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急救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急救措施

篇1

急救步骤

① 如果伤口流血,流血不多的情况下,不急于止血。因为,流出的血液可以将残留在伤口的猫狗的唾液一并带走。对于渗血的伤口,尽量从近心端(伤口离心脏近的位置)挤压伤口出血,利于排除残留的唾液。

② 用肥皂水或者等渗盐水反复冲洗,用干纱布或干净布料蘸干伤口。再用70%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和周围的皮肤。如果现场找不到酒精或碘酒,可以用白酒替代。伤口较深,更应反复冲洗,消毒,还需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冲洗,必要的情况,扩大伤口,不缝合,利于引流。伤口处理后,尽快到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

家庭急救措施二. 烧伤的急救方法

烧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是常见的损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都称为烧伤。如火焰、热液体、热蒸汽、热金属等,也包括电烧伤和化学烧伤。根据烧伤的深度,我们可以分为一度烧伤(Ⅰ°);浅二度烧伤(浅Ⅱ°);深二度烧伤(深Ⅱ°);三度烧伤(Ⅲ°)

一度烧伤(Ⅰ°)表现为烧伤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可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浅二度烧伤(浅Ⅱ°)烧伤处红肿,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疼痛明显。如果水疱剥脱,创面红润,潮湿。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深二度烧伤(深Ⅱ°)烧伤处有水疱但皮厚,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疼痛较迟钝。3~4周愈合,常留有疤痕。

三度烧伤(Ⅲ°)烧伤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焦黑色,疼痛消失。需要植皮才能愈合。

通常把一度烧伤(Ⅰ°)和浅二度烧伤(浅Ⅱ°)称为浅烧伤。深二度烧伤(深Ⅱ°)和三度烧伤(Ⅲ°)称为深度烧伤。

另一种特殊类型的烧伤是呼吸道烧伤,临床上称为吸入吸入性烧伤,由于燃烧时烟雾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吸入肺部,引起肺部腐蚀和全身中毒。在火灾现场,由于人们紧张,恐惧,呼喊奔走,吸入过多的有害物质,导致死于吸入性窒息的多于烧伤。

现场急救:

① 迅速离开热源如果是火焰,伤者尽快灭火,脱去燃烧的衣物,就地翻滚,如果附近有水源,用水灭火更佳。也可以用非易燃物质(棉被、毛毯)水湿覆盖,隔绝灭火。切忌奔跑呼喊,以免蔓延火势,烧伤头面部、呼吸道的损伤。也不可用双手扑打,避免烧伤。热液浸渍的衣裤或者热液直接烫伤身体露出的部位,立即用剪刀将衣裤剪开,用水反复冲洗,将余热带走。忌强行撕拉, 将水疱撕破,增加感染的机会。

② 保护受伤部位 在受伤现场,尽量让受伤创面不再受污染和损伤。用干净的纱布和布料覆盖上面或简单的包扎,立即送到附近的医院,切忌在伤面上涂抹任何有颜色的药物,不利于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③ 保持呼吸道通畅火焰烧伤常伴有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伤,特别注意保护呼吸道通畅。有呼吸道阻塞者,应及时气管切开。

④ A。如果伤势过重,应送往最近的医院,避免长途搬运,增加病情。待病情好转后,在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的陪护下,再转入较大的医院。

B.烧伤的患者,一般都有口渴的症状,可给与少量的淡盐水,不可给清水饮用,增加后期的休克症状。如有极度口渴的现象,提示可能有休克的发生。

C.安慰鼓励受伤者,有利于病情稳定和恢复。

家庭急救措施三. 食物中毒的急救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因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是集体发病。最常见的是细菌型食物中毒,另外还有病毒型,动物型和植物型食物中毒。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表现各不相同,但有其共同表现

① 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的病史。

② 大多数人以胃肠道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③ 也有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症状重、精神差、嗜睡、昏迷、抽搐、体温高,严重者有休克发生。由于多数病例发生在家中、集体单位或学校内,发病急,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急救方法:

1. 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如果病人没有呕吐和腹泻的情况下,让患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 出现呕吐和腹泻者,暂不用止吐和止泻药物,让其污染的食物排出体内,减少毒素的吸收。

4. 如有呕吐和腹泻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极易发生休克。最好让患者饮用淡盐水,增加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饮水,以免发生窒息。

5. 由于肠道蠕动增加、肠道痉挛,患者发生腹痛,尽量避免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不利于医生诊断。

6. 注意留取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有帮助医生对其病原的诊断和治疗。

家庭急救措施四. 气管异物的急救

任何物品进入气管内均称为气管异物,常为幼儿、顽童在进食时间打闹、哭笑,戏弄,不留神异物随吸气而进入气管、支气管,多见于瓜子、花生仁、玉米、豆类,饭渣吸入气管。成人很少见。昏迷病人有时将呕吐物误吸入气管。也有拔牙时误将牙齿吸入气管者。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有时瞬间就会夺去幼儿生命,应立即做出判断,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进行抢救。

判断

异物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呛咳、弊喘、唇青紫,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以及异物阻塞声门时有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出冷汗、烦躁不安、失音,甚至窒息等。异物堵塞一侧支气管时,出现咳、喘、弊,呼吸快而困难。

现场急救

1。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2。让患儿俯卧在抢救者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用力在患儿两肩胛间脊柱上拍打,令其咳嗽呕吐出来。若不见效,把患儿翻成仰卧,背贴抢救者腿上,然后抢救者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向上向后挤压上腹部,压后放松反复进行,以助异物排出。

预防

1。幼儿、儿童,口腔内含有食物时,禁止戏闹、哭笑等,加强对孩子的管护与教育。

2。三岁以下孩子不吃瓜子、玉米、花生等物

看过“家庭急救措施”的人还看了:

1.高血压家庭急救措施

2.家庭急救常识有哪些 家庭急救要注意什么

3.家庭急救有哪些常识 家庭急救小知识

4.家庭急救与护理知识

篇2

手部爆竹伤 轻伤者可有少量出血,重者可伤及肌腱、神经、肌肉、骨骼及关节,更甚者手掌、手指大部被炸掉失去原形。根据伤情可表现为皮肤红肿,开放性伤口伴活动性出血,软组织缺损,严重者可以出现肢端离断伤,如处置不及时可出现预后影响功能、伤残、甚至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

