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临床医学创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临床医学创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临床医学创新

篇1

2、专业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在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方面,专业型研究生并不比科研型研究生差,只是创新机制、创新氛围、导师能力以及学生定位等因素造成专业型硕士科研能力偏低,创新素养不高。

(1)创新机制: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要求偏低,仅要求发表统计源期刊,因此造成导师无压力、研究生无动力。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借鉴于科学型培养方案,必修课程内容有政治、外语、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学术规范与实验安全、外科学进展等内容,在纵向和横向上重复较多,其前沿性、广泛性和多样性不足。

(2)创新氛围:专业型硕士在临床各科室轮转,以外科为例,普通外科4个月,骨科2个月,泌尿外科2个月,心胸外科2个月,神经外科2个月,烧伤整形外科1个月,麻醉科1个月,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室(SICU)1个月,外科急诊1个月。临床科室医疗业务繁忙,轮转时间太短无法深入学习。同时科研氛围不浓,造成专业型硕士忙于换药拆线、下医嘱写病历等琐碎事情,无暇顾及科研实验。

(3)导师能力:一些专业型研究生导师并没有课题,缺少经费以开展科研实验,同时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要求不高,仅仅要求按照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完成学业即可。有些导师自身科研素质缺乏,并无开展科研实验的经历,更谈不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学生定位。自我认识不足,定位较低,等同于本科实习生培养的高度,仅仅满足于撰写一定数量的病历,掌握一些简单外科操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必须参与科研,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发现临床中的问题并找到对策。

二、专业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提倡转化医学实现临床与基础的双向转化

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从实验室到病床边(benchtobedside)以及从病床边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的双向循环式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针对临床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统计等研究,研究成果快速应用于临床,实现从实验室到病床边的转化,再从临床应用中发现新问题,为实验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目前有一种趋向,就是积累众多成果不予发表,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发表于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以吸引眼球。其实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宜设立过大目标,毕竟专业型硕士主要目标是提高临床技能,为社会培养医疗卫生应用型人才。专业型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临床科室轮转,参与管床,直接接触患者与上级医生,能够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级医生,针对临床出现的难题可以激发灵感,从而提供科研思路。以乳腺外科为例,乳腺包块一般以小切口开放性手术完成,但是对病人来说,乳腺切口影响美观,这是开放性手术的一大缺点。但在Mammotome、Encor微创旋切系统等器械发明的前提下,即可开展微创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最大直径达11cm。虽然手术费用昂贵,但切口小、恢复快,符合女性美的要求。积累到一定数量,同样可以撰写病例分析或论著,投稿英文期刊。又如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早期发现的检查措施是穿刺活检,活检标本病理检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临床医生一般均凭经验穿刺活检,但会出现失血多,穿刺到肿物的成功率偏低。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成功率且出血少?经过反复论证,发现结合B超定位下穿刺成功率较高,并且严格遵守无菌、无瘤原则,取材准确,减少并发症和减轻患者不适。

2、改革创新机制激活专业型硕士的创新本能

改革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可以鼓励专业相近的研究生组成科研小组,共同面对临床问题,设想科研思路。或者联合科学型研究生,平时在科室轮转,周末进实验室学习实验技术,实验方面的问题可通过导师牵头,共同攻关。或者加入基础研究人员,通过联合查房进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临床方面的问题。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为例,博士在读9名,科学型硕士10余名,专业型硕士10余名。该科室经常召集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座谈会、读书报告会等,促进专业型研究生了解乳腺疾病研究的发展,并且要求专业型研究生定期进入实验室,跟随科学型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结合临床实际提高治疗水平。同时科学型研究生虽然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研究多局限于细胞、动物等基础实验,研究成果多难以推广应用到临床,无法直接服务于临床诊疗。乳腺癌患者根治术或保乳术后经常出现皮下淋巴积液而出现水肿、感染,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根据这一临床症状,通过乳腺病实验公共平台,在科学型研究生或者导师的帮助下开展周围淋巴管的分区、走向等研究,寻找适宜的手术方式一起手术解决淋巴回流通道受阻的并发症。

3、改善创新环境培育专业型硕士的创新土壤

哈佛大学医学院充分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培养公共平台,鼓励研究生进入公共平台开展科研活动,研究生之间互通有无,互相促进。北京佑安医院则建立了平台:以科研数据为基础的标准化电子病历平台、以数据样本库为基础的临床研究资源平台、以系统疾病为基础的中心化学科建制平台、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平台、与临床转化研究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平台、以临床研究为核心的循证医学顶层设计平台、以临床研究为导向的人才团队平台和广泛开放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的资源共享,开展科研合作,成果共享。江苏省人民医院乳腺科建立“乳腺癌患者随访信息系统”,乳腺癌病人所有信息均输入该系统,专业型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随时抽调以往类似病例,发现其中的异同点,设计科研实验,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结合以往的处理对照新方法的优劣。

4、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导师准入制和末位淘汰制

导师是影响专业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型研究生导师队伍,能较快地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往研究生导师一旦入选则终身不被淘汰,这势必不能有效促进导师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必要建立导师准入制和末位淘汰制。其具体办法是:一是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申报导师的临床医生进行科研培训,考核通过才能获得招收研究生资格。二是每两年对研究生导师进行阶段性考评。考评内容从所获课题、获得奖项、、研究生就业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考察导师的科研素质,并进行排序,对处于末位者,实行末位淘汰,停止其招收研究生一年,以促使导师加强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专业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篇2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中医与西医的知识、理论、技能,又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因此在知识结构上强调“复合”即中西医并重,要求较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应用”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两大关键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除了注意知识结构的培养外,还应注意能力的培养,即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我们将创新教学改革与“挑战杯”竞赛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第一,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将“挑战杯”竞赛渗透到教学环节,改变传统观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正如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这种深刻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第二,在选题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在“挑战杯”竞赛中获胜,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至关重要.而创新性科研课题的选择就是一个创新思维过程.选题时,应紧跟时展要求,要能提出自己新理论、新方法,题目不一定大,但一定要新.因此,选题过程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项目内容确定以后,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评议讨论,指导老师对他们的方案作点评,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1.2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依托于有目标、有体系的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过程中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在实施“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第一,搭建科技创新宣传平台.在班级中组建科技创新小组,宣传、组织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相关赛事.学院层面着重介绍和宣传大赛目的、意义和实施内容,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观摩以往参赛录像和发表的论文,对同学的疑问和意见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让同学们了解、清楚和明确自己会在该项目的实施中需要掌握、了解和补充的知识和能力.在学校层面整体部署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第二,建立具备专业知识特点的科技创新载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一是结合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将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医学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与地方卫生部门合力育人,探索了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社区卫生实践模式.在社区卫生实践中,不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更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是将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教学引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业学习、资料收集整理、语言表达、总结回顾的过程,以若干名同学和带教老师组成专题宣讲小组,若干宣讲小组与实践顾问组成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的形式立足社区,以基层、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广大群众为宣讲对象,围绕宣讲专题开展宣讲实践、专题研究的教学探索实践,使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3建立参赛三级指导体系,保证科技创新成果

“挑战杯”竞赛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在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及指导体系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因此,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科技创新成果,我们建立了三级指导体系.一是在班级层面指导体系中,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班级中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以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提供一些教师研究范围内的课题,供他们在课外时间去做,既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又锻炼和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其认识到科学研究与一般的教学实验的区别和联系,使其入门科研.二是在学院层面组织专家对选题和立意进行筛选点评,对立意新颖可行性强的选题立项资助,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指导,并对项目进行开题论证,形成初步计划书,评估预期成果,及时反馈项目实施情况和研究进展.三是在学校层面对于优秀作品,组织跨学科专家论证,指导参赛团队了解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方法.

