传输给受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觉器官。经过受教育者感官的接收、神经系统的传输和大脑的整理加工,逐步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在德育过程中,信息是灵魂,具体、准确、丰富而及时的信息是提高德育工作灵敏度的关键。德育工作者只有随时掌握社会变化的信息,以及教育对象在此影响下的思想变动情况,才能将工作做在前头,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因此,采用现代技术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加快信息收集的速度是德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现代社会获取德育信息的主要形式有:一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类书籍、杂志、报纸;二是广播电视媒体;三是计算机网络。此外,手机短信与移动“飞信”也应用于学校德育工作中。手机短信作为新型的信息互动方式,使用范围广、影响大,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宣传阵地。移动“飞信”的出现,为手机短信辅助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移动“飞信”可以使用手机或计算机与对方进行手机语聊、信息交互和发送文件,移动“飞信”具有免费短信无限发送功能。通过计算机可以给飞信用户快速、便捷地传送信息;如果对方不在线,信息将以短信形式自动转发到接收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即时到达不会丢失。另外,移动“飞信”具有快捷群发功能,可以将信息一次性地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所有学生。因此,移动“飞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信息的传递”方面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

3.教育者要树立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是否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立场问题。教师在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有正确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的信息,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的好坏。

4.教育者要提高对德育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有关德育信息的收集,更多的是对所搜集信息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显然,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者可以获取数量庞大的德育信息。但大量的信息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有许多假信息、冗余信息。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控制处理。德育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德育信息的控制处理能力。只有对德育信息进行控制处理,信息才能转化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德育在此种信息运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育者要坚持以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处理德育信息,对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并把关注点放在那些反映新动态、新情况、新事物和新见解的信息上。

篇1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师应着装得体,举止大方,谈吐文明,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榜样激励

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给学生讲述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辉煌成就,讲一些孩子心目中的偶像的故事,如姚明、刘翔,他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美好形象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善抓机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机会,实时实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同一的口令下整齐协调地完成动作,从而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会不自觉地将一些不良的习惯带到体育课中来。体育教师应对在队列、队形练习中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伍不整齐,影响集体。教育他们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做到“快、静、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4.精心设计

体育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节体育课,把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思想品德。例如:30米加速跑的教学用接力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各组成员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不仅会发挥出自身的最大能力,而且会和队员团结合作,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再如:两人三足的教学,教师先不讲方法,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己去探索怎样才能协调一致?怎样才能提高速度?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品质。

二、充分利用多功能的大课间活动渗透德育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现今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思想品德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项目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以大课间体育活动特有的趣味性、竞技性、协作性和娱乐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解放,使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质和性格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进而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为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提供条件,也给校园体育文化注入勃勃生机。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理念能得到体现;在活动中形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自信不止的道德品质,形成的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精神正是学校应追求的人文精神。

三、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中渗透德育

小学在每年都会举行各种项目的运动竞赛,课余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田径、乒乓球、足球、篮球、跳绳、30人31足等项目的训练。开展课余训练对于推动全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体育骨干,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中如何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体育老师正确的教育和指导起到关键的作用。

1.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加强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首先,老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训练中利用“定强度、定量”的方法不断增强其体能,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其次,体育老师要适当从严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例如:在1000米长跑的训练中,体育老师应该分析有些学生不能跑完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故意不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再次,体育老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巧妙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比如,在1000米长跑的训练过程中,看到有些学生坚持不下来了,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富有激情的歌曲,例如:《奔跑》、《怒放的生命》。同时,老师可以让落后的学生手牵手,慢慢地跑到终点,让学生们知道“坚持就是胜利”。

2.在运动竞赛中培养小学生讲文明礼貌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运动赛场上,体育老师要教会学生讲文明礼貌,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做到“比赛第一,友谊第二”,与对手之间要互助互爱;在比赛当中培养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坚持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落后的情况下,激励他们要紧牙关,不要放弃,一点一点地追赶上去;在失败的时候,多一些安慰,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成功的时候,给予表扬的同时教育他们不要骄傲,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辉煌。