急救处理

眼部爆竹伤 根据损伤情况初步救护:首先嘱患儿要稳定情绪,即使眼部不觉疼痛,也应到医院检查。

对眼睛局部肿胀、疼痛、无皮肤开放的伤口,用冷毛巾湿敷。

眼睑有裂伤或出血时,用清洁纱布包扎。

有异物飞入眼内,切忌揉眼,要轻闭双眼或稍眨眼,让表浅的异物随泪水流出。

如有异物进入眼球深部,绝不可压迫眼球,以免眼内组织脱出,此时不要强行扒开眼睑或祛除脱出眼外的组织,应以清洁纱布或毛巾覆盖后立即送医院。

若伤者眼部伤情较重,如眼球破裂伤、眼内容物脱出等,即使是单眼受伤,也应该包扎双眼,以免健康眼球的活动带动受伤眼的转动;不要在包扎时随意滴用眼药水或止血药,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或给进一步手术修补伤口带来困难;要尽快到医院救治,在转运过程中不要颠簸,避免因震动、磨擦和挤压而加重伤口出血和眼内容物继续外溢等严重后果;不要执意保留严重受伤的一侧眼球而不予以摘除,这有可能造成继发感性眼炎,从而造成健侧眼睛也失明。

篇3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且发病急剧,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有生命危险。冠心病发作的原因较多,季节、气候、七情内伤和肾亏等都是其发病的诱因。如果一个冠心病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和心绞痛时,则应立即平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如果一片未起作用,可再含服一片。如果发作已缓解,还需平卧一小时方可下床。如果患者病情险恶,胸痛不解,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症状时,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现,此时将亚硝酸异戊酯用手帕包好,再将其折断,移近患者鼻部2.5厘米左右,吸入气体。如果患者情绪紧张,可口服一片“安定”。与此同时,要立即和急救中心联系,切不可随意搬动病人,如果距医院较近,可用担架或床板将其抬去。如果患者在心绞痛时又有心动过速出现,可在含服硝酸甘油的基础上加服1~2片乳酸心可定片。

三、颅脑外伤急救措施

颅脑外伤后都有一段昏迷时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昏迷时间很短,在30分钟以内清醒的多是脑震荡;有的无昏迷但对受伤前的事件记忆丧失,医学上称为逆行性遗忘。对这类伤员的要求是绝对卧床,并严密观察,因为少数伤员在这一清醒期后有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使其再度昏迷的现象,需要急诊抢救。至于一直清醒的伤员因脑水肿而有头痛症状的可给予脱水剂治疗,轻微头痛症状有时会维持1~2个月,不必紧张,会逐步消失。二是昏迷不醒,说明有脑挫伤、脑裂伤、颅内出血或脑干损伤等症状,要送往医院治疗。送医院前让病人平卧,去掉枕头、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时食物被吸入气管而窒息。头皮血管丰富,破裂后易出血,只要拿一块纱布用手指压住即可。千万不要捏伤员的人中或摇动其头部以求弄醒伤员,这样反而会加重脑损伤和脑出血的程度。

四、鼻出血急救措施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鼻部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个症状。鼻内血管丰富且浅表曲折,又是呼吸道的门户,容易受病菌、呼吸道感染和外伤等因素的影响,轻者鼻涕带血,重者出血不止或引起失血性休克。鼻子出血常见的原因是局部损伤、炎症、溃疡、肿瘤和静脉曲张等。当患有鼻炎、鼻息肉和鼻癌时,尤其容易出血。若气压发生改变,如登山、潜水或乘坐飞机时症状就更加明显了。家庭治疗方法:让病人躺下,把浸过冷水的毛巾放在其额上,用药棉蘸醋或明矾水塞鼻,或用热水洗脚,两手高举,很快就可以止住鼻血。发现小儿鼻出血,应立即用手捏住其双侧鼻翼片刻,并吩咐小儿张口呼吸。小儿应取坐位或半卧位,用冷湿毛巾外敷鼻根部及额部,稍候片刻,再用棉花团蘸0.5%~1%麻黄素溶液(如无此药可单用棉花团),塞入出血的鼻孔内,再继续捏住双侧鼻翼10分钟左右,即能止血。如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可危及生命,须慎重处理。先让患者侧卧,把头垫高,捏住鼻子用嘴呼吸,同时在鼻根部冷敷。止不住血时,可用棉花或纱布塞鼻,同时在鼻外加压,血就会止住。采取措施后仍需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诊治。

五、产后中暑急救措施

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当产妇感觉口渴、多汗、恶心、头晕、心慌和胸闷不适时,就应考虑是否为中暑的先兆。此时,患者可能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而体温下降。急救措施: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解开衣服,多饮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和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如出现高热、昏迷和抽搐现象时,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前胸、后背等处。产妇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低,所以产妇的居室一定要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被褥不宜过厚,可穿薄一些的夏季衣裤,多饮水;产后其皮肤排泄功能较旺盛,出汗多,经常用温水擦身,勤换衣服,可避免产后中暑。

六、误吞异物急救措施

日常生活中,误吞各种异物的事例常有发生。有的异物能在胃肠道内被消化掉或顺利地从粪便排出,有的则损害人体,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误吞异物多发生在小孩和精神病人身上。如误吞香烟,要立即从嘴中把残留香烟掏出,防止烟碱被迅速吸收。而后要给患者灌温开水或牛奶,并迅速催吐或去医院继续诊治。如果误吞卫生球,要大量灌蛋清或温开水并催吐,然后速去医院诊治。如果误吞洗头水或化妆水,也要立即灌水或牛奶并催吐。如误吞的是汽油或消毒药品,为防止胃黏膜和食管溃烂,应用毛毯将患者裹严保温,并速去医院急救。注意:当误吞异物以后,无论有无症状出现,在近2~3天内都应改食流质(汤水)或半流质(稀饭或面糊)食品,防止有渣的固体食物可能“推压”异物刺进内脏组织。这包括误吞骨刺、木条、大头针、钉子和金属利器等。这些异物不能灌洗引吐,应去医院及时处理。小孩误吞异物后,催吐时可用毛毯将四肢裹起来,使其手足不能动弹,用水壶直接灌服。孩子不张口配合,只要捏住他的鼻子,嘴自然就会张开。然后家长立即把食指或无名指伸进孩子嘴中,即能引起呕吐。若孩子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七、昏厥急救措施