2从“挑战杯”竞赛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不足

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从“挑战杯”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纵观历年全国“挑战杯”竞赛成绩我校乃至中医药院校成绩整体平平,显示出我们在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自身的不足.

2.1中医药院校创新能力的先天劣势明显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学科专业相互交融和贯通.重要项目的科技攻关经常需要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组成团队一起共同协作.中医药类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团队合作方面有着先天的短板.一是专业设置局限,竞赛团队组建困难.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中医药而构建.这样的学科设置不利于跨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同一学院或者同一专业的参赛团队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创新能力培养.因此也很难推动竞赛作品更深入的发展.二是科研力量不强,竞赛起步较晚.第一届“挑战杯”竞赛于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而我校在2004年才参与进来.中医药高等院校整体科研力量薄弱,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着一部优秀的“挑战杯”竞赛作品的完成,这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目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就“挑战杯”竞赛而言,一是激励机制方面,“挑战杯”竞赛对竞赛作品要求严格,竞赛作品本身的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指导教师作为一部作品的灵魂理所当然的需要花费巨大的心思.然而指导教师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这就直接导致了指导教师参与竞赛的热情不是很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培养其创新能力中对创新成果的重视程度大于创新过程,挫伤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引导机制方面,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特别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专业性强,特色明显.然而,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上往往忽略专业学习与专业创新,甚至有部分同学为了参加比赛导致专业学习落后不能完成正常学业.这就失去了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意义.三是反馈与跟踪机制方面,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挑战杯”竞赛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反馈和跟踪,往往是以教师的指导性代替学生的创新性;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和延续,往往是为了比赛而参赛,对于没有取得成果的作品缺少再研究的机会,对取得成果的作品缺少深入研究的机会,对于有特殊培养潜力的学生缺少破格深造的平台.

3以“挑战杯”竞赛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3.1搭建竞赛选手交流平台,鼓励跨学科组建团队

中医类院校应该多与其它不同类型的学校合作,相互交流挑战杯的竞赛经验.鼓励校内的跨学科相互合作,同时鼓励学校之间的相互合作.学校应该为竞赛选手搭建平台,与兄弟院校举办联谊等活动,让本校的参赛选手与其它学校的参赛选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扩展参赛者的思维,鼓励其相互合作,提升竞赛作品的竞争力.

3.2营造全校师生的科研氛围,夯实竞赛的群众基础

中医药类院校应该将“挑战杯”竞赛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努力营造全校师生参与科研的氛围,从而为挑战杯竞赛夯实群众基础.学校应该要求参加课堂教学的老师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问题应该多引导学生去研究,有价值的研究项目可以给予辅导并且鼓励其参加“挑战杯”竞赛.授课老师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去寻找相应学科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研究相关问题的好坏可以与相关学科的期末考试成绩挂钩.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挑战杯竞赛的选拔过程中来.更多的同学在这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开发了思维.

3.3完善竞赛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学校应该健全挑战杯竞赛的奖励机制,让挑战杯的比赛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职称升迁、奖金挂钩,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专门创建一个小组,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对那些付出较多,竞赛成绩较好的指导教师,颁发证书并且给予资金奖励.对没有获奖的老师和学生也可获得奖励,以激励更多的老师、学生积极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全校师生的参与热情.

3.4建立多元化宣传体系,提升普通学生对竞赛的认识

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宣传体系,多管齐下的去宣传“挑战杯”竞赛.可以印刷一些“挑战杯”竞赛的宣传册子,利用学生会卫检的机会发放到每个宿舍.可以为“挑战杯”竞赛开设专业讲座,不仅介绍“挑战杯”竞赛,而且可以启迪学生们的科研思维.也可以开设专门课程,主要介绍科研创作的大概流程,同时为“挑战杯”竞赛做宣传.

3.5构建师生的沟通桥梁,加强对竞赛选手的引导

学校应该创建沟通小组,这个沟通小组由学校有经验的优秀老师组成.该小组要定期了解“挑战杯”竞赛参赛选手的情况和信息.必要时可以开设专门的讲座对竞赛选手进行引导.也可以选派专门的教师为参赛选手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其处理好学习和竞赛的关系.如果发现少数选手确实无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劝其果断退出,以免耽误了学习,舍本求末.

篇3

2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在第四军医大学的本科生教学中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在加强医学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本校精简和浓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门类,构建了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掌握基本的知识整合能力;同时实行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引导开展科研实验,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抽样调查显示,改革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率平均提高2.1%,优良率提高6.9%,毕业考试平均成绩提高8.8%。

2.1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目前国内课程设置多以学科为中心,这种课程体系过于强调某一学科理论的系统性,而相对割裂了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相反,近年兴起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则可以把基础和临床的知识横向及纵向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人体和疾病,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把握知识的能力[7-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较早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较传统教学组具有更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本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也证明了上述结论。从2000年开始,本校历时8年构建了一个有1800门医学课程的医学信息库,开发了一个包括门户网站、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平台,形成了具有医学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并首次通过信息化教学,广泛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实现了老师导学和学生自学的教育理念。实施新课程改革措施以来,本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参加国家、军队等各层次的科研项目人次较之前提高了15%,自主完成课外科研和实验项目数增加了2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呼唤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下的教学以传统的大班教学和讲座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0]。与此同时,部分院校开启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注意综合运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TBL(team-basedlearning)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12]。笔者借鉴了国内外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通过把每一个知识点隐藏在问题的后面,教学中学生能积极与老师交流探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而且训练了逻辑推理能力,启发了创新思维[13]。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培训其创新性思维。所谓的创新性思维,指的是一种开创人类认识新领域和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有研究发现,创新性思维可以通过培训而获得[14]。在临床教学中,本校注意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等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例如,胸膜疾病的诊断在临床上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一般的胸膜疾病,通过胸部CT、PET-CT、MRI等影像学方法可查明大致病变部位,通过检查胸腔积液常规、胸腔积液生化、胸腔积液培养等检验方法则能进一步分析原因,而通过胸腔镜检查、胸膜活检等可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但是,在经过系列的检查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胸膜疾病未得到明确诊断。而转换一下思维,有时则可产生柳暗花明的效果。在疑难胸膜病变的诊疗中,如把自发荧光技术与胸腔镜结合使用,利用荧光下恶性病变呈现红色而正常组织呈现绿色的特性,可进一步提高微小胸膜病变的检出率,最终在荧光引导下利用胸腔镜进行活检而明确病因[15]。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即从课程特点出发,通过合理编排和生动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之道,最终达到“授之以渔”和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除此以外,笔者还开展了发现式教学法,即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和探索,将传授知识过程变为教育研究过程,将被动学习转变为自觉研究和模拟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开展新教法以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部分学生不但发表了多篇论文,而且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2项。