篇12

一、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

“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此话不知是谁说的,它充分说明了童谣与儿童的密切关系。著名儿童诗人高波说“童谣是一面镜子”,也说明了童谣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每个人从“哇哇”落地来到人间,首先是在妈妈的哼唱中吃好、睡好,然后又在周围亲人们的吟咏中成长、懂事。“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精瘦”“摇摇摇,摇摇摇,小船摇到外婆桥……”这些哼唱,这些吟咏,就是童谣,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童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孩子聪明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个人最初接受的德育。由此可见,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

二、童谣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从童谣开始的,可见,童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童谣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1. 美育功能

从思想内容看,童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积极、健康、向上的,称之为“健康童谣”;一类是反映消极、落后、腐朽的,称之为“灰色童谣”。健康童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灰色童谣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不良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童谣本身存在着美和丑两种内涵,因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健康童谣反映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它所表现的每一事物都具有美的价值,学生在说唱这些童谣的过程中,无疑是在体验美,感受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美的陶冶。因此说,童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美育的功能。

2. 规范功能

童谣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诗歌。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童长大成人的,都经历过快乐的童谣时代,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谣时代,总能清楚地记得童谣曾经给我们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现代儿童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虽然不同,但童谣的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依然存在。如:“铃声叮叮响,钟声响叮当,我背着书包出学堂。出了校门快回家,不在路上跑和玩,红灯绿灯仔细看,安全第一记心上。”(本人编),在这则童谣中提出了“学生放学后不能在路上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规范要求。又如:“太阳当空照,小鸟喳喳叫,我背书包上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同学要问早。讲文明,讲礼貌,太阳公公眯眯笑”(本人编)。这则童谣提出了关于文明礼貌的规范要求。如此这些就是童谣的规范功能。

3. 同化功能

有人认为,童谣是贴近学生的德育语言,是沟通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的确,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趣好玩,唱起来有韵有律,易于掌握,且意思明白,道理浅显,学生很容易接受。基于童谣的这些特点,把它运用于德育,自然成为德育的语言,自然成为沟通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所以,把童谣运用于德育活动,能让学生在无限乐趣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思想品行,使学生改掉坏毛病,形成好习惯。这就是童谣的同化功能。童谣的这种同化功能运用于德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导向功能

童谣对成长中的儿童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教育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儿童的行为动作方面进行引导训练,使之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并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拿起小牙刷,刷呀刷呀刷。早晚刷两遍,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小牙白花花。不会生蛀虫,人人把我夸。”(福建新童谣《刷牙》)这则童谣对儿童养成刷牙习惯具有导向作用。“早晚刷两遍”提出了时间次数的导向;“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提出了方法的导向;“不会生蛀虫,人人把我夸”提出了兴趣意志方面的导向……这些都说明童谣具有导向功能。

以上所说童谣的美育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很普遍。大多数童谣对儿童的思想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有的指向行为,有的指向思想,有的指向品德,有的指向意志……童谣的这些功能体现了它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挖掘利用童谣的功能为教育工作服务,是当前德育工作的新举动,新方向。

三、正确、有效地发挥和运用童谣的德育功能

童谣具有不可置疑的德育功能,然而多少年来,童谣一直被视为“小姓”流落于民间,而未曾登上教育这一大雅之堂,直到近几年,社会上的灰色童谣冲击到了学校教育的宏伟殿堂之后,才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关注,开始在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中火热起来,出现了“新童谣”。但新童谣的出现,并未在德育这块阵地上扎下大营而是一阵强风般的、一股热潮似的匆匆流过。如何让新童谣生动、有趣、持久、稳步地发展起来,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和运用德育功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父母家长,乃至每一位社会人士应当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1. 领导挂帅,少先队牵头,营造德育新环境

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同样的,童谣要真正发挥其德育功能,也必须营造一定的氛围。首先是领导重视,认真做好安排布置和计划工作,把新童谣活动纳入德育工作重点,长抓不懈。如设立校园童谣节、童谣活动月、童谣活动周等集中固定的形式,为童谣环境的形成提供保证;其次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形式的说童谣、唱童谣、编童谣和演童谣等比赛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是利用广播、校刊、校报进行宣传推动,广播室设置固定的童谣节目广播时间,烘托一个热热闹闹的音响环境和文化交流环境。第四是结合广场文化、校外活动中心举办童谣说唱演活动,让每个学生,让每个家庭,让全社会都认识童谣,了解童谣,形成一个童谣大世界。