时,突然出现昏厥的现象,称为昏厥。这种情况多见于有严重贫血、体质虚弱、同房时精神又高度紧张的新娘。这是因为新婚之夜初次,对全身有着高度强烈的兴奋刺激信息。这种刺激信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体内血清素与儿茶酚胺水平急剧增高,这些物质可引起全身微血管痉挛收缩,此时即可出现短暂的脑部缺血缺氧症状,大脑皮层因产生保护性抑制而导致昏厥。如果已发生昏厥,新郎应立即停止,并镇静地采取以下应急措施:让新娘的头偏向一侧,平卧于床,下肢抬高15度,然后用拇指尖掐按人中和十宣穴,也可让其吸闻氨水,促使新娘苏醒。注意事项:平时体质虚弱的新娘,若在同房时心情高度紧张,如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身体虚汗的现象时,那可能是昏厥的前兆,这时最好停止,稳定情绪,然后再喝些糖水,吃些点心;如已发生昏厥,经急救脱险后,也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八、洗澡突然晕倒急救措施

有的人在洗澡时常会出现心慌、头晕和四肢乏力等现象,严重者会跌倒在浴堂,产生外伤。这种现象也叫“晕塘”,其“晕塘”者多有贫血症状。这是因为洗澡时水蒸气使皮肤毛细血管开放,血液集中到皮肤,影响全身血液循环所致。也可因洗澡前数小时未进餐,血糖过低引起。头晕表现轻者感到昏昏沉沉、视物模糊、注意力集中不起来;重者出现眩晕,感到天旋地转,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只要立即离开浴室躺下,并喝一杯热水,慢慢就会恢复正常。如果症状较重,也要放松休息,取平卧位,最好把腿垫高。待稍微好转后,立刻开窗通风,用冷毛巾擦身体,从颜面擦到脚趾,然后穿上衣服,头向窗口,就会慢慢恢复。注意事项:为防止洗澡时出现不适,应缩短洗澡时间或间断洗澡时间。另外,洗澡前喝一杯温开水;浴室内要安装换气电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洗澡时禁忌吸烟。

九、突然分娩急救措施

篇4

冻伤抢救流程见图1。

将冻伤患者脱离低温环境以避免进一步加重冻伤

操作步骤 ①迅速将患者移至相对干燥、温暖的环境,搬动时要谨慎,避免发生骨折;②选用力所能及的物品如剪刀等,迅速解除寒冷、潮湿或紧缩性衣物,用毛毯或棉被包裹患者身体;③可给予患者热饮料、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态度要求 冻伤,特别是冻僵,是一种极为紧急的状态,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反应要敏捷、迅速,注意安慰和鼓励患者,尽力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惊慌,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应该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急躁和焦虑心情,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热情温柔,勿私下议论,以免引起患者的多疑。在帮助患者时,不要怕脏、怕累,要让患者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真挚感情。除去衣物时要向家属及患者耐心解释,对女性患者应进行必要的遮蔽。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在寒冷或野外环境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再次发生。

重要提示 ①在脱离低温环境的同时行保温处理;②若处于冻结状态,应待迅速复温后处理;③昏迷患者不宜进食;④搬动时注意保护创面,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引起骨折及创面损伤加重;⑤在未获得有确切的死亡证据前,必须积极抢救。

吸氧以改善冻伤患者缺氧状态

操作步骤 ①准备吸氧物品;②向患者解释吸氧的必要性;③选择一侧通畅鼻孔,并清洁;④选择适宜的连接导管,将鼻导管和给氧装置连接,检查有无漏气,并确定氧气流出是否通畅;⑤调节氧流量1~5L/分;⑥湿润鼻导管前端,测量插入的长度,轻轻插入鼻腔并固定鼻导管;⑦安置患者于舒适;⑧记录。

态度要求 冻僵患者可能出现组织缺氧状态,应及时吸氧予以纠正。应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吸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将准备好的氧气安装好,进行吸氧,向患者说明需要配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随时观察情况,保持通畅给氧,当吸氧过程中出现不适时,要立刻采取措施给以解决。操作时,要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要严密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并认真填写记录。吸氧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禁烟火,防止火灾发生。

重要提示 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②急性肺水肿患者常选用20%~30%酒精作为湿化液,以减少泡沫发生;③停止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监测冻伤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

操作步骤 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患者处于清楚、烦躁、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中的哪一种状态;②测量体温:测量并记录体温;③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④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⑤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⑥检查尿量:检查每小时尿量,24小时尿量;⑦记录监测及检查结果。

态度要求 严重冻伤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因而生命体征监测必须仔细、认真,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避免损伤加重。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即使是简单的操作,也不能交给患者家属去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 ①严重冻僵患者多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特别注意呼吸变化及肺部体征,及时做出相应处理;②血压

复温以抢救冻伤患者

操作步骤 ①迅速除去湿冷衣物,衣服、鞋袜等与肢体冻结在一起时,不可强行卸脱,脱下困难时可用温水(40℃左右)使冰冻溶化后脱下或剪开;②患者体温在32~33℃时,可用毛毯或被褥裹好身体,逐渐自行复温;③体温

态度要求 复温是抢救冻伤患者、决定预后的关键步骤,必须仔细、认真。复温应按规定要求熟练、准确操作;动作快速、轻柔,但要避免因急躁加重损伤。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复温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剪开患者冻伤肢体衣物时,要注意保护患者冻伤组织,保护隐私,女性患者要给予必要的遮挡。用温水复温时,要注意温度合适,不可过高。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复温时间应按要求进行,不宜过长,以免加重组织损伤。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 ①浸泡时水温不宜过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②浸泡时可进行轻柔按摩,但不能擦破皮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③避免四肢单独加温,否则大量冷血回流,导致中心温度下降,损害脏器功能;④因地制宜选择复温方法;⑤具有心肺复苏指征时应当机立断行心肺复苏。