2.3重视临床实践培养科研能力

创新思维始于实践,源于问题,创新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出来。临床是临床医学生必须面对的实践,也是科学问题的来源。陕西某大学的对照研究表明,早期接触临床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16]。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学改革调查也表明,实行把临床课程的课堂放到医院中和加大床旁教学的比例等措施后,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综上所述,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早期接触科研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可以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课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设计、开题论证和不断自我完善,则可以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验证假设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把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17]。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学试验表明,早期接触过科研的学生具有更严谨的科学思维、更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好的动手能力[17]。本校的教学实践也证实了科研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鼓励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和需求,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科研活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以来,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本科学生累计发表科研文章14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7.125。

2.4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学术视野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而医学教育国际化则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面对挑战,只有迎头而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和创新型人才。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生的国际化和教师的国际化,从而为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学校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著名学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本科学生可以通过答辩等形式获取学术交流的资格,研究生可以通过考取国家公费留学和联合培养的途径实现留学海外的目标从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本校也通过多种形式充实教师队伍和实现教师的国际化。首先,本校立足自身,鼓励学校的教师和附属医院的医生通过海外攻读博士后、访问、进修等形式开阔视野和提高医教研的能力。其次,通过聘请外籍老师任课、聘任国际一流学者担当客座教授、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和面向社会招聘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拔尖人才等途径使教师队伍进一步国际化,为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成长增添助力。

篇4

二、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模式设计

要研究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首先要为临床医学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寻求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应从现代社会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思想的创新观念出发,围绕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操作程序、教学策略、评价标准等教学模式构成要素进行理论探索。

(一)指导思想。程体系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应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医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要重视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宏观背景,培养以人文性为先导、以综合型的智能结构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造性医学人才。

(二)目标内容

要建立与医学创新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其主要框架包括三个部分:(1)医学思维与创新的理论知i识通过创造学基础知识的构建,发展医学生的一般创造力。(2)临床专业与技能的指导。通过临床专业和技能的指导,发展学生的专业创造力(3)创新个性的素质培养及其社会实践该部分的课程设置将有利于医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

(三)操作程序。

提出问题(临床病例或社区专题卜搜集数据(诊断依据与调查资料h形成解释(可能结论h评估结果(讨论引导)—验证结果(实践检验)以上操作程序主要从学生见习病例报告撰写和社会问题调查报告两方面进行设计。

(四)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以认知、技能和素质三种不同的目标进行符号性、观察性和活动性三种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第二课堂,以技能操作为主,教师将对第一课堂的知识进行再现性操作示范,并为学生在课后进行提示性技能练习创造条件。第三课堂,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相结合,在实践应用中得以锻炼提高。教学部门还要导向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和社区医学从业岗位整体任务和局部内容训练,并进行持续性的反馈,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五)评估。

主要通过建立三个领域的评估来实施:(1)认知领域临床医学决策思维能力考核(2)专业课程和思维科学相结合的理实践论文评审。(3)态度领域病人评议学生学风医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志愿者服务社会的价值评价等。

三、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实践

根据21世纪的医生培养目标要求全面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应当减少应试教育的痕迹,重视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医学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经验、教学双方的个性特征等。在此基础上从现代教学论的要素结构出发,调整和改革现行的临床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模式,追求创新教育系统动力机制的整体优化

(一)目的是导向因素,临床医学创新教育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要重视把教育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扩展到学生的人文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人格、思维方式的教育。因此,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追求的是科技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观念与职业特征的结合;个性心理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强调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是核心因素,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改革从时间和空间上提供动力。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得以实现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其质量关系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课时条件和实践空间,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调整课程结构:(1)削减课程间重复内容。开展了包括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在内的各种医学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实施以问题为引导的临床与社区医学教学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削减课程间重复内容,空出一定的学时数,增加实践课和自学选修课程。(2)加强实践技能训练w加强了医学生的临床医学技能实践和社区全科医学服务实践课程计划。例如,坚持授课学时与实践学时之比不低于1:1;加强临床见、实习带教老师的上岗培训工作,使其明确带教要求和操作规范;在严格执行病区专题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实行内、外、妇、儿分科床边技能考核和毕业综合技能操作考试;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基层和专科教学医院、社区教学基地轮回实习,加强学生全科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初级卫生保徤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医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独立撰写科研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能力。(3)开设医学前沿理论选修i课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树立学习的综合意识、超前意识和终身意i识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卫生保徤需求的变化,调整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开设医学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讲究特色和因材施教是本科生选修课设置的基本原则。(4)开设引导掌握思维方法的相关课程为了使医学生在进入临床课程学习时,熟悉医学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已在九五~◦◦级的六届医学生临床课程阶括思维科学、医学思维与学习、创造性思维和技法训练、创造力培养与成功者品质修养、研究型实践学习习作等。(5)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显性课程教学活动而言的。隐性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有: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考察和国情、创业教育,结合临床见、实习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等等隐性课程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来加强医学生的德育实践,并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

(三)方法是技术要素,积极探索结合教学改革成果的教学新方法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探索和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面对21世纪知识的骤增,临床医学教育要强调方法教育,使医学生有能力区别重要和次要的知识,使其头脑留有持续学习的空间,提高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和吸纳能力,这对于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实施情境模拟法和标准化病例教学法,就是在创新教学方法上的有益探索。情境模拟法是通过一个具体临床情境的描述和演示,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境下的病例展开讨论和研究的教学方法。标准化病例教学法的开展动因源于临床上一些非常见病例的教学要求,临床教师将这一类非常见病例的典型体征、诊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是在见习带教中由学生进行模拟演示并参与诊治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两者都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要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病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到较好的效果,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情境之间的差距,能帮助学生体验从业环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方式方'法

(四)学生是根本因素,教师是关键因素,教与学互动机制为系统提供原动力和主导力。

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以创造型教师的培养为前提条件。创造型教师不仅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发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且要善于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在实践中编写了《临床教师与管理干部基本教育素质培训教程》,并分批对临床教师进行思维科学和创新意识培训,规定45岁以下教师必须以计算机辅助临床教学的要求,在客观上收到了一定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展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于知识的再发现的途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仅可以反馈教学信息,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改进授课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机制,定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例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无论是理论课、见习课还是实习阶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评教工作,与教师的评学工作一起,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环境是支持因素,教学环境和机制的整体优化是系统持续运行的保证^

要进一步发挥教师与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制定和规范适宜的管理制度,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培育创新教育的新机制。目前,我们的做法是从七年制教育起步,逐步向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部分科研课题实践;开放电子阅览室,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社区全科医学服务中心,安排3~4周的全科医疗服务,并结合社区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由专家负责指导。对于临床教师,我们加强了临床骨干师资创新能力的培训;建立和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优化教学过程控制,建立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的互评机制;建立有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此外,为临床教师提供获取信息便捷途径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努力提高临床和结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中,我们还注意介绍相关的实验技能,如如何看电路图、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的连线技巧和各类电子元件的识别等。

第二阶段,以数字电路实验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我们为实验准备了各类集成电路模块,让学生利用面包板,按实验线路图在数字实验箱上自行搭建线路,进行调试、观察及测量。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完成门电路、触发器、555振荡器、计数器、译码显示及A/DD/A转换等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又是理论部分的补充通过课堂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学生们对电子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分立元件到集成芯片、仪器设备体积由大到小、功能由单一到系统的飞速发展过程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初学时的各种抽象术语及名词如负反馈、脉冲、二进制等,就都变得简单易懂,激发了他们学好医学电子学的兴趣和信心。