2. 给童谣插上音乐的翅膀,让童谣可说可演可唱

前面已经说过,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有韵有律,是一种可说、可唱、可演、可跳的儿童文学,是无曲的歌,它本身充满了乐感,富含着音律,如果给它插上音乐的翅膀,那可谓是锦上添花了。所以把童谣引进德育,还应当给童谣谱曲,让童谣真正可演可唱。具体做法两种:一是选择学生优秀作品谱上曲,让学生唱自己的歌,唱身边的活动,这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最近,我为学生编创的“校园童谣组歌”和“快乐童年组曲”,学生非常喜欢,预期效果良好。二是指导学生自己为自己的童谣谱曲。指导学生自谱曲,由于学生缺乏乐理知识和乐感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慢慢来,先从个别入手,培养兴趣小组,然后逐步推广。培养学生自谱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篇13

1.1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塑造大学生优秀人格

当前我国各高校进行的音乐教育,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的内容选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培养音乐素养的同时,时刻感受到我国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在学习与我国建国和抗战历史相关的音乐时,更能够激发起爱国主义情怀,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们也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保护国家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对当前的和平生活产生珍惜之情。比如《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首爱国歌曲,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会不自觉被歌曲的雄伟不屈而感染,在演唱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便在此时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此时老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说教,只需为学生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学生通过联想当时中国人民奋勇抵抗的场景,结合歌曲中释放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能将爱国主义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来体现的,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优秀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1.2发扬大学生团结协作风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音乐演唱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可以将全班学生集结到一起,进行同一首歌的演唱,因此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以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在合唱时,会首先对歌曲进行任务分布,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了解,知晓自身以及其他同学最擅长的演唱部分,然后依据同学各自的优势所在进行任务选定,这对于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品质也具备一定作用。学生在进行歌曲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演唱问题,因为合唱考验的不是个人的演唱技巧,更注重的是所有人的合作效果,因此,大学生在合唱时会逐渐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会逐渐使自己适应集体的演唱节奏,不断完善集体演唱的效果呈现。在不断合作与磨合的过程中,只要同心协力,合唱效果便会逐渐趋向他们的目标,这时他们便会感到集体的伟大,因为合唱带来的视听震撼远远超过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因此也能真正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更加注重集体主义。

1.3培养审美情趣,打造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

高校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能够掌握许多音乐知识,并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种类音乐的学习鉴赏,培养起一定的音乐审美情趣。音乐教育不仅诉诸听觉感官,更加倚重学生对于音乐的心灵感悟,考查学生能不能感受出音乐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进而进一步对自己鉴赏音乐提供灵感。音乐是一种传达真善美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演唱音乐歌曲,能够净化自己的内心,通过感受音乐纯粹的美,使自己暂时忘却世间的喧嚣吵闹,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音乐审美情趣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情商组成,因此,音乐德育功能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水平的功能,实现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2.1加大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新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层,认为音乐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愉悦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而且,高校音乐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只是设置了简单的音乐欣赏的讲课形式,只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音乐欣赏技巧,对于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只是轻描淡写,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分析鉴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仅仅发挥了其对于培养学生简单的音乐素养方面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完成其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使得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不能作为支撑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及时更新对于音乐教育的错误认知,深刻剖析音乐教育中所包含的独特的德育教育角度,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深度的音乐教学,并能够使音乐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作用。

2.2优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音乐课在非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是出于选修课的地位,并且多数是理论型的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首先便让学生在心理认知层面将大学音乐教育放到了不会特别重视的地位。而且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是由于不能进行相关实践,学生无法对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效果检验,因此,高校的音乐教育也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功能无法突出展现。因此,高校需要对本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优化,尽量将音乐教育课程上升为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应注重教学深度与广度,尽量将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通过内容教学彰显出来,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2.3建设创新型的音乐

教师队伍 当今时代是注重创新的时代,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当今的大学生生活在时刻高喊创新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讨厌一切陈旧不变的东西,尤其是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对学生的创造力产生扼杀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应该体现出创新的特点,这就需要一支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善,使得音乐教育能够时刻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以此吸引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对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具备自己的独特认知,能够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会产生抵触心理。高校可以引进一批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队伍,也可以自己培育创新型的教师,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能够接受先进音乐教学经验的指导,并为教师制定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使老师在思维认知层面达到能够实现音乐德育教育功能的相关要求,还要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相关考核,以考察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否发挥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

2.4营造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