判断冻伤程度以正确处理局部冻伤

操作步骤

检查局部冻伤 ①Ⅰ度冻伤:皮肤浅层冻伤。初期皮肤苍白、继为蓝紫色,以后有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水肿持续时间可>10天,并出现皮肤浅层脱屑,能完全愈合,不留瘢痕。②Ⅱ度冻伤:为皮肤全层冻伤。受损部红肿较Ⅰ度冻伤更明显,并伴水疱形成,水疱内可有血性液体,局部疼痛较剧。水疱内液体可自行吸收,形成黑紫色痂皮,如无感染,痂皮逐渐脱落,新生上皮薄、柔软,易于损伤,一般无瘢痕形成。③Ⅲ度冻伤:冻伤累及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损伤周围区可形成血性水疱,整个伤部可发生水肿,皮肤发白、坏死,可有剧痛、灼热痛。一般需4-6周分界线明显出现,伤处变黑,坏死脱落,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合并感染时,愈合时间更长。愈合有瘢痕形成,并影响功能。④Ⅳ度冻伤:涉及肌肉、骨骼。局部完全失去感觉、运动功能。水肿范围更大、更广泛,分界线出现更加延迟,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顽固性溃疡,肉芽组织多不健康,愈合需更长时间。常后遗有伤残和功能障碍。

局部冻伤处理 ①Ⅰ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数日后可治愈;②Ⅱ度冻伤经过复温、消毒后,创面干燥者可加软干纱布包扎;有较大的水疱者,可将疱内液体吸出后用软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创面已感染者先用抗菌药湿纱布,随后再用冻伤膏;③Ⅲ度、Ⅳ度冻伤多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尽早转院治疗。

篇5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负责暂时的、应急性的急救。其工作特点是:急救环境差,时间急迫,变化急骤,随机性大,疾病谱广,救治难度高。而人民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增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和事故。因此,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有过硬的急救技能和经验,有耐心,有责任心,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减少和杜绝可能导致纠纷隐患。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出诊6368例次。医护人员不畏艰辛,出诊火灾,冰灾,车祸及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急危重患者。成功安全的运回患者5786例次。

现将我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的医疗及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与调度人员,救护司机,救护人员密切相关。

1.1 调度人员一定要24小时在岗,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及120指挥中心发来的传真,立即通知救护司机及医护人员迅速到达救护现场。要求调度人员对每一趟出诊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数、伤情、联系方式准确无误的交给司机,以免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2 救护司机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线,选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带领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以免交通路线不熟悉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3医护人员对急救工作认识不够,急救意识不强,出诊速度慢,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责任心不强,影响院前急救及护理质量。

1.3.1 医护人员没有根据人数,伤情带齐急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而导致抢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1.3.2 医生的经验不足,不能及时制定有效抢救措施,延误病情而导致抢救成功率降低。

1.3.3 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不足,急救技能不熟练,而导致抢救成功率降低。

如:静脉穿刺不成功导致抢救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体内发挥疗效,抢救设备不熟练,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3.4 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止血,没有及时固定骨折处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1.3.5 没有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转运过程的病情变化,没有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有效的沟通,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不仔细,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而导致纠纷发生。

1.3.6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对已死亡的患者没有进行常规的抢救,没有做仔细的检查,而导致纠纷发生。

1.3.7 医疗文书记录不全而导致纠纷发生。

2 院前急救的隐患防范措施

2.1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反复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职责、技术操作常规。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加强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2.2调度人员一定要24小时在岗,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及120指挥中心发来的传真,立即通知救护司机及医护人员迅速到达救护现场。要求调度人员对每一趟出诊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数,伤情,联系方式准确无误的交给司机。

2.3 救护司机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线,选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带领救护人员赶到现场。

2.4增强院前出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懂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技术水平。坚持每年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中毒患者抢救流程、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流程、休克患者抢救流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静脉留置针、复合外伤的处理、现场患者搬运术等的培训和考核。

2.5准备院前急救箱,合理布局抢救物品,做到定人、定物、定位、定量、定期维修和随时更换,出诊人员所带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必须保证完好率100%。仔细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提高抢救成功率。

2.6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大出血患者先止血,血是生命的源泉。我们应迅速用手指压迫出血的主要血管然后加压包扎。并将伤肢抬高,以控制出血。但对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应用止血带,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止血带前应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2)按病人年龄、伤肢部位选择适宜型号止血带。(3)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应扎在伤口近心端,前臂和小腿不宜使用,因两骨之间有动脉走行,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下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4)压力适宜,以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上肢为0.04~0.06 mPa,下肢为0.06~0.08 mPa。(5)记录上带时间,防止因绷扎过久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和神经损伤。做到每小时放松1次,每次5~10分钟。松解止血带时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导致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输入林格注射液或低右及代血浆,迅速补充血容量。根据病人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抢救药物,防止休克及病情恶化 。有骨折的患者要固定好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对神经 血管等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有开放性伤口应及时包扎,保护伤口 减少污染。脊柱骨折一定要用4人搬运法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病人抬起,放硬担架上,有条件的放于脊柱板上。头部用固定器或布带固定好。防止出现脊神经进一步损伤。

2.7 急救工作医务人员应具备较全面的工作技能,因为院前急救工作是不可预知性,要求急救人员掌握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快捷熟练的抢救流程,加强急救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和反复的急救技能培训。

3 小结

总之,在院前急救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急救工作认识不够,急救意识不强,出诊速度慢,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相关技术不熟练等隐患,会导致纠纷的发生。要预防隐患,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服务态度。而且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及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映兰 主编的急诊专科护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篇6

1 临床资料

晕厥患者共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85岁。心源性晕厥19例,脑源性晕厥10例,反射性晕厥5例,代谢原因引起的晕厥2例。抢救成功32例,死亡4例(院前1例)在本组19例心源性晕厥患者中,有12例由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动过缓引起晕厥;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心肌供血不足影响心功能而致晕厥;2例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因心室流出道梗阻,在情绪激动、运动等诱发因素下收缩加强及漏斗效应,梗阻加重引起晕厥。本组10例脑源性晕厥患者中,6例为高血压伴明显脑动脉硬化患者,4例为脑梗死致脑缺血发作引起晕厥。本组5例患者均为性晕厥, 本组2例为低血糖晕厥。

1.1 依据 患者心电图,血生化,头部CT磁共振,提出明确诊断依据。

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晕厥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这样才能及时识别晕厥的发生,及时采取各种预防和护理措施,将晕厥的发生率和由晕厥所致的后期损害降到最低。