篇5

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未来就业尽管是临床工作为主,但不等于不需要创新能力,而科研是创新能力的最佳载体。我国医学研究生入学时的质量差距不大[1],一般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能力也很强,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研究生的教育中不注重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培养,以学习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为主要目的,持怀疑态度的非常少;而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研究生培养过分强调医疗规程和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单位引入人才时以论文为衡量标准,这使许多研究生放松了对能力的要求和培养,为发表文章不得不完成导师指定的课题以追求尽快发表文章,成为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目前研究生扩招造成研究生增长速度过快,有些导师被迫指导多个研究生,无法胜任研究生平常的教学工作,更没有精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认识。

1 培养研究生建立扎实的知识积累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基础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其本质特征是新颖性和开拓性;而创新品格是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严谨、自信心、激情、好奇心、乐观、容忍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意志品质。知识积累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起点。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把当时已有的科学水平作为起点和前提的,包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技术的学习和积累;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经验的积累。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积累主要有:

第一,科学思想。包括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的指导思想而形成科研选题的思想方法;

第二,科学理论。包括对所研究方向系统性、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以及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等;

第三,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规律和运用的技术手段;

第四,科学事实资料。包括某一研究方向所开展的工作,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正在进行的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所取得的经验及其教训等。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深入阅读专业的及其相关的知识,还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阅读最新论著和开展研讨交流,上网查询。

2 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工具

一般来说,研究生都要通过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着信息沟通交流的便捷,研究生要努力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平台,扩大研究生的学习视野和时空,在多种层次、特别是在较高层次的科研中活跃创新思维。有专家指出[3],研究生不能像蚂蚁一样只是简单地收集,也不应像蜘蛛只会构筑资料网,而是应像蜜蜂那样,对所收集的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把握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提供基础。

3 参加学术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思维不是导师一个人所能胜任给予的,应该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自由发表观点。导师应以培养学生个性为主,鼓励逆向思维。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借鉴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又不要拘泥于他们所有的条条框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从各种争论和怀疑中得到知识,充实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形式多、类型多、方法多。研究生一开始进入学术交流活动时不能像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一样,可以先通过培养同级研究生的交流来实现。研究生之间专业或研究方向不同,但他们年龄相仿,认识问题也比较一致,比较容易沟通,在彼此的交流探讨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易于激发,为科研工作寻找新的突破点;同时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和激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术风气;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倾诉有利于缓解工作、学习压力, 降低忧郁症的发病率,对于网络成瘾起到防止作用,又促进友谊,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4 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科研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难题,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创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研究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2],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中,情商的作用远远大于智商,情商与智商的作用在一个人成功原因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7∶3。情商除了自我情绪调节与控制外,更重要的是与人的沟通、协作、配合、相处的能力。

5 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力

由于本科教育没有固定的指导老师,而研究生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实践,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治学风格、学术水平和修养等对研究生一生的成长部分产生重要的影响。导师首先不能一味地将其学生作为临床工作的助手,或者完成自己科研项目的实施者。导师应该在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生更多的设计空间,引导研究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最大的创新能力甚至是想象空间,导师的最大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安排学生的科研工作[4]。导师应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无形的课程,贯穿于整个临床和科研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寻求正确答案,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生应善于向导师学习在其高超临床技艺背后的临床思维,临床医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医,更重要的是学习临床思维方式,学习一种学习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医学虽然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样离不开创新,简单的重复劳动是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的。实际上,导师的临床思维也是经过创新之后总结得来的。

6 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精神

正确处理科学和名利之间的关系,课题的参与者和论文的署名者,首先应为责任的象征,其次才是荣誉。个人名利的获得,必须严守职业道德规范,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获得。创新成果的产生,必须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逻辑分析、严谨的试验设计和严格的试验操作。应当摒弃以学习成绩衡量研究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在科研上不能唯“SCI”成败论,一切为了“SCI”而不顾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只能出现类似韩国“黄禹锡事件”的发生,所以宽松而严谨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型思维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是创新的动力,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创新的保证[3]。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研究生创新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丘天翼,陈芳.扩招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分析及建议[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42-143.

[2]周华军,张浩.研究生寝室文化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社会,2006,19(10):51.

[3]唐魁玉,白淑英.网络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2004,(3):119.

篇6

当然教学理念的创新是一个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应始终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始终将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包括日常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以及临床实际执行,并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断发散和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强调一种启发式教学,注重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教师在整个教授过程中主要启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培养,从而为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临床实践的创新建设

临床医学(ClinicalMedicine)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展及诊疗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人才队伍对于促进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言,是一项社会性性、革命性、前瞻性的工作。随着目前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医生素质的要求较之以往也有了显著的提高0。史亚琴认为:真正的医学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必要的政治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3。因此,在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创新性学习,还包括实践的创新性探索与学习。

2.1强调主动型学习医学知识信息量极大,单纯的记忆式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要压缩传统单纯的记忆式学习,提倡主动式学习。其中主要的改变在于完善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围绕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现代医学的要求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程设置方面弱化公共基础工程,强调人文社科、技能实践、临床实践等课程方面内容,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摄取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到医学以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总体视野;在学科方面建设方面,要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而增强学科联系和融汇;在专业知识方面,对医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各个学科相互联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也更有系统性了解,真正的做到从整体出发,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的负担。总的来讲就是改变原有的填鸭式记忆学习,改主动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Problem-baselearning,PBL)”,PBL教学是以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指定需要解决的疾病问题,通过学生互助主动检索医学文献信息,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与信息,了解问题的研究背景、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获得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一种以问题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学习方法。PBL教学模式自引进普及以来在医学院校应用广泛,临床教学成果显著。该模式锻炼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高了整体素质教育,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锻炼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让思维和知识信息也得到了有效而充分的融合。

2.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建设创新型活动平台的建设:科研活动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激发有积极的意义。科研类活动是指在学校的组织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临床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尤其是现在的学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活动多,加强与临床学科的联系,积极参与临床或基础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也不断的发现问题而继续加强学习;在科研工作遇到难点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技术创新从而顺利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应该扩大平台,加强学术单位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3.创新的临床教学成果评估

既往的教学评估局限于单纯的分数,而对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而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巩固,那么成熟创新的教学评估就是一个很好的保障,更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在整个的教学评价活动中要紧靠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可以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在日常实际中,以主观题为主,着重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能力和辩证能力,加强相关学科知识面知识的融合;在教学结果评价方面,着重于临床试验的设计分析,论文的书写及逻辑分析能力,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核要点,从而才能真正的将创新型医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推广和改善。

篇7

[关键词] 教育,医学,本科;教育改革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并造就符合时展要求、具有较高素质的医学科学人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这不仅是实现“三个面向”的要求,而且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1~3]。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化知识为能力的一个重要起步阶段,也是医学入门的关键阶段。为此,我校自2001年起建立临床医学院教学模式,实施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教学改革,将原先的“4+1”模式改为现在的“3+2”模式,运作4年余,已初见成效。