2.1 晕厥发生时的护理 ①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平卧,抬高下肢,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其他人员围观,保持患者周围空气流通;②根据临床症状迅速做出判断,遵医嘱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静脉采血查血细胞计数及血生化,了解有无贫血、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肌酶谱;行12导联ECG了解有无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急诊行颅脑CT、MRI对脑源性晕厥的鉴别帮助较大;③配合医师进行急救处理。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快速有效地给予药物治疗,如低血糖者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高血压者应用降血压药物;行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④病情观察:专人护理,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面色、呼吸等,并做好记录;观察发病的频度、持续时间、缓解时间、伴随症状及有无诱发因素等;观察急救处置效果;⑤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技术操作要熟练,操作中随时观察患者,询问有无不适症状,医护人员有条不紊且行之有效的工作对患者是最好的心理支持。

2.2 晕厥的后期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晕厥的发生和心理因素常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紧张和恐惧,特别对于曾经发生过晕厥的患者,更会不知所措,害怕再次发生晕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自信心下降。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中,自信心在实际表现中起主要决定性作用,因此自信心的显著下降可能成为将来功能丧失的先兆。护理人员应评估晕厥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或)抑郁,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不良刺激。

3 做好出院指导

①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晕厥的发病原因、处理措施、预防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②指导患者避免危险因素,包括心理方面的因素如紧张、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生活方面的因素如虚弱消瘦、劳累疲劳过度、饥饿空腹、疼痛等,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闷热等,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功能减退,必要时可给予书面指导;③给患者建立随身健康卡,写明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名称、所服药物等,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便于周围人员救治;④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出现任何不适随时来院诊治。告知专科门诊的时间、来院方式路线、急救电话号码等。

篇7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30min后到达我院急诊科,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3,事发地居住4例、过路行人4例。

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因吸入氨气后不同程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呛咳、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心慌、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伴有恐怖感及皮肤烧灼症状。其中某男,住院号032653、77岁,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查体:体温36.0℃,脉搏64次/分,血压139/84mmHg,呼吸22次/分,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唇轻度紫绀,声音嘶哑、舌体黏膜脱落并有少许出血点,咽部出血点广泛融合成片,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强心利尿,并给与加酒精去泡沫给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对症支持治疗、防治感染等一系列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症状缓解并收住院,其余7名患者症状较轻予以急诊留观。经综合治疗护理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后复查胸片无异常改变。

2 急救措施

2.1 对症处理

患者入院后脱去污染衣物,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至少15min,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h点眼一次,结膜充血明显者以维生素C注射液0.5ml作球结膜下中和注射,眼部水肿明显者,使用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交替使用;皮肤烧灼者,立即用清水、3%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消除再灼伤;咽部刺激症状者,予以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2次/日,喉片含化消除咽喉部不适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

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同时根据心电监测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给予个体化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瞳孔等变化,做到正确评估病症程度。

2.3 预防肺水肿

评估本组病例,有一名患者出现肺水肿征象,立即采用肺水肿救治预案,①吸氧。早期给予加酒精去泡沫给氧(氧气以30%酒精滤过,4~6L/ min),症状减轻后给予低流量吸氧。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祛痰剂雾化吸入,给予生理盐水150ml加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滴,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③早期、短程、足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ml。

3 讨论

3.1 氨气是一种无色带有稻草气味的刺激性剧毒气体,300mg/m3可导致闪电式死亡。主要制毒作用为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损害呼吸道粘膜,造成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由于氨中毒发生快,对成批患者应迅速采取抢救措施,本组病例接到通知后立即汇报医院领导,取得了各个部门的配合和人力支援,保证了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患者到诊后急救人员沉着冷静,分工有序,忙而不乱进行救治,是本组病例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3.2 氨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肺水肿,所以预防和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关键。氨气为高水溶性刺激性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在眼和上呼吸道的潮湿组织表面很快溶解,形成碱类物质,产生速发的、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发生皮肤灼伤、角膜溃疡、喉头水肿、化学性肺水肿、继发ARDS。高浓度时可引发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因此现场急救要争分夺秒,尽可能减少伤员在毒物中的暴露时间,切断进一步损伤。本组病例通过病情评估,及时发现肺水肿征象的患者,给予积极救治,患者预后良好。

3.3 液态氮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态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露初期,由于液态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漂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现场抢救时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做好宣教工作,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防止发生灾害。

篇8

据统计,骨盆骨折的死亡率可高达5%~20%。我院于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急诊骨盆骨折患者35例,临床抢救及护理得当,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般情况:本组患者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年龄36岁。车祸伤24例,重物砸伤5例,高处坠落或跌伤6例。

1.2 合并伤情况:单纯骨盆骨折无其他脏器合并伤者10例,有合并伤者25例。其中,合并尿道损伤18例,腹盆腔脏器破裂12例,颅脑创伤6例,肾创伤5例,血气胸1例,失血性休克8例。

2急诊抢救

争取尽快完成患者的初步检查,确定患者伤情及合并症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检查患者气道畅通与否,注意观察是否合并有颈、胸部损伤,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患者血容量,纠正患者休克状态,无合并伤的单纯骨盆骨折患者给予卧床休息或牵引、外固定治疗。腹腔脏器破裂出血、尿道断裂、膀胱破裂患者行剖腹探查术。骨盆骨折患者往往为复合损伤,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加重严重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更应注意,为减少搬动患者的次数,应尽量在床边完成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如该项检查必须对患者进行搬动,应由医护人员进行陪同检查,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意外则立即就地抢救。为保护患者,避免加重损伤,应尽量避免徒手搬动患者,可使用担架或床单整体过床,不可随意改变患者。

3护理措施:

3.1 生命体征监测:骨盆骨折患者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出现血压下降、脉率增快应及时进行处理。完善输血前血型检查,积极准备适当、充足的血源。做好术前各项准备。迅速建立充足、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入路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浅静脉切开补液或者深静脉插管补液。补充液体应遵循“晶胶体并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补充患者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3.2抗休克治疗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如有明显外出血,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一旦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患者在抗休克过程中出现皮肤回暖、意识清、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上升、心率减慢、尿量增加等临床表现则表明抗休克治疗有效,此时应注意保持液体输入的速度及液量,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应避免输入液体过多。抗休克治疗措施实施后,血压不升或上升后很快又下降,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在积极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3.3心理护理

篇9

由于孩子溺水并可能造成死亡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水里救上岸。若孩子溺入深水,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二、清除口鼻里的堵塞物

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三、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方法二: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足下垂,抢救者作跑动姿态,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注意倾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四、水吐出后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钟。抢救工作最好能有两个人来进行,这样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才能同时进行。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两项工作就要轮流进行,即每人工呼吸一次就要胸外按摩3到5次。