1 外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教学创新改革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今高等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标杆,坚持以“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为指导,注重“教书育人”,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探索临床医学教育(学)新模式。基本理念是:在继承中稳步改革;在改革中力求创新;在创新中深化提高。总体目标是: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根据临床课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员尽早接触临床,充分利用临床医学院充足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氛围,贴近病人,培养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技能,引导学员开拓创新,促进全面发展。通过2年的培养,使学员掌握临床医生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处理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方法,成为合格的医学生。

2 外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实施

面向未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强化临床能力培养,引导创新思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外科特点,力求教学活动小型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效果直观化;重视将知识传授与临床思维、语言交流、文字表达、综合分析、信息选择、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混为一体;根据教学内容,实施“以病例为中心”,且开展多样并各具特点的现代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力求趋向前沿,反映现代,综合交叉,坚持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参透融合;以活跃课堂、拓宽专业口径与临床实践。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为主导,学为中心,设计为先,组织缜密,形式多样,整体统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应用要富有时代创意。教学内容遵循教改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大纲为蓝本,结合临床医学院和外科各学科的发展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对部分内容和学时等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总的界定原则是: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为基点。

3 外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本学科共有8个专业科室,由教研室总体协调,各专业学科主任主管,同时确定了分管实施组织由教学组长、带教导师和协理医师协同具体负责。强化整体合力,统一筹划,分工落实,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建立质量考评与运作体系等,以保证教改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临床医学院模式是我校为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于强化理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员的能力训练,发挥教与学的双重动能,全面提高并发展学员的整体素质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的做法是:在学习和领会教改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下达的实施计划和要求,要求做到:授课任务、计划、人员“三落实”;课程表、进度表、周课表“三一致”;授课内容、时间、地点“三知道”;授课前2个月、2周、2日“三通知”;教研室、科室、临床教学中心组“三轨督管”,以保证教学计划的有序实施。笔者体会教研室总体协调是实施的关键;科室及全体教员的重视是落实的根本;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则是教改的前提。

为保证临床医学院运作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由教研室+专业学科+教学组+导师制管理的“四位一体”的临床教学网络,确立了由外科教研室全程负责教学的安排、指导与协调,实施各专科主任及教学组负责制,成立以各专科主管教学的科主任、教学组长具体负责临床教学的安排、落实、督管与质控;加强教学指导与管理,建立临床教学与医疗有机结合体系,教学内容与各学科专业对口;专业组教学人员相对恒定;临床查房及病例讨论与教学同步并形成制度化;组织、人员落实,各司其职,带教导师为高级职称或讲师人员;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学科住院总医师的协调、实施及管理作用。建立“一体化”资源与后勤保障共享体系;强化教学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教学指导、督查和出科考核、毕业综合评估等,为此,拟定了临床医学院体制学科教学阶段学员考核形式、组织方法、指标体系等及出科考核内容及毕业评估值:理论(书面)考试占总分40%,操作考试占总分20%,综合评估占总分的40%。是临床教学阶段知识能力训练并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4 外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体会

篇8

针对临床医学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学理念会决定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注重个人的学术水平,强化继续教育,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力量,所以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这有助于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队伍要深入教学理念的创新,要求创新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要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将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理念实现创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要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医学教育存在多个环节,如理论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临床的实际操作。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帮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采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要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3.临床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临床医学和疾病的诊疗密切相关,所以临床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当前国内的医学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单纯的疾病治疗在转变为生物和心理的共同作用,而社会对于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医学人才的创新体现在多个层面,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人文素养,创新能力还体现在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所以培养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要以临床为导向。

3.1 要结合临床教学的特点

临床医学知识的内容非常多,这些知识依靠记忆难以保证学习的效果,记忆式的学习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改变原有的记忆式学习方式,实现探索知识式的学习。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也要实现创新,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立足于医学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教学重点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方式,保证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方案的设计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的问题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重视效果。好奇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好奇心,就会爱好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们会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就可以保证。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提高,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学习的效果就能保证。在探索心理的作用下,学生们会主动钻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 要注重创新平台的建设

要保证教学创新的有效性,院校要注重创新平台的建立,通过创新平台有助于科研的进行,有助于实现创新。学生在科研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可以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临床疾病的分析能力,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要将科研活动和附属医院的临床治疗紧密结合,为学生参与临床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学生可以将科研知识转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科研中通过创新思维可以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学校要扩大科研究平台的范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科研?C会。

3.3临床教学的创新成果要有评估机制

篇9

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期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复旦大学等高校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师培养模式,即5年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模式,在创新我国医生培养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合格研究生毕业时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简称“四证合一”。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通过上海市政府统筹资源配置,建立医教协同机制,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着力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显加强,创新临床医师培养机制。

二、破解医学教育困局

1. 创新制度,化解“违法行医”风险

缺乏临床实训,如今已不是临床专业硕士的疑难杂症,而是各学制医学教育的常见病。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医学院校教育和行业教育的深层矛盾。

1999年5月,我国正式施行《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学生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必须临床工作一年才能够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执业医师资格后才有临床处方权。由于没有处方权,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这是导致其临床能力训练难以进行的主要原因。

一些医生出于职业责任感,冒着风险带教学生,进行极为有限的临床实践训练。有医生甚至这样说,“因为最后签字的是你,所以责任在你身上。但如果你不让他上手术台,将来等他上手术台了,救人的刀就可能成为杀人的刀”。这样的两难困境,一直困扰着医生。

“5+3”培养体系明确由培训医院组织具有双重身份的“5+3”临床硕士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使得临床技能培训不再承担“违法行医”风险,从而找到了提高我国研究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根本途径,化解了临床技能训练与执业医师制度之间的矛盾,并通过3年不同科室的轮转将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夯得更实[5],有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对于“违法行医”的担忧。

2.构建模式,缩短医生培养周期

由教育部门主管的七年制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案均已规定了相应的临床实践时间,但毕业后仍然必须接受卫生部门主管的至少2年时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5年本科入学算起,七年制和临床医学硕士总年限分别为9年和10年。

“5+3”培养体系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将医学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推进了七年制和传统临床医学硕士向“5+3”模式的转型[6],使得医学生用8年时间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既达到了培养目标,又节省了时间成本,有助于增强学生和家长对于选择学医的信心。

3. 控制规模,回归医学精英教育

随着1999年以来的大学扩招,医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据我掌握的一个数字,只有约10万人能穿上‘白大褂’。‘广种薄收’式的医生培养模式该变变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育德都认为,从患者利益出发,医生培养模式有必要转为“量少质优”[7]。

“5+3”培养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并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医教协同机制,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深度合作并建立医学人才培养宏观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保障。即按照卫生行业需求确立医学招生规模,供需匹配,使得医学教育回归精英教育,有助于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于医学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期待。

三、迎来学医最好时代

“5+3”医生培养体系目前已应用推广到全国102家临床医学(全科)硕士培养单位和64所医学院校。

创新医生培养体系,解决了困扰医学实践教育多年的瓶颈问题,推动了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并为我国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重要保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最先实施“5+3”培养体系的上海地区,吸引优质医学生源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媒体称“学医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8]。

比较分析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一本批次各校理科投档分数线(表1),在排序位列前20位的综合性大学中,均为国家高水平大学即“985工程”高校;而位列前20位的单科性大学均为优质生源集中的财经类(上海财大、中央财大、对外经贸大学)和外语类(上海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校。作为在综合性大学中医学分代码招生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排名均位于前20名,远远高于本科一批控制线423分。

比较分析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一本批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投档分数线,在30个省市平均高于本科一批控制线130分以上。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代码招生始于2013年。比较分析2013―2014年华东地区普通高校招生一本批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投档分数线,除福建省持平以外,2014年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2)。在江苏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比清华大学仅低2分(表3),排名第2;在浙江省,位于北大清华之后,排名第3;在江西省位于北大清华和北大医学部之后,排名第4.

表1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一本批次各校投档分数线(理科)

院校全称 最低分 排序 院校全称 最低分 排序

北京大学 538 1 南开大学 477 12

清华大学 533 2 中央财经大学 477 12

上海交通大学 509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476 15

复旦大学 507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75 16

中国人民大学 502 5 华东师范大学 475 16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497 6 厦门大学 475 16

浙江大学 496 7 北京外国语大学 472 19

同济大学 493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72 19

南京大学 490 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472 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8 10 武汉大学 472 19

上海财经大学 481 11 西安交通大学 472 19

东南大学 477 12

注:1)北大清华在沪单独设“零志愿”;2)北大医学部在沪未投放计划。

表2 2013―2014年复旦大学医科投档线排序变化

地区 2013 2014

上海 8 6

江苏 4 2

浙江 5 3

安徽 31 10

福建 11 11

江西 6 4

山东 12 8

表3 2014年华东地区普通高校招生一本批次各校投档分数线(理科)

本科一批

控制线 清华

大学 北京

大学 复旦

大学 上海交

通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上海 423 533 538 507 509 497

江苏 345 404 401 388 399 402

浙江 597 734 738 724 726 727

安徽 489 646 652 634 638 620

福建 506 674 676 663 666 647

江西 526 674 670 659 659 660

山东 572 699 701 694 693 686

综上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类专业对高中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恢复,“优质生源不愿学医”的状况有所扭转。

四、深化改革筑梦健康

2014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在上海召开“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会议。会议明确,2015年我国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目前,我国医学门类本专科生年招生规模为52.2万(本科生22.8万,专科生29.4万),为了与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相匹配,以培养执业医师为目标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年招生规模应当从现在的13.4万,逐步减少到2020年的11.2万。根据规划数据,到2020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年招生规模将从目前的2.2万增加到5万。这样,到2020年,预计每年将有5万临床医学本科生,通过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由医学生向合格医生的转变。其余6万左右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将通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向合格医生的转变,其中符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者,可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篇10

—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现行 《执业医师法》存在冲突,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 训练面临违法行医风险。1999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 《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 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学生在获得医学学士学 位后,必须在临床工作一年才能够参加国家统一举 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执业医师资格后才有临 床处方权。所有医学本科生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 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没有处方权,不 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无法独立担任住院医 师工作,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 训练与培养在医院很难进行。

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存在矛盾。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是医学教育的一个特有阶段,是指医学专业毕 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经认定的培训医院接受以 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的阶段。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 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 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 期间会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训 练,其训练目的、方式等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本 相同。但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由不同的部门主管,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临床医学 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不 统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接受的临床技能培 训得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门的认可,研究生 毕业后仍然需要按照卫生行业要求重新参加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造成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 导致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临床医学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等同于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做 法,偏离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立的初衷。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2001年,上海市提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新模式,即由过去的“5年住院医师”改为“3+X”培训 模式。第一阶段“3”也就是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的 前3年,接受通科教育和培训;第二阶段“X”就是专 科培训,最后达到专科医师准入的水平,这个“X”时 间长短随各临床专科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而不 同。2010年,上海市正式开展统一模式、统一准入、 统一考核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将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岗位 聘任和临床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全 市各级医疗机构从当年开始即不能再聘用未经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行业覆盖的历史背景下, 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启动了教育部批准实施的 23项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的“临床医学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改革重点是将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紧密结合。

1. 模式创新,构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 “5+3”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上 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提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 核心的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 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从而在 国内首次构建了将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 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在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 系中,医学生完成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后,一部分毕 业生选择考研攻读医学科学学位,但绝大部分将进 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 考核通过后,取得普通专科执业资格,称为专科医 生,其中一部分医师直接进入社区或者二级医院工 作。此外,还有一部分医师希望在大医院做“分工更 细”的专科医生,比如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入亚专科规范化培 训基地继续学习,这被称为“5+3+X”。

2. 观念创新,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的“双重身份”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是以“行业人” 身份接受培训,与培训医院签订培训及劳动合同,劳 动关系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培训结 束后合同自然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培训期间计 算工龄,按培训医院同类人员标准发放基本工资和 绩效工资,其水平高于当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入职 收入水平并逐年提高;培训期间依法参加并享有养 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

在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 革试点中,对于那些参加全国统考被高校录取的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被招录 为“住院医师”的同时,以定向身份获得研究生学籍, 即获得了“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

这种双重身份突破了医学本科毕业生只能在就 业(住院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之间“非此即彼”的传 统观念,为本项目在试点过程中的培养机制和管理 体制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了临床医学 “5+3”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三个结合”的有效衔 接,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 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 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结合。

3.机制创新,实现了全过程“三个结合”的有效衔接医学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既要 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 有规律。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经验来看,临床医师作 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其 培养必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 阶段。其中,院校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辅以临 床实践;毕业后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培训,并通过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制度加以落实。

因此,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招生招录、培养培训、学位授 予与医师准入等方面实施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医学 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成为推动临床医学 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在制订 研究生招生计划时,按照“需求导向”原则,根据上海 市每年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人数,合理确定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分专业招生计划数。 2010年,上海市根据临床岗位需求和培训医院能 力,采取医学毕业生自行申请、培训医院择优录用的 招录方法,实际招录住院医师1830人。其中本科生 517 人(占 28.2%),硕士生 1105 人(占 60.4%),博士 生208人(占11.4%)。因此,上海市确定在2010~ 2012年之间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分专业招生计划数为500名;并且计划2013年 扩大该项目招生计划数,逐步减少包括本科、硕士和 博士层次非本项目的住院医师培训招录计划。在招 生录取过程中,各高校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 结合住院医师招录,共同组织研究生入学复试。推免 生直接进入复试;对参加全国统考者,根据考生初试 成绩和个人材料确定差额复试名单。复试主要考察 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专业英语、综合素质(医德医 风、心理素质、思维表达)等。

(2) 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 结合。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本 项目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住院医师不脱离临床规范 化培训的特征。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政治、英语、 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等课程组成,所有课程均以上 海市统一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为主。其中,专业基础 课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完全一致;专 业理论课由上海市统一组织各培训医院根据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 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 识。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没有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 对于临床能力没有强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时 间完成课程学习(脱离临床培训6个月以上),有些 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医学科学学 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 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而本 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必须严格 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进行,临床 培训专业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 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 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 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18个学科。 在专业学位论文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方案并没有涉及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 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医学院校的导师常常安排自己 带教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础 医学研究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 研究生一样发表SCI论文等。而本项目专业学位硕 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 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 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等同于医学 科学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做法。

(3) 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 结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完 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取得资格 证书,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规定的临床轮转, 通过各培训单位按照规范化培训考核要求进行的各 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包括各科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 结业综合考核),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 格证书;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可以获得 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过学位委员会评定,达到授 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者可以获得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本项目研究生在培训期间如果 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两次临床能力年度考核 不合格,将被停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取消临 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