五、吸氧

事故现场如果具备较好的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现场如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现场没有兴奋剂则用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等穴位。

六、喝下热茶水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喝下热茶水或其它营养汤汁后静卧。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儿童溺水的表现

1、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

2、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

3、双眼无神,无法聚焦。

4、紧闭双眼。

5、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

6、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

7、呼吸急促或痉挛。

8、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

9、试图翻转身体。

10、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如何防止儿童溺水

1、当孩子在水边和水中(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时,时刻注意看管;不要离开孩子,因为当你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

2、不要在没有成人的陪同下,让孩子去水池或泳池游泳。

3、不要让孩子直接潜(跳)入水中;除非他已学会直接潜入的方法,并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

4、要让孩子远离泳池排水口。

5、在泳池游泳时要严格遵守游泳安全规则。

6、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孩子有可能被呛噎。

7、当孩子在船上,在海边,或参加水上运动时,坚持让他穿上高质量的浮身物。

8、检查孩子经常去的地方是否有没有任何护拦的水池,如自己的住宅和学校附近。如果有水池而没有护拦,要教育孩子注意水安全。

9、教育孩子一定要在有防护和可游泳的水域游泳。

10、当孩子8岁左右时,可以教孩子学习游泳。

看过“儿童溺水急救方法”的人还看了:

1.小儿溺水的急救方法

2.小孩溺水急救方法

3.儿童溺水该如何急救

篇10

1.2季节性

从统计资料分析来看,6-9月份触电事故多,因为夏秋季节多雨潮湿,降低了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再加上工作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穿戴不齐,所以触电几率大大增加。

1.3部门特征

据资料统计,触电事故的死亡率:工业部门40%、电业部门30%,比较起来,触电事故多发生在非专职电工人员身上,而且城市低于农村,高压低于低压,这种情况全然与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程度,组织管理水平及安全措施的完善与否有关。此外,触电事故的发生还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2.触电急救

2.1触电急救的要点

抢救迅速与救护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要求,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即便触电者失去知觉、心跳停止,也不能轻率地认定触电者死亡,而应看作“假死”施行抢救。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有触电后经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抢救而获得成功的先例。

2.2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越长,对生命的威胁就越大,具体的方法如下:

A、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以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1)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头或瓷插熔断器。

(2)切:当电源开关、插座或瓷插熔断器距离触电现场较远时,可用带有绝缘棒的利器切断电源线、切断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周围的人体;多芯绞合线应分相切断,以防短路伤人。

(3)挑:如果导线搭落在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

(4)拽: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裤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救护人可直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不贴身的衣裤,将其脱离电源,但要注意拖拽是切勿触及触电者的皮肤,也可在干燥的木板、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来。

(5)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B、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由于装置的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品不能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而且高电压电源开关距离现场很远,不便拉闸因此脱离高压电源与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所不同。

(1)立即电话通知有关供电部门拉闸停电。

(2)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者不太远,则可以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或者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以切断电源。

(3)往架空线路上抛挂裸金属导线,人为造成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

(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以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之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点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C、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者其他潮湿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2)未采取措施以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物。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死。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3现场救护

抢救触电者首先应使其迅速脱离电源,然后立即就地抢救。关键是“判断情况与对症救护”,同时派人通知义务人员到现场。根据触电者受伤的轻重程度现场救护有以下几种措施:

A、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只是头晕、出冷汗、呕吐、四肢发麻、全身乏力,甚至一度昏迷、但为失去知觉,则可先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人派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救治。

B、触电者已失去知觉的抢救措施: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是呼吸和心跳尚正常,则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揭开衣服以利于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C、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如果触电者呈现“假死”现象,则可能有三种临床症状:一是心跳停止,但尚能呼吸;二是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脉搏很弱);三是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是“看”“听”“试”。“看”是观察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是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是用手或小纸条测试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在用两手指按压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感觉。则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2.4抢救触电者的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正常的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2次,儿童则每分钟20次。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操作频率为每分钟80次为宜。每次包括按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救护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3.外伤救护

触电事故发生时,伴随触电者受电击或电伤常会出现各种外伤,如皮肤创伤、渗血与出血、摔伤、电灼伤等。外伤救护的一般做法是:

(1)对于一般性的外伤创面,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也不准在伤口随便用药。

(2)伤口大出血要立即用清洁压迫出血点上方,也可用止血橡皮带使血流中断。同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高举,以减少出血量,并火速送医院处置。如果伤口出血不严重,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叠几层,盖在伤口处压紧止血。

篇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optimizing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emergency car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patients. Methods In the period from May 2009 to November 2010 in Farming Nada Hospital of Danzhou City,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A) was received conventional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emergency care, the optimal group (group B) was given the optimized left heart failure emergency nursing. 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as recorded. Effect of two nursing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was evaluated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DL) out of school after 6 months ability for standard. Results The disease witting rate and compliance in group B were 97.6% and 88.1%, two indicato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83.3%, 61.9%),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all P < 0.05). The success rates were 88.1% in group A and 97.6% in group B, the success rate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DL was (47.3±3.6) scores in group B,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59.1+3.2)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nursing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fter optimization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first aid nursing, and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Key words]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Emergency nursing; Clinical interventions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患者由于心肌严重损伤或心脏负荷骤然加大,导致左心室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骤然减少、肺部急性淤血以及组织灌流不足。据调查,近年来我国的急性左心衰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对其也有具有促进作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急性左心衰具有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早期致死率高等特点,且急救时护理困难。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强迫坐位、咳粉红色泡沫痰等[1]。该病一旦发生,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心源性休克、昏迷等,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若抢救不及时,急性左心衰患者往往会在发病数小时后猝死。在强调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2]。在常规的急救护理过程中,护士仅仅按医嘱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并没有具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制订护理目标以及对应的急救护理手段,导致患者的急救效果因此受到了急救护理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较大影响。因此,为选择更加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海南省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对比了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护理及优化护理,探讨两者对于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以及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诊断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3],如以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的早期临床表现,严重者不能平卧,常表现为突发的胸闷气促,患者常感呼吸困难,极度烦躁,且伴有大汗、皮肤湿冷,同时可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可见患者心率增快,肺部满布湿音等,需排除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且所有患者在进行该项研究前均已进行了解,并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2009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设为对照组(A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4±2.4)岁;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设为优化组(B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62.8±1.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以及其相关处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救治时均给予相同急性左心衰临床救治程序,具体如下[4]: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立即予以高流量鼻管给氧,病情严重者给予面罩并用麻醉机加压给氧;给予5~10 mg吗啡静脉缓注使患者镇静,减少患者因躁动而引起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舒张小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老年患者可酌情减少吗啡剂量或改为肌内注射[5];于2 min内快速静注呋塞米20~40 mg,达到利尿及舒张静脉作用;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扩张血管,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药;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选用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用毛花苷丙静脉给药,但对于24 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二尖瓣狭窄所致的肺水肿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