4.制度创新,“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 业医师资格之间的矛盾。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全过程“三个结合”的基础上,本项目实现 了“四证合一”,即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 院医师)在项目结束时可以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证书、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 究生毕业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通过 “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在医师培养过程中 的院校医学教育和卫生行业培训两者的紧密结合, 有利于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 能,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 求。通过“四证合一 ”的制度创新,培训医院将组织本 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参加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 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和培养所面临的违法行 医风险;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实现了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 床技能培训完全达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 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方案的 实践创新

     本项目改革重点是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这就对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方 式和培养方案提出了实践创新的要求,即所有课程 教学都必须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同步完成。

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课程由公共课程(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公 共科目)和专业理论课程等部分组成。专业基础课程 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教学结合, 专业理论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 临床专业理论教学结合。表1是上海市“全科医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的课程设置。

                          

2.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 本项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的 课程学习,需要在不少于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临床轮转过程中同步完成。因此,必须将原来临 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集中上课(脱离临床规范化 培训)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为以“网络化课程” 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上海市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出发,探 索了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课 程制作成网络课件挂在上海市“好医生”网站,供临 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根据个人情况选 择学习时间和进程。

目前,上海市已经完成了政治、英语、临床思维 与人际沟通、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 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循证医学等公共课和专业基础 课(公共科目)的网络课件。目前正在建设临床医学 18个二级学科54门临床专业理论网络课程(见表 2),每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含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 学科前沿三门课,要求有教学视频或音频加PPT,技 能课要有示范操作视频。

                                 

本项目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通过以上“网络化课程”的学习,共同的体会是 本项目网络课件和教学方式既适应了 “住院医 师”特殊群体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学习的特点,也保 证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高水平和 现代化。

3.以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培养方案本项目培养方案和以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 重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严格按照《上 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 练,完成临床培训轮转。为保证临床培训质量,上海 市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开展了带教师 资培训,建立了培训质量监控体系。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培训结业考核,以 培训过程考核为重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 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参加培训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职业 道德、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医学伦理、人际 沟通技巧等。具体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住院医师)通过临床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医德 医风,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技 术;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 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等;学会门急诊处理、 危重病人抢救和病历书写等临床知识和技能。

四、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

     1.设立机构,协同创新上海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实施临床医学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 合的改革试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行业、 高校、医院形成合力,确保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 了教育卫生部门的良好合作机制,出现了教改推医 改、医改促教改的生动局面。

机构人员组成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教委、 卫生 局、各相关高校、培训医院共同参与的临床医学教育 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由上海市教委 和卫生局分管领导、各大学分管校长组成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 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共同组成专 家小组,负责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由上海市学位 办、卫生局科教处、大学研究生院、医管处和培训医 院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在 项目试点过程中,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具体 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 的各种问题,协调各高校执行上海市的统一规定。

2.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由上海市教委立项、复旦大学牵头、其他高校和 医院参与,2010年以来项目工作小组完成了 4项课 题研究:“上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实 施细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专业学 位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评价 指标体系和论文标准”。

根据《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准确把握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 重身份”,工作小组具体制定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 施办法》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 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实施细则》由下列操作性管理文件组成并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上海市医学专 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 合试点项目全国统考招生简章》、《上海市医学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试点项目推荐免试生招生简章》、《上海市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定向培养协议书》、 《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 指导性培养方案》、《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住院医师)导师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管理实施细 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3.质量为本,加强督导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实施过程中,上海市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招 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 系,即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生源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 核评估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住院医师)学位论文标准和评审指标体系、上海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指导教师 遴选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

篇1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纷纷进入千家万户,在接收大众信息的同时,高校也紧追潮流,争相与高校教育联系在一起。当然,如何开展好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当下主要的研究工作。此时,腾讯课堂应运而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它给高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课堂上的知识。高等教育学校正顺应当下发展需要,全速推进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改革创新,对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的认识需要不断加强,积极寻找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多方面考虑,争取探寻出一条与时俱进的可操作的教育道路,从而为学生临床医学知识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种新型网络平台逐渐涌现,其中,腾讯课堂以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他是腾讯推出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聚合大量优质教育机构和名师,下设职业培训、公务员考试、学校教育等众多在线学习精品课程,打造老师在线上课教学、学生及时互动学习的课堂[1]。诚然,对于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来讲,腾讯课堂有着多种多样的指引作用。

1.1提供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高等教育临床医学概论教育中,其教学空间存在很大局限性,学生们在封闭式学校课堂的环境中学习,在临床医学概论规定的课时下严格执行,学生们接纳课程的时间也是一成不变的,当然,教学内容往往单调乏味,学生很难听懂,更别说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了。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将网上的腾讯课堂与高等教育学习临床医学概论有机融合,很大程度上给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摆脱固有思维及以往一成不变的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为学生提供便捷化的教育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接收课程,也给教师提供了便利,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1.2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校内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或数据描述,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对于临床医学中一些解剖图谱、人体构造以及一些必要的动图往往只能靠老师纯粹的语言描述,致使学生缺乏直观的想象,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如此恶性循环。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腾讯课堂能够上传临床医学概论中大部分的图谱,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师生互动、课外交流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自行下载学习学习资料,作为课堂外的补充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1.3提高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以前的高等教育教学具有很多弊端及局限性,往往单调乏味,涌现出的问题也参差不齐,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会放在知识的灌输,一味的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严重阻碍学生的长期发展。腾讯课堂的兴起,在上课时,老师可借助有趣的网上相关视频以及附属医院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或者不懂的知识点时学会先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同学之间沟通探讨,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创新思维。

二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创新策略

2.1更新固有教学思维

医学科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逐渐更新固有教学思维,改变传统传授模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目前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高校对于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应着重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积极转化思想,将腾讯课堂应用到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中去。其二,腾讯课堂的逐渐应用推广,医学类高等院校逐渐转换原先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全面凸出学生在教学的主流身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比如,在临床医学概论四大生命体征测量部分,积极引导学生观看四测具体操作视频,然后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常用体温计、血压计、计时器等医疗设备对自身、家人展开实践工作,同时关注在外界因素改变的情况下,如运动后、情绪紧张后、饮热水后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的改变,注意早晚监测,判定不同刺激因素作用下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與同学、老师展开线上讨论,最后与课堂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2.2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篇12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本身通过创新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与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如何改进原有的临床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临床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将基于临床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创建以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创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

1 深入审视现行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践不足,没有开展创新活动的空间和兴趣,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理工科及文科教育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该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提高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以满足个体的自由发展为前提,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施展[2]。

2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科学创新和人才成功的基础条件为环境,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不能忽视良好创新环境的建设,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2.1 营造良好的医院创新文化环境 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必不可缺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医学院还是其它医学人才培养机构要积极建设充满活力、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和公平诚信、包容开放的学术研究环境;坚持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积极营造严谨求实、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浓厚创新文化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3]。

2.2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课堂环境 临床医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刻板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宽松的、民主的、活跃的、高效的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听课积极性。

2.3 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变空洞说教为亲身体验 各医学院应该利用现在实验条件、科研成果、师资、学术氛围等优势,以学校实验室为依托,积极创建一流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进入基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指导老师一方面应该结合基地科研特色和最新进展为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另一方面应该讲本基地现有科研成果的研究思路、方法、体会展现给学生。

3 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成为创新先行者,教书先生成为科技探索者

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要创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点:

3.1 优化临床教师队伍结构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临床教师更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各医学院应该积极优化临床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通过新旧结合、专博结合、宽窄结合、深浅结合等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3.2 激励教师成为创新先行者,教书先生成为科技探索者 创新临床教育要求临床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改变其拥有知识权威者形象,将自己定位为创新先行者,将自己科研创新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创新精神、创新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激发和诱导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作为下一步将要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医学院学生,各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4.1 培养学生高尚的创新人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情绪难免会对医学创新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由良好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严谨诚实的创新品质、不畏挫折的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以及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

4.2 培养学生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浓厚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动力,主要包括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探索开拓精神以及批判精神;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关键;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先导,创新人才需要先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目的和创新动机[4]。

4.3 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创新能力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临床医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在可能的情况下,亲自动手操作;其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入诊室和病房,以及治疗室和手术室,让学生多看多关注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增桓.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讨,2007,6(11):992-994.

篇13

医学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对社会有用、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服务。在社会和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较为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普遍淡漠了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1]。不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课程,实验教学都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操作中获得的理论知识二次习得,才能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实验课中,学生的基础医学技能操作也得到很好锻炼。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它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具备直观性和客观性,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理解理论课程中的抽象繁复的知识点及复杂的结构,是生物化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性地结合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甚至于初步影响他们未来的医德,这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一项创新,并影响了实验课内容、方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个人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主义、多元主义的价值观念被推崇到越来越高的地位,新的价值观念以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为核心[2],而且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原有的就业政策、分配政策等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导致目前个别学生因个人利益和道德感缺失而发生社会惨剧,让人惋惜的同时也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痛心。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7方面的要求,确定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3]。这7个最低要求,可以分为两类,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属于职业道德类别;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属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类别。IIME的规则说明,只有道德和专业的结合,才能培养出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4]。

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主要是理论课、实验课及临床实习结合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涉及道德伦理的教育仅依靠一门《医学伦理学》理论课程来完成,在实验课及临床实习课中,道德教育却鲜有提及。这使得临床专业学生对职业道德范畴的知识严重缺乏认识,长期以往将会使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IIME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中,更需要融入到实验课教学中,利用开放、师生对等的实验环境,共同完成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技能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充满向往和好奇,他们渴望尽早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尽受医院临床一线的气氛,同时却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素质和技能懵懂无知。在这个时候,他们接触到的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它既为学生学习临床检验分析推开了大门,也为他们将来医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所以此时对学生进行系统严谨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能为他们建立起最初的临床认识和医德素质。

1.实验课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道德教育,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模范示范作用才能实现,在课堂中适时合情地融入道德教育内容,能在学生操作实验和沟通交流中自然地实现道德教育。例如,在学生依次使用仪器和试剂时,提醒他们使用完毕物归原位,便于下一位使用者使用,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的习惯;在涉及有关核酸性质的知识点时,会提到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在实验室辛勤工作和互相支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合作、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在实验涉及到有毒试剂时,向学生反复强调使用方法及禁忌,并引入近期发生的试剂投毒事件,利用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给学生敲响警钟;在实验中必须使用实验动物时,给学生讲解动物福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并建立起尊重生命的概念。在实验课的内容上,为学生详细讲解实验目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操作顺序和细节,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思路还是操作,都必须经过认真科学的思考和细心的操作,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态度和操作的严谨性,进而树立起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严谨态度,也为他们将来的科学思维打下基础。学生在实验课开放、师生对等的环境下听课,能快速掌握知识,积极参加讨论交流,主动地认同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我们的生物化学实验课,不仅讲授了生化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在避免传统说教的老套形式下,传递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这两项共同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两个核心。

2.实验课安全教育。除了实验课中穿插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也是实验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生实验操作不当引发的危险事故频发,不规范操作和欠缺安全意识都是事故原因。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实验安全教育。在第一堂生物化学实验课上,我们向学生仔细讲解了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守则等规定,对实验试剂和药品的使用特别做出说明,并强调实验试剂和药品严禁带出实验室、严禁用于除实验外的用途等规定。当课程中使用有毒试剂时,每次都反复强调安全操作的知识。课程中涉及的特殊仪器(如高压灭菌锅、水浴锅等),在首次教授示范使用时都规范操作,为学生仔细讲解使用程序和养护要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操作规范,避免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

三、实验教材的准备和创新

实验教材是实验课程的重点。本教研室认真研究国内外优秀教材,借鉴其经验,同时结合本学院学生的临床需求,精心编写自己的教材,建设与生物化学基础课程配套的实验系列教材;同时也精心准备合适课程的道德教育素材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精心挑选的实验,主要包括实验原理与方法技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即将要操作的实验的基本原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通过实验教材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将经典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思维在课堂中侧重地介绍给学生,使其初步获得实验的概念及目的。例如,我们使用医院生化化验单的幻灯片来引入碱性磷酸酶的生化和临床意义,即病例引导型教学[5](Case Based Study,CBS),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想象自己已是医生,进入到看到化验单要进行诊断的角色中,在营造出生动的虚拟氛围后,开始讲解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的实验。在这样一个引导过程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好奇感伴随探究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强烈的成就感,继而升华为身为医生的自豪感,从而明确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定位。再例如,我们采用p53野生型小鼠和p53突变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s,MEF)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的实验。从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在镜下观察正常细胞与癌化细胞的形态,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操作来观察不同细胞的衰老程度。实验结果是,p53野生型小鼠的细胞在体外培养7代后,衰老染色有明显的阳性现象;而p53突变型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同样的7代时,经过衰老染色却没有出现明显的阳性现象。观察到实验结果,并结合染色原理分析结果,可使学生对正常细胞核肿瘤细胞的特性上有直观的认识,在基础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相关的肿瘤知识,极大地提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二部分为基本实验操作,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中,涉及到仪器使用方法步骤和个人动手操作锻炼,这些基础知识在学习的时候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连续几次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仪器和操作要点的讲解上,要尤为耐心和细致,在第一次,即树立良好正确的操作规范,预估到学生易犯的错误并提前告知并讲解,降低实际操作训练中的犯错率,让学生练习几次即可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克服学习中的枯燥感和失败带来的厌烦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灌输仪器药品使用完毕放回原位、贵重仪器细心操作及共享物品正确使用等为他人考虑的实验素质;另外,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强调并重复性地为学生树立实验室药品正确使用的观念。第三部分为设计性问题。就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或实验思路等方面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课堂上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结果等有用的实验记录,结合简明的语言和图解在实验报告中进行解答,训练学生正规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求实验报告尽量不要和实验教材已有的内容相重复,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例如画流程图等形式)重新讲述实验原理及流程,促使学生自己能把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吃透,将学到的理论、技术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因而道德是可以教授和传播的;但同时,道德还是一种情感、意志或行动。”我们创新性地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为学生传授了团结合作、尊重生命等道德知识,希望这些知识内化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使他们具备道德自觉的能力[1],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完备的医德,成长为医学道德和专业精神兼具的优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平昭,李云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思想状况与道德教育模式转变的调查[J].中国病案,2010,11(5):8-10.

[2]沈雁霞,刘奇.浅论新时期医学院校道德教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39-4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