A组:在紧急救治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措施[6-7]:①严格室内消毒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动;②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心电监护;③患者心肺功能较差者采用半卧位或坐位;④控制静脉输液流速,观察尿量及详细记录出入量;⑤保持大便通畅;⑥予以低盐低脂饮食等。

B组:在A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措施如下:①以护理小组为单位实施急救护理:处置护士熟悉各项操作;监护护士可在短时间内判断病情并依据左心衰急救程序实施急救措施;当班医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②完善急救程序:紧急启动急救护理小组,明确分工,相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实施院前急救[8],到院后由监护护士协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若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坐位,双腿下垂,一般患者给予低流量(1~2 L/min)吸氧,急性肺水肿患者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6~8 L/min),保持呼吸道畅通,在吸氧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进行患者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测,每小时观察尿量、颜色及比重,记录出入量;处置护士采血行血氧饱和度、电解质监测;密切观察药物作用;控制静脉输液速度;护理小组派主管医师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情绪等。③后续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继续予以检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电解质,观察药物的反应,保持大便通畅。④卧床患者定时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活动四肢,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9-10]。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测定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知晓率情况。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依从性情况,将其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评价标准为完全依从:患者完全按照主治医师指导,进行全程治疗及按时服药;部分依从:患者治疗及用药不完全遵从医嘱,次数或剂量不规律;不依从:患者治疗及用药不遵从医嘱,期间自行停药、间断用药等情况。急救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评价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ADL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11-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病情知晓情况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

B组疾病知晓率为97.6%,依从性为88.1%,两项指标均高于A组(8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危急重症疾病之一,具有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起病急骤,且病情往往凶险,临床治疗中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病情迅速进展从而对患者生命造成较严重的威胁。及时有效地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根本,而快速、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救治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一大保证,一个称职的护理人员对于急性心衰的早期发现对该疾病的发现及治疗起关键作用[13]。

在急性左心衰竭救护中,要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标准的左心衰护理模式可迅速启动,在较短时间判断及评估患者病情,开启护理程序实行紧急救护,有利于提高该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提高改善患者ADL。常规护理方案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时的护理工作者对于各项抢救措施的处理均需要遵照主治医生的医嘱严格执行。在科室内存在急救的护理措施不规范、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加之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患者的救治效果之间的差异。例如在常规护理中,单腔鼻导管的面罩及酒精湿化吸氧代替灭菌蒸馏水湿化吸氧以改善抢救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时间的延长,影响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预后,甚至会使患者的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14]。又如在常规护理措施中,护理工作者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时,多采用小型号的钢针,这样不仅会容易使患者输液部位出现局部肿胀,若护理工作者本身技术水平较低,一次穿刺不成功概率较大,多次穿刺就会造成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而在优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中,接诊时可以使用轮椅使患者处于坐位状态,这样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可以使抢救时患者耗氧量大幅降低,缩短了患者抢救时间,降低诱发患者疾病的外部因素,同时杜绝了患者出现坠床的风险[15]。优化后护理措施对患者建立的静脉通路采用易于保留固定的留置针,从而使患者减少由于多次穿刺造成的身体的痛苦。在整个抢救过程中,也应注意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护理,并贯穿治疗始终,做到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治疗期间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病情稳定后以及出院后全程对患者给予相关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得到更好的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避免出院后反复发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6]。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早期急性心衰急性救护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其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低于采用优化后急救干预措施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其病死率较优化后的急救干预措施明显增加;在优化了急救干预系统后,可以看出,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大幅度的提高,且对比两段时间的患者ADL也可以发现,优化的急救护理系统与以往的常规护理系统相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示优化急性护理措施在实施后可以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时间得到明显缩短,降低患者处于危险期的危险度,同时也可以节约医疗资源。优化组对疾病的知晓率及在治疗期间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实施优化急性护理措施后,可以使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了解到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的能力,促使患者以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优化组在出院6个月后,其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使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良好,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总结经验可以得出急救干预措施的优化之所以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以及提高患者ADL,是由于以护理小组为单位实施急救护理,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及熟练的操作能力,且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协调能力,当紧急启动救护时,可根据自己的分工,规范、快速、标准地实施救治,分工明确,目的清晰,极大地缩短了救治时间,并减少了紧急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成功提高了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救治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标准、规范、快速的优化急救干预措施在基层医院亟待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

[2] 洪蝶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6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284.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08.

[4] 谭春兴.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6):107.

[5] 杨林,李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158-160.

[6] 高爱华,吴婷婷,王连红,等.急性左心衰竭57例急救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8):755.

[7] 卢凤.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4):5045-5046.

[8] 张小红,孙立琴.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63-164.

[9] 张荣华.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19(8):114-115.

[10] 陈海莹.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59.

[11] Katz S,Down TD,Cash,et 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ex of ADL [J]. Gerontologist,1970,10(8):20-30.

[12] Lawton MP. 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 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J]. Gerontologist,1969,11(12):17-19.

[13] 徐霞,徐标.优化急救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0):88-90.

[14] 夏莹,关柏秋,王翠丽,等.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40-142.

篇12

口颌面部是人体中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其损伤主要包括颌骨、口腔部位、颜面等多处组织发生损伤[1]。而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交通事故、燃放烟花爆竹不当、工伤意外。当发生口腔颌面部损伤时,一定要进行及时抢救,否则就会对患者伤势轻重缓急作出错误的估断,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并发疾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

1资料与方法

1.2急救方法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判断患者的伤情,救治人员要相互配合,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联合脑外、骨外、胸外等相关科室进行复合会诊,而且要具有一个统一的观念,不仅要观察患者的瞳孔、血压变化,而且还要一一排查其他的脏器,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优先考虑颅脑等高级神经器官,从而避免延误复合伤救治。颌面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特征,是一个比较特殊感觉器官中的部位,因此,在清理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各种修补和缝合[3]。

2结果

在本组治疗中,48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96%。其中手术切开骨折复位坚强内固定有32例,8例性抗休克或紧急气管切开治疗,9例患者颌间固定或头颅固定,2例患者术后感染骨延迟愈合,1例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

3讨论

3.1避免呼吸通畅患者窒息

在抢救的过程中,由于组织发生移位,因此,许多情况都会导致患者陷入窒息的危险情况中,例如颈部组织、口腔、舌根等容易发生肿胀的现象。因此,在对患者急救的过程中,以指导患者平躺,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而且患者头部后仰,会容易造成分泌物或血块沉积,这将会加剧患者窒息[4]。因此,一定要对此种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准备预防措施,随时做好切开气管或者气管插管的准备,从而防止患者出现窒息。

3.2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

在抢救患者时,对于伤情的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急诊外伤急救,迅速而准确的判断伤情是最重要的目的[5]。颌面部算上经常会出现合并颅脑损伤,四肢和全身各部位骨折以及胸腹腔内脏的损伤。对于车祸、意外工伤、高空坠落等情况,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例如脑震荡、伤后是否昏迷、硬膜外血肿等,还应仔细检查患者的伤情,尤其是全身伤情,对于出现伤后创口有无活动性出血,是否发生过失血性休克,何种方式止血,有无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情况。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患者进行CT、X线片等检查,从而排除胸腹腔、头颅等内脏和四肢损伤,检查的结果将会为救治措施提供充分的依据,此外,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患者病情平稳后,才能处理口腔颌面部损伤。

3.3避免休克

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少,就可以采用简单的压迫法进行包扎。但是,如果遇到危急出血控制不了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压迫颈动脉,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考虑使用结扎颈动脉的防止进行止血。对于一般性的动脉出血,可以采取缝合伤口的方式止血,但是在止血的过程中要做好各种消毒措施,从而防止伤口发生感染。

颌面部损伤在头面部损伤中最常见,也是口腔颌面外科中主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和医疗管理中,颌面部损伤急救的处理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抢救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科学的判断,采用合适的针对性方法,根据规范的急救流程,将救治患者作为职责。

参考文献

[1]刘新宇,罗永军.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69例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0,12(33):156-157.

[2]高雪.口腔颌面部损伤84例的急救与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8(12):178-179.

篇13

(2)急救电话无人接听:急救电话要求24小时必须有人守候,铃响3声以内要有人接听。我科去年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值班人员接班后,由于思想意识不强,未与其他人员交待,随意去了卫生间,导致急救中心打来求救电话1分钟无人接听,虽未奉造成医疗纠纷,但给我院、我科带来了麻烦,名誉受损,值得大家深思。

(3)急救电话突发故障:曾遇到过1例产妇家属呼救“120”,说电话打不通,最后打到院总值班室说明情况,值班护士遂检查电话,发现是电话系统突发故障,及时给予修理,避免了医患纠纷。

(4)干扰电话多:由于“120”电话是免费电话,使得一些素质不高的大人及小孩随意拨打“120”,使急救电话受到干扰。还有的是骗“120”出车,导致救护车空跑,影响其他院前急救。

未按规范服务:如出车医护人员衣帽不整,分不清医生、护士、未经注册的医生、护士单独出车等。

急危重病人转运前未向家属介绍病情,未签字:今年曾接诊1例肺心病并心衰病人,当时病人叹息样呼吸、口唇紫绀、颜面部水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当时没有向家属说明病情,更未让签字,直接将病人抬到了救护车上,结果到达医院半小时后病人死亡,导致家属不满意,引发矛盾。

各种记录不详细:如有1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在我院作了手术后,由于经济原因过早出院,导致骨折愈合欠佳、畸形,半年后状告我科,说当时要救护车是因为无车,延误了他的治疗造成的,查“120”出车记录本,根本无此登记,因此引发医疗纠纷。

(5)院前观察病情不周,急救意识淡薄:如2006年5月份,本院一位职工的母亲突发头痛,要救护车,医生、护士到达后,发现病人神志清楚,精神好,肢体活动自如,他们只简单询问几句后,没做任何检查,当时病人又不让用担架抬,自己走着下了楼上了救护车,结果5分钟后,病人突发昏迷,虽然尽力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患者生命。由此引发医疗纠纷。还有1例脾破裂患者,当时神志清楚,精神好,护士也没有测血压,在车上医生也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到达医院后,作CT检查时,病人已呈休克状态,立即组织人力抢救,才幸免一死,避免了一场医疗纠纷。

救护车的设备、药品引发的医疗纠纷:如药品不全、药名不详、救护车设备不齐、未保持完好状态等。

防范措施

①保持“120”急救电话畅通:要求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急救电话铃声响3声之内必须有人接听,且态度和蔼。在有车的情况下,无条件拒绝任一求救电话,并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地址等,做好出车登记记录。经常检查“120”电话呼救系统,保持完好状态。还要借助电话、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使群众意识到随意拨打“120”电话是不良行为。②规范服务行为:出车人员要保证3分钟内出车,医护人员要着装整齐,挂牌上岗,规范服务区域,未经注册的医生、护士不能单独出车等。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诊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履行正常接诊手续:如病人求救,当时很忙、无车,应立即告知对方,让对方随即拨打其他医院,但应及时在出车登记本上作好详细记录,写明无车原因。遇到急、危重病人,接诊前应向家属说明病情,告诉对方病人转运途中随时有生命危险,病人来或不来家属都应签字为据。

做好院前急救各种登记:出车抢救记录要真实、客观、完整,不能更改。内容包括急救电话接听时间、出车时间、到达时间、返院时间、人员签名、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的测量、院前急救过程及途中交待的注意事项等。

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急救意识:接诊病人后,不论病人神志清楚与否,都应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瞳孔、面色等变化。根据情况。给予吸氧、输液、止血、包扎、用药等。危重病人在途中因噪音及车的颠簸,给观察病情带来了一定困难,要求我们护士在车上要多询问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昏迷病人要定时观察瞳孔、脉搏变化。检查、转运途中要不间断吸氧、输液及其他抢救,以免贻误抢救时机。回病房后要与病房护士做好详细交接班方能离